古琴的由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古琴的由来,第1张

古琴起源于中国,古籍记载琴的创制与中华文明之初的帝王有关,相传某一天伏羲巡视到西山桐林,只见金、木、水、火、土五星之精,纷纷飘落在梧桐树上,顿时霞光万道。天空彩屏开处,祥云托着两只美丽的大鸟,翩翩降落在那棵梧桐树上,其余诸鸟纷纷飞集在各处树上,朝着两只美丽的大鸟齐鸣。

古琴起源于中国,古籍记载琴的创制与中华文明之初的帝王有关,相传某一天伏羲巡视到西山桐林,只见金、木、水、火、土五星之精,纷纷飘落在梧桐树上,顿时霞光万道。天空彩屏开处,祥云托着两只美丽的大鸟,翩翩降落在那棵梧桐树上,其余诸鸟纷纷飞集在各处树上,朝着两只美丽的大鸟齐鸣。伏羲见到如此奇异现象,忙召来辅佐他的木神句芒问究竟。句芒笑着对伏羲道:“这两只最大的鸟,就是凤凰呀!”两人正说时,只听见那两只大鸟“即足即足”地叫起来了,旁边的百鸟也都一齐叫了起来,仿佛朝拜一般。伏羲道:“我听说凤凰为百鸟之王,所以百鸟都跟着它,这可信吗?”句芒道:“这跟我们跟着天帝一般,十分可信。天帝今日亲眼所见百鸟朝凤凰,那是因为凤凰是中央神鸟,所以它称百鸟之王。”伏羲道:“我听说凤凰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它非竹不食,非醴泉不饮,非梧桐不栖。而今,不仅五星之精下降,而且云托凤凰来朝,此树必是桐林中的神品,堪为雅乐。”句芒道:“有其应者,必有其德,天帝所言极是!地上树木林莽千万种,只有梧桐树才能招凤凰。用此种神木作乐器,必历千年而不衰。”伏羲听木神这么一说,大喜过望,于是,朝那棵桐树拜道:“皇天降祉,施民以乐。”礼毕之后,他令人砍伐那棵桐树而归。伏羲仔细端详着神树,然后按33天之数,将梧桐截为三段。他用手叩上段,其音太清,叩下段,其音太浊,然后取中段叩之,其音清浊相济。伏羲大喜,便将中段桐木浸在长流水中,经历了八九七十二个昼夜后,卜得吉日良辰,请来妙手神工造乐器。神工不知怎样下手,伏羲便吩咐按周天365度之数将桐木削成三尺六寸五分长,又按四时八节之数,定为后宽四寸,前阔八寸,然后按阴阳两仪之数定下高度,外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内按宫、商、角、徵、羽五音安上五根弦。随后又依百鸟朝凤凰的情景编创了《驾辩》乐曲,供弹唱。每当人间庆贺丰收和节日的时候,人们便用伏羲提供的熟食,用他帮助编织的鱼网,打捞出水里的鱼,烹调出美味佳肴,摆成丰盛的宴席。在宴席当中,大家还要弹奏伏羲发明的乐器,高唱他创造的乐曲,其乐融融,令天神们羡慕不已。后来,王母娘娘在天宫瑶池宴请天神,为了欢娱,特调来伏羲创造的乐器当场演奏。天神们见这乐曲动听,乐器奇特,便依来历将它唤作琴,取当今凤凰为百鸟之王象形之意。因又是第一次在天宫瑶池见到这新物件,便将伏羲所创的乐器称为瑶琴。从此,人间便有了古老的乐器,琴。由于它是东方天帝伏羲创造的,故而中国的琴艺举世瞩目,历千年而不衰。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传统乐器,古琴到底是谁发明的?

古琴在我国乃至世界存在历史悠久,其美妙的音乐一直被大众所喜爱但它的来历却是个迷。有说伏羲神农削桐为琴,绳丝为弦,有说起源于更早的巴比伦文化,但都没有确定的说法。但从汉代开始已经有文献记载琴的创制者分别为伏羲。

伏羲是在其母亲在东方世界“雷泽”踩到了天帝脚印,因为灵力巨大而怀孕。后来伏羲知道自己的身世并与天帝相见在东方建立了自己的王国。伏羲因为履行天帝交给的职责,经常到人间巡查。他看到人们吃生食,于是取来自然火种传给人们,让人们改变了野人般的饮食习惯。

他观察星象,地形,还发明八卦符号来帮助人们记载发生在生活中和自己身边的各种事情。伏羲还想为人间的生活增添乐趣和欢乐,他总想创造出美妙的乐器。他看到蜘蛛网激发灵感为人们创造出渔网捕鱼改善人们的生活。

伏羲来到西山桐林两只美丽的大鸟落在一棵梧桐树上,其余的鸟就飞到其他的树上,对着两只美丽的大鸟齐鸣。伏羲惊异道:“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凤凰吗”那两只大鸟突然对天叫起来了,旁边的百鸟也都一齐叫了起来,仿佛在向天帝朝拜。

因为种种迹象伙羲认为,凤凰降临的这棵大树必是桐林中的神灵之物,于是,伏羲砍下那棵树制成了乐器。从此,就拥有了中华民族自己的标志性乐器--古琴。

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

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可见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古琴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琴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文人雅士以琴修身养性,乃至以琴静心悟道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

古琴与古筝的区别是:

1、外形不同

古琴是7根弦,而古筝比较常用的是21根弦,也有22根弦,23根弦。古筝有雁柱,像大雁长的形状,而古琴没有雁柱。古筝演奏过程中,由于有雁柱,所以它的各种辅调和支撑演奏成为可能,而且发音相对来说比较洪亮,而且它琴体比较宽大,表现力更丰富一些

2、音量不同

古琴的音量较小,音区低沉,音色明净浑厚,风格古朴,而古筝音量较大,音色相对明亮华丽悦耳。

3、演奏方法不同

古琴的弹奏,多称为抚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拔弦。而古筝常用演奏手法采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弹出旋律和掌握节奏,用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以润色旋律。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可见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古琴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汉族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现在也出现了小古筝、便携式古筝、迷你古筝、半筝、新筝、十二平均律转调筝。古筝属弹拨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称之为筝码)、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

古代典籍对古筝的记载如下:

1  

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传.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注意的地方。李斯《谏逐客书中》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叩缶、击瓮而就症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筝乃“真秦之声也”,故而历来就有“秦筝”之名,但是若从行文来看,又有值得推敲的地方,那就是“击瓮、叩缶”与“郑卫桑间”对举,而“弹筝、搏髀”又与“韶于、武象”对举,因此接下去就有“今弃叩缶,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的犯戒。这儿的对举显然不是为了文采,而所对举的乃是“乐”于“舞”的形式和内容,所谓“郑卫之音”,就是“桑间濮上”,乃是郑过和卫国的民间音乐,就由此可见“叩缶、击瓮”乃是秦国当时的民间音乐,就是“韶虞”就是“韶箫”,也就是孔子听了后赞之为“三月不知肉味”的《韶》。

2

也有说法为:筝是战国时的一种兵器,用于竖着挥起打人。还有一句古话叫“筝横为乐,立地成兵”。后来在上面加上琴弦,拨动时发现悦耳动听,于是发展成乐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兵器也越来越轻便,筝这种体形庞大、质量不轻的兵器就被遗弃了。所以眼下人们见到的筝都是以乐器的形式出现的,形态优美,并附有装饰。

据说此乐为大虞所作。以上所指的乃是音乐;这音乐显然不是民间音乐,而是宫廷音乐。由此可见,至迟于嬴政当政之时,秦国已用“韶箫”替代了筝,筝当时属于宫廷所用的乐器了,它理当比缶、瓮高雅一些。至于“搏髀”,于之想对举的乃是“武象”。这《武》,也就是《大武》,乃是乐舞,是周人歌颂武王伐纣的。由此可见,“搏髀”当是秦国的宫廷乐舞。李斯所举之例,证明秦国宫廷所用的歌、舞、乐都是别国的,为反驳政治上不用客卿张本。其那文已经提及,李斯进呈《谏逐客书》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筝在秦国的流行当是在此之前。筝的产生就相对完善也就理当比李斯书《谏逐客书》要早一些。

3

《集韵》“分瑟为筝”之说:“秦俗薄恶,姐妹有争瑟者,人各其半,当时名为筝”。

4

汉代应邵《风俗通》载文: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

5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乐四》中说:“筝,秦声也。傅玄《筝赋序》曰:“以为蒙恬所造”。今观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拟十二月,设之则四象在,鼓之则五音发,斯乃仁智之器,岂蒙恬亡国之臣关思哉。并有附注说:“今清乐筝并十有二弦,他乐肯十有三弦。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弹筝用骨爪,长寸余,以代指。”

6

《战国策》记载:“临淄其富而实,其民无不欢竽、击筑、弹筝”,所以不少人称山东筝为齐筝。它的流传主要在包括郓城和鄄城在内的菏泽地区,和鲁西的聊城地区,特别是菏泽地区的民间音乐甚为流行,被人们誉为“筝琴之乡”,出过不少民间说唱、戏曲和民间器乐的演奏人才。

7

《三国史记》记载:“伽倻国嘉实王制十二弦琴。以象十二月之律。乃命于勒制其曲。” “伽倻琴亦法中国乐部筝而为之。伽倻琴,虽与筝制度小异,而大概似之。”

注:《三国史记》(淀ダ)是一部记述朝鲜半岛的正史,是朝鲜现存的最古史书 。《三国史记》主要以已失传的《旧三国史记》和《花郎世记》为依据,同时也参考了中国的历史典籍包括《魏书》、《三国志》、《晋书》、《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此书是研究朝鲜三国时期和后期新罗历史的珍贵文献。

古代乐器有四大类:吹管乐器、打击乐器、拉玄乐器,弹拨乐器。失传的古典舞乐器应该也是这么分的。

当然,还有个很古老的“八音”分类法,诞生于周代,根据乐器的不同制作材料进行分类的方法,分成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叫做“八音”。后来不怎么常用,这就不详细介绍了。

下面是些失传的乐器,我自己总结的,可能有遗漏,你参考参考。

一、弹拨乐器

1、五弦琵琶

就是敦煌飞天反弹的那种琵琶。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简称五弦。历史久远、造型别致,盛唐时期曾流行于我国广大中原地区,并东传日本。到了宋代,便不见教坊使用,而被四弦琵琶所取代。失传。

制如琵琶,稍小。外型式样较多,颈项有直项、曲项的,音箱有半长梨形、半圆梨形、扁梅花形和扁圆形的等等。

2、小箜篌

小箜篌,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又称角形箜篌。是竖箜篌之一种,属于竖箜篌中的较小者。

唐代乐舞就有它,像《霓裳羽衣舞》。历史久远,结构简单,造型美观,使用方便。长期流传于宫廷和民间,清代失传。20世纪30年代得以复兴,80年代推陈出新,造型各异的小箜篌登上我国和世界音乐舞台,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之中。

3、凤首箜篌

箜篌的一种,在东晋时自印度传入中原,明代后失传。

凤首箜篌形制与竖箜篌相近,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呈船形,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紧弦。曲颈项端雕有凤头。

4、花边阮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有一飞天合奏图,其中一飞天手抱花边阮。

5、筑

形制如同现在的筝,用竹片敲击发音,所以古文中常有“击筑”之说。从战国至隋唐期间,广泛流行于民间,汉魏南北朝时,曾用于伴奏相和歌,隋唐用于伴奏清乐,广泛流行,宋代以后消声匿迹。 历代古籍上关于它的大小、弦数、鼓法的叙述又不相同,所以很难定论。

二、吹管乐器:

1、篪(音chi,第二声)

是一种似笛而又非笛的乐器,竹管制成,有吹孔、出音孔,另加五指孔共八孔。

篪原是一种民间乐器。早在周代,它常与埙一起演奏。战国之世,它作为大型宫廷乐队中的一员,与编钟、编磬、建鼓、箫(排箫)、笙、瑟等,在祀神或宴享时演奏。汉魏的相和歌乐队,有时也用它。六朝时,随着清商乐的兴起,它又成为吴声的主要伴奏乐器。隋唐时,它是当时艺术性最高的清乐乐队的一员。宋以后,因主要用于宫廷雅乐而逐渐失传。

2、管

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起初用玉制成,改用竹,有六孔,长一尺。后失传。

3、尺八(只能说在中国失传)

是一种古管乐器,亦称“萧管”,相传产于印度,至迟在隋唐间已传入中国,唐时有吕才定制为一尺八寸,故有是名。成为汉民族一种常见的乐器。但到宋以后已失传不用,约在七八世纪时传入日本,现在仍流行于日本,称“晋化尺八”。它独特的音乐中充满了苍凉,忧郁,奇幻,惆怅。

4、竹相

现已失传的中国古乐器,根据文献所载“相乃乐器,谓送舂声”之意研制而成。每根相就是一根粗粗的竹筒,最低的亦高达23米,发单音,舂地演奏。

5、排箫

又称龠、籁、云箫、凤箫、比竹等,相传在虞舜时就已存在,是一种编管乐器。

排箫在古代用于宫廷、教坊,也有的用于军队,在民间曾广泛流传。但由于排箫表现力较差,演奏又很费力,到宋代排箫在民间失传了。近年来,我国已对失传的排箫进行研制,并改革成双排加键式排箫,共50管,按12平均律排列。

排箫的管一般多为竹管制成,用绳或竹篾缠梆在一起,或用木框镶之;也有的排箫管用石头制成。23管的大排箫,称作“言”;16管的小排箫称作“筊”;不封底的称作“洞箫”;封底的称作“底箫” 。此外,还有10管、13管、17管、18管、21管、24管的排箫。

三、打击乐器

1、羯鼓

是一种出自于外夷的乐器,据说来源于羯族。以羊皮做鼓面,用鼓槌两面敲击的乐器。现在很多地方使用的鼓,都可视之为是它的演变。这种乐器在唐代曾红极一时。声音急促、激烈、响亮,尤其适用于演奏急快节奏的曲目。

2、鞉牢

又名鞉鼓。常见形制为一根柄上穿2个小鼓,鼓腹两侧用绳系两上小珠,将柄来回转动.小珠便可击鼓面而发声。《乐书》云:“鞉牢,龟兹部乐也。形如路鼗,而一柄三枚焉。”有8面(1柄4鼓)、6面(1柄3鼓)、4面(1柄2鼓)等形制。日本严岛神社所藏鞉牢为1柄2鼓,相传系唐代实物。

3、鸡篓鼓、扁鼓、答腊鼓、毛员鼓等,失传已久,资料难寻。不一一列举了。

四、拉玄乐器

1、轧筝 这种由多弦组成的弓弦乐器,历史十分久远,可追溯至先秦。据《旧唐书·音乐志》载:“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宋陈《乐书》有其所绘图像,形制与筝、瑟相似,为长方形共鸣箱,面板上张弦数根,用细长竹片擦弦拉奏。

好了,终于完了,手好累啊~呵呵!

补充:

我说呢,怎么这么奇怪。我上面说的就是乐器,下面说下失传的古典舞吧。

抱歉,我不知道中国古典舞还有什么分类,似乎是没有谁明确过的,不过听过一种说法,分为汉族古典舞和少数民族古典舞,或许还有别的分法,按照年代,或者按照门类,什么汉唐舞、敦煌舞什么的,宫廷舞、民间舞什么的,不过没有定论,以上只是我的猜测。

其实自宋至明清,中国古典舞大多已失传,一部分流入民间,成为民间舞;一部分进入戏曲,成为戏曲舞。现今的古典舞都是后人参照记载、创制的。

所以要说清失传的古典舞根本不可能,只能列关键的了。

1、周代雅乐舞蹈——六大舞:

也称“六代舞”,代表六个朝代。分别是黄帝的《云门》(又称《云门大卷》、《咸池》和《承云》),尧帝的《大章》(又名《大咸》),舜帝的《大韶》,夏禹的《大夏》(又称《夏龠》),商汤《桑林》,反映武王伐纣功绩的《大武》。

《云门》的内容据说是歌颂黄帝创制万物,团聚万民,盛德就象天上的祥云一般。由于黄帝功德普照天下,天之所生,地之所载,世间万物没有不受到他的恩泽的,所以这个乐舞也叫《咸池》,“咸池”也就是“咸施”。

《大章》相传是歌颂尧帝领导天下时仁德如天,智慧若神,百姓依附他就象依附太阳,敬仰祥云一样。“大章”,意思就是说尧帝之德足以彰明天下。可见它原来也是氏族社会中的原始舞蹈。

《大韶》,简称《韶》,是六乐中最著名的一部,孔子在春秋末年还曾见过。传说这个乐舞的创制者是一只脚的怪兽“夔”,内容是歌颂舜帝能继承并发扬光大尧的功德,而它的表现形式则是“击石拊石”,是“凤凰来仪,百兽率舞”,可见它原来也是氏族社会中的原始舞蹈。

《大武》是武王伐纣胜利后由周公创编的,内容就是表现武王克商的丰功伟业。据春秋时孔子所见,这个乐舞开始先有一段长长的鼓声作引子,舞者(战士)持兵器屹立待命。接着是六段舞蹈:第一段舞队由北边上场,这是描写出兵的情形,第二段表现灭了商朝,第三段继续向南进军,第四段表现平定南部边疆,第五段舞队分列,表示周公、召公的分疆治理,第六段舞队重新集合,列队向武王致敬。舞蹈虽然是用的象征性手法,并不象舞剧那样描绘人物和矛盾过程,但无疑这是一部表现当时重大事件的叙事性舞蹈作品。

周公将这六部乐舞加以集中、整理、规范成一个整体,作为国家的礼制,用于祭祀、庆典等活动。并对它们的演出仪制、祭祀对象、服饰道具、乐歌宫调和舞者身份、演出场合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六大舞又分为“文”、“武”两类,前四舞属文舞,《大武》等属武舞。文舞持龠(似笛的管乐器)翟(鸟羽)而舞,故又称龠翟舞:武舞持干(盾牌)戚(斧钺)而舞,又称干戚舞。两类乐舞的划分,与舞蹈的内容形式有一定联系,但据后世儒家考证,主要是受祭的帝王得天下的手段差异,所谓“以文德得天下的作文舞,以武功得天下的作武舞”,这一定例一直贯穿到以后历朝历代的封建帝制。

周代雅乐除上述六大舞外,还有《羽舞》等“六小舞”,这些舞蹈和六大舞一样,也是用作教育贵族子弟的教材,成为乐教的重要内容。

2、汉代——巴渝舞

巴渝舞是古巴人在同猛兽、部族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集体武舞。

汉高祖时,喜爱“巴师勇锐,歌舞以凌”的古巴人的战斗力,引为作战前锋,并将宗人的战争武舞取名为“巴渝舞”,引进宫廷,历经魏、晋、南北朝,至唐代,虽曾数易其名,仍盛演不衰。唐以后,“巴渝舞”在宫庭中销声匿迹,名不见经传了。但在民间仍在世代承传,历经演变,原始的武舞演变成祭祀性舞蹈和庆典性舞蹈。

汉代的"巴渝舞"共4篇舞曲:一曰矛渝,二曰安弩,三曰安台,四曰行辞。巴渝舞的基本形式是“执仗而舞”。“仗”,兵器,“执仗”即执干戈;伴奏则是击鼓。

3、七盘舞

是在汉代舞蹈中最为流行、最有代表性的舞蹈。表演时先在地上排列数盘和鼓,舞者衣着长袖,在盘、鼓之上,或盘、鼓之间,跳跃徘徊。《七盘舞》在汉魏时代非常盛行,常常出现在汉晋文人墨客的诗辞歌赋中。张衡《七盘舞赋》:“ 历七盘而屣(又作‘纵’)蹑。”

4、踏歌(是失传的舞种)

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间,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代更是风靡盛行。所谓“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它的母题是民间的“达欢”意识,而古典舞《踏歌》虽准确无误地承袭了“民间”的风情,但其偏守仍为“古典”之气韵。

5、北齐——兰陵王入阵曲

也叫大面、代面,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歌舞戏。

起源于北齐,胜于唐代。是为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独舞。舞者表现兰陵王“指麾击刺”的英姿。曾东传日本,今属日本雅乐。

6、唐代——秦王破阵舞

又名《秦王破阵乐》或《七德舞》,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最初乃唐初的军歌,李世民把这首乐曲编成了舞蹈,再经过宫廷艺术家的加工、整理,成了一个庞大的、富丽堂皇的大型乐舞。在原有的曲调中揉进了龟兹的音调,婉转而动听,高昂而且极富号召力。同时有大型的宫廷乐队伴奏,大鼓震天响,传声上百里,气势雄浑,感天动地。后失传。

7、惊鸿舞

是唐玄宗时期宠妃梅妃江采苹创作的舞蹈,已失传。可能有描绘鸿雁飞翔的动作和姿态,这种模拟飞禽的舞蹈,在当时广为流传。而梅妃的《惊鸿舞》着重于用写意手法,通过舞蹈动作表现鸿雁在空中翱翔的优美形象,极富优美韵味的舞蹈,舞姿轻盈、飘逸、柔美、自如。

8、霓裳羽衣舞

是唐代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

相传唐玄宗作曲,杨玉环舞蹈。安史之乱后失传。描写唐玄宗向往神仙而去月宫见到仙女的神话,其舞、其乐、其服饰都著力描绘虚无缥缈的仙境和舞姿婆娑的仙女形象。

9、宋代时“队舞”、“舞队”等舞种盛行,每个物种里有若干舞蹈,不一一列举了。

10、元明清应该都是些戏曲方面的舞蹈吧,差不多也失传,不是很了解。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1]。

古籍记载伏羲作琴[2],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 [3]舜定琴为五弦[4],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3][5];可见中华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琴曲存世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中国古琴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起源

古籍记载琴的创制与中华文明之初的帝王有关,《琴操》载:“伏羲作琴。” [2]《琴当序》中记载:“伏羲之琴,一弦,长七尺二寸。”[7]《礼记》记载“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4]汉代桓谭《新论》中记载:“神农之琴,以纯丝做弦,刻桐木为琴。至五帝时,始改为八尺六寸。虞舜改为五弦,文王武王改为七弦。” [3]

关于琴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诗经》等典籍,周朝时,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也盛兴于民间,《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诗经·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

瑟鼓琴”;《诗经·小雅·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椅桐梓漆,爰伐琴桑”;《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这说明古琴至少在周朝,便是7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在古代人们的认知度是相当广泛的。[8][9]

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考古发现最早的古琴,为2016年在湖北枣阳郭家庙,出土的周朝曾国春秋早期的琴,距今2700年左右,将我国有实物佐证的琴史提前约300年[10]。

中国古琴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天上有五星,地上有五行,世上的声响有五音。传说炎帝在沁源景凤羊头山下“黍定黄钟”,发现了音乐,炎帝神农氏又“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造了最早的古琴。7

(资料来源:百科)

古老的打击乐器-铜钹

摘要: 钹 ,也被称作“铜 钹 ”、“铜盘”,民间叫做“镲”,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属“八音”中的金类。是我国满、蒙古、保安、维吾尔、藏、羌、彝、傣、白、佤、哈尼、纳西、景颇、阿昌、苗、壮、土家、京、黎、畲、汉等四十六个民族的互击体鸣乐器。其历史久远,品种较多,常用于各民族民间歌舞、文娱和宣传活动中,并在民族音乐、地方戏曲、藏戏、傣戏、壮剧、吹打乐和锣鼓乐中使用,流行于全国各地。

关键词: 钹 ;铜 钹 ;打击乐器

 铜 钹 构造简单,整体呈圆形,由“响铜”制成,中间部分隆起呈半球状,称“碗”或“帽”,中心钻有小孔,以拴系绸布,即“ 钹 巾”,碗根与 钹 边之间的部分叫作“堂”,演奏时,用双手通过 钹 巾持住 钹 身,相击使堂振动发音。许多古籍文献中都有对其的描述。如唐代杜佑《通典》中说:“铜 钹 亦谓之铜盘,出西戎及南蛮,其圆数寸,隐起如浮沤,贯之以韦,相击以和乐也。南蛮国大者,国数尺,或谓齐穆王素所造。” “自宣武以后,始爱胡声, 于迁都。屈茨,琵琶,五弦,箜篌,胡笳,胡鼓,铜 钹 ,打沙罗,胡舞铿锵镗 鎝 ,洪心骇耳,抚筝新靡绝丽,歌音全似吟哭,听之者无不凄怆。琵琶及当路琴瑟殆绝音。”南宋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中也有记载:“铜 钹 亦谓之铜盘,本南齐穆王素所造,其圆数寸,中间隆起如浮沤,出西戎、南蛮、扶南、高昌、疏勒之国。大者圆数尺,以韦贯之,相击以和乐。唐之燕乐、清曲,有铜 钹 相和和之乐,今浮屠氏清曲用之,盖出于夷音。然有正与和,其大小清浊之辨欤。”

关于铜 钹 的文献记载最早出现在东晋法显所著的《历游天竺记传》一书中。铜 钹 乃是外来乐器,源自西亚,最早见于埃及、叙利亚,后在波斯、罗马等国流传;在东方,先见于印度,后而中亚。据《北帝书神武记》记载,铜 钹 大约是在公元350年左右,随《天竺乐》传入我国中原。《隋书·音乐志》曰:“《天竺》者,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乐器有凤首箜篌、琵琶、五弦、笛、铜鼓、毛员鼓、都昙鼓、铜拔、贝等九种,为一部。工十二人。”佛教自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由印度传入中国,而铜 钹 作为佛教梵呗赞诵法器随之或随后传入。诸多佛教石窟、壁画中对其都有描述,如云冈第六窟西壁最上层的击 钹 乐人;麦积山127窟石刻造像背光上的击 钹 伎乐人等,可见铜 钹 与各种乐器的组合形式以及它与佛教音乐的密切关系。

至6世纪初,铜 钹 在北魏民间已很流行。《北齐书·神武记》载北魏孝明帝时(公元516一528年):“初, 孝明 之时,洛下以两拨相击,谣言日:‘铜拨打铁拨,元家世将末。’”文中之“拨”即为 钹 。

隋唐时期, 钹 曾在宫廷多部伎的胡乐中大量应用。有资料显示, 钹 在隋代九部乐中,已用于天竺、西凉、龟兹、安国和康国五乐中。清人徐坷《清稗类钞·音乐类》:“ 钹 ,本名铜 钹 ,又曰 铙 钹 ,南齐穆士素所造。其圆数寸,大者出扶南、高昌、疏勃等国,圆数尺,隐起如浮沤。中有孔,以黄绒绦贯之,两面相击以和乐。始于隋九部乐,唐乃用之燕乐。”到了唐代,十部乐中有七部用 钹 ,尤其在燕乐中。燕乐中的法曲和胡乐多用到铜 钹 ,并有“正铜 钹 ”(主器)与“和铜 钹 ”(副器)配合使用。而到了唐末,乐器散亡。辽得之,用于大乐。皇上行幸则用此,而优伶于剧场,僧道于佛事亦有之。在敦煌千佛洞的隋唐壁画和成都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乐舞石刻中,已绘有敲击铜 钹 的人像。

宋代时,佛教庙寺中又出现一种与 钹 相似的“铜 铙 ”。 铙 和 钹 的区别在于, 铙 的碗部较小,其圆形铜片薄且周边翘起,发音较响亮,余音较长;而 钹 的碗部较大,其圆形铜片平而厚,发音较浑厚,余音较短。此后, 铙 与 钹 逐渐普及于民间。

明清以来,不同类型和不同型号的乐器在民间戏曲、器乐、歌舞和曲艺音乐中广泛运用,从而产生了数十种不同的名目。而此时,铜 钹 成为了昆曲等地方戏剧的伴奏乐器。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载,昆曲伴奏曾用大 铙 和小 钹 。《大清会典》:“ 钹 , 铙 歌清乐皆用之,左右合击,面径六寸四分八厘,中隆起一寸二分九厘六毫,径三寸二分四厘。”对 钹 的形制和应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述。经过长期的流传和改进, 钹 已成为具有我国民族色彩、表现力丰富和用途极为广泛的一种互击体鸣乐器 。

根据 钹 的大小及重量等不同, 钹 分为双光 钹 、水 钹 、京 钹 、小 钹 、中 钹 、大 钹 等几种,因 钹 表现力丰富,善于烘托气氛,常作为色彩性打击乐器用于各种管弦乐队和地方吹打乐队中,在用于吹打乐等地方乐种的强奏时,其极富气势,通常烘托一种辉煌雄伟的气氛;用于弱奏时,其作用类似大鼓,属于节拍乐器。其中小 钹 和京 钹 发音较高,多用于京剧等地方戏曲中的武戏或伴奏吹打曲牌,常与奉锣和仿苏锣配合使用;双光 钹 和水 钹 发音较低,多用于文戏,与虎音锣或中堂锣配合使用,其中双光 钹 是粤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铜 钹 ,作为一件传承千年的打击乐器,自传入中原以来,在我国各民族的民间歌舞文艺、地方戏曲以及宗教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资料的匮乏,给我们研究铜 钹 带来的一定的困难。随着我国文物和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相信一定会有更新的发现。

参考文献:

[l][唐]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