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4收藏

《文化苦旅》读后感,第1张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文化苦旅》读后感1

 时间造就文化的悠久,人类编织文化的魅力,而精神与品质便成就了文化的灵魂。余秋雨用他敏锐的双眸和独特的视角,穿越神州大地万里河山,带你感受着历史的深邃。在他的眼里,一切妖娆的景物都脱下华丽的衣裳,还复了最初的本真,因为真正的山水不仅仅只是山水,更饱含着人情世故和文化良知。因此,在西天凄艳的晚霞下,我看见了王圆麓,那个敦煌石窟的罪人;在罗池庙里,我看见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旁,我看见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在天柱山上,我看见了华发苍然的苏东坡……

 从他的书中,我更读出了历史人文其实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它同时拥有严肃与幽默的“双重性格”。历史勇敢的记录着人类的一切与自然演变,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不可预知的宇宙巨变,这一切的一切都被它悄无声息的收入囊中,深不可测,令人神往。但它也有轻松愉悦的时刻,《洞庭一角》里有一则关于乌龟的奇事,它每年定时都会爬回家,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洞庭湖流域风土人情的光彩。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既仁既智者则会拥有广阔的胸襟,去欣赏这世间的万物,山山水水,和这一片又一片氤氲着墨香的神奇土地。

 每当我翻开这本书,便会有缕缕情思挥之不去,在心头悄然缠绕,燃起我对中国历史文化深深的向往。我想,余秋雨也是这样,他并非是在艰苦的漫漫跋涉,而是乐在其中!

《文化苦旅》读后感2

 道士塔,看管敦煌文化古迹的道士塔。它的主人竟然是那个王圆箓。他将那些先辈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全部卖给了外国人。我真是想不通:一个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那么无知愚昧的人来看管!

 跟随着这篇文章,我知道了敦煌文化的美丽与辉煌。但是这个王圆箓却将这些经文等便宜卖给外国人。那都是精华啊!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跟火烧圆明园又有何异?不也是一样,咱们中国的国宝被外国人抢去。所以:咱们中国历史上一共是有2起重大抢劫案。而现在咱们的专家考古学家却要拜访外国去看咱们中国的古物去研究。带着胶卷,用着放大器来研究。这是一种多么大的羞辱啊!要怪也不能只怪他,当时的中国,很多的人没文化,愚昧。换做别人,有可能还不如王圆箓呢!

 看了他的简介,我更是纳闷,当时也并不是没有有志向的人,为什么清廷就那么轻视一个文化宝库呢?他曾经给清廷写过信,为什么那些当官的文人就不能保护一下呢?治不好国就算了,连这微乎其微的小事情也不能做么?真是自私!

 读了道士塔,我的心里有愤怒也有悲伤。为王圆箓的行为而愤怒,为我们的文化被**而悲伤。唉!但是事情已发生,今天我们只能努力建设我们的祖国,使它真正的富强起来,把我们曾失去的都全部夺回来!

《文化苦旅》读后感3

 拜“伟大”的阅读课所赐,终于读完了《文化苦旅》。初读时,总觉得,纵然余秋雨先生认为写书“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然而作为一名读者,细品他笔下那字词句段,心间却升腾起轻松潇洒之感,并无所谓“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

 沉浸江南小镇“大隐隐于市”的淡泊安定与自然;流连令一众大诗人大文豪心心念念的隐居圣地天柱山;享受那柔雅的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苏州。只看那温文尔雅的景,却也仅此而已。

 然而当从近乎机械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时,却神使鬼差地跑了趟书店,捧回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苦旅》。

 再捧起它,认认真真逐字逐句地品阅那些原本感觉轻松无比、让人卸下一身铅华的文章时,却不由得陷入了那些略显沉重的历史与无尽的思考中去。

 走过敦煌,进了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一个死了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在这里,完全被“历史的洪流消融”。在这朝圣者众多的圣地,却偏偏出了个王道士。从此,它蒙了辱,中华民族蒙了辱,但却正是王道士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异彩。中国文化何其多,却偏偏忽视了这座文化宝库,何其悲哀!

 重读《文化苦旅》,感悟着实不少,却不能一一详述,只是:读《文化苦旅》,洗礼灵魂;寻千年文化,感悟古今。

《文化苦旅》读后感4

 我很喜欢这本书中的一句话:他因深厚而沉默,也许是沉默的原因。这让我想到一个故事:

 在一场人们屏息等待的钢琴演奏会上,女钢琴家悄然出场。人们惊讶于她衣着朴素时,她说:“人,要隐于音乐背后。”的确,在很多时候,许多人追求光鲜亮丽的外表,而有些人选择崇尚朴实无华的内心,这种信念是多么令人折服啊!

 书中印象最深刻的应该算是“道士塔”和“莫高窟”了吧,“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背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沉重的叹息。”你说王圆篆是坏人,也不全是,毕竟他让那些经文躲避了饱受战乱的痛苦;但你说他是好人也不是,毕竟他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结晶让那可憎的外国人给夺了去!

 “莫高窟”,一个多么神奇而高深的地方!千百年来,他沉默着,像一棵树,一座山,因为他知道未来,人们会拨开历史的睫毛,透过深沉的瞳孔,来还他一个公正而客观的判断。

 你看啊,“他们突然变得像个孩子,一路撒野下来,到这里却睁大眼睛,希望获得宗教裁判和时间裁判”。多少赳赳武将、权谋强人止下脚步,呆呆的望着沉默了许多的莫高窟,他们一定想:莫高窟为什么沉默呢

 我想,人生也是如此,女钢琴家的魅力在于演奏技艺的高超,与音乐融为一体。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才能有所作为,从而顺利抵达成功的彼岸!

《文化苦旅》读后感5

 第一次拜读余秋雨的作品,便被深深吸引。《文化苦旅》是作者余秋雨第一本游记文化散文,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探索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

 读这本书,就像和作者一起,从中国的西北走向江南。偶尔,作者也会停下来,写一写腊梅或是写写自己的藏书,或者在每个清静的雨夜里想起,夜雨诗意。但是作者永远都没有忘记,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着文化气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说: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要摆脱也摆脱不了。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凄艳的晚霞下,我看见了王圆麓,那个敦煌石窑的罪人;在罗池庙里,我看见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见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见了华发苍然的苏东坡。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历史的重压,苦在历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远离,更苦在文人心里的敏感。

 读了这本书,不仅让我略懂了作者,更让我读懂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丝细脉。

《文化苦旅》读后感6

 敦煌石窟之旅,无疑是苦涩的。夕阳下,破落的塔群显得悲凉,而那座略为完整的塔,却是文化的碎片,由于无知而被肢解成德文化的残骸。那位被称为“主人”的王道士,为了自己能得到微薄的“酬金”,竟让外国的冒险家们将一车车的,“不值几个钱”的古籍、画卷以及文化,分割得支离破碎,运往世界。日后的中国学者们,只能“屈辱地购买敦煌文明的微缩胶卷,窥探着先人遗留下的文明。”

 但我们要如何责备他?巨大的文化悲剧、民族悲剧中,王道士只是一个小丑,换做李道士、张道士又如何?结果还是会相同吧。假设被官员们拦住又如何?能享受奢华生活的官员们,就是“无法”筹出运费;就算运往京城,她们也只是屈身于破落的草席中,沿途被当地权贵们抓走几把,然后破破烂烂地抵达京城。

 “这样的话,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余秋雨先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好恨,好苦!

 但是,历史已经无法改变,留给我们的只有彻骨的教训:我们的文明,不要再给别人分走一杯羹了。

《文化苦旅》读后感7

 看了很久,心里感触良多,但确实不只这样表达,所以只能说说我的想法,更准确的来说是拼凑杂乱无章的想法,我喜欢有感而发,不喜欢太过造作,或是漫无目的的写一些东西。那样很枯萎。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提起中国,首先想起的应该是长城,工程浩大,历尽无数朝代依然屹立在地球的版图上,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所以不能无视他的军事作用以及人类意志力的表现。每每在电视上看到长城都会感觉到它赋予历史,赋予民族的厚重感。

 但说起都江堰,哪是在秦始皇修建长城钱数十年就已经建成的水利工程,虽说它的气势远不如长城来的浩大,但,他却稳稳当当的服务于四川人民数千年,滋养着这片沃土,造福人类的作用远远大于了长城。也是因为有了都江堰才有了诸葛亮,刘备的雄才伟略。也才有了,张飞,关云长,赵子龙的勇猛善战。以及李白。杜甫等诗人的文采。

 当作者写到初来都江堰看到水利工程时的情景,他以那样的一种情怀赞美都江堰的时候,我哭了,真的哭了,我看只能写到这了,感动的毫无思绪了,也不知道怎样来叙述了,但我很理解作者作为一个当代的中国文人,心中所挂链的',对于当今社会所迷茫的。不俱千辛万苦的苦苦追寻中国真正文化行为。也很感动跟惊叹作者描写古迹所用的词句。是那么平实而又不失大气。确实写不下去了。

《文化苦旅》读后感8

 文化苦旅是一种怎样的旅行?为什么非要用到一个“苦”字?

 没错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历史的厚重感,是历史产物,能留下来的可供缅怀的是那样少之又少,又怎能不可惜呢?

 文化本身不是一个简单轻松的词汇,置身于文化的海洋里,总是不免让人有一种苍老的感觉,越是古迹,越是更多的驻足者,越是有那么多的思想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既是凭古,又怎能不伤感,既是碰撞也怎么避免悲悲剧。

 思想的构建本身就是一件繁复而枯燥的过程,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报以热情的,文学创作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文化的形成也不是纯粹的相加。这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其中既有个人的辛酸,也有民族的荣辱,更有国家的兴衰。

 南怀瑾先生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都不会翻身。”

 我们国家的文化历经三千多年而连绵不绝,其间也历经苦难,才成就了如今的灿烂中华文明。

 余老的这篇散文文字非常优美,写到人文景色时犹如欣赏一副山水画,写到敦煌莫高窟等宝藏时,有惊叹有骄傲更多是心疼,写到都江堰时,犹如发现宝藏,仿若我国古老文明在中华大地散落的珠宝。

《文化苦旅》读后感9

 一直以来,很向往做个自由无拘的行者,像余老师那样,将对文化的追问与探索打进简单的行囊,徒步而行,慢慢欣赏,寻找浩瀚历史与泱泱文化的铿锵足音,浏览内心深处绝美恬静的风景。这种感觉,一定爽歪歪。读余老师的《文化苦旅》,给自己的心灵营设一处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与水村山郭的悠然。你会陶醉其中,仿佛沿着风景名胜的足迹倾听到了遥远浩淼的回想。心境是风景的亮?。喜欢在路上的感觉。珍藏这样一本书,绝对物超所值……

 我开始了解《文化苦旅》源于初中时学的一篇课文《信客》,那也是我与余秋雨老师的第一次接触。开始读《信客》,只是把它当作一篇虚构的小说,虽然对故事中的人物充满了敬佩、感动,甚至有点无奈,但毕竟并不真实,以至于当看到这篇文章选自于《文化苦旅》时,竟对这本书的名字感到有些诧异,似乎这份虚构不应出现在似乎如此真是厚重的书中。然而当我真正真正接触这部书时,才发现自己当初的感觉是多么可笑,在这部书中,我们伴随着作者的足迹,领略的并非只是那一个个令人称奇的名胜古迹,还有那一个个饱含沧桑历史背后的那一份无奈……

《文化苦旅》读后感10

 读完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有如一支从一千年前射过来的利箭,射中了自己的心,感觉好痛好痛。

 莫高窟是以佛教文化为主,却让一个不懂佛教的、无知的王圆箓来当家?他就象一个老农看护自己的院落一样,到是“勤快”。自己扎一把草刷蘸上石灰把精美的古代壁画刷去,大片精妙绝伦的壁画瞬间灰飞烟灭。再抡起铁锤把塑像打毁,把一个个洞窟打开。这样在他晃动着的铁锤下,藏经洞里封存着华夏儿女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没有了。

 当时在无能的晚清政府下,藏经洞打开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英,法,德,俄等列强国家。他们的所谓考古探险人员纷至踏来。其中有一个叫斯坦因的英国籍的匈牙利人带着一个叫蒋孝琬的翻译以考古学家的身份“取”走了敦煌藏经洞的大批经卷和绘画,打包了整整七天时间,最后打成了29个木箱,在一个黄昏下午,大车,马车的拉走了,而王圆箓站在凄艳的晚霞中,数着那历历可数的一点点钱!

 如今在游人如潮的道士塔前,人们看着王圆箓这个小人物,不免要发出长长的叹息,心中有的只是绵绵的恨!

《文化苦旅》读后感11

 暮色四合,喧哗的一切复于平静。静静的夜里,最好莫过于读书了。一盏孤灯,一杯香茗,摆上余秋雨的游记散文集《文化苦旅》,细细品位起来。

 读了这本书,我能感受到在作者的文字背后跳动的是一颗单纯、干净、坦诚的心,笔端流溢出的是对悠久文化的体察和感悟,对漫长历史的无穷玄思,既能让我感知文化的至真至美,体悟散文的至情至性,又能感受到一种浓重的民族责任感。细细密密的文字中席卷一切的磅礴气势。那伸张有力的笔法和豪迈中略带凄苦的哲语使我震撼。是什么使得作者笔下的文章能够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显得游刃有余是一种阅历,一种修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处不见证着他那沧桑而深邃的足迹。就是这种阅历和修养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种独具风格的艺术特色。我一边潜心默诵。吟咏。品味。咀嚼。仿佛自己已经加入了旅行队伍中,又仿佛整个旅行中就只有一人,那就是我。天高地阔,万事万物如此真实。余秋雨就像一个导游影子,摸不着,却处处皆在,在指引着我,在牵动着我的思绪,让我真实去体验这苦涩的旅行。

《文化苦旅》读后感12

 腊梅飘香,花开几度。一副真善美的画卷展现在我的眼前,同时也给这本波澜壮阔的散文集添上了温馨的一笔,让人回味无穷。

 我曾经肤浅地认为,散文都是些清新玲珑之作,淡雅,休闲,但读完《文化苦旅》,我所感受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和沧桑。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残阳废垒,西风古道,在余秋雨老师的笔下都变的雍容大气且富于智慧,成为了历史的浓缩与见证,在世纪的轮回中散发着不可磨灭的穿透力。

 我合上书,深呼吸一口,好似把所有的艺术气息全吸进体内,我用心领悟着,每一篇都是散文,但却又超越了一般的散文,它不动声色却拥有内里乾坤;波涛澎湃却不失骄矜;它天马行空般翱翔于无限时空;回眸一顾却尽现生命的沉重。

 在这样的大境界面前,我永远只是一个蹒跚学步的稚童。

 我曾在《吴江船》的读后感里写到我没能理解这本书为什么要称为苦旅,读着读着,我猛然明白,“苦旅”苦在历史的重压,苦在历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远离,更苦在文人心中的敏感。

 我会一直读这本书,一直。

《文化苦旅》读后感13

 先生在序中写道:“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照着我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谓叹。常常像傻瓜一样木然伫立着,一会儿满脑章句,一会儿满脑空白。”

 阅读先生的文章,好似跟随他再作一次苦旅。我发现,更多的文章带给我的不是那么激烈的愤慨,而是深深的叹息。

 那风煞一代的阳关雪,至今尚有几人真心寻求?

 天柱山寂寞时,有多少文化与其一同寂寞?既然是一同寂寞,那这种寂寞又怎能称之为寂寞呢?

 被人忽视的洞庭一角,默默地拥有着不为人知的博大,可又有几人能看到这种博大?胸襟小了,视野还能大么?

 再说那延续千年的西湖梦,如今更有谁还有这份闲情逸志来圆呢?

 三峡胜景的淹没,无法被载入此书中,但如今品味《三峡》之余,有多少文人墨客或是平凡看客位如此自然与文化交融之美永没水底而痛心疾首?

 《白发苏州》中,先生对西施的悲剧给予了深刻的同情,或许是同乡的缘故,或许是出于男子怜香惜玉的本能。同为女性,我用心灵最柔软的部分去感受西施,感受她如水的柔情。为何要如此柔弱的肩膀去承担一个国家的兴衰?没有男子的明争暗斗,何来西施的红颜祸水?西施何辜?“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

《文化苦旅》读后感14

 我,仍旧读得一头雾水;我,仍就想要努力回归作者的心境;我,仍旧不够好。好在,我坚持了下来。

 就像书中所写,每当作者游历一个地方,总会追溯在此地留下过哪些历史人物的足迹亦或经历了怎样的文化变故。我也总会在网上找寻这些并不熟悉的景点、人物,渴求从这些资料中找到作者情感的出发点,虽然是用这样的方式。略知背景一二,不免在读书时各种情思混杂其中,甚至和作者的某个观点产生歧义,但最终还是会回归平静。交给历史去判定吧,我还不够资格。也因此,读到最后,甚至产生自卑感,这样也好,人本就是天地间最微小的存在。我想,当作者面对这些“无言”的历史遗迹,也会产生自卑感吧!

 我愿意相信,历史这个老人家不是无言的,每一个经过他认真擦洗的景物,每一个经过他悉心照料的人文景观都是有生命的。缺少的是认真解读他的人,更缺少的是回归于他的人。就像如今,为了争夺历史人物故里而吵的死去活来的开发商,也许连此人生平都不甚了解;为了表达自己观看景物的激动,一些人小刀潦草一挥刻上个“ 如果有这样一次机会,我愿意去踏访一个个历史遗迹,回归历史,回归自然,回归平静,慢慢叩开他们的心弦。

《文化苦旅》读后感15

 《文化苦旅》是一个文化的祭奠,也是一次心灵的叩问。文章读来有一种让人叹息的沧桑也有一种细腻的温情,我想这中感受源于作者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眷念。一篇篇散文中包含着作者的这个中国悠久的文化的感慨和叹息,人历史自然交融在一起,有一种吞吐千年的历史厚重感。

 在书的第第二节道士塔中写道一个姓王的道士粉刷了莫高窟的雕像,将中国的文物让外国人一件件一车车的用钱财珠宝换走了: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的银元换去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中国敦煌石窟的珍贵文物一件件的少掉,而王圆箓却毫不心疼。当代的文官也将这些文物拿来送人。这让我十分痛惜中国千百年留下的文物竟被这样的送出去了。他们这些卖国贼,真想将他们五马分尸。他们是千古罪人,我为中国有这样的人而耻辱。以前的政府可真是腐败啊!别人贩卖中国文物他们不管也就算了,他们自己也拿来送人真是可耻啊。

 《文化苦旅》让我了解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让我知道了以前的中国人是那么腐败,我为现在的中国人而自豪

按照用途常规的纸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包装用纸;2印刷用纸;3工业用纸;4办公、文化用纸;5生活用纸;6.特种纸。具体如下所示

1包装用纸

白板纸、白卡纸、牛卡纸、牛皮纸、瓦楞纸、箱板纸、茶板纸、羊皮、鸡皮纸、卷烟用纸、硅油纸、纸杯(袋)原纸、淋膜纸、玻璃纸、防油、防潮纸、透明纸、铝箔纸、商标、标签纸、果袋纸、黑卡纸、色卡纸、双灰纸、灰板纸;

2印刷用纸

铜版纸、新闻纸、轻涂纸、轻型纸、双胶纸、书写纸、字典纸、书刊纸、道林纸、米**道林纸、象牙白道林纸;

3工业用纸(主要指还要经过加工制成书写、包装等特殊用纸)

离型纸、碳素纸、绝缘纸、滤纸、试纸、电容器纸、压板纸、无尘纸、浸渍纸、砂纸、防锈纸;

4办公、文化用纸

描图、绘图纸、拷贝纸、艺术纸、复写纸、传真纸、打印纸、复印纸、相纸、宣纸、热敏纸、彩喷纸、菲林纸、硫酸纸;

一般来说,办公室用消耗最多的还是复印纸,虽然现在提倡无纸化办公,但是复印纸还是必不可少的,像科力普、double a等都是比较知名的品牌。

5生活用纸

卫生纸、面巾纸、餐巾纸、纸尿裤、卫生巾、湿巾纸;

市场中较好的纸巾品牌有维达、清风、洁柔、科力普等,种类很齐全,性价比最高的还是科力普纸巾,办公室必备良品!

6特种纸:如牛油纸、钢古纸,、装饰原纸、水纹纸、皮纹纸、金银卡纸、花纹纸、防伪纸常用的办公用纸大致包括:复印纸 ·传真纸·打印纸 ·收银纸、相片纸 、标签纸、彩喷纸、信封、绘图、白图纸、描图/硫酸纸

电子文献

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举例

[16]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 //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10–2html, 1998–08–16/1998–10–04

[17] 万锦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 [DB/CD]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

扩展资料:

007年8月2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决定,2008年起开始部分刊物开始执行新的规范“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概括了文献引证的“注释”体例和“著者—出版年”体例。不再使用“参考文献”的说法。目前这两类文献著录或引证规范在中国影响较大,后者主要在层次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得到了应用。

⑴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为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⑵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⑶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I; **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汉民族语言的地域性变体。汉语方言的内部发展规律服从于全民族共同语,同时又具有不同于其他方言的特征,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作为汉语的不同方言,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分布在不同地域;是古代汉语的发展结果。汉语方言与汉语的关系是个别同一般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方言的作用将逐渐变小。

形成和发展 汉语方言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息息相关。相传黄帝时中原有万国,夏朝有三千,西周分封诸侯八百,那时肯定存在汉语方言,但实际情况怎样不得而知。《左传》和《孟子》都清楚、明确地记述了方言问题。据古书记载,在秦代以前,北方话已经确立了汉语共同语的基础方言的地位,此外,吴方言、粤方言、湘方言也逐渐形成。在魏晋南北朝社会急剧变动时期,先后形成了客家方言、闽方言、赣方言。至此,汉语七大方言区基本形成。汉语方言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是不间断的、渐变的;现代汉语方言与古代汉语方言的面貌已大不一样,如同现代汉语共同语有别于古代汉语共同语一样。事实上,每一种汉语方言都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

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特点 汉语七大方言的语音系统各具特色。联系历史发展看,以北方话为基础的官话方言音系比较简单,反映了汉语语音从繁到简的发展趋势;南方各大方言音系比较复杂,更多地保存了古代语音的因素。就声、韵、调三部分说,官话方言的韵母和声调要比闽、粤、吴、客家诸方言简单得多,唯有声母方面,南北方言各有繁简。汉语方言之间在词汇上的差别,表现为各大方言区都拥有相当数量的方言词,有些方言词只通行于某个方言区或某几个方言区,有些只通行于某一个方言片、方言点。方言词汇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来源不同;造词方法、造词角度不同;同形词词义不同;同一个词的活跃程度不同。相对说来,汉语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异比较小,因为语法结构是语言体系中最稳固的。但纵观各地方言,仍反映出各种各样的语法特点,主要表现为:某些实词的构成手段不同;某些虚词的用法不同;在某些语言环境中语序不同;比较句、被动句、处置句、疑问句等的结构方式不同。

研究情况 汉语方言的研究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从汉代扬雄的《方言》,到近代章太炎的《新方言》,古代方言学经历了1900多年,这期间研究的是古代汉语方言,重点是词义研究,方法是传统的训诂方法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做语义比较。从五四运动到现在,汉语方言学又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过程,这期间主要研究现代汉语方言。现代汉语方言学与古代汉语方言学具有不同的特点,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都发生了根本变化。现代汉语方言学要求全面调查研究活的方言口语,要求使用音标和运用现代语音学的原理,来记录方言事实,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结构系统,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服务。

2 官话方言

汉族的先民开始时人数很少,使用的汉语也比较单纯。后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居民逐渐向四周扩展,或者集体向远方迁移,或者跟异族人发生接触,汉语就逐渐地发生分化,产生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方言。汉语方言分布区域辽阔,使用人口在9亿以上。

官话方言

通称北方方言,即广义的北方话,一般所谓"大北方话"。在汉语各大方言中,官话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响。近1000年来,中国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从唐宋白话到元曲到明清小说,都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创作的,再加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话通行地区从元代以来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高度集中的心脏地带,向来官场上办事交际,都使用北方话,因而有"官话"的名称。实际上它是汉语各方言区的人共同使用的交际语言,现在全国推行的普通话,就是在"官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通行地域 官话方言通行于长江以北各省全部汉族地区;长江下游镇江以上、九江以下沿江地带;湖北省除东南角以外的全部地区;广西省北部和湖南省西北角地区;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少数民族区域以外的全部汉族地区。此外,在非官话方言区中。还有少数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官话方言岛。如海南岛崖县、儋县的"军话",福建南平城关的"土官话",长乐洋屿的"京都话"等。使用人口 7亿以上。

分区 官话方言内部按其语言特点一般可以分为 4个支系,即4个方言片(或称 4个次方言):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

华北官话 即狭义的北方话,它通行于北京、天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其中东北三省和河北省的方言最接近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山东、河南的官话各有特色,近来有的语言学者认为可以另立胶辽官话和中原官话两支。其中中原官话包括山东、河南部分地区以及长江以北的徐州、阜阳、陕西的西安、山西的运城等地区。

西北官话 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等省以及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官话。山西及其毗邻陕北部分地区、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保留古入声字,自成入声调,不同于一般西北官话,也不同于华北官话,近来有学者认为可根据"有入声"这一特点另立"晋语",从官话方言中独立出来。与此同时,有学者提出西北官话作为官话方言的一支,范围宜缩小到只包括甘肃兰州、宁夏银川等地的方言,改称"兰银官话"。

西南官话 通行于湖北省大部分地区(东南部、东部除外)、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汉族地区以及湖南、广西两省北缘地带。西南官话地域辽阔,但内部比较一致。

江淮官话 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安徽省长江两岸地区,江苏省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徐州一带除外),长江南岸镇江以上、南京以下地区,以及江西省沿江地带。江淮官话是官话方言中内部分歧较大、语言现象较为复杂的一支。其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历来不少语言学家认为可以从官话方言中分出,独立为皖南方言或徽州方言。

主要语言特征

语音方面 ①塞音和塞擦音声母大都有清声送气与清声不送气之分,而没有清声与浊声的对立,反映出清声母多而浊声母少的特点。古全浊声母字在现代官话方言各支系中几乎都念为清声母字,很少例外。一般古全浊平声念送气清声母,古全浊仄声念不送气清声母。

②韵母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辅音韵尾比较少。

③声调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调类的数目比较少。除江淮官话、华北官话中河南黄河以北地区、西北官话中山西南端、陕西的陕北及内蒙古西部部分地区有入声调外,其余各地官话大都没有入声调。整个官话方言区的声调以4~5个为最多,尤以4个声调最普遍,少于4个或多于 5个的都比较少。古四声中,平、上、去三声在各地官话中的分化、发展情况大体相似,即:古平声清声母字各官话大都念为阴平,如包、周、基、夫、甘、尊、当、江、光等;古平声浊声母字各地官话大都念为阳平,如爬、徒、锄、奇、条、林、沉、群、同、红等;古上声清声母和次浊声母字各地官话大都念为上声,如补、早、胆、粉、党、井、榜、选、暖、染、老等;古上声全浊声母字和古去声字,各地官话多念去声,如古上声全浊声母字部、父、道、愤、荡和古去声字过、怕、步、带、共、耀等。古入声字在官话方言中的念法比较复杂,除江淮官话及西北官话中山西、陕西部分地区、华北官话中黄河以北河南省部分地区保留入声自成调类外,其余入声调消失的各地官话,古入声字的归属各不相同。大致说来,华北官话跟北京话一样,入声消失后入声调的字分派平、上、去各声,即所谓"入派三声":全浊声母入声字归阳平,次浊声母入声字归去声,清声母入声字分派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各调中去;少数地方(如济南、大连)与北京略有不同:古入声清声母字或全归 阴平(如济南),或全归上声(如大连)。西北官话没有入声的地方古入声调字的分派有两种情况:或是古全浊声母入声字归阳平,其余归阴平,如西安;或是古全浊声母入声字归阳平,其余归去声,如兰州。西南官话古入声字的分派最为划一:只要是古入声字,不论声母是什么,一律念阳平调,几乎没有例外。

3 官话方言

词汇方面 官话方言的词汇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词汇大同小异。官话方言中通行范围比较广的语词,大都已进入共同语,作为基本词汇,没能为共同语吸收的官话方言词,大都只流行于某一个官话方言片或方言小片,南北各地官话在词汇上的差异,比官话和其他各大方言之间的差异小。但官话方言通行范围如此辽阔,有的地方也有与众不同的方言词语。例如北京土话"二乎"意为"犹疑","咋呼"意为"嚣张","冲道"意为"敢做敢说";天津话"广"意为"打","老公"意为"乌鸦","罢了"意为"了不起";西安话"瞎了"意为"浪费"、"糟踏";山东聊城话"毁"意为"打";河南洛阳话"连连儿"意为"赶快"。新乡话用"乱"表示"住",用"红"表示"卖力气";成都、昆明等地"聊天"说成"摆龙门阵",武汉、重庆等地"倒霉"说成"背时","可怜"说成"造孽";……如此等等,都各具一格。"太阳"一词在官话方言区有各种不同的称呼:北京、保定称"老爷儿"(北京也称"太阳"),沈阳、西安称"日头",太原、呼和浩特称"阳婆",合肥称"热头",成都、武汉、昆明称"太阳";光是河北一省,对"太阳"的称呼就有"老爷儿、爷爷儿、爷爷、日头、日头爷、日头影儿、阳婆儿、阳婆、前天爷、佛爷儿"等等,可见词汇上的分歧,即使是在官话方言内部,仍然不容忽视。官话方言的词汇跟其他方言比较,还显示出以下一些特色:

①双音节词特别占优势。双音节词在汉语中是整个词汇里占比重最大的一部分,在官话方言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许多在官话方言中加"子"而成为双音节词的,在其他方言中往往是没有"子"的单音节词,如"稻子"在南方方言或叫"稻"(吴方言、闽方言),或叫"禾"(客家方言、湘方言、赣方言、粤方言);"谷子"在南方方言或叫"谷"(吴、湘、赣、客家、粤等方言),或收"栗"(闽方言);"相片"一词官话方言区各地大都叫"相片"或"相片儿",而南方各方言,除客、赣方言仍用双音节"相片"外,吴方言、粤方言、闽方言都是单音节词,或叫"照"(吴方言苏州话),或叫"相"(粤方言、闽方言)。

②古代语词保留得比较少。尽管每个汉语方言都继承了不少古代汉语的语词,但是相对而言,官话方言区各地方言保留古语词的现象比较少。例如"眼睛"一词,官话方言区各地大都说"眼睛",而闽方言至今仍叫"目",粤方言仍叫"眼",保留了古代汉语对这一人体器官的名称;又如"站立"一词,除官话方言区及湘方言外,吴方言叫"立",闽、粤、客家、赣等方言叫"企",都沿用了古代汉语的说法;此外,还有一批极常见的生活用词,南方各方言保留了古代的说法,而官话方言则采用了跟现代汉语普通话一致的说法。如"看"是官话方言普遍通用的;而粤方言、闽方言(部分地区)却用古代的语词"睇"。

③外来借词比较少。和南方诸方言比较,官话方言中外来的借词比较少。南方闽、粤等地向来为出海门户,与外国接触多,方言中较易借入外语语词,如闽方言中借入不少印度尼西亚 -马来语词,粤方言中借入不少英语语词。有时候同一个事物,官话方言与南方各方言却采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显示出"舶来"词与"土产"词的差别。例如"水泥"一词,粤方言区有人叫"士敏土",吴方言叫"水门汀",都是英语cement的译音;闽方言叫"番家灰"、"红毛灰"之类,也显示出外来的色彩,而官话方言大多数和共同语一样用"水泥"(部分地方叫"洋灰")则是地道的汉语语词。又如照相用的"胶卷",官话方言各地都叫"胶卷",而粤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却都采用英语film的译音词"菲林"。

④语气词比较少,用法比较概括。和南方各方言比较,官话方言的语气词比较少,用法更加概括,分工不那么细。例如常见的语气词"呢、吗、啊"之类,官话方言跟共同语是一致的,而南方吴、粤等方言的语气词则丰富得多。

语法方面 比较突出的特点是:

①构词方面,修饰性的词素一般在前。如除西南官话偶有"鸡公"、"鸡母"一类说法外,各地官话大都是"公鸡"、"母鸡"、"客人"、"拖鞋"等说法,不象南方某些方言把修饰性的词素加在后面。如"鸡公"、 "人客"、"鞋拖"(闽方言)之类。

4 官话方言

②运用语音内部屈折变化表现语法意义的现象比较少。除个别地方外,官话方言很少有语法学上所谓"构形法",即"狭义形态"的东西,粤方言、闽方言用变音的方式来表现某种语法意义的现象在官话方言中很少见。

③结构助词"的、地、得"的运用。官话方言中不少地方有结构助词"的、地、得",用途各不相同。这几个结构助词以北方官话用得最普遍,已进入共同语的语法体系中。在官话以外的南方各大方言中,却很少见,就是有类似的结构助词,也不象官话方言那样"的、地、得"分工明确,用法不混。

④重叠式的运用范围相当广。官话方言的重叠式内容相当丰富,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例如亲属称呼,南方闽、粤、客家、吴等方言一般都不用重叠式,多用单音节词素前加"阿"来称呼,如"阿爸"、"阿弟"、"阿嫂"之类。而在官话方言中,则普遍用重叠音节的方式来称呼人,如"哥哥"、"舅舅"、"爸爸"、"嫂嫂"、 "叔叔"之类。又如某些常用的名词,在南方各方言中是不能重叠的,在官话方言中却以重叠的形式出现,如"星星"一词。在西南官话、西北官话中,重叠表示附加的小义。如成都话"盘盘"意为"盘儿","眼眼"意为"眼儿"。"豆豆"意为"豆儿",西安话"帽帽"意为"帽儿"。西北官话有的地方量词和指示词也可以重叠,如西安话度量词重叠表示计量方式:"这米不卖升升"(不按升卖);指示词重叠表示所指的具体位置:"你的站在这这等着"(你们站在这儿等着),这些重叠的用法在南方各大方言中都是没有的。

⑤量词的使用比较概括。官话方言中最常用的量词"个"用途很广,可以用在许多事物上面,虚的实的,都能和" 个 "配搭。称人一般在官话方言中用"个"和"位"(尊称),而在其他各大方言中,却用各种不同的量词,并往往在量词的选用中体现出一定的感情色彩和修辞风格。例如粤方言,既有"这位先生"、"那个 同学"等合乎规范的叫法,而在某些场合, "呢条老坑"(这个老头儿)等指人量词的独特用法。

⑥官话方言中一个句子里可出现两个"了"字,前者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后者作为句末的语气词。如:"他吃了饭了",这种用法在南方各方言中比较少见。

⑦表示被动的介词比较多。在被动句里,表被动的词在官话方言中除了用"被"以外,还可以用"给"(他给人骂了)、"受"(小张受人欺负)、"让"(老鼠让猫逮住了)、"叫(教)"(我今天叫雨淋了一场)等。

⑧官话方言疑问句有两类不同的格式。一类是北方官话用的,跟共同语一样,有"是什么?""好吗?""是不是?"等句式;另一类是西南官话(云南、贵州)及江淮官话用的,跟共同语不一样,有"ke(果)是?(或\'可是\'?)""ke(果)好?""是不?"等句式。

5 吴 方 言

习惯上称吴语,也叫江浙话或江南话。"吴"是古代地域名称的沿用。

通行地域 吴方言通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角和安徽南部的一部分地区,大约有 110多个县市,使用人口7000万左右。具体情况如下:

江苏省境内属吴语或以吴语为主的县市共有21个:丹阳、金坛、高淳、溧阳、宜兴、武进、常州市、江阴、沙洲、靖江、南通、海门、启东、常熟市、无锡、无锡市、苏州市、吴县、吴江、太仓、昆山。溧水县南部孔镇、新桥、白马等乡镇也属吴语区。上海市以及所属的10个县:上海、松江、青浦、金山、奉贤、崇明、南汇、川沙、宝山、嘉定都说吴语。浙江省除西部淳安(包括旧遂安)和建德(包括旧寿昌)两县外,基本上都在吴语区的范围之内,但浙江南部洞头、玉环、平阳、苍南、泰顺、庆元等县是吴语和闽语的交错分布区。建德县北部下包、乾潭及其以东的各乡镇,南部唐村、里叶、大店口等地仍在吴语区内。江西省东北玉山、广丰、上饶3 个县和上饶市也是吴语区。此外,福建省西北角的浦城县县城及其以北的乡镇,安徽南部郎溪县北部的梅渚、岗南一带和广德县的下寺、芦村等地也说吴语。

分区 吴语按其语言特点可区分为 5片:太湖片,台州片,东瓯片,婺州片,丽衢片。

太湖片 即北吴语片,包括江苏吴语21个县市,上海市及其所属各县,浙江旧杭州、嘉兴、湖州 3府,以及浙东旧宁波、绍兴两府,以上海话或苏州话为代表。这一片分布面积最广, 使用人口最多, 可再分 6个小片:①常州小片,包括沙洲、江阴、武进、宜兴及其以西苏南吴语各县市和安徽郎溪、广德的部分乡村,江北靖江的老岸话,南通东部、海门和启东北部的通东话也属这一小片。②苏沪嘉小片,包括上海市及其所属各县,常熟市、无锡市及其以东苏南吴语各地,浙江省的嘉兴市、平湖、嘉善、海盐、桐乡、海宁,江北南通、海门和启东南部的启海话属这一小片。③湖州小片,包括湖州市、长兴、安吉、德清和余杭。④杭州小片,即杭州市及其郊区。⑤临绍小片,包括临安、富阳、桐庐、萧山、绍兴市、上虞、诸暨、新昌、余姚、慈溪和建德县的下包、乾潭以东乡镇。⑥明州小片,包括宁波市、鄞县、镇海、奉化、象山、宁海、定海、普陀、岱山。

台州片 包括天台、三门、临海、仙居、黄岩、椒江市、温岭、玉环,宁海县岔路以南和乐清县清江以北地区也说台州话。这片以临海话为代表。

东瓯片 即温州片,温州话旧称瓯语,通行于温州市、瓯海、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文成以及洞头、苍南、青田的部分地区。这片以温州话为代表。

婺州片 包括浙江中部金华地区的金华市、兰溪、浦江、义乌、东阳、武义、永康、磐安,以金华话为代表。

丽衢片 包括处州小片和龙衢小片:①处州小片,包括缙云、丽水、云和、青田等县和景宁畲族自治县。武义县南部旧宜平县部分、文成县的南田区、泰顺县北部和庆元县的东北部也属这一小片。②龙衢小片,包括龙泉、庆元、松阳、遂昌、江山、常山、开化、衢州市、龙游。福建省浦城县的北部,江西省的玉山、广丰、上饶和上饶市也属这一小片。这片以丽水话为代表。

6 闽 方 言

又称闽语,俗称"福佬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

通行地域 闽方言主要通行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和浙江省南部以及江西、广西、江苏三省的个别地区。使用人口约4000万。具体地点如下: 福建省的54个县市:福州、闽侯、长乐、福清、平潭、连江、罗源、闽清、永泰、古田、屏南、宁德、霞浦、周宁、寿宁、福安、柘荣、福鼎、莆田、仙游、厦门、金门、泉州、晋江、南安、惠安、同安、永春、安溪、德化、漳州、龙海、长泰、华安、南靖、平和、漳浦、云霄、东山、诏安、龙岩、漳平、大田、尤溪、永安、三明、沙县、建瓯、南平(城关除外)、建阳、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以上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3/4。

广东省东部的12个县市:汕头、潮州、澄海、饶平、南澳、揭阳、揭西、普宁、惠来、潮阳、陆丰、海丰等,以及惠东、丰顺、大埔等县的一部分;海南岛的14个县市:海口、琼山、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崖县、琼中、屯昌、定安、澄迈、昌江、东方(少数民族地区除外);雷州半岛的5个县市:湛江、遂溪、廉江、海康、徐闻。此外,主要通行粤方言的中山市和阳江、电白等县也有部分区、乡说闽方言。以上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1/3。

台湾省的21个县市中,除约占人口2%的高山族地区说高山语,台北、彰化之间的中坜、竹东、苗栗、新竹等地和南部屏东、高雄等县市,以及东部花莲、台东的部分地区通行客家方言外,其余各地的汉族居民都说闽方言,约占全省人口的3/4以上。 浙江省南部泰顺、苍南、洞头、玉环等县的大部分和平阳县西部的少数地区,以及舟山群岛普陀、嵊泗县的一部分地区也说闽方言。

以上总计通行闽方言的县市约有 120 个以上。此外,江西省东北角的玉山、铅山、上饶、广丰等县的少数地方,广西省中南部桂平、北流等县的少数地方,江苏省宜兴、溧阳等县的少数地方,也有人说闽方言。散居南洋群岛、中南半岛的华侨和华裔中,数百万人祖祖辈辈也以闽方言作为"母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以及印度支那各国的华裔社区中,闽方言也是主要的社会交际语之一。

分区 闽方言按其语言特点大致分为5个方言片:闽南方言、闽东方言、闽北方言、闽中方言和莆仙方言。 闽南方言 是闽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通行范围最广的一片。包括福建省内以厦门、漳州、泉州三市为中心的24个县市。福建省以外各地通行的闽方言,基本上也属于闽南方言 。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 潮州话、文昌话也分别在广东东部和海南岛有较大的影响。

闽东方言 通行于福建省东部,包括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下游地区和以福安为中心的山区,共18个县市,以福州话为代表。

闽北方言 通行于福建省北部建瓯、建阳、南平(乡区)、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以建瓯话为代表。

闽中方言 通行于福建省中部永安、三明、沙县,以永安话为代表。 莆仙方言 通行于福建省东部沿海的莆田、仙游,以莆田话为代表。

主要语言特征 语音方面 ①声母:各地闽方言的声母比较一致,大都只有15个,称为"十五音"系统。不少声母保留了上古汉语的特点:

a没有唇齿声母f,古非敷奉声母字口语中一部分读为p-、读书音则为h-(或x-),即所谓"轻唇归重唇"。

b古知彻澄声母字,多读t-、即所谓"舌上归舌头"。

c古全浊声母并奉定从澄群字多读为不送气清音声母,少数读为送气的也很一致。

d古匣母部分字闽方言口语读为k-或零声母。

e古照组声母字与古精组字混读。

②韵母:闽方言各地在韵母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主要表现为:

a闽方言的韵母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古音中的鼻音韵尾和塞声韵尾。其中闽南方言保留较为完整,闽东方言、莆仙方言保留较少,闽北方言和闽中方言则几乎已无塞声尾韵而只有鼻音尾韵了。

7 闽 方 言

b闽方言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文、白异读现象,闽南方言特别突出,几乎文、白两读各成系统。

c闽方言不少地区(尤其是闽南方言)有丰富的鼻化韵。

d闽方言不少地区没有撮口呼韵母。如闽南方言中的厦门、潮州、台北等地都没有y-韵。

e闽方言中部分地区存在着"双韵尾"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闽东、闽北、闽中三个方言区。

③声调:闽方言各地都有入声调,声调数目6~8个,以7个为多见。闽南方言的潮州话有八声:平、上、去、入各分阴、阳;闽北建瓯话、闽中永安话都只有六声:闽北是平、上不分阴阳,而去、入分阴阳;闽中是平、上分阴阳而去、入不分阴阳。七个声调的地方遍布闽南方言的厦门、台北、海南、浙南等地和莆仙方言的莆田、仙游,以及闽东方言的福州、福安等地。闽方言中还普遍存在着复杂的音变现象,其中闽南方言、闽中方言有相当整齐的连读变调规律,闽东方言、莆仙方言在连读时音变涉及声母、韵母的变化。表以潮州话两字组的连 读变调为例。

词汇方面 闽方言有一大批属于本方言区常见而其他方言少见的方言词。这些方言词有两个特点:一是继承古代的语词多,二是单音节词多。例如 "卵"(蛋)。"目"(眼睛)、"涂"(泥土)、"曝"(晒)、"拍"(打)等等,都可以从古籍中找到出处,也都是单音节词。此外,也有一部分闽方言词借自外语。这些外来词大都借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语,形成了闽方言词汇中的独特色彩,例如厦门话"雪文"(肥皂)来自sabon,"道郎"(帮助)来自tolong,"洞葛"(手杖)来自tongkat,"斟"(接吻)来自chium。也有一些来历不易判明的方言词,例如"扬"(抽打)等。

在闽方言的五个片中,有许多方言词是各片共有的, 但也有不少方言词只存在于某一些地方。大致说来,在五个闽方言片中,闽东、闽南、莆仙三个沿海片词汇上比较一致,而闽北、闽中两个片,则有不少和闽东、闽南、莆仙不一样的语词。

语法方面

①名词附加成分的运用。

②人称代词单复数的运用。

③数词"一"和指示词"这"、"那"的省略。量词前面的数词"一"或指示代词"这"、("那")在闽方言中往往可以省略,量词直接与名词组合。例如潮州话:"张画雅绝" (这张画很漂亮),"只鸡肥死"(这只鸡很肥)。与此相关,指示代词"这"、"那"不能直接修饰名词,如普通话"这人很好"在闽方言说成"只个人很好",不能说"只人很好";同样,"这书"也只能说"只本书",不能说"只书"。

④"形容词-量词-名词的结构形式在闽方言各地普遍存在,但能和量词直接组合的形容词不多,最常用的是"大"和"细"(小)。例如厦门话"大只牛"、"细泡灯"等。

⑤动词"有" 的特殊用法。闽方言动词"有" 的用法很多,其中之一是放在动词的前面,表示完成时态。例如:福州话"我有收着汝个批"(我收到了你的信),厦门话"伊有食我无食"(他吃了我没吃),台北话:"我有买"(我买了),潮州话"你有睇**阿无?"(你看了**没有)。

⑥宾语提前的现象比较常见。 如"苹果买两斤"(买两斤苹果)的说法就很普遍。普通话 "主语-动词-宾语"的句式在闽方言中常加上一个介词"共"(或"甲"),并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例如"我共汝讲"(我告诉你)。

⑦动词"去"常用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已成为结果,相当于"已经"的意思,例如"飞去了"(已经飞了),"死去了"(已经死了),"碗破去了"(碗已经破了)。

⑧特殊的比较方式。闽方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