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栀子仁汤简介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栀子仁汤处方栀子仁、赤芍药、大青、知母、升麻、杏仁,各一钱。黄芩(一钱半),石膏(二钱半),柴胡(二钱),甘草(半钱)。功能主治治发斑烦躁,面赤咽痛,潮热。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豆豉五十粒,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圣济总录》卷三十二:栀子仁汤处方栀子仁75克芎藭15克酸枣仁(炒)30克陈橘皮(去白,炒)人参白茯苓(去黑皮)各15克豉(炒)75克制法上七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伤寒后,虚烦不得眠睡,呕逆。用法用量每服10克,用水2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一日二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卫生总微》卷七方名栀子仁汤组成栀子仁21个,豉2合,薤白1握(切)。主治小儿伤寒热毒攻于肠胃,下赤汁,或如烂肉鸭肝,壮热腹痛。用法用量上以水2大盏,同煎至1盏,去滓,量大小分作数服,不拘时候。《明医杂着》卷六方名栀子仁汤别名栀仁汤组成郁金、枳壳(麸炒)、升麻、山栀仁(炒)各等分。主治时毒肿痛,大便秘结;热燥而咳者。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煎服。附注栀仁汤(《医钞类编》卷六)。《外科精义》卷下引《普济生灵方》方名栀子仁汤别名六味栀子仁汤、栀子仁散组成郁金1两,枳壳(去瓤)1两,升麻1两,栀子仁1两,牛蒡子1两,大黄1两。主治时气头面赤肿。用法用量每服3钱,蜜水调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附注六味栀子仁汤(《景岳全书》卷六十四)、栀子仁散(《杏苑》卷八)。《圣济总录》卷一八四方名栀子仁汤组成栀子仁21个,甘草(炙令赤色,锉)2两,人参2两,黄连(去须)2两。主治乳石发,下痢。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用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早晨、日午、晚后食前各1次。制备方法上为粗末。《圣济总录》卷一八三方名栀子仁汤组成栀子仁10个,黄芩(去黑心)3两,大黄(锉炒)3两,豉2合。主治乳石发,体热烦闷,口中
详见百科词条:栀子仁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5:14:29 共154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外台》卷三引《古今录验》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八毒大黄丸的用法用量 25 注意 附: 1 古籍中的八毒大黄丸 1 拼音
bā dú dà huáng wán
2 《外台》卷三引《古今录验》 21 处方藜芦2分(炙),大黄3分,朱砂5分,蜀椒4分,雄黄4分(研),巴豆4分(去皮,熬),桂心4分。
22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23 功能主治天行病34日,身热目赤,四肢不举;产乳后伤寒,舌黄白,狂言妄语;温病以后,飞尸遁尸,心腹痛隔,上下不通,癖饮积聚,壅肿苦痛。
24 八毒大黄丸的用法用量饮服3丸。当下。不愈更服。
25 注意
忌生葱、野猪肉、芦笋、貍肉、生血物。
古籍中的八毒大黄丸 《普济方》:[卷一百四十八时气门]时气四日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八毒大黄丸治天行病。三四日。身热目赤。四肢不举。产后伤
《外台秘要》:[卷第三]天行病发汗等方四十二首第三卷中,此张仲景《伤寒论》方)《古今录验》八毒大黄丸疗天行病三四日,身热目赤,四肢不举,产乳后伤
《痧胀玉衡》:[卷之中]落弓痧苏,扶起放痧十二针,去紫黑毒血,用救苦丹并细辛大黄丸加砂仁汤稍冷下,又用防风散痧汤加金银花、丹参、
《儒门事亲》:[卷十]六门病证药方丸防风汤小续命汤消风散祛风丸承气汤陷胸汤神芎丸大黄丸备急丹暑门独治于外者∶白虎汤桂苓甘露散化痰玉壶
《痧胀玉衡》:[后卷]急救逆痘要法目录 1 拼音 2 《嵩崖尊生》卷七 21 组成 22 主治 3 《辨证录》卷一 31 组成 32 主治 33 人参大黄汤的用法用量 4 《医略十三篇》 41 组成 42 主治 43 人参大黄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人参大黄汤 1 拼音
rén shēn dà huáng tāng
2 《嵩崖尊生》卷七 21 组成人参1钱,当归1钱,大黄(炒)1钱,桂心1钱,瞿穗1钱,赤芍1钱,茯苓1钱,葶苈2分。
22 主治经脉不利化水,身肿胀,皮肉赤纹。
3 《辨证录》卷一 31 组成人参1两,大黄1钱。
32 主治冬月伤寒,谵语发潮热,以承气汤下之不应,脉反微涩者。
33 人参大黄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4 《医略十三篇》 41 组成生大黄3钱至5钱或8钱,人参1钱至钱半或3钱。
42 主治伏邪温疫,日久失下,阴液枯涸,神志沉迷,溲赤而浑,大便不解,不思米饮,手足掉摇,形消脉夺。
43 人参大黄汤的用法用量长流水另煎,和服。
古籍中的人参大黄汤 《杂病广要》:[内因类]胀满,妇人月经不利,化水肿胀,皮肉赤纹、椒仁丸、人参大黄汤),须求其本而治之。(《医碥》)病由邪起脏腑
《医碥》:[卷之三·杂症]肿胀,妇人月经不利,化水肿胀,皮肉赤纹,椒仁丸、人参大黄汤。)须求其本而治之。积聚相攻,疼胀,初用七气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妇人方中恶露第十四]大黄汤四升,去滓,分四服,一日令尽。加人参二两,名人参大黄汤。《备急千金要方》唐·永微三年孙思邈公元65
《普济方》:[卷三百四十六产后诸疾门]产后恶露不尽腹痛四升。去滓。分四服。一日令尽。加人参二两。名人参大黄汤。蛇黄散(出千金方)治产后血伤不止。或下血痢
《千金翼方》:[卷第六·妇人二恶露第四]大黄汤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抵当汤 31 处方 32 功能主治 33 抵当汤的用法用量 34 摘录 4 《伤寒全生集》卷二:抵当汤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抵当汤的用法用量 44 摘录 5 《千金》卷四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抵当汤的用法用量 6 《伤寒论》 61 方名 62 组成 63 功效 64 主治 65 抵当汤的用法用量 66 抵当汤的临床应用 67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抵当汤 1 拼音
dǐ dāng tāng
2 英文参考Didang Tang
3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抵当汤31 处方
大黄(酒洗一两) 水蛭(十枚炒去子杵碎用石灰炒紫**去灰不用只宜多炒为妙) 虻虫(十枚去翅足炒)
32 功能主治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热在下焦,小腹硬满,小便自利而狂,大便黑色为有血也,当下淤血,宜服之。
33 抵当汤的用法用量
上作二服,每服水二钟,煎至七分,不拘时服。
34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4 《伤寒全生集》卷二:抵当汤41 处方
水蛭、大黄、桃仁、虻虫、枳实、当归。
42 功能主治下焦蓄血。
43 抵当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有热,加柴胡。
44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二
5 《千金》卷四 51 方名
抵当汤
52 组成虎掌2两,大黄2两,桃仁30枚,水蛭20枚。
53 主治月经不利,腹中满,时自减;并男子膀胱满急。
54 抵当汤的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尽服之。当下恶血为度。
6 《伤寒论》 61 方名抵当汤
62 组成水蛭(熬)30个,虻虫30个(去翅足,熬),桃仁20个(去皮尖),大黄3两(酒洗)。
63 功效下瘀血。攻逐蓄血。
64 主治伤寒瘀热在里,血蓄下焦,不结胸而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硬而色黑易解,身黄有微热,脉沉结,或狂躁,或喜忘,或经水不利者。太阳病67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下血乃愈;血证谛也;阳明病,本有久瘀血,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病人无表里证,发热78日,下后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67日不大便者。妇人经水不利下。血结胸,漱水不欲咽。
65 抵当汤的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3升,去滓,温服1升。不下,更服。
66 抵当汤的临床应用1蓄血证:张意田治角口焦姓人,七月间患壮热舌赤,少腹闷满,小便自利,目赤发狂,已三十余日,初服解散,继则攻下,但得微汗,而病终不解。诊之,脉至沉微,重按疾急。夫表证仍在,脉反沉微者,邪陷于阴也,重按疾急者,阴不胜真阳,则脉流搏疾,并乃狂矣。此随经瘀血,结于少腹也,宜取抵当汤。乃自制虻虫、水蛭,加桃仁,大黄煎服。服后下血无算。随用熟地一味捣烂煎汁,时时饮之,以救阴液;候其畅通,用人参、附子、炙草,渐渐服之,以固真元。共服熟地二斤余,人参半斤,附子四两,渐得平复。
2闭经:周姓少女,年约十八九,经事三月未行,面色萎黄,少腹微胀,证似干血劳初起。因嘱其吞服大黄(庶虫)虫丸,每服三钱,日三次,尽月可愈。自是之后,遂不复来,意其愈矣。越三月再诊,面颊以下几瘦不成人,背驼腹胀,两手自按, 不绝。深悔前药之误。然病已奄奄,尤不能不一尽心力。第察其情状,皮骨仅存,少腹胀硬,重按痛益甚。此瘀积内结,不攻其瘀,病焉能除?又虑其元气已伤,恐不胜攻,思先补之,然补能恋邪,尤为不可。于是决以抵当汤予之。虻虫一钱,水蛭一钱,大黄五钱,桃仁五十粒。服药后下黑瘀甚多,胀减痛平。推脉虚甚,不宜再下,乃以生地、黄耆、当归、潞党、川芎、白芍、陈皮、茺蔚子活血行气,导其瘀积。一剂之后,遂不复来。
3发狂:程某某,男,53岁,教师。1973年8月12日诊治。患者有头痛眩晕病已十余年,血压经常持续在250180/150110毫米汞柱之间,头痛恶热,得凉稍减。久服清热祛风,潜阳养阴之剂,症情时轻时重。因炎夏感受暑热,加之情志不舒而晕倒,昏不知人。住院服中西药治疗无效,邀吾诊治。症见形体肥胖,面色晦暗,昏不知人,骂詈不休。舌黄少津,质有瘀斑,少腹便满,疼痛拒按,大便不通,脉象沉弦。血压220/120毫米汞柱。此素有血行不畅,又值暑热内侵,加之情志不舒,遂入血分,热与血结;瘀血攻心,致使神识昏迷。治宜通瘀破结;泻热通便。方用:酒大黄(后入)15g,水蛭12g,桃仁15g,虻虫45g,白芍15g。上方服后,泻下硬而黑晦如煤之便,腹痛减轻,神志清醒。续服2剂,又泻下4次,血压降至180/98毫米汞柱,诸症好转,继以它药调治而愈。
67 各家论述1《注解伤寒论》:苦走血,咸胜血,虻虫、水蛭之咸苦以除蓄血;甘缓结,苦泄热,桃仁、大黄之苦以下结热。
2《金镜内台方议》:血在上则忘,血在下则狂。故与水蛭为君,能破结血;虻虫为臣辅之,此咸能胜血也;以桃仁之甘辛,破血散热为佐;以大黄之苦为使,而下结热也。且此四味之剂,乃破血之烈駃者也。
3《伤寒附翼》:歧伯曰,血清气涩,疾泻之,则气竭焉;血浊气涩,疾泻之,则经可通也。非得至峻之剂,不足以抵其巢穴,而当此重任矣。水蛭,虫之巧于饮血者也;虻,飞虫之猛于吮血者也;兹取水陆之善取血者攻之,同气相求耳;更佐桃仁之推陈致新,大黄之苦寒,以荡涤邪热。名之曰抵当者,谓直抵其当攻之所也。
古籍中的抵当汤 《证治准绳·伤寒》:[卷六]蓄血蓄血证可下瘀血其阳明病有蓄血而喜忘者证之甚也宜抵当汤太阳有热结膀胱如狂者证之轻也宜桃仁承气汤经云病
《伤寒证治准绳》:[卷六]蓄血蓄血证可下瘀血其阳明病有蓄血而喜忘者证之甚也宜抵当汤太阳有热结膀胱如狂者证之轻也宜桃仁承气汤经云病
《伤寒大白》:[卷二]蓄血,漱水不得下咽等症,即是蓄血,急以桃仁承气汤、抵当汤下之。若小腹绕脐硬痛,口渴消水,大便不通,时有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宜下之以抵当汤。注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者,脉当浮大。若
《伤寒论纲目》:[卷十]蓄血目录 1 拼音 2 《圣济总录》卷五十:大黄饮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大黄饮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圣济总录》卷一○○:大黄饮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大黄饮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大黄饮 41 大黄饮的别名 42 处方 43 制法 44 功能主治 45 大黄饮的用法用量 46 摘录 5 《圣济总录》卷八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大黄饮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6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大黄饮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7 《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大黄饮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大黄饮 1 拼音
dà huáng yǐn
2 《圣济总录》卷五十:大黄饮21 处方
大黄(锉,绢裹,蒸3度,焙干,微炒)1两半,泽泻1两半,黄芩(去黑心,锉碎)1两半,甘草(炙,锉)1两半,石膏(研)4两,山栀子1两半,仁桂(去粗皮,锉)1两半。
22 制法上为粗末。
23 功能主治小肠移热于大肠,腹胁胀满,瘕聚秘涩。
24 大黄饮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晚再服。
25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3 《圣济总录》卷一○○:大黄饮31 处方
大黄(煨)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赤芍药1两,甘草(炙,锉)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5个。
32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33 功能主治五注。卒中贼风,遁尸鬼邪,心腹刺痛,胀急。
34 大黄饮的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分(拍碎),蜜1匙头,同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
35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
4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大黄饮41 大黄饮的别名
大黄散
42 处方大黄(锉,炒)1两,黄芩(去黑心)3分,栝楼根3分,甘草(炙)3分,牡蛎(熬)半两,龙骨半两,凝水石(研)半两,白石脂半两,滑石(研)2两,消石(研)2两,人参2两,桂(去粗皮)2两。
43 制法上12味,以9味粗捣筛,入研药和匀。
44 功能主治小儿壮热,实滞不去,及寒热往来,微惊。
45 大黄饮的用法用量大黄散(《普济方》卷三八五)。
46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5 《圣济总录》卷八 51 方名
大黄饮
52 组成大黄(蒸3度)2两,熟干地黄(切,焙)2两,雄黄(研)1两,青羊脂(细切)1两,干姜(炮)1两,桂(去粗皮)1两,赤芍药1两,细辛(去苗叶)1两,甘草(炙,锉)1两。
53 主治中风,身如角弓反张,及飞尸入腹,痛闷绝,往来有时,筋急,少阴寒热,口噤不开。
54 大黄饮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2夜1。
55 制备方法上锉,如麻豆大。
6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 61 方名大黄饮
62 组成大黄(锉,炒)1两,芍药1两,黄芩(去黑心)1两,当归(微炙)1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1两,生干地黄(焙)1两半,桂(去粗皮)3分,甘草(炙赤)3分。
63 主治妊娠堕胎后,血不出,腹中(疒丂)痛不可忍。
64 大黄饮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食顷再服。
65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7 《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71 方名大黄饮
72 组成大黄(锉,蒸)1两,芎1两,荆芥穗1两,(庶虫)虫(麸炒)1两半,蒲黄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甘草(炙,锉)1两半,桃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半。
73 主治打扑伤损,瘀血在腹内。
74 大黄饮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75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古籍中的大黄饮 《普济方》:[卷三十九大肠腑门]大便秘涩不通(附论))火麻仁(研)桃仁(去皮尖双仁麸炒研)青桐子大大黄饮(出圣济总录)治小肠移热于大肠。腹胁胀满。瘕聚
《太平圣惠方》:[卷第七十四]治妊娠热病诸方。去治妊娠热病六七日。热入腹。大小便秘涩。烦热。大黄饮子方。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知母(三分)石膏(
《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大肠门]瘕利为度。治小肠移热于大肠,腹胁胀满,瘕聚秘涩,大黄饮方大黄(锉绢裹蒸三度焙干微炒)泽泻黄芩(去黑心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四十三伤折门]伤折腹中瘀血,去滓温服,不拘时。治因打扑伤损,瘀血在腹内。大黄饮方大黄(锉蒸)芎荆芥穗(各一两)虫(麸)蒲黄当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六十八]小儿壮热本文2023-08-06 00:35:4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6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