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由谁定名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花卉由谁定名的?,第1张

植物定名这个事情,其实确实很复杂。而且关键在于专业学者说专业学者的,老百姓说老百姓的,商家说商家的。加上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各国语言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多,翻译越来越多元化,一个植物几十个名字,或者几十个植物叫一个名字,实在太正常了。。。。。。

在业内,植物定名有非常严格的一套专业命名法则和系统。但鉴于这种系统需要维护自身的学术稳定性,所以无论从语言还是语境,都注定它很难完全适用于世界各国人民的认知与操作。这也是为什么日常生活中用很多植物的名称,非常地方化和多样化。 

植物学家说 真正的“定名”,当然只有植物学这门学科内,按标准制定的定名系统才算数。而且,只有拉丁名算数。 

为什么是拉丁文呢? 不光是因为最初的习惯,更因为拉丁文是一门死语言。使用人少,流通量低,不会随时间和空间改变释义。 

于是我们要认识到一个人,你可以认为他是现代植物分类学的开山祖师——林奈(Carl von Linne)。学植物的要是不知道这个人就去死去死吧。代表植物军团鄙视你。

林奈提出了双名法——又称二名法,以拉丁文表示,通常以斜体字以示区别。第一个是属名,是主格单数的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一个是种名,常为形容词,须在词性上与属名相符。 

PS 林奈发表《植物种志》初版是在1753年,而非前面同学说的1735年。不过那一年他也发表过东西——《自然系统》。  

双名法命名的程序体现了其稳定性。然而,这样的稳定性不太绝对。基于分类上不同的观点,根据生物命名法规规的名称修订或在分子生物学中的新发现,同一种生物可能有几个不同的学名在流通(请参阅同物异名)。不稳定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命名应遵循优先原则。

百姓们说

双名法无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因为这一套太高贵冷艳了。

你去菜场买菜,中国人都是问你要萝卜还是胡萝卜,日本人都是问你要大根还是要ニンジン,西方人都是问你要radish还是carrot,没人会问你是要Raphanus sativus还是要Daucus carota啊有木有。也没有人在意它们俩其实根本不是一个科不是一个属一点亲戚关系都没有的有木有。人家就是看着觉得长得雷同,吃法也差不多,所以都可以叫萝卜有木有。

你能说大家是错的嘛! 但是你也不能说植物命名法是错的啊! 你叫我们怎么办! 我们总不能见人就说,啊这个是萝卜,是十字花科的,学名叫Raphanus sativus,这个是胡萝卜,是伞形科的,学名叫Daucus carota,你看它们的种名是不一样的,所以它们根本没有亲缘关系,地上形态也很不一样,从植物分类的理论而言它们都叫萝卜,其实是不合适的。。。。。。哼,没等你说完人家就要往你嘴里塞萝卜了。

以此类推,比这更艰巨复杂的事态,太多了。 

林奈双名法的历史不过三五百年。在这之前呢?老百姓老早就得给植物们取名字啊。而且肯定是怎么好记怎么取啊。可是那时候明显不发达啊,隔行如隔山,不管隔行隔山还是隔朝代,你喜欢不如我喜欢,所以关于名字的说法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啊。

所以你去看中国的花木古籍,《群芳谱》,《花镜》等,在没有双名法的年代,大家经常为了一个名字说的是什么花,写大量的考证论述。 比如荼蘼,比如琼花,都是改朝换代名字就变了; 比如地瓜,比如山药,都是换个地方名字也变了。

 所以到了后来,中国的植物学者编写植物志,也要对命名提供一些论证分析和说明。因为中文是灵活的,仍在广泛使用的,而且地方语言派系丰富的。除了学名,你不写清楚哪个地方还有什么别名,会被父老乡亲们吐槽至死的。  所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民间,日常生活中,植物的名字本来就是很多样化的。下一次大家就不要为“这货就是红薯怎么可能叫地瓜地瓜明明是另外一种东西!”或者“你才叫地瓜你全家都叫地瓜你说的地瓜明明叫凉薯!”这种事情吵架了。。。答应我好吗么么哒。 

综上。你们知道植物定名是多么人艰不拆的一回事了! 

所以,在此也再次对植物爱好者们温柔地提醒一下:没有金刚钻,勿揽瓷器活。植物定名本来就是一门专业学科,没有那么简单。所以一上来指着一片叶子说“啊我见过它叫xxx不会有错”的这种事情,除非真的很有学术底气,否则请不要那么的容易自我肯定。

中国古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财富和历史文化遗产,古籍保存又受温湿度、酸碱度、空气污染、光辐射、生物危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作为古籍主要收藏机构的图书馆,只有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的原因,并努力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才能更好的保护图书馆的古籍。

  [关键词]图书馆;古籍;古籍保存;影响因素

  国家标准《古籍著录规则》(GB/T37927-2008)对古籍文献的定义是:“1912年以前在中国书写或印刷的具有中国古典装订形式的书籍”,可见距我们最近的古籍文献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古籍文献是祖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历史传承的载体和见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和参考价值。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古籍文献藏量至少在4000万册,有10余万种。它们大多收藏于全国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古寺庙等单位,也有个别在私人收藏家手中,其中图书馆是我国古籍文献的主要收藏和保护机构。古籍文献的纸张多是用含植物纤维高的麻、树皮制成,使用寿命较短。由于古籍文献的流传时间较长,并且面临着环境、气候、光线辐射、昆虫和微生物等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和破坏,破损和老化程度日趋严重[1]。因此,古籍文献的保存和维护已成为各地古籍文献收藏机构尤其是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2]。

  1 古籍文献保存的影响因素

  11 温湿度对古籍文献保存的影响

  在环境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温度和湿度。图书馆存放古籍文献的库房及阅览室的环境直接决定了古籍文献的保存寿命和保存质量。研究表明,在温度为15℃,相对湿度为50%的环境中,古籍文献可保存600年左右。由于古籍文献的纸张原料大部分是天然植物纤维,属吸湿性物质,怕干燥,所以对文献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较严格要求。古籍文献纸张的寿命随着保存温度的提高而降低。温度越高,纸张的老化速度越快,纸张变脆、开裂、皱缩,耐折度降低。温度越低,纸张的老化变质速度也越慢,古籍文献的保存时间也越长。在温度不稳定的情况下,纸张的收缩与膨胀交替进行,对纸张的损坏更大。据试验资料显示,温度超过常温10℃时,古籍文献纸张的酸碱杂质产生的破坏作用会增加3倍,而温度每下降10℃,纸张的寿命会增加2-3倍。因此,保存古籍文献的书库和阅览室的室温应控制在14℃-18℃,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把珍贵的古籍文献放置在低温冷藏库保存。

  相对湿度是影响古籍文献保存的另一个重要环境因素。由于纸张的吸湿性,当纸张的含水量低于它应有的比例,纸张就会酥脆、断裂变形,一般纸张的理想含水量为7%。纸张的相对湿度过高,不仅会滋生微生物(如霉菌),也会导致纸张内部结构的破坏或腐蚀。而且纸张的高纤维素大量快速地吸收水分,导致纸张纤维潮湿、间距增大,加速纸张的化学破坏作用。因此,图书馆必须把古籍文献存放场所的温度和湿度严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按照四季温度的不同,古籍文献书库的室温应控制在16℃(冬季)-22℃(夏季),相对湿度控制在45%(冬季)-60%(夏季),并且日温差和湿度差应保持稳定,日温差≤2℃,相对湿度差≤5%。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而图书馆室内的温度、湿度会随着室外气候的波动而不断变化,季风、降雨、日照、读者流量等因素都影响着室内气温和湿度。因此存放古籍文献的场所要想获得稳定适宜的气候环境,仅仅依靠自然环境的调节是不行的,图书馆还必须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和经费,因地制宜,采取技术措施,配备相应的设备,来调节控制存放古籍文献室内的温湿度,改善古籍文献书库的小环境。

  12 纸张酸化对古籍文献保存的影响

  古籍文献纸张的酸化主要原因是由于造纸过程中残留在纸上的硫酸、明矾、氯漂白剂等酸性成分,经过长期的化学反应开始腐蚀纸张,使纸张的pH值低于56,偏酸性。我国古代传统造纸工艺是使用草木灰、石灰水处理植物纤维,因此古籍文献纸张大多偏碱性,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古籍文献纸张的酸化。不过,受当前环境、大气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古籍文献纸张的酸化呈加速和扩大趋势。因此,如何遏制古籍文献酸化是古籍文献保护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13 空气污染对古籍文献保存的影响

  空气中除了氧、氩、氖、氦、氙、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外,还有占空气总量0001%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有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硫氢化物、氯氢化物、硫氧化物、尘埃、臭氧、微生物、虫卵等。虽然这些空气污染物所占空气比例很小,通常对古籍文献的破坏很微弱且难以察觉,但随着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进行,空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直接危害着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存。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燃烧煤炭排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四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不仅破坏地球的臭氧层,使紫外线辐射增强并形成酸雨,而且使大气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这也是图书馆古籍文献纸张酸化、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空气中的尘埃也是危害古籍文献的重要污染物,尘埃不仅改变了古籍文献的外观色彩,而且尘埃中的酸碱性微粒、微生物孢子和虫卵,还会腐蚀古籍文献,以及滋生霉菌和害虫。

  图书馆古籍文献除受到空气污染物影响外,还会受到图书馆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古籍文献存放的设备材料等有害挥发物质的影响。如陈列书籍的书架、书柜使用的化学纤维材料、装饰涂料中的有害气体,在室内小环境中浓集,也会危害古籍文献。

  14 光辐射对古籍文献保存的影响

  古籍文献纸张的基本成分是纤维素,被红外光照射后温度会升高,产生内应力,会出现翘曲、龟裂现象。而光辐射中的紫外光可使纸张的有机化学键断裂。因此,古籍文献如果长期遭受光辐射,会使古籍文献局部温度升高,湿度下降,导致纸张纤维素聚合度和机械强度下降,使纸张变脆,从而影响纸张的耐久性。纸张在光的照射下还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易碎的氧化纤维素,使字迹褪色。光辐射对古籍文献的破坏作用是渐进的过程,光照停止,但破坏作用仍在继续。

  15 有害生物对古籍文献保存的影响

  在古籍文献的保存环境中,有害生物对古籍文献的危害主要来自各种微生物和害虫,如各种霉菌、螨虫、毛衣鱼、烟草甲、鳞毛粉蠹、黑皮蠹、白腹皮蠹、黄斑皮蠹、档案窃蠹、书虱、白蚁,还有老鼠等。这些有害生物大多繁殖力极强,具有喜温畏寒、喜湿畏干、喜暗畏光的生活习惯,可以长期寄居在古籍文献书库,造成古籍文献的霉烂、蛀蚀、残损,对古籍文献的破坏性很大。

  2 保护古籍文献的对策

  21 控制温湿度[3]

  211 装空气调节设备

  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安装恒温、恒湿的中央空调系统。如果条件暂时不允许,可以单独使用调温调湿设备。如柜式恒温恒湿空调机、挂壁式空调机、加湿机、干燥机、去湿机、冷热风机、通风扇和换气扇等,保证存放古籍文献的室内温湿度恒定在标准范围之内。

  212 减缓室外不良气候的影响

  古籍文献管理人员应该熟悉和掌握室外气候规律,在气候不宜的季节,古籍文献书库和阅览室应当关闭窗户,并以窗帘遮蔽光线,减少空气对流和光照辐射。在室外气候适宜的季节,可以开窗通风降温散湿。

  213 控制书架和陈列柜的小环境

  古籍文献摆放在普通书架上供读者借阅,室内外空气对流对古籍文献的危害是难免的。为了控制好微小气候环境,应区别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环境在古籍文献书库撒水、放置干燥剂、种植花草等方式来辅助调节温湿度。如果古籍文献存放于陈列柜中,应尽可能将柜子封紧闭严,保持柜内温湿度的稳定。

  214 使用可调节湿度的材料

  将具有吸湿性能的变色硅胶、无水氯化钙、生石灰、木炭等吸湿剂,放置在书架或古籍文献周围,可以有效改善古籍文献的湿度环境。

  此外,还要在存放古籍文献的书库和阅览室放温度计、湿度计等,随时监控室内的温湿度,并全年监测和记录温湿度变化情况,掌握室内气候变化规律,不断调节古籍文献的温湿度环境。

  22 纸张去酸化处理

  221 采取水溶液法

  用水冲刷洗涤,可以除去纸张的部分酸性物质

  222 采用酸碱中和法

  用小苏打水溶液浸泡纸张,达到去酸,也叫做去焦,也可用低浓度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镁溶液浸泡纸张,达到中和纸张酸性的目的。

  223 采用非水溶液法

  使用甲醇镁溶液、甲氧基碳酸镁溶液等有机溶剂为浸泡液,使纸张酸性中和为碱性。224采用气相法

  以二乙基锌为气相脱酸剂,对纸张做脱酸处理。以上方法多是通过化学反应达到脱酸、去酸的效果,但对古籍文献也有损害。因此,作为图书馆应对古籍文献酸化采取早发现、早防治的措施。如使用pH值在75-105的无酸材料制作的函套、书盒、箱、夹板等放置古籍文献,或在封闭容器内放除氧脱酸剂,都可以有效减缓古籍文献酸化。对古籍文献中的孤本和珍贵善本,可以采取集中存放,然后充氮气封存,阻止空气中的酸性气体对古籍文献的危害。

  23 保证良好的内外环境

  231 保持古籍书库的密闭性

  由于存放古籍文献的库房、阅览室中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室外,所以,要求存放古籍文献的室内有良好的密闭性,还应该安装空气过滤和净化设备,滤除空气中的灰尘、二氧化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有害气体。

  232 选用环保的建筑装饰材料和设备

  书库修建或装修时,要选用无毒、中性或弱碱性的建筑材料和涂料,因为环保的图书馆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古籍文献存放的设备材料可保持清洁的室内环境。修建或改建完成后,要经充分通风后才能使用。

  233 重点保存好珍、善本古籍

  对珍贵的孤本、善本和借阅使用率低的古籍文献采取密封库房或陈列柜保存,或密封除氧充氮保存,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古籍文献。

  234 做好进入人员的防护

  有条件的图书馆应在古籍书库门口处设置洁净设备,清除进入人员身上尘埃,并穿鞋套进入。整理和阅读古籍文献尽可能戴手套,以防汗液污染文献。应给古籍文献制作书盒、函套、夹板等保护装具,阻止空气中灰尘的破坏。

  235 保持地面、墙面清洁

  古籍书库的地面、墙面要有防尘、除尘的设备,要保持古籍书库和阅览室清洁卫生,打扫地面时应洒水加湿,最好采用吸尘器清除。

  236 绿化古籍文献书库和阅览室的小环境

  树木花草不仅具有抗污染、吸附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灰尘以及净化空气的功能,还有调节空气、检测污染、杀虫灭菌的作用。因此,可在古籍书库室外种植树木、草坪,也可在室内种植些花卉。这也是减少空气污染的有效方法。还应在古籍书库和阅览室安装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设备,定时监测室内灰尘和有害气体浓度,并参照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及时做出调整和处理。

  24 避免古籍文献受强光辐射

  光辐射对古籍文献的破坏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图书馆应妥善解决好这个问题。

  241 合理选择光源

  存放古籍文献的书库和阅览室照明应主要靠自然光源采光。如果用人工光源应采用瓦数低、无眩光的日光灯、白炽灯和荧光灯,灯具与古籍文献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05m,并设置节能型自动开关,减少光线对古籍文献的照射,其室内的照度标准应≤50勒克斯。

  242 选择好的存储空间

  古籍文献应尽可能存放在密闭式书库中,屋顶和四周墙壁涂刷反射系数大的白色材料,减少吸收太阳辐射能。窗户不宜过大,并配备百叶窗、遮阳板、厚窗帘、夹层窗帘、凉棚等遮光设施。也可在玻璃窗外,加装较厚的木板窗,涂上油漆,使书库光线变暗,门窗和书柜玻璃最好选择吸热性和防紫外线较好的玻璃。

  243 防止光辐射

  光辐射中的紫外线对古籍文献的破坏最大,因此必须消除或减轻紫外线对古籍文献的危害。人工光源应使用无紫外线的灯具。如果使用荧光灯,需加装紫外线过滤装置,如紫外线滤光片。也可以在室内的玻璃、地面喷涂紫外线吸收剂,如羟基二苯甲酮类、芳香族酯类、三嗪-5等。古籍文献书库照明光源的紫外线相对含量应为≤75微瓦/流明。

  244 防止受潮

  古籍文献受潮时,不要在阳光或灯光下暴晒,要放在阴凉通风处自然晒干。限制读者用照相机翻拍古籍文献,不使用热光源的扫描机或静电复印机复制古籍文献。

  245 光源监测

  古籍文献应尽量减少光照时间,控制光照强度,减少光辐射对古籍文献的破坏。古籍书库及阅览室应安装照度计和紫外线检测仪,随时监测室内紫外线强度。

  25 古籍文献保存的生物防制

  251 阻止虫源发生及蔓延

  古籍文献库要经常打扫,保持清洁,防止虫卵随空气进入室内,在无人时要注意关紧书库门窗,防止虫鼠进入。一旦发现虫害,应及时去除,防止虫害扩散和蔓延。制定规范严格的古籍文献书库管理制度,进出古籍文献库的工作人员和读者要尽量穿鞋套、戴手套,对借阅率高的古籍文献要定期消毒。提醒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确保古籍书库不发生虫害。

  252 消除有害生物滋生条件

  害虫生长需要适宜的温湿度环境,适宜温度为22℃-32℃,相对湿度为70%-90%。因此,调节古籍书库的温度、湿度,可消除各种有害生物滋生的条件。将古籍文献书库的温度控制在14℃-22℃,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之间,既可以有效防止霉变和虫害,又能延长古籍文献的寿命。

  253 配置书库防虫害设施

  古籍文献书库要保持干燥通风,通风孔道要设置密纹纱窗或空气过滤设备,书库的地面、墙壁、天花板应平滑无缝。书架宜采用全香樟木柜,珍贵的古籍文献善本、孤本应放入樟木书盒中。木制材料和设施应经常作消毒杀虫处理,并定期对古籍文献书库、阅览室及书架等古籍文献配套设备进行消毒杀虫。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设专门的古籍文献消毒室和杀虫设备。

  254 适时翻晒古籍文献

  根据古籍文献的保存情况,选择适当时机翻晒古籍文献,这是一种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且有效的传统杀虫灭菌法。但翻晒古籍文献时一定要频繁翻动,且翻晒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因光辐射影响古籍文献的保存。

  255 杀虫方法

  对已经受到虫害的古籍文献,要在不损伤古籍文献本身的情况下进行杀虫处理。

  2551 药物驱虫杀虫

  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防蠹常用方法。古人使用的杀虫防蛀药物有芸草、莽草、烟草、灵香草、胡椒、狼毒、银杏、山矾、乌鞭草等天然植物杀虫剂,以及铅丹、白矾、雄黄等矿物杀虫剂和麝香等动物杀虫剂。这些药物中的生物碱、挥发油、有机酸、甙类等成分对危害古籍文献的微生物和害虫具有显著的杀灭作用。可将这些杀虫剂夹放于古籍文献中或置于古籍文献周围,以达到驱虫杀虫的目的。

  2552 物理驱虫杀虫

  通过改变温度、辐射量及含氧量等物理手段创造特殊环境,破坏害虫的生理机能,使害虫不育或死亡,达到灭虫的效果。它具有杀虫效率高、无残毒、无污染、方法简便等特点。物理杀虫法主要有低温冷冻杀虫法、高温杀虫法、缺氧杀虫法和高能射线辐射杀虫法等。

  2553 化学驱虫杀虫

  用化学药剂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害虫将其杀死。由于成本低、使用方便、收效快,因此化学药剂应用较广,是目前图书馆古籍文献杀虫中的主要方法。但是有的化学药剂会污染环境并危害人体健康,对古籍文献也有副作用,长期使用会使害虫产生耐药性。所以,应慎重使用化学药剂杀虫,优先使用高效、低毒性药物,并注意产品的更新换代,以防害虫出现耐药性。目前用来驱杀古籍文献害虫的药物有樟脑丸、卫生球、萘、水杨酸、环氧乙烷、对位二氯苯、溴甲烷、甲醛、硫酰氟、磷化氢等,其中以樟脑丸和磷化氢使用最广泛。此外,用磷化氢熏蒸杀虫的技术已经问世。

  2554 生物驱虫杀虫

  主要采用植物药剂杀灭害虫,它是利用植物中的活性物质对害虫的中枢神经细胞进行干扰,以扰乱昆虫的生理状态和内分泌激素的平衡,使害虫绝育或死亡。目前图书馆古籍文献保护中使用广泛的植物性杀虫剂是银盐胶片防霉剂和灵香草杀虫剂。这两种药剂搭配使用不仅可以杀虫,还可以防霉菌,对人体无伤害,驱杀虫效果明显。

  26 古籍保存的其他对策

  261 防火

  古籍文献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其所具有的文物价值,决定了它的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因此,在图书馆古籍文献管理中,必须把防火放在第一位。首先,古籍书库和阅览室等建筑应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耐火等级为一级),并符合防火设计。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在古籍文献库与相邻的其他书库之间修建隔离防火墙,书库门采用甲级防火门。其次,古籍书库管理人员应接受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有较强的防火意识和责任感,能处理突发火情。第三,古籍书库应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及消防栓,关键位置放置灭火器。第四,杜绝将火源带进古籍书库,严禁在古籍书库内吸烟、烤火、用电炉,违者严肃处理。

  262 防盗

  古籍文献所具有的文物价值和潜在的经济价值不同于一般书籍,图书馆必须加强防盗措施,以免古籍文献落入不法分子之手。因此,应派专人看管保护古籍文献,书库内要安装自动防盗报警系统,书库入口和库内关键位置应设置电视监控录像设备,安装保温隔热的防盗门和防盗窗栏,珍贵的古籍文献孤本、善本还应放入带锁具的书柜或书箱保存。有条件的图书馆应将古籍文献书库单独设置、自成一体,库内不设置其他用房及通道,减少人员流动,消除对古籍文献的潜在威胁。

  263 防震

  古籍文献保护中还应考虑到书库的防震,一定要符合抗震标准。地震是影响图书馆古籍文献保存的潜在危险因素,它的破坏力更强,恢复更难。因此,在选择存放古籍文献的书库时必须考虑到书库的防震效果,并在存放古籍文献的书柜垫衬棉花或者塑料泡沫。

  264 古籍文献的数字化

  要使图书馆古籍文献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除对已出现残损的古籍文献要及时进行修补(纸浆修补机)和装订加工外,还应重视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古籍文献进行整理和保护,建立古籍文献数据库,不仅可以相对真实、稳定地保存古籍文献原貌和内容,而且可以使古籍文献退出流通借阅环节,入库封存并得到长期保存,为读者提供更为便利、快捷的古籍文献信息检索服务。可以说,古籍文献数字化是当前古籍文献保护和利用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和继承方式的革命。

  总之,影响图书馆古籍文献保存的因素很多,图书馆一定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为宗旨,做好古籍文献的防火、防盗、防震、防潮、防虫蛀、防霉、防酸化、防污染、防光辐射等工作,延长古籍文献的寿命,使古籍文献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古时候,中原有一个焉国,国王的王宫后面有一座御花园,里面长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卉和珍贵的草药。离王宫不远,有一座寺院,寺院里老和尚为了配制仙丹,常到御花园来采药。有一天,老和尚又到花园来采药,急忙取出小铲,使劲挖了起来。不料挖到药根的时候,发现有一条小蚯蚓拦腰截断了。狠心的老和尚走后,小蚯蚓疼得在地上滚来滚去,两截身子想往一块接,可怎么也接不上。

这天,八岁的小王子正在御花园里玩耍,忽然看见一个姑娘,浑身流血,在他眼前一闪就过去了,汪王子心里奇怪,就跟在姑娘的后边追去。追到一片草地上,见到一条小蚯蚓在挣扎。小王子很不忍心,就从自己的袍上扯下一根红丝线,把蚯蚓的两残体连接起来,然后把它埋到土里。

十年以后,小王子长大成人了。老国王身体不好,就叫小王子成婚,就命人到全国各地选了许多美女送到宫中,长得都象一概天仙一般美丽,小王子见了解却不动心。最后送到宫中的是一位布衣姑娘,她虽然没有涂脂施粉,却别有一番雅秀美的风资。小王子一见钟情,就选中了她。

成婚那天, 老和尚前来贺喜。他见了美丽的娘娘,不由得心中一惊,认出这娘娘就是他刨时砍伤过的小蚯蚓。老和尚心中恨又怕:恨的是当初小蚯蚓只吸光了何首乌的灵气,仙丹没有配制成功;怕的是如今小蚯蚓当了娘娘,若在小国王面前说他不是,小国王就会把他赶出寺院。老和尚就找了个空子悄悄对小国王说:陛下小心,娘娘不是世间凡人,乃是土中之妖物所变。陛下若是不信,可趁夜间安寝时,看她腰间,有一条红印可以为证。说罢扬长而去。

老和尚走后,小国王心中疑惑不定,晚上睡觉时,他偷偷看了看娘娘的腰,果然有一圈红印。小国王十分害怕,第二天便把老和尚请到宫中,让他除妖。老和尚满口答应,并请小国王夜半三更到宫里观看。

原来,这美貌非凡的娘娘,正是当年的小蚯蚓变的。她常年在御花园里松土翻地,培育花草,累了就卧在何首乌的根下。因那柏柏株何首乌是一棵千年仙草,小蚯蚓伴它生长,得了灵气,苦心修炼,终于变成精灵。她一心要报小王子救命之恩,于是就趁小王子登基选娘娘之机,变个姑娘进了王宫,成亲那一天,老和尚识破她真身时,她也认出老和尚就是当年残害进自己的仇人。这天,娘娘见老和尚法力高强,只有和他斗智,才能破他法术。

娘娘打听到小国王为老和尚准备了一度素食斋饭,一个香案和一顶红色和尚帽。她便想出了一条妙计,派人在斋饭的素包子馅里搅拌了些猪油,如果老和尚开了荤,法力就会失灵。她又派人在香案上,放了一炷勾魂香,这香点着后,烟雾中会现出一个美女,如果老和尚动了心,法力也会失灵。最后,娘娘用自己贴身穿的内裤做了一顶和尚帽,悄悄地和小国王准备送给老和尚的那顶帽子掉换了,如果老和尚戴了这顶帽子,他的道行就全完了。

到了吃斋饭的时候,小国王果然拿一个伴猪油的素包子敬给老和尚。老和尚心中明白,接过来暗暗地藏到袍袖里,吃完斋饭,老和尚就到香案前去做法事。他从褙褡里取出一炷香,换掉了娘娘的勾魂香,口中念念有词,准备捉拿蚯蚓。

小国王等老和尚做完了法事,就亲手把和尚帽递到老和尚面前,谁知老和尚内陆了帽子,二话不说,用禅杖挑起就走。娘娘见老和尚没有中计,心里着急了,她想老和尚要是从御花园后门出去扔了和尚帽,就破不了老和尚的法术,自己不但报答不了小国王的恩情,反而要被老和尚杀害,想到这里,她急中生智,连忙跑到御花园门口,等到老和尚走时,吹起一阵清风,把禅杖上的红帽吹落到老和尚的头上。老和尚没有提防,气得大叫一声,急忙要甩掉帽子,但是已经晚了,他失去了道行,再也无能为力。

蚯蚓姑娘见大功告成,便又回到宫中,找到小国王,以实情相告。小国王听后恍然大悟,这才知道娘娘腰间的红印就是当年为小蚯蚓接身的红丝线。小国王喜爱蚯蚓姑娘勤劳善良,多情多义,决心和她白头偕老。

不久之后,在御花园里落下和尚帽的地方,长出一株花来,这花不分时令,月月开花月月红。娘娘亲自为它浇水水松土,并且用花根为宫中的妇女治病,百治百灵。

现在,焉国的御花园已经成为姚家花园,姚家花园的花农们家家都种有月月红。人们不但欣赏它那美丽的花容,还用它的根来医治妇女病,据说这就是蚯蚓姑娘传给大家的。

百日红的传说故事

百日红的学名是千日红,花语是永恒的爱、不朽的恋情,下面是一个关于千日红(百日红)的美丽而又凄凉的传说故事!

美丽的大海边,有一对相爱的人儿。小伙子高大英武,姑娘温柔贤惠,别提多般配了。可突然有一天,海里掀起几丈高的大浪,一条三头海蟒赶散了鱼群,撞翻了渔船,断了渔民们的生计,小伙子与姑娘也过不上安宁的日子了。于是,小伙子挺身而出,决定带领渔民们去除掉这个恶魔。临行前,姑娘珠泪涟涟,千叮咛万嘱咐,依依不舍。小伙子从腰里掏出一面镜子,对她说:别难过!你看着这面镜子,如果里面的桅杆是白色的,就是我胜利了;如果桅杆变红,有渐渐黑了,那就是我姑娘不让他说下去了,你放心上路吧,我一定会等你平安回来的。

小伙子走了,姑娘天天对着镜子。只见里面浪涛汹涌,忽明忽暗。过了几天,突然出现了一根红桅杆,渐渐地颜色越来越深,越来越暗,最终变成了黑色。姑娘悲痛欲绝,抱着镜子痛哭不已,不久就去世了。渔村的人们把姑娘葬在了海边。第二天,坟上开出一支又红又大、不知名的鲜花。当这支花开满100天时,小伙子回来了。听到这个噩耗,才明白是海蟒的血溅到桅杆上,姑娘因误解而去了。他趴在坟上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那整整开了100天的花却一瓣一瓣地凋零了。从此,人们就将这种不知名的、开过百日才败的花称为百日红。

关于花卉欧石南的花语和故事传说

原产于北欧的名花,欧石南,是挪威的国花,既然被称为国花自然是极美的。欧石南小小的粉色花朵,簇拥在一起就像夏日的繁星,闪闪发光。它们无惧寒冬,紫色、粉色、白色的小花,在白雪皑皑的雪地里盛放,为冬天添了一抹颜色。

本期的花语大全为大家带来欧石南的花语一起看看吧。

欧石南花语:和睦、气度

原产南欧地中海地区,为常绿灌木。喜光线充足,较耐寒,喜酸性、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花期春季态特征株高30m,多分枝。叶常4枚轮生,光滑,针状。花小,红色,常下垂,钟形。用播种或扦插法繁殖,生长缓慢。欧石楠植株矮小,生长缓慢,适于花坛,花境、岩石园栽培。也适于盆栽观赏。

欧石南的传说:

永不凋零的欧石楠

一个初春的夜晚,一只流浪的狗偶然闯入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诗轩的家庭,在她童年的日记里写满深沉,将带给她数不尽的风风雨雨。在父母同意之后,诗轩并没有嫌弃它,而且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轩轩,这个名字不仅拉近了她们的关系,而且显现出了众生的平等。诗轩很想让轩轩喜欢她,和她一起玩,因为她清楚地知道,轩轩同她一样,童年的日记只有用孤独、寂寞顶替。

每一寸草乃至每一个生灵都系着一个永不磨灭的情字,轩轩终于了解了小主人心声,要和她成为好朋友,并一生一世保护她。每当诗轩伤心的时候,就抱着轩轩来到紫色的欧石楠花前对它讲述着欧石楠的一切。它的原产地在南非,许多人都不曾了解它,有去过苏格兰,并曾眺望过开满欧石楠的荒野,大概就能亲身体会到,欧石楠的寂寞了吧!

在E勃朗特的小说咆哮山庄中,那一个孤独的主角辛斯克力夫就葬身在开满了欧石楠的荒野上。莎士比亚中的马克佩斯,也是在长满欧石楠的荒野上听到魔女的预言欧石楠真是可怜的花呀!!如果,你曾到过苏格兰,或许就能找出这个答案吧!!荒凉的欧石楠荒野。如果,你曾亲眼目睹这种寂寥的荒野,就可以了解到真正的孤独是多麽令人难以忍耐的了

说着,不争气的泪水就流了下来,轩轩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好像能够明白诗轩内心的无助,还扑到她的脸上,舔干她的泪水,诗轩也感觉到她每时都被幸福所包围,这是她从未体会过的温暖。

主人喜欢的东西轩轩也喜欢,它也喜欢欧石楠,因为欧石楠代替了它和主人的共同心声,可是现在,这种孤独已荡然无存了。书上曾这样说过:流星虽然好看,昙花固然很美,但瞬间即逝的美好又何尝不是一种浅浅的遗憾。无情的上苍种是在诗轩最幸福的时候给予她打击,将轩轩从她身边带走,轩轩生了一种病,很快就会死去,当时得诗轩痛不欲生,没有勇气活下去。可是那一天,所有的欧石楠都开了,仿佛在为轩轩送行。

父亲为了让女儿尽快摆脱这段阴影,决定搬到另一个地方,让诗轩恢复往日的天真。当诗轩来于爱犬告别时,她看到了奇迹:紫色的欧石楠盛开在它那小小的坟墓上,正吮吸着春天每一缕纯真。诗轩知道,爱犬愿做永远在她身边保护她欧石楠。

几度春秋过去了,也许那神圣的地方,欧石楠依旧盛开吧。

花卉考

花与卉两个字自古以来各有其含义,放在一起大约是从唐代才开始的。贞观年间李延寿写的《南史》(记述宋齐梁陈的历史),有一篇《徐勉传》,其中有这样一句:聚石、移果、杂以花卉,以娱休沐,用托性灵。这要算古籍中早期出现花与卉合在一起的例句,至今已有1200多年了。

在这以前,花字在古籍中是以华字出现的。南北朝以前的书中,如《五经》、《诸子书》、《楚辞》等,都是以华代花。习惯上花是指一种植物所开的花,如腊梅开的花即称腊梅花,茉莉开的花称茉莉花。有时也用它来代替着一种植物的名称,如梅花、茶花等已经习惯上作为这种植物的名称了。宋代欧阳修写的《花品序》一文中提到,洛阳因盛产牡丹闻名全国,当地即用花字来简称牡丹花。可见花字的含义相当广泛。

至于卉,是草的总名,古写的草字是艸,许多草在一起古人就创造出芔这个象形字,以后即简化成现在的卉。早在《诗经》的小雅中,就有山有嘉卉,卉木萋萋等诗句,实际都是指草本植物。

大约80年前,花卉园艺学这个名词从日本传到中国,直到今日广用不衰,在园艺科学上成了专用名词。近年来花卉的含义更跳出草本的框框而扩大到木本,正如花卉学老前辈章守玉教授在一本《花卉园艺学》(1961年沈阳农学院出版)的序言中指出:广义的花卉也包括部分的木本植物。

描写花卉的优美句子

 描写植物的美文摘抄

 蒲公英

 如果你的花瓶只插过高贵的玫瑰,那么你自然不懂得田野里蒲公英的美丽。沐浴朝阳,临风而开,黄的纯粹,金的灿烂,立于草丛,独华其身。让人看一眼,便永远忘不了,只想永远的得到。

 这个地方春天来的很晚,三月多了,迎春花才星星点点,只是屋后的小溪依然枯涸,只是溪后的大山依然枯黄,更别说我那没有颜色的屋子。于是我经常出去漫步,一次次询问春天的消息。也罢,既然不能繁华的绚丽,那便简约的壮丽吧!就如眼前,烈日照耀雪山,断流托起余晖,金光闪烁在咫尺的天堂,闪烁在遥远的大地,闪烁在我凄清的世界里。

 或许是我的世界比较偏僻,或许是我的生活本该如此,我从来没有见过玫瑰。其实在这样的大山里,我的心也装不下那份奢侈,平平淡淡亦是我唯一的心愿。

 我也会偶尔采摘几枝枯草和绿木,插在花瓶里,装点着我简陋的屋子,并且告诉自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如果运气好,我也能带回来几朵蒲公英,那么我的屋子瞬时就温暖起来,花开如意,希望人生,蒲公英的春天应是如此的。

 上次和朋友去山里游玩,偶遇一片美丽的蒲公英,我久久的不愿离开,最后他采了一朵送给我,我才安心的继续前行,不过那片蒲公英永远的刻了在我的心里。

 参次不齐的木篱笆站成一排,从斑驳的铁丝上便知这是多年的守护;苍翠晶莹的嫩叶遮挡着烈烈阳光,从叶的浮隙里透过无限的温柔;清澈见底的溪水倾心环绕,从远处叮叮咚咚的奔流而来。这片蒲公英就在他们的身边快乐的成长,就在这样的世界里完美一生。

 后来我将手里的那朵蒲公英放入溪水,随它漂去,可是朋友却快速的将它阻拦,捞起来又送给我。我一直认为自己留不住的美丽,不若索性放它自由,让它快乐。而朋友却认为既然有缘拥有,何不尝试着挽留,或许那原本就属于自己,只是你轻易将它拒绝和放弃。现在那朵蒲公英完好的躺在我的檀香盒里,落寞的时候,我会常常的看起 。

 听过很多关于蒲公英的赞歌,那些有关本质的美丽,如今读来,却远远比不上蒲公英的故事。蒲公英没有花谢,它褪去华丽的外衣,袒露的是纯白的身心,即使将面临生命的终点,它也依然洒脱和勇敢的走出这片土地,走向外面的世界,继续精彩。

 即使那片蒲公英被调皮的牦牛当作一餐美味,即使那片蒲公英被无心的人们连根拔起,即使有一天我离开这里不再回来,即使有一天我精神恍惚思绪不清,即使有千种万种的'理由,我都不会忘记那片蒲公英。

 假若真的有一天,我们像蒲公英一样随风各自消散在天涯,也不要悲伤难过,因为只要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那怕相隔千山万水,都会有一份蒲公英的记忆,一份不会凋谢的想念。

 紫色薰衣草

 薰衣草的花语是等待爱情,一如我等你的心情,始终相信有一天你会带着紫色的浪漫来到我的身边!

 相遇不美,简单平凡。没有浪漫的故事,只有简单的相守,平淡的陪伴,距离不是真爱的问题,而成为一种滋长爱情的力量。在分开的日子里,写写心情,说说思念是我想你最好的纪念!

 没有你在身边的我,一个人的时候,出门给自己带好外套,给自己准备好伞,带足够的钱,电话没有忘记缴费,电是满格的,很好的照顾着自己,很多路都是自己一个人走过,有孤单,有寂寞,有无助,有灰心,而你的一句我会一直的陪着你,走一辈子,我就安心,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勇气。没有浪漫的甜言蜜语,没有海誓山盟,在你傻笑又那么的诚实脸庞中,所有的信任就是在这一刻开始!

 始终坚信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么美得爱情不是找出来的,而是守出来的。如果只用眼睛去看,去找很难找的到。只有用心的守候,人性里的善恶才会显现,历经平淡挫折,扛得起责任,守的住寂寞的才是一辈子的爱人。爱情里不是你追我赶,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颗心慢慢的靠近。心若相知,无言也默契:情若相眷,不语也怜惜。心灵深处,是默默的支撑。灵魂深处,是静静的聆听。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却是心灵最好的归属!而你知道我要的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不离不弃!因为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爱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有希望。

 世界上最大的浪漫,不是你抱我抱得有多紧,而是你一辈子都牵着我的手。不是你曾说的你有多爱我,而是你每天陪在我身边跟我一起笑看潮起潮落,不是你给我多么奢华的生活 ,而是在温暖的阳光里,穿着你宽大的白衬衫,一起听听音乐,看看书。幸福其实真的很简单,一生有你彼此相伴,久伴才是最真的誓言!

 在紫色的薰衣草中,等你!长发为君留,散发待君束,君若为我赠玉簪,我愿为君绾青丝,待我长发及腰,归来可好?

 漫谈兰花

 五月的风轻云淡,鲜花盛开,到处是绿色的帆,绿色的海,徜徉在这个季节里,没有人说它是荒凉的季节,没有人不相信它是一个希望的季节。

 兰花的品种很多,它是珍贵的观赏植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七百多个属、二万多个种。一个月前给家里买了一盆建兰,建兰也叫四季兰,包括夏季开花的夏兰、秋兰等。四季兰健壮挺拔,叶绿花繁,香浓花美,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强,易栽培。

 每天没事的时候,总喜欢静静的站在花的面前,静静的想它看它,总喜欢轻轻的用手抚摸它,那细长的叶子,中间透着一枝红色的长长的枝杆,枝杆高高的挺立着,没有太多的娇嫩,也没有太多的浮躁,更没有太多迷人的色彩,但它却有着香香的味道,有着柔柔的清新,他的花素雅而端妆,虽然没有牡丹的高贵,没有玫瑰的妖娆,也没有玉兰的纯美,但它的幽香,它的静美,始终留在我心底,永远滋润着我的心,让我为之心动。

 我喜欢兰花,缘于一个朋友,他喜欢兰花,源于他摄影的兰花得奖,他喜欢兰花,和对他的孩子一样的的认真细致。对于兰花,他有着太多的感悟和解释,他养了很多的兰花,他喜欢在夏天,把所有的兰花搬放在房间里,让整个屋子里充满淡淡的香味,让整个房间里有着温暖的感觉。

 昨天晚上,看着开着淡黄|色的建兰,不由得去用手去触摸它,那种心疼的感觉,那种曾经深深的情,那种深入心里最深的爱,瞬间溢上了心头。那一刻,夜静的出奇,静的可以让我听到自己的心跳,静的可以让我感觉到自己的呼吸,也许心碎了才明白,也许心痛了才清楚。那淡黄|色的花瓣,蜷缩在我手里,无语无声,而此刻我的心却如浪一样的翻滚,颤颤的疼,一惊一惊的。

 养过许多的花,也喜欢在静静的夜倾听花开花落的声音,那种失落忧伤的感觉,常常把我的梦惊醒。花开的时候,我们除了赞叹以外就是欣赏,花落的时候,我们除了遗憾就是感叹,我喜欢花开,因为它美丽,我也喜欢花落,因为它无奈。

 人生何尝不是一场花开花落,得意的时候,就是花开,失意的时候,就是花落。得意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为自己庆幸,为自己感到欣喜,失意的时候,我们常常为自己感到悲哀,为自己感到落魄。花开就有花落,花落就有花开,人生也一样,有失意就有得意,有得意也就有失意。没有永远的一帆风顺,也没有永远的风调雨顺,更没有永远的成功与失败。

 我喜欢兰花,喜欢很多的花,但在我心里,我知道自己永远是一颗小草,一颗开不出花,却很坚强,结不出果,却很挚着的小草。

 玫瑰花的忧伤

 风姑娘悄然来到花园,用她的手轻轻抚摸着花朵的面颊。太阳公公伸了伸懒腰,准备起床了。

 这是个精美的花园,里面有许多漂亮的花儿。有成熟的康乃馨,有清新的水仙花,有象征着富贵的牡丹,有似君子般高洁的芙蓉,也有典雅的玉兰,还有着许多不知名的野花,竞相开放。

 玫瑰在最中央,被众花包围着,可是她很孤独,因为没有人陪她说话。小草弟弟调皮地推来挤去,池塘边还有一棵柳树,树上有一只黄鹂鸟,它欢快地唱着歌曲。月季突然哭了,大家都急切的问“怎么了”,她说她就要凋谢了,主人出去那么多天都不曾回来,她早已失去昔日的光彩,只剩下几片枯黄的花瓣,她快要渴死了。

 突然间,下雨了。大家仿佛得到了重生,重新绽放了笑脸。牵牛花爬上树梢,倾听着大数母亲的细语。一瞬间,花园里热闹起来了,所有的花儿都在谈话。当然,除了高洁的芙蓉和忧伤的玫瑰。芙蓉此刻正在观赏从她身边游过的鱼儿,也在听它们说话,但是她没有插话。

 一群女孩从花园边经过,玫瑰听到她们赞扬道:“好美的花园,好漂亮的玫瑰!”对于这些赞扬,她早就习以为常,可是,她既不愿去找她认为低俗的花儿玩耍,又不愿去找那高洁的芙蓉,她很孤单。她虽生的漂亮,眼光自然也高人一等,所以,她有忧伤。

 花是如此,人也一样。美与丑并没有多大区别,长相虽好并不代表一切。想起一句话,“不必太在乎长相,因为能力并不写在脸上。”

 丑有丑的快乐,美有美的忧伤。

 兰花赋

 过去,每逢春季闲暇,去花市溜达,总见有南方人士带着一扎扎散状兰草在地摊上叫卖。我偶尔趋步围观,嗬哟!一株青青小草居然要价一,两百元。我不以为然,摇摇头悻悻离去。二00六年的春夭,因办公室搬迁,朋友送我一盆兰花。告诉我兰花四季常绿,花开清香,且较为好养,浇水即可。

 在粉刷一新的办公室里摆上几盆花草,不光给人带来几分贴近大自然地感觉,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那盆兰花就放在我的办公桌前。因是朋友好心相送的原故,我对它格外呵护。不过它确实给我带来了不少愉悦。每当我忙清了手头的工作,总会泡上一杯清茶,静静地对着它观赏。望着它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而又青翠欲滴的绿叶,内心总会升起一缕淡淡的恬静与舒畅。

 其实我不懂兰花,也不会养兰花。对它的产地、品种、花期、养植、管理一概不懂。我只知浇浇水,松松土,间或修剪一下发黄的枝叶,抱到窗前晒晒太阳。对屋内其它花草从没有过如此关爱,自以为对它也算尽了心意和责任。因室内有空调的原故,一冬无恙。

 笫二年春天,草长莺飞的季节,那盆兰花像得了某种感召似的,从草的根部悄悄伸出两根绿色花茎,顶着两个紫**的花蕾缓缓开放。一时间屋内溢满了独特的沁人心脾的清香,而这种香气是我平生从未感受过的。惊叹之余,才让我对兰花有了新的认识。可是到了夏天,它却时而焦尖,时而黑叶,且渐渐枯黄。我用尽浑身解数,最终也没能挽留住它。眼睁睁的看着淡了她的芳香,衰了她的绿颜,心底溢满了怜惜和感伤。

 我去请教花师,花师告诉我:兰花主要生长在南方,南方是酸性土壤,而我们这里土壤碱份较大,不宜兰花生长。不过如果你精心呵护,兰花在我们这也照样能养好。关键是你要倾情于它,要象对待自已的爱人,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去关爱它,照顾它,它就能长好,就一定能够给你回报。花师的一席话让我顿悟,明白了养花如同做人的某些道理。

 于是,我到市兰花协会的花房里重新购置了几样品种不同的兰花 ,有盆栽,有散棵。新买了花盆,介质,肥料。亲自动手栽植,护养。又到书店买了两本关于养花的书籍,开始潜心对养兰进行钻研。

 经过对兰花的精心护理,静心思考,我收获颇丰。逐步懂得了它“喜润而畏湿,喜干而畏燥”的生长习性;得知了它“爱朝阳,避夕阳,喜南暖,畏北寒”的生活习惯;掌握了它“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的养殖方法。日日与兰为伍,久而久之,人与兰有了超越形质的神奇交流与顿悟,使我终于对兰花的品格与情操,精神与个性有了全新而深刻地认识。

 ——它有一种幽芳高洁的情操。兰花体态素雅,花形奇异,色彩缤纷,幽香宜人。梅花之骨,荷花之韵,菊花之奇,水仙之雅,她兼而有之;又以廉洁,质朴,坚韧的个性内敛了诸多美德。楚国诗人屈原就以“秋兰兮清清,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这样的诗句来咏兰,把兰花喻为美人,君子。南宋初时,人们常以画兰花来表示一种宋邦沉沦覆陷之后,文人志士决不随世浮沉的气节。杨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尤其喜欢画“乱如篷”的山中野兰。据说,他曾自种兰花数十盆,并常在春暖之日将其移植到野石山阴之处,使其于来年发箭成长,观其挺然直上之态,闻其浓郁纯正之香,得其“叶暖花酣气候浓”之贞美实质。古往今来,多少贤人逸士也常以幽兰孤芳自赏的风格来高标自况。而“美人香草”之谓,也或多或少地透出有志之士不为世人所知的悲愤抑郁之意。可见,那高洁典雅,神韵兼备的兰花正是一种高尚人格的象征。

 ——它有一种威武不屈的崇高志向,兰花从不趋炎附势,也不会随波逐流。它源于深山之中,生长于陡坡或乱石之间,只要土壤条件、空气、温度、热量适中,只要透气疏松,均能生长。可它出深山而不忘深山,入城市而不恋城市,正象有人形容它是“富不忘本,穷不忘源”。它带着大自然的灵气走进城市,走进千家,带着深山之中的生活习惯,沿着自己的志向轨迹从容生长。若人为改变其生长本性,它就不生长,不发芽、不开花,重则以死抗争。它知恩图报,不分人之贵贱,不问你是达官显贵还是寻常百姓,只要你以真情相待,倾心呵护,它就能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它有一种不求索取,乐于奉献的的精神。对于养花之人,它奉献甚多,索取甚少。人们只要遵循其生长规律,适度浇水。适时杀虫、施肥,换土即可。兰花常年叶绿如翠,开花清香迷人,观之令人心旷神怡,闻之令人心醉神迷。兰花之气,净化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调节人的心态,平和人的情绪。特别是观察花芽和花蕾的生长变化过程,使人乐之不疲,享之不尽。多少年来,人们只知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殊不知兰花根殖于腐质而不败。栽培兰花的介质多以水草,木屑,树皮,败叶,经过风吹日晒,演变而成的腐质土为材料。而兰花正是在这种环境里,把根殖于腐质之中,则自身叶芽茂盛,根系发达。

 ——它有一种不张扬,不颠狂,不自卑的高尚品格。浩如烟海的兰花品种,据说有上千种之多,仅我国现有记载的就有四五百种。凡好花均是株不惊人,叶不出众,使人高深莫测,难以识别兰花的好与次。“幽兰生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她内敛的个性并没折损她夺目的光泽,相反更让人肃然起敬。兰花有傲骨而无傲气。竹有叶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兰花之所以名列百花之冠,除其不仅有花,而且有叶,更重要的是风格。人们只知梅花青松傲霜雪,殊不知兰花香自苦寒来。秋风萧瑟、天寒地冻、万物休眠、叶黄飘落,而兰花亦然绽放,笑傲霜雪,清香迷人。万物皆知秋冬冷,兰花怒放好风光。

 古今中外,多姿多彩的花卉世界里,兰花永远是个广阔而年轻的话题,永远是个道不完说不透的话题。中国古籍上有关[兰],[蕙]的记载己有2500多年,孔子家语“芝兰生于深山,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把兰花比喻成君子,同时赞美兰是王者之香。历史上众多的文人墨客对兰花也都有过描颂。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先生称兰花有四清“气清,色清,姿清,韵清”。生动地概括了赏兰的精髓。

 我想,兰花不但是一种珍贵物质,而且更是一种物质和精神完美结合的文化。人们之所以推崇兰花,是因为兰花能够陶冶人的情操,铸塑人们的品格。人与兰的结合,凝炼出独具中华民族的灿烂多彩的兰文化。人们喜爱清淡,雅致,洁净的风格,推崇忠贞,廉洁,质朴,坚韧的情操,而兰花不正是这种风格和情操的和谐统一的代表吗?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爱兰的清雅与高贵,咏兰的气节与操守,颂兰的贞洁与奉献,用兰的品格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文化传承,而我们不是有责任,有义务永永远远地把它传承下去吗?

 “一株兰草千幅画,一箭兰花万首诗”。生为“王者之香”,“百草之尊”的兰花,它必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与喜爱。正可谓“一枝兰花到处呤,空谷莫愁少知音”。让我们一起来养兰,赏兰,绘兰,写兰,爱兰,学习兰的品格与精神,坚守兰的本色与情操,为中华民族的兰文化的发扬光大而凝心献力吧!

;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