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漆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蜀漆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蜀漆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蜀漆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性状 28 化学成份 29 性味 210 归经 211 功能主治 212 蜀漆的用法用量 213 注意 214 附方 215 各家论述 216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蜀漆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蜀漆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蜀漆 1 拼音

shǔ qī

2 《辞典》:蜀漆

21 出处

《本经》

22 拼音名

Shǔ Qī

23 蜀漆的别名

鸡屎草、鸭屎草(《日华子本草》)。

24 来源

为虎耳草科植物黄常山的嫩枝叶。夏季采收,晒干。

25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常山"条。

26 生境分布

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南。此外,湖北、广西亦产。

27 性状

干燥嫩枝,圆柱形,细弱,叶多皱缩,枯褐色或棕绿色,完整的叶椭圆形、广披针形或长方状倒卵形,先端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楔形,光滑无毛。体轻而薄,质脆易碎。嗅之有特殊的闷气,味微苦。以无者梗、叶大不破碎,味浓者为佳。

28 化学成份

参见"常山"条。

29 性味

苦辛,温,有毒。

①《本经》:"味辛,平。"

②《别录》:"微温,有毒。"

③《药性论》:"味苦,有小毒。"

210 归经

《得配本草》:"入手、足厥阴经。"

211 功能主治

除痰,截疟,消症瘕积聚。

①《本经》:"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症坚痞结,积聚邪气蛊毒。"

②《别录》:"疗胸中邪结气,吐出之。"

③《药性论》:"主治瘴疟多时不瘥,去寒热疟。治温疟寒热。"

④张元素:"破血,导胆邪。"

212 蜀漆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或研末。

213 注意

凡正气虚弱,久病体弱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栝楼为之使。恶贯众。"

②《药性论》:"不可多进,令人吐逆。畏橐吾。"

③《四声本草》:"桔梗为之使。"

④《得配本草》:"胃虚,老幼虚弱,二者忌用。""忌葱茗。"

214 附方

①治疟多寒者,名曰牝疟:蜀漆(洗去腥)、云母(烧二日夜)、龙骨等分。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匕。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金匮要略》蜀漆散)

②治小儿暴惊,卒死中恶:蜀漆(炒)二钱,左顾牡蛎一钱二分。浆水煎服,当吐痰而愈。(《纲目》千金汤)

215 各家论述

①《本经逢原》:"蜀漆,即常山之苗,故《本经》治疟,及咳逆寒热,积聚蛊毒,功效与之相类。

②《得配本草》:"蜀漆,其气升散,其性飞腾,能开阴伏之气,能劫蓄结之痰,破血行水,消痞截疟。甘草拌蒸。生用性升,炒炭稍缓。"

③《药征续编">药征续编》:"凡仲景之治动也,共活法有三:有胸腹之动,则以牡蛎治之;有脐下之动,则以龙骨治之;有胸腹脐下之动剧,则以蜀漆治之。此为仲景治动之三活法矣。故仲景之方,有以蜀漆配之牡蛎者,或有配之龙骨者,或有配之龙骨、牡蛎者,是又仲景用蜀漆之法也。本论不载此法者,盖属脱误,故晋、唐以来,无有知蜀漆之功者。"

④《本经疏证》:"凡药非鳞介飞走,未有云气腥者,惟仲景用蜀漆,必注曰洗去腥,则可见其气之恶劣异于他草木矣。"

216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蜀漆的方剂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生姜9克 蜀漆9克(去腥)龙骨12克功能主治:治伤寒脉浮,误用

蜀漆方

:shǔqīfāng《圣济总录》卷一二八:方名:蜀漆方组成:蜀漆(干者)半两,桑根白皮2两。主治:石

蜀漆散

拼音:shǔqīsǎn处方:蜀漆(洗去腥)云母(烧二日夜)龙骨等分制法:上三味,杵为数。功能主治:助

蜀漆丸

拼音:shǔqīwán《圣惠》卷八十四:方名:蜀漆丸组成:蜀漆1分,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

牡蛎汤

蛎12克(熬)麻黄12克(去节)甘草9克(炙)蜀漆9克(若无,用常山代之)制法:上四味,切。功能主

更多用到中药蜀漆的方剂

用到中药蜀漆的中成药 乌梅丸

梅丸:方名:乌梅丸别名:鳖甲丸组成:乌梅肉1两,蜀漆1两,鳖甲1两,萎蕤1两,知母1两,苦参1两,恒

更多用到中药蜀漆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蜀漆 《高注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风扫热以除烦。至其所谓邪气内藏于心一半。则合下条蜀漆散以治之。另有奥义。仲景之心法。真于渊微莫测之中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常山、蜀漆

州。常山乃郡名,亦今真定。岂此药始产于此得名欤?蜀漆乃常山苗,功用相同,今并为一。集解《别录》曰

《伤寒论辑义》:[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脉经。千金翼。浮下。有而字

《药征续编》:[卷上蜀漆]互考

其证不愈者,若有不吐者,则其证不愈也。由此观之,蜀漆能吐水毒,动是水毒明矣。当知疟之为病,亦水毒之所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一疟病脉证并治第四]证二条、方六首

目录 1 拼音 2 《肿瘤良方大全》·加味消瘰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加味消瘰汤的用法用量 3 南京名医徐大成·加味消瘰汤 31 组成 32 功能 33 主治 34 用法 35 方解 36 加味法 附: 1 古籍中的加味消瘰汤 1 拼音

jiā wèi xiāo luǒ tāng

2 《肿瘤良方大全》·加味消瘰汤 21 处方

生地15克,玄参15克,牡蛎20克(包),浙贝10克,夏枯草10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海浮石15克,天葵10克。

22 功能主治

软坚散结。主痰浊凝聚。

23 加味消瘰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 南京名医徐大成·加味消瘰汤 31 组成

玄参15g,煅牡蛎30g,浙贝母10g,昆布10g,海藻10g,夏枯草10g,天花粉10g,丹参10g,郁金10g,生甘草6g。

32 功能

清热化痰,消肿散结。

33 主治

各种淋巴结肿大病症。

34 用法

药物浸泡30min,浓煎2次,1日2服。

35 方解

加味消瘰汤系消瘰丸(《医学心悟》)加味而成。方中玄参、煅牡蛎、浙贝母软坚化痰,昆布、海藻、夏枯草、天花粉清热化痰,郁金、丹参行气活血定痛,甘草调和诸药。18反中海藻和甘草不能配伍,临床应用本方30多年,并未发现毒副反应。

36 加味法

急性淋巴结炎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伴恶寒发热者,加金银花10g、连翘10g、牛蒡子10g、荆芥6g、薄荷6g。慢性淋巴结炎,局部淋巴结肿大,经久不消者,加生黄芪15g、茯苓10g、淮山药10g。淋巴结核,局部淋巴肿大累累如珠者,加猫爪草15g、羊乳10g、地龙10g;脓成难溃者,加生黄芪15g、穿山甲10g、皂刺10g;潮热盗汗者,加生地10g、知母10g;脓肿溃后,久治不愈者,加生黄芪20g、田七5g、党参10g、芍药10g、制首乌10g。淋巴瘤局部淋巴结肿大,柔韧饱满感者,加太子参10g、田七5g、生黄芪15g、生苡仁20g、白花蛇舌草20g;正气未损,肿块经久不消者,加三棱10g、莪术10g、蜈蚣5g、全蝎5g;放疗后,口干口渴,饮水不断者,加白芍10g、枸杞子10g、乌梅10g、生地10g、淮山药10g、葛根15g。

古籍中的加味消瘰汤 《马培之医案》:[肝痈]附论

当归佛手橘红蒌仁广郁金茯苓苏根枳壳参三七半夏竹茹加味金铃子散川楝子延胡青皮赤芍甘草黑栀枳壳通草橘红《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九章·伤寒夹证]第九节·夹胀伤寒

及香港脚肿者。西医所谓局部性水肿也。手肿面黄者。加味二金汤。(鸡内金五钱、川朴、猪苓、焦山栀、大腹皮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三项部(五)]瘰马刀

者,此肝火风热而气病也,用小柴胡汤以清肝火,并服加味四物汤以养肝血。若寒热既止而核不消散者,此肝经火

《痧疹辑要》:[卷三]论治(下)

烂者不治。疹之牙疳最为难治,外用无比散吹之;内服加味清胃散,更加荆芥,石膏,缓则不救,疹中诸患,不宜

《类证治裁》:[卷之八]瘰结核瘿瘤马刀论治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益智仁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益智仁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性状 28 炮制 29 性味 210 归经 211 功能主治 212 益智仁的用法用量 213 注意 214 附方 215 各家论述 216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益智仁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益智仁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益智仁 1 拼音

yì zhì rén

2 《辞典》:益智仁

21 出处

《得配本草》

22 拼音名

Yì Zhì Rén

23 益智仁的别名

益智子(《开宝本草》),摘艼子(《中药材手册》)。

24 来源

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5~6月间果实呈褐色、果皮茸毛减少时采摘,除去果柄,晒干。

25 原形态

益智(《广志》)

多年生草本,高1~3米。根茎延长。茎直立,丛生。叶2列,具短柄;叶片披针形,长20~35厘米,宽3~6厘米,先端尾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脱落性小刚毛,其残留的痕迹呈细锯齿状,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无毛;叶舌膜质,长1~15厘米,被淡棕色疏柔毛。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棕色,长10~15厘米,被短毛,下端具一环形苞片,包围花轴,小花梗长1~2毫米;小苞片极短,膜质,棕色;花萼筒状,长12厘米,一侧开裂至中部,先端3齿裂,外被短毛;花冠管长约1厘米,裂片3,长圆形,长约18厘米,上面一片稍大,先端略呈兜状,外被疏短毛,唇瓣倒卵形,长约2厘米,粉白色,具红色条纹,先端钝3裂;退化雄蕊锥状,长约2毫米,发育雄蕊1枚,花丝长约1厘米,花药线形,长约7毫米;子房下位,卵圆形,密被绒毛,3室,每室具胚珠8~9枚,花柱线形,柱头头状,上位腺体2枚,棒状。蒴果椭圆形至纺锤形,长15~2厘米,被疏毛,表面有纤维束线条,果柄短。花期3~5月。果期5~6月。

26 生境分布

生长于阴湿林下。分布海南及广东南部。主产广东。

27 性状

干燥果实呈纺锤形或椭圆形,长15~2厘米,直径1~12厘米。外皮红棕色至灰棒色,有纵向断续状的隆起线13~18条。皮薄而稍韧,与种子紧贴。种子集结成团,分3瓣,中有薄膜相隔,每瓣有种子6~11粒。种子呈不规则扁圆形,略有钝棱,直径约3毫米,厚约15毫米,表面灰褐色或灰**;种脐位于腹面的中央,微凹陷,自种脐至背面的合点处,有一条沟状种脊;破开后里面为白色,粉性,臭特殊,味辛微苦。

28 炮制

益智仁:取益智仁置锅内,炒至外壳焦黑,取出冷透,除去果壳,取仁捣碎用。

盐益智仁:取益智仁用盐水拌匀,微炒,取出放凉。(每益智仁100斤,用食盐2斤8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

29 性味

辛,温。

①《南方草木状》:"味辛。"

②陶弘景:"热。"

③《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

④《本草便读》:"味辛苦,性热。"

210 归经

入脾,肾经。

①《汤液本草》:"手、足太阴经,足少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肾三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211 功能主治

温脾,暖肾,固气,涩精。治冷气腹痛,中寒吐泻,多唾,遗精,小便余沥,夜多小便。

①《广志》:"含之摄涎秽。"

②《本草拾遗》:"止呕哕。""治遗精虚漏,小便余沥,益气安神,补不足,利三焦,调诸气,夜多小便者,取二十四枚碎,入盐同煎服。"

③刘完素:"开发郁结,使气宣通。"

④《医学启源》:"治脾胃中寒邪,和中益气。治人多唾,当于补中药内兼用之。"

⑤王好古:"益脾胃,理元气,补肾虚,滑沥。"

⑥《纲目》:"治冷气腹痛,及心气不足,梦泄,赤浊,热伤心系,吐血、血崩。"

212 益智仁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213 注意

阴虚火旺或因热而患遗滑崩带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凡呕吐由于热而不因于寒;气逆由于怒而不因于虚;小便余沥由于水涸精亏内热,而不由于肾气虚寒;泄泻由于湿火暴注,而不由于气虚肠滑,法并禁之。"

②《本草备要》:"因热而崩、浊者禁用。’

③《本经逢原》:"血燥有火、不可误用。"

214 附方

①治伤寒阴盛,心腹痞满,呕吐泄利,手足厥冷,及一切冷气奔冲,心胁脐腹胀满绞痛:川乌(炮,去皮、脐)四两,益智(去皮)二两,干姜(炮)半两,青皮(去白)三两。上件为散。每服三钱,水二盏,入盐一捻,生姜五片,枣二个,擘破,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前。(《局方》益智散)

②治腹胀忽泻,日夜不止,诸药不效,此气脱也:益智子仁二两。浓煎饮之。(《世医得效方》)

③治梦泄:益智仁二两(用盐二两炒,去盐),乌药二两,上为末,用山药一两为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临卧盐汤下,以朱砂为衣。(《世医得效方》三仙丸)

④治脬气虚寒,小便频数,或遗尿不止,小儿尤效:乌药、益智仁等分。上为末,酒煮山药末为栅,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盐酒或米饮下。(《妇人良方》缩泉丸,即《魏氏家藏方》固真丹)

⑤治小儿遗尿,亦治白浊:益智仁、白茯苓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钱,空心米汤调下。(《补要袖珍小儿方论》益智仁散)

⑥治妇人崩中:益智子,炒研细,米饮入盐服一钱。(《经效产宝》)

⑦治漏胎下血:益智仁半两,缩砂仁一两。为末。每服三钱,空心白汤下,日二服。(胡氏《济阴方》)

⑧治疝痛,连小腹挛搐,叫呼不已:益智仁、干姜(炮)、甘草(炙)、茴香(炒)各三钱,乌头(炮,去皮)、生姜各半两,青皮(去白)二钱。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二盏,入盐少许,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济生方》益智仁汤)

⑨治白浊腹满,不拘男妇:益智仁(盐水浸炒)、厚朴(姜汁炒)等分。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永类钤方》)

⑩治小便赤浊:益智仁、茯神各二两,远志、甘草(水煮)各半斤。为末,酒糊丸,梧子大。空心姜汤下五十丸。(《纲目》)

215 各家论述

①《纲目》:"益智,行阳退阴之药也。三焦、命门气弱者宜之。按杨士瀛《直指方》云:心者脾之母,进食,不止于和脾,火能生土,当使心药入脾胃药中,庶几相得。故古人进食药中,多用益智,土中益火也。"

②《本草经疏》:"益智子仁,以其敛摄,故治遗精虚漏,及小便余沥,此皆肾气不固之证也。肾主纳气,虚则不能纳矣。又主五液,涎乃脾之所统,脾肾气虚,二脏失职,是肾不能纳,脾不能摄,故主气逆上浮,涎秽泛滥而上溢也,敛摄脾肾之气,则逆气归元,涎秽下行。"

③《本草求实》:"益智,气味辛热,功专燥脾温胃,及敛脾肾气逆,藏纳归源,故又号为补心补命之剂。是以胃冷而见涎唾,则用此以收摄,脾虚而见不食,则用此温理,肾气不温,而见小便不缩,则用此入缩泉丸以投。与夫心肾不足,而见梦遗崩带,则用此以为秘精固气。若因热成气虚,而见崩浊、梦遗等症者,则非所宜。此虽类于缩砂密,同为温胃,但缩砂密多有快滞之功,此则止有逐冷之力,不可不分别而审用耳。"

④《会约医镜》:"益智仁,其性行多补少,须兼补剂用之,若独用则散气。"

⑤《本草正义》:"益智,始见于藏器《本草拾遗》,谓之辛温,不言其涩,但诸家所述主治,无,非温涩功用。杨仁斋《直指方》云,古人进食药中,多用益智,土中益火也。案此为脾虚馁而不思食者立法,脾土喜温而恶寒,喜燥而恶湿。寒湿困之,则健运力乏而不思纳谷,且食亦无味,此惟温煦以助阳和而斡旋大气,则能进食。益智醒脾益胃,固亦与砂仁、豆蔻等一以贯之。仁斋说到益火生土上去,附会心经之药,尚是舍近求远,故意深言之,亦殊不必。濒湖又谓治心气不足,梦泄,赤浊,则以肾阳无权,滑泄不禁者立论,故可用此温涩一法,然遗浊之虚寒症绝少,石顽谓因于热者,色黄干结,不可误用,极是。濒湖又谓治热伤心系,吐血血崩诸证,则既是热伤,而反用此大辛大热之药,何其背谬一至于此。"

216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益智仁的方剂 益智仁散

hìrénsǎn《袖珍小儿》卷七:方名:益智仁散组成:益智仁、白茯苓各等分。主治:小儿遗尿;亦治白

益智仁汤

拼音:yìzhìréntāng处方:益智仁干姜(炮)甘草(炙)茴香(炒)各9克乌头(炮,去皮)生姜

益智桑螵蛸散

ǎn《顾氏医径》卷四:方名:益智桑螵蛸散组成:益智仁、桑螵蛸、人参、黄耆、鹿茸、牡蛎、赤石脂。主治

益智二伏汤

āng《家庭治病新书》:方名:益智二伏汤组成:益智仁1钱5,茯苓3钱,茯神3钱,糯米1撮。主治:小

益智五味丸

》卷二十九引《如宜方》:方名:益智五味丸组成:益智仁、肉苁蓉、巴戟(去心)、人参、五味子、骨碎补、

更多用到中药益智仁的方剂

用到中药益智仁的中成药 降糖舒胶囊

g枸杞子50g黄芪50g刺五加50g黄精30g益智仁15g牡蛎50g地黄30g熟地黄人30g葛根5

戒烟膏

2钱4分,甘草(炙)2钱4分,法半夏2钱4分,益智仁2钱4分,枣仁2钱。制法:加红枣四钱,赤砂糖2

缩泉丸

妇人良方》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乌药15g、益智仁15g,具有温肾缩尿之功效。主治膀胱虚寒证。本

丁香烂饭丸

,茯苓皮3两,炙甘草1两,甘松3两,砂仁3两,益智仁3两,母丁香1两,山棱1两,莪术1两,香附1两

遗尿散

B063591处方:粉萆解(盐炒)500g益智仁(盐炒)25g朱砂25g制法:以上三味,朱砂水

更多用到中药益智仁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益智仁 《吴鞠通医案》:[卷四]痰饮

三钱)制茅术(四钱)茯苓(六钱)生苡仁(五钱)益智仁(钱半)半夏(六钱)生姜(五片)四帖。皮氏四十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

药、藕节,呕逆腹满不食加白术,倍生姜,小便多加益智仁,大便溏去杏仁,加钟乳粉,面浮气逆加沉香、陈皮

《普济方》:[卷三十三肾脏门]肾虚漏浊遗精(附论)

巴戟天(去心)菟丝子(酒浸)杜仲(盐水炒断丝)益智仁川楝子(去皮取肉)赤石脂韭子(炒)禹余粮(用醋

《类证治裁》:[卷之三肿胀论治]肿胀脉案

宽展,能进食矣。后用参术健脾丸去炙草、大枣,加益智仁(煨)、砂仁壳。服愈。韦病后感寒腹痛,渐成胀满

《普济方》:[卷二十四脾脏门]饮食劳倦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止带汤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6 《临证医案医方》 61 组成 62 功效 63 主治 64 各家论述 7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71 组成 72 功效 73 主治 附: 1 古籍中的止带汤 1 拼音

zhǐ dài tāng

2 处方

黄柏10克,苍术10克,樗根皮10克,茯苓15克,山药12克,泽泻12克,使君子12克,乌梅6克,胡黄连6克,枣猬皮6克,川椒5克。

3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杀虫。主湿蕴化热,阻滞气机,湿热下注。

4 止带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5 摘录

6 《临证医案医方》 61 组成

桑螵蛸9g,海螵蛸9g,生龙骨9g,生牡蛎24g,莲须6g,白果10g,菟丝子12g,沙苑子9g,桑寄生30g,薏苡仁18g,茯苓12g,川续断12g。

62 功效

固肾,利湿,收涩。

63 主治

虚寒带下,白带清稀量多、久不止,腰酸腿软,舌苔白腻,脉濡。

64 各家论述

方中菟丝子、沙苑子、桑寄生、川续断固肾;桑螵蛸、海螵蛸、生龙骨、生牡蛎、莲须、白果收涩止带;茯苓、薏苡仁利湿。

7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71 组成

龙胆草、黄柏、生地、当归、赤芍、椒目、甘草。

72 功效

清热除湿。

73 主治

湿热白带。带下色乳白,呈凝乳块状(或豆腐渣状),气味腥秽,外阴异常搔痒,或兼 刺痛,苔薄白或黄腻,脉象濡数。

古籍中的止带汤 《竹泉生女科集要》:[带证总论治带]青带第三

偶然之事也。以六君子汤,加疏解胆郁之品治之,佐以止带之味,其上中焦有热者,酌清上中二焦,弗备赘也。炙

《本草分经》:[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白果

气,定哮喘、缩小便、止带浊。壅气发疳,小儿多食白果,吐涎沫不知人,急用白鲞头煎汤,灌之可解。《本草分

《得配本草》:[卷六果部]银杏

黄、甘草,治哮喘。多食壅气动风,发惊暴厥。(白鲞汤可解。)《得配本草》清严西亭公元1644191

《神农本草经读》:[卷之二上品]牡蛎

,牡蛎之平以制风,寒以胜火,咸以坚,所以咸主之。止带下赤白与强骨节二句,其义互见于龟板注中,不赘。杀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带下

陈可冀 ▶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及终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医大师。 1 清宫医案大揭秘! 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Emma检索到 自1980年起,陈可冀院士带领其团队,整理清宫中3万余件皇家医疗档案,经过数十年的时间,整理出了中医史诗般的巨著 ---《清宫医案》。书中整理总结除了不少不为人知的皇家健康秘密,以及珍贵的中医医疗知识。 长寿的乾隆皇帝 乾隆活到89岁,寿命很长。乾隆的医疗资料非常全面,他的进药簿也给后人提供了很多很珍贵的信息。总结研究发现,乾隆平时用调补的药材很多,并且经常运动。 从乾隆皇帝的临终医案可以发现,他在人生的最后一个月中身体并无大病。乾隆63年12月开始记录的医案中发现,88岁高龄的她,脉象安和,只是心气不足,身体发软,夜间少寐。因此当时的御医开出了一些进补气血的调理汤药,如参脉饮、灯芯竹叶汤、养阴育神汤、参莲饮等。 用现代医学分析,乾隆皇帝生命后期的主要保健目标是在养心,而养心重在补气。所以在乾隆皇帝临终前,御医将他的人参用量从1钱增加至6钱,希望能挽回他的性命。 在生前的最后两年,乾隆皇帝服用人参的总量达到了37两9钱,按照克为单位计算,合计1137克,也就是每日至少服用15克人参。 短命的光绪皇帝 光绪四岁被立位皇帝,皇帝在位33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 经过对历史和光绪帝原始医案的研究,发现由于光绪帝在位期间的政治斗争比较激烈,导致光绪思虑过多,从而导致他的身体状况较差。 不仅如此,光绪皇帝还有遗精的毛病。医案中记载到,有时宫中锣声响起,前列腺就会分泌液体。从中医来讲,肾为先天之本,光绪皇帝的肾虚问题,也从某种程度导致了他的死亡。 短命的同治皇帝 同治皇帝六岁被立位皇帝,皇帝在位13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崩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19岁。 关于同治皇帝的死因,民间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说同治帝是因为经常偷偷出宫光顾烟花柳巷,导致感染了花柳病,死于梅毒。还有传闻说同治皇帝的死,他的亲生母亲慈禧太后难辞其咎。 然而对于同治皇帝的病情和死因,在清代皇帝脉案档簿就有清晰地记载。其中在万岁爷进药底簿中详细记录了自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日未刻载淳得病至同年十二月初五日酉刻死去的脉案、病情和用药情况。 其实专家研究过同治皇帝的脉案,从发病多死亡一共三十八天,所有的病历都很全,也请各科的医生研究过,从症状到发病的速度来讲,都不符合花柳病的特征。也就是说,同治皇帝的确死于天花。 同时,同治的老师翁同龢也有详细记录同治的生病症状,记录也与脉案相符,以此可以证明同治皇帝的脉案并非伪造。 长寿的慈禧太后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未正三刻,清末最大的统治者慈禧皇太后,崩于 之仪鸾殿,时年七十四岁。 慈禧的临终脉案也非常详细地记录了慈禧太后在人生最后时光里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况。慈禧驾崩之日,当天共有脉案三则。 慈禧临终前脉案:张仲元,戴家瑜请得皇太后脉息,左部不匀、右部细数、气虚痰生、精神萎顿、舌短口干、胃不纳食、势甚危笃,勉拟益气生津之法调理。人参须五分、麦冬二钱、鲜石斛三钱、老米一两,水煎温服。 慈禧死前也没有大的疾病,而是自然衰老而死。 皇家医案大揭秘 皇家医案记录是非常完整的,身份贵重的人,比如皇帝、太后、甚至是受慈禧太后器重的太监,都会有非常详细的医案记录。从饮食、休息、到护理记录,都一应俱全。每个医案都会对应着完整的处方以及剂量。 不同的身份,医案的颜色也是不同的。 皇帝的医案记录是**的。 嫔妃的医案记录是红色的。 太监的医案记录则是白色的。 2 清宫治疗经验① 慈禧同款肠胃方 《清宫医案》中八大治疗经验中的第一条经验就是:崇尚实效 辨证论治。 大家看宫斗剧中,总以为在宫廷里给皇家看病的医生,不敢给皇上娘娘用狠药。而其实,中医是讲究治病八法的。 八大治疗经验第一条经验就是:崇尚实效,辨证论治,中病为准,并非滋补一途。西太后慈禧大关防郁滞未畅,酒军、元明粉照用不误。慈禧太后的腹泻一直非常严重,所以太医也给她用大黄、元明粉等通便的药。 也就是说,太医也不是像传说里的就只会用滋补之药。而是辨证论治,讲究治病出实效。 通便良药 Emma检索到 元明粉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也就是硫酸钠。 元明粉是通大便的,中医常说是理论叫做通腑。 五脏六腑中,大肠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腑。 由于清宫里面看病是很重视疗效也很重视实效的,一方面补益的药也用,宫里通下的药也用。 大黄也是所谓将军之官,是通便的中药。在慈禧太后的胃肠方中,太医常会用到这两味药材。 慈禧太后的肠胃情况不好,有时候便秘、有时候腹泻、有时候又腹泻与便秘交替。特别是在慈禧年老时,她的腹泻越发严重。御医后来多用益气理脾之法调理。 3 清宫治疗经验② 古方今用,巧用桂枝、泻心汤 清宫医疗的第二条特点是:法度谨严、广用经方。经方是指张仲景在汉唐时期用的方子。其实在清朝,非常讲究经方、古方、时方并用。 经方永不过时,桂枝汤类方、泻心汤类方、黄芪建中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多能补血寒温得宜。 但是我们今天用经方、研究经方要发展它,不能停留在过去。要用现代科学方法去继承、去创新、去研究、去发展经方,才能做到更好的古为今用。 桂枝汤 张仲景《伤寒论》里的桂枝汤,由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五味药组成。主要作用在于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滋阴合阳。 医案记载中表明,光绪皇帝也用过桂枝汤调和匀胃。由于光绪有遗精的病症,所以太医又加了牡蛎、蛤粉、芡实等治疗遗精病的药材,可算是古方今用、古方新用的典范。 4 清宫治疗经验③ 胃里爱积食?看看皇家吃什么! 清宫医疗的第三条治疗经验为:借重通腑 驱除积滞。简单来说,就是胃肠「 ”堵”了,容易「 ”积滞”,也就是积食,通过「 ”通腑”的办法,来改变这一现象。大肠中的和直肠中的一些代谢产物、或者发生了肠梗阻的现象,都可以通过通腑的方式去达到疾病治愈的目的。 山楂 艾玛检索到☝ 艾玛检索到,山楂又称山楂果、红果、山里红。 中国学者调查了15个省、市、自治区的山楂资源,发现了一些 稀有品种,包括抗寒(零下40°C)力强之「 ”大旺”、「 ”矮化山楂”以及「 ”阿尔泰山楂”等等。 我国古典著作如公元前5-10世纪的《尔雅释草篇》以及以后的《山海经》、《唐本草》、《本草纲目》、《隋息居饮食谱》、及近代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均有记述,民间对此十分熟识。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更有「 ”伦父馈山楂”的诗句,对山楂酸甜味已有品评。 现已经证实,山楂果及叶含黄酮类化合物比较多,适于冠心病人服用,也有降血脂作用。 但是山楂吃得过量,如果导致食量增大、增加体重就适得其反了。 山楂是帮助消化、消食导滞很好的药。溥仪皇帝是每天吃大山楂丸消食的。 大山楂丸的成分则是山楂、神曲、以及麦芽,炒焦了之后变成大山楂丸、也叫做「 ”焦三仙”。 而且南山楂和北山楂有所不同。北山楂直径 1~25cm,表面鲜红色至紫红色。南山楂直径1~15cm,表面棕红色。虽然长相有区别,但是在世纪城份上并无太大区别。 特别提示 山楂叶有降血脂的作用。 山楂可以增加食欲,所以如果贪多,容易血脂变高,并且长胖! 山楂还有可能诱导您的胃酸分泌过多,增加胃溃疡等风险。所以不建议胃溃疡病病人多吃山楂。 5 清宫治疗经验④ 揭秘市面上一药多用的好药! 清宫医疗的第四条特点:征用温病时方 承先启后。承先启后源自于《黄帝内经》的含温辨证。在清朝时,中医学进一步发展了温病学说。 中医其实有四部经典:《黄帝内经》 、《伤寒论》、《温病条辨》、和《金匮要略》。四部经典古籍中就有很多沿袭至今的方子,例如杏苏饮、达原饮、藿香正气散、桑菊饮、二香汤、及清咽消毒饮等。 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散,从宋代流传至今,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了。藿香正气至今还是非常流行的药品。 它对于夏天的消化不良、夏天拉稀、预防中暑等都非常有效。在清朝的时候,很多宫门口都会放大缸,里面放藿香正气水,用来预防中暑。如果有人觉得暑热难受,也可以随时随地的喝一点,缓解症状。 杏苏饮&桑菊饮 杏苏饮来自《医宗金鉴》卷,五十三篇。主要治疗小儿伤风、发热憎寒、头痛有汗、嚏涕、鼻塞声重、以及不时咳嗽。 桑菊饮来自《温病条辨》 。主要治疗咳嗽、发低烧等状况。 这两个方子都对于温病,一些初期的、比较轻的咳嗽、发烧非常有效。 杏苏饮 杏苏饮 用料:杏仁(炒,去皮、尖)紫苏、前胡、桔梗、枳壳(麸炒)桑皮(炒)黄芩 甘草(生)麦冬(去心)浙贝母(去心)橘红 服用方法:引用生姜,水煎服。 功效:治小儿伤风,发热憎寒,头痛有汗,嚏涕,鼻塞声重,不时咳嗽,脉浮缓者。 桑菊饮 桑菊饮 用料:桑叶(75克) 菊花(3克) 杏仁(6克) 连翘(5克) 薄荷(25克) 桔梗(6克) 甘草(25克)芦根(6克)。 服用方法: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功效:主治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口微咳。 适用人群:有良性结节的患者。 6 清宫治疗经验⑤ 养生、美容、减肥教你如何”喝茶「 ”养生! 清宫医疗的第五条经验为:废除金石丹药 侧重调补。清朝宫中善于运用代茶饮法,因病制宜:包括清热和胃代茶饮、回乳代茶饮、疏解代茶饮、养阴清热代茶饮及清暑益气代茶饮等等。 代茶饮vs中医汤药 代茶饮,也称药茶,据传药茶始于唐代,盛行于宋朝。清朝太医院御医喜欢用代茶饮调理身体,治疗小病。 代茶饮小剂量是用于慢性病的防治、利于机体功能的调整、比较容易坚持长期服用。 很多人以为代茶饮是不同于汤药的,其实代茶饮也是汤药!只是代茶饮的剂量小,所以口感相对比较好,可以让人们像饮料一样饮用。 现在整理为册的代茶饮大约有200多种,很多都是小方子,也就是只有2-4味药,也有以下5-6味药的。非常方便大家「 ”对症下药”,像喝饮料一样坚持的喝适合自己的代茶饮。 清宫最流行的五种代茶饮 清宫医案中记载着大量的皇帝、太后、妃子平时爱用的代茶饮,其中五种最为流行、并且对现代人来说也较为实用。其中就有清热和胃代茶饮、回乳代茶饮、疏解代茶饮、养阴清热代茶饮、及清暑益气代茶饮。 历代皇帝最爱养生品---枸杞 清朝历代皇帝中,很多帝王都很重视枸杞。枸杞补肾、养阴、助阳,对于改善智能是很好的药材。 特别提示 枸杞多糖,科学研究证明有抗衰老的作用。 专家建议,虽然黑枸杞比红枸杞更贵,但是并不一定是「 ”贵的比便宜的好”。 在营养价值差不多的前提下,红枸杞的味道更佳。 编辑:陆小凤、巴塔木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