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古籍《礼记·乐记》记述:“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者,灭天理
D |
试题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来进行选择,由“灭天理而穷人欲者”③的说法恰好相反,而理学并非源于先秦时期,所以②的说法也不对,由此选择D |
婚姻生活是人生中的大事,但为什么必须婚姻生活呢?古代人给的结果是“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内以事太庙,而下以继后代也,故谦谦君子重之。”(《礼记.昏义》)也就是“婚姻生活是2个家里的协同,上应奉祀太庙,祭祀祖先,下需要传宗接代,将家风家训祖业承传下来。”因此古时候并没有自由恋爱,由于婚姻生活的核心并不是感情,反而是“合二姓之好”,婚姻生活是2个家里的事儿,跟年轻夫妻的情感没有关系。恰好是因为那样的目地,婚姻生活的创立务必要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并且要执行严苛的“六礼”程序流程。
“六礼”做为古代中国婚娶的礼仪知识,始于西周时。中国古籍《礼记》和《仪礼》都因此有一定的阐述。《礼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内以事太庙,而下以继后代也,故男人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家筳几于门口,入揖让而升,屈服于庙,而拜迎于门口,入揖让而升,屈服于庙,因此敬谨慎正昏礼也……敬慎重正而后父子俩有亲,父子有亲而后朝臣有正,谓之昏礼者,礼之本也。”
另据《仪礼》载:“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直到现代中国的婚俗礼仪知识中,特别是在在一些农村区域的离婚方式,仍可看到“婚姻生活六礼”的显著印痕。
但在我国当代的婚俗礼仪知识中,三书六礼的婚俗礼仪已由繁化简,一般遵循有求亲、纳征(即过大礼)和亲迎(即接亲)内的一些礼仪知识。在当代婚俗礼仪知识中,三书六礼的纳征已经是保存得较为详细和受比较大高度重视的传统式礼数。
上一篇:刘向的历史影响与评价——整理古籍创立目录学的文献学家下一篇:辛胜酸简介
本文2023-08-06 00:42:3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6796.html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