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风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中国的风俗,第1张

  过年的习俗

  腊月二十三

  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日(腊月二十四日),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民间还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动。 “跳灶王”是民间由古代“驱傩”发展而来的一种活动形式,主要是乞丐们的活动,由腊月一日至二十四日是“跳灶王”的日子。进入腊月后,乞丐们三五成群,扮灶公灶婆拿竹枝闹于门庭,乞钱,谓之“跳灶王”,也含有驱邪之意。这一活动主要在我国的东南方进行。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 二十三 ,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 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也有各种戏剧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进土,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的说法,体现了民间对戏剧故事的偏爱。有新媳妇的人家,新媳妇要带上自己剪制的各种窗花,回婆家糊窗户,左邻右舍还要前来观赏。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三尸神”道教称在人体内作崇的“神”。据《太上三尸中经》说:“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又说每逢庚申那天,他们便上天去向天帝陈说人的罪恶;但只要人们在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吃灶糖,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腊月二十五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

  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千灯节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腊月二十七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九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过赶年,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也叫“调年会”。土家族比汉族提前一天或几天过春节。

  在天津过春节还有挂中国结的习惯,大年30之前天津人有到天津古文化街乔香阁请中国结的习俗,取乔香纳福之意。

  腊月三十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置天地桌,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一年来临时,又降临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焚烧时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古时,祭祖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1 文言文的分析综合

文言文的分析综合 一、考纲在线 《2012湖南卷考试说明》语文科“考试内容”部分有关“古代诗文阅读”的考试范围包括“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前者具体包括三点:(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C级。后者具体包括两点:(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D级。 二、简要解读 一、“筛选文中的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准确把握文中的重要信息。

这些重要信息包括:一是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认识,二是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释,三是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还有一些语句能有力地表现作者的观点,集中反映文章的主旨,它们也是重要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其考查范围一般是文中所写的人物、时间、地点、议论、事情、道理、情感等,考查的重点是对人物言行主张、品德形象的概括能力。 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考查学生对选文整体或某关键环节的理解。

这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是考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的综合能力,其难度比正确把握文意又高了一层。如果单纯理解语言方面的内容,则只能讲通字句,无法对阅读材料的主旨有进一步的深入领会,更无法对之进行鉴赏评价。

因而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对文意的归纳概括就显得十分重要。 近年来,这种归纳概括往往是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来进行的。

对内容要点的归纳,考题选项往往是对原文内容的概述,或符合原文或不符合原文,需要考生准确地分析文章的内容,仔细体会,反复推敲,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这也是对阅读材料内容理解方面的分析综合,它要求学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

作者写文章,在材料的选择、叙述的角度、句子语气上及直接抒情议论中,都可能表现出自己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显明,有时却表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试题的难度也往往会相应增大。

例如2011年高考湖南卷第8题、2011年高考天津卷第12题,就是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分析。 三、命题导向 近年来,高考试卷均把对文意总体把握的考查作为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头戏,一般有两题,题型为选择题和主观题。

考查的内容集中在以下三点:一是考查对信息的筛选,最常见的是定向考查的方式,即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人物言行主张或品德形象等)的一组。二是考查对总体文意的叙述是否符合原文意思的判断能力。

三是用主观题形式考查信息分析和整合能力。 综合前边的分析,高考对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将不会有大的变化,但每年仍有小的变化,考生只要读懂了原文,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四、高考文言文分析综合题错项陷阱设置揭秘 高考文言文阅读测试往往有一道题是分析综合题。这是考查考生全面 望楼主采纳!谢谢。

2 怎样分析文言文的翻译句子

一、文言文断句的四大方法

1据顶真,进行断句。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确定句读。

2据名词(或代词),进行断句。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3据虚词,进行断句。“夫、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

4据对话,进行断句。对话、引语是古文断句的又一重要依据。对话、引语常用“曰”、“谓”、“云”、“语”、“道”、“白”、“对”、“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二、文言文翻译的四大步骤

第一步:联系语境明大意。联系具体语境,把握句子大意,写出主干,抓住基本分。

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看清语法现象,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明确特殊句式如省略、倒装、固定句式等。

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替、补、删、移、猜。

“留”,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替”,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移”,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猜”,指文言句中多义实词、带修辞的句子,要根据上下文灵活猜测处理。

第四步:隐性失分要避免。回顾原文,检查是否符合语境——“看”;再读一遍,保证句子准确通顺——“念”;誊上卷子,字迹清楚端正无误——“写”。

3 有意义的文言文+分析

勤劳的中华民族 勤劳、勤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的是大诗人李白,少时浪荡,无所用心,戏游河边,巧遇老太婆铁杵磨针,而得到的启示,他从此发奋苦读勤学,终于功成名就。 “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的故事。

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奋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坚持学习。司马光的“警枕”说的是他从睡眠中挤出更多时间读书,自己设计了一个用木头削成圆形的枕头,只要一翻身,枕头就会滚开,头就会撞到床板上,人就会惊醒。

他一生勤奋好学,编纂了我国最重要的历史典籍之一的《资治通鉴》,这本书包容了1300余年的史实,价值非凡。“三上”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充分利用时间的一种学习方法,乃马上、枕上、厕上,争分夺秒,积少成多,终于在文学方面作出了重大建树。

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都说明勤学的道理。 中华民族以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

如张衡发明的地动仪,马钧发明的翻车,李春建造的赵州桥,黄道婆改良纺织工具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的生动例子。应该用了作比较和打比方的手法。

4 古文的赏析

《要做则做》的译文:年轻人每当面对一件事的时候,总是说:“我不会做”这种说法实在是太不对了凡事只要去做也就学会了,不做又怎么能会呢?还有,有些人每当要做一件事,就总是推脱说:“姑且等到明天再做吧!”这种想法也是非常错误的凡事要做就做,如果只是一心拖延,那就会耽误了一生的前途啊我们家族中有一位钱鹤滩先生曾作过一首《明日歌》,非常好,我顺便把它抄写在这里:“一个明天啊又一个明天,明天是多么多呀!我们这一生如果只等明天,那么一切事情都会被白白耽误了世上的人都苦于被明天所拖累,一天一天,春去秋来,不知不觉晚年就要来到了每天早晨看着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着太阳向西边落下去日子就像这流水和夕阳一样日日夜夜地流转不停就算能活到100岁,又有多少个明天可以指望呢?请各位都来听听我的《明日歌》吧。

5 分析文言文句式

1状语后置。游于赤壁之下 :于赤壁之下游。

2状语后置。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月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

3定语后置。临万顷之茫然:临茫然之万顷。

4状语前置。渺渺兮予怀 :予怀兮渺渺。

5谓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6谓语前置。而今安在哉:而今在安哉

7状语后置。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

8被动句, 宾语前置。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此非周郎者之困孟德乎?

9判断句。 是:这。之:的。

6 急求一篇分析古诗或古文的文章

原文

译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东海,永远不会回还。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因此,人生在世每逢得意之时,理应尽情欢乐,切莫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既然老天造就了我这栋梁之材,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散尽了千两黄金,也会重新得到。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烹羊宰牛姑且尽情享乐,今日相逢,我们真要干杯三百。

岑夫子、丹丘生,将(qiāng)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岑夫子,丹丘生,请快喝不要停,我为你唱一首歌,请你们侧耳为我细细听。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在钟鼓齐鸣中享受丰美食物的豪华生活并不值得珍贵,但愿永远沉醉不愿清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无不感到孤独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欢谑(xuè)。

陈王曹植过去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即使一斗酒价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畅饮。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jìng)须沽取对君酌。

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让我们共同来消融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注释:

7 怎样分析文言文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试题是高考的重头戏,有的同学经常会问,平时如何学好文言文才不至于在高考中失分呢?我认为能注意以下几点,学好文言文、提升高考的命中率就没什么问题了。

第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具备相关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调用。

第三,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面对灾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丑恶,会抨击、鞭挞;我们会同心抵御外辱。其实这种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应善于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对比联想,从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确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实质。

第四,把握课本,扎实文言文基础。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所出现的知识点: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异读字。②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复句。

第五,在学习一篇文言文中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在整体把握课文上落实对段的理解;再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词句;最后,在前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总之,平时的学习能做到以上几点就会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万恶的字数!!!!1发了无数结果被告诉 不能贴上来!!!对不住了,只能发上来一部分。要其余的话发信给我吧

1婚姻

在唐代百姓通婚中,等级观念有所表现,其一便是唐代百姓较少与贱民通婚。唐代的法律明确规定良贱不婚,现实中的百姓也确实较少与贱民通婚,个别与贱民通婚的百姓,也是身份较低的商人。《太平广记》中就载有一位商人与乐工之女联姻的事情:

衡山隐者,不知姓名,数因卖药,往来岳寺寄宿。……会乐人将女诣寺,其女有色,众欲取之,父母求五百千,莫不引退。隐者闻女嫁,邀僧往看,喜欲取之,乃将黄金两挺,正二百两,谓女父曰:“此金直七百贯,今亦不论,付金毕将去。”乐师时充官,便仓卒使别[1](卷四五)。

但是,即使是商人与贱民之间的联姻,在唐代也是比较少见的,良贱不婚原则在唐代百姓通婚中有所反映。

等级观念在唐代百姓通婚中的另一个表现则是官民不婚。唐代的百姓非常愿意与官员之家联姻,但能够联姻官员之家的却很少。

在唐代,官员既是身份的象征,又是特权的拥有者。这些特点对百姓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百姓很愿意嫁女到官员之家,敦煌文书对此就有所反映。P3354《天宝六载(747年)敦煌郡敦煌县龙勒乡都乡里籍》载有一夫多妻的家庭共6户、8家,他们是:

户主程思楚,47岁,卫士武骑尉,有妻三:妻马,36岁;妻常,32岁;妻郑,41岁。

其弟思忠,39岁,卫士,有妻二:妻郑,27岁;妻郑,22岁。

其弟思太,35岁,白丁,有妻二:妻李,19岁;妻白,28岁。

户主程什住,78岁,老男翊卫,有妻二:妻茹,62岁;妻王,47岁。

户主程仁贞,77岁,老男翊卫,有妻二:妻宋,69岁;妻安,61岁。

户主程大忠,51岁,上柱国,有妻二:妻张,53岁;妻宋,22岁。

户主程大庆,47岁,武骑尉,有妻二:妻画,45岁;妻卑,36岁。

户主程智意,49岁,卫士飞骑尉,有妻二:妻郑,45岁;妻薛,36岁。

上述6户一夫多妻家庭最突出的特点是户主都为勋官或取得武选资格之人。勋官最高者为正二品上柱国,最低为从七品武骑尉。虽然程思楚户(共3家)中有1家是卫士,1家是白丁,但他们兄弟并没有分家,家长仍是勋官武骑尉程思楚。这样一些勋官之家或取得武选资格之人就是敦煌农村乡里的特权阶层。这种特权首先表现在他们的经济状况较好,在彩礼非常重的敦煌地区(注:敦煌文书S4609《邓家财礼目》记载了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归义军衙府一位都头的婚礼单。此件文书所出时间较晚,但可作为一种参考。此外,由于敦煌地区结婚时财礼繁多,普通百姓无力承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敦煌地区便出现了结社互助的办法,在结社章程中明文规定:“若有……男女婚姻,人事小(少)多,亦乃莫绝”(S3730)、“各各一心,阙者帖助”(S6537),遇到婚嫁之事,社员们相互帮助。这表明结婚的费用已超出一般百姓所能承担的范围。),承娶多位妻子本身就已经显示了他们的经济实力。在这些一夫多妻的家庭中,许多夫妻年龄相差很多,像程思忠年长其妻郑氏17岁,程大忠与其妻宋氏相差29岁,程思楚与其妻常氏、程思太与其妻郑氏也都相差15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敦煌百姓的通婚取向,似乎只要能够与勋官之家联姻,男方家庭的多妻和年龄相差过大都对百姓嫁女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在这里,百姓攀附官员之家的心理表现很明显。

进入官场的百姓则一般都与官员之女联姻,魏邈就是这样。据墓志载,邈“祖宾、父朝隐,皆敦儒术,谅识宏深,高乐园林,自求野逸”,“顷因入仕,多为台鼎、廉察之知,累以德艺精粹,闻地天庭,始奏授怀州参军”[2](《唐故宣州参军钜鹿魏君夫人赵氏墓志铭并序》)。魏邈出自父祖无官的百姓之家,在他走入仕途后,便与官员之女结成了姻缘,“夫人天水赵氏,考皇任壁州长史升之仲女也”[2](《唐故宣州参军钜鹿魏君夫人赵氏墓志铭并序》)。薛仁贵的发家及其后人通婚的变化也很能说明这一问题。史载,薛仁贵“少贫贱,以田为业”,后以从军达到了“图功名以自显”[3](《薛仁贵传》)的目的。他的后人不但从身份上脱离了百姓,跻入上层,通婚上也显示出了明显的变化。薛仁贵重孙女所嫁不但为官员之家,而且还是山东旧士族高门出身的官员之家(博陵崔澹)[3](《唐故殿中侍御史淄州长史知军州事崔府君墓志铭并序》)。

普通百姓与官员之家联姻,能够获得生活上的好处;而进入官场的百姓与官员之家联姻,则可以获得政治上的好处。所以,为了达到联姻官员之家的目的,个别百姓或百姓出身的官员甚至采取了不择手段的方式。一个已经做官的农家子为了联姻“豪族”,竟图谋害妻。史载:“鄂州小将某者,本田家子。既仕,欲结豪族,而谋其故妻。因相与归宁,杀之于路,弃尸江侧。”[1](卷一三○)文宗时,另一位农民为了获取好处,更假冒国舅。穆宗萧后“因乱去乡里,自入王邸,不通家问,别时父母已丧,有母弟一人。文宗以母族鲜亲,惟舅独存,诏闽、越连率于故里求访。有户部茶纲役人萧洪,自言有姊流落”[4](《后妃传》下)。由于假充皇帝姻亲,萧洪一步登天,受拜金吾将军、检校户部尚书、河阳怀节度使,后再迁检校左仆射、鄜坊节度使。

虽然唐代百姓很愿意与官员之家联姻,但这种联姻又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在唐人思想中,等级观念仍然很强。唐承南北朝而来,虽然门阀制度已经瓦解,但等级观念的影响继续存在,许多唐人在通婚时仍然强调门第的相当、官位的般配。在这种情况下,地位不同的百姓与官员联姻就非常困难。笔者曾经作过一个统计,共统计了217位官员的出身和联姻情况(联姻对象为219人,2位官员再娶)。在217位官员中,父或祖一人不仕的有13人,父祖两世不仕的只有1人。这首先表明,百姓进入官场的人数非常少。其次,在与217位官员联姻的219位女性中,父或祖一人不仕的也只有4人,这又表明百姓之女联姻官员的也很少。

在唐代,等级观念已经深入到了百姓和官员的思想中,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都认为官民通婚是不正常的。首先,官员对于官女嫁为民妻就不能接受。《新唐书·李白传》载:“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传正)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在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的眼中,李白孙女嫁为民妻就是不正常的,所以他要将其改嫁“士族”(官员出身之人)。魏博大将聂锋对于女嫁磨镜少年也颇感无奈,史载:“聂隐娘者,唐贞元中魏博大将聂锋之女也。……忽值磨镜少年及门,女曰:‘此人可与我为夫。’白父,父不敢不从,遂嫁之。其夫但能淬镜,余无他能。父乃给衣食甚丰,外室而居。”[1](卷一九四)

其次,官员对于以民女为妻也是不能接受的。《太平广记》卷一六○所载一事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顷有一秀才,年及弱冠,切于婚娶。经数十处,托媒氏求间,竟未谐偶,乃诣善易者以决之。卜人曰:“……君之室始生二岁矣……在滑州郭之南,其姓某氏,父母现灌园为业。”其秀才自以门第才望,方求华族,闻卜人之言,怀抱郁怏,然未甚信也。遂诣滑质其事。至则于滑郭之南寻访,果有一蔬圃,问老圃姓氏,与卜人同。……一日,伺其女婴父母出外,遂就其家,诱引女婴使前,即以细针内于颅中而去。……(女婴)生五六岁,父母俱丧,本乡县以孤女无主,申报廉使,廉使即养育之,一二年间,廉使怜其黠慧,育为己女,恩爱备至。廉使移镇他州,女亦长成,其问卜秀才,已登科第,兼历簿官,与廉使素不相接。因行李经由,投刺谒廉使,一见慕其风采,甚加礼遇。问及婚娶,答以未婚。廉使知其衣冠子弟,且慕其为人,乃以幼女妻之,潜令道达其意,秀才欣然许之。未几成婚,廉使资送甚厚,其女亦有殊色,秀才深过所望。

这一故事中的秀才起初自以“门第才望”,绝不愿与菜农之女联姻;为了避免与菜农之女联姻,甚至对其进行谋害;后来,由于菜农之女“很幸运”地被廉使收养,身份发生变化,秀才不但愿意与之联姻,而且还因此女的嫁妆丰厚,且女有容色而“深过所望”。从这个故事中的秀才身上,我们能很形象看到唐代官员思想中的等级观念。

再次,无论是出身于官员之家还是百姓之家的女性,都认为官、民相婚是不正常的。李白孙女对于嫁为民妻的解释是:因为“孤穷”而造成的“失身”。另外,崔慎思娶妇一事也能说明这一问题。史载,崔慎思入京应进士举,偶遇一位颇有姿色的**,崔思慎欲娶其为妻,而此妇云:“我非仕人,与君不敌,不可为他时恨也,求以为妾。”[1](卷一九四)在“非仕人”出身的**心中,做“仕人”之妻就是“不敌”,就与自己的身份不相符,而只能成为“仕人”的“妾”。

翻检史料,我们发现,由于等级观念的影响,在唐代,即使是富民与官员之间的联姻也很少。这点与宋代有所不同,许多富有资财的宋代百姓是能够与官员结为姻亲的。我们知道,经过唐末农民战争和五代时期的军阀混战,南北朝以来的等级观念受到荡涤,五代以降便是“婚姻不问阀阅”[5](《氏族略》一),宋人更是“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6](蔡襄《福州五戒》)。对于唐宋时期的这种变化,宋人曾经总结道:“唐人推崔、卢等姓为甲族,虽子孙贫贱,皆家世所重。今人不复以氏族为事……闾阎富室,便可以婚侯门、婿甲科。”[7](卷三)由于宋人通婚重财,所以宋代时许多富民便可以凭借自己的财富而与官员联姻,像阳翟豪民盖渐便因家赀巨万,而“有朝士之无耻者,利其财,纳其仲(女)为子妇。”[8](《刑法》三之四五),显然,由于旧式门第观念的减弱,富有的宋代百姓已在更大程度上获得了与朝官联姻的机会。较之唐代,宋代官民不婚的界限有所缩小,宋代百姓的地位有所提高。

通过唐代百姓的通婚我们看到,在唐代社会中,实际存在着两个非常明显的等级差别,即良贱之别和官民之别。官民之别虽然没有法律规定,但在事实中已牢固形成,它与良贱不婚一起,构成了唐代最基本的社会等级差别。

二、 唐代百姓通婚的价值取向

除了注重与官员之家联姻外,唐代百姓在择婿和选妇时,还各有一些标准。择婿一般关注未来发展和经济状况;而选妇则主要强调妇德和资财。

有些百姓择婿时非常强调男方未来的发展,信都民苏氏就是这样。史载:“信都民苏氏有二女,择良婿,张文成往相。苏曰:‘子虽有财,不能富贵,得五品官即死。’时魏知古方及第,苏曰:‘此虽黑小,后必贵。’乃以长女妻之。”[9](《前集》卷之一二)苏氏为女择婿首先是看男方未来在仕途上的发展如何。

还有一些百姓择婿时非常重财。元稹诗《代九九》就描述了这样一个事例,诗云:“阿母怜金重,亲兄要马骑,把将娇小女,嫁与冶游儿。”在这里,贪财的兄长竟指望以小妹换马骑。在唐代,一些贫穷的夫婿是会招致“遗弃”的。抚州杨志坚的妻子就因夫婿“资给不充”,“诣州公牒,以求别适”。对此,时任地方官的颜真卿进行了严惩,史称“自是江表妇人,无敢弃其夫者”[1](卷四九五)。由此看,此前类似杨志坚妻嫌贫索离的情况在抚州并不鲜见。

唐代百姓在选妇时则首先强调妇德,像蜀路石妇那样恪守贞操、孝顺公婆的妇女就是被推崇的对象。白居易在《蜀路石妇》中刻画了一位贞、孝两全的下层妇女:“道旁一石妇,无记复无铭,传是此乡女,为妇孝且贞。十五嫁邑人,十六夫征行,夫行二十载,妇独守孤茕。其夫有父母,老病不安宁,其妇执妇道,一一如礼经。晨昏问起居,恭顺发心诚,药饵自调节,膳羞必甘馨。夫行竟不归,妇德转光明,后人高其节,刻石像妇形。”从此诗看,妇女的“孝”是指对公婆的孝敬、柔顺恭敬、晨昏定省、伺候赡养;“贞”则是指对丈夫的绝对忠诚,从一而终是“贞”的最高境界。蜀路石妇就是婚后第二年丈夫即离她而去,至其终而未归,但她坚守其节,从一而终,孝顺公婆。蜀路石妇集中了唐代下层妇女全部的优点,自然成为下层妇女的楷模。而不顾他人、光顾自己、好吃懒做、搬弄是非的女子则要受到抨击。唐诗云:“思量小家妇,贫奇恶形迹。酒肉独自抽,糟糠遣他吃。生活九牛挽,唱叫百夫敌。自著紫臭翁,余人赤羖。索得屈乌爵,家风不禁答”[10](卷三);“家中渐渐贫,良由慵懒妇,长头爱床坐,饱吃没娑肚。频年勤生儿,不肯收家具。饮酒五夫敌,不解缝衫裤。事当好衣裳,得便走出去。不要男为伴,心里恒攀慕。东家能捏舌,西家好合斗”[10](卷二)。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一直强调娶妇重德不重貌,所谓“乐得淑女,不*其色”[11](卷一)。受此思想影响,唐代百姓择妇也是将貌放于德之后。对于德和貌的轻重,唐诗这样说:“有儿欲娶妇,须择大家儿。纵使无姿首,终成有礼仪。”[10](卷四)“艳女皆妒色,静女独检踪,任礼耻任妆,嫁德不嫁容。”[12](孟郊《静女吟》)

唐代后期时,选妇重财的特点非常突出,此时出现了许多咏叹贫女难嫁的诗句。白居易的《贫家女》云:“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余。……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蹰。”张碧的《贫女》也云:“岂是昧容华,岂不知机织。自是生寒门,良媒不相识。”此外,秦韬玉的《贫女》、李山甫的《贫女》、邵谒的《寒女行》及于濆的《越溪女》,也都描绘了贫女难嫁的情况。如上几位咏叹贫女难嫁的诗人大都生活在德宗之后:白居易为贞元时进士,卒于大中年间;秦韬玉“中和二年,得准敕及第。僖宗幸蜀,以工部侍郎为田令孜神策判官”[12](卷六七○);李山甫则是“咸通中累举不第”[12](卷六四三);张碧为“贞元时人”[12](卷四六九);于濆为“咸通进士”[12](卷一九九);邵谒生平不详。由此推知,德宗以后,贫女难嫁已是相当突出的社会问题了。

除了诗歌,笔记小说对于唐后期的贫女难嫁也有反映。《北梦琐言》就载有这样一事:昭宗光化年间,文士刘道济曾“止于天台山国清寺”,频频梦到一女子与其结为伉俪,最后才得知此女“有美才,贫而未聘,近中心疾,而生所遇,乃女之魂也”[13](卷七)。

唐后期出现的贫女难嫁,应是受了唐前期上层嫁女索财的影响。我们知道,在唐代以前,虽然百姓通婚中也有重财现象,但贫女难嫁与穷汉难娶同时存在,贫女难嫁并不较穷汉难娶更突出。汉代嫁女和择婿就都看重钱财,“习俗婚嫁,既以财为重,故富室多不愿以女嫁贫人,而常人亦不屑娶贫家女”[14](卷三);南北朝也是男婚女嫁都重财,周武帝为此还特别颁发过诏令:“所在军民以时嫁娶,务从节俭,勿为财币稽留。”[15](《武帝纪》上)到唐前期,受门阀制度消亡的影响,山东旧族高门嫁女开始索要陪门财。所谓“陪门财者,女家门望未高,而议姻之家非耦,令其纳财以陪门望”[16](“唐高宗显庆四年冬十月”胡注)。山东旧族高门恃其门第,在“新官之辈、丰财之家”[17](《嫁娶》)欲与其联姻时,便多索钱财。对此,太宗曾于贞观十六年(642年)明令“禁卖婚”[17](《嫁娶》);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再次申令:“自今已后,天下嫁女受财,三品已上之家,不得过绢三百匹;四品五品,不得过二百匹;六品七品,不得过一百匹;八品以下,不得过五十匹,皆充所嫁女赀妆等用,其夫家不得受陪门之财。”[17](《嫁娶》)中宗时,再一次“申明旧诏”[18](《唐赠太子少师崔公神道碑》)。唐前期时,山东旧族高门的索财也影响到了一些官员,礼部尚书许敬宗就“以女嫁蛮酋冯盎子,多私所聘”[3](《许敬宗传》)。到唐后期,上层中出现的嫁女重财风气渐染民间,百姓娶妇也开始重财,贫女出嫁发生了困难。

唐后期出现的贫女难嫁,主要是受了山东旧族高门嫁女、娶妇索财的影响;反过来,贫女难嫁又成为山东旧族高门加速走向灭亡的催化剂。众所周知,唐前期,山东旧族高门主要以索要陪门财来强调自己的身份,也就是以加重聘财的形式强调自己的与众不同;而至唐后期,包括下层妇女出嫁都必须拥有丰厚的嫁妆,那么山东旧族高门再以聘财形式突出自己身份的目的就很难实现了。这样,唐后期时娶妇重财观念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旧士族高门融入社会的步伐。

唐后期出现的贫女难嫁之风还对宋代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此有学者总结道:“宋代厚嫁风气非常严重、普遍,相比之下,嫁女费用要多于娶妇。”“由于宋代厚嫁成风,贫困家庭女子出嫁比之男子娶妇更加困难。”[19]宋代在更大范围内出现了贫女难嫁。在宋代,即使是高官,也会因为资财有限而嫁女困难,“王公之女苟贫乏,有盛年而不能嫁者”[7](卷三)。

三、馀论

有学者曾经这样说道:“谈到某个群体的社会地位,或许应该考虑到其中蕴涵的两层意义:一是他们在当时被承认的社会位置,二是他们对于社会历史所起的实际作用。”[20]循着这样一个思路,我们来看唐代百姓的社会地位。

在中国中世纪,婚姻是衡量一个阶层社会地位最有效的坐标之一。从唐代百姓的通婚看,他们身处社会中间。在法律上,唐代百姓是良人,他们恪守着“良贱不婚”的原则,较少与工乐等贱民联姻;同时,虽然他们身为良人,但与官员联姻又非常困难,与官员联姻的机会很少。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虽然历代百姓的社会地位都不高,但与宋代相比,唐代百姓的地位更低,宋代富裕的百姓与官员联姻的机会更多。

可以这样认为,在唐代社会中,实际存在着三个主要阶层,即贱民阶层、百姓阶层和官员阶层。在通婚上,很明显地表现出了三个阶层的差别。三个阶层基本都以阶层内婚为主,良贱不婚是法律规定的,而官民不婚则是现实形成的。

唐代百姓的通婚也对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首先,唐代后期的贫女难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山东旧族高门的身份特征,起到了加快旧士族消亡的作用;其次,贫女难嫁的观念还对宋代产生了直接影响,贫女难嫁也成为宋代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陈寅恪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21](《论韩愈》)贫女难嫁的问题再次证明了陈寅恪所说。

虽然在通婚上,唐代百姓是受官员歧视的一个群体,但他们的通婚对当时和未来社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的这种作用又使得他们不应受到忽视。

参考文献

[1]李昉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2]周绍良等.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欧阳修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郑樵.通志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6]吕祖谦.宋文鉴[M].北京:中华书局,1992.

[7]赵彦卫.云麓漫钞[M].北京:中华书局,1996.

[8]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9]段成式.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毛诗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2]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3]孙光宪.北梦琐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4]陈鹏.中国婚姻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5]令狐德棻等.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

[16]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7]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19]方建新.宋代婚姻论财[M].历史研究,1986,(3).

[20]邓小南.宋代苏州士人家族中的妇女[J].北京大学妇女问题第三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

[2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资料来源:《河北学刊》2001年第4期)

2汉唐节日饮食礼俗

汉代,但对元宵节的起源,自古以来就有几种说法,其中一个主要的说法是,汉武帝时,采纳方士谬忌的奏请,从正月十五开始,通宵达旦祭祀“太一”天神,从此形成了这天夜里张灯结彩的习俗。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中聚集观灯的习俗又与之结合起来。这样,正月十五灯光辉煌的活动,既有祭太一神的旧俗,又有燃灯礼佛的虔诚,成了一个独具风采的传统节日。

汉唐时,元宵节并不是吃汤元,汤元始于宋代。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在这一天主要是喝豆粥,《荆楚岁时记》说:“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正月半宜作白粥泛糕”。

唐代时,人们在晚上观灯之时,喜食一种粉果和焦@②,焦@②是一种油炸的带馅圆面点, 《太平广记》卷234《尚食令》条记了一条尚食局造@②子手做焦@②子的故事,这位@②子手为了报冯给事的恩,想为冯家做一次@②子,冯给事问:“要何物?曰:要大台盘一只、木楔子三五十枚,及油铛炭火,好麻油一二斗,南枣面少许。”第二天,@②子手来了,“取油铛烂面等调停,袜肚中取出银盒一枚,银篦子、银笊篱各一。候油煎熟,于盒中取@②子馅,以手于烂面中团之。五指间各有面透出,以篦子刮却,便置@②子于铛中。候熟,以笊篱沥出,以新汲水中良久,却投油铛中,三五沸取出。抛台盘上,旋转不定,以太圆故也。其味甚美,不可名状。”焦@②与汤圆的外形和内馅完全一样,所以有人认为,焦@②实为炸元宵(注:参见王仁兴《中国年节食俗》,北京旅游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页。),不过它是用面制作的。

上述汉唐时的元宵节食俗,主要为一些小点心之列,宋代以后,元宵节的饮食就日益丰富起来。

三、 寒食节饮食礼俗

寒食节在清明之前一二日,从先秦以迄隋唐,寒食节均为一个大节日。

寒食的形成有两个源头,周代仲春之末的禁火习俗是它的源头之一,《周礼·秋官·司xuǎn@③氏》云:“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郑玄注云:“为季春将出火也。”所谓季春出火,是与先秦时的星象迷信有关。古分周天恒星为二十八宿。东方青龙宫的角、亢二宿被称作“龙星”,龙星在五行中居木之位,春季见于东方,将引起人间突发大火,因此,在龙星初见的时候要禁火。禁火的这一段时间不能举炊,须得预先准备好食物,在禁火期间吃这种冷食物,也就很自然地被称为“寒食”。

寒食节的另一个源头,是春秋时晋国故地山西一带祭奠介子推的习俗,在寒食节的形成及传承过程中,后一源头的影响越来越大。曹操《明罚令》和晋人陆huì@④《邺中记》皆云寒食断火起因于祭介子推。祭介子推的礼仪,以晋国故地今山西一带最为隆重。该地区人民在战国至三国这一段时期内,寒食禁火时间竟长达一个月之久,“老小不堪,岁多死者”(注:《后汉书·周举传》。)。因此,曹操下令革除寒食禁火一月的旧俗,此后寒食三日才相沿成习。

汉唐时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以下几种:

饧大麦粥,《荆楚岁时记》云: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从其制法来看,并非只是将大麦熬粥加糖,而是先将大麦熬成麦浆,煮熟,再将捣碎的杏仁拌入,冷凝后切成块状,食时浇上糖稀,正如《玉烛宝典》云:“今人寒食悉为大麦粥,研杏仁为酪,引饧以沃之。”后世又将此食品称为麦糕,其中的原料大麦也可以粳米代替。

此外,还有一种名叫干粥的食品,亦称作糗,即炒熟的麦、粟、米粉。食用时,加水调成糊状,也可直接食用。

但是,这些制作简单的寒食节令食品并不合吃惯了珍肴的贵族口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