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破甲武器:锤在古籍上的征战史
终极破甲武器:锤在古籍上的征战史
在古代,将锤类武器统称为“椎”。但是椎仅仅是锤的原始形态,在西周和之后的春秋及战国时代,便已经有了一定的分野。长杆的在与钝刃结合后逐渐演变为殳及后世的棒类武器,在宋代演变为诸多形制,明代的刀棒或大棒也属此类。另外短柄的则就演变为后世的锤、骨朵等武器。在战国时期,锤或者椎并不常用于战阵,但是却有诸多使用记录,笔者便将其中最著名的两个例子记载如下。
其一、窃符救赵
《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信陵君利用屠户朱亥,用大锤诛杀了晋鄙,方才取得了军权救援赵国。“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王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吾今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其二、椎击秦皇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秦灭韩,韩人张良为韩报秦仇,悉以家财求客刺秦始皇,“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
可见当时椎这种武器比较沉重,可以挥击也可以投掷,都是非身强力壮的勇士不能使用。但是因为杀伤威力过剩,所以在直到隋唐之前,“锤”并不运用于军中为制式武器。但是在唐代则有《唐律疏议》中记载“狱官令”中则出现了类似于带头短棒的刑具。在五代时期,因为盔甲技术的升级,同时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影响,打击类武器开始大行其道。宋代首先出现“骨朵”记载的是宰相曾公亮编纂的《武经总要》,其中记载为:“蒜头骨朵以铁若木为大首,迹其本意为脉(胍)肫,大腹也。谓其形如脉(胍)而大,后人语言为 以胍为骨,以肫为朵。其首形制不常,或如蒺藜,或如蒜头,俗以随意呼之。”
从史籍和考古学资料上看,在当时不单是宋朝,辽、金、西夏也都使用这种兵器,因为它本来就是由草原牧猎民族自上古便常见的格斗兵器,最适合于骑马作战。同时骨朵也常作仪卫兵器使用。《宋史仪卫志》:“凡皇仪司随驾人数,崇政殿只应亲从四指挥,共二百五十人,执檠骨朵,充禁卫。”河南禹州白沙北宋一号墓,以及内蒙古、辽宁或其他地区的辽、西夏、金墓壁画中,也都有手执骨朵的仪卫形象。在战场上锤虽非制式兵器,但作为杂式武装,也多有士兵和将领使用。如《宋史岳飞传附子云传》中记载:“每战,以手握两铁椎,重八十斤,先诸登城。攻下随州,又攻破邓州,襄汉平,功在第一。”这段记载在后世也被小说、戏曲等采用并有诸多改编,如著名京剧《八大锤》等。
宋、辽以后的蒙古、元,锤、骨朵是骑兵擅用的兵器,近战肉搏,得心应手。此时的锤的形状多为瓜形,六棱或八棱。明清两代仍沿用元代的瓜锤,有铜制的,也有铁制的。同时也把它做仪仗使用,装长柄,锤首鎏金鋈银,称为立瓜或卧瓜。除了用作普通肉搏外,就如从战国时期的两个故事中看到的,锤还可以用作投掷,因此其也派生了一个亚形。其形状呈球形或方体,与骨朵大同小异,但没有装木柄的銎孔,而在球体的顶端或方体的一侧铸有半环形钮。通过环钮系上绳索,投掷击杀敌人,时人形象地称之为流星锤,也叫做飞锤。
一般多做暗器使用,对于战国时代只能掷出无法收回的缺点,也通过加以绳索进行改进。明天启年间茅元仪编纂的《武备志军资乘器械三》中记载了其使用方法:“锤有二,前者为之正锤,后面手中提者为之救命锤。”意思便是使用时,前面之锤用于击敌,后面的则用于防备。前一击不中时,用后面的锤以防不测。这种流星锤在先秦的鄂尔多斯草原牧猎兵器也可以见到,有的呈球形,外面突出乳丁,有的作多面体,还有的呈秤砣状。不论其形状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一个鼻钮。它们既可以穿上绳索做流星锤使用。还可系短索,索上再接短柄,做链锤使用,若甩动起来,其击打力度比普通骨朵更强。后来,元朝的蒙古骑兵也使用这种链锤,锤的形状多呈六角形。而在明代火器普及后,锤的作用和大多数的打击兵器一样日渐式微,尽管清代仍有使用,但是多是充作表演或者礼仪所用了。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疾病名称 4 英文名称 5 鸡爪风的别名 6 分类 7 ICD号 8 流行病学 9 甲真菌病的病因 10 发病机制 11 甲真菌病的临床表现 111 远端甲下甲真菌病(distal subungual onychomycosis,DSO) 112 白色表浅甲真菌病(white superficial onychomycosis,WSO) 113 近端甲下甲真菌病(proximal subungual onychomycosis,PSO) 114 全营养不良性甲真菌病(total dystrophic onychomycosis,TDO) 12 实验室检查 13 辅助检查 14 甲真菌病的诊断 141 真菌学检查 142 组织病理学 15 鉴别诊断 16 甲真菌病的治疗 161 局部治疗 162 系统治疗 1621 特比萘芬 1622 伊曲康唑 1623 氟康唑 163 中医脱甲 17 预后 18 甲真菌病的预防 181 人群预防 182 一级预防 183 二级预防 19 相关药品 附: 1 用到中药鸡爪风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鸡爪风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鸡爪风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甲真菌病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甲真菌病 已经自动替换为 鸡爪风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jī zhǎo fēng
2 概述鸡爪风(onychomycosis)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丝状真菌(霉菌)引起的指(趾)甲感染。仅由皮肤癣菌感染甲板引起的甲病称为甲癣(tinea unguium)。趾甲癣大多由足癣直接传播,指甲癣则可能由手癣传播或因搔抓身体其他部位的癣病而直接接触感染。甲癣俗称“灰指甲”,中医称为甲真菌病,油灰指甲等,多为手足癣日久蔓延,以致日不荣甲所致。
鸡爪风的治疗应有全面和持久的观点,不仅治疗病甲,并须同时治疗手、足癣,坚持长期治疗。念珠菌性甲沟炎要考虑职业因素,避免潮湿。也应避免甲外伤。
3 疾病名称鸡爪风
4 英文名称onychomycosis
5 鸡爪风的别名
灰指甲;甲真菌病;甲癣;油灰指甲
6 分类皮肤科 > 真菌性皮肤病 > 浅部真菌病
7 ICD号B351
8 流行病学鸡爪风常年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感染为多。男、女、老、幼都可发生,但以青壮年居多,儿童少见,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甲癣患者中,趾甲癣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之甲癣。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及指甲(趾)甲的损伤、手足多汗等均为发病的诱因。
9 鸡爪风的病因鸡爪风仍以皮肤癣菌最常见,约为776%,以红色毛癣菌为主(85%),其次为须癣毛癣菌(12%)、絮状表皮癣菌(2%~3%)。其分解的角蛋白,产生侵袭性酶并入侵和破坏正常组织,导致原发性甲感染。继发性甲感染发生于其他因素损害甲后,多由无分解角蛋白能力的酵母菌和真菌引起。酵母菌中,以念珠菌属为主约占20%左右,其他真菌主要有青霉属和曲霉属,还有白地霉、帚霉属及毛霉属、柱顶孢霉等。有人提出,该病是一种角蛋白变异有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部分人群有此遗传素质。
10 发病机制鸡爪风仍以皮肤癣菌最常见,约为776%,以红色毛癣菌为主(85%),其次为须癣毛癣菌(12%)、絮状表皮癣菌(2%~3%)。其分解的角蛋白,产生侵袭性酶并入侵和破坏正常组织,导致原发性甲感染。真菌开始侵犯远端侧缘甲下角质层,再侵犯甲板底面,逐渐导致甲板变色变质,失去正常光滑外观,甲板下堆积甲床角质层的碎屑,使得甲板与甲床分离脱落(图1),或被患者剪掉,使整个甲板缺失(图2),遗留下角化过度的甲床。一些真菌可产生不同色素如短帚霉产棕色、球拟壳蠕孢产黑色等。有人提出,该病是一种角蛋白变异有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部分人群有此遗传素质。
11 鸡爪风的临床表现
根据甲损害的不同临床特点,鸡爪风可分为下列四型:
111 远端甲下鸡爪风(distal subungual onychomycosis,DSO)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真菌开始侵犯远端侧缘甲下角质层,再侵犯甲板底面,逐渐导致甲板变色变质,失去正常光滑外观,甲板下堆积甲床角质层的碎屑,使得甲板与甲床分离脱落,或被患者剪掉,使整个甲板缺失,遗留下角化过度的甲床。一些真菌可产生不同色素如短帚霉产棕色、球拟壳蠕孢产黑色等。病原菌趾部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短帚霉、曲霉、镰孢、头孢霉,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白地霉和球拟壳蠕孢;指部为红色毛癣菌和白念珠菌(图3)。
112 白色表浅鸡爪风(white superficial onychomycosis,WSO)
较少见。真菌直接通过甲板浅层侵入,形成小的、浅表性白色斑点并增大、融合。最终甲变软、变粗糙,呈琥珀色。病原菌趾部为须癣毛癣菌、头孢霉、曲霉和镰孢。红色毛癣菌少见。
113 近端甲下鸡爪风(proximal subungual onychomycosis,PSO)典型的可见于手指甲近端,开始像白点,可扩大为白斑。表现为甲板底面受累,但整个指甲均可被累及。原发型少见。外伤、糖尿病、银屑病、慢性甲沟炎和外周脉管疾病可继发本型感染。本型在国外随艾滋病发病上升而增多。病原菌趾部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许兰毛癣菌、断发毛癣菌、麦格尼毛癣菌,指部为红色毛癣菌和麦格尼毛癣菌。
114 全营养不良性鸡爪风(total dystrophic onychomycosis,TDO)为上述三型发展的最后阶段,全层甲受累。
此外,还有两个特型:真菌性黑甲,由红色毛癣菌及双间柱顶孢等产黑素的非皮肤癣菌性真菌和酵母菌引起,表现为纵嵴性黑甲。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的原发性甲感染,为甲板全层受累的营养不良型念珠菌病,因甲下碎屑堆积,甲板易于剥离,遗留角化过度的甲床。
12 实验室检查在病原菌趾部可查到真菌或为须癣毛癣菌、头孢霉、曲霉和镰孢。
13 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学:角质增厚,疏松,角质细胞呈网篮状排列,并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可见裂隙、空腔。甲板内如见细长规则菌丝或关节菌丝,提示为皮肤癣菌,其菌丝多横行生长,少数斜行或纵行生长,有的沿腔壁生长。常位于甲板的外层或内层。当甲板严重受损时,甲板全层均可见密集排列的菌丝和孢子;如检出圆形或椭圆形的小细胞,聚集成团,可见芽生孢子、假菌丝及厚壁孢子,提示为酵母菌。
14 鸡爪风的诊断鸡爪风的诊断有赖于甲屑的直接镜检和培养。
141 真菌学检查收集足够的标本是关键。远端甲下型可用刮匙、牙科刮铲及甲起子取甲下碎屑。近端甲下型可用甲鉆或解剖刀,白色浅表型可用刮匙。刮取病变区和正常区交界部位靠近甲床的甲屑,加10%KOH直接镜检。见到分支菌丝即可支持诊断。帚霉、青霉、曲霉、头孢、镰孢、壳蠕孢和白念珠菌等可形成菌丝与假菌丝而与皮肤癣菌混淆。沙堡琼脂培养应采用两管法(其一不含放线菌酮),培养6~8周。
142 组织病理学角质增厚,疏松,角质细胞呈网篮状排列,并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可见裂隙、空腔。甲板内如见细长规则菌丝或关节菌丝,提示为皮肤癣菌,其菌丝多横行生长,少数斜行或纵行生长,有的沿腔壁生长。常位于甲板的外层或内层。当甲板严重受损时,甲板全层均可见密集排列的菌丝和孢子;如检出圆形或椭圆形的小细胞,聚集成团,可见芽生孢子、假菌丝及厚壁孢子,提示为酵母菌。这些菌细胞多位于甲板内层,少数见于甲板外层或中层;甲板中若出现不规则的粗大菌丝,有叶状结构,色泽不均匀,部分呈褐色或黑褐色,生长紊乱,提示为非皮肤癣菌性真菌。
15 鉴别诊断鸡爪风与非皮肤癣菌性真菌鉴别。
16 鸡爪风的治疗鸡爪风的治疗应有全面和持久的观点,不仅治疗病甲,并须同时治疗手、足癣,坚持长期治疗。念珠菌性甲沟炎要考虑职业因素,避免潮湿。也应避免甲外伤。
161 局部治疗适用于病甲数较少的病例。可坚持外涂5%阿莫罗芬指甲油、8%环吡酮氨(环己毗酮氨乙醇)指甲涂剂30%醋酸、乳酸碘配液(10%碘配和乳酸各50%混匀)或复方水杨酸软膏。在涂药前用温水泡脚,并以小刀或小锉轻轻刮除病甲。一般需要坚持6~12个月。也可用40%尿素软软膏使甲软化后刮去病甲,再使用抗真菌药物。还可用外科手术方法将病甲拔除,后涂抗真菌药物。
162 系统治疗适用于多发病甲或局部治疗无效者。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甲情况及甲生长速度等因素调整疗程。
1621 (1)特比萘芬对皮肤癣菌和真菌感染有效。对酵母菌甲感染疗效偏低。可口服250mg/d,指鸡爪风需6周,趾鸡爪风需12周。或采用隔日疗法,第1周250mg/d,第2周始隔日服药,每次250mg,指鸡爪风需3个月,趾鸡爪风需6个月。
1622 (2)伊曲康唑对皮肤癣菌、酵母菌和真菌感染均有效。目前多采用短程间歇冲击疗法,口服200mg,每天2次,连服7天,为1个疗程。指鸡爪风可用2~3个疗程,趾鸡爪风可用3~4个疗程。
1623 (3)氟康唑对皮肤癣菌、酵母菌和真菌感染均有效。每周口服1 次,每次 150mg。指鸡爪风需3~4个月,趾鸡爪风需6个月以上。
163 中医脱甲可用紫色拔膏棍加热软化,贴敷患甲,保持7~10天取下,用钝刀削刮已软化角质,然后继续贴敷,如此反复至新甲长出。或将病甲浸入中药药醋中约20~30min(浸后勿洗去药醋)。本法较脱甲简便。
17 预后趾鸡爪风需用药6个月。
18 鸡爪风的预防 181 人群预防预防甲癣在于去除自身传染源,即根治体癣、股癣、手癣和足癣。这是预防甲癣最积极的预防措施。因此,甲癣的人群预防可参见光皮癣。
182 一级预防(1)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洗脚、修剪指(趾)甲的良好卫生习惯。足汗较多的人应穿较透气的鞋子,并可搽足粉,以保持足部干燥,或穿防霉鞋、袜。
(2)已患有体股癣或手足癣者应积极治疗,直到完全痊愈,避免交叉感染。
(3)不要养成搓足、抠脚的习惯,尤其对患有足癣的患者更应如此。
(4)对患有手足癣者,为防止指(趾)甲癣的感染,可在指(趾)甲上涂搽30%冰醋酸溶溶液,每周2~3次。
183 二级预防甲癣的治疗应与并发的手足癣同时治疗,并需长期耐心地治疗。甲癣活动真菌藏于甲后端深处,一般外搽的药物抵达不到患处,故难于治愈。若将其上面的保持层(坏甲)除去,尔后再外用抗真菌药物,则药物易到达患处。
(1)一般每天可用快刀片将病甲变脆部分削、刮除,不让其出血或致痛为止,然后外搽30%冰醋酸溶溶液或5%碘酊,直到稍有痛感,说明药已到达底层,每月用药1~2次,连续数月,直到病甲除尽,正常新生甲完全长出为止。
(2)亦可用10%冰醋溶液浸泡,每天数次,但效果可能稍慢一些。
(3)拔甲疗法①用30%~40%尿素硬膏贴在病甲上,每4~5天更换一次,病甲可以逐渐软化,甲板与甲床分离,使易于拔除。若不成功,可重复用药。②用水杨酸乳酸软乳酸软膏代替尿素硬膏。③局麻下手术拔甲,必要时可用凡士林纱布包扎伤口,1周后先涂3%水杨酸软膏,以后逐渐增高浓度,最后用复方苯甲酸软软膏和碘酊交替外搽,直至新甲长出为止。
19 相关药品阿莫罗芬、环吡酮、环吡酮氨、醋酸、水杨酸、尿素、尿素软膏、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冰醋酸溶液、碘酊、乳酸软膏、苯甲酸、复方苯甲酸软膏
用到中药鸡爪风的方剂 跨鹤丹,干姜1钱,肉桂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鸡爪风。用法用量:每服3钱,用水2盏,将青钱1个,入
洗癣酊3g,川椒3g,斑蝥4个,醋200ml。主治:灰指甲。用法用量:上药浸1天,早晨用此浸灰指甲,再用
妇女抽筋丸粒。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止抽。主妇女抽麻筋,鸡爪风。用法用量:每服1钱,日服2次,温黄酒送服。注
竹黄酒。用法用量:每次5~10ml,每日2次。注意:灰指甲、鹅掌风等皮肤病患者忌服。摘录:《药酒与膏滋》
舒筋散末)。主治:妇人血气,并产后及热搐搦转筋,俗名鸡爪风。用法用量:每服3钱,井泉石末3钱,大豆半升,
更多用到中药鸡爪风的方剂用到中药鸡爪风的中成药 珊瑚癣净
于脚癣(脚气)、手癣(鹅掌风)、指(趾)甲癣(灰指甲)等。用法与用量:外用,取本品250ml,置脚
癣湿药水:鹅掌风药水功能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治鹅掌风,灰指甲,湿癣,脚癣。癣湿药水的药典标准:品名:癣湿药
肝友胶囊术18g栀子18g莪术(醋制)18g薄荷18g防风18g羌活18g姜黄18g陈皮18g山楂18g蒲
二和丸秘诀》卷四之香连丸:方名:香连丸组成:黄连(大如鸡爪者,去枝梗,横切)3钱,吴茱萸3钱,木香3钱,石
木香顺气丸木香顺气丸:组成:京三棱1两(炮),石三棱1两,鸡爪三棱1两,槟榔1两,木香1两,陈橘皮1两(去白)
更多用到中药鸡爪风的中成药古籍中的鸡爪风 《婴童类萃》:[中卷]中风论
(附破伤风鸡爪风)小儿中风之症,比大人亦同。小儿气血柔弱,肌肉脆薄,若寒温失度,肤腠乘虚为风邪所中
《妇科心法要诀》:[卷五产后门]筋挛证治产后筋挛鸡爪风,血亏液损复乘风。无汗养荣兼散邪,四物柴瓜桂钩藤;有汗八珍加桂枝,黄阿胶大补荣。注
《寿世保元》:[卷二中风]中风恶症可饮冷水冷物。但觉麻木为效。孕妇不宜服。一女子鸡爪风。十指搐搦。服之立愈。一治手足拘挛不伸。牙皂木
《医宗金鉴》:[卷四产后门]筋挛证治24产后筋挛鸡爪风,血亏液损复乘风,无汗养荣兼散邪,四物柴瓜桂钩藤,有汗八珍加桂枝,黄耆阿胶大补
《傅青主女科歌括》:[产后编下卷]补编1 以捉泥鳅为题要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写一篇作文
捉泥鳅抄
在我记忆的深处有袭许多令我开心高兴 的事,有一件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和小伙伴一起去捉泥鳅。
在我六岁的时候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回家,看到田边有许多的小泥鳅,我心里 一亮,点子来了,对她说:“我们来比赛捉泥鳅,看谁捉的泥鳅多,好吗?”“比就比,谁怕谁。”她笑了笑说,我卷起袖子说了句“开始”。就捉起泥鳅,我先用手捉,可是泥鳅 太滑,从我手上逃掉了,我望了望××,看见她用一个小碗在捞泥鳅,不一会儿她捞到了一条小泥鳅,我有点不服气,就学她的样,也拿起小碗捞,可怎么也捞不到,我气坏了,想起了,爸爸说了 一句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静下心来,拿起小碗,蹲在田埂上,等泥鳅过来,过了一会,一只肥肥的泥鳅朝我这里游了过来。我用小碗捞了一下,正好那只胖泥鳅落到我的碗里,我兴奋极了,连忙拿给小红看,可是××的碗里有几只比我更大的泥鳅,我原本还想去捉,但是已经很晚 了,我只好认输。虽然我输了,但是我尝到了,捉泥鳅的辛苦。我决定以后不再浪费食物。
看着夕阳西下,我心里喜滋滋的,因为我不仅看到了夕阳的美,还明的了一个道理:我们遇到事情应该冷静。
2 适合大班的儿歌有哪些
1、《猴子荡秋千》
一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嗷嗷!两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嗷嗷!三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嗷嗷!
四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嗷嗷!五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嗷嗷!这么多的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嗷嗷!
2、《一家人》
大拇指是爸爸,爸爸是司机,开汽车,嘀嘀嘀;爸爸旁边是妈妈,妈妈洗衣服,刷刷刷;个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打篮球,砰砰砰;哥哥旁边是姐姐,姐姐在跳舞,嚓嚓嚓;个子最小就是我,我在敲小鼓,咚东咚。
3、《卷白菜》
卷、卷、卷白菜,卷完了白菜我剥白菜;剥、剥、剥白菜,剥完了白菜我洗白菜;洗、洗、洗白菜,洗完了白菜我切白菜;切、切、切白菜,切完了白菜我炒白菜;炒、炒、炒白菜,炒完了白菜我吃白菜——啊……呜!
4、《石头、剪刀、布》
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右手是石头,胖胖脸胖胖脸(握拳贴小脸两边)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左手是剪刀右手是剪刀,小白免小白免(做小免)石头剪刀布。
石头剪刀布,左手是布右手是布,小螃蟹小螃蟹(手心对前胸两大拇指靠一起、另外的四个指头只是前面弯曲一下)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左手是石头右手是剪刀,小蜗牛小蜗牛(石头放剪刀上面)。
5、《五根手指》
一根手指点点,两根手指弯弯,三根手指叉叉,四根手指汪汪,五根手指喵!喵!喵!
6、《手指兄弟》
兄弟十个分两组(十指伸展手心向外),生来个子有高低(翻动两手手心向内)。老大长得最粗壮(两手伸拇指),老二生来有主意(两手伸食指)。老三长得个子大(两手伸中指),老四生来没出息(两手伸无名指)。
老五别看个子小(两手伸小拇指),拉起勾来有本事(两手小指互勾)。老大碰碰头(两手大拇指相碰),老二碰碰脸(两手食指相碰)。老三老四弯弯腰(两手中指上下运动),老五伸伸腿(两手小指伸展运动)。大家拍手把歌唱。
7、《手指变变变》
一个手指变呀变,变成毛毛虫爬呀爬;两个手指变呀变,变成小兔跳呀跳;三个手指变呀变,变成小猫喵喵喵。四个手指变呀变,变成螃蟹爬呀爬; 五个手指变呀变,变成小鸟飞呀飞。
8、《手指出门》
一个小朋友,出门走走走,碰到大石头,摔个大跟头;两个小朋友,出门走走走,碰见老奶奶,扶着慢慢走;三个小朋友,出门走走走,看见红绿灯,停下不忙走;四个小朋友,出门走走走,看见解放军,向他挥挥手;五个小朋友,出门走走走,碰见大坏蛋,一把抓住他。
9、《手指兄弟》
一个手指点点点(伸出一个手指点宝宝) ,两个手指敲敲敲(伸出两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敲), 三个手指捏捏捏(伸出三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捏) ,四个手指挠挠挠(伸出四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挠) 。
五个手指拍拍拍(两个手对拍) ,五个兄弟爬上山(从宝宝的下身做爬山状), 几里古噜滚下来(在宝宝身上从上往下挠) 。
10、《手指一家人》
大拇哥,二拇弟,中三娘,四小弟,五小妞妞唱大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
儿歌 (nursery rhyme),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儿歌是民歌的一种,全国各地都有。内容多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传播生活、生产知识等。
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词句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曲调接近语言音调,节奏轻快,有独唱或对唱,如公认的全球第一儿歌《一闪一闪小星星》。儿歌中既有民间流传的童谣,也有作家创作的诗歌;近年“彭野新儿歌”很有时代感;另有梁静茹的歌命名为《儿歌》。
(2)关于捉泥鳅的小故事扩展阅读:
儿歌分类:
儿歌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儿歌按其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游戏儿歌、教诲儿歌。游戏儿歌是一种以娱乐为主的儿歌,简单易懂,琅琅上口,贴近生活。相比较而言,教诲儿歌更偏重教育引导,因此又称作启发益智儿歌。
此外,训练语言能力的绕口令可以看做游戏类儿歌的雏形。绕口令的产生,可以追寻到5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古籍中侥幸保存下来的《弹歌》“晰竹,续竹,飞土”,相传为黄帝时所作。据考证,这是比较接近于原始形态的歌谣。
按照产生时间或形式来分,可以分为古代的童谣和现代的儿歌。童谣即是古代的儿歌,只是古代的童谣流传到,大多没有曲调了,只剩下了歌词。按照演唱语言,儿歌可以分为国语儿歌、客家童谣、粤语童谣、英语儿歌等。
国语儿歌大多是现代作品,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采蘑菇的小姑娘》、《小螺号》等等;客家童谣广泛流传于客家地区,以客家话形式传唱,如影响了每一个客家儿童童年的《月光光》;英语儿歌即是以英语为创作语言的儿歌,我们比较熟悉的如《Jingle Bells》等等。
国学儿歌是从古诗词和成语典故中提炼创作的儿歌,如《古意新曲》国学儿歌是由交运集团所属7个单位与交运文化传媒公司联合打造的文化产品。
《古意新曲》国学儿歌不仅仅是儿歌,更是在新时代新常态下打造的家庭歌曲。通过校车上学唱的学生带动其他家庭成员,分工演唱歌曲中的各个角色,从而让“国学儿歌”变为“和谐家庭之歌”。
在学唱合唱过程中,《古意新曲》也让家庭更和睦,孩子更幸福,并且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资料:
3 适合小孩子听的歌曲
邮递马车
4 的故事有哪些
一、1947年, 率领中央机关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有天,进入田次湾, 与十几个工作人员被安排在一小窑洞里住。
房东大嫂感到过意不去,一再解释:“这窑洞太小了!地方太小了!对不住首长了!” 笑着回答:“我们队伍太多了!人马太多了!对不住大嫂了!”大嫂说话中有三个“了”, 风趣回敬了三个“了”,逗得大嫂和同志们都哈哈大笑了。
二、新中国成立不久,名画家齐白石画了一幅画,是一棵生长茂盛的李树,树枝上落着五只形态各异的鸟,生意盎然,十分有趣。
有一天, 、郭沫若和齐白石一起看这幅画。郭沫若想要这幅画,就说:“这画上有我的名字。”他的“理由”是自己的名字叫“尚武”,画上画了五只小鸟,“上五”与“尚武”谐音。 忙说:“且慢!有本人的名字写在上面。”郭沫若、齐白石仔细看,都说画上根本没有主席的大名。
这时不慌不忙地问郭沫若:“你看画上的是什么树?”郭答:“李子树。”“树长得茂盛吗?”“茂盛!”“李树长得很茂盛,这不是敝人的名讳吗?”郭沫若乐得直拍双手,笑道:“妙哉!妙哉!”齐白石听得一头雾水,不解其意。郭沫若向他解释:1947年3月, 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时,曾化名“李得胜”,“胜”与“盛”谐音。
三、50年代末,有一个 让猫吃辣椒的故事在上海广泛流传。传说毛给 和周恩来出了一道难题:怎样才能使猫吃辣椒?刘的办法是硬塞,周的办法是先让猫饿三天,然后将辣椒裹在肉里面骗猫吃下。毛对此二者都不以为然,他开出的办法是将辣椒涂在猫的 上,猫会自己去舔,而且会为能舔干净而兴奋不已。
四、 像母亲一样周济贫穷的乡亲,尽力帮助他能帮助的人,与父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在私塾读书时,中午都是自带午饭的。有一天,当 发现同学黑皮伢子因为家里穷,没有带午饭。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午饭分一半给黑皮伢子吃。以后, 每天吃午饭时,都叫上黑皮伢子,两人一起吃,自己却饿着肚子等到晚上放学回家再狼吞虎咽一顿。
渐渐地,细心的母亲发现了儿子的这个小小变化,就将饭盒换了一个大的。但儿子每天放学回家后依然还要大吃,好像午饭没吃一样。母亲对儿子饭量陡然大增感到奇怪,就问 :“你上学读书怎么比在家干活还吃得多呀?”
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母亲自己的秘密。母亲知道原委后,慈爱地说:“石三伢子,你做得对,只是你不该瞒着我,应该早点跟我说,我好给你多带点饭,省得两个人都吃不饱,不能饿坏了身子呀!”此后,母亲天天给 带上两份饭。
五、1955 年6 月19 日晚, 回到长沙。6 月20 日上午,他参加了湖南省委会议,并找地市委书记10人座谈,主题都是关于农业合作化的问题。省委负责人周小舟、周惠、谭余保、胡继宗等,到停在大 铺的专列上,向 详细汇报了湖南农业合作化兴起的情况,取得的初步经验和产生的问题。
因大雨初晴,在列车上谈话,感到非常闷热, 忽然提出要到湘江去游泳。周小舟看到湘江水位猛涨,水质混浊,担心 游泳有困难,一方面请 的老同学周世钊劝 不去游泳,或改期游泳,另一方面要公安厅负责同志立即调动船只和省体委的游泳队员陪同游泳,做好安全保护工作。
周世钊对 说:“湘江水涨,江面又宽又深,游泳也不方便。”“你不要说外行话!庄子不是说过吗?‘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水越深,浮力越大,游泳起来当然越要便利些,你怎么反说不便呢” 深知周世钊文史知识丰富,故引经据典,阐述江宽水深更好游泳的道理。
下了决心的事,谁也说服不了他。上午10 时, 从长沙七码头乘船至猴子石下水,游到对面河西牌楼口北面登岸,历时一个多小时。
5 捉泥鳅儿歌编造童话故事
1.听童话,写童话。先由教师或口述能力强的学生口述一个童话故事,然后由全班学生写下来。 2.看图画,编童话。开始编时,大都选多幅图构成一组,可以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凭单幅图编童话,故事的情节要通过创造性想象来构思。 3 .看实物,编童话。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某一实物,抓住实物的特点加以想象,编写童话。 4.联系生活实际编童话。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联系生活实际编写童话,帮助学生分清是非、美丑,让学生受到教育。 5.结合课文编童话。教师借助教材中的一些典型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编童话。结合的方法有“扩”、“改”、“仿”、“借”四种。结合课文编 童话,既有利于读,又有利于写。 6.按提纲编童话。教师出示一个童话作文提纲,让学生编童话。这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文章写得有条有理。 7.提供开头编童话。教师只讲一个童话故事的开头,然后学生自由开展想象,把故事编下去。 8.根据在意义上毫不相干的两个物体或者两个词语编童话。教师向学生提供两个毫不相干的物体或词语,让学生通过创造性想象在它们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从而编出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9.听音响编童话。教师向学生提供两种以上的音响,引导学生展开创造性想象,把与这些声音有关的东西、动物或人编进一个童话故事里。 10.根据题目编童话。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个带有童话色彩的题目;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围绕童话故事的中心,运用拟人手法展开想象编童话。
6 《毛主席爱读书的故事》这篇短文赞扬了毛主席()作者选取了()()()()四个方面材料来写,使短文中心更加明确
工作中、出差、日常生活、书的种类和数量
7 捉泥鳅幼儿舞蹈怎么编怎么排 怎么样才能跳出一个故事。。。
建议你去网上搜一下视频,根据情况适当修改
8 的小故事有吗‘;;’
一代伟人 于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的上屋场。
韶山冲是个美丽的地方,群山怀抱,绿树翠竹;在一片松竹掩映的斜坡上,建有一座凹形的房屋,这种房屋当地称作"一担柴"式民居。房屋的墙都是用土砖砌的,一多半盖着青瓦,另一小半盖着稻草。 就出生在那青瓦屋里。这里叫上屋场。 的家门口有两个池塘,是夏天游泳的好地方。
的父亲叫毛顺生。毛顺生只读过两年书,7岁就当家理事,但继承的却是一大笔欠债,不得已去当了几年兵,回来以后在家务农。他聪明能干,善于经商,还作粮食和猪牛生意,很快就还清了债,赎回了15亩稻田,日子越过越好。
的母亲叫文七妹,娘家离韶山冲只10几里地,与韶山冲只隔着一座云盘山,在湘乡县的四都唐家坨。文七妹中等身材,长得清秀,圆脸庞,宽前额,聪慧又善良,勤劳又俭朴,乐于助人,每逢灾荒之年,常接济穷人,深得乡亲们的赞誉。
出生以后,父母非常高兴,满月的时候做"三朝酒",专门请一位有学问的老先生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 ",字润之。 满月以后,母亲文七妹把他带到了外婆家。外婆非常疼爱这个外孙。就请算命先生给外孙测了八字,说要平安长大成人,必须拜一个长寿的干娘。谁长寿呢?外婆认为后山那块两丈多高的石头最长寿。于是,选了个黄道吉日置办了香烛酒醴,把 抱到那块大石头前面,让他作了个揖,拜这块大石头为"干娘",还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石三",按当地的习惯就叫他"石三伢子"。外婆舍不得外孙, 就留在外婆家,一直到4岁。
从小就聪明,人们都夸他长大了一定有出息,是个天才。
那是石三伢子4岁的时候。过年了,外婆给他穿了一身新衣服,头上戴着一顶红风帽,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喜欢跟孩子们逗着玩。他故意板着脸,翘起白胡子,吓唬小孩子们,说:"不许你们在这儿玩,我要割掉你们的耳朵quot;
小朋友们一听,都吓得跑掉了,只有石三伢子站在那儿不动。白胡子老头就问他:"你为什么不跑呢?你不怕我割耳朵?"石三伢子一点都不害怕他,反而问道:"老阿公!你为什么要割我的耳朵呢?"
白胡子老头觉得这个孩子挺有意思,一本正经地说:"我要割下你的耳朵做下酒菜!"
石三伢子一点也不害怕,也一本正经地说:"一个人做事要讲道理。老阿公,你讲不讲道理?你如果有道理,我的耳朵就给你吃;你要是没道理,我就扯掉你的胡子。"
石三伢子边说边笑 地望着白胡子老头,还把红风帽子的扣解开,把耳朵露在外面。
白胡子老头大吃一惊,心想:一个4岁的孩子就有这样的胆量和聪明,真是少见。
在外婆家住的时候,他的八舅开了一个家馆教孩子们读书。4岁的石三伢子跟着去当"旁听生"。几个弟兄背书的时候,因为他们平时贪玩,一个个都憋得满头大汗,脸涨得通红,谁也背不下来。这时候,小小的石三伢子站起来,说:"八舅,让我背吧!"八舅惊奇地说:"你能背吗?""我能背下来,不信,你听!"石三伢子从容地"赵钱孙李,周武郑王…"一气背了下来,一个字不错。外婆听说这件事以后,高兴地说:"石三伢子真是聪明,怕是天上的文曲星下了凡!"
石三伢子6岁就开始跟着大人干活。他常和几个小伙伴去放牛。小孩子贪玩,玩高兴了,就忘牛,不是让牛吃了人家的禾苗,就是牛吃不饱。怎么才能又让牛吃得饱,又玩得好呢?石三伢子想了一个好办法:把小伙伴们组织起来,一伙人放牛,一伙人采野果子,割青草。然后,把牛拴起来,让它们吃割来的青草,小伙伴们就可以做游戏,讲故事。
一次"胜利的罢工"
石三伢子在10岁的时候,为了反抗父亲和老师,曾经离家逃学。32年以后,1936年的秋天, 在陕北一个窑洞里接见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时,曾经有趣地把那次离家逃学称作"胜利罢工"。
这是怎么回事呢?
石三伢子家门口有两口池塘,有一位叫邹春培的老先生在池塘的南岸开了一个私塾,私塾建的像一个祠堂,青砖灰瓦,四个屋角上都有一个高高的风火垛子,蛮气派。私塾办在了厢房的楼上,只有七、八张桌子。
这一年是1900年,石三伢子满17岁。毛顺生把儿子从唐家坨接回家,准备送石三伢子去私塾念书。
石三伢子到了私塾见过邹先生,就对着孔夫子的牌位磕了3个头,就算拜了师。
邹春培老先生对孩子有名的严厉,经常打手板、打 、揪耳朵、罚站、罚跪。那时候的老师都信奉"不打不骂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好人"。可是,石三伢子因为聪明好学,从来没有挨过板子。
邹老先生挺喜欢石三伢子,可是,不喜欢他的倔劲。你看别的孩子,总是大声的朗读,声音一个比一个高。可是,石三伢子念书,总是不出声,邹老先生以为他不好好学。可是,让他背书的时候,他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
一天上课的时候,邹先生让石三伢子背书,按规矩,背书要站起来。可石三伢子说什么也不站起来,就要坐着背。他说:"先生坐着,我也坐着!"邹老先生拿他没办法。
1904年夏天,石三伢子10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
这一天,邹老先生要去吃生日酒,让学生们自己念书。
七八个学生坐在屋里,念着念着不耐烦了。正是三伏天,热得不行,坐在木楼上就像在蒸笼里。有人提议到树林里捉斑鸠,还有人提议到稻田里捉泥鳅,而石三伢子提议到池塘里去洗澡,又凉快,又可以学游泳。大家听了都赞成。几个孩子 衣服跳进了池塘。有会水的,不一会儿就游到了池塘中间,不会水的,就在池塘边洗澡。天气很热,孩子们在水里越玩越高兴。
就在几个孩子在池塘里玩得高兴的时候,邹老先生吃酒回来了。他看到学生们在池塘里玩水,非常生气。
几个学生被叫到了屋里在孔夫子像前罚跪,混身水淋淋的吓得战战兢兢。石三伢子偏偏不跪,说:"洗澡是我带的头,要打就打我吧!"
邹老先生气得火冒三丈,举起二指宽的竹篾片就要打,石三伢子一转身跑下了楼。邹老生气得混身发抖,追下了楼,学生们也跟着跑下了楼。
邹老先生一口气跑到了毛家。毛顺生正在和雇工们一起舂米,见邹老生气呼呼地跑来,不知怎么回事。邹老先生喘着气,大声地对毛顺生嚷道:"你们家石三伢子不得了啦,我教不了了!"毛顺生历来家教很严,一听儿子在私塾不好好学,带头闹事,气得大声说道:"这还了得!"他抓起一根楠竹丫子,和邹老先生一块跑到私塾,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楠竹丫子向石三伢子抽去。石三伢子一躲,回头就跑,毛顺生哪里追得上他,急得直跺脚,骂道:"畜生!你往哪跑!看我不打死你这没王法的东西!"
石三伢子知道,父亲的脾气比邹老先生还暴躁,他不敢回家。这时候,回到家里,肯定要挨一顿打,连母亲也劝不住。
石三伢子拼命地跑,决定不回家了。
石三伢子跑了出来,可是,到哪儿去呢?
他想去外婆家,一想不行,父亲肯定会找到他。
他漫无目的地走着。他想如今皇帝废除科举,省城长沙、湘潭都有洋学堂,洋学堂里不读四书五经,不打板子,何不去看看。想着想着,就决定去湘潭,看一看洋学堂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石三伢子不停地走着,当空日头照着热得直流汗,也没有戴草帽,也没穿草鞋,光着脚板在发烫的碎石路上奔跑。两只脚烫得又疼又痒,一瘸一拐的,真不好受。
石三伢子不声不响地走着,也不敢问路,怕人家知道他是逃学出来的。他走了三天,也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只看见崇山峻岭,青翠的松树和竹林,稀稀落落的房屋。和上屋场的一样,哪里是湘潭呢?
三天了,幸好一些好心的阿婆和大婶们给他饭吃,留他过夜。可是,什么时候能到湘潭呢?
这一天,石三伢子又奔跑了一天,眼看天就要黑了。太阳落山了,晚霞散尽,天空出现了几颗星星,很快天边也挂上了一轮峨嵋月,远处,一只猫头鹰咕咕地叫着,他有点着急了。上哪儿去过夜呢?
正在石三伢子着急的时候,他在拐弯的地方隐隐约约看到一个人影。他壮了壮胆子走上前去,一看是位老爷爷,推着一辆装满木柴的木轮车,车轮子陷在一个坑里。老爷爷怎么用力车子也上不来,累得直喘粗气。
石三伢子跑过去,说:"老爷爷,我帮你推车吧!"老爷爷一看,是个孩子,说:"看你像个念书的,你有力气推车吗?""老爷爷,你喊号子吧,试试看!"
石三伢子双手抓住木轮车前面的横梁,用劲拉着车。老爷爷喊起韶山冲的号子,终于把车拉了出来。
老爷爷十分感谢石三伢子,笑 地向他,为什么天这么晚了还赶路。石三伢子一五一十说了原由。老爷爷听了哈哈大笑,告诉他,你走了三天三夜也没走出韶山冲。这儿离你们家只有8里路,老爷爷说着一指:"你看,那不是韶峰吗?"
石三伢子借着月光一看,前面果然是一道藏青色的波浪形山谷,那最高的山峰像一把钝刀直指天空。那不就是韶峰吗?
石三伢子帮助老爷爷把木柴推回了家,在老爷爷家里美美睡了一宿。
天亮了,太阳升起。老爷爷慈祥地说:"你快回家吧,你们家里到处在找你。" 石三伢子说:"我不能回去,回到家里父亲会打我的!"老爷爷说:"不会的,你父亲已经托人带了话,只要你回家就不再打你,邹老先生也说,只要你发奋读书,以前的事就不再提了。"
老爷爷还耐心地劝石三伢子:"快回家吧!你才10岁年纪,翅膀还没长硬,是飞不出韶山的!"
石三伢子回到了家里,父亲真的没再打他。父亲和邹老先生对他的态度都温和了许多。
这就是 10岁的时候逃学的故事,他自己后来称为"一次胜利的罢工"。 小时候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放牛。小孩子贪玩,玩高兴了,就忘牛,不是让牛吃了人家的禾苗,就是牛吃不饱。怎么才能又让牛吃得饱,又玩得好呢?小 想了一个办法:把小伙伴们组织起来分成三组。一伙人看牛,一伙人割草,一伙人采野果子。 然后,把牛拴起来,让它们吃割来的青草,小伙伴们就可以做游戏、吃野果、讲故事。
少年 有一次去地主家,见地主家为富不仁,把掺了沙的米卖给别人,他非常气氛。然后他吧那掺了沙的米装在地主家用来祭祖的米盅里面,并放在地主家的神位上,辱没地主祖先。
少年 就有很大的志向,为了增长见识,他不顾父亲的反对(他父亲希望他继承他的家产,做个比较富裕的农民),毅然离开家乡,到外面学习,并留下一首诗,诗我忘了,大概意思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去闯世界,如果学业无成誓不归来。
就在三年自然灾害那段时间, 寝食难安:“群众没有粮, 落不得床!”
古籍记载,轻功这门武功是真的在历史上存在过的,现在失传了是因为很多人都不喜欢这个功夫,没有人想去学它,所以就失传了。
我们看过许多古代武术电视剧或小说,无论是哪一种文学作品,古代武侠人物都是非常强大的,许多古代武侠影视剧都有轻功的“表演”,比如,当余蛟龙和李慕白在竹海里打卧虎藏龙时,很多外国人甚至来到中国少林寺学习一些基本的功夫。
只是因为现代人不能达到一个条件。其实,古代有轻功,但没有我们看到的电视剧那么夸张。中国武术历史悠久,流派众多,即使人们对武术不太了解,他们也会了解很多学校,比如少林寺等。其中,轻功是每个练武者必备的。我们现在所说的轻功浮于水面,飞檐飞墙,都是每一位古代武术家必备的。
因此,如果这一关键条件无法实现,你将根本无法练习轻功,此外,还有我们自己的身体问题,里面的武侠人物都有独特的武功,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无论他们去哪里,都能跳过墙和房子,当然,轻功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如此。传统武术学校应该有教学,但遗憾的是,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其实不只是轻功会失传的,再过去的将来,肯定会有很多的武功消失,因为大家都没有时间去学习,也感觉效果并不那么的大,人们常开玩笑的说,再厉害的功夫,也会怕菜刀,况且现在科技力量是如此的强大,功夫在子弹面前,就是小儿科,自然的,没有人愿意去学习了。
人物图像人物简介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卿,初字香圃,又字苍石、仓石、昌硕,一作昌石,号缶庐。浙江湖州安吉县人,寓居上海。1913年被公推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诗书画印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被誉为四绝,为纵跨近、现代的杰出艺术大师。书法初师颜真卿,后法钟繇、王羲之,得力于石鼓文,笔力遒劲,气势磅礴。篆刻钝刀直入,苍劲雄浑。他将书法、篆刻的行笔、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独特的画风,对后人产生极大的影响。著有《红木瓜馆初草》、《元盖庐诗集》、《缶庐别存》等。马衡(1881——1955),字叔平,别署凡将斋,浙江鄞县人,寓居北京。1947年被推为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现代著名的金石书画家、篆刻家、印学家、鉴赏家、考古专家。早年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副馆长、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建国后任全国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著有《金石学概要》、《中国铜器时代戈戟之研究》、《凡将斋印存》等。张宗祥(1882——1965),原名思曾,字阆声,别号假山,又署铁如意馆主。浙江海宁人。1963年被选为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长。著名书法家、版本学家,亦善绘画,擅长古籍校勘。曾先后担任北京大理院推事兼清华学堂教员,浙江军政府教育司中等教育课课长,浙江教育厅厅长。建国后,任浙江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协浙江分会副主席,浙江省政协常委等职。著有《说郛》、《铁如意馆手抄目录》、《冷僧书画集》等。沙孟海(1900——1993),原名文若,号石荒、沙村、兰沙、僧郛、孟公。浙江鄞县人,居杭州。1979年被选为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著名学者,文学泰斗。曾先后担任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南京中央大学秘书,教育部秘书等职。建国后,历任浙江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终身教授,浙江省考古学会名誉会长浙江省政协委员等职。著有《浙江新石器时代文物图录》、《印学史》、《沙孟海书法集》等。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居北京。1993年任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长。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曾任华北军政委员会民政部副部长、人事部副部长,上海市人民政府政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协会副主席,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名誉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等职。1996年,他闻讯《西泠艺丛》即将复刊,寄来5000元人民币资助。1997年为筹建中国印学博物馆,他上书国家有关部门建议给予扶持,并为中国印学博物馆题写馆名。启功(1912——2005),姓爱新觉罗,字元白,满族,居北京。2002年10月任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著名书画家、文物鉴赏家。早年受业于著名史学家陈垣,长期从事中国美术史、中国文学史、中国历代散文、历史诗选和唐宋词教学和研究,他的书法、绘画、旧体诗词亦享誉国内外,有诗、书、画“三绝”之称。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常委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著有《古体字体论稿》、《汉语现象论丛》、《启功书画留影册》等。饶宗颐,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1917年生,广东潮州人,现居香港,2011年当选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他学贯中西,著作等身,通晓多种语言,素有国学大师、汉学家之称,对敦煌学、古文字学、词学、考古学、文献等多个领域均有精深研究。曾多次举书画艺术展,出版书画集多种,擅山水画,书法根植于金石文字。历任香港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著名高校教授和法国远东学院院士等职,曾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高等艺术文化勋章、香港区政府颁发的大紫荆勋章等多种奖项。
本文2023-08-06 00:47:2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6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