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草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金线草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线草 21 拼音名 22 金线草的别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金线草的用法用量 27 备注 28 摘录 3 《中华本草》:金线草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金线草的别名 34 来源 35 原形态 36 生境分布 37 性状 38 金线草的药理作用 39 性味 310 功能主治 311 金线草的用法用量 312 各家论述 313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金线草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金线草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金线草 1 拼音

jīn xiàn cǎo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线草

21 拼音名

Jīn Xiàn Cǎo

22 金线草的别名

毛蓼、山蓼、一串红、铁拳头、红花铁菱角、蓼子七、鸡心七、九龙盘

23 来源

蓼科金线草属植物金线草Antenoron filiforme (Thunb)Roberty et Vautier,以根或全草入药。秋季采全草,割下茎叶,分别晒干备用。

24 性味

辛,凉。

25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祛瘀止痛。用于吐血,肺结核咯血,子宫出血,淋巴结结核,胃痛,痢疾,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痹痛,腰痛。

26 金线草的用法用量

05~1两。

27 备注

(1)同属植物短毛金线蓼Autenoron neofiliforme (Nakai)Hara功效类同。

2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金线草

31 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草药》。

32 拼音名

Jīn Xiàn Cǎo

33 金线草的别名

重阳柳、蟹壳草、毛蓼、白马鞭、人字草、九盘龙、毛血草、野蓼、一串红、蓼子七、化血七、大蓼子、九节风、大叶辣蓼、鸡心七

34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金线草、短毛金线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ntenoron filiforme(Thunb) Roberty et Vautier[Polygonum filiforme Thunb] 2Antenoron neofiliforme (Nakai) Hara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35 原形态

1多年生直立草本,高 50100cm。根茎横走,粗壮,扭曲。茎节膨大。叶互生;有短柄;托叶鞘筒状,抱茎,膜质;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615cm,宽36cm,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有长糙伏毛,散布棕色斑点。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红色;苞片有睫毛;花被4裂;雄蕊5;柱头2歧,先端钩状。瘦果卵圆形,棕色,表面光滑。花期秋季,果期冬季。

2本种与金线草的主要区别为:叶先端长渐尖,两面有短糙伏毛。

36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缘、路旁阴湿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山西、陜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金线草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2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河南等地。

37 性状

性状鉴别(1)金线草 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条块,长215cm,节部略膨大,表面红褐色,有细纵皱纹,并具众多根痕及须根,顶端有茎痕或茎残基。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粉红色,髓部色稍深。茎圆柱形,不分枝或上部分枝,有长糙伏毛。叶多卷曲,具柄;叶片展开后呈宽卵形或椭圆形,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成近圆形;托叶鞘膜质,简状,先端截形,有条纹,叶的两面及托叶鞘均被长糙伏毛。气微,味涩、微苦。

(2)短毛金线草 茎枝无毛或疏生短伏毛;叶片长椭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长渐尖,略弯曲,有短糙伏毛;托叶鞘疏生短糙伏毛或近于无毛。

显微鉴别 金线草茎横切面:韧皮纤维束散在。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稀少,散见于木纤维中。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淀粉粒多单粒,圆形、长椭圆形、三角形,直径38μm,脐点多在中心。草酸钙簇晶直径3240μm。

38 药理作用

具收涩、止泻、抗微生物作用。

39 性味

辛;苦;性凉;小毒

310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利湿;散瘀止痛;。主咳血;吐血;便血;血崩;泄泻;痢疾;胃痛;经期腹痛;产后血瘀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疒累)疬;痈肿

311 金线草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312 各家论述

1《广西中药志》:祛风止痛,健脾燥湿,散瘀消肿。治霍乱吐泻,风湿痛,痈肿瘰疬。

2江西《草药手册》:散瘀止血,解毒利气。治吐血,咳血,下血,血崩。

3《陜西草药》:收敛,止血,止痛。治跌打损伤。

313 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金线草的方剂 金线顶

拼音:jīnxiàndǐng处方:金线重楼(俗名金线吊虾蟆。采得去外黑皮,用石打碎,勿犯铁器,晒干

碧霞散

弦)5钱,铜青(另研)5钱,大黄(生用)5钱,金线重楼(即金钱钓虾蟆)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

追疔夺命丹

方:羌活独活青皮防风黄连赤芍细辛甘草节蝉蜕僵蚕金线重楼泽兰金银花各等分功能主治:祛风清热,解毒消肿

青盂汤

,对服)知母18克蝉退(去足、土)9克僵蚕6克金线重楼(切片)6克粉甘草45克功能主治:治瘟疫表

金线膏

拼音:jīnxiàngāo《魏氏家藏方》卷九:金线膏:处方:黄丹2两(用银铫内炒紫色为度,倾在净地

更多用到中药金线草的方剂

用到中药金线草的中成药 金荞麦片

ian标准编号:WS3B361298本品为金荞麦浸膏片。性状:本品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

止喘灵气雾剂

拼音:zhǐchuǎnlíngqìwùjì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ZhichuanlingQiwuji

维甜美降糖茶

10g玉竹10g天花粉10g山药10g银线莲5g葛根8g金丝苦楝10g茯苓8g青果肉600g山楂6

健肾壮腰丸

钙方晶直径20~40μm。纤维壁厚,木化,胞腔呈线形,直径10~45μm。果皮表皮细胞多边形,壁较

益心酮片

拼音:yìxīntóngpiàn英文:益心酮片药典标准:品名:益心酮片YixintongPian处方

更多用到中药金线草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金线草 《鸡峰普济方》:[卷第十七]眼目

子插牙中即不痛咽喉无忧散治热毒上冲咽喉百疾垂楼金线草甜硝板蓝根茯苓蒲黄紫河车百药煎贯众莲子心白僵蚕

《急救广生集》:[卷九·外治补遗]小儿鹅白

用金线草煎服即愈。《急救广生集》清程鹏程公元1805年

《本草纲目别名录》:[本草纲目释名]草部(上)

)菟丝(菟缕菟芦赤纲唐蒙野狐丝菟菟丘玉女火焰草金线草)伏鸡子根(承露仙)防己(解离石解)九仙子(仙

《本草纲目拾遗》:[卷五草部下]金线钓虾蟆

蔓生田野山石间,叶似三角风,光润带青**。根名金线钓虾蟆,又名独脚蟾蜍,亦名金线重楼。准绳痘毒方中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蚤休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焦栀子的炮制方法 5 焦栀子的性状 6 栀子的性味归经 7 栀子的功效与主治 8 焦栀子的炮制作用 9 栀子的炮制研究 9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9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93 工艺研究 10 焦栀子的贮存方法 11 焦栀子的药典标准 111 品名 112 来源 113 制法 114 性状 115 含量测定 116 鉴别、检查 117 性味与归经 118 功能与主治 119 用法与用量 1110 贮藏 1111 出处 12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焦栀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焦栀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焦栀子 1 拼音

jiāo zhī zǐ

2 英文参考

stirbaked FRUCTUS GARDENIA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焦栀子为栀子的炮制品。栀子的炒法晋代已有,见《肘后备急方》。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 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1]。焦栀子表面焦**[1]。栀子苦寒之性甚强,易伤中气,且对胃有 性,脾胃较弱者服后易吐,炒后可除此弊[1]。焦栀子有清热除烦的功用[1]。焦栀子比炒栀子苦寒之性略弱,一般脾胃较虚弱者可用焦栀子[1]。常用于热郁心烦,肝热目赤[1]。如治热病心烦,胬肉攀睛,羞涩难开[1]。

4 焦栀子的炮制方法

汉代有擘破(《注解伤寒论》)的炮制方法[1]。

晋代有炒炭、烧末(《肘后备急方》)的方法[1]。

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甘草水制(《雷公炮炙论》)[1]。

唐代有炙法(《备急千金药方》)[1]。

宋代增加了“炙酥拌微炒”(《太平圣惠方》)、姜汁炒焦黄(《产宝杂录》)等炮制方法[1]。

元代提出“炒令十分有二焦黑”(《丹溪心法》)及蒸制(《世医得效方》)[1]。

明代炮制方法较多,有微炒、煮制(《普济方》)、纸裹煨(《奇效良方》)、酒浸(《外科理例》)、童便炒(《医学入门》)、蜜制(《寿世保元》)、盐水炒黑(《宋氏女科秘书》)、炒焦(《景岳全书》)、酒洗(《审视瑶函》)等炮制方法[1]。

清代多用辅料制,有酒炒(《外科大成》)、姜汁炒黑(《本经逢原》)、乌药拌炒、蒲黄炒(《得配本草》)[1]。同时还对炮制作用的论述也比较多,如“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止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本草备要》);“淋症童便炒,退虚火盐水炒,劫心胃火痛姜汁炒,热痛乌药拌炒,清胃血蒲黄炒”(《得配本草》)[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黄、炒焦、炒炭等[1]。

净栀子的制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碾碎[1]。

焦栀子的炮制方法为:取栀子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焦**,取出晾凉[1]。

5 焦栀子的性状

栀子为不规则碎块状[1]。表面红**或棕红色[1]。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1]。种子扁卵圆形,红**[1]。味微酸而苦[1]。

焦栀子表面焦**[1]。

6 栀子的性味归经

栀子味苦,性寒[1]。归心、肺、三焦经[1]。

7 栀子的功效与主治

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能[1]。

栀子长于泻火利湿,凉血解毒[1]。常用于温病高热,湿热黄疸,湿热淋症,疮疡肿毒;外治扭伤跌损[1]。如治温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的栀子仁汤(《不居集》),治湿热黄疸的茵陈蒿汤(《注解伤寒论》),治跌打损伤,青肿疼痛,可用栀子研末与面粉、黄酒调敷[1]。

炒栀子与焦栀子功用相似,炒栀子比焦栀子苦寒之性略强,一般热较甚者可用炒栀子,脾胃较虚弱者可用焦栀子[1]。二者均有清热除烦的功用[1]。常用于热郁心烦,肝热目赤[1]。如治热病心烦,胬肉攀睛,羞涩难开[1]。

栀子炭善于凉血止血,多用于吐血、咯血、咳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1]。如十灰散(《十药神书》)[1]。

8 焦栀子的炮制作用

栀子长于泻火利湿,凉血解毒[1]。常用于温病高热,湿热黄疸,湿热淋症,疮疡肿毒;外治扭伤跌损[1]。如治温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的栀子仁汤(《不居集》),治湿热黄疸的茵陈蒿汤(《注解伤寒论》),治跌打损伤,青肿疼痛,可用栀子研末与面粉、黄酒调敷[1]。

栀子苦寒之性甚强,易伤中气,且对胃有 性,脾胃较弱者服后易吐,炒后可除此弊[1]。炒栀子与焦栀子功用相似,炒栀子比焦栀子苦寒之性略强,一般热较甚者可用炒栀子,脾胃较虚弱者可用焦栀子[1]。二者均有清热除烦的功用[1]。常用于热郁心烦,肝热目赤[1]。如治热病心烦,胬肉攀睛,羞涩难开[1]。

9 栀子的炮制研究

栀子含都桷子苷(京尼平苷geniposide)、栀子苷(gardenoside)、山栀子苷(shanzhiside)、栀子酮苷(gardoside)等多种环烯醚萜苷类以及熊果酸、绿原酸等多种有机酸类[1]。

9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1)对京尼平苷的影响:以栀子中京尼平苷为指标,用薄层扫描法对栀子及其炮制品进行分析比较[1]。实验结果表明,京尼平苷主要集中在栀子仁中,栀子壳含量相当低;炒栀子和

焦栀子中京尼平苷含量均有所下降,焦栀子比炒栀子更明显[1]。又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与上述大同小异,同时测出炒炭后栀子苷含量下降幅度较大[1]。

(2)对熊果酸的影响:对熊果酸的研究是采用薄层扫描法,分析比较了栀子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结果表明,栀子生品、炒品、炒焦品、姜炙品、烘品1~4(烘制温度为125℃、150℃、175℃、200C)中熊果酸含量无明显差异,炒炭品、烘品4(烘制温度200℃)中熊果酸较生品明显降低[1]。

9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1)对胆红素的影响:山栀子对家兔结扎总输胆管后,血中胆红素出现量有轻度的抑制作用,生栀子与焦栀子之间差别不大[1]。

(2)止血作用:生栀子与焦栀子给家兔注射15g的剂量时均有显著缩短血凝时间的作用;而在075g剂量时,生山栀仍有作用,焦山栀则无此作用[1]。

(3)退热作用:对注射酵母液而引起发热的家兔,生山栀有明显的解热作用,而焦山栀无此作用[1]。

(4)抗炎作用:生栀子的抗炎作用最强,经不同方法炮制后的栀子抗炎作用明显减弱,且随温度升高,抗炎作用逐渐降低[1]。当温度超过175℃时,抗炎作用消失[1]。栀子加热炮制后抗炎作用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京尼平苷受热破坏或分解所致[1]。

(5)对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栀子水煎液对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经不同方法炮制后,抑制作用减弱或消失[1]。

(6)护肝作用:栀子生品有明显对抗CCl4所引起动物肝急性中毒的作用,经不同方法炮制后,护肝作用均降低[1]。实验初步认为,栀子若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应以生品为好[1]。

另据报道,生山栀与焦山栀对金**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的抑菌作用相似;对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的抑制作用以生山栀为佳;焦山栀则对痢疾杆菌的作用较生栀子略强,这一点和中医对大便溏薄者用焦山栀是一致的[1]。

93 工艺研究

对烘法是否能代替炒法进行了研究,比较了生栀子、焦桅子、烘栀子的栀子苷含量,从定量结果看,烘和焦制品中栀子苷无显著差异[1]。从两种不同炮制方法加工后的样品提取液的δ值看,δ烘值比δ焦值小,说明用烘的方法炮制得到的结果比较恒定,便于控制质量[1]。考查不同温度炮制栀子炭对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栀子炮制后,栀子苷和鞣质均有明显变化,随温度增高,栀子苷的含量递减,当炮制温度高于180℃以后,含量下降幅度较大,说明超过栀子苷熔点温度(162℃~164℃)时,苷分解严重[1]。鞣质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当高于200℃以上时,鞣质含量下降,且大部分炭化[1]。从而认为炒栀子温度应控制在160℃~200℃之间[1]。

10 焦栀子的贮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1]。

11 焦栀子的药典标准 111 品名

焦栀子

Jiaozhizi

GARDENIAE FRUCTUS PRAEPARATUS

112 来源

本品为栀子的炮制加工品。

113 制法

取栀子,或碾碎,照清炒法(附录ⅡD)用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或焦黑色,果皮内表面和种子表面为黄棕色或棕褐色,取出,放凉。

114 性状

本品形状同栀子或为不规则的碎块,表面焦褐色或焦黑色。果皮内表面棕色,种子表面为黄棕色或棕褐色。气微,味微酸而苦。

115 含量测定

同栀子药材,含栀子苷(C17H24O10)不得少于l0%。

116 鉴别、检查

同栀子药材。

117 性味与归经

苦,寒。归心、肺、i焦经。

118 功能与主治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119 用法与用量

6~9g。

1110 贮藏

同栀子药材。

1111 出处

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

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

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

这里,择其要者,略加论述,以飨读者。

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

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 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有人说中药就是树皮,草根,这话说对了一部分。

中药离不开树皮,草根,如苦楝根皮,牡丹皮,茜草根,白茅根等均是中药,但不是所有的树皮,草根都是中药;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

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目前,随着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许多民间药物也归入中药的范畴。

所以,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

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其一,毒药非“毒”

追溯到远古神农时代,《淮南子·修务训》中这样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二毒。

”由此,古代把所有治病的药物泛称“毒药”。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

”在古人看来,是药三分毒,实际上是指药物的特性;后来才用以专指毒性较大的药物。

《医学问答》对此有解释:“夫药本毒药,故神农辨百草谓之‘尝毒'。

药之治病,无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

”医圣张仲景更有精辟之论:“药,谓草、木、虫、鱼、禽、兽之类,以能治病,皆谓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称之为毒药。

”神农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说他一日之中,辨别了 70余种药物的特性。

药之特性,用对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错了就会伤人害命。

对中药,一言以敝之,就是用毒药治病。

神农尝百草的本草,是一种勇于探索的伟大义举,是一种舍生忘死的高尚行为。

无怪对起步于先秦、成书于东汉、历经几百年、融汇了几代医药学家的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第一部中药学巨著,作者们宁肯要隐去自己的姓名,而冠以“神农”之名——《神农本草经》,除了受托古之风的影响之外,恐怕也是对这位中华民族药物学的圣祖的一种纪念吧 ! 由此不难看出,“毒药”一词的丰富文化内涵。

正是这毒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疗病保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二,四气疗疾

中药有“气”,“气”是什么?它能治病?我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在《神农本草经》中说:“药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药之“四气”便由此而来。

中医药理论中说到“气”,居然有 27个义项。

这个“气”,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而是特指“药性”。

我们的先祖用寒、热、温、凉来诠释药的特性,比“毒”要具体、科学多了,这中药的补,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别具文化情趣。

有补气、补心、补血、补肾、补脾、补肝、补肺、补阴、补阳等等,与之相应的 方药有“补心丹、补肝散、补肺散、四物汤、归脾汤、补阴丸、补血荣筋丸、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百合固金汤、补阳还五汤、补肾磁石丸、补肺阿胶汤等等,有以上功能的单味药,不下数十种,举不胜举。

此类补法多是补脏气。

这个“补”,是调理、增强的意思;这个“气”,是指生理功能,即用药物来调理增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使之发挥正常作用,充分体现中药对人体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

《神农本草经》中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 (即“类”),并说:“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

”又说:“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

所谓养命、养性,都是突出了中药调养人体的功效,从而保证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正常,这就是许多人信奉中药的原因之一。

这是中药学的进步,也是它的特色,这其中也充满了文化意味。

中药的这种特性,被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因为它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

对于寒病就要用热性药,对于热病就要用寒性药,这里药性与病性是相逆的,所谓相反相成,这就是药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

若非如此,如果“以热益热 (用热药治热病,下句仿此),以寒增寒”,就会导致“精气内伤,不见(现)于外”,这是治疗上的严重失误 (《汉书·艺文志·文技略》)。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严肃地批判了那些“寒而冷之(是寒病,却用寒使病症更寒,下句仿此 ),热而温之”的医生,“是重加(即加重)其病”,必导致死亡。

中医药学上称这种用药方法为“正治”,即常规治法。

还用一种“反治”,将在本文“其五”中有述。

由此可见,运用药的“四气”来治病,是多么重要,许多服用过中药的人,或许对此知之甚少。

其三,药补趣话

此外,还有味补。

《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

这五味对人体有何作用呢?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讲得明白:“五味所入 (即进的器官):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可见药味不同,功效各异,原因是,酸味能收能涩,苦味能泄能燥,甘味能补能缓,辛味能散能行,咸味能软坚润下。

根据五味的药用功能与进入相应脏腑的情况,也可以发挥其“补” (或补养、或调理)的作用。

这些恐怕都是一般人并不熟知内涵。

更有出人意料的补,将在本文“其五”中有述。

其四,君臣佐使

君臣本是一个政治术语,古代天子、诸侯都称君,辅佐君者称为臣,君臣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

古代药学家将它引入药物配伍组方中,成为方剂组成的基本原则。

早在西汉初年成书的《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岐伯回答黄帝关于“方制君臣”时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神农本草经》说:“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欇”。

明代的何伯斋更进一步阐释说:“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使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

十分清楚地讲明了君、臣、佐、使之药的功能。

更详尽一点说,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或者是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是辅助君臣药起治疗作用,或治疗次要症状,或消除 (减轻)君、臣药的毒性,或用于反佐药,使药是起引经或调和作用的药物。

以《伤寒论》中第一方“麻黄汤”为例,主治外感风寒的表实证。

君药——麻黄 (3两),辛温,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发肺气以平喘逆。

臣药——桂枝 (2两),辛甘温,温经和营,助麻黄发汗解表。

佐药——杏仁(70个),苦温,降肺气助麻黄平喘。

使药——炙甘草(1两),苦温,调和诸药又制约麻、桂发汗太过。

麻、桂、杏皆入肺,有引经之效,故不再用引经的使药。

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的药性有有次,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协调作用,形成一股强大的药力,去攻克外感风寒这一堡垒,临床疗效十分显著,成为千古名方、经方。

中药方剂的组成不是几种药物的简单组合,而是在丰富的临床实践基本上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中文化内涵的核心就是儒家所强调的“和”。

其五,药中哲理

中药自有它的药理,如前所述;还有它的哲理,常为人所忽视或不识。

我们知道,哲学是教人如何以更高层次认识事物、认识世界,并从中找出规律,以更好地指导我们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这里仅就药中哲理略谈一二。

(一)药性有“阴阳”:“阴阳”本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概括了天下万物相对的两种不同属性,大至宇宙天地,小至草木鱼虫的矛盾与对立、共性与个性,无不尽在其中。

这里仅择一些与自然、医药、人身有关的概念,以见一斑:天地、日月、男女、刚柔、动静、升降、生死、长消、寒热、正邪、益损、增减、气血、脏腑……《神农本草经》说:“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

”后世医药学家多用“阴阳”来阐释药理。

金代医家李杲在《东垣十书·汤液本草》的“药类法象”一章中说道:“温凉寒热,四气是也。

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

此乃天之阴阳也……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

辛甘淡者,地之阳也;酸苦咸,地之阴也。

此乃地之阴阳也。

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为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

气之厚者,为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凉寒是也……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甘涌泄为阴。

”通过阴阳,既阐释了药之特性,又阐明了药之功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规律性。

(二)治则有“反治”。

在其二中提到了“正治”,还有“反治”。

反治与正治相反,是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时,对正治法发生格拒而采用的治法。

其中有“热因寒用”,是以热药来治疗真寒假热证,要佐以少量寒药,或热药凉服才发挥作用;有“寒因热用”,是指用寒凉药治真热假寒证,要佐以少量温热药,或寒药热饮才发挥作用。

这既体现了中医的辨证,又体现了用药的辩证法,具有很深的哲学内涵,这是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之处。

(三)补益有哲理。

在其三中,讲到两方面的药补,金代医家张以正论补,颇具哲理,别树一帜。

1、他在《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一文中,从扶正祛邪的角度,按照中医五行理论,认为祛邪就是扶正,独出心裁,提出了与《素问》不同的“五补”:“辛补肝,咸补心,甘补肾,酸补脾,苦补肺”的观点。

以“辛”为例,辛味原本入肺,属金;肝属木,金能克木,所以用“辛补肝”(以下均仿此)。

张以正治病强调以祛邪为主,认为邪去正自安,偏重攻法,他所谓“补”,实际上已含有“攻治”的意味,后世称他为“攻下派”。

2、他在《补论》中,更是高论迭出:“予请为言补之法,大抵有余者损之,不足的补之,是则补之义也。

阳有余而阴不足,则当损阳而补阴;阴有余而阳不足,则当损阴而补阳”。

那么,具体如何补呢?他是这样阐述的:是热证,就用芒硝大黄一类的寒药,为了“损阳而补阴”;是寒证,就用干姜附子一类的热药,为了“损阴而补阳”。

他的结论语出惊人:“岂可以热药而云补乎哉?而寒药亦有补之义也。

”仅此二例便可以看出,这正是张从正所以能自成一家的超人之处。

其中的哲理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方解药文化之三昧。

(四)用药讲“中和”。

“中和”是儒家的哲学,认为能“致中和”,则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

《说文》云:“……事之调适者谓之和。

”中和,用于药理之中,含义有三层:一是调和,以不同的因素适度配合,使之比例恰当,如厨师之烹调羹汤,含有方法的意思;二是和谐、均衡、统一的状态。

“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是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目附和。

可见,君子是很懂得“和”的道理的,我们的古代医药家们就是这样的君子!杨伯峻在《论语注释》中形象地解释“和”:“和,如五味之调合,八音之和谐,一定要有水、火、酱、醋各种不同的材料才能调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长短、疾徐各种不同的声调才能使乐曲和谐。

”君臣佐使之中,还有一个最佳组合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麻黄汤中的几味药能达到最佳的辛温解表之效,而麻黄与细辛、羌活等辛温解表药物相配,却达不到这种效果的原因。

君臣之间,不但有相互协调(配合)的关系,还有相互制约的关系,晏子说:“君臣亦然。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而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何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意思是:君臣也是这样,不能君说可,臣也说可;君说否,臣也说否,这样“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应当君说可,臣献其否成全可,反之亦然。

方药中的君臣,也是这样的道理。

从麻杏石甘汤,是治疗邪热壅肺的名方,用麻黄为君药,宣肺平喘,是“火郁发之”之义,但其性温,故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臣药,石膏既可清宣肺热,又可制约麻黄温性,使其去性存用,两者相配,肺郁解,肺热清,咳喘平,疗效可靠,深得配伍变通之妙,此可谓“臣献其可而去其否”之范例。

我想,中药方剂之所以有数千年的生命力,决不是偶然的,我们在本文中所提及的其二、其三、其四及其五的内容,在世界药学理论和文化中,都是独具特色、独一无二的。

它们不仅融汇了我们祖先在药学上的唯物辩证的睿智,而且形成了中药方剂必须遵循的圭臬,还具有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

其六,用药有兵法

古人说:“用药如用兵,任医如任将。

”用兵用兵法上的战略和战术,而用药也是如此,不但要熟知药性,更要切中病机,有的放矢,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若说用药如用兵,就必须要了解它们的比拟中的联系:药有性属类别,兵有种类装备;药有轻用重用,兵有辅攻主攻;药有缓急攻补,兵有虚实强弱;药有配伍精良,兵有出奇制胜……清代名医徐大椿,不仅精通医术,而且深谙兵法,“舞刀夺槊、勾卒嬴越(布阵指挥作战)之法,靡不宣(广泛)究”,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曾专著《用药如用兵论》,以讲述其中的道理。

他十分形象而透辟地论述道:对于循着六经传变的病邪,要预先占据它尚未侵袭的部位,就好比切断敌军的必经之路一样;对来势凶猛的病邪,要赶快守护那尚未致病的部位,就好比守卫我方险要的疆土一样;对挟带积食而造成的疾病,要首先消除积食,就好比敌方的辎车粮食已经烧毁一样;对新旧病的并发症,一定要防止新旧病邪会合,就好比切断敌方的内应一样……此外,还说到用药要辨明经络,好比派出侦察部队;依据病的寒热有反治之法,好比实施分化离间的策略……病势正在发展,就不宜在病邪猖獗时攻治,应坚守正气,好比使敌军疲惫;病势衰退,就一定要穷追病邪退去之处,再增加精锐药物,这好比摧毁敌人的巢穴。

还涉及到许多方面,这里不一一例举。

总之它充分启迪我们,在用药、用兵之间,去深入探讨其中的道理,决不是故意耸人听闻。

徐大椿最后总结道:《孙子兵法》一书,治病的方法完全包括在里面了。

多么催人深思

其七,中药理念

说到中药理念,似乎没有问题,但实际并非如此。

在许多普通人、乃至专业人士中,仍对此存在模糊的认识。

这里仅就一个热门话题“天然药物等于中药吗”谈谈看法。

前些年当世界兴起“天然药物”热的时候,我们自己业内的人也主张用“天然药物”来取代“中药”,并说这是与世界接轨,是让西方人接受中药的一个重要举措。

此举曾在药界掀起了不小的浪潮,一直延续至今。

稍有知识的人都知道,“天然药物”的提出和兴起,是西方医药界针对西方人惧怕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转向自然界寻找新的药物途径,通过研究,从某些含有特殊药用成分的动植物身上,运用科技提取一种或(几种)药用成分,制成药物,用于临床,这无疑是当代制药学的一个新的领域、一种新的发展。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为什么有些人竟以接受新事物为幌子,一下子就联系上中药了,认为中药汤剂西方人说它是“一锅浓浓的草根树皮黑汤,既不卫生,又难喝,还说不清它的成分,实在可怕”;中药丸剂西方人说它是“一团黑乎乎的药丸,难以接受”。

于是就下了这样的结论:中药落后,成分讲不清,应该赶紧改成“天然药物”,否则就会在国际上没有市场、没有前途。

难道“中药”真的面临绝境,惨到要改名换姓才能生存的地步吗?我们的观点是明确的:“天然药物”不等同于“中药”,务请诸君保持清醒头脑。

对于“天然药物”的概念与内涵,上文已做简述;而“中药”的概念与内涵,与之决不相同。

尽管中药材大都取自“自然界”,有些也可以直接药用,但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药”,我们称之为“中药”的,也不是可以笼统而言的,首先,是指经过炮制的各类饮片。

炮制的作用,除了清除杂质,便于制剂和服用外,更重要的是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加强疗效。

以地黄为例,生地黄清热凉血,经用酒蒸晒成熟地黄之后,就具有温性而滋肾补血的功效。

炮制总分为水制、火制、水火合制等。

水制有洗、漂、泡、渍、水飞等;火制有煅、炮、煨、炒、烘、焙、炙等;水火合制有蒸、煮、淬等。

而每一种方法中又细含若干种具体方法,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

而这些炮制方法,现在已成为我们国宝级的机密。

其次,中药是指按照四气五味、君臣佐使等特性与法则配比而成的方剂药物,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杂合物,然后根据需要,或汤、或丸、或散、或膏……由此可见,“中药”与“天然药物”,既不可混为一谈,又不可相互取代。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药,有什么必要因“天然药物”的兴起,就乱了阵营,自动退避,主动靠拢,甚至要宣告投降呢?中药,就是中华民族的药,只有首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它的四气五味、君臣佐使、正治反治等一系列独特法则与文化内涵,是不可轻意弃置,更不可随意取代的。

不能西方人说它是“一锅浓浓的黑汤”、“一团黑黑的药丸”,我们就自觉中药落后,没了底气。

如果放弃了汤药,中医的特色(辨证论治)也就失去了光彩,后果严重。

现在有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无疑都是高深的科学门类。

由此我联想到了一锅汤药、一团药丸,目前对它们经过配比后的药物成分暂时说不清,那么,何不将它称之为“模糊药学”呢?由此我又联想到世界无论是自然界或是科学界不是有着许许多多的“模糊”难题在困惑着人类,等待我们去考察、研究、揭秘吗?对宇宙,我们知道了多少,又有多少模糊未知的,但是,我们不是有综合宇宙学吗?对人类居住的地球,我们依然存在许多模糊与未知,不是有综合地球学吗?就说对人体自身,我们到底还有多少模糊与未知,人类基因图谱的问世,无疑是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而综合性的人体科学还面临着多少有待探索的课题。

人类不会因为对某种自然现象处于模糊之中,而去指责它;人类不会因为对金字塔等许多古代建筑处于模糊之中,而去指责它们;人类更不会对自身的器官、组织、功能模糊不解,而去责怪它们……同理,人类暂时对一锅药汤、一个药丸的成分处于模糊之中,又有什么了不起呢?何况它们已存在了几千年,救治和保养的人数以亿计,仅这一条就足以证明中药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我不相信把这些道理告诉西方人,他们还要跟中药较劲 !要让世人都知道中药的内涵、中药的文化,其底蕴是何其丰富!我们的任务,在把中药推向世界的同时,要加大药文化宣传的力度。

我主张“中药”与“天然药物”应该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友善共存、各谋发展。

世界如此辽阔,人类如此之多,不可能容不下这两种事物同生共存。

它们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完全不必“合二为一”。

是金子总在闪光。

西方人不是照样吃上了中国的煎饼、油条、豆汁和菜肴吗?照样唱上了中国的歌曲、京剧,说上了中国的相声,穿上了中国的旗袍、布鞋吗?如果真有需要,外国人照样会喝中药汤、吃中药丸的。

中药的配伍

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常表现为虚实并见、寒热错杂、数病相兼,故单用一药是难以兼顾各方的。

所以临床往往需要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

药物配合使用,药与药之间会发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强或降低原有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副作用,有的则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

因此,在使用两味以上药物时,必须有所选择,这就提出了药物配伍关系问题。

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为“七情”,“七情”之中,除单行者外,其余六个方面都是讲配伍关系。

现分述如下: (一)单行:即不需配伍,单用一味药即可治愈疾病,称为单行。

如清金散就是单用一味黄芩,治肺热咳血的病证。

(二)相须:即将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以增强原有疗效。

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大黄与芒硝配合,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止痉定搐的作用。

(三)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然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加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

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四)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五)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

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

(六)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七)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

上述除单行外的六个方面,其变化关系可以概括为四项,即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①有些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②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③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④一些药物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

基于上述,可知从单味药到配伍应用,是通过很长的实践与认识过程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

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

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剂型,即为方剂。

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

墨旱莲是一种菊科植物--乌骨草的全草。揉其茎叶时,可见黑色的汁液漂浮出来,故又称“月食”,又称“青草”、“莲子草”。整个中草药具有凉血、止血、延缓衰老、滋补肝肾阴、抑菌等功效。 凉血止血:黄连是一种止血效果好的中药。能增强人体凝血能力,促进损伤愈合。当人们受到创伤后发出呜咽声时,他们可以碾碎黄花草,并将其直接应用于侮辱。它可以在2-3分钟内基本停止嘟嘟声。铁线莲花还含有一些天然的抗炎和细菌成分。把它敷在伤口上可以防止感染。

①它属于命经和肾经。具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头晕、牙齿松动、胡须早白、耳鸣耳聋、失眠健忘、眩晕、潮热、盗汗、口干口渴、腰膝无力、筋骨衰弱、肝肾虚弱所致的五心定热,也可用于治疗眩晕、牙齿松动、胡须早白、耳鸣耳聋、失眠健忘、眩晕、发热。也可用于治疗阴虚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证。可单用或与其他药物合用;常与车前草合用治疗尿血;常与仙鹤草合用治疗便血、食道病;用于治疗创伤性出血,可先捣碎再局部应用;可单用或与其他药物合用;常与植物合用治疗尿血;常与仙茅合用治疗输血。

①长期服用月桂的危害是对脾胃有一定的影响,因为月桂是一种感冒药。尤其是脾胃虚弱的患者,服用后会出现严重的胃寒、胃痛、腹泻等症状。在那里,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吃日食。患者在使用这种中药治疗相关疾病时,只要病情好转,就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慢慢减量或停用。

因为月经的属性是冷的,长期使用很容易刺激无遗症,然后就会出现腹泻和腹痛的症状。 恶心和呕吐 长期服用月食极易损伤胃气,导致消化功能减弱,进而引起恶心呕吐。 3痛经 墨旱莲具有凉血止血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月经不调和痛经。 简而言之,应根据患者的情况治疗。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炒阿胶的炮制方法 4 炒阿胶的性状 5 炒阿胶的炮制作用 6 阿胶的炮制研究 6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62 工艺研究 7 炒阿胶的贮存方法 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阿胶珠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炒阿胶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炒阿胶 已经自动替换为 阿胶珠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ā jiāo zhū

2 概述

阿胶珠为阿胶的炮制品。阿胶的炮制汉代已有,见《金匮玉函经》。阿胶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innaeus的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1]。阿胶味甘,性平,归肺、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阿胶生品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失眠,虚风内动,温燥伤肺,干咳无痰[1]。蛤粉炒后呈圆球形,质松泡,外表灰白色或灰褐色,内部呈蜂窝状,气微香,味微甘[1]。蒲黄炒后外表呈棕褐色,其余同蛤粉炒[1]。炒制后降低了滋腻之性,同时也矫正了不良气味[1]。蛤粉阿胶珠善于益肺润燥,用于阴虚咳嗽,久咳少痰或痰中带血[1]。蒲黄阿胶珠以止血安络力强,多用于阴虚咳血,崩漏,便血[1]。

3 阿胶珠的炮制方法

汉代有炙令尽沸(《金匮玉函经》)[1]。

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猪脂浸炙(《雷公炮炙论》)[1]。

唐代出现了炙珠(《外台秘要》)[1]。

宋代增加了蛤粉炒(《全生指迷方》)、炒黄(《太平圣惠方》)、米炒(《圣济总录》)、麸炒(《产育宝庆集》)、水浸蒸(《类编朱氏集验医方》)等方法[1]。

明、清增加了草灰炒(《普济方》)、面炒(《本草纲目》)、蒲黄炒、牡蛎粉炒(《本草述钩元》)、酒蒸(《得配本草》)等方法[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蛤粉炒、蒲黄炒等[1]。

阿胶丁的制法:取阿胶块,置文火上烘软,切成小丁块[1]。

蛤粉阿胶珠的炮制方法为:取蛤粉适量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灵活状态时,投入阿胶丁,不断翻动,炒至鼓起呈圆球形,内无溏心时取出,筛去蛤粉,放凉[1]。

每100kg阿胶丁,用蛤粉30~50kg[1]。

蒲黄阿胶珠的炮制方法为:将蒲黄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稍微变色,投入阿胶丁,不断翻动,炒至鼓起呈圆球形,内无溏心时取出,筛去蒲黄,放凉[1]。

4 阿胶珠的性状

阿胶为长方块或小方块,呈黑褐色,具光泽,断面光亮,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质硬脆,气微腥,味微甘[1]。

蛤粉炒后呈圆球形,质松泡,外表灰白色或灰褐色,内部呈蜂窝状,气微香,味微甘[1]。

蒲黄炒后外表呈棕褐色,其余同蛤粉炒[1]。

5 阿胶珠的炮制作用

阿胶生品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失眠,虚风内动,温燥伤肺,干咳无痰[1]。如治阴虚火旺,心烦失眠的黄连阿胶汤(《注解伤寒论》);治疗温燥伤肺,干咳无痰,咽喉干燥,心烦口渴,舌干无苔的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1]。

炒制后降低了滋腻之性,同时也矫正了不良气味[1]。

蛤粉阿胶珠善于益肺润燥[1]。用于阴虚咳嗽,久咳少痰或痰中带血[1]。如治肺虚火盛,咳喘咽于痰少,或痰中带血的补肺阿胶汤(《小儿药证直诀》)[1]。

蒲黄阿胶珠以止血安络力强[1]。多用于阴虚咳血,崩漏,便血[1]。如治脾阳不足所致的大便下血,或吐血,血色黯淡,四肢不温的黄土汤(《金贵要略方论》);治冲任不固,崩中漏下,妊娠下血的胶艾汤(《金贵要略方论》)[1]。

6 阿胶的炮制研究

阿胶多由骨胶原及其部分水解产物组成,总氮量为16%,含17种氨基酸、糖胺聚糖类硫酸皮肤素及钙、硫等18种无机元素等[1]。炮制对其成分有一定的影响[1]。

6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阿胶及其炮制品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分析表明,阿胶含甘氨酸最多,其次为脯氨酸,不同的产地含量不一[1]。炮制后某些氨基酸含量稍有下降,某些氨基酸含量略有增加,对大多数氨基酸含量基本无影响,微量元素含量因产地不同而有明显差异[1]。

炒阿胶与阿胶丁的比较研究表明,相同条件处理的水解液,经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所含氨基酸,两者均含相同种类的氨基酸,但阿胶丁氨基酸总量为6355%,炒阿胶氨基酸总量为7313%[1]。炒阿胶较阿胶丁含量高,是因经烫珠后水分大大降低,同时烫珠温度可达140℃,肽键易断裂,亦使氨基酸含量提高[1]。而烫炒受热时间短,氨基酸种类并无变化[1]。阿胶烫珠后,可入汤剂煎煮,而且易于粉碎制备丸、散等制剂[1]。

对阿胶丁、烤炒阿胶、烫炒阿胶进行了总氨基酸测定,以及烊化速率、溶出度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含氨基酸量三者无明显差异,但阿胶丁溶出慢,烫炒阿胶因表面部分蛋白质焦化、变质,含量略低,而烤炒阿胶质量较好[1]。

62 工艺研究

(1)实验证明,阿胶的烫制条件与蛤粉温度和烫制时间呈函数关系[1]。蛤粉温度在145℃~160℃之间,时间在3~5分钟时,炮制品质量较好[1]。

(2)将阿胶块在80℃烘箱内烘10分钟,取出切“阿胶丁”[1]。在专用烤盘内装适量蛤粉(或滑石粉)铺平(约5cm厚),放入烤箱内预热,待预热到150℃,取出烤盘,放入阿胶丁,再置烘箱内烤制10分钟,取出,筛去蛤粉(或滑石粉)[1]。

7 阿胶珠的贮存方法

中药里面的种类是比较繁多的,但是我们多数人对于中药的了解可能就是中草药,其实这就是中药里面植物药的一个类别,一般植物药的种类也是比较繁多的,所以单单只是植物药就有各个疾病领域的治疗。那么,金花草这种植物药都有哪些功效作用呢?

古籍名:乌韭《神农半草经》。

别名:孔雀尾。

物名:乌韭。

生长环境:本品为陆生草本。生长在靠山脚,或近水沟的草丛,或长在湿石上。

分布:广东各地都有分布,长江以南和西南各省均有,此外热带亚洲亦有。

入药部分:全草。

采集期:全年,夏、秋为多。

自采地点:山岗、荒地、屋边。

性味:性微凉、味微苦。

功能:解鸦片烟癖、散瘀、清热解毒。

主治

用量和用法:1、鸦片烟癖:干用5钱至1两,清水煎服,渐服渐愈;2、跌打积瘀:配伍用。

验方:(跌打积瘀方)金花草5钱、透骨消钱、火罗伞3钱、九层塔5钱、清水三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金华草古名乌韭,《本草纲目》言其甘寒,治皮肤,往来寒热,利小肠膀胱气,治疗黄疸,金疮内塞,烫火伤,乌发,补中益气,近人应用于镇咳,治伤风感冒,消肿毒。本市医生用治烟癖、跌打、可见其功用不少。在本方取其清肝凉血,配伍透骨消入骨消瘀,火罗伞通利血脉,九层塔祛风消肿。组成治跌打之剂,有一定疗效。

(方歌)跌打积瘀肿痛饶,金花草合透骨消,九层塔下大罗伞,瘀去新生血自调。

选方

①治风热感冒:凤尾连干全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②治小儿亦痢:解毒蕨、车前草、旱莲草,煎服。(《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③治痢疾、便血:凤尾连干全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④治咳血、呕血、鼻出血:鲜风尾连叶二两,水煎,待冷服。

⑤治湿热小便不利、尿血:鲜凤尾连全草四两,加米泔水少许,调匀捣烂绞汁,炖温服。

⑥治疔疮:鲜凤尾连叶捣烂,调冬蜜服。(③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⑦治伤风感冒,胃痛,风湿跌打疼痛:小叶金花草根二钱。水煎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⑧治外伤瘀肿疼痛:小叶金花草根适量。捣烂敷患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⑨治肠风下血:鲜土黄连一两。煎服。(晋江《中草药手册》)

⑩治狂犬咬伤:小金花草根五至六两,置铜器内,水煎,空腹时服。忌食酸辣,并避嘈杂声音及锣声。(《广西中草药》)

⑾治误食野山薯中毒:解毒蕨配槟榔钻、茜草等,煎服。(《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