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桃之乡为题写作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以核桃之乡为题写作文,第1张

1 以"一颗核桃"为题写一篇600字作文

人总是向往自由,更想畅游天下,行遍三山五岳,涉足长江黄河。

像冰心先生讲述的春水纳细流破阻挡最后涌向大海,像高尔基笔下的海燕不惧雷雨,搏击长空,年少时何尝不是揣怀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期许,而囿桃却是很多人经历过的故事。一座老屋坐落在江岸上,山环水绕,绿树成荫,甚似世外桃源。

屋里住着一个年迈的老翁,他生性喜好“沾花惹草”,在庭院里种了很多知名的不知名的香花杂草,有牡丹、芍药、一包针、车前草。他种花种草的技术真是一流,使得整个庭院四季如春花香四溢,每每听到邻里们的赞誉时更是乐在其中。

一天,老翁不知从哪里搜罗出,一个精致玲珑的小陶瓶,还乐乐呵呵地吟道:“云在青天水在瓶,桃红映面俏佳人。”他心血来潮从野地刨来一株小指大的桃树,几经修剪后种在了陶瓶里,扶了扶,捏了捏,心满意足地浇洒了一把水。

暗自欣喜的想着,来年一定是桃花满园,芳香绕梁,偶尔引来几只狂蜂,几只恋蝶,又是同道们的乐道谈资。这株带伤庝的桃树,虽说能够吸允朝露普照阳光,却呆如朽木腹诽不已:老翁你也太看得起我了,囿我在坛罐之中,根须无处深扎,枝叶又何处伸芽?她开始黯然伤神,是你的园艺太高,还是自己适存的空间太少?野地里虽风虽雨,树影盖身,只要有春的信息,花谱里也有我的报到依据。

而今,唯有感叹自己压根就不应该来到这世上,遇此周遭?春,很是来早,雨洒细沫,草长莺飞,闲赋家里的人儿就开始聊起花事。“你看你的白玉兰淡雅如雪酷似风烟中的静女!”“脂红妖艳的梅朵,更是火热撩人!”桃树在落寞的一角仔细聆听,本是自己的花期而今却愁眉苦脸,不敢去张望四周开得或是素美或是妖艳的盆栽,自卑又让她再一次无地自容,枝干上仅存着为数不多的叶子。

没听人说还好,一听人讲老翁气就不打一处来,暴跳如雷地呐道:“你看这株顽桃,种了一年了,我还指望它开春能给你们赏心悦目,谁知道却是半死不生!过些时日还是如此,我就把它扔到门外去!”寂寥的夜开始了,蒙沙飞扬,天空上挂了半轮明月似是没吃完的烧饼时隐时现,更似是张着大口了望起老翁的家,门前静静流淌的韩江也映照着月芽的模样。一阵暖风拂来,桃树惦念起老翁的责骂,伸了伸几近苍老的枝叶,无意间却触碰了国色天香的牡丹,枝叶间“哧哧嚓嚓”。

它或嗤笑或提醒不屑地说道:“桃,要小心!你就剩下那么几片叶子了!”桃内心很是淹塞无以启齿,打掉钢牙肚里吞,只有呆呆的树立在这该死的破陶瓶里,任时间分秒流逝,不再眷顾岁月的轮回,哪怕是叶子愈发苍老,哪怕是枝丫渗胶如泪,哪怕是根系更加的腐糜。既然改变不了这一切,她只有默默的承受,轻蔑的青眼,讽刺的话语。

她惶恐老翁的这一大爱,只因太过沉重,自己无法消受,也拿捏不起,不要说,“桃李不言,自下成蹊。”的胜景,现在连生命也是问题。

她无法愤怒也没有言表,跳不出老翁精心准备的陶罐,是爱之不能,也舍之不去。她索性对着平面如镜的江水,欣赏起春江月夜的精美风景:一泓静谧悠然的水流,伴着鱼跃闪动着几缕灵动的月光,说不上唯美,也说不上无奈,随性地流淌;浅墨泼洒的竹影,时昏时暗应和水声,说不上因由,也说不出结果,风中挪着;一座年头久远的石桥,跨在两岸之间,不知是通往历史,还是开往现在,墨守着这一切幻似倒生的彩虹。

桃树抖了抖枝叶,唤醒自己可以感知细胞,才发现江面上的自己已是如此的苍老,如此的不堪,羞愧于红艳似火的杜鹃,紫得纯粹的荆花。日子,犹如白驹过隙一去不返,老翁看到这株不动声色一叶未发的顽桃,气怒之下把它狠摔到火堆旁,呲牙了目地说道:“浪费了我一年多的精心栽培!”杂草深感不平吁嘘道:“种树用陶瓶,岂不是糟践嘛!还好自己多了一个伴,可能以后就不用再风吹雨打了。”

玫瑰眼睁睁地看着桃树被扔了出去,心里也觉得不是滋味,自愧以前,而今又少了一个可以出气的伙伴。桃树没有喜乐没有伤悲也没有气馁,既然已经逃脱了牢笼,就不能再给自己戴上枷锁。

或许是人为,又或许是天意,秋令临近却下了一场不多见的甘霖大雨,她深知道自己已经自由了,卸掉过去的愁颜换上了内敛的欣喜,伸了伸懒腰,捋了捋根系,在数星星盼太阳的几十个黑夜白昼里,她竟然长成了一人多高的夭夭之桃。十月小阳春的到来,她嫩绿的叶间点缀着零星的灼灼花苞,自知比不了牡丹玫瑰的妩媚妖艳,从不敢把花朵轻易示人。

为了感谢雨露的沐浴,她以圆月为光,以江水为镜,在一个不经意的夜里地悄悄绽放,傻呆呆地惊看着自己:缓缓流动的江水蜿蜒如带,而自己亭亭玉立的影子极似十七八岁的少女带着几分羞涩的优美,当风吹过枝头更显美丽灵动,她不敢再看,水面上荡起了一层细薄的红绯。她不敢骄傲,把笑意藏在心里,没有菲薄,没有怒骂,静静的旁观着老翁庭院里的娇花。

那些曾经过往的日子,只能以写日记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感,菊花以示不满。想着现在已身为人父,就把以前写的东西变成文档,以告诫自己,不要让儿女成为囿桃,没有了他们自由的空间和畅想的余地。

温室只能栽养娇花,不可能种出参天大树,我们只能。

2 以老家的核桃树为题写一片日记

温暖的春天到了,路边的小草探出身子来。核桃树也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几只小鸟在枝头蹦蹦跳跳,婉转地歌唱,好像在欢呼“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炎热的夏天到了,核桃树上开出了一朵朵绿**的小花。树的枝叶长得更加丰满茂盛了,大片的叶子把树脚下遮得一片阴凉,我喜欢来到树下玩耍。蝉儿趴在枝干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与我作伴。

丰收的秋天到了,一个个披着黄绿色外衣的核桃挂满核桃树,宛如一个个小风铃,叮叮当当,随风摇摆。“打核桃”的时间到了。我和爸爸拿着竹竿飞奔到核桃树下。爸爸用竹竿灵巧地一敲,核桃就噼噼啪啪掉在了地上。我手忙脚乱地弯腰捡起一个个棕色的核桃,把它们放进我精心制作的篓子里。有时我一不留神把地上的树叶也一同放进篓子里,惹得大人们哈哈大笑。

寒冷的冬天到了,雪给大地上了一层厚重的银妆。核桃树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树干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畏惧寒冷的风雪,依然傲然挺立。

核桃树一年四季景色迷人,我喜欢这棵美丽的核桃树

3 家乡核桃作文358字的

我的家乡是旺苍。

特产有木耳、猕猴桃、核桃。但是我最喜欢吃核桃了。

它喜阳,耐寒冷。因为它的适应力很强,所以它能在大多数的土壤里生长。

它开花的时候正是鸟语花香的春天,而在金色的秋天,枝头上就会挂满灰绿色的核桃果。 核桃其实不是一摘下来就有一层坚硬的皮,而是面上有一层又软又滑溜的皮,呈灰绿色的。

挂在树上,远远看着像一盏又一盏的小绿灯。剥下它的那件灰绿色的“外衣”,就有一层坚硬的“铠甲”, “铠甲”上坑坑洼洼,像被冲力大的小石子撞击过一样。

奇怪!为什么它要把“外衣”穿在外面,“铠甲”却穿在里面呢? 原来呀!核桃没成熟的时候,“外衣”上有很多又细又有一点儿长的毛。当成熟的时候毛就会脱落下来,“铠甲”就显露在外面了。

作文 “铠甲”裂开,里面就是 的果肉,湿核桃最好吃,看着就会让你垂涎三尺,再舔一下,“润滑”,你会忍不住咬上一口,脆脆的口感让你不自觉地多嚼几下,这时香甜的味儿伴随着咀嚼就流进你的嘴里和肚子里了。

4 我爱家乡的核桃树作文

我的家乡在北方的一个小村子,那里生长着一棵棵高大的核桃树。

春雨绵绵,睡了一个冬天的核桃树也被春天给唤醒了。它伸了个懒腰,打个哈欠,舒展着枝条,悄悄地开花了,树上长满了片片嫩绿的新叶。

夏天,核桃树越长越高,它的叶子十分茂盛,密密麻麻。我和小伙伴在核桃树底下乘凉、戏闹,甭提有多高兴了。

秋天,核桃树的枝条上就挂满了又大又圆的果实。小伙伴们眼巴巴的望着树上颗颗果实,口水几乎都要流下来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忽然,一夜秋风吹过,核桃都张开了可爱的小嘴巴,风吹过处,粒粒圆圆的核桃掉落在了地上,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去抢核桃。

奶奶说:“核桃吃多了会变聪明”,所以我非常喜欢吃核桃。冬天来了,核桃树上的绿叶一天天变黄了,风一吹,金黄的叶子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大雪纷飞的早晨,核桃树变成了一个“白老头”,顽强地抵抗着寒冷的冰雪。春夏秋冬树不同,年年岁岁情不变。

啊!我爱你,家乡的核桃树。

5 以打核桃为话题写一篇600只作文,初二水平

十三,四岁的年龄,花儿一般的季节,也是青春的大好时光。青春的我们,拥有最灿烂的笑容,最健康的体魄,最充足的精力;青春的我们,拥有最明媚的阳光,最美丽的彩虹,最广阔的天空。谈起青春,年幼的孩子们常露出羡慕的神情,陷入对未来的憧憬中;谈起青春,年迈的老人们常露出留恋的神情,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中。正值青春的我们,是否会明白,在我们享受这大好光阴的同时,也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比如说代沟。

青春固然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但是阳光也会伴着乌云,彩虹也会伴着风雨,青春,同样也是一个叛逆的季节,一个成熟的季节,一个渴望独立的季节。也许,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面对父母的关心,我们会变得冷淡;面对父母的唠叨,我们会变得不耐烦。

这篇文章,也是讲述了作者有儿是时对父母的依赖,到长大后因为学习和自己的原因对父母不理不睬,最终因为依次偶然回家看到妈妈为自己剥的核桃,爸爸为自己煮的汤而明白,代沟知识一条浅浅的河,阻隔不了作者对父母的爱,自己其实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因为被爱而幸福。

文章不算很长,可给我的触动却很大。我想起了生活中的自己。有时也会因为学习很累的原因,对妈妈的唠叨很不耐烦;有时,也会因为考试没考好的原因,对爸爸没来由的发脾气。可面对这一切,父母从未责怪过我,他们知识默默到接受着这一切,从不让我看见他们的伤心。但我却从未提来年感过他们,我是不是太不懂事了呢?

还记得毕淑敏曾说过“有些感情在我们年轻是不易懂得,等我们懂得时,我们已不在年轻。“父母对我们的爱也是这样的一种感情。那么,时至今日的我,是否懂得这种感情呢?我想是的。原来的我喜欢跟朋友在一起,认为只有朋友能带给我快乐;现在的我更喜欢跟父母在一起,因为朋友不可能一生陪着我,只有父母才会无怨无悔的一直在我身边守护着我。朋友能带给我快乐,却不能在我无助时给予我帮助,只有父母才会在我有困难是竭尽全力到帮我。

不论是妈妈的核桃还是爸爸的汤,都是父母爱我们的表现。至于代沟,它实际上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便对你笑。

6 中国核桃之乡的介绍

“中国核桃之乡”多指位于陕西延安黄龙县,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楚雄市和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漾濞彝族自治县等。由于以盛产优质核桃闻名于省内外,1996年国务院命名漾濞彝族自治县为“中国核桃之乡”,2001年大姚县被国家林业部授予“中国核桃之乡”荣誉称号。2001年陕西延安黄龙县被评为“中国核桃之乡”1,2004年12月云南省凤庆县被国家林业部授予“中国核桃之乡”称号。2001年甘肃省成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

7 核桃之乡在那里

中国核桃之乡 1 漾濞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点苍山以西,面积186782平方公里,山区占984%。境内居住着彝、汉、白、回、傈僳等15个民族,人口98万人,其中彝族占445%,是一个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的贫困县。由于以盛产优质核桃闻名于省内外,1996年国务院命名漾濞彝族自治县为“中国核桃之乡”。

2 “中国核桃之乡”——济南市历城区。 山东省济南市林业局日前发布消息:中国经济林协会正式命名济南市历城区为“中国核桃之乡”。

历城区是山东省核桃重点产区,其核桃栽培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2000年前的汉朝该地区已有人工栽培核桃,至今百年以上大树在产区亦随处可见。

近年来,历城区林业部门通过选育和引进优良品种,培育了多个核桃优良品种和品系,建立了品种园和采穗圃,大力推广、创新核桃嫁接技术,加速低产林改造和新园建设,良种率达到90%以上,形成了优质核桃生产基地。目前,历城区现有核桃栽培面积21万亩,占全区果树面积的45%,年产核桃860万公斤,分别占到全省的1/3和2/5,年产值32亿元,占历城区农业年总产值的22%。核桃已成为振兴当地经济的重要产业。

3“中国核桃之乡”——重庆·城口县。

在国家林业局命名的第二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的名单上,城口县榜上有名,获“中国核桃之乡”的美称。

城口县是一个贫困的山区县,劣势在山,优势也在山,发展干果经济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县委、 把发展的以板栗、核桃为主的经果林作为治理贫穷这一“综合症”的重要措施,也成为生态经济强县的重要建设内容。

发展核桃,科技领先。一方面组织乡镇领导及科技人员到福建、山东、湖南等地考察学习经果林建设先进经验,另方面请专家来我县现场解决问题。在我县举办核桃的栽培、整形、嫁接、大蚕蛾的防治等适用技术培训,建立了中心苗圃,选用良种壮苗,引进优良品种,在对本地品种进行选良保优的基础上,确定了大核桃、米核桃、纸核桃为主要发展对象。运用地膜栽培技术,成活率达到85%以上。县上还出台专门文件,加强对幼林的管护检查,每年还要对核桃树进行一次病虫害防治。目前,全县经济林已达51万亩,其中核桃面积为24万亩,试产核桃150万斤,实现年产值600万元,是六大“中国核桃之乡”的其中之一。

4古籍称胡桃、羌桃。巴中是我国最早种植核桃的地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尤以南江、通江山区为宜。核桃是经济价值极高的干果、油料、木材、药物四用树种。核桃仁营养价值高,含脂肪60-70%、蛋白质154%、碳水化合物10%,此外,还含钙、磷、铁、胡萝卜素、硫氨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据分析,1公斤核桃仁的营养价值相当于5公斤鸡蛋;95公斤牛奶。在医药上,具有补气养血、增智健脑、润燥化痰、湿肺润肠之功能,为滋补良药。为糖食工业、保健营养等上等原料。核桃木质强韧、质重坚实、纹理细致、又易着色,故在工业、运输业以及家具业方面为上等原材料。核桃的总苞、树皮和树叶可提取单宁。核壳可做活性炭。树皮还可作咖啡色或墨色染料原料。核桃品种繁多,我市栽植的品种主要有:南江晚实核桃、纸皮核桃、薄壳核桃等,普遍具有壳薄、果大、含油量高等特点。

建地设市以来,大力培育核桃产业。尤其是在“十五”期间,全市利用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两大工程,新栽植核桃树18万亩,全市总规模达到24万亩,年产核桃600多万公斤。2002年,南江县与四川省林科院合作,在上两建立起了全省唯一的核桃采穗圃,选育出南江晚实核桃等新品种。南江“米仓山牌山核桃”被国家认定为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通江“空山核桃”被省 认定为无公害绿色食品。其产品远销成都、北京、上海、日本等地。2001年,南江县被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

8 家乡核桃树50字作文

树,可以用来乘凉,可以供观赏,也可以结果。

家乡的核桃树,没有柳树那样长长的辫子,也没有“夫妻树”的奇形怪状,但是它可以结果,可以解解我这个小馋猫的嘴。到了初春时期,万物复苏,姹紫千红,核桃树上就挂满了许多小穗儿。

仿佛核桃姑娘往自己头上带了许多装饰品,格外典雅、朴素。好景并不长远,小穗儿落了,结出了核桃。

落“穗”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树”。小穗儿落了,结出了大大小小的核桃,核桃姑娘胳膊被压弯了,摇摇欲坠,真让人心疼。

金秋八月,核桃终于成熟了,馋嘴的我,总是缠着爷爷打核桃。为了让核桃上那层绿色的皮剥掉,爷爷总是要先把打好的核桃,放在麦草堆里捂几天。

核桃分薄皮和厚皮两种,薄皮核桃易吃出来,厚皮核桃难吃出来,我总是吵着爷爷,让他为我选薄皮核桃。家乡的核桃树,年复一年就这样无私的为我们奉献着,但是吃核桃时,想到的却不是它,但它从不埋怨。

它就是这样无私,我喜欢它——家乡的核桃树。

9 汾阳核桃的作文400字

我的故乡在商洛,那里有成千上万棵核桃树,我最爱吃核桃。

春雨来临,核桃树贪婪的享受着大自然带给他的一切。粗细不等的枝条在语录中伸展开来,一片片嫩绿的叶子慢慢的张开小口,喝着天空中的雨水。

清明节过后,核桃树开始结出小小的果实。核桃圆圆的,个头大小不一,浑身上下长满斑点。

它向士兵一样也有盔甲,第一层是绿色的果肉般的外皮,第二层是坚硬的外壳,中间就是果仁了,果仁的样子十分像大脑,外面还有一层黄黄的外皮。核桃的外皮先是嫩绿,再变成翠绿,。

然后就变成褐色的了。等到六月,它就成熟了,外面的那层皮也裂开了,刮一阵风就能听见核桃掉在地上的声音,拾一个起来,剥开褐色的外皮,咬开坚硬的外壳,就可以吃到油油的脆脆的香甜可口的果仁了。

核桃被称为抗氧化之王,还有丰富的蛋白质,核桃还有补脑的作用,并含有人体必需的钙、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维生素。啊!我爱故乡的核桃。

潘斌,四川省通江县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获学士学位;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获专门史硕士学位;四川大学古籍所,博士研究生,获专门史博士学位;现供职于西南财经大学人文(通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三礼”学、中国儒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台湾元智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访问学者。

水经注

开放分类: 书籍、古代、河流、注释、专著

宇宙未有之奇书

《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是我国第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自明清以后不少学者从各方面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形成了一门内容广泛的“郦学”。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涿州郦亭(今河北涿县南)人。他生年说法不一,尚难确定。史书仅记载他于孝昌三年(527年)被害于阴盘驿亭(今陕西临潼县东)。他出身仕宦之家,少年时随父官居山东,喜好游历,酷爱祖国锦绣河山,培养了“访渎搜渠”的兴趣。成年后承袭其父封爵,封为永宁伯,先后出任太尉掾、书侍御史、冀州镇东府长史、颖川太守、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黄门侍郎、侍中兼摄行台尚书、御史中尉等职。他利用任职机会,周游了北方黄淮流域广大地区,足迹遍布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区。每到一地都留心勘察水道形势,溯本穷源,游览名胜古迹,在实地考察中广泛搜集各种资料,以补文献不足,从而完成了举世无双的地理名著《水经注》。郦道元自幼好学,历览奇书,除《水经注》外,还撰有《本志》13卷及《七聘》诸文,但都已亡佚,仅《水经注》得以流传。

我国古代记载河流的专著就叫《水经》,其作者历来说法不一,二说晋郭璞撰,一说东汉桑钦撰,又说郭璞曾注桑钦撰的《水经》。当代郦学家陈桥驿认为即使汉桑钦撰有《水经》,晋郭璞为其作注确有其事,但这部《水经》和《水经注》也都已失传,今本郦道元所注的《水经》当是另外一部,是无名氏所为,其成书年代,诸家说法不一,全祖望认为是东汉初,戴震认为是三国时作品,今人钟凤年又认为是新莽时所作,诸说尚难确认,不过大体应为汉魏之作不成问题。

《水经注》则是以注《水经》而得名。

郦道元为何要为《水经》作注呢?在他自己序文中就写道:首先,古代地理书籍,《山海经》过于荒杂,《禹贡》、《周礼·职方》只具轮廓,《汉书·地理志》记述又不详备,而一些都、赋限于体裁不能畅所记述《水经》一书虽专述河流,具系统纲领,但未记水道以外地理情况。他在游历大好河山时所见所闻十分丰富,为了把这些丰富的地理知识传于后人,所以他选定《水经》一书为纲来描述全国地理情况。正如王先谦所说,郦道元注《水经》的目的在于“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右”(《王先谦合校本序》)。其次,他认识到地理现象是在经常变化的,上古情况已很渺茫,其后部族迁徙、城市兴衰、河道变迁、名称交互更替等等都十分复杂,所以他决定以水道为纲,可以进而描述经常变化中的地理情况。而更重要的是,他当时身处政局分裂时代,他向往祖国统一,着眼于《禹贡》所描写过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版图广大的祖国,他利用属于全国的自然因素河流水系来作纲,可以把当时人为的政治疆界的限制打破了,从而充分体现他要实施祖国统一的决心。由此说明郦道元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他所著的《水经注》是一部爱国主义著作。

《水经注》是以《水经》所记水道为纲,《唐六典》注中称《水经》共载水道137条,而《水经注》则将支流等补充发展为1252条。今人赵永复将全书水体包括湖、淀、陂、泽、泉、渠、池、故渎等算入,实记2596,倍于《唐六典》之数。

注文达30万字。涉及的地域范围,除了基本上以西汉王朝的疆域作为其撰写对象外,还涉及到当时不少域外地区,包括今印度、中南半岛和朝鲜半岛若干地区,覆盖面积实属空前。

所记述的时间幅度上起先秦,下至南北朝当代,上下约2000多年。它所包容的地理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山川胜景、历史沿革、风俗习惯、人物掌故、神话故事等等,真可谓是我国6世纪的一部地理百科全书,无所不容。难能可贵的是这么丰富多彩的内容并非单纯地罗列现象,而是有系统地进行综合性的记述。侯仁之教授概括得最为贴切:“他赋予地理描写以时间的深度,又给予许多历史事件以具体的空间的真实感。”(《水经注选释·前言》)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其内容包括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在自然地理方面,所记大小河流有1000余条,从河流的发源到入海,举凡干流、支流、河谷宽度、河床深度、水量和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以及沿河所经的伏流、瀑布、急流、滩濑、湖泊等等都广泛搜罗,详细记载。所记湖泊、沼泽500余处,泉水和井等地下水近300处,伏流有30余处,瀑布60多处。所记各种地貌,高地有山、岳、峰、岭、坂、冈、丘、阜、崮、障、峰、矶、原等,低地有川、野、沃野、平川、平原、原隰等,仅山岳、丘阜地名就有近2000处,喀斯特地貌方面所记洞穴达70余处,植物地理方面记载的植物品种多达140余种,动物地理方面记载的动物种类超过100种,各种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蝗灾、地震等,记载的水灾共30多次,地震有近20次。

在人文地理方面,所记的一些政区建置往往可以补充正史地理志的不足。所记的县级城市和其他城邑共2800座,古都180座,除此以外,小于城邑的聚落包括镇、乡、亭、里、聚、村、墟、戍、坞、堡等10类,共约1000处。在这些城市中包括国外一些城市,如在今印度的波罗奈城、巴连弗邑、王舍新城、瞻婆国城等,林邑国的军事要地区粟城和国都典冲城等都有详细记载。交通地理包括水运和陆路交通,其中仅桥梁就记有100座左右,津渡也近100处。经济地理方面有大量农田水利资料,记载的农田水利工程名称就有坡湖、堤、塘、堰、堨、覩、墱、坨、水门、石逗等。还记有大批屯田、耕作制度等资料。在手工业生产方面,包括采矿、冶金、机器、纺织、造币、食品等。所记矿物有金属矿物如金、银、铜、铁、锡、汞等,非金属矿物有雄黄、硫黄、盐、石墨、云母、石英、玉、石材等,能源矿物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此外还有兵要地理、人口地理、民族地理等各方面资料。

除了丰富的地理内容外,还有许多学科方面的材料。诸如书中所记各类地名约在2万处上下,其中解释的地名就有2400多处。所记中外古塔30多处,宫殿120余处,各种陵墓260余处,寺院26处以及不少园林等。可见该书对历史学、考古学、地名学、水利史学以至民族学、宗教学、艺术等方面都有一定参考价值。以上这些内容不仅在数量上惊人,更重要的是作者采用了文学艺术手法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所以它还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在文学史上居有一定地位。它“写水着眼于动态”,“写山则致力于静态”,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散文的集锦,神话传说的荟萃,名胜古迹的导游图,风土民情的采访录”。《水经注》在语言运用上也是出类拔萃的,仅就描写的瀑布来说,它所用的词汇就有:泷、洪、悬流、悬水、悬涛、悬泉、悬涧、悬波、颓波、飞清等,真是变化无穷。所以我们说《水经注》不仅是科学名著,也是文学艺术的珍品。

如此丰富的内容,其价值自不待言。这里仅就历史地理方面来说,就有取之不尽的功效,侯仁之教授曾利用它复原了北京周围古代水利工程,研究了毛乌素沙漠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运用它来研究古代水道变迁,湖泊湮废、地下水开发、海岸变迁、城市规划、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等等诸多课题。

《水经注》有如此深远影响,这与郦道元治学态度的认真是分不开的。为了著作此书,他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引书多达437种,辑录了汉魏金石碑刻多达350种左右,还采录了不少民间歌谣、谚语方言、传说故事等,并对所得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亲自实地考察,寻访古迹,追末溯源,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本书实际上是我国北魏以前的古代地理总结,书中许多珍贵资料早已失传,不少人从中可以辑佚或校正一些古籍。

当然,如此宏富的巨作,受到当时时代和条件的限制,难免存在不少错误。唐代杜佑在《通典》中即已明确指出其黄河河源问题上的“纰缪”。另外由于他不可能到边远地区和南方进行实地调查,这方面错误也较多些。有些地方的引书也不尽可信等等,但这些并不损害全书价值。

《水经注》原有40卷,宋初已缺5卷,后人将其所余35卷,重新编定成40卷。由于迭经传抄翻刻,错简夺伪十分严重,有些章节甚至难以辨读。明清时不少学者为研究《水经注》做了大量工作,有的订正了经注混淆500余处,使经注基本恢复了原来面貌。有的做了不少辑佚工作,更多的是做了校勘注疏工作,清末著名学者杨守敬与其弟子熊会贞用了毕生精力撰写了《水经注疏》和编绘了古今对照、朱墨套印的《水经注图》,最近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有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的《水经注疏》,为今后研究利用《水经注》提供了方便。

戴震校勘《水经注》,删去妄增之字 一个多个 ,改正错讹三千多处,补葺阙佚两千多处,足见功夫之深,如段玉裁所说:“凡故训、音声、算数、天文、地理、制度、名物、人事之善恶是非,以及阴阳、气化、道德、性命,莫不究乎其实。”

——《戴震全书》

经典片段

水经注·江水

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其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也。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柽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江水又东,迳流头滩。其水并峻急奔暴,鱼鳖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其歌曰:“滩头白勃坚相持,倏忽沦没别无期。”袁山松曰:“自蜀至此,五千余里;下水五日,上水百日也。”

江水又东,迳宜昌县北,县治江之南岸也。江水又东,迳狼尾滩,而历人滩。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作者介绍

郦道元(466或472—527),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河北省涿县一个官宦世家,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缺乏准确记载,但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亲自给《水经》作注。

为了写《水经注》,他阅读有关书籍达400多种,查阅了所有地图,研究了大量文物资料,还亲自到实地考察,核实书上的记载。《水经》原来记载的大小河流有137条,1万多字,经过郦道元注释以后,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条,共30多万字,比原著增加20倍。书中记述了各条河流的发源与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状况,以及火山、温泉、水利工程等。这部书文字优美生动,也可以说是一部文学著作。由于《水经注》在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上的巨大价值,历代许多学者专门对它进行研究,形成一门“郦学”。

郦道元,字善长,我国古代的地理学家,散文家,初袭爵永宁侯,例降为伯。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执法清刻,自太傅掾引为书侍御史。彪为仆射李冲所奏,道元以属官坐免。景明中,为冀州镇东府长史。刺史于劲,顺皇后父也。西讨关中,亦不至州,道元行事三年。为政严酷,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后试守鲁阳郡,道元表立黉序,崇劝学教。诏曰:“鲁阳本以蛮人,不立大学。今可听之,以成良守文翁之化。”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政,如在冀州。蛮人指阙讼其刻峻,请前刺史寇祖礼。及以遣戍兵七十人送道元还京,二人并坐免官。

后为河南尹。明帝以沃野、怀朔、薄骨律、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御夷诸镇并改为州,其郡、县、戍名,令准古城邑。诏道元持节兼黄门侍郎,驰驿与大都督李崇筹宜置立,裁减去留。会诸镇叛,不果而还。

孝昌初,梁遣将攻扬州,刺史元法僧又于彭城反叛。诏道元持节,兼侍中、摄行台尚书,节度诸军,依仆射李平故事。梁军至涡阳,败退。道元追讨,多有斩获。

后除御史中尉。道元素有严猛之称,权豪始颇惮之。而不能有所纠正,声望更损。司州牧、汝南王悦嬖近左右丘念,常与卧起。及选州官,多由于念。念常匿悦第,时还其家,道元密访知,收念付狱。悦启灵太后,请全念身,有敕赦之。道元遂尽其命,因以劾悦。

时雍州刺史萧宝反状稍露,侍中、城阳王徽素忌道元,因讽朝廷,遣为关右大使。宝虑道元图己,遣其行台郎中郭子帙围道元于阴盘驿亭。亭在冈上,常食冈下之井。既被围,穿井十余丈不得水。水尽力屈,贼遂逾墙而入。道元与其弟道(阙)二子俱被害。道元目叱贼,厉声而死。宝犹遣敛其父子,殡于长安城东。事平,丧还,赠吏部尚书、冀州刺史、安定县男。

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然兄弟不能笃睦,又多嫌忌,时论薄之。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北魏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平东将军、青州刺史、永宁侯郦范之子,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

  郦道元故居在今河北省涿州市东道园村。涿州市城南另有郦道元路。

  在郦道元兄弟五人中,道元为长,承袭其父永宁侯爵位,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被害于关中(今陕西临漳县)。郦道元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郦范年少有为,在太武帝时期给事东宫,后以卓越才能成为优秀的军师,曾经做过平东将军和青州刺史。郦道元也先后在平城(北魏前期的首都,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和洛阳(北魏都城于公元493年南迁至此)担任过骑都尉、太傅掾、书侍御史、御史中尉和北中郎将等中央官职,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担任过冀州镇(今河北省冀县)东府长史、鲁阳郡(今河南省鲁山县)太守、东荆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刺史、河南(今洛阳)尹等职。

  郦道元前半生,北魏正值鼎盛时期。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统一北方之后,经过献文、文成等诸多帝王的励精图治,至后来的北魏孝文帝的积极改革,北魏国力日渐强盛。郦道元也跟随孝文帝等人致力于统一大愿的实现。然而,在孝文帝死后,北魏从500年开始,国内矛盾又开始高涨起来,逐渐走下坡路,至527年,六镇叛乱,四方骚动。在国家正值多事之秋的时候,郦道元慷慨殉国。长空孤雁鸣,秦山鸟悲歌,在流星闪过之时,一代英豪就此陨落。

  郦道元在做官期间,“执法清刻”,“素有严猛之称”,故颇遭豪强和皇族忌恨。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郦道元在奉命赴任关右大使的路上,雍州刺史萧宝夤受汝南王元悦怂恿派人把郦道元一行围困在阴盘驿亭(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亭在冈上,没有水吃,凿井十几丈,仍不得水,最后力尽,和他的弟弟郦道峻以及两个儿子一同被杀害。

  郦道元从少年时代起就爱好游览。他跟随父亲在青州时候,曾经和友人游遍山东。做官以后,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游览当地名胜古迹,留心勘察水流地势,探溯源头,并且在余暇时间阅读了大量地理方面的著作,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地理学知识。他一生对我国的自然、地理作了大量的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并且撰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桑钦,汉代知名学者,著名地理学家,著有《水经》等书。

  《水经》一书写于三国时期,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共记述全国主要河流一百三十七条。原文一万多字,文字相当简略,没有把水道的来龙去脉和详细情况说清楚。郦道元认为,应该在对现有地理情况的考察的基础上,印证古籍,然后把经常变化的地理面貌尽量详细、准确地记载下来。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郦道元决心为《水经》作注。

  郦道元在给《水经》作注过程中,十分注重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同时还博览了大量前人著作,查看了不少精确详细的地图。据统计,郦道元写《水经注》一共参阅了四百三十七种书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郦道元终于完成了他的《水经注》这一名著。《水经注》共四十卷(原书宋朝已佚五卷,今本仍作四十卷,是经后人改编而成的),三十多万字,是当时一部空前的地理学巨著。它名义上是注释《水经》,实际上是在《水经》基础上的再创作。全书记述了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比原著增加了近千条,文字增加了二十多倍,内容比《水经》原著要丰富得多。是我国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水经注》在写作体例上,不同于《禹贡》和《汉书·地理志》。它以水道为纲,详细记述各地的地理概况,开创了古代综合地理著作的一种新形式。《水经注》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从地域上讲,郦道元虽然生活在南北朝对峙时期,但是他并没有把眼光仅限于北魏所统治的一隅,而是抓住河流水道这一自然现象,对全国地理情况作了详细记载。不仅是这样,书中还谈到了一些外国河流,说明作者对于国外地理也是注意的。从内容上讲,书中不仅详述了每条河流的水文情况,而且把每条河流流域内的其他自然现象如地质、地貌、土壤、气候、物产民俗、城邑兴衰、历史古迹以及神话传说等综合起来,做了全面描述。因此《水经注》是六世纪前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浑厚的文笔,精美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祖国的壮丽山川,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郦道元一生著述很多,除《水经注》外,还有《本志》十三篇以及《七聘》等著作,但是,流传下来只有《水经注》一种。

  郦道元(466或472—527),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不仅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缺乏准确记载,并且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亲自给《水经》作注。

  为了写《水经注》,他阅读有关书籍达400多种,查阅了所有地图,研究了大量文物资料,还亲自到实地考察,核实书上的记载。《水经》原来记载的大小河流有137条,1万多字,经过郦道元注释以后,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条,共30多万字,比原著增加20倍。书中记述了各条河流的发源与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状况,以及火山、温泉、水利工程等。这部书文字优美生动,也可以说是一部文学著作。由于《水经注》在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上的巨大价值,历代许多学者专门对它进行研究,形成一门“郦学”。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