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陶字乐道文言文阅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王陶字乐道文言文阅读,第1张

1 王子晋文言文

王子晋:是周灵王姬泄心的太子,生性好道。

他虽贵为太子,却寂寞寡欲。周灵王二十二年,王子晋游于伊水和洛水,遇到道士浮丘公,随上嵩山修道。几十年后七月七日,王子晋乘白鹤升天而去,远近可见,人们说:“王子登仙。”

曾劝周灵王说:“佐饔者尝焉,佐斗者伤焉”。“佐饔得尝”,是说助人为善,会得好报。

据说,他为劝止周灵王不要决洛河之水,这样虽然会防止洪水冲决宫殿,但却会使洛阳百姓生灵涂炭。其谏言使父皇大为震怒,将他贬为庶人,因此忧郁成疾,16岁就死了。百姓感其恩德,就以平时的称呼"王子",做为他的姓氏,从此,他的后人(古人早婚早育)就以"王"为姓,这就是王姓的起源,仅为一种说法,并不敢说是绝对。

其长子王荣,字敬宗,以字行,为司徒,居太原,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为太原王氏之祖。其次子早亡,虽有名讳,可能是后人所加,不可信。

2 文言文全文翻译

司门郎中王缮,潍州人,研究《春秋》三传,考中进士,再调任沂州录事参军。当时简肃公鲁宗道,刚刚作户参军,家贫穷,吃饭的人多,俸禄不足,常常向王缮借贷,还不够用,就又恳求王缮提前借给俸禄钱。

鲁宗道治理下属严厉,库吏十分怨恨他,上告鲁宗道私自借公家的钱,沂州守连王缮一起弹劾。王缮告诉鲁宗道说:“(你)只管把过错都归到我身上,你不要承担。”鲁宗道说:“我家贫(用度)不足,而向您求取,过失实在从我身上引起的,您在这件事上有什么罪呢?”王缮说:“我碌碌无为度过一生,仕途上没什么远大志向,只是仰仗俸禄的收入来养活妻儿,(即使)获罪也无妨,况且把官物借给别人,罪过达不到罢免的地步。你年轻有志向,贤明正直,确实有三公辅弼之才,不能由于轻微的过失连累了远大的事业,(你我)一块儿获罪有什么益处?”(王缮)最后表明鲁宗道不知实情,因而独自承受私借公物的罪名。鲁宗道很羞愧感恩(不尽),(感到)无地自容,王缮对这事看得很开,没有一点不满意的表现。由于这次过错被吏部沉困了二十多年。

过了好长时间因朝廷举荐人才,皇帝召见吏部官员有所询问,陈诉他们的功过,奏对里有鲁宗道的姓名。这时鲁宗道已掌大权,陪立在朝堂中。仁宗皇帝看着鲁宗道说:“难道是卿家你吗?”鲁宗道立即称有罪,并且完全陈述了那件事的真实情况。仁宗叹道:“(王缮)真是个性情道厚的人啊。”在此之前有营私犯错误的,照例在改正后降级任用,从此得以不降级任用,诏令(王缮)改任大理寺丞,官至部郎,屡次掌管名郡,(王缮)晚年田园丰厚,子孙繁盛众多,活到八十九岁而终。这也是(他)庇护贤才做善事的回报。

3 王拱辰文言文阅读答案

译文供参考:王拱辰,字君贶,开封咸平人。

原名拱寿,十九岁时考取进士第一名,仁宗赐名“拱辰”。任怀州通判,直集贤院,历任盐铁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

庆历元年(1041)为翰林学士。 契丹使者刘六符曾对贾昌朝说“:一条界河有什么险要可言?乘一叶小舟就可以渡过来,将士们投下马鞭就可以填平。

或者,挖掉河堤,做十万个装满沙土的袋子放在上游,随时都可以打通道路。”仁宗将这一问题同拱辰讨论,拱辰说“:打仗总是要搞阴谋的。

对方果然能这么办,不应该告诉我们,这必然是在说大话。设置险阻保卫国家,先王就是这样干的,祖宗也是利用险要地形抵御敌人的。”

不久,契丹又派刘六符来,要求宋割让关南十县,并指责当年太宗伐燕是无理取闹,师出无名。全朝廷上下都不知该怎样对答才好。

拱辰说“:当年王师征河东,契丹既已同我们互通往来,却又袭击石岭关以支援河东反贼。太宗生气,于是回师伐契丹,怎能说没有道理?”于是写回书说:“先有石岭关的交锋,后来才有蓟门之役。”

契丹得到答复后,恢复了和好。仁宗高兴地对大臣们说“:若不是拱辰熟悉历史,还真难答复啊。”

拱辰又代理开封知府,任御史中丞。夏竦当上了枢密使,拱辰说:“夏竦主持西部边务时,没有什么建树,无功而还。

现在让他主持国家的两大最高军、政机构之一,怎样表率天下?”因而同皇帝当面争执,言辞激烈。皇帝没有想通,陡然起身,拱辰上前牵住他的衣角。

皇上最后听了他的话,夏竦离职。又说:“滕宗谅在庆州所作所为违背了法度,而仅仅降级调任虢守,恐怕以后边臣都会像他一样了。

应该施以重罚。”皇上没有听从,他就请假回家,请求降职降级。

于是皇上将滕宗谅调到岳州,命令拱辰继续负责原先的工作。拱辰拜见皇帝时,皇帝说“:你们这些参谋官,各陈己见就可以了,不要以为朝廷没有采纳你们的某一建议就是压制你们,而轻易地离职,沽名钓誉。

从今以后你们觉得应该说的,就尽量说出来,不要有所回避。” 僧绍宗以铸佛像为名欺骗老百姓,京城居民争相将金子投入炼炉中,后宫也出钱帮助他。

拱辰说“:西部连年派兵驻守,我们却将财费用于不该用的地方,这会导致军心动摇,引起民怨。”皇上就下令禁止了僧绍宗的这一活动。

苏舜钦在进奏院时宴请宾客,王益柔醉作《傲歌》,拱辰劝苏的下属鱼周询、刘元瑜举报这件事。结果苏、王被贬谪到远方,一起宴会的人都被驱逐到地方上去了。

当时执政大臣是杜衍、范仲淹,他们对传统规章制度多有改革,拱辰的朋友感到不安。舜钦、益柔都是范仲淹推荐提拔上来的,舜钦又是杜衍的女婿,因此,拱辰借这个机会搞翻了这批人,当时舆论很是瞧不起拱辰的为人。

后又以翰林学士身份代理三司使。因为推举富民郑旭不当,出任郑州知州,又先后迁任澶、瀛、并三州。

几年后归来,任学士承旨兼侍读。皇上在迩英阁存放《太玄经》和占卦用的蓍草,对拱辰说“:我常研读这些。

你也了解这些吗?”拱辰作了回答,并说:“希望陛下注意儒家的经典《六经》,再以记录历代兴衰盛亡的史书为辅助就够了,这些杂书不足以为学。” 至和三年(1056),重新任三司使。

出使契丹,与契丹主在混同江会面,一块儿饮宴钓鱼。契丹主每次钓到鱼,必定替拱辰斟酒,亲自弹奏琵琶助酒兴。

又对其丞相说:“这位是南朝的少年状元,考取翰林十五年了,因此我要特别厚待他。”回来后,御史赵扌卞认为他的行为不合礼制“:他日契丹使者如果以此为例来要求我们,我们又怎样拒绝呢?”湖南转运判官李章、潭州知州任颛贱价强买死商人的珠宝,罪行败露后被抓,拱辰将全部珠宝都贿赂给了后宫,赵扌卞也一并弹劾这件事。

改任宣徽北院使,赵扌卞说:“宣徽之职位,本来是给有功勋的人的,只有前任执政大臣和节度使才能获得此职位,拱辰怎么能污辱这一职务呢?”于是让他以端明殿学士身份知永兴军,先后主管泰、定二州、河南大名府,累官至吏部尚书。 神宗即位后,照资格拱辰应转任仆射,欧阳修以为仆射是宰相级别,不应按资排辈,只任命他为太子少保。

熙宁元年(1068),又召他回来任北院使。王安石任参知政事,讨厌他老同自己作对,趁两位宰相有事之机,赶他去管应天府。

八年(1075),入朝见皇帝,任中太一宫使。 元丰初年(1078),转任南院使,赐给他金方团带。

再次判大名,改任武安军节度使。三路长官编制老百姓的户籍建立保甲制度,天天招集百姓训导,禁令苛刻急躁,老百姓往往被逼去做盗匪。

郡县官隐瞒这些情况,不敢上报。拱辰毅然上书指责其弊端“:不仅仅老百姓的物质利益大受损害,而且耽误他们的务农时间,这是在用法律来迫使他们犯罪。

他们逐渐演化为大盗的征兆已经可以看出来了。纵然不能全部废除这些办法,也应该让那些最穷苦、承受能力最差的百姓免于受害,缓和一下形势。”

当权者指责拱辰抗拒新法,拱辰回答说:“这是老臣在尽忠报国啊。”接连上奏不停。

皇帝醒悟了,于是第五等户得以免受其害。 哲宗即位,迁任彰德节度,加封检校太师。

这年死去,终年七十四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懿恪”。

4 《王戎识李》文言文阅读答案,急

原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重点词注解:

1王戎:(234-305)晋朝人,子浚冲,西晋名士,琅琊临汐人。是历史上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 2尝:曾经。 3诸;众多。 4游:玩耍。 5子:果实。 6折枝:压弯了树枝。 7竞:争相 8走::跑过去。走:跑。 9唯:只有。 10信然:确实这样。 11取之:拿来。

译文:

王戎七岁时,曾经和众多小朋友一起玩耍。看到路边的李树上的李子快把树枝压弯了。那些小孩争相跑去捡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有人问王戎,他回答道:“李树在路旁有那么多的李子,这个肯定是苦李。”那人将李子取下来尝了一下,的确如此。

5 文言文阅读王涯字广津

旧唐书王涯传 译文 王涯的字叫广津,他的祖先是太原人,是北魏广阳侯王礒的后代。

他祖父王祚,武则天时以进谏不建万象神宫出名,开元年间,以大理司直身份坐传车断案子,所到之处都认为仁德和公正。他父亲王晃,当过左补阙、温州刺史。

王涯学识广博,擅长写文章。他去拜见梁肃,梁肃对他的才华感到惊异,推荐给陆贽。

他考中了进士,又通过了博学宏词考试,后调任蓝田县县尉。一段时间以后,升为左拾遗并任翰林学士,又升任起居舍人。

元和初年,遇上他外甥皇甫考贤良方正科对策成绩优异,得罪了宰相,王涯被判不避嫌疑,被罢免了学士,又贬为虢州司马,后升任袁州刺史。唐宪宗想念他,召回任兵部员外郎,又任知制诰,又再次担任翰林学士,多次升官后任工部侍郎,被封为清源县男爵。

王涯的文章构思高雅,永贞、元和年间,诏令温和华丽,多是他起草或修改的。皇帝因为他注意名节不结党,多次找他问话,因他家较远,有时不能按时 ,有诏将光宅里国家的宅院借给他,众学士没人能比。

不久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沉默不称职被罢相,后又升任吏部侍郎。 唐穆宗登基,将他调出京城任剑南东川节度使。

当时吐蕃侵犯边境,西北边境不得安宁,吐蕃又进犯雅州,王涯调兵抵御他们。上奏说:“蜀地有两条路直通吐蕃腹地,一条从龙州、清川抵达松州,一条从绵州威蕃栅抵达栖鸡城,都是吐蕃险要的地方。

我希望国家不惜钱财,派使臣出使和回纥约定:‘有能派兵深入吐蕃的,杀掉某人,占领某地方,就受相应赏赐。’用诚心打动他们,所订条约要反复宣告使他们比以前更加熟知,这样回纥精兵可以出击,吐蕃的兵力就削弱了。”

皇帝没有答复。 长庆三年(823),他被调进京城任御史大夫,后升任户部尚书、盐铁转运使。

宝历年间,他又被派出京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唐文宗即位,把他召回任命为太常卿,后替代王播任吏部尚书,又任盐铁转运使,政令更加苛刻严格了。

这年中,他升任尚书右仆射,被封为代郡公爵。 御史中丞宇文鼎因为王涯兼任使官,不愿在礼节上尊崇他,上奏说:“仆射上任时,四品以上官员应该答拜。”

王涯生气了,就上奏说:“如果废弃礼制,不如慎授官职,我请求免官来保存过去的礼制。” 皇帝感到为难,下诏命尚书省讨论,工部侍郎李固言说:“按《礼》书,国君对臣子不还礼,不是自己的臣子就还礼,这是不把别人的臣子看作是自己的臣子;大夫对他的臣下,虽然地位低也还礼,这是为与国君区别;大夫没亲自献礼物,国君有赏赐不需见面拜谢,因为国君是还礼。

古代各国国君还对大夫还礼,是为了表示对天子的尊崇,避嫌疑、明区别。有议论的人又说:‘仆射是代理尚书令的,礼节应尊崇。

’大凡各部门、州县都有副职,正职缺额就主管事务,但已规定的礼节,却不能超越,仆射应按这来。按照法令,所有文武官三品官应拜一品官,四品官应拜二品官。

按《开元礼》,京兆和河南牧、州刺史,县令上任时,对县丞以下的官吏应还礼。这表明礼和令相矛盾,不能单看其中一种。”

他又说:“被册封的官员才上任,没有不还礼的,仆射也是被册封的,礼节不应不同,虽然过去都没这样,但人们认为不恰当,怎能不改变,请求按礼制实行。”皇帝无法裁决,王涯竟仍采用了过去的礼仪。

自从李师道被讨平后,所在三道十二州都有铜铁冶炼官署,每年得赋税一百万贯,观察使擅自占有了,不交给国家。到王涯才首先上奏说:“应按建中元年(780)九月二十三日的诏令,收归皇上盐铁部门管辖。”

皇帝下诏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以本身官职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将度支使和盐铁使合成一职,由他兼管。

他又上奏废除京畿道酒专卖税来收买人心。不久任检校司空,兼任门下侍郎。

后被免去度支职,任命为司空。 他开始改变茶税管理,增收税额来应付国家开支,人民更加贫困了,郑注也提议茶叶专卖,皇帝任命王涯为使臣,郑注心里认为不恰当,但不敢争论。

李训失败后,王涯也牵连遭了灾。此前,老百姓怨恨茶税重且期限短,王涯被杀死后,他们都咒骂,用瓦片石头投掷他。

王涯身材瘦长,上身长下身短,动作安详有风度。生性吝啬俭朴,不养乐伎和小妾,讨厌巫师和别的术士。

别墅中有好看的树和流动的泉水,在家时看经书史籍消遣,命门客贺若夷弹琴招待宾客。唐文宗讨厌风气奢侈,下诏命王涯惩治。

王涯逐条写成制度上奏,衣裳房屋,要接近古制。达官贵人都认为不好,齐声反对,事情就搁置了。

但王涯年龄已超过七十岁,为贪图权力巩固地位,附和李训等人,不能和他们划清界线,因此被灭了族。当时,十一家的财产都被军队掳掠,王涯家在永宁里,是过去杨凭的住宅,家中财产无数,搬了一天还没搬完。

家中书籍和内府相当,古代有名的字画,有过去用重金买来的,有用封官换来的,凿开墙壁藏着,层层掩盖隐蔽牢固,简直难以找到,到这时别人挖开墙壁拆走金盒和玉轴,把字画扔在路上。田地房产被官府没收了。

6 王复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复,字初阳,固安人。正统七年(1442)考中进士。授予刑科给事中。声音洪亮,容貌壮美,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上奏。提升为通政参议。也先侵犯京师,邀约大臣出去迎接上皇。众人不敢前去,王复请求出行。于是升迁为右通政,代理礼部侍郎,与中书舍人赵荣偕同前往。敌人露出刀刃夹道威胁他们,王复等人不为此而恐惧。返回后仍担任通政事务,再升迁为通政使。

成化元年(1465),延绥总兵官房能上奏追赶袭击河套部众,皇帝降旨奖励犒劳。王复认为七百里奔赴作战不恰当,并担心因企求意外成功而挑起争端,请敕令告诫晓谕,皇帝认为他说得对。晋升为尚书。

锦衣千户陈珏,本来是画工。到去世时,侄子陈锡请求继承百户。王复说:“世袭虽然是先帝的命令,然而不是战功,应不许可。”于是停止。

毛里孩侵扰边境,皇帝命令王复出京巡视陕西的边疆守备。从延绥到甘肃,观察地势,进言说:“延绥东起黄河岸边,西至定边营,萦绕二千多里。险要关口全在内地,而境外并无屏障,只凭墩堡来防守。军队反而驻扎在里面,老百姓却居住在外面。敌人一旦入境,官军还没有行动,老百姓已经被掠夺完了。再加上西南抵达庆阳,相隔五百多里,烽火不能连接,寇贼到了,老百姓还不知道。请迁移府谷、响水等十九个堡垒,置于接近边疆的重要之地。而从安边营至庆阳,从定边营至环州,每二十里筑墩台一个,共计三十四个。随着地势修建壕沟和城墙,以求声息相闻,易于防守抵御。”奏章呈上去后,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

改派王复到工部。王复严格遵守法令制度,声名超过在兵部。当时中官请求修筑皇城西北面的回廊,王复提议放缓这件事。给事中高斐也说灾害频繁,不宜役使万人作无益的事情。皇帝都不许可。中官率领腾骧四卫军的,请求发给棉上衣和鞋裤。王复坚持不许可,说:“朝廷制造这些东西,本来是给出征的士兵,使得即日出发,不用烦劳去缝制。京军则每年供给冬衣的布和棉花,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变?”大应法王割实巴去世,中官请求建寺造塔。王复说:“大慈法王都只建了塔,没有建造寺庙。现在不应该创立这个制度。”于是只是命令建塔,还是派遣四千名士兵供其役使。

王复喜欢古籍爱好学习,遵守廉洁约束的准则,跟人相交没有城府,当官识大体,在工部任职十二年,碰上灾害变异,谏官说他衰老,王复请求退休。皇帝不许。过了两个月,谏官又弹劾王复。皇帝于是传旨,命令他辞官归乡。死后,被赠予太子太保,谧号庄简。

7 陈胜信馋斩故人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①解释下列句中的“之”字。

A佣耕者闻之__________________

B之陈__________________

C欲缚之__________________

D陈王闻之__________________

E涉之为王__________________

F陈王斩之__________________

②辨别下列一词多义。

A陈胜王凡六月__________________

陈王斩之__________________

B捕蛇者说__________________

或说陈王__________________

C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_______

轻威__________________

D已为王__________________

士卒多为用者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合课文解释加粗部分。

A由是无亲陈王者__________________

B乃置__________________

C皆自引去__________________

D自辩数__________________

E或说陈王__________________

F诸陈王故人__________________

④仔细读文,可以看出陈胜故人相信陈胜“________,________”的诺言,真心实意(如“________”,“________”)找他,入宫后忘形失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佣耕者朴实率直的特点。陈王违诺的主要原因是故人“________”。

⑤请你先回忆《陈涉世家》,再读此文,你会感慨良多。请就其一点写一段200字短文,谈谈你的感想。

试题答案

①A听说陈胜做王这个事

B到,动词

C代词,指佣耕者

D代词,指佣耕者的叫喊声

E无义,舒缓语气

F佣耕者中的某人

②A称王,动词;帝王,名词

B文体;劝谏

C看轻,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威信)减弱,使动用法

D做;被,介词

③A因此

B放下

C离开,同义偏取

D列举

E有的人

F其余的

④苟富贵,无相忘;直扣宫门,遮道呼涉;夥颐,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轻威

⑤“略”。

1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范应铃,字旗叟,丰城人

资料供参考:

范应铃

[约公元一二一八年前后在世]字旗叟,丰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十一年前后在世。厉志于学,尤喜左氏春秋。丞相周必大见其文,嘉赏之。开禧元年,(公元一二O五年)举进士,调永新尉。累迁金部郎官。入见,所言皆谠直,识者韪之。历直宝谟阁,湖南转运判官,兼安抚司。值峒獠倡乱,帅宪招捕,逾年未平;应铃未一月平之,擢大理少卿。应铃当官而行,无敢挠以非义。居家时,人有不善,相戒无使范公闻之。其为人敬惮如此。卒,谥清敏。应铃著有西堂杂著十卷,对越集四十九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2 文言文阅读 《 窦威》

抱歉,网上没有阅读题。我从旧唐书里面找到了窦威传,手打翻译出来,希望能够有所参考。

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陆人,太穆皇后从父兄也。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射策甲科,拜秘书郎。秩满当迁,而固守不调,在秘书十余岁,其学业益广。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诸兄更谓威曰:"昔孔子积学成圣,犹狼狈当时,栖迟若此,汝效此道,复欲何求?名位不达,固其宜矣。"威笑而不答。久之,蜀王秀辟为记室,以秀行事多不法,称疾还田里。及秀废黜,府僚多获罪,唯威以先见保全。大业四年,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高祖入关,召补大丞相府司录参军。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高祖常谓裴寂曰:"叔孙通不能加也。"武德元年,拜内史令。威奏议雍容,多引古为谕,高祖甚亲重之,或引入卧内,常为膝席。又尝谓曰:"昔周朝有八柱国之贵,吾与公家咸登此职。今我已为天子,公为内史令,本同末异,乃不平矣。"威谢曰:"臣家昔在汉朝,再为外戚,至于后魏,三处外家,陛下隆兴,复出皇后。臣又阶缘戚里,位忝凤池,自惟叨滥,晓夕兢惧。"高祖笑曰:"比见关东人与崔、卢为婚,犹自矜伐,公代为帝戚,不亦贵乎!"及寝疾,高祖自往临问。寻卒,家无余财,遗令薄葬。谥曰靖,赠同州刺史,追封延安郡公。葬日,诏太子及百官并出临送。有文集十卷。

翻译:窦威,字文蔚,是扶风平陆人,太穆皇后继父的哥哥。父亲 窦炽,曾经是隋朝的太傅。 窦威一家累世都有功勋,他几位兄弟崇尚武艺,但是窦威喜欢文学和历史,他为人耿直,恪守本心。兄弟们都笑他,说他是"书痴"。隋朝内史令李德林科举考试大捷,射箭和策略都是第一名,做了秘书郎。官期满了准备迁调,但是他一直留任,在秘书一共干了十来年,他的学业也有所进步。当时窦威的兄弟们都通过军功当了大官,交结了达官显贵,宾客充满了他们一家,然而窦威的官清闲。兄弟们更加笑话他说:"以前孔子读书做了圣人,在当时依旧很狼狈,你学他,又是想干嘛呢?官位不大,很正常啊。"窦威笑笑不回答。都来蜀王秀贬为记室,因为秀做事不守法,他借生病的理由辞官回乡。到了秀被贬后,一同的官员大多获罪,只有窦威有先见之明得以保全自己。大业(年号)四年,多次升官做了内史舍人,因为进谏触犯皇帝,迁调到了考功郎中,后来又因为某些事情没有办,他又回到了京城。唐高祖进了虎牢关,召集、补全大丞相府司录参军。当时战事连连,规章制度都破坏了。窦威知识渊博,知道以前的规章制度,他就重新指定了这些,禅代文翰也大多参与其中。唐高祖多次对裴寂说:"叔孙通这个人没有比他更好的了。"武德(年号)元年,做了内史令。威窦上奏时仪表端庄,引经据典,唐高祖很欣赏他,有时带他到卧室,经常坐着聊。皇帝又曾经说:"以前周朝有八位国家栋梁,我与你家就差不多。现在我已经是天子,你是内史令,根本上是一样的,只是等级不同。"窦威谢皇上,说:"我家在汉朝时,是皇帝的亲家,到了后魏,三次做了皇帝亲家,陛下您德高望重,再比和皇后一家。我们又快要是亲家,官位这么高,早晚都很恐惧啊。"唐高祖笑笑着说:"想关东人和崔、卢为结婚,攀上了达官贵族,自己发达了,就开始骄傲,你代代都是皇帝的亲家,不也特别的显赫吗!"到了窦威重病时,唐高祖亲自去看望。不久窦威就死了,他家没有多少钱,他的遗言也是简单的办个葬礼。朝廷谥号他作为靖,追赠他是同州刺史,追封他为延安郡公。下葬那天,皇帝诏令太子和文武百官一起出去送行。他有文集十卷。

3 文言文阅读徐度,字孝节的答案

译文可供参考:

徐度字孝节,安陆人。世代在京师居住。年轻时洒脱自在,不拘泥于小节。长大后,身材魁伟,喜欢喝酒、赌博,经常派小仆役和职业卑贱的人闹事。梁朝始兴内史萧介去到郡上,徐度跟着他,率领士兵,征讨各处山洞,因骁勇闻名。高祖征讨交阝止,用厚礼征召他,徐度于是归顺高祖。

侯景之乱时,高祖攻克平定广州,平定蔡路养,打败李迁仕,计划大多出自徐度之手。徐度又统率士兵,每次打仗都立有战功。回到白茅湾,梁元帝任命他为宁朔将军、合州刺史。侯景被平定后,追录前后的战功,晋升为通直散骑常侍,封为广德县侯,食邑五百户。后又迁任散骑常侍。

高祖镇守朱方时,徐度任信武将军、兰陵太守。高祖派衡阳献王去荆州,徐度率领所部人马跟随前往。江陵陷落,徐度抄小路东归。高祖平定王僧辩时,徐度和侯安都为水军。绍泰元年(555),高祖向东讨伐杜龛,侍奉敬帝驾临京口,由徐度总管宫中警卫,并且主持留守事务。

徐嗣徽、任约等前来进犯,高祖和敬帝回到京都。当时敌人已占据石头城,市廛居民,却都在南去的路上,离朝廷很远,担心被敌人追击,于是派徐度率军镇守于冶城寺,筑垒阻断敌人。敌军全部出动,大举进攻,未能攻克。高祖不久又援救徐度,大败任约等。翌年,徐嗣徽等人带引北齐军渡江,徐度随大军在北郊坛打败敌人。按照功劳授职为信威将军、郢州刺史,兼任吴兴太守。不久迁任镇右将军、领军将军、南徐州沿江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送给他一部鼓吹。

周文育、侯安都等向西讨伐王琳,战败,被王琳囚禁,于是以徐度为前军都督,在南陵镇守。世祖继位,迁任侍中、中抚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爵为公。尚未行礼授职,出任使持节、散骑常侍、镇东将军、吴郡太守。天嘉元年(560),增加食邑一千户。服职期满,任侍中、中军将军。出任使持节,都督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新宁、信安、晋安、建安九郡诸军事,镇东将军,会稽太守。尚未到任,太尉侯调在湘州去世,于是由徐度代替侯调任湘州、沅州、武州、巴州、郢州、桂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湘州刺史。服职期满,任侍中、中军大将军,仪同、鼓吹等不变。

世祖驾崩,徐度事先受遗诏,带武装士兵五十人进入皇宫禁地。废帝即位,晋升为司空。华皎占据湘州反叛,带引北周军队下到沌口。和王朝军队对峙,于是晋升徐度为使持节、车骑将军,统率步军,从安成郡经岭路去到湘东,袭击湘州,俘获敌人留在湘州的全部家小而归。光大二年(568),去世,时年六十岁。追任太尉,送给班剑二十人,谥号忠肃。太建四年,诏令配享高祖庙庭。其子徐敬成袭封。

4 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庞德字令明

庞德字令明,南安狟道人也。

少为郡吏州从事、、、、、、又赐子会等四人爵关内侯,邑各百户。会勇烈有父风,官至中尉将军,封列侯。

注译:庞德传庞德字令明,南安郡糩道人。年轻时曾担任郡吏、州从事。

初平年间,跟随马腾攻击反叛的羌人、氐人,屡次立功,逐渐升到校尉。建安年间,曹操在黎阳征讨袁谭、袁尚。

袁谭派郭援、高干等人在河东郡抢掠,曹操命钟繇率关中众将讨伐他们。庞德随马腾的儿子马超在平阳抵御郭援、高干,庞德担任先锋,进攻郭援、高干,大获全胜,亲自斩了郭援。

被任命为中郎将,封都亭侯。后来张白骑在弘农郡谋反,庞德再次随马腾征剿,在两座崤山之间大破敌军。

每次出战,庞德总是攻陷敌阵,打退敌人,在马腾军中最为勇猛。后来马腾担任卫尉,庞德留在马超部下。

曹操在渭南打败马超,庞德随马超逃入汉阳郡,据守冀城。后来又跟马超跑到汉中,投奔了张鲁。

曹操平定汉中,庞德随部队投降了。曹操早就听说庞德骁勇,任命他为立义将军,封他为关门亭侯,食邑三百户。

侯音、卫开等人占据宛城叛变,庞德率领部下与曹仁夺取了宛城,斩了侯音、卫开,便往南驻扎在樊城,讨伐关羽。樊城的众将因为庞德的哥哥在汉中蜀军里,对他产生怀疑。

庞德常常说:“我蒙受国家恩惠,要为国尽义捐躯。我要亲自攻打关羽,今后我不杀关羽,关羽就该杀了我。”

后来他亲自同关羽交战,射中关羽前额。那时庞德总骑白马,关羽的士兵称他为白马将军,都很怕他。

曹仁让庞德在樊城北边十里的地方屯扎,碰上连着下了十几天大雨,汉水泛滥,樊城平地水深五六丈,庞德同众将上堤躲水,关羽乘船进攻,四面包围用弓箭射堤上。庞德披甲持弓,箭无虚发。

将军董衡、部属将领董超等人想投降,庞德都处死了他们。从清晨一直战到过午,关羽攻击更急,箭用完了,就靠近肉搏。

庞德对督将成何说:“我听说良将不怕死,不苟且偷生,烈士不毁大节来求活命。今天就是我死的日子。”

更愤怒地投入战斗,胆气也越来越壮,但势越来越大,将士们都投降了。庞德同部下一名将领、两名伍长弯弓搭箭,乘小船要回曹仁营中。

因为水大船翻了,弓箭遗失,庞德一人抱着船沉到水中,被关羽俘获。庞德站立不跪,关羽对他说:“您哥哥在汉中,我想用您为将军,为什么不早投降呢?”庞德骂关羽说:“你小子,什么叫投降!魏王率领雄兵百万,威振天下。

你们的刘备不过是个庸才,岂能和魏王对敌!我宁肯做国家的鬼,也不当贼人的将。”于是被关羽所杀。

曹操听说后很悲痛,为他的死而流泪,封他两个儿子为列侯。曹丕即王位,派使者到庞德陵墓送去谥号。

下诏说:“从前先轸为国捐躯,王雏绝食而死,丧身殉节,前代人都赞美他们。庞德果敢刚毅,赴难立名,当时人们就称赞他,他的大义在当时就很崇高,寡人怀念他,赠他壮侯的谥号。”

又赐给他儿子庞会等四人关内侯的爵位,各食邑一百户。庞会勇猛刚烈有他父亲的风格,官作到中尉将军,封为列侯。

5 文言文阅读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

陈登云的全文翻译: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职鄢陵知县。政绩最好,升为御史。出按辽东,上疏陈明安定边境的十条对策,又请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后改为山西巡抚。

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储君的事。陈登云认为朝议迟迟不能决定,是贵妃家人暗中捣鬼。万历十六年(1588)六月因发生灾害上疏弹劾贵妃父亲郑承宪,说:“郑承宪包藏祸心,觊觎储君。天天与宦官往来,商量对策,而且广泛交结山人、术士、道士、和尚之流。当初陛下重惩科场冒名顶替之人,郑承宪的妻子每每扬言事情是自己揭发的,用来恐吓勋贵,以巧言惑动朝廷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们算计,即使中宫与太后家也谨慎避开他们的锋芒。陛下统治国家已很久了,这是惠政的结果,而郑承宪每次对人说,认为是不立太子的结果。干扰盛典,蓄谋已久,以后有什么事他干不出来呢?如果不振奋朝纲,以大义决断,否则即使日日不上朝不奏乐,穿白衣,停止刑罚,恐怕皇天也不答应,天变是不可抗拒的。”疏上,贵妃、郑承宪都发了脾气,同仁也以为陈登云危险,但皇上把奏疏留下了。

很久以后,他又上疏弹劾吏部尚书陆光祖、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廷的大官都很怕他。当时,正好考选科道,陈登云因而上疏说:“近来御史官,壬午以前害怕 ,刚正的变温柔了;壬午以后拘于情面,正直的变为谄媚。其间难道没有刚正的人吗,但不胜被攻击倾轧,没有安身的地方。二十年来,以正直提升为京官的只有一、二个人。背着皇上,培植党羽,摇尾乞怜,像所谓‘七豺’、‘八狗’,御史占了一半。台谏是为天下主持是非的,而使人践踏到这种地步,怎能希望他不顾情面,正直地处理事情,为国除掉奸人、消灭败类呢!与其因误用而贬退,不如谨慎地考察人选。”因而条陈数件事献给皇上。

出任河南巡按。那年发生大饥荒,人相互吞食。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中的雁屎,便包来给陈登云看,陈登云便送到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钟化民分发库银赈恤百姓。陈登云三次巡视地方,执政严厉,按规定应当提升为京官,屡次被宫中扣住不下发,于是他称病归家。不久之后就死了。

6 王复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复,字初阳,固安人。正统七年(1442)考中进士。授予刑科给事中。声音洪亮,容貌壮美,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上奏。提升为通政参议。也先侵犯京师,邀约大臣出去迎接上皇。众人不敢前去,王复请求出行。于是升迁为右通政,代理礼部侍郎,与中书舍人赵荣偕同前往。敌人露出刀刃夹道威胁他们,王复等人不为此而恐惧。返回后仍担任通政事务,再升迁为通政使。

成化元年(1465),延绥总兵官房能上奏追赶袭击河套部众,皇帝降旨奖励犒劳。王复认为七百里奔赴作战不恰当,并担心因企求意外成功而挑起争端,请敕令告诫晓谕,皇帝认为他说得对。晋升为尚书。

锦衣千户陈珏,本来是画工。到去世时,侄子陈锡请求继承百户。王复说:“世袭虽然是先帝的命令,然而不是战功,应不许可。”于是停止。

毛里孩侵扰边境,皇帝命令王复出京巡视陕西的边疆守备。从延绥到甘肃,观察地势,进言说:“延绥东起黄河岸边,西至定边营,萦绕二千多里。险要关口全在内地,而境外并无屏障,只凭墩堡来防守。军队反而驻扎在里面,老百姓却居住在外面。敌人一旦入境,官军还没有行动,老百姓已经被掠夺完了。再加上西南抵达庆阳,相隔五百多里,烽火不能连接,寇贼到了,老百姓还不知道。请迁移府谷、响水等十九个堡垒,置于接近边疆的重要之地。而从安边营至庆阳,从定边营至环州,每二十里筑墩台一个,共计三十四个。随着地势修建壕沟和城墙,以求声息相闻,易于防守抵御。”奏章呈上去后,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

改派王复到工部。王复严格遵守法令制度,声名超过在兵部。当时中官请求修筑皇城西北面的回廊,王复提议放缓这件事。给事中高斐也说灾害频繁,不宜役使万人作无益的事情。皇帝都不许可。中官率领腾骧四卫军的,请求发给棉上衣和鞋裤。王复坚持不许可,说:“朝廷制造这些东西,本来是给出征的士兵,使得即日出发,不用烦劳去缝制。京军则每年供给冬衣的布和棉花,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变?”大应法王割实巴去世,中官请求建寺造塔。王复说:“大慈法王都只建了塔,没有建造寺庙。现在不应该创立这个制度。”于是只是命令建塔,还是派遣四千名士兵供其役使。

王复喜欢古籍爱好学习,遵守廉洁约束的准则,跟人相交没有城府,当官识大体,在工部任职十二年,碰上灾害变异,谏官说他衰老,王复请求退休。皇帝不许。过了两个月,谏官又弹劾王复。皇帝于是传旨,命令他辞官归乡。死后,被赠予太子太保,谧号庄简。

7 文言文扩展阅读《曳尾涂中》的答案

原文: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 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译文:

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8 文言文阅读翻译:赵云字子龙,常山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

原来是跟随公孙瓒的,公孙瓒派刘备去救田楷,抵挡袁绍的军队,赵云就跟随刘备,成为刘备手下主管骑兵的武将。当刘备在当阳长阪抛弃妻子和儿子向南逃跑的时候,赵云怀抱年少的孩子,就是后主刘禅,保护着甘夫人,就是后主的母亲,都免于被害,被提升为牙门将军。

刘备入蜀,赵云留在荆州。 刘备从葭萌关回头攻击刘璋,召诸葛亮过去。

诸葛亮率领赵云和张飞等人都沿着长江西进,平定各个郡县。到了江州,单独派遣赵从外水上江阳,与诸葛亮在成都会师。

成都平定后,任命赵云为翊军将军。建兴元年,被任命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为永昌亭侯,升为镇东将军。

建兴五年,赵云跟随诸葛亮驻军汉中。第二年,诸葛亮发兵,宣称由斜谷道进军,曹真派大军前去抵挡。

诸葛亮命令赵云和邓芝去抵抗曹真,而自己去攻击祁山。赵云、邓芝的军队比较弱而敌人军队强大,在箕谷之战中失利,于是收回军队采取固守的做法,没有导致彻底的失败。

军队撤退后,赵云被贬为镇军将军。 建兴七年,赵云去世,追谥为顺平侯。

先前,刘备当皇帝的时候,只有法正被谥。后主刘禅的时候,因为诸葛亮的功绩和德行天下第一,蒋琬、费祎担负整个国家的重任,也得到谥号。

陈祗得到了皇帝的恩宠,得到了特殊的荣誉,夏侯霸从魏国投降而来,所以也得到了谥号。于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和赵云也被追谥,当时的人议论起来都认为这是莫大的荣誉。

赵云的儿子赵统继承了爵位,官职到达了虎贲中郎将,督行领军。二儿子赵广,被任命为牙门将,跟随姜维到沓中,在战场上战死。

杜甫全集

作者: 杜甫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 1996-11

页数: 326

定价: 196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32521371

在哪儿能够借到这本书

上海市中心图书馆(9)

吉林省图书馆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杜甫全集》,高仁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1月。

有关杜甫诗的详细情况,可以访问《杜甫吧》:

http://tiebabaiducom/fkw=%B6%C5%B8%A6&fr=ala0;

《杜甫吧》首页有:《杜甫的诗》的链接网址;《全唐诗免费下载》网址,其中包括杜甫诗1400多首,只有诗、没有注释;等。杜甫吧有许多杜甫诗的研究、讨论、注释、赏析等精品帖文。

《杜甫全集》目录:

前言

卷一 古诗五十五首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送高三十五书记

赠李白

游龙门奉先寺

望岳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李邕

同前

玄都坛歌

今夕行

货交行

兵车行

高都护骢马行

天育骠骑歌

白丝行

秋雨叹三首

叹庭前甘菊花

醉时歌

醉歌行

赠卫八处士

苦雨奉寄陇西公兼呈王征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示从孙济

九日寄岑参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饮中八仙歌

曲江三章章五句

丽人行

乐游园歌

[氵美]陂行

[氵美]陂西南台

戏简郑广文兼呈苏司业

夏日李公见访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

夜听许十损诵诗爱而有作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沙苑行

骢马行

去矣行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

悲陈陶

悲青坂

哀江头

哀王孙

大云寺赞公房四首

卷二 古诗四十二首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晦日寻崔戢李封

雨过苏端

喜晴

送率府程录事还乡

述怀一首

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

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

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郡

防御判官

塞芦子

彭衙行

北征

得舍弟消息

徒步归行

玉华宫

九成宫

羌村三首

逼仄行赠毕曜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洗兵马

留花门

病后遇王倚饮赠歌

湖城东通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欢散因为醉歌

阌乡姜七少府设[鱼会]戏赠长歌

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

李[雩阝]县丈人胡马行

义鹘

画鹘行

瘦马行

新安吏

潼关吏

石壕吏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夏日叹

夏夜叹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

立秋后题

卷三 古诗七十八首

贻阮隐居

遣兴三首

昔游

幽人

佳人

赤谷西崦人家

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

寄赞上人

太平寺泉眼

梦李白二首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

遣兴五首

遣兴五首

遣兴五首

前出塞九首

后出塞五首

别赞上人

万丈潭

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

发秦州

赤谷

铁堂峡

盐井

寒硖

法镜寺

青阳峡

龙门镇

石龛

积草岭

泥功山

凤凰台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发同谷县

木皮岭

白沙渡

水会渡

飞仙阁

五盘

龙门阁

石柜阁

桔柏渡

剑门

鹿头山

成都府

卷四 古诗三十七首

石笋行

石犀行

杜鹃行

赠蜀僧闾丘师兄

泛溪

题壁画马歌

戏题画山水图歌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戏为双松图歌

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徐卿二子歌

病柏

病橘

枯棕

枯楠

丈人山

百忧集行

戏作花卿歌

入秦行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大雨

溪涨

戏赠友二首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喜雨

渔阳

黄河二首

天边行

大麦行

苦战行

去秋行

述古三首

卷五 古诗五十六首

观打鱼歌

又观打鱼

越王楼歌

海棕行

姜楚公画角鹰歌

相从歌赠严二别驾

光禄坂行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陈拾遗故宅

谒文公上方

奉赠射洪李四丈

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过郭代公故宅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通泉县署屋壁后薛少保画鹤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

春日戏题恼郝使君兄

短歌行

短歌行

陪章留后惠义寺饯嘉州崔都督赴州

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得柳字

山寺

棕拂子

桃竹杖引

寄题江外草堂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丹青引

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县

严氏溪放歌行

南池

发阆中

寄韩谏议

忆昔二首

冬狩行

自平

释闷

赠别贺兰[钅舌]

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

阆山部

阆水歌

三绝句

草堂

四松

水槛

破船

营屋

除草

扬旗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

莫相疑行

别蔡十四著作

卷六 古诗五十三首

杜鹃

客居

客堂

石砚诗

水阁前霁奉简严云安

赠郑十八贲

三韵三篇

青丝

近闻

蚕谷行

拆槛行

引水

古柏行

缚鸡行

负薪行

最能行

寄裴施州

郑典设自施州归

柴门

贻华阳柳少府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较热退晚加小凉稳睡有诗因论壮年乐事戏呈元二十一曹长

牵牛织女

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

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

送殿中杨监赴蜀见相公

赠李十五丈别

西阁曝日

课伐木并序

园人送瓜

信行远修水筒

槐叶冷淘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催宗文树鸡栅

园官送菜并序

上后园山脚

驱竖子摘苍耳

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

稻向毕清晨遣女奴阿

稽竖子阿段往问

阻雨不得归[氵襄]西甘林

雨二首

晚登[氵襄]上堂

又上后园山脚

甘林

种莴苣并序

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书触目

卷七 古诗四十九首

八哀诗并序

赠司空王公思

故司徒李公光弼

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王进]

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

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

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

写怀二首

可叹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往在

昔游

壮游

遣怀

同元使君春陵行并序

春陵行有序 元结

贼退示官吏有序 元结

李潮八分小篆歌

览柏中允兼子侄数人除官制词因述父子兄弟四美载歌丝纶

听杨氏歌

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

王兵马使二角鹰

狄明府

秋风二首

久雨期王将军不至

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

虎牙行

锦树行

赤霄行

前苦寒行二首

后苦寒行二首

晚晴

复阴

夜归

寄柏学士林居

奇从孙崇简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

别李义

送高司直寻封阆州

君不见简苏[彳奚]

赠苏四[彳奚]

寄薛三郎中

大觉高僧兰若

卷八 古诗四十五首

宿青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

忆昔行

魏将军歌

北风

客从

白马

白凫行

朱凤行

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醉歌行赠公安颜少府请顾八题壁

夜闻簪篥

发刘郎浦

别董[廷页]

送重表侄王[石水]评事使南海

咏怀二首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

上水遣怀

遣遇

解忧

宿凿石浦

早行

过津口

次空灵岸

宿花石戍

早发

次晚洲

望岳

湘江宴钱裴二端公赴道州

清明

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

别张十三建封

暮秋枉裴道州手礼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

奉赠李八丈判官

岁晏行

八日寄社二拾遗 高 适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