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籍里描写琵琶的语句有那些?不是诗句哦!类似于诗经和楚辞这样的古籍里面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在古籍里描写琵琶的语句有那些?不是诗句哦!类似于诗经和楚辞这样的古籍里面的,第1张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因风阻泊船,闲步入林,过一僧院。僧已他出,房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画,遂把笔,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画毕,风静船发。僧归,见画处,不知何人。乃告村人曰:“恐是五台山圣琵琶。”当亦戏言,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书生往吴,经年,乃闻人说江西僧院,有圣琵琶,灵应非一,心窃疑之。因还江西时,令船人泊船旧处,上访之。僧亦不在,所画琵琶前,已幡花香炉供养矣。取水洗之尽,还宿船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归,以失琵琶故,邻人大集,方共悲叹。书主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着琵琶,所以潜隐。”书生大笑,为说所画及拭却之由,自是灵圣亦绝。

(选自唐·皇甫氏《原化记》)

白话译文

有个书生想要游玩吴地,路经江西,因为大风阻碍就停泊小舟,闲散行走进入一片树林,寻访一座僧院。僧人已经外出到其他地方去了,僧院的房门外面,有几间小厅廊,临近处有笔和砚台。书生善于画画,于是就拿起笔,在白墙壁上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琵琶没有不同。画完,大风渐静书生乘船出发了。僧人回来,看到了画的地方,不知道是什么人画的。于是告诉村里人说:“恐怕这是五台山上降临的仙琵琶。”当时也是戏言,然而这话于是就被村里人传说,人们给以教神的礼节仪式祈求得福,很灵验有效。

书生前往吴地,过了几年,就听人说江西的僧院,有个圣琵琶,灵验有效不止一二次,暗中对此感到怀疑。因此返回江西时,则令船进入停泊船原先的地方,上前拜访圣琵琶。僧人也不在,画的琵琶前,已经挂着幡,供着花,炉里点着香供奉了。书生取来水把它洗完,回去留宿在船上。到第二天,书生又上前拜访。僧人夜里已经回来了,因为失去琵琶的原因,邻近的人大规模地集中起来,正要共同悲哀感叹。书生特意询问,人们都说前头的应验:“如今一定有人违背了圣琵琶的指示,(违逆了神灵),所以它就隐没不见了。”书生大笑,对他们讲述了他所画以及擦洗掉的琵琶由来,从此神灵仙圣也绝迹了。

--唐·《圣琵琶传闻》

汤琵琶传

清王猷定

汤应曾,邳州人,善弹琵琶,故人呼为“汤琵琶”云。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世庙时,李东垣善琵琶,江对峰传之,名播京师。江死,陈州蒋山人独传其妙。时周藩王有女乐数十部,咸习其技,莫之能善也,王以为恨。应曾往学之,不期年而成。闻于王,王召见,赐以碧镂牙嵌琵琶,令著宫锦衣,殿上弹《胡笳十八拍》,激楚动人。王深赏,岁给米万斛,以养其母。应曾由是名著大梁间。

后征西王将军招之幕中,随历嘉峪、张掖、酒泉诸地,每猎及阅士,令弹塞上之曲。戏下颜骨打者,善战阵,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乃上马杀贼。一日大雪,至榆关,马上闻觱篥,忽思母痛哭,遂别将军去。

襄王闻其名,使人聘之。居楚者三年。偶泛洞庭,风涛大作,舟人惶扰失措,应曾匡坐弹《洞庭秋思》,稍定。舟泊岸,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天明,忽抱琵琶跃水中,不知所在。自失故物,辄惆怅不复弹。

已归省母,母尚健,而妇已亡。母告以:“妇亡之夕,有猿啼户外,启户不见。妇谓我曰:‘吾迟郎不至,而闻猿啼,何也吾殆死,惟久不闻郎琵琶声,倘归,为我一奏石楠之下。’”应曾闻母言,掩抑哀痛不自胜。夕陈酒浆,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自是猖狂自放,日荒酒色。值寇乱,负母鬻食兵间。

曾年六十余流落淮浦有桃源人见而怜之载其母同至桃源后不知所终

轸石王子曰:戊子秋,予乞食遇曾公路浦,已不复见君曩者衣宫锦之盛矣。明年,复访曾,曾坐土锉中作食,奉匕箸于母。人争贱之,而予肃然加敬焉。曾仰天叹日:“世鲜知音,吾事老母百年后,将投身黄河之岸矣!”予凄然许曾立传。越五年,乃克为之。呜呼!世之沦落不偶,而叹息于知音之寡者,独曾也乎哉?

--清《四照堂集》

汴河,古称汳水。《水经》载“汳水出阴沟于浚仪县(今开封城西北)北”。郦道元《水经注》说“阴沟即蒗荡渠也”。汴河大致从今河南省开封城西北,向东南流经陈留、杞县东、宁陵县北、商丘、虞城县西南、安徽省砀山县、萧县,至今徐州市区东北汇入泗河。王国维《水经注校》提到留获渠和获水,实际与汴(汳)河是一条河流。因为,汴水经考城县称留获渠。

汴、泗合流,穿过徐州市区继续东南有沂、沭两河在其北侧相继汇入。沂河发源于今山东省沂源鲁山一带山区,大体南流,经今江苏省邳州市,至睢宁县古邳镇汇入泗河。沭河发源于今山东省沂水县北部山区,与沂河平行南流,至江苏省宿迁市西北处汇入泗河。泗河继续东南,在下相县故城东(今宿迁市城西南约七华里)接纳濉河至淮阴县汇入淮河。

隋统一中国,结束了东汉以来四百年的分裂局面。隋炀帝将都城由长安迁至洛阳,开挖了通济渠和永济渠,西通关中,南至江淮。

通济渠,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为了避开徐州、吕梁二洪之险,采取走宿州直接入淮的线路,即在今杞县以西与汴河分出一支折向东南,经商丘、永城、宿县、灵壁,至盱眙北入淮河。这支撇开徐州间的汴、泗运河径直入淮的河道,就是唐、宋时期的新汴河,亦称南汴河。但在此时成为汴河故道的汴、泗运河并未完全中断,因为,鲁、徐、淮、海一带,“水陆肥沃”,是漕粮主要筹集地。仍有舟楫通行要求。唐高宗武德七年(624年),即令尉迟敬德导汶、泗至任城(济宁)分水,建会源闸,治徐州、吕梁二洪,以通饷道。韩愈:“汴泗交流郡城角”和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就是对当时汴、泗两河在徐州汇流的真实写照。

五代后晋时,迁都汴京,曾“开济州金乡来水,西受汴水,北抵济河,南通徐沛”。周世宗时,形势大体稳定。显德二年(959年),以汴渠日久湮废,“命武宁节度使武行德发民夫,因汴水故堤疏导之,东至泗上”。六年二月,命侍卫都指挥使韩通“发徐、宿、宋、单等州丁夫数万浚汴水”。至此,江、淮、河、汴舟楫复通。同治《徐州府志》载:“由淮入泗,由泗入汴者,此五代末之运道也”。

《淮系年表》记载了北宋仁宗庆历中(公元1045年前后),“浚任城、金乡之大义河,徐、沛之清河(泗水)以通漕”。又同治《徐州府志》载:“自宿、邳西溯泗流,经彭城又西接萧砀入归德(商丘)界,此宋至道前及熙宁间(公元1068至1077年间)之运道也”。北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对泗河航道上的徐州洪和吕梁洪,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即开月河、修筑石堤,上下两端置闸,设管理机构,按时启闭通船。公元1127年,宋室南迁,高宗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韦太后自金归,仍可“自东平舟行由清河(泗水)至楚州(淮安)”。这证明,虽然,从隋、唐、宋时期有了新汴河,但是,在徐州境内的汴河故道和泗河,做为运河的航道中断时间一直延续到南宋时期。

汴河成为通济渠的代称。按《宋史·河渠志》载:“汴河,自隋大业(605—618年)初疏通济渠,引黄河通淮,至唐改名广济。宋都大梁,以孟州河阴县南为汴首,受黄河之口属于淮泗,每岁自春至冬,常于河口均调水势,止深六尺以通重载为准,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及东南之产,百物众宝,不可胜计。又下西山之薪炭,以输京师之粟,以振河北之急,内外仰给焉。故于诸水,莫此为重。” 汴河从汴京外城西水门入城,再入内城水门,横穿宫城前州桥、相国寺桥,出内城水门,然后向东南而出外城东水门。淳化二年(990年)六月,汴河在近城浚仪县的一段河堤缺了口,宋太宗赵光义亲自去视察,步辇行走在泥淖中,宰相、枢密院使等大臣连忙劝阻回驾,宋太宗说:“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顾?”于是下令调步卒数千来堵塞,直至看到缺口被塞住,水势稳定后,他才回宫。由此可见,汴河不但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而且还是国家安全的系带,可以说是赵家王朝的生命线。

以下是举世瞩目的名画《清明上河图》相关描述文章中描写汴河喧闹、繁华的细节:

进入汴河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两艘重载的大船已经靠岸,正在往码头上卸货。从船身还吃水很深来看,被卸下的货物只是很小一部分。货物是用麻袋装的,老板正坐在麻袋上指挥工人们码放。扛袋的工人很吃劲,需要两个人帮他卸下,看来装的是粮食。北宋时代,属于国家的粮食储备仓库,大都集中在东南城沿汴河一带。《东京梦华录》“外诸司”记载:“诸米麦等,自州东虹桥元丰仓、顺城仓,东水门里广济、里河折中、外河折中、富国、广盈、万盈、永丰、济远等仓。”这些仓库的粮食,都是通过汴河从“江淮湖浙”运来的。粮食是一个物质需要,汴河又担负着运输粮食的重要任务,在图中我们第一眼就看到运粮船,这是毫不奇怪的。也可能是画家特意的安排,因为别的船只都遮盖着,只有在卸货过程中看它的包装形式才能了解是什么货物。

这个船码头正对着一条街道口。这是入城的第一条街,是沿着河岸走向的,可以叫“沿河街”或“沿河大道”,主要店铺是餐馆,以小吃为多。这很符合逻辑,因为它靠近码头,主要服务对象是刚入城的客人和一些苦力。如对街有一家小店,门前笼屉里摆着馒头,店主手持一个正在向挑夫兜揽生意。与之右邻的是一家小酒店。再过去的一家,铺面比较宽广,店前当路堆着纸盒类货物,路口竖着一块招牌,上书“王家纸马”。这是家专营纸人、纸马、纸扎楼阁和冥钱的铺子。按《东京梦华录》的记载:“清明节……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成楼阁之状。”画家在这个出城的路口画上纸马铺,除了与前面扫墓的队伍遥相呼应之外,同时又再一次点醒题目是“清明节”。

接下是一个大码头,街道宽阔平整,两边店铺也较为讲究,经营的主要是餐饮业,店铺里已经坐了不少客人。码头边一连停靠了五艘大航船。有一艘还在卸货,从伙计们爬在船篷上聊天来看,货物已卸得差不多了。有的船主卸完货以后,则邀客人到沿河酒店去喝上二两。沿河酒店的雅座,都向着河面敞开窗户,客人一边喝酒,一边可欣赏风景。在这一组航船中有一艘装潢特别华丽,清一色的花格窗子,前后有两个门楼,船舷也比较宽。透过窗子,可以看到舱内有餐桌之类的家具,知道这是一艘大客船,不但有舒适的客舱,而且还可以在船上用餐。船主可能上岸去了,留下四个伙计在忙活着收拾,等待着客人们到来。

在这一组船只外面,是一艘正在行进的大船。有五个人在岸上拉纤,船上可以看到有十一个人物。这是一艘客货混装的大船,因为它的船窗板中间与两头是不同的。前后舱的窗门是向里支开的,中间舱则向外支开。看来其货物除了装在底舱之外,中间的上层舱也堆放货物,所以这艘船载重量也很大。正由于货多船重,又行进在船舶密集的河道上,所以船主和船工们都很紧张。右舷上的三个船工,正轮流用篙将船往外推移,以免与停泊的船只碰撞,站在左舷和船头上的两个船工,手中紧握篙杆,准备随时使用,而船老大则在船头指挥,似在大声叫喊,提醒前面船上人注意。另外有三个是搭船的客人,第一个站在蓬顶的前部,在身后有一张小桌,放着杯盘之属,可能是他正喝着酒,看到前面有些紧张,便站起身来帮着叫喊;第二个在船尾敞棚里,背着双手,踱着方步,心情像是很急迫,也许他还嫌船走得慢哩;第三个在尾舱内露出大半个身子,快要到岸了,他是想出来看看。在船的前舱内,一个妇女带着小孩趴在窗口往外看,应当是船主的家眷,全船最没事的就是他们俩了。十一个人,各不重复,松紧张驰,各尽其态。画家对生活的熟悉和观察入微,我们不能不佩服。

这条船是在逆水而上,使我们知道是在汴河的西南岸。近岸边有一只小艇,船夫正在往外掏水。一艘大船刚从它身边驶过,大橹拨动的漩涡,一个一个向它袭来,使小艇的船身仿佛在晃动。大船是一艘有着双橹的载重船,船尾八个船工在使劲地摇着大橹。船头也有八个船工,只是被一棵大柳树把他们和船身遮挡住了,别以为画家在这里偷懒,省去画船上的各种细节的工夫,他是要让我们的眼睛稍事休息一下,因为后面还有更热闹的场面等着呢!

龚氏龚在姓氏读gōng

系承共氏,避难加龙为龚。

相传上古时期,炎帝的后裔、黄帝大臣共工,专门管理水土,因治水有功,被封为“水神”。

后与 兜、三苗、鲧结为“四凶”,被流放到幽州。开始以单字“共”作为家人的姓氏,子句龙继承父职,若干年后,共姓为了避仇,有的在“共”字上加一个“龙”字,成了龚姓,也就是说,龚姓是以祖先的官职和名字中的一字改造而来的。

龚姓以共工治水有功而引以为荣,尊其为得姓始祖。龚姓发源地较多,有河北、辽宁间和山西、河南、福建等,龚姓早期主要繁衍于北方地区。

汉时,华东龚姓崭露头角,江苏徐州人龚胜与江苏邳州人龚舍均以名节闻名,有“楚两龚”之称号。目前全球龚姓人口达270万。最新全国姓氏人口排位调查结果显示,龚姓排在第90位。

扩展资料:

历史来源

「龚」源出:读gōng,古汉语也读作gōng

一、为共氏所改。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其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其时约在战国末年秦汉之际。

二、唐《元和姓纂》云:共工后有共、龚二氏。关于龚氏的来源,所有古籍的记载都异口同声,看法一致。譬如,《古今姓氏书辨证》指出:“其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汉有龚遂”。

《姓纂》则指出:“共工后有共、龚二氏”;《万姓统谱》也指出:“龚氏之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望出武陵。”一说,黄帝臣共工司水土,子句龙继其职,其后为龚氏。据此,龚氏是以祖先的官职及名的一字组成的。

三、龚氏系黄帝后裔。《史记》云: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重孙高辛继颛顼帝位为帝喾,其子契长而尧、舜、禹三代封商地为商始祖,十四代成汤名天乙,讨伐暴君夏桀。

建立商王朝,传位30代代帝辛而亡,帝辛荒*残暴佐臣箕子忠谏被削为奴,侍宫中,殷灭,武王释囚,箕子被封高丽王,传十四代龚际元,乃龚氏一代祖。

参考资料:

——龚姓

       读电子书《随园诗话》,卷二(五十六)有句:

       “……徐竟坎凛,为人司音乐,以诸生终。” 其中,“坎凛”一词,颇为生疏,遂上网搜索求解。

       输入“坎凛”二字。结果:

       :凛坎,读音lǐn kǎ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不得志,屡经坎坷。语出《楚辞·九辩》:“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后以“凛坎”谓不得志,屡经坎坷。明唐顺之《与金摄山县尹》:“摄山之凛坎於世,也是金之数经於火也;其再令於章丘也,是再牧马也。”

      细细研读,发现显示结果中“坎凛”一词,有3个不同组合。1、坎凛。2、凛坎。3、坎廪。三个词语的文字到底哪个是准确的呢?于是,查《随园诗话》原书。呵呵,原书上此处文字竟与上述3个词语又不相同。原书此处的文字为“坎壈”。再输入“坎壈”二字搜索。

      :坎壈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kǎn lǎn,形容词,意为困顿,不顺利。一生坎壈。并举例:1、宋·程俱编《韩文公历官记》:至其论辩是非,与夫坎壈之致,则著之尤详。2、杜甫《丹青引》:“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未提及《楚辞·九辩》:“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坎壈”二字,坎字的意思容易理解,遂单查“壈”字。

        :壈 lǎn,——“坎壈”( kǎnlǎn):困顿;不得志。康熙字典:《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并字异体字,音并)卢感切,音燣。坎壈,不得志也。《楚辞·九辩》坎壈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一作廪。

       由此,我们明白了,“坎壈”一词出于《楚辞·九辩》“坎壈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同时,“坎壈”也可以写成“坎廪”。

       由于“坎壈”一词中的坎,意思为:“坎,陷也。——《说文解字》”,虽然“壈”字没有单独的解释,就字形的结构和会意造字,我们可以推知,这个字的意思应该与“坎”字类似。而这种类型的词汇,前后两个字的位置可以互换。如:缓和—和缓、累积—积累、互相—相互、代替—替代、问询—询问、并吞—吞并、煎熬—熬煎、奋发—发奋、寂静—静寂、妒忌—忌妒、容颜——颜容。等等。于是,“坎壈”也可以写成“壈坎”。输入“壈坎”二字搜索。

      :壈坎是汉语词语,读音为lǎn kǎn。释义坎壈:困顿,不顺利!。唐张彪《北游还酬孟云卿》诗:“行行无定心,壈坎难归来。”宋司马光《上许州吴给事书》:“东西南北,崎岖壈坎。”明唐顺之《莆田林氏先墓表》:“虽壈坎其身,必发之于其子孙。”

      前面说了,古籍在《楚辞·九辩》一文中,“壈”也作“廪”。输入“坎廪”二字。

       :坎廪,拼音kǎn lǐn ,是指坎,困顿;不得志。出处《楚辞·九辩》:“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羇旅而无友生。”章炳麟《检论·杨颜钱别录》:“一彼一此,坎廪以求逞欲,於中夏何有?”程恩泽《邳州道中》诗:“树如客鬓凋疏早,路似人心坎廪多。”

      从查对原书,结合上面的搜索结果来看,“坎壈”、“壈坎”、“坎廪”三个词是正确的。在古代诗文中也可以看到分别使用的实例。如清张玉书《谒项王庙》诗云:“英雄坎壈识天意,失路东归亦何泽。” 明唐顺之《莆田林氏先墓表》:“虽壈坎其身,必发之于其子孙。”程恩泽《邳州道中》诗:“树如客鬓凋疏早,路似人心坎廪多。”

     至于“坎凛”一词,我们看到的是文初的解释。显然,这个结果的解释是前后矛盾的。不足为信。再输入“凛坎”二字搜索。

     :凛坎,读音lǐn kǎ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不得志,屡经坎坷。解释:语出《楚辞·九辩》:“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后以“凛坎”谓不得志,屡经坎坷。明唐顺之《与金摄山县尹》:“摄山之凛坎於世,也是金之数经於火也;其再令於章丘也,是再牧马也。” 

      从文中的内容看,只举例明朝唐顺之《与金摄山县尹》一文中有用“凛坎”一词。由于手头没有此书及原文可以核对,所以对此,只能存疑。而与上引明唐顺之《莆田林氏先墓表》:“虽壈坎其身,必发之于其子孙”对照,估计也是“凛坎”二字,也是错误的。

       尝试分析一下产生错误的原因。“坎壈”错误成“坎凛”,或许是图像扫描识别转换为文字的缘故,将“壈”识别为“凛”。而“坎廪”错误成“坎凛”,大概是因为“廪”与“凛”同音的缘故。不管是啥原因,我们一定要注意的就是,“坎壈”、“壈坎”、“坎廪”三个词是正确的,“坎凛”、“凛坎”两个词是错误的。

       最后,再举一例使用“坎壈”的对联,以说明“坎壈”一词的正确。林则徐挽关天培联:

        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

        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

(本文全部检索及核查都来自网络,一家之言,未必正确,欢迎纠错。)

文/孙清鼎

宋代滕县有一名园,因位于城西,曰“西园”。苏东坡、贺梅子曾到此游览,并有诗记之。

宋熙宁十年(1077),苏轼知徐州,当时滕县为徐州辖,县令是《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的第四子范纯粹。苏轼对范文正敬仰已久,对其子范县令称之“同僚”,“一见如旧”。此时,滕县“高明硕大”的116间公堂吏舍刚刚修葺一新,苏轼见之认可,写下《滕县公堂记》文。

城外有一西园,苏公到此兴浓,联想到树木与树人之事,写下《滕县时同年西园》诗,以记其游。

苏轼所记滕县公堂至今已近千年,几经修复,老县衙旧址犹在,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那么苏、贺两位先生为之题诗的滕县西园又如何呢?

苏轼游西园是在元丰元年(1078)秋天,所记西园景象是:

元丰八年(1085),也是秋天,贺铸由徐州往郓州路经滕县,写下《滕县时氏园池》诗,其描写是:

从两位先生的诗作可知,当年西园花木繁茂,水绕楼台,是一处颇为幽雅的园林。雅园,必由雅士建造;问其园,当思其人。

苏轼游“时同年西园”,“同年”为谁?贺铸所记“时氏”,“时氏”安在?诗传于世,读者对此心有疑问。

滕州有宋代《李氏茔域香幢记》拓片传世,书写人是“漷阳时效”,书写的时间是“大观丁亥”(1107)。可见当年滕县果然有时氏,时氏家族果然有文化人。

清同治年间,云间王宝建先生在读滕县《香幢记》拓片札记中说:

“漷”,滕州河名,《水经注》有注;“黄冶山”(黄来麟)滕人,清道光辛卯科举人,此人曾为西园遗石作记。以王宝建之意,时效或是西园主人“时同年”。

大观丁亥年,距苏轼游西园已过去29年,此时坡公也已离世6年(享年66岁)。倘若园主“时同年”是长寿老人,即使年龄稍大于坡翁,应是耄耋之年,在世是完全可能的。那么,时效就是“时同年”吗?仅以一香幢书写者证之,想来有些勉强。

就在滕县李氏立香幢十多年后,又有画竹石刻问世。此石与苏轼及时氏的关系颇为密切,探寻“时同年”,不得不说此石,惜王宝建未见此跋,恰如黄冶山未见李氏香幢拓片,若王先生见之,当不会推测时效为“时同年”了。

苏东坡与时氏交谊不只是赠一诗,还曾赠一画。明代李日华《六砚斋笔记》(二笔)有:“沛县儒学大门,嵌壁有东坡竹二枝。跋云:

清代金石家韩崇《宝铁斋金石文跋尾》亦有《苏文忠画竹石刻》跋文,此石亦见于沛县,全文92字,比李记跋文少41字,末署

两文皆取于沛县嵌壁石刻,所记同一事,何以相差如此之大再看民国初年编印的《沛县志》:

此记较为明晰,一是跋语、立石者乃父子关系,徐州人(宋代滕属徐州);二是跋语及立石者与明代李日华所记相符;三是民国初年石刻尚存其一。那么,清韩崇所记何以无跋者,立石人亦有不同?莫非是宋刻画石因年久字迹磨泐所致吗?因未见原石及两跋文拓片,不敢妄推下去。然而,李记题者“时敦”刻石,与《香幢记》署“时效书”相距仅14年,此二人或是一人,或是同辈也说不定。一人,“敦”“效”乃有一石刻漫漶鲁鱼亥豕之故;同辈,因二人姓名皆是二字、皆有“反文旁”而推之。

画石跋文之“先生”,苏轼也;“山阳掾”,作者叔祖也,其叔祖或许就是“时同年”,即苏轼所赠诗画之人。此画石跋文为考证“时同年”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是仍给人留有问题:一是《宝铁斋金石文跋尾》说到此事,有“特无从考其名号官爵耳”之叹,以仍不知其名字、事迹为憾事。二是民国初年,滕人生克昭先生编印的《滕县金石志》收入铁宝斋画竹石刻跋文,文后有胶西柯昌泗先生语:“此石自当在滕,不知何时流传邻境,遂得移置沛县书院也。”滕人时氏所刻画石,为何嵌在沛县书院的墙壁上?

当代出土文物解答了第一个问题。1988年秋,滕州南郊植物油厂院内出土一座宋代石室墓,有石刻《故时公墓志之铭》,志文974字。文首是《宋故朝请大夫尚书屯田郎中知阆州军州事上护军借紫时公墓志铭并序》,“兵部外郎知制诰吴奎撰”。正文说:

时旦翁卒于天禧辛酉(1021),葬于至和三年(1056),肯定不会与苏轼有交谊,但此人有“男三人”、“孙男五人”,其孙男“庆基、化基并举进士”,这就与坡公“同年”有涉了。

《六砚斋笔记》跋文:“先生与叔祖山阳掾,暨先大夫同榜雅契。”昆仲“并举进士”,看来时氏与坡公同年有二人,那么,谁是“山阳掾”呢?另有吴奎为时旦之子时舜举所写《时府君墓志铭》,其中记载,时化基做过“楚州司法参军”,而“楚州”(今江苏淮安)旧称“山阳”,据今滕州时氏族人考证,时化基先生就是苏轼赠与诗画的“时同年”;所谓“同年”,乃是至和三年、嘉佑元年(1056)同年“乡贡进士”。此考确否?未见他论。以时旦翁葬于至和三年二月廿六日看,此时“乡贡进士”也未必考试。当是时旦葬日并无墓志铭,其子时舜举去世后,两个墓志铭一并请吴奎撰写,如此,“同年进士”云云可通。

至于滕人石刻何时嵌壁于沛县书院,此事查阅古籍可以找到答案。

《金史·地理志》载,滕州辖三县一镇(滕县、沛县、邹县、陶阳镇);《宝铁斋金石文跋尾》中有金大定三年(1163)立《清凉院尚书礼部牒》石刻,文首有“滕阳军沛县”句,韩崇“按沛县唐属徐州,金改属邳州,后属滕州,故有滕阳军之名。”原来沛县与滕有隶属关系。

《读史方舆纪要》说沛县:

据此说,沛县不仅隶属于滕,滕州驻地还曾设在沛县。

画竹石刻作于宣和辛丑(1121),刻石之时正是“苏书之禁未弛,碑石多遭凿毁”(柯昌泗语)之年,画石虽刻出,也未必能公之于世。6年后,1127年12月金兵攻河南、山东、陕西;1129年金兵破徐州,连年战争,人心惶恐,或南迁、或躲避,此石更无嵌立之理。但是,自金南侵统治稳定后,金石之事复以为常,大定三年(1163)沛县立《清凉院尚书礼部牒》,据民国初年《沛县志》载“滕、沛官吏衔姓”列其上,可见那时滕、沛隶属关系已经确立。滕州驻地于沛城之时,或征用滕县之物;或时氏后人任职于儒学,主动献出;或时氏家族因避兵南迁,画竹石刻已成无主之物,滕石嵌于沛壁也就不足为奇了。

时近千年,因苏轼而起的滕县西园主人“时同年”总算已有一说,其西园又怎么样了呢?

上述清代王宝建《<李氏茔域香幢记>跋文》,有“元林君《静乐园记》指时氏园为德邻”句,说的是元代林应开先生写有滕县《静乐园记》,此文载于滕县旧志,文中有“西北角与时氏园亭为德邻也”之言,说明时氏西园到元代或存在、或可指看旧地。查滕县现存最早旧志(明万历十三年)记有静乐园,不见西园。

清代康熙五十六年《滕县志》对静乐园记之依旧,而新增“艺文”却没有收入苏轼、贺铸滕县西园诗。贺诗或许流传不广,苏诗当不罕见;明代《滕县志》“选举谱”,对苏诗曾提及“而苏轼同年见诗文,名氏不存焉”,清康熙滕志因之,何以苏诗未收入志,以为孤诗难证其园吗?一代名园西园真的是湮没无闻了。直到清代中期,滕人黄冶山先生得到西园遗石,作文记幸,这才把沉睡数百年的西园意识在滕地唤醒,清道光二十六年《滕县志》后补本,始把苏轼西园诗入志。

1980年代,滕人李祥麟先生对西园故址做过考证。他依据林应开《静乐园记》“西北角与时氏园亭为德邻也”,及滕县旧志载静乐园“在城西南隅”之说,推之静乐园“按方位考其遗迹,即民国年间之刑场‘鳖盖’处,位于今滕州市荆河路与新兴路交叉路口迤东。其西北角时氏园亭,当位于今工艺美术楼迤西北处。”滕县曾有俗语“鳖盖”之地,就在城西南护城河外,应该说李先生所推西园故址大致是不错的。看苏、贺先生诗,西园不仅花木众多,而且可在池水荡舟,此园不小,其确切起止处,已不可知。

滕州老城外西南不远处,现有地名“西南园”,是否与西园故址有牵连,现也难以细考。

据《滕西办事处志》记载,清末民初此地多有私家园林,最有名的是徐家花园和陈家花园。徐家花园用地60亩,清代历城画家郑谟先生曾为此园作画;后来此园转卖给民国名将张锦湖先生家用。

陈家花园用地8亩,园主原为毛家,后转卖给刘家,再转卖给陈家。

还有东花果园,先为徐氏、后为朱氏所有,用地22亩。抗日战争期间,滕县西关外秦家建一苏州园林式花园,王学仲先生在花园落成前应征写一对联:“不爱钱原非易事,太要好亦是私心”。

当然,这些花园现今都不存在了,说来西园和静乐园存世的时间还较长些,西园更是因名人效应而影响深远。

孙清鼎 :枣庄市公路局退休职工、文史学者,滕州市善国文化研究会顾问。

邳的读音:pī。

“邳”字起源,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夏商时期。传说夏朝大禹封造车鼻祖车正奚仲于邳国,此为“邳”字作为地名的最早来源。现为江苏省邳州市属地。“邳”字,由“丕”和“阝”组成。

在甲骨文中,“邳”字写作“丕”字,“不”字加一横,是象形文字,指鸟飞翔在天空中留下的美好影子。古时,“丕”还用来表示花萼,就是花瓣下部的一圈叶状绿色小片,”丕’字像花的子房,子房成熟必然膨大,用来表示大。因此,“丕”又表示广大和伟大。

“阝”又由都邑的“邑”演化而来。“邳”=“丕”+“邑”,其意应为美好而广大的都城。奚仲的领地取名为“丕”,指疆土广大之意。当时奚仲的邳国疆域,远比现在江苏邳州幅员范围大得多。

作为全国唯一以“邳”为名的邳州市,在今江苏省北部,民国时改作邳县。1992年撤县设县级市邳州市,隶属于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城市别称良城,邳州古称邳国、下邳,民国元年始称邳县,1992年7月7日经国务院、民政部批准邳州撤县设立县级市邳州市。

邳古籍释义:

《广韵》𠀤悲切《集韵》《韵会》贫悲切《正韵》蒲麋切,𠀤音岯。地名。《说文》奚仲之後,汤左相仲虺所封国,在鲁薛县。

又下邳,县名。《史记·高祖纪》彭越渡睢水,战於下邳。又上邳,地名。《前汉·王子侯表》上邳侯郢客。《注》高祖封楚元王子。又大邳,山名。与伾、岯通。《书·禹贡》至于大伾。《史记·河渠书》作邳。一作岯。又姓。晋有丕郑。《史记·晋世家》作邳郑。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