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的历史传承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古籍的历史传承,第1张

书者,述也,以文字记述事物者也,书之含义甚多,今人称述书为书籍,为别于书法言也。书籍之肇始甚早,文字发明之后,即有书籍。不过,各代所用书写之质料,及其装订之形式,多有不同耳。从古至清,所有之书籍,以其形式可分为三期。由古至周末,为简牍时期;由秦至唐,为卷轴时期;由宋至清,为线装时期,兹分别述之如下:

简牍时期:三代以前,所用以载文者,竹木而已。载于竹者,曰简;载于木者,曰牍;连编简牍,则谓之策。古者,大事书之于策,小事则书之于简牍而已。初以刀刻,继以漆书,周宣王时,始有墨书。三代以上社会之文化,完全赖此以推进,国家之文明,亦完全赖此以保存,与后世之书籍功用正同。是简牍者,实即当时之书也,创之最早,行之最久。降及周末,尚仍流行“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既以韦编,其为简策也可知。是孔子之时之所谓书籍者,仍为简牍也。由古至周,所有书籍完全为简为牍,故谓之为简牍时期。 卷轴时期:嗣以简牍之书写烦难,而所载之文字有限,在秦以前人文简易之时,尚足应用。及秦灭六国,事务增繁,官私文书,日益增多,以前书写之方式,在事实上已感运用不能圆滑,不适于使用。而首感棘手者,厥为狱隶。因狱隶之文字,时间有限,不能任意积压,遂由狱隶之片倡而自动发生改革。篆书之耗时也,而改篆为隶;竹木之难治也,而代以缣素。以帛作书,从此肇始。但缣素价昂,一般平民无力购用。故缣素虽兴,只于官方通行,社会尚不普遍也。即以前所遗传之典籍文书,仍以简策保存者为多;钞录于缣素者,尚少也。迨至汉时,发明造纸,从此书写上又发生一极大之转变。盖纸为书写之惟一合适质材,有缣素之长而无竹木之短,价值既廉,得之亦易。此后遂以纸张为书写之独用品,缣素竹木均受自然之淘汰,而无人使用矣。惟无论缣素或纸张,其文字均系手写,所谓书籍者亦不过手写之纸卷,并非如今日之书也。及隋文帝开皇十三年,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从此始有刻板印刷之书籍。以常理言之,刻印与抄写,其难易何止倍蓰,宜乎刻印发明,社会景从,各种书籍均改刻印也。乃事实竟大谬不然,除敕令刻印之刻经典外,其余文书仍均手抄,且以抄本为贵。此固由于提倡者之不力,要亦由于刻印之不佳使然。盖刻印初创前无取法,办理者既非有经验之人,而从事者又系毫无训练之辈。刻印度既不精良,文字尚多错误,其不受社会欢迎,固其宜也。且当时之士子,尚有一种特殊之成见,以为手抄一次,足抵目读数次。故多数上层社会家庭,仍多为其子弟聘请名师,专为指示抄写一切经史,印刷之书,概不购读。故刊印之木虽发明于隋,然终隋之世,未有特殊之进展。及唐,刻印之事,仍未畅行,社会心理仍贵抄录,不尚雕撰。迨至五代,后唐长兴三年二月,冯道、李愚等奏请刊印九经,从此重要经书均用刻印,而不再事抄写矣。雕刻刷印,至此方为成功。然一般每易误会,以为一代所刻之经书,即与现之经书同。其实则相去悬殊,极为不同。盖自以缣素作为以来,直至五代所有之书籍,无论缣素或纸张,无论手抄或刻印,均系成卷成轴,所谓邺候架插三万轴者是也。并非如今装辑成本、成册、成部、成套者,其一卷即系一卷书。《史书》载宋以前之书籍,均系若干卷,并无若本者,盖系统记实。非如今以卷为虚以设之符号,有名无实地。其后,以卷本之舒卷为不便,检阅烦难,乃变而为折,又以折之久而易断,乃分为薄帙。及至有唐中叶,又创用叶子,即将长卷折叠成为若干叶,其形式宛如今之手折,或前清朝考之籍,无论缣素或纸张,无论手写或刻印,其形式完全为卷轴,故谓之为卷轴时期。 线装时期:至宋,因长卷之种种不便,遂依据叶子之格式,而改进为今日之线装式。即将一叶分割,使不连续,以一叶为一板,一叶为变易,但在检阅上、诵读上以及收藏,其为便利已不可以道里计也。故吾人所读之线装书,其实际肇始于宋,为时仅千年。宋以前,绝未有线装书也。文字多为刻印,抄写者甚少。至宋仁宗庆历中,有布衣毕升为活板,用胶泥刻字,从此又有活字印板之发明。元王桢亦有活字印刷法。明弘治嘉靖中,无锡华燧、安国先名曰“了聚珍板”。是均活字印刷也。在印刷上比较经济,但在书籍上,固与刻印无殊也。总之,自宋至清,其书籍之形式完全相同,均为线装,故此时期谓之为线装时期。清末则渐有洋装,民国后且有取线装而代之之势,其形式与装订,尽人所悉,毋庸赘述矣。 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分为抄写本、刻印本两类,抄写本即人工抄写的图书,刻印本即采用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图书。但具体区分,又有种种不同的版本名称。

写刻情形:

按照写刻的不同情情形,可分为祖本、写本、影写本、底本、抄本、精抄本、稿本、彩绘本、原刻本、重刻本、精刻本、修补本、递修本、配本、百衲本、邋遢本、活字本、套印本、巾箱本、袖珍本、两截本、石印本、铅印本等等。

祖本,版本学中的专业术语。中国古籍中无论是刻本或是写本,最接近著作人或成书年代的本子最为真实完整,错误也最少,称为祖本或母本。

底本,是古籍整理工作者专用的术语。影印古籍时,选定某个本子来影印,这个本子就叫影印所用的底本。校勘古籍时要选用一个本子为主,再用种种方法对这个为主的本子作校勘,这个为主的本子也就叫校勘所用的底本。标点古籍时也要选用一个本子在上面施加标点,这个本子也可叫标点使用的底本。注释、今译以及做索引时,也都要分别选用一个本子来注,来译,来做索引,这个本子也可叫注释、今译或索引的底本。除影印外,其他各种整理方法所用的底本,通常也可叫做“工作本”。

写本,早期的图书,都依赖于抄写流传,雕版印刷术普及之后,仍有不少读书人以抄写古籍为课业,所以传世古籍中有相当数量是抄写本。宋代以前,写本与抄本、稿本无较大的区别,但宋元以后,写本特指抄写工整的图书,例如一些内府图书,并无刻本,只以写本形式传世,像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以及历朝实录。

影写本,明清时期,藏书家为保存稀见宋元版书原稿,雇请抄手,用优良纸墨,照原样影摹下来,版式、字体往往与原本相差无几,这样的写本被称作影写本,又叫影抄本。其中以汲古阁毛氏影宋写本最为著名。

抄本,精抄本,由于工抄写的图书,非抄写者亲撰。其中抄写精美,字体工整的称为精抄本。

稿本,已经写定尚未刊印的书稿,称为稿本。其中,由作者亲笔书写的为手稿本,由书手抄写又经著者修改校定的为清稿本。稿本因其多未付梓,故受人重视,尤其是名家手稿及史料价值较高的稿本,一向为藏书家珍爱。

彩绘本,以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绘写的图书。多用于插图或地图较多的图书,如民间流传的《推背图》等。

原刻本,据原刻本重印的图书。其中凡版式、行款、字体依照原刻本摹刻的,称为仿刻本、翻刻本、覆刻本、影刻本;对原刻本内容进行增删校订或添加评注的,则称为增刻本、删刻本、评注本。

精刻本,指校勘严审、字体工整、纸墨优良的刻本。其中请名人书写上版的刻本(多在书版上留有姓名)称为写刻本。

修补本,递修本,将旧存书版重新修整、补配之后印出的图书称为修补本或重修本。有的书版保存时间较长,历经多次修补,则称递修本。如果宋朝书版经过宋、元、明三朝修补的,则称为三朝递修本或三朝本。

配本,将不同地区的书版,配合起来印成一种完整的书,称为配本。如清代金凌、淮南、江苏、浙江、湖北五省官书局出二十四史,版式不同,却同为一部书。

百衲本,百纳即补缀很多的衣服,利用零散不全的版本全成一部完整的书,称为百衲本。清初人宋荦汇集宋元三种版本印成百衲本《史记》,近代又有百衲本《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其中,商务印书馆于1930-1937年影印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最为著名。该本选用当时最古的善本影印。如《史记》用宋庆元黄善夫家塾本,《汉书》用宋景佑刻本,《晋书》以几种宋刻本配齐,南北朝七史均用宋眉山七史本,《隋书》和《南史》、《北史》用元大德刻本,《旧唐书》用宋绍兴刻本,《新唐书》用宋嘉佑刻本,《旧五代史》世无传本,用清人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本子,《新五代史》用宋庆元刻本,宋、辽、金三史均用元至正刻本,系初刻本,《元史》用明洪武刻本,《明史》用清乾隆武英殿原刻本。

邋遢本,古代书版因刷印多次,已经模糊不清,印出的书被称为邋遢本,如著名的宋眉山七史到明代还在使用,印出的书字迹迷漫,被称为“九行邋遢本”(因眉山七史9行18字)

活字本,用胶泥、木、铜、铁、铅、锡、磁、瓢制成方块单字,然后排版印刷的图书,称为活字本。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北宋中期,毕升首先发明了泥活字,元代王祯又用木活字排印了《农书》,但均未见存本。现存最早的活字本是1972年发现的西夏文木活字排印本《大方广佛华严经》。明清时期活字本较多,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华燧以铜活字排印了《锦绣万花谷》,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又排印了《容斋随笔》和《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等书。清雍正年间,内府以铜活字排印了一万卷《古今图书集成》,乾隆间又以枣木活字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此外,流传到中国的还有朝鲜活字本。

套印本,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分版印刷的图书。常见的有朱墨二色套印本,被称为朱墨本。此外,还有三色、四色、五色、六色套印本。明代发明分版分色套印和凹凸版印技术,称为饾版和拱花,这种印刷方法,常用于版画。

巾箱本,袖珍本,巾箱即古人放置头巾的小箱子,巾箱本指开本很小的图书,意谓可置于巾箱之中。宋戴埴《鼠璞》载:“今之刊印小册,谓巾箱本,起于南齐衡阳王手写《五经》置巾箱中。”由于这种图书体积小,携带方便,可放在衣袖之中,所以又称为袖珍本。古代书商还刻印有一种儒经解题之类小册子,专供科举考生挟带作弊之用,这种袖珍本则称为挟带本。

两截本,有的书在版面中增加一条横线,使之分为上下两块,称为两截本或两节本。常见于图文并茂的小说戏曲,便览大全之类图书。

铅印本,采用现代铅印技术排印的古籍。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上海成立了中国最早的铅印出版机构“墨海书馆”,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出版了最早的汉文铅印本《六合丛谈》。此后,不少古籍也采用铅印法。晚清及民国铅印古籍多用线装,与刻本外观形式相似,要注意鉴别。

石印本,用石印印刷的图书。这也是晚清时传入中国的一种现代印刷方法。采用药墨写原稿于特制纸上,覆于石面,揭去药纸,涂上油墨,然后用沾有油墨的石版印书。石印与铅印本均是油墨印刷,与水墨印书的刻本古籍有区别,而且石印本多为手写软件字,易于辨认。

刊刻时代:

按照刊刻时代区分,有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辽刻本、西夏刻本、金刻本、蒙古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等等。

唐刻本,唐代中晚期雕版印刷刚刚出现,抄写本仍是图书的主要形式,流传下来的印刷品多为佛经和历书。

五代刻本,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公元959年)刻印的图书。包括后唐、后晋、后周刻印的蓝本九经及后蜀、吴越、南唐刻印的类书、别集、佛经。五代刻本大都亡佚,现能见到的多是刻经,有敦煌发现的后晋天福八年(公元934年)所刻《金刚经》,吴越所刻《宝箧印经》等。

宋刻本,两宋时期(公元960-公元1279年)在宋王朝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由于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官私刻书业极为繁盛,刻书范围已包括经、史、子、集各类图书,刻印质量上乘,被历代藏书家视为珍本。

辽刻本,与北宋同时代,在契丹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契丹书禁甚严,辽刻本极少流传。1974年,在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中发现了60余件印刷品,多为辽代刻经,还有最早的刻本《蒙求》。

西夏刻本,西夏建国于1032年,1227年为蒙古所灭。西夏自创文字,并以西夏文刻印了《大藏经》等书,但传世很少。考古工作者在宁夏贺兰山中发现了8册蝴蝶装西夏文刻经。

金刻本,大致与南宋同时,在金代统治的中国北方地区刻印的图书。其中以平阳府(今山西临汾)刻书最为发达,官方设有经籍所,主持刻书。金刻本流传下来的不多,较著名的有《刘知远诸宫调》和《赵城金藏》。

蒙古刻本,元朝立国之前在平阳刻印的图书。基本沿袭金代平阳经籍所旧规。传世品有1247年刻《析城郑氏家塾重校三礼图注》,1249年平阳府张存惠晦明轩刻《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1244年刻《玄都宝藏》残卷等。

元刻本,元代(公元1279-公元1368年)刻印的图书。北方以大都(北京)、平阳为中心,南方以江浙、福建为书坊集中心。元代刻本流传较多,且有独特风格。

明刻本,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年)刻印的图书。这一时期,无论在刻书地区、刻书形式、刻书范围等方面都远胜前代。流传下来的明刻本以中后期作品较多,正统以前较少。明中期以后刻本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出现了适应于印书的仿宋字,二是线装取代了包背装。

清刻本,清代(公元1645-1911年)刻印的图书。这一时期,官私刻书业均达到鼎盛。尤其是乾嘉时期,考据学兴起,学者热衷于版本校勘,出现了大批校核精审,刻印典雅的图书。现今流传的古籍大部分是清刻本。其中,乾隆前后所刻精刻本受到学者重视,有不少被列为善本。

民国刻本,中华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刻印的图书,以汇刻、翻刻历代珍本、善本居多。这一时期,影印、铅印技术已大量采用,传统的雕版印刷势渐衰微。

刻书地域:

按照刻书地域分,则有浙本、建本、蜀本、平阳本、外国本(日本本、高丽本)等。

浙本,宋代浙江地区刻印的图书。宋代两浙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刻书数量大,质量高,杭州、衢州、婺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等地均刻印图书,因而有杭本、衢本、婺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本的区分。

建本,又称闽本,为宋元明福建地区刻印的图书。宋代福建刻书集书于建宁、建阳两地,建阳麻沙镇盛产榕木竹纸,易于雕印图书,因而书坊林立,一些著名书坊历宋元明三代未衰,所印图书又称为麻沙本。

蜀本,五代及两宋时期四川地区刻印的图书。以成都、眉山较发达,成都在北宋初刻印了著名的《开宝藏》,眉山则刻有《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七史及《资治通鉴》等书。蜀本又分大字、小字两种。

平阳本,又称平水本,金元时期山西平阳(又叫平水,今山西临汾)地区刻印的图书。金灭北宋以后,将北宋开封的刻工掠至这里,又设立刻书机构,从此平阳成为北方刻书中心。

日本本,又称东洋本,古代日本刻印的古籍。多用日本皮纸,与高丽本相似,惟质量不及高丽本。日本本常间用平假名和片假名,较易识别。

朝鲜本,又称高丽本,古代朝鲜刻印的汉文古籍。中国印刷术最早传入朝鲜,朝鲜刻本继而传入中国。朝鲜本刻印比较精美,书品宽大,写刻清晰,多采用洁白的皮纸。

刻书性质:

根据刻书的性质,又可区分为官刻本、家刻本和坊刻本。

官刻本,由官府刻印的图书。五代以来,历朝中央和地方官府均有刻书之举,但所设机构不同,所以官刻本又有各种不同名称。主要有:

监本,历朝国子监刻印的图书。主要是各种儒家经典、文史名著。据文献记载,从五代开始,国子监刻印有九经,北宋承其遗制,继续刻印经史,南宋时,旧版不存,遂征调地方版片至京师国子监印书,称旧版为“旧监本”,新版为“亲监本”。明朝在南京和北京均设国子监,都刻印了二十一史,因而又有“南监本”和“北监本”的区别。

公使库本,两宋地方官府动用公使库钱刻印的图书。

经厂本,明代司礼监所辖经厂刻印的图书。多《五经》、《四书》、《性理大全》等常见古籍。特点是书品宽大,字大如钱,但由于主持其事的是宦官,因而校勘不精,错讹较多。

内府本,明清两朝宫殿刻印的图书。明内府刻书主要是经厂本,清内府刻书多殿本。内府刻书往往不惜工本,讲究形式,但清内府本校勘亦精。昭连《啸亭杂录》续录有内府刻书目录。

殿本,清康熙间,于武英殿设修书处,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又设刻书处,派亲王、大臣主持校刻图书,所刻之书称为殿本。殿本校刻精致,纸墨上佳,堪与宋刻本相媲美。所刻《明史》、《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书,一向被列为清刻善本。

聚珍本,清乾隆年间选刻《四库全书》珍本,武英殿采用活字印刷,共刻木活字25万余个,乾隆定名为“聚珍版”,所印图书遂称武英殿聚珍本。后来各地官书局也仿聚珍版印书,被称为“外聚珍”,而武英殿活字本被称为“内聚珍”。

书局本,清同治间,由曾国藩提倡,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四川、安徽、两广、两湖、山东、山西、直隶先后创立官书局,所刻图书称为“书局本”或“局本”。

私刻本,即私人出资刻印的图书,其中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私家刻书称为家塾本或家刻本。自宋代以来,私家刻书持续不衰,有的以室名相称,如宋廖莹中“世彩堂本”,余仁仲“万卷堂本”,明范钦“天一阁本”,毛晋“汲古阁本”,清纳兰性德“通志堂本”,鲍廷博“知不足斋本”,黄丕烈“士礼居本”;也有以人名相称,如宋“黄善夫本”,明“吴勉学本”。

坊刻本,历代书坊、书肆、书铺、书棚刻印的图书。坊刻本以营利为目的,刻印较差,往往校勘不精,惟宋代坊肆刻书,如临安陈氏、尹氏书籍铺等,所刻图书与官刻本、家塾本不相上下。

流传情况:

根据流传情况和珍贵程度,古籍又可分为足本、节本、残本、通行本、稀见本、孤本、珍本、善本等等。

足本,内容完整无缺的图书。

节本,因原书篇幅过巨,刻印时只节取其中一部分,或是因为其它原因予以删节,称为节本或删节本。

残本,指内容残缺的图书。古籍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残缺,有的仅是缺卷、缺册,经过抄配,仍能补全;有的残缺过甚,只能作为他书的配本。一般说来,残本较足本的价值要降低很多。

通行本,指刻印较多、流传较广、年代较晚的古籍版本。

稀见本,刻印较少,流传不多的古籍。如明刻方志,历代族谱、家谱,均不多见。

孤本,世所仅见的古代图书,往往不见于诸家著录,如明《永乐大典》。国内仅存一部的书则可称为“海内孤本”,如宋刻30卷本《五臣注文选》。

珍本,写刻年代较早,流传很少,研究价值较高的古籍,通常指宋元刻本,内府写本,有史料价值的稿本及名人批校本。

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由于历代藏书家中,善本肯定是旧本,那些抄写、刻印年代较近的只能是普通本,如晚清藏书家丁丙在其《善本书室藏书志》的编例中,规定收书范围是:1.旧刻、2.精本、3.旧抄、4.旧校。他按照那个时代的标准,将旧刻规定为宋元版书,精本为明代精刻。依据这一划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收藏家心目中的善本年代界限也日益后移。民国时期,明刻本渐渐进入旧刻行列,20世纪中期以后,乾隆以前刻本全都变成了善本,甚至无论残缺多少,有无错讹,均以年代划界。实际上,真正的善本仍应主要着眼于书的内容,着眼于古籍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1970年代末,《中国善本书总目》开始编纂,在确定收录标准和范围时,规定了“三性”、“九条”,这应该是对善本概念的一个完整周详的表述: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

(2)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版本模糊,流传较多者不在内)。

(3)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行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前的有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抄本。

(8)在印刷上能反映中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9)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钤印本(有特色或有亲笔题记的)。

玉匣记》一书,相传为东晋道士许真人所著。此书一经问世,就位受欢迎,成为家家必备的床头书,因为此书迎合了中国人的“贵中求和,近利远害”的心理。

  《玉匣记》是集各类占卜之术之代表作,亦称之为《玉匣记通书》。一般假托诸葛孔明鬼谷子张天师李淳风周公袁天罡等先贤之名而作。

  许逊得其妙要,传录于世,名之曰:玉匣记 ,后人或有增补,进而衍生出许多不同版本,其内容包罗万象,从祭祀、嫁娶、赴任、出行、开张、耕种、眼跳、耳鸣、占梦、秤骨,甚至是相猫纳犬等\·各种奇奇怪怪的占卜之术,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相关资料。凡卜筮之道,首重当下之机变与应用,不可拘泥于术供诸君参考。

  清代曹沾的小说《石头记》第四十二回目:“二则只怕她身上干净,眼又干净,或是遇见什么神了。依我说,给她瞧瞧崇书本子,仔细撞客着。”一语提醒了凤姐,便叫平儿拿出《玉匣记》来,叫彩明念。彩明翻了一会,念道:“八月廿五日病者,东南方得之,遇见花神。用五色纸钱四十张,向东南方四十步送之,大吉。”凤姐道:“果然不错,园子里头可不是花神。”一面说,一百命人请两分纸钱来,着两个人来,一个与贾母送祟,一个与大姐送祟。 ”(按:《中国丛书综录》子部载有“《许真君玉匣记》一卷,晋许逊撰,续道藏(万历本,景万历本)”。又,明刘若愚《明宫史》土集“内板书数”中亦载有“《玉匣记》(一本,八十二页)”。可见,此书在明、清时尚流行于世,即祟书也。)

  目录:

  ● 许真君《玉匣记》日期 ● 法师选择记 ● 理论吉凶日篇三元五腊圣诞日期 ● 十殿阎君圣诞日期 ● 雕塑神像吉日 ● 神像开光吉日● 准提十斋日 ● 看男女值年星辰属命之图 ● 九耀星君值男女命限图 ● 二十八宿值日吉凶歌 ● 二十八宿值日占四季风雨阴晴歌

  民俗吉凶日篇

  ● 猫眼定时辰歌诀 ● 定寅时歌诀 ● 定太阳出没歌诀 ● 定太阴出没歌诀 ● 定太阴出时歌诀 ● 定九星歌诀 ● 金符经 ● 九星值日吉凶 ● 逐月凶星总局 ● 赤口日 大小空亡日 ● 四不详日 ● 十恶大败日附十恶日歌诀 ● 伏断日 ● 上兀下兀日 ● 上朔日 ● 火星日 ● 长短星日 ● 九土鬼日 ● 灭没日 ● 水痕日 ● 人神所在日 ● 先贤死葬日 ● 彭祖百忌日 ● 杨公忌日 ● 月忌日 ● 探病忌日 ● 神号鬼哭日 ● 鹤神方位图 ● 元旦出行吉日 ● 鹤神日游方 ● 矅仙选择逐月吉凶日 ● 上官赴任天迁图 ● 上官赴任吉日 ● 临政亲民吉日 ● 进表上疏吉日 ● 袭爵受封吉日 ● 应试赴举吉日 ● 入学吉日 ● 学技艺吉日 ● 冠筓吉日 ● 小儿剃头吉日● 小儿断乳吉日 ● 女子穿耳吉日 ● 女子缠足吉日 ● 纳奴婢吉日 ● 诸葛武候选择逐年出行图 ● 出行通用吉日 ● 出行诀法 ● 逐月出行吉凶日 ● 出行十二时吉凶方向 ●《碧玉经》出行忌日 ● 四离四绝日 ● 四顺四逆日 ●天翻地覆时 ●出行紧急用四纵五横法 ● 商贾兴贩吉日 ● 行船吉日 附忌日 ● 龙神会日 ● 开张店肆吉日 ● 立契交易吉日● 入宅移居吉日 ● 买田地房产吉日

  ● 出财放债与纳财收债吉日 ● 五谷入仓吉日 ● 分家产吉日 ● 大明吉日 ● 大偷修日 ● 起造吉日 ● 盖屋吉日 ● 动土开基吉日 ● 平基吉日 ● 起工架马吉日 ● 定磉扇架吉日 ● 竖柱吉日 ● 上梁吉日 ● 门光星吉日 ● 造仓库吉日 ● 修作厨房吉日 ● 作灶吉日 ● 祈祀灶神吉日 ● 安床吉日 ● 造床忌宿歌 ● 合帐裁衣吉日 ● 安机经络吉日 ● 写真画像吉日 ● 彩画绳墨吉日 ● 起缸作染吉日 ● 合寿木开生坟吉日 ● 修造舟揖吉日 ● 入山伐木吉日 ● 耕种吉日 ● 浸谷吉日 ● 下秧吉日 ● 栽禾吉日 ●割禾吉日 ●开凿池塘吉日 ● 天狗守塘吉日 ● 安碓磨吉日 ● 穿井修井吉日 ● 开沟吉日 ● 作厕吉日 ●谢土吉日 ●禳造作魇时法 ●求医治病吉日 ●合药服药吉日 ● 逐月斩草破土吉日 ● 安葬吉日 ● 逐月安葬吉月 附安葬日周堂图 ● 大明大空天光星 ● 安葬从权法 ● 乘凶葬法 ● 禳镇重丧法 ● 除灵罢服吉日 附除灵周堂图 ●买马吉日 附作马枋吉日 ●买牛吉日 附作牛栏吉日 ●养浴蚕吉日 附出蚕吉日 ●收蜂割蜜吉日附蜂王杀诗 ● 畋猎网鱼吉日 ● 造曲造酒吉日 ● 治酸酒法 ● 收杂酒法 ● 合酱吉日 ● 买猪吉日 附出猪凶日 ●作猪圈吉日附修猪圈吉日 ● 买鸡鹅鸭吉日 ●作鸡鹅鸭栖吉日 ●抱鸡鹅鸭吉日 ●纳猫吉日附相猫法 ●纳犬吉日●上梁日忌二十八宿中七星●殡葬日忌二十八宿中七星 ● 天干五行 ● 地支五行 ● 五行相生 ● 五行相克 ● 十二属相掌诀图 ● 十二月建 ● 地支相穿 ● 地支三合 ● 地支六合 ● 年上起月 ● 日上起时 ● 起天月德法 ● 起天月德合法 ● 黄黑道用事吉日 ● 喜神方位歌 ● 喜神喜怒歌 ● 福神方位歌 ● 财神方位歌 ● 贵人月份方位歌 ● 日破败五鬼方 ● 男女属相配婚 ● 女命行嫁大利月 ● 翁姑禁忌 ● 男命禁婚年 ●女命禁行嫁年 ●男女配宫合婚法 ● 嫁娶不将图 ● 女命行嫁忌日 ● 纳婿周堂图 附纳婿定亲吉日 ● 嫁娶周堂图 ● 天狗星四季方向●太白日游之方 ● 诸日起吉时歌 ● 娶送女客忌三相 ● 上下车轿方 ● 安床坐帐方 ● 选择嫁娶婚元书式 ● 起日贵人歌 ● 起夜贵人歌 ● 六十花甲子纳音诸神方向● 六十花甲子纳音诸神方向2 ● 看阳宅要诀 ● 大游年歌 ● 七星八卦图● 九星所属阴阳凶吉 ● 九星吉凶年限应验歌 ● 子息多寡歌 ● 分房兴败歌 ● 年神方位图● 紫白五行歌 ● 洛书九宫顺行图 ● 三元年白歌 ● 三元月白歌● 三元日白歌 ● 三元时白歌 ● 年家吉神凶煞之最 ● 岁天干 ● 劫、灾、岁三煞方向 ● 十二建星 ● 年枝五鬼方位歌 ● 金神方位歌 ● 蚕官蚕命方位 ● 力士、奏书、蚕室、博士 居四隅卦 ● 年干破败五鬼方位歌 ● 大将军歌诀● 论将军方位 ● 月家凶煞之最● 大月建歌 ● 小儿煞歌● 禳解小儿煞法 ● 飞宫掌诀图 附飞宫祖洛书 ● 六德详解 ● 天德、月德歌 ● 三德相合 ●天恩,月恩吉日

  ● 天赦、母仓吉日 ● 太岁神煞出游日 附大偷修曰 ● 用日法 ● 地支六冲凶日 ● 论四废荒芜凶日

  杂占篇

  ● 占十二个月节候丰稔歌● 占元旦日阴晴 ● 占元旦值十干日 ● 占上旬丙子日 ● 占四季甲子日雨 ● 占雷鸣日 ● 入霉出霉日 ● 占立春、春分日 ● 占立夏、夏至日 ● 占立秋、秋分日 ● 占立冬、冬至日 ● 占六十甲子日阴晴决 ● 占天 ● 占云 ● 占风 ● 占日 ● 占虹 ● 占雾 ● 占电 附钦天监对联 ● 天文日月 ● 前朝公规 ● 春牛颜色 ● 笼头构索 ● 芒神眼色 ● 芒神闲忙 ● 策牛人 ● 芒神头髻 ● 芒神鞋袴行缠 ● 芒神老少高低鞭结 ● 春牛取水土方图式 ● 占面热法 ● 占眼跳法 ● 占耳热法 ● 占耳鸣法 ● 占釜鸣法 ● 占火逸法 ● 占犬嚎法 ● 占衣留法 ● 占嚏喷法 ● 占肉颤法 ● 占心惊法 ● 占鹊噪法 ● 鸦鸣鹊噪方向 ● 占灯花法 ● 鬼谷子先生响卜法 ● 张天师祛病符法 ● 镇诸怪符法 ● 李淳风六壬时课

  《玉匣记》者,旌阳许眞君之所著也。眞君昔以道济人,化瓦为金以输民之通负,置符于水愈人之疾,诛巨蟒于上辽,馘毒蜃于江西。功德溥博,未可具述,及其拔宅上仙,而救世之心倦倦不已。见人之祈禳者,触犯天地禁忌,致生灾殃,连锦不宁。若曰:太上以好生为德,而下民建斋设醮,本以谢过缴福,惟不知禁忌,反受殃咎。乃恻然怜之,躬考天曹簿籍,日辰甲子,福祸灾祥,毫分缕析,流传于世。俾亿兆有缘,或祈或禳,庶知避凶趁吉,同跻寿域。眞君是心,盖亦太上之心也。近姑苏道友倪守眞,得之于异人,受而敬信之。犹虑见闻者少,欲授诸梓,以广其传礼,予为之序。惟夫人之福祸灾祥,固本于天,非探知造化之理者,不能细究而明之。惟圣人能安之,贤人能知之,其余众人,不得知而安也。则有蹈祸机,触禁网,虽欲忏悔首谢而复误,罹天忌业又甚焉,此《玉匣记》之所县以作也。守眞得之,不以自秘,而又传之人。人知吉焉,而用凶焉,而避免戾于斯世,其功行不亦溥乎。慕道之士,诚能礼信而用之。于以禳灾谢过,于以请福延生,其福庆必有所归矣。

  宣德八年龙集癸丑夏四月朔旦,耕笔斋吴子谨书序。

诗经哪个出版社的好

问题一:诗经最好的版本想要通俗易懂,最好是程俊英的《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有注释,有白话翻译,有收藏价值。程俊英先生对自己《诗经译注》并不很满意,因为诗是不可译的,翻译诗歌意思容易传达,韵味却会丧失殆尽。

想要深入研究,最好是程俊英、蒋见元的《诗经注析》,中华书局。有非常详细的注释,没有白话翻译。这个版本被收入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很有价值。

比较常见的版本还有周振甫的《诗经译注》,中华书局。个人认为比较而言,程俊英的版本更好。

另外还有高亨的《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这本书的意识形态性较强,建议算了。

参考资料:

如果您的回答是从其他地方引用,请表明出处

问题二:诗经哪个版本好这个的话,要看你是要怎么读《诗经》了,如果说一般只是想要了解一下的话,推荐余冠英的《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精选106首诗,逐一进行了注释、今译。该选本选目得当,注释简洁,训诂信实,译诗畅达而富于诗味。或者程俊英《诗经译经》陈子展《诗经直解》都不错,比古时的《毛诗释之》(东汉郑玄笺),《毛诗正义》(为《毛诗释之》加唐代孔颖达的《正义》和陆德明的《毛诗释义》)《诗集传》(南宋朱熹编)要通俗的多,但是如果一心要深研的话,那就选那些古时的经典版本吧~具体就是上面的那几本~

不场个人还是最推荐余冠英的本子~

问题三:想看全本的《诗经》,哪个版本好?推荐古籍出版社的或者中华书局的。比较靠谱。

问题四:哪个版本的《诗经》比较好?最好、最全的《诗经》包括注解是吴]生先生编写的《诗义会通》,里面没有翻译,但有注解,注解也把历代各家解释诗经语句的不同观点全注解在了其中,看了一定受益。我手里有一本中华书局出版的《诗义会通》是59年版64年印刷的,不知道现在那个出版社出版过这本书,相信各地的新华书店一定有卖的。追问:谢谢。恩,很好。要是我找不到你卖给我可以吗?回答:把好书送给赏识她的人,是书的荣幸也是本人的荣幸,如果你买不到我可以帮你去买一本,我也买不到,就把手里这本送给你,尽管我非常喜爱它,但有更会欣赏她的人,那就更好。追问:如果你要让给我,我还真不好意思要,不过为了看书只能厚脸皮啦,呵呵。况且你怎么就知道我会比你更喜欢这本书呢?我去找一下试试。回答:可以把地址告诉我,我决不食言。追问:可以加我好友吗回答:可以追问:不用夺你所爱啦,我在网上找到啦。谢谢回答

问题五:求助诗经和楚辞选哪个出版社的比较好中华书局本,上海古籍出版社本,凤凰出版社都可以。至于先看哪个,随你兴趣,想看神话就看楚辞。如果觉得自己文言文底子不怎么好,就先看诗经吧,毕竟楚地方言对我们还是有点困难的,毕竟,楚辞是文人创作,而诗经大多来自民歌。

问题六:哪个出版社的《诗经》比较好对于名著和一些学习书籍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书相对较好

很有权威性

质量也是保证的

问题七:诗经哪个版本比较好?如果比较正统的话,朱熹的《诗集传》比较好,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的,简体横排。如果想了解多家注释又不想翻太多的书而且对《诗经》的文学手法比较感兴趣的话,程俊英的《诗经注析》挺好的,中华书局版,竖排繁体。

问题八:诗经和楚辞先看哪本好?要买哪个出版社的好呢中华书局本,上海贰籍出版社本,凤凰出版社都可以。至于先看哪个,随你兴趣,想看神话就看楚辞。如果觉得自己文言文底子不怎么好,就先看诗经吧,毕竟楚地方言对我们还是有点困难的,毕竟,楚辞是文人创作,而诗经大多来自民歌。

问题九:诗经的哪个版本比较好1、高亨的本子,上海古籍版

2、程俊英的本子,中华书局版或上海古籍版

3、方雨润的本子,中华书局版或世纪人文系列中上海古籍版的普及本

4、周正甫的本子,中华书局版

以上几种可供普通文史爱好者选读,版本都是很好的,要进一步研究的话这些也是要看的。

《诗经》是产生于中国奴隶社会末期的一部诗集。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笙诗”,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辑。《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问题十:读《诗经》哪个版本比较好你是要纯诗经的,还是要带诗经的书籍,如果是纯诗经的那建议你买中华书局的,这一直都不错,中华书局,很有名的,注释也正确,讲解也完整清晰,而且版本无错字,我自己就买了一套珍藏着。

经、史、子、集!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

丛书名。清乾隆时编纂。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是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

四库全书的编纂历史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共分四步:第一步是征集图书。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题咏”,即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记名”即在提要中注明采进者或藏书家姓名。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12237种,其中江苏进书4808种,居各省之首;浙江进书4600种,排名第二。私人藏书家马裕、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等也进书不少。

第二步是整理图书。乾隆皇帝为了存放《四库全书》效仿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的建筑建造了南北七阁。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接着又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北四阁”。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南三阁”。每部《四库全书》装订为36300册,6752函。七阁之书都钤有玺印,如文渊阁藏本册首钤“文渊阁宝”朱文方印,卷尾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

《四库全书》的底本的四个来源

1内府藏书;

2清廷官修书;

3从各地征集的图书;

4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

四库馆臣对以上各书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应抄之书是认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库全书》。应刻之书是认为最好的著作,这些著作不仅抄入《四库全书》,而且还应另行刻印,以广流传。应存之书是认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库全书》,而在《四库全书总目》中仅存其名,列入存目,这类著作共有6793种、93551卷,比收入《四库全书》的著作多出将近一倍。对于应抄、应刻的著作,要比较同书异本的差异,选择较好的本子作为底本。一种图书一旦定为四库底本,还要进行一系列加工,飞签、眉批就是加工的产物。飞签也叫夹签,是分校官改正错字、书写初审意见的纸条。这种纸条往往贴于卷内,送呈纂修官复审。纂修官认可者,可用朱笔径改原文,否则不作改动。然后送呈总纂官三审,总纂官经过分析之后,可以不同意纂修官的复审意见,而采用分校官的初审意见。三审之后,送呈御览。第三步是抄写底本。抄写人员初由保举而来,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有行贿、受贿等弊病,又改为考查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在需要增加抄写人员时,先出告示,应征者报名后,令当场写字数行,品其字迹端正与否,择优录取。考查法虽比保举法优越,但也有不便之处,因此最后又改为从乡试落第生徒中挑选,择其试卷字迹匀净者予以录用。这样,先后选拔了3826人担任抄写工作,保证了抄写《四库全书》的需要。为了保证进度,还规定了抄写定额:每人每天抄写1000字,每年抄写33万字,5年限抄180万字。五年期满,抄写200万字者,列为一等;抄写165万字者,列为二等。按照等级,分别授予州同、州判、县丞、主簿等四项官职。发现字体不工整者,记过一次,罚多写10000字。由于措施得力,赏罚分明,所以《四库全书》的抄写工作进展顺利,每天都有600人从事抄写工作,至少可抄60余万字。第四步是校订。这是最后一道关键性工序。为了保证校订工作的顺利进行,四库全书馆制定了《功过处分条例》,其中规定:所错之字如系原本讹误者,免其记过;如原本无讹,确系誊录致误者,每错一字记过一次;如能查出原本错误,签请改正者,每一处记功一次。各册之后,一律开列校订人员衔名,以明其责。一书经分校,复校两关之后,再经总裁抽阅,最后装潢进呈。分校、复校、总裁等各司其职,对于保证《四库全书》的质量确实起了重要作用。

四库全书的内容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古文观止》介绍

作 者:吴乘权、吴大职

类 型:文选

成书时间:1695年

必读理由

这部书由于所选文章短小精悍,大多脍炙人口,易于记诵,因此成书近三百年来,受到了读书人的偏爱,在一般群众中也流传甚广。

创作背景

《古文观止》的编者是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乘权、吴大职叔侄俩。乘权,字楚材。一生研习古文,好读经史。康熙十五年(1676年)就在福州辅助先生教伯父之子学习古文,后竟以授馆终其一生。除参与选编《古文观止》外,他还同周之炯、周之灿一起采用朱熹《通鉴纲目》体例,编过一个历史普及读本——《纲鉴易知录》。大职,字调侯,也是嗜“古学”而“才器过人”。他一生的主要经历,是在家乡同叔父一道教书。

二吴编撰《古文观止》费时有年。起初,他们只是为给童子讲授古文编了一些讲义。后来逐年讲授,对古文的见解越来越深,讲义越编越精,以致“好事者手录”而去,“乡先生”读后有“观止”之叹,劝他们“付之剞劂以公之于世”。这样,他们才“辑平日之所课业者若干首”为一书。书稿编好后,即寄往归化(今呼和浩特市)请吴兴祚审阅。兴祚,字伯成,号留村,为乘权伯父。他官至两广总督,时任汉军副都统。他“披阅数过”,以为此书于初学古文者大为有益,便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端午节为书做序,且“亟命付诸梨枣”。这样就有了《古文观止》最早的刻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古文观止》的许多译注本,都是用中华书局本为底本。中华书局本实有两种:一是1959年本。这是由原古籍刊行社转来的本子,此本“据映雪堂本断句,并校正了个别显著的错字”。二是1987年本,即安平秋点校本。此本虽以1959年本为底本,但用映雪堂原刻本复核过,用文富堂本、怀泾堂本、鸿文堂本参校过,还用相关史书、总集、别集所收古文校勘过,而且补录了二吴之《序》和乘权所撰《例言》。因而它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好的版本。

作品缩写

明清以来,出现过许多古文选本,若论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至今还受到广大读者喜爱的,莫过于《古文观止》。它能长传不衰,与二吴编书的指导思想迥异于人大有关系。

前人编古文选本,有的是借点评以泄愤世嫉俗之忿,或提倡一种义理、张扬一种精神;有的是借选古文,标榜一种流派,推行一种文风。虽然两者都介绍古文的思想、艺术特色,但尚理、尚文,各有偏重,都难免有用意狭隘或独守门户之嫌。二吴不是这样,他俩“杂选古文,原为初学设也”,既要供先生“课弟子”用,也供“童子”“肄习”用。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编一本老师可用来讲授、学生可用来自学的古文教科书。既然如此,就要求:一、编者选篇合理,态度公允、客观,打破门户之见,真正选出古文中的名篇佳作,使学子能比较全面、正确地认识历代古文的精神特质和艺术风貌,二、编选体例合理,要适应教和学的需要,特别要便于自学。这两点,二吴都做到了。

先说选篇。《古文观止》共选自周到明61位作者的古文222篇(中有骈文4篇),其中西汉以前(包括西汉)文100篇,西汉以后文122篇。西汉以前文中,《左传》有34篇,《国语》有11篇,司马迁有15篇。西汉以后文中,唐宋文有94篇,明文有18篇。而唐宋文中,“八大家”占78篇。八家中,韩愈有24篇,柳宗元有11篇,欧阳修有13篇,苏轼有17篇。可见,《古文观止》所选古文,主要来自先秦文、西汉文和唐宋文。应该说,各期古文在选篇中所占份额,大体能反映出古文盛衰的历史状况。书中不但有大家的代表作,还收有虽非出自大家却在古文史上卓有影响的名篇,因而选篇中精品多,覆盖的作者面较广。又由于注意选入各家不同题材、体裁、风格的作品,因而能使初学者较为全面地了解诸大家古文的艺术特色。而选篇数量适中,更给读者含英咀华、收尝鼎一脔之效,提供了可能。

再说体例。本书体例亦“为初学设也”。全书篇目按时代先后分为12卷。每篇于重要文字加圈点以引人注目,又于语气停顿处加圆点断句以便句读,同时还做了评注。二吴认为评注兼有对初学者十分有用,说:“古文评注兼有方能豁然。若有注无评,或有评无注,譬若一人之身,知其有面目而不知其有血脉,知其有血脉而不知其有面目,可乎?是编字义、典故逐次注明,复另加评语,庶读之者明若观火。”(《例言》)注即注释,一是注音。所谓“是编音声无一字不注,且即注于本字之下,便于诵读”。(同上)二是释义。所谓“是编于艰奥须解者固细加阐发,即目前便语亦未尝率意忽过,庶于初学有补”(同上)。三是“注解典故”(同上)。评即评议,一是对文章内容的评议,如评汉武帝《求茂材异等诏》中“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句,谓“武帝雄心,露于非常之中”即是。二是对文章艺术的评析,其中大量出现的是对文章结构形式的分析;包括揭示文字主旨、理清脉络、概括段落大意,以及说明用语之妙。此类评语皆因字、句、章、段而完全分布在原文字句下。彼此内在联系紧密,实是评论者在总体把握文章艺术特点的前提下,对行文艺术的具体分析。而措词简明,点到即止。对全篇艺术特点的归纳,则以总评形式置于篇后。总评论艺术特色,往往兼论内容。文字短则数十字,长不过百余字,都能说出全篇艺术特征。在结合文中点评诵读全文后,再读总评,读者常常会产生一种纵观全局、豁然开朗的感觉。

大师讲评

选篇能包罗历代古文的精华,又能用注释扫除诵读、理解古文的拦路石,评论又能说透文章做法之妙。这样的读本自然会受到初学者的欢迎,故吴兴祚谓“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厥功企浅鲜哉”(《序》)。当然,《古文观止》的选篇也有不足之处:为秦文选的多,子书一家未选;八代文选的太少,所选唐宋文过于集中于八家文,而南宋文全然不选,元文亦告阙如。明文虽选18篇,大半并非“观止”之作。再者,艺术分析不乏卓见妙论,终难跳出起承转合的窠臼。

《古文观止》的长处和短处,主要是由它的编选方法所带来的;二吴称书的编选方法为“集”或“汇而集之”。所谓“余两人非瑚言选也,集焉云耳。集之奈何”?集古人之文,集古今人之选,谰略者详之,繁者简之,散者合之,舛错者厘定之,差讹者校正之云尔。盖诸选家各有精思深义以抉古人之奥,读之者取此置彼用美者或遗,一概观览则劳于睹记,此余两人所以汇而集之也(《例言》)。

评注则主要取自吕、楼、谢、唐、茅、金之说,而用楼、茅、金三家见解最多。多数评语是直接过录,如《谏逐客》、《送李愿归盘谷序》、《送石洪处士序》等的总评即全抄自楼氏选本。有过录部分文字以作评的,如《捕蛇者说》、《愚溪诗序》总评一半文字取自楼氏选本。《进学解》、《讳辩》、《祭十二郎文》总评一半文字取自茅氏选本。《晏子不死君难》、《五帝本纪赞》、《吊古战场女》、《留侯论》等文的总评部分文字即取自金氏选本。有本于原评而略作发挥的,如《答任安书》、《报孙会宗书》、《种树郭橐驼传》、《丰乐亭记》、《书洛阳名园记后》、《谏院题名记》等文的总评,就是对楼氏评语的发挥。《获麟解》、《争臣论》、《寄欧阳舍人书》的总评,就是对茅氏评语的发挥。《前赤壁赋》的总评是对金氏评语的改写,《超然台记》的总评是以唐顺之评语为骨架。还有些评语是将诸家之说糅为一体而出以己说,如《岳阳楼记》、《读孟尝君传》、《喜雨亭记》的总评即合用楼、金之论而言。这种择优而集的方法,在逐句逐段评点时用得更多。如《留侯论》首段末批“能忍不能忍是一篇主意”即取自吕氏批语,而“且其意不在书”下批“深人一层发议,此句及一篇之头也”则取用金氏原批。二吴这样“遍采名家旧注,参以己私”,是因为他们认为“诸选各有妙解,颇多阙略,是当取其所长以补其不足,便成全璧”(《例言》)。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此书是为童子肄习用,无论选篇思想,评注内容,都要力求“醇正”、“稳妥”。尚新颖而不取怪异,务平实而忌走偏锋。所以他们不选那些思想激进或离经叛道之文,对颇具思想特色、极富个性、充满感情色彩的评语不加采录,常用兼采众家之长和阐发原评的方法以求评解周全、稳妥。这样,便使《古文观止》有可能吸纳多种选本的种种优点,长期受到古文爱好者的欢迎,以致鲁迅论及选本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时,将它与《文选》并提,说:“以《古文观止》和《文选》并称,初看好像是可笑的,但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都一样地不可轻视。”

关键知识点

《古文观止》是作者以犀利的视角,在广博的中华文海中撷采的最为绚丽、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的精美古文,因而本书也是最为优秀的古文选本。数百年来,不仅读书人对之耳熟能详,一般群众也是对之喜爱有加,流传广泛。尽管因作者思想的局限性使选文有浓重的理学色彩,但它的确为读者搭建了一条最能领略古文精粹的捷径,因此盛誉不衰也是必然。

妙语背诵

�兢兢焉义之未合于古,勿敢登也;一理之未慊于心,勿敢载也;一段落、一钩勒之不思于法度,勿敢之不协于还韵,勿敢书也。

读后感:《古文观止》是一本特别厚重的经典。这里并非只是说它包含了中国由周至明的思想与文学精华,从最浅的层次来讲,它的厚度与重量,远远地超过了《唐诗三百首》。因而,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根本不可能随手放进口袋里,在茶余饭后掏出来读一读。好在滇西北的宁静,给我带来了绝好的机会,让我多次带着它,在野外随意地找一个无人的树丛或者阡陌,把自己隐藏在叶子与枝杆之间,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潜心品读这本有着相当的厚度与重量的经典。我至今都很固执地认为,阅读《古文观止》这样的经典,必须是心神宁静的时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舒适地躺下来,在阳光温暖的照耀下,才会读出其中的境界来。

《古文观止》与众多的书籍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既不像《老子》那样讲究内敛与隐忍,过分地追求自我修炼,也不像《孙子兵法》那样攻于心计,更不像《厚黑学》那样无耻。这本书的精华之处就在于,它通过臧僖伯、子鱼、唐睢、冯谖、邹忌、苏秦等故事,记录了古时的士大夫种种军事智慧与谋略,却始终在告诉你出世时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在列国东征西讨的战争刀光剑影里的道德华彩。在那些远古时代,前人的个人魅力,如梅香远溢,闻之醉人。在《古文观止》里,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事件和记录,更多的是人性品格的外化呈现,比如:“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这样的句子与段落,随处可见。正因为如此,《古文观止》才会让我们数百年以来一直平静地阅读着,如饮美酒而沉醉于心,如见师尊而虚心聆听。

厚厚的一本《古文观止》用了很大一部分篇幅来描述远古时代的战争,通过硝烟弥漫里的人影,把智性展现出来,满足了一些人窥视铁血时期的强势品格的欲望。但是,只要仔细阅读《古文观止》就不难发现,这本书还不止是一本书,更是一个哲人,它让你能够不断地领略到一种惊人的胸怀与气质,不动声色地让人为之倾倒。当我的目光绕过《出帅表》、《屈原列传》、《岳阳楼记》等荡气回肠的篇章,我总是要在《李陵答苏武书》、《陈情表》里停留很久。苏武在中国历史里的跋涉,不知道支撑了多少人的精神,使其为之而自豪,并引以为典范。与此相比较,同时代的李陵则因为投降,被写进了一段又一段历书里,为众多将相人臣所不耻。但是,被奉为古文经典的《古文观止》却收录了一个投降者劝降苏武的书信,真不知道编这本书的吴楚材和吴调候,当初是怎么想的。但是,作为一个叛臣贼子的见证,却与《出师表》之类的垂世名篇同列一卷,在那字里行间,我读了却同样是感人的。也许,这就是散文所特有的气质吧。

随着我自己的创作逐年深入,我经常会在内心深处对散文本身所应该保持的本性,在偶然的一些宁静时光,淡淡地思考。散文这一看似很随意的文本,他原本是应该把心理,纤尘不染地显现出来的。一本《古文观止》看似太复杂了,但是它却只有一个主题:做人。

然而人又是很难做的,历史的大浪淘沙,让许多人和事,在数十年之后,甚至数千年之后,才会让我们看清他们的本来面目,这是多么困难的一种辨别啊。为此,我发现,在这一本书里,那些被文字固定在长长短短的篇幅里众多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身体组成了一支队伍,有的面色严谨,有的放浪形骸,有的痛哭失声,最后告诉我的,却也只是一个问题:他们都在坚守着自己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愫,随时随地,在不经意之中,他们通过不同的形式,把自己的信念厮守着,甚至不惜失去繁华与生命。比如:屈原、诸葛亮、贾谊,比如柳宗元、王安石、方孝儒。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对待这本书的,至少我是这样想的。书里的人,以及写这些篇章的作者,都早已作古了。死去的人,他们留下了什么,不同的阅读都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是,许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手捧着这本书,在灯下,在阳光里,在夜色中读着。这本书里的水光山色、弓戈剑戟、长吁短叹、车辙蹄痕,掩不住的总是浓浓淡的血痕。有人为了功名夙夜难眠,有人为了君恩奔走四方,有人为了民愿泣血沾巾。当他们在人生的半途上目光凝重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这些远古的文字,记住了一些人,也让一些人被人记住了。

《八十天环游地球》

这是凡尔纳最受读者欢迎的长篇小说之一。主人公福克与朋友打赌,80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回到伦敦。虽克服种种困难,但到伦敦仍迟了五分钟,自认失败,却因他自西向东绕地球一周,正好节约了一天时间而意外获得胜利,作品改为剧本后广受欢迎。

这八十天环游地球是一部极为有名的科幻、文学作品,描写斐利亚福与仆人路通共同环游世界,一路冒险的故事。小说以打赌开头,中间穿插爱情故事与幽默故事,令人爱不释手,同时有启发与教育意义。

第一章 福克先生和新仆人

第二章 在牌桌上打赌

第三章 环球旅行开始了

第四章 侦探盯上了福克先生

第五章 领事在护照上签了字

第六章 路路通的话太多了

第七章 大海上偶然相遇

第八章 路路通寺庙闯祸

第九章 骑着大象过森林

第十章 勇救艾娥达夫人

第十一章 费克斯的诡计没有得逞

第十二章 正面交锋

第十三章 艾娥达夫人没有找到表兄

第十四章 路路通中计

第十五章 如意算盘又落空

第十六章 战胜暴风雨

第十七章 路路通流浪记

第十八章 费克斯改主意了

第十九章 旧金山街头遇险

第二十章 路遇野牛

第二十一章 火车冒险过桥

第二十二章 要与上校决斗

第二十三章 印第安人劫火车

第二十四章 雪橇驰过大雪原

第二十五章 战胜厄运

第二十六章 福克先生输了

第二十七章 一个完满的结局

《八十天环游地球》:在地球上兜个圈

□孟庆德

法国人儒勒·凡尔纳以他的长篇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向世界推出了一个特别的人物,这个全世界几乎没有人知道其来历的居住在伦敦的富绅斐利亚·福克先生,从一出场就像钟表一样站在那里,他像钟表一样严肃,像钟表一样精确,不管发生什么事,他都像钟表一样从不着急也从不生气,他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往前走去。他像钟表报时一样按时进餐,按时就寝,甚至到俱乐部打牌,他每天也都按固定时间迈动他的双腿,左脚576步,右脚575步。

福克先生与钟表最大的不同是,钟表会发声,福克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