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真的有龙的存在吗?那么它来自哪里 它要到哪里去呢?你知道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世界上真的有龙的存在吗?那么它来自哪里 它要到哪里去呢?你知道吗?,第1张

世上没有龙这种动物

之所以现在有龙,是因为它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没有人真的见过真龙,龙更多是存在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

龙的形态也有不断的变化,从红山文化的猪婆龙,到三国时乱纹龙,有很大变化,其形态也没有现在的样子简洁,丰富

龙的形象是多种动物的组合,一般认为它是蛇身,鸟脚,兽头,是集合了当时主要动物的主要特征的人们对这些东西的神奇之处充满敬佩就把它们组合到了一种动物身上,加以顶礼膜拜,幻想着将来有一天,自己也有这样的上天入地的本事

龙代表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征服自然,提升自己,改造自然的可贵精神

世界上真的有龙吗已故杜尔伯特人任殿元声称自己见过龙;上海人马小星研究了大量资料,做了大量调查,越发坚信龙的存在,他说:"我们为什么不换一种眼光,去重新认识那个已经被解释了千百回的神龙之谜呢"

从小就听老年人讲过"掉龙","救龙"的故事,记者从来都一笑了之,认为这些不过是民间以讹传讹的闲话罢了直到11月25日这天,杜尔伯特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任青春认真地对记者说:"我父亲就见过真龙"

任老回忆:我见到过真龙

1944年8月(具体哪一天记不清了),我父亲任佰金领着我(任殿元,当时27岁)和渔民丛来顺(43岁),谢八(38岁)等驾船出江打鱼我们出江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几天,和我们一同出江的还有4只船,10多个人

这天早晨,我们的船只行进到了牡丹江(为松花江某段的旧称)南岸(当时这里归肇源县管辖,位于肇源县城偏西北15公里处),突然发现陈家围子村后头围了许多人,估计要比陈家围子全村人还要多4倍我们将船靠了岸,向岸边的一个人打听,那人小声地告诉我们:"黑龙江里的黑龙落到沙滩上了!"一听这消息,我们既兴奋又紧张,我父亲说:"鱼上不上网也不差这一会儿,走,看看去!"5只船上的10多个人就全上了岸,我们几乎是跑着赶到的

一看那场景,把我父亲那样的老"鱼鹰子"都吓呆了但见一个黑色的巨型动物卧在沙滩上,它太大了!陈家围子的人用柳条子在它身上搭了个棚子,算起来得有20多米长它有10多米长,头颈比身子细,头像牛犊子脑袋那么大,略呈方形,上宽下窄,头上没有杈角,只是在前额上长了一个扁铲形状的角,像牛角,短且直,根部粗约10厘米脸形和画上画的龙差不多,长着七八根长须子,又粗又硬,还直抖动,嘴形特像鲇鱼嘴,又扁又宽,嘴有30多厘米长,闭着,看不到它的牙和舌它闭着双眼,眼角围了一团苍蝇,它的眼皮一动,苍蝇就"嗡"的一声飞开了它长着4个爪子,但看不准爪子有几个趾,因为爪子深深地插进了沙滩里,小腿比小伙子的胳膊还粗它的身子前半部分粗,由于是趴在地上,能看出接近大人腰那么高,估计直径得有1米多后腿以后的部分是尾巴,比前身细,但很长,足有八九米整个形象就像个巨型4脚蛇(东北土话叫马蛇子,即蜥蜴类动物)它通身是鳞,脊背上的鳞是铁青色的,足有冰盘那么大,形状和鲤鱼鳞差不多肚皮和爪子上的鳞是粉白色的,瞅着比脊背上的鳞鲜嫩,并且略小于脊背上的鳞脊背上的鳞干巴巴的,像晒干的鱼坯子(干鱼)大群的苍蝇在它身上飞来飞去,它不时地抖动身上的鳞,发出干涩的"咔咔"声,每响一次,苍蝇就"嗡"的一声飞起来;声音一停,苍蝇就又落了下去它身上的腥味儿极大,相距几百米远就能闻到它身下卧着的地方已经卧出了一条长沟,身边的嫩杂草都被它踩倒了,可惜的是看不出脚印是什么样子

陈家围子只有20多户人家,总共60多口人,而在场却有300多人,原来,附近的任家亮子,瓦房子,尚卧子等好几个村的人全来了他们有挑桶的,有端盆的,都拿着盛水的工具,统统由陈家围子伪村长陈庆指挥陈庆不许大家管它叫"龙",只能称"水虫"听陈庆讲,昨天下午他还来过这里,什么也没有,今天早晨就有人看到了这个"水虫",说明它是昨夜卧在这里,今早被人发现的陈庆组织陈家围子人搭起了棚子,然后让人挑水往"水虫"身上浇,水一浇上去,"水虫"身上的鳞就随之一抖,人们就这样一桶桶地往"水虫"身上浇水谢八说:"快看,它的脖子多像马脖子!这家伙肥啊,要是宰了吃肉该多好"

看了一个多时辰,我父亲说:"走吧,明天再来看"就这样,我们恋恋不舍地上了船在船上大家还直议论,丛来顺说:"如果这个'水虫'没有尾巴的话,那它就是黑龙江里的秃尾巴老李"谢八说:"这一定是黑龙江里的黑龙,你没看它通身都是黑色的吗"大家连鱼都没打好

当天下午下起了大雨,到夜晚变成了暴雨,整整下了一夜,时缓时急第二天一早转为牛毛细雨我们5只船直奔陈家围子村后,赶到那儿一看,心凉了!曾经趴卧"黑龙"的地方现在只剩一条深沟,沙子里还留有浓烈的腥味儿据当地人讲,"水虫"是半夜走的,怎么走的,到哪儿去了,谁也不知道,因为下暴雨的夜晚不可能有人守候它但我们清楚地看到,距它趴卧的沙沟东北处还有一条深沟,明显能看出是它站立起来时弄成的,这说明它极可能是朝东北方向走的,怎么走的,却是个谜会不会是像飞机那样行进一段距离后鳞甲张开,腾空飞起来了呢这只能是猜测

再后来我们打鱼到那里时,听当地人悄悄地讲,日本人封锁这消息,不准人们到处乱讲以后就很少有人提起了,到如今已经40多年了,那动物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仍然不知道,但40多年前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恍如昨天发生的一样……

这段往事被刊登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1989年12月《中外书摘》第3卷第4期的《人间奇事》专栏里,题目为《我所看到的黑龙》,杜尔伯特对山奶牛场退休干部任殿元口述,杜尔伯特博物馆任青春整理任殿元老人于1994年3月初辞世《中外书摘》在刊登这篇文稿的同时,还发表了任青春写给编辑部的一封信编辑同志:

想写这篇文章是我10年前的想法,因为我父亲亲眼看到了"龙"这件事对我震动极大,我总觉得应该把它记录和整理出来,这将是一份极珍贵的资料事情已经过去40多年了,许多当年的目击者都去世了,如拙稿中的丛来顺,谢八等都早已去世,就是我父亲也已经73岁了但他精神好,一点也不糊涂,讲起这件事情就如同昨天发生过的一样

我不知道肇源县志是否记载此事,但我相信陈家围子附近还有与我父亲一样的目击者存在我这是第一次向报刊披露这件事,尽管我很早就听我父亲讲这件事,但当时我也怀疑此事的真实性1986年,我去肇源县出差,住在县委招待所对面的一家个体旅社内,夜晚同屋的一位老头和我闲聊时讲起了此事,其经过和我父亲讲的完全一样我问他是哪里人,他答是陈家围子的,当年77岁(可惜的是我忘问他叫什么名字了),他也是目击者之一,还亲自挑水往黑龙身上浇过水通过这件事我相信,我父亲讲的是事实

任青春1989年5月17日

四次调查:这是事实吗

这一切是真的吗为了证明这段经历的可靠性,任青春提出了4个论据:一,自己第一次听父亲谈及此事时,才六七岁,母亲脸上那不耐烦的神情表明,此事早已是老生常谈,如果不是真实事物强烈地刺激了老人,他不会把这个故事一讲再讲;二,父亲是一个老党员,为人诚实厚道,绝非信口开河之辈,他不信鬼不信神,思想开明,上个世纪40年代,他第一个带领群众拆庙砸神像,若不是亲眼所见之事,父亲断不会反复陈述;三,当年自己在肇源县的小旅社中住宿,一老人谈及同一起事件;四,任殿元老人在松花江南岸看到的那条身长10多米的黑龙"像一个大马蛇子",马蛇子为蜥蜴的俗称令人惊讶的是,甲骨文中某些"龙"字的写法,看上去酷似蜥蜴,新石器时代的一些彩陶纹饰也是如此形状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了"龙",文化程度只有初小的任殿元,怎么可能认识"龙"字的甲骨文字形古籍中不止一次记载了古代的"堕龙"事件,其描述与父亲所讲的大同小异,父亲又怎么可能知道那些连专家,学者都未曾提起过的散布在古籍中的关于"堕龙"的具体描述呢

许多人都在以科学的态度看待此事为了考证任殿元老人所述的真实性,以《上海滩》杂志社编辑马小星为代表的一些人还进行过实地调查

1992年,马小星列了一个科学调查提纲,委托任青春对任殿元的陈述进行了详细考证,结果又确认了"掉龙"事件的一些细节任青春给任殿元看了许多种类的恐龙,鳄鱼的,结果老人对异齿龙(一种恐龙)的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他认为,如果把这个动物背上的帆状物去掉,看它趴在那里的样子倒有几分像自己见到的"黑龙",只不过"黑龙"的嘴是闭着的,嘴形像鲇鱼,嘴边有须子,头上耸起角,脖子还要略长一些,极像马脖子,且全身长满了鱼鳞1992年10月,哈尔滨出版社的戴淮明受马小星的委托,到任殿元家中,松花江南岸的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区(陈家围子后归此市管辖),大致确认了已于上个世纪60年代被遣散的陈家围子村的原址

1994年春,马小星亲自到肇源县调查,收获颇丰:找到一位目击过"掉龙"事件的大娘,但她所说的事件与任殿元所说之事的时间,地点不同;在被访问的数十人中,有不少老人证实松花江南岸确实发生过"掉龙"事件,而且确实发生在伪满时期,也确有伪村长陈庆其人,一位当年与陈庆同住一村的老大娘甚至作证,当年陈庆本人就亲口说过他率众救龙的事;类似任殿元所说的"掉龙"事件,在肇源,扶余境内不止发生过一两次

同是1994年春,肇源县古恰乡文化站站长崔万禄受马小星之托到扶余区风华乡调查,又找到一位自称目睹过"掉龙"事件的老大爷,而且许多人都证实了陈庆组织大家救龙的事

马氏观点:龙是珍稀动物

《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根据历来的传说,对"龙"作了这样的定义:龙,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正是在这一定义面前,人们曾陷入了深深的困惑有人查遍了中外所有的生物学资料,就是找不到一种能与上述定义相对应的动物于是,一个并不算过分轻率的结论便自然产生了:龙不过是一个神化之物而已有人甚至称之为"生物学上假设的杰作"

今年49岁的马小星系古籍,古生物爱好者,为了研究龙,十几年间,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做了大量的调查他认为,龙是一种曾经存在过,被人们神化了的珍稀动物龙这一来自虚空想象的"假设"竟能笼罩中国文化达数千年之久,并且能愈演愈烈,蔚为大观,多少有点儿不可思议翻开中华古籍,诗词曲赋,小说杂记,乃至哲学著作,政治论文,龙的形象无所不在人们既然主观地认定龙之传说是一个神话,就不会认真看待这些文字可是,人们信赖的史书《左传》曾提到舜帝赐为自己养龙的人姓董,名为豢龙氏,意思是养龙的人;一向对光怪陆离的上古传说持审慎态度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曾记载夏代有专门养龙的人,名为御龙氏历代史籍关于"堕龙"的记载更是数不胜数

马小星坚信龙的存在,他说:"从来自不同朝代的历史记载中,从任殿元老人关于1944年在松花江畔亲身经历的追述中,我们隐约意识到,世间确曾有这么一种会走,会飞,会游泳的奇异动物,我们的思路便不能不发生转折当一种我们自以为熟悉的事物正通过某种方式显露它的真相时,我们为什么不换一种眼光,去重新认识那个已经被解释了千百回的神龙之谜呢"

冷成金

冷成金,男,1962年生,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神山镇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苏轼研究会副会长,李清照、辛弃疾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研究。

中文名:冷成金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神山镇

出生日期:1962年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大学

主要成就:其作品被翻译到韩国和日本,并引起了韩国的”中国流”。

代表作品:《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

个人经历

1991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2003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获得文学博士学位。1991年7月—1996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任讲师,1996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任副教授,1999年2月——2001年8月期间任韩国韩瑞大学客座教授,2003年7月起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任教授,2004年起增补为博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

1991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

2003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获得文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

唐宋文学

古代文论

传统文化

教授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

苏轼研究

唐诗宋词研究

先秦诸子与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中国古代文献与文学研究方法

主要学术兼职

1999年2月——2001年8月期间任韩国韩瑞大学客座教授

代表性论文

1.《走出自然——从苏轼的山水诗看自然诗化的走向及其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10000字。

2.《对传统士大夫人格的超越——论苏轼黄州时期的思想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10000字。

3.《论苏轼岭海时期的思想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10000字。

4.《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10000字。

5《金庸小说与民族文化本体的重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10000字。

6《苏轼、朱熹文艺观之比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10000字。

7《“侠客行”专栏(共十篇)》,《中华工商时报》,1994年6月,30000字。

8《“古道酣歌”(共七篇)》,《雅周末》,1996年11月,15000字。

9《山东作家群的道德意识》,《雅周末》,1996年12月,3000字。

10《“三统”与文化保守主义》,《雅周末》,1996年10月,3000字。

11《〈聊斋志异〉中的道德宿命意识》,《雅周末》,1996年11月,3000字。

12《大俗大雅,至幻至真》,《雅周末》,1996年10月,3000字。

13《孔子仁学与现代人》,《中国文化报》,1998年2月,3000字。

14《挥之不去的文化理想——谈山东作家群的道德意识》,《中国文化报》,1998年4月,3000字。

15《传统事功精神的新开展》,《人文杂志》,1998年第4期,4000字。

16《试论汉赋之美的本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9000字。

17《金庸小说与传统文化》,《中国水利报》,1998年11月,4000字。

18《六朝骈文的美质美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8000字。

19《金庸小说的文化价值》,《东方学》(韩国),1999年1月,5000字。

20《百年文学》,《北京晚报·世纪导刊》,1999年1月,12000字。

21《骈文之美辨正》,《论衡》,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20000字。

22《试谈中国禁毁小说的概况及禁毁因由》,《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8000字。

23《试论唐、宋古文运动的成因及特质》,《东方学》(韩国),1999年12月,20000字。

24《唐宋意识形态的嬗变与宋词繁荣的文化动因》,《中国文学的文化思考》,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年3月,21000字。

25《中国古代散文中“文”、“道”观念演变之考辨》,《东方学》(韩国),2000年12月,25000字。

26《金庸小说与传统文化》,《光明日报》,2001年4月,3200字。

27《论原始儒家的伦理思想对于建构普世伦理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8000字。

28《武打、武侠、无赖》,《人民日报》,2001年12月,1200字。

29《“金庸”不是神话,学术不能“随感”——对陈冲批评的回应》,《文学自由谈》,2002年第2期,3500字。

30《从〈东坡易传〉看苏轼文艺思想的基本特征——兼与朱熹文艺思想相比较》,《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14600字。

31《试论“三苏”蜀学的思想特征》,《福建论坛》,2002年第3期,11000字。

32《苏轼的山水诗与自然诗化的走向》,《文学前沿》(第五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12000字。

33《试谈金庸小说对于建构民族文学的启示》,《2000年北京金庸小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21000字。

34《再答陈冲》,《文学自由谈》,2002年第6期,3500字。

35《从〈东坡易传〉看苏轼的情本论思想》,《福建论坛》,2004年第2期,7000字。

36《〈东坡易传〉与苏轼的文艺观》,《中国第十二届苏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8月,15000字。

37《古人苏、辛词百则评阐释》,《中国苏轼研究》(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4年8月,13000字。

38《武侠小说与文学雅俗之分的文化机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5年7月复印,5000字。

39《东坡易传与传统事功精神》,《中国苏轼研究》(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7月,9000字。

40《诗词“文化欣赏”举隅》,《惠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11年第4期复印,7900字。

41《“发愤以抒情”到“诗是穷人物”——屈原、苏轼诗学精神内在联系之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第5期,10000字。

42《〈毗陵易传〉的思想理论特征》,《苏东坡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1月。11000字。

43《苏轼诗文悲剧意识的特质》,《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2期,6500字。

44《论化时间为空间的诗词之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7月,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11年第7期复印,7000字。

45《“向死而生”:先秦儒道哲学立论方式辨正——兼与海德格尔的“为死而在”比较》,《中国人大学报》,2012年3月,14700字。

46《孔子思想中的“自足性”》,《光明日报》,2012年7月,3000字。

47《文化视野下的诗词之美》,《紫光阁》,2013年第5期,7000字。

48《金庸小说的悲剧意识》,《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4期,6500字。

49《诗词吟诵与心灵成长》,《人民日报》,2014-06-10。

50《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人民日报》,2014-03-19。

51《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前进力量》,《人民日报》,2014年12月03日

52《论李贺诗的悲剧意识》,《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53《文学要承载文化的真实》,《光明日报》,2015-08-04。

54《人的自证与唐诗宋词中的价值建构》,《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01期。

55《论孔子的内在亲证价值建构思想》,《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56《苏轼词对现实悲剧性的审美超越》,《河北学刊》,2016年03期。

57《唐诗悲剧意识审美类型论要》,《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05期。

主要专著

1、《隐士与解脱》,作家出版社,1996年12月,12万字。

2、《陆游诗选注》,大连出版社,1997年1月,30万字。

3、《苏轼词选注》,大连出版社,1998年1月,27万字。

4、《古道酣歌》,海天出版社,1998年12月,13万字。

5、《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50万字。(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547万字。)(获200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6、《文学与文化的张力》,学林出版社,2002年5月,245万字。

7、《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32万字,获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优秀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

8、《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学苑出版社,2003年5月,47万字,获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修订版,学苑出版社,2004年4月,476万字)

9、《唐诗宋词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408万字。(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448万字。)

10、《国学之光——近代国学大师论著选读》,冷成金、沈广斌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37万字。

11、《论语的精神》,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1月,35万字。

主编辑刊

《中国苏轼研究》,学苑出版社。

主要作品

著名历史杂谈作家,其作品被翻译到韩国和日本,并引起了韩国的”中国流”。

44集电视剧《苏东坡》编剧,该剧已被广电总局推荐为2009年首季四部国产优秀电视剧之一,其他三部是《美丽人生》、《潜伏》、《北风那个吹》。

被搜狐教育评为全国2009年中文专业最受欢迎十大教授和2010年各省市最受欢迎十大教授榜。

编著、整理、主编、主讲

1、《苏轼》(词选注),大连出版社1998年1月。

2、《陆游》(诗选注),大连出版社,1997年1月。

3、《新资治通鉴》,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4月。

4、《读史有学问》,南海出版社,2002年4月。2002年11月台湾未来书城出台湾地区繁体字版。

5、《〈人物志〉译释(辨经)》,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12月。2003年3月译成韩文出版。

6、《传统智慧的文化形态》,团结出版社,1998年1月。2003年6月译成韩文出版。

7、《中国禁毁小说百部》(主编),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

8、《读懂中国智慧》,重庆出版社;第1版(2013年12月1日)

9、《三千年来谁著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第1版(2015年6月1日)

10、《进退舍得: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第1版(2014年5月1日)

11、爱课程视频公开课《唐诗宋词的审美类型》

长期劳累、工作过于忙碌、常熬夜,作息不规律的人,若遭受风邪侵袭,脸部经脉气血容易阻滞,导致肌肉无法正常运作。

一如往常,蔡先生在起床后,揉一揉惺忪的双眼,走进厕所,随意地瞥见镜内的倦容,打了一个哈欠后,感觉不大对劲,但也说不出哪里怪怪的。等刷完牙,含水漱口,水竟然从左侧嘴角流了出来,他连忙在镜子前挤眉弄眼一番,完了,左眼闭不起来,嘴巴歪向右边,赶紧呼喊太太:「我好像中风了!」

紧急去医院求诊,神经科医师听完蔡先生的叙述,请他配合指令做几个脸部表情,诊断是周边型颜面神经麻痹,开立类固醇和抗病毒药物,并帮他排定颜面神经传导检查。

吃了几天药,左脸歪斜的情况似乎没有起色,蔡先生心里开始慌了,向朋友诉苦,朋友以自身亲友的例子,建议他可以接受复健、针灸治疗颜面神经麻痹。

那一天,他来到我的门诊,听了他的陈述,我观察了一下他的表情动作,就知道他为何而来。在针灸科门诊,这一类周边型颜面神经麻痹的病人很常见,正准备要说明时,他紧张地问:「医师,我的脸,是不是中风造成的?」

我解释了颜面神经的来龙去脉,当脸部发生一侧肌肉无力或脸颊不对称,要考虑是颜面神经的问题。颜面神经是第七对脑神经,可控制脸部肌肉动作、调控唾液腺和泪腺分泌、传递舌头前三分之二部分的味觉。最常见的贝尔氏麻痹(Bell's palsy),是一种急性、周边性、原因不明的颜面神经麻痹。每年大约每万人有1~3个案例,临床症状多是单侧脸部的眉毛下垂、眼睛闭合困难、法令纹变浅或消失、向上看时患侧前额无皱纹、患侧嘴角往另一侧歪斜、患侧口角渗漏口水等。

蔡先生追问:「我父亲中风的时候,脸也歪了,我的脸真的不是中风造成的吗?」

(示意图,非文中个案。来源:shutterstock) 面瘫古名「中风」 和现代的脑中风不完全一样

我递了一面镜子给他,请他眼睛向上看,并解释:「 颜面神经麻痹可分为周边型与中枢型两种,中枢型的原因多是脑中风,周边型是病毒感染造成的,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周边型患者不会有脑中风半身感觉或运动异常的症状,而且周边型的不会有抬头纹,你的抬头纹不见了,所以是周边型颜面神经麻痹,这一类疾病好发于季节交替之际,尤其是免疫力低落的人,容易感染病毒,特别容易发生。 」

颜面神经麻痹在中医称作「面瘫」,古时候认为脸部肌肉的无力歪斜与风邪侵袭人体有关,称之为中风,仅是表达症状来得很急、很突然,与现代医学所称的脑中风不完全一样。

古籍有一句话「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意思是当人体正气不足,再遭受风邪侵袭,容易造成脸部经脉气血阻滞,导致肌肉无法正常运作。哪些人容易正气不足?多发生在长期劳累、工作过于忙碌、常熬夜作息不规律的人身上。

听完解释,蔡先生又问:「那我要吃什么,可以比较快好?」

他的问题显示了民众的通病,用吃东西来治病,我再说明这一类疾病来自于正气不足,也就是免疫力的低落,最重要的就是好好休息。

「可以的话,至少要休养1周,如果要快一点好转,请放下你手边的工作,调整生活步调,尽早配合复健、针灸治疗。」一般来说,8~9成的病患可以在2个月内逐渐恢复,少数比较严重,或者年纪较大、糖尿病的病患,复原时间可能会拖得比较久。

蔡先生听完,满意地开始每周2~3次针灸治疗,调整工作、生活作息,随着左脸肌肉歪斜逐渐好转,让他比较愿意和别人面对面交谈互动,1个月后,他带着两侧对称的笑容,向我握手道谢。

(本文作者为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院长孙茂峰)

<本专栏反映专家意见,不代表本社立场>

风水命理先峰老师

来自专栏:风水命理

共2116篇

家里有蜘蛛是福还是祸?家里出现蜘蛛究竟有什么寓意?

2021-10-25

阅读 7368

本期我们说个偏门点的风水知识,和蜘蛛有关的风水。

蜘蛛大家都不陌生,很常见的爬行动物,随处结网捕食。很多人都有着怕虫子的基因,见到蜘蛛也是绕道而行,所以蜘蛛并不怎么受人们待见。但是在古时候,家中如果出现蜘蛛,那可是好兆头。古籍云:蜘蛛吊,财神到;蜘蛛集,百事吉。

中国一直是以农为本的社会结构,所以历朝历代都非常注重农业收成,一旦哪年收成不好,肯定有大量老百姓饿肚子,甚至还会造成社会动乱,所以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当政者,都希望年年大丰收。

但是农业收成的好坏取决于老天爷,老天爷一不高兴弄个洪涝干旱,这一年到头可能就颗粒无收了。不过人们却发现一个现象,就是蜘蛛多的时候,这一年往往收成特别好,所以蜘蛛就被当成吉利的象征,再加上蜘蛛的形状与“喜”字形似,因此蜘蛛被人们称为“喜蛛”,也叫“喜子”。

与蜘蛛有关的传说故事也是自古有之。相传唐睿宗景云二年八月某日清晨,鸿胪寺丞张文成突然发现,有只蜘蛛从门梁上悬空垂下,大喜过望,这真是“喜虫天降”啊!果然数日后,皇帝颁诏大赦天下,为百官加阶。

自此,“喜虫天降”会有好事发生,就从宫中传到了宫外,蜘蛛为吉兆之虫便在民间流传开来。从这之后,求财、求官、求子等各种人生幸事似乎都从遇见蜘蛛之后“从天而降”,与此相关的神奇传说也被人们津津乐道,蜘蛛成了中国古代预兆民俗中的“喜神”。

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十大吉祥图之一的“喜从天降”,描绘的便是蜘蛛悬丝的景象。很多著名画家也都曾创作过于“喜蛛”有关的作品,如著名画家齐白石、任伯年等都曾以“喜从天降”为题描绘寓意蜘蛛兆喜的画作。

不仅如此,古代七夕节甚至还有过关于蜘蛛的节庆习俗——喜蛛应巧。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喜蛛应巧”即在七月初七晚,将捉来的喜蛛(一种红色的小蜘蛛)放在首饰盒里或其他器皿里。第二天清晨,打开盒子观察蜘蛛结网的情况,然后以此来预示乞巧者心灵手巧的潜质。判断标准不同时期也有所不同,唐代视蛛网稀密判断得巧多少,宋代则以蛛网是否圆正为标准,明代又有不同,发展为“七夕乞巧,使蜘蛛结万字”。

明代的“万”指的是“卍”,而蜘蛛织网本领精巧,能织出形状规则的丝网,也能织出“卍”字。皇室帝王就以此代表江山永固,而百姓用来表示子孙延绵,富贵安康,所以才有了“卍字不到头”这句话,意即富贵不断,福寿千秋。

蜘蛛还是我国侗族、白族、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远古图腾,也是黎族人民古代的图腾崇拜偶像之一。海南五指山远古黎族的部落图腾标志——大力神图案就是来源于蛛王的形状,形似神至。而且黎族的纺织业和蜘蛛也有着渊源,传说中黄道婆改进织布技术就是从蜘蛛织网中得到的启发。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老百姓基本不再为粮食发愁,生活质量水平也越来越讲究,曾经的喜虫反而还成为了家居风水中的“害虫”。

蜘蛛是喜欢阴暗潮湿的生物,所以在家居风水中,如果住宅的一个地方出现了蜘蛛网,那么这个地方很可能通风不畅、阳光不充足,这就意味着这个地方生气不足。很多蜘蛛具有毒性,所以属阴,而虫子一般也属于阴性,因此如果一个地方经常有蜘蛛出没,那么就说明这个地方阴气比较重。

家中阴气比较重的地方一般是厕所、厨房水池下方和一些死角位置,尤其是厕所,不仅阴气重,还掺杂着很多秽气,如果再有蜘蛛定居,阴气会越来越重,这会对家庭运势造成很大的影响。厨房如果阴气重,就会形成水火相冲的格局,也是非常不利于家庭运势的。

蜘蛛虽然被称为喜虫,蜘蛛网也有乞巧的寓意,但是如果蜘蛛网太多,杂乱无章,那就是象征着霉运、贫困潦倒。因为在以前,只有家境贫寒、家道破落或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屋宅内才会出现大量蜘蛛网,并且网丝糙乱,就是衰神降临的表现。所以,一定不要让家中存在大量蜘蛛网,很容易倒霉的!

蜘蛛网出现在客厅的影响不大,不过也要注意清理。但蜘蛛网出现在卧室偏房,影响就比较大了。

蜘蛛网出现在卧房,很可能会影响到夫妻感情。一张蜘蛛网上通常是只有一只蜘蛛,因为蜘蛛网无法承受更多的蜘蛛在同一张网上,何况这张网还要用来捕食。在现实生活中,这预示着屋主的感情将会破裂,就如同这张网一样,只能一个人在上面,所以屋主应该格外注意一下与爱人之间的关系。

如果书房出现蜘蛛网,则会对家主的事业运造成影响;孩子的房间出现蜘蛛网,则说明孩子的成长会受到挫折。蜘蛛结网,寸步难行,受困其中,屋主的运势就会被这张网给网住,不能突破网的封锁,运势自然就会越来越差。

还有一个神奇的现象,如果蜘蛛网结在男性活动比较多的地方,这说明家中男性很可能犯桃花煞,在外面有小三。因为这象征着男人很希望独处,将自己的感情在家中封锁,不希望与妻子多交流,这是夫妻感情出现问题的征兆。

总而言之,家中有蜘蛛网并不是一件好事,大家也都不要觉得无所谓,还是需要定期的清扫,这样就能避免蜘蛛网的结成,住宅干净整洁,时间长了也就没有蜘蛛会再来了。

欢迎大家积极留言,我们下期再会!​​​

来自专栏:风水命理

共2116篇

上一篇

财神爷最喜欢的风水布局,不看后悔!

下一篇

俗话说:“娶妻先看口,嫁夫先看手”,什么意思?

阅读我的更多文章

财神爷最喜欢的风水布局,不看后悔!

三种鼻子,运势不佳劳碌命,一生少富贵,希望你不是

眉毛长得好运气就好,看看你属于哪种?

来自专栏:

风水命理

共2112篇

  “凌迟”俗称“千刀万剐”,是我国封建社会死刑中最残酷的刑罚。“凌迟”主要是针对犯了谋反、犯上作乱、“口语狂悖”等“大逆”、“逆伦”罪的人设置的。也就是说,“凌迟”主要是用来处死危及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犯的。“凌迟”的执行方式是将犯人零刀碎割,使其极尽痛苦而死,让那些声称“脑袋掉了不过碗大个疤”的好汉,想速求一死而不得,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据民间传言,“凌迟”处死时,刽子手先在犯人前大肌上割一块肉抛上天,这叫“祭天肉”;第二刀叫“遮眼罩”,刽子手把犯人头上的肉皮割开,耷拉下来遮住眼睛,避免犯人与刽子手四目相对,防止犯人在极其痛苦时放射出异常阴冷、恐惧的目光而使刽子手心慌意乱,影响行刑。

  历史上有记载被“凌迟”处死的人,如明朝末年的大宦官刘瑾。“例该3357刀,先10刀一歇一喝。头一天先剐357刀,如大指甲片,在胸膛起开刀,一共剐了3天。”再如明朝天启进士、翰林院庶吉士郑曼,崇祯年间遭温体仁诬陷,以“杖母不孝”被“凌迟”处死,剐了3600刀。这两个案子都是由皇帝钦定的,依据《大明律》量刑。

  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凌迟”处死的人,是清末大闹北京城的恶棍康小八,康小八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有一天,他在一家剃头棚理发时,发现剃头匠和一位顾客正在闲谈,并大骂康小八不得好死。康小八理发完后问二人:“你们认识康小八吗?”二人说:“谁认识这种混账的东西。”康小八“嘿嘿”冷笑一声说:“今天康八爷就叫你们俩当个明白鬼。”说着拔出手枪将二人击毙。康小八被缉拿归案后,在北京菜市口被“凌迟”处死。

  唐代以前最重的刑罚是“斩首”,五代才开始在刑法之外增设了“凌迟”的条款,元朝开始把“凌迟”作为正式条款列入刑法,直到清末。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凌迟”这种惨无人道的酷刑,也随之被废除了。

  “凌迟”一词见于《荀子·宥坐篇》:“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本义是指逐渐缓慢升高的山坡,把“凌迟”一词借用来作一种刑罚的名称,是“杀人者欲其死之徐而不速也,故亦取渐次之义。”(沈家本《历代刑法分考》)凌迟刑在史籍中有支解、磔等多种名称,虽然说法不同,但施刑的手段差不多。这一刑法始于五代。“凌迟”是死刑的一种。这种刑罚被正式列入刑法法典始见于《辽史·刑法志》:“死刑有绞、斩、凌迟之属。”沈家本先生说“凌迟之刑始见於此,古无有也。”(沈家本《历代刑法分考》)辽代以后,宋、元、明、清的史书中均有关于凌迟刑的记载。《宋史·刑法志》介绍:“凌迟者先断其肢体,乃抉其吭,当时之极法也。”《大明律》、《大清律》中都有明文规定:“谋反大逆:凡谋反谓谋危社稷。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绞斩以外有凌迟,以处大逆不道诸罪者。”市井骂人“小挨刀的”“干刀万剐”的说法是有所据的。官修的史书不便把这种酷刑的手段说得太详细。明人王明德就说得比较清楚了:“凌迟者,其法乃寸而磔之,必至体无余脔,然后为之割其势,女则幽其闭,出其脏腑,以毕其命,支分节解,菹其骨而后已。”寸磔,就是一寸一寸地割。“相传有八刀之说,先头面,次手足,次胸腹,次枭首。皆刽子手师徒口授,他人不知也,京师与保定亦微有不同,似此重法,而国家未明定制度,未详其故。”(沈家本《历代刑法分考》)八刀凌迟不能算作寸磔,凌迟究竟割多少刀,正如沈家本先生所说法无明文,全凭刽子手具体操作。据记载明正德五年(1510)大太监刘瑾伏诛,以凌迟处死,“例该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先十刀一歇一喝。头一日该剐三百五十七刀,如大指片,在胸膛左右起初开刀……凌迟三天刑毕。”

  明末崇祯年间郑鄤被凌迟处死,时人记下了当时的场面“黎明脔割之旨乃下。行刑之役具提一筐,筐内均藏铁钩利刃,时出刃钩颖以沙石磨利之。埊阳(即郑曼)坐于南牌楼下,科头跷足,对一童子嘱咐家事絮絮不已。鼎沸之中忽闻宣读圣旨应剐三千六百刀,刽子手百人群而和之如雷震然,人皆股栗。炮声响后,人拥挤之极,原无所见,下刀之始不知若何。但见有丫之木指大绳勒其中,一人高距其后伸手取肝肺两事置之丫颠。忽又将绳引下,聚而割之如娟。须臾小红旗向东驰报,风云电走,云以刀数据报大内。”

  而最惨的是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因为崇桢皇帝中了反间计,误以为他通敌卖国,判他凌迟处死,行刑前以鱼网覆身(让肌肉突出以便下刀),游街示众,被北京城无知的民众冲上前去,把他的肉一块一块咬下来

  那种心理的痛恐怕远高于生理的痛。

  清嘉庆八年(1803)亦有一人因“大逆”遭凌迟处死。是年二月二十日清仁宗颙琰从圆明园回宫进神武门。此时一人从神武门西侧俗称“黑老呱殿”之后冲出欲刺嘉庆。此人被捕后审不出所以然来,只知名叫成德是一杂役。因其罪恶滔天,定凌迟处死,同时被杀的有他两个十来岁的孩子。成德凌迟处死应在菜市口,据云成德被凌迟过程中到后来“血尽但流黄水而已”,“肌肉已尽而气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听犹存”。剐到一半成德对刽子手说:“快些”,刽子手回答他“上让你多受些罪”,“遂闭目不复言”。凌迟后还要枭首陈尸示众,以警效尤。菜市口西鹤年堂一带就是刑杀之地,沿途冥衣铺、棺材铺独多,为此地是杀人场也。凌迟从辽代开始定为正式刑罚,一直沿袭到清末。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经沈家本奏请,颁布《大清现行律例》后才下令将凌迟、枭首、戮尸等法“永远删除,具改斩决”。凌迟等酷刑被废除,死刑仍分绞、斩两种,而且各种名目的酷刑并没有禁绝。酷刑是随着封建统治的倒台而废除,随着封建意识的消亡才会绝种的。

  1黥、劓、笞、杖、刖、膑、宫

  黥(qíng)是古代一种肉刑,即墨刑。是古代五刑之一。用刀刺刻犯人额颊等处,再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用来惩治犯有轻罪的人。

  劓(yì)是一种割鼻子的刑罚。是古代五刑之一。起于商代。

  笞(chī)刑是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搭臀、腿、背的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沿用到清代。

  杖刑是一种用大荆条或大竹板抽搭臀、腿、背的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沿用到清代。

  刖(yuè)刑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是一种砍掉脚的刑罚。

  膑刑是古代一种剔去膝盖骨的一种酷刑。

  宫刑是破坏人的生殖机能的一种酷刑。司马迁曾受宫刑。

  2大辟、炮烙、汤镬、车裂、凌迟、腰斩、弃市

  大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砍头的刑罚。

  炮烙相传为商代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是把人放在炭火里烧的一种酷刑。

  汤镬也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人投入到滚汤中的煮死的一种酷刑。

  车裂,俗称五马分尸,即将人头、四肢分别拴在5辆马车上,同时分驰,撕裂肢体。商鞅就是受此刑罚死的。

  凌迟是古代最残酷的一种死刑。五代时开始在刑法外另设凌迟一条。元代正式列入刑法内,明清2代沿用。

  腰斩,即将罪人从腰部斩断。

  弃市是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的一种刑罚。秦、汉、魏、晋各代很是流行。隋唐2代以后,虽然没列为刑罚种类,但是执行死刑,一般都用弃市。

参考资料:

语文基础手册

1 作文题目可以用书名号吗

自己攥写的作文标题不需要加书名号,书名号的作用是引用他人作品时,在该作品名称上加上书名号。例如:读《三国演义》有感。

书名号简介:

书名号是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的标点符号,亦用于歌曲、**、电视剧等与书面媒介紧密相关的文艺作品。书名号分为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书名号里还有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若单书名号里有还有书名号,则单书名号里用双书名号。

书名号规范用法:

1 书名号里还要用书名号时,外用双内用单,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在书写时不能放在一个格子里。

2 书名与该书中的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名,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上书名号。

3 不能视为作品的课程、课题、奖品奖状、商标、证照、组织机构、会议、活动等名称,不应用书名号。下面均为书名号误用的示例。

4 有的名称应根据指称意义的不同确定是否用书名号。如文艺晚会指一项活动时,不用书名号;而特指一种节目名称时,可用书名号。再如展览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组织形式时,不用书名号;特定情况下将某项展览作为一种创作的作品时,可用书名号 。

5 书名后面表示该作品所属类别的普通名词不标在书名号内。

6 书名有时带有括注。如果括注是书名、篇名等的一部分,应放在书名号之内,反之则应放在书名号之外。

7 书名、篇名末尾如有叹号或问号,应放在书名号之内。

8 在古籍或某些文史类著作中,为与专名号配合,书名号也可改用浪线式“﹏”。这可以看作是特殊的专名号或特殊的书名号。

9 写文章时,题目不需要加书名号。

10 专栏名、专题名、丛书、单位等名称不能用。

2 如果用我的新发现作作文题目要加书名号吗

书名号是用来你不写内容时用的,当要把下文全写完时,也就是写作文,是不用加的如我今天读了《鲁滨孙漂流记》,不写下文就加。

我的新发现

昨天,我闲着没事干,拿了个鸡蛋放在水里,想让它浮起来。可是无论我怎么做,它总是沉下去。

这时,妈妈看到了,问我:“你是不是想让鸡蛋浮起来啊?”我说:“嗯,但是我失败了。”“给你一个提示,只要把盐、糖、味精三种调料中的一种放入水中,鸡蛋就会浮起来了。”

听了妈妈的话,我马上跑进厨房,取来装这三种调味品的管子的勺子,我先往里面加了一点儿味精,可鸡蛋动也没动一下。可能是味精太少了,我想。于是,我又加了两大勺味精,鸡蛋还是“巍然不动”。我换了一杯水,往里面加了五大勺的糖,可鸡蛋也同样经受住了“甜蜜的诱惑”——没有浮到水面上。我看了看盐,盐啊,只剩你了,你一定行的。随后,我又换了一杯水,往里加了七大勺的盐。啊!鸡蛋终于浮起来了!我欣喜若狂,跳了起来。

这时,妈妈闻声前来,她见鸡蛋浮起来了,便对我说,你知道鸡蛋在盐水里为什么会浮起来吗?”她说:“其实,是因为盐能增大水的浮力,鸡蛋能浮起来就说明水的浮力已经大于鸡蛋的重力了。”

噢!原来如此,我今天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

3 自己在纸上写得短文题目加书名号吗

书名号是一种标志符号,它标志书名、篇名、戏剧名、歌曲名、报刊杂志名和法规文件等题名

单一的文章名像诗歌、散文、寓言等都应用书名号标出,以免与其它的文字相混例如:

1有感情地背诵这三首诗默写《暮江吟》《赠汪伦》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古诗三首》思考·练习)

例1中书名号标明了两首诗再如:

2《亡羊补牢》中的养羊人对街坊的劝告,开始是怎么想的?……

用自己的话说说“掩耳盗铃”“亡羊补牢”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小学《语文》第六册《寓言二则》思考·练习)

例2中的第一个《亡羊补牢》是一则寓言,用书名号标明第二个“亡羊补牢”是一个成语,使用引号,不用书名号

文物修复属于考古学,古籍整理属于图书馆学,古籍修复也放在考古里了。只能给你个路线图,是我2年前为了找古籍修复资料而被折磨后发现的路线图,如果你google应该可以发现我当时四处提问和发布资料的痕迹。去国图的网站看看古籍修复的专栏和主要人员的简历,里面有他们毕业的学校和专业--->去相关学校网站去看招生条件。如果我没记错,古籍整理修复是属于图书馆学,文理兼收,整理属于图书馆学,而修复实际上更倾向于技工型的,好象有过修复专业培训班。此外,看一下日本和美国的图书馆学中偏修复方向的。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便迅速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过去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但现在他家穷了下来,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对他心灵的打击也太大了,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待物的:对有钱有势的人是一种态度,对无钱无势的人又是另一种态度。多年之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在那里,他与农村的孩子们成了朋友,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划船,一起看戏,有时也一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自然、真诚单纯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做官的道路。通过科举考试,可以升官,可以发财,个人身价百倍,家庭也随之受到世人的羡慕。这被认为是读书人的“正路”。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僚”,为这个官僚出谋划策,奔走效力,接受这个官僚的馈赠。借着这个官僚的权势,自己也有了权势。这是当时读书人常走的第二条道路。假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虽然这被当时的官僚所不齿,但到底可以发家致富,不致落到被侮辱、被损害的社会底层。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的。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措的8块银元,抱着到“异地”去寻“别一类”的“人们”的目的,离开了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当时的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这是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所从来没有过的。在课余,鲁迅还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这大大开拓了他的文化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著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

  鲁迅的生平和创作鲁迅是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在南京路矿学堂求学期间,他的学习成绩一向优异,这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日本就是通过西方的医学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价值和意义的,鲁迅也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当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强大起来,但日本军国主义的势力也在同时发展着。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强国林立的现代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在当时,他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共同翻译了两册《域外小说集》,他个人单独发表了《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一系列重要论文。在这些论文中,他提出了“立国”必先“立人”的重要思想,并热情地呼唤“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精神界之战士”。

  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对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有了更切实的思考,也初步形成了他的独立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他的思想和感情不但为当时大多数的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的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 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个时期,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状况和被西方帝国主义所欺侮的历史命运。社会的昏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在这时,人生像一杯苦酒,喝在肚里,苦在心里,欲吐吐不出,欲忍忍不下。但也正因为如此,当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之后,他的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标志着中国小说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可以说,鲁迅的《狂人日记》是讨伐传统封建专制文化的一篇檄文,是呼唤重建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宣言书。它带着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中华民族的凄厉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意志和信念。

  《狂人日记》之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连续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后来编入《呐喊》《彷徨》两个短篇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

  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中国的小说,只有到了鲁迅那里,才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这个更广大的题材领域,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陈士成、祥林嫂、爱姑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这是一个多么冷酷无情的世界!这是怎样一种扭曲的人生!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但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挺起腰杆来做人,争取自己幸福的未来。

  除了社会底层的人物形象之外,鲁迅还塑造了一些刚刚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些知识分子有进步的要求,有改善社会的良好愿望,有对人、对己的真诚的感情,真诚的爱,但当时的社会却不能容忍他们。“狂人”诅咒人吃人的现象,希望人人都能成为“不吃人的人”,成为“真的人”,周围的人就把他当成疯子,必欲除之而后快(《狂人日记》);夏瑜为社会而牺牲,茶客们说他“疯了”,华老栓则用他的血来治自己儿子的病(《药》);魏连殳关心中国社会,社会却来迫害他,到他不再关心中国社会时,周围的人却来巴结他(《孤独者》)。《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都曾为社会,为自己,追求过,奋斗过,但在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经历的都是悲剧的命运。鲁迅同情这些知识分子,就是同情中国社会,关心中华民族的命运,因为在当时的社会,只有这些知识分子还在为社会的进步而挣扎、奋斗。

  鲁迅对社会上的两类人是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的,那就是那些权势者和伪君子。《孔乙己》中的丁举人、《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长明灯》中的郭老娃、《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这样一些权势者的形象。他们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有权有势,但对他人的命运却没有真诚的关心,对社会的进步没有丝毫的热情,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自私、虚伪、冷酷,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则是一些假道学、伪君子,他们口口声声说是关心社会的道德,实际上他们自己都是毫无道德心的人。

  鲁迅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这需要高超的艺术功力。读鲁迅的小说,时时有一种“发现的喜悦”。画面是普通的画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我们却在这么普通的画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随时都能注意到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觉察到我们平时觉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使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征。在青年时期,我们涉世不深,对人生还没有更多的亲身体验,鲁迅小说是作为一个整体进入我们的感觉世界的,但在我们感觉到的人物和画面中到底潜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我们还不可能尽数感觉到,随着我们社会经验的增加和人生体验的深化,这些人物和画面的内涵就会不断从中生发出来。为了揭示不同生活画面和不同人物命运的不同的意义,鲁迅的小说结构是多变的,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样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不同,《孔乙己》与《白光》不同,《故乡》与《祝福》不同,《孤独者》与《伤逝》不同。不仅结构样式不同,音调节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么的单纯而又冷峻,《伤逝》则那么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鲁迅的小说是小说,也是诗,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前者出版于1928年,后者出版于1927年。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幼时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这些散文,把抒情、叙述、议论结合在一起,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净细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诗则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