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关于三国演义,第1张

1《水煮三国》一本关于管理的书。还有林长治写的一本大话风格的,忘了叫什么名字了

2三国历史研究书目

三国之鼎峙 王仲麒著 商务印书馆 1931年

三国史略 王仲麒著 商务印书馆 1935年

三国史话 吕恩勉著 开明书店 1946年

三国新志(七卷) 刘公任著 世界书局 1947年

三国史讲话 徐德麟著 群联出版社 1955年

官渡之战(历史小丛书) 张习孔著 中华书局 1961年

赤壁之战(历史小丛书) 羽白著 中华书局 1965年

彝陵之战(历史小丛书) 李赓序著 中华书局 1965年

三国会要 杨晨著 中华书局 1956年

三国会要 钱仪吉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

三国志札记 杨晨 崇雅堂丛书本 1936年

读三国志杂志 林国赞著 中华书局 1959年

三国志裴注述 林国赞著 中华书局 1959年

读三国志蠡述(三卷) 李澄宇著 未晚楼全集本 1933年

三国志集解 卢弼著 古籍出版社 1957年

三国食货志 陶元珍著 商务印书馆 1935年

校补三国志疆域志 金兆丰著 商务印书馆 1935年

三国郡县表补正(八卷) 吴增江著

杨守敬补正 宜都杨氏 1907年

三国志世系表 周明泰著 大公报社 1930年

三国志世系表遗附订伪 陶元珍著 大公报社 1936年

三国志三公宰辅年表(三卷) 黄大华著 大公报社 1936年

三国志人名录 王祖彝著 商务印书馆 1956年

三国志证闻校堪记 罗振玉著 上虞罗氏雪堂丛刻本 1915年

三国人物论 祝秀侠著 台北中正书局 1953年

三国人物评传 黄逸民著 台北国民出版社 1958年

三国经济史 陈啸江著 中山大学文科研究所 1936年

曹魏之经济基础 马智修著 香港著者印 1968年

三国志兵事钩元 王嵩儒著 济南印本 1928年

三国时代薄葬考 于世琦著 青岛听涛楼 1933年

魏晋思想论 刘大杰著 昆明中华书局 1939年

魏晋清谈思想初论 贺昌贤著 商务印书馆 1946年

魏晋清谈述论 周绍贤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66年

魏晋的自然主义 容肇祖著 商务印书馆 1935年

魏晋玄学中的社会政治思想略论 汤用彤,任继愈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6年

魏晋文学论稿 汤用彤著 人民出版社 1957年

三国志平议(二卷) 李宝洤著 汉堂类稿本 1922年

三国志评论(四卷) 李景星著 四史评论本 1932年

三国志知意 刘咸析 成都尚友书塾 1932年

华阳国志校注 刘琳校著 巴蜀书社 1984年

诸葛亮 孙敏修著 商务印书馆 1926年

诸葛忠武侯年谱 古直著 中华层冰草堂丛书本 1929年

诸葛孔明生活 徐道轩著 世界书局 1929年

诸葛亮 韩非木著 中华书局 1935年

诸葛亮 朱杰勤著 昆明空军军官学校政治部 1941年

诸葛亮 祝秀侠著 重庆胜利出版社 1944年

诸葛亮新论 王芸生等著 重庆读者之友社 1945年

诸葛亮 周佐治著 南京青年出版社 1946年

诸葛亮 马植杰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年

诸葛亮 徐素著 香港中华书局 1959年

诸葛亮 柳春藩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62年

曹操 王仲荣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6年

曹操 徐素著 香港中华书局 1959年

曹操论集 三联书店编辑部 三联书店 1960年

三国史 马植杰著 人民出版社 1994年

三国史 何兹全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年

曹操集译注 安徽毫县译注小组 中华书局 1979年

曹操传 刘玉娥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2年

诸葛孔明全集 (明)诸葛羲,诸葛倬著 中国书店 1986年

诸葛亮集 张澍辑 中华书局 1960年

一代贤相诸葛亮 李兆成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

天下英雄刘备 谭良啸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

诸葛亮在襄阳 余鹏飞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6年

诸葛亮文集全译 万家常译注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7年

诸葛亮评传 余明侠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

三国史研究 张大可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8年

三国志选注(上,中,下) 缪钺主编 中华书局 1984年

三国志今注今译 苏渊雷主编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年

三国志选注 缪钺主编 中华书局 1984年6月 583千字

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 宋 熊方等撰 刘枯仁点校 中华书局 1984年10月 1,130千字

三国志人物故事 仓阳卿 张企荣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4年11月 153千字

闲话三分 陈迩冬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6年6月 79千字

三国人物评传 谭良啸 张大可主编 三秦出版社 1987年10月 235千字

三国志导读 缪钺等著 巴蜀书社 1988年3月 210千字

三国志选译 陈寿原著 刘琳译注 巴蜀书社 1988年5月 139千字

三国史研究 张大可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8年9月 325千字

三国志校诂 吴金华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0年 300千字

三国志今注今译 苏渊雷主编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年8月 253千字

三国志今译 田余庆 吴树平主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年12月 860千字

三国志辞典 张舜微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2年4月 1577千字

三国经济史 余鹏飞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2年5月 320千字

三国志现代文版 晋 陈寿 刘国辉等译 红旗出版社 1992年7月 800 千字

三国演义纵横谈 丘振声著 漓江出版社 1983年1月 315千字

三国演义资料汇编 朱一玄 刘毓忱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3年10月 662千字

《三国演义》研究集 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四川省社科院文学所编 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 1983年12月 367千字

千里走单骑长篇评话《三国》之一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年4月 244千字

三顾茅庐长篇评话《三国》之二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年6月 166千字

三国演义简说 李厚基 林骅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年6月 69千字

三国演义创作论 叶维四 冒炘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4年9月 230千字

孔明初用兵长篇评话《三国》之三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年10月 200千字

长阪坡长篇评话《三国》之四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年10月 179千字

火烧赤壁扬州评话 康重华口述 李真 张棣华整理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5年1月 530千字

《三国演义》新论 刘知渐 重庆出版社 1985年6月 101千字

三国演义学刊<1> 学刊编辑部编 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 1985年7月 302千字

群英会长篇评话《三国》之五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年10月 298千字

草船借箭长篇评话《三国》之六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年10月 278千字

火烧赤壁长篇评话《三国》之七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年10月 285千字

三气周瑜长篇评话《三国》之八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年2月 213千字

张松献图长篇评话《三国》之九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年6月 200千字

孔明进川长篇评话《三国》之十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年6月 303千字

三国演义会评本 陈曦钟 宋祥瑞 鲁玉川辑校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年7月 1600千字

三国演义学刊<2> 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编 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 1986年8月 313千字

竹琴三国志选 胡度整理 中国曲艺出版社 1986 年10月 176千字

三国演义选粹 罗贯中 原著 郭豫适 荀茵选评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年11月 209千字

说三国话权谋 李炳彦 孙兢 解放军出版社 1986年12月 245千字

三国演义论稿 高明阁著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6年12月 210千字

三国志玉玺传 童万周校点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6年12月 395千字

《三国演义》的用人艺术 霍雨佳著 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7年3月 85千字

反三国志演义 周大荒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年5月 380千字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从《三国演义》看中国古代人才观 黄新亚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7 年10月 124千字

袭取成都长篇评话《三国》之十二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8年3月 195千字

《三国演义》谋略新探 霍雨佳著 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5月 90千字

三国演义与经营谋略 郭济兴 李世俊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8年6月 226千字

龙争虎斗——三国演义 台湾邵红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8年8月 177 千字

三国群英会 唐耿良演出本 唐耿良 辜彬彬整理 中国曲艺出版社 1988年8月 297千字

《三国演义》与经营管理 李正 周克西编著 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1988年9月 202千字

兵伐东川 长篇评话《三国》之十三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8年9月 250千字

水淹七军 长篇评话《三国》之十四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8年12月 289千字

人才与谋略——《三国演义》启示录 胡世厚 卫绍生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9年4月 116千字

汉都烽烟——三国志影视故事之一 张天民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9年5月 337千字

浪卷大江——三国志影视故事之二 张笑天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9年5月 295千字

问鼎中原——三国志影视故事之三 毕必成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9年5月 359千字

几度夕阳——三国志影视故事之四 于力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9年5月 337千字

三分归晋——三国志影视故事之五 苏叔阳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9年5月 247千字

三国演义辞典 沈伯俊 谭良啸编著 巴蜀书社 1989年6月 850千字

《三国演义》新校注本 吴小林校注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0年8月 806千字

三国演义考评 周兆新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年12月 250千字

《三国演义》与市场竞争 周俊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2月 151万字

《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 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编 中华书局 1991年2月 410千字

三国演义美学价值 霍雨佳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年5月 290千字

三国演义与现代商战 霍雨佳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1年7月 87千字

三国演义·谋略·领导艺术 谭洛非著 巴蜀书社 1991年8月 115千字

《三国演义》谋略三十种 陈辽编著 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1991年8月 100 千字

读三国谈经营 李文华编著 知识出版社 1991年10月 118千字

三国演义与企业领导谋略 冒炘主编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1年10月 320千字

白话三国演义赏析(上、下册) 张绍仁等编译 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1年12月 500千字

为人处世与《三国演义》 严钦著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2年1月 185千字

《三国演义》理校本 沈伯俊理校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年2月 800千字

《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 中国三国演义学会政协四川绵阳市委员会 巴蜀书社 1992 年4月 347千字

三国演义艺术欣赏 郑铁生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2年7月 275千字

《三国演义》与人才竞争 周俊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10月 29万字

战略三国志 日本·城野宏著 林怀秋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2年12月 385千字

三国智谋精粹 霍雨佳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3 年1月 255千字

三国名人传说 本社选编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4 年2月 108千字

三国人物传说 诸葛纬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 年5月 101千字

三国外传 江云 韩致中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年6月 393千字

《三国演义》的传说 董晓萍编 南海出版公司 1990年8月 235千字

三国人物别传 王一奇等编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0年1月 288千字

《三国演义》连环画(上、中、下) 原著罗贯中 徐良士等改编 徐飞平 徐宏达等绘画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9年2月

精美白话文三国志 日本·园田光庆画 久保田千太郎配文 续三义 徐迎新 薛至诚 姜小平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0年9月

桃园结义——儿童版·彩画之一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乐明祥 陆华 费嘉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10月

曹操闯世——儿童版·彩画之三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史建期 陆华 姚鸿发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10月

诸葛下山——儿童版·彩画之三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史建期 陆华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10月

赤壁大战——儿童版·彩画之四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杨秋宝 陆华 徐毅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6年10月

三气周瑜——儿童版·彩画之五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陆华 徐谷安 徐毅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10月

刘备入川——儿童版·彩画之六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朱铭善 陆华 费嘉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l0月

三英之死——儿童版·彩画之七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陆华 费嘉 颜志强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12月

七擒孟获——儿童版·彩画之八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史建期 陆华 侯春洋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12月

六出祁山——儿童版·彩画之九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史建期 刘泽 岱陆华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12月

三国归晋——儿童版·彩画之十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陆华 陈夏 史建期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12月

三国志——忠肝义胆群英会 蔡志忠古典幽默漫画 三联书店 1992年8月 40千字

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 田久川译注 中华书局 1983年

三曹年谱 张可礼编著 齐鲁书社 1983年5月 167千字

曹操·诸葛亮·周瑜传译注 路志霄 牛得权注 王立中 唐凌 刘亚利译 中州书画社 1983年7月 152千字

曹植集校注 赵幼文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6月 474千字

曹操集注 夏传才注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6年5月 180千字

曹操 日本·川合康三 周东平译 三秦出版社 1989年2月 123千字

曹操新传 章映阁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年6 月 211千字

乱世枭雄 衣连友 金志隆著 黄河出版社 1989 年12月 566千字

乱世英杰——曹操传 陈周昌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0年11月 203千字

曹操传 刘玉娥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2年6月 158千字

诸葛亮 郑孝时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3年12月 60千字

诸葛亮新传 章映阁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年9月 199千字

一代名相诸葛亮 曹余章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年10月 56千字

诸葛亮研究 成都市诸葛亮研究会编 巴蜀书社 1985年10月 240千字

诸葛亮治蜀 谭良啸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年5月 42千字

诸葛亮传 柳春藩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6年7月 185千字

诸葛亮研究新编 襄樊市诸葛亮研究会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6年12月 222千字

诸葛亮传说故事 张定亚编选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7年2月 45千字

访古话孔明 谭良啸著 文物出版社 1987年7月 80千字

咏诸葛亮诗歌选 李伯勋选注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10月 139千字

诸葛亮的传说 陈文道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7 年11月 92千字

历代咏赞诸葛亮诗选注 谭良啸选注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年1月 81 千字

诸葛亮文译注 梁玉文 李兆成 吴天畏 巴蜀书社 1988年3月 200千字

诸葛亮研究三编 王汝涛 于联凯 王瑞功主编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8年11月 185千字

电视连续剧《诸葛亮》创评文集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编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8年11月 172千字

卧龙深处话孔明一一关于诸葛亮的新评说 晋宏忠著 经济日报出版社 1989年7月 143千字

诸葛亮传奇 李元梯编选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9年8月 150千字

诸葛亮形象史研究 陈翔华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0年12月 360千字

诸葛亮躬耕地望论文集 高士楚等编 东方出版社 1991年3月 254千字

诸葛武侯兵法今译 王臣译 陕西师大出版社 1991年9月 250千字

白话诸葛谋略全书 尹名 金川 荣庆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年11月 112千字

诸葛亮兵法谋略 字光编译 陕西旅游出版社 1991年11月 130千字

诸葛亮谋略宝典 侯洪焰主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1年11月 260千字

诸葛亮躬耕地新考 李兆钧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2年8月 336 千字

荆州风物话三国 钟扬波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3年8月 92千字

古隆中 汪大宝编写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4年10 月 43千字

三国蜀汉探踪 《旅游天府》编辑部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年3月 90 千字

三国胜迹湖北多 蔡远雄等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9月 106千字

三国胜迹遍神州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11月 130千字

蜀汉胜迹 成都武侯词博物馆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年11月 74千字

三国胜迹游 吴功勋主编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7 年8月 172千字

武侯祠大观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年4月 163千字

三国赤壁古战场新探 李儒科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0年5月 98千字

赤壁战地考 贺亚先 王琳祥 邱姬玲编著 武汉出版社 1990年9月 130千字

古战场蒲圻赤壁论文集 蒲杞赤壁古战场保护开发建设研讨会文集编委会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1年10月 329千字

武侯祠 谭良啸 张宗荣著 成都出版社 1993年1月 50千字

三国用人艺术 冯世斌著 新华出版社 1992年5 月 180千字

诸葛亮与中国武侯祠 郭清华 侯素柏编著 陕西旅游出版社 1993年4月 l00千字

大家都知道,在三国时期,或者说是东汉末年,孙权把妹妹嫁给了刘备,成了刘备的大舅哥。在《三国演义》中,孙权的妹妹名为孙尚香,不爱女红反而好观武事,喜欢英雄。所以孙尚香和刘备的感情也非常好。刘备要返回荆州时被孙权追杀,靠孙尚香的庇护才得以脱身;“夷陵之战”不久后刘备病逝,孙尚香也投江而死。

孙刘联姻的背景:刘备在荆州立足,孙刘两家处于“蜜月期”

虽然孙夫人(史料中没有记载孙权的妹妹为孙尚香,小编也找不到她的名字,所以姑且称之为孙夫人)是刘备的正妻,但毕竟最后两个人是决裂了,也没能当上刘备的皇后。

所以在《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中找不到孙夫人的传记(但是有相关记载)。史料很匮乏,我们只能从其他人的传记中找到一些零散的片段。

我们可以简单地推测一下刘备和孙夫人结婚的时间。当时“赤壁之战”已经结束,刘备和周瑜对荆州其他郡县进行攻讨和瓜分。

其中周瑜等人取得了南郡,刘备则转战荆州南部(刘备曾经和周瑜一起攻打南郡,想要绕后切断曹仁的后路,但是没有明确的战斗记录),收复了武陵、长沙、零陵、桂阳。

这四个郡里面既有刘备的地盘,但也有孙权的地盘,孙权一方也有在武陵、长沙进行军政活动的记载,所以“荆南四郡”不能说是刘备一个人的地盘。

刘备又向孙权要南郡。南郡是荆州非常重要的一个郡,从南郡可以向西通过峡口,进入到四川盆地。

刘备集团在进攻南郡的时候是出了力的(关羽“绝北道”,断绝当阳、襄阳、汝南的援军,张飞出现在正面战场上),拿南郡的一部分也是理所应当,但周瑜也不肯让刘备获得入川的机会,于是把南郡南部给了刘备。刘琦病死,刘备成为荆州牧,治所就在南郡南部的公安。

就在这个时候,孙权把妹子嫁给了刘备。刘备领荆州牧的时间是在建安十四年,也就是公元209年。

随后刘备到江东和孙权见了一面,周瑜还劝孙权软禁刘备。周瑜去世的时候是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建安三年,周瑜二十四岁;周瑜三十六岁病死,推算在建安十五年)。所以孙夫人嫁给刘备的时间,也就是在建安十四年到建安十五年之间,209年到210年。

周瑜对刘备采取的是警戒、压制的态度,孙权尚且不能用;周瑜去世后,鲁肃对刘备的态度是扶植、修好,共同对抗曹操。

不仅如此,在鲁肃的影响下,孙权还把至关重要的南郡借给刘备,给了刘备入川的机会,而孙权也意图向南方的交州进军。这个时候正处于孙刘两家结盟的“蜜月期”。

孙刘联姻破裂:刘备入川取益州,张赵截江劫阿斗

刘璋那边出现了二五仔法正、孟达、张松,策划了迎接刘备入川的计划。于是在建安十六年,就是公元211年,刘备在刘璋的邀请之下,进入了益州。

或许是为了表明自己人畜无害,刘备在入川的时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都没带,其中赵云因为受到刘备的信任,“特任掌内事”,说白就是看管刘备的家眷,这里面当然包括孙夫人。

而这个时候,孙刘两家已经不“蜜月”了。孙权想和刘备一起去益州,但是刘备不同意,想一个人吃独食,大舅哥当然不乐意了。

所以双方这个时候的关系出现了一些裂痕。孙权得知刘备入川,赶紧派人来接孙夫人。孙夫人想着把刘禅一起带回江东。诸葛亮派赵云和张飞率兵封锁长江,劫下了刘禅。孙夫人就回到江东去了。

在与刘璋决裂后,诸葛亮、赵云、张飞也从荆州入川,协助刘备包围成都。很多人以为诸葛亮入川是在庞统战死之后,接替庞统的工作,其实不是。在得到绵竹的时候,诸葛亮等人就开始入川;而后打雒城又打了一年,这个时候庞统才战死。

在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雒城告破。捋一捋时间的话,孙夫人也就是在建安十六年到建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211年到213年之间回江东。时间越早的可能性越大一点。

刘备和孙夫人的感情生活如何?

虽然在《三国演义》中把刘备与孙尚香的联姻塑造成美女爱英雄,但实际上这就是一次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结合,双方组成家庭的时间也并不长,而且这个时候刘备岁数也不小了,他们之间产生真爱的可能性很低。这不仅仅是小编的猜测,根据《三国志》中的一些记载也是如此。

法正是帮助刘备消灭刘璋的大功臣,自然得到很高的待遇和重视。而法正这个人在私德上是有一些缺点的,特别较真,记仇,为人很骄横。

当时有人劝诸葛亮说,你就管管他吧。但是诸葛亮也因为法正的大功,对他采取宽松的态度。诸葛亮是这么说的:

《三国志·蜀书·法正传》:“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

这就是刘备在当时的处境。除了北方的曹操、江东的孙权,连孙夫人都成为“肘腋之变”。如果刘备和孙夫人的感情生活真的那么好的话,诸葛亮又怎么会忌惮孙夫人呢?

《三国志》中给出的说法是,孙夫人性格刚猛,平常有一百多个婢女带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说明这不是一次两次,并非《三国演义》中那样。这也能说明双方是有很远的距离,孙夫人也没有考虑刘备的情绪。

而且还有一条史料能够作为刘备与孙夫人感情不睦的佐证。清人顾祖禹所撰的《读史方舆纪要·湖广四》中有一条《孱陵城》(孱陵城在公安以西二十五里),其中引注了唐人李吉甫所撰的《元和志》中的内容。

《元和志》:“孙夫人城在孱陵城东五里。汉昭烈夫人,权妹也。与昭烈相疑,别筑此城居之。”

我们可以看到,一开始孙夫人就用带刀侍女恫吓刘备;和刘备互相猜疑,于是两地分居;刘备入蜀以后,孙夫人很干脆地上了江东的船,还要带走刘禅。

之后刘备消灭刘璋以后,也不管什么孙夫人了,娶了刘璋的寡嫂。所以说刘备和孙夫人之间的感情真的很淡薄,《三国演义》中的孙尚香只是一种比较美好的文学加工罢了。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作为目前地摊上的古籍古董一般来说来的渠道是多样化的。有从老宅子。翻新拆迁淘来的。还有有的家庭在搬迁的时候处理的。多数的古籍善本惠氏从。废品站收购站二死回收回来的。当然也不排除1些。相应的收藏家收藏机构由于后人对于这些古迹上门不太了解,不太懂,所以低价转让的。祝您心想事成,开心每一天,每一生。

鲁肃与周瑜的历史地位比较

张晓顺

(东北师大附中 长春 130024)

摘要:《三国演义》中鲁肃显然不如周瑜的地位重要,但在历史上,在对三国格局的形成和对历史形势的发展所起的影响等方面鲁肃则要比周瑜重要得多。本文主要史实方面分析比较了周瑜和鲁肃历史地位。

关键词:周瑜 鲁肃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文武兼备,雄姿英发,风流倜傥,年轻有为,赤壁鏖兵,一战成名,曾叹:“既生瑜,何生亮”,为开创东吴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而鲁肃则是一敦厚明智、仁人长者的风范,赤壁之战之前的鲁肃则似乎成了诸葛亮和周瑜的传话筒,显然他和周瑜是无法相比的。但历史中的周瑜与鲁肃到底谁对东吴集团的稳定做出的贡献更大一些呢?我觉得应该分开来讲,从战术水平和智谋策略上来讲,鲁肃要稍逊一筹,从长远的战略目光和对局势的整体把握来讲,周瑜则相去甚远。但战术和战略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层面,两人孰高孰下自然也就不言自明。

周瑜出道要早于鲁肃,十八岁时便跟随孙策打天下,孙策对周瑜相当看重,《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孙策得到周瑜相助时,“策大喜曰:‘吾得卿,事谐也。’”周瑜也不负所望,“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江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孙策曾经大破刘表手下黄祖,这一仗打的非常精彩,《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注引《吴录》所载孙策上东汉政府的《表》描述到:“……吏士奋激,踊跃百倍,心精意果,各竞用命。越渡重堑,迅疾若飞。火放上风,兵激烟下,弓弩并发,流矢雨集,日加辰时,祖乃溃烂。锋刃所截,猋火所焚,前无生寇,惟祖迸走。获其妻息男女七人,斩虎、(狼)韩晞已下二万馀级,其赴水溺者一万馀口,船六千馀艘,财物山积。虽表未禽,祖宿狡猾,为表腹心,出作爪牙,表之鸱张,以祖气息,而祖家属部曲,扫地无馀,表孤特之虏,成鬼行尸……”而《表》内列举所领诸将的第一位就是“江夏太守、行建威中郎将周瑜”, 可见周瑜在这次战争中的地位和功绩。可见孙策从平定江东到威震江东都是与周瑜的协助分不开的,应该说周瑜是东吴建国之初仅次于孙策的第二号人物。《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说:“曹公新破袁绍,兵威日盛,建安七年,下书责权质任子。权召群臣会议,张昭、秦松等犹豫不能决,权意不欲遣质,乃独将瑜诣母前定议,瑜曰:‘昔楚国初封於荆山之侧,不满百里之地,继嗣贤能,广土开境,立基於郢,遂据荆杨,至於南海,传业延祚,九百馀年。今将军承父兄馀资,兼六郡之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人不思乱,泛舟举帆,朝发夕到,士风劲勇,所向无敌,有何逼迫,而欲送质?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相首尾,与相首尾,则命召不得不往,便见制於人也。极不过一侯印,仆从十馀人,车数乘,马数匹,岂与南面称孤同哉?不如勿遣,徐观其变。若曹氏能率义以正天下,将军事之未晚。若图为暴乱,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将军韬勇抗威,以待天命,何送质之有!’”这里,周瑜从东吴的现实及天下形势出发,引经据典,分析了送人质给曹操的不利之处,可以说这次建议是战略上的,是高瞻远瞩的,也得到了国太的赞同:“权母曰:‘公瑾议是也。公瑾与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遂不送质。”(同上)以国太“视之如子”的身份与地位,是任何文臣武将都无法相比的,而鲁肃此时还尚未归东吴。孙策死时,周瑜不在身边,故托孤张昭,但演义里写的很精彩:“策曰:‘弟才胜儿十倍,足当大任。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恨周瑜不在此,不得面嘱之也!’”(《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周瑜是和张昭一样的托孤之臣,远非他人可比。赤壁一战,更使周瑜声名大震,但周瑜的地位总的来说还是靠他的韬略和勇武而积累起来的。

周瑜还有战略上的一次高见,《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说:“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但最终由于周瑜的“道於巴丘病卒”而使计划也随之夭折了,我们也无法得知以东吴当时的实力能否跨越如此长的战线而获胜了。

相比之下,鲁肃却颇有政治远见。虽然在演义中他 “仅仅成了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喜剧陪衬”(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导论》),是一个只会在诸葛亮和周瑜之间,只会在蜀汉和东吴之间传达信息的毫无主见的传话筒,但历史上的鲁肃却是性格开朗、胸怀大志、文武兼备、谋略过人。诸葛亮的《隆中对》历来都受到很高的评价,但早在《隆中对》之前鲁肃和孙权就曾有过类似的对话,鲁肃刚被周瑜推荐给孙权时,“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馀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三国志·吴书·鲁肃传》)毛宗岗对鲁肃的这一策略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天下大事已了然于胸,其识见不在孔明之下”( 简体毛评本《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诸葛亮的《隆中对》一直是蜀汉集团的行动纲领,而鲁肃的这一策略也成了东吴的行动指南,在这之后东吴集团走的基本上都是联刘抗曹路线而终于使得三分天下有其一。

鲁肃以其自身的政治远见,时时刻刻都能从大处着手,从长远打算。刘表刚死,鲁肃就就对孙权说:“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荆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曹操占领了荆州则势必对东吴构成很大威胁(后来曹操的一封恐吓信便让东吴举国震惊,纷纷劝说孙权投降),所以鲁肃说“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但是他所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权即遣肃行。到夏口,闻曹公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备惶遽奔走,欲南渡江”(同上),曹操素以善于用兵而闻名天下,这里又和鲁肃想到了一起,岂非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鲁肃在当阳见到了刘备并提出了希望孙刘两家能并力抗曹,刘备非常高兴。《三国志·吴书·鲁肃传》有一段裴松之的评论:“刘备与权并力,共拒中国,皆肃之本谋。又语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则亮已亟闻肃言矣。而蜀书亮传云:‘亮以连横之略说权,权乃大喜。’如似此计始出於亮。”可见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策略完全是鲁肃最先提出既而贯彻始终遂有天下三分的结果的(而非诸葛亮),为人臣而能左右天下大势,不能不说鲁肃确实具有远见卓识!

曹操夺取荆州之后又继续南下,“曹公与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权得书以示群臣,莫不乡震失色”(《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注引《江表传》)。孙权“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於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可见鲁肃又是第一个劝孙权反抗曹操的。当然,当时鲁肃还刚到东吴不久,人微言轻,以他的地位是不足以与张昭等老臣相抗衡的,作为一方霸主的孙权当然不愿意投降曹操,但面对以张昭为首的投降派尚且没了主意,而何况鲁肃呢?于是鲁肃便寄希望于有重兵在握的周瑜身上。当时周瑜受命在鄱阳,鲁肃劝孙权招回周瑜,在与群臣的争辩之中,周瑜表现不俗,他分析说“不然。操虽讬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又能与我校胜负於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散会之后当晚周瑜又单独去见孙权,对孙权说:“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原将军勿虑”(《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这番分析足见周瑜确实有知己知彼,料敌必胜的大将之才,也坚定了孙权抗击曹操的决心,“遂任瑜以行事,以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但这里周瑜有剽窃鲁肃成果的嫌疑,鲁肃最先提出抗曹是毋庸置疑的(前已有论),此时周瑜却只说他的抗敌之策,而对鲁肃只字不提,便让人对他有追名逐利、心胸狭隘的怀疑。关于这一点《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有一段裴松之的评论:“臣松之以为建计拒曹公,实始鲁肃。于时周瑜使鄱阳,肃劝权呼瑜,瑜使鄱阳还,但与肃暗同,故能共成大勋。本传直云,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瑜摆拨众人之议,独言抗拒之计,了不云肃先有谋,殆为攘肃之善也。” 孙权赤壁之战东吴能够大获全胜,主帅周瑜当然功不可没,但也只能说明他具有军事才能。后来孙权登基,归功于周瑜,《三国志·吴书·张昭传》注引《江表传》载:“权既即尊位,请会百官,归功周瑜。昭举笏欲褒赞功德,未及言,权曰:‘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这应该是从周瑜作为总指挥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的角度出发的,而作为主战派的首发并以赞军校尉身份“助画方略”的鲁肃在这里却成了幕后英雄。

此后,在对待荆州和刘备集团的态度上周鲁两人走着完全不同的路线。

曹操虽然在赤壁之战中吃了败丈,但仍然没有伤到筋骨,在三家之中他还是具有最强的实力,这时如果孙刘失好,很容易被他抓住时机,各个击破,随时都有吞并孙刘的可能。周瑜对这种形势的认识并不是很充分,他仍然把刘备看作是东吴的眼中钉。后来刘备去东吴求都督荆州,周瑜便要软禁刘备,《资治通鉴·孝献皇帝辛》中记载:“刘表故吏士多归刘备,备以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容其众,乃自诣京见孙权,求都督荆州。瑜上疏于权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居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吕范亦劝留之。”当时曹操手下不少谋事也都以为孙权必定会杀刘备,惟独程昱对曹操说:“孙权新在位,未为海内所惮。曹公无敌於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三国志·魏书·程昱传》)曹操对此不以为然,他和其他的谋事一样,认为孙权最多会像袁绍或者刘表一样把刘备养起来,他继续做着他的各个击破的打算,但这次他错了。《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中记载:“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同传之中又引《汉晋春秋》说:“吕范劝留备,肃曰:‘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权即从之。”这一“借”让曹操出了一身冷汗,它打碎了曹操的统一天下的大梦,奠定了三国格局的基础,《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载:“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雷勇等所著《漫话三国演义》中对借荆州给予了极大的肯定:“鲁肃借荆州这一招其实十分厉害。当时孙权如果不借,那么凭他一方的力量,跟本不足以与势力强大的曹操相抗衡,借荆州给刘备,就又为曹操树立了一个对手,让曹操疲于奔命,最终保障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可见这一借实在是鲁肃在三国历史上画下的重重一笔。周瑜临死向孙权推荐鲁肃以自代,《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引《江表传》载:“初瑜疾困,与权笺曰:‘瑜以凡才,昔受讨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统御兵马,志执鞭弭,自效戎行。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傥或可采,瑜死不朽矣。’”从这段遗言中不难总结出周瑜的意思:第一、刘备和曹操都是自己的对立面,同时要与两家为敌;第二、鲁肃智慧足以代替自己之职。对于第二点我们没有任何争议,但对于第一点,我们则认为以当时的形势,刘备集团只可以为援而不可以为敌,否则只能加速东吴集团的灭亡。而鲁肃则深谙孙刘联合之重要,在以后的活动中一直都在走着联刘抗曹的路线。《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载:“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埸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 鲁肃走联刘抗曹的路线但决不是一味的委屈忍让、割地求和,《三国志·吴书·鲁肃传》注引《吴书》曰:“肃欲与羽会语,诸将疑恐有变,议不可往。肃曰:‘今日之事,宜相开譬。刘备负国,是非未决,羽亦何敢重欲干命!’乃趋就羽。羽曰:‘乌林之役,左将军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岂得徒劳,无一块壤,而足下来欲收地邪?’肃曰:‘不然。始与豫州观於长阪,豫州之众不当一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主上矜愍豫州之身,无有处所,不爱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廕以济其患,而豫州私独饰情,愆德隳好。今已藉手於西州矣,又欲翦并荆州之土,斯盖凡夫所不忍行,而况整领人物之主乎!肃闻贪而弃义,必为祸阶。吾子属当重任,曾不能明道处分,以义辅时,而负恃弱众以图力争,师曲为老,将何获济?’羽无以答。”

像以上所举的能够在大局上影响三国形势的深谋远虑于周瑜身上却不曾见,然而为什么周瑜的形象能够更加深入人心呢?这大约与他们的职位不同有关。周瑜是赤壁之战的左都督,作战在第一线,干的是实践的工作,干了多少活大家一目了然;而鲁肃干的却是理论的工作,表现的机会远比周瑜少,且鲁肃参加东吴集团时间也远比周瑜要晚。鲁肃的军事才能在周瑜死后有所表现。《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记载:“即拜肃奋武校尉,代瑜领兵。瑜士众四千馀人,奉邑四县,皆属焉。令程普领南郡太守。肃初住江陵,后下屯陆口,威恩大行,众增万馀人,拜汉昌太守、偏将军。十九年,从权破皖城,转横江将军。”其治军,能够“威恩大行,众增万馀人”,其作战,能“从权破皖城”,其官职也屡次升迁,先是“拜汉昌太守、偏将军”,继而又“转横江将军”。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鲁肃虽然没有周瑜乖巧,但他凡事能够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圣人之道,去智与巧”,鲁肃是三国时代最耀眼的明星之一。相比之下,周瑜则要逊色许多,他只是一个精于战术的将帅之才。陈雪良先生在《<三国演义>作者对我说》一书说:“在历史上,鲁肃干的事不少,东吴与蜀汉之间的联盟,没有他是难以办到的。他的谋略,使东吴真正站住了脚。”张锦池先生在《中国古典小说心解》一书中将鲁肃与诸葛亮、曹操、司马懿一起列为四大战略家,说他是“大智若愚”,至于为什么列鲁肃而不列周瑜,我想把他们放到整个三国历史中去看,看谁走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便可一目了然了。

参考资料:

[1]《三国志集解》卢弼著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2年12月第1版

[2]《毛评本三国演义(精装全2册)》[明]罗贯中 原著 [清]毛宗岗 评改古籍出版社 1994年6月第1版

[3]《中国古典小说心解》张锦池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4]《<三国演义>作者对我说》陈雪良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1月第1版

[5]《中国古典小说导论》夏志清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6]《漫话三国演义》雷勇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