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版伤寒论的前世今生,解读经方(附)中医的问诊十个法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4收藏

倪海厦版伤寒论的前世今生,解读经方(附)中医的问诊十个法则,第1张

伤寒论

(汉唐中医倪海厦始写于08/22/2006)

我们中医所谓的经方,就是指伤寒论与金匮中所使用的处方, 因为年代过于久远,经方的源头已不可考,有说是源自佛教,也有说是自伊尹开始立经方,诸说林立, 我认为当今之世,源头的考证已经不是重点,而经方的使用方式与计量才是我们研究中医所该面对的主题 ,医圣张仲景是继承经方,并且将经方条辨化的第一人,是无庸置疑的,他采用内经热论中的六经辩证的方式来发扬经方,使得后世中医使用经方时在辨症上有所依循, 所谓经方,就是经典之方, 举凡中医开立处方时,以经方为基础方,然后来做增减,就是所谓的经方家, 而它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之方,是因为它治病时的效果,它讲究的是一剂知,二剂已, 这指的是一开始得到初起之病时就立刻使用经方,还有也指的是无论到何病,服用经方后,也是吃完第一碗药后就可以明显感受到其效果很好,因此被称之为经方 , 由于经方所选用的中药都是俯拾可得的药材,因此药价极廉而且到处都有,所以无论贫富,人人都负担得起,所以又是很经济实惠之方。

人纪班的学员们请注意,大家在这个暑假上完神农本草经后,再加上前次所教的黄帝内经,应该就具备有研习伤寒与金匮的实力了,同时希望大家注意一点,就是在我尚未教经方之前请勿研习温病条辨等等其他的书籍,也就是说 在上伤寒论之前只须要将我敎的针灸与内经和神农本草经读熟就可以,不要读其他中医方面的书籍, 我希望大家的中医基础医学观念是被我筑基的,如此当大家学完伤寒与金匮后,再去研究其他的中医名家著作时就不会被误导, 研究中医古籍时就可以汲取精髓,不再浪费时间于读许多无用的书籍,将来大家以经方为基础加上你在诊断病人时,针对特殊状况你认为病人需要增加一些药物在经方之内,你就是正在设计经方中,因此经方是可以再被重新设计过,只要你发现有病人是需要的,你就可以使用,如此你们的处方就是经方,你就是经方家,如同我设计过的硫磺建中汤一样。

目前我使用的汉唐系列就是来自经方, 有的是完全依照伤寒与金匮的处方内容所制作,有的是基础方来自这里,所增加的药物是因为时代的变迁与人们体质的改变而来的,无论如何改变,皆不出经方范畴,尤其处方中有许多自然毒药,必须由医师来处方才可以,同时为了预防病人误解煮药方法,因此做成丸剂来控制剂量,人纪班的学生将来也必然可以因时因地的替病人做出加减的经方,以求符合于当时的病情发展,所以将来治病时就会使用通用的方剂与个人的方剂二种来治病,这是正常现象。

经方的使用是依据六经辨症法则来做出诊断,当你们诊断正确时,处方自然就浮现于脑海中,这时就可以看到很快速的效果,内经有云 : 能知阴阳者,可以为医。整部伤寒与金匮就是在讨论阴阳,我将使用阴阳的观念来为人纪班学员解释如何使用经方,当温病家遇到伤寒家时,最大的差异点就是一般南方温病学说只能诊断到阴虚,他们不了解 阴虚失治后将产生阳虚,而阳虚之后又失治,于是才会进入阴实的阶段,当出现阴实症状时,就是现代所谓的癌症了, 金匮云: 阴实者死,就是指这里了。

现在几乎所有的大陆中医临床教授,当他们在教学生时,最多也只能跟学生们谈到阴虚的阶段, 也只能做出阴虚的诊断,所以开出的中药都是滋阴的中药,因此学生们每天听到的都是病人是阴虚,学习到的都是如何使用滋阴的中药,中国大陆的中医并不了解 当病人出现阴虚时,光是使用滋阴的中药是无济于事的,不但无法将病治好,病人反而会因为滋阴过多而使得阳虚的阶段提前到来,阴阳本来就是互生的,也就是说阴虚时如果使用阳药,则阴将自回,而阳会固守阴,使其不再流失,如此阴阳相合就是正常, 温病派中医不知阴虚之后将出现阳虚,也不知道阳虚失治后才会产生阴实,这就是我一直在骂温病派中医的主要原因所在,也就是说如果中医知道当病人出现阴虚时就立刻使用阳药,不但可以立刻治好病,同时可以预防阳虚的现象出现,没有阳虚就没有阴实,也就是说阴实阶段中医是可以预防的,如果我们使用西医的名辞来说明这个阴实阶段的话,就是现代西医所谓的癌症了,因此传统中医学是可以预防阴实发生的,当然病人必须是遇上经方家时才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所以由于温病派的中医比伤寒家少掉两个阶段的诊断与用药,就是他们不知何谓阳虚与阴实的定义,因此千年以来我国就出现二派天南地北完全不同想法的中医派别,这就是温病派与伤寒家的差异所在。

西方医学完全不了解阴阳的观念,所以做出来的医疗方式都很容易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比如说他们喜欢使用维他命来滋补身体的不足,而维他命就是阴,殊不知如此一来人体内的阴就会累积起来,日积月累之后就会产生阴实,而 他们喜欢使用的西药如抗生素与止痛药还有许多控制性的药物都会造成病人阳虚, 而阳虚失治之后就是阴实,这就是癌症的来源,所以他们一直在制造癌症中而不自知,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了, 我可以预见将来必然是经方的世界,我辈宏扬的经方才是真正可以造福人类的正确医学之所在,今年年底的伤寒论敎学与明年年中的金匮传承,将是我的倾力之作,希望我人纪班的学员与来购买DVD的学员们大家在研习之后能将之发阳光大,我中华民族之绝学必将因为你们的努力而扬威于国际上, 经方是无可取代的医学,也是唯一可以真正治病的医学所在。

今年这个暑假我已经完成神农本草经的教学,希望同学们在我教伤寒之前都能够熟习单味中药的药性,大家暂时不需要去看其他的中医书籍,只需要将我说过的药性记住,如此一来我在解释伤寒论时,就会事半功倍了。 当大家学了经方以后就会很深刻的了解到中医的精髓在经方,也只有经方才是真正能代表中医学术的所在。

当大家对于温病派与伤寒家的不同处有所了解之后,以后你们看到一位中医师一直在做阴虚的诊断与一直在使用滋阴的药物时,你就知道碰到温病派中医了,如果你看到中医在病历上使用西医学的名词时,这就是中皮西骨的中医师了,不幸的是如今绝大多数的中医都是中皮西骨的中医或是温病派中医,真正纯正的经方家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我示范一个真实病历的纪录法给人纪班的同学做为参考,希望大家以后统一使用这种方式来记载病人的病情,这种纪录方式不但可以让下一位接手治病的医师一目了然,同时也可以知道病情是好转或是变坏了,请大家参考经方家的病历记载方式一文。(完成于08/26/06)

10/03/2006,更新说明,有读者询问,如果不是学中医出身,购买人纪研读后是否可以替自己看病,做到自保的阶段,我想这问题是多馀的, 医学只有对与错,当你学到正确的医学时,就算你只学三个月,你照样可以治病,如果你学到的是错误的医学观念,那就算你拿到中医学博士,你也照样不会治病的, 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我才开始传授人纪,因为中医被错误的温病派误导上千年了,时至今日中医学已经失去真正之神髓,后之学者已经无法窥其原貌,有鉴于此,我才会发愿将正统中医宣扬起来,矫正视听,以免后学再被他们误导到歧路上去,真正正统的中医学非常简单,它可以简单到人人会用,这完全依赖传法的人如何传授,我所解说的人纪系列,将是人人可懂,只要有心学,必然可以学会,因此无分你是哪个行业,大家都可以学的很好, 值此魔强法弱的时代,与其生命被西药厂掌握,还不如找些方法来寻求自保, 敬请安心购买。目前全世界各国的宪法上都明确的记载允许人民有天赋的自卫权,所以美国的宪法中,允许人民有拥枪的自由,所以大家研究经方以求自保,是被宪法所保障的,请安心享用这天赋人权。

11/07/2006更新,伤寒论原稿已经完成,现在正在排版中,我先印五十本做为上课时的教材,然后一边上课一边同时由几位同学帮忙校稿,等到上完课后,校稿工作亦将同时完成,这样当出版伤寒论的DVD时,所附上的书将会比较完整,我将尽一切力量把最好的知识传承给大家,同时我非常感谢人纪班学员的鼎力相助,辛苦大家了。

01/04/2007更新 伤寒论已经于上周上完结束了,效果如何呢 我们可以从二个病历上看出来,由于许多参加人纪班的学员本身就是开业医师,所以他们上完伤寒论以后就开始运用经方了,一共回报二个腹积水案例,第一个是肝 衰竭,这位病人是因为被西医院滥用西药,一年之后终于造成肝衰竭,到诊时已经腹胀如鼓了,面色黯黄,小便很少,同时下利失眠,没有胃口,全身无力,经过服用第一碗药后的五十分钟,病人大喊饿,于是吃下一碗面,当天就沉沉睡去,目前病人是持续进步中,小便量持续增加中,颜色由深黄开始转为中**,此人恢复如此之快,原因是因为他没有被西医做过过度的X光摄影与血管栓塞,开刀或是化疗等等,第二个是肝肿瘤病人,此人目前还在长庚医院住院中,他的太太找到我的学生,一位开业中医师,由于这位学生刚才上完伤寒论,于是立刻开出我上课所传授的处方给病人吃,病人服用第一碗汤剂后约半小时,就排出400cc的小便,现在也正在恢复中,这二个案例之所以会成功,主要原因就是西医没有碰过这病人,一旦西医介入中医的治疗,我现在就可以告诉读者,病人必死,而且死亡的原因是因为西医的介入造成的,并不是病死的,我的这些人纪班学生虽然只学完伤寒论,短短不到一个月的训练,其治疗效果就已经达到如此阶段,归其原因就是他们学到的是正确的医学, 当你们学到的知识是正确的,无所谓有多久临床经验,照样可以治病, 如果你们学到的是错误的医学,像西医内科学与中医温病派就是错误的医学时,那就造成医师与病人一起死于肝癌的结果,只因为医学知识是错的,世界上绝对有许多有仁心的医师存在,但是却没有仁术,而这仁术只存在于正统中医经方学之中。

这次伤寒论的教学,我已经尽我所能的将正统医学传承下来,我同时在书中留给同学们的治疗肝癌与乳癌的处方是经过我在美国实际临床所得到的最有效处方,我希望学员们学习后,除了这些特别处方之外,都能娴熟于各个条辨的道理,所有方剂的运用时机与剂量等等,光是熟稔于伤寒论的处方就已经有上述的治疗效果,下次金匮的传承就是中医的殿堂之学了,我希望所有有心将正统中医发扬光大的人士,都能将经方学好,并且传承下去,要一代强过一代,不要再像过去一代不如一代了,大家在研习金匮之前必须非常娴熟于伤寒论的条辨与处方,如此当我教金匮时大家就会很轻松自在,处方就会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出现于你们的笔下了,当处方正确时,病人喝下你开的第一碗汤剂后,立刻就见真章了,这就是经方。

DVD与书籍的制作仍然须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希望我的支持者稍安勿燥,随时注意我的更新消息,谢谢

——汉唐中医倪海厦

(附)(倪师)中医的问诊十个法则(06/03/2005)

我们经方家的问诊非常重要,因此有必要为读者说明一下,如何找经方家看病,如果不知道方法将会变成鸡同鸭讲,病人说了半天我们也不知道你到底在说些什么 请读者记住用下列方式来回答问题

看病必须十个问

1问睡眠,

你的睡眠如何是否一觉到天亮是否每天定时会醒如果会醒,是几点会醒是否多梦等等

2问胃口,

你感觉饿吗有欲望想吃什么特别的食物或是喜爱什么味道的食物或是不饿,完全没有胃口

3问大便,

你便秘吗每天有大便吗大便颜色是什么是下利吗很臭还是无味等等

4问小便,

你的小便是什么颜色频尿吗还是小不出来还是没有尿意平均一天几次等等

5问口渴,

你很渴吗如渴,最想喝什么温度的水如不渴,时常会忘记喝水吗还是再怎么喝也不能止渴呢

6问寒热,

你平时觉得身体很热还是很冷手脚冰冷吗

7问汗,

你容易出汗吗会半夜盗汗吗会时常流汗不止吗还是不出汗的身体呢

8问体力精神如何,

精神好吗还是一直疲惫中早上起床时,是精神奕奕呢还是无法起床呢精神能够集中吗

9问性功能, 你性功能好吗等等

10问女子月经, 无论你有无月经,都要详细说明你的月经情形,是延后还是每次都提前呢痛不痛呢生过小孩吗

读者只要按照以上的问诊来说明你身体的感觉,经方家就可以不用看到你,而依据这些主要症状来开出处方,但是要开方时,我们须要知道你体重多少?身高多高等等,因为体格不同就会出现剂量不同的处方

经方是在真正的治病中,因此病人服用经方时身体在恢复时,自然会产生一些变化,可能每天都不同,有时会下利,有时会晕眩,呕吐,手脚发麻等等,这都是正常现象,因为我们在治病,所以会有很多因人而异的反应出现,此时不须要每天向医师报告,你只要问你自己看看,是不是这些反应都出现在你的病兆所在呢你就知道你如何了 我曾经遇到一位无知的病人,她来看我时,抱怨自己便秘,一星期才上一次大号,结果吃完我的药第二天就打电话来说,中药的副作用她受不了,因为下利过多于是我问她你感觉如何她说感觉非常好,体力都恢复过来了,读者觉得我应该如何回答她呢你们在吃西药时没有这类反应是因为西药只是在控制,根本没有在治病,当然你会感觉到二者之不同

病人如果拿着西医的检验报告来看正统中医的话,你一定会被骂,因为这是西医说的,不是我们说的,你有疑问的话应该去问帮你做这检验报告的人才对,怎么来问中医呢这就是鸡同鸭讲,你可以将西医的检验说明一并给中医,也可以将西医给你的诊断给中医,这可以帮助中医来证明中药有多好,但是要记住,正统中医开处方时是完全依照你身体的症状而开的,不是按照西医的检验报告开的,因此你一定要强调你身体的症状,将之说明详细,如此才对正统中医有帮助的,每次病人拿出西医的检验报告给我时,他们不知道这对中医来说是完全无济于事的

男女阴阳的分辨

内经说:阳病易治,阴病难。腑病易治,脏病难治,内经亦云: 能知阴阳者,可以为医

倪师 在诊病时,随时随地都在应用阴阳大法断病。

十问其实就是在收集患者阴或阳的不足或太过,知道了阴或阳的不足或太过下药才有方向 。看得见的是阴,看不见及功能性的是阳。阴阳调和时,阳是潜于阴的,所以阳面是凉的(如手背及额头是凉的),阴面是温的(如手心是温的)。当阴阳失调时,若阳不入阴,身体也就会有燥热感,阴阳相格时,身体就会有上热下寒,而当阴阳相搏时患者往往有寒热并结的现象,故从阴阳的变化也可以得知患者是处于病进或病退阶段。

版权归倪海厦老师,转载是为了传播中医文化,不会用于营利!

见过红纸伞吗?它有如水的竹骨、如水的伞面,上面题写着《蝶恋花》的断句,绣着绿色的国画

继贾平凹《废都》、陈忠实《白鹿原》之后,又一部爆响文坛的重磅炸弹——陕西实力派新锐作家谭易倾情力作!

2004年华语网络文学论坛中最受网友青睐和追捧的文学小说,同时也引发了谭易现象、《红纸伞》现象,给网络带来前所未有的激荡。

谭易先生十年一剑之作——《红纸伞》,传统文学试剑网络江湖,以百万“伞兵”为网络后盾,撼动贾平凹商州文学霸主地位,炸响陕军东征第三炮。

这是一部具有浓厚传奇色彩的小说,它用幻化的方式抒写真情与挚爱。全书始终沉浸在一种强烈的主观情绪之中,以其饱含激情的唯美手法进行叙述,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常常能体会到作者这种时常不能左右自己的写作状态,因此《红纸伞》也就极易以哀伤凄美的故事与华丽狂热的情绪、细腻深挚的文字感染读者。当阅读完全书的时候,你会发现所有的人物与情节,所有的生死恨,所有生死爱恨,所有的语言与情绪都沉淀结晶,而能在脑海中存留的就只有那能抵挡一切时空侵蚀与变异的字眼:情。

谭易长篇小说《红纸伞》以地处中原文化与楚文化杂交地带的商州为背景,融入民间的巫鬼文化,弥漫着古老神秘的文化韵味。小说跨度自清末至21世纪,涉及商氏家族五代人,描绘了附着在红纸伞上的九个女子前生后世的悲欢离合与抵死缠绵的爱情纠葛。小说中古典意象的大量出现也营造出流动的古典气韵;运用自由的章法架构与现代的表现手法,透过华美、香艳的语言,实现了古典与现代的交融,凸显出特有的艺术延展性和艺术张力。 ISBN:9787501542451

字数:532千字

页数:475pages

印次:2005年1月第一次印刷

版次:2005年1月第1版

印数:000001~100000册

定价:4800元

纸张:平装 一 弥漫着神秘文化韵昧的背景

长篇小说《红纸伞》中,作者谭易在对情节精心设计的同时,在小说大背景的勾勒和文化氛围的渲染上弥漫出古老神秘的文化韵味。小说通过对江南伞店作坊、潮湿的雨镇、旖旎山水的商州城、神秘森林的黑石寨匪穴、小桥流水的古镇深宅等等诸多民俗风情、风景世态的展示,全景呈现了文化底蕴深厚的商州。

商州自古就是个神秘的地方,位于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交汇地带。楚地自战国开始就有着浓郁的巫文化传统,《汉书·地理志》就有“楚人信巫鬼,重*祀”的记载,民间祭祀时使巫觋“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这种祀神的巫歌与音乐舞蹈相结合,风格热烈活泼,富于浪漫情调。悠长的历史源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热情奔放、奇诡浪漫的楚风楚韵。楚人楚地楚文化具有的独特风韵,使其民俗风情显得多种多样、多姿多彩。

商州地理位置的过渡性使商州文化中楚风更烈。“楚辞”是楚文化的凝聚和结晶,打开“楚辞”,扑面而来的是迷幻绝艳的神秘氛围;楚地艺术多与祭神有关,充满了奇异的浪漫色彩,因而商州的风土人情也受到了巫文化的深深浸染。秦汉风采中更可见其神秘性:秦汉人相信灵魂的存在,想长生不老,秦皇汉武便是典型,于是奉神仙,行黄白之术,制不死药的方士应运而生。同时域外神秘异物的传人大大助长了巫风的蔓延,这一切都浸入民风民俗流传至今,形成了三秦神秘的文化心理特征。

谭易生长于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自然受到了三秦文化中神秘特质的浸染和当地丰富的民间文化的滋养,所以《红纸伞》中有浓郁的乡风民俗和佛道鬼神观念。谭易似乎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神秘主义的精髓,经由心灵、情感的浸润,在情感记忆中渗透融和,整合为对情感与生命的审美体验,并将其注入《红纸伞》中。

小说借鉴商州民间的巫鬼文化,对鬼神、宿命、轮回、占卜、风水、佛禅和房事秘闻等进行描写,借助幻觉和神秘意识创造了绚烂的红纸伞、诡异的玉蝴蝶、神异的红璎珞等种种神秘事物,不但屡屡写到灵物和灵异现象,还有人与鬼的几世纠缠。如胡玉蝶化身厉鬼飘荡在桃花林梢,埋有玉蝴蝶的万年青发出的诡异绿光刺瞎了新娘雨蔷的眼睛,娇蕊满箱尘封多年的珍贵行头在她和旧情人重逢时瞬间化为齑粉,一只叫绿唇儿的鹦鹉让哑女秋晓学会了说话……小说跨越生死的界限,不以人物肉体死亡作为形象的终结,而以人的肉体消亡之后灵魂不灭的“鬼”作为形象的延续,使几代人与鬼彼此聚扰牵挂,相互碰撞,展示出极端异化的纯真爱情、同性恋、畸型恋和人鬼恋等,使世俗的男欢女爱、情欲纠葛得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扩展至鬼神的世界。死亡的诡谲气氛、生死之间永恒的张力以及因爱而恨生出的神秘诅咒,都将宿命的力量融人无尽缠绵的爱情,并对其进行全新诠释,让残缺衬托完美、割裂映照和谐、绝望变为希望,以唤醒人们去追求至高至纯的人情、人格、人性与思想精华。人鬼情事和灵异传奇的描写,极大地拓展了小说的表现空间,其中所蕴涵的宿命色彩将巫文化渲染得非常鲜明。这实际上都是作者对商州民间文化精神的一种把握。神秘主义无疑为这部小说增添了奇异的色彩,使其审美意蕴有了超越时空的哲理趣味。

另外,作者在商州风情、民俗工艺、中国戏曲、人物服装、刺绣织染及丰盈充彩的民风民俗等诸多方面都做了深入挖掘和细致研究,如对纸伞的制作工艺、布匹的织染工艺、地方戏曲的程式技巧和刺绣的针法等古老的传统民间文化都有极为翔实、细腻的描写,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底蕴和知识内涵。作者以灵性的文字和诡异的商州爱情故事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神秘而浪漫的商州,几千年来积淀的厚重文化在小说中飞扬成唐风遗韵般的风情韵致,这使《红纸伞》将艳丽的文化口红精致地涂抹在商州这张古今交汇的脸上,使其成了商州古老文明的守望者。这种文化风韵,在作品中似乎只是历史刹那回眸时的嫣然一笑,但也足以倾人城。

二 抵死缠绵的爱情主题

小说以古商州一个老伞店为背景展开故事,以红纸伞为载体,运用超越时空界限与一般人生死观念界限的浪漫手法,贯穿几代人的生命历程,描绘了附着在红纸伞上的九个女子前生后世的悲欢离合与爱情纠葛,其中有凄美哀艳的爱情、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还有痴迷不悔的同性之恋、悖伦灭门的红尘畸恋、抵死缠绵的人鬼之恋……小说的时间跨度从清末开始,历经民国、新中国成立,直至21世纪,涉及商氏家族五代人。作者以浓烈的文字,描写那些多情男女及其子女们如何身不由己地在时代与命运的大潮中抵死的情爱纠缠和无奈挣扎。古玉龙、小桃红、雨蔷演绎着古老伞店的传奇,古老的商州伞店在雷击电霹中化为灰烬,招蜂惹蝶的伞店老板在桃花林里被烧成了黑炭;阳子、桑眉和伞郎再次重现历史的悲剧,伞郎成了战争的牺牲品,伞店虽然被毁,情债却在岁月里积累;商痕、商彤、钟情始终走不出家族的阴影和困扰,挣脱不了红纸伞神秘的笼罩。在婀娜、旖旎却又充满宿命、凄迷的红纸伞的遮蔽下,人物似隐身在纱一般的历史迷帘后躲着藏着,却又勾着露着。人物命运自民国军阀时代乃至现代生活,鉴证了一方情天热土上痴怨男女的苦乐日子,以及他们再续情缘时的生灭轮回,整部小说如诗如泣地诉说着人生的滚滚红尘,将读者带人一个奇妙的情爱世界。

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提出了“至情”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以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他为了表现“至情”,在《牡丹亭》中运用了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的离奇情节。谭易与汤显祖有着类似的价值与情感取向。《红纸伞》虽然也从侧面叙写了一个伞店的兴衰与商州的一段发展史,表现了不同历史阶段人们的社会生活状况,但作者仅仅是简约地勾勒出其中包含的庞杂的社会历史内容和家族兴衰背景,其着眼点侧重于写“情”。全书用炽烈饱满的激情文字,讲述的一个又一个凄凉的爱情故事,既深蕴着割舍不断的亲情,又不时插入纯真挚烈的畸形恋乃至同性之恋,更有穿越时空、纠葛不清的人与鬼的恋、怨、情。

全书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与情节,仅仅是以简单的时空顺序安排事件发展,并以抵死缠绵的爱情为基石构筑整个小说的大厦。人物命运间种种光怪陆离的联系,就缠绕在生死不灭的情中不断地发展、变化、断裂和更新。为了表现“至情”,作者甚至刻意运用命运错位的手法,把今世两个相遇的人残酷地分开,让本来最心心相印的情侣背弃。这种刻意的相思格局在书中层出不穷。于是,读者在一次次心动和等待中流下了最冷的泪水,在一次次的爱情残缺中体认着悲剧的美感,在持续的情感掠夺中感受到了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这就是《红纸伞》极易打动当今滚滚红尘中的读者的麻木心灵的地方。

三 古典意象和古典气韵

《红纸伞》中运用了大量的古典意象,绚烂的红纸伞、诡异的玉蝴蝶、神异的红璎珞等在小说情节中彼隐我现,前连后缀,相互呼应,为整部作品营造出流动的古典气韵。红纸伞是全书最动人心魄、最具冲击力的一个核心意象。红纸伞本来就是中国文化中经典的传统意象,文人墨客和艺人多对其钟情不已。贯穿小说始终的红纸伞,据说制作工艺在商州已经失传,但在谭易笔下,“红纸伞”被活灵活现地“制作”出来。它不仅仅是遮风避雨的物象,更是一个附着爱情与命运的神秘意象:艳丽的红色象征着美丽的红颜女子,纸的质地象征着爱情虽美却脆弱易碎,“伞”即“散”,预示一个个始聚终散的悲凉结局。《红纸伞》下的男女主人公,情始于“伞”,缘起相爱;爱终于“散”,缘落情尽。伞的一开一合,人的一聚一散,人间的悲欢离合缘聚缘散在伞上演绎。红色固然鲜艳,却透着浓浓的血腥气息,于浓重诡秘中透出人物情感命运的惨烈:红纸伞的第一次出现,就让商家伞店的开山鼻祖商时月为自己所爱的女人离魂游荡,几经磨难后虽赢得美人归,却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商州重新创业,而以后红纸伞带来的劫数又不断被商家子孙的艰辛情路所应验。

除了红纸伞之外,作者还选取了中国传统意象中的玉——玉蝴蝶及玉质的红璎珞。一对玉蝴蝶,既是胡玉蝶报复古玉龙始乱终弃的利器,又是商子丹与古玉龙之妻商雨蔷的爱情见证,并成为商寒与商子丹父子相认的信物;一串代代相传的红璎珞上,每一颗玉石都代表着一个女人的一生;一对琵琶扣,记录了三代人、三对男女、一双孪生兄弟的爱情和亲情。这些古色古香、富于韵味的灵物每一件都有着古雅精致的质地,都凝结着数段凄美的爱情,都被浓郁的情感所深深浸润,并因为汲取了爱情的精魂而滋养出非凡的灵气和神秘的力量。它们不仅在情节发展的重要关头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且自身也因为层层的情感积淀而呈现出醇厚的古典韵致。这些具有浓郁传统色彩的饰物是作者在这华丽的长篇中精心镶嵌的一颗颗神形各异的宝石,在一段段情感激流的旋涡中焕发着奇异而神秘的古典色彩。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意象选择上的显著特色是对红色的偏爱,这凸显了作者的红色情结。作者对红纸伞、红璎珞、红狐之恋等一系列意象的浓墨重彩的渲染,使整部作品的意蕴呈现出鲜明的传统色彩。在中国人的文化体认中,红色代表喜庆和热情,它张扬而饱满,素为中国民众所崇尚。作者对纸伞工艺、花娘刺绣和戏装行头的细针密线地描写,颇得红楼神韵,颇具艺术价值。由于大量古典意象、古典诗词的借用,作品洋溢出浓郁的诗情画意,古典意象、古典诗词带来的古韵又使作品与传统文化、中国历史实现了某种微妙的沟通,单纯的爱情也由此获得了文化的底蕴,作品也由此自然而然地承载了更多的内涵。

所有这些都体现了这部小说与传统文化的渊源和民间文化的联系,使整个作品在历史的维度上有了深入和扩展,从而厚实了作者所描绘的情感世界。因此,《红纸伞》与同类作品相比,有着并不多见的文化气韵,颇具可读性,这大概是它能跨越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两界的重要因素。

四 古典与现代交融的创作风格

首先,是自由的章法架构与现代的表现手法。

《红纸伞》的章法架构带有鲜明的现代自由特色,甚至带有在网络文学中最流行的魔幻小说的结构手法。小说的缠绵爱情故事及其叠出不穷的凄艳意境都置于作者洒脱的意念指挥之下,完全服从于作者的主题表达需要,让人物在自己的意念中生生死死。我们看《红纸伞》时,似乎看到了书中人物化成一根根伞骨,他们一概附着在命运的伞柄上,随时光四季的变迁而时拢时收,他们彼此一时近在咫尺,须臾各奔天涯,人们披风挂雪地来了走了,伞也由此频频地被沐浴着时代的风雨。艳丽的伞面被作者一次次撑开以后,变成了所有出入故事中的人物的情天恨海。伞面终究破了没有——无从考究,只伞上那“霜天晓”诗句历久弥心地敲打着光阴交媾下的晨曦和薄暮。小说中人物诡异波谲的命运变迁让一个“情”字超越生死、穿过时空,在“红纸伞”划出的生命轨迹里,演绎了几代人的人生。故事发生的地点变换频繁,甚至难以弥合、拼接,但是作者巧妙自然地把荒僻的商州和繁华的大连、异域的日本和中国的内陆和谐地构筑在一起。在线索上,作者隐约地勾勒了民国动乱、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开放的背景,种种这些,没有现代表现手法是很难把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小说甚至没有完整连贯的情节,它用时空结合的顺序安排事件发展,这种安排又以毫无预料的速度推进人物命运间存在的有机联系。在小说中,你可以看清事件、人物和地点,但不能预示人物命运,它存在着变迁,甚至一点点的错位就可以把今世两个相遇的人残酷地分开。加之作者打破了时空界限,穿越生死畛域,想象非常恣肆,这样的叙述方式使作者对情感的理解和体验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表达空间,呈现出鲜明的现代风格。这使凝结于红纸伞下的一个个悲情的故事,深深地浸*着作者浓烈的主观色彩之中,呈现出一种诡异与神密的故事架构。

长篇小说容量大,反映生活的深度与广度远大于其他文体,因此作者多采用全知视角,间或采用第三人称限知视角进行叙述。这样虽使叙事宏大且更具历史沧桑感,但从另一方面也严重削弱了小说的个性色彩。《红纸伞》却反其道而行之,舍历史而就个人,舍博大而就情爱。就叙述视角而言,《红纸伞》多采用叙述者与角色合一的限知视角,选取了深陷情网之中的个体主人公视角,浓墨重彩地从主观体验出发推动情节的演进;只有在必要的场合下才采用全知视角交代情节发展,这就使得全书笼罩着浓重的叙事主观色彩。小说的一个个片段、一个个凄清的爱情故事,大都是从女性的视角出发展开的,以几代女性的不同经历和意识,用最华美、浪漫、柔媚、香艳和疼痛的镜头语言来结构小说。所以,这部小说具备了细腻的特质,使读者深刻地把握到女性对情感的渴求、对情欲的真实感受、对男人的期望与失望……因此,小说中的男性在那一个个甘愿为情而死、为情而孤守终身的女性面前,都显得渺小而苍白:那始乱终弃的古玉龙,在关键时刻临阵退缩的将军,甚至一度敢做敢当的古居也在式微面前溃逃过……与其说这些男性形象太软弱,毋宁说这是在传统意识中被男人忽视的女性内心真实的男性形象。

所以说,这部小说创作意态上的自由是纯粹个人的,它宣泄的是一种独特的哲思。谭易行文的自由具有典型的当代前卫艺术的本质特征。这样的叙述方式使作者对情感的理解和体验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表达空间。但是单纯的情感表述,虽可以充分宣泄作者的情绪、激荡起读者的心灵涟漪,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内容的深度呈现。

其次,是华美古典的语言风格。小说的故事背景虽跨越了几个时代,但作者在社会历史方面着墨不多,全书的古典气韵并非纯粹来源于历史背景,更多的是来源于其颇具古典韵昧的语言特色和多处引用的古典诗词。按作者的说法,小说上部写前生,下部写今世。从时间上看,上部属于古代的尾声,下部属于现代。然而即使在属于现代的今世,作者仍以一句“四季风雨四季秋,望断红尘,谁染霜天晓”来演绎主要情节。作者刻意借鉴古典小说的语言风格,在展现和揭示思想主题时,采用了浪漫、惟美、古典的语言,其特色一如华美的绸子,有冰冷的花纹和细腻的质感,有冷艳的颜色和芬芳夺目的视觉冲击,更有遗世独立的古典神秘味道。这些语言华丽优美、珠圆玉润、柔美香艳。作者对语言的驾驭如此轻松,就像清晨的呼吸一样流畅自如。好的文字都是有一种控制力和征服力的,它可以操控读者的情绪和意识,影响或改变读者的思想和观念,在一定范围内凝聚一批忠实的读者。谭易的语言风格在古典之外还充满了蛊惑力和激情,寂寞却不冷漠,世俗却不低俗,香艳却不妖冶,华美却不奢靡,深刻却不艰涩,古典却不孤傲,具有强烈的视角冲击力。作者文字中蕴含的极端感情和情绪极易打动受众,这是谭易文字具有暴君般操控力的重要原因。所以,有论者说谭易的文字是商州的织锦,殉情灿烂,浓情香艳,抵死缠绵,疼痛妖冶,是商州的艳鬼。很多网上跟帖的读者也盛赞其文字魅力。的确,《红纸伞》的语言好似能够唤起前生后世痛觉的文字的花朵,有着世间最浓艳的颜色,花自迷人,蝶自恋花,又似味道浓烈的兑上了些须砒霜、顶点儿**的百年老酒,让人很快迷醉。

初读这部小说的读者会恍惚以为作者应是一个穿着宽袍大袖的老先生,于古书斋中,一盆炭火,一炉清香,十年寒窗方写就。谭易为体会这种古典的意蕴和情绪,在创作时,特意买来一把红纸伞,撑开放置在电脑上,以营造古典与现代相和谐的创作环境。“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每当他去山下的墓园散步、思考时,这句古诗词都能涌现在他的脑海里,常常幻想着亡灵从至情至爱到灿烂殉情的情景,他用心灵与之对话,人物的生生死死,爱恨情仇,一下子都泉涌而出。一次,他从一个形状古典、与众不同的墓碑上蓦地发现碑文刻着“望断红尘谁染霜天晓”的诗句,那一刻置身《红纸伞》人物世界的谭易一下子泪流满面,自认为那个墓主与他有缘。从这句诗他塑造了小说中“钟望尘”、“秋晓”前生后世的故事。

小说里的传奇色彩、悲剧氛围,殉身爱情和淡化政治的写作风格,以及谭易本人种种特立独行的个性,在某些方面像张爱玲,但其文字风格却迥然不同。张爱玲的描写是在云端里看厮杀,谭易的描述则是在焚烧自己,一个冷,一个热,却都指向苍凉的底色。谭易用一种富有激情、细腻惟美的手法,带着强烈的主观情绪讲故事,装饰着商州红男绿女的爱情,点缀和丰满着商州文学恢弘厚重、清丽委婉的个性风格。小说《红纸伞》也正是以卓尔不群的抒情姿态统领全局,游走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施展它特有的艺术延展性和艺术张力,着力营造民族化的传统美感,使当代人在熟悉而独特的美学享受中,领会到了经过提炼过滤后的现代思想精华。

参考文献:

[1]张静,高旋.为纪念《红纸伞》的出版发行作家出个性

化邮票[N].西安晚报,2005—08—21.

[2]周宝珠.民俗文化的历史再现——读《湖北民俗志》

[J].出版科学,2003,(3).

[3]曹茂兰.神秘主义在新时期小说中的复归[J].株洲师

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4]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汤显祖全集[M].北京:北京

古籍出版社,1999:1153.

[5]冯国超.中国古典名著鉴赏·元曲[M].北京:光明日

报出版社,2003—2

Wandering between the Fields of Classic and M odern:

The Art Tension of‘‘Red Paper Umbrella’’

SUN Liu—xin

(College ofLiterature,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75,China)

Abstract:Tan Yi’s novel“Red Paper Umbrella”,taking Shang state as writing background which is the joint where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meets Chu’S culture and integrating with state folks of sorcery ghost culture,is filled with air of old and mysterious cultural lingering charm.The novel spans from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contemporary era,involving five generations of the Shang’s,describing the joys and sorrows as well as their touching love afairs of nine women,who are adhered to the red paper umbrella.The classic images that emerge frequently in the novel construct flows of classic flavor.The free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modem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are used to show the novel’s special art ductility and art tension.Through gorgeous and romantic words,the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world integrate harmoniously in the novel.

Key words:“Red Paper Umbrella”;Shangzhou literature;Tan Yi 谭易,原名淡晓毅,1969年生人,陕西省丹凤县人。母亲喜爱文学戏曲,是贾平凹的小学语文老师。受母亲影响,谭易自幼喜欢文学艺术,痴迷写作。曾做过广告公司首席策划,《女友》、《深圳青年》杂志编辑。1995年起在《十月》等期刊发表过众多文学作品。2005年出版长篇小说《红纸伞》。另有谭易亲任编剧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关西无极刀》、《落泪成金》以及四十集电视连续剧《红纸伞》、《龙凤驹》等作品。

谭易长篇小说《红纸伞》 上部 前世

第一章 红情

第二章 绿衣裳紫衣裳

第三章 被花恼

第四章 倦寻芳

第五章 红殇

第六章 墓园故事

第七章 绿唇儿

第八章 此去经年

第九章 魅影

第十章 戏剧时代

第十一章 水月梦花

第十二章 今生已惘然

第十三章 莫问沧桑

下部 今生

第十四章 离情正引千丝乱

第十五章 商痕的小说:隔着一世看你

第十六章 商痕的小说:妈妈家,我所看到的痛

第十七章 商痕的小说:父亲和他情人的樱桃谷

第十八章 商痕的小说:重返樱桃谷

第十九章 我想变做一匹马

第二十章 锦书难寄西飞翼

第二十一章 红狐之恋

第二十二章 涕零双坠

第二十三章 世纪之约

长篇小说《红纸伞》出版后序

打开一把红纸伞,打动一颗心灵

  《周易》的前生今世

 周山

 《易传》是对《周易》一书的第一次系统解释的著作,因为共有10篇文字,故又称《十翼》。《易经》与《周易》,不是两名一实的重同关系,而是种属关系。

 自从阴、阳爻由数字中归类抽象出来之后,很自然地固定为六十四个六爻卦体,对这些卦体作出有序排列,并且各自给予一个卦名,便诞生了第一部《易经》。据史传,这第一部《易经》诞生于夏代初期,其名为《连山》。夏代之前,洪水泛滥,人或为鱼鳖;大禹治水,洪灾顿息,舜将帝位禅让于禹,建立夏朝。由于长期的洪灾,人们对赖以避难的高山心怀感激;洪灾之后的渔猎生活,山上盛产的野果和飞禽走兽,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对山的崇拜,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因此,在对六十四卦排序之时,象征山的“艮”卦名列榜首,也就顺理成章。六爻重卦“艮”是由两个经卦“艮”相重而成,象形山连着山。所以,夏代制定的以“艮”为首卦的《易经》,便取名为《连山》。我国最早图腾对象“山”,也因此可以确认。

 由渔猎社会转向农业社会,也是在以“山”为崇拜对象的夏代。个中原因,显然是洪水消减之后,人们纷纷从山上下来,在平原上安营扎寨的缘故。长期的农事活动,使人们对“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粮”的土地产生了感情。于是,由“山”移情于“地”的观念随着农事活动的深入展开而得以确立。

 商汤取夏政而代之,作为治国之策的《易经》,也必须作出相应的改编。由于古籍资料的残缺,我们已无法知道改编的全部内容,但是从商朝初期诞生的第二部《易经》称名《归藏》,可以确定这部《易经》的首卦已由“艮”改换为“坤”。坤为地,以“坤”为首卦的《归藏》,表达了商代先人对大地的崇拜,我们祖先由此进入第二个图腾崇拜时代。

 商代八百年,是农业社会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成熟的农业生产,使先人们意识到农作物的收成好坏并不取决于土地,而是取决于天气: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洪涝旱灾,欠收甚至颗粒无收。于是,先人的观念又开始发生第三次转变,即由对“地”的崇拜转向对“天”的崇拜。商朝末年,周族领袖姬昌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在狱中对第二部《易经》即《归藏》作了全新的编纂,即史称“演易”。经姬昌重新编纂之后的'这第三部《易经》,在周朝取代商政权之后正式命名为《周易》,即“周朝的《易经》”。

 由于观念的变化,更由于《周易》的诞生,《归藏》自周代始式微,但是,一直到春秋末期,它还有可能被完整保留着。据《礼记》记载,孔子为了解殷商社会,曾专门跑到殷商贵族集居地宋国,寻找并研究《归藏》;从孔子的“吾欲观殷道……得坤乾焉”的透露,我们也获得了《归藏》的首卦是“坤”,第二卦是“乾”的信息。汉代时,《归藏》可能还有较多内容存世,所以有易学家焦竑的“商时讲学者首重在静”之议论,经学家郑玄在《礼记》注疏中称:“殷阴阳之书存者有《归藏》,是亦以《归藏》为殷易矣”。

 现在所见的《归藏》佚文,一为收录在《道藏》中,二为前些年从湖北荆门王家台楚墓中发掘的竹书残简。这些佚文为姬昌“演易”的背景提供了信息。

 从西周到东周,《周易》不仅是周王朝的治国大纲,也是朝廷及贵族决疑解难的工具。《左传》、《国语》中的二十多条占筮或援引《周易》决疑记载,便是《周易》权威性和实用性的直接表达。

 春秋末期,“善为《易》者不占”成为风气。孔子晚年喜《易》,以致“韦编三绝”,为学生讲《易》,留下解读《周易》的数篇文字,与前人留下的几篇资料性文字一起,合编成《易传》,遂使得《周易》如虎添翼,进入每一位读书人的书房,并进而成为后世科举取士的“统编教材”。

 (节选自2013年3月11日《文汇报》,有删改)

 1.关于《易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易经》与《周易》,不是两名一实的重同关系,而是种属关系”,由此可知,《周易》包括《易经》,二者是种属关系。

 B.“孔子晚年喜《易》”,他把解读《周易》的数篇文字,与前人文字一起合编,形成对《周易》进行系统解释的著作《易经》。

 C.全文谈到了与《易经》相关的三部著作,即《连山》《归藏》《周易》,而这三部著作体现了《易经》在不同时期的发展。

 D.《易经》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之中,首卦也在不停地变化,从夏初到商初再到周代,一直到现在,其首卦还在不停改变。

 解析 A.《周易》,即“周朝的《易经》”,所以《周易》属于《易经》。B《易传》是对《周易》一书的第一次系统解释的著作,《易经》不是。D无中生有,《易经》首卦到《周易》定为“乾”后,直到现在首卦是否改变,文中无此信息。

 答案 C

 2.下列各项对于《易经》首卦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代之前,洪水泛滥,山上盛产的野果和飞禽走兽,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对山的崇拜,使象征山的“艮”卦在《连山》六十四卦中名列榜首。

 B.夏代以后,长期的农事活动,使人们对土地产生了感情。于是,由“山”移情于“地”,使得商代初期的《归藏》首卦由“艮”卦变化为“坤”卦。

 C.商代八百年,农业社会逐渐走向成熟,使先人们意识到农作物的收成好坏更多取决于天气,于是到《周易》时,首卦已更新为代表天的“乾”卦。

 D.《易经》首卦在不同阶段的每一次变化之中,生活环境的变化,食物来源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信仰的转变都对变化起着举足轻重地决定性。

 解析 《连山》定首卦为“艮”和《归藏》定首卦为“坤”,三个原因都包括;《周易》定首卦为“乾”时,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基本未变,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信仰发生了转变。

 答案 D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夏代初期诞生的《连山》,以“艮”为首卦,这为我们现在将我国最早的图腾对象确认为“山”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B.商汤取夏政而代之,作为治国之策的《易经》,也作出了相应的改编,通过对改编全部内容的分析,获知大地已被崇拜。

 C.周族领袖姬昌在狱中对《归藏》作了全新“演易”,后被周武王命名为《周易》。直至此时第三部《易经》方才尘埃落定。

 D.汉代时,第二部《易经》——《归藏》还有较多内容存世,所以才能有易学家焦竑的“商时讲学者首重在静”之议论。

 解析 B.“通过对改编全部内容的分析”错,根据原文“已无法知道改编的全部内容”可知。C无中生有,从原文中看不出“被周武王命名为《周易》”。D原文中为汉代时《归藏》“可能”还有较多内容存世。

 答案 A

在黄河以西有一条狭长的平原,叫河西走廊。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被沙漠戈壁所包围的一小块绿洲,那就是敦煌。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来大将霍去病大败匈奴,列四郡,建两关,打开了通向中亚、西亚的陆上交通“丝绸之路”。而敦煌郡,地处丝路南北三路的分合点,当年曾是一座繁华的大都会,就像现在的上海。随着贸易兴盛起来,佛教也从西域传入了中原,但当时很少有人读得懂梵文,怎么办呢?那就刻出来,画出来。

366年,晋朝,有一位乐尊和尚从西域远道而来。太阳快要沉入无边无际的沙漠里了,和尚还未找到住处,四顾苍茫,又累又饿。正在这时,迎着夕阳,他发现沙漠的东南角有三座耸立的高峰,发出灿烂的金光,好像有千万个佛在金光中显现。和尚目瞪口呆,热泪盈眶大呼:“这就是圣地啊!”他顶礼膜拜,发誓在此弘扬佛法。他到处化缘筹资,请来工匠,在沙漠边的断崖上开凿起石窟来。这就是后来被称作第一石窟的乐尊窟。

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许多善男信女来顶礼朝拜,建造石窟者也随之多起来,开始从和尚到王公贵族,又由地方官吏、商人到普通百姓。丝绸之路漫长凶险,他们相信,供养佛祖,可以保佑旅途顺利,国泰民安。他们在石头上雕刻出佛祖的模样,在外边一层层抹上泥巴,画出音容笑貌;在四周墙壁上用颜料画上描绘佛教故事,劝人弃恶向善。

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畅通繁荣,佛教传播兴盛发达,莫高窟兴起开窟造像之风,目前的735个洞窟中有270多个是在隋唐开凿的。

话说初唐时期,武则天计划称帝,做这么前无古人的事情,肯定得讲求个“君权神授”啊!她的男宠薛怀义翻遍古籍找到一本《大云经》,里面记载了这么个故事:佛祖在世时身为净光天女,后世以女子之身成为国王。暗示武则天就是弥勒佛转世。于是全国各地兴建大云寺,敦煌也不例外。莫高窟现存世界第三大佛像,高达35米,身上的袈裟上画着龙纹,穿着抹胸,嘴唇红润,颇具女性风范,据说就是武则天的塑像。徐克**《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里面那座通天佛像,是真实存在的。

安史之乱之后,河西地区落入了吐蕃族手中。后来敦煌名门望族张议潮率众起义打败吐蕃,归附唐朝,从此建立地方割据政权长达100多年,尽力保全了敦煌的繁荣。现在莫高窟中还画着张议潮统军出行图,骑在高头大马上威风凛凛的模样被保留了下来。

到了明朝,明军被吐鲁番打败,于是全面东撤,敦煌也不要了,嘉峪关也关闭了,路上丝路被切断,转而开发海上丝路。那一边郑和浩浩荡荡下西洋,这一边莫高窟弃置荒野200多年。直到清朝雍正年间,才重新设置敦煌县。

然后就到了1900年,那个传说中的年份。当时莫高窟由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看守着。某天他在清扫石窟的时候,突然墙壁裂开一个小口,扒拉进去,居然是个洞,里面藏着各种经书文物!时间上,从公元六世纪贯穿到十一世纪,内容上则包罗万象,佛经,医书,账本,甚至是夫妻之间的书信,全部完好留存了下来!王道士四处奔走上报,但是当时的官府无人理会,仅仅命令王道士“就地保管”。后来,英国探险家斯坦因顺着丝绸之路找来了,他听说王道士崇拜唐僧,就说:“我是唐僧派来的,要把经书送回西天。”愚蠢的王道士相信了。斯坦因仅仅用600两白银就运走了几十箱经书。后面,法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也来了。50000件文物,现在留在中国的还不到8000件。

不仅如此,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一伙白俄的败军流窜到中国,在莫高窟安营扎寨,拆掉洞门口的门楣当柴烧,在里面生火做饭,乱刻乱画。

不仅如此,著名画家张大千四十年代到达莫高窟,为了方便临摹,直接用手剥掉外层墙壁,毁坏多幅壁画。

1944年,张大千的敦煌画展在成都和重庆展出,引起巨大轰动,买票的人排出一里多地。有个学画画的学生赶到成都,第一天票卖完了,待到第二天才买到。两年后,他携家带口到了敦煌,在莫高窟呆了一辈子。他就是第一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从此,中国多了一门学问叫敦煌学。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张大千的画还生动鲜活在纸上,仅仅过了80年,在空气和阳光的腐蚀下,壁画原型已经模糊不清。就连我们游客的每次呼出的二氧化碳,都会加速壁画的流失。

所以,作为一名小小的游客,当你走进莫高窟的时候,会由于呼吸不畅而心跳如雷。

咚。咚。咚。

好像头顶飞天的鼓声轰鸣。

那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召唤。

荼蘼的前世

历史上的前世

最早有记载荼蘼的是在唐朝,各种典籍中记载的是“酴醾”但相对较少,在南宋时突然暴增,各种古诗100多篇。但是很遗憾,荼蘼仅仅是开了一季的花朵,到了明朝记载得很少,更要命的是,各种花木典籍之中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荼蘼的身份基本变成了一宗悬案。

网上的前世

就是现在,你到网上搜索一下荼蘼,出现的也千奇百怪。这种本来身份就不明确,却偏偏充满文艺气息的植物,在一代代人的歌咏中不断变化着身份,也不足为奇。

荼蘼的今生

其实到现在荼蘼已经不是真正的植物名称,作为别名它的正身有三位:

悬钩子蔷薇、重瓣空心泡、香水月季。

三者都是蔷薇科的植物,开放于春夏相交之计。

悬钩子蔷薇

它是和历史记载的荼蘼最相似的花开了,因为颜色洁白,常常与野蔷薇混合,其实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植物。一般,悬钩子轻微具有更加浓烈的香气,花与果也更大一点。从微型的角度看,悬钩子蔷薇的花柱上有柔毛。

重瓣空心泡

这种植物看上去比较陌生,但你一定见过,一种蔷薇霉,白色,花多瓣,在日本也将这种花叫作头巾蔷薇。

香水月季

这种花之所以被列在其中,是因为古籍中记载荼蘼花有黄白两色,基于这种说法,我们推测荼蘼花的另一种身份可能就是香水月季。

1、中国有哪些有名的博物馆,值得去看一看?2、中国博物馆排名前103、中国有哪些博物馆4、中国三大博物馆是什么?中国有哪些有名的博物馆,值得去看一看?

都说读万卷说不如行万里路中国博物馆,我觉得行万里路,不如观万年史,而去博物馆又是能切身体会历史文明的最佳手段和途径。作为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今天就给大家推荐5家必去的北京博物馆,它们分别是中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军事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

一、故宫博物院

这个大家一定知道中国博物馆了,故宫博物院前身是明清两代皇帝居住的紫禁城。只要是个中国人,就一定知道这个博物馆了。

其实很多去过故宫的人只是走马观花,短短几个小时的游览只能粗略的看看外在的建筑面貌,远远不能真正了解这座博物馆的全貌。

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十分丰富,种类也非常多,建议大家可以多来参观几次故宫博物院,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故宫博物院的魅力所在。

故宫博物院三大镇馆之宝中国博物馆

第一件:乾隆款金瓯永固杯。口径8厘米,高125厘米, 足高5厘米,口边刻有回纹。金瓯永固杯是的皇帝专用酒杯,据说只在特定的时间用,金瓯永固的寓意是希望大清的江山能够永远稳固。

第二件:青玉云龙纹炉。青玉云龙纹炉是一件宋代的玉器,玉器炉高7 9cm,口径128cm,这是乾隆最喜欢的一件玉器,也是中国玉器的巅峰之作。

第三件:清明上河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谓是历史文化里的一件瑰宝,画中的内容为我们研究北宋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一个载体,它是我国最著名的画作之一,也是故宫博物院最重要的藏品之一。

二、国家博物馆

如果想要让孩子了解我们国家五千年的文明史,追根溯源了解中国的由来。毫无疑问,国家博物馆是必去的。

国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很多都是平时我们只有在教科书上才能够见到的国宝文物。馆藏的展览内容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包括青铜器,瓷器,书法,绘画,唐诗,宋词等方面,这些可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啊。

而且,预约参观免费,持有身份证即可进馆,强烈推荐大家一定要参观。

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

第一件:后母戊鼎,原名为司母戊鼎,规模较为宏大。

第二件:四羊方尊,商朝晚期的祭祀用品。

第三件:陶鹰鼎,看上去威武雄壮,威风凛凛。

三、北京自然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是特别推荐大家带孩子去的一个地方。因为里面展出了各种恐龙的标本以及模型,非常受孩子们的喜爱。

这些标本和模型在其中国博物馆他任何一家博物馆里都是没有的。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对于恐龙这种已经灭绝的动物还是很感兴趣的。因此,带上孩子去了解一下恐龙吧。

北京自然博物馆镇馆之宝:

第一件:中华侏罗兽,发现于辽宁建昌县,体长仅为10厘米,体重只有13克,身形酷似鼠类,生存年代是16亿年前的晚侏罗世,是目前已知生存年代最早的真兽类,是迄今为止哺乳动物最早的曾祖母。

第二件:井研马门溪龙骨架,井研马门溪龙身长26米,以植物为食,是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最长的恐龙,也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脖子最长的动物。

第三件:圣贤孔子鸟化石,是除德国妈祖鸟外最原始的鸟类,是现今发现的具有角质喙的最古老鸟类之一。第四件:恐龙蛋化石,目前世界上最完好的一窝恐龙蛋,共有29枚,每个恐龙蛋长22厘米。

四、北京军事博物馆

军事博物馆主要陈列的是我国各种退役的武器装备,如果孩子是一个军迷或者军事爱好者,那么这座博物馆无疑是必去的一个地方了。

军事博物馆中陈列的展览品中包括各种武器类型,我国最先进的导弹,飞机等。还展出了国共内战期间解放军缴获的各种苏式以及美式的武器,包括坦克,迫击炮,枪支等等。是一个非常棒的让孩子了解军事知识的好地方。

北京军事博物馆镇馆之宝:

第一件:铜鎏金弩机,铸造精良,并通体鎏金,惜多已脱落。对研究汉代兵器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哦,被定为国家馆藏二级文物。

第二件:镇远舰铁锚,原是中国清朝北洋水师镇远舰使用的,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政府被迫奉还中国的。

第三件:叶挺指挥刀,是叶挺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使用过的指挥刀,是国家一级文物哦。

五、中国科学技术馆

中国科学技术馆位于北四环奥林匹克公园附近,地理位置非常好。这个博物馆的特色在培养孩子对于科学的兴趣,所以主要面向3-8岁的儿童开放,单独设计了儿童科学乐园。适龄儿童在这个场馆之中可以充分的体验电,光,声等各种科学实验,观看各种有趣的现象。强烈推荐宝妈们带着小朋友来这家博物馆,可以培养小朋友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中国科学技术馆镇馆之宝:

第一件:神舟一号返回舱实物,这件展品被称为中国科技馆的镇馆之宝,因为它是一件遨游过外太空的航天文物。神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一艘飞船,它成功往返太空为后续任务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第二件:天和核心舱1:1结构验证件,“天和”核心舱全长166米,竖起来有六层楼那么高,是现役最大单体航天器,也是迄今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最复杂航天器,是中国空间站的组成部分,用于空间站的控制和管理,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能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还能支持开展航天医学和空间科学实验。

以上就是我推荐的5家必去的北京博物馆,如果有你想要去的地方,就趁着假期快行动起来吧。

中国博物馆排名前10

中国博物馆排名前10的是:

1、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藏品数量有140万件,包括古代文物、近现代文物、图书古籍善本、艺术品等多种门类。其中,古代文物藏品815万套,也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

2、北京故宫博物馆

北京故宫博物院,也叫紫禁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也是明清24位皇帝生活、办公过的地方。

3、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素有文物界“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