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的词话!!!名人词话评价!!!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求关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的词话!!!名人词话评价!!!,第1张

《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1961年12月

译诗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

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

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告。

待到山花开满大地时,

梅花就在花丛中欢笑。

赏析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意思:

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鉴赏: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写出他自己对政治有先见,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陈亮自己整个人格的体现。陆游这首词则是写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我认为在宋代,这是写梅花诗词中最突出的两首好作品。

赏析: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卜算子》,作者自注“咏梅”,可是它意在言外,象“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正是以梅花自喻的。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绝少、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得护理,也无人来欣赏,随着四季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孓然一身,四望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诗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孓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几个字与上句的“寂寞”相互呼应。而且,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刮起了风,下起了雨。“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均,写出了梅花的艰困处境,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完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总之,从上面四句看,这对梅花的压力,天上地下,四面八方,无所不至,但是这一切终究被它冲破了,因为它还是开了!谁是胜利者?应该说,是梅花!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象这象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上片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

下阕,托梅寄志。

梅花,它开得最早。“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己);“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是它迎来了春天。但它却“无意苦争春”。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是一点迎春报春的赤诚。“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争春,“群芳”如果有“妒心”,那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妒忌吧。这里把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花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说“争春”,是暗喻。“妒”,则非草木能所有。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标格独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句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这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令人不忍卒读。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腿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呵。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见尽节”(卓人月〈词统〉)。而这“尽节”的得以“想见”,正是由于此词运用比兴手法,十分成功,托物言志,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作者介绍:

人物评传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乡。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他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更似稼轩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他继承并发摺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在当时和后代的文坛上产生了深刻影响。

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本文选其诗十一首:《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病起书怀》、《关山月》、《夜泊水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其词五首:《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鹊桥仙》(茅檐人静)、《钗头凤》(红酥手);其文一篇:《游小孤山记》。

评论:

陶渊明爱菊,为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周敦颐喜莲,为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而陆游重梅,则为的是“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的坚贞。这可以从他的《卜算子·咏梅》中得到印证。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读罢此诗,我们也不禁会生出“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的感慨来。作为一代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很早就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君书”的爱国之志,二十九岁时,他以状元秀的身份登上仕途可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一部分卖国求荣的投降派,更面对着敬且偏安的昏帝王。因此面对积贫积弱的现实,诗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南宋走“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的破亡之路。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排挤、贬谪,使诗人不得不发出“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浩然长叹了。尽管如此,但是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不从俗媚的节操没有丝毫的改变。即便到了“食且不继”,因为没钱,药也停了吃;因为省灯油,书也没的读,甚至不得不连自己常用的酒杯都忍痛卖掉的地步,他仍然足迹不踏权门,他依旧胸怀杜稷,心系百姓。我们从中仿佛听到了屈原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与坚定,我们仿佛看到了杜甫那“穷年忧黎园,叹息肠内热”的抑郁与沉重。真可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也正是有这样的社会背景,有这样的思想根基,使我们在品读《咏梅》时,更能清楚地看到诗人那至死不渝的追求。

词的开篇,便推出了一组凄清的镜头,冷清的驿站旁,自开自落……一“外”字,一“边”字,让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纵有满腹才华,却无人赏识的落寞。接下来,镜头更近,苍茫的黄昏笼着浓浓的愁绪,凄风苦雨交相侵袭。大有不推残至死绝不罢手之势。一“更”字,不仅写出了嫉妒者的歹毒、凶狼和仇视之深。同时也反衬了诗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贞。这样诗人通过描写梅花的困难处境,揭示了“木秀于林,风必吹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的黑暗现实。从而暗示了自已政治上遭受的强大压力和沉重打击。词的下片,进一步咏物明志。“无意”“苦争”不正是诗人“位卑未敢记忧国”的感情的自然流露么,这不也正象这梅花虽先百花而放,却不为争早斗宠吗?“一任”写出了梅的孤傲拔俗,坚贞自韧,“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说即使凋堆成为泥土。碾碎化作尘埃,心中的那缕馨香不改变。这就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向了高潮,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虽九死犹未悔”的自尊,自爱与自律。

纵观全词,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这也正象他在一首咏梅诗中所写的“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气怜”。陆游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一曲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谓——

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相关连接:

陆游《卜算子·咏梅》 简析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鉴赏

这首咏梅词,作者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

上阕状物写景,描绘了风雨中独自绽放的梅花。 梅花长在偏僻的“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它不是由人精心栽种的,它寂寞地开放着。“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在这样的暮色黄昏中,独自挺立开放的梅花难免会有着孤苦无依的愁苦,更何况环境如此恶劣,风雨交加,倍受摧残。这实在令人深深叹息。

下阕抒情, 主要抒写梅花的两种美 德。“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它的其一美德是朴实无华,不慕虚荣,不与百花争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开放,它的与世无争使它胸怀坦荡,一任群花自去嫉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它的其二美德是志节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香气依旧。这几句词意味深长。作者作此词时,正因力主对金用兵而受贬,因此他以“群花”喻当时官场中卑下的小人,而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虽历尽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

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卜算子咏梅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毛泽东

〖原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作为中国***的领袖毛泽东,写这首词本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国***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虽然“已是悬崖百丈冰”,但“犹有花枝俏”--中国***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

宋代林和靖《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梅花是清丽淡雅的,寄托了他“妻梅子鹤”的隐逸情趣。清代宋匡业《梅花》:“独立风前惟素笑,能超世外自归真。”这梅花是超凡脱俗的,表明他与世无争、超然尘世之情思。宋代陈亮《梅花》诗:“一朵忽先变,百花皆落后。”这昭示着梅花独领风骚的品位。元代王冕的《墨梅》诗:“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赞颂了梅的清雅高洁的内在美。

比较阅读相同点(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4)都以梅花自比。不同点(1)梅花的形象不同陆 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象征 屡受排挤的主战派。毛泽东:傲寒俊俏、积极乐观。 象征革命者的坚贞不屈 斗争的精神。(2)感情基调不同陆 游:低沉孤高。毛泽东:积极乐观,充满信心比较

1 关于陆游的咏梅的诗句

2 关于卜算子咏梅的诗句

关于陆游的咏梅的诗句 1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全诗

卜算子·咏梅① 陆游(南宋) 陆游《卜算子·咏梅》扇面书法驿外断桥边,来②⑦ 寂寞开无主。

③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④ 无意苦争春自, 一任群芳妒。

⑤ 零落成泥碾作尘,⑥⑧ 只有香如故。 [1] 概况 作品名称bai卜算子·咏梅① 创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陆游 作品体裁词 注释译文 注du释 ①《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

双调,四十zhi四字,仄韵。 ②驿外:指荒僻之地 驿:驿站 ③无主:无人过问 ④著:值,遇。

⑤一任:完全听凭。 ⑥碾:轧碎。

⑦断dao桥:残破的桥。 ⑧零落:凋零。

⑨选自《剑南诗稿》。

2陆游咏梅诗

卜算子·咏梅

作者陆游 朝代宋

译文对照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3古诗 《陆游》 咏梅

卜算子·咏梅

(陆游作品)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那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和他那不畏强权的精神。

作品原文编辑

卜算子 · 咏梅①

驿外②断桥③边,寂寞④开无主⑤。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⑥风和雨。

无意⑦苦⑧争春⑨,一任⑩群芳⑪妒⑫。

零落⑬成泥碾⑭作尘⑮,只有香如故⑯。[1]

注释译文编辑

字词注释

①卜(bǔ)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卜算子”是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缺月挂疏桐》等。万树《词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骆义鸟(骆宾王)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②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③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④寂寞:孤单冷清。

⑤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⑥更:副词,又,再。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更著:又遭到。

⑦无意:不想,没有心思。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⑧苦:尽力,竭力。

⑨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此指争权。

⑩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任:动词,任凭。

⑪群芳:群花、百花。百花,这里借指诗人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⑫妒(dù):嫉妒。

⑬零落:凋谢,陨落。

⑭碾(niǎn):轧烂,压碎。

⑮作尘:化作灰土。

⑯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2]

白话译文

驿站外断桥旁。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39653765在人间。[3]

4谁知道陆游的咏梅诗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 陆游

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梅花绝句之二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5陆游的咏梅全部诗文

陆游诗词选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朝中措·梅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词:

卜算子咏梅

诉衷情 鹧鸪天 渔家傲 朝中措。梅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谢池春 夜游宫 鹊桥仙 鹊桥仙 渔父·灯下读玄真子渔歌 因怀山阴故隐 追拟 浣溪沙·和无咎韵 好事近·登梅仙山绝顶望海 钗头凤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豆叶黄 渔父

诗:临安春雨初霁 金错刀行 夜登白帝城怀少陵先生 游山西村 书愤 沈园 自嘲 秋思 梅花绝句 剑门道中遇微雨 示儿 渡浮桥至南台 长歌行 关山月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更多的诗词请看:/gushi/luyouhtm

6陆游 卜算子咏梅 诗句是什么

1 原文: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 译文:

驿站外断桥旁。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

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3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7陆游的诗《咏梅》

《卜算子 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 ,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 ,破败不堪的“ 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

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更谈不上会有人来欣赏。

随着四季的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孑然一身,四顾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可是无主的梅呵 。

“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词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与上句的“寂寞”相呼应。

驿外断桥、暮色、黄昏 ,本已寂寞愁苦不堪,但更添凄风冷雨,孤苦之情更深一层 。“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钧,前三句似将梅花困苦处境描写已至其但二句“更著风和雨”似一记重锤将前面的“极限”打得崩溃。

这种愁苦仿佛无人能承受 ,至此感情渲染已达高潮,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 万树寒无色 ,南枝独有花”(道源);它,“万花敢向雪中出 ,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 )。上阕四句,只言梅花处境恶劣、于梅花只作一“开”字,但是其倔强、顽强已不言自明。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 ,它也的确还有“ 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象这象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

况周颐说 :“词有淡远取神 ,只描取景物 ,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 。”(《蕙风词话》)就是说 ,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 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

上阕四句可说是“ 情景双绘”。让读者化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绪——愁!也让读者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

这着实、妙!下阕,托梅寄志。梅花 ,它开得最早 。

“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已);“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是它迎来了春天。

但它却“无意苦争春”。春天 ,百花怒放 ,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有迎春报春的赤诚。

“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

梅花并非有意相争 ,即使“群芳”有“妒心”,那也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嫉妒吧。在这里,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

草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其中却暗含着作者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苟且偷安的那些人的无耻行径。

说“争春”,是暗喻人事;“ 妒”,则非草木所能有。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嶒傲骨。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

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 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 ,这是第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辩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

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的凄惨境遇,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

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不堪入目令人不敢去想像。

读者在此时已融入了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情感中。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上来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上最高峰。

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致”的香味 ,却永远“如故”,仍然不屈服于寂寞无主、风雨交侵的威胁,只是尽自己之能,一丝一毫也不会改变。即使是凋落了,化为“尘”了,也要“香如故”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正是“末句想见劲节 ”(卓人月《 词统 》)。而这“劲节”得以“ 想见”,正是由于此词十分成功地运用比兴手法作者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谢来形容自己。

此时,已将梅花人格化 。“ 咏梅”,实为表白自己的思想感情,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8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全诗

卜算子·咏梅① 陆游(南宋) 陆游《卜算子·咏梅》扇面书法驿外断桥边,来②⑦ 寂寞开无主。

③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④ 无意苦争春自, 一任群芳妒。

⑤ 零落成泥碾作尘,⑥⑧ 只有香如故。 [1] 概况 作品名称bai卜算子·咏梅① 创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陆游 作品体裁词 注释译文 注du释 ①《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

双调,四十zhi四字,仄韵。 ②驿外:指荒僻之地 驿:驿站 ③无主:无人过问 ④著:值,遇。

⑤一任:完全听凭。 ⑥碾:轧碎。

⑦断dao桥:残破的桥。 ⑧零落:凋零。

⑨选自《剑南诗稿》。

关于卜算子咏梅的诗句 1关于卜算子咏梅的诗

卜算子·咏梅百科名片《卜算子·咏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那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

毛泽东曾经创作同名词作,那时毛泽东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词作表现了其乐观的思想,“俏也不争春”体现了梅花的高傲,赞美了民主斗士。目录陆游《卜算子·咏梅》作品原文卜算子·咏梅①概况注释译文作品鉴赏作者简介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郭沫若《卜算子·咏梅》刘克庄《卜算子·咏梅》作品原文译文作品鉴赏作者简介陆游《卜算子·咏梅》 作品原文 卜算子·咏梅① 概况 注释译文 作品鉴赏 作者简介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郭沫若《卜算子·咏梅》 刘克庄《卜算子·咏梅》 作品原文 译文 作品鉴赏 作者简介展开 编辑本段陆游《卜算子·咏梅》作品原文卜算子·咏梅① 陆游(南宋) 陆游《卜算子·咏梅》扇面书法驿外断桥边,②③ 寂寞开无主。

④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⑤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⑥ 零落成泥碾作尘,⑦⑧ 只有香如故。 [1]概况 作品名称卜算子·咏梅① 创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陆游 作品体裁词注释译文 注释 ①《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

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②驿外:指荒僻之地 驿:驿站,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换马匹休息、住宿的地方。

③断桥:残破的桥。 ④无主:无人过问 ⑤著(zhuo):值,遇。

⑥一任:完全听凭 ⑦零落:凋零 ⑧碾:轧碎。 ⑨选自《剑南诗稿》(上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译文 驿亭之外的断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睬。

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2] 意思: 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

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

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写作背景: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

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

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

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

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

(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写出他自己对政治有先见,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陈亮自己整个人格的体现。

陆游这首词则是写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我认为在宋代,这是写梅花诗词中最突出的两首好作品。

作品鉴赏 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 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

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更谈不上会有人来欣赏。

随着四季的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孑然一身,四顾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可是无主的梅呵。

“寂寞开无主”一句,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与上句的“寂寞”相呼应。

驿外断桥、。

2卜算子咏梅古诗词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泪痕_ai

卜算子咏梅卜算子bǔ咏词牌名上阕卜算子·咏梅陆游题目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下阕了解时代,感知作品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背景:作者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一贯主张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通过咏梅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zhuó著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上片写景,写梅花生活环境。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zhuó著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下片抒情,抒写梅花的美德。词的上片有哪些意象?在课本上画出。驿站、断桥、黄昏、风雨思考:梅花所处的环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孤独、寂寞、萧瑟、凄凉•在郊外的驿站旁,破损的断桥,有一株梅花孤独寂寞的开放着,既无人去欣赏,也没人来顾怜。已是傍晚黄昏时分,暮色四起,梅花似乎又在独自伤感和愁苦,何况还要遭受凄风苦雨的侵袭。凌寒独放,只为报春无意争春,本是天生丽质却遭受群

3卜算子《咏梅》的诗句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注释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的大诗人。他生当封建统治阶级向外来侵略势力委曲求和的时代,爱国抱负不为时用,晚年退居家乡。他在《咏梅》词中表现出孤芳自赏、凄凉抑郁的调子。本词用陆游原调原题,但情调完全相反,所以说“反其意而用之”。

附:陆游原词卜算子 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李清照出生于北宋公元1084年,作为婉约派的一代词宗,她的词作清新隽美,意蕴深长,既有对儿女情长的细腻描摹,又有对家国山河的慷慨陈词,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自幼就生活在书香门第,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她的童年生活无忧无虑,传统的家学熏陶又为她的文学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因此,小小年纪的李清照就有着超越同龄人的诗词才华。

李清照在少女时代创作的诗词作品大多是笑语盈盈,青春洋溢的风格。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年仅十八岁的李清照在嫁给赵明诚的时候,就已经在北宋词坛声名鹊起。

婚后,夫妻二人举案齐眉,锦瑟和鸣,他们一起吟诗作赋,可以说是同甘共苦的柴米夫妻,也是心意相通的灵魂伴侣,所谓“佳偶天成”的姻缘也莫过于此。

巧合的是,赵明诚和李清照均有爱好收集金石的习惯,他每次求学回家都会给李清照带回珍贵的金石古籍,两人相对欣赏品味。闲来无事之时,两人还会煮一壶茶,相互猜测 历史 典故出自哪个书籍,玩得不亦乐乎。

而李清照这种安逸舒心的幸福婚姻,前后也不过十几年的光景。随着丈夫赵明诚在异乡出任官职,二人经常聚少离多,在夫妻分别的日子里,思念愁苦涌上心头。李清照作词遥寄相思,才有了我们在语文书本中学到的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样的千古名句。

然而,现实带给李清照的烦恼,却不仅仅是离愁别绪这么简单。北宋王朝在经历了“清明上河图”式的繁荣景象之后,国家的军事防御却在金国铁骑面前瞬间土崩瓦解。

公元1127年,由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率领的金军攻破北宋都城东京(如今的河南开封),城内被洗劫一空,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以及大量赵氏皇亲、后宫嫔妃与贵卿、朝臣等3000多人,也被金军俘虏押解北上到金国,直接导致北宋王朝的灭亡。

从此,天下风雨飘摇,国家陷入一片混乱,各地叛乱开始激增,李清照的生活也再无安稳可言。

作为幸存者的赵氏一脉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如今的河南商丘)被拥立为帝,建立南宋,也就是宋高宗。宋高宗登上皇帝后,既不想迎回父亲宋徽宗赵佶,也不想迎回哥哥宋钦宗赵桓,唯一想要接回来的就是自己的生母显仁皇后韦氏,他派人与金国交涉多次,均未能够让金国放人。

李清照和赵明诚为了躲避战乱,开始踏上了南渡漂泊的旅途。一路上鞍马劳顿,道阻且长,夫妻二人耗费多年心血收藏的金石、古玩、字画等,也在逃难过程中接连不断地散落、丢失。

公元1129年,赵明诚出任江宁知府。一天深夜里,乱党叛变,身为地方长官的赵明诚不仅没有坚守岗位指挥叛乱,反而用绳子翻越城墙上逃跑了。

事后,赵明诚被南宋朝廷革职罢官。李清照虽然看似一个弱柳扶风的女子,却满怀着一腔爱国热血,她替丈夫临阵脱逃的行为深感耻辱。当他们夫妻逃难至乌江岸边时,李清照望着当年楚霸王项羽挥剑自刎的地方,心潮激荡,脱口而出一首名垂千古的 《夏日绝句》:

赵明诚站在李清照的身后,听着她一字一顿的深沉吟诵,羞愧至极。

心灰意冷的李清照本打算和丈夫赵明诚归隐山林,共度余生。然而,在前往归隐途中又收到南宋朝廷的调令,赵明诚被任命为湖州太守。当李清照还没有从亡国之耻、丧宝之痛中走出来,她的生活再次遭受致命打击。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夏天,烈日酷暑当头,赵明诚急着赶路去湖州赴任,结果途中不幸中暑。而他又病急乱投医,吃了大量寒凉的药物,导致适得其反,一病不起,经大夫全力医治也无力回天。

临死前赵明诚留下遗言,要求妻子李清照守护好他们多年珍藏的仅存的金石古籍,继续完成夫妻二人共同编撰的 《金石录》收尾工作。

从此,这对曾经恩爱有加、比翼双飞的夫妻,只剩下李清照一人,形单影只,身世飘零,那一年她已经四十五岁。无儿无女,孤苦无依,山河震荡,家破人亡,李清照的生活一落千丈,她从诗书茶酒的名门妇人沦落成了漂泊不定的亡国遗孀 。

身心憔悴的李清照跟随逃难的难民流落到了杭州,一路上舟车劳顿,饱经风霜,终究抵不过世事的折磨,她最终病倒了。就在孤独无依之时,张汝舟出现在了李清照的视线中,这也成了李清照后半生心中的一块永远抹不去的痛。

张汝舟时任右承务郎、监诸军审计司,这个官职主要负责检查核准军队粮草与俸禄。初见此人之时,犹如儒雅君子,他对李清照嘘寒问暖,照顾的无微不至。这种猝不及防的关怀,犹如雪中送炭,让身心俱惫的李清照再次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于是,李清照没有太多的考虑,毅然决定顶着世俗之风再嫁。

然而人心叵测,生活的真相远比想象中的要残酷的多。婚后张汝舟的野心开始渐渐的暴露出来,原来他一是贪慕李清照当时天下第一才女的名色,二是觊觎李清照所搜集的价值连城的金石文物,想要将人和物俱占。

这些金石字画一部分在逃难中遗失,仅存的那部分李清照也是视如生命,况且《金石录》还没有编辑整理完成,更是不可能拱手相让给张汝舟。张汝舟对此大失所望,夫妻之间的矛盾也开始与日俱增,甚至对李清照恶语相加,拳脚不止。

李清照很快识破了张汝舟的真面目,决心与他离婚。但是按照宋朝的法律,妻子状告丈夫,不管结果是输是赢都要坐两年大牢。可是如果不离婚,李清照的后半生将会是生不如死。

陷入进退两难困境的李清照最终还是决定摆脱虎狼恶夫,宁愿坐牢也要结束掉这段婚姻。

于是,李清照搜集证据,告发了张汝舟营私舞弊、骗取官职的罪行,并且提出离婚。在确凿的铁证面前,张汝舟被流放到广西柳州,而李清照也依照大宋法律被关进大牢。

在赵明诚的表弟、翰林院学士綦崇礼的斡旋营救下,宋高宗赵构答应网开一面,在被关押九天之后,李清照获得释放。她与张汝舟的这段不足百日的荒唐婚姻,也就此宣告结束。

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李清照内心的压抑和苦闷也在她的词作《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尽情释放:

在这首《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中,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李清照因为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动荡不安的哀婉凄苦。

公元1133年,宋高宗赵构再次派上枢密使韩肖胄和工部尚书胡松年出使金国谈判,要求金国送回自己的母亲显仁皇后,顺便慰问被囚于北方的宋徽宗、宋钦宗二帝。李清照满怀激情地创作古诗律诗各一首,为二公送行,诗中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一句,情真意切地表达了李清照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百姓的关切, 对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愿望,充满强烈的爱国激情。

公元1140年,李清照终于将《金石录》整理完成,并写了后序,从此就深居简出,不问世事,在杭州过起了隐居生活。李清照人生后半段的词作,也多以豪放之笔书写悲怆之情,堪称一绝,被后世尊为“易安体”。

李清照一生虽然有过两段婚姻,但并未生儿育女,她在晚年的诗词创作中都透露出生活的凄苦和悲凉。

在读到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时,就连南宋末年的爱国词人刘辰翁也忍不住感慨:“自第一次读李清照这首词,就忍不住潸然泪下。三年过去了,每当拿起它再读一遍,仍会泪流满面。”

李清照从小生长在北宋,童年的无忧无虑和前半生的幸福美好的生活,都来自那段时光。然而到了南宋,家国破裂,颠沛流离,李清照深深体会到世间的离合悲欢与人情冷暖 ,这些沉重的 情感 沉淀下来,都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她晚年的词作里,正如这首《临江仙》所描述的心境:

这首词以咏梅为题,用梅花暗喻李清照自己,表达了形单影只的愁思和韶华易逝的伤感,心中的愁苦如今都化为“剪不断,理还乱”的无尽悲怆。词中还通过今昔悲欢的层层对比,抒发了思乡之情和老来无依的感慨。

尤其是词中最后一句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透漏出李清照内心那种如死灰般的绝望,字里行间,令人唏嘘不已。

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李清照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

身为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词作前半生多写悠闲自在的生活,清新俏丽;后半生则多述悲叹身世, 凄苦哀伤。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然而她却终其一生都没有寻觅到那个宁静安心的居所。

面对人生的坎坷磨难,李清照以坚强不屈的人格和遗世独立的风骨始终在与命运抗争着,桀骜前行 ,也成就了风华绝代的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虽然走了,但她创立的文学瑰宝“易安体”诗词,却在群芳争艳的宋代词坛中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传诵至今。

关于少数民族的故事中,阿尔格齐巧辩汗的故事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阿尔格齐巧辩汗:

从前蒙古族有个专横跋扈的汗,一天,吩咐大臣道:“你出张告示,将能言善辩的人都召进宫来,谁回答问题合我的心意,我就提拔他当法官。”大臣发了告示,聪明的阿尔格齐等被召来了。

汗发问道:“依我看,狼是不会吃羊的。你们说我这话对不对呀?”一个能言善辩的人答道:“是的,狼见了羊产生怜悯之心的时候,是不吃羊的。”汗说:“我说的是狼并不吃羊。而照你说的,狼仍然是吃羊的,”于是将他撵了出去,另一个嘴巴乖巧的人回答说:“狼在肚子吃饱了的时候.就不吃羊。”汗说:“你的意思还是狼要吃羊。”也把那人撵了出去。

最后,阿尔格齐从容不迫地答道:“汗啊,我的主上!您执掌着我们百姓的生杀大权,在您管辖的地方,您是说一不二的人。既然如此,我想,就是狼也得遵照你的旨意,不敢吃羊的。”

骄傲的汗大喜,宣布道:“阿尔格齐回答问题完全合乎我的心意,现在任命他为法官。”不过,汗想刁难阿尔格齐一下,他命人将一张桌面鼓起的石桌抬到阿尔格齐面前,用一只底部是球形的碗向他献茶。随后,他又亲手给阿尔格齐递去鼻烟壶。

对汗王亲手递给的鼻烟壶,不接是不行的;要接,就得把球形底碗放在鼓起的桌面上,这样碗就会滚落下来,惹得大臣们发笑,那也是失礼的;而如果一只手端着茶碗,只用另一只手去接汗王的鼻烟壶,那就会犯对汗王不恭之罪。面对这种刁难,阿尔格齐不慌不忙。

他取下右手腕上的念珠,绕成三圈放在石桌上当碗座,将球形底碗稳稳地放在上面,然后双手恭恭敬敬地接过了汗王递过来的鼻烟壶,舒畅地吸了起来,众大臣见状,都十分钦佩阿尔格齐的聪明机智。

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除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其余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制定和实施民族政功各民族实现平等权利,组织力量对民族名称与族群进行辨别。这项工作,就是民族识别,经过努力,科学家理清了我国民族大家庭的基本构成,确认了56个民族成分,民族识别的顺利进行,为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依据,打下了基础。

  罗隐

  姓名

  姓名: 罗隐

  又名: 原名横 字昭谏

  性别: 男

  生卒年: 公元前833-公元前909

  所属文学时期: 隋唐五代文学

  同时期作家: 杜荀鹤 韩偓

  作家生平

  作家生平

  罗隐

  罗隐(833——909)原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十试不中后有退隐之心,乃更名为隐。罗姓原为中土望族,西晋末,永嘉南渡,门第式微,各奔东西,才由湖南长沙迁徙来新,卜居于新登镇东约一里许的双江村。据说,近村鼍江上蒙有青白二气,待罗隐、杜建徽(吴越大将杜棱之子,后为吴越国太师)出,二气乃消。邑人有诗曰:“独异二公生不凡,青白二气波间吐。”

  罗隐所处的时代正是唐王朝走向衰亡之时,“出身论门第,做官靠援引”,科举考试已徒具形式。尽管罗隐的祖父曾做过县令,父亲也应过“开元礼”,但毕竟已是寒族,这就注定了他乖蹇的命运。吴越国著名文士沉崧评价他说:“龆年夙慧,稚齿能文”,而且“才了十人,学殚百氏,名宣寓县,誉播寰区”。然而,由于缺乏权贵的援引,竟然连试不中。他在《谗书》自序中哀叹说:“生少时,自道有言语,及来京师七年,寒饿相接,殆不似寻常人”。

  罗隐的一生,历唐末文、武、宣、懿、僖、昭、哀七个王朝。《吴越春秋》中说他“十试不中”。他自已在《湘南应用集序》中也提到:“隐,大中末即在贡籍中,然命薄地卑,自已卯至于庚寅,一十二年,看人变化”。可以说,他的大半生过的是仰人鼻息的幕僚生活,足迹遍及浙、苏、皖、赣、湘、鄂、蜀、陕等大半个中国。《鉴戒录》收有这样一则轶事:罗隐秀才赴举之日,于钟陵筵上赠歌妓云英一绝。下第,又经钟陵,复与云英会。云英抚掌曰:“罗秀才犹未脱白耶?”隐虽内耻,寻以诗戏谑曰:“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卿未嫁,可怜俱是不如人。”虽是诗人无奈何的自我解嘲,其味却是那么地辛酸。

  社会政治的腐败,导致诗人残酷的命运,清代的乡贤洪焘老夫子抨击得好:“起李家二十帝而问之,三百年进士科为谁而设?”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诗人再次落第,对科举入仕完全绝望,决计东归投奔钱镠。初为钱塘令,寻迁秘书著作郎,后辟为镇海军节度掌书记。后,钱镠进爵吴越王,表罗隐为司勋郎中,充镇海节度判官、吴越给事中,最后终于盐铁发运使任上,享年七十七岁。

  应该说,诗人的晚年尚算圆满。钱镠出身武夫素来慢士,据说,桐庐文人章鲁风因触怒了他而被沉江底。但对罗隐却颇敬礼有加,赞誉他说:“黄河信有澄清日,人世应难继此才。”《西湖游览志余》记述说:钱氏有国,西湖渔者日纳鱼数桶,谓之“使宅鱼”。隐题《皤溪垂钓图》曰:“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若教生长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结果,“钱览诗大笑,遂蠲其征。”《梦溪笔谈》载:杭州新治,城垒楼橹甚盛,浙帅(钱镠)携僚客观之。隐指“却敌”,佯不晓曰:“设此何用?”浙帅曰:“君岂不知欲备耶?”隐与镠曰:“审如是,何不向里设之?”……镠不悟,后巡衣锦城,武勇指挥使徐绾、许再思挟宣卒为乱,入攻中城,几于覆国……。镠感隐有识见,此后军事上常有咨询。《通鉴记事本未》记有同样内容,毛主席阅后批说:“昭谏亦有军谋”。

  罗隐一生著作颇丰,计有小品文《谗书》五卷约六十余篇,鲁迅评说“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一度成为朝廷禁书,纪昀在修撰《四库全书》时竟不敢收。诗集《甲乙集》收有诗四百余首,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屡考不举“下第”诗,内容充满愤懑不平之情;另一类是“咏物、咏史”诗,讽嘲之言溢乎其间,亦寓有警世之戒。

  毛泽东主席故居丰泽园的藏书中,有罗隐的两本着作——《罗昭谏集》和《甲乙集》,毛主席对其中许多首诗都划有浓圈密点,粗略统计约有九十一首。同志曾在中纪委全会上引述罗隐诗句“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作警句,借此告诫各级领导干部,应以国家利益为重,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罗隐深遂的思想,一千多年后还在熠熠发光。

  罗隐对故乡影响最大的却是有关他的传说故事。1988年编次的《中国民间文学三集成·富阳卷》中收有罗隐传说十四篇,1977年本市民研会编撰的《罗隐的故事》增至五十余篇。这些传说故事,充分地反映了罗隐的铮铮风骨和杰出的睿智,同时也隐约透示了诗人飘泊无依、穷苦潦倒的一生。

  附1:罗隐诗诠

  张宝昌

  罗隐的诗作,历代称誉甚多,评述较少,而铨释者几稀。八十年代中期,蒋祖怡先生一开先河,选注了其中二百余首。笔者课余,曾有效颦之作,谨录几首如下。一孔之见,聊以引玉。

  (一) 桃 花

  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

  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

  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

  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

  桃花艳而易凋,入诗颇多,常喻作薄命佳丽,轻浮之姝,如“人面桃花相映红”、“轻薄桃花逐水流”等。本诗却是自喻之作,以“漠漠香”、“不胜芳”间道自己才华高超,而用“艳拂文君酒”、“红欹宋玉墙”自况文追相如、宋玉。后四句转而抒说自己的冷落凄凉,透示了无限的幽伤。

  《唐才子传》云:“(隐)恃才傲物,众颇憎忌。自以为当得大用,而一第落落,传食诸侯……颇多怨愤”,于此诗可窥一斑。

  蒋祖怡先生诠释此诗“为伤春之作”,大致不差,但不尽然,其中三、四句解为“以美女、美男拟花”殊属未当。

  (二) 柳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诗经》有“杨柳依依”之句,后以此喻友情难舍,至有柳永之“杨柳岸晓风残月”名世,“灞桥折柳”着为送别典范。然罗隐咏柳却一脱窠臼,别蓄新意。是诗,蒋先生诠解为“借柳絮以自叹生活流离无定”,窃意不然。绝句之末句应为点题之句,“绊”乃点睛之笔,讥刺那些专进谗言刻意伤人的奸恶之徒。

  《唐诗纪事》云,昭宗欲以甲科处之,有大臣奏曰:“隐虽有才,然多轻易,明皇圣德,犹横遭讥谤,将相臣僚,岂能免乎!”……其事遂寝。《北梦琐言》亦记述:隐既频不得意,未免怨望,竟为贵子弟所排,契阔东归。黄寇事平,朝贤议欲召之。韦贻范沮之曰:“……(隐)若登科通籍,吾徒为粃糠也。”由是不果召。可见,罗之半生不振,为人排挤亦是一因。“争解垂丝绊路人”不是“伤感自叹”,应是指斥。

  (三) 牡丹花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牡丹又称“富贵花”,骚人誉之“国色天香”,是诗颔联为名句。《红楼梦》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薛宝钗掣得一签,上画一枝牡丹,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

  曹氏为文立意甚深,以牡丹喻宝钗富贵雍容,艳冠群芳,为“金玉良缘”伏笔。有人据此反推原诗为咏杨妃之作,实属牵强。祖怡先生诠释“作者以牡丹的‘秾华’自喻,抒发自己博学多才而功名落落的感叹”,似亦勉强。

  按《艺苑雌黄》对是诗“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