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沧浪亭原文_翻译及赏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水调歌头·沧浪亭原文_翻译及赏析,第1张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宋代·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 水调歌头·沧浪亭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豪放 , 生活述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太湖岸边的景物一片凄凉,明净的湖水环接着洞庭山,浩渺湖泊不见鱼龙的踪影,它们被锁在弥漫的烟雾里。正想起范蠡和张翰的时候,忽然有一只小船载着鲈鱼,迅速驶来,撇开重重波浪。傍晚,暴风雨突扑面而来,只好沿着小洲弯处回航。

胸怀着干一番事业的大志,如今正当身强力壮的年华,耻于投闲置散隐居水乡。为什么壮年时就面容憔悴,容颜变得衰老,白发苍苍?真想在寒冷的潭水中垂钓,但是又担心鸥鸟猜疑妒忌,使鱼儿都不肯游近钓丝旁。还是划著名小舟穿过芦荻去,默默地观看湖面浪涌涛荡。

评析 苏词仅存此一首,作于被迫闲居期间。词人壮年被斥退出官场,个人志向不得施展,内心的愤慨可想而知。词的上片写隐逸之乐。在湖山之间潇洒度日,与“鱼龙”为伍,追慕陶朱、张翰之为人,扁舟垂钓,载鲈归来。自然界的风风雨雨都不置心中,它们也不可能象官场中的暴风雨那样伤害词人了。下片才写出被迫过这种生活的痛苦。宋代文人士大夫皆有“先忧后乐”的济世精神,轻易不言退隐。即使言及隐逸,或者是故作姿态,或者是出于无奈。苏舜钦就是出于无奈。所以,过片明确表示:“丈夫志,当盛景,耻疏闲”,其真实心声是抗拒、排斥这种生活方式。对“壮年”的追问,充满著愤慨不平之气,词人其实并不“潇洒”,并不超脱。故作“垂钓”状,事实上则“又恐鸥鸟相猜”,这依然是词人内心进与退矛盾的形象表露。“无语看波澜”的结局,就是一种不甘心的表示。词人后来再度出仕,就说明了一切。 赏析

全词写作者被贬谪而壮志难酬的彷徨和忧心。上阕写作者隐逸于太湖旖旎风光的乐趣,下阕写作者深感岁月蹉跎而志向难伸的苦闷和惆怅。

从沧浪亭极日远眺,一览太湖风光。虬风物潇洒,澄静深远,烟波浩淼,水流旷远。作者完全沉浸在与天地同乐的沉醉中。其在《沧浪亭记》中说:“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作者自号“沧浪翁”,其人生境界似乎已经达到“乐天”的程度(观代哲学家冯友兰言人生有四种境界:知天、事天、乐灭、同天)。然而,“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突然,某种意识发作猛然将作者拉回到现实中,某种生命的忧思和烦恼在心中升起。而“念”“忽”“急”“还”更是展现了一种意识的时间之流。扁舟急桨,撇浪载鲈,在天地归一的境界中惊现了人生的繁忙和生命的艰难。“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则昭示了人生之路的风雨猝然与曲折蜿蜒。上阕之转折在于“忽”字,将自我生存的意识唤起,从而使得作者脱离归隐自然的混沌状态,而有意识于生存意义的危机。

“沧浪亭”取意于屈原《渔父》所载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精神。表达了古代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故而可以看出,苏舜钦始终摆脱不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情结。很自然回响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大夫精神。苏舜钦被削职时正值人生壮年(37岁),因此对“华发改朱颜”有深切的担忧。欲对历史寂寞有所克服和超越,不甘于生命的淡出,便是上阕一“忽”字所拉出的本意。作者欲凭临寒潭隐居,却担心不被鸥鸟信任和接纳自然是托辞,生命看不到出路,时间正黯淡著光芒,未来之路不明朗,施展抱负的机会太渺然,这才是根本的痛苦。因此,全词以那种看似闲适却以充满反抗与无奈情绪的“无语看波澜”的情景收场。正点出这句真理:所谓波澜便是世间,世间便是波澜。

创作背景 本词是苏舜钦的仅存之词。北宋庆历四年,范仲淹、札衍等人推行“庆历新政”,苏舜钦被范仲淹推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保守派想打击改革派,弹劾他监守自盗,被撤职流寓苏州。并在此购下了一处荒废不堪却很幽静的花园,临水买石筑成沧浪亭之后,写有著名的《沧浪亭记》。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苏舜钦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宋代·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豪放 , 登高 , 写景 , 长江抒情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宋代·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豪放 , 叙事 , 抒情壮志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宋代·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

水调歌头·沧浪亭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豪放 , 生活述志

兵法书籍不完全记载有:

《八阵总述》 《美芹十论》 《太公兵法》

《百战奇略》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太公兵法》佚文附录

《便宜十六策》 《乾坤大略》 《太公金匮》

《兵制》 《潜夫论》 《太公阴谋》

《策林》 《权书》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 《群书治要六韬》 《尉缭子》

《范子计然》 《三略》 《卫公兵法辑本》

《古今刀剑录》 《三十六计》 《握奇经》

《鬼谷子》《神机制敌太白阴经》 《吴子》

《何博士备》论 《守城录》 《武侯八阵兵法辑略》

《黄帝问玄女兵法》 《水战兵法》辑佚 《武经总要》(后集上)

《几策》 《司马法》 《武经总要》(后集下)

《将苑》 《司马法》逸文 《言兵事书》

《军政、军志辑佚》 《素书》 《阴符经》

《历代兵制》 《孙子兵法》 《曾胡治兵语录》

《练兵实纪》 《孙子略解》 《战略》

《刘子》《孙子算经》 《鹖冠子》

《六韬》 《孙膑兵法》

在汗牛充栋的中华古籍文献中,有一类不得不提的,那就是兵法。这些在血与火中锻造出来的瑰宝,产生了无数的军事至理名言,至今仍闪烁着古人的智慧之光。“兵者,诡道也”,孙子的这句名言很好的反映了中国古代兵法思想的核心,那就是“谋略”: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等。在现代军事条件下也许这些都已不堪大用,但对于我们研究历史、学习古人的思想方法以及在现代的日常生活和国际交往中,仍具有不可忽略的参考价值。

中华文明起源较早,随着商代甲骨文字的诞生,文字记述开始发展,到了西周时期,开始出现正式的文字文献。这时兵法书籍的代表人物便是吕尚。吕尚就是我们熟知的姜子牙或姜太公,他辅佐文王灭商建周,是杰出的韬略家、政治家和军事统帅,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他留下的兵法典籍包括《六韬》、《太公阴谋》、《太公金匮》、《群书治要六韬》、《太公兵法》,其军事韬略、战争谋略、战法战术、军队建设、战争准备等思想高明、深邃,奠定了他作为兵家鼻祖和千古武圣的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百家争鸣,兵法著述也进入历史上第一个辉煌时刻。先后问世的兵法书籍精辟深刻,令人目不暇接。春秋晚期孙武作《孙子兵法》,是现存我国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的内容,包括对战争、军队的基本问题的论述和战略、策略、作战原则、方法等,里面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哲学思想。春秋时期还有一位自称鬼谷先生的王诩作《鬼谷子》。鬼谷子是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故此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但《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稍后的战国时代,卫国人吴起写《吴子》,《吴子》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宋代颁定的“武经”之一,与《孙子兵法》并称,军事思想颇为丰富。齐国人孙膑作《孙膑兵法》,《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此外,范蠡的《范子计然》,尉缭的《尉缭子》等都是有名的兵书。

汉代的黄石公是又一个兵法大家。他的《三略》也叫《黄石公三略》,杂采儒家的仁、义、礼;法家的权、术、势;墨家的尚贤;道家的重柔;甚至还有谶讳之说。全书讲政治策略手段较多,而直接讲军事的反而较少。传说此书黄石公传授给张良,为刘邦建汉立下了不灭之功。后世流传的还有黄石公的《索书》。此外,汉初曹错的《言兵事书》是针对当时匈奴犯境而提出的军事对策。

魏晋南北朝时期。诸葛亮有《将苑》、《阴符经》、《武侯八阵兵法辑略》、《便宜十六策》等。其中《将苑》又称《武侯将苑》、《武侯心书》、《新书》等,以为将之道为核心,展开论述,内容涉及择将之道、为将之道、用兵之道、取胜之道等多个方面。曹操有《孙子略解》即《孙子注》,它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

晋初司马彪《战略》一书,是汉语“战略”一词的最早起源。晋武帝时西平太守马隆有《握奇经》又名《握机经》,是中国古代八阵布列的兵书。南朝陶弘景《古今刀剑录》为研究我国古代刀剑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唐宋时期。李靖录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和《卫公兵法辑本》。唐李筌的《神机制敌太白阴经》论述战争成败,含丰富内容。北宋何去非《何博士备论》为宋代重要兵书,分别论及先秦至唐代重大军事事件和军事人物,多有卓识,论理雄辩,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曾公亮、丁度主编的《武经总要》是北宋的一部大型综合性兵书,也是我国第一部官修兵书。南宋陈规《守城录》是中国宋代城邑防御的专著。南宋陈傅良《历代兵制》阐述了后代兵制对前代兵制的继承和发展。

历史车轮进入明清。刘基的《百战奇略》》总结了前人的战争经验,是中国古代享誉很高的一部著名军事理论书籍。民族英雄和著名军事家戚继光撰写的重要兵书《练兵实纪》是戚继光练兵实践经验的总结。明末何守法的《投笔肤谈》是一部颇有影响的古代军事理论著作。明末清初王余佑《乾坤大略》是一部专讲战略的兵书。

除此之外,历史上散见的兵法类书籍更是不胜枚举。如《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还有非专著类的各种论述军事思想、作战战略和战术战法等的文章篇目。

范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杰出的军事家,高瞻远瞩的谋略家,也是商人所尊奉的商圣。他一生虽然经过许多曲折而坎坷的道路,但功业显赫,成就斐然。从政时,灭吴霸越,挽救了处在危亡中的楚国;经商时,三致千金,而散给贫苦中的亲朋。范蠡的事业轰轰烈烈,几乎尽人皆知。但也有两件事确属范蠡的亲身经历,而没引起人们的重视,还有一件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实际却不存在。本文所要谈的就是这三件事。

  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离越至齐,改名为鸱夷子皮,“治产至数千万,齐闻其贤以为相。蠡叹曰:‘居家则致千鑫,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尽散其财,间行以去,止于陶。”据上引文字说明,范蠡到齐国不仅发家致富,而且被任命为相,因他感到“久受尊名不祥”,于是乃弃官而潜行去陶(山东定陶),其实这是遁词,而真实目的是为躲避一场政治灾难。按范蠡至齐时,田成子正在掌权,所谓“齐闻其贤以为相”,只能是田成子闻其贤而任命他为相。这就说明范蠡到齐国后,就参与了田成子集团的政治活动。对此《史记》、《国语·越语》、《越绝书》、《吴越春秋》虽无明确记载,但从其他古籍中却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和有益的线索。

  《墨子·非儒下》:“孔某(孔子)乃惠,怒于景公与晏子,乃树鸱夷子皮于田常之门。”

  《韩非子·说林上》:“鸱夷子皮事田成子。田成子去齐,走而之燕,鸱夷子皮负传而从。”

  《说苑·指武》:“田成子与宰我争。宰我夜伏卒将以攻田成子,鸱夷子皮闻之,告田成子。”

  《淮南子·汜训论》:“昔者齐简公释其国家之柄,而专任其大臣,将相摄威擅势,私门成党,而公道不行,故使陈成田常、鸱夷子皮得成其难,使吕氏绝祀,而陈氏有国者,此柔懦所生也。”

  关于上引四条资料,研究中国古代史的人一看便知有两条与史实不符。因为范蠡于公元前473年入齐,而齐简公早在公元前481年已被田常所杀,而孔子在公元前479年已逝世,故《墨子》和《淮南子》中所讲的范蠡与孔子、齐简公之事,纯属虚构,并非史实,是很容易辨别清楚的。但《韩非子》和《说范》所讲的范蠡与田成子的关系,就不好排除了。所以关于范蠡与田常的关系问题,还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将来考古新发现也有可能揭开这个谜底。现在话还要说回来,田常既已任用范蠡为相,范蠡为什么还要放弃相职而间行去陶呢?这可能与范蠡离越去齐有相同的原因。田常为了专权,连齐简公都敢杀。范蠡身为齐相,时间长了难免与田常发生权力冲突,范蠡不走其后果可想而知。况且范蠡又是一位不恋权势之人,他一走就可以摆脱政争的漩涡,当然出走就成为他必然的选择。过去认为田氏代齐为大逆不道,范蠡进入田氏集团是一大污点。现在认为田氏代齐是新兴地主集团向旧贵族的夺权斗争,范蠡为齐相是帮助田常进行政治改革,是进步行为,可以大书一笔了。  一般人都知道范蠡致富是靠经商,因此被尊为商圣。其实不然,范蠡除经商外,还经营过渔业和饲养业,而且能把养鱼和饲养牲畜的经验和技术,无条件、无代价地传授给别人,希望与大家同富,并因此而传为佳话。

据《史记·越世家》记载,范蠡初到齐国,“耕于海畔,苦身戳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千万。”说明范蠡初到齐国时,是靠父子艰苦努力“耕于海畔”而致富的。但我们对“耕于海畔”,不能理解为是单纯从事农耕,更可能是经营渔业,或农、渔兼营。《齐民要术·养鱼》记载有范蠡的养鱼经验。“朱公曰:‘夫治生之法有五,水畜第一。水畜者,所谓鱼池也。以六亩地为池,池中有九洲,求怀子鲤鱼三尺者二十头,牡(公)鲤鱼长三尺者四头。以上二月上庚日内池中,令水无声,鱼必生……至明二月,得鲤鱼长一尺者十万五千枚,三尺者四万五千枚,二尺者万枚,枚值五十(文),得钱一百二十五万。至明年,得长一尺者十万枚,长二尺者五万枚,长三尺者五万枚,长四尺者四万枚,留长二尺者二千作种,所余者皆货(卖),取钱五百一十五万,候至明年,不可胜计也。’”以上所介绍的是范蠡养鱼经验的总结。但这些实践经验是在什么地方获得的呢?我认为在“耕于海畔”的可能性最大。辽阔的海畔,是养鱼的最佳场所。

  《齐民要术·序》记载有一位鲁国贫士猗顿,曾向范蠡请教致富之术,范蠡说:“欲速富,畜五粽。”又说:“畜五粽,子息万计。”所谓“畜五粽”,就是饲养牛、马、猪、羊、驴,后来猗顿就以此致富。《史记·货殖列传》说猗顿以盐起家,但注引《孔丛》却说在猗顿请教陶朱公致富之术后,“乃适河西,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赀拟王公,驰名天下。”说明猗顿确实是以饲五粽致富。范蠡精通饲养之术,也应是他实践经验的总结,那么范蠡在什么地方经营过饲养业呢?最大的可能是在陶。陶有平原沃野适宜饲养业的发展,与经营粮业并举,产销问题都容易解决。

  以上情况说明,范蠡是一位生财有道的多面手,能经商、养鱼、饲养牲畜,尤为可贵的是他有个善良愿望,愿意别人和他共同致富,而且致富之后,能分散财产济困扶贫,故司马迁赞颂范蠡是“富好行其德者也”。生财有道,富而能仁,获得“商圣”的尊称,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但在历史文献中却找不到踪迹。专记越史的《国语·越语》、《越绝书》、《史记·越世家》以及《吴越春秋》、《史记·货殖列传》均不见范蠡与西施的恋爱关系。从史实考察,范蠡故里在楚国三户(河南南阳境内),西施家住越国诸暨苎罗村,年轻时范蠡与西施都没离开过家乡,不可能有见面的机会,更不能成为情侣。范蠡入越后,身居高官,也不可能去诸暨去见浣沙女西施。勾践为了腐化吴王夫差献美女西施、郑旦于吴,此时范蠡有见到西施的机会,但范蠡也不会从中插上一脚,去和西施谈恋爱。关于是谁把西施献给夫差的,史书记载不一。《越绝书》说是文种送去的,范蠡就成了局外人。《吴越春秋》说是范蠡送去的,在此国难当头之际,范蠡只会敬佩西施为国献身精神,哪里还有心思去和西施谈恋爱。但小说戏剧为什么把范蠡与西施的关系,描绘的那样情意绵绵,温情脉脉,难舍难分,甚至还说范蠡离越后,携带西施遨游四海。我认为这主要是文学家们对西施的同情,想给西施找一个理想的归宿,而这个理想的归宿,则非范蠡莫属,但这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已。据史书记载范蠡确实有一位夫人,生了三个男孩,但这位夫人决不是西施,尽管我们在感情上希望她就是西施。基于同样感情,我希望戏剧中范蠡与西施的情侣关系,永远演下去,小说中的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永远传下去。

  臧励龠乐的《中国人名大辞典》设有“西施”条目,说“越王勾践败于会稽,范蠡取西施献于吴王夫差。吴亡,复归范蠡,从游五湖,或云吴亡,沉西施于江,以报鸱夷,未知孰是。”这是根据传说而采取存疑态度。其实由于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西施的归宿也只好千古存疑了。

道教创始于东汉末年。自此以后就有了道士,所以中国古代第一位道士出自于东汉末年。

帝——中华民族的始祖、道家的始祖

史料:黄帝是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黄帝即位于公元前2697年。道家把这一年作为道历元年。传说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公元前2697年,20岁的黄帝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又因他以土德称王,土色为黄,故称作黄帝。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后,又登过王屋山,得取丹经。并向玄女、素女询问修道养生之法。而后,回到缙云堂修炼,他采来首山铜,在荆山下铸九鼎,鼎刚刚铸成,就有一条龙,长须飘垂来迎黄帝进入仙境。黄帝当即骑上龙身,飞升而去。

点评: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也是道家道教的第一位始祖、所以中华民族华夏炎黄子孙与国教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微妙关系。

姜太公——周朝军师、奠定大周八百年基业

史料:姜子牙(公元前1156年-前1017年), 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先后辅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然败落,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去昆仑山求仙,拜元始天尊为师,后修仙不成,被天尊派下山,在俗世中算卦为日。但姜子牙虽资质不好,而志不短,无论修仙不成也好,还是算卦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姜子牙半生寒微,择主不遇,飘游不定,但他能动心忍性,观察风云,等待时机,终遇明主,辅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兴周。

点评:一代道门传奇人物、以至于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鬼谷子——门下培养四大弟子、合纵连横天下知名

史料:鬼谷子,姓王名诩(或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战国时期卫国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周阳城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是先秦诸子之一。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道教认为鬼谷先生为“古之真仙”,曾在人间活了百余岁,而后不知去向。《鬼谷子》一书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民间亦有传说鬼谷子是命理师的祖师爷,在道教中鬼谷子尊号为玄都仙长。

点评:鬼谷子是道教的洞府真仙,被尊为玄微真人,又号玄微子。鬼谷子住在鬼谷洞天,是为了在凡间度几位仙人去洞天。无奈苏、张、孙、庞诸弟子皆尘缘未尽,凡心未了。不小心导致天下大乱。

范蠡——道商祖师、吴越功臣

史料:范蠡,字少伯,汉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淅川县)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目前社会上广为认可的范蠡学术思想传承关系为:老子——计然——范蠡——猗顿。范蠡的老师计然,原姓辛,是当时天下闻名的战略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为老子门下“玄元十子”之一。王振川先生经过考证后认为,范蠡不但是计然的弟子,而且在他的人生中,应该也得到过老子的亲自指教。范蠡跟老子有直接的传承关系。

点评:作为一代道家高人、一生无为而治、功成身退、却被说成是儒商之祖、不知道这些专家教授怎么想的、对历史太不负责任。要知道、在历史上、当官的不一定都是儒家、百家都可以主宰历史潮流。真正的幕后高人其实是道家、所谓外儒内道、高手都隐藏在背后。

徐福——东渡日本、历史由后人评论

史料:徐福,字君房,秦朝时齐地人,当时的著名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帝在第一次巡游海上时,曾派徐福出海远航,徐福一去不返。《史记》中说,“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徐福东渡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徐福是中国兵家泰斗鬼谷子先生的徒弟。鬼谷子先生曾任楚国宰相,后归隐卫国授徒,鬼谷位于河南省淇县淇谷云梦山,因鬼谷子先生在此授徒为名。鬼谷子常年隐居云梦山并在此教徒授艺。张仪、苏秦、孙膑、庞涓、毛遂、徐福等都是他的弟子。鬼谷子的高徒中,徐福在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之后。

点评:道士的前身是方士、在上古三代远古时期又称巫师、到汉朝末年才正式称为道士、徐福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道士、有太多的政治因素及历史传奇、至于是不是日本天皇之祖、不能轻易开此等玩笑。

张良——汉朝第一开国功臣、张天师之祖

史料:张良,字子房,汉初大臣。因为他在推翻秦朝暴政后,对灭楚兴汉有功,刘邦称赞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汉朝建立后,张良被封为留侯。张良不慕名利,不贪享荣华富贵,放下这既得利益,去认真修炼,入白云山,师事黄石,号赤松子。最后成仙而去。张道陵、道教的第一位开创及组织者、是张良八世孙、张天师的祖庙也是祭祀张良的家庙、叫“留侯家庙”、现在江西鹰潭龙虎山上清古镇。

点评:作为大汉开国功臣、一生不图荣华富贵、功成身退、比之韩信等有较好的结局、但是似乎历史上所有的道家高人最终都是如此、出山不是为了贪图名利、而是拯救苍生、一旦了却心愿也是归隐之时。

张角——第一个道教大规模组织者、起义军领袖

史料:张角(?-184年),钜鹿(治今河北平乡)人。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他因得到道士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遂以宗教救世为己任,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组织群众,约于灵帝建宁(168-172)初传道。中平元年(184),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率领群众发动起义,史称“黄巾起义”。不久张角病死,起义军也很快被汉朝所镇压。

点评:作为一个老道、伸张民族大义、替天行道、公然带领道众起兵造反、虽然后来遭到失败、但是道士起义这个风气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至隋初、影响了几百年的中国历史、不可不谓之深刻。

华佗——著名道家方士却不得善终、真乃千古奇冤

史料:华佗(145年-208年),字元化,幼名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东汉末年的方士、医师,其事迹见于《后汉书·方术列传下》、《三国志·方技传》及《华佗别传》。华佗与董奉、张仲景被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

点评:作为一代著名方仙道士、建安三神医、其中与之齐名的董奉、也是道士、称杏林真人、然董真人一身隐居山林、治病修行、最终得以善终、要是华佗真人不应流氓曹操之诏、或许结局回异。虽然自己舍身取义、自知大势所趋、但也为天下苍生及历史留下无限之遗憾。

诸葛亮——辅佐昭烈皇帝、三分天下

史料: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水)人也。”诸葛亮在隆中“隐居”了10年(公元197年至207年)。这期间,他结识交往了司马徽、庞德公、徐庶等有识之士。被庞德公称为“水镜先生”的司马徽,原本就是道家弟子。他认为诸葛亮非常人,必将为社稷之重臣。为了适应以后的局势,他劝说诸葛亮利用隐居的时机前往武当山拜师学道,为以后行军打仗、掌管朝政所用。不久,他又悄悄返回隆中。就在这时,刘备到荆州,他为了摆脱力单势孤的困境,迅速扩大其势力,急于寻求有智谋的人辅佐自己,便四处访求贤才,于是“三顾茅庐”。诸葛亮辅佐刘备,在多次重大战役中,诸葛亮常以山人(道人)自居,并头戴道帽、身着道袍。明李贽《藏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亮作木牛流马运来集斜谷,乃神力也。司马懿使人视亮,独乘素舆,葛巾毛扇,指麾三军,随其进止。懿叹曰:诸葛君可谓仙道矣。”另据《容斋随笔》卷第“三八记载:“公(孔明)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司马懿叹曰:诸葛公天下奇人。”

点评:诸葛亮在历史上名气太大了、虽然难免有神话的成分和渲染、但是不可否认、诸葛亮铁定的道家朋友圈子以及道家身份、但也有无知学者、硬把诸葛亮说成是儒生、试问、就算诸葛亮是儒生、他身边的水镜先生、徐庶等人、也是儒生?要真是如此、儒家之人早就隐居山林世外、或者为人指点江山左右历史、何必再苦读诗书甘为臣下。诸葛亮之智慧、言行、为人处世、著述思想、远非儒家之人能够企及、必是道家高明之士、当然自古高道都是博通三教、精悉诗文、归宗大道。作为一代高道、略通儒术、是正常的、但岂能窥一斑而见全豹呢。

左慈——经常戏弄曹操、游戏世间

史料:左慈(156?--289?),字元放,东汉末方士,汉族,庐江(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在道教历史上,东汉时期的丹鼎派道术是从他一脉相传。道教内称称“太极左仙翁”、据传善道术,尝与曹操宴,操欲得松江鲈鱼,慈以铜盘盛水钓得,操大喜。后在郊宴中他以幻术悉取操从人酒脯以饷客,被操追杀而隐身循形,复见于羊山头隐入羊群,卒不可得。《后汉书·方术列传二》:“赞曰:幽贶罕征,明数难校。不探精远,歇感灵效?如或迁讹,实乖玄奥。”

点评:汉末三国著名方仙高道、在教门内部传有盛誉以及崇高历史地位、在民间江湖、游戏神通、游走于各路诸侯及皇侯将相之间、嘲弄调戏、就是奸贼曹阿瞒也对他无可奈何、可见此人道术之不一般。

孙恩——继张角之后、又一个道士起义领袖

史料:孙恩(?~402)为东晋五斗米道道士和起义军首领。字灵秀。祖籍琅琊(今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境南),家族世奉五斗米道,是永嘉南渡世族。399年起兵反晋,余众由孙恩妹夫卢循领导,世称“孙恩卢循之乱”。东晋隆安二年(398),爆发王恭之乱,孙泰以为晋祚将尽,孙恩逃,聚众百余名立志为孙泰复仇。元兴元年(402)三月,孙恩进攻临海失败,跳海自杀。

点评:继张角之后、又一个起兵造反的著名老道、且自称天师、曾经屡攻三吴、威胁京师、虽不以成败论英雄、其精神不可不谓猛烈。

王羲之——天师道世家道士、一代书法大家

史料:作为历史上首屈一指的书圣王羲之,出身于声名显赫的“王谢世家”,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的浸润与熏陶;但这个“世家”又“世事张氏五斗米道”。王羲之自青年时代起就跻身仕途,但同时又是一名虔诚的天师道信徒,这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但如果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他一贯的思想轨迹加以探索,却也毫不奇怪。《世说新语》所载他与谢安共登冶城时的一番谈话,即是例证。王说:“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事实上,他也确乎有过“弘济之志”,他曾撰文论述蜀汉诸葛亮的功业才智,称其为“命世大才,以天下为心”,并以此自勉。但在这同时,确实又殷切期盼能远离尘世的喧嚣去修身养性。在他刚踏上仕途任秘书郎时,就曾对朋友说过:“吾为逸民之怀久矣。”从表面上看,他的“弘济之志”与他的心存高远,希冀寄情山水、求真悟道,似乎构成了他长达三十年仕宦生涯中的一对矛盾;但如果从王羲之的思想内质看,恰恰也表现了他作为当时乱世中的优秀知识分子“以道为本,以儒为用”的自然冲淡的老庄思想与“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道德观念的有机和谐的结合。不过说到底,就他个人理想而言,始终是做一个世外高人,一个修身养性的天师道方外之人。我们认为,从这样的角度去看待王羲之仕宦生涯中的立身行事,应该说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点评:不管是文人、是书法家、是儒生、是道士、都不重要了、但是王氏一族、却实是天师世家的忠实信徒与传统者、虽然王氏一生、徘徊在仕途、书法艺术、以及修真道士这三个角色之间、但是他的内心世界、是没有忘记修道的根本的、所以在临走的前一年已归隐炼丹。

祖冲之——天师道世家、有名数学大家

史料:祖冲之( 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南北朝时期人,汉族人,字文远。生于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著作有《释论语》、《释孝经》、《易义》、《老子义》、《庄子义》及小说《述异记》等,但早已失传。汉中张鲁被曹操迁邺之后,天师道在北地有所发展,后又到江南各地。由晋、宋、南齐、梁、陈、魏、北齐、周、南、北等朝,特别有些家族信仰天师道,故用"之"以及"道"字。中国古代家族,最重避讳,过去对此则甚不理解,后读陈寅恪先生著作,乃恍然有所了解,乃知天师道世家,故此不避家讳也。

点评: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考证、祖冲之等人当时都是天师世家信奉者、但是遗憾的是、关于这方面的历史资料、实在太少、从祖冲之的著作上面看、其对老庄易学等学问是很精通的、所以为道家之人、亦不奇怪、历史上的医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天文地理学、其源头、都是来自道家的学问、道家是历史上科学文化学术之集大成者。

陶弘景——山中宰相、茅山宗祖师、化学家之祖

史料:陶弘景,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集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等。生于江东名门。祖陶隆,于南朝宋时侍从孝武帝征战有功,封晋安侯。父陶贞宝,深解药术,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有《陶隐居集》,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帮助修订《本草集注》。卒谥贞白先生。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阅为务。”(《南史》)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陶弘景在医药﹑炼丹﹑天文历算﹑地理﹑兵学﹑铸剑﹑经学﹑文学艺术﹑道教仪典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以对于药物学的贡献为最大﹐这又和炼丹有关。

点评:陶弘景究竟是什么人呢?作为政治人物、却住在山里面、不上朝、皇帝都对他奉若神明、很特别。但同时呢、又是医学大家与炼丹化学大家、是中国古代十足的科学家人物代表与领袖、其对于外丹化学以及中医道医学的贡献、在历史上也是举足轻重的。最重要的、他还是道教茅山宗上清派的奠基人与开山祖师、茅山道士都得尊崇他为老祖宗。同时他还是文学大家、国学大家、对于当时历史所有的学问、几乎无一不览、无一不通、难怪帝王将相及社会名流都是他的忠实信徒。

魏征——初唐著名宰相、贞观之治名垂千古

史料:魏征(580-643)字玄成,河北魏州曲城人,祖籍为四川省广元剑阁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太宗即位/先充谏议大夫,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后进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贞观十七年正月戊辰(十七)日(643年2月11日)病卒于任。魏徵曾主持《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的编撰工作,撰写了《隋书》的序论与《梁书》、《陈书》、《北齐书》的总论。另有《次礼记》20卷,和虞世南、褚遂良等合编的《群书治要》(一名《群书理要》)50卷。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在唐时王方庆所编《魏郑公谏录》和吴兢所编《贞观政要》两书里。

点评:道士出山而能够名垂千古、文武双全、辅佐帝王、中兴大唐而开启贞观之治的有名历史盛世局面、魏征可谓历史上不多得的道士。而且还主持修编多种历史丛书以及重要文献、类似这样的人、也只有元朝的耶律楚材、以及明朝的和尚军师姚广孝能够与之媲美了。

孙思邈——药王孙真人、无有过其神

史料:孙思邈(541-682),汉族,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孙思邈幼年体弱多病,汤药之资而罄尽家产。他自幼聪明过人,日诵千言,西魏大将独孤信赞其为“圣童”。他通百家之说,崇尚老庄学说,兼通佛典。他生于西魏大统七年(公元541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一百四十一岁。

点评:自古道门内部有“十道九医”之说、就是说道门里面、十个道士九个都会医术、不知医不足以为道士、中医在上古时期是没有这个名称的、上古时候都叫道医、医学是掌握在道士的手里的、后来逐渐流传到社会上、而形成了所谓的中医、但是真正的医学高手、都是隐藏在道士内部、历史上道士之中的神医屡屡皆是、但是论名气、论功德、论著作及历史影响之大的、恐怕没有能够超越药王孙真人的了。

吴道子——著名大画家、神仙吴真人

史料:吴道子(680-759年),汉族人,玄宗赐名道玄。是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唐宣宗847年)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画史尊称吴生。河南阳翟(今河南省禹州)人,大约生于唐高宗朝(约685年左右),卒于唐肃宗朝(约758年左右)。少孤,相传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未成,乃改习绘画。曾在韦嗣立幕中当大吏,做过兖州暇丘(今山东兖州)县尉。漫游洛阳时,唐玄宗闻其名,任以内教博士官,并官至宁王府友,改名道玄,在宫廷作画。开元年间,玄宗知其名,召入宫中,让其教内宫子弟学画,因封内教博士;后又教玄宗的哥哥宁王学画,遂晋升为宁王友,从五品。道教中人更呼之为“吴道真君”、“吴真人”。苏东坡在《书吴道子画后》一文中说:“诗至于杜子美(甫),文之于韩退之(愈),书至于颜鲁公(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能事毕矣!”一代宗师,千古流传。

点评:一代道门艺术大家、精通诗书画文、可谓当时艺术家之至尊人物与集大成者、但同时又是修道高人、也正是因为有这个道家的修行、才能有如此高深之艺术造诣、不是凡夫俗子可以比拟。

李泌——南岳衡山高道、辅佐三代帝王

史料:李泌(722---789),字长源,京兆(今西安)人,唐朝大臣。天宝中,自嵩山上书论施政方略,深得玄宗赏识,令其待诏翰林,为东宫属言。为杨国忠所忌,归隐名山。安禄山叛乱,肃宗即位灵武,召他参谋军事,又为幸臣李辅国等诬陷,复隐衡岳。代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又屡为权相元载、常衮排斥,出为外官。后来,李泌在游衡山、嵩山时,“遇神仙桓真人、羡门子、安期生先生降之,羽车幢节,流云神光,照灼山谷,将曙乃去,仍授以长生、羽化、服饵之道,且戒之曰:‘太上有命,以国祚中衰,朝廷多难,宜以文武之道,佐佑人主,功及生灵,然后可登真脱屣耳。’”(《邺侯外传》)这段记载明显带有神话色彩,但也说明了李泌早年有过进山修道的经历。从此以后,李泌就长期绝粒食气,修黄老谷神之要。

点评:作为一个道士政治家、辟谷大师、修炼高人、能够在宫廷当朝议政、而且还穿着道服、在皇宫修行、经常指点江山国事、军政大事、辅佐几代帝王、唐氏家族、不但参与国事之谋划、还参与皇帝家事之左右、可谓于国于家、都有莫大之贡献功劳、而且最终得以功成身退、归隐山林、继续修炼成仙、这样一个隐秘之客、实属稀有。

李淳风——唐朝宫廷天文学家、传奇高道

史料:李淳风(602-670),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岐州雍人(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李淳风的《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其父李播,隋朝时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以秩卑不得志,弃官而为道士。”李播“颇有文学,自号黄冠子,注《老子》,撰方志图文集十卷,”并做《天文大象赋》。从小被誉为“神童”的李淳风在其父的影响下,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天文、地理、道学、阴阳之学,9岁便远赴河南南坨山静云观拜至元道长为师。17岁回到家乡,经李世民的好友刘文静推荐,成为李世民的谋士,参与了反隋兴唐大起义。618年,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李淳风成为秦王府记室参军。唐贞观元年(627年),李淳风以将仕郎直入太史局。在置掌天文、地理、制历、修史之职的太史局,李淳风如鱼得水,充分展现其才智,鞠躬尽瘁40年。

点评:李淳风作为大唐一代官方天文学家、数学大家、在当时官方地位以及当时的历史文化地位、是很有影响力的人物、道士自古都是精通天文地理之学、以及易学数学等学问、历史上有名的道士天文地理学家还有元朝赵友钦真人、朱思本真人、以及清朝李明彻真人等人。道家的学问、都是历史上领先的科技学问、当世的一流学问、很多大儒的学问都是没法和道家人物相比的、相反道家却能够通晓儒家之学、所以在古代、帝王将相见了道士都要三跪九叩、这就是对道家的尊崇。

李白——上清派一代高道、世称诗仙太白李真人

史料: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五岁时随家人定居于昌隆(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李白少时,好任侠,且喜纵横。昌隆所在的绵州地区,自汉末以来,便是道教活跃的地方。因此,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道士隐居于眠山,潜心修道,多年不进城市。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

点评:李白作为一代文化名流、一生与道教有着不解之缘、在道教内部又称之为“太白李真人”。李白与当时多位高道都交往很深、相互学习道法、自身也是文武双全、时而隐居修炼、时而仗剑行走、虽然得玄宗皇帝召见、却没有参与政治斗争、而是继续放荡江湖之间、李白之道教度师为大唐国师、茅山上清派一代宗师“司马承祯”、纵观太白一生所作之诗文、岂是世间庸俗文人能比、李真人之称是无愧的。

中国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与越国大夫范蠡是师生关系。

首先,从年代上讲,世所公认,老子长于孔子约二十岁,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71年。范蠡助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了吴国,这是公元前473年的事。这年,老子九十八岁。范蠡约三十岁从越王,二十三年报越,因此这年范蠡约五十三岁,老子长范蠡约四十五岁。所以,他们都是春秋末年同时代的人。老子长寿,古者上寿一百二十岁,老子应有这个寿数,司马迁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岁。据我看老子至少应是上寿之人。范蠡从越国“功成身退”,十九年三致千金,最后卒于陶,去世年纪约七十四岁,可以说,老子在范蠡去世后,还健在。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史记·越世家》、《史记·货殖列传》、《国语·越语下》、《吴越春秋》、《越绝书》等史料对范蠡思想的了解、比较,特别是近年出土的《黄帝四经》中的语言,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范蠡,他的言语、行为,无不继承、运用和发展了了老子的思想。如老子说:“夫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31章)范蠡刚出道,即谏越王说:“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史记·越世家》)等等。特别是老子的“功成身退,天之道也!”(9章)“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34章)“圣人为而不有,功成而弗居也。”(77章)等论述,可以说,范蠡是老子的这一思想的最好的实践者。从思想线索上看,范蠡非常完美地继承和实践了老子的思想。在古代,思想的传播是需要时间差的。而对于同时代,年岁仅差老子四十多岁的范蠡来讲,除了他曾亲自师从过老子以外,是很难解释的。

第三,古籍有明确的记载,“文子,老子弟子”,在汉及汉以前的文献中都是明确确认的。如王充的《论衡·自然》篇:“以孔子为君,颜渊为臣,尚不能遣告,况以老子为君,文子为臣乎?老子、文子,似天地者也!”然而范蠡的老师恰恰又是文子。《史记集解》徐广曰:“计然者,范蠡之师也,名研。”裴駰案:《范子》曰:“计然者,葵丘濮上人,姓辛氏字文,其先晋国亡公子也。尝南游于越,范蠡师事之。”这是个连环师生关系:老子――文子――范蠡。但是,我们仔细地研究这段历史,可以知道,他们不是一线单传。在那个时代,当然也不可能一线单传。文子和范蠡同时师从老子是极其可能的:老子在公元前516年周朝的王子朝之乱时,正当56岁,退休返乡,这时范蠡十一二岁,文子与孔子年岁相当,为36岁左右。因此,从年岁上讲,这三人在老子退休后于老子故里相会,成了师生。范蠡是文子的学生,但同时又是老子的亲传弟子。是极其可能的。孔子的七十二位高足弟子中,少孔子40岁以上有名姓可查的有十多人,父子同时师从孔子的有颜回、曾参父子。那么,文子与范蠡师生同时师从老子,也是不奇怪的。

第四,老子故里在安徽涡阳,而范蠡和西施的合葬墓地恰恰也在安徽涡阳。这是使我想到老子与范蠡是师生关系的最重要的提示。

范蠡晚年称陶朱公,在陶地经营,最终卒于陶,当葬于陶,这应无疑义。但是,史载陶朱公冢有三四处之多,最有争议的是今之山东省定陶和山东肥城陶山。史家称定陶的多,今人称陶山的多。但据我考证,安徽省涡阳的范蠡冢才是真正的陶朱公墓。司马迁所说的的陶,“据天下之中”,应该是个水、陆皆能四通诸侯各国的地方。对于今安徽涡阳来说,历史上的东、西、北方,都是古代中原地区,南方正是刚刚壮大起来的吴、楚、越地。它固有的陆路交通和美丽而宽阔的涡水,都符“据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涡水西北通黄河,东南通淮河达长江。这涡水直到三国时代,还是曹操操练水军的地方。陶若在山东陶山,实在算不上“天下之中”。而只能说是“齐国腹中”了。陶朱公离开齐国到陶,他搞的是“国际贸易”,那当然陶必不在齐国,而陶山实在是齐国的腹地了。

凭什么说安徽涡阳的范蠡墓所在地是当时的陶呢?

当地人世代相传,说范蠡坟是范蠡和西施的合葬墓,土丘为人工垒起,占地很广,土丘甚高。今天,当地地名为范蠡村,涡河的一条支流叫西河,沿墓而过,集镇叫西阳集,古时叫西陶。指西施与陶朱公合葬于此。

明清史料上也有种种记载,《中国名胜词典》上也确认是范蠡冢。但使我确认不疑的却是两本书:《战国策》和《战国纵横家书》。

战国中晚期,秦国有一位有名人物,秦昭襄王时期的相国,封穰侯的魏冉,他在公元前291年被秦国封穰侯后,又益封于陶。至公元前265年,穰侯出关就封邑,并在陶去世。这个陶,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对陶朱公的陶与秦穰侯的陶用同一个“陶”字为地名,当是指同一个地方。且魏冉离陶朱公范蠡的年代不远。司马迁《史记》中写“定陶”时从不省掉“定”字。所以,史家认“定陶”为“陶”是不确的。《战国策》中多处提到一个地名叫“阴”,这个战国时的“阴”就是后来的“定陶”,这个“阴”在齐、魏、赵间动荡不定,战国末年也不曾被秦国占有过。所以定陶在战国时称“阴”不称“陶”。

《战国纵横家书》(1973年出土)中有《见田兵于梁南章》明明白白地说,秦国在东侵的过程中越不过梁国的防线,而阴(定陶)却在防线的后面。这一章说的是秦统一中国前的梁国的防线,当是魏(梁)亡前不久。所以说,终魏冉之一生,并未封到山东定陶去过,《史记》说他将平时的聚敛送到“陶”去,去相位后,出关就封邑,并死于陶。如果是定陶,必无可能,秦国的势力当时还不能到达定陶,更不用说齐之腹地陶山了。

那么,又怎么可以确认“陶”是安徽省涡阳的西阳集镇呢?

《战国策·秦三》中有一段秦“客卿造”对穣侯说的话。客卿造对穣侯魏冉说,秦国封你“陶”地,你必须攻打齐国,“陶”可以存在;而攻齐不成“陶”地也就不能存在了。燕国曾经下齐七十余城,你可以利用燕国攻齐,可派人去对燕国相国说,攻齐国,你若能灭亡齐国,就可以“封君于河南,达途于中国,南与陶为邻,世世无患。”这段话点明了陶的地理位置,封燕相国于河南,南与陶为邻。这河南之南,必为淮北之地了。河南之南,“南与陶为邻”,这地方正当今之范蠡墓所在地的历史地理范围。所以这个“陶”,我认定它正是今之安徽省涡阳县西阳集。因此也认定今涡阳县的范蠡墓是真正的范蠡墓。

《越绝书》在交待范蠡的结局时说他“老身西陶”,也是一个佐证。

在我的《老子与范蠡》一书中,对“陶”有详细的考证。

现简介于此。

我们认定了老子故里在涡阳,范蠡与西施的合葬墓也在涡阳,那么,同时代的老子与范蠡在同一地相处不是顺理成章的么?老子与范蠡的师生关系不是很明确的么?从时间排比上看,老子退休以后,文子与范蠡在老子故里从师约有二十年之久,范蠡学成之后才去越国任相国;二十多年灭吴以后范蠡先到齐国,二三年后即赴陶与老子再次相会。这我考定约于公元前471年正当老子百岁之时。我相信这三代人又有十多年的相处。

老子故里在涡阳,我相信是在范蠡、西施同沉于涡水后,老子才西出关重游周都的。时当公元前453年,老子119岁,范蠡74岁,西施49岁。(详见《老子范蠡年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