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鳄、娃娃鱼、白鳍豚的共同特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2收藏

扬子鳄、娃娃鱼、白鳍豚的共同特点?,第1张

扬子鳄

扬子鳄生活在淡水里,主要分布在我国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的局部地区。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曾称霸于中生代,那时,地球是它们的天下。后来因为环境变化,恐龙等许多爬行动物不能适应而绝灭了;而扬子鳄等爬行动物却一直延续到今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扬子鳄生活在水边的芦苇或竹林地带,以鱼、蛙、田螺和河蚌等作为食物。但有时会袭击家禽和压坏庄稼,加上它长相"丑陋",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有害动物而被捕杀,所以数量稀少。扬子鳄长约2米,背部暗褐色,腹部灰色,皮肤上覆盖着大的角质鳞片。每年10月就钻进洞穴中冬眠,到第二年四五月才出来活动。它以卵繁殖,6月份交配,一般七八月产卵,幼鳄9月出壳。扬子鳄为我国特产动物。现在,人们研究恐龙时,除了根据恐龙化石以外,也常常以扬子鳄等爬行动物去推断恐龙的生活习性。因此,扬子鳄对于人们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和研究古地质学和生物的进化,都有重要意义。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为了使这种珍贵动物的种族能够延续下去,我国还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

  独特的捕食方法扬子鳄如在陆地上遇到敌害或猎捕食物时,能纵跳抓捕,纵捕不到时,它那巨大的尾巴还可以猛烈横扫。遗憾的是,扬子鳄虽长有看似尖锐锋利的牙齿,可却是槽生齿,这种牙齿不能撕咬和咀嚼食物,只能像钳子一样把食物“夹住”然后囫囵吞咬下去。所以当扬子鳄捕到较大的陆生动物时,不能把它们咬死,而是把它们拖入水中淹死;相反,当扬子鳄捕到较大水生动物时,又把它们抛上陆地,使猎物因缺氧而死。在遇到大块食物不能吞咽的时候,扬子鳄往往用大嘴“夹”着食物在石头或树干上猛烈摔打,直到把它摔软或摔碎后再张口吞下,如还不行,它干脆把猎物丢在一旁,任其自然腐烂,等烂到可以吞食了,再吞下去。扬子鳄还有一个特殊的胃。这只胃不仅胃酸多而且酸度高,因此它的消化功能特别好。

善于打洞的扬子鳄扬子鳄具有高超的挖洞打穴的本领,头、尾和锐利的趾爪都是它的打洞打穴工具。它的洞穴常有几个洞口,有的在岸边滩地芦苇、竹林丛生之处,有的在池沼底部,地面上有出入口、通气口,而且还有适应各种水位高度的侧洞口。洞穴内曲径通幽,纵横交错,恰似一座地下迷宫。也许正是这种地下迷宫帮助它们度过严寒的大冰期和寒冷的冬天,同时也帮助它们逃避了敌害而幸存下来。

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安徽省宣城地区,面积44300公顷,1975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扬子鳄及其生态环境。

本区地处江南古陆与金陵凹陷的过渡地带,全境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地形错综复杂、沟塘、渠、坝星罗棋布,在海拔300米以下的池溏、沟冲、山洼和水库中,分布有我国特有的,也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有“活化石”之称的扬子鳄。扬子鳄与美洲密西西比河鳄为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两种淡水鳄,数量极其稀少,被国家的列为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保护区建立以来,通过采取就地保护和人工繁殖相结合的措施,使扬子鳄的种群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初步解除了该种濒临灭绝的危险。

别名中华鼍、土龙、猪婆龙,属于鼍科,学名为 Alligator sinensis。

成体全长可达2米左右,尾长与身长相近。头扁,吻长,外鼻孔位于吻端,具活瓣。身体外被革质甲片,腹甲较软;甲片近长方形,排列整齐;有两列甲片突起形成两条嵴纵贯全身。四肢短粗,趾间具蹼,趾端有爪。身体背面为灰褐色,腹部前面为灰色,自肛门向后灰黄相间。尾侧扁。初生小鳄为黑色,带**横纹。

在江湖和水塘边掘穴而栖,性情凶猛,以各种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甲壳类为食。6月份交配,7~8月份产卵,每窝可产卵20枚以上。卵产于草丛中,上覆杂草,母鳄则守护在一旁,靠自然温度孵化,孵化期约为60天。具冬眠习性。

产于安徽、浙江和江苏的交界处。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孑遗物种,它在生理上具有许多残遗特征,分布上的不连续性也说明了这一点。为了探索扬子鳄的奥秘,我国已建立了扬子鳄保护区和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鳄类,也是世界上濒临绝灭的爬行动物之一。它的身体长约15-2米,不如非洲鳄和泰国鳄的体型那么巨大。扬子鳄的吻短钝,属短吻鳄的一种。因为扬子鳄的外貌非常像“龙”,所以俗称“土龙”或“猪婆龙”。上世纪70年代,它被携出国门,云游欧洲,名扬世界。

鳄类与庞然大物恐龙在中生代曾繁盛一时,独霸天下。可是经历了7000万年的生物大绝灭时期以后,骄横一世的恐龙遭到了灭顶之灾,而扬子鳄却成了残存下来的少数爬行动物之一。为什么扬子鳄能神奇般地生存下来呢?这个问题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受到了生物学家的重视,扬子鳄在科学研究上有较高的价值。

有人把扬子鳄称为鳄鱼,把它看作是鱼一类的水生动物。其实扬子鳄没有鳃,也不是水生动物,只不过扬子鳄又回到水中,形成了一些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具有水陆两栖的本领而已。这样,扬子鳄就扩大了生活的领域,使它们容易在生存斗争中成为优胜者。

扬子鳄喜欢栖息在湖泊、沼泽的滩地或丘陵山涧长满乱草蓬蒿的潮湿地带。它具有高超的挖洞打穴的本领,头、尾和锐利的趾爪都是它的打洞打穴工具。俗话说“狡兔三窟”,而扬子鳄的洞穴还超过三窟。它的洞穴常有几个洞口,有的在岸边滩地芦苇、竹林丛生之处,有的在池沼底部,地面上有出入口、通气口,而且还有适应各种水位高度的侧洞口。洞穴内曲径通幽,纵横交错,恰似一座地下迷宫。也许正是这种地下迷宫帮助它们渡过了严寒的大冰期和寒冷的冬天,同时也帮助它们逃避了敌害而幸存下来。

扬子鳄喜静,白天常隐居在洞穴中,夜间外出觅食。不过它也在白天出来活动,尤其是喜欢在洞穴附近的岸边、沙滩上晒太阳。它常紧闭双眼,爬伏不动,处于半睡眠状态,给人们以行动迟钝的假象,可是,当它一旦遇到敌害或发现食物时,就会立即将粗大的尾巴用力左右甩动,迅速沉入水底逃避敌害或追逐食物。它最爱吃的食物是田螺、河蚌、小鱼、小虾、水鸟、野兔、水蛇等动物。扬子鳄的食量很大,能把吸收的营养物质大量地贮存在体内,因而它就有很强的耐饥能力,可以渡过漫长的冬眠期。

扬子鳄的子孙曾兴旺发达过,七八十年前,安徽芜湖万春圩一带的河滩上还生活着很多扬子鳄。据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可是到了1949年,那里已很难听到扬子鳄的吼叫声了。现在,扬子鳄的分布区不断缩小,数量也日益减少。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分析起来,主要还是栖息地环境的破坏。加上扬子鳄全身都是宝,它的肉曾是宴席上的佳肴,它的皮是制造高档革制品的上好材料,它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因此遭到人们的乱捕滥杀。又因为扬子鳄是一种肉食性动物,能在圩堤上挖穴打洞,因此农民曾把它当作有害动物,见了就捕杀。扬子鳄已处于几乎要绝灭的境地。

为此,我国政府于1972年将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7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将它列入重点保护动物名录,禁止贸易。1981年,据专家估计,野外生存的扬子鳄仅有300--500条,这一物种可能在10年内绝灭。然而令人高兴的是,时至今日,扬子鳄不仅没有绝灭,而且数量已大大增加。这一人间奇迹又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

为了保住扬子鳄这一物种,改变濒临绝灭的状况,让它世世代代生存发展下去,我国政府投入了巨大的物力和人力,建立了安徽国家级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和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

可是仅靠扬子鳄自身的繁殖,仍无法挽回种群趋向绝灭的总趋势。从70年代起,我国的科学工作者迈上了充满坎坷的人工繁殖扬子鳄的征途,现在我国人工孵化鳄卵、人工繁殖鳄群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下,扬子鳄的数量已从建场初期的170条增加到4000多条,现在每年的繁殖数量都在1000条以上,扬子鳄已成为被国际贸易公约批准的第一种可以进行商品化开发利用的受胁动物。

关于扬子鳄,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发生在我国浙江省长兴县一个叫尹家边的小村庄里。1982年,尹家边的农民捕获到一雌一雄两条扬子鳄,虽然生活穷困,但他们怀着“决不让国宝在我村失传”的朴素信念,自发建立了也许是世界上最小、最简陋的自然保护区。尹家边的村民用一双勤劳的双手和一颗赤诚的心,为国宝——扬子鳄自行做窝12次,产下了236枚卵,并孵出幼鳄208条,存活了170条。人们保护了扬子鳄,扬子鳄一定会为人类造福。

大鲵

别名娃娃鱼、啼鱼、狗鱼,属于有尾目隐鳃鲵科,拉丁学名Andrias davidianus,英文名giant salamander。

生存环境:栖息于海拔200-1500m的山区水流湍急,水质清凉,石缝裂隙和岩石孔洞甚多的溪河中。

捕食与食性:觅食不是主动出击,张开大口,一动不动地等待着猎物自投罗网。喜食鱼、蟹、虾、蛙和蛇等水生动物。

分类: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

分布:在云南的滇东北和滇东南的山溪中有发现,中国17个省区均有分布。

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最大体长可超过1米。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身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而扁,前肢五趾,后肢四趾,稍有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体表光滑,布满粘液。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

生活在山区的清澈溪流中,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叫声也似婴儿啼哭,故俗称“娃娃鱼”。每年7~8月间产卵,每尾产卵300枚以上,雄鲵将卵带绕在背上,2~3周后孵化。

中国特有物种,产于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心脏构造特殊,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数量稀少,需加强保护。

保护:由于它肉嫩味鲜,所以长期遭到人们大量捕杀。各产地数量锐减,有的产地已濒临灭绝。已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和CITES附录I。

别名娃娃鱼,属于两栖纲有尾目。在两栖动物中要数它体形最大,全长可达1米至15米,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大鲵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后四,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体表光滑,布满粘液。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大鲵每年7~8月间产卵,每尾产卵300枚以上,雄鲵将卵带绕在背上,2~3周后孵化。

产于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大鲵为我国特有物种,因其叫声也似婴儿啼哭,故俗称“娃娃鱼”。大鲵的心脏构造特殊,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由于肉味鲜美,被视为珍品,遭到捕杀,资源已受到严重的破坏,需加强保护。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暨豚

物种现状:极度濒危!尚不能确认是否已经灭绝。目前最后一次的发现是2004年7月在长江南京段搁浅死亡的白暨豚尸体。

白暨豚(bái jì tún)Lipotes vexillifer,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又称白豚、白鳍豚。脊椎动物门,哺乳纲,鲸目,齿鲸亚目。原属淡水豚科,20世纪70年代末,根据中国科学家周开亚教授的建议,单独设立了白暨豚科。

为我国特产的一种小型鲸。体呈纺锤形,长15~25米,重可达230公斤。吻部狭长,约30厘米,前端略上翘。喷气孔纵长,位于头顶左侧。眼极小,在口角后上方。耳孔呈针眼状。背鳍三角形,鳍肢较宽,末端钝圆,尾鳍呈新月形。身体背面浅蓝灰色,腹面白色。

白暨豚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对或10余头在一起,喜在水深流急处活动。白暨豚寿命可达30多年,雌兽一般在6岁达到性成熟,雄兽为4岁。成年白暨豚每年发情两次,分别在3月至5月,8月至10月。孕期为10至11个月,一胎一仔,偶有两仔。野生状态下,成年白暨豚雌雄比例为1:1,但雌兽怀孕率一般仅为30%,自然繁殖率很低。

白暨豚是食肉动物,口中约有130个尖锐牙齿,为同型齿。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一般以整条吞食体长小于65厘米的淡水鱼类为主,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呼吸时,头部先出水,然后全部露出水面,在水面游动2米后,再入水中。白暨豚的视力几乎为零,依靠回声定位了解环境变化的情况,在生物学、仿生学和生理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科学研究价值。

1980年1月,湖北省嘉鱼县渔民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长江边捕获世界上第一头活体雄性白暨豚,其随即被送往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饲养,取名“淇淇”。科学家对淇淇的行为、生理、包括季节变化规律,血液学、治疗、饲养等方面的研究,一一填补了对白暨豚知识的空白。我国于当年12月15日临时增发T57《白豚》邮票一套2枚,分别为“悠然自得”和“环游潜底”,发行量150万套。随着“淇淇”在国内外的名声和影响越来越大,在邮票发行整整一个月后,又发行SB (2)《白豚》小本票。生活在武汉的“淇淇”从此成为武汉的“形象大使”。1992年9月29日~10月5日,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在湖北武汉举行。同年9月28日发行JP3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纪念邮资明信片,“淇淇”腰围绶带、鳍捧花束,作为该届大运会的吉祥物亮相邮资图。2000年2月25日,我国发行2000-3S《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级)(一)》特种邮票小版张。小版张含10枚邮票和两枚无面值过桥票,其中第七枚面值260元的为“白豚”。当时白暨豚整个种群不足百头!2002年7月14日,“淇淇”离开了我们,白暨豚自然种群的命运再次阴云笼罩。

2006年11月6日~12月13日,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瑞士等六国近40名科学家往返近3400公里,对宜昌—上海长江中下游的干流1700公里江段进行了为期38天的长江淡水豚类考察。这一迄今最大规模的国际考察活动,旨在找寻长江孕育的两种淡水哺乳动物,江豚及最濒危哺乳动物白暨豚。然而,令科考人员失望的是,不但江豚的数量大量减少,整个科考过程也未发现一头白暨豚的踪迹。1997年到1999年农业部曾连续3年组织过对白暨豚进行大规模的监测行动,三年找到的白暨豚分别是13头、4头、4头。此次考察的结果则是0。

根据化石记载,白暨豚于2500万年前由太平洋迁徙至长江。中国两千多年前的古籍《尔雅》中,亦有对白暨豚的记载,尊之为江神。白暨豚曾广泛存在于长江流域的洞庭湖及鄱阳湖湖区,在长江中的分布最远至三峡地区葛洲坝上游35千米处,至上海附近的长江入海口都曾有发现。估计历史上曾经有5000头之多。但长期以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分布区域也在逐渐缩小。

白鳍豚生性胆小,很容易受到惊吓,一般都远离船只,很难接近,加之其种群数量很少,活动区域广阔,所以在野生状态下对白鳍豚的研究十分有限。

白暨豚身体呈流线型,体态矫健优美。成年白暨豚一般体长约25米,体重100至200千克,雌兽略小于雄兽。至2006年为止,已发现的最大雌兽体长253厘米,体重237千克;而已发现的最大的雄兽体长216厘米,体重125千克。

白暨豚皮肤光滑细腻,富有一种特殊的弹性,原理与竞赛式游泳衣着中使用具有弹性的尼龙织料相同,能够减少在水中快速游动时身躯周围产生的湍流。它的尾鳍扁平地分为两叉,两边的胸鳍呈扁平的手掌状,背鳍呈三角形。这四鳍给白暨豚提供了优良的水中游动时方向与平衡的控制力,再加上光滑高弹性的皮肤与流线型的身躯,白暨豚在逃避危险的情况下可达每小时60千米的游速。平常它保持着每小时10至15千米的游速。

新生幼体体色略深,成年白暨豚一般背面呈浅青灰色,腹面呈洁白色,在阳光的照耀下尤其光亮。水平伸展的鳍肢和尾鳍上下两面分别与背面和腹面同色,这样的颜色分布恰好与环境颜色相符。当由水面向下看时,背部的青灰色和江水混为一体很难分辨;当由水底向上看时,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强光颜色相近也很难被发现。这使得白暨豚在逃避敌害、接近猎物时,有了天然的隐蔽屏障。

白暨豚吻突狭长,伸向前方,约30厘米左右。其牙齿密密麻麻地排布于上下颔两边,共130多颗圆锥形的牙齿。前额呈圆形,向前隆起,好似照相机中聚焦的透镜,所以被称为“额隆”,这是白暨豚发音器官最重要的部分。呼吸孔或“鼻孔”位于头顶的左上方,呈小长圆形,启闭自如。平常白暨豚会每隔10至30秒钟突出水面换气一次,在换气过程中会发出“噗哧噗哧”的响声。

白暨豚的眼睛位于嘴角的后上方,小似绿豆。外耳廓已经消失,耳孔仍存在,但小似针眼并且闭塞不通,是一种痕迹器官。因为白暨豚长期生存于长江的浊水中,它的视觉和听觉均退化严重,在水中主要以发射声纳接收信号来识别物体。白暨豚的上呼吸道有着三对独特的气囊与一个形似鹅头的喉咙,但是因为生存于水中靠水发音,所以并没有陆地动物在空气中发音所需要的声带。用特制的水听器,可以听到白暨豚发出的“的答”“嘎嘎”等数十种不同的声音。白暨豚发出的声音常为两声一对,发出声音后会安静的等待着回声,从而辨出自己与产生回声的阻碍的距离和大小,并且考虑是否游向目标。它又会在收到回声后的不久发出新的一对声音,稍候又安静一阵等待回声。第二次回声收到后,它便可以分析出目标游动的方向与速度,白暨豚就是这样如人造声纳般的做回声定位。用这独特的声纳系统,它时常还可以在江底的淤泥中捕捉食物,也可以发出人耳听不见的高频率音波,与十多千米外的同伴联系。

白暨豚的大脑表面积要比海豚的大,大脑的重量约占总体量的05%,其中平均一只重95千克的雄豚,大脑重470克。这等重量已接近大猩猩与黑猩猩的大脑重量,甚至某些学者认为白暨豚比黑猩猩或长臂猿更聪明。

  地理位置

  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重要自然地理界线。东汉班固的《两都赋》中已有“秦岭”之名。历史上曾为秦国之地,故称秦山或秦岭。大致位于北纬32°30′~35°,东经103°~113°。西以临潭、迭部、舟曲境内的岷迭山系与昆仑山脉为界;东至河南伏牛山麓;北界西段自临潭北部的白石山(海拔3908米)起,东延至天水东南的火炎山(2559米),再往东以秦岭北麓的大断裂带为界,北界东段入河南境则以黄河南岸山地为界;西南以甘、川省界为界;南临汉江与米仓、大巴山分界;东南直抵郧县。

  [编辑本段]名称由来

  中国有许多名川大山,但以秦岭最为独特。秦岭作为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生态系统,不仅仅单纯地体现在生态环境上,而且体现在历史和文化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哪一座山脉像秦岭这样哺育着中华文明的进程,也没有哪一座山脉像秦岭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明的进程。如果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秦岭就应该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山。

  追溯关于古代对秦岭的历史记载,其中描述我国古代的山脉分布的专著首推《禹贡》,《禹贡》中对华夏大地的山脉有“三条四列”之说。作者认为,秦岭居中,列为中条;次则有“三河两戒”之说,而秦岭分地络之阴阳;昆仑有三龙,而秦岭为中龙;葱岭有三干,而秦岭为中干,等等。所以,秦岭在很久以前,就成为华夏大地的重要山脉。

  秦岭古称“南山”,《诗经》有“节彼南山”,《禹贡》称“终南敦物”,《山海经》亦称“南山”等等。根据历史记载,南山之名由来已久。《史记》中谓“秦岭天下之大阻也”。秦汉而后,东方朔有“南山天下之险也”。特别经韩愈贬潮州诗“云横秦岭家何在”,秦岭之名随韩诗而远扬。南山亦称终南山,左传有“终南九州岛之险也”。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则说:“盖终南脉起昆仑,尾衔嵩岳”。到了清同治年间,更有毛凤枝著《南山谷口考》,“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凡南山谷口北向者,得一百五十”,正是陕南秦岭的山地。

  [编辑本段]地貌特征

  东西长约1600多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不等。居甘、陕南部和豫西,并有小部分伸入鄂西北,呈两端微向北翘的“一”字形。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山势西高东低。山脉北侧为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南侧为低山丘陵红层盆地和江汉平原。

  秦岭南北自然景观各异。北坡为暖温带针阔混交林与落叶阔叶林、山地棕壤与山地褐土地带;南坡为北亚热带北部含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棕壤与黄褐土地带;河谷盆地中栽植有亚热带经济林木,如柑橘、枇杷、油桐、油茶、棕榈、茶、乌桕、杉木、马尾松和柏木等。

  陕境秦岭是秦岭山系的骨干,山坡北陡南缓,山势巍峨壮丽。一般海拔1500—3000米,高出关中盆地和汉中盆地1000—3000米。主脉分布在山地北部,有许多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构成秦岭山地的高山、中山地形。北陡南缓的山势导致北坡溪峪短急,南坡诸水源远流长,断切东西走向山岭,形成许多峡谷,水力资源丰富,可谓山高水长。

  [编辑本段]气候特征

  秦岭是中国气候上的南北分界线。特别表现在冬夏季风的巨大屏障作用。秦岭对水汽也起阻滞作用,南坡年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北坡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下。秦岭以北的河流水量较小,流量变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冬季结冰。以南河流反之。习惯上以秦岭北坡和淮河一线划分,以北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以南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

  [编辑本段]历史传说

  汉中地区、安康地区和商洛地区很早就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的文化遗址,可推断在100-20万年前,陕南地区就有了人类活动,在马家镇杨家村出土的铜鼎、编钟、陶瓷等说明先民在秦岭地区繁衍生息的历史十分悠久,遍及秦岭地区众多县城的多处原始社会遗址,证实了远古人类在此活动的足迹。

  相传,尧舜时期,尧封帝喾之子契于商。契即殷商之始祖。夏商时期,在陕南境内的秦岭地区都属于梁州之地。西周和春秋时期,商洛地区就属晋,而汉中、安康属楚。 战国时期,秦岭大多属于秦地。秦汉时期,秦在陕南地区共设12个县,其中位于秦岭地区的就有略阳、凤县、上雒(商洛)和商县等。嘉陵江流域的略阳、凤县,在秦汉两代称嘉陵道,属北都郡,而丹江流域的上雒、商县则是秦王朝的根据地。《史记》、《汉书》中就有“南山檀柘;天水陇西山多林木;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山林竹木果实之饶;武都地杂氐羌,皆西南外夷,武帝初开治;楚有汉江川泽山林之饶,或火耕水耨,以渔猎山伐为业”以及“褒斜材木竹箭之饶”的记载,足以说明秦岭山区当时森林繁盛,而农业种植和捕鱼伐木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从汉末到隋唐统一的300多年间,汉中地区有“后汉,张鲁居汉中,改为汉宁郡,曹操讨平之,复为汉中郡”之说。也就是说,三国鼎立时,汉中地区还是汉中郡。西晋属梁州,南郑为州治所在地。唐代设置其为兴元府,洋州和兴州12县,而宋、辽、金时期称为兴元府。安康地区在曹魏平张鲁后,从原汉中分出,设为魏兴郡,县治同汉;晋时魏兴郡仍沿旧治,而永嘉离乱后属东晋,隋唐设金州汉阴郡,宋置金州安康郡,隶属京西南路,县治袭唐。商洛地区秦归内史,汉初至两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州郡属治变化频繁,但县治沿旧。唐置商州上洛郡。北宋沿唐旧治,隶永兴军路,金属京兆府。

  形成秦岭的厚重感,还有一个原因。秦岭不仅分隔了黄河和长江,形成各具特色的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更滋养着自强不息、内敛厚重的黄河文化,凝铸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的气魄和胆识。秦岭的重要,不仅体现在独特的生态系统上,也体现在历史和文化上。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秦岭为中华的文明进程不仅提供了生态屏障,而且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可以说,秦岭对中华文化的形式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文化发展当中重要的自然生态因素之一。在这个过程中,秦岭生态系统和秦岭的大山沉淀了很多丰富的人文和历史景观,从而使秦岭的生态环境拥有了很厚重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包括距今160万年前的猿人遗址,距今115万年完整的蓝田猿人头颅骨化石、距今18—20万年的大荔智人化石和距今4—5万年的河套人遗址。秦岭在陕西境内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非常丰富。举世公认的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黄帝的族居地和陵寝都在陕西。从公元前11世纪开始,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末年)、西晋(末年)、前赵、前秦、后秦、大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和国家在此建都,为陕西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其中有气势恢宏的帝王陵墓,有规模宏大的古城垣和宫殿遗址,有保存完整的古建筑,有香火旺盛的名刹古寺等等。这悠久历史赋予陕西掘之不尽、观之不胜的文化遗产,形成了天然历史博物馆。

  这样一座原始而古拙、博大而精深的山脉气质,自远古时期就被人重视、开发和利用。早在秦朝,秦始皇就在西出阿房宫100多公里的秦岭北麓修筑宫殿,以为皇家花园。汉代武帝时,常在秦岭北坡东至蓝田、西到周至一线训练骑兵、演习军阵。皇家在山中修建的上林苑是帝王贵纣夏季避暑休闲之处。古籍《三辅黄图》中记载:“上林苑中天子秋冬射猎,取禽兽无数实其中,离宫观七十所,皆容千乘马骑。……”

  对帝王贵纣的园林则有这样的描写:“汉上林苑,即秦之旧苑也。……茂林富民袁广汉藏镪巨万,家僮八九百人,于北山下筑园,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其中。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延数里。养白鹦鹉、紫鸳鸯、青、奇兽珍禽……奇树异草,靡不培植。屋皆徘徊连属,重阁修郎……”可见当时秦岭山中富人生活之繁华奢侈。也说明秦岭山中翠微横沉,绿竹幽径,青萝袅娜,恬静优美的自然景色对人们的诱惑。

  到了唐代,皇家园林修建在距都城长安仅二三十公里处,据记载,其别墅就建成在长安区皇甫峪中,每至盛夏,帝后妃子皆赴此消夏,宫殿夜夜笙歌,仕女长袖善舞。此地也是太宗李世民病逝之处,至今山中尚可看到宫殿遗址。不仅皇家在此广筑园林,官绅亦追随其后,在这里修建别墅,其中以王维的辋川别墅最负盛名。他在诗歌中描写的此地风物,让人发思古之幽情。

  秦岭以它的壮观、广阔和美景吸引来大批文人墨客,李白、杜甫、柳宗元、韩愈、苏轼等人都曾游历过秦岭,并写下脍炙人口的名篇。李白在他的《登太白山》写道:“西下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山。”这种气象万千的景色,留给后来者以多少向往和想象?太白山下因气候异常、风云多变,相传在山下行军,不敢敲鼓吹号,否则疾风骤雨会倾刻而至。甚至有人高声叫喊都会“召”来风雨。对山中奇特的“太白积雪六月天”,苏轼写道“岩崖已奇绝,冰雪竟雕皱。”这些,都说明了秦岭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向往的游历圣地。

  一千二百年前,李白在他的《蜀道难》中写道:“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可以看到,那时的人们视秦岭为畏途。上古时,先民的活动范围更多在秦岭的北坡。

  从政治意义上讲,一座山能影响一个王朝的建立,秦岭就以它的天险造就了秦王朝和此后的十三朝古都的繁盛。秦惠公在取得河西胜利以后,东有函谷关阻挡着强大的齐国,北边的获、戎部落逐渐衰弱,南面却对着虎视眈眈的劲敌楚国,他一直寻找着进攻三秦大地的最佳途径。正是秦岭这道天然的长城,阻挡着楚国的侵犯,扶持着一个民族渐渐强大,最终完成最早统一中国的大业。以后长安城千余年文明的铸就和形成世界四大古都的显赫地位,也与秦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唐代柳宗元说:“中南居天之中,在都之南。国都在名山之下,名山随国威而远扬。”如今,世人对秦岭的极大关注和厚爱,秦岭的地位也远非只是省城西安的“后花园”这么狭窄,她的大名已经传出国门,走向了世界。

  作为中央国家公园,秦岭已成为研究欧亚大陆生物起源、发展和演变规律的天然基因库,也是研究世界古北界和东洋界动物区系界线的结合部以及研究黄河文化、历史考古的重点目标之一。秦岭以其自然特色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成为中国和世界宝贵的自然历史遗产、人类的共同财富、后世的福祉,名副其实地成为“送给地球的第83份礼物”。

  [编辑本段]旅游资源

  秦岭是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所属秦岭火地塘华山松、油松、锐齿栎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所在地。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昔日隋唐帝王避暑之胜地,有着丰富的地热资源。 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位于眉县、太白、周至三县交界处。主峰仙台海拔3767米,自然保护怄54万公顷,距西安120公里。太白山得名已久。《水经注》载:"汉武帝时,已有太白山神祠,其神名谷春,是列仙传中人。"《录异记》载:金星之精,坠于终南主峰之西,因号为太白山。太白山崇高峻伟,草木繁盛,海拔3000米以上地带发育有第四纪末冰川。山巅有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和玉皇池4个高山湖泊,池水清澈,深不可测。由于山高云淡、空气稀薄、气候寒冷,终年积雪不化,即使三伏盛暑,皑皑白雪,仍然莽莽天际银光四射,其景致格外壮观美丽,是誉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太白积雪"。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眉县汤浴林场境内,森林茂密,溪流潺潺,鸟兽繁多,景观迷人,有绿色植物宝库和天然动物园之称,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天然高山植物园和动物园。由于高差大,气候、土壤、植物等均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自下而上有暖温带、寒温带、严寒带气候特点,与之相对应,呈现出不同的森林景观。自上而下生长着侧柏、松栎、红桦、冷杉、落叶松、高山灌木丛等6个垂直分布的景观栎林带。植物种类丰富,有种子植物1500余种,药用植物510余种。太白红杉、连香树、独叶草、星叶草等均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野生动物约270种,鸟类330多种,约占全国鸟类动物的四分之一,其中属国家保护的动物55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羊、大鲵、青羊、金鸡等都是十分珍稀的动物。

  太白山森林公园有多种奇特壮丽的自然景观。园内有低山、中山、高山3种地貌类型,峡谷幽深,奇峰林立,飞瀑深潭,景色秀丽。园内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王禅老祖修道的"鬼谷子洞",相传为汉钟离、吕洞宾等八仙修行处"钟吕坪",道教始祖老子骑牛过玄关路经汤峪休息的"青牛洞",唐玄宗携杨贵妃游汤峪所建的"唐子城",药王孙思邈上太白采药的栈道等遗址。

  森林公园入口处为汤峪温泉,唐代称"凤泉汤"。现有大泉3口,日出水400多吨,出口水温度60O C,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疗效。

  经过近几年来的规划和开发建设,森林公园已具有较好的综合接待条件。千百年来,被誉为太白山八景的红河丹崖、斜峪雄关、古枫函境、桃川曲流、斗母奇峰、平安云海、太白明珠、拔仙绝顶,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旅游者。

  秦岭山脉全长16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面积广大,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狡义的秦岭是秦岭山脉中段,位于陕西省中部的一部分。秦岭山脉是我国南北自然地理条件的天然分界线,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太白山作为秦岭山脉的主峰,其自然地理条件就更为独特。高耸入云的雄伟气势,瞬息万变的气候神姿,秀丽的风景,为中外科学家、文人和游人所向往。

  · 太白美景 ·

  一秦岭主峰太白山,自古就是一座中华名山,太白积雪六月天是著名的长安八景之一。一九九一年经林业部批准建立的陕西太白国家森林公园坐落在太白山北麓。公园面积2949公顷,森林覆盖率943%这里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苍山奇峰为骨架,清溪碧潭为脉络,文物古迹点缀其间,构成了一幅动态美与静态美相协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浑然一体的生动画卷,是我国西部不可多得的自然风光旅游区,被誉为我国西部的一颗绿色明珠。

  二是生物种类丰富珍奇。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是华北、华中、华西植物区系的交汇点,古北界、东洋界动物区系的过渡带,公园内生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区系复杂,起源古老,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计有种子植物、苔藓植物1850多种,森林动物、昆虫1690多种,并有国家保护树种和濒危保护植物26种,珍奇保护动物9种。

  三是山地地貌奇特险峻。低山区谷狭深幽,山色云影开合得体;中山区山势陡峭,梁脊齿状,奇峰对峙,重峦叠嶂;高山区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地貌形态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四是温泉资源得天独厚。公园低山区有丰富的地热田,温泉水温达72摄氏度,内含二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优良的医疗矿泉水。

  五是人文景观历史悠久。太白山还是我国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据史载,太白山曾倍受历代帝王赞誉加封,留下大量的文物古迹、诗词歌赋及民间传说,为森林公园增添了迷人的色彩。李瑞环同志视察太白森林公园后指出:在我国长江以北,气势如此之大,景色如此之美,科学价值如此之高,离大城市如此之近的自然景观实属罕见。对公园的景观给予了高度评价。

秦始皇陵里面的人鱼膏就是一种长明灯,可以亮特别久的时间。这种物体是由磷和一些特殊的成分组成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自行燃烧。 由于铃木里面空气不流通,氧气比较少,所以这种物体可能不会燃烧。一旦开启了坟墓,外面的空气就会进入到里面去,可能会达到让人鱼膏燃烧的条件,就会开始发出亮光。不过以上都是人们的猜测,因为现在秦始皇陵并没有被打开,人们只能通过《史记》上的记载进行推断。

任何东西都是不可以点亮千年的,连电灯泡都不行,人鱼膏怎么可能有这样神奇的功效呢?可能只能点亮几天的时间,等人鱼膏燃烧完了之后光就会熄灭。那个时候人们都已经不在世上了,也不会有记载,并且现在人们也不知道人鱼膏究竟该怎么制作,只是有一个简短的介绍,是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矣。这里所说的久矣可能只是一个虚指,并不是特别长的时间,毕竟古代的科学技术比不上现代。如果真的存在这种特殊的东西,肯定会被人们争相抢夺,根本不会这么的默默无名。

其实人们根本就没有见过真正的人鱼膏,仅是通过一些影视剧作品或者神话传说中的。还有一些人说世界上存在人鱼,可以将这种生物制成人鱼膏,这样就能点很久的时间。还有一些人猜测这里的人鱼膏指的是鲸鱼,因为鲸鱼的脂肪是很丰厚的,也是一种珍惜的燃料。同时有古籍记载,称秦始皇陵里面点的就是鲸鱼的膏,以其作为灯。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所以没有办法挖掘秦始皇陵,所以一切都只能猜测,根本没有确切的证据。

人们可以寄希望于挖掘墓葬技术的上升,能够保护墓葬里面的物体,这样才能真正的去见识到秦始皇陵里面的人鱼膏。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