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粉是怎样用来烧肉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红曲粉是怎样用来烧肉的?,第1张

凡丹曲(1)一种,法出近代。其义臭腐神奇,其法气精变化。世间鱼肉最朽腐物,而此物薄施涂抹,能固其质于炎暑之中,经历旬日,蛆蝇不敢近,色味不离初,盖奇药也。

凡造法用籼稻米,不拘早晚。舂杵极其精细,水浸一七日,其气臭恶不可闻,则取入长流河水漂净(必用山河流水,大江者不可用)。漂后恶臭犹不可解,入甑蒸饭,则转成香气,其香芬甚。凡蒸此米成饭,初一蒸半生即止,不及其熟。出离釜中,以冷水一沃,气冷再蒸,则令极熟矣。熟后,数石共积一堆拌信(2)。

凡曲信必用绝佳红酒糟为料,每糟一斗,入马蓼自然汁三升,明矾水和化。每曲饭一石,入信二斤,乘饭热时,数人捷手拌匀,初热拌至冷。候视曲信入饭,久复微温,则信至矣。凡饭拌信后,倾入箩内,过矾水一次,然后分散入篾盘,登架乘风。后此风力为政,水火无功(3)。

凡曲饭入盘,每盘约载五升。其屋室宜高大,防瓦上暑气侵逼。室面宜向南,防西晒。一个时中翻拌约三次。候视者七日之中,即坐卧盘架之下,眠不敢安,中宵数起。其初时雪白色,经一二日成至黑色。黑转褐,褐转赭,赭转红,红极复转微黄。目击风中变幻,名曰生黄曲,则其价与入物之力(4)皆倍于凡曲也。凡黑色转褐,褐转红,皆过水一度。红则不复入水。

凡造此物,曲工盥手与洗净盘簟,皆令极洁。一毫滓秽,则败乃事也。选自《天工开物·曲糵》 (1)丹曲:即今之红曲,用大米培养的红曲霉。

(2)拌信:拌入曲种。

(3)风力为政,水火无功:以风干为主,不再用水火加工了。

(4)入物之力:在生产中投入的力量。 有一种红曲,它的制作方法是近代才开始研究出来的,它的效果就在于能“化腐朽为神奇”,它的巧妙之处是利用空气和白米的变化。在自然界中,鱼和肉是最容易腐烂的东西,但是只要将红曲薄薄地涂上一层,即便是在炎热的暑天也能保持它原来的样子,放上十来天,蛆蝇都不敢接近,色泽味道都还能保持原样。这真是一种奇药啊!

制造红曲用的是籼稻米,不管早晚稻米都可以用。米要舂洗得十分干净精白,用水浸泡七天,那时的气味真是臭不堪闻,到这时就把它放到流动的河水中漂洗干净了(必须要用山间流动的溪水,大河水不能用)。漂洗之后臭味还不能完全消除,把米放入饭甑里面蒸成饭,就会变得香气四溢了。蒸饭时,先将稻米蒸到半生半熟的状态,然后就从锅中取出,用冷水淋浇一次,等到冷却以后再次将稻米蒸到熟透。这样蒸熟了好几石米饭以后,再堆放在一起拌进曲种。

曲种一定要用最好的红酒糟为原料,每一斗酒糟加入马蓼汁三升,再加明矾水拌和调匀。每石熟饭中加入曲种二斤,趁熟饭热时,几个人一起迅速拌和调匀,从热饭拌到饭冷。然后再注意观察曲种与熟饭相互作用的情况。过一段时间之后,饭的温度又会逐渐上升,这就说明曲种发生作用了。饭拌入曲种后,倒进箩筐里面,用明矾水淋过一次后,再分开放进篾盘中,放到架子上通风。这以后就主要是做好通风工作,而水火也就派不上什么用场了。

曲饭放入篾盘中时,每个篾盘大约装载五升。安放这些曲饭的房屋要比较高大宽敞,以防屋顶瓦面上的热气侵入。屋向应该朝南,用以防止太阳西晒。每两个小时之中大约要翻拌三次。观察曲饭的人,在七天之内都要日夜守护在盘架之下,不能熟睡,即便在深更半夜里也要起来好几次。曲饭要做到起先一看颜色雪白,经过一两天后就变成黑色了。以后的颜色会继续变化,由黑色转为褐色,又由褐色转为赭色,再由赭色转为红色,到了最红的时候再转回微**。通风过程中所看到的这一系列的颜色变化,叫做“生黄曲”。这样制成的红曲,其价值和功效都比一般的红曲要高好几倍。当黑色变褐色、褐色又变成红色时,都要淋浇一次水。变红以后就不需要再加水了。

制造这种红曲的时候,造曲的人必须把手和盛物的篾盘、竹席洗得非常干净。只要有一点儿的渣滓和肮脏的东西,都会使得制作红曲的工作失败。 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江西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人。明末清初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他2次考中举人。但以后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五次跋涉,见闻大增,他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他在田间、作坊调查到许多生产知识。他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士之家”。在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1638~1654)年间写成了《天工开物》。

他在《序》中描写这段情况时说:“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乞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想加以验证而无钱,想与同人们讨论真伪而无场馆),只得“炊灯具(备)草”,日夜写书,但“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出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县学教官)。期间,他将其长期积累的生产技术等方面知识加以总结整理,编著了《天工开物》一书,在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由其朋友涂绍煃资助刊行。稍后,他又出任福建汀州(今福建省长汀县)推官、亳州(今安徽省亳州)知府。明亡后作为明遗民,约在清顺治年间(公元1661年前后)去世。宋应星一生讲求实学,反对士大夫轻视生产的态度。

红曲又称红米、红曲米。红曲色素是红曲霉(Monascussp)产生的色素。优质的红曲呈鲜艳的红色,能增进食欲,对人体有益无害。所以,目前作为天然色素被广泛地用于食品、药品等行业,如腐乳、红酒、糕点、糖果、蜜饯、饮料、肉类、熟食、药品等的着色剂。

红曲是利用红曲霉菌繁殖在蒸熟的米饭上而制成的固体曲。现在也有采用淀粉、糖类作养料,液体培养而成的液体曲。另外还有用液体种子作固体培养的红曲。

由于各地区消费者对色素要求的传统习惯不同,所以,对食品和药品的红曲用量也不同,但生产中红曲用量过多,则成本偏高,且颜色为红褐色;如果用量不足,则色泽会不符合消费者的传统习惯。

自古以来红曲即被中医认为是极珍贵的保健补品,并对某些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功效。我国古代明确记载红曲医疗功效的药书,可以追溯至元朝吴瑞日用草所叙之“红曲酿酒,破血行药势”。同时代的饮膳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则说,红曲“健脾、益气、温中”。其后的药书如金元四大医家中最有名的朱丹溪在其本草衍义补遗中记载“红曲,活血消食,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陈久者良”;本草纲目则记述“红曲主治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酿酒,破血行药势,杀山岚瘴气,治打扑伤损,治女人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

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红曲味甘性温,具调节血脂浓度的功效,可减缓心血管疾病的一些征兆。台湾民间还流传,红曲用来治小孩和老人夜尿及轻微气喘的功效极为良好。由于红曲菌的好处不断地被发现,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学者纷纷加入研究红曲菌的行列,结果发现红曲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角落,且为人类难得的益友,会产生数十种对人类很有用处的代谢物。它除了可产生各种酸、醇和酯等芳香物质外,也能产生多种水解酵素,可分解淀粉、蛋白质、核酸、果胶和半乳糖等。因此,可被用做制造多种发酵食品的重要材料。

红曲菌的二级代谢物是近年来国外很受重视的研究焦点,初期主要以红曲色素为对象。但最近则以高经济价值的莫那可林(monacolins)最受青睐,而红曲所产生的dimerumic acid 及黄酮酚(flavonoids)等天然抗氧化剂可能也具有不错的发展潜力。近年来的研究也发现,红曲菌的橘色色素与莫那可林K以及其他尚未鉴定的抗菌物质,可有效地抑制某些食品腐败菌,如枯草杆菌(Bacillus)链球菌(Streptococus)即绿浓杆菌(Pseudomonas)等之生长。

˙文献

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 / 本草纲目

早在宋朝古籍如陶谷杂采隋、唐五代典故所写的《清异录》上就提到“以红曲煮肉”;胡佰的《苕溪渔隐丛话》记载:“江南人家造红酒,色味两绝。”;李之仪的《姑溪居士集》中“红糟荀”的描述,均阐明了红曲可以用来调味、著色、酿酒的食用价值。

元朝以后,红曲的使用更普遍,它的药用价值逐步体现出来,许多药典和调理食物的书上均有记载。如元朝吴瑞所著的《日用本草》中叙之:“红曲酿酒,破血行药势”;约在同时代的饮膳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则说,红曲“健脾、益气、温中”。其后的药书如《本草衍义补遗》、《本草备要》及《医林纂要》等均有红曲药效之记载。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也记载“红曲主治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壳。酿酒破血行药势,杀山岚瘴气,治打扑伤损,治女人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台湾民间还流传,红曲用来治小孩和老人夜尿及轻微气喘有功效极为良好。近年出版的《中药大辞典》将红曲的主要功能定义为“活血化瘀,健脾消食,治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食积饱胀,赤白下痢及跌打损伤。”,精确的阐释了红曲的药效。

自从写,我生命中的每一刻,都在认真观察记录,甚至出差途中。

这几天与几位同事乘专车出差,去湖北监利法院公事。

中午,我在监利县城找地方,为大家安排午餐。

最后选在土生良品土家菜餐馆就餐。

下图,土生良品店门面招牌。

门店左右两边的一对楹联:

够不够土气?已经闻香识土味了吧!

再看,这一排排一条条的贴墻砖,是湖北特色的青泥土砖噢,青泥来自水塘湖底的淤泥。

之所以选这家店,据我观察,它家属典型的、具有湖北特色、乡土气息的装修,布置风格是乡村宅院风貌,我喜欢这种溶入民俗文化的环境气氛。

土生良品店内墙上的装饰,都是竹制、木制品,收集展示的都是水乡村廓的老物件,竹筐、竹篮、竹箱、木窗棂、竹算盘、各式陶瓦罐、各式乘酒瓷器…

看到古色古香的装饰,我心中的小诗又冒出来了:

大厅里的木桌、木凳、木柜,纯朴墩厚,是水乡纯色水杉木制品。摆放此处,我感觉象回到大自然中,闻到水杉木散发的特殊气息,令人精神倍感舒适轻松。

竹编是通过竹丝、竹篾编制成型的立体造型工艺,是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中的精华。

土生良品大厅,摆着各式各样本地竹编制品。

竹子在湖北境内是普遍的一种植物,我见过长的最美的竹子,在宜昌三峡竹海。荆州、公安县、石首、监利县的园林山地也多有竹林。

竹林多,与竹子有关的产品很丰富。

家乡盛产竹,细细的竹篾,用途可太大了。

家乡的竹篾能做什么?

我了解,有三个方面的用途:

1 生活用具:

竹篾门帘、竹篾艺术灯、竹篮、竹筐、竹箱、竹盒、竹椅、竹凳、竹桌、竹柜子、竹案板、竹浆卫生纸(呈**)、竹篦子…

2 生产工具:

竹篓、竹簸箕、竹筛子、竹撮箕、竹扫帚…

3 艺术品:

竹帘、竹艺灯、竹屏风、竹画、竹笔、竹简、竹书签、竹装饰品…

竹篾 zhú miè

竹篾是剖削成一定规格的竹皮;成条的薄竹片。

竹 帘

下图是大厅中悬挂的,古朴的竹帘。竹帘是用竹篾片加上细绳索,手工编织而成的实用性工艺品。

竹艺灯饰

房顶的竹篾手工灯饰,全部靠手工扎成。骨架是竹篾,外壳是竹篾手工编织的灯罩。这种用细竹篾编成的艺术灯具,美观实用,篾工极其细密精巧,深受家乡消费者欢迎。让我想起 “良工造物,大匠诲人” 这几个字的寓意。

店家介绍菜品名称的书法作品

爆炒洪湖菱角、煨藕汤、炸米团、炸藕夹、嫩鲊胡柳、泥鳅钻豆腐、

鲊 zhǎ

《现代汉语词典》的鲊:

1 鲊,是用米粉、面粉等加盐和其他作料制的菜。

可贮存,如“茄子鲊”、“扁豆鲊”。

2  一种用盐和红曲腌的鱼。

“江南人好作盘游饭,鲊脯脍炙,无有不埋在饭中”。

有的字典把“鲊”说成用盐和红曲腌的鱼,这有误,因鲊不都以鱼为原料。

鲊的典故

北宋诗人黄庭坚的《黄雀鲊》,让我们知道,古时宋朝雀鸟也可用来制鲊,还是一道美食。

如张公从浦阳(今河北安闾县)送来鱼鲊,煮面片有了这种鲊,让他大为高兴。他说,若将鱼鲊送往京师,帝王也会视之为珍品。

两宋是鲊盛行的时代。

北宋《梦粱录》中就有鲜鹅鲊、大鱼鲊与寸金鲊等。

到了清代,《食宪鸿秘》中有笋鲊、鸡鲊与柳叶鲊等,所以作为鲊的原料很广。

鱼鲊的制作工序

古人如何制鲊,读一下《齐民要术》便知:

鲤鱼切片,撒盐,压去水,摊瓮中,加饭(已拌有茱萸、桔皮与酒)于其上,一层鱼,一层饭,以箬封口,久贮不坏。

东晋名将谢玄,把钓到的鱼制成鲊,远寄其爱妻。之所以能远寄,与鲊久贮不坏有关。

制鲊时,压榨很重要。不论石压或扭压(放布内绞扭),都是为了去水分并入味,“鲊”便因此种特点命名。

“鲊”与“脯”相似,都要去水分后,才便于贮藏。

脯,偏重牲畜之肉,多为晒干。

鲊,偏重于鱼,多为压干。

鲊曾作为朝庭贡品

隋时,鲊可为贡品,吴郡进贡的是鲤鲊,一次就是40陶罐;到唐代,鲊为常食,唐昭宗避乱逃到凤翔,无好菜下饭,取当地池鱼所做之鲊来吃。

" 陶侃送鲊 " 的故事

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有一则故事:

鱼梁(在水中筑堰捕鱼的装置)吏陶侃盛满一坛鲊,派人送给母亲,母亲怕这是“以官物见赠”,将它退回,还修书责备。

如今是否还有鲊呢?

今天在土生食品就看到,鲊这种监利民俗食品。

一对盐城老夫妇开了家酱醋厂,妻子研制出一种酱菜,叫茄子鲊。将茄子切成小拇指样细长条,晾晒数天,使水分蒸发,之后入笼蒸,猛火。把淘过的大米炒香,同时放少量八角、草果、茴香籽等,炒后磨成粉。晾透的茄条与米面加红辣椒丝、盐、酒、红糖拌匀揉透,装罐。

湖南桃源有“鲊粑肉”;

四川有肉鲊、鱼鲊、南瓜鲊与苣鲊;

黔南三都水族自治县有酸鱼,就是鱼鲊;侗族的腌鱼,同样为鱼鲊。鲊的酸味主要来自米饭的发酵。侗族嗜酸,与世世代代食鲊有关。

传至日本的中国鲊

日本也有鲊,他们称之为"鮨"。

汉字读作“其”,先秦古籍《尔雅》中有此字。

在《尔雅·释器第六》中,介绍:“冰,脂也。肉谓之羹,鱼谓之鮨。”

北宋辞典《集韵》,对"鮨"字的解释是”鲊“。

显然,鲊由中国传去日本。

南京医学院一教授访日时吃过日本的鲊,认为不愧为名肴。

鲊这样的民俗食品,流传至今,没有失传,可见这种食品欢迎度很高。

      菜品:泥鳅钻豆腐

鳅鱼钻豆腐,又称泥鳅钻豆腐,是一道来自民间的风味名菜。

主要原料有鳅鱼,豆腐。

监利特色风味小吃 "鳅鱼钻豆腐",制作前,先要取一盆冷水,将鲜活小鳅鱼放入后,打入蛋清,一天后,待小鳅鱼内脏物排出,洗净。

再用砂锅,放在微火上加入高汤,把整块老豆腐和活泥鳅同时下锅,汤热后,泥鳅往豆腐里面钻。

高汤炖30分钟后,加入鲜姜丝、鲜冬笋、红萝卜等配料,少顷,将砂锅离火上桌。

此时,见锅内汤清如镜,豆腐鳅鱼交错,味鲜可口,令人垂涎。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