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对于古希腊文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0收藏

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对于古希腊文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第1张

因为希腊所处的巴尔干半岛前出部分多为山地——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在半岛上的各个势力缺乏发展到足够强大的经济以至于吞并别的势力;同时因为三面环海,一方面各城邦可以通过海洋获得渔业、贸易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为各城邦的统治者提供了海上战略纵深,不容易被彻底击溃,城邦虽小,但生命力足够顽强。另外,因为巴尔干半岛前出位置的优越性——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希腊也一直没能发展出诸如中国的精细农业,缺乏足够的战略粮食储备,这也是各城邦之间难以出现激烈的兼并战争的重要原因。综上所述,一方面,巴尔干半岛上的各个希腊城邦不能相互吞并;同时,因为海洋的天然屏障,强大小亚细亚及波斯地区文明难以在较落后的技术条件下发动对半岛的致命性攻击,所以才会出现在小小的巴尔干半岛前出部分能邦国林立,繁盛而君权不够强大,自由的政治环境也就成为一个必然的现象。

人类起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几万年前?

中国考古人员近期在河南许昌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距今八万至十万年较为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个发现填补了中国现代人起源研究的空白。中国国家文物局把是次发现的人类命名为“许昌人”。

:stnn/society_focus/200801/t20080124_719216

:baikebaidu/view/17971htm

人类起源的奥秘是什么?

生命是一门科学,人类关于生命的研究,几千年来从未停止过。

人类的起源,可以说是学术上最令人头痛的问题,不论是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甚至於哲学家、宗教家,都曾对人类起源做过各种角度的研究,然而,迄今仍没有最令人信服的说法。

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各民族都相当丰富,其中有些说法颇为相似。

究竟谁是人类共同祖先?传说中的雪人究竟在哪里?苍苍莽莽的神农架里到底有没有野人?

人类在世界历史上创造了许多伟大的文明,而这些奇迹的创造要归功于我们人类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大脑。但是,尽管人类创造出了种种的奇迹,但是对于人脑的认识却充满了未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解决。

你知道我们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吗?到目前为止,除了一些美丽的传说和各种未经证实的推测之外,并没有一个真正的答案。它与宇宙的起源、地球的起源并列为三大起源之谜。

关于人类的起源在我国流传着这样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在天地间出现了女娲。女娲在荒凉的天地中无依无靠,十分寂寞,她来到水边,看见自己的倒影,突发奇想,就照自己的形体用水边的泥巴捏出泥偶,放在地上,迎风一吹便活了,后来女娲给他起名为“人”。

埃及同我国一样也是一个文明古国,而它的人类起源的说法则更为奇特。据《埃及神话》的说法,人类是神呼唤出来的。埃及人认为全能的神“努”在埃及、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存在,他创造了天地的一切,他呼唤“泰富那”,就有了雨;呼唤“苏比”,就有了风;呼唤“哈比”,尼罗河就流过非洲大地。他一次次地呼唤,世界便因此丰富起来,最后,他喊出“男人和女人”,转眼间,就出现了许多人,这些人又建立了埃及。造物工作完成,努就将自己变成男人外形,统治大地与人类,成为埃及第一位法老。

日耳曼神话中说日耳曼人的祖先是天神欧丁和其他的神创造的,众神在海边散步时看到沙洲上长了两棵树,其中一棵挺拔雄伟,另一棵风姿绰约,于是砍下两棵树,分别造成男人和女人。欧丁首先赋予其生命,其他的神分别赋予其理智、语言、肤色和血液等。

而在信奉基督教的西方国家里,人们大都相信上帝造人说。《旧约·创世纪》中记载:上帝花了5天时间创造了天地万物,到第6天,他说:“我要照着我的形体,按着我的样式造人……”于是把地上的尘土捏成人形,将气吹进入的鼻孔后,造出了男人,取名亚当。上帝见亚当一个人生活得很孤独,就用他的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亚当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就叫他女人吧。”

然而,传说毕竟只是传说,缺乏令人置信的科学依据。因此这个话题依然众说纷纭。

19世纪,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学说,这成为19世纪人类探寻自身起源的一个新的线索。

人类进化模拟图达尔文是19世纪英国学术界破旧立新的大师。他身患痼疾,为探索自然规律,一生孜孜以求。1859年他的《物种起源》一书问世,这本书是他对自己多年在世界各地亲自观察生物界现象的总结,书中阐述了自然选择在物种变化上起的作用,提出了物种的起源和进化的一般规律。

《物种起源》的发表从根本上打击了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和靠神造论来支援的封建伦理。当时保守势力的反扑顽抗和社会思想界的巨大震动,使一贯注意不越自然科学领域雷池一步的达尔文也兴奋不已。为了用客观事实来揭示人类起源的奥秘,他发愤搜寻各种事实依据,终于在1871年,即《物种起源》出版后12年,又发表了《人类的由来》这本钜著。达尔文认为,物种起源的一般理论也完全适用于人这样一个自然的物种。他不仅证实了人的生物体是从某些结构上比较低阶的形态演变进化而来的,而且进一步提出了人类的智力、人类的心理基础等精神文明的特性也是像人体结构的起源那样,由低阶向高阶逐渐发展。《人类的由来》奠定了人类学研究的基础。

达尔文认为人类起源于古猿。经过一番激烈的学术的和宗教的争论之后,科学界渐渐接受了这个理论。后来的科学家又经过不断探索,在达尔文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现代的人类起源说。他们认为,人类是古猿在数百万年的漫长时间里,在大自然的影响下逐渐进化而来的。作为一种学说,进化论有着许多合理的科学核心,然而毕竟是一种假说,也有其缺陷,考古学上的许多发现都无法用进化论的理论解释,例如:

1913年,德国的人类学家在坦尚尼亚峡谷100万年以前的地层中发现了一具完整的现代人类骨骼。

美国科学家麦斯特则在犹他州羚羊泉的寒武纪沉积岩中一块三叶虫的化石上面,发现了一个成人的穿着便鞋踩上去的脚印和一个小孩的赤脚脚印,而三叶虫是25~54亿年前的生物,早已绝迹。经过犹他大学的化学专家们鉴定那的确是人的脚印。

在中国云南富源县三叠纪岩石面上发现有4个人的脚印。据考证,这些脚印是235亿年前留下的。

1976年,著名考古学家玛丽·D·利基也曾发现了一组和现代人特征十分类似的脚印。这些脚印印在火山灰沉积岩上,据放射性测定,火山灰沉积岩有340~380万年的历史。古生物学家证实,其软组织解剖特征明显不同于猿类。

这些考古发现又是怎么回事呢?它们似乎有悖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的观点。根据达尔文进化论假说,森林古猿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才成为今天的人类,可是科学家至今却无法找到这千百万年的中间过程,也找不到任何猿与人之间的人存在的证据;按照通常的认识,人类大约在距今1万年左右才发展到最原始的状态,有文字记载不过5000年时间。按照达尔文进化论假说,几亿年前不可能有人类存在,至于高度的人类文明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科学家们不断提出新观点,对人类起源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1960年,英国人类学教授爱利斯特·哈代爵士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说,他根据在距今400万~800万年前这一时期的化石资料几乎空白这一事实,认为这一时期内人类祖先不是生活在陆上,而是生活在海中。在人类进化史上,存在着几百万年的水生海猿阶段,至今仍能在人类身上找到那一阶段留下的许多“痕迹”——人类的许多解剖生理学的特征在别的陆地灵长目动物身上都找不到,而在海豹、海豚等水生哺乳动物身上却同样存在。例如:所有陆地灵长目动物体表都有浓密的毛发,唯独人类面板 ,这一点与海兽相同;灵长目动物都没有皮下脂肪,而人类却有厚厚的皮下脂肪,这一点又与海兽相同;人类胎儿的胎毛着生位置,明显不同于别的灵长目动物,而与水兽胎儿的胎毛位置相当;人类泪腺分泌泪液、排出盐分的生理现象,在灵长目动物中是绝无仅有的,而海兽却都具有。

哈代爵士查阅了大量史料,指出在400万~800万年前,海水曾淹没了非洲的东部和北部的大片地区。海水分隔了生活在那儿的古猿群,其中的一部分为了适应急剧变化的自然环境,进化成为海猿。几百万年以后,海水退却,已经适应水生生活的海猿重返陆地,又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成为人类。海猿历经沧桑,在水中进化出了向人类方向发展的特征,这些特征为以后的直立行走、解放双手、进行语言交流等重大进化步骤创造了条件。这使得他们在返回陆地后有了更明显的优势,超越了其他猿类,进化成为地球上最高等的智慧动物。

此外,美国加州圣——克鲁兹大学的生物学家大卫·迪默则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或者说生命的早期形态有可能起源于浩瀚宇宙。

国际生物界一致认为:生命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细胞膜的作用。迪默在实验中发现,即使是在寒冷、充满辐射的真空宇宙环境下,细胞膜仍然具有“生命力”。这说明恶劣的宇宙条件并未阻止生命的演化,生命起源于地球以外的浩瀚宇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面对这许许多多的假说、矛盾、谜团,我们不仅要问,人类到底是怎样起源的呢?相信有一天一定能解开这个秘密。

人类大约出现在几万年前?

人类什么时候出现这个问题目前还不能准确回答,现在能做的就是从另一个方面回答你——已发现的最早人类 世界上发现的最早人类--腊玛古猿 1910年人们最早于巴基斯坦和印度交界的西瓦立克山区发现了腊玛古猿化石,是一个上颌骨破片。1934年被定名为腊玛古猿。六七十年代,又在肯亚、希腊、土耳其、匈牙利、巴基斯坦和我国云南省发现了腊玛古猿化石。经鉴定,腊玛古猿大约生存在一千四百万年前至八百万年前。考古学家们推断,腊玛古猿已能初步用两足直立行走,他们生活在林中空地或森林边缘地带,主要吃植物果实,但也可能吃一点肉食。 其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人类。

人类起源的神话

希腊神话中人类的创造者和造福者普罗米修斯就是一位男性,而他最先造出来的也只有男人,没有女人。只是到后来宙斯为了惩罚人类,令赫尔斯塔司造出潘多拉后,世界上才有了第一个真正的女性人类。而且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潘多拉是为了让人类受罪才被创造出来的。这些都是古希腊中扬男抑女思想的反映。但是随着希腊民族向海洋的进发,男子一连几星期甚至几个月出海捕鱼或跨海经商,回到陆地如果得不到妻子的照料和很好的休息,就无法继续生产劳动。久而久之,男性和女性间形成了一种缺一不可,相互依赖的关系,女子的社会地位又逐渐回升。反映在神话中,希腊十二位最重要的主神中,女性神祗就占了五位,其中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美神阿佛洛狄忒更是协助了普罗米修斯创造人类的工作。正义女神忒弥斯也曾给予人类神谕的指示,劫后重生的人类才得以重新繁衍生存了下来。

话说盘古开辟天地之后,不知经过多少年,忽然在天地间出现女娲。女娲在这荒凉天地中感到寂寞,有一天,她对着水,照见了自己,心里想要是天地间有几个像自己的,彼此说说话,该有多好,便不自觉的抓泥土,和上了水;照自己的形体捏出泥偶,放在地上,迎风一吹,便成为活跳跳的东西,于是给他起名为『人』。

原先女娲一个接一个继续不停的造人,但进度缓慢,终于感到吃力,心想要如何快速造人,以填补辽阔的大地时,他背靠山崖,顺手摘下藤条,懒懒地在和了水的泥浆里搅著,然后一甩藤条,洒落许多泥点,这些泥点落在地上,经风一吹,都变成了人,于是不停地挥动藤条,大地上的人也不断的增多了。

人类起源的学说

、人类起源的地区

人类最早起源于什么地方?历史上有五种说法

第一,西欧起源说。

第二,北亚起源说。

第三,中亚起源说

第四,亚洲起源说。

第五,非洲起源说。

我们认为,首先,人类起源是多源头的,不是单源头的;是多线的,不是单线的。其次,从猿到人化石的发现和研究,进一步论证了恩格斯关于人类产生三阶段的基本观点的价值。它拨开了传说的迷雾,使人类看到了自己的祖先远古的生活与文明。第三,我们应看到,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从发现人类的化石遗迹和最早的文明区域看,有时间先后和文明的发达程度不平衡的现象,这与各区域的地理环境有关。人类起源中心论是站不住脚的。第四,人类文明产生的地区,最早处于闭塞与孤立状态,处在地球上的零星的几个点。随着生产的进步,从旧石器到新石器,到金石并用时代,以及社会三大分工的发展和游牧畜业的活动,人类活动才从点到线,发展成由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的文明。文明的交流促进了各个地区文明的发展。

人类起源的三个阶段

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的发展过程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时期。

早期猿人(约380万年至180万年前)。现已发现的化石有坦尚尼亚伽鲁西河流域莱托利地层的人类化石,定年为距今377万年至359万年前;衣索比亚东北部的哈达尔人化石,定年为350万年前;肯亚特卡纳湖库比弗拉地方的“KNM-ER1470号人”,定年为290万年至270万年前。

晚期猿人(学名称直立人,中国习惯上称之为“猿人”,约180万年至20、30万年前)。现已发现的化石有中国的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北京猿人;印度尼西亚的莫佐克托人、直立猿人;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阿特拉猿人;坦尚尼亚的舍利人;德国的海德堡人等。

早期智人(古人,约20、30万年至5万年前)。现已发现的化石主要有德国的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法国的圣沙拜尔人、穆斯特人;南斯拉夫的克拉皮纳人;非洲的布罗肯山人、沙尔纳人等;中国的广东马坝人,山西的丁村人,湖北的长阳人、桐梓人等。

晚期智人(新人,约5万年至1万年前)。现已发现的化石主要有法国的克罗马农人;德国的阿伯加沙人;义大利的格利马狄人;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法卢人;中国广西的柳江人、四川资阳人、北京山顶洞人、内蒙河套人、云南丽江人、台湾左镇人等。晚期智人的体质形态已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人种的差异

在晚期智人阶段,现代人种也开始形成。人类学者按肤色、发型、眼形、鼻形等外貌特征,把世界上的人类划分黄种(或蒙古利亚人种)、白种(或欧罗巴人种)、黑种(或尼格罗人种)等三个人种。人种的形成是长期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影响的结果。人种的外部差异不影响人的智力优劣。他们的脑容量、骨骼情况基本一致,因此没有优劣人种之分。梁启超把人类列表分类为黄种、白种和黑种三类。黄种中包括甲、乙、丙三类;白种中包括甲、乙、丙三类;黑种人主要集中在非洲。

这种分法是相对的,现代西方各人种间的通婚,产生出许多混血儿。除上述三个人种外,还有棕种人等1 腊玛古猿:1400万年前至800万年前特点:吻部短缩,齿排列紧密,犬齿小,颊齿齿冠宽短是猿向人进化过渡时间的早期代表

2 南方古猿:500万年前至300万年前特点:拇指能和其他四指对握,可以使用天然工具,骨盆比猿宽,表明能直立行走;平均脑容量接近500毫升,脑结构比较复杂,可能已有语言能力

猿人

1 早期猿人:可称能人300万年前至270万年前手骨及足骨与现代人相似,为完全形成的人阶段脑容量为680毫升

2 晚期猿人:150万年前至30万年前又叫直立人头骨扁平,骨壁厚,眼眶上嵴粗壮,脑子明显增大脑容量大约800毫升到1200毫升平均身高160厘米,下肢结构与人类十分相似,说明原始人类直立行走姿势已很完善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猿人,德国的海德堡猿人,中国的蓝田人,北京猿人都是比较典型的晚期猿人比较明确地揭示了从猿向人进化的中间状态

智人

1 早期智人:125万年前,旧石器中期的古人类体质特征和现代人已很接近,但还保留一些原始的痕迹,如前额低向斜,颊部不明显脑容量平均为1300毫升,脑组织也比较复杂属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原始氏族时代最早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是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城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洞穴发现的尼安德特人早期智人的化石分布在欧洲,北非,西南亚,中国

2 晚期智人:也叫新人5万年前在解剖结构上属现代人过去遗留的头骨扁平,骨壁厚,下颌不明显等原始特征已经消失。同时,人种开始出现

人类起源的假说

起源于非洲高原、起源于东南亚、起源于亚洲、起源于西伯利亚

千百年来,人类对自己从哪里来的问题争论不休,提出了很多假说,又倾注全力加以证明。特别是“宗教”与“科学”这两大对立阵营,在人类起源问题上更是争的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各执一端,据“理”力争,都欲让世人相信各自的观点。

宗教与科学,一个主张“神造”说,一个主张“进化”论。它们都有“充足”的理由,“强有力”的证据,不由人不信。

在几乎所有的宗教中,人都是由上帝制造的。

宗教在科学的眼里是精神鸦片,是消磨人意志,腐蚀人心灵的至毒之物。然而宗教又是人类无法、也不应回避的问题,它历史悠久,一直伴随着人类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科学认为宗教是逃避矛盾的避难所,但我们知道宗教恰恰从另一方面体现了人对终极价值的关怀,对于解答人类现世与未来生活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出路。

科学在人的起源问题上,则是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代表。

科学的历史虽然远远短于宗教,但发展速度之快却是宗教无法比拟的,这主要在于科学具有浓厚的功利色彩,能很快满足人们生理上的需求,而宗教使人精神得到愉悦是缓慢的,因此,宗教成了人类急功近利的牺牲品。

人类为了确立自已的统治地位,就需要“人至上”的生命观证明自已的社会实践。只有人才是世界的主宰!达尔文的学说正好“迎合”了这种“需要”。

200年来,进化论主宰着生物研究的主导方向,奉为生物研究中的“圣经“,不敢妄越雷池一步。人们在破除迷信的同时,往往会树立另一种迷信。今天人们发现,进化论有可能导致人类进入某些误区。解剖医学首先向进化论发起了冲击,进化论在神经传递。意识链及经络学中陷入困境,因此人们认识到:进化论并不是万能钥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视野不断扩大,旧有的一些理论已不能解释不断发现的很多现象,因而需要新的学说来加以解释。

因此,我们对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与发现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对神话、传说、宗教古籍重新作了考察,从与众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些事物,因而提出人本来就是太空人的观点。

任何观点的提出,都是对疑问、现象的重新认识,就是站在不同角度对固有材料的重新审查,绝不是简单的翻版,目的不外一个:破译人类面临的困惑。

1人类起源总说

达尔文进化论认为,人是由猿的一支演化而来的,人的形体也是演化而成,如四肢,由于常用前肢携物、劳动,后肢就承担了行走的任务,逐渐就进化到直立行走。有人根据这个学说,甚至推测人的祖先是一只断了前肢的“病猴”。前肢既断只好用后肢行走,进而将这个特点遗传给后代,逐渐演化成人。

然而,很多绝非动物所为的人类史之前的遗物遗迹,用进化论观点根本无法解释,新的人类起源假说就应运而生。

太空人基因与雌猿结合的杂交说。

某些娇小恐龙是人类祖先的恐龙起源说。

人是太空人的合成品的合成说。

来自海洋生物的海洋生成说。

这些假说面无惧色地向进化论提出了挑战,使深入人心的进化论产生了动摇。这种动摇,主要来自于进化论自身的缺陷,人们看清了进化论很多地方不能自圆其说。

对于人类起源问题,历来纷争不止,回顾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争论的实质所在,即一次性生成还是逐渐演化而来。

在神话与宗教中,人都是被神一次性造出来的。而在现代科学中,人是自然演化而来的,是自然界的宠儿。纵观现在人类起源假说,其实质仍是“一次性”与“进化论”的争论,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众多的假说中,附议“一次性”的,还仅仅只有合成说,但也不是全部,其余假说,不管杂交说、恐龙起源说、海洋起源说等,分析起来,都属“进化论”范畴,仍没能脱离“逐渐演化”的巢臼,与“进化论”的区别仅在于“种子”的不同罢了。

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达尔文,一个伟大者的名字。他出生于英国南安普特郡,从小热爱大自然。1831年,他以植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海军“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他对热带与亚热带的动植物进行了广泛的考察。1836年回国以后,潜心从事科学实验和著述,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

书中认为,物种的形成及其适应性和多样性主要在于自然选择,生物为适应自然环境和彼此竞争而不断发生变异。适于生存的变异,通过遗传而逐代加强,反之则被淘汰,归纳起来就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他还将进化论用于动物及人类,阐明了人类在动物界的位置及其由动物进化而来的根据,得出了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结论。

恩格斯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推崇备至,尤为欣赏“人类起源于古猿”的假说,并对其作了几点重要的补充。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还说“火的使用,使人最终脱离了动物界”,在恩格斯的推动下,“人类起源于古猿”的假说就成了定论,使人们以为我们的祖先千真万确的是猿猴。

中国人从小就受着这样的薰陶:大量科学事实证明,人起源于动物界,人是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但是,人和动物有本质的区别,人已经超出了动物界,成为自然界的改造者。

并且认为:人和现代的类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进化来的。森林古猿最初在茂密的森林里过树上生活。后来,部分地区的气候变得干燥了,森林减少了,那里的森林古猿被迫下地来生活,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的人类。赤道附近的古猿,仍然生活在森林里,它们逐渐进化成为现代的类人猿。森林古猿进化成为人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恩格斯对这个进化过程作了解释。恩格斯指出,下地来生活的古猿,它们用后肢走路,用前肢来取食物,用树枝或石块来防御敌害。在运用这些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简单的工具。这样,人的祖先就有了劳动。由于劳动,手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改善。同时,也引起了身体其他器官的变化,特别是大脑得到高度的发展。在劳动过程中,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建立了社会。于是,劳动就使森林古猿变成了人。

历史学家、生物学家及考古学家,甚至哲学家,他们根据化石的发现,为人类描绘了人类脱离古猿后的发展历史:猿人阶段——古人阶段——新人阶段。

猿人阶段,大约开始于200-300万年前。这时猿人已会制作一些粗糙的石器,脑量大约在600-700毫升。猿人晚期已接近现代人类,打制的石器比前期复杂,石器有了初步的用途分工,如打猎的石器是打猎的,剥制兽皮的是专剥制兽皮的,并能使用火与长期储存火种。我国发现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以及坦尚尼亚的利基人,都是晚期猿人的代表。猿人阶段一般认为在大约30万年前结束。

古人阶段,又称早期智人阶段。古人的脑容量进一步增大,已达到现代人的水平。脑结构也较猿人复杂。制作的石器较为规矩,但还不知磨制,能人工生火,有了埋葬的习俗,有了原始的“衣服”,体质也开始分化,有了明显的差异。我国发现的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古人大约生活于20万年至5万年前。

新人阶段,又称晚期智人阶段。大约开始于5万年前。新人在体态上与现代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新人打制的石器已很精致,形状多样,石器分工已较明确,并出现了骨器与角器,大约在1万年前,甚至有了磨制石器。新人还会制作装饰品,进行绘画、雕刻等艺术活动,开始了美的追求。法国鲁克马努人,中国柳江人、山顶洞人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以后,人类便进入了现代人的发展阶段。

这就是我们所接受的人类起源的教育,人们对此从来不曾有过怀疑,坚信达尔文与恩格斯传给我们的“唯物史观”,并且不遗余力地给予证明,哪怕牵强附会、转弯抹角地都要绕到“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观点上去,从不敢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说来真是我们中国人的悲哀,当视野扩大,坚冰打破后,我们也与世人一样,对进化论发出了质疑。

人类起源的猜想

富育光

富育光(19335-202025)满族,富察氏,黑龙江省爱辉县人,民族学家。1958年毕业于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中文系。现任吉林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长春师范大学萨满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吉林省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长春师范学院萨满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主要从事满族等北方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研究及萨满文化研究。许多论著在美、德、匈、意、日、韩等国及台湾地区发表。

2020年2月5日,富育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吉林省长春市逝世,享年88岁。

中文名:富育光

国籍:中国

民族:满族

出生地:吉林市

出生日期:19335

逝世日期:2020年2月5日

职业:学者

毕业院校: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

主要成就:萨满教研究

北方民族民间文学整理与研究

代表作品:《萨满教与神话》《萨满论》《萨满教女神》《萨满艺术论》

人物生平

富育光同志自幼生于黑龙江畔满族聚居地,老人均操满语,从小受满族文化的熏陶,受家族长辈逢年遇节讲述满族传统说部“乌勒本”的影响,在家族长辈的训育下,掌握家族十余部著名的家传长篇说部故事,有一定影响的满族说部传承人。

挖掘民间口碑文学

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省分院文学研究所,从事民间口碑文学挖掘、搜集与研究工作。

曾任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副理事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自1984年至1989年期间,在全国和吉林省民间文艺刊物上多次发表满族等北方诸民族民间传说故事。1984年,在全国最早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表满族民间传说故事选《七彩神火》。这是建国以来,我国最早一本满族传说故事选,受到国内外好评,荣获吉林省关东三宝奖、全国民间文学三等奖。

1986年2月,由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合作整理的《康熙的传说》;1989年2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合作整理的满族传说《风流罕王秘传》,也在国内受到好评。

1986年以来,在全国积极致力于满族古老的传统说部“乌勒本”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特别是2004年以来,在文化部和中共吉林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与支持下,在原省级老领导谷长春副书记、吴景春、周维杰厅长、荆文礼所长等热心参加与主持下,建立了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编委会,对濒临消失的满族民间传统说部文化遗产实施有效地抢救、保护、录音、翻译、原型整理与出版事宜,成果显著,并在京召开满族传统说部阶段性成果鉴定暨研讨会,得到充分地赞许和肯定。2006年,满族说部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12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其中《萨大人传》(上、下)、《飞啸三巧传奇》(上、下)、《东海沉冤录》(上、下)、《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东海萨满史诗《乌布西奔妈妈》以及与荆文礼先生合作汇编《尼山萨满传》(上、下),皆为富育光先生自小家传与后期收集整理的满族民间口碑传说故事,共计六部,300余万字,为我国清史、东北边疆史、北方民族史、北方民俗史、神话学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另在其努力下,陆续第二批新出版了以下说部:满族古歌《恩切布库》、满族萨满教创世神话《天宫大战西林安班玛发》、满族说部岔子《苏木妈妈和创世神话与传说》。

社会兼职

长春师范大学萨满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

吉林省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长春师范学院萨满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吉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研究领域

北方民族史,人类学,宗教学,萨满文化,北方民族民俗,民间文学

科研课题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萨满教及其心理学生理学基础研究》(1989)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萨满教神本研究》(1993)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满族史诗〈乌布西奔妈妈〉研究》(2001,参与),最终成果《〈乌布西奔妈妈〉研究》获2009年度大连市学术专著出版资助。

4.文化部文化艺术学科研究项目《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研究》(2007)。

学术成果

富育光除从事满族等北方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研究外,并于1980年以来,致力于中国满、蒙、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锡伯等民族地区萨满教传统文化的社会调查与研究,长期背着书包,徒步深入民族聚居村屯,久住民间,同吃同住同劳动,外族男女老少拿他当成本家人,知心人,危难着灾找他商量办法,擅长素描写生,自谱民歌民谣,留下大宗极珍贵的往昔诸民族民风印迹。上个世纪80年代前期,在社会条件等多方困境下,团结同仁,在东北地区最早抢拍下10余部满、鄂伦春、达斡尔、鄂温克等民族民俗资料录像片,许多位民族萨满和民族文化知情人抢救文化后陆续谢世,为国家和民族保存了历史文化遗产,受到各族的由衷感激,积累了丰富的原始萨满教田野调查经验和资料,承担和主持国家“八五”、“九五”萨满教研究课题,参与国家“十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满族史诗〈乌布西奔妈妈〉研究》,对于我国北方民族学和原始宗教学等学科发展与队伍建设,都有着可贵的开拓与建树。

专著

(1)《萨满教与神话》,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2)《满族萨满教研究》(与孟慧英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

(3)《萨满教女神》(与王宏刚合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国家“九五”重点图书项目)

(4)《萨满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国家“九五”重点图书项目)

(5)《富育光民俗文化论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

(6)《萨满文化论》(与郭淑云合著),台湾学生书局2005年9月出版。

(7)《萨满艺术论》,学苑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2011年11月获吉林省政府颁发第十届长白山文艺奖作品奖)

(8)《富育光社会调查手记》,学苑出版社,2014年

论文

自1980年初以来,在国内外各类学术期刊及论集中发表论文8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

(1)《试论满族口碑文学传承形式》,《吉林民间文学》1984年2期。

(2)《满族萨满教神话初析》(合作),《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4期。

(3)《满族火祭习俗与神话》,《民间文学论坛》1986年4期。

(4)《满族寿宴小议》,《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3期。

(5)《试论民间文学资料保管》(中芬两国学术研究论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

(6)《满族灵禽崇拜与神话探考》,《民族文化研究》1987年4期。

(7)《论满族柳祭与神话》,《长春师院学报》1987年2期。

(8)《论萨满教天穹观》,《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4期。

(9)《满族萨满教星祭俗考》,《北方民族》1988年1期。

(10)《满族佩饰古俗考源》,《民间文学论坛》1988年4期

(11)《清宫堂子祭祀辨考》,《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4期。

(12)《萨满教原始崇拜及其祭礼》(与郭淑云合作),台湾清华大学《民俗曲艺》1991年7月号。

(13)《萨满教女神神话》(英文,与王宏刚合作),美国《萨满之鼓》1991年7月号。

(14)《鄂伦春萨满调查》(与王刚合作),《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4期。

(15)《满族萨满著名史诗〈乌布西奔妈妈〉传承与价值》(英文,史昆译),《国际萨满教学术会议论文提要集》匈牙利社会科学院1993年7月。

(16)《鲸海文化探考》(与郭淑云合作),《中日民俗研究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

(17)《满族萨满星祭与星图》,台湾《满族文化》1994年20期。

(18)《萨满教婚育知识的传播》(意大利文),意大利科技杂志1995年10期。

(19)《萨满教原始气运观念探微》(德文,与郭淑云合作),意大利威尼斯大学1998年论集。

(20)《满族传统说部艺术——“乌勒本”研考》《民族文化研究》1999年3期。

(21)《萨满文化析论》《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6期。

(22)《浅析曹雪芹笔下祭礼与贡俗》,《世纪之交论红楼梦》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23)《史前文化述略》,《北方民族》2000年第1期。

(24)《北方冰雪文化述考》,《民间文化》2001年第2期。

(25)《北方面具文化考析》,《北方论丛》2001年第2期。

(26)《谈中满族旧俗》,《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3期。

(27)《满族人的榆柳木杆、皮草和野花枝》,《现代交际》2001年第9期。

(28)《再论满族传统说部艺术——“乌勒本”》,《东北史地》2003年第1期。

(29)《萨满神柱文化崇拜考析》,《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30)《中国北方神柱文化考》,《华夏文化论坛》第一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

(3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东北史地》2003年第4期。

(32)《栉风沐雨三十年——浅谈满族说部艺术乌勒本》,《民族古籍》2005年第4期。

(33)《满族说部调查》(一)《(乌布西奔妈妈)采录始末》;(二)《(东海沉冤录)传承情况》;(三)《(萨大人传)传承情况》。《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3期。

(34)《满族说部调查》(一)《(尼山萨满)与北方民族》;(二)《(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的流传情况》;(三)《(飞啸三巧传奇)的流传统情况》。《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4期。

(35)《满族说部的传承与保护》,《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5期。

(36)本人口述或整理之第一批满族说部:

《萨大人传》(上、下)、《东海沉冤录》(上、下)、《飞啸三巧传奇》(上、下)、《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乌布西奔妈妈》、《(尼山萨满传》(上、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37)为许明、王宏刚主编《中国历代谏书——治国之道》一书译注清代官员向皇上所上疏之谏书:彭鹏《请严惩贪虐各官疏》、靳辅《生财裕饷第一疏》、张玉书《请杜设法名色疏》、吴绶绍《请禁原官会审复审疏》、杨锡绂《请严池塘改田之禁疏》等五篇。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

(38)主编《图像中国满族风俗叙录》,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

(39)富育光讲述、李桂华整理《最早开拓打牲乌拉的富察氏》,《话说乌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40)《忆恩师佟老——与佟冬同志相处的日子》(上、下),《吉林日报》2009年2月7~14日。

(41)朱立春《北方民族原始文化的守护者——著名人类学、民族学家富育光先生访谈录》《东北史地》2010年3期。

(42)富有史志价值的乌拉图录集锦——看大型图集《乌拉古镇》,《东北史地》2011年第4期、《吉林日报》2011年7月5日。

(43)《满族说部的传承与保护》(合著),《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5期

(44)满族传统说部《松水凤楼传》的流传与采录,《东北史地》2012年5期

(45)一生睿智谋采风——记与贾老相处的日子,《民间文化论坛》2012年第5期。

(46)满族说部的传承与采录——《鳌拜巴图鲁》、《傅恒大学士与窦尔敦》、《扎呼泰妈妈》,《东北史地》2013年2期

(47)谈满族神谕的抢救与研究,《东北地区萨满文化研究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

(48)生存和谐律:萨满文化的精髓,《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3月5日。

(49)富察氏家族与满族传统说部(上),《东北史地》2014年第2期。

(50)富察氏家族与满族传统说部(下),《东北史地》2014年第3期。

(51)萨满文化和谐律探析,《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6期。

(52)瑷珲十里长江俗记(节选一),(富希陆;富育光),《东北史地》2014年第9期。

四、多年来,积极组织东北诸民族萨满文化遗存专题资料片的文稿撰写、整理、翻释、民俗指导与摄制事宜:

(1)1984年拍摄《满族瓜尔佳氏萨满祭祀》、《满族陈汉军张氏萨满祭祀》、《海东青》、《神偶与宗谱》。

(2)1985年拍摄《满族尼马察杨氏萨满祭礼》、《满族罗关氏萨满祭祀》、《满族厉姓萨满祭祀》。

(3)1986年拍摄《满族萨满火祭祭礼》、《大兴安岭十八站鄂伦春萨满祭祀》。

(4)1987年参预拍摄《广西瑶族原始祭祀》。

(5)1989年拍摄《满族萨满雪祭祭礼》、《满族萨满星祭祭礼》。

(6)1990年拍摄《鄂温克族萨满祭祀》、《达斡尔族萨满祭祀》。

(7)1994年拍摄《满族萨满鹰祭祭礼》。

五、1994年以来,积极征集与珍藏满族等北方诸民族萨满世代传袭之萨满神谕手抄原件、萨满创世神话满文资料、宗谱、神服、神偶、神鼓、神像、面具、图腾柱以及信仰民俗等实物与图绘百余件。

六、2007年12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一批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东海沉冤录》(上、下)88万字;《萨大人传》(上、下)73万字;《飞啸三巧传奇》(上、下)76万字;《雪妃娘娘和包鲁嘎罕》42万字,释注整理东海萨满史诗《乌布西奔妈妈》6千行,36万字。2009年4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二批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恩切布库》、《天宫大战西林安班玛发》、《苏木妈妈创世神话与传说》。正在筹划第三批满族说部的组织出版事宜

七、应各方学人之邀,撰写书序:

(1)为静轩著《红楼梦中的东北风神》作序《可贵的探索可喜的开拓》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2)为崔勿骄著《满族医药文化概述》作序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3)为吕萍邱时遇著《达翰尔族萨满文化传承》作序辽宁民族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4)为向东铁石编著《东北民间萨满众神》大型影像画集作序吉林音像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编著

(1)满族民间传说选《七彩神火:满族民间传说故事》,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

(2)《康熙的传说》(与王宏刚等合作),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

(3)《萨满教文化研究》第一辑(主编之一),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4)《风流罕王秘传》(与于又燕合作),中国文联出版社1989年出版。

(5)《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辞典》(编委、吉林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年出版。

(6)《满族大辞典》(参与撰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7)《萨满教文化研究》第二辑(主编之一),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

(8)《中国象征辞典》(参与撰稿),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

(9)《满族风俗志》(与王宏刚合作),中央民院出版社1991年出版。

(10)《吉林省百科全书》上、下卷,(撰稿及副主编),1998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11)《宗教大辞典》(参与撰稿),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出版。

(12)《中国神话人物辞典》(参与撰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13)《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满族卷编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14)《中国民俗文化大观》上、下卷,(副主编、参与撰稿),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15)大型画册《活着的萨满——中国萨满教》(总顾问、参与编写),

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16)主编《图像中国满族风俗叙录》,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

(17)主编《金子一样的嘴——满族传统说部文集》,学苑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18)《满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与赵志忠合编)民族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荣誉

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社会科学有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

2004年8月22日第七届国际萨满学术研讨会(长春)上被国际萨满教学会授予功勋特别贡献奖。

2007年获国家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成就奖。

2008年获吉林省政府第九届长白山文艺奖成就奖。

2009年6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10年聘为吉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11年11月获吉林省政府颁发第十届长白山文艺奖作品奖。

2012年12月文化部颁发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满族说部代表性传承人。

2014年9月长春市人民政府首届“长春君子兰文艺奖”成就奖

学术交流

1981年2月参加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首届年会(北京)。

1984年5月参加民间文学理论著作选题座谈会(峨眉山)。

1988年6月组织并参加萨满教文化座谈会(长春,该会为中国首次萨满教文化学术会议)。

1988年8月1日第二届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史学术研讨会。

1991年8月组织并参加首届萨满教文化学术研讨会(长春)。

1993年7月赴匈牙利、芬兰、俄罗斯参加学术研讨与讲学。

1996年冬赴韩国圆光大学讲学(韩国益山)。

2001年8月参加国际萨满文化学术研讨会(吉林市)。

2004年8月参加第七届国际萨满教学术研讨会(长春)。

2008年6月中国萨满文化遗存学术研讨会(长春)。

2010年9月参加吉林省首届萨满文化研究论坛(长春)。

2011年8月组织并参加首届满族说部学术研讨会(长春)。

2011年9月参加吉林省第二届萨满文化研究论坛(长春)。

2012年9月参加吉林省第三届萨满文化研究论坛(长春)。

2013年7月参加东北地区萨满文化学术讨论会(长春)。

2013年9月参加第十一届国际萨满文化研讨会暨世界仪式人类学高级论坛(贵阳)。

人物逝世

2020年2月5日,著名萨满文化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满族说部”传承人富育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吉林省长春市逝世,享年88岁。

  天坛地处北京,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我国古代历代皇帝祭天之地。总面积为273公顷。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天坛(Temple of Heaven)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据史料记载,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历史上的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而祭祀建筑在帝王的都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最高的技术水平,最完美的艺术去建造。在封建社会后期营建的天坛,是中国众多祭祀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用工十四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名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称天坛。清乾隆、光绪帝重修改建后,才形成现在天坛公园的格局。

  在明朝初年,天与地原是合并一起祭祀,南北的郊坛都一样,设祭的地方名叫大祀殿,是方形十一间的建筑物。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改为天地分祀,在天坛建圜丘坛,专用来祭天,另在北郊建方泽坛祭地,原来合祀天地的大祀殿,逐渐废而不用。嘉靖十九年(1540年),又将原大祀殿改为大享殿,圆形建筑从此开始。

  清廷入关后,一切仍按明朝旧制。乾隆时期,国力富强,天坛也大兴工程。乾隆十二年(1747年),皇帝决定将天坛内外墙垣重建,改土墙为城砖包砌,中部到顶部包砌两层城砖。内坛墙的墙顶宽度缩减为营造四尺八寸,不用檐柱,成为没有廊柱的悬檐走廊。经过改建的天坛内外坛墙,更加厚重,周延十余里,成为极壮丽的景观。天坛的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也均在此时改建,并一直留存至今。

  天坛布局

  天坛的主要建筑均位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整个布局和建筑结构,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3272米,蓝色琉璃瓦顶,全砖木结构,没有大梁 长檩,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撑,在建筑的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天坛被两重坛墙分隔成内坛和外坛,形似“回”字。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地方”。外坛墙周长6553米,原本只在西墙上开辟祈谷坛门和圜丘坛门,1949年后又陆续新建了东门和北门,并把内坛南面的昭亨门改为南门。

  天坛的内坛墙周长4152米,辟有六门:祈谷坛有东、北、西三座天门,圜丘坛的南面有泰元、昭亨和广利门。主要建筑都集中在内坛,南有圜丘坛和皇穹宇,北有祈年殿和皇干殿,两部分之间有隔墙相隔,并用一座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丹陛桥”(砖砌甬道)连接圜丘坛和祈谷坛,构成了内坛的南北轴线。

  圜丘坛 是皇帝举行祭天大礼的地方,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坛平面呈圆形,共分三层,皆设汉白玉栏板。坛面原来使用蓝琉璃砖,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建后,改用坚硬耐久的艾叶青石铺设。每层的栏杆头上都刻有云龙纹,在每一栏杆下又向外伸出一石螭头,用于坛面排水。圜丘坛有外方内圆两重矮墙,象征着天圆地方。圜丘坛的附属建筑有皇穹宇及其配庑、神库、宰牲亭、三库(祭器库、乐器库、棕荐库)等。 站在圜丘坛最上层中央的圆石上面虽小声说话,却显得十分洪亮。因此每当皇帝在这里祭天,其洪亮声音,就如同上天神谕一般,加上祭礼时那庄严的气氛,更具神秘效果。这是因为坛面光滑,声波得以快速地向四面八方传播,碰到周围的石栏,反射回来,与原声汇合,则音量加倍。

  篇幅较长,详细参看:http://baikebaiducom/view/9993htm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