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牛肉和肌肉 牛蛙的营养成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求牛肉和肌肉 牛蛙的营养成分,第1张

我家经济不好很少吃牛肉的哦,,只有过年或到人家吃酒的时候有的吃呢,,,,,,,,,,,,,,,,,,牛肉的营养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牛肉是常见的一种肉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备受人们的青睐。我们平常所吃的牛肉一般为黄牛或水牛的肉。黄牛和水牛均为牛科动物,黄牛体长1.5- 2m,体重250kg,体格健壮结实,全国各地均有饲养。水牛比黄牛肥大,其体长达2.5m以上,而且头上的角长而扁,有一定的攻击性,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饲养,以南方水田地区为多。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牛肉蛋白质中所含的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成分丰富,故营养价值高。老年人、儿童、身体虚弱及病后恢复期的人吃牛肉非常适宜。

牛肉的化学组成因牛的种类、性别、年龄、生长地区、饲养方法、营养状况、体躯部位的不同而不同。每100g(食部)含蛋白质20.1g、脂肪、1O2g维生素,B1007mg、维生素B2015mg、钙7mg;磷170mg、铁090mg,又含有胆隘醇125mg。

  经研究证明,牛肉还含有种种含氮物质的特殊成分,如:肌醇、黄嘌呤、次黄质、牛磺酸,分子量较低的蛋白质(如际类、胨类)、肽类(如肌肽、鹅肌肽)、氨基酸(如丙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亮氨酸)、尿酸、尿素氨;又含不含氮的化合物如脂肪、乳酸、糖元、无机盐等,以上这些及一部分未探明的人体必需成分,使牛肉在餐桌上备受欢迎,在肉食当中独领风骚。

牛肉的药疗

  牛肉是一种很好的食品,这对我们来说是无可非议的,可是当你在大口吞嚼享受这一美味之时,你是否会想到它还是一味良药呢牛肉主要的功效为: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主治:虚损赢,消渴,脾弱不运,癖积,水肿:腰膝酗软。用法为:内服,煮食,煎汁或入丸剂。     

  牛肉的不凡功用,在祖国医学典籍中广有记载。牛肉入药首载于《别

录》,谓:“治消渴,止腹泻;安中益气,养脾胃”;《医林纂要》中有:“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千金·食治》“止唾涎出”;《纲目》:“盖肉者谓之药也,熟而为之液,无形之物也。故能由肠胃而透肌肤、毛窍、爪甲,无所不到。在表者,因吐而得汗,在清道者自吐而去,在融道者自利而除,有如洪水泛涨,陈错顺流而去盎然涣然,润泽枯槁,而有精爽之乐也。牛肉作为药的历史源选流长,在医者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牛肉药疗方

  不但古籍典著在理论上的记录多不胜数,牛肉在医药实际应用中也是被应用的非常广泛。金元四大家之一,丹溪朱氏用“倒仓法”以牛肉“治疗瘫劳蛊癞等症,推陈出新,扶虚补损,可吐可下”效果甚奇,并有“夫牛肉全重厚和顺之性,润枯泽槁;岂有损也”的感叹。

  在《药性载成》记载中,著名的“霞天膏”就是用牛肉熬制出来的,用以主治虚劳羸瘦、中风偏废、脾虚痞积、消渴,其制作方法为:用嫩黄牛肉二十斤洗净,水煮成肉糜,去渣取液,浓缩少量黄酒收膏,呈琥珀色,待冷后,分切成块,晾干备用,寒月温服,每次六钱,逐加量,久服有效。该方又适于治疗脾胃久泻。

  在《饮膳正要》中牛肉脯方以“牛肉五斤,胡椒五钱,荜芨五钱,陈皮二钱,早果二钱,缩砂二钱,良姜二钱上件细末,生姜汁五匙,葱汁一匙,盐四两,同肉拌匀,腌两日,取出,焙干,做脯,任意食之”来治疗脾胃久冷,不思饮食。《范汪方》:“治伤寒,热毒,手足肿欲脱;以牛肉裹之,肿消痛止”。

《经验秘方》:“治腹中痞积,牛肉120g切片,以风化石灰3g擦之,蒸熟食,常食痞积自下”。《奇效良方》:“犊髓全阳膏”治老年命门火衰,畏寒肢冷,面色白光目眩耳鸣,夜尿频多,小牛犊儿一头,黄芪;500g,官桂、良姜,陈皮;甘草、川椒各120 盐30s,米酒10g;上药和酒,同入锅内,用水添至八分锅,小火熬肉,烂如泥,取骨髓尽化,滤去肉、骨;药但存稠汁收贮取汁调和任意食用,以尽为度,牛犊甘漫画,纯阳之品,益肾壮阳,补虚生精等等。

在古籍中,关于牛肉药用的记载,非片纸所能容,故仅以以上为例,在此不再多举。从此不难看出,牛肉不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肉类之一,也是“良药’中的上上品。其入药价值如此之大,还真能令人吃上一惊呢!

牛肉的食疗

  在配伍入药中牛肉大显身手,表现不俗;在食疗中亦是成绩斐然。食疗是我国文化的一大特色,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疗有其独特的疗法和作用,是简单易行的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在“医食同源”、“药食同用”的理论指导下,配合十五用以治病,寓药物于十五中,既无服药之苦楚,且营养丰富,有助于健康。

  中国古代医家早就发现医食同源的道理,《周礼天宫》“五味、五谷、五药以养其病”《黄帝内经》“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蓄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用之,以补益精气”。

  食物和药物虽然不同类别,但可以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食疗资源丰富,简便易行。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创造、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又容易调配的食方、验方和秘方。

  当然,食疗配伍多种多样,不过,平时您是否会想到改变一下食用牛肉的方法,通过牛肉这道常菜来疗养或保健您的身体呢

既然牛肉有如此之大的药用价值。而且烹制方法又是如此简便,那么我们不妨买上两斤牛肉,烹制出一两道菜来与家人一起享用。这样既满足了我们的日常饮食之需,又达到了日常保健的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牛肉食疗方

  1、南瓜炖牛肉:治肺痈;牛肉配胡椒,荜菝,治胃虚寒。

  2、仙人掌炒肉(中华食物食疗大全):肾虚者。仙人掌50s、牛肉100g,仙人掌去刺;切细,牛肉切块,炒熟,调味后屹牛肉。主洽胃脘痛,胃溃疡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胃肠道出血等痛症。

  3、辣椒炒牛肉:牛肉丝250g;青辣椒1只、  红辣椒1只、黄精15s、酱油1匙半、生粉半匙、麻油1匙;菜油1匙、姜丝、黄酒少许。安养五 脏、益脾胃,润心肺,柔软筋骨。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肥胖者食用的佳品。    

  4、草果煲牛肉(食疗法):草果、牛肉 200g、生姜二片、食盐少量,草果洗净,加清水 适量煨汤,饮汤食牛肉。治虚寒性胃痛,胃寒饮食停滞,腹胀满,脾虚食欲不振,手足冷感等症。

  5、牛肉粥(粥,炖.饮料)鲜牛肉50g,洗净,切成肉丁,糯米loog,入沙锅内煮粥,待肉粥熟,加入调味品,稍煮2-3沸即可服。治老年体弱或久病体虚,气血不足。

  6、牛肉冻:鲜牛肉1000g,黄酒250g,将牛肉洗净切小块,放入大沙锅中,加清水适量,以高出牛肉4-5cm为佳。用中火煎煮,每小时取肉汁一次,再加水补足,继续煎煮,共取肉汁3-4次。将肉汁合并,用小火煎熬。至粘稠时加入黄酒,继续煎熬至肉汁粘稠时离火,晾凉收贮即成。补气健脾,和中止泻,强筋骨。

  7、当归参芪牛肉汤:用于虚赢少气,自汗乏力,与黄芪、当归配伍加清水煮熟,去药饮汤食肉。

  8、首乌牛肉汤:何首乌15g、牛肉250g、远志3g、龙眼肉9g、红枣10枚、竹笋30g、乌豆90g(乌豆先浸一夜)。牛肉与乌豆先煮,其余后下。治虚劳,证见头晕眼花,神疲乏力,手足麻木,消瘦,头发早白等。

  9、椒茴牛肉汤:牛肉750g、胡椒25g、大茴香15g。水炖。温中散寒,消食祛积,理气和胃。主治寒滞脾胃,腕腹冷痛,食少呕吐。食入不化等。

  10、归枣牛肉汤:牛肉500g、当归50g、红枣10个。冷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煲3小时,调味共用。补血调经,主治血虚闭经,月经失调。

  11、肉苁蓉炖牛肉:牛肉60g、肉苁蓉30g、菟丝子15g、莱菔子(萝卜籽)10g、生姜二片冷料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煲3小时,调味共用。补肾益精,降脂延年。主治高血压,未老先衰,肾虚精亏者。

  12、蚕豆炖肉(中国食疗大法):鲜蚕豆(或水发干蚕豆)250g,精牛肉500g,葱、姜、盐各少许,用武火烧沸后,转文火熬至牛肉熟后,加鲜蚕豆,继续炖熬至熟。有健脾利湿功效,主治虚弱体质,水肿,慢性肾蛋白尿。

  13、姜汁牛肉饭(饮食疗法):鲜牛肉糜100-150g,姜汁20-40滴,酱油、花生油少许,梗米500g,将肉糜、姜汁、酱油、花生油拌匀,倒在半熟饭上再蒸15分钟即可。主治病后脾胃虚弱,筋强神乏,大便溏泻,久泻脱肛,体虚浮肿。

  14、黄芪牛肉粥:炙黄芪一两,党参三钱,*羊藿五钱(包煎取汁):牛菲力肉120g,蛋一只,梗米一杯,药汤1000ml,葱、姜、芹菜各5g,酒、盐适量。补益元气,安神好眠,健脾胃。

  15、黑汁牛肉汤:牛肉60g、黑豆15g、黑芝麻5g、黑枣15g、黑木耳10g,冷料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煲3小时,调味共用。降脂养血,补肾黑发;主治须发早白属血虚肾虚者。

  16、良姜牛肉汤:牛肉60g、良姜、干姜各50g。冷料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煲3小时,调味共用。温中散寒,补虚健脾。 牛蛙 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蛙科中的大型种类,体重可超过一公斤。牛蛙原产于北美洲,因其鸣叫声宏亮酷似牛叫,故名牛蛙。 牛蛙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味道鲜美。每100克蛙肉中含蛋白质199克,脂肪03克,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营养食品,备受人们的喜爱

牛肉是一种大众化的肉食,补益作用较强,营养成分容易为人体所吸收,有一定的食疗价值。

牛肉以含蛋白质为主,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甚多。每100克牛肉含蛋白质201克、脂肪102克、烟酸6毫克、钾378毫克,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A和钙、磷、铁等,牛肉所含的特殊成分为肌酸、黄嘌呤、次黄质、牛磺酸。如体质虚弱、胃口不好、难以进补者,适量进食牛肉,可以为机体提供多种营养物质,有助于增强防病抗癌的能力。

牛肉食物相克列表,和牛肉相克的食物

牛肉与栗子不能同食:牛肉甘温,安中益气,补脾胃,壮腰脚;栗子甘咸而温,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从食物药性看,二者并无矛盾;从营养成分看,栗子除含蛋白质、糖、淀粉、脂肪外,还富含维生素C,每100克中高达40毫克。此外,富含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和脂肪酶。栗子中的维生素C易与牛肉中的微量元素发生反应,削弱栗子的营养价值。而且,二者不易消化,同炖共炒都不相宜。在我国古籍《饮膳正要》中也有“牛肉不可与栗子同食”的记载。同时,有人还发现牛肉与栗子同吃会引起呕吐。

牛肉与红糖不能同食:同食会产生不良生化反应,引起腹胀。

牛肉与白酒不能同食:牛肉性温,味甘,补气助火;白酒属大温之品。如将二者相配食用,极易上火,甚至可引发口腔炎症、肿痛。

牛肉与橄榄相克:同食会引起身体不适。

田螺与牛肉相克:不易消化,会引起腹胀。

鲇鱼与牛肉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可以用人乳治疗。

牛肉不可与黍米同食:食后身体不适。

韭菜与牛肉相克:因牛肉甘温、补气助火,韭菜辛温,动火动血,故不宜同食。

1、牛肉丸的来历

起源于梅州客家——聚居在山区的客家人,大体上家家户户都养牛。在商品经济不是很发达的时候,生牛肉过剩没法长期保存,所以他们把牛肉剁碎加盐挤成丸子状煮熟,以便保存,慢慢地演变成为当地的一种小吃。

到了十九世纪末,随着汕头的开埠,汕头港急剧繁荣,许多客家人都汇集到汕头从事商业活动。据老人们回忆,早期卖牛肉丸的小贩大部分也是客家人,他们挑着小担在汕头市区挨街串巷叫卖。

尤其晚上,在韩堤路八角亭至公园后面的韩江一带,常有穿梭小舟,船头挂着一盏小灯,专为停泊在那里的客家货船供卖夜宵,专卖牛肉丸汤。慢慢地他们在汕头落户发展,牛肉丸也渐渐成为汕头的地方食品。

而让牛肉丸成为一方美食,直至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名扬海内外却还得归功于潮汕人对其改造和创新。到20世纪初,汕头埠的商业繁荣,带动各式的酒楼餐饮聚集在汕头商业最繁荣的小公园一带,而牛肉丸也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地方小吃,各式牛肉丸餐饮店琳琅满目。

2、关于牛肉丸的传说

在民间有关于牛肉丸从客家传到潮汕的民间传说。传说民国初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土名叫和尚,真名叫叶燕青的潮汕人,经常帮助客家人,这客家人便把这牛肉丸的制法传给叶燕青。叶燕青把这牛肉丸的制法不断加以改进,所以他所卖的牛肉丸汤在潮汕特别有名,以后叶燕青一直在潮汕名店胡荣泉打工。

扩展资料

牛肉丸,又称手捶牛肉丸,是广东省汕头市有名的传统小吃之一,起源于潮菜。牛肉丸作为汕头市乃至整个广东潮汕地区最知名、最大众化的特色传统小吃,其既可作点心,又可作为一道筵席汤菜,牛肉丸制作细致,色泽红润,柔脆有弹性,鲜美馨香,口感嫩滑。

汕头牛七牛肉丸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一般可分为牛肉丸和牛筋丸两种,牛肉丸采用纯鲜肉打制,肉质细嫩,口感松脆;牛筋丸是在牛肉里加进嫩筋,使之味道更香,弹性更强,口感爽脆、柔嫩,且丸中带汤,口嚼美汁四溅。

九十年代初,香港无厘头大师周星驰把牛肉丸引入其影视创作之中,《食神》一播,顿时濑尿牛肉丸风靡大江南北,许多游客都慕名前往一试,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其濑尿丸的原型正是汕头牛七牛肉丸(牛筋丸)。

而在香港这个美食之都,也大大促进了牛肉丸美名的传播,从而使潮汕牛七牛肉丸美味风行海内外。虽然许多地方都有对牛肉丸进行仿制,但美食界仍以潮汕本地出产的为正宗。

--牛肉丸

  肉一直是大家生活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主食,而它不但可以给我们补充能量,而且还可以满足我们的口感欲望,肉有好多种,就不说了,在这里跟大家来说一下牛肉,牛肉最有名的吃法就是做成酱牛肉吃,酱牛肉食用起来可以让你大开胃口,不过酱牛肉在食用过程中要注意到和某些它禁忌的食物要避免在一起食用哦,那么酱牛肉不能和哪些食物一起吃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酱牛肉禁忌的食物吧。

  酱牛肉在吃的时候也要注意到它禁忌的食物。牛肉与栗子相克:牛肉甘温,安中益气,补脾胃壮腰脚;栗子甘咸而温,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从食物药性看二者并无矛盾;从营养成分看,栗子除蛋白质,糖、淀粉、脂肪外,富含维生素C,每100克中高达40毫克。此外,富含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和脂肪酶。栗子中的维生素C易与牛肉中的微量元素发生反应,削弱栗子营养价值。而且,二者不易消化,同炖共炒都不相宜。在我国古籍《饮膳正要》中也有牛肉不可与栗子同食的记载。同时,有人还发现牛肉与栗子同吃会引起呕吐。

  做牛肉最好不要放红糖,因为牛肉与红糖相克:同食会引起腹胀。

  做牛肉也不可以放橄榄,由于牛肉与橄榄相克: 同食会引起身体不适。

  酱牛肉最好不要和栗子一起吃,也不能和红糖和橄榄一起食用,如果吃它和这些食物一起同食的话,对身体健康可是不利的,会出现不良反应。

酱牛肉做法如下:

1、将牛肉洗净,沿筋络纹路切成大块后备用。

2、取干净纱布一块,将丁香、花椒、八角、陈皮、小茴香、桂皮、香叶、甘草包在其中制成香料包备用。

3、葱切大点的段、姜拍破备用。

4、锅中做清水,80度时入牛肉煮开后再大火煮1分半钟左右。

5、将牛肉从开水锅中捞出后放入凉水中备用。

6、锅中再做清水,开锅后下入香料包、糖、葱、姜、酱油和五香粉。

7、重新开锅之后入牛肉大火做开。

8、变小火将牛肉烧熟后将香料包取出后关火。

9、将牛肉和剩余的肉汤一起倒入容器中放至完全凉透。

10、将牛肉取出切成薄片即可食用。

平望,地处吴江中心,京杭大运河、老运河、太浦河、頔塘河四河汇集,与虎丘塔、宝带桥、枫桥夜泊等构成苏州“运河十景”。

史书记载:隋唐以来,自南向北有塘路鼎分于葭苇之间,天光水色,一望皆平,故名平望。它历来是江浙沪水陆交通枢纽,唐时便在平望设驿,北宋即有大商巨舶往来,物阜民丰,历为兵家纷争之地,故而镇上古建筑屡遭战火重创,所剩寥寥,其知名度逊于吴江境内未经战乱的同里、黎里。

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在我老家人眼里,平望的地位远胜县府所在地松陵。一是老家人得了重病,大都到平望地区医院治疗。那年我弟弟阑尾炎变成腹膜炎,到平望医院治疗才捡回小命。二是当时火葬场设在平望,“到平望去”成了“死”的一个代名词,比如老烟枪回怼老婆:“哼,要我戒烟?到平望去了再说吧!”。因此人们讳言“到平望去”,非说不可时必在“去”字后面加上“看毛病”“买渔罾”“做客人”“有事情”等后缀。

从小到大,我曾无数次坐在汽车里从它旁边的318国道和227省道经过,却从未到镇上好好走走,于我而言,它是一支塘中的莲——远观而已。

丹桂飘香,秋光正好,好友相约去平望走走,欣然规往。

早上十点许,我俩坐上748公交,一小时后,来到南临莺脰湖的负有盛名的小九华寺。

我爹年轻时曾率领鸭子大军在莺脰湖上驰骋,他多次说起过小九华寺,我一直以为它不过是座小庙。孰料站在破土重建的寺前,却见寺内建筑错落有致,飞檐庙宇轩昂,金光佛塔高耸。据资料记载,小九华寺又名九华禅院,原名东岳庙,始建于1685年,奉祀地藏王菩萨。

我们瞻看了濒临莺脰湖的照壁、牌坊及汉白玉水上观音。然后进入山门,拜过天王殿前的弥勒菩萨后向里走,在大雄宝殿前礼拜了地藏王菩萨,续续向前,经地藏阁到寺的最北面,右转至万佛塔。据说晚上此塔灯光熠熠,已成夜色中平望的一个地标。膜拜了佛塔,朝南回至山门。虽不曾一一礼佛,但在香气氤氲的寺内缓缓走一圈,肃穆静幽的禅意随梵音悄然入心。

出小九华寺左拐后前行数步,便是南北向穿镇而过清水静流的古运河。在寺院的院墙与古运河之间是一条休闲步道,院墙因地制宜设计成文化碑廊,展示了平望史话史迹和屐痕及此的张籍、张志和、陆羽、颜真卿等先贤的史料。慢行览读,不由惊讶于平望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两百多米长的步道尽头即是闻名遐迩的安德桥。据说桥名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说。原来此处过河全靠渡船,某日一进京赶考但身上只有三文钱的穷书生,再三恳求船工刁华行便,但是一向苛收渡钱的刁华促狭:“乘我的船最起码六文钱,三文钱只能乘一半。”说完果真掉转船头。无奈的书生一头跳入冰冷的河水……若干年后,穷书生成了巡按,他捐了一百银两,又经各方解囊,造了石桥,百姓为纪念巡按功德,遂以其名“安德”名桥。

另一说中的安德是一渡工,他见人们靠渡船过河有诸多不便,尤其是风雨天气险况重重,故请求县官造桥,谁知昏官置之不理。一天狂风大作,安德载着渡人将船撑到河心时,一个猛浪,船翻人落水。他临危不乱,将渡客救起,得知此人竟是微服出行的巡按后,恳请他嘱当地官府造桥。巡按即命县官造桥并斥责其不作为。县官后来借机捏造罪名,将安德发配充军,使安德受尽折磨客死他乡。后百姓便以“安德”作为桥名。

两个传说情节虽殊,但主题一致:施惠百姓的美德永垂不朽。

桥头资料显示,它始建于唐大历年间,南宋庆元三年重建,明清两代多次修建,清同治十一年又重建。这重建复重建的史实,彰显着它在通运史上的重要作用。

南北走向的安德桥跨坐在古运河和頔塘交汇处,高可十米,全长50多米,桥面宽四米有余,单孔石拱倒映水中,形影相接,颇得景致。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时曾游平望,作《登平望桥下作》五言诗中有“望极与天平”之句,南宋诗人杨万里《过平望》一诗中有“乱港交穿市,高桥过得桅”,这足以证明安德桥的形制壮观。水乡吴江桥梁数千,而安德桥是境内桥梁之最!

拾级而上,登桥向南眺望,烟波浩渺的莺脰湖和香烟缭绕的小九华寺尽收眼底;转首北瞰,镇上鳞次栉比的粉墙黛瓦一览无遗。虽是多云天气,抬头无碧空可见,但微微秋风挟着缕缕桂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肺腑间纯净如洗,物我两忘。

过桥左转,走入司前巷。曾听说这条宽不足三米长仅百米的巷子,古时是平望镇上最繁华的一条街,更令人吃惊的是冯梦龙三言二拍中《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中的钱秀才就住在此巷之中。

但眼前的司前巷平实无奇,唯有巷口写有“司前巷”的拱门和屋檐下的一盏盏红灯笼预示着它的不凡过往。

向巷西走,一座三楼三底的石库门引起我们的注意,驻足细看,门框上贴着“司前街徐宅”的门牌,并标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点”几字。后从朋友处了解到,钱秀才旧址即在此处。上世纪40年代,中共青昆嘉中心原青东区中队长徐友基,化名李复生入住此宅,在平望开展地下工作,指导抗日武装斗争。原来这条看似平凡的小巷里竟隐藏着传奇色彩和红色记忆。

前行出巷右拐,一股油煎香气袅袅飘来,食欲马上激情高涨。前趋,小店名曰“徐家糕点”。那么此“徐家”与彼“徐家”是一家么?

且不探究。环顾店内,案几上摆放着一盒盒冰雪糕和麦芽饼,靠墙的货架上陈放着平望酱菜和辣油辣酱,这是我从小就知道的平望特产,但最吸引我俩的是店门口锅里煎着的海棠糕。十元三只,来一份。

店主是个三十五六的帅哥,蓄着短须,戴着眼镜,有几分文艺范。他告诉我们,他太公那时候就开始做糕点生意,隔壁的友间食铺也是他家的。本已到饭点,又出于对“徐家”的好奇,加之我俩出游的宗旨本是逛吃。于是进店入坐,两人各要了一碗“爱马仕”粉丝煲,这是他家的招牌吃食。曾吃过苏州裕兴记的爱马仕面——三虾面,虾籽虾黄虾仁做浇头,用苏州话来讲“真格眉毛都要鲜掉的”。这“爱马仕”粉丝褒的味道果然也不一般,虾仁、牛肉、香肠、白菜、青菜、菌菇、鹌鹑蛋、油面筋……配料丰富,洒以少许胡椒粉,鲜香醇浓,一碗下肚,享用美食的愉悦感满足感像春水一样涨起来。

与店主的闲聊中得知,此“徐家”与彼“徐家”五百年前是一家。

从“徐家糕点”出来,俩人虽已饱腹,仍想去传说中的平望美食街——北大街走走。沿南大街向北来到北大街,不知是时已过午,还是这条街也成了空巢老人,石板铺就的街面上恰似李清照的《声声慢》。

几年前亲戚告诉我:平望北大街上有一家网红面店,主打浇头只是现炒肉丝和鳝丝,只有干挑面,店内只放两张桌子,最多只能坐16人,营业时间只在早晨,这一组“只”字排比句,听得我口水直往肚里咽,但此行之前亲戚告诉我这家面店关了,原因不明!我们寻寻觅觅,果然不见其影。

想起某年高考前,一位家在平望的同事到北大街来订制红糖方糕分发给学生,我们尝后一致认为这糕软糯香甜,于是纷纷托她代为订制,然后每人一块地发给学生吃,一则讨“糕(高)”的好口彩,二则让学生在嘻嘻哈哈吃“糕(高)”的氛围中缓解紧张心理。之后,这几乎成了我校的一个惯例,一种高考文化。

我想试试能不能找到这家店。脚步停在凤美糕团店前,一对两鬓斑白的夫妻正在包着或青或白的团子,团子馅料十足个头很大,土灶上升腾着热气。

我问:“你们不做红糖方糕吗?”

“做呀。”

“是不是有学校到你们店里来定过红糖方糕?”

“定货的人家很多,学校倒是没有来过。”老板娘凤美的财商不低,她马上说,“等等,我给你张名片,你以后需要定糕可以打电话来。”

我接过名片,告别她后继续往北走,见一家“查氏糕团店”,店内一50开外的男子正在收拾器具。

我问:“老板,还有糕卖吗?”

“老早卖完了。”

“你只做一上午生意吗?”

“是的,忙了一上午,下午白相啦。”

继续和他聊,才知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凌晨起来到店铺,碾米、揉粉、捏制、上屉……原来平望人做生意并不像我看到的那么闲散自得。他说他家的糕点相当一部分销路靠定制,而我们发给学生的“糕(高)”正是从他这里定制的,央视“远方的家”节目曾采访过他——他的店早就成了一家网红店了。

继续往北右拐来到安民桥。东西走向的安民桥,俗称北渡桥,又名北大桥。它拱形单孔,桥形与安德桥相似。安民、安德是不是“哥俩”?表示怀疑。度娘说: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僧圆真初建,崇祯二年(1629年)里人钮明达、孙谏臣重建,原来安德长于安民近800岁,哈哈,恐怕只有彭祖才能亲历两桥建成。

从北大街出来,绕至南前街。巷口的一面墙上贴着大片砖雕,上书“南前街”三个大字及范成大的《过平望》、颜真卿的《登平望桥下作》。

范成大的这首诗,我高中时在恩师编的《太湖诗词选》中读到过:

诗中流露着作者的羁旅之愁,但不难看出当年平望的富庶与乡民们诗画般的悠然生活。生于苏州石湖的南宋名臣范成大,在曲折从政的生涯中,他的行船必定无数次从这片水系上欸乃而过。

我又想起了姜虁,他从湖州去看望退隐石湖的范成大时,一定也走了这条水路。当他带着友人相赠的歌伎在“小红低唱我吹箫”的回程中,必也是从这里回湖州的。

这条古运河里究竟响起过多少古代名人的吱呀橹声?恐怕只有时空知道了。

南前街向南,远远望见一段四五米高散发着古意的青砖老城墙。近前才知,这便是城隍庙,据说原为纪念李世民第十四子李明而建。沿墙而走出巷口,又回到安德桥边。

这时我俩想一探城隍庙内景,便走进面向頔塘的大门。入内,发现此中别有洞天——曾经的老粮仓现已被打造成"京杭大集"的展览空间,呈现着平望文化 、江南文化 、运河文化⋯⋯

我俩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奇地流连在展厅之中,老式邮筒、青灰色人造革旅行包、蜜蜂牌缝纫机、红双喜乒乓球、红灯牌收音机、粮囤、船舵、草包⋯⋯一件件老物什,让沉淀在记忆河床里的孩提时代的事一一泛起⋯⋯

走出京杭大集,过安德桥,原路返至小九华寺前,我们打算再到莺湖公园走一圈。

沿莺脰湖路西行,遥见湖中一小岛,古称平波台。其西其北各有跨度数十米的联孔桥与岸地相通。其北与莺脰湖路相接的那座名"望波"。在桥上极目而眺,平波台尽收眼底,难怪古人有“湖光十里碧粼粼,蟹舍渔庄自在身,细雨斜风归亦好,平波台上问仙人”的吟咏。岛上建有四星标准的新世纪大酒店,倘或入住其中,朝看莺湖日出,晚赏莺湖夜月,别有意趣。

继续向西走百余米,便是通向莺湖公园的揽胜桥,它与另两桥构成"铁三角"。立于桥上放眼,唯遗憾诗情如湖水汤汤,而诗才只让我望洋兴叹。还是借用清人钮应斗的诗吧:“积水明于镜,中流峙此台,云从湖岸落,浪涌寺门回,柳外千帆去,沙边一鸟来,昔日题咏处,古壁满莓苔。”

过揽胜桥,向浓阴深处走去,百步便到莺湖公园。它北濒頔塘,南邻开发区,西临227省道,向东隔水而望平波台和望波桥。宋人孙锐有《頔塘柳影》诗:“日出烟销春画迟,柳条无力万丝垂,韶光新染鹅**,偏爱东风款款吹。” 写的就是园址一带的春景。游走在园中,果见随处杨柳依依。想来大约中秋之夜或阳春三月游园最合时,而公园里那一池秋荷又让我觉得这是夏日赏荷佳处。春有柳、夏有荷、秋有月,那么冬呢?或许也可以来个湖心亭看雪吧。

游至三点半,两人决定打道回府。

平望不大,我俩感觉已经踏遍小镇,但后来读罢几篇有关平望的美文后方知,原来我们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已。

有人说:“平望是一部读不完的古籍。”看来值得再读!子曰:“温故而知新。”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