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图书馆可以充电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石家庄市图书馆可以充电吗?,第1张

 不可以,石家庄市图书馆禁止使用USB口对手机进行充电。

 数字资源阅览室须知:

为了您的个人信息安全,也为了图书馆公共网络的安全,禁止使用U盘,移动硬盘,内存卡,手机等移动存储设备。也禁止使用USB口对手机进行充电。禁止浏览反动、色情网站页面,禁止玩游戏,禁止随意下载、安装软件。读者不准随意挪动、拔插拆卸电脑设备,如发现故障请及时告知工作人员处理。读者请规范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行,请勿传播各种非法信息。

扩展阅读

 石家庄市图书馆是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同时也是河北省重点古籍保护单位。拥有156 万册古籍是其馆藏图书的一大特色。在众多的古籍中,不乏熠熠生辉的善本:有34种,640册被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600余种近万册收入河北省古籍善本书目。其中《周易传义大全》和《湟中牍》,《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为全国独家收藏;《易经讲意纲目集注》、《四书大文》、《学林就正》、《新刻三苏论策选粹》等4种为包括本馆在内的全国两家收藏;《学林就正》和《曾西墅集》被《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收入其中;清末抄本《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也为孤本。有8种古籍入选《国家第三批珍贵古籍善本名录 》,18种入选《河北省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石家庄市图书馆古籍藏书在河北省图书馆界,无论总量还是善本数量,均可令人称道。本馆古籍收藏条件较好,配置了专门书库和樟木书柜,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现有的古籍书库环境、条件基本达到了恒温、恒湿、防尘、防光、防老化的效果,对古籍存放起到了较大的保护作用。

古本甚至孤本是很贵重的,没有个千八百万的家财,不是个人想买就能买到的,推荐你去比较大的图书馆看馆藏的古籍,但是想看也要有单位开证明或者你是研究这方面的学者,你才有资格,因为翻一次古籍就会减少古籍的寿命,比如北京图书馆,古籍全部珍藏在密封地下室,储藏需要严格的条件,恒温恒湿防震放火防蛀甚至对氧气含量也有一定的要求。

现在重新发行的古籍只要是正规的出版社,除了在错误上的订正,绝大多数是没有删改的,而相同古籍不同版本的出入,一般是由编辑的学者所依据的原本古籍的年代、版本不同而有细微的差异,这叫学术争议不叫做手脚。

历史本身就是片面的,你看一部史书,就是跟着作者的思维,从作者的眼光看待历史,所以我们要研究历史,读同一个时代不同编纂者的历史,然后从中总结出规律,得到我们自己的观点。一个朝代的统治者肯定想要一部光辉的史书,他必然会遮掩那些丑陋的东西,政权也是由一个个的人组成的,也有人之常情,所以历史是不可能完全客观,完全纯粹的。更不用说古籍,比如司马迁那文采飞扬的《史记》,为什么鲁迅读了会赞叹“无韵之离骚”,因为司马迁掺杂了个人的情感,所以可以这么说,所有的史书都是“做过手脚的”,他们既是真实的也是虚构的。

中华读书报讯 据最新消息,全国现存公藏古籍超过3000万册件,其中有超过1000万册件残破严重亟待修复,而全国图书馆专业古籍修复人才极度匮乏,与当前古籍保护的严峻形势形成尖锐的矛盾。

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主任张志清介绍说,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全国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不足100人,按比较快的工作进度,也需要近千年才能完成1000万册件古籍的修复任务。与此同时,现存古籍家底不清、古籍保护技术设备与科研水平落后等问题的存在,也为古籍保护、利用等基础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据了解,我国现存超过90%的古籍收藏在图书馆中,与文物管理归口不同,尽管国家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专项经费达3亿元以上,而用于古籍保护的专项经费却少得可怜,每年只有几十万元。建国以来,我国已开展过两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却从未进行过全国性的古籍普查。国家目前所掌握的古籍数量统计,是累加各馆上报数字而来,而由于经费不足、人员短缺等问题的存在,许多藏书单位并没有完成对古籍细致清点和编目整理工作,也没有进行定级和破损统计,即便如此,登记在册的公藏古籍也有超过3000万册件,几乎是其他类型文物数量的总和。这其中有超过1%3的古籍需要修复,许多珍贵古籍甚至急需进行抢救性修复。

张志清介绍说,国家图书馆在上个世纪60年代和前年对所收藏的善本古籍的纸张酸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PH值已从平均7到75降为平均66。即在过去的40年间,国图的古籍文献纸张酸性PH值降低了一个数值,已从弱碱性或中性转变为酸性。“酸化”是指古籍纸张的主要成分——植物纤维素发生酸性水解,外在表现为纸张变黄和脆化,对古籍所造成的损蚀是非常严重的,据实验测算,PH值在50以下的文献,纸张将全面脆化,保存年限不会超过200年。张志清举例称,国图大部分善本古籍都藏在恒温恒湿并带有空气过滤装置的地下二层、三层,保护较好,而存于地上的《文津阁四库全书》,受大气污染的影响,有的纸页出现了明显的黄斑。他担心,如果现在不对古籍酸化加以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再过若干年,不但抢救投入成本成倍增加,效果也是不容乐观的。

国家图书馆现藏100万册件珍贵善本特藏,其中轻度破损的有13万册件,中度破损的有26万册件,重度破损的也有12万册件,待修复文献超过半数。而馆内的古籍修复人员只有12名——这一数字已足以让其他图书馆羡慕不已——尽管他们的工作经验基本都在10年以上,修复技艺水平较高,但是普遍学历不高,多数是大专水平,而且年龄都超过了40岁,同时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张志清说:“国图所面临的问题也正是几乎所有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职称低、年龄老化、后继无人,另外综合素质较低也是很严重的问题——国外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人员至少要大学毕业,比如在英国大英图书馆工作的古籍修复人员,就都是由伦敦的两所大学专门负责输送的。”在他看来,我国的古籍修复行业目前还基本停留在手工和经验传授阶段,没有上升到理论和科学的层面。而国外古籍修复普遍应用电脑和工业机械等现代科技手段参与或辅助修复,还通过理化和生物实验室进行纤维监测和保护实验,积累科学数据,寻找比较好的保护手段。因此建立国家古籍保护重点实验室,提高古籍保护中的知识含量,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目前古籍修复人才短缺的局面,张志清表示一方面可以通过实现修复行业的社会化,即通过社会企业承揽馆藏古籍的修复工作,来稍作缓解——图书馆系统以外,社会上还有一些从事古籍修复民间人才;一方面他也一直在呼吁,希望政府考虑在高等院校图书馆学系或中文系中培养“古籍整理和保护”方向的本科和研究生,在高、中等专科学校培养高职和中等专业的古籍修复人才,有计划地输送到国家图书馆和大型公共图书馆中从事古籍保护工作,相关部门设立奖学金,鼓励和吸引学生从事古籍保护工作。

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图书馆处处长张小平表示,古籍修复人才短缺和断档的根源,出在培养环节和输送环节,一方面图书馆急需这类人才,引进新人名额却按各地事业单位编制办理(张志清称目前国图引进人员要求必须是本科及以上学历);一方面高等院校并没有设立相关专业,无法输出专业人才。

目前,文化部拟启动“中国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由中央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分期开展全国古籍修复,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分层次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并决定在北京、上海、江苏三省市开展培养古籍修复人才试点工作。但至今为止,只有江苏南京莫愁职业中学自2001年起开展了古籍修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迄今已有数十名学生毕业,先后进入南京图书馆以及几所地方大学图书馆工作。

“中国古籍特藏保护计划”这项旨在保护民族优秀文献遗产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启动后,我国珍贵古籍的普查摸底、保护修复人才培养、重点实验室建立等工作将逐步展开,古籍保护的严峻形势有望得到改善,古籍保护事业有望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