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国粹主义思潮的概况。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清末国粹主义思潮的概况。,第1张

清末国粹主义思潮

在清末政局动荡不安、革命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出现了一股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的社会思潮。1905年“国学保存会”的成立以及《国粹学报》创刊是这股国粹主义思潮出现的标志。国粹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章太炎、刘师培、邓实、黄节、陈去病、黄侃、马叙伦等,他们大多是国学根底较深的革命党人,其中章太炎、邓实、刘师培为国粹主义思潮的举旗人。国粹派认为,“国粹”是“我们汉种的历史”,包括“语言文字”、“典章制度”、“人物事迹(注:章太炎:《演说录》,原载《民报》1906年7月第6期,参见《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上册,446~455页,三联书店,1977。)”。他们提倡国粹的目的,一是“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鼓吹“革命光复”;二是从古代“良意美法”中寻找克服和避免资本主义弊端的对策,反对“醉心欧化”。

(一)

国粹主义思潮产生在20世纪初,乃是西方文化输入中国并与传统文化发生碰撞的结果。在中西、古今文化冲突融会的过程中,如何清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把保存发扬传统文化与吸收西方文化结合起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近代民族文化,是亟待解决的历史课题。对此,国粹派提出了明确主张。

首先,国粹派认为,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侵略而来的西方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帝国主义文化;而当时中国思想界却对此不作分辨,推崇备至;甚至妄自菲薄,宣传中国文化落后,鼓吹“全盘欧化”。对这种错误倾向,国粹派坚决予以批判。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渗透中国,其中包括以传教、办学、开报馆为名的文化侵略。中国思想界由于长期封闭,对西方文明因缺乏深入了解而表现出极大兴趣,一股学习西方的热情勃然兴起。19世纪60年代开始,沿海各城市译风大盛,时人举凡西书皆读。19世纪末,了解和传播西学、“大购西书以归”蔚然成风。20世纪初,大批知识分子留学域外,学习西方之风愈炽。此时西方诸国已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在资本输出过程中加紧掠夺弱小民族,并污蔑东方民族愚昧和野蛮。对此,国粹派指出,这种西方文化输入,实质是帝国主义文化入侵。章太炎说:“外人所……者,莫黄人自觉若,而欲绝其种姓,必先废其国学。”(注:章太炎:《清美同盟之利病》,参见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475页,中华书局,1977。)其时,西方列强。在中国办学堂,竟使山西等地士子“专崇欧语,几有不识汉文者”(注:章太炎:《清美同盟之利病》,参见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475页,中华书局,1977。)。为抵制帝国主义文化入侵,国粹派高扬起“国学”旗帜:“不自主其国,而奴隶于人之国,谓之国奴;不自主其学,而奴隶于人之学,谓之学奴。奴于外族之专制谓之国奴,奴于东西之学,亦何得而非奴也。同人痛国之不立而学之日亡,于是瞻天与火,类族辨物,创为《国粹学报》,以告海内。”(注:章太炎:《国粹学报发刊词》,《国粹学报》1期,光绪三十一年正月廿日。)同时,针对帝国主义分子滥用“进化论”,散布“先进民族应统治落后民族”、“西方应统治东方”等谬论,国粹派亦撰文批判。章太炎斥责基督教是侵略武器,认为当时流传于中国的基督教义是帝国主义侵略思想,并非宗教信条,人们所信奉的并非真正的基督,不过是“西帝”罢了

国粹派的“复兴古学”,不是仅复兴孔学,而是“复兴诸子学”,即重新宣传先秦诸子思想。诚如章太炎所言:“春秋以上,学说未兴,汉武以后,定一尊于孔子,虽欲放言高论,犹必以无碍孔氏为宗。强相援引,妄为皮傅,愈调和愈失其本真,愈附会者愈违其解固。”(注:章太炎:《诸子学略说》,参见《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285页。)故复兴“古学”,首先便是还历史“本真”,恢复诸子百家应有的学术地位,把孔学从“至尊”宝座上拉下来。国粹派批判和否定孔学独尊的用意有二:一是指出孔学是专制积弊、国家落后的根源,为反对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国家清除思想障碍;二是通过对孔子“至尊”地位的否定,使诸子百家获得平等学术地位,由此全面挖掘中国古代文化学术精华,达到对“古学”的全面复兴。

在“复兴古学”口号下,国粹派热情从事国粹主义宣传。“国学保存会”编缉的《国粹学报》发表了大量宣传国粹的论文,并汇集当时国学权威著作六七百种,明末遗民和乾嘉以来诸儒遗文四五百篇,刊录名人画像六百余张。此外“国学保存会”还大规模从事古籍校勘整理,编辑出版《国粹丛书》、《国粹丛编》、《神州国光集》、《国学教科书》等著作,在上海设藏书楼、印刷所,并拟设国粹学堂。同时,开办国学讲习会,由刘师培主讲,并编写《伦理教科书》、《经学教科书》等。后又成立章太炎任社长的国学振起社,“振起国学,发扬国学”,广泛开展国粹主义宣传。与此同时,亦有一些其他报刊宣传国粹,使国粹主义成为当时颇有影响的社会思潮。

在宣传国粹、整理国故的同时,国粹派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研究,提出“西政出于中国”、“中西文化相合”、“民主中西相合”等观点。“西政出于中国”论的代表性作品是王仁俊的《格致古微》。该书从儒家典籍、史书及诸子著作中,辑出近200则史料,分别从自然科学、商、工、政俗等21个方面说明“西学、西法、西政皆出于中国”。晚清著名学者孙诒让所著《周礼政要》一书系统阐发“西政暗合《周礼》”的观点。他把周代三询之法与近代议院制,周代三刺之制与陪审制度,周代司布之官与商部,周代的国学、效学、乡遂之学与近代大中小学进行比照,认为都有相合之处,据此提出西政符合“圣人之道”。刘师培的《中国民约精义》则论述“民主中西相合”说。该书从历代名人著述中辑录180余条体现反专制精神的言论,并用卢梭《民约论》中的观点与之比附,说明古圣与西哲的相通之处和相异之点,并据此得出结论:西人引以自豪的近代民主思想,在中国古代典籍中都可以找到。

(二 )

国粹派关于中西文化问题的主张,深刻反映出在半个世纪的“西学东渐”过程中,国人对中西文化的对比思考。先是提出“西学中源”,继而出现“中体西用”,19世纪末有“全盘欧化”,时则提出“复兴古学”。这表明,如何对待中西文化,如何会通中西文化以建立新的近代民族文化,是近代中国必然遇到也必须做出回答的问题。但国粹派却没有能够解决这一课题。

首先,在“复兴古学”口号下,国粹派表现出一种对中国古代文化学术不加分析,不作批判,不分优劣地一律大加赞赏,甚至把封建糟粕也当做精华进行吹捧的过分崇古倾向。譬如,他们一面倡导挣脱家族束缚、争取人性解放,一面又提出“家族伦理不可骤废,若以家族伦理为可废,于一群不能和睦,又安望其能合群”(注:刘师培:《伦理教科书》,《刘申叔先生遗书》65册。);一面宣传“合众共和不可已”,一面又扬言“共和之名不足多,专制之名不足讳”(注:章太炎:《代议然否论》,参见《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469页~470页。),造成人们思想认识混乱,也削弱了国粹派反封建的锋芒。为攻击西方政治制度的弊端,国粹派盲目崇信、无限抬高中国传统文化,犯了“泥古不化”的错误。譬如在宣传民主共和思想的同时,不伦不类地把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明堂之制”、“询民之法”比附于西方民主制度(注:马叙伦:《天庐政学通义》次六、次三,《国粹学报》9期,光绪三十一年九月廿日。);并认为中国本已有“君”,实无必要再设“总统”,“是国不可以废君,废君,是废群也”(注:马叙伦:《@②天庐政学通义》次六、次三,《国粹学报》9期,光绪三十一年九月廿日。)。对“凡事古已有之”的宣扬,极易将人们思想导入误区,似乎只要回复古代,现实一切弊端都可迎刃而解。国粹派中许多人都是刚从封建士大夫营垒中决裂出来的,他们虽已投身资产阶级革命,但头脑中还有太多的封建意识。在建设近代民族文化问题上,他们虽然主观上想创造新文化,但又过分推崇古代学术思想,这在一定意义上助长了封建复古主义逆流,阻碍了资产阶级文化传播,妨碍了近代新文化的建设。

古都长安

1、历史地位:

长安,意为“长治久安”,现今西安城的旧称,是我国七大古都之首。与开罗、雅典、罗马并称“世界四大古都”。

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0世纪左右,先后有周、秦、西汉、隋、唐等13个朝代或政权在长安建都及建立政权,历时1100余年。 在长达千余年的历史中,长安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其辉煌的历史闻名于世。并历来为地方行政机关——州、郡、府、路、省的治所。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将长安改为“西安府”,并在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修建了城墙,奠定了今日西安城区的风貌。

2、汉唐长安: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七年,定都于此。

汉长安是在秦咸阳遗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史记》:“汉长安,秦咸阳也”,张衡《西京赋》云:西汉长安“乃览秦制,跨周法”,《三辅黄图·序》也云:“武昭,治咸阳,因以汉都”。

《旧唐书 地理志》说:“京师,故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 秦咸阳从惠文王以后,就不断向南扩展,在渭河以南修建了章台、兴乐宫、甘泉宫、信宫、阿房宫及七庙等建筑。刘邦夺得天下后,经娄敬、张良等的劝说,建都长安。先修缮秦的兴乐宫而改为长乐宫,然后在秦章台基础上建未央宫;惠帝时筑城墙,并建东西市;武帝时建光明宫、桂宫、北宫、建章宫,汉长安初具规模。即汉长安城是在秦都咸阳基础上建立的,说明在都城选址上是汉承秦制的。 汉朝宫阙均在今西安市汉城保护区内,位于北二环以北,而汉代的武帝文帝景帝陵墓,在今咸阳市境内。

此后西汉、东汉(献帝初)、西晋(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皆定都于此,东汉、三国·魏、五代·唐皆以此为陪都。西汉末绿林、赤眉,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曾建都于此。汉唐时代,又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西汉时城内有专为外人而设的居住区,唐侨居的外人,来自亚洲各地,远至波斯、大食,多时数以万计。

隋开皇二年(582)在汉长安城东南建新都大兴城,入唐后改称长安,仍为都城,仅作了局部修建和扩充。唐长安城唐长安城鸟瞰复原图周长达3556公里,面积约84平方公里,是现在西安城面积的97倍,汉长安城的24倍,北魏洛阳城的12倍,隋唐洛阳城的18倍,元大都的17倍,明南京城的19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公元447年所修君士坦丁堡的7倍,公元800年所修巴格达的6.2倍,古代罗马城的7倍。至盛唐,长安为当时规模最大、最为繁华的国际都市。

唐长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唐长安的人口中,除居民、皇族、达官贵人、兵士、奴仆杂役、佛道僧尼、少数民族外,外国的商人、使者、留学生、留学僧等总数不下3万人。当时来长安与唐通使的国家、地区多达300个。唐的科技文化、政治制度、饮食风尚等从长安传播至世界各地。另外,西方文化通过唐长安城消化再创造后又辗转传至周边的日本、朝鲜、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唐长安成为世界西方和东方商业、文化交流的汇集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都会。

唐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皇城3部分构成,总面积80多平方公里。外郭城平面长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17米,周长367公里。每面有3座城门,除南面正门明德门为5个门道外,其余皆为3个门道。宫城位于廓城北部中央,平面长方形、南北1492米,东西2820米。中部为太极宫(隋大兴宫),正殿为太极殿(隋大兴殿)。东为皇太子东宫,西为宫人所居的掖庭宫。皇城接宫城之南,有东西街7条,南北街5条,左宗庙,右社稷,并设有中央衙署及附属机构。后来,李世民为其父所修避暑的大明宫,李隆基时又把自己当临淄王时的王府改扩建成了兴庆宫,三座宫殿合称三大内。

长安城以宽达155米的朱雀大街为中轴线,11条南北向的大街和14条东西向的大街,把外郭城划分为100多个整齐划一的里坊。

古都洛阳

洛阳(英译:Loyang 汉语拼音:luòyáng)

历史用名:(“洛邑”“雒邑”“雒阳”“成周”“新大邑”“神都”“雒京”“中京”)等。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世界“四大圣城(耶路撒冷、麦加、洛阳、雅典)”之一、是“丝绸之路”(洛阳、西安)起始点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早、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洛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帝喾都亳邑,夏太康迁都斟鄩,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沿袭,共十三个王朝。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崤函帝宅,河洛王国”,洛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

西周初期,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公路网,洛阳是其中心,驰道驿路,其直如矢,无远不达;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在洛阳建都,下令开凿大运河,至此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东南辐射总长达2000多公里的南北水运网;

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史学考证知,文明首萌于此,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寻源于此。圣贤云集,人文荟萃。洛阳还是姓氏主根、客家之根。

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从此,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司马光在这里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程颐、程颢开创宋代理学,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曾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张衡发明地动仪,蔡伦造纸,马钧发明翻车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注释: 洛阳的历史上的情况比较复杂,容易引起误解。 1 商、周、汉、魏诸朝都有多次迁都的历史,洛阳是其中的一个。2 出于战略上和经济上的需要,一些巨大王朝会设立陪都,例如唐,举世公认其首都为长安,洛阳之所以称为其都,是因为唐代统治者定洛阳为其行宫和巡幸之地,并与长安享有相同建制,而部分皇帝更长时间留在此地,故有“东都洛阳”之称。虽然在对整个皇朝之影响和地位上不能和长安相提并论,但毕竟有别于一般的地方行政单位。

十三朝古都

朝代 名称 都城位置 所居帝王 建都时间

夏 斟鄩 偃师二里头 太康、仲康、孔甲、帝皋、夏桀 前2070年—前1600年

商 西亳 偃师尸乡沟 商汤、外丙、仲壬、太甲等 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 洛邑、成周 瀍河两岸 成王、康王、昭王、穆王等 前1046年—前771年

东周 洛邑 王城(涧河两岸) 平王至赧王,共25王 前771年—前256年

东汉 雒阳 汉魏故城 光武帝至献帝,共12帝 25年—190年

曹魏 洛阳 汉魏故城 文帝至元帝,共5帝 221年—265年

西晋 洛阳 汉魏故城 武帝至愍帝,共4帝 265年—313年

北魏 洛阳 汉魏故城 孝文帝至孝武帝 共七帝 493年—534年

隋朝 东都 隋唐故城 炀帝、恭帝 606年—618年

武周 神都 隋唐故城 武则天 公元690年-905年

后梁 西都 隋唐故城 太祖、郢帝、末帝 909年—913年

后唐 东都 隋唐故城 庄宗、明宗、闵帝、末帝 923年—936年

后晋 西京 隋唐故城 高祖 936年—938年(约2年)。

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十五朝古都

“十三朝”古都是官方一直沿用的说法,但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最确切的说法是在“十三朝古都”的基础上加上西汉、武周两个朝代的都城,这是目前学者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事实。

十七朝古都

在“十五朝古都”基础之上加上北宋、民国两个朝代。

三十一个朝代依史书记载和依建都时间,洛阳先后有帝喾、夏、商、西周、东周、战国韩、秦末河南王、西汉、更始、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李魏、郑、唐、武周、燕、后梁、后唐、后晋、中华民国等二十三个政权,同时加上新莽、后赵、东魏、北周、后汉、后周、北宋、金等八个陪都政权,因此共有三十一个政权。所以,无论从建都的朝代,或者是从政权的数量,洛阳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注释:

1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刘邦在定陶称帝,史称西汉或前汉。刘邦称帝的当月,从定陶来到洛阳。《资治通鉴》记载:“帝置酒洛阳南宫。”评功论赏,文臣武将,皆大欢喜,遂定都洛阳。五月间,齐人娄敬路过洛阳,劝说刘邦迁都长安。经过一场辩论,刘邦才决定将都城西迁至长安。

2 洛阳曾经是中华民国的陪都,“一·二八”淞沪之战和八年抗战中,曾两次迁都,前一次迁洛阳为“行都”,第二次迁重庆为“陪都”,南京作为中华民国法定首都的地位不改。

北京

建于1420年的天坛是北京最为著名的古迹之一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而北京建城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北京一直是中国北方重镇和地方中心;自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又先后成为辽陪都、金上都、元大都、明、清国都。1949年10月1日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距今70万年,北京猿人生活在北京西南郊周口店的山洞里,北京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北京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叫做蓟。公元前十一世纪时,蓟国是统治中国北方的西周王朝的一个分封国。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中期,位于蓟国西南面的另一个封国燕,吞没了蓟,并迁都于蓟城。从这时起,直到公元前226年燕国被强大的秦国所灭,蓟城一直是燕的都城。据考古学家考证,当年的蓟城就在现北京城区的西南部。

公元938年,蓟城成为辽的陪都。辽是崛起于中国东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人建立的。因为蓟位于它所辖的疆域的南部,所以改称南京,又叫燕京。一个多世纪以后,另一个少数民族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将辽灭亡,并于1153年迁都燕京,改名中都。1214年,金朝因受到新兴的蒙古族军队的进攻,被迫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第二年蒙古铁骑入占中都。1267年,蒙古族首领忽必烈下令在中都城的东北郊筑建新城。四年后这位首领即在兴建中的都城内登上皇帝的宝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元朝。1276年新城全部建成,这便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称之为“世界莫能与比”的元大都。从此,北京取代了长安、洛阳、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并延续到明、清两代。1911年10月10日,中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第二年二月清帝被迫宣告退位。至此,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溃亡,北京作为帝都的历史到此结束。1912年4月孙中山辞去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参议院选袁世凯出任,首都迁至北京。

在此后的30多年里,北京历经苦难:先是连年不断的军阀战争,使当年的帝都变得衰微破败;1937年日本侵略军侵入,古城在血与火中苦熬了8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管这座城市。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生的共和国的首都。

市名

北京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蓟(公元前11世纪)、幽州(最早见于《尚书·舜典》)、幽都(唐代)、南京(五代时,公元938年)、燕山(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中都(公元1153年)、大兴(金代)、大都(元九年,公元1272年)、汗八里(元时)、北平(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北京(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京师(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此外还有:蓟城、燕都、燕京、京城、汗城、宛平。前人一般用“京师”来称呼北京。此外,北京的别称还有长安、春明、日下、帝京、京邑、京国、京华等。北京历史上除了用过上述名称外,还有秦汉之时,北京曾是广阳郡的治所;隋大业年间,曾是涿郡的治所;唐天宝年间,曾是范阳郡的治所;辽代时曾是析津府的治所;明清之时,曾是顺天府的治所,于是广阳、涿郡、范阳、析津和顺天府也成了北京的别称。

文化艺术

冰糖葫芦:从800年前的宋代流传至今的美食北京是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在历史上曾为五代都城,在从辽朝起的8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宏伟壮丽的宫廷建筑,使北京成为我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城市。其中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这里原为明、清两代的皇宫,住过24个皇帝,建筑宏伟壮观,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古典风格和东方格调,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现存最大的宫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天坛以其布局合理、构筑精妙而扬名中外,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谷”的地方,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宝贵遗产。颐和园是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圆明园是我国最有名的皇家园林,园中山青水绿,在中外园林史上享有盛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万园之园”。明十三陵是北京最大的皇家陵寝墓群,内有明代13个皇帝的陵墓,尤其是现代发掘的明定陵,规模浩大,极为壮观。

传统文化

庙宇

北京的宗教寺庙遍布京城,现存著名的有:佛教的法源寺、潭柘寺、戒台寺、云居寺、八大处等。道教的白云观等。伊斯兰教的北京牛街礼拜寺等。藏传佛教(喇嘛教)的雍和宫等,天主教西什库天主堂、王府井天主堂等。基督教的缸瓦市教堂、崇文门教堂等。

胡同

胡同是最具北京特色的民居之一,最早起源于元朝,“胡同”一词在蒙古语中是“小街巷”的意思。北京的大小胡同星罗棋布,数目达到7000余条,每条都有一段掌故传说。胡同的名称五花八门,有的以人物命名,如文丞相胡同;有的以市场、商品命名,如金鱼胡同;有的以北京土语命名,如闷葫芦罐胡同等。经调查,北京最古老的胡同是三庙街,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最长的胡同就是东西交民巷,全长65里;最短的胡同,长不过十几米;最窄的胡同要数前门大栅栏地区的钱市胡同,宽仅07米;而位于东城区的南锣鼓巷,现在已经成为北京八条特色商业街之一。

四合院

四合院就是东南西北四面建房,合围出一个院子,院子的外墙又组成了胡同的边墙。院内北房为正房,东西两侧为厢房,除大门外,没有窗户或通道与胡同相连。四合院里宁静、封闭,是老北京的传统民居。散落在市区的名人故居和王府一般都是比较正宗的四合院,如前海西街的恭王府。近年来北京的高楼大厦越建越多,四合院已经不多见了,现在只有在二环路里还有两片较完整的四合院区。

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是指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北京的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约78公里。从南往北依次为,永定门,前门箭楼,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 端门, 午门,紫禁城, 神武门,景山, 地安门,后门桥,鼓楼和钟楼。从这条中轴线的南端永定门起,就有天坛、先农坛;太庙、社稷坛;东华门、西华门;安定门,德胜门以中轴线为轴对称分布。中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经说:“北京的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永定门、中华门、地安门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拆毁,而近年来又重新修建了永定门城楼。

城池

北京城池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代王朝明和清的都城城防建筑的总称,由宫城、皇城、内城、外城组成,包括城墙、城门、瓮城、角楼、 敌台、护城河等多道设施,曾经是中国存世最完整的古代城市防御体系。北京城门是明清北京城各城门的总称。根据等级以及建筑规格的差异,分为宫城城门、皇城城门、内城城门、外城城门四类。明清北京城有宫城城门四座(一称六座)、皇城城门四座(一称六座、或七座)、内城城门九座、外城城门七座,在民间有“内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清朝灭亡后,北京城池逐渐被拆毁,除宫城保留较好外,现皇城城门只有天安门被保留,内城仅存正阳门、德胜门箭楼、东南角楼以及崇文门一段残余城墙,外城则完全被毁,只有永定门被重建。

京剧

京剧是地道的中国国粹,深受京城老百姓的喜爱,走在北京的街头,经常可以听到路边传来抑扬顿挫的京戏段子。京剧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公班、和春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徽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于是,一种以徽调“二黄”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是京剧。在200年的发展历程中,京剧在唱词、念白及字韵上越来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乐器,也融合了多个民族的特色,终于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京剧集歌唱、舞蹈、武打、音乐、美术、文学于一体,与西方歌剧有类似之处,所以被西方人称为“peking opera”。除京剧外,北京还有双簧、 相声、评书、京韵大鼓等,样样堪称国粹。

燕京八景

燕京八景指北京旧时的八个景观,包括蓟门烟树(西土城)、卢沟晓月(卢沟桥)、金台夕照(金台路)、琼岛春荫(北海公园)、居庸叠翠(八达岭)、太液秋风(中南海)、玉泉趵突(玉泉山)和西山晴雪(香山、八大处)。北京地区八景的说法最早见金代古籍《 明昌遗事》,此后历代方志包括《 宛署杂记》(明)、《 宸垣志略》(清)等对燕京八景均有提及,早期的燕京八景与之后的燕京八景略有出入,至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亲自主持修订了燕京八景的说法并下旨建造御书燕京八景碑,燕京八景的景观和描述才固定下来。

饮食

北京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堪称有口皆碑。清代《都门竹枝词》云:“三大钱儿卖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凉果炸糕甜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卖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这些小吃都在庙会或沿街集市上叫卖,人们无意中就会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称之为“碰头食”。京味小吃的代表有豆汁儿、豆面酥糖、酸梅汤、茶汤、小窝头、茯苓夹饼、果脯蜜饯、冰糖葫芦、艾窝窝、豌豆黄、驴打滚、灌肠、爆肚、炒肝等。

说到相扑这项运动,很多同学心中的第一印象,肯定会把它跟日本联系起来。作为日本如今的国粹,相扑对于日本人来说意义重大。

这些年来,为了让相扑进入到奥运会中,日本人也更是做出了不少努力。

但大家知道吗?作为日本的国粹,相扑实际上其实是源自我国。

根据日本考古学家的研究,他们普遍认为,日本的相扑最早是来自于我国唐朝时期。一是因为在我国吉林省出土的一座魏晋南北朝古墓壁上,发现了一幅角抵图,这与日本如今的相扑运动非常相似。

二则是根据我国唐宋时期的古书记载,当时的相扑,无论是规则还是比赛形式,与日本当今的相扑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不过相扑在我国的历史可没有那么短,它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汉书》就有记载,当时之所以会兴起这项运动,是因为在春秋时期结束之后,随着国家之间的吞并与战争,逐渐形成了七国之势。

而这些大国之间自然不可能随意发生冲突,但他们又想找一个理由来展示国家强大的武力,所以这项运动就应运而生了。

《汉书·刑法志》有记载:“ 春秋之后,灭弱吞小,并为战国,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视。而秦更名角抵,先王之礼没于滛乐中矣。”

也就是说,秦汉时期,这项运动有了命名,叫“角抵”,并且成为了皇帝作乐的演出。

《史记》中也有记载,秦二世胡亥就非常喜欢在宫中看人相扑。另外,汉武大帝也有这种爱好。

《史记》记载:秦二世在甘泉宫 ,作乐角觝。注云:战国 时增讲武,以为戏乐相夸,角其材力以相觝鬭,两两相当也。 汉武帝 好之。

不过到了西汉初期的时候,这项运动在民间又成为了一种带有表演性质的竞技活动。人们会带着有角的面具进行比武或者比拼力气。

由于面具的原因,这项运动也被称作为角抵或者是蚩尤戏。

因为史书中有记载,蚩尤一族人头上都带有角。不过这种活动只在如今河北一带比较流行而已,还没有广泛的传到全国。

《史记·乐书》记载:“蚩尤氏头有角,与皇黄帝斗,以角抵人,今冀州为蚩尤戏”。

而它的名字改叫为“相扑”时,则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晋书》中就有说到:“相扑下技”。

另外,相扑在我国古代一直只是算表演一类的活动,宫廷之中还专门有表演的人。

早期的相扑还可以与武术相结合,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定,比如必须要进行摔跤运动。而真正将相扑定义为摔跤运动的,那还是在宋朝时期。

并且给出了真正的规则,比如只许互相扑,不准打,对方也不允许踢脚,胜利的标准就是将对方绊倒。这些规则跟如今日本的相扑,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宋朝作为我国文化包容度非常高的一个时代,在相扑上也展现得淋漓尽致。那时候还出现了女子相扑运动,而相扑在宋朝也成为了最流行的大众体育运动之一。

不仅有日常的节目表演,还会举办全国性质的竞技大赛,所以这也催生了许多跟相扑有关的职业。《水浒传》中的没面目焦挺,就是一个专业的相扑手。

宋仁宗起初也是非常喜欢看相扑的,但重臣司马光却认为在皇宫严肃的场合里,皇帝带着一大波人观看“妇人裸戏于前”,实在是有些伤风败俗。

所以专门上奏,“今后妇人不得于街市以此聚众为戏”,请求宋仁宗取缔在宫廷中进行相关表演的活动。宋仁宗也意识到了自己这么做不对,因此也就废除掉了这项活动。

不过在民间,相扑还是非常流行的。后来随着程朱理学的兴起,政府对于社会的管束开始越来越严重,城市里的一些娱乐设施开始越来越少,这自然也会影响到相扑的发展。

随后,相扑基本上就很少出现了。因为这种活动与当时宋代严谨的封建礼教相悖,因此遭到了宋代士大夫的反对。

不过到了元朝和后面的清朝,就比较盛行中国式摔跤了,也是体育项目,和相扑大同小异。

但提到日本最早与相扑相关的活动形式,则是出现在公元前23年。当然了,这只是根据八世纪初编撰的一本书中记载的,目前尚且没有考古方面的证据证明。

那个时候相扑还没有名字,只是类似于如今蒙古的摔跤。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日本正式引入了我国的汉字,才将摔跤命名为相扑。

而后在唐朝时期,又引入了我国的一些比赛形式和具体规则,逐渐形成了日本的相扑。

相扑在日本成为一项职业性运动,是从17世纪开始,那时候称作为大相扑,100年之后,才真正形成了现代的相扑。

在此之前,相扑在日本也经历了从宫廷观赏性运动,到武士专门训练的内容之一,最后才到职业性运动的变化。

说到相扑为什么在日本如此兴盛,也是有久远历史的。它最早是在奈良时代开始流行,日本宫廷甚至会专门成立一个与相扑有关的部门。

那时候的相扑,可是日本贵族才能够欣赏到的运动。不过之后随着日本皇室的势力逐渐衰退,相扑这项运动也普及到了日本民间。

到了平安时代的时候,每年就会在7月份举办与相扑有关的节日。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日本民众会把它跟民间的一些祭神仪式,或者是庆祝丰收等活动拉上关系。

而在镰仓时代,相扑就成为了武士们必须修炼的一种技术。

到了江户时代,随着职业性相扑的兴起,江户也成为了当时全日本的相扑中心。在那个时代里,大相扑可是最高尚的职业之一。

当然,在现在也是一样,很多日本小朋友心目中的偶像都是相扑手。而相扑手不仅会接受严格的技术训练,还会学习思想修养、生理学等等,甚至还会学习传统的汉文化。

所以说,能文能武,如此全能的相扑手,大受欢迎也是必然的事情了。

不过在明治维新的时代里,由于全民都在学习西方文化,所以相扑这种带有传统性质的运动也逐渐衰落。

直到昭和初期,日本人开始怀念起自己的国技,相扑也才再次兴起。

而如今的相扑,已经成为了日本最广泛的群众性体育运动之一,在日本的各地民间都非常流行。

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也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普通筷子的长度约为22-24厘米左右。筷子有很多工艺品,在设计方面融入了更多的传统工艺,从而也成为人们收藏的选择,并且也很受外籍人士的喜爱。

筷子古称箸,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

扩展资料

筷子,发源于中国,是中国、朝鲜半岛、越南、日本、新加坡等东亚、东南亚地区普遍使用的餐具。《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国君,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中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筷子是由中国人发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餐具。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

当今社会,筷子的称呼已习以为常,但专家学者在书法、诗词作品和文章中依然称筷子为箸或筯,并没有如《推蓬寤语》所言“忘其始也”。

参考资料:

-筷子

举一个杜泽逊老师在视频里举的例子——陈新先生通过《四库全书》中邵雍《击壤集》有挖补行为(最后一首诗挖下来,补在第一首的位置,第一首去了,最后一页修好)论证了“寓禁于征”的说法不客观。是后来要改,才修补的。

所以,第一,有《四库全书》的原稿,是可以观察修补痕迹的。

第二,《四库全书》一共有七部,分藏七处,他是中国18世纪最大的文献集成,但《四库全书》不等于全部图书,不是说世间所有的书只剩下《四库全书》了,他是集成,但民间还有留传,还有私人藏书家,收藏了很多善本。戚继光是明朝人,他的诗《四库全书》不收录,但也不妨碍他的诗流传啊。

而且中国在近代战乱时期,还有很多古籍流传海外,中国实力强盛后,文化部,文物局和国外博物馆,图书馆交流,也能影印一些或者获得其电子版。(还有一些是怎么都不给看的。)清华、北大、上海博物馆、安徽大学都各自有一批购藏简,大多还是战国两汉的,管中窥豹,可见流传在外的中国文献不少。尤其日本,《史记三家注》和《玉篇》原本,一些版本就发现于日本。

第三,禁毁书目,对图书的大清查,“毁及民间”。但政令下达后,不是所有地方政府都能很好执行的。肯定有力所不及之处。比如有权有势的乡绅,官府会带人去查抄他家吗?而且有人偷偷藏书,藏的很隐秘,官府也找不到吧?还有一些爱书者,藏书家,想要保存书,还有书版,方法多了去了。而且书版还在,就还可以再印书。《金瓶梅》还是禁书呢,不还好好的流传至今了。除此之外,还有人藏山上,官府搜的出来吗?“山岩屋壁尚有存者”。(近人邓实《国粹丛书》)

第四,《四库全书》著录的书有3000多种,存目有7000多种,他也没有把所有书都改了,也没那个能力好吧。

第五,文献流传方法不只有书籍一种形式,还有口头流传,镌刻等,靠人记忆背诵、对联、石刻、器物上的文字等等,都是可以流传的。

一般书的版本很多,只要有多个版本,就可以用对校法一一对比不同版本的文字异同,还原本来面貌。校勘学家还会用他校、本校、理校的校勘方法来校书,这是大学问,可以了解一下。

如果依照你的想法,秦火之后,所有被焚书籍都好像应该不存于世了,但事实是,“秦人焚书而书存”。

还有,修复古书好像不是史学家的工作,这怎么说也应该是文物修复,古籍研究的范围。

关于《续修<四库全书>》的可信度,历史上,《续修<四库全书>》的档案手稿被日本一家图书馆买走了,档案手稿都是一手资料,专家整理的《续修<四库全书>》可信度有多少,关键还得看你自己信不信这些史料和专家。

寻迹·光影之间

——山东大学“传国粹,承匠心”社会实践之泰山皮影篇

一、 寻迹初探

泰山皮影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古籍《韬梼杌闲评》中就有关于其记载,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民间一直以来便有 “登泰山不看泰山 皮影戏 不成游也,不看影戏不知礼义”的谚语。

泰山皮影经过历代传承,不断发展和完善,于2007年首批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在2011年,更是被收进了世界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皮影”名录。当时的“ 十不闲 ”绝技唯一传承人 范正安 也被评为“中国非遗优秀传承人”、“山东省十大优秀非遗传承人”等。

近年来,泰山皮影传承团队不断通过多种方式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潮流,在泰安、北京同时开设多家传习馆,并结合当下流行文化创编多部新剧目,努力让泰山皮影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走出泰安、走出山东、乃至走出国门。可以说,泰山皮影已经成为中国非遗文化传承的模范之一,也成为了泰安市重要的文化地标。

二、 光影之间

7月17日,山东大学“传国粹,承匠心”非遗调研团的泰安小分队成员来到了“泰山皮影艺术馆”开展实地走访。通过观看泰山皮影戏表演,了解相关文创产品,以及与泰山皮影戏文化传承者的交谈,大家不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泰山皮影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并进一步了解了泰山皮影在新时代的传播及传承方式。

实践过程中,队员们首先观看了由皮影传习人杨女士表演的《石敢当大战恶狼精》《时间都去哪儿了》和《武松打虎(新传)》三个剧目。由于泰山皮影发源于泰山脚下,百年以来深受泰山神话传说的滋养,因此关于“石敢当”的传说一直是泰山皮影中的经典题材。《石敢当大战恶狼精》主要表现了石敢当打败恶狼精、为民除害的故事,剧目带有大量泰安本土方言,极其风趣幽默,老少皆宜。

接下来的两个剧目,则极大地体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表达。剧目《时间都去哪儿了》从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中汲取灵感,通过皮影表演的方式,展现一个个生活中平淡而感人的细节,表现了父母对子女从小到大无微不至的爱与关怀。而《武松打虎(新传)》则将武松与老虎的战斗环节表现为小朋友们熟悉的电子游戏形式,在结尾部分更是加入了“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元素,在潜移默化之中传递了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这两出剧目,让队员们充分感受到非遗艺术创新性表达的巨大魅力,也加强了对非遗文化获得良好传播和传承的信心。

观看皮影表演之后,调研团成员们纷纷走上舞台,站在幕布后面,也学着操纵手中的剪影。手忙脚乱之中,大家才进一步感受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内涵,生动有趣的皮影戏表演背后,是传习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练习。

三、 匠影长传

在实践过程中,调研团成员通过与传习人的交流,了解到泰山皮影近年来一直在坚持创编新剧目,也拥有自己的编剧团队,尝试将皮影戏与各种各样的新题材、新领域相结合。例如:《江南style》和《海草海草》,将皮影戏与年轻人喜欢的流行歌曲相结合,成功吸引了更多青年观众。《失落的一角》将享誉盛名的绘本故事用皮影戏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观众可以更好地感受故事本身。

近年来,通过这样的实践,泰山皮影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传播与传承体系,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在2020年疫情期间,由于游客大量减少,泰山皮影的发展一度受到重大打击,团队也面临解散的境地。后期通过传习人的坚持以及政府的扶持,加上疫情后期经济状况的总体好转,目前泰山皮影的发展势头强劲,逐渐恢复至疫情前状态。

作为泰安市的重要文化印记,泰山皮影的发展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皮影戏、保护皮影戏、学习皮影戏。在一代又一代匠人的努力下,泰山皮影在新时代愈来愈焕发出新的光彩。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不断创新中走向新的未来,在新时代语境下展现独特的魅力。

光影之间,匠心长存。

图/文 赵凯南

欧皇专属卡牌放置手游《闪烁之光》三周年庆典火热开启!匠心不论光阴,品质不忘初心。在三周年之际,《闪烁之光》携手东阳木雕传承人蒋武进铸就了一场东方国粹盛宴!在制作中,蒋武进结合中国东方神话故事和《闪烁之光》三周年开天辟地的新英雄神魔盘古,完成了令人震撼的东阳木雕工艺品——盘古斧。

盘古巨斧正于一雕一凿中徐徐复生,《闪烁之光》邀你共赏一场击穿次元壁的中华美学盛宴!

《闪烁之光》三周年×东阳木雕非遗大片欣赏:

《闪烁之光》×东阳木雕,用细节成就品质

东阳木雕起源于商周,溯源自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清,是浙江省东阳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李宗盛在《致匠心》说:“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是绝对的安静,面对大自然的素材,得先成就它,它才能成就我。”

东阳木雕传承人蒋武进通过不断雕琢,改善工艺细节,将优质的木雕作品呈现在人们眼前;《闪烁之光》的游戏开发人员和美术设计师们,也是在翻阅众多古籍史料后,画出一张张草图,经历无数次推翻重来,直至满意后,又开始漫长繁琐的建模、上色、修改、测试,从0到1,构建出玩家眼前的辉煌世界。

无论是东阳木雕或是游戏开发,都是在用细节成就品质。在游戏运营的三年中,《闪烁之光》始终以优质的品质,逆流而上,慢慢沉淀,细细打磨,终愿成为匠心路上的“孤勇者”。

精益求精,以“非遗文化”铸就游戏底蕴

此次,东阳木雕传承人蒋武进复原出了东方古老传说中分天地、开太虚的旷世神兵——盘古斧!

木雕以《闪烁之光》东方神话主题为大背景,创作思路从“盘古开天辟地”中汲取灵感创作,让传统文化通过更游戏化的艺术表达方式,被解读出新的诠释。传承与创新并驾齐驱,用游戏手段再现热爱、向东方神话致敬,重新构建大众与经典的精神世界。

以数字新文创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闪烁之光》联手B站UP主匠人集,圆满完成与“非遗文化”东阳木雕的联动。这不仅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和创新,也有利于提升《闪烁之光》游戏玩家的荣耀感,打造游戏社区良好的文化氛围。《闪烁之光》藉由新文创思路,打破游戏产业的边界,突破单纯商业范畴,展示出了游戏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跨界承载能力。

在未来,《闪烁之光》将和玩家一起共同创造出更加丰满的文创内容。

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成语等;

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

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1宗法文化 2农业文化 3血缘文化

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例如:在封建社会的大家庭里面,血缘关系十分重要,特别强调辈分和地位的等级差距,因此十分重视家族家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国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和威信,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里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宗法文化对封建统治和人们思想产生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直至今日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制度。

简要地说就是: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有四种形式的文化内容: 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种文化形式的具体表现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