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大白鲨是什么鲨
记载:
古人称 鲨鱼为鲛鱼,在我国,美人鱼的形象最早见于是先秦重要古籍《山海经》,其中有“鲛人”的记载,,至少说明,在这本古书出现之前,就已经有鲛这个词了。《山海经中山经》也提到鲛鱼。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淮南子》提到“鲛革犀兕为甲胄”。
简介:
鲨鱼,生活在海洋中,是海洋中最凶猛的鱼类。
鲨鱼早在恐龙出现前三亿年前就已经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过五亿年,它们在近一亿年来几乎没有改变。鲨鱼,在古代叫作鲛、鲛鲨、沙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所以号称“海中狼”。还有鲸鲨,大白鲨。目前因为有大多数人认为鲨鱼的软骨(即鱼翅)中蛋白质很高,但这是错误的。鸡蛋的蛋白质远远超过鱼翅。因为人类错误的观念,鲨鱼几十年来被大量猎杀,专家分析再这样下去,鲨鱼将绝种,请保护好鲨鱼。吃鱼翅是可以的,但也对人体有害,因为鲨鱼翅中含有一定量的神经毒素。
中国古代新石器时代就巳经有犀牛的存在,
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已经多次发 现犀牛的骨头。
河南安阳商代殷墟中也曾出土过一个大兽头骨,
上面刻的文字表 明这是一头犀牛的头骨。
商代的甲骨文中 常出现殷王猎犀牛的记载,
犀牛是一种热带动物,今天在我国绝大部分已经绝迹,
而考察中国古代浩瀚的历 史文献和丰富的出土文物,
我们发现中国古代是产犀牛的。不仅产,而且数量还 相当多;
不仅华南产, 在华北平原上犀牛还成群结对地出现过。
和许多动物一样, 犀牛最终还是没有逃脱灭绝的命运。
史书记载越王夫差成千上万的兵士都身穿犀甲作战。
在兵戈扰攘的战国 时 代,对犀甲的需求量的增加,
迫使人们对犀牛进行长期的滥肆捕杀,
就使这 种生殖率很低的野生动物在我国、
特别是在北方一带,数量急剧下降。
最迟到西汉晚期犀牛已经绝迹。 汉平帝时王莽辅政,
为了炫耀“国 威”,曾赠给位于苏门答腊西北部的黄支国国王大量财物,
让他向汉朝皇帝 奉 献犀牛。苏门答腊正是苏门犀的故乡。
原来在中原一带常见的苏门犀却要用重金 从国外进口,
可见这种犀牛在中原一带已经绝迹。
秦赵会盟台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秦昭襄王时(公元前282一公元前280年),秦国三次发兵攻赵,赵国失利而不屈服。秦为征服赵,又开始政治与外交上的斗争。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派人告诉赵惠文王,为使两国和好,双方可在渑池会盟。
陪同赵王前往的是赵国上大夫蔺相如。秦王与赵王会饮时,胁迫赵王鼓瑟,并令史官记入秦史,使赵王感到无比难堪。这时,蔺相如正气凛然地强请秦王击缶,亦令赵国史官记人赵史。秦国官员不服,胁令赵国割15城给秦王祝寿,蔺相如也迫请秦国割都城咸阳给赵王祝寿。如此针锋相对,舌枪唇剑,直到宴会终了,秦王也未能捞到丝毫便宜,只得与赵王言归于好。
为表示偃旗息鼓,停止战争,双方士兵捧土埋藏兵器以示友好,遂成会盟高台。 公元前482年,鲁国国主鲁哀公,晋国国主晋定公在黄池(今河南封丘县西南)约会夫差,举行会盟大典。夫差异常兴奋,因为鲁国与晋国都是老牌的诸侯国,在诸侯国中颇有影响,如今对方邀请自己会盟,对于吴国在诸侯心目中的地位是大有裨益的。
吴王夫差于是调集全国可用之精兵,甲胄鲜明的朝黄池浩浩荡荡的出发去了。
勾践得知消息后,秘密在吴越边境集结了三万精兵,准备乘吴军精锐尽出,姑苏只剩老弱残兵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攻进吴国国都。
夫差与鲁哀公、晋定公,并排站在封禅台上,检阅三军,吴军精锐尽出,声势壮大,夫差所到之处,三军将士必齐声鼓噪。鲁、晋二公深畏服之。夫差志得意满。又与二公围猎,颇多斩获。二公赞曰:“真上马可治军,下马可治国之君也。”夫差听到他一生中对于自己最高的评价,顿时有飞升的感觉一般,腾云驾雾。
两个月后,夫差帅大军回到吴国,姑苏城已空无一人。
在县城南11.3公里处、坝台村东头,周穆王曾游于此地。据《封丘县志》载:“天子东游于黄泽。歌曰:黄之池,其马喷沙,黄之泽,其马喷玉。”故春秋时叫黄池。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吴王夫差率军于黄池大会诸侯,与晋争做盟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黄池之会”。今仅存古黄池碑一通,建砖砌碑楼加以保护。 周惠王想废掉太子郑,立自己爱妃生的儿子丰子带为太子。
齐桓公为了保全太子的地位,以诸侯要拜见太子为借口,在公元前655年5月,联合八国诸侯在首止开大会,太子郑在首止和诸侯见了面,一起住了几个月。周惠王觉得太子郑不听使唤,但又无力和齐桓公抗争,就偷偷派人去劝告郑国不要参加结盟。郑国听了周王的话,离开了首止,剩下的七个诸侯共同缔结了共辅太子的盟约。后来,齐国又去攻打郑国,郑国也参加了盟约。不久,周惠王死了,太子郑即位为周襄王。周襄王对齐桓公十分感激,派人给他送了祭肉、珍贵的弓箭和车子。齐桓公利用这个机会,于公元前651年在葵丘(今河南兰考、民权境内)会合诸侯,招待周王的使者。
史书记载说,春秋五霸,以齐桓公最盛;齐桓公九合诸侯,以葵丘之会最盛。在葵丘之会上,齐桓公代表诸侯各国宣读了共同遵守的盟约。其主要内容是: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这些内容,有些是各国在经济上互相协作的要求,有的是维护宗法统治秩序的需要。条约规定,“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通过葵丘的盛会,齐桓公终于达到了联合诸侯,称霸中原的目的。
孔子评价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统一天下,老百姓到现在还受到他们的恩赐啊!没有管仲,我们都要拨散头发,衣襟开向左边,变成蛮族统治下的人民了。”桓管几十年的活动,顺应了当时王室衰微,大国崛起的形势,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当时形势的对内对外政策,对齐国的社会发展,对捍卫中原先进文化免受戎狄等落后民族的破坏,建立了一定的功绩。 城濮之战后,晋军在楚军营地住了三天,吃缴获的军粮,到四月八日才班 师回国。四月二十九日,晋军到达衡雍,在践土为周襄王造了一座行官。
城濮之战
在城濮之战前的三个月,郑文公曾到楚国去把郑国军队交给楚国指挥,现在郑文公因为楚军打了败仗而感到害怕,便派子人九去向晋国求和。晋国的栾枝去郑国与郑文公议盟。五月十一日, 晋文公和郑文公在衡雍订立了盟约。五月十二日,晋文公把楚国 的俘虏献给周襄王,有四马披甲的兵车一百辆,步兵一千人。郑文公替周襄王主持典礼仪式,用从前周平王接待晋文侯的礼节来接待晋文公。五月十四日,周襄王用甜酒款待晋文公,并劝晋文公进酒。周襄王命令尹氏、王子虎和内史叔兴父用策书任命晋文公为诸侯首领,赏赐给他一辆大辂车和整套服饰仪仗,一辆大戎车和整套服饰仪仗,红色的弓一把,红色的箭一百支,黑色的弓十把,黑色的箭一千支,黑黍米酿造的香酒一卣,勇士三百人,并说:“周王对叔父说:‘恭敬地服从周王的命令,安抚四方诸侯,监督惩治坏人。’”晋文公辞让了三次,才接受了王命,说:“重耳再拜叩首,接受并发扬周天子伟大、光明、美善的命令。”晋文公接受策书迟出,前后三次朝见了周襄王。 琅琊作为继会稽(今绍兴)之后越国的国都,是在越王勾践二十五年(公元前472年)的时候。当时,越国趁吴王率军攻打晋国之机,出兵截断了吴国的后路,从而灭掉了吴国,疆域北扩到了琅琊地区。为了进一步称霸中原,越王便在徐州与诸侯会盟,与秦、晋、齐、楚诸国共同尊辅周室,被周元王封为“越伯”。两年后的一个冬天,越王勾践卧病不起,死于琅琊。琅琊作为越国国都,一共延续了二百多年,最后被楚国吞并。
吴王阖闾在孙武伍子胥的帮助下,看到了争霸的希望,但在会稽山下,功败垂成,被越国射死,其子夫差时刻不忘复仇,终于在夫椒大败勾践,使得飞扬一时的越王成为自己的马夫。
正当夫差黄池纵横天下之时,国都姑苏却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倾全国之兵逐鹿中原的夫差永远也不会想到那个曾经吃过自己粪便,当过自己马夫的勾践能够在瞬息间集齐五万甲兵,挥师伐吴。慌了神的夫差慌忙赶回姑苏,与越军对峙与笠泽,带着骄纵之意的吴军丝毫不将越军放在眼里,但越军在勾践范蠡的训练下,早已脱胎换骨,训练有素,乘着夜色,越军潜水渡河,拂晓时分如天兵般出现在吴军的面前,吴军大乱,死伤无数,元气大伤,三年后,越军围困姑苏,夫差自裁。
至此,年逾五十的勾践,终于当上了春秋历史上最后一代霸主,会盟与徐州,但此时,历经200余年的春秋时代也走到了尾声。 春秋诸侯会盟于“郧”的考证。南通海安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2480多年前的春秋晚期,那是一段关于诸侯在郧(今海安立发)会晤的史实。关于诸侯在海安立发(郧)相会有三种说法。
其一为鲁卫相会。1997年6月版《海安县志》第7页大事记记载:“鲁哀公十二年(前483年),鲁哀公会卫侯于郧(今立发桥,其时为发繇口),后建发繇亭于其上。”这段文字资料记述的依据来源于民国《如皋县志》所载同治元年所立的立发桥碑文。碑文为:“立发桥,在如皋县北四十五里,春秋时为发繇口。鲁哀公十二年,公会卫侯于郧,建发繇亭于其上,即此地也……”按常理说,碑文资料应当是比较准确的。可是鲁国在今山东曲阜一带,卫国在今河南淇县、南滑县一带,鲁卫两国为何要跑到南方的吴国属地来会晤呢?行文未交待清楚,一般人也不得而知。
其二为吴卫相会。1995年6月版《如皋县志》第54页建置区划部分有一段记述:如皋“春秋时,为吴国郧地。《左传》:‘哀公十二年,卫侯会吴于郧’。杜预注:‘郧,发阳也。’《罗泌路史》:海陵东南有发阳口,今皋北四十五里力乏桥(今立发桥),即其地。”《如皋县志》注明了资料来源于《左传》、《罗泌路史》,且如皋、海安春秋晚期属吴地,编者认为吴卫在此会晤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有没有鲁国参加?还有疑问。
其三为鲁卫宋相会。2000年版《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第555页关于郧有三种解释:①郧亦作云,古国名,在今湖北;②古邑名,春秋卫地;③古地名,“春秋吴地。在今江苏如皋市东。《春秋·哀公十二年》:‘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郧在“如皋市东”应为“今如皋市北”,今海安县城东边。此处记述会晤者为鲁哀公、卫侯、宋皇瑗相会于郧。《辞海》为权威性工具书,其记述应当比较可信,但宋在今河南商丘及山东、江苏、安徽间地,鲁卫也在北方地区,吴国在南方江苏、浙江地区,鲁卫宋三国国君为何要到吴国属地郧来相会呢?有没有吴国参加呢?不得其解。
以上三种说法均有一定的依据和可信性,然而三者说法又不完全一致,究竟谁更准确呢?亦有可能三者都未叙述完整,有断章取义之嫌。2004年笔者出差南京,购买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的《左传译注》,仔细阅读了《左传译注》鲁哀公十二年前后的相关记述,结合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称雄的历史事实,对吴、鲁、卫、宋相会于郧的事实有了清晰的概念。
《左传》是我国儒家“十三经”之一,是春秋时期的一部纪传史学著作,记事分为经、传两部分,经略传详。据《左传译注》哀公十二年“经”部记载:“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此句与《辞海》郧注解相同)。”李梦生先生注解说郧:“在今江苏如皋县东。或云在山东莒县。”与《辞海》注解一样,郧“在今江苏如皋县东”有误,应为今如皋市北,或海安县东。《左传译注》第1340页“传”部记载:“公会吴卫于橐。吴子使大(通太)宰伯嚭请寻盟……”“吴征会于卫……秋,卫侯会吴于郧(此句与《如皋县志》相同)。公及卫侯、宋皇瑗盟,而卒辞吴盟。吴人藩(包围)卫侯之舍……大宰伯嚭说,乃舍卫侯。”从《左传》鲁哀公十二年“传”的记述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公元前483年郧地会晤的情况:即吴国想与鲁国重温旧盟未成。不久吴国又召会卫国。起初,卫国人杀死吴国行人,因吴国势力强大,卫侯(即卫出公)听从子羽意见,于公元前483年秋到吴国郧地,与吴国人相会。鲁哀公与卫出公、宋皇瑗结成同盟,最终拒绝与吴国结盟。吴国人因而包围了卫出公的住所,鲁国子服景柏劝子贡去见吴国太宰伯嚭,后子贡带着五匹锦段为礼前往,经子贡游说,吴国太宰伯嚭放了卫出公。
根据《左传》鲁哀公十二年“经”与“传”的记述,不难看出春秋时期,郧地会晤应该是吴、鲁、卫、宋四国相会。春秋时期,我国奴隶制逐步瓦解,周王室衰微,齐、晋、楚、秦、吴、越等国争霸,仅据《左传》记事统计,就有诸侯盟会109次,诸侯会见97次,郧地会晤是其中的一次。春秋后期南方的吴国在吴王阖闾时代经伍子胥、孙武等人政治、军事改革后,国力日渐强盛,多次北上攻楚。吴王阖闾之子吴王夫差于公元前494年,打败越国,又攻楚伐陈,攻鲁围宋。为北上称霸中原,吴王夫差组织民力,开凿邗沟,沟通江淮。郧地会晤是吴王夫差恃强凌弱、争霸中原的一个片断。公元前482年,吴王约定晋国在河南黄池会盟,与晋国争霸,但吴王夫差的争霸行动同时削弱了国力,给越国复兴灭吴以可乘之机。而鲁、卫、宋等国在春秋后期国势衰落,逐渐沦落为小国,为生存之计,不得不在晋、齐、楚、吴、越等大国之间周旋,经常馈赠财物,讨好大国,利用其相互争斗,求得自己生存。吴与鲁、卫、宋在郧地相会,后三者结盟就是弱国联盟与强国之间的一次较量。
综上所述,1997年版《海安县志》,1995年版《如皋县志》,2000年版《辞海》关于郧地相会的记载均不完整,其叙述均属引用《春秋》、《左传》“经”中的一两句话,或引之于“经”,或引之于“传”,使读者不易理解,容易产生歧义。古代史学家研究《春秋》、《左传》等史书,就认为“《左氏》(指《左传》)经之与传,犹衣之表里相持而成。经而无传,使圣人闭目思之,十年不能知也。”因此,必须正确理解《左传》经与传的表述内容,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理解其含义。因此,关于郧地会晤准确的表述应为: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吴国召集鲁卫宋在郧地(即今海安县立发桥)相会,意图与鲁卫宋结盟。而鲁哀公与卫出公(卫侯)、宋皇瑗拒绝与吴国结盟。于是吴国人包围卫出公住处,软禁卫出公,后经子贡游说,吴太宰伯噽放了卫出公。 商朝末年,纣王无道,终日沉湎于酒色之中;他拒纳忠言,滥施酷刑,还自恃大国而发动了旷日持久的征伐东夷的战争,使本已十分尖锐的各种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进一步加剧。激化了的内外矛盾,为西周的崛起提供了良机。
周本为殷商的附属小国,经过文王姬昌和武王姬发两代的苦心经营,国力日渐强盛起来,众多诸侯前来归附。文王为报杀父之仇,曾暗下决心,意欲攻灭殷商,但鉴于殷商已有500余年的统治根基,仍有强大的实力,未敢发动对商的战略决战,只是不断蓄积力量,采取一些实际步骤,如西击犬戎、密须,消除后顾之忧;东攻邗、黎、崇国,扫除了伐纣灭商道路上的障碍。
公元前1046年,文王去世,子武王继位。次年夏,武王率大军自镐京出发东进,不日来到黄河南岸的盟津(今洛阳市孟津东北),邻近部落方国前来参加会盟,助威者达“八百诸侯”。武王动员说,自己的祖先对上天功德无量,因此上天命先王(文王)灭掉残暴的殷商,拯救万民,不幸先王早逝,将重任托付于我。为实现先王遗志,大家都要全力协助,共同完成先祖的功业!遂下令将士登上船只,向黄河对岸进发。顷刻间,千舟竞发,浪花飞溅,各路大军迅速到达黄河北岸。但是,还未登陆,武王就急令返回南岸。何以如此?原来这是武王预先安排的一次重大的渡河实战演习,借此试探商王朝的应变能力以及诸侯国的军事实力。他看到商军已有戒备,认为灭商的时机还不成熟,因而引兵西还。此次盟津军事行动,史称,“盟津观兵”。
通过盟津观兵,不期而会“八百诸侯”,奠定了武王牢固的盟主地位,说明周有能力组织强大的军事力量发动灭商的战争。
盟津观兵两年以后,商王朝统治集团内部分崩离析,曾想挽回商朝覆灭命运的忠臣贤王悉遭厄运,王子比干被杀,箕子被囚,微子逃亡,少师、太师奔周,纣王身边只剩下一些奸佞小人。王室内人心惶惶,无人再敢出来规劝纣王。周武王认为伐纣灭商的时机已经到来。
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43年),武王亲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东向伐纣。出发前遍告诸侯重新会师于盟津,共同与商军决战。从镐京出发的大军,经渭河人黄河,浩浩荡荡,顺利抵达盟津渡口。在这里,武王第二次大会诸侯。这次会合后的联军,既有同姓诸侯,也有西方和南方的羌、微、造、彭、濮、庸、蜀等部落方国的部队。武王召开誓师大会,向联军发布了誓师令(《垆?泰誓》),历数纣王“自绝于天”的种种罪行,宣布执行上天的旨意——惩罚纣王,伐商联军士气旺盛,同仇敌忾,自盟津渡河后,乘虚而入,直奔殷都朝歌。
盟津会师,敲响了商纣的丧钟。之后,经过了决定性的战役——牧野之战,联军彻底打败厂商朝军队,攻入了殷商国都朝歌,纣王走投无路,焚火而死,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八百诸侯会盟津”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今孟津东北,清代立有会盟碑,今天的会盟镇也由此而得名。清《孟津县志》曾评论说:“当天下之要冲,西连关陕,东通曹卫,南北抵京都而达襄楚,可谓形胜之地也。”盟津古渡作为天险成为古洛阳的天然屏障,在中国古代军事地理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夏朝的军事制度 这一时期史料缺乏。据《尚书□甘誓》记载,夏王控制军队,其下有“六事之人”,可能表明夏王辖有分工不同的人员。这时已有战车,车上的成员区分为左、右、御。对作战人员还有奖惩规定。可见,随着国家及其军队的产生,出现了组织和管理军队的一些制度 。
商朝的军事制度 在甲骨卜辞中有较多的记载。如 方出,王自征“(《柏根氏旧藏甲骨卜辞》□25)、“ 王自征人方”(《殷契粹编》□1185)等卜辞表明,商王是最高军事统帅,有时亲自出征。王室妇女,如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妇姘,也曾率军出征。高级军事领导职务由贵族大臣和方国首领担任,他们平时治民,战时领兵。甲骨文中常有“亚”、“马”、“射”、“戍”等名号出现,可能表明当时军队成员已有不同的职守。士卒由贵族和平民充当,平时要练习射、御;并以田猎的形式进行演习。“王登人五千征土方”(《殷虚书契后编》上□31□5)等卜辞说明,战时常根据需要进行“登人”(征兵),一次征发1000、3000或5000人,也有超过 1万人的。奴隶多担任杂役。
商朝除王室拥有强大的军队外,各宗族或各方国也都掌握相当数量的军队。“王其令五族戍臿” (《殷契粹编》□1149)、“令多子族从犬侯寇周,叶王事”(《殷虚书契续编》□5□2□2)等卜辞表明,这些宗族或方国的军队须听从商王的调遣。
商朝军队有步卒和车兵,作战方式以车战为主。战车一般由两匹马驾挽,车上有甲士3人,居中者驾车,居左者持弓,居右者执戈。车下随行徒若干人。甲骨文中也曾出现过“步伐”的记载,可能表明当时有独立的步兵队伍。“王作三师右中左”(《殷契粹编》□597)等卜辞说明,当时军队的最大编制单位可能是师。“登百射”(《甲骨文合集》□5760)、“左右中人三百”(《殷虚书契前编》□3□31□2)、“王令三百射”(《殷虚文字乙编》□4615)等卜辞说明,当时军队的组织可能以100人为基层单位,300人为中级单位,并有右、中、左的区分。
西周的军事制度 在沿袭商制的基础上又有很大发展。周初,王室强大,“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军权集中于周天子手中。其下有“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尚书□牧誓》)等官职,仍不分文武。各诸侯国及一些贵族大臣也都有自己的军队,但一般须听从周天子调遣。西周晚期,王室衰微,遇有战事则往往倚重一些诸侯国和贵族大臣的军队。
西周军队的士卒均由“国人”(都城及其周围的奴隶主和平民)充当,奴隶只能随军服杂役。金文中有“西六师”、“成周八师”、“殷八师”的记载(《禹鼎》、《舀壶》),表明西周军队的最大编制单位是师。但是,《周礼□夏官》称:“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在金文和其他古籍中则未见有此类记载,据以推断,西周军队中可能不存在军的建制,也难于有这样规整的组织体系。
西周军队的主要兵种是车兵。战车一般由 4匹马驾挽。车上有甲士 3人,随车有徒卒,一般12人,车驰卒奔,簇拥前进。兵器仍用青铜制造,但比商朝有较大发展。出现了兼备戈、矛功能的戟和可刺可斩,便于近战的短剑。甲胄、干盾用皮革制成,缀以青铜泡,更为轻便,并增强了防护力。战马也装备了护甲。还规定有战前检查武器装备的措施。战斗中已采用旌旗金鼓指挥,要求行列整齐,攻伐协调,进退一致。注意了不轻易杀降和掳掠。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仅对西周建立强大军事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后世的军事制度也具有深远影响。
夏商西周兵制
夏朝是中国阶级社会的开端,国家及其军队从此产生,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军事制度也随之出现。经商至西周,奴隶社会的军事制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夏朝的军事制度这一时期史料缺乏。据《尚书□甘誓》记载,夏王控制军队,其下有“六事之人”,可能表明夏王辖有分工不同的人员。这时已有战车,车上的成员区分为左、右、御。对作战人员还有奖惩规定。可见,随着国家及其军队的产生,出现了组织和管理军队的一些制度。
商朝的军事制度在甲骨卜辞中有较多的记载。如方出,王自征“(《柏根氏旧藏甲骨卜辞》□25)、“王自征人方”(《殷契粹编》□1185)等卜辞表明,商王是最高军事统帅,有时亲自出征。王室妇女,如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妇姘,也曾率军出征。高级军事领导职务由贵族大臣和方国首领担任,他们平时治民,战时领兵。甲骨文中常有“亚”、“马”、“射”、“戍”等名号出现,可能表明当时军队成员已有不同的职守。士卒由贵族和平民充当,平时要练习射、御;并以田猎的形式进行演习。“王登人五千征土方”(《殷虚书契后编》上□31□5)等卜辞说明,战时常根据需要进行“登人”(徵兵),一次徵发1000、3000或5000人,也有超过1万人的。奴隶多担任杂役。
商朝除王室拥有强大的军队外,各宗族或各方国也都掌握相当数量的军队。“王其令五族戍臿”(《殷契粹编》□1149)、“令多子族从犬侯寇周,叶王事”(《殷虚书契续编》□5□2□2)等卜辞表明,这些宗族或方国的军队须听从商王的调遣。
商朝军队有步卒和车兵,作战方式以车战为主。战车一般由两匹马驾挽,车上有甲士3人,居中者驾车,居左者持弓,居右者执戈。车下随行徒若干人。甲骨文中也曾出现过“步伐”的记载,可能表明当时有独立的步兵队伍。“王作三师右中左”(《殷契粹编》□597)等卜辞说明,当时军队的最大编制单位可能是师。“登百射”(《甲骨文合集》□5760)、“左右中人三百”(《殷虚书契前编》□3□31□2)、“王令三百射”(《殷虚文字乙编》□4615)等卜辞说明,当时军队的组织可能以100人为基层单位,300人为中级单位,并有右、中、左的区分。
商朝军队的武器装具,据考古发掘和甲骨文记载,主要有战车、弓、箭、戈、矛、刀、斧、钺、干盾、矢镞、头盔、甲胄等,其中戈、矛、刀、斧、矢镞、头盔等是用青铜铸造的。河南安阳侯家庄1004号商王陵墓内有大量武器出土,其中有70捆矛,每捆10个,说明商朝对於武器的存放可能有一定的制度(见图)。
西周的军事制度在沿袭商制的基础上又有很大发展。周初,王室强大,“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军权集中於周天子手中。其下有“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尚书□牧誓》)等官职,仍不分文武。各诸侯国及一些贵族大臣也都有自己的军队,但一般须听从周天子调遣。西周晚期,王室衰微,遇有战事则往往倚重一些诸侯国和贵族大臣的军队。
西周军队的士卒均由“国人”(都城及其周围的奴隶主和平民)充当,奴隶只能随军服杂役。金文中有“西六师”、“成周八师”、“殷八师”的记载(《禹鼎》、《舀壶》),表明西周军队的最大编制单位是师。但是,《周礼□夏官》称:“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在金文和其他古籍中则未见有此类记载,据以推断,西周军队中可能不存在军的建制,也难於有这样规整的组织体系。
西周军队的主要兵种是车兵。战车一般由4匹马驾挽。车上有甲士3人,随车有徒卒,一般12人,车驰卒奔,簇拥前进。兵器仍用青铜制造,但比商朝有较大发展。出现了兼备戈、矛功能的戟和可刺可斩,便於近战的短剑。甲胄、干盾用皮革制成,缀以青铜泡,更为轻便,并增强了防护力。战马也装备了护甲。还规定有战前检查武器装备的措施。战斗中已采用旌旗金鼓指挥,要求行列整齐,攻伐协调,进退一致。注意了不轻易杀降和掳掠。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仅对西周建立强大军事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后世的军事制度也具有深远影响。
春秋兵制
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奴隶制逐渐解体,封建制逐渐兴起,军事制度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随着周王室的衰弱和一些诸侯、卿大夫势力的增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逐渐变为“自诸侯出”和“自大夫出”(《论语□季氏》)。较大的战争几乎都由诸候国的军队承担。几个诸侯大国相继成为中原的霸主,代天子发号施令。
诸侯国的军队主要由公室军队、世族军队组成。公室军队多建於西周诸侯受封立国时。主要成员是“国人”中的士和农。士以习武打仗为主要职事,作战时充任甲士;农即庶人,除老弱残疾者外,所有成年男子都须接受军事训练,三季务农,一季讲武,每隔三年进行一次大演习。遇有战事,要随时听从调发,充任徒卒(步兵),役期依战事的长短而定。奴隶一般没有充任甲士和徒卒的资格,只能随军服杂役。这时,卿大夫的势力迅速发展,他们也仿照国都的制度在自己的封邑上,设置军队,即世族军队,其从军人员也以封邑及其周围的士和农为主。此外,某些较大的城邑还有“邑甲”,有的属於国君,有的属於卿大夫,是公室军队与世族军队的补充。
作战方式以车战为主,车兵是主要兵种。各诸侯国兵力的强弱,往往以战车(见中国古代战车)的多少衡量。前期,诸侯国一般不超过1000乘,所谓“千乘之国”;卿大夫一般不超过100乘,所谓“百乘之家”。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晋国和楚国已各达到5000~6000乘,齐国和秦国也各有2000~3000乘,还出现了拥有近1000乘的卿大夫。每辆战车多由4匹马驾挽,一般配有甲士10人(包括车上3人),徒卒20人。春秋中期以后,各诸侯国随车徒卒有不同数量的增加。有的诸侯国及边陲少数民族国家,还建立了独立於战车之外的步兵。公元前719年,鲁、宋、陈、蔡、卫等国伐郑,“败郑徒兵”(《左传□隐公四年》),这是中原诸侯国使用步兵的最早记录。公元前541年,晋军与狄人交战,因狄人用步兵,晋将魏舒“毁车以为行,五乘为三伍”(《左传□昭公元年》),即临时拆散车兵建制,将五乘战车上的甲士改编为步兵三伍,这是中原诸侯国改车兵为步兵的一个典型事例。南方的楚、吴、越等国已建有一定规模的舟师,多用於内河、湖上,有时也出海作战。
各诸侯国军队的组织编制不尽相同。据《国语□齐语》记载,齐国管仲改革时规定:齐军五人为一伍,十伍(50人)为一小戎,四小戎(200人)为一卒,十卒(2000人)为一旅,五旅(1万人)为一军。据《左传》记载,晋军有伍、两、卒、旅、师、军的建制。楚军的车兵有“广”,晋军和郑军的车兵有“偏”等不同的编制。军队的粮草物资供给,平时由“司马”负责,战时士卒通常须随身携带数天的口粮,称为“裹粮”,并有随行车辆以备补充。到达某城邑或诸侯国时,则由该城邑或东道国供给。
春秋中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变,军事制度进一步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晋、鲁、郑、楚等国先后在改革田制的基础上,“作州兵”、“作丘甲”、“作丘赋”、“量入修赋”等(《左传》僖公十五年、成公元年、昭公四年、襄公二十五年),扩大兵役和军赋的来源;允许奴隶从军和充当甲士,“国人”从军的制度逐渐向郡县徵兵制演变;车兵的地位逐渐下降,步兵的地位逐渐上升;军权向集权方向发展,文武开始分职等。但是这些变化,有的仅开始,有的仅表现出某种先兆,军事制度的重大变革是在战国时代完成的。
战国兵制
中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各诸侯国的君主竞相变法图强,攻伐争雄,军事制度也随之发生重大变革。
各诸侯国建立了统一的军队,国君掌握军队的徵调大权,实行凭“虎符”发兵的制度。“虎符”符身虎形,一般为铜制,分两半,有铭文。战国时期秦国国君颁发给杜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郊)的“虎符”上刻的铭文规定:右半在君,左半在杜,凡徵发兵甲50人以上,必须与君符会合。但有烽火报警,也可“毋会”君符而采取行动。国君之下,始设将军(楚国称上柱国)等专职武官,文武已明显分职。
各诸侯国主要实行郡县徵兵制,农民是主要的徵集对象。郡守和县令有权徵集本郡、县适龄男子入伍,并可率领他们出征。男子16或17岁“傅籍”(或称“傅”),即进行登记,然后,根据国家需要随时应徵入伍,直到60岁才能免徵。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墓主17岁“傅籍”,第二年入伍参战,战争结束返回故里,后又再次应徵入伍。除徵兵制外,各国还兼行募兵制。招募之兵,经过严格的考选,多充军队的骨干和国君的卫队。如魏国考选“武卒”,要求能“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荀子□议兵》)。齐国的“技击”、秦国的“锐士”等,也是以较严格的考选办法招募的。凡中选者,都要进行长期的专门训练,并享受比较优厚的待遇。
步兵是主要兵种,骑兵和舟师发展也很迅速,车兵地位下降。步兵通称为“带甲”。《战国策》等文献有“带甲数十万”、“带甲百万”的记载,说明步兵的规模甚为庞大。骑兵有较大发展,出现了“骑万匹”之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中原诸侯国改革旧制,发展骑兵的典型事例。舟师较为发达的有楚国等。秦国舟师的规模也很可观,《史记》记载,秦“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
军队组织往往和居民组织相结合。郡、县居民多是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即“伍什之制”。伍什之上,秦有里、乡,三晋有连、闾。军队的组织与之相应。《商君书□境内》记载,秦军以五人为一伍,十人为一什,五十人设屯长,百人设百将,五百人设五百主。《尉缭子□伍制令》记载,魏军在伍什之上,五十人为一属,百人为一闾。
兵器中,剑、戟、刀、矛、匕首等锋利的钢铁兵器迅速发展,强弓利弩大量使用。各诸侯国普遍建立了掌管武器制造的“府库”(即武库),有的还负责检查武器的质量和上报的数量。各诸侯国都注重奖励军功,建立了军功制度。例如,秦国商鞅变法时,订有20等“军功爵制”,规定临战者不论出身贵,只要杀了敌人就可晋升爵位;反之,如果没有战功,贵族也不能晋爵。
战国时代军事制度的变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战争规模扩大以及兵器质量提高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这种变化,不仅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也为秦、汉军事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写作资料大全[全是转载] 第三十五章
秦汉兵制
秦朝(公元前221~前206),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军事制度是在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汉承秦制,又有了新发展。
军队的体制秦、汉为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军队,并置於皇帝的严格控制之下。负责全国军事行政的官吏,秦为国尉,汉为太尉,汉武帝时改称大司马。战时临时任命将军统兵,秦有上将军和前、后、左、右诸将军;汉地位最高的为大将军,其下依次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诸将军。将军出征时常置幕府,作为参谋机构。在郡、县分置郡尉、县尉,协助郡守、县令掌管军事。东汉末,设州牧,是州郡最高行政与军事长官。
军队可分为京师兵、地方兵和边兵三部分。京师兵主要由郎官、卫士和守卫京师的屯兵组成。郎官由郎中令统领,卫士由卫尉统领,负责宫廷内外的警卫。负责守卫京城的屯兵由中尉统领。汉朝的京师兵主要有南军和北军。中尉所领的屯兵驻於未央宫北,称北军;与之相对,由卫尉统领的称南军。南军士兵大多调自内郡,北军士兵主要调自京辅,均是一年一轮换。武帝时对京师兵作了较大改革,主要是精简南军,加强北军。南军原有2万人,减去一半。北军屯兵,除中垒外,又增置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共为八校,分屯於长安城中及其附近,平时守卫京师,由皇帝派员监领,战时以一部或全部随将军出征。同时,将中尉改称为执金吾,不领北军,只司御前先导和京城巡察。此外,改郎中令为光禄勋,扩大郎官员额,增置期门、羽林等军。东汉时,京师兵沿袭西汉而略有裁并,将北军八校合为五营,置北军中候监领,末期多由宦官统领。
地方兵置於郡、县,一般由郡、县尉(亦称都尉)协助郡守或县令统率,平时维持地方治安,战时听中央调遣。徵调地方兵,需以皇帝“虎符”为凭。西汉曾一度行分封制,分封的王国与侯国各自都有军队,王国之兵由中尉统领,侯国之兵隶属於郡。东汉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罢郡国都尉,后又下诏罢地方兵。从此,遇有战争,常派京师兵出征,或根据需要临时从州郡招募或徵发。
边兵主要负责边郡戍守,由边郡郡守统领,下辖都尉和部都尉。为充实边防,汉曾大量移民实边,并行屯田,武帝时始行军屯,屯田卒最多时达数十万,是边兵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汉时,边兵制度遭到破坏,又以设置营、坞的办法,屯兵备御。
军队有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楼船(水兵)、轻车(车兵)等兵种。大抵平原诸郡多编练骑士、轻车,山地诸郡多编练材官,沿江、海诸郡多编练楼船。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兵马俑,正是步、骑、车等兵种混合编队庞大阵势的生动展现。至汉朝,车兵逐渐被淘汰。汉朝军队的编制,据《后汉书□百官》记载,“大将军营五部”,部由校尉统领,“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曲下有屯,屯长一人”。但据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和居延地区出土的汉简,部分左、右部或前、后部,曲分左、右曲或前、后曲,部、曲之下还有官(分左、右官)、队(分前、后队)、什伍等。上述文献与文物,对汉朝军队中、下级组织的不同记载,很可能是不同地区或军队存在着不尽相同的编制。
兵役制度秦朝沿袭战国时的郡县徵兵制。从《睡虎地秦墓竹简》所记的情况看,男子17岁“傅籍”,以后根据战争需要,随时可徵集入伍,到60岁才能免役。汉朝的兵役制度,曾有几次变更。据《汉书》记载,男子20岁傅籍,此后每年服劳役一月,称“更卒”。23岁以后开始服兵役,役期一般为2年,一年在本郡、县服役,称为“正卒”,另一年到边郡戍守或到京师守卫,称为“戍卒”或“卫士”。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这2年兵役统称为“正卒”。如遇战争需要,还须随时应徵入伍,至56岁才能免役。秦、汉还常谪发已科罪犯或徒隶等为兵,称为“谪戍”。西汉除实行徵兵制外,还实行募兵制,武帝所置的八校,主要是招募而来。东汉罢郡国兵后,徵兵制渐衰,於是也依赖招募。末年,州郡官通过募兵,培植自己的势力,从而酿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军事训练制度秦朝的军训制度较为严格。秦律规定,射手发弩不中,御手不会驾车,骑士和马匹课试最劣者均要受罚,有关督训官吏及负责选募者也要受罚。西汉军队除演练射御、骑驰、战阵之外,每年秋季都进行教阅,又称“都试”,并按成积优劣进行奖惩。边郡则常有太守“将万骑,行障塞,烽火追虏”(《汉旧仪》),这种训练带有实战演习的性质。
军需供给军队的武器、铠甲、粮食、马匹,均由国家统一提供。国家设有专门的武库。汉朝设考工令负责兵器的制作,设武库令负责兵器的贮备、管理。有的郡国也设有工官、铁官,负责制作器械,并将它们输入京师。长安城中的武库是国家最大的贮藏兵器的中心。秦、汉时,铠甲已经制式化,均用金属制成,式样因兵种及职位不同而有所区别。秦朝在京城设有太仓,在荥阳建有敖仓,贮备了大批粮食,战时有专官负责补给。汉朝还屯田解决军粮的补给。秦、汉时大量使用骑兵,马政成为国之大政。秦朝制订了《厩苑律》等,对马匹的放牧、调教、管理均有规定。汉朝在奖励民间养马的同时,在北边、西边均置苑养马。景帝时有苑36所,官奴婢3万人,养马30万匹;武帝时官马达到40余万匹,为骑兵的发展和对匈奴作战创造了条件。
秦、汉时期,军队统一,军权高度集中,军队的指挥和管理体制严密,兵役制度也较为完善,汉朝大量屯田,为巩固边防和保障军队供给提供了条件,这些对於中国封建社会军事制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因为字数限制,请楼主移步到这里查看全文,很全的,认为好的话就加分吧,谢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ec940f0100phi2html
1 唐河店妪传答案
唐河店妪传 王禹偁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为名。
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兵兴以来,始防辑之,然亦未甚惧。端拱中,有妪独止店上。
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
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
虏乃系绠弓杪①,俯而汲焉。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
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常山民吏观而壮之。
噫!国之备塞,多用边兵,盖有以也;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一妪尚尔,其人可知也。
近世边郡骑兵之勇者,在上谷曰“静塞”,在雄州曰“骁捷”,在常山曰“厅子”②。是皆习干戈战斗而不畏懦者也。
闻虏之至,或父母辔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胃而进者。顷年胡马南下,不过上谷者久之,以“静塞”骑兵之勇也。
会边将取“静塞”马分录帐下以自卫,故上谷不守。今“骁捷”“厅子”之号尚存而兵不甚众,虽加召募,边人不应,何也?盖选归上都,离失乡土敌也;又月给微薄,或不能充;所赐介胄鞍马,皆脆弱赢瘠,不足御胡;其坚利壮健者,悉为上军所取;及其赴敌,则此辈身先,宜其不乐为也。
诚能定其军,使有乡土之恋;厚其给,使得衣食之足;复踢以坚甲健马,则何敌不破!如是得边兵一万,可敌客军五万矣。谋人之国者,不于此而留心,吾未见其忠也。
故因一妪之勇,总录边事,贻于有位者云。(选自朱东润《古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注①杪(miǎo):末尾,末端。
②静塞、骁捷、厅子:皆为当时地方武装的徽号。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一虏至 会:正好、适逢B跨马诣郡 诣:报告C马之介甲具焉 具:具备D又月给微薄 给:供给的物资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B近世边郡骑兵之勇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厅子之号尚存而兵不甚众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D宜其不乐为也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11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策论。
在具体论证上,文章的逻辑思路清晰严谨,以老妪之勇推及边民之勇,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嘉其勇”和“削其勇”的不同后果,最后提出全文论点:重视边民之勇,乃克敌制胜的法宝。B本文作者娴熟地运用典型概括的方法,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巧妙杀敌的老妪形象,展现了在敌我双方开战以后,边民仍未警惕的情况下,边民的整体精神状态,于细微处着眼,可谓“藉一片叶以知春秋”。
C本文在内容上既强调了边民之勇在迎击敌寇中的重要性,又理性的指出如何对待边民这一问题的严峻性。作者以史实为依据,说明统治者若不重视甚至削弱地方武装,则国家安全堪忧。
D作者王禹偁为人耿介正直,敢于直言。这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在批评当时“有位者”削弱边民力量的错误做法时,毫不隐讳;在向“有位者”献治军之策时,又十分坦诚。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1)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
(2)或父母辔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胄而进者。(3)故因一妪之勇,总录边事,贻子有位者云。
13文中所批评的使“边兵之勇”被削弱的原因有那些?请用现代汉语简明概括。(4分)9B(诣:到达)10C(A且:连词,于是、就/连词,尚且。
B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补语的标志,相当“得”。C而:都是转折连词,却。
D为:动词,做、干(打仗、拼杀)/动词,作为。)11B(“边民仍未警惕的情况下”无依据,也不合文意。
原文“然亦未甚惧”的主语是“虏”。)12(1)老妇拿着井绳和瓦罐(1分,缶,不能译为“木桶”、“水桶”)去并边(1分,不能译为“在井边”或“到并中”等),刚放下井绳却又停住了(1分)。
(2)有的父母妻儿都来帮助安置战马整理弓箭(有的父亲母亲为他牵马,有的妻子儿女为他取弓箭)(2分),甚至还有不待披戴甲胄就上阵迎敌的。(1分)(3)因此由(通过)一个老妇人的英勇事迹,总体记录(或“反映”)边境战事,送给在位当权的人。
(3分,每个分句1分)13答案:(1)调离乡士;(2)给养微薄;(3)装备落后;(4)优良装备披上级占用(4分,每点1分)请多给悬赏分。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5分)唐河店妪传(宋)王禹偁答案小题1C小题2D小题3B小题4(1)等到与敌人作战,却要他们打头阵,他们当然不乐意去干。
(3分)(2)为国家出谋划策的人,如果不在这些方面留心,我看不出他的忠心来。(3分) 答案解析小题1俟:等待。
小题2均为音节助词。 A介词,在;介词,表示被动;B连词,因为;连词,才。
C连词,虽然,连词;表示假设,即使。小题3“健壮的边兵”错误,应是指马。
小题4略[译文]唐河店离南边的常山郡有七里远,以河名为店名。平时辽国的兵士到店里吃饭休息,(人们)不把这看做怪事。
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这里的人)才防范敌兵,但是(辽兵们)并不害怕。端拱年中,有个老妇人留在店里。
正赶上有一个辽兵来了,他把马系在门前,拿差弓箭坐着大声叫老妇人帮他打水。老妇人拿着井绳和水罐去井边,刚把井绳放下去又停住了。
因为辽话称虏为“王”,她就对辽兵说:“井绳短,打不到水。 我年纪老力气又不够,请王自己打水吧。”
辽兵就拿着井绳系弓尾上,低下身子到井边打水。老妇人于是从后面把辽兵推入井中,骑上辽兵的马跑到郡城报告官府。
马的身上铠甲都具备了,马鞍后面还悬着一个猪头。常山郡的吏民都称赞她勇敢。
噫,国家防御边塞,经常用边土上的士兵,大概是有原因的。 这是因为他们熟习战斗的技巧要领而且不害怕不懦弱啊。
一个老妇人尚且能这样,那些边土的士兵就更不难想象了。近年来对边土要塞那些勇猛的骑兵,在上谷称为“静塞”,在雄州称为”骁捷”,在常山称谓“厅子”,这些都是熟习战争战斗的方法而且不害怕不懦弱的人。
听到外敌入侵,有的父母妻儿都来帮助安置战马整理弓箭(互文句),甚至还有不待披戴甲胄就上阵迎敌的。近年来北方胡人来侵袭,很久都打不过上谷,就是因为静塞士兵的勇猛啊。
只是恰逢戍边的将领把静塞的士兵都调配到自己的军营来保护自己,所以上谷没有守住。现在“骁捷”“厅子”的名号还在但是兵马不多,虽然进行了招募,但边境上的人并不响应,为什么呢?因为被选中的都要被送回上都,离开家乡故里;而且每月的军饷很少,有的甚至不能糊口;发给他们的铠甲都很脆弱,战马也瘦弱,不能够抵挡胡人;而那些坚固的铠甲装备和强健的战马都被更上一层的部队拿走了;到了打仗的时候,却是这些人冲锋在前,当然他们不愿意这样做了。
如果能稳定那些军队,让他们有热爱故乡的感情;增加他们的军需给养,让他们得到足够的吃穿;再给他们配上坚固的铠甲和强健的骏马,那什么样的敌人打不败?如果真的能这样,只要有一万边土上的士兵,就可以抵挡外敌五万啊。参与治理国家的人,不在这方面留心,我看不到他们的忠心啊。
因此通过一个老妇的勇敢行为,来整体反映边防的事情,赠予那些在位当权的人。
3 唐河店妪传 文言文翻译译文 唐河店离南边的常山郡有七里远,以河名为店名。
平时辽国的兵士到店里吃饭休息,(人们)不把这看做怪事。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这里的人)才防范敌兵,但是(辽兵们)并不害怕。
端拱年中,有个老妇人留在店里。正赶上有一个辽兵来了,他把马系在门前,拿差弓箭坐着大声叫老妇人帮他打水。
老妇人拿着井绳和水罐去井边,刚把井绳放下去又停住了。因为辽话称虏为“王”,她就对辽兵说:“井绳短,打不到水。
我年纪老力气又不够,请王自己打水吧。”辽兵就拿着井绳系弓尾上,低下身子到井边打水。
老妇人于是从后面把辽兵推入井中,骑上辽兵的马跑到郡城报告官府。马的身上铠甲都具备了,马鞍后面还悬着一个猪头。
常山郡的吏民都称赞她勇敢。噫,国家防御边塞,经常用边土上的士兵,大概是有原因的。
这是因为他们熟习战斗的技巧要领而且不害怕不懦弱啊。一个老妇人尚且能这样,那些边土的士兵就更不难想象了。
近年来对边土要塞那些勇猛的骑兵,在上谷称为“静塞”,在雄州称为”骁捷”,在常山称为“厅子”,这些都是熟习战争战斗的方法而且不害怕不懦弱的人。听到外敌入侵,有的父母妻儿都来帮助安置战马整理弓箭(互文句),甚至还有不待披戴甲胄就上阵迎敌的。
近年来北方胡人来侵袭,很久都打不过上谷,就是因为静塞士兵的勇猛啊。只是恰逢戍边的将领把静塞的士兵都调配到自己的军营来保护自己,所以上谷没有守住。
现在“骁捷”“厅子”的名号还在但是兵马不多,虽然进行了招募,但边境上的人并不响应,为什么呢?因为被选中的都要被送回上都,离开家乡故里;而且每月的军饷很少,有的甚至不能糊口;发给他们的铠甲都很脆弱,战马也瘦弱,不能够抵挡胡人;而那些坚固的铠甲装备和强健的战马都被更上一层的部队拿走了;到了打仗的时候,却是这些人冲锋在前,当然他们不愿意这样做了。 如果能稳定那些军队,允许他们有热爱故乡的感情;增加他们的军需给养,让他们得到足够的吃穿;再给他们配上坚固的铠甲和强健的骏马,那什么样的敌人打不败?如果真的能这样,只要有一万边土上的士兵,就可以抵挡外敌五万啊。
参与治理国家的人,不在这方面留心,我看不到他们的忠心啊。 因此通过一个老妇的勇敢行为,来整体反映边防的事情,赠予那些在位当权的人。
4 文言文:唐河店妪传解释唐河店离南边的常山郡有七里远,以河的名为店名。
平时辽国的兵士到店里吃饭休息,(人们)不把这看做怪事。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边防一直都很严紧,但是(辽兵们)却并不害怕。
端拱年中,有个老妇人留在店里。不一会,有辽兵来了,把马系在门前,拿着弓箭坐着,大声叫老妇人帮他打水。
老妇人拿着井绳和水桶去井边,刚把井绳放下去却停住了,因为辽话称呼胡虏为“王”,就对辽兵说:“井绳短,不够打到水。我年纪老力气又不够,请王自己打水吧。”
辽兵就拿着井绳系弓,低下身子到井边打水。老妇人于是从后面把辽兵推入井中,骑上辽兵的马跑到郡城报告官府。
马的身上有铠甲,马鞍后面还悬着一个猪头。常山郡的吏民都称赞她勇敢。
5 文言文:唐河店妪传解释唐河店离南边的常山郡有七里远,以河的名为店名。
平时辽国的兵士到店里吃饭休息,(人们)不把这看做怪事。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边防一直都很严紧,但是(辽兵们)却并不害怕。
端拱年中,有个老妇人留在店里。不一会,有辽兵来了,把马系在门前,拿着弓箭坐着,大声叫老妇人帮他打水。
老妇人拿着井绳和水桶去井边,刚把井绳放下去却停住了,因为辽话称呼胡虏为“王”,就对辽兵说:“井绳短,不够打到水。我年纪老力气又不够,请王自己打水吧。”
辽兵就拿着井绳系弓,低下身子到井边打水。老妇人于是从后面把辽兵推入井中,骑上辽兵的马跑到郡城报告官府。
马的身上有铠甲,马鞍后面还悬着一个猪头。常山郡的吏民都称赞她勇敢。
6 唐河店妪传原文
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为名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兵兴以来,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惧
端拱中,有妪独止店上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虏因系绠弓抄,俯而汲焉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常山民吏观而壮之
译文
唐河店离南边的常山郡有七里远,以河的名为店名。平时辽国的兵士到店里吃饭休息,(人们)不把这看做怪事。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边防一直都很严紧,但是(辽兵们)却并不害怕。端拱年中,有个老妇人留在店里。不一会,有辽兵来了,把马系在门前,拿着弓箭坐着,大声叫老妇人帮他打水。老妇人拿着井绳和水桶去井边,刚把井绳放下去却停住了,因为辽话称呼胡虏为“王”,就对辽兵说:“井绳短,不够打到水。我年纪老力气又不够,请王自己打水吧。”辽兵就拿着井绳系弓,低下身子到井边打水。老妇人于是从后面把辽兵推入井中,骑上辽兵的马跑到郡城报告官府。马的身上有铠甲,马鞍后面还悬着一个猪头。常山郡的吏民都称赞她勇敢。
7 唐河店妪传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为名。
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兵兴以来,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惧。
端拱中,有妪独止店上。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
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
虏因系绠弓抄,俯而汲焉。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
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常山民吏观而壮之。
噫!国之备塞,多用边兵,盖有以也,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一妪尚尔,其人可知也。
近世边郡骑兵之勇者,在上谷曰静塞,在雄州曰骁捷,在常山曰厅子,是皆习干戈战斗而不畏懦者也,闻虏之至,或父母辔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胄而进者。顷年胡马南下,不过上谷者久之,以静塞骑兵之勇也。
会边将取静塞马分隶帐下以自卫,故上谷不守。今骁捷、厅子之号尚存而兵不甚众,虽加召募,边人不应,何也?盖选归上都,离失乡土故也。
又月给微薄,或不能充。所赐介胄鞍马皆脆弱赢瘠不足御胡,其坚利壮健者悉为上军所取。
及其赴敌,则此辈身先,宜其不乐为也。诚能定其军,使有乡土之恋,厚其给,使得衣食之足,复赐以坚甲健马,则何敌不破?如是,得边兵一万,可敌客军五万矣。
谋人之国者,不于此而留心,吾未见其忠也。故因一妪之勇,总录边事,贻于有位者云。
8 《唐河店妪传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作者:唐河店妪传宋于禹偶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为名。
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兵兴以来,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惧。端拱中,有妪独止店上。
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呼妪汲水。 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
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虏乃系绠弓杪,俯而汲焉。
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
常山吏民观而壮之。噫!国之备塞,多用边兵,盖有以也: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
一妪尚尔,其人可知也。近世边郡骑兵之勇者,在上谷曰“静塞”,在雄州曰“骁捷”,在常山曰“厅子”①。
是皆习干戈战斗而不畏懦者也。闻虏之至,或父母辔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胄而进者。
顷年②胡马南下,不过上谷者久之,以“静塞”骑兵之勇也。 会边将取“静塞”马分隶帐下以自卫,故上谷不守。
今“骁捷”、“厅子”之号尚存,而兵不甚众,虽加召募,边人不应,何也?盖选归上都,离失乡土故也;又月给微薄,或不能充;所赐介胄鞍马,皆脆弱羸瘠,不足御胡;其坚利壮健者,悉为上军所取;及其赴敌,则此辈身先,宜其不乐为也。 诚能定其军,使有乡土之恋;厚其给,使得衣食之足;复赐以坚甲健马,则何敌不破!如是得边兵一万,可敌客军五万矣。
谋人之国者,不于此而留心,吾未见其忠也。故因一妪之勇,总录边事,贻于有位者云。
注:①静塞、骁捷、厅子:皆为当时地方武装的徽号。 4下面句子中加点实词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兵兴以来,始防捍之 兵:军队 B常山民吏观而壮之 壮:认为…很壮观C至有不俟甲胄而进者 俟:等到 D会一虏至 会:适逢、正赶上5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B近世边郡骑兵之勇者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C虽加召募,边人不应,何也?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D及其赴敌,则此辈身先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作者娴熟地运川典型概括的方法,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巧妙杀敌的老妪形象,又以一个人的典型'特征来概括整个边民的精神状态,不于大处着笔,而从细微处见精神。 B本文是一篇策论。
作品采心归纳推理的方法,以一老妪之勇推及边民之勇,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嘉其勇”利“削其勇”的不同后果,最后表明作者的态度:参与治理国家的人,要想表明白己的忠心,就要在边民之勇上留心。C本文在内容上既强调了边民之勇在迎击敌寇中的重要性,又理性的指出加强对边民控制管理的严峻性。
作者以史实为依据,说明统治者不重视地方武装,战斗力就削弱,还会发生内乱,则国家安全堪忧。D作者千禹侮为人耿介正直,敢于直言,这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在批评当时“有位者”削弱边民力量的错误做法时,毫不隐讳;在向“有位者”献治军之策时,又十分坦诚,体现了一种忠毅的人格力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10分)(1)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怿。
(3分)(2)国之备塞,多用边兵,盖有以也: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3分)(3)所赐介胄鞍马,皆脆弱羸瘠,不足御胡;其坚利壮健者,悉为上军所取;(4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拼音名 5 英文名 6 刺猬皮的别名 7 刺猬皮的处方用名 8 出处 9 刺猬皮的来源 10 刺猬皮的产地 11 刺猬皮的原动物形态 12 刺猬皮的养殖 13 刺猬皮的采收与初加工
本文2023-08-06 03:24:5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7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