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五生丸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2收藏

古籍中的五生丸简介,第1张

《杨氏家藏方》卷八:五生丸处方天南星(生姜汁浸一宿,焙干)半夏(汤洗七次)附子(炮,去皮、脐)白附子天麻白矾(枯)各30克朱砂6克(别研为衣)制法上药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治风痰上扰,头目眩晕,呕吐痰涎。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用生姜汤送下。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五生丸处方南星半夏川乌白附子各30克大豆(去皮称)75克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痫证。用法用量每服3~5丸,不过7丸,姜汤下。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五《准绳·类方》卷五方名五生丸组成川乌头半两,附子半两(各生用,去皮脐),天南星半两(生),半夏半两(生),干生姜半两。主治风痫。用法用量每服5丸,冷酒送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醋煮大豆汁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普济方》卷二四二方名五生丸组成川乌、草乌、南星、五灵脂、没药各等分(生用)。主治风毒,干湿脚气,浑身一切风痛,及服诸药不得效者。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温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以醋调五灵脂末作膏子,研和为丸,如梧桐子大。《玉机微义》卷四十一引李仲南方方名五生丸组成南星1两,半夏1两,川乌1两,白附子1两,大豆(去皮)1两。主治风痫有痰,阴脉弦细缓者。用法用量每服3丸至5丸,不过7丸,生姜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普济方》卷二四一引《卫生家宝》方名五生丸组成金毛狗脊1两(去毛),川乌1两,防风1两(去芦),川萆薢1两,蓬莪术1两(日晒干)。主治脚气,及风气攻四肢。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盐汤、盐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圣济总录》卷十五方名五生丸组成干姜1两(不炮),乌头1两(生,去皮脐),半夏1两(生用),附子1两(生,去皮脐),大豆末(生用)。主治痫疾。用法用量每服3丸,冷酒送下。制备方法上药除大豆末外,细锉,捣

详见百科词条:五生丸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3:40:27 共81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梅花点舌丹的药理作用 5 功能主治 6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 7 摘录 8 《饲鹤亭集方》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9 《洞天奥旨》卷十四 91 方名 92 梅花点舌丹的别名 93 组成 94 功效 95 主治 96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 97 制备方法 98 用药禁忌 99 附注 10 《青囊秘传》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1 《喉科紫珍集》卷下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 115 制备方法 116 用药禁忌 12 《奇方类编》卷下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3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功效 134 主治 135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 136 制备方法 137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梅花点舌丹 1 拼音

méi huā diǎn shé dān

2 处方

没药 硼砂 藤黄 熊胆 乳香 血竭 葶苈 大冰片 沉香各3克 蟾酥 麝香各6克 珍珠9克 朱砂 牛黄各6克

3 制法

上药各制为末,将蟾酥用人乳化开,入末和捣,为500丸,如绿豆大,金箔为衣。

4 药理作用

增强免疫功能 《山西中医》1986(4):26,梅花点舌丹能显著增加小鼠免疫器官的重量,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溶血素形成;这种增强作用不仅在动物正常生理状态下存在,而且对应用免疫抑制剂后以及在荷瘤小鼠身上亦有明显增强作用。其抗癌作用有可能是通过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特别是激活巨噬细胞而实现。

5 功能主治

治疔毒恶疮,无名肿毒,红肿痈疖,乳蛾,咽喉肿痛。

6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

凡红肿痈疖初起,取1丸,入葱白内打碎,用酒吞,盖暖取汗,六小时后,毒消而愈。

7 摘录

《外科全生集》

8 《饲鹤亭集方》 81 方名

梅花点舌丹

82 组成

熊胆1钱,珍珠1钱,麝香1钱,冰片1钱,血竭3钱,没药3钱,雄黄3钱,月石3钱,西黄2钱,蟾酥2钱,黄连2钱,沉香2钱,葶苈2钱,梅花瓣2钱。

83 主治

外疡肿毒,痈疽发背,疔疮恶症,红肿疼痛初起,山岚障气,时疫痧胀。

84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好酒化下。外治外敷。

85 制备方法

加人乳烊化为丸,金箔为衣。

9 《洞天奥旨》卷十四 91 方名

梅花点舌丹

92 梅花点舌丹的别名

梅花丸子、梅花点舌丸

93 组成

朱砂2钱,雄黄2钱,白硼2钱,血竭2钱,乳香(去油)1钱,没药(去油)2钱,蟾酥(人乳浸)1钱,牛黄1钱,苦葶苈2钱,冰片1钱,沉香1钱,麝香6分,珍珠6分(上白者佳),熊胆6分。

94 功效

解毒,消肿,镇痛。

95 主治

诸般无名肿毒,十三种红丝等疔,喉痹。无名肿毒,疔毒恶疮,外科热毒初起之时,发热恶冷,红肿疼痛,呕吐恶心,烦闷搅闹,起线走黄,喉蛾喉痹,肿闭不通,实火牙痛,口舌诸疮,龈腐起疳,小儿惊风,发热抽搐。

96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

凡遇疮毒,用药1丸,压舌根底含化,随津咽下,药尽用酒葱白随量饮之,盖被卧之,出汗为度。

97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将人乳浸透蟾酥,研入诸药调匀为丸,如梧桐子大,金箔为衣。

98 用药禁忌

忌发物21日更妙;阴性疮疽,慢惊风症,阴虚白喉等均忌用,孕妇勿服。

99 附注

梅花丸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梅花点舌丸(《中国药典》一部)。《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外可用陈醋调敷患处。

10 《青囊秘传》 101 方名

梅花点舌丹

102 组成

轻粉1钱,梅片4分,蜈蚣10条(土炙),当门子3分,寒水石3钱,制乳香(去油)7钱,炙没药(去油)7钱,蟾酥(火酒浸,切片)2钱,雄黄5钱。

103 主治

无名肿毒。

104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入葱白内打碎,陈酒送下,取汗。无名肿毒,未成即消,已成即溃。

1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蟾酥(火酒浸烂)入药为丸,金箔2030张为衣,宜阴干,作500丸,蜡封。

11 《喉科紫珍集》卷下 111 方名

梅花点舌丹

112 组成

朱砂1钱,明雄1钱,梅片5分,牛黄1分,琥珀5分,苦葶苈5分,龙胆草2钱,乳香1钱,没药1钱,硼砂5分,沉香3分,血竭2分,蟾酥3分,苦参5分。

113 主治

咽喉口舌诸症。

114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与患者压舌底。

11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人乳为丸,金箔为衣。

116 用药禁忌

孕妇忌用。

12 《奇方类编》卷下 121 方名

梅花点舌丹

122 组成

乳香(去油)3钱,珍珠8分,没药(去油)2钱,京牛黄2钱,朱砂2钱,熊胆6分,硼砂2钱,苦葶苈2钱,片脑1钱,血竭2钱,沉香1两,麝香6分,雄黄2钱,蟾酥2钱(人乳拌)。

123 主治

疔毒及恶疮初起,天行瘟毒,咽喉等肿痛。

124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轻者2丸,重者4丸,先用无根水送下,次以1粒噙于舌下化之。

12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人参汁为丸,如黍米大,金箔为衣。

13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131 方名

梅花点舌丹

132 组成

乳香(炙)30两,雄黄30两,沉香15两,蟾酥(酒化)60两,没药(炙)30两,血竭30两,白梅花150两,朱砂30两,硼砂30两,葶苈子30两,生石决明18两。

133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134 主治

疔毒恶疮,痈疽发背,疮疖红肿。

135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23丸,每日2次,黄酒送下,温开水亦可。外敷用醋化开,敷患处。

13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每453两细末兑入牛黄15两,珍珠粉(豆腐炙)9两,冰片15两,麝香9两,熊胆9两,研极细末,混合均匀,用冷开水泛为小丸,每两分为400丸,用金箔为衣。每两用金箔5张。

137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

古籍中的梅花点舌丹 《验方新编》:[卷十一痈毒杂治]痈毒诸方

其自落为妙。或用包银朱乌金纸亦可,其功稍缓。梅花点舌丹∶治疔疮及红肿痈疖,一切无名热毒初起,并实火

《瑞竹堂经验方》:提要

,已详著之,至疮科所载返魂丹,与今世疡医所用梅花点舌丹、夺命丹相类,内托千金散以治痈毒,亦见殊功,

《经验丹方汇编》:[经验丹方汇编]疔疮

,可用蜗牛连壳捣烂敷之;或家菊花根捣敷,内服梅花点舌丹或蟾酥丸一、二服,俱用菊根汁和热酒下,出须用

《疡医大全》:[卷七]痈疽肿疡门主方

下,尽醉为度,被盖出汗。孕妇忌服,体虚禁用。梅花点舌丹(临济超真大和尚)白梅花(阴干,一钱二分)冰

《外科方外奇方》:[卷一]内消部

目录 1 拼音 2 《圣济总录》卷十二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乌头五灵脂丸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乌头五灵脂丸 1 拼音

wū tóu wǔ líng zhī wán

2 《圣济总录》卷十二 21 方名

乌头五灵脂丸

22 组成

乌头(生,去皮脐)5两,五灵脂5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狼毒(炮)1两,防风(去叉)2两,地龙(不去土)2两,桂(去粗皮)2两,虎骨(沙瓶中盐泥固济,煅存性)2两,海桐皮(锉)2两,自然铜(煅,醋淬35遍)2两,乳香(研)1两,没药(研)1两,麝香(研)3分,龙脑(研)1钱,乱发(烧灰存性)半两,好墨(煅过)半两。

23 主治

蛊风,皮肤尽痛,身体若划若刺;中风痰涎壅塞,胸中不利,口眼斜,半身不遂,神昏恍惚及血风走注。

24 乌头五灵脂丸的用法用量

每1丸,分作4服,用温酒入生姜汁少许磨化服;偏正头疼,夹脑风疾,以腊茶清和少姜汁磨下,去枕,卧少时,肿痛处磨1丸涂之;产后诸疾备急,用生姜汁磨化,入童便并酒各半盏,稍热服;血风劳及败血攻四肢,或攻刺腹肋痛,用当归酒送下;攧扑损伤,乳香酒送下,病深者3丸。

25 制备方法

上药各为末,日中晒7日,捣罗为末,以生姜自然汁,和捣熟为丸,如弹子大。

古籍中的乌头五灵脂丸 《普济方》:[卷一百七诸风门]蛊风(附论)

刺。**跃跃如中蛊毒。故名蛊风。皆由体虚受方乌头五灵脂丸(出圣济总录)治毒风。皮肤尽痛。身体若划若刺

《圣济总录》:[卷第一十二]蛊风

嚼。茶酒任下治蛊风皮肤尽痛。身体若划、若刺。乌头五灵脂丸方乌头(生去皮脐)五灵脂(各五两)附子(炮裂

《太平圣惠方》:[卷第七十一]治妇人积年血症块诸方

搅令匀。为度治妇人积年症块。及恶血气。久不除。五灵脂丸方。五灵脂(一两)川乌头(一两炮裂去皮脐)麝香

《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九]治症病诸方

。用白面饼子。逐个裹烧熟饼子治症病。腹中结硬。五灵脂丸方。五灵脂(一两)防葵(半两)桂心(半两)猪牙

《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四妇人诸疾门]血症

目录 1 拼音 2 《普济方》卷二三二 21 组成 22 主治 23 人参佛耳散的用法用量 24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人参佛耳散 1 拼音

rén shēn fó ěr sǎn

2 《普济方》卷二三二 21 组成

人参2钱,佛耳草2钱,款冬花2钱,寒水石2钱,没药(另研)2钱。

22 主治

劳伤虚怯,咳嗽咯血,虚热喘急胁痛。

23 人参佛耳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枣2枚,药末1钱,同枣相合,细嚼,白沸汤或淡姜汤下。

2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加大枣14枚(去核),以没药末入于枣内。

古籍中的人参佛耳散 《普济方》:[卷二百三十二虚劳门]虚劳咳唾脓血(附论)

便赤涩。加车前子三钱。用桑枝锉炒香煎汤嚼下。人参佛耳散治劳伤虚怯。咳嗽咯血。虚热喘急胁痛。人参佛耳

《万病回春》:[卷之八]杖疮

小贴之。极能去疔甲、收脓水、消肿止痛。(内宜用木耳散。)先用此药水洗,好的便快。防风、荆芥、苦参、各

《万病回春》:[卷之五]耳病

浸,煨)生地黄(酒洗)柴胡半夏(姜汁炒。各七分)人参(六钱)青皮(醋炒,五钱)生甘草(四钱)上共十二

《本草品汇精要》:[续集卷之二草部]杂草

子治(李时珍曰)(卫生易简方)治耳内有脓名通耳散用子为末筒吹入不过二三次愈天芥菜名鸡粘地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证治要诀类方卷之三·散类

草部

甘草 黄芪 人参

沙参 荠苠 桔梗

长松 黄精 萎蕤

知母 肉苁蓉 列当

赤箭(天麻) 术(白术) 狗脊

苍术 贯众 巴戟天

远志 *羊霍 玄参

地榆 丹参 紫参

紫草 白头翁 白及

三七 黄连 胡黄连

黄芩 秦艽 茈胡(柴胡)

前胡 防风 独活

升麻 苦参 白鲜

延胡索 贝母 山慈姑

石蒜 白茅 龙胆

细辛 徐长卿 白薇

白前 锦地罗 檀香

锁阳 铁线草 当归

芎穷 蘼芜 蛇床

蛇床 藁本 白芷

芍药 牡丹 木香

甘松香 杜若 高良姜

郁金 姜黄 补骨脂

荜茏 益智子 缩砂密

白豆蔻 豆蔻 蓬莪茂

荆三棱 莎草香附子 藿香

薰草(零陵 兰草 马兰

香薷 假苏 薄荷

水苏 菊 野菊

淹闾 艾 茵陈蒿

青蒿 白蒿 茺蔚(益母

夏枯草 刘寄奴草 旋夏花

青葙 鸡冠 红蓝花

番红花 燕脂 大蓟、小蓟

续断 漏卢 苎麻

苘麻 大青 小青

胡芦巴 蠡实 恶实

呆耳 无名精 希莶

箬 芦 甘蕉

蓑荷 灯心草 木贼

麻黄 地黄 牛膝

紫菀 麦门冬 萱草

淡竹叶 鸭跖草 葵

蜀葵 龙葵 酸浆

蜀羊泉 败酱 款冬花

鼠曲草 款冬花 决明

地肤 瞿麦 王不留行

葶苈 车前 马鞭草

蛇含 鳢肠 连翘

蒴翟 蓝 蓝淀

青黛 甘蓝 蓼

水蓼 马蓼 荭草

虎杖 匾蓄 蒺藜

谷精草 海金沙 半边莲

紫花地丁 见肿消 大黄

商陆 狼毒 防葵

狼牙 闾茹 大戟

甘遂 续随子 莨菪

蓖麻 蜀漆 藜芦

附子 天雄 侧子

酸模 菖蒲 菰

水萍 苹 萍蓬草

水藻 海藻 昆布

石斛 骨碎补 石韦

景天 虎耳草 石胡荽

螺旋草 酢浆草 地锦

陟厘 昨叶何草 土马

卷柏 石松 马勃

及己 漏篮子 乌头

白附子 虎掌 局箬

半夏 蚤休 鬼臼

射干 玉簪 凤仙

坐拿草 曼陀罗花 羊踯躅

芫花 莽草 茵芋

石龙芮 钩吻 菟丝子

覆盆子 使君子 木鳖子

番木鳖 马兜铃 盍藤子

预知子 牵牛子 旋花

紫葳 营实墙蘼 月季花

栝楼 王瓜 葛

天门冬 百部 何首乌

萆解 菝葜 土茯苓

白蔹 山豆根 黄药子

白药子 威灵仙 茜草

防己 通草 通脱木

钩藤 白英 乌蔹莓

律草 络石 木莲

忍冬 藤类概述 泽泻

羊蹄

木部

竹黄 竹 桑上寄生

雷丸 猪苓 琥珀

茯苓 接骨木 木芙蓉

木槿 紫荆 牡荆

石南 枸杞、地骨皮 五加

南烛 卫矛 枸骨

冬青 女贞 鼠李

郁李 金樱子 胡颓子

山茱萸 蕤核 白棘

酸枣 栀子 枸橘

楮 柘 桑

相思子 阿魏 大风子

巴豆 乌臼木 棕榈

桦木 蘖木 檀

小蘖 厚朴 杜仲

椿樗 漆 楸

桐 梧桐 罂子桐

海桐 楝 槐

秦皮 合欢 皂荚

肥皂荚 无患子 诃黎勒

榉 柳 树柳

水杨 白杨 榆

芜荑 苏方木 乌木

芦荟 檀香 樟脑

龙脑香 安息香 骐竭

没药 薰陆香 枫香脂

乌药 钓樟 樟

楠 降真香 辛夷

木兰 筒桂 桂

杉 松 丁香

柏 竹黄 竹

桑上寄生 雷丸 猪苓

琥珀 茯苓 接骨木

木芙蓉 木槿 紫荆

牡荆 石南 枸杞、地骨皮

五加 南烛 卫矛

枸骨 冬青 女贞

鼠李 郁李 金樱子

胡颓子 山茱萸 蕤核

白棘 酸枣 栀子

枸橘 楮 柘

桑 相思子 阿魏

大风子 巴豆 乌臼木

棕榈 桦木 蘖木

檀 小蘖 厚朴

杜仲 椿樗 漆

楸 桐 梧桐

罂子桐 海桐 楝

槐 秦皮 合欢

皂荚 肥皂荚 无患子

诃黎勒 榉 柳

树柳 水杨 白杨

榆 芜荑 苏方木

乌木 芦荟 檀香

樟脑 龙脑香 安息香

骐竭 没药 薰陆香

枫香脂 乌药 钓樟

樟 楠 降真香

辛夷 木兰 筒桂

桂 杉 松

丁香 柏

火部

糟 烧酒 醋

酱 饴糖 蘖米

红曲 神曲 曲

蒸饼 豆腐 大豆豉

刀豆 扁豆 豇豆

蚕豆 豌豆 绿豆

赤小豆 黄大豆 大豆黄卷

大豆 阿芙蓉 罂子粟

薏苡仁 稗 参子

粟 粱 玉蜀黍

蜀黍 黍 稷

籼 粳 稻

荞麦 雀麦 大麦

小麦 大麻 胡麻

果部

慈姑 乌芋 芡实

芰实- 莲藕- 石蜜-

沙糖- 甘蔗- 猕猴桃-

婴奥- 葡萄- 西瓜-

甜瓜 茗- 盐麸子-

吴茱萸 毕澄茄- 胡椒-

蜀椒- 秦椒- 枳-

马槟榔- 无花果- 波罗蜜-

椰子- 槟榔- 海松子-

榧实- 橄槛- 龙眼-

荔枝- 槲实- 橡实-

阿月浑子- 榛子- 胡桃-

银杏- 樱桃- 杨梅-

枇杷- 枸橼- 柚-

橙- 柑- 橘-

安石榴- 柿- 林檎-

山楂- 榲柏- 楂子-

木瓜- 梨- 枣-

栗- 桃- 榔梅-

梅- 巴旦杏- 杏-

李-

鳞部

青鱼 鲤鱼 鱼子

鳔 海马 虾

乌贼鱼 黄颡鱼 鳅鱼

鳝鱼 鳗鲡鱼 鳢鱼

金鱼 鳜鱼 鲫鱼

鲥鱼 石首鱼 水蛇

乌蛇 白花蛇 蚺蛇

蛇蜕 蛤蚧 守宫

石龙子 鲮鲤 鳄鱼

吊 龙

兽部

猕猴 猬 鼠

水獭 兔 湍

猫 灵猫 麝

麋 鹿 羚羊

熊 野猪 犀

象 豹 虎

狗宝 鮓答 牛黄

黄明胶 阿胶 驼

驴 马 牛

羊 狗 豕

禽部

鹗 鹰 鹊

乌鸦 斑鸠 寒号虫

伏翼 雀 鸽

雉 鸡 凫

鹜 鹅 鹈鹕

虫部

蛔虫 蛞蝓 蜗牛

蚯蚓 蜈蚣 蝌蚪

蛙 蛤蟆 蟾蜍

蜚虻 蜚蠊 蔗虫

鼠妇 衣鱼 萤火

蝼蛄 天牛 蜣螂

蝉蜕 蚱蝉 蛴螬

蛆 水蛭 蝎

壁钱 蜘蛛 地胆

葛上亭长 芫青 斑蝥

樗鸡 九香虫 原蚕

蚕 螳螂桑螵蛸 虫白蜡

艺翁 露蜂房 土蜂

蜜蜂 蜜蜡 蜂蜜

《永乐大典》卷一三八七九引《大方》方名祛风散组成白附子1两,白术1两,白芷1两,薄荷叶1两,藁本1两,防风(去叉)1两,芎脑1两,羌活1两,天麻1两,山药1两,细辛1两,全蝎(去毒)1两,甘草(爁)2钱,藿香2钱。功效理气祛风。主治手足肢体麻痹。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7分,去滓服。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医方类聚》卷二一四引《仙传济阴方》方名祛风散组成生川乌3钱,白术3钱,白芷3钱,甘草2钱。主治遍身麻痹。用法用量上温酒调,吞下五补丸。《万氏家抄方》卷一方名祛风散组成郁金2两,大黄4两,白牵牛6两(半生半熟),防风2两,槟榔4两,皂刺10两。主治疠风风虫。用法用量空心无灰酒调下。制备方法上为末。《扁鹊心书·神方》方名祛风散组成天南星2两(泡),生姜1两(同南星制),防风2两,甘草1两。主治风寒头痛,遍身拘急,破伤风,洗头风,牙槽风,肩背痓直,口噤。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7片,水煎服。取汗;无汗再服。制备方法上为末。《古方汇精》卷一方名祛风散组成虎胫骨1两(炙酥,为末),没药5钱(为末)。主治历节风痛,昼夜不止,半身不遂。用法用量每服1钱,温酒调服。制备方法2味和匀。《疡科遗编》卷下方名祛风散组成天南星(姜汁炒)3钱,僵蚕(炒)3钱,防风3钱,白芷3钱。主治一切痈疽溃后透风,并诸般跌扑破伤风。用法用量每服3钱,童便和好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痘疹传心录》卷十八方名祛风散组成防风、川芎、白芷、黄芩、细辛、甘草、羌活、薄荷、当归。主治真气虚弱,客邪侵袭风府,传于筋骨,天柱骨倒,项软垂下而无力。用法用量水煎服。《石室秘录》卷一方名祛风散组成防风3钱,荆芥1钱5分,苍术5分,茯苓2钱,炒栀子2钱,枳壳1钱,丹皮1钱,白芥子1钱。主治强壮之人伤风。用法用量水煎服。《秘传大麻疯方》方名祛风散组成人参、茯苓、甘草、僵蚕、羌活、防风、厚朴、藿香、蝉蜕、麻黄、薄

详见百科词条:祛风散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5:30:09 共182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圣济总录》卷七:僵蚕丸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僵蚕丸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直指》卷二十一:僵蚕丸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僵蚕丸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医统》卷四十三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僵蚕丸的用法用量 4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僵蚕丸 1 拼音

jiāng cán wán

2 《圣济总录》卷七:僵蚕丸

21 处方

白僵蚕(炒)乌头(炮裂,去皮、脐)没药各30克 蜈蚣(炙)15克

22 制法

上四味,捣罗为末,酒煮面糊和丸,梧桐子大。

23 功能主治

治瘫缓风,手足不随,言语不正。

24 僵蚕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丸,薄荷酒下,日三服。

2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

3 《直指》卷二十一:僵蚕丸

31 处方

白僵蚕(炒)、明白矾(生)。

32 制法

上为末,以白梅肉为丸,如皂子大。

33 功能主治

喉风,疫盛急喉闭。

34 僵蚕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薄绵包入喉。少顷涎水出而愈。

35 摘录

《直指》卷二十一

4 《医统》卷四十三 41 方名

僵蚕丸

42 组成

白僵蚕、瓜蒌仁、杏仁、诃子、贝母、五倍子各等分。

43 主治

郁痰。

44 僵蚕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白汤送下。

4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粥为丸,如梧桐子大。

古籍中的僵蚕丸 《活幼口议》:[卷之十五慢脾风候(治法截要)]白僵蚕丸

生姜汁浸)上件为末水煮半夏末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十丸煎金银薄荷汤下议曰脾家有风乃虚所致惊搐所由生也疾

《婴童百问》:[卷之二]急慢脾风下痰轻重第十八问

慢脾,阳气未甚脱者可用,亦能截风。胆星(二钱)直僵蚕(炒)五灵脂钱子地龙干全蝎(焙,各一钱)上为末,

《普济方》:[卷一百八诸风门]风瘙瘾疹(附论)

方(出圣惠方)治风瘙瘾疹。遍身痒成疮。(方见白僵蚕丸)用蚕砂一升。新水二斗。煮取一斗三升。去滓。温

《太平圣惠方》:[卷第七十八]治产后头痛诸方

一两微炒)人中白(半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用葱津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荆芥汤下十丸。《太平圣惠

《圣济总录》:[卷第六]卒中风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