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古代为什么没有留下史诗(一)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3收藏

汉族古代为什么没有留下史诗(一),第1张

关于[]的字幕:同学们,我叫王先霈,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教师。我要给大家讲的总的题目叫做“中国文学叙事的发展轨迹和它的特点”。今天我们讲其中的第一个题目是“汉族古代为什么没有留下史诗”。 下面我们就开始来讲具体的内容了。 现代叙事学讲的叙事,它包括历史叙事、新闻叙事、 文学叙事, 还有“图像叙事”、 “网络叙事”, 乃至于“哲学叙事”、 “心理叙事”等等, 这是现代分得这样细致。 在古代,那是混为一体的, 历史叙事、新闻叙事、 文学叙事, 它融为一体,没有分开来。 世界上各个国家,它的文学叙事、历史叙事 和新闻叙事, 是什么时候来分开的, 分开以后, 各自在文学的整体里边, 文化的整体里边, 占什么样的位置, 占什么样的分量 ,是不一样的, 这就体现了各国文化的特点 和文学的特点。 中国文学叙事, 它的发展有自己特别的路径, 和世界上很多国家不一样, 那么这些特点,这种不一样, 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一个题目。 历史上这种不同, 对于今天的文学,今天的文化, 有些什么影响? 还会起到什么作用? 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 将近一百年以来, 有许多学者,有很多大学者, 都作过他们的回答, 他们个人的意见并不相同, 这些意见 今天也值得我们来重新讨论。 在中国古代文学叙事的历史上 和在西方文学叙事史上, 有两个学术难题, 对于西方来说, 叫做“荷马问题”。什么叫“荷马问题”?我们知道, 古希腊两大史诗, 说是荷马所作的, 两大史诗都是长篇巨制。荷马据说是一个盲诗人,在3000多年以前,一个盲诗人怎么能够独自一个人创作这两大史诗呢,他是怎么写出来,又怎么被人记录下来呢,这是一个问题,西方许多学者在研究。对于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个大难题,是什么问题呢?就是,汉族,中国的一个主要的民族——汉族,为什么没有史诗,这个难题,也有许多学者加以研究,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能够被大家一致接受的定论,我们今天就需要来加以探讨。 中国这样一个大的文明古国,世界上大的文明古国之一,没有史诗,没有史诗这样一种文学样式,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奇怪的东西,一个令人奇怪的事情。那么对这个东西就需要来思考了。中国古代没有史诗,是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史诗,典型的、狭义的、严格意义上的史诗。史诗对于一个民族来讲是非常重要的。黑格尔曾经说过,史诗是一个民族的族徽,它的徽章,这个民族的标志,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文化传统、人们的理想、理念,往往都蕴藏在史诗里面。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史诗,我们刚才说了希腊有两大史诗,《伊利昂记》、《奥德赛》,两个大史诗非常有名的。印度两大史诗也是非常有名的,就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德国有《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有《伊戈尔远征记》,英国有《贝奥武甫》,西班牙有《熙德之歌》,法兰西有《罗兰之歌》。还有一些很小的国家,人数不多的民族,比如说亚美尼亚等等这些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史诗。 中国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家,人口众多的国家,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国家, 怎么就没有自己的史诗呢?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问题。当然也有人说,中国还是有史诗的。有的学者说,像我们古代《诗经》,《诗经·大雅》里边,有人举出五篇,有人举出六篇,说那是史诗,包括《公刘》、《生民》、《绵》、《皇矣》、《大明》这些篇。但是我们觉得这个恐怕有一点勉强。不说别的,史诗,大家公认的叫做长篇民间故事诗,就是说它的篇幅一定是很长的。亚里士多德,他的《诗学》里面讲过,悲剧它表现的时间是一天,一个白天,史诗表现的时间是没有限制的, 史诗往往写十年 甚至几十年的事情, 篇幅都会很长很长。 像希腊史诗, 《伊利亚特》, 有的翻译成《伊利昂记》,有24卷,15693行, 《奥德修记》 也是24卷,有12110行, 印度的史诗《罗摩衍那》 有48000行, 《摩诃婆罗多》有20多万行。 我们刚才说到的,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也有史诗, 那么《公刘》, 《公刘》这一首诗 一共只有三百多个字, 还有《生民》这一首诗, 只有四百多个字, 你要说它是史诗, 那就有一点勉强。 仅仅从篇幅这一点上来说, 也很难把它称为史诗, 当然它很有价值, 有很重要的文献价值。 但是,我们不好说它是史诗。 中国汉族古代没有留下史诗, 这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 古人不觉得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提出来 ,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 ,它是20世纪的事情。不但说秦朝、汉朝、 唐宋元明清, 都没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到了20世纪初期 ,才有学者 把这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 为什么呢? 因为以前,我们中国 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国家, 很少对外交流, 我们对于世界文学缺乏了解, 所以没有史诗, 大家觉得是个很平常的事情, 不知道,还有许多民族有史诗这样一种体裁,这样一种种类的文学作品存在, 所以自己就不觉得是一个问题了。到了20世纪,中外交流很密切了,知道了世界文学的许多情况, 但是最早,这个问题不是中国的学者,不是中国人提出来的,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间就说到,中国古代没有史诗,但是黑格尔解释的理由,我们今天看来,是有一点含糊其辞,不能够让我们满意,他说中国没有史诗是因为中国古代人观照的方式是散文性的。这个说法我们觉得似乎难以成立。中国古代,古人观照的方式怎么就是散文性的,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非常辉煌的诗歌的历史。另外他说的第二个原因是中国的人的宗教观念不适合于史诗的产生。这个他没有详细的解释,我们也很难理解,因为中国没有这个,自己本土过去还没有这种狭义的宗教,有一个道教,也不见得就跟史诗的创作产生什么冲突了。 那么真正提出这个问题并且作出了回答的,在我看到的是日本学者,日本学者提出来这个问题,并且,尝试作出他们的回答。在20世纪前期,中国有一些大的学者,也是文学家,他们看到了这些情况,也接触到了日本人,日本学者的观点。就对这个问题提出来,作出自己的解释。像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边《中国小说史略》的第二章,他就提到这个问题。像胡适,在他在的《白话文学史》里边也提到这个问题,作了解释。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它正式出版是1922年,胡适的《白话文学史》正式出版是1928年。但是他们都是先讲课,后成书,讲课的时间差不多,大概就是1921、1922年讲的课,所以就是20年代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然后茅盾在1929年出版了一本书,叫做《中国神话研究ABC》,研究中国古代神话,那么他也提到这个问题,而且,作出了不同于鲁迅,不同于胡适,不同于日本学者的一些解释。 我们就来看看,这些他们的解释,我们今天哪些我们觉得很同意,哪些觉得可能需要修正、补充,或者我们认为,它是不能够成立的。鲁迅和胡适的意见,其实他们都是介绍日本人的意见。日本有一个学者叫盐谷温,盐谷温有一本书,很重要的书,叫《中国文学概论》,讲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其中就提到了中国古代没有史诗,中国古代的神话流传下来的,都比较零碎、零散,古代希腊的神话非常丰富,而且,有一个系统。神话的系统,希腊古代的神话,它主要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故事两大类。它的神,它的英雄,都可以建立一个很庞大的谱系。中国古代也有神话,非常零碎,保存在《山海经》,一些古籍里边,都是很零碎的,不成系统。鲁迅、胡适、日本学者、西方学者也要解释这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汉族没有史诗, 中国古代汉族的神话很零碎。他们介绍盐谷温的看法。盐谷温,他是当时受到法国文学理论家丹纳他这种理论的影响,“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是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文学它的存在发展的情况。当时认为中国,中华民族,汉族主要是在黄河流域 发展起来的。黄河流域,它气侯比较寒冷,土地,也不很肥沃,要古代人在生产力低下的时候,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艰苦劳作,收获还不丰硕。而希腊人,像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间,用一种文学的笔调,他来描述,爱琴海是一种海洋性的气侯,非常有利于植物、农作物的生长,他说古希腊人,可以躺在树底下,在那儿很悠闲,饿了的话,抬起身子伸伸手在树上摘一个果子吃吃,就能够差不多饱了,然后就有很多时间来玄思,来想象,来创作,所以希腊就有哲学也很发达,也有时间来创作史诗。而汉族在黄河流域,我们的祖先,脸朝黄土背朝天,非常艰苦地劳动,还食不果腹,吃不饱穿不暖,没有闲情逸致来创作这么长篇巨制的史诗。这一种说法由盐谷温提出来,胡适和鲁迅加以介绍,他们介绍,显然至少是部分地同意了,因为他们没有介绍别的观点。 今天我们看起来,这种说法恐怕是很难成立的,用地理环境来解释汉族没有留下史诗很难成立。我们只要举一个反例。冰岛,它有自己的史诗,还不只一部,冰岛有两部史诗,一部叫《萨迦》,一部叫《埃达》,是世界文学的精品,得到了全世界的重视。难道说黄河流域的地理条件、气侯,比冰岛还要恶劣吗?这是不能成立的。冰岛那个地方是非常寒冷的,它为什么也有自己的史诗呢?那么为什么汉族就没有史诗呢?所以用地理环境决定论,我总觉得这个解释是完全不能够说服人的,没有道理的。这是我们介绍的第一种观点,盐谷温的观点,鲁迅和胡适也重复了这样一种观点。 第二个就是我刚才说到的茅盾,他1929年出版《中国神话研究ABC》的时候用的是一个笔名,玄珠,玄妙的“玄”,珠宝的“珠”,用玄珠这个笔名。他也提到这个问题,但是他没有重复盐谷温的观点,他作出自己的解释,茅盾有两个解释。他第一个解释是说,史诗都是要描写大战,战争,大规模的战争,像我们知道,《荷马史诗》是描写特洛伊大战的,打了十年的战争,《伊戈尔远征记》也是写战争,史诗多半都是写战争的。茅盾说中国古代没有那种大规模的战争,所以就没有史诗。 我觉得这个说法也有一些牵强,中国古代怎么就没有战争呢?传说的黄帝蚩尤之战,那不也是一个大战吗,特洛伊战争也不见得规模特别大,中国古代许多部落之间,一些小的国家之间,也是经常打仗的,所以用这个来说明,也很难说服人。还有很多别的国家,更小的国家,那个战争的规模就更小了,它也有自己的史诗。 但是茅盾还提出了第二个解释,这个第二个解释。我个人觉得是相当深刻的很值得我们思考的。茅盾说中国古代,文化上有一个特色,有一个传统,一直以来是这样的,至少到清朝都是这样的,就是说统治者,他把神话传说历史化,又把历史神话化。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都知道,中国人有一个续家谱的这么一个习惯、传统,现在我们家谱就找出一些名人,大人物,最早的始祖是什么样,是状元,是宰相,至少是个进士。那么皇帝,国王,他就不满足于这个,他要说他的祖宗,祖先,是一个神,天神,要造出一种神话来,把历史神话化。一个人当了皇帝, 他的祖宗就变成神了,皇帝叫做“天子”。天子是什么意思?就是天的子孙,他不是凡人所生的,所以他就有权统治所有的人民,你就应该服从他。这叫做把他自己的历史、家族的历史神话化,然后把神话历史化,神话中间的人物,变成了历史上的真人。本来是一个神,是一个神话,传说虚构的,可是,他拉过来作为他的祖宗,把它历史化。茅盾的这样一个解释,我认为是比较有说服力的,值得我们思考 ,值得我们今天来讨论,来充实它、修正它、补充它。 神话一被历史化了,它就缺乏文学性了,就成了非审美的、非艺术的、非文学的东西。同时,我们也不能说 它就是一个历史,一个信史,可以相信的历史,它是一个被歪曲的历史。特别是这种神话的历史化,它在几千年中间反复地进行,一些远古的,传说中间的人物就被后代的统治者不断地重新塑造,几千年中间不断地重新塑造。这个重新塑造、重写、改写这个过程,我觉得可能是造成史诗的缺失,神话的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云簋七籖》和《道法会元》等道书记载,清微天玉清境,混洞太无元,其气始青,真道升圣境,天宝尊(元始天尊)治之;禹余天上清境,其气元黄,仙道升真境,灵宝尊治之;大赤天太清境,其气玄白;人道升仙境,道天尊居之。文曰:“此四种民天,即三界之上,灾所不及四种民天上有三清境。三清之上即是大罗天,元始天尊居其中,施化敷教。天宝君治在玉清境,清微天也。灵宝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也,神宝尊(道德天尊)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 (《云簋七籖》卷三《道教本始部》)又据《集说诠真》引《读书纪数略》云:“三清者玉清圣境,元始居之;上清圣境,道君居之;太清仙境,老君居之。”同时,道教的三清尊神还反映了道教“三洞真经”的神化。《云簋七籖》卷六《三洞经教部》说:“《道门大论》云三洞者,洞言洞也。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第一洞真,第二洞玄,第三洞神。乃三景之玄旨,八会之灵章。”司马迁《史记·老子传》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映,周守藏室之史也。”但司马迁当时对老子的身份、事迹也不太清楚。故而又说:“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又以为周太史借或对即老子,或非也,世莫知其然否。”“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者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倒西汉初年老子已成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传奇人物了。相传他是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后见周室衰微,于是于平王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辞职而去,青牛薄辇,西出函谷关,因关令尹喜请求教诲,留《道德五千言》后,不知所终。他留下的著作后人称之为《老子道德经人书中尽言古代哲学家的精要格言,故而应是“黄老之学”的丹经。由于该书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因此自先秦以来,人们都尊老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西汉以后,老子逐渐被神化。《隶释》卷三载东汉延表(158~167)八年(165),陈相边韶著《老子铭》云:“老子姓李,字伯阳,楚相县人也。老子为周守藏室史,当幽王时三川实震,以夏殷之季阴阳之事,鉴喻时王。孔子以周灵王二十年生,到景王十年,年十有七,学礼于老聃。世之好道者触类而长之,以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观天作谶,□降升[斗]星,随日九变,与时消息,规矩三光,四灵在旁,存想丹田,太一紫房,道成化身,蝉锐度世。自牺农以来,世为圣者作师。”《神仙传》卷一曰:“老子者,名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六里人也。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虽受气天然,见于李家,犹以李为姓。或云老子先天地生,或云天之精魄,盖神灵之属;或云母怀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时剖母左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谓之老子,生而能言。捐李树田:‘以此为我姓。’或云上三皇时为玄中法师,下三皇时为金阙帝君,伏羲时为郁华子,神农时为九灵老子,祝融时为广寿子,黄帝时为广成子,颛顼时为赤精子,帝誉时为禄图子,尧时为务成子,舜时为尹寿子,夏禹时为真行子,殷汤时为锡则子,文王时为文道先生,一云守藏史,或云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在吴为陶未公。”又据《后汉书·桓帝纪》说:(延熹八年)使中常侍管霸之苦县,祠老子。(延熹九年)祠黄老于濯龙宫。”襄楷于延熹中上书云:“又闻官中立黄、老浮图之词,或言老子入夷狭为浮图”(《后汉书·襄楷传》)。又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后桓帝好神,数把浮图、老子,百姓稍有奉者,后遂转盛。”东汉后期,张陵创立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以《老子五千言》为主要经典。宣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则为太上老君”。至此,老子被尊为道教的始祖,长期受到了人们的尊奉。

关于老子的神化传说道经中亦有诸多记载。晋葛洪《抱朴子》称他额有三理,足有八卦,身长九尺,耳垂齐肩,穿五色云衣,住金楼玉堂,以神龟为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随行四周,头上雷声隆隆。电光闪闪,气宇昂轩,威风凛凛,已俨然为神仙姿容。《魏书·释老志》妨称之为太上老君,书中曰:“道之厚,出于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授轩辕于峨嵋,教帝害于牧德,大禹闻长生之快,尹喜受道德之旨。好异者往往而尊师之。世祖时,道主寇谦之,守志嵩岳,精传不懈,以神瑞(414-416)二年(415)十月乙卯,忽遇大神,乘云驾龙,导从百灵,仙人玉女,左右侍卫,;集止山顶,乘太上老君,谓谦之曰:“授汝天师之经。”此载与《云麓馒钞》卷八所记略同,但《魏书》不采取《史记》老子传承诺系的记法,而另外拍出一位李谱文为老子的玄孙,称他“以汉武之世得道“,领治三十六士人鬼之政。”

在《真灵位业图》中,有三个神位与“太上老君”有关。一是第三中位,太极金阈帝君,姓李(王辰下教太平主)。二是太极左位,老胭。三是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为太清道主,。下临万民人另外,还有五方五老君,中央黄老君,太上火老君等说。

隋唐以后,道经中也有许多关于老君的传说。《云发七签》中说:“老君母日玄妙玉女。日精入口,吞而为孕,五行兽卫行,怀八十一年,左腋而生,‘生而白首,故号为老子。’”《犹龙传》更为老子加上各种名号,略与《神仙传》、记载相同。说他从三皇五帝以来,就成了历代皇帝的老师。神农时的太成子、轩辕时的广成子,帝尧时的务成子等,均是老子的化身。周成王时老君为柱下史,号经成于;周昭王时西出函谷关,度关令尹喜;西汉文帝时(前179一前一156)降于陕河之宾。号河上公;汉成帝时(前32—前6)除干琅那。授于吉《太平经》;汉顺帝(126-145)汉安(142-144)元年(142)老君降于蜀地鹤鸣山,授张道陵天师《正一盟威》秘录腰神瑞二年,降于嵩山,授道士寇谦之“太平真君”之号;唐高祖(618-627)武德(618-627)二年(619),老君降于羊角山,令吉善行转告高祖,“我乃帝祖也。”关于老君历时现世的故事,道经中记载很多,近世,四川青城山易心莹大师曾印有《老子几十一化图》。

唐宋时期,对老子的崇奉到了极盛阶段。唐代皇室姓李,遂尊老子为祖宗。据《唐会要》卷五O记载:“武德三年(620)五月,晋州人吉善行于羊角山,见一老到,乘白马朱厚,仪容甚伟,曰:‘谓吾语唐夭子,吾汝祖也。今年平贼后,子孙享国千岁。’高祖异之,乃立庙于其他。乾封t666—668)元年(666)三月二十日,追尊老君为太上百元皇帝。至永昌(689-69D)元年(689)却称老君。至神龙(705-707)元年(705)二月四月,依旧号太上立元皇帝。至天宝(742-756)二年(743).正月十五日,加号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八载六月十五日,加号为大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十二载二月七日,加号大圣高上大道金鹏玄元皇帝。唐武宗(841—847)会昌(841-847)元年(841)数以二月十五日大圣祖降诞之日为降圣节。”故道教以二月十五为老君圣诞。又据《集说诠真》记载,来真宗(998-1023)大中祥符(1008—1017)年间,“把老子于太清宫,加封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太上老君历代都是道教尊崇的对象,各地普遍建庙宇进行祭扫。因老君的奉号为“太清道德天尊”,故供奉他的宫观一般称为太清宫,老君殿或老君庙或老君堂。其中最著名的是河南太清宫和成都青羊宫。河南太清宫始建于东汉延嘉(前167一158)八年(前165),唐代时占地八百余亩。画栋雕梁,雄伟壮观。后被战火焚毁,现存主殿为清初重建。创建于唐末的成都青羊宫,据《蜀王本纪》记载,相传老子曾在此为关令尹喜敷演道法,该地至今仍为道教著名宫观。

总之,自古而今众多信徒均诚信太上老君为“无上大道”的化身,是道摄长存、德育于民的至尊天神,这是道教的根本信仰。他常被供奉在太清宫、老君庙老君堂中,白发皓首,和颜悦目,手摇太极神扇,慈祥注视着世间的芸芸众生。

《拟行路难》其四赏析

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人惊疑的气势。正如沈确士(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如此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

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歌呼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

然而,“举杯销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这里诗人有意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胸中郁积的块垒,已无法借酒浇除,他便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了。这口吻,这笔调,反倒愈加透露出那深沉浓重的愁苦悲愤的情感,这就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诗的结尾,才吐出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是呵,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岂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应当说,此刻诗人心中的愤懑,已郁积成最大密度,似乎达到了随时都可能爆炸的程度。不尽情渲泻,不放声歌唱,已不足以倾吐满怀的愁苦了。然而,出人意料,下面出现的竟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

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不难想见,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敢怒而不敢言,令人道路以目的地步!人们要呼不能呼,要喊不得喊,只能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该是人间多么大的不幸呵!作者有着正确的感知,读者亦有正确的感应。这不幸从何而来,已尽在言外,全可理喻的了。所以,回顾前文,那“人生亦有命”的话题,也只能看作是诗人在忍气吞气,无可奈何之下的一句愤激之词罢了。

从读者的审美心理角度来说,这首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使读者心领神会,从而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从作者的表达情感方式来说,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前人王船山(王夫之)曾评论此诗说:“先破除,后申理,一俯一仰,神情无限。”沈确士(沈德潜)曾说:“妙在不曾说破”。

这都准确地指明了本诗的艺术特点。伴随感情曲折婉转的流露,五、七言诗句错落有致地相互搭配,韵脚由“流”、“愁”到“难”、“言”灵活的变换,这一切,便自然形成了全诗起伏跌宕的气势格调。钟嵘《诗品》曾批评鲍照“不避危仄,颇伤清雅之调”,岂不知,这恰是鲍照诗作独具艺术特色之所在。

《拟行路难》其四原文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白话译文

在平地上倾倒杯水(介宾后置),水向四处分流(比喻人生际遇不同)。人生是即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举杯饮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这句说,歌唱声因举杯饮酒愈益悲愁而中断)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徘徊不前,不再多说什么不敢表达自已的思想。悲愁深沉,郁结在胸,酌酒难以自宽,长歌为之断绝。满腹感慨吞声不能言,(其内心痛苦可想而知。)

扩展资料:

出处

《鲍参军集》,别集名。南朝宋鲍照撰。鲍照字明远,曾经任过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刑狱参军,故世称他“鲍参军”,此集因而得名。南朝齐永明年间,鲍照的诗文已散佚大半,南齐虞炎奉命搜集鲍照遗文,编次成集,并作了序。

鲍照(公元415-470年)字明远,南朝宋著名作家,主要成就在诗歌创作方面,尤其是乐府诗。他的作品在我国诗歌发展史具有重要地位,被称为“上挽曹、刘之逸步、下开李、杜之先鞭”的诗人。他的骈文亦佳。

《隋书·经籍志》著录《鲍照集》10卷。今传有明代毛校宋本《鲍氏集》10卷,薛应旂刻《鲍氏集》8卷本,汪士贤刻10卷本《鲍明远集》。张溥刻《鲍参军集》2卷本。清末同治年间钱振伦撰《鲍参军集注》6卷。近人黄节撰《鲍参军诗注》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今人钱仲联在钱本和黄本基础上加以补订,作6卷,标点改为新式的,是现在最好的本子,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较有参考价值。

作者生平

鲍照(414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

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

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世称“元嘉体”,现有《鲍参军集》传世。鲍照和庾信合称“南照北信”。

-《拟行路难》

女娲又称女娲氏,另称娲皇、女希氏,俗称女娲娘娘。原为中国传说时代中的上古氏族首领,后成为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根据东汉文献记载,女娲是伏羲的妹妹,人首蛇身女娲娘娘主要功绩有搏土造人、炼石补天、杀黑龙济冀州、断巨鳌立四极、积芦灰止*水、发明笙簧。以及创设婚姻天穹如伞,女娲善于补天,因此女娲亦成为台湾地区雨伞和绣补业者所祀奉的职业神。而在中国大陆方面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赵城镇侯村有女娲的长眠之地娲皇陵和数千年来一直享受历朝历代皇帝尊奉、祭祀的国家级神庙娲皇庙外,其他山西各地均见有女娲信仰的文化。其他的功绩包括发明笙簧和规矩,以及创设婚姻。后世女娲成为民间信仰中的神只,被作为人类始祖和婚姻之神来崇拜。

根据道藏记载女娲,上古女神而曾为帝者。是上古诸神之一,成为后世信仰中的神只,在道教与中有不少人供奉。截至2014年7月中华民国内政部宗教系统总计,台闽地区寺庙中共有七间主祭寺庙,亦是台湾民间信仰的重要神灵。

而女娲的来源在民间信仰上有许多歧异的说法,包含有九天玄女说、地母娘娘说、骊山老母说,这些说法在历史经典及道藏中并无相关考证记载。

氏族首领女娲氏最早以上古氏族的形象出现在古籍中。唐代司马贞在《三皇本纪》中认为,在伏羲氏之后经历了数个世代,女娲氏便取代伏羲氏成为了氏族联盟的首领。女娲氏和伏羲氏均为风姓,表明这两个氏族有共同的母系祖先。

在女娲氏之后成为氏族联盟首领的是大庭氏。另一说为神农氏。

抟土造人作为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女娲用黄土制造出了人类。

但在早期的典籍中,只提到女娲造人,并未提到使用泥土。《淮南子》认为,女娲造人时,其他神灵都来帮忙。黄帝帮助人生出阴阳,上骈帮助人生出耳目,桑林帮助人生出臂手。在他们的帮助下,女娲经过了七十次的尝试和改变,最终创造了人类。

较晚时候才出现女娲抟土造人的记载。《太平御览》说,女娲用黄土塑造人,但工作繁重,力有未逮,于是用绳子在泥潭中抽打,溅起的泥点就成了无数人类。

开创婚姻女娲造人的传说根源,来自于女娲作为婚姻之神的身份。这一形象的建立正因为女娲创立了婚姻制度。《路史》认为女娲规定了以姓氏来安排婚姻。姓标志着母系血缘。女娲与伏羲为兄妹成婚,即同姓。但在此之后,婚姻即规定同姓不婚。

因为婚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所以汉代以来常描绘女娲伏羲执掌圆规和矩尺,象征婚姻规矩。

制造乐器女娲创造了笙簧。笙是将竹管插在葫芦内制成,即类似今日之葫芦丝。簧就是笙管中的簧片。闻一多在《伏羲考》中认为伏羲和盘古都和葫芦有关,因此女娲用葫芦和竹管造笙的传说,也与其兄长伏羲相联系。

后人又以笙为生之意,象征女娲生人。

炼石补天根据《三皇本纪》记载,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

也有其他说法。《路史》称共工氏在太昊氏之后作乱,导致洪水为患。女娲氏与共工氏战斗,战胜了共工氏,于是天地平复。

女娲补天是一个很著名的传说。《红楼梦》的第一回即引用这个传说,女娲为了补天,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剩下了一块未用,转世化身为贾宝玉的通灵宝玉。

上古诸神说正确说法应为女娲娘娘即上古女神且为创世神之一。女娲乃上古三皇之一、伏羲之妹,作为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女娲用黄土制造出了人类。炼石补天,平洪水灭猛兽,置婚姻定人伦,创笙簧,女娲娘娘在中国道教与民间信仰之中有相当崇高之地位,一般中华民族皆视其为始祖女神。根据《淮南子?说林训》记载女娲造人时,其他神灵都来帮忙。在他们的帮助下,女娲经过了七十次的尝试和改变,最终创造了人类。另《太平御览》说,女娲用黄土塑造人,但工作繁重,力有未逮,于是用绳子在泥潭中抽打,溅起的泥点就成了无数人类。

根据《三皇本纪》记载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

依据《山海经》记载女娲升天后,她的肠化作了十个神人。

依据《风俗通》、《路史》女娲造人的传说根源,来自于女娲作为婚姻之神的身份。这一形象的建立正因为女娲创立了婚姻制度。《路史》认为女娲规定了以姓氏来安排婚姻。

依据《隋书》、《宋书》所载,女娲娘娘创作笙簧,而为音乐之女神。

九天玄女说台湾民间传言女娲乃九天玄女或九天玄女分身,在《补史记》、《大荒西经》与《景船斋杂录》纪载女娲传说皆与九天玄女无相关连性。其实九天玄女与女娲两者最早皆有载于《山海经》,但就外观而论,一载女娲为人首蛇身,玄女为人首鸟身,时空背景与目的皆不相同,因而混为一谈或说转世转化者,民间将女娲视为九天玄女的说法仍属民间论点而有待考证。另台湾民间又传九天玄女为连理妈,然玄女古籍无相关媒妁婚姻之载,古籍多记玄女传兵法、道术为主。女娲古籍有关于媒妁婚姻之载,并将女娲奉为神媒台湾道教总庙三清宫考究相关道藏特别注记九天玄女与女娲并非同一神仙。

地母娘娘说民间传说女娲娘娘即为地母娘娘,地母娘娘在道教乃后土,为道教四御之一,俗称地母娘娘,主掌阴阳、生育,是四御中唯一的女性神。后土中的后是君主的意思,后土就是管理土地的君主。在民间会将女娲与地母混为一谈多半是由台湾地区流传的《地母经》之说,然此经是由飞鸾传经而成故而与一般上古文献记载多有出入,仅依其中一句:娲皇制人伦从此地母神,而与女娲娘娘有所混谈。《地母经》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女娲传说最早始于《山海经》、《楚辞天问》等古籍在时空历史背景下均有很大的差异。

骊山老母说民间还有传说骊山老母是炼石补天的女娲娘娘,然则骊山老母是骊山的山神,中国传说中古代道教的女神仙。姓氏与来历不详。依道教中《骊山老母玄妙真经》记载老母乃斗姥所化,是上八洞古仙女中的第七柱,是上古时代的神仙。另依照焦生全骊山女娲与骊山老母考辨,女娲与骊山老母间的年代亦有所差距,女娲活跃年代距今约8000年左右,而骊山老母活跃年代于商代周朝之间,距今约3000多年。两者所处年代间隔约5000年,是时空上的差异。而依照两者功德,一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炉灰以止*水,抟土造人、置婚姻、制笙簧等。一在《史记秦本纪》中有明文记载为郦山女,保西垂、为天子,神话传说为释阴符、增麦饭等。可以证实无论在时间空间与目的等背景上皆非同一人。故而民间传言女娲乃骊山老母一说甚有疑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