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谁写的?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山海经》历来被大多数人认为“荒诞不经”。连敢于打破《尚书》束缚,将中国上古史推至炎、黄二帝的史学家司马迁都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形成这种看法的原因似乎与《山海经》由图到文字的成书过程有关。例如《海外东经》记载“工虫在其北,各有两首。一曰在君子国北”。根据《山海经》先有图后有书的成书过程推测,《山海经图》上在君子国的北方画有一个彩虹的“虹”字,表示该地经常见到彩虹。当时的图像文字应该类似甲骨文的虹字,是彩虹的图像,两端有首(见熊国英著《图示古汉字》)。而后来古人根据《山海经图》著《山海经》时,时间已经过了几百年,而著者并不见得一定是文字学家,这时彩虹的虹字已经成为“工虫”的样子,因此将彩虹描述为工虫,并望文生义将其描述为“各有两首”,使后人无法知道到底叙述的是天边的彩虹呢,还是描写一只有两个头的怪物。所以就连司马迁也说“余不敢言之也”。
第三,《山海经》与东夷有关。
金荣权在“帝俊及其神系考略”一文中指出:“帝俊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一个谜一般的神性人物,他的事迹既不为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只见于《山海经》之中,尤其集中反映在“大荒”、“海内”两经之中。究其神系渊源与脉略,显不属于炎帝世系,也不隶属于黄帝世系,是与炎、黄两大神系并存的第三神系”。“关于帝俊在中国古代诸神中的地位,今天众说纷纭,然一般认为帝俊当是上古时代东方民族的祖先神,这种看法是一致的,因为《山海经》记载的帝俊活动地及其子孙之国大多在东方”。
徐旭生(5)说:“帝俊这个人物,在《山海经》里面,可以说是第一显赫的了。里面载他的事,多至十六(在《经》里面只有帝颛顼多至十七事,可是他与九嫔葬处一事三见,那只剩下十五事。此外黄帝十事,炎帝四事,帝喾三事,帝尧二事,帝舜九见八事,帝丹朱二事,帝江一事,帝鸿一事。其余的人没有帝称)”。通过这十六项的帝俊故事可以看出,第一,他东西南北,无所不至;第二,古代重要的大发明,差不多全出于他的子孙;第三,包括姬姓、姜姓、姚姓在内许多氏族都是由他分出;第四,太阳是他的儿子,月亮是他的女儿,在他之下有“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she)比尸”的神人和“五采之鸟”的“下友”。
第四,《山海经》有两部分组成。
顾颉刚(8)认为:“《山海经》则至今流传,其中《山经》和《海经》各成一体;《海经》又可分为两组,一组为《海外四经》与《海内四经》,一组为《大荒四经》与《海内经》。这两组的记载是大略相同的,它们共就一种图画作为说明书。所以可以说是一件东西的两种记载”。现代研究同意这一观点,王宁在“《山海经》的分篇问题”中说“《大荒四经》其实就是另一个版本的《海外四经》”。因此,在考证《山海经》地望时,《大荒东经》和《海外东经》可以相互印证。
第五,《山海经》地理描写的顺序与现实的顺序不同。
《山海经》的顺序是南、西、北、东,这可能与古人“天南地北”的习俗有关。也就是说,古《山海经图》与现在的地理图在方位上不同。以《海外东经》的汤谷地望为例:“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郝懿行云:「黑下当脱齿字。王逸注楚词招魂云:『黑齿,齿牙尽黑。』高诱注淮南坠形训云:『其人黑齿,食稻啖蛇,在汤谷上。』是古本有齿字之证。“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上述记录明确说明《山海经图》中,黑齿国在图的上方(南方),而汤谷在黑齿国的下方(北方)。这为《山海经》地望考证提供了方向上的坐标。
编辑本段地域范围
《山海经》的地域范围:
《南山经》东起浙江舟山群岛,西抵湖南西部,南抵广东南海,包括今浙、赣、闽、粤、湘5省
《西山经》东起山、陕间黄河,南起陕、甘秦岭山脉,北抵宁夏盐池西北,西北达新疆阿尔金山
《北山经》西起今内蒙、宁夏腾格里沙漠贺兰山,东抵河北太行山东麓,北至内蒙阴山以北
《东山经》包括今山东及苏皖北境。
《中山经》为中原豫州河南西南巴蜀一带。《山海经》把巴蜀和中原同列为《中山经》体现了《周易》的西南得朋的华夏民族观念。也有一说山海经中所述之处很多不在今天的中国境内。
编辑本段历史考究
简介
根据以上背景和原则,我们通过研究鲁东南地区龙山时期(伯益为龙山文化后期东夷部落首领)考古资料和历史地理文献,考察鲁东南地区沿海一带人文风物山川地理形势,发现《海外东经》描述的地域与《尚书》中嵎夷的地望以及海岱地区龙山文化尧王城类型的分布极为一致,现报告如下:
海岱地区龙山文化尧王城类型及其地域分布
王守功(10)在《山东龙山文化》一书中指出:“尧王城类型主要分布于沂山之南、蒙山以东的鲁东南地区。这一区域的《尚书。禹贡》又载:“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浮于淮泗,达于河(荷)”。历史上有人认为日照属于徐州。根
(一)《海外东经》描写的地理走向与鲁东南沿海一带的地理走向一致
《海外东经》:“海外自东南陬至东北陬者”。叙述了从东南方到东北方沿海一带的方国。
《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吴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由于《大荒东经》也是按东南到东北方向进行描述,其中的少昊之国(行政版图)可理解为整个《大荒东经》描述的地域的总称。
鲁东南一带龙山时期的尧王城类型考古文化南起江苏灌云县北至青岛市区一带,是《尚书。禹贡》中的嵎夷所在地,在地形上也恰恰是东南至东北走向(图2 夏代地图),所以《海外东经》所描述的恰恰就是尧王城类型考古文化在东部沿海一带方国的分布。
(二)在《海外东经》和《大荒东经》记载的方国中,有四个方国可找到比较清楚的史料佐证。
《大荒东经》中“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帝俊的后裔叫黑齿,黑齿建立的国家叫黑齿国。黑齿国地望应在赣榆枳汪镇到岚山安东卫、虎山镇一带。证据如下:
(1)黑齿国为帝俊后裔姜姓之国。
(2)夏商时姜姓纪国故地在日照安东卫到江苏赣榆之间。
《左传·隐公元年》(15)孔安国疏引《世族谱》说:“纪,姜姓,侯爵”。《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二“海州”条下云:“纪障城,在县(海州怀仁县,今赣榆)东北七十五里,平地近海,周一里余。按《春秋·昭公十九年》:“齐师伐莒”《传》曰:“莒子奔纪障”即此地也””。赣榆到安东卫的距离恰好是75里,所以今安东卫城正是古代纪障城。也有人认为纪障在赣榆县界。《故城春秋——古城遗址考察》(16)一文说:“《左传》记载:“鲁定公十九年(公元前五二三年)秋,齐高发帅师伐莒(莒不事齐故),莒子奔纪鄣”;杜注:“纪鄣莒邑也,东海赣榆东北有纪城”;《路史禅通记》:“有纪氏,有鄣氏”;《通志》载:“纪,都纪,迁于剧,注,纪本在东海故赣榆县纪城是”。“光绪《县志》载:界墙城,即纪鄣城。“界墙城,县北六十里,东际海,西连山”,以东际海西连山的方位来测定,岚山头东南方向的海中古城遗址即纪鄣城无疑”。“《水经注》载:“游水又东北径赣榆北,又东北径纪鄣城东北入海”;杜预《左传》注:“纪、鄣地二名,东海赣榆县东北,有故纪鄣城,即此城也”。这些记载,都说明纪鄣城址在今县城东北境内”。
但赣榆北60-75里的地望大约就在赣榆枳汪和岚山安东卫一带,二者相去并不甚远。纪国大约在商末周初由纪障迁都到今寿光南部纪台村,鄣邑(旧都)仍属纪,春秋时归属莒国。
(3)古纪障之纪国的姜姓非炎帝之姜,而是帝俊之姜,土著之姜。
纪国姜姓为炎帝后裔的记载出现较晚,最早见于唐代《元和姓纂》(17)和宋代《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18)所载,相传西周初年炎帝的后代受封于纪国(今山东省寿光县纪台县) 春秋时, 纪国被齐国所灭, 其后以国名"纪"为氏。
但有史料证明纪障(古纪国)之姜姓非炎帝之姜,而是帝俊之姜,土著之姜。证据如下:
第一,《山海经》数次提到炎帝及其后裔包括在海岱地区的后裔,但在《海外东经》或《大荒东经》的地域内从未提到炎帝之姜姓。
例如:《北山经》”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大荒西经》“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生百互人,是能上下于天”。《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海内经》“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为侯,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晏婴叙述齐地沿革时说:“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左传》杜注称:“逄伯陵,殷诸侯,姜姓”。山东济阳县刘台子西周墓出土了属于逢国的青铜器,逢公为伯陵之后,姜姓。尽管齐地与商周时寿光纪国接壤,历史上从未有纪国之姜为逢伯陵之姜的记载或传说。
第二,根据唐代《元和姓纂》和宋代《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西周初年炎帝后代受封于纪国(今山东省寿光县纪台县) 的记载,即使有个炎帝的后裔受封的纪国,也只能是寿光的纪国,而不是纪障的纪国(假设有两个纪国的话)。关于纪国之纪障古城,《故城春秋——古城遗址考察》一文写道:“另据国名记载:“炎帝后,姜姓国”,但从史料考证,炎帝之后,周封国不在此地”。
第三,宣兆琦(19)在《从姜炎文化看齐文化的渊源》中写到:“纪国。殷商时期,有一个纪国,在今山东寿光境内。《左传·隐公元年》孔安国疏引《世族谱》说:“纪,姜姓,侯爵。”纪国为姜姓所建,并见于《史记》索隐及《路史》诸书。金文将“纪”写作“己”。在寿光县城南20里处,有旧城遗址,纪侯台遗址等。己侯钟便出土于纪侯台下。近年来,在寿光境内出土了一批纪器。据寿光博物馆的专家介绍,均为商代末期的器物。由此可知,西周前就有一个姜姓纪国存在,都城和疆域都在今寿光境内”。这说明纪障之纪国更是早于殷商时期。如果纪障之姜为炎帝之姜,就像逢伯陵之姜一样,《山海经》中应该提及。也有另一种可能,寿光纪国为炎帝之姜,纪障纪国为帝俊之姜,后来由于历史的原因二者混为一谈。但不论那种可能,纪障之姜肯定不是炎帝之姜。那么,纪障之姜只能是帝俊之姜。
第四,春秋时代,莱国与莒国尚夷风,用夷礼,因而为齐鲁等周王室或其诸侯国所不齿。而纪国与莱国世代为通婚国,说明纪国与莒国一样,是周王朝所封的土著东夷方国。
第五,宋代《路史》(20)记载少昊后代有:“偃姓国22个,赢姓国57个,李姓国4个,纪姓国6个,蔑姓国2个,还有不知何姓的国9个。总共6姓100个国”。说明少昊之后有纪姓(姜姓,因国而姓)。
第六,从考古学的角度讲,炎帝文化属于仰韶时期的文化,与仰韶时期相当的海岱地区文化是大汶口文化。如果炎帝后裔从黄河中上游迁移到黄河下游的海岱地区,势必将仰韶文化带到海岱地区。考古学证明,由一个族群和部落因迁移而形成的方国,必然留下该族群的文化痕迹。因为除了迁移时携带的生活用品之外,即使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之中,本族群的文化在他们制造的生活用品上也一定会得到反应。在整个海岱地区,特别是在日照一带已发现了大量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出土各种器物,但迄今为止并未发现有任何仰韶文化的痕迹。也就是说,海岱地区在龙山文化之前无炎帝之姜。海岱地区即使有炎帝之姜姓古国,也只能是在夏商期间迁移而来。例如《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的逢伯陵。
第七,许倬云(21)在《西周史》中列举了包括纪国在内的众多西周封国的迁徒,然后写道:“这些封国均曾远迁数百里甚至上千里之外,则随封君迁移的族群,一定是分封的主体。以姬姓与姜姓封国迁移的路线来看,都由河南移往更东方或南方的新领土,为周室建立新的藩屏。在新的地方,这些族群叠居在原居民的上面,构成封建的统治阶层。《礼记》“王制”:“天子诸侯祭因国之在其地而无主后者。”所谓“因国”,也就是这些分封族群所君临的土地。统治的族群在“因国”集中居在都邑之中,是即“国人”,而“因国”的原居民,散居在各处的聚落中,是即“野人””。这样,唐代《元和姓纂》和宋代《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的相传西周初年炎帝的后代受封于纪国(今山东省寿光县纪台县)的记载就有了合理的解释。也就是说,古纪障之纪国的前身为黑齿国,帝俊之后姜姓。在殷商时期姜姓纪国扩展到了寿光一带。后来周王朝将炎帝后裔作为统治者分封到了纪国,炎帝后裔成了“国人”,帝俊后裔则成了“野人”。因此才有了纪国姜姓,炎帝之后的说法。
《淮南子·修务训》(22)提到黑齿国:“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西教沃民,东至黑齿”。也明确说明黑齿国在华夏的东部。
4.十日国
《海外东经》“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大荒东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载于乌”。
《大荒东经》: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
《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就像帝俊生黑齿一样,羲和生十日表示羲和的后代建立了十日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
在古人的眼中,太阳的变化是清晨日出时凉爽,尔后温度逐渐升高变得炎热直至落山,循环往复。古人对太阳在一天之内的温度变化不理解,因此产生了太阳女神羲和在甘渊中浴日,使其降温的传说。这表现在《山海经图》中就是有一女子在甘渊中给太阳洗浴的场景。到了文字《山海经》,就成了“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
根据黑齿国在“汤谷上(南)”,汤谷地望应在黑齿国之北,其地下考古所对应的是日照市的尧王城遗址,这就是所谓的“十日国”,羲和之国。而汤谷就是东夷人祭祀太阳神的圣地。
尧王城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个相当大的“原始城市”,也是尧王城龙山古国的“都城”。中美联合考古队调查后认为,该遗址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当与两城镇遗址面积相仿。在这里首次发现了土坯房建筑,特别是奠基石的发现揭开了中国在建筑领域举行奠基仪式的先河。墓葬的葬俗独具特色,在墓主人周围镶陶片构成方形墓框的现象是非常少见的。该遗址出土的铜渣,表明该地最先迈进了铜石并用的文明时代。
根据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与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普查结果,尧王城周边地区为三级聚落分布。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尧王城遗址面(东)向大海,背(西)靠老牛头顶,双山,白云寺等山系,右(南)是竹子河和大寨山和磴山,左(北)为傅湍河和奎山。十足的帝王之气和风水宝地。
(四) 其它方国地望的推测。
在奢比尸国(今江苏连云港连云区到赣榆一带)之南,有嗟丘和大人国。
《海外东经》“<长差>丘,爰有遗玉、青马、视肉、杨柳、甘华。甘果所生,在东海。两山夹丘,上有树木。一曰嗟丘。一曰百果所在,在尧葬东”。
《大荒东经》:“东北(疑为“南”)海中,又有三青马、三骓、甘华。爱有遗玉、三青鸟、三骓、视肉、甘华、甘柤。百谷所在”。
《大荒东经》:“大荒东南隅有,名皮母地丘”。该“嗟丘”似为“皮母之丘”。
《海外东经》:“大人国在其北,为人大,坐而削船。一曰在<长差>丘北”。
《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踆其上,张其两耳”。
嗟丘和大人国的地望大约在江苏灌云县大伊山一带。该区域的考古文化为大伊山新石器时代石棺葬遗址,该遗址在连云港市灌云县城北一公里处的大伊山东南角山麓台地的青风岭上。遗址揭露面积700平方米,清理出新石器时代“石棺墓葬”64座,随葬文物150余件。大伊山遗址反映出典型的大汶口等北方文化的类型特征,又含有苏南文化的某些因素,是东夷文化的前沿。
在赣榆之尸国之北,黑齿国(赣榆枳汪镇到岚山安东卫虎山镇)之南,除了青丘国之外,尚有君子国和困民国。
《海外东经》“君子国在其北,衣冠带剑,食兽,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让不争。有薰华草,朝生夕死。一曰在肝榆之尸北”。
《大荒东经》:有东口之山。有君子之国,其人衣冠带剑。
珂案:说文四云:「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而博物志外国云:「君子国人,衣冠带剑,使两虎,民衣野丝,好礼让不争。土千里,多薰华之草。民多疾风气,故人不蕃息。」
君子国的地望似乎应在连云区和赣榆青口镇之间(二者距离60公里)。
该区域的考古文化有如下代表:北青墩庙遗址(含苏青墩遗址),系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位于城头镇青墩庙村北,为一大河湾沙滩,面积约15万平方米。盐仓遗址(含庙台子遗址),该遗址位于海头镇盐仓城村,史载为春秋莒国盐官驻地,汉代在此驻城,为一东西走向的台地,长120米,宽115米,高3米。
《海外东经》“在其北,各有两首。一曰在君子国北”。《山海经图》上有彩虹的虹字,图像文字应该类似甲骨文的虹字,是彩虹的图像,两端有首(图示古汉字,熊国英著)。古人根据《山海经图》著《山海经》时,把彩虹描述为虹虹“各有两首”,使后人无法知道到底是彩虹呢,还是有两首的怪物。就连司马迁也说“余不敢言之也”。
《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在工虫北两水间。其为兽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黄”。
朝阳之谷位于君子国和黑齿国之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又“逮于海隅,遂登之果,昭临朝阳”,此朝阳或许彼朝阳也。
《大荒东经》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吴。
《海外东经》“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竖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大荒东经》有困民国,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
据此,王亥的困民国应该是竖亥的方国。远古时期人们的地理顺序是南、西、北、东,也就是说,《山海经图》与今天的地图恰恰相反,即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根据“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推测,困民国当在青丘国之西,正是临沂地区。临沂是龙山时期尧王城类型的另一个中心区,也是殷人先祖聚居的地方。
在十日国(尧王城古国)之北,有雨师妾国、玄股国、毛民国和劳民国。
《海外东经》“雨师妾在其北。其为人黑,两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一曰在十日北,为人黑身人面,各操一龟”。郭璞云:「雨师谓屏翳也。」郝懿行云:「楚词天问云:『蓱号起雨。』王逸注云:『蓱,蓱翳,雨师名也;号,呼也。』初学记(卷二)云:『雨师曰屏翳,亦曰屏号。
《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
本句指的是嵎夷之地(龙山尧王城类型)先民的图腾与崇拜。句芒(或名句龙)是少昊的后代,名重,为伏羲臣。死后成为木神(春神),主管树木的发芽生长。太阳每天早上从扶桑上升起,神树扶桑归句芒管,太阳升起的那片地方也归句芒管。句芒在古代非常非常重要,每年春祭都有份。他的本来面目是鸟——鸟身人面,乘两龙。
《山海经》最重要的价值也许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除了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羿射九日、鲧禹治水、共工怒触不周山等之外,还有许多是人们不大熟悉的。如《海外北经》中载:“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历史
说起《山海经》,国人大都知道这是一本风格独特的奇书、怪书。此书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就其叙述的内容而言,从天文、地理、神话、宗教,到民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天南海北,包罗万象,堪称我国古籍中蕴珍藏英之最者,实为研究上古时代绝好的宝贵资料。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无经,所以,《山海经》的书名虽最早见之于《史记》,但司马迁观之却叹曰:"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因此,直到约百年后汉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奉命校勘整理经传诸子诗赋,才将此书公之于众。《山海经》涉猎之广,内容之奇杂,从古至今使人对其该归于何类多有分歧。《汉书·艺文志》将它列入形法家之首,《隋书·经籍志》以下则多将它归入地理书,但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却谓其为"小说之最古者尔",鲁迅先生则将它视为"古之巫书"。因此,《山海经》问世之后,围绕其内容、成书时间的争论,对它的作者是谁一直众说纷纭是个谜,乃至酿成学术界中千年未解的悬案。
按照刘向、刘歆父子和东汉王充的"正统"说法,《山海经》的作者是大禹和伯益,但人们在《山海经》中却找到了发生在大禹和伯益以后的史实,因此"禹、益作说"受到了质疑。此后,隋朝的颜之推虽坚持旧说,但面对难以掩盖的漏洞,他只好用"后人羼入,非本文也"来作掩饰。所以,《山海经》的作者便成了众多学者考证的对象,种种假说纷纷而出,如"夷坚作说";"邹衍作说";后人综合炎黄两族的传说而成说;南方楚人作说;巴蜀人作说;早期方士作说,等等。当代学者袁珂认为,《山海经》实际上是无名氏的作品,而且不是一时期一人所作。
编辑本段《山海经之南山经》考证
《山海经之南山经》考证,马红光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是在网贴的基础上,对《南山经》研究成果的系统性总结,以独特的角度对《南山经》中容易引起歧义的名词进行了进行了分类解释,从而证明了《山海经》的真实性,是对《山海经》的“去神话考证”。
作者从汉字的字形、语音、语义入手,通过对经文逐字逐句的研究,共考证了12种疾病、13种地形地貌、9种矿物、13种植物、43种动物、71处山川河流,创造性的对《山海经》进行了全新解读。其中植物、动物的考证配有真实的和经文进行一一对比,特别是麒麟、九尾羊、九尾狐、旋龟、凤凰等传说中动物的考证,让人豁然开朗。山川河流的考证上,作者也从山脉走向、河流流向、矿藏分布、动植物分布等方面,把经文和现实中的山河一一进行了匹配
艺 艺 #yì
释义 ①技能;技术:工艺|手艺|技艺|多才多艺。②指艺术:艺人|文艺|曲艺。
艺人 #yìrén ①戏曲、曲艺、杂技等演员。②某些手工艺工人。
〖例句〗在旧社会,许多以唱戏为生的艺人的地位极其低下。
艺术 #yìshù 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造型、音乐、舞蹈、戏剧、**等的总称。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艺 <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上是“木”,表植物;右边是人用双手操作。又写成“埶”,从坴,土块;从丮,拿。后繁化为“艺”。“艺”从“帅”,乙声。本义:种植) 同本义
艺,种也。――《说文》
艺麻之如何衡从其亩。――《诗·齐风·南山》
不能艺稷黍。――《诗·唐风·鸨羽》
艺山林也。――《左传·昭公十六年》
树艺五谷。――《孟子·滕文公上》
以艺粟菽。――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艺蔬自给。――清·张廷玉《明史》
又如:艺植(耕种;栽植);艺人(耕种的人);艺圃(种植花卉园圃)
艺 <名>
技能;才能
艺(艺)yì
⒈才能,技能,本领:手~。技~。~人。文~。~能。
⒉同蓺。
⒊度,准则:贪欲无~。用人无~。
⒋
①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中具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包括音乐、戏曲、舞蹈、文学、**、电视等:表演~术。语言~术。
②才能或方法:领导~术。管理~术。
吾酷爱《资治通鉴》,因爱之切,故费尽心力搜罗版本八个版本,现简评如下,以求最佳者。\x0d\ 一、 繁体带注本\x0d\ (一) 中华书局1956年本\x0d\ 目前公认为汇集宋、元、明、清善本和校勘成果的“最佳”版本,但因校点时间较早(在二十四史之前),缺点如下:1不以宋本为底本,而以胡刻本为底本,遇到胡刻本有脱误处用小字写校语,与正文杂错,不便阅读(应参照二十四史校勘方法,写号码,统一列在卷末为好);2断句、标点错误较多,据统计达1000多处;3从90年代中期开始的重印本因印刷、装订质量太差,不便阅读、收藏。\x0d\ (二) 上海古籍影印本\x0d\ 影印世界书局缩印胡刻本,该版本在中华书局本未出前向称善本,但与宋本对照,脱误之处达万字,其中很多关乎史实。收藏可,不适宜阅读。\x0d\ 二、 简体白文本\x0d\ (一) 上海古籍带考异本\x0d\ 宋本简体白文本,有校勘,无胡注,但带考异。\x0d\ (二) 岳麓宋本\x0d\ 宋本简体白文本,有校勘,无胡注和考异。\x0d\ 简体白文本的好处是价格低,便于携带,但最大的问题是古籍一经过简化,则很多字歧义纷呈,令人费解,如“后”与“后”等。中华书局简体本二十四史也是如此。\x0d\ 三、 翻译本\x0d\ (一) 柏杨翻译本\x0d\ 72册友谊本,地图实用,但翻译硬伤太多,议论过于情绪化,改编成分大。\x0d\ (二) 中华书局白话本\x0d\ 翻译尚可。但仍有差错。\x0d\ (三) 岳麓白话本\x0d\ 翻译一般,但因用胡刻本作底本,因此沿袭了文字差错。如漏译、错译。\x0d\ (四) 改革出版社白话本\x0d\ 翻译尚可。但不断推出修订本,令人对其质量生疑,好在有原文(宋本)对照。\x0d\ 综上所述,目前来看,吾窃以为,读原文本和白话本,都以中华书局本为首选,如中华书局借重新修订二十四史之机,重新校订1956年版《资治通鉴》,改进校勘和排版方式,出一新版,则为最佳版本,在此之前,只好读其旧版矣!\x0d\ 武大历史学院今年10月份将开办一个针对企业高层管理者和政府机关干部的培训课程,叫历史文化与领导韬略高级研修班,这个班是精讲《资治通鉴》的。
古人的书籍文章,虽然没有标点符号,但是有“句读”(jv dou),私塾老师教授学生时,用红笔断句,学生水平提高以后,不需句读,就能够通读文章。一般有点文化的人,也逐渐适应了这种读法。就是这样,也没有影响古代文化的发展,但是不利于普及。 例如文章靠每句尾的文言虚词断句;骈文靠对仗断句;诗词格律靠韵脚和当时的曲谱断句。
之前看不同版本的《道德经》和其他的古典名著,都存在不同的断句问题,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现在终于明白了——古文都是一文到底,不用标点符号,注意不是没有,而是不用,“没有”和“不用”是两回事。为什么不用?因为文章一经圈点,文气就断了,正如人的三焦之气本是通畅的,如被截断气机就滞涩不通一样。文章是有生命的,有眼有气,文气一断文意就僵了,文章就死了。一部《论语》一辈子都读不厌,每年读都有每年的理解,每次读都有每次的体会,句读一变,整个文意都大变,所以不能断死。
句读的基本原则就是“语绝为句,语顿为读。”语气结束的地方为“句”,用圈来标记,没有结束的文句叫做“读”,用点来标记,古人常用“可圈可点”一词,赞颂某位历史人物的功业。
句读点错了,常常闹笑话、出歧义。例如当年批孔运动,常用《论语》里面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句话来说事,说孔子为专制帝王帮忙,推行愚民政策。还将老子拉过来陪绑,因为《老子》中有“虚其心,实其腹;弱其知,强其骨”的话。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是他把教育从贵族的殿堂推向民间,才有后世的社会教育,这是孔子的伟大贡献。孔子是有教无类,要将所有人都教明白,如果要“愚民”,他又教道谁去呢?这从道理上都讲不通。
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误解呢?断句断错了。孔子的意思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懂道理,就随他们去,为政者不要没事找事;老百姓不懂道理,就要教育他们,这是为政者的责任。同理,孩子听话,父母就不要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的挑剔;孩子不听话,父母就要好好地对他进行教育。
恢复使用繁体字的五大理由
中国自1956年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二十多年来一意孤行地推广简化字,1977年12月又公布了第二次简化方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很快就意识到文字改革应该是十分慎重的事情,终于於1986年废止了第二套方案。然而第一套简化方案在1986年经修正后公布了《简化字总表》,继续推行。近年来学界对於简化字的缺点和弊端也有一些讨论,但还很少有建议废除简化字,恢复使用繁体字的倡议(本文在有的地方将繁体字称为正体字,到不是因为台湾这样称呼,而是为了表述的方便)。我在这里提出这一问题,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共同将这一话题深入讨论下去,也许能够对中国的文化建设产生一些积极的作用。
我先表明我自己的观点。我赞成恢复使用繁体字。文字改革(现在好像不怎麽提文字改革了)包括三大任务:推行简化字、普通话和拼音方案。对於推广普通话和拼音方案,我大体上是赞成的,但不同意汉字的拉丁字母化或拼音化,这在学界已取得共识。拼音作为识字读音的辅助工具有其合理性和优越性,也便於国际交流,但还需要做小的修正。本文对於普通话和拼音问题不予讨论。
我想可以从五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恢复使用繁体字。
一、简化字的弊端。
(一)、简化方案中以一字合并多字易引发歧义。
在简化字方案中,由於将很多意义相差很大甚至毫不相关的两个字或多个字合并为一个字,阅读时容易产生歧义。比如,余余、云云、后后、里裏、松松、谷谷、斗斗、几几、徵征、曲曲、丰丰、表表、冲冲、叶叶、种种、尽尽、发发、历历、钟钟、干干乾、复覆复、雕凋雕等。虽然有时候我们也能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某一字的意思,但多保留几个字形以减少文字上的歧义,我认为是值得的。当然,很多不必要的累增字、异体字确实应该规范和合并,如群和羣、裏和里,为和为,历和暦、却和却、峯和峰、怪和恠,亚和亜、回和囬囘、举和擧、回逥廻廽等等。但这项工作应十分地小心谨慎,以免再出现上面提到的那类问题。合并异体字、累增字只是为了今天印刷和书写上的规范明晰,减少不必要的繁复(简化字方案最初也有这个考虑,但结果很不理想,合并过多反而引起歧义)。但在古籍整理时必须保留其字形原貌(但类似“说说”、“戸户户”、“没没”、“俞兪”、“吴吴”这样的字形当然应该统一。字形统一也是文字整理规范的重要内容)。简化汉字和字形不统一都使得电脑检索成为问题。比如在简体字文本中,检索“说”字不会有结果,而必须用“说”字来检索,而繁体文本中,可能检索“说”字没有而得检索“说”字。如果在简体文本中,本来只想检索“云”字,但检索结果云字也大量参杂其间,需要人工再进行区分,增加了工作量。这些都是计算机汉字处理技术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在文字整理工作中必须注意。
(二)、推行简化字后增加了成本,带来极大的浪费。
八十年代以前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简化字差不多可以一统天下,只有少数古籍使用繁体字。但八十年代以后随著国际交流的增加,由於港澳台以及海外汉学界仍然使用繁体字,一些中国大陆出版的书籍还需要再出版一个繁体本面向海外,而引进的一些繁体字书籍又须改印为简体字。这时候开始感到问题存在。第二套简化方案的废止正是在开放之后。现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后,大陆与港、澳地区的交往更趋频繁,信件、公文、合同、章程等文书都增加了处理难度。请想想,《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该印成什麽字体呢?还是两种字体各印一套?另外,最近十年来网络兴起,网站纷纷出现,但很多网站不仅制作简体网页,还需制作繁体网页。我们只要看过一些网站就知道这一点,如CHINA中华网。这些都已经造成而且正在继续造成极大的浪费。大陆和台湾本来是同文同种,但现在却搞成不同文,其过错在於我们自己。就大陆来说,由於事实上不能完全废除繁体字,简化字和繁体字同时使用,大的字库中既要包括简化字又要包括繁体字,於是字库大大增加其字数。如GBK中既有国又有国字,既有钟字又有钟钟二字。不仅GBK如此,GB2312-80也增加了字。由於余字在1986年的《简化字总表》中取得了合法地位,GB2312根据类推的方法造出了馀字,这样在GBK中便有了余余馀三个字。简化字带来的电脑操作上的弊端还不止这些。很多做过文字处理的人常会遇到简体字转化为繁体字的问题,由於一个简化字有时对应多个繁体字,加上软件设计上的缺陷,把云一概转为云,余一概转为余,里一概转为里的事情屡见不鲜,令人哭笑不得。繁体字转换为简体字虽然没有上述问题,但一些僻字因为不能识别而变为空格也经常发生。像东方快车、Word2000都有类似的缺点。此外,GB2312中也包含了后、於、锺等不在《简化字总表》中的字,繁体本的后字转为简体仍然作后字而不是后。不知道算是折中和进步还是自乱其例?如果没有两套文字系统,就不会有这些转换带来的烦恼了。
(三)、简化字破坏汉字结构、割裂传统文化。
简化字最主要的缺点就是破坏汉字的字形结构,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弊端。历史上汉字的字形也屡经变化。如汉字由小篆变为隶书再楷化,其间字形都有较大变化,但这些比起简化字来说已经算是较小的了。历史上人为地进行文字改革,较大的只有两次——秦始皇时期和***执政时期。但秦始皇是为了统一战国时期各国不同的字形,以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将文字简化主要则是出於一厢情愿的想法,即将汉字笔划简省后便於学习和使用,而忽略了汉字文化的传统,这其中也包括汉字造字和字形构成的基本规律。很多汉字在简化时没有考虑字形,常常仅是将其视为一个符号。这样做的结果就使的一些字不再适用於六书的规律。比如鸡字左边原本表声,简化为鸡字,左边的“又”完全是一个符号,让人摸不著头脑。如果说“又”就等於奚,但同样这个“又”,放在汉字里写作汉,在欢字作欢,在仅字作仅,在凤字作凤,在邓字作邓,在戏字作戏,在树字作树,在对字作对,在轰字作轰。再比如乂,在赵字中等於肖,在风字、冈字、区字、网字卤字中又是什麽呢?“文”字在这(这)字中表示言,在刘(刘)字中又是什麽呢?团字中专是声符,简化成团,方框裏的“才”是什麽意思呢?很多按照草书笔意原则简化的字都存在这问题。如长(长)、书(书)、专(专)、杨(杨)、东(东)、车(车)等字。至於一些新造字如灭(灭)、丛(丛)、导(导)、卫(卫)等更是不知所云。
有人说简化字写起来方便,一些港台人也乐於使用,而且新加坡还采用了简化字呢!但是请仔细想想,简化字中仍有很多字的笔划太复杂,如果完全按照书写简便的原则,我们还可以将很多字继续简化下去,也就会更进一步地破坏汉字的结构、脱离汉字的历史。1977年的第二套简化字方案也正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出台的,结果呢?雪写作彐(这和电写作电,云写作云,有什麽分别?——我们现在只是因为看惯了第一套简化字才不觉其怪)信写作伩,餐写作歺,煤写作火乚,稻写作禾刀,展写作圆写作元,蛋写作旦,“元旦”二字则不知所谓。这样还能算是汉字吗?还需指出的是,简化字对笔划的精简并不如想像那样多。根据对扫盲2000字繁简不同书写的统计,笔划减少仅125%。要知道这2000字很多都有简化写法,如果以GB2312-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来统计,笔划减少的比例还将大大降低。
破坏汉字结构还引出部首归类的问题。汉字是音意文字,字体结构中往往包含构了声和意符。现在的简化字因为破坏了很多汉字的结构,也就使得多汉字不伦不类,一些简化符号既不能表音又不能表意。如上文所说的“又”、“乂”等。传、抟、转、团字原来都是同一声符“专”,现在却变成传、抟、转、团,团字和其他字之间在也看不出有什麽联系。更为荒唐的是爱字写成爱,连心都没有了还怎麽去爱?虽然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但爱由心生总不错啊?爱原属心部,现在竟然属爪部!声字原属耳部,声现属士部,真不知道声和士有什麽关系?凤字当然应属鸟部,现在凤属几部。这些都很难让人能理解和接受。
汉字简化的另一弊端是产生了一批形近字,读写上容易出错。汉字原本就有一些形近字,如己已巳等。但简化字更增加了形近字的数量,如厂广、泸沪、乔务、汁计、远运、从丛、汇江、仑仓、厉历、义乂、风凤、归旧、设没、儿几、开井、条各、划剗等等。这增加了排印和阅读上出错的几率。
不管当初搞文字改革的那些人想到过没有,简化汉字的实际后果就是让现代中国人远离我们的传统。五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中国人已经习惯了简体字,而看不惯繁体字,会写的就更少。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就是这样被人为地隔开了。我们常常责备青年人不注重学习传统文化,他们看到繁体排印的古书就自然产生生疏隔膜的感觉,怎麽可能去学习呢?一些优秀的古典著作也有简化字排印本,他们仍然不会用心去读,究其原因也与我们的语文教育有关。我们建国以来太过忽视文言文教育(过去反传统,批判“封建糟粕”,那就不用说了。)如今终于尝到了恶果。幸好,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而且正在改变。
(四)、简化字给两岸三地交流以及国际交流带来不便,更加破坏了汉字文化圈的统一性。
现在港澳台三地仍然使用正体字,汉外华人读写也以繁体字为主,欧美、日本、韩国等地区的汉学界,在用汉字书写时,也大多是繁体字。日本汉字虽然也有一些简化,但多数更接近繁体字的字形。韩国初中学生学习900个汉字,高中文科学生再学700个汉字,也是以繁体字为准。这样一些群体经过简单学习和适应,虽然也能认得简化字,但与大陆人士在交流时也有很多不便之处。中国大陆的人如果到了港台地区生活工作,则须学会繁体字的认和写。反之,港台地区的人到了大陆也须学习认和写简体字,不过要比前者容易一些。一个海外留学生到大陆学习,如果要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或是去港台地区生活工作,也须再学习繁体字。这实际上是加重了外国人学习汉字的负担,很不利於向世界推广汉语。
再说汉字字形统一的问题,也是汉字文化圈的统一问题。我国的近邻日本、朝鲜(韩国)、越南都有很悠久的借用汉字的历史。日本现在仍使用一些汉字,1981年公布的《常用汉字表》有1945个汉字,小学生要学996个汉字。韩国也能见到汉字使用,尤其在一些商标上面,如我们熟悉的“现代”、“朝鲜日报”等。韩国的初中生要学习900个汉字,高中文科生再学700个汉字。而汉字在这些国家最大的使用是,他们的很多古籍都用汉字印刷,当然都是繁体字。这些国家的人要了解自己的历史以及传统则必须学习汉字,而且必须是繁体字,否则学了简化字之后还是得学繁体字,才能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现在日本汉字中也有一些简化,但不如中国大陆多,也不太一样。汉字也由於历史上的异体字以及写法差异等问题,本来就有字形混乱的问题。整理合并异体字和规范统一字形才是现在的当务之急,这也就是学界正在讨论的汉字统一问题,我很难想像用简化字去取代它们的汉字,也很难想像用简化字去取代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繁体字。难道将来两岸统一了,还是实行两套文字吗?
简体字当然也有一些优点,我以为主要是写起来快一些,还有电脑的分辨率较高,屏幕上看起来清楚一些(电脑技术将来也会解决这些问题的)。但是比起上述的诸多弊端来说,这些优点确实微不足道。
二、恢复正体字,很多担心是不必要的。
(一)、有人说,恢复使用繁体字会让中国人变成文盲,现行的语文教育成果化为乌有。其实并非如此。
恢复繁体字只涉及读写问题,不涉及听说问题。这里先说读的问题,也就是阅读、认字的问题。尽管现行语文教育实行的是简化字教学,但事实上多数人能够认识大部分繁体字。很多人是通过看VCD(包括录像和DVD等影视作品)认识繁体字的。港台以及多数盗版的欧美**,字幕都是繁体字。此外,一些从港台引进或走私的电视节目、小说(如武侠、言情等)、动漫也都是繁体字。除了部分繁体字印刷的古籍和专业著作外,书法作品、古玩字画、名胜古迹、老字号的商标店招等也常常使用繁体字。在歌单、广告、海报、游戏等载体上,繁体字也是随处可见。在这样一个事实上的简繁混用的文字环境中,多数人原本已经能认识繁体字了。当然,多数的人并不习惯阅读繁体字书籍(其中部分原因是不习惯竖排。我赞成普通新书用横排,古籍及部分专业书籍仍用竖排。)更不习惯写,甚至不会写。解决的办法是,在正式出版物中规范地使用正体字,但允许在非正式的环境中(如私人书信、笔记等)继续使用简体字。1935年民国政府颁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共324个俗体简化字(次年废止),1980年台湾中华文化复兴邉游瘑T会之标准行书研究委员会出版了《标准行书范本》,其中也有一些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简体字(但未获官方承认),可以参考这些经验。我也同意在不产生歧义的情况下,通过专家研究论证后,用一些笔划较简的异体字取代较繁的异体字。另外,随著电脑的普及,在有些地方打字替代了写字,也使得书写不再成为问题。
(二)、还有人说,繁体字结构复杂、笔划多,小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难。这也不正确。
小学生的记忆力十分强,繁体字并不增加其学习难度。这是有实验证明的,由港台的教育事实也可知道这一点。更何况很多基本的字并不存在繁简问题,如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人口手等等。繁体字在学习上的难度并不如我们想像的那样大。而且繁体字字形更符合汉字的造字规律,老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讲解其字形来帮助记忆。像上面提到的那些破坏字形结构的简化字难道更有利於教学吗?总之,采用繁体字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至少不如想像那样严重。虽然正体字教学对於学生不是问题,但对我们的教师队伍却提出了要求。不止是语文老师必须会认会写,其他科目的老师也要求在书写汉字使用繁体字。这就意味著绝大部分教师需要自修或培训。这是我们所要付出的代价。幸好,学习繁体字并不是太困难的事情,困难的是纠正多年以来形成的习惯。尤其是语文老师,决不允许在教学中使用简化字。
(三)、简化字是必然趋势吗?
有人说,历史上汉字字数不断增加,一些字产生了简化写法,正是因为大家在私下书写时为了简便而不断产生俗体字或手写体字,不断生造新字和累增字。其实暗自裏大家都有对简化字的要求。所以就算是恢复了正体字,但将来还会往著简化的方向发展。这说法也不对。历史上汉字增加和部分汉字的笔划简化,确实有上述的原因,但还有语言变化以及方言、外来语等方面的原因。而且历史上的汉字演变,除了简化的趋势外,也有繁化的趋势。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在原字上增加意符声符。比如然变为燃,莫变为暮,梁变为梁,取变为娶。这也就是很多异体字、区别字、累增字出现的原因。单就不规范的俗体字、简体字来说,在现代社会可以避免其继续产生。古代社会由於信息传播不够发达,出版物的用字也常常不统一,写书的人遇到自己不会或不清楚的字常常任意而为。现在社会有极其发达的信息交流,有全国统一的语文教学体系,有权威的语言文字委员会来规范文字写法,再加上传播媒体(包括语文教材、出版物、影视等)用字规范统一,人们便不会像过去那样任意写字。现在有些不规范的写法如伩(信)、氿(酒)、付(副)等,很多是第二批简化字留下的后遗症。而且,也不能说民间出现了什麼样的俗体写法,我们的文字就要亦步亦趋地变化。很多新俗字的产生有极大的随意性,也很少科学性,像韮字写成艸头下加九字,工字为了写起来好看中间一竖要弯一下,我们为什麽总要根据它来制定统一规范的文字标准呢?因此认为简化字是必然趋势,恢复繁体字将回潮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三、近五十年来简体字印刷的书籍会作废吗?
中国推行简化字近五十年,其间印刷的书籍报纸很多(原来即以繁体字排印的书籍不在讨论之列),是不是恢复繁体字它们就变成废纸了呢。不是。必须承认,在简体字印刷的书籍中确有很多优秀的作品,比如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三联书店的“新知文库”、“学术文库”,江苏人民出版社的“海外汉学研究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的“世界宗教与文化丛书”等等。这一类的好书将来不得不重新排印成繁体字。这是我们必须付出的又一重大代价。但好在其数量不多。如果将图书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类,在八十年代以前出版的人文、社科类书籍中,因为受当时意识形态的影响,多数没有重印的必要,只有作为历史研究资料的价值。而且事实上八十年代以前出版业并不发达。(但如果不尽早恢复正体字,将来这一代价会越来越大!)至於自然科学,包括理工农医等方面的书籍,因为学科本身不断发展,很多书原本就需要不断更新。比如哈工大的《理论理学》教材,西北工大的《机械原理》教材(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现在使用的都是第五版,在下一次修订排印时改为繁体字并不增加成本多少。自然科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的很多书籍随著时间流逝便逐渐丧失其价值(这一点恰恰和人文书籍相反),看看这十多年来的计算机书就知道此言不虚。当然计算机领域发展日新月异,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应该说以上的判断大体上是不错的,即自然科学领域过去出版的大部分书不须重印,也就不存在浪费的问题。
四、恢复正体字会引起混乱吗?
中国现在实际上是简繁混用,早已出现了混乱状况。1956年至1964年之间出版的一些书籍,很多只采用了第一次简化方案第一部分的230个简化字,如国学献会对价汉庄术历义阶齐广关与东等字,书如《中国思想通史》、《诗学》、《欧里庇得斯悲剧集》等,在今天看来也可以说是简繁混用。今天很多使用繁体字的地方,又常常出现错字。比如街上随处可见的“发廊”、“美发”的招牌,广告上也常有“某某花园距某地3公裏”的说法,中华网繁体版的“农历”写成了“农历”,天台山、天台宗也常被一些质量不高的繁体排印的书印作天台。而一些较规范负责的简体书在印古人名号时,又常常用繁体字,如谷梁、徐稺、杨(杨)修、魏徵、高适、刘(刘)知几等等。在一些工具书以及涉及古代的书籍里,繁简混用的情况更为常见。如最权威的《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字头以繁体为准,但内容则繁简混用。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诗经词典》和《简明古汉语词典》都是不错的工具书,但仅字头用繁体,内容用简体。由於繁体字无法取消,这种混用状况还会持续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实行了不到五十年的简化字方案废止,恢复正体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消除文字上的混乱。
毫无疑问,恢复使用正体字,在一段时期内将在社会上引起文字书写的混乱。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人不会书写繁体字,尤其是对於里裏、松松、谷谷、斗斗、几几、徵征、尽尽、发发、历历、钟钟等字不知道怎样使用,因为在一般人熟悉的简体字中这些字本来是没有区别的。解决的办法是,在恢复正体字之前,除了在媒体上广泛宣传之外,要对很多文字工作者,如出版人员、记者、编辑、秘书以及教师等进行培训。而出版社也须出版一些有针对性的小册子,以教育大众正确地书写正体字,报纸、电视上也应开辟专栏,帮助大屑m正书写习惯和常见错误。大学中文系尤其要加强这方面的教学,保证中文系本科生能够准确无误地书写正体字,毕业后充实到社会上的文字工作部门,逐渐扫除书写中的错误,最终结束这种混乱状态。对於这样一种混乱,不必估计过高,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正体字,并且坚信将来混乱期结束以后,我们将有一个良好规范的文字环境,再也不会有简化字带来的种种弊端以及简繁混用带来的诸多烦恼。
五、余论。
有人说简化字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对他进行修订不更好吗?我也曾考虑过这一方案。可是不行。首先,修订后的新字必定带来新的混乱,比如假设大家深以为憾的后、云、裏、徵(征)等字恢复了,就会让很多人不适应,和前面所说的“对於里裏、松松、谷谷、斗斗、几几、徵征、尽尽、发发、历历、钟钟等字不知道怎样使用”一样。很多人也不习惯恢复了的字。就好比现在本来已恢复余(馀)字,但很多人在书写时、很多书在排印时仍不与“余”字做区分。如果是修改现有简化字字形,写法笔划有所调整,则势必产生更多的混乱。其次,与其让人们学会正确书写一些恢复使用的字和新的字形,不如去学原来的正体字,两者的难易程度也很接近。总之,仅对现有简化字进行调整,并不能彻底结束繁简混用的状态,反而会引起新的混乱,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为了解决目前的文字使用的混乱状态,为了方便国际交流和将来的两岸统一以及汉字字形统一,为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复兴,只有恢复使用正体字才是唯一出路。
很多人反对恢复正体字,主要不是在学理上有多少站的住脚的证明和道理,而是习惯使然。毕竟简体字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基本能表达我们的语言,要放弃使用了几十年的简化字去写繁体字确有很多的不适应。但是请想想,不到五十年的简化字比起近两千年的繁体字来说(如果以小篆隶化开始算繁体字的历史的话),又显得历史太短。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不至断送在我们这一代手上,解决上文所说的简化字的种种弊端和简繁混用的状况,只有恢复使用正体字,虽然我们将经历一个短时间的不适,做出一点牺牲,总比将来给子孙后代造成的不适和牺牲要小得多。有些人认为恢复繁体字就是复古倒退,将其与恢复八股文、甲骨文等同,这是很幼稚的观点,我也不用在这里多说。
恢复正体字的确有许多困难,但事实上最大的困难并不是上面所说的那些,而主要来自政府,取决於政府有没有这个勇气和决心。虽然这意味著对自己一段历史的否定,但总比对我们几千年文明的否定要好吧!大跃进、文化大革命都可以否定,简化字为什麽就不能否定呢?回顾简化字推广近五十年的历史,前二十多年因为自我封闭、缺少与海外的交流、不重视传统文化,尚可一意孤行不至发生很大弊端。但近二十年来的文字使用混乱和简繁混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虽然最近公布了《国家语言文字法》,可以预料将仍然不能改变目前的混乱状况。现在到了我们勇敢地面对这一问题并加以解决的时候了,而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恢复使用正体字。这五十年来我们国家在语言文字政策上犯过很多从错误,如六十年代推行拉丁化的新维文、新哈萨哈克文,虽然比原有的阿拉伯字母的文字更具科学性(简化字主要是简省了一些笔划,也谈不上科学性)但最终不免失败的命撸�982年废止。第二次简化字方案的出台更是一个错误,我们最终也废止了。那为什麽不能考虑废止第一套简化方案呢?
现在是政府采取行动的时候了。政府应该认真地面对建国以来文字政策上的失误,仔细考虑恢复正体字的问题,广泛徵求专家学者们的意见,积极稳妥地恢复中国人使用了近两千年的繁体字。这是涉及到中国的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复兴的大事,也是有利於我们子孙后代的大事,这项工作实行的越早越好,而实行越晚越不利於汉字的统一和传播。今后国家在文字方面的工作主要应是整理和淘汰异体字,规范统一字形,建设现代汉语基本字库和较全备的汉字字库。也希望我们的专家学者勇敢地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建议,并且严肃认真地进行汉字的整理和规范工作,推进字形统一(尤其是大五码和国标码,甚至包括日语汉字等),让人们感受到中国知识分子身上的良知,看到中国知识分子的希望
1、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名器既亡,则礼安得独在哉!昔仲叔于奚有功于卫,辞邑而请繁缨,孔子以为不如多与之邑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卫君待孔子而为政,孔子欲先正名,以为名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夫繁缨,小物也,而孔子惜之;正名,细务也,而孔子先之:诚以名器既乱则上下无以相保故也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易》曰:“履霜坚冰至,”《书》曰:“一日二日万几,”谓此类也故曰分莫大于名也
所谓礼教,在于分辨贵贱,排比亲疏,裁决万物,处理日常事物没有一定的名位,就不能显扬;没有器物,就不能表现只有用名位来分别称呼,用器物来分别标志,然后上下才能井然有序这就是礼教的根本所在如果名位、器物都没有了,那么礼教又怎么能单独存在呢!当年仲叔于奚为卫国建立了大功,他谢绝了赏赐的封地,却请求允许他享用贵族才应有的马饰孔子认为不如多赏赐他一些封地,惟独名位和器物,绝不能假与他人,这是君王的职权象征;处理政事不坚持原则,国家也就会随着走向危亡卫国国君期待孔子为他崐处理政事,孔子却先要确立名位,认为名位不正则百姓无所是从马饰,是一种小器物,而孔子却珍惜它的价值;正名位,是一件小事情,而孔子却要先从它做起,就是因为名位、器物一紊乱,国家上下就无法相安互保没有一件事情不是从微小之处产生而逐渐发展显著的,圣贤考虑久远,所以能够谨慎对待微小的变故及时予以处理;常人见识短浅,所以必等弊端闹大才来设法挽救矫正初起的小错,用力小而收效大;挽救已明显的大害,往往是竭尽了全力 也不能成功《易经》说:“行于霜上而知严寒冰冻将至”《尚书》说:“先王每天都要兢兢业业地处理成千上万件事情”就是指这类防微杜渐的例子所以说,区分地位高下最重要的是匡正各个等级的名分
2、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
本文2023-08-06 03:33:0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7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