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有关阮籍的一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求有关阮籍的一切,第1张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阮籍透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徵、寄托,藉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于散文和辞赋。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长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传〉。另又存赋六篇,其中述志类有〈清思赋〉、〈首阳山赋〉;咏物类有〈鸠赋〉、〈狝猴赋〉。考《隋书.经籍志》著录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明代张溥辑《阮步兵集》,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至近人黄节有《阮步兵咏怀诗注》。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睿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阮籍作品今存赋 6篇、散文较完整的9篇、诗90余首。阮籍的诗歌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其主要作品就是五言《咏怀诗》82首。阮籍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13卷。原集已佚。不过他的作品散失的并不多,以诗歌为例,《晋书·阮籍传》说他“作《咏怀诗》八十余篇”,看来全部流传了下来。明代曾出现多种辑本,张溥辑《阮步兵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整理出版了《阮籍集》。注本有近人黄节的《阮步兵咏怀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

籍尝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籍诣都亭奏记曰:“伏惟明公以含一之德,据上台之位,英豪翘首,俊贤抗足。开府之日,人人自以为掾属;辟书始下,而下走为首。昔子夏在于西河之上,而文侯拥彗;邹子处于黍谷之阴,而昭王陪乘。夫布衣韦带之士,孤居特立,王公大人所以礼下之者,为道存也。今籍无邹、卜之道,而有其陋,猥见采择,无以称当。方将耕于东皋之阳,输黍稷之余税。负薪疲病,足力不强,补吏之召,非所克堪。乞回谬恩,以光清举。”初,济恐籍不至,得记欣然。遣卒迎之,而籍已去,济大怒。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后谢病归。复为尚书郎,少时,又以病免。及曹爽辅政,召为参军。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宣帝为太傅,命籍为从事中郎。及帝崩,复为景帝大司马从事中郎。高贵乡公即位,封关内侯,徙散骑常侍。

世志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

人善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遗落世事,虽去佐职,恒游府内,朝宴必与焉。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沈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玄远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或问楷:“凡吊者,主哭,客乃为礼。籍既不哭,君何为哭?”楷曰:“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我俗中之士,故以轨仪自居。”时人叹为两得。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讥之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邻家**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于是赋《豪杰诗》。景元四年冬卒,时年五十四。

籍能属文,初不留思。作《咏怀诗》八十余篇,为世所重。著《达庄论》,叙无为之贵。文多不录。

竦计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遂归著《大人先生传》,其略曰:“世人所谓君子,惟法是修,惟礼是克。手执圭璧,足履绳墨。行欲为目前检,言欲为无穷则。少称乡党,长闻邻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独不见群虱之处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处于裈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处域内,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此亦籍之胸怀本趣也。

卷一

咏怀诗 三首

其一

天地絪缊,元精代序。清阳曜灵,和风容与。明日映天,甘露被宇。蓊郁高松,猗那长楚。草虫哀鸣,鸧鹒振羽。感时兴思,企首延伫。於赫帝朝,伊衡作辅。才非允文,器非经武。适彼沅湘,托分渔父。优哉!游哉!爰居爰处。

其二

月明星稀,天高气寒。桂旗翠旌,佩玉鸣鸾。濯缨醴泉,被服蕙兰。思从二女,适彼湘沅。灵幽听微,谁观玉颜?灼灼春华,绿叶含丹。日月逝矣,惜尔华繁!

其三

清风肃肃,修夜漫漫。啸歌伤怀,独寐寤言。临觞拊膺,对食忘餐。世无萱草,令我哀叹。鸣鸟求友,《谷风》刺愆。重华登庸,帝命凯元。鲍子倾盖,仲父佐桓。回滨嗟虞,敢不希颜!志存明规,匪慕弹冠。我心伊何?其芳若兰。

咏怀 八十二首

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其二

二妃游江滨,逍遥从风翔。交甫解佩环,婉娈有芬芳。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其三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其四

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春秋非有托,富贵焉常保。清露被皋兰,凝霜沾野草。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

其五

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驱马复来归,反顾望三河。黄金百镒尽,资用常苦多。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

其六

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其七

炎暑惟兹夏,三旬将欲移。芳树垂绿叶,青云自逶迤。四时更代谢,日月递参差。徘徊空堂上,忉怛莫我知。愿�卒欢好,不见悲别离。

其八

灼灼西颓日,馀光照我衣。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岂为夸誉名,憔悴使心悲。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

其九

步出上东门,北望首阳岑。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良辰在何许?凝霜沾衣襟。寒风振山冈,玄云起重阴。鸣雁飞南征,鶗�发哀音。素质游商声,凄怆伤我心。

其十

北里多奇舞,濮上有微音。轻薄闲游子,俯仰乍浮沈。捷径从狭路,僶俛趋荒*,焉见王子乔,乘云翔邓林。独有延年术,可以慰我心。

其十一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其十二

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流盻发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爱,夙昔同衾裳。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

其十三

登高临四野,北望青山阿。松柏翳冈岑,飞鸟鸣相过。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李公悲东门,苏子狭三河。求仁自得仁,岂复叹咨嗟?

其十四

开秋兆凉气,蟋蟀鸣床帷。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晖。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

其十五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乃悟羡门子,噭噭令自嗤。

其十六

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绿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走兽交横驰,飞鸟相随翔。是时鹑火中,日月正相望。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羁旅无俦匹,俯仰怀哀伤。小人计其功,君子道其常。岂惜终憔悴,咏言著斯章。

其十七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其十八

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朝为咸池晖,蒙汜受其荣。岂知穷达士,一死不再生。视彼桃李花,谁能久荧荧!君子在何许?叹息未合并,瞻仰景山松,可以慰吾情。

其十九

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被服纤罗衣,左右佩双璜。修容耀姿美,顺风振微芳。登高眺所思,举袂当朝阳。寄颜云霄闲,挥袖凌虚翔。飘飖恍惚中,流眄顾我傍。悦怿未交接,晤言用感伤。

其二十

杨朱泣歧路,墨子悲染丝。揖让长离别,飘飖难与期。岂徒燕婉情,存亡诚有之。萧索人所悲,祸衅不可辞。赵女媚中山,谦柔愈见欺。嗟嗟涂上士,何用自保持?

其二十一

於心怀寸阴,羲阳将欲冥。挥袂抚长剑,仰观浮云征。云间有玄鹤,抗志扬哀声。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岂与鹑鷃游,连翩戏中庭。

其二十二

夏后乘云舆,夸父为邓林。存亡从变化,日月有浮沉。凤皇鸣参差,伶伦发其音。王子好箫管,世世相追寻。谁言不可见,青鸟明我心。

其二十三

东南有射山,汾水出其阳。六龙服气舆,云盖切天纲。仙者四五人,逍遥晏兰房。寝息一纯和,呼�成露霜。沐浴丹渊中,炤燿日月光。岂安通灵台,游漾去高翔。

其二十四

殷忧令志结,怵愓常若惊。逍遥未终晏,朱阳忽西倾。蟋蟀在户�,蟪蛄鸣中庭。心肠未相好,谁云亮我情。愿为云间鸟,千里一哀鸣。三芝延瀛洲,远游可长生。

其二十五

拔剑临白刃,安能相中伤。但畏工言子,称我三江旁。飞泉流玉山,悬车栖扶桑。日月径千里,素风发微霜。势路有穷达,咨嗟安可长。

其二十六

朝登洪坡颠,日夕望西山。荆棘被原野,群鸟飞翩翩。鸾鹥时栖宿,性命有自然。建木谁能近,射干复婵娟。不见林中葛,延蔓相勾连。

其二十七

周郑天下交,街术当三河。妖冶闲都子,焕燿何芬葩。玄发发朱颜,睇眄有光华。倾城思一顾,遗视来相夸。愿为三春游,朝阳忽蹉跎。盛衰在须臾,离别将如何。

其二十八

若花燿四海,扶桑翳瀛洲。日月经天涂,明暗不相雠。严达自有常,得失又何求。岂效路上童,携手共遨游。阴阳有变化,谁云沈不浮,朱鳖跃飞泉,夜飞过吴洲。俛仰运天地,再抚四海流。系累名利场,驽骏同一辀。岂若遗耳目,升遐去殷忧。

其二十九

昔余游大梁,登于黄华颠。共工宅玄冥,高台造青天。幽荒邈悠悠,凄怆怀所怜。所怜者谁子?明察自照妍。应龙沈冀州,妖女不得眠。肆侈陵世俗,岂云永厥年!

其三十

驱车出门去,意欲远征行。征行安所如?背弃夸与名。夸名不在己,但愿适中情。单帷蔽皎日,高榭隔微声。谗邪使交疏,浮云令昼冥。嬿婉同衣裳,一顾倾人城。从容在一时,繁华不再荣。晨朝奄复暮,不见所欢形。黄鸟东南飞,寄言谢友生。

其三十一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其三十二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其三十三

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

其三十四

一日复一朝,一昏复一晨。容色改平常,精神自飘沦。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人。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愿耕东皋阳,谁与守其真?愁苦在一时,高行伤微身。曲直何所为?龙蛇为我邻。

其三十五

世务何缤纷,人道苦不遑。壮年以时逝,朝露待太阳。愿揽羲和辔,白日不移光。天阶路殊绝,云汉邈无梁。濯发旸谷滨,远游昆岳傍。登彼列仙岨,采此秋兰芳。时路乌足争,太极可翱翔。

其三十六

谁言万事艰,逍遥可终生。临堂翳华树,悠悠念无形。彷徨思亲友,倏忽复至冥。寄言东飞鸟,可用慰我情。

其三十七

嘉时在今辰,零雨洒尘埃。临路望所思,日夕复不来。人情有感慨,荡漾焉能排。挥涕怀哀伤,辛酸谁语哉!

其三十八

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捐身弃中野,乌鸢作患害。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

其三十九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其四十

混元生两仪,四象运衡玑。曒日布炎精,素月垂景辉。晷度有昭回,哀哉人命微!飘若风尘逝,忽若庆云晞。修龄适余愿,光宠非己威。安期步天路,松子与世违。焉得凌霄翼,飘飖登云湄。嗟哉尼父志!何为居九夷!

其四十一

天网弥四野,六翮掩不舒。随波纷纶客,泛泛若浮凫。生命无期度,朝夕有不虞。列仙停修龄,养志在冲虚。飘飖云日间,邈与世路殊。荣名非己宝,声色焉足娱。采药无旋返,神仙志不符。逼此良可惑,令我久踌躇。

其四十二

王业须良辅,建功俟英雄。元凯康哉美,多士颂声隆。阴阳有舛错,日月不常融。天时有否泰,人事多盈冲。园绮遯南岳,伯阳隐西戎。保身念道真,宠耀焉足崇。人谁不善始,能克厥终。休哉上世士,万载垂清风!

其四十三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朝餐琅玕实,夕宿丹山际。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其四十四

俦物终始殊,修短各异方。琅玕生高山,芝英耀朱堂。荧荧桃李花,成蹊将夭伤。焉敢希千术,三春表微光。自非凌风树,憔悴乌有常。

其四十五

幽兰不可佩,朱草为谁荣?修竹隐山阴,射干临增城。葛藟延幽谷,��瓜瓞生。乐极消灵神,哀深伤人情。竟知忧无益,岂若归太清!

其四十六

鷽鸠飞桑榆,海鸟运天地。岂不识宏大,羽翼不相宜。招摇安可翔,不若栖树枝。下集蓬艾间,上游园圃篱。但尔亦自足,用子为追随。

其四十七

生命辰安在,忧戚涕沾襟。高鸟翔山冈,燕雀栖下林。青云蔽前庭,素琴凄我心。崇山有鸣鹤,岂可相追寻。

其四十八

鸣鸠嬉庭树,焦明游浮云。焉见孤翔鸟,翩翩无匹群。死生自然理,消散何缤纷。

其四十九

步游三衢旁,惆怅念所思。岂为今朝见,恍惚诚有之。泽中生乔松,万世未可期。高鸟摩天飞,凌云共游嬉。岂有孤行士,垂涕悲故时。

其五十

清露为凝霜,华草成蒿莱。谁云君子贤,明达安可能。乘云招松乔,呼�永矣哉!

其五十一

丹心失恩泽,重德丧所宜。善言焉可长,慈惠未易施。不见南飞燕,羽翼正差池。高子怨新诗,三闾悼乖离。何为混沌氏,倏忽体貌隳。

其五十二

十日出旸谷,弭节驰万里。经天耀四海,倏忽潜蒙汜。谁言焱炎久,游没何行俟。逝者岂长生,亦去荆与杞。千岁犹崇朝,一餐聊自已。是非得失间,焉足相讥理。计利知术穷,哀情遽能止。

其五十三

自然有成理,生死道无常。智巧万端出,大要不易方。如何夸毗子,作色怀骄肠。乘轩驱良马,凭几向膏粱。被服纤罗衣,深榭设闲房。不见日夕华,翩翩飞路傍。

其五十四

夸谈快愤懑,情慵发烦心。西北登不周,东南望邓林。旷野弥九州,崇山抗高岑。一餐度万世,千岁再浮沈。谁云玉石同?泪下不可禁。

其五十五

人言愿延年,延年欲焉之?黄鹄呼子安,千秋未可期。独坐山�中,恻怆怀所思。王子一何好!猗靡相携持。悦怿犹今辰,计校在一时。置此明朝事,日夕将见欺。

其五十六

贵贱在天命,穷达自有时。婉娈佞邪子,随利来相欺。孤思损惠施,但为谗夫蚩。鹡〔鸰〕鸣云中,载飞靡所期。焉知倾侧士,一旦不可持。

其五十七

惊风振四野,回云荫堂隅。床帷为谁设?几杖为谁扶?虽非明君子,岂暗桑与榆?世有此聋瞶,芒芒将焉如?翩翩从风飞,悠悠去故居。离麾玉山下,遗弃毁与誉。

其五十八

危冠切浮云,长剑出天外。细故何足虑,高度跨一世。非子为我御,逍遥游荒裔。顾谢西王母,吾将从此逝。岂与蓬户士,弹琴诵言誓。

其五十九

河上有丈人,纬萧弃明珠。甘彼藜藿食,乐是蓬蒿庐。岂效缤纷子,良马骋轻舆。朝生衢路旁,夕瘗横术隅。欢笑不终晏,俛仰复欷歔。鉴兹二三者,愤懑从此舒。

其六十

儒者通六艺,立志不可干。违礼不为动,非法不肯言。渴饮清泉流,饥食并一箪。岁时无以祀,衣服常苦寒。屣履咏《南风》,缊袍笑华轩。信道守诗书,义不受一餐。烈烈褒贬辞,老氏用长叹!

其六十一

少年学击刺,妙伎过曲城。英风截云霓,超世发奇声。挥剑临沙漠,饮马九野垧。旗帜何翩翩,但闻金鼓鸣。军旅令人悲,烈烈有哀情。念我平常时,悔恨从此生。

其六十二

平昼整衣冠,思见客与宾。宾客者谁子?倏忽若飞尘。裳衣佩云气,言语究灵神。须臾相背弃,何时见斯人!

其六十三

多虑令志散,寂寞使心忧。翱翔观陂泽,抚剑登轻舟。但愿长闲暇,后岁复来游。

其六十四

朝出上东门,遥望首阳基。松柏郁森沈,鹂黄相与嬉。逍遥九曲间,徘徊欲何之。念我平居时,郁然思妖姬。

其六十五

王子十五年,游衍伊洛滨,朱颜茂春华,辩慧怀清真。焉见浮丘公,举手谢时人。轻荡易恍惚,飘飖弃其身。飞飞鸣且翔,挥翼且酸辛。

其六十六

塞门不可出,海水焉可浮。朱明不相见,奄昧独无侯。持瓜思东陵,黄雀诚独羞。失势在须臾,带剑上吾丘。悼彼桑林子,涕下自交流。假乘汧渭间,鞍马去行游。

其六十七

洪生资制度,被服正有常。尊卑设次序,事物齐纪纲。容饰整颜色,磬折执圭璋。堂上置玄酒,室中盛稻粱。外厉贞素谈,户内灭芬芳。放口从衷出,复说道义方。委曲周旋仪,姿态愁我肠。

其六十八

北临乾昧溪,西行游少任。遥顾望天津,骀荡乐我心。绮靡存亡门,一游不再寻。傥遇晨风鸟,飞驾出南林。漭漾瑶光中,忽忽肆荒*。休息晏清都,超世又谁禁。

其六十九

人知结交易,交友诚独难。险路多疑惑,明珠未可干。彼求飨太牢,我欲并一餐。损益生怨毒,咄咄复何言。

其七十

有悲则有情,无悲亦无思。苟非婴网罟,何必万里畿。翔风拂重霄,庆云招所晞。灰心寄枯宅,曷顾人间姿。始得忘我难,焉知嘿自遗。

其七十一

木槿荣丘墓,煌煌有光色。白日颓林中,翩翩零路侧。蟋蟀吟户牖,蟪蛄鸣荆棘。蜉蝣玩三朝,采采修羽翼。衣裳为谁施?俛仰自收拭。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

其七十二

修涂驰轩车,长川载轻舟。性命岂自然,势路有所由。高名令志惑,重利使心忧。亲昵怀反侧,骨肉还相雠。更希毁珠玉,可用登遨游。

其七十三

横术有奇士,黄骏服其箱。朝起瀛洲野,日夕宿明光。再抚四海外,羽翼自飞扬。去置世上事,岂足愁我肠。一去长离绝,千岁复相望。

其七十四

猗欤上世士,恬淡志安贫。季叶道陵迟,驰骛纷垢尘。甯子岂不类?扬歌谁肯殉?栖栖非我偶,徨徨非己伦。咄嗟荣辱事,去来味道真。道真信可娱,清洁存精神。巢由抗高节,从此适河滨。

其七十五

梁东有芳草,一朝再三荣。色容艳姿美,光华耀倾城。岂为明哲士,妖蛊谄媚生。轻薄在一时,安知百世名。路端便娟子,但恐日月倾。焉见冥灵木,悠悠竟无形。

其七十六

秋驾安可学,东野穷路旁。纶深鱼渊潜,矰设鸟高翔。泛泛乘轻舟,演漾靡所望。吹嘘谁以益?江湖相捐忘。都冶难为颜,修容是我常。兹年在松乔,恍惚诚未央。

其七十七

咄嗟行至老,僶俛常苦忧。临川羡洪波,同始异支流。百年何足言,但苦怨与雠。雠怨者谁子?耳目还相羞。声色为胡越,人情自逼遒。招彼玄通士,去来归羡游。

其七十八

昔有神仙士,乃处射山阿。乘云御飞龙,嘘�叽琼华。可闻不可见,慷慨叹咨嗟。自伤非俦类,愁苦来相加。下学而上达,忽忽将如何!

其七十九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恨使心伤。

其八十

出门望佳人,佳人岂在兹?三山招松乔,万世谁与期?存亡有长短,慷慨将焉知?忽忽朝日颓,行行将何之?不见季秋草,摧折在今时。

其八十一

昔有神仙者,羡门及松乔。�习九阳间,升遐叽云霄。人生乐长久,百年自言辽。白日陨隅谷,一夕不再朝。岂若遗世物,登明遂飘飖。

其八十二

墓前荧荧者,木槿耀朱华。荣好未终朝,连飚陨其葩。岂若西山草,琅玕与丹禾。垂影临增城,馀光照九阿。宁微少年子,日久难咨嗟。

采薪者歌

日没不周西。月出丹渊中。阳精蔽不见。阴光代为雄。亭亭在须臾。厌厌将复隆。离合云雾兮。往来如飘风。富贵俯仰间。贫贱何必终。留侯起亡虏。威武赫荒夷。邵平封东陵。一旦为布衣。枝叶托根柢。死生同盛衰。得志从命升。失势与时颓。寒暑代征迈。变化更相推。祸福无常主。何忧身无归。推兹由斯理。负薪又何哀。

大人先生歌

天地解兮六合开。星辰陨兮日月颓。我腾而上将何怀。

1弘扬民族精神的古诗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别云间 明·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即事 明·夏完淳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示儿

南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关于弘扬民族精神的古诗

一、《阙题》 黄河源溯浙江潮, 卫我中华汉族豪。

莫使满胡留片甲, 轩辕神胄是天骄! 二、《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三、《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四、《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五、《甲辰八月辞故里》 国破家亡欲何之? 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 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 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 怒涛岂必属鸱夷。

六、《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七、《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九、《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十、《胡无人》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

胡无人,汉道昌! 十一、《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 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 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十二、《劲草行》 中原地古多劲草,节如箭竹花如稻。 白露洒叶珠离离,十月霜风吹不倒。

萋萋不到王孙门,青青不盖谗佞坟。 游根直下土百尺,枯荣暗抱忠臣魂。

我问忠臣为何死?元是汉家不降士。 白骨沉埋战血深,翠光潋滟腥风起。

山南雨暗蝴蝶飞,山北雨冷麒麟悲。 寸心摇摇为谁道?道傍可许愁人知。

昨夜东风鸣羯鼓,髑髅起作摇头舞。 寸田尺宅且勿论,金马铜驼泪如雨。

十三、《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3体现民族精神的古诗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1]

转回头,翻覆手,做了三分。

前人创业非容易,后代无贤总是空。回首汉陵和楚庙,一般潇洒月明中。

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

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关于民族精神的古诗词

祖国啊,我为你自豪 当巍峨的华表, 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 当雄伟的天安门, 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

历史的耳畔, 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 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 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 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 洪亮的声音, 全世界都听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那胜利的旗帜, 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 人民扬起了头颅, 全世界都看到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历史凝聚了宏伟, 尽情地涂染十月的阳光, 这气势慷慨激昂, 筑起了一座丰碑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辉煌的纪元, 用苍劲的大手, 抒写了新中国灿烂的篇章, 人民自豪地指点江山。 苦难的母亲, 擦去满眼的泪花, 露出内心的喜悦由衷地欢畅, 祖国豪迈地走向了繁荣富强。

讴歌我们的历史, 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 迸发出生命的光芒。 讴歌我们的历史, 有四大发明的荣耀, 播撒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

讴歌我们的历史, 有老子孔子的圣明, 几千年文明的圣火把我们照亮。 讴歌我们的历史, 丝绸瓷器远涉重洋, 谁都知道这是来自我们的故乡。

讴歌我们的历史。 那狼烟里冲杀出, 兵马俑威武的阵容。

讴歌我们的历史, 那雄伟中耸立着, 万里长城的刚强。 …… 讴歌我们的历史, 千万年古老的土地, 曾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悲壮, 那东亚病夫百年耻辱的帽子, 终于被我们抛到了太平洋上, 我们实现了重整河山的梦想。

五十四个春秋, 锦绣大地神采飞扬。 五十四个春秋, 江山如画诗意酣畅。

五十四个春秋, 轰隆的铁牛梳理着田野的歌喉, 翻卷出丰收的喜悦与欢唱。 五十四个春秋, 贫油的国土拱起钢铁的脊梁, 石油井架耸立在沙海大洋中。

五十四个春秋, 一座座彩虹跨越长江, 雄伟的三峡大坝锁住千里苍茫。 五十四个春秋, “两弹”的红云刺破天穹, 一颗颗卫星遨游太空。

五十四个春秋, 人民的军队威武雄壮, 捍卫祖国的江山铁壁铜墙。 五十四个春秋, 人民驾驭改革的春风,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

…… 跨越我们的未来, 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 勃发出震惊世界的力量, 光荣和自豪焕发出辉煌的容光。 祖国啊, 我为你自豪, 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汇入历史的长河, 永远在我的胸中激荡。

祖国啊, 我为你自豪, 精彩神奇的土地上, 又一次萌发了腾飞的希望, 历史的巨笔将绘出你新世纪的辉煌!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

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

“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

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毛泽东《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无 衣 诗经·国风·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反映战士的友谊。从穿衣到赴敌,愿共患难。

这首战歌,每章第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每章第三、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齐心备战的情景。

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大无畏精神。这是一首赋体诗,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无衣》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古。

5有哪些弘扬民族精神的古诗

1、爱国如饥渴。

——班固 2、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 3、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6、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 7、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陈毅 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9、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李白 10、与其忍辱生,毋宁报国死。——何香凝 11、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 1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13、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

——丰子恺 14、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李希仲 15、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婴 16、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17、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 1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19、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20、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21、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22、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朱德 2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25、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26、真正的爱国者是爱人类的,爱国决不是排外。

——马铁丁 27、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谢觉哉 28、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

——孙中山 29、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陈辉 30、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6关于“民族精神”的古诗词有哪些

1、《九歌 国殇》

年代: 先秦 作者: 屈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2、《独漉篇》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

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度。我欲弯弓向天射,

惜其中道失归路。落叶别树,飘零随风。客无所托,

悲与此同。罗帷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雄剑挂壁,时时龙鸣。不断犀象,绣涩苔生。国耻未雪,

何由成名。神鹰梦泽,不顾鸱鸢。为君一击,抟鹏九天。

3、《春望》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过零丁洋》

年代:宋 作者: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石灰吟》

年代: 明 作者: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有关民族精神7个字的古诗8行

时间如同信风拂过耳际,生命的旋律在眼前闪烁 悠悠的岁月如流水远逝你是否还记得抛头颅、撒热血的英雄们? 望长江黄河浩荡东流去,抚敌垒炮台默默耸天立江山千秋永在,英烈风范长存从太平军倒下的第一排勇士,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献出年轻生命的战士;从罗霄山脉战死疆场的大将,到抗日战争和大决战中英勇献身的官兵,他们有的没有留下姓名,还有的没有墓场和石碑然而“青山处处埋忠骨”,他们的英灵与江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同学们,你是否还记得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欧阳海……他们哪一个不是具有着那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血可以流,泪可以洒,但头不能低下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本色,中国人的血脉流淌着顽强不屈的精神!多少荣辱,多少艰辛,多少奋斗,多少牺牲,我们的先辈用血,用汗,用宝贵的生命铸就了东方大地上不屈的中华魂!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一次站在国旗下,面对冉冉升起的国旗,我们该有多少感想“朝霞艳,国旗升,凝眸立,添豪情”,同学们,请珍惜我们花朵般的年龄,用实际行动做出响亮的回答 浩浩中华魂,魂兮归来! 还有一个时间如同信风拂过耳际,生命的旋律在眼前闪烁 悠悠的岁月如流水远逝你是否还记得抛头颅、撒热血的英雄们? 望长江黄河浩荡东流去,抚敌垒炮台默默耸天立江山千秋永在,英烈风范长存从太平军倒下的第一排勇士,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献出年轻生命的战士;从罗霄山脉战死疆场的大将,到抗日战争和大决战中英勇献身的官兵,他们有的没有留下姓名,还有的没有墓场和石碑然而“青山处处埋忠骨”,他们的英灵与江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同学们,你是否还记得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欧阳海……他们哪一个不是具有着那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血可以流,泪可以洒,但头不能低下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本色,中国人的血脉流淌着顽强不屈的精神!多少荣辱,多少艰辛,多少奋斗,多少牺牲,我们的先辈用血,用汗,用宝贵的生命铸就了东方大地上不屈的中华魂!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一次站在国旗下,面对冉冉升起的国旗,我们该有多少感想“朝霞艳,国旗升,凝眸立,添豪情”,同学们,请珍惜我们花朵般的年龄,用实际行动做出响亮的回答 浩浩中华魂,魂兮归来。

冷兵器类:《武经总要》 《兵杖记》 《长兵器》《短兵器》《武器与铠甲》《中国兵器

热兵器及军事机械类:《世界名枪108》《世界著名枪械(系列)》《火工与烟火安全技术》 《枪炮内弹道学》 《近炸引信原理》 《简氏枪械识别指南》

《简氏坦克与装甲车鉴赏指南》《火炮与自动武器》 《气体动力学》《堑壕里的机枪》 《航空母舰作战》 《重装集结:二战德军坦克及变型车辆全集》 《消逝的巨兽: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战列舰》

《装甲战》《战争艺术概论》 《末日帝国的终极科技:二战德国尖端武器大观》

历史名胜类:《2013年中国自助游》 《徐霞客游记》《全球最美的地方精华特辑(系列)》 《一个人走欧洲》

历史伟人类:《帝国骑士:二战时期德国最高战功勋章获得者全传》 《中国皇帝全传》《拿破仑传》《帝国崛起:成吉思汗大谋略》《林肯选集》《甘地的武器(一个人的非暴力之路)》《裕仁天皇传》《李鸿章传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增订本)》《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

这些都是我读过,或是看过,或是粗略一看认为不错的。

注:如阁下欲屈尊和我讨论一二请加我qq:980848744

摘音剑(A无双):400攻、5%反伤

洛阳郊野找北小星(19,17),帮其捉拿惯偷阿七,来到汉阳毒龙帮(23,2)位置,只见阿七正在偷去钱物,阿七向你求饶,选择不放阿七。

①抓了阿七以后,找到北小星(19,7),阿七被杀,获得数字,继续任务。

②西小兵(21,3)帮忙寻找血衣,血衣在坐标(16,2)位置,搜索获得血衣,转交给西小兵,不要奖励,获得数字。

③南小汉(4,6) 帮忙寻找密信,密信在汉阳酒馆天字号房坐标(18,13)位置,搜索获得密信,转交给南小号,选择不要奖励,获得数字。

④东小瓜(5,18)帮忙带几瓶烧刀子,汉阳酒馆掌柜处(18,16)可买到,转交给东小瓜,不要奖励,获得数字。

获得全部数字后,组成12个坐标分别为:(8,14),(8,20),(8,22),(14,8)(14,20),(14,22),(20,8),(20,14),(20,22),(22,8),(22,14),(22,20)根据坐标搜索后,找北小星(19,17)对话,洛阳郊野南边(16,24)处出现一个山洞。

进入山洞,走到尽头,会发现一具骸骨,先跟北小星等人对话,再搜索获得白玉羌笛(具体用处不知道,留着,等待以后的延伸剧情),走出山洞。

(先完成吸星大法支线,获得碧罗庄其他三个庄主的认可,才能去到碧罗庄后院找琴无音)

道法300以后来到到临安苏堤(19,17),背包里直接吹响白玉羌笛,这时会有一女子出现,名唤姬如是,为碧罗庄少主人,听到笛声而来,与君对答诗句,四次对诗选项顺序分别为:2,4,1,3,之后邀你三日后前往碧罗庄(24小时)。

去碧罗庄琴无音处找到姬如是,得知她叔父琴无音早年曾与叶三娘交手,被叶三娘所伤,留下暗疾,请求能够帮助琴无音找到续命丹药。

炎阳丹:千年人参1、百年人参6、硫磺10、雄黄酒10

炼制5枚左右的炎阳丹,将其交给琴无音,等待一段时间,琴无音伤情有所好转,打算传授衣钵,不过必须找到古书《醒世梦龙之音》与无用的铁器,才能锻造出摘音剑。

得知醒世梦龙之音的线索有可能跟子期墓有关,随后去汉阳打听子期墓,分别找到:

汉阳李太守(10,14)

汉阳仵作老曹(7,15)

汉阳药店郎中(16,12)

得知子期墓的位置就在汉阳翠华山中,只是具体的开启方法无人知晓,早年通缉榜上的大盗王五,就差点找到子期墓,可想而知子期墓就在汉阳翠华山,大盗王五(18,23)所在位置。

随着《醒世梦龙之音》任务的开启,在四个地方搜索,会得到4本书籍,位置如下:

烟波楼草亭 (9,21) 《清醒记》

少林寺茅草屋(3,24) 《早上斜阳记》

太乙山铃音阁(17,5) 《靡靡之音》

苏州归云庄 (28,22) 《云川记》

获得四本书以后,来到汉阳翠华山(1823)搜索(之前王五待过的地方),发现一个裂缝,选择用铁锹挖开,记得带好麻绳,随后进入子期墓。

进入子期墓以后,来到墓室深处,将寻得的4本书,分别放入书架,之后打开主墓室大门,打开棺椁,随后获得《醒世梦龙之音》。

(子期墓里面的洞穴结构比较复杂,这里就不一一推敲了,自己走一遍吧。)

将梦龙之音古籍带回临安府,来到碧罗庄,将其交给琴无音(91)参阅,随后开始弹奏七弦琴,在弹奏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拳套,目前可以用到的分别为:青铜拳套(D)、黑铁拳套(C)、流光指套(B)、阴阳混虚指(B),当然颜色差异加的点数也不一样,就比如流光指套:灰色 1,蓝色 1,紫色 2,至于其他级别的是否一样,自行实践,C与D拳套有几率失败,拳套可以通过打临安野怪获得,当然泰山和襄阳的野怪也会出,不过感觉几率没临安的大。

(当然有些同学不想通过打野怪爆拳套,想要去门派买装备,这里做个提醒:嵩山派的阴阳混虚指可以使用,一次加2点,少林寺的金刚指套无法使用,至于峨眉的A拳套是否能够使用,自行实践。)

等到余音缭绕值到达100,之后在背包里开始解读《醒世梦龙之音》,发现了古籍的精髓,找到琴无音,对方开始传授摘音剑,不过这时需要一把铁器作为载体。(这里具体如何忘了,到底是直接就能读呢,还是要等余音缭绕升到100以后再读,大家还是看实践吧)

当然首先想到的自然是生锈的长剑,之前五毒任务途中会搜索到,需要花费75元宝到聚宝阁界面购买紫金钥匙打开。(这里比较奇怪的是,拿到摘音剑以后,生锈的长剑并没有消失)

等待琴无音锻造摘音剑(时间会很长,要几个小时)锻造好以后获得摘音剑。

剑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里的括含范围不同。因西方古代只有双刃和直型的剑,对西方人来说刀也被定义为剑的一种。虽然如英文在细分时会用Saber一字来指(单刃的)军刀,Falchion来指(单刃的)弯刀,但它们也被包括於西方文化的剑中。

而在中国文化里,剑与刀是两种不同的武器,剑特别用来用来指“双锋直型刃”,而刀则是指“单锋弯型刃”。

参见中国名剑和中国古剑史。

在中国有分刀与剑,在日本则没有分刀与剑,因此在日本刀与剑是相通的。

在东方和西方文明中,剑都是一种地位比较高的武器。在中国古代,剑被称作“百兵之君”,常常被当作一种高贵的装饰品。从皇帝到文人都喜欢佩剑以显示身份。此外,剑也被当作一种仪式道具,比如在中国道教仪式中,剑常常被作为一种降伏妖魔的法器;在欧洲,剑被用于册封爵士与骑士,这个习惯一直流传到今天。

部分心理学理论提到,剑象徵著人类的阳具;对剑的推崇与喜爱中,往往隐含著某种程度的阳具崇拜情节。

历史

铜器时代

人类自从铜器时代起开始使用带刃的武器。早在公元前2世纪,人类就可以制造类似于匕首的武器。在铜器时代,由于无法突破铜的抗张强度,超过90公分的剑是几乎无法见到的。人们需要找到一种比铜更硬的金属才能造出更长的剑。剑柄最开始只是一个简单的把手,防止使用者被剑刃割伤。

欧洲地区的地中海、黑海以及西亚地区的剑是典型的柳叶刃,北欧地区的剑则是螺旋型的。

中国在商代开始有制剑的史料记载,在考古上也发现了青铜剑遗物,当时通常是作为长兵器之下的辅助武器,但在吴、越等河川较多的地区则因水战较多而是将剑作为主要武器,春秋时代的名剑也因此大多出於这些地区。

铁器时代

铁剑在公元前13世纪的铁器时代开始普及。赫梯人、希腊迈锡尼文明以及原始凯尔特语系的初铁器时代文明(公元前8世纪)是最早使用铁剑的。铁剑,由于对原料的充分利用而被进行大规模生产。早期的铁剑要比后来的钢刃剑差很多,由于很脆,铁剑甚至还不如一些好的铜剑,不过铁剑的优势在于制作简单,材料利用率高,这使得整只军队都能用上这种金属武器(不过埃及军队早在铜器时代就已全军装备铜剑)。

后来,铁匠们发现只要在铁熔炼时加一些木炭等碳素,就能制出一种更强的合金。全世界制剑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使用最广泛的便是铸模法。

在希腊、罗马的古风时代和波斯的安息和萨珊王朝时期,铁剑已经普及。

希腊剑Xiphos和罗马短剑Gladius是这一时期典型的剑型,长度通常在60到70厘米。到了罗马帝国后期出现了称为Spatha的剑(这期间在君士坦丁堡出现了使用Spatha的贵族阶层Spatharius),至此,长剑时代来临了。

中国的铁剑自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就已经随著冶铁技术的发达而出现,这时楚国与韩国(中国战国时代其中一国的国名)名剑满天下,长度从80公分至140公分的皆有。而汉代是中国把剑作为战争兵器的最盛行时代,西汉中期出现了著名的环首刀,至东汉时完全取代了西汉时流行的长剑。汉代以后剑渐渐从中国战场上的主流武器中退场,取而代之的是刀。

中古世纪时期

Spatha剑在民族大迁徙时期甚至完全进入中世纪时都很普及。Vendel时期Spatha剑被用日耳曼式的花纹装饰(并非日耳曼仿罗马花纹)。维京时期产生了更多标准化生产的剑,但是剑型依然是以Spatha为模板的。

直到11世纪的诺曼剑才创造了锷叉(Quillon)和十字型护手(Crossguard)。12到13世纪的十字军使用的武器就是这种形如十字架的剑,改动主要是使剑柄圆头更尖。这些剑的攻击方式被设定为砍杀,不过装甲上的被砍杀点也同时进行了加固。

西汉时出现的环首刀流行於之后的三国、晋、南北朝与隋代,直至唐代才被由环首刀改进及发展出来的唐刀(也称作横刀。)所取代。由中国刀发展而来的韩国的环头大刀在韩国的三国时代很出名,从西元9世纪开始有记录的日本刀也源自中国唐代的横刀。

中古世纪晚期至文艺复兴时期

14到16世纪,随着装甲的改变,新式剑的出现越来越频繁。最主要的改变是剑柄和剑刃的加长导致双手剑的出现。在15世纪,这种双手剑被称为langes Schwert(德语)或是spadone(意大利语),意为长剑。长剑由于其攻击范围以及刺和砍的能力增强,越来越受欢迎。15到16世纪,有大量的战斗手册介绍如何使用双手剑。另一种改变是出现了专门对付盔甲的刺剑。铠甲的薄弱处是连接金属板的地方,这些地方是用绳或皮革连接,刺剑可轻易刺穿而不被弹飞。因此刺剑也是风靡一时。

16世纪,日耳曼长剑Doppelhänder (现改称Zweihänder,意为使用双手)终止了剑的增长化倾向(主要是由于铠甲的衰退以及轻火器的兴起),中世纪早期盛行的单手剑再度流行。

该时期是剑最普及,地位最高,近战格斗中效果最好的时期,同时,剑在战争中的决定作用也随着科技进步而衰退。不过,剑依然是普通人防身的最佳选择。

中国明代则因为了抵抗日本海盗,出现了将日本刀仿制了一系列的倭刀与苗刀。而这时中国人几乎把双刃的剑当作防身武器,而用於战场上的几乎皆是刀了。

近代

有人认为轻剑是由16世纪西班牙的espada ropera剑演化而来的。轻剑与以往的剑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不再是军事武器而是平民化的防卫工具。轻剑和意大利的schiavona剑将十字型护手转化为杯形护手。在17到18世纪,较短的佩剑开始风靡整个欧洲,成为富人和军官的首选配饰。轻剑和佩剑在18世纪相当风行。

在殖民主义时代欧洲人开始仿制了敌对的中东或中亚民族的单刃刀,称为sabre(军刀或马刀)仍然被定义为剑的分支。

在剑退出时尚的行列之后,手杖代替了它的位置。例如,在手杖中隐藏的刀剑。法国武术la canne就是将藏有刀剑的手杖作为武器的。

剑在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之时,扮演的角色从战士身上退到平民的腰间,过去在战争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已被火器替代。即使是作为个人的防身武器,剑在19世纪初就已尽失优势,而被轻便的手枪替代。

一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剑都是部队的必备装备。但到了二战时期,除了肉搏战中会使用剑之类的冷兵器,其他战斗都是只由枪炮完成的。

而在现在,剑仍在使用中,但只是出现在军队指挥官的行军服和正装上,或是许多国家保留的重装骑兵的装备中。西方的某些仪式典礼上也会用到剑。

从意大利的各个商业同盟到德国的自由城邦,从14世纪开始瑞士双手巨剑兵就被雇佣来作战,双手巨剑和长戟在14至16世纪被视为瑞士佣兵的象征。德国和瑞士都制造了自己的双手巨剑,而更多的双手巨剑由意大利制造向欧洲各国出口。双手巨剑兵被布置在方阵前沿或两侧用于攻击靠近的步兵和骑士,打乱敌人进攻的节奏。

▲德国焰形剑

到了15世纪末期,瑞士的长矛增长到17至18英尺(5米多长),其它欧洲国家的长矛长度也相应增长。在这样长度的长矛面前,巨剑的一线攻击作用打了折扣,尽管瑞士仍然保留了大量巨剑兵,但是他们的重要性渐渐降低,并最终被淘汰。不过,经过上百年的鏖战,双手巨剑的威名却流传下来,更成为诸多影视动漫的明星武器。对其各种神话也开始出现,中文网络界竟然还出现过一把巨剑要几十公斤的说法,要力大无穷的猛将兄才能使用的说法。那么双手巨剑真得不是普通人所能驾驭的武器吗?

▲标准意大利双手巨剑

想知道真实的巨剑重量,就必须对存世的巨剑进行测量。欧洲古董兵器收藏家琼斯的一把16世纪德国巨剑保持状态非常良好,在进行战术动作时非常容易掌握重心和平衡。这把巨剑的重量尺寸是5英尺长(152厘米)79磅(35公斤),为典型的实战用剑。匈牙利布达佩斯历史博物馆所藏实战德国双手巨剑为180厘米长重36公斤,有刃剑身长度135厘米,剑柄长30厘米,十字护手长50厘米,无刃剑身长15厘米,锚爪护手5厘米,剑身厚度075厘米截面呈菱形,整剑的重心在靠近护手的30厘米处配重非常科学。

▲超过180厘米的实战双手剑并不十分沉重

瑞士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三把15世纪双手巨剑长度分别为:131厘米、122厘米、119厘米;重量为114公斤、21公斤、15公斤。英国皇家军械库收藏的几把16世纪德国双手巨剑重量为从5磅到7磅。

在以收藏古兵器著称英国华莱士博物馆工作的学者戴维·埃奇比较了几把巨剑后写道:“我最近接触到几把双手巨剑,它们有真品也有赝品。尽管在1962年时他们都被鉴定为真品,但是在手里实际挥舞过后它们的真假立判。真品的重量在3磅(136公斤)以上,挥舞起来非常舒服,重心非常好掌握,能感觉到当年流畅的外形设计。赝品重量在5磅(226公斤)以上,外观完美,但是挥舞起来笨拙吃力,就像挥舞一根粗笨的铁棍,完全找不到流畅的感觉。后来的研究发现它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复制品。原来把赝品做得沉重从维多利亚时代就开始了。这些剑里最大的一把重达7磅(317公斤),但是良好的重心布局和配重使它挥舞一起来一点也感觉不到沉重。真正的实战兵器往往会轻得出乎你的意料,7到8磅的重量已经很重了。阅兵礼仪剑会重些超过10磅(45公斤),再重游行手持也会累。我们馆里最重的双手巨剑重14磅(63公斤),显然连阅兵都过重了,只能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