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钓鱼用的钩和线是用什么做的
古代钓鱼用的钩和线是用什么做的 古人又是怎么钓鱼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和《枫桥夜泊》,被评为最有名的诗,但你知道古代的钩,线,是用什么做的吗
现如今,市场上有品种繁多的钓鱼用具,传统竿,台钓竿,筏竿,抛竿。那么,古代的人没有这些先进钓具,又怎么钓鱼呢
当然,古人自有办法。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钓”作了精辟的阐释:“钩鱼也。钩者曲金也,以曲金取鱼谓之钓。”
最初鱼钩是用竹条、木条等削尖两头制作而成的,包在鱼饵中,待鱼吞食后卡住鱼喉钓起,后来人们学会了磨制骨质的鱼钩。直到商代和西周,才有了铁制的鱼钩。
再谈谈鱼线,古人把蚕体内的丝浆取出拉成单股粗丝,晾干后作鱼线使用,这种鱼线强度大。
古人用细长的竹子来制作鱼竿,在《诗经》的《国风·卫风·竹竿》一篇中写道:“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在古籍里也有描述钓鱼季节的,张志的《渔歌子》中“桃花流水鳜鱼肥”指的就是春季钓鱼;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中“八月湖水平,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道出了秋季钓鱼的好时节。
古人也对鱼线的颜色搭配颇有研究,唐朝诗人方干的《赠江上老人》中这样写道:“潭底锦鳞多识钓,未设香饵即先知。欲教鱼目无分别,须学揉兰染钓丝”,可见古人对于钓鱼是多么的喜爱啊。
从明代开始,钓鱼岛名称开始确定下来,该岛因成为大陆与琉球交通的必经之路而成为明代古籍重点记录对象。据《明史》记载,朱元璋为册封琉球国国王而遣使入海,在日后长达数百年的时光中,琉球使者和中国朝廷册封使往来大陆的必经之路就是这个“钓鱼屿”。1403年明代出版的《顺风相送》一书原本被保留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图书馆中,该书是记载中国元明两朝航海的指南。在该书中重点提到,“钓鱼屿”是大陆通向琉球的必经之路,有着地标性的作用。
明嘉靖十三年,明世宗命吏科左给事中陈侃为正使,行人司行人高澄为副使出使琉球国,该团由琉球使团陪行。归国后的当年,陈侃为向皇上说明旅途见闻而撰写了《使琉球录》(1534年)一书,书中记载了途经钓鱼岛的情形:“五月朔,予等至六石大舟。亦始,至二日,祭海登舟。九日,隐隐见一小山,乃小琉球也。十日,南风甚迅,舟行如飞……过平嘉山(彭佳屿),过钓鱼屿,过黄毛屿,过赤屿,目不暇接,一昼夜兼三日之路。十一日夕,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夷人歌舞于舟,喜达于家。”这段话表明两个意思,第一,钓鱼岛是途经琉球的必经之路,早已为我国海图所标记;第二,钓鱼岛属于中国领土,因为“夷人”在过了钓鱼岛,“一昼夜兼三日路”,看到“古米山”后,才开始因为快到家而高兴起来。由此可见,钓鱼屿、黄毛屿(黄尾屿)、赤屿(赤尾屿)自古以来就不属于琉球管辖。
戚继光曾以钓鱼岛为战略防线
在明嘉靖三十四年,因为倭寇频繁袭扰我海防一事,明世宗命时任兵部尚书杨博,负责派遣使者移谕日本国王,命其管束倭人,释放掠虏的中国国民。杨博派出去的使者的名字叫郑舜功,这是我国首次向日本正式派遣的“问责使”。
郑舜功回国后把考察的日本国民风俗、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写成名为《日本一鉴》(1555年)的书籍,共计九卷,包括“万里长歌”、“沧海津镜”和“天使纪程”三部分,其中关于台湾、琉球及钓鱼列岛的重要记载,成为后世研究明朝嘉靖年间中、日、琉球以及中国台湾的第一手资料。书中“万里长歌”中明确记载了钓鱼岛属于台湾附属岛屿:“取小东岛之鸡笼山,约至十更,取钓鱼屿。自梅花渡澎湖,之小东,至琉球,到日本,为昔陈给事中出使琉球时从其从人得此方程也。而澎湖岛在泉海中,相去回头百六十里。”其中所谓“小东”指的是当时对台湾岛的称谓,明确了台湾、澎湖以及钓鱼岛为中国所有。
书中还尤其强调了钓鱼岛所属台湾岛:“钓鱼屿,小东小屿也”,即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之所以在这里重点强调了钓鱼岛的所属与位置,是与当时抗倭背景分不开的。那时,戚继光抗倭曾以钓鱼岛为战略防线遏制倭寇入侵。自此以后,钓鱼岛成为中国大陆抵抗倭寇入侵和海盗骚扰的重要前沿阵地。不论是明代郑若曾绘制的“万里海疆图”,以及他与浙江提督胡宗宪共同编纂的《筹海图编》,还是后来茅元仪绘制出版的中国海防图《武备志·海防二·福建沿海山沙图》和乾隆皇帝钦命绘制之《坤舆全图》等,都标明了“钓鱼屿”、“黄尾山”和“赤屿”为中国领土,并加以重点防御。
古代的人怎么钓鱼?
现如今,市场上有品种繁多的钓鱼用具。那么,古代的人没有这些先进钓具又怎么钓鱼呢?当然,古人自有办法。先说钓钩,最初是用两头尖的小石条、竹条、木条和兽骨等物品充当钓钩,将其包在钓饵中,等待鱼儿吞食时卡住喉咙后将之钓起;到新石器时代,人们便会磨制骨质钓钩;到商代和西周以后,便有了铁制钓钩,东汉许慎在其《说文解字》里对“钓”解析为:“钩鱼也。钩者曲金也,以曲金取鱼谓之钓。”再说钓线,除麻线、丝线,古时将结茧的蚕体内的丝浆收集后,人工拉成单股粗丝,天然干燥后使用。这种丝线,柔软、光滑、透明、强度大。至于钓竿,古代的人常用细而长的竹子来制作,从《诗经》里就可找到根据,《国风·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同时,古人对于钓鱼季节、天气的选择以及钓鱼技巧的运用等方面,也颇有经验。我们把春、秋季视为钓鱼的“黄金季节”,这在古籍里也早有描述,如张志和《渔歌子》中“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句,指的就是在春季钓鱼的情况;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八月湖水平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便道出了秋季正是钓鱼好时节。此外,古人对于线与水色相配的重要性也有所研究,唐朝诗人方干在其《赠江上老人》诗中提到:“潭底锦鳞多识钓,未设香饵即先知。欲教鱼目无分别,须学揉兰染钓丝。”
最近我看钓鱼的视频比较多,就突然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这个古代人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的科技,所以这个鱼钩我是觉得做不出来的,那么这个古人到底是怎么钓鱼的呢这个很有意思啊,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到底什么情况吧!
古人用什么做鱼钩钓鱼呢!下面给大家解说一下:
钓鱼从古至今已代代相传上千年的历史。垂钓,是一项独具魅力的娱乐活动,古往今来,不少名人乐此不疲,孟浩然《临洞庭上张垂相》:“八月湖水平……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便道出了秋季正是钓鱼好时节。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和《枫桥夜泊》,被评为最有名的诗,但你知道古代的钩,线,是用什么做的吗
现如今,市场上有品种繁多的钓鱼用具,传统竿,台钓竿,筏竿,抛竿。那么,古代的人没有这些先进钓具,又怎么钓鱼呢
当然,古人自有办法。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钓”作了精辟的阐释:“钩鱼也。钩者曲金也,以曲金取鱼谓之钓。”
先说说用什么制成鱼钩
因为那时候的钢铁制造不是太发达,所有大部分鱼钩是用竹片制成,俗称篾钩,又因此种钓法传说是一个名叫张弓的钓鱼人发明,故又称“张弓钩”。取一段竹篾长约2~3厘米,两端削尖,再用20厘米的锦纶线系在中结与主线挂结,每40厘米系上一钩。
最初鱼钩是用竹条、木条等削尖两头制作而成的,包在鱼饵中,待鱼吞食后卡住鱼喉钓起,后来人们学会了磨制骨质的鱼钩。直到商代和西周,才有了铁制的鱼钩。
那么是用什么做鱼饵呢
答案肯定令你意想不到:蚕豆!为什么呢因为蚕豆具有较浓的豆腥味和淡淡的清香味,特别是颗粒饱满。是比较理想的鱼饵
再谈谈鱼线
最早使用的是用兽筋和动物的肠子制成的。到了商周时期,我国的丝织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广泛应用丝线来钓鱼了。《诗经·小雅》描写一个女子因丈夫出门逾期不归心中愁闷“之子于钓,言纶之绳”,就是说:你要去钓鱼,我给你理丝线。
《诗经·召南》记载:“其钓为何,维丝伊缗”,是说:用什么去钓鱼呢﹖用丝当做鱼线。这都说明,在商周时期,民间已经普遍使用丝线来钓鱼了。唐宋以来很多咏垂钓的诗词,经常出现“垂纶”一词。如唐代杜牧的《赠渔父》诗中有“芦花深泽静垂纶”之句;杜甫的《渡江》诗中有“戟问垂纶客,悠悠见汝儿”,宋代黄山谷诗中有“柳丝常伴钓丝悬”之句,可见在古代,用丝线来钓鱼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直到现在,江浙一带依然有人用它来钓鱼。
古人把蚕体内的丝浆取出拉成单股粗丝,晾干后作鱼线使用,这种鱼线强度大。古人用细长的竹子来制作鱼竿,在《诗经》的《国风·卫风·竹竿》一篇中写道:“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在古籍里也有描述钓鱼季节的,张志的《渔歌子》中“桃花流水鳜鱼肥”指的就是春季钓鱼;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中“八月湖水平,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道出了秋季钓鱼的好时节。古人也对鱼线的颜色搭配颇有研究,唐朝诗人方干的《赠江上老人》中这样写道:“潭底锦鳞多识钓,未设香饵即先知。欲教鱼目无分别,须学揉兰染钓丝”,可见古人对于钓鱼是多么的喜爱啊。
除羽毛外,古代钓鱼也有用荻梗做浮漂的。宋代庄秀裕《鹳肋篇》中:“钓丝之半,系以荻梗,谓之浮子,视其没则知鱼之中钩也”。荻是南方生长的一种植物,和芦苇类似,梗实心而轻,且细长无节,入水浮起,是古代做浮标的很好材料。
端午节的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中国有关钓鱼岛的最早文献出自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称该岛为“钓鱼屿”。其后文献及官方舆图亦采用“钓鱼屿”名称,见诸如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年)第十一次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之《筹海图编》、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皇帝钦命绘制之《坤舆全图》(《坤舆全图》使用闽南语发音,称为“好鱼须”[Hao-yu-su],即“钓鱼屿”)。台湾沿用“钓鱼台”名称至今。大陆现代则称该岛为“钓鱼岛”,有时也用“钓鱼台”的名称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故事。曾经,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读过一篇古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自《孟子·告子下》,文章很多人应该都能背诵,其中有一句“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在这里,“举”是任用的意思。如此,问题便出来了,谁来“举”他?让他从一名建筑工人到一国宰相?
这就不能不先说一个人。
话说傅说原在傅岩(一作傅险,在今山西平陆东北)筑城。那时,正值商朝第22任君主、商高宗武丁在位(前1250-前1192年在位,见上图),他求贤若渴,梦得圣人,醒来后将梦中的圣人画影图形,派人寻找,最终在傅岩的劳动现场找到傅说,举以为相(见下图)。
在先秦的诸多典籍,如《尚书》《国语》《墨子》《孟子》《尸子》《庄子》《楚辞》《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之中都有相关记载,可见影响之大。然而,在傅说被启用之前,不过是一名靠卖苦力尚且不能维持温饱的贱民,然而商高宗却能真正做到礼贤下士,不问出身和政治背景,这不能不让人感慨,见下图——我们可见在图右下侧,是一个建筑工地,傅说一身工人打扮,而武丁的穿着一看就是一名王者,锦衣罗缎,但是他却向傅说恭敬地行礼。
[明代]佚名《版筑求贤图》,绢本设色,150 x71cm。私人藏品。在上图右侧,是一个建筑工地
事实证明,武丁不只是一位礼貌的王者,更是一位伟大的君王。在他的治下,史称“武丁中兴”,“修政行德,天下咸驩”。当然,其中傅说功不可没,史载“朝夕纳诲,以辅台德。”此外,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这就是武丁的王后之一妇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她还是一位祭师(见下图)。
妇好钺。197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妇好墓。这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中国青铜钺 。妇好墓共出土两件青铜钺,其中一件上饰有双饕餮噬人头纹,另一件饰一头双身龙纹,其下饰三角形纹。两件均铸“妇好”铭文。其中双身龙纹钺通长393、刃宽118厘米,重85公斤,另一件饕餮纹铜钺重9公斤(见上图)。双身龙纹钺身略呈斧形,弧形刃,平肩,长方形内,肩上有一对长方形穿,肩下两侧有小槽六对。钺身两面靠肩处均铭文字数,龙鼻上铸铭文2字,铭文释文为“妇好”。
前两年,关于她的展览(《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在北京引起轰动。有专家根据甲骨文资料推测,她还是中华民族的拯救者——在与东侵的异族的战斗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守住了中国的疆土,保护了文明中国的版图。
按理说,有这样优秀的天子、王后和宰相,商朝应该无虞,却为武丁的后代——也即著名的商纣王所辜负。
纣王墓。位于河南省淇县朝歌镇。原墓碑题字为篆书“殷纣辛之墓”。今已不存。1987年9月,重新立碑,上镌周谷城题“纣王之墓”。
而这,即是我们要讲述的第二个故事。在《封神演义》中,商纣王帝辛相当不堪,枉为人君。如果说这是小说家言,那么诸多古籍与太史公的记录大致可信,云“好酒*乐,嬖于妇人”,以至于“大恶于民”,这必然引起反抗。
其中,西伯姬昌(那是他还不是周文王,见下图)有心救民于水火,但苦于独木难支,而四处寻访贤人。
据史书记载:西伯一幅英俊模样,“龙颜虎眉,身长十尺、胸有四乳、日角鸟鼻。”他是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孙,季历之子。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仲雍)。古公欲立季历以及昌,於是太伯和仲雍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而西伯也没有辜负祖父的期望与两位伯父的让王美德,他“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因为如此废寝忘食、心忧天下,而吸引南宫括﹑散宜生﹑闳夭﹑太颠、鬻子等天下高士、英才纷纷被感召,来投奔于他。
当时,姜太公(约前1156-前1017)正隐居在渭水之滨,闲来无事时就出门钓钓鱼(见下图)。太公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河内汲县(今属河南)人。
[明代]戴进《渭滨垂钓图》,绢本设色,1396 x 75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天,西伯姬昌出门打猎,行前占卜一卦(古人出门在很多时候都会问下神明吉凶,尤其是像姬昌一样的大人物),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姬昌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太公,两人相谈甚欢、相见恨晚,让姬昌大喜过望,说“我的先君太公很早就说:‘一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 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 。
[明代]佚名《仿李唐渭水唤贤图》,纸本设色,1343×734cm。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这便是宋明两代多个版本的《渭滨垂钓图》《渭水访贤图》等作品的背景与来历。
尤其是南宋刘松年(约1131-1218)创作有一幅《渭水飞熊图》,生动描述了这一场景,如下图——
[南宋]刘松年《渭水飞熊图》(局部),绢本设色,30×384cm。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
自从姜太公到来之后,“阴谋修德以倾商政”,至武王时代,尊为“师尚父”。君臣不忘文王初心,终于兴周灭商,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王朝——周朝(前1046-前256)。而太公自己也因为功勋卓著,而被封在营丘(今山东淄博一带),创立齐国,成为当时最主要的诸侯国之一。
至后世,历代皇帝和文史典籍都推崇备至,尊为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师。到明代万历年间,许仲琳(约1560-1630)著作《封神演义》,从此,姜太公由人而神,在民间广为信奉,被尊为“武祖、天齐至尊、光明之神、神上神、众神之神、神祖”。
而傅说呢,在他去世之后,化为天边的一颗星星,名傅说星(一名天策星),在东方的天空,二十八星宿的东方七星之一的箕星附近。东方七星包括角、亢、氐(dī )、房、心、尾、箕七星。有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mò)、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之说。是二十八星宿的东方之象,名“苍龙”。以西方星象观之,在天蝎座G。
或许是一种启示——贤明的人如是天上星辰,照耀人间的路。若此,虔诚祈祷天上可以多一些赴傅说一样的星辰,可以照耀暗夜中的孩子们的路。
我国的千年历史留下了太多的物质财富,但是随着朝代的更替,时间的流逝,很多的古物早已四处散落难以寻觅,专门的寻找也许没收获,却可能在不经意间出现。就像是河南的一位老汉,原本想悠闲的钓个鱼,竟然钓上来了一只"铁乌龟",别小瞧了这造型奇怪的"乌龟",它可是大有来历。
这件事情发生在2003年,河南安阳的一位老汉正在安阳河边钓鱼,钓鱼需要的就是耐心,也是一个放松心情的过程。正当老汉等待的时候他的鱼钩有了动静,有收获当然会令人喜悦,老汉也是赶忙的开始收杆,他能感觉到这咬了鱼钩的应该是比较有重量的,拉杆的过程有些费劲。
终于将这颇有分量的"大鱼"拉上来之后,老汉却疑惑了,这哪里有个鱼的样子,分明是个生了锈的"铁乌龟",这"乌龟"的样子还不普通,它的背部插了四支箭。样子也没有那么清晰了,既不能吃,放着观赏也有点奇怪。思来想去,老汉把这"铁乌龟"带回了家,有个念头也在他心中滋生:这奇怪的"铁乌龟"有可能是个文物!
所以最终老汉决定把这件事情上报给有关部门,并将这"铁乌龟"交了出去。经过赶来的专家鉴定,这"铁乌龟"的确是件文物,它的历史可能要从商周时期追溯,从它的种种情况判断,这件文物的价值得有数亿,用"价值连城"来形容它也不为过。
这"铁乌龟"的名字其实是作册般青铜鼋,这也不是什么乌龟,而是鳖科动物当中最大的鼋,和乌龟一样是爬行动物,外观也有相似,但是要更凶猛,体积更庞大。
再说这青铜鼋,和它的名字一样,是一件由青铜制成的鼋,长度有20多厘米,宽度在16厘米左右。整体上这只鼋呈爬行的姿态,头部向前探出,四足都在外面露着,尾巴是向左边偏着的。那四支箭分别是在鼋的左边肩部位置和背部。
这青铜鼋的背部还被铸上了铭文,虽然只有4行33个字,但是专家们从这寥寥数十字中知道了这青铜鼋的来历。
从《说文解字》和《宣宝志》等古籍中可以知道鼋的力气大,性情凶,还曾经有鼋上岸和老虎搏斗的记录,所以在古代能捕到如此厉害的鼋那也是一件很厉害的体现。
而这青铜鼋也确实来自商周时期,铭文记载了商王在洹水河边一箭射中了凶悍的鼋,后来又有臣子对鼋补了三箭,彻底捕获了这只鼋,商王觉得能捕获如此厉害的鼋非常光彩,就把它赏给了作册般。作册般就根据这捕获的鼋的造型打造了这一尊青铜鼋,并将商王的功绩记刻在这鼋背上。
从那时候到现在这青铜鼋已经有了3000多年的历史,它也是非常罕见的鼋造型的青铜器,因为是比照着被捕获的鼋做的,所以它的样子也是很写实,在种类上丰富了像生类的青铜器。青铜鼋独特的造型也为研究商周时期比较重要的"射礼"提供了依据和帮助。从它的历史价值还是研究价值来说,这尊青铜鼋数亿的价值,是真正的"价值连城"。
现在,这尊珍贵的"作册般青铜鼋"被安放在了北京的国家博物馆的展馆当中,静静地为世人展现着数千年前生动的青铜器的产物,诉说着漂泊的历史。
结语:
青铜鼋的珍贵在于它3000多年的历史沉淀,在于它为商周时期射礼、文字、青铜器制作的研究和证明价值。专家们给出的数亿的高价是对它的物质肯定,但是这青铜鼋背后的历史价值难以估量,它的存在与发现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它见证了3000多年多少朝代的更换,日月四季的轮转,它的身上是历史的沧桑,它承载了太多看不见的价值,是不能用具体的金额来衡量的。
本文2023-08-06 03:35:5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7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