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红楼梦第五回不同版本有不同名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我发现红楼梦第五回不同版本有不同名字,第1张

甲戌本(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本,抄本)

己卯本(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己卯冬月定本,抄本)

庚辰本(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庚辰秋月定本,抄本)

列藏本(苏联列宁格勒抄本《石头记》,抄本)

戚张本(张开模旧藏戚蓼生序本,抄本)

戚正本(有正书局石刊戚蓼生序本)

戚宁本(泽存书库旧藏戚蓼生序本,抄本)

王府本(清王府旧藏本,蒙古王府本,抄本)

杨藏本(杨继振旧藏本,红楼梦稿本,抄本)

舒序本(舒元炜序本,抄本)

郑藏本(郑振铎藏本,抄本)

梦觉本(梦觉主人序本,甲辰本,抄本)

程甲本(乾隆五十六年辛亥萃文书屋活字本)

程乙本(乾隆五十七年壬子萃文书屋活字本)

东观阁刊本(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

善因楼刊本(批评新奇,绣像红楼梦,善因楼梓)

宝文堂刊本(同治壬戌重镌,宝文堂藏板)

抱青阁刊本(嘉庆己未年镌,绣像红楼梦,抱青阁梓)

本衙藏板本(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本衙藏板)

藤花榭刊本(嘉庆庚辰镌,绣像红楼梦,藤花榭藏板)

宝兴堂刊本(嘉庆丙寅新刻全部绣像红楼梦,宝兴堂藏板)

凝萃草堂刊本(道光辛卯孟冬,绣像红楼梦,凝萃草堂监印)

三让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三让堂藏板)

五云楼刊本(咸丰己未新镌绣像红楼梦,五云楼藏板,光华堂发兑)

耘香阁刊本(绣像红楼梦,藤花榭原板,耘香阁重梓)

聚和堂刊本(绣像红楼梦,济南聚和堂藏板)

同文堂刊本(曹雪芹原本,右文堂发兑,同文堂藏板)

纬文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纬文堂藏板)

翰选楼刊本(绣像红楼梦,翰选楼藏板)

文元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文元堂藏板)

忠信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忠信堂藏板)

经纶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经纶堂藏板)

务本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务本堂藏板)

经元升记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经元升记梓)

登秀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登秀堂藏板)

连元阁刊本(曹雪芹原本,新增批点绣像红楼梦,佛山连元阁藏板)

三元堂刊本(东观阁梓行,三元堂藏板,新增批评绣像红楼梦)

双清仙馆评本(洞庭王希廉雪香评)

妙复轩评本(张新之评)

聚珍堂评本(王希廉评)

翰苑楼评本(王希廉评)

芸居楼评本(王希廉评)

卧云山馆评本(张新之评)

同文书局评本(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

大观琐录评本(增评绘图大观琐录,王希廉、姚燮评)

增评补像全图本(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

诵芬阁评本(古越诵芬阁藏板,王希廉、姚燮评)

增评补图本(王希廉、姚燮评)

上海书局石印评本(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

绣像全图增批评本(王希廉、姚燮评)

桐荫轩石印评本(王希廉、蝶芗仙史评)

求不负斋石印评本(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

广百宋斋铅印评本(王希廉、姚燮评)

阜记书局评本(王希廉、蝶芗仙史评)

民国部份

增评加批图说本(王希廉、蝶芗仙史评)1914年上海石印本

增评加注全图本(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1925年上海石印本

文明书局评本(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1927年上海文明书局铅印本

江东书局石印评本(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

铸记书局评本(王希廉、姚燮评)

万有文库评本(1930年商务印书馆铅印)

许啸天句读本(1923年上海群学社铅印本)

汪原放句读本(1921年上海亚东图书馆铅印本)

大达图书本(1929年上海大达图书供应社铅印本)

广益书局本(1934年上海广益书局铅印本)

新文化书社本(1929年上海新文化书社铅印本)

通俗小说库本(1937年上海中央书店铅印本)

亚东初排本(1921年上海亚东图书馆铅印本)

亚东重排本(1927年上海亚东图书馆铅印本)

中华索隐本(1916年上海中华书局铅印本)

世界书局本(1934年上海世界书局铅印本)

开明书店洁本(1935年上海开明书店铅印本)

传世一十二种脂砚斋评石头记钞本之版本概况

诗曰

自执金矛又执戈 自相戕戮自张罗

茜纱公子情无限 脂砚先生恨几多

是幻是真空历遍 闲风闲月枉吟哦

情机转得情天破 情不情兮奈我何

乾隆中(一七五四年顷),有小说曰石头记者忽出于北京,历十数年而盛行,然皆写

本。时传抄面世,即为脂砚斋之评本。惜乎书犹未就,雪芹曹先生为泪尽而逝。诸本

止八十回矣。藏书家抄录传阅,纸贵京都,几三十年。沿传既久,坊间缮本及诸家所

藏秘稿,繁简歧出,前后错见。比乾隆五十六年(一七九一),乃有程伟元、高鹗之百

二十回刊印聚珍版问世,改题红楼梦,字句亦时有不同,不明何人续撰。程本既出,

风靡天下,势力影响,莫与之京。钞本遽日渐湮埋,不为世人所晓。其后伪本垄断,

几至一百二十年,千亿坊间本俱其化身,遂成定本。一时海内哄传,士人争读,谓之

历代小说中之无上上品,曰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

直至清季民元(一九一一至一九一二),方有沪上狄平子石印戚本行显于世。脂本始

得重见天日,此举于红学界中不啻石破天惊。迨民国十年(一九二一),胡适先生为亚

东图书馆之新式英文标点排印本(世称亚东初排本即是)作序,题红楼梦考证,为新红

学滥觞,令学界震动。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俞平伯先生红楼梦辩改定,顾颉刚先

生序之曰,胡俞二著标识着「旧红学的打倒,新红学的建立」云云,始有新旧红学二

者之分辨。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甲戌本出,归胡适。庚辰本随之继现。新红学遂

凭借此等新材料,借助新方法,破中见立,颇有建树,成就较之旧红学不可以道里计。

红楼梦之版本研究亦由是肇始。

自此以降,七十年来,世间幸存之脂砚斋评石头记古旧钞本相继重现人间,迄今凡

一十二种,实如凤毛麟角,弥足珍贵。脂本留存未经旁人改动之曹雪芹原文面貌,可

供校雠,更兼有脂砚斋(或曰雪芹乃其亲侄)等人评批三千余条,散见诸本,间或透露

作者身世,或指示写作意图,或论及八十回后佚稿及作者修改删却的情节,其文艺批

评自身亦独具只眼,颇是精到,历来为方家所重。是为天下红迷不可不读,不可不知。

然各钞本版本不一,互有出入;历经二百余载,蠹祸难免,实无完璧。

公子闽人,性耽红楼。今受业西郊燕园,得傍规模居国内第三的北大图书馆,古籍

庋藏只让北图,与上图比肩。馆藏脂系中最为重要的庚辰本,并有名藏书家冯隅卿先

生所遗之九部古版红楼梦,内有大陆仅存的三部程甲本之一,九部程乙本之一,以及

最早的雕版刻本东观阁本一部。时值大四,公子功课骤弛,更喜都门连降大雪。夫天

下至乐,莫若雪夜拥被读红。公子心血来潮,入库翻书,搜罗脂本点滴资料,并细加

梳理,述其大要,开列于下,盖「以公同好」 耳。

注:文首之题红楼梦七律止见于庚辰本第二十一回回前评。

目 次

脂评石头记八种:

壹 甲戌本;贰 己卯本;三 庚辰本;肆 列藏本;

伍 戚 本;陆 戚宁本;柒 蒙府本;捌 靖 本;

脂评红楼梦四种:

玖 甲辰本;拾 梦稿本;壹拾壹 己酉本;壹拾贰 郑藏本。

说 明

脂砚斋评本石头记系统的传世写本依据底本年代,所存原文与脂评情况及后人窜改

多寡,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较为正规,为最早期的脂本。多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保存着最近于曹

雪芹原文的正文文字和大量较可信的脂评。研究价值最高。如上之壹至三,可包括梦

稿本前八十回中的六十余回未改前的原文。对列藏本的版本价值有较大争议,但公认

不如前三种。

第二类:经加工过。批语全无署名。多题为石头记。出现了许多早期脂本所无的批

语,不能确认是否脂评。价值稍逊。如上之伍至捌,且此四种为同一祖本,属戚本系

统(或称立松轩本系统) 。

第三类:经增删窜改。大都以红楼梦为题。以脂本为根据,大量删改原文或删弃脂

评。如上之玖,壹拾壹,壹拾贰,以及梦稿本前八十回中的六十余回改后的面貌。

甲戌本第一

又称脂残本,脂铨本。

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见于各册首回首页首行。

因第一回第八页楔子正文中 「出则既名,且看石上是何故事」 句上,比他本多出

「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一十五字,指明所据底本年代,故名甲戌本。

甲戌年,是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

存十六回。即一至八回、十三至十六回、二十五至二十八回。第四回回末缺下半叶,

第十三回上半叶缺左下角。四回一册,共四册。每半叶十二行,行十八字。

一、此本祖本可能是脂砚斋的编辑本。理由是每页版心下部都有脂砚斋的署名,有

些地方虚以待补,如若干回的回前诗,仅有「诗曰」空悬。林黛玉眉目描写尚未成文,

其下半句以朱笔空围。底本无拼凑现象,正文很少修改,有部份批语系从另本移录。

一、此本第一回有畸笏叟丁亥春的行侧朱批,墨抄总评也有作于丁亥者,说明抄录

时间在乾隆二十三年丁亥(一七六七)之后。

一、第一回第一页第一行顶格题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二行 「凡例」二字,

第三行起凡例五则,末题诗一首。陈毓罴认为这一段是脂批,正文当从 「列位看官」

起。其中第一至四则及题诗,共四百一十四字,为此本独有。第五则「此书开卷第一

回也,作者自云。。。」,后来本子仅存此段作为引言,与正文混同,遂成了正文开

始。凡例之末诗前横书「诗曰」二字,脂系钞本题诗多这种格式,下七律一首:「浮

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谩言红袖啼痕

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脍炙人口

一、第一回第四页下第一行 「丰神迥异」 句下至第五页上末行 「大展幻术,将」

句之间,较他本多出一段文字,恰好两页,四百余字。

一、此本有眉批、侧批、双行批、回前回后批多种,无署名及日期。其中朱墨抄录

双行批是此本一大特色。有九回无批。此本独出的批语都在第六、第八回。

一、所存各回脂批远多于其他脂本,尤有一些重要批语为他本所无。如第一回「满

纸荒唐言」 诗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

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

这条批语是持曹雪芹卒于壬午年(一七六三)论者的首要依据。

一、值得注意的是,此本不避康熙帝的 「玄」 字讳。

一、书中有刘铨福几条跋,又有其友濮文暹、濮文昶兄弟跋。胡适、俞平伯、周汝

昌在其上亦有批跋。

一、纸黄脆,已经一次装裱。第十三回首页缺去小半角,衬纸与原书接缝处,钤有

「刘铨福子重印」章。

甲戌本原为清朝大兴刘位坦得之于京中打鼓担中,传其子刘铨福。内有刘铨福在同

治二年(一八六三)、同治七年(一八六八)所作的跋,极有见地。另有刘铨福的友人绵州

孙桐生批语三十余条,署「左绵痴道人」。之后流传不详,一九二七年夏此本出现于

上海,为刚刚归国的胡适先生重价购得,是为首次发现的传抄残本。胡适根据上述第

一回中文字称此本为甲戌本,开以干支年份定名红楼梦各钞本之先河,并且认为甲戌

本「为世间最古又最可宝贵的红楼梦写本」,所以适之先生视此本为平生秘本,向不

轻易示人。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六日胡适南下,临行匆忙,一生藏书俱皆抛下(由北大

图书馆收得),只随身带走了这一十六回的甲戌本和他另藏的一部程乙本。一九六二年

胡适去世后,将此本寄藏于美国Cornell大学图书馆。

一九六一年五月,胡适始决定由台北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央印制厂影印行世,止五

百部。为朱墨两色套版印刷,附胡适的影印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缘起及跋。次

年六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朱墨套印出版,两种:甲。线装一函两册,保留胡适的序

和跋;乙。依原大四册,去尽胡适手迹,附有俞平伯先生的后记及红楼梦年表,大陆

发行。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上海人民出版社据六二年版重印,删去后记,线装四册;一

九七五年五月出平装一册。一九八五年九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据台湾商务版。

己卯本第二

又称脂怡本,脂馆本。

题石头记,见于封面。每回卷端题有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卷之」 字样。

第二册总目书名下注云 「脂砚斋凡四阅评过」 ,第三册总目书名下复注云 「己卯

冬月定本」,故名己卯本。己卯年,是乾隆廿四年(一七五九)。

存四十回。即一至二十回、三十一至四十回、六十一至七十回。其中第一册总目缺,

第一回开始缺三页半,十回末缺一页半,七十回末缺一又四分之一页。十回一册,共

四册,每半叶十行,行二十五或三十字不等。

一、此本第三十四回末题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终」,为脂本石头记第一个出现

「红楼梦」标名的本子。如果不是后世藏书家所加,则说明曹雪芹生前一度使用过

「红楼梦」 为书名。

一、第十七、十八回尚未分开,共用一个回目,第十九回无回目,第六十四及六十

七回原缺,此与庚辰本同。此本中六十四及六十七两回系据另一种钞本抄配,文字与

程高本系统相同,见第六十七回末注云「石头记第六十七回终。按乾隆年间钞本武裕

庵补抄」。

一、此本无复杂的眉批侧批,面貌乾净。批语绝大多数在正文内双行书写,计七百

一十七条,除多一条单字批外,与庚辰本全同。只有十二处写在正文右侧。这些侧批

为别本所无,见于第六回和第十回。

一、此本正文始自 「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陶洙抄补了前三页半。正

文避国讳 「玄」 和「[礻真ZHEN音]」,避两代怡亲王胤祥和弘晓的名讳 「祥」 和

「晓」。据此判定为清代怡亲王弘晓府中的原钞本。

一、此本第十一回之前,无批语,为白文本。

一、此本中夹有六张笺条,补此书批注不足。第一张为第一回正文 「昌明隆盛之

邦」 批注「伏长安大都」 ;第二张为第四回 「护官符小注」;第三张为第五回题诗

一首;第四张为第六回题诗一首;第五张为第二回前指示将总批低两格抄;第六张为

第十九回一条批注,连所属正文,另纸记在回前。

一、此本曾由陶洙于丁亥年(一九四七)、己丑年(一九四九)据甲戌本和庚辰本份别用

朱蓝二笔校过,有校记二则。

一、此本讹夺字很少。公认与庚辰本渊源极深,文字有多于庚辰本的地方,语意较

庚辰本确切。尤其以前五回文字差异较大。底本可能早于庚辰本,为庚辰本同祖之本。

一、所用乾隆竹纸,薄而稍粗,有罗纹,土**,颜色深暗。周边褐色,多磨损。

夹条比书纸黄暗。朱笔校补文字新旧之分明显,红者时深,紫者时浅。夹条批语朱色

颇鲜。

己卯本当为清怡亲王弘晓府中原钞本。怡府是有清一代名闻海内的藏书大家,世代

相传百余年。宋元精刻,叠床盈架,且多完帙孤品。弘晓之父怡亲王胤祥为康熙第十

三子,曹家与之关系非浅,故所据底本可能就出自曹家。此本约于二十年代末三十年

代初为名藏书家董康所得,董在抗战中当了汉奸,抗战胜利后瘐死狱中。此本归其友

陶洙所有。后来陶洙将书让与北京图书馆。

已卯本残卷

一九五九年冬出现在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由中国历史博物馆购得。现藏于此馆。

存三个整回又两个半回。即第五十五后半回、五十六回、五十七回、五十八回以及

五十九回前半回。共余五十二页,装订为一册,行款格式同己卯本,且和己卯本一样,

避「祥」字和 「晓」 字讳。据此判定此当为已卯本的失散部份。然此本一体墨色,并

无朱批。

该残卷仅有夹批三十条,与庚辰本这部份内容的批语类型和条数一致,其中十一条

小有出入。

一九八零年五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线装五册,计四十一又两个半回,

首有冯其庸序及凡例。

庚辰本第三

又称脂京本。

题石头记,见于封面。各册卷首标明 「脂砚斋凡四阅评过」 。每回卷端题有 「脂

砚斋重评石头记卷之」字样。

第五至八册封面书名下注云 「庚辰秋月定本」 或 「庚辰秋定本」,故名庚辰本。

庚辰年,是乾隆廿五年(一七六零)。

存七十八回。即一至八十回,底本原缺第六十四及六十七回两回。十回一册,共八

册,每半叶十行,行三十字。

一、此本底本年代相当早,应该是曹雪芹生前最后的一个本子。保存曹雪芹原文及

脂砚斋批语最多,脂批中署年月名号的几乎都存在于此本。面貌最为完整,文字比较

可信。

一、此本第十七与十八回尚未分开,共用一个回目,第十九回无回目,第六十四及

六十七回原缺,此同己卯本。另,此本无第八十回回目。回目双行并列,唯此本与郑

藏本如此,诸本皆是单行直书。

一、此本第二十二回末惜春谜后缺文,并记曰 「此后破失,俟再补。」 另页写明

「暂记宝钗制谜云:朝罢谁携两袖香。。。」「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

畸笏叟」等文字。后人续补了宝玉及宝钗两首谜诗,就将此谜错改属了黛玉。第七十

五回缺中秋诗,回前单页记曰「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

芹。」 第十九回 「小书房名」下空五字,「想那里自然」 下空大半行。这些残缺可

用以鉴定他本后人补缀之处。

一、第六十八回脱去约六百余字,估计失去一页。

一、此本有眉批、侧批、双行夹批及回前回后批多种。批语之多为各本之最,总计

两千余条,包括了己卯本双行夹批的全部(除一条单字批外)。其中有一批非常重要的

批语,如第二十回朱笔眉批「茜雪至 『狱神庙』 方呈正文。袭人正文目曰:『花袭人

有始有终。』 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 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

叹叹! 丁亥夏 畸笏叟」。

一、此本第十一回之前,除偶将回前总评与正文抄在一处外,都无批语,为白文本。

朱笔批语全集中在第十二回到第二十八回。

一、此本抄手不止一人,水平参差不齐。最后一册质量尤差,讹文脱字,触目皆是。

在后世流传中,曾经读者旁改过,多属于臆改。后人加批的,有署鉴堂、绮园、玉蓝

坡。

一、纸色黄,周边褐色。批语朱色与燕大图书馆章色几同。已经 「金镶玉」 法精心装裱。

庚辰本原出北城旗人家中,徐星署一九三三年初于北京东城隆福寺地摊以八银币购

得,格外珍视。一九四九年五月五日,经郑振铎先生介绍,燕京大学图书馆折价黄金

二两购自徐氏后人之手,与原藏之明弘治岳氏奇妙全像西厢记(此书最古刻本)及百回

钞本绿野仙踪(刻本皆八十回)并称燕大馆藏「三宝」 。一九五二年北大燕大合流之后,

始入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一九五五年,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朱墨两色套版影印出版,是首次影印行世的早期

脂本,所缺二回据己卯本补入。十月出精装二册,十二月出线装八册。一九七四年人

民文学出版社重印,换用蒙府本文字补入。二月,出尺寸依原大的线装本八册;十月,

出大三十二开本四册。

列藏本第四

又称脂亚本。

题石头记,见于各回回前所题,无书前题页。

因藏于原苏联亚洲人民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故名列藏本。

存七十八回。即一至八十回,中缺第五、第六回。第五十回未完止于黛玉谜,缺半

页。第七十五回末至「要知端的」 下脱半页。共三十五册。每半叶八行,行十六、二

十、二十四字不等。

一、此本另有一些回(第十回的回首,第六十三、六十四、七十二回末)则题作红楼

梦,可见当时此名既已通用。

一、第十七与十八回共用一个回目,但两回文字已经分开,中有 「再听下回分

解」一句。第二十二回缺文,止于惜春谜。第七十九回和八十回未分开,只有一个回目。

一、此本有六十四及六十七两回。其中六十四回回目之后,正文之前有一首五言题

诗,为别本所无,回末有一联对句,是早期钞本的形像;又推究题诗的内容,此回应

是曹雪芹手笔。六十七回近甲辰、戚本一系。

一、此本共计批语三百余条。有眉批一百一十一条,侧批八十三条,与其他脂本完

全不同。疑多为后人所批。在前四回集中了五分之三。另有双行夹批八十八条,几乎

全部与庚辰本相同,其中第十九回占了四十二条。

一、此本另有一种特殊批语是接着正文写的,字体也相同,在起讫处加方括号,并

于开头右侧空行小字写有「注」字。出现于第十六、六十三、七十五回。当是过录时

误将批语抄作正文,后校对时发现,加以标明。

一、为竹纸抄写,纸薄而稍粗。浅**。有包角。经后人重新修补装订,残留装订

线洞眼,且有装错顺序处,反折清高宗御制诗第四、五集作为页间衬纸。

列藏本为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由随第十一届俄国传教使团来华的大学生Pavel

Kurliandtsev传入俄京,书首有其墨水签名及两个笔画拙劣的汉字 「洪」字,当是他的

中文姓氏。原存外交部图书馆,一九六二年苏联汉学家B。L。Riftin(汉名李福清)于

苏联亚洲人民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收藏中重新发现此本,一九六四年撰文介绍,始为

人所知。现藏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图书馆。

一九八六年四月,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会同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

格勒分所编定,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精装六册。次年一月出线装本,二函二十册。

首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序,次李福清、孟列夫二人文列宁格勒藏抄本石头

记的发现及其意义。

戚本第五

又称有正本,上石本,戚序本,脂戚本。

题国初抄本原本红楼梦,见于封面。中缝则题曰 「石头记」 。

因卷首有戚蓼生所作石头记序,故世称戚本。此本为石印本,由上海有正书局印行

过三次。 「大字本」清末宣统三年辛亥(一九一一)石印前四十回,民国元年壬子(一九

一二)石印后四十回。民国九年(一九二零)用「大字本」 剪贴缩印了一种 「小字本」

,于是有大小字本之分。 「小字本」又于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再版。存八十回,全。

「大字本」 四回一册,共二十册,十回一卷,共八卷。每半叶九行,行二十字。缩印

「小字本」 为十二册,每半叶十五行,行三十字。

一、此本抄写工整,石印精美,清楚有条,是脂本系统中面貌颇为精良的流传本。

抄手虽楷书整齐,但语文水平不高,文中时时可见错讹字。

一、六十四、六十七两回,十九、八十两回回目,二十二回末等缺文都已补齐,十

七、十八两回已分开。凡此种种,以下诸本大同小异。此本除第七十八回 「芙蓉诔」

后缺回末收尾一小段外,无残短。如正文文字比之程高本所改,大都同于脂本原文;

比之其他脂本,又有个别细碎异文。第十七与十八回分回之处不同于今本。

一、此本有句下夹批、回前回后批的形式。回前回后批俱已补齐。批语较多,几乎

都在前四十回。不少为独有,有一定的价值,如第四回前的「请君着眼护官符,把笔

悲伤说世途。作者泪痕同我泪,燕山仍旧窦公无。」一诗,但已不好判断是否脂批。

一、此本眉批前四十回为狄葆贤所加, 「小字本」后四十回中也有眉批,为狄葆

贤徵求他人所加。价值不高。

一、此本底本付印前经整理,有改动失真之处,描改过个别字迹。批语有不少移位

,如将原文眉批和侧批俱改成双行夹批或回前回后批,并都删去原署的年月名号。

戚本为乾隆年间德清戚蓼生收藏并序。桐城张开模藏有过录本,光绪年间为俞明

震所得。上海有正书局老板狄葆贤(平子)据以摄影付诸石印。鲁迅先生一九二零年创

撰中国小说史略时第一个予以重视。在第二十四篇论述红楼梦专章清之人情小说中,

所引红楼梦原文全用戚本。这是当时他能见到的唯一的脂本。戚本是最早传印的八十

回脂本,突破了延续一百二十年的程高本垄断的局面,首次将一个真的(或接近于真的

)曹雪芹原文的红楼梦行显于世,意义非同寻常。

原本黄绫装面,存上海时报社。曾传闻已于一九二一年毁于火。一九七五年冬,上

海古籍书店整理旧库,意外发现迷失多年的底本前四十回半部。白色连史纸抄写,有

蛀蚀。版框界格系木版水印,版心书名手写。乌丝栏,版框高十八点八厘米,宽十一

点六厘米。序文和目录是浅色丝栏,微黄略带青,近于隐格。字体为乾嘉时期流行的

馆阁体,有朱色圈句,色陈暗略紫。无书名页。据鉴定,约在乾隆后期至嘉庆年间抄

成。现藏于上海图书馆。称戚沪本。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据 「戚大字本」影印出版,线装二十册;一

九七五年六月出平装八册。一九八零年五月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全五册。

戚宁本第六

又称南图本,脂宁本。

题石头记,见每页中缝。

今藏于南京图书馆,卷首有戚蓼生之石头记序,故称戚宁本。

存八十回,全。四回一册,共二十册,十回一卷,共八卷。每半叶九行,行二十字。

行款格式与戚本全同。但无格栏。

一、此本抄写字迹,有的较工整,有的很幼稚。文字几乎与戚本全同,凡有正付印

改过的地方,此本保存原貌。

一、据高一涵分析,此本约在咸同年间抄成。

一、今存书上有标签 「泽存书库藏书 子部 小说家类 平话之属 清曹雪芹撰 石头记

八十回 二十册 抄本」。

一、钞本所用毛太纸,黄软。几一色,不暗。蛀痕有无及大小不一。

1中华书局,《说文解字》(附检字),影印同治陈昌治刻本(据孙星衍覆刻大徐宋本),底本精善,二叶拼一叶。这个版本薄厚适度,附有检字,最便使用。正文字体类5号,注音字体类6号,清晰易读。眼睛不好的老先生稍有不便。2中国书店《说文解字》(无检字),影印嘉庆藤花榭刻本(翻大徐宋本),底本精善,未拼叶。此本薄厚适中,字大易读,刻工精良,宋本味道浓郁,唯不附检字,使用稍有不便。3浙江古籍出版社,《说文解字注》,影印经韵楼刻本(初刻本),底本精善,二叶拼一叶。这个版本稍厚(字多没办法),记忆中是有检字的,大字易读,小字太密,较费眼力,为目前较好版本。刚看到上海古籍版,也是影印经韵楼刻本,16开,字体应该较浙古版为大,也是不错的版本。

中华书局的影印版本不错,但是是缩印,四版缩印至一版的排版。除了这个缺点之外,其它都很完美,我一直用它做工具书。凡是以通行本(陈昌治刻本)每一字都有编号的电子版本最好,用编号检索方便,翻页方便。我用“”小学堂“”电子版,缺点是不兼容简体字。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虽然中文翻译的字有些小,所有还是看英文吧( ̄︶ ̄)

古籍的版本类型 自从图书产生以来,特别是自从版印图籍产生以来,从内容、性质、形式等方面派生出许多版本类型和版本称谓。主要有:稿本、写本、抄本、刻本、活字印本、官刻本、坊刻本、私宅刻本、家刻本、自刻本、监刻本、经厂本、内府刻本、藩府刻本、殿本、局本、聚珍本、套印本、百衲本、书帕本、巾箱本、袖珍本、初刻本、重刻本、翻刻本、影刻本、重修本、递修本、朱蓝印本、四库底本、毛抄本。 稿本 古书版本著录中运用稿本概念大约有三种情况,一是指手稿本,二是指清稿本,三是指修改稿本。手稿本指的是由作者自己亲笔书写的自己的作品,判断这个极不容易,没有绝对把握,不敢运用手稿本的概念。清稿本指的是誊清的书本。誊清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由作者自己誊清,这在实际上应该归入手稿本;另一种是由别人誊清,实际上这已不具备稿本性质。故对清稿本概念的运用要特别慎重,不能以今度古,把现代人关于稿子的概念硬加在古稿本的头上去。修改稿本指的是在誊清的本子上又由作者亲笔加以修改。这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自己誊清后自己又作修订,这在实际上又应归于手稿本;一种是别人誊清后作者亲笔加以修订,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可用修改稿本的概念。这三种概念在通常的古书著录中都见有人运用,但在实践上并不十分确切,且容易造成混乱。国家图书馆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只用“稿本”一个概念,将作者亲笔书写、誊清、修改的情况,通通包容在“稿本”概念里边。而对由别人誊清的书本,则以“写本”或“抄本”称之;别人誊清作者自己亲笔修改的书本,则仍以“写本”或“抄本”称之,紧接着于其后注明某某校改。 写本 写本是相对于稿本、抄本和印本的名称。在古书版本著录中,凡运用写本概念,大约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时代早。唐以前,书籍生产都靠手写传抄,无所谓刻本印本,故统称为写本。人唐以后,刻本书渐行,至宋而盛。然唐宋所处的时代仍是较早,故唐宋时期手写传抄的书籍,仍称为写本。元以后传抄的书籍,便以抄本名之了。二是地位高。无论时代早晚,印本书是否盛行,一书的传抄凡出自名流学者之手,往往也要以写本名之,而不称其为抄本。三是涉及宗教。凡是抄写佛经、道经,抄写者常是为了还愿或做功德,有对宗教的崇信和虔诚包容在里边,故只称其为写经,而绝不称为抄经。至于早期写经生抄写的经卷,虽不是为了自己还愿做功德,而是为了佛门的善男信女们买去还愿,但由于其抄写时代早,也只能以写本名之。至于自己著作,自己抄写流传,那就不论其时代早晚,地位高低,便一律以稿本名之了。 抄本 在古书版本著录中,抄本的称谓经常应用,经常出现。除了写本、稿本之外,凡依据某种底本而再行传写者,均可以抄本名之。 刻本 刻本,亦称刊本、椠本、镌本,均指雕版印刷而成的书本。中国雕版印刷术发明很早,唐代已有雕版印刷的书籍流行。五代已由政府指令国子监校刻《九经》及《经典释文》。至宋代,雕版印刷的书籍大兴,旁及辽、金、西夏;直至元、明、清,前后盛行1000余年。在发展过程中,因时代不同,又有宋、辽、西夏、金、蒙古、元、明、清刻本的不同称谓;因地域不同,又有浙刻本、蜀刻本、闽刻本等不同称谓:具体细分,又有杭州本、越州本、婺州本、衢州本、潭州本、赣州本、池州本、建阳本、麻沙本、崇化本、平水本、眉山本等不同称谓;因出资和主刻性质不同,又有官刻本、私刻本、家刻本、自刻本、坊刻本等不同称谓;具体区分,又有内府本、监本、府州军本、仓台本、计台本、殿司郎局本、公使库本、郡斋郡庠本、兴文署本、广成局本、行中书省本、各路儒学本、书院本、司礼监本、经厂本、藩府本、布政司本、廉访司本、殿本、局本等不同称谓;因刻版形态不同,又有大字本、小字本、书帕本、巾箱本、袖珍本等不同称谓;因版印技术不同,又有墨印本、朱印本、蓝印本、套印本等不同称谓;因版印早晚不同,又有初刻本、复刻本、初印本、后印本、重修本、递修本等不同称谓。总之,什么时代、什么地区、什么单位、什么部门刻的书本,就可题为某某时代、某某地区、某某单位、某某部门刻本。 活字印本 用活字排版印刷的书本,均称活字印本。北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平民毕昇首先发明了泥活字。南宋的周必大,蒙古太宗十三年至海迷失后三年(1241-1250)时期的姚枢,清道光十二年(1832)的李瑶、二十四年(1844)的翟金生,都曾依据毕昇泥活字印书的原理,自制泥活字,实践并光大了泥活字印书的创举。元大德年间(1297-1307),农学家王祯又制成了木活字,并印刷《旌德县志》。此后,木活字发展较快,非但有汉文木活字,还有西夏文、回鹘文木活字。进入明、清,木活字书普遍流行,江南各省的祠堂常用木活字排印宗谱。还出现了串乡走镇专为人排印家谱的谱匠。明崇祯十一年(1638)以后,北京朝廷发行的“邸报”,也改用木活字排印。清代无论官署、私宅、坊肆,木活字印书更为普遍。规模最大的是乾隆时期用木活字排印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凡134种。金属活字包括铜、锡、铅活字,其中以铜活字印书较多。明朝弘治、正德时期无锡华、安两家的铜活字印书最有名,清雍正年间内府用铜活字排印的《古今图书集成》,是规模最大的金属活字印刷工程。著录活字印本,就要根据不同材料的活字,采取不同的著录称谓,如泥活字印本、木活字印本、铜活字印本等。 官刻本 官刻本是指清及清以前历代出公帑或由国家某种机构、单位主持雕印的书本。中国雕版印书始自唐朝。自五代起,始由国子监校刻经书,开官刻本之先河。两宋国子监、中央各部、院、司、局、殿,地方各府、州、县、军官署,各府、州、县学,各地仓台、计台、公使库;元代兴文署、广成局、中书省、行中书省、各路儒学、各地书院;明代两京国子监、中央各部、院,内府各监,各藩府,各布政使司,各府、州、县衙署,各级各地学校;清代武英殿、内府各监、中央各部、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各省官书局等,凡由这些单位出资或主持刻印的书,均可称为官刻本。但在著录实践中,历来不采用“官刻本”这种称谓,而是将其分解,具体著录。国子监刻的书就称为国子监本,公使库刻的书就称为公使库刻本,经厂刻的书就称为经厂刻本,武英殿刻的书就称为武英殿刻本等。 坊刻本 坊刻本指唐至清历代各地书坊刻印的书本。书商编刻图书并经营书业的书坊,唐代已经出现,至两宋而兴盛。北宋的开封、南宋的杭州,都开有很多书坊、书斋、书轩、书林、书堂、书肆、书棚、经籍铺、纸马铺等。四川、两湖、江、浙、皖、赣、闽,尤其是福建建阳的崇化、麻沙等,也都有很多书坊。元代四川书坊衰落,山西平阳(今临汾)书坊兴起,福建书坊继续发展。明代南北两京,苏州、扬州、杭州、徽州、常熟、建阳,仍是书坊林立。清代书坊遍布全国各地,但有的已是单纯经销并不编刻图书了。所有历代这些书坊刻印的书,都可以称为坊刻本。但在版本著录的实践上,一般不使用坊刻本这个称谓,而是分解之后具体著录,如唐刻《陀罗尼经咒》,便著录为“唐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刻本”,《十七史》便著录为“明毛氏汲古阁刻本”等。 私宅刻本 私宅刻本指历代私家出资或主持刻印的书本。私宅家塾刻书的性质,与书坊刻书不尽相同。书坊刻书以出售营利为主要目的,私宅、家塾刻书多出于对圣贤、先辈、师友的崇尚,要推广某种思想和学说。明、清私宅刻书,有时也为了传布某些罕见的版本。但在版本著录实践上,一般并不使用私宅刻本这个称谓,而是分解之后具体著录。如宋黄善夫家塾之敬室所刻的《史记》,便著录为“宋黄善夫家塾刻本”;宋蔡梦弼东塾刻印的《史记》,便著录为“宋蔡梦弼东塾刻本”;宋蔡琪家塾之敬室刻印的《汉书集注》,便著录为“宋蔡琪家塾刻本”;南宋廖莹中世彩堂刻印的《韩柳集》,便著录为“宋廖莹中世彩堂刻本”;元代天历间褒贤世家家塾刻印的《范文正公集》,便著录为“元天历褒贤世家家塾岁寒堂刻本”。 家刻本 家刻本指历代自家出资或主持刻印的自己家人著作的书本。家刻本与私刻本性质不同。家刻本的实施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出资委托书坊,按自家满意的版式行款刻印;一种是自备木板,召雇刻印良工上门,让他们按自家的意愿设计行款版式刻印。这两种方式雕刻的书版都归自家所有,自家收藏。故古书雕版处与藏版处不全都一致。家刻本多为家族中晚辈实施,故校勘刻印一般都比较好。 自刻本 自刻本指历代由作者自己出资或主持刻印的自撰的书本。从出资的角度看,与家刻本性质近似;从所刻书的作者看,则与家刻本绝然不同。家刻本的作者范围限在本家族中,自刻本的作者仅指作者自己。自刻本始自五代和凝。《旧五代史·和凝传》说他平生为文章,长于短歌艳曲,尤好声誉。有集百卷,自篆于版,模印数百帙,分惠于人。五代以后,历代都有自刻本行世。自刻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作者自己委托书坊或召雇雕印工匠,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版式行款,施刀镌印;一种是不但自己出资,还要自己写样上板,然后委托书坊或召雇工匠刻印。所以自刻本一般都校勘精审,刻印精良,若是作者自己手写上版,就更为珍贵。清代郑板桥号称诗、书、画三绝,他自己写样上版雕印的自著《板桥集》,堪称艺术珍品。 监刻本 监刻本亦简称监本,指历代国子监刻印的书本。国子监,亦称国子学,简称“国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国子监刻书始于五代,后唐朝长兴三年(932),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事田敏等校定九经,刻版印售。到后周太祖广顺三年(953),《九经》全部刻完,前后历时21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国子监祭酒尹拙奏请兵部尚书张昭、太常卿田敏同校勘《经典释文》,刻板印行。宋代国子监的刻书规模和刻印范围,都比五代时要大得多。景德二年(1005),距建国仅40余年,经、传、正义皆经过校勘,刻板印行。所集书籍版片10万余块。到北宋末年,正史亦由国子监全部校刻行世。南宋国子监所刻的书并非都是本监所雕,很多是本监校勘后下各地镂版。如《七经正义》、《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诸书,都是由杭州镂版进呈。宋代国子监除主刻正经、正史外,还以医方一字差误,其害匪轻,故重要医籍也由国子监分官详校,镂版颁行。如《脉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补注本草》、《图经本草》等,宋代国子监都曾校刻行世。元代的中央刻书机构是兴文署和广成局,属秘书监,不属国子监,故无监本之称。明代南京、北京都设有国子监,刻书数量甚多。清代纂修校刻书籍多数在武英殿。清代国子监仅刻过极少的书。对于历代国子监所刻的书,均可著录为各时代的国子监刻本。 经厂本 经厂本专指明代经厂所刻印的书本。经厂是司礼监所属的机构,专管经书印版及印成书籍、佛经、道藏、蕃经等。经厂设掌司4员或六七员。经厂规模随着司礼监的权限及规模的扩大而扩大。洪武时内府有刊字匠150名,每二年一班;裱褙匠312名,印刷匠58名,一年一班。嘉靖十年(1531),调整精简过内府匠役,实留12255名,著为定额。其中司礼监占有1583名。而专事书籍刻印者为:笺纸匠62名,裱褙匠293名,摺配匠189名,裁历匠80名,刷印匠134名,笔匠48名,黑墨匠77名,画匠76名,刊字匠315名。总为1274名。据极不完全统计,明代司礼监经厂前后刻印的经、史、子书、祖训、圣训,以及《四书》、《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神童诗》等内书堂课本,达168种。经厂本特点是开本大,印纸精,行格疏,字体大,粗黑口,铺陈考究。但由于出自内宦之手,校勘不精,故不为学人所珍重。 内府刻本 内府刻本这个称谓很不科学,很不确切。但历代相沿,版本著录和行文中又常出现这个提法。唐代有内府之役,它是指划归五府三卫和东宫三府三卫管辖的折冲府,下设若干监,分管内廷庶务。所谓内府刻本,并不专指由内务府各监所刻的书本。实际上,历来在运用内府刻本这个称谓时,其概念都是指中央各部院衙署和内廷各部门所刻的书本。或者说是指官刻本中,属中央国家机关所刻的那一部分书。所以在使用这个称谓时要特别谨慎,凡能考出具体刻书单位者,均应具体著录,不能轻易使用内府刻本这个称谓。 藩府刻本 藩府刻本指明代各藩王府所刻印的书本。明代270余年中,皇诸子受封为王的先后共有62人。受封并且建藩者,共50人。其中有的因获罪夺爵,有的无子封除,只有28个王府与明朝相始终。它们分布在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等诸布政行省。 殿本 殿本专指清代武英殿所刻印的书本。武英殿在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西华门内迤北。据《宸垣识略》记载,武英殿崇阶九级,环绕御河,跨石桥三,前为门三。内殿宇二重,前贮书版。北为浴德堂,即修书处。 局本 局本指清代各省官书局所刻印的书本。清代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之后,以曾国藩创立的江南书局为起端,先后有淮南书局、苏州书局、浙江书局、崇文书局、思贤书局、江西书局、存古书局、皇华书局、福州书局、广雅书局、云南书局、山西书局等相继建立。这些官书局是清代以前历朝所没有的。在晚清的半个多世纪中,这些官书局刻印过不少书,还联合协作刻印过一些书,如五局合刻《二十四史》等。有些书校勘精审,刻印精良。像浙江官书局校刻的《二十二子》,金陵书局张文虎校刻的《史记》,就都很有名。在清末的文化事业上,起过一定推动作用。在版本著录上则分别具体称为某书局刻本。 聚珍本 聚珍本亦称聚珍版。指清乾隆时武英殿用木活字排版印刷的书本。 套印本 套印本指数种颜色套印的书本。中国传统的套印技术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初期阶段是在一块雕好的版片上刷上不同颜色敷印,所以称为敷彩印法。此法起于何时,很难详考。元至元六年(1340),中兴路江陵(今湖北荆州)资福寺刻的无闻和尚《金刚经注解》,其经文及卷尾无闻和尚注经图中的灵芝等,均用朱色刷印,注文用墨色刷印。表明14世纪中叶,中国已经有了敷彩印刷的作品,而且迄今仍流存于世。 在套色印刷的启发、推动下,将这种技术继续深化,施于版画,恒版印刷技术出现了。“饾版”是将彩色画稿按不同颜色分别勾摹下来,每色刻成一小块木板,犹如饾饤,故称饾版。然后逐色依次套印或叠印,最后形成一幅完整的彩色图画。这样印出的作品颜色的深浅浓淡、阴阳向背,几与原作无异。在饾版技术兴起的同时,拱花技法也出现了。“拱花”是用凹凸两版嵌合压印,令纸面拱起花纹,使翎毛、山水凸现在纸面上,看去更富立体感,更具真实性。像胡正言的《十竹斋笺谱》、吴发祥的《萝轩变古笺谱》,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所有上述这些套印出来的书,都可称为套印本。且几色套印,就称几色套印本。惟朱墨两色套印,国家图书馆习惯上著录为“套印本”,其他各方面的人习惯上多称为“朱墨套印本”。 百衲本 百衲本,是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片拼印或用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拼配起来的书本。这是个借喻性的版本称谓。衲,原义补缀。百衲,指用零星材料集成一套完整的东西。王隐《晋书》说“董威辇于市,得残缯辄为衣,号曰百衲衣”。蔡绦《铁围山丛谈》说“唐济公者号善琴,乃自聚灵材为之,曰百衲琴”。蔡君谟《画锦堂记》说“每字作一纸,裁截布列,连成碑形,谓之百衲碑”。足见“百衲”具有杂拼之义。故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片拼印,或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拼配而成的书本,也就名为“百衲本”了。 书帕本 明代官员上任或奉旨归京,官员朋友之间例以一书一帕相馈赠,当时将这种书就称为“书帕本”。清初顾炎武《日知录》引证《金台纪闻》评论元、明刻书优劣说:“元时州县皆有学田,所入谓之学租,以供师生饩廪,余则刻书。工程浩大者,则数处合力为之,故雠校刻画颇有精者。明洪武初年,将此项学租皆收归国子学,故县学、书院缺乏余资,刻书已不精审。隆庆、万历间,承嘉靖余风,皆喜刻书。但大率刻而不校,甚或妄加删削,以之馈遗当道官员,附之一帕,故有一书一帕之称,是为书帕本。”可见书帕本是明代例行官样礼品,只注意表面装潢,不注重文字内容。 巾箱本 巾箱本,指古时开本极小可以装在巾箱里的书本。巾箱是古时装头巾的小箧。《北堂书钞》卷一百三十五“王母巾箱”条引《汉武内传》,说帝见王母巾箱中有一卷小书,盛以紫锦之囊。晋葛洪《西京杂记》后序说:“洪家遭火,书籍殆尽,惟有抄本二卷在巾箱中,常以自随,故得犹在。”《南史·齐·衡阳王均》说他“手自细书《五经》为一卷,置于巾箱中,以备遗忘。……诸王闻而争效,为巾箱《五经》”。南宋戴埴《鼠璞》说:“今之刊印小册,谓巾箱本,起于南齐衡阳王(萧均)手写《五经》置巾箱中。”可见无论是手写本书,还是刻印本书,只要是开本较小,于随身携带的巾箱小箧中能够装下,就都可以称为巾箱本。在实践上,与袖珍本概念极难区分。 袖珍本 袖珍本亦指开本较小,便于随身携带的书本。其取义,盖因其开本极小,可藏于怀袖中携带。清代内府刻书集中在武英殿进行。历年雕印经、史所用版片极多,这当中有不少裁截下来的小块木料或版片。“高宗以校镌经、史,卷帙浩繁,梨枣解材,不令遗弃,仿古人巾箱之式,刻袖珍版书。”后世将当时遵照高宗旨意,于乾隆三十年(1765)用零材短板刻成的小版框小开本的《古香斋十种》,就称为袖珍本。直到今天,对小开本书仍常以袖珍名之。 初刻本 凡第一次镌刻的书均可称为初刻本。 重刻本 重刻本是相对于原刻本而言的。凡确知一书是重刻于某本,方可称为重刻本。然其情况复杂,与初刻本相关,没有确切的把握,不能随便运用重刻本的概念。且重刻与翻刻(覆刻)意义相近,容易混淆。重刻本就是将经过校勘的底本重新雕刻,其行款版式可与原底本同,也可以不同。翻刻虽也是重刻,但翻刻则是依底本原式照翻,非但行款字数一仍其旧,甚至讳字、刻工姓氏也照样翻雕。所以在运用重刻本称谓时,一方面要注意它是重刻某本,一方面还要注意它是否为翻刻。 翻刻本 翻刻本也称覆刻本。 影刻本 影刻本是以某一版本为底本,逐叶覆纸,将原底本的边栏界行、版口鱼尾、行款字数等,毫不改变地照样描摹或双勾下来,然后将描摹好的书叶逐一上版镌雕。这样雕印出来的书,因为版样是影摹下来的,对于那个原底本来说,就称为影刻本。影刻本书多发生在影刻宋元本书上。因为宋元本书传至明末清初,已属罕见。为了保存传本,流布久远,便常常采用这种影刻的办法。由于它能保持原底本的风貌,故历来为藏书家和版本家所珍重。 重修本 重修本也称为修补本或修补版。古书版片由于多用梨、枣等硬木,故可流传使用上百年乃至几百年。其间由于屡经刷印或遭受其他灾害,又很容易造成版片的缺损,所以再要进行刷印时,对其中缺损的版片就得重新加以修补。用这种修补过的旧版片刷印的书,在版本著录中就称为“×朝××年××人刻×朝××年重修本”。经过修补的版片,因为时代、刻工、技术的不同,呈现出来的版框、版心及字体风格等,与未经修补的就不尽相同,甚至墨色也显得不同。所有这些都是比较容易鉴别的。 重修本运用在家乘、地志等书时,要特别注意其另外的含义。中国地志之书浩如烟海。每换一任或几任地方官,就常常重修一次该地的方志,载入风土民情、山川地理、物产资源、名胜古迹、建置沿革、地亩四至、先贤仕宦、历朝贡举等新内容,以便掌握该地情况,实施封建管理。但有时因初修不久,有时因财力不敷,没有必要或没有能力另纂新志时,也常常修补旧志版片,或在旧版片的相应内容下增刻新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分别著录:只是修补旧版重新刷印的,应著录“×朝××年刻××年重修本”;若是在旧版本相应内容下增刻了新的内容,就得著录为“×朝××年刻××年增修本”。在著录志书重修本和增修本时,还要特别注意志书书名前所冠的纂修时代,这是极易发生混乱的地方。就是在版本著录为“重修”或“增修”的两种情况下,其志书书名前所冠的纂修时代,都只能是原来纂修的时代。若是志书书名前已明确冠有“重修”字样,则这里的重修决非重新修补版片之义,而是此志已经重新纂修之义。 递修本 凡一书版片经过两次及两次以上修补而重新刷印出来的书本,均可称为×朝××年刻×朝××年递修本。这种递修重印的古书在现存的中国古籍中为数还不少。有名的如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所刻的《六经正义》,多数到南宋末年和元朝初年,就曾两次递修重印过。又如南宋绍兴年间蜀中眉山地区所刻的《眉山七史》,其版片元代以后递有修补。明洪武年间版片移入南京国子监,一直到正德、嘉靖、万历时,还曾修补重印。到清代顺、康、雍、乾时,这套版片还存贮于江南布政使司衙门库中,嘉庆时才毁于火。明南京国子监刻的《玉海》,其版片自正德、嘉靖以后即屡经递修。万历十六年(1588)赵用贤、康熙三十六年(1697)李振玉、乾隆三年(1738)熊木,都曾修补重印。所有这些都是典型的递修本。 朱蓝印本 朱蓝印本,是指古代书版雕完,在正式刷印之前常要试印,以检查是否有错字和着墨是否均匀,以便进行修整。这时使用的颜色常用红或蓝色,目的在于醒目,便于发现版面上的问题。此种试印的书,红颜色者,就称××刻朱印本;蓝颜色者就称××刻蓝印本。这种印本因为是新版初试,字画清晰,刀法剔透,初印精美,加上印数少,传世罕,历为版本家和藏书家所看重。 四库底本 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是卷帙浩繁的大丛书,共收3507种,79337卷。在开馆纂修前及整个纂修过程中,广征天下遗书,故从全国各地进献的图籍数以万计。书到北京,全都送到翰林院点收,加盖翰林院关防,以备选用。有人将这些都称为四库底本,这是不对的。确切的概念,四库底本指的是被《四库全书》收入而作为誊抄底本的那些书,而不是指进过翰林院,钤有翰林院关防,实际却未被《四库全书》录入的书。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