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资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鲁迅的资料,第1张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树人,字樟寿,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

鲁迅,1882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自此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他不囿于四书五经,多方寻求课外读物,努力掌握历史文化知识。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特别是众多越中先贤的道德文章,给鲁迅的思想以很大的熏陶和影响。鲁迅少年时代,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病故,家道从此中落。鲁迅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鲁迅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

1898年春,鲁迅离开故乡,满怀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翌年,因不满学堂的“乌烟瘴气”,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他广泛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阅《时务报》,看《天演论》,深受维新思潮和进化论学说的影响,初步形成“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

1902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官派赴日留学。他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因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课余“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6年,鲁迅在事实面前,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认识到改变国民性的重要,便毅然弃医从文,迈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选择了文学艺术,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他参与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撰写了《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早期重要论文。鲁迅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

辛亥革命前夜,鲁迅回到祖国,先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执教,担任化学、生理学教员,后又回到故乡绍兴,担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教员、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他一方面教书育人,培养青年, 一方面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 他领导故乡文学团体“越社”, 支持创办《越铎日报》。 1912年初, 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不久,随教育部迁至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同时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一些高等院校,担任校外兼职讲师。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五四运动的序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1918年,他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通过象征的艺术手法,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此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姿态,创作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许多小说和大量杂文、随笔、评论,从而成为五四五四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26年夏,鲁迅离开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南下厦门,担任厦门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同时兼任国学院教授。1927年初,鲁迅又转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同时兼任教务主任,一边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一边投入新的战斗。同年4月,反革命政变发生,鲁迅经受了腥风血雨的考验,因营救学生无果,愤而辞职。在血的教训面前,鲁迅早年形成的社会发展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纠正了过去只信进化论的“偏颇”,从此,他的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起点。

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

1927年10月,鲁迅到了上海,从此定居下来,集中精力从事革命文艺运动。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O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宇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他参加和领导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许多革命社团。他主编《前哨》、《奔流》、《萌芽月刊》等许多刊物,团结和领导广大革命的、进步的文艺工作者,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政府及其御用文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坚持韧性战斗,撰写了数百篇杂文。这些杂文,如匕首,似投枪,在反文化“围剿”中,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与***人交往密切,坚决拥护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以“窃火者”自喻,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他关心青年,培养青年,为青年作家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与世长辞,终年55岁。

鲁迅写过一首《自嘲》诗,其中有两句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鲁迅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他的《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许多作品一版再版,被翻译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语等多种文字,饮誉全球。《鲁迅全集》是他留给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鲁迅著作

《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新潮社

《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杂文集)1928,北新

《三闲集》(杂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鲁迅自选集》1933,天马

《两地书》(书信集)与景宋合著,1933,青光书局

《伪自由书》(杂文集)1933,青光书局

《鲁迅杂感选集》翟秋白编选,1933,青光书局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

《拾零集》1934,合众书店

《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

《集外集》杨霁云编,鲁迅校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

《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

《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

《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

《且介亭杂文》(杂文集)1936,三闲书屋

《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文生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末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鲁迅书简》(影印本)许广平编定,1937,三闲书屋

《鲁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遗》(综合集)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汉文学史纲要》(文学史)1941,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补遗》唐韬编,1946,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许广平编,1946,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日记》(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铅印本,1959,人文

《鲁迅选集》1952,开明

《鲁迅小说集》1952,人文

《鲁迅全集补遗续编》唐韬编,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补遗》吴元坎辑,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鲁迅选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文学史)1958,三联

《鲁迅选集》(上下册)1959,人文

《鲁迅书简》(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报社

《鲁迅诗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鲁迅书信集》(上下卷,收《两地书》以外书信1381封)1976,人文

《鲁迅佚文集》1976,解放军报社

《鲁迅书简》(致曹靖华)1976,上海人民

《鲁迅手稿全集》(书信8册,日记6册)1978一1980,文物

《鲁迅致许广平书简》1980,河北人民

《鲁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鲁迅全集卷一(坟 热风 呐喊)

鲁迅全集卷二(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编)

鲁迅全集卷三(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

鲁迅全集卷四(三闲集 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

鲁迅全集卷五(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

鲁迅全集卷六(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鲁迅全集卷七(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鲁迅全集卷八(集外集拾遗补编)

儿童皮卡丘书签的折法如下:

第一步:准备一张彩色卡纸,然后对折,折出折痕。

第二步:向中间对折,折出口袋,压平。

第三步:底边向上翻折,将角向后翻折。

第五步:两边向后翻折。

第六步:折好后压平。

第七步:两边向外翻折。

第六步:上边向后翻折。

第七步:画上眼睛和嘴巴就完成啦。

书签用作题写书名的,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的,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及标记阅读到什么地方,记录阅读进度而夹在书里的小薄片儿,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又衍生出电子书签等,以记录阅读进度和心得。

折纸又称“工艺折纸”,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在大部分的折纸比赛中,多数要求参赛者以一张无捐伤的完整正方形纸张折出作品。

折纸发源于中国,日本发展。折纸漫漫发展成不只是儿童的玩具。也是一种有益身的心、开发智力和思维的活动。近日,有位艺术家又晒岀精美的动物“纸雕塑”,动物的神态更到位,颜色更丰富。

儿童通过折纸,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十指连心”,通过动手,开发了大脑,使大脑得到了开发和锻炼,使大脑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时也促进了对其他知识的学习。

1

在射手村找在NPC亚华接任务

2

亚华会让华你去找回你三本冒险三古书,书接着会给出三着个提示

3

冒险古书(上)的提示:在开往天空的往船上,一定是要定开往天空的船,到密林的船上是找不到的。打不到,就下线

等下一班船再上去打

4

冒险古书(中)的提示:就的是法师是转职的地方,没地看到箱子看和和多多换线找,能找到的

5

冒险古书(下)的提示:去玩具城打小幽灵,在时间之路2或时间之路3里面

6

都完成后交给玩具城,玩具塔具入口的士官(NPC的名字是

士官

提甘),找他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得到经验5000

7

完成1阶段的任务后再双击士官会给你第二阶段的任务

8

士官交给你一个荣誉勋章

9

再把荣誉勋章拿回拿射手村给NPC亚华就行了,整个任务才算完成才。得到一个长老斯坦之长帽,还有经验

杨琳,1961年9月生,甘肃临夏市人。1982年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兼任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汉语语汇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民俗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训诂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字学会理事。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杨琳 出生地 :甘肃临夏市 出生日期 :1961年9月 职业 :教师 毕业院校 :西北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 :为辞汇学、训诂学、文献学 人物经历,研究方向,主要贡献,著作,论文,文献研究,文化研究,获奖记录, 人物经历 1982年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8年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史硕士研究生毕业。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兼任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汉语语汇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民俗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训诂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字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辞汇学、训诂学、文献学、文字学、文化语言学、民俗学等。 主要贡献 出版学术著作8部,发表论文240多篇。 著作 1 新型古代汉语(副主编) 巴蜀书社1993 2 语言与文化探幽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 汉语辞汇与华夏文化 语文出版社1996 4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5 小尔雅今注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6 古典文献及其利用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4;第2版,2010;第3版,2014 7 天津民俗(主编) 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8 重阳 北京:三联书店2009 9 训诂方法新探 商务印书馆2011 10古代汉语(与董志翘共同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第2版,2014 11汉字形义与文化 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论文 一 语言文字研究 1风马牛不相及又一解 语文学习1987:2 2 《说抱薪救火》商榷中国语文天地1987:5 3 “昭假”新解四川大学学报1988:4 4 论“唯S是(之)P”句型烟台大学学报1989:1 5 释“取与”“负”“论”中国语文天地1989:4 6 “其”字的一种特殊用法 古汉语研究1989:3 7 也谈人称代词“其”中国语文1990:1 8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的释义问题烟台大学学报1990:1 9 马王堆汉墓帛书重文号释例 文献1990:3 10 “疑问词及指示代词+其”释例烟台大学学报1991:1 11 论“V于(乎)O”结构烟台大学学报1992:2 12 古书的国语今读问题 语文建设通讯(香港)36期(19926) 13 古汉语词语杂考古汉语研究1993:3 14 汉语系词研究评议烟台大学学报1993:4 15五笔号码检字法图书馆学研究1994:4 16汉语拼音文字方案中国人文科学(韩国)13辑(199412) 17 成语另解二则 辞书研究1994:6 18 东州考 文献1995:2 19 建立统一的古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大可不必中国语文1996:1 20 汉语辞汇复音化新探烟台大学学报1995:4 21 成语正义二则 古汉语研究1995:4 22 《汉语大词典》中存在的问题 清华学报(台湾)1995:2 23 万物何以称为“东西” 文史知识1997:7 24 辞汇规范应以从众和需要为根本原则 语文建设1997:5 25 论闻一多的《诗经》研究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辑(19987) 26 《金瓶梅》词语拾诂烟台大学学报1997:4 27 何为“垂天之云”?学语文1998:5 28 古汉语词语辨析三则 古籍研究1999:1 29 解释古籍须多方斟酌 古汉语研究1999:3 30 “画饼充饥”如何画?学语文1999:6 31 论训诂学的学术原则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2辑(20001) 32伍子胥事迹的新发现社会科学战线2000:4 33 “杜撰”语源考 古汉语研究2000:3 34 “子”为尊美之称探源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3辑(200010) 35 “解手”与“胡豆”释名辞书研究2001:1 36 “二百五”与“不管三七二十一” 寻根2001:1 37 《语文学论集》阅读札记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4辑(20013) 38 《小尔雅》异文研究 文字学论丛第1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8 39 《小尔雅》文字讹误辩正语言研究2002:1 40 《小尔雅》疑难义训溯源烟台大学学报2002:2 41 箭靶中心何以称“鹄”?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1 42 何为“偏讳”?烟台大学学报2003:3 43 论词例求证法语言研究2003:4 44 《汉语大词典》词义溯源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6辑,巴蜀书社200311 45 从《说文》看《小尔雅》之本字 说文学研究第1辑,湖北:崇文书局20041 46《小尔雅》研究史纲清华学报(台湾)新33卷第1期,20044 47《说文》辨证五则中国文字研究第五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11 48“亚父”为古代楚方言称谓说刘叔新先生七十华诞纪念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12 49 释化 汉字研究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56 50 谈义源研究的价值南开语言学刊2005:1 51 论语境求义法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八辑,巴蜀书社200512 52 论对文求义法长江学术2006:2 53 论异文求义法语言研究2006:3 54 龟鸭王八语源考中国文化研究2006:2 55《说文通训定声》评议 说文学研究第2辑,湖北:崇文书局20066 56 煤的词义演变与古代民俗文化学刊2006:2 57 枢之本义考汉语史学报第六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2 58 《说文》小札中国文字学报第1辑,商务印书馆200612 59 论文化求义法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十辑,巴蜀书社20079 60“胡”的胡须义的由来及出现时代 南开语言学刊2007:2 61临夏话中叠音词的音变现象 金秋集——刘叔新先生南开执教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62 论因声求义法长江学术2008:3 63 汉语词源求证举例 民族语文2008:5 64“亚父”即“阿父”说——兼论词头 文字学论丛第四辑,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 “阿”的出现时代 65论因形求义法中国文字研究第十辑,大象出版社2008 66训诂方法的现代拓展:异语求义法 南开语言学刊2008:2 67《〈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译注》献疑汉语史学报第八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9 68析疑解惑求真务实——评《古诗文词义训释十四讲》文化学刊2009:6 69《史记》疑难词语解诂 古汉语研究2009:4 70词例求义法新论——兼谈相因生义说的问题 南开语言学刊2009:2 71论名字求义法励耘学刊2010:1 72论方言求义法燕赵学术2010春之卷 73《汉语大词典》光碟版与纸质版的区别 辞书研究2010:4 73古汉语外来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南开语言学刊2010:1 74“黄花闺女”与“露马脚”探源 民族艺术2010:4 75说“文”红树林(中学生版)2010:12 76说“年” 红树林(中学生版)2011:1-2 77论连文求义法长江学术2011:1 78说“天” 红树林(中学生版)2011:4

79说“案” 红树林(中学生版)2011:5

80论连文求义法 长江学术2011:1

81古代诗文中“车轴”的喻义, 古典文学知识2011:6

82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索隐 汉语史学报第11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2

83为什么说“黄花菜都凉了” 咬文嚼字2012:3

84物品称“东西”探源 长江学术2012:3

85“也”有女阴义 寻根2012:3

86赤条条、光棍、吊儿郎当、二郎腿、吊膀子考源 励耘学刊2012:1

87释“字”“船”“盛” 中国文字学报第4辑,商务印书馆2012

88辞汇生动化及其理论价值——以“抬杠”“敲竹杠”等词为例 南开语言学刊2012:1

89论文例求义法 香港浸会大学:人文中国学报第18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90”棒“与”老板“考源 南开语言学刊2012:2 91谐声字以谐韵为原则说 中国文字研究第1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92“结裹”与“结果”的源流及纠葛 语言研究2013:1 93汉语新词语的规范问题 华夏文化论坛第9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13 94俗语词研究概说 文化学刊2013:5 95“烧包”考源 励耘学刊2013:1 96俗语词的流变规律 文化学刊2013:6 97“吹牛皮”“拍马屁”考源 南开语言学刊2013:2 98“骨董”考源 长江学术2014:1 99“华佗”之名来自外语吗?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4:1 100“调包、捣包、捣鬼、日鬼”等词考源 励耘语言学刊2014:1 101中古辞汇研究的坐标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212 102《兰亭集序》:“怏然自足”还是“快然自足”? 古典文学知识2014:4 103文化语言学论纲 文化学刊2014:5 104二百五与二五眼考源 南开语言学刊2014:1 105“张致”与“失张失致”考源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8辑,巴蜀书社2014 106“皮草”与“布草”考源 澳门语言学刊2014:1 107“草”之雌性义考源 燕赵学术2014年秋之卷 108《汉语复音词研究新探》序 天津古籍出版社2014 109“野狐禅”非佛源考 文学与文化2015:1 110发昏章第十一·不管三七二十一考源 文化学刊2015:6 111“扒灰”考源 文化学刊2015:7 112“马百六”与“拉皮条”考源 文化学刊2015:8 113“之乎者也”没有迷 文学与文化2015:2 114“猫腻”考源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9辑,巴蜀书社2015 115“毛病”考源 文化学刊2015:9 116上当·卖当·打当考源 文化学刊2015:11 117方言词“尕”“玍”的由来 南开语言学刊2015:1 118论相邻引申 古汉语研究2015:4 119“抬杠”与“顶缸”考源 文化学刊2015:12 120楚简《老子》男阴之“鸟”考释 中国文字研究第22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 121“侃大山”“摆龙门阵”考源 历史语言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15 122半吊子·三脚猫考源 文化学刊2016:2 123“赧郎”新解 古典文学知识2016:2 124“露马脚”考源 文化学刊2016:3 125辞汇生动化与俗语词的理据考索 辞汇学理论与套用(八),商务印书馆2016 126拖油瓶考源寻根2016:2 127“装蒜”“一 债”考源 文化学刊2016:4 128《金瓶梅词话》中的三种“语言指纹”中国典籍与文化2016:2 129“盂兰盆”考源文化学刊2016:6 130“吃醋”考源励耘语言学刊2016:1 131倒霉·倒灶·刷子考源汉语历史语言学的传承与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132俗语词“停烛·停灯”考源南开语言学刊2016:1 133“顶呱呱·呱呱叫”考源长江学术2016:3 134“铜斗、泼天、泼天閧、拨天关、泼家私”考释文献语言学第3辑,中华书局2016 135察只子·变复·偶语解证文化学刊2016:10 136悬橙·捉出·悬米·嬴胜辨正文化学刊2016:11 137“动弹”“动换”考源向熹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16 138《说文》段注辨证七则宏德学刊第5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 139“跳槽”考源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6年秋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文献研究 1冯延巳还是冯延己 文献1989:4 2 《平水韵》的得名及成书时间考 文献1993:4 3 《东皇太一》与《东君》当为一篇考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7:4 4 《登徒子好色赋》的语文学证伪 文献1998:4 5 古代文献辨析二则 古籍研究2000:1 6 典籍书名及作者辨误 古籍研究2001:4 7 《小尔雅》考实 文史2002年2辑,总第59辑 8 胡世琦及其《小尔雅义证》考述 文献2003:2 9 典籍辨误五则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2 10数位化古典文献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4 11道藏纂修简史 世界宗教文化2004:3 12两篇古代韵文的解读文学与文化第5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12 13《大唐类要》失传了吗?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1 14评《四库大辞典》的优点和缺点 辞书研究2005:1 16莫栻《小尔雅广注》考评 古籍研究2005卷上,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6 17从五杂组诗到杂俎文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4 18《举秀才》民谣的复原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1 19文献字形讹误的判定原则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1 20大陆古籍数位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届中国古籍数位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 21理想电子古籍的标准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4 22天下第一奇联之我见 寻根2010:1 23“黄河远上”与“黄沙直上”的是非 古典文学知识2010:6 24敦煌文献《春联》校释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1 25《大唐新定吉凶书仪·节候赏物第二》校证 敦煌研究2011:1 26古人名字辨正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3

27”金学“基础有待夯实——以《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校释为例 文学与文化2012:4 28藏书于山的传统与《史记》的藏之名山 文学与文化2014:1 29《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的两点疑惑 古典文学知识2015:2 30新发现的一册“永乐大典”述略 寻根2015:3 31《新刻增校切用正音乡谈杂字大全》考述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5:4 文化研究 1 “云雨”与原始生殖观 社会科学战线1991:1 2 龟由贵反贱的民俗心理民间文学论坛1992:1 3 仓颉的传说及索隐 民间文学论坛1993:1 4 履迹生子观念的解析东方丛刊1993:1 5 巫山神女原型新探 文艺研究1993:4 6 四方神名及风名与古人的四方观念中国民间文化1993:4 7 食色关系论 东方丛刊1993:4 8 耽耳习俗与猪神崇拜东方丛刊1994:1 9 《释名》“雨,羽也”的民俗内涵 民间文学论坛1994:4 10中国古代雕刻作品析疑二则 社会科学战线1995:5 11韩国采风当代韩国1995:4 12韩国印象记人民日报(海外版)19951027第8版 13韩国教育观感当代韩国1996:2 14 清明节考源 寻根1996:2 15 左右尊卑文化现象的研究中国文化研究1996:2 16 《诗经》中马的比兴意蕴探析 第二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语文出版社1996 17 冥钱考 文献1997:3 18 漫话冥钱 世界宗教文化97年夏季号 19 中秋节的起源 寻根1997:4 20 社神的源流 文献1998:1 21 古代社主的类型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3 22 诗歌赏析应关注民俗 文史知识1998:4 23 话说重阳糕 文史知识1998:11 24 七夕节的起源 学术集林第15卷( 1999) 25 《诗经》文化阐释中的泡沫现象东方丛刊1999:2 26 务实与创新的结晶(与叶明合作)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7:2 27 社之功用考述 文献1999:4—2000:1连载 28 古代袜子考述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3 29 社神与树林之关系考述 民族艺术1999:3 30 “数九”应从何日数起? 民俗研究1999;3 31 春联起源考 文博1999:6 32 爆竹二题 寻根1999:6 33马王堆帛画《社神护魂图》阐释 考古与文物2000:2 34 斗神的祭祀及演变 民族艺术2000;2 35 高丽松扇非摺叠扇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4 36 唐诗的民俗学解读 古典文学知识2001:2 37《山海经》“浴日”“浴月”神话的文化底蕴 民族艺术2002:3 38 漫说中国古代扇子 寻根2002:4 39 神话研究绝非神话新编——评何新《龙:神话与真相》,2002海峡两岸民间文学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台湾200312 40中国古代袒露礼俗研究 民族艺术2004:3 41驱鬼的桃板 世界宗教文化2004:1 42中国是世界上最先使用贺年卡的国家 文博2004:5 43论古代社会的袒露礼俗中国文化研究2005:1 44天津民俗文化寻根 寻根2006:4 45扫帚的俗信及膜拜 民族艺术2006:3 46扫帚的起源及礼俗 文化学刊2006:1 47对中医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文化学刊2006:2 48中国古代的扇子文化学刊2007:1 49长寿面与寿星崇拜 寻根2007:6 50西安发现的“儿童玩具”不是“磨喝乐” 考古与文物2007年增刊 51重阳节应列为法定节日文化学刊2008:1 52剪纸艺术“扫晴娘”的源流 民族艺术2008:2 53为民俗语言学开疆拓土 理论界2008:7 54“二月二”风俗谈 寻根2009:1 55古代生日礼俗的沿革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11辑(2009) 56中国古代的冥寿礼俗文学与文化第9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57化生与摩侯罗的源流中国历史文物2009:2 58张大帝信仰的源起与流变 民族艺术2009:3 59宗教信仰与环境保护 The Journal Performative Humanities,Vol40 No1,2010,Hanyang University,Seoul 60战国楚墓神秘脚印的文化蕴涵 寻根2011:1

61金瓶梅民俗摭谈 文学与文化2012:1

62“落帽”龙山今何在 文史知识2012:5 63“落帽”龙山今何在 文史知识2012:5 64丹书铁券的左右问题 古典文学知识2013:2 65寿图源流 寻根2013:3 66姚黄魏紫各千秋 文化学刊2013:4 67亥为吉日文化之谜的破解 青海社会科学2013:5 68临夏砖雕 寻根2013:6 69中国古代的扫帚星信仰 [日]石冢晴通编:敦煌学·日本学续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70文史札记三则 文化学刊2014:1 71论先秦一车驾三马之制 考古2014:5 72兵器殳的历史演变 南方文物2014:4 73勺形司南未可轻易否定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3 获奖记录 杨琳 曾获中宣部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首届学术著作奖二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奖励。

qwedgj黄帝时代,史事渺远不可求,说踢毽为黄帝所作,是把黄帝当作垛子,即把一切发明创造的功绩都归之于黄帝一人的结果,并不可靠。说起于战国之时,或许有些根据,但因踢毽子乃细物中之细物,要找到确凿的起源时间的证据,几乎不可能,故姑以前人成说为据,断为起于战国好了。虽然这仍属于传统中的史影,但唐代以前的鞠“用毛纠结为之”(《初学记》),与毽羽类同,且也是“抛足之戏具”,所以鞠与毽还的确有点血缘关系。据文物家考证,汉代画像砖上已有踢毽者的形象,照此推断,踢毽子最晚也起源于两千年前的汉代。到了南北朝,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巧妙地踢毽子了。唐代释道宣《高僧传》记载:“沙门慧光年立十二,在天街井栏上,反踢蹀,一连五百,众人喧竞异而观之。佛陀因见怪曰:此小儿世戏有工。”(卷二《习禅·魏嵩岳少林寺天竺僧佛陀传》)蹀就是毽子,反踢就是用脚外侧踢,也叫“拐”,反踢五百下,可见脚上功夫。踢毽子甚至影响了少林寺武功,少林寺僧曾把踢毽子作为一项练武的辅助功。

唐宋时,踢毽子更加风行,技巧也更高超。《事物纪原》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鞬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可知此时踢毽子有边跑边踢之法,且不光用脚踢,还用膝、腹、头耍弄毽子,“耸膝”、“突肚”、“佛顶珠”即是。宋代,由于踢毽子的人多,还产生了以卖毽子为生的小商业。南宋词人周密写的笔记《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条,列举了首都临安城(杭州)里经营各种玩具的小商业,如风筝、粘竿、毽子、鹁鸽铃、象棋、弹弓等等,并指明:“每一事率数十人,各专藉以为衣食之地。”

明清时代,踢毽子更为普及,技艺也大为长进。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述北京民间踢毽子:“都门有专艺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亦博戏中之绝技矣。”《通俗编》“踢毽”条说:“今京市为此戏最工,顶额口鼻,肩背腹膺,皆可代足,一人能兼应数敌,自弄,则鞬子终日绕身不堕。”由于踢毽子趣味盎然,观之赏心悦目,故成为艺术家,尤其是民间艺术家的创作题材。花瓶上出现了匠人们绘的踢毽图,画家也把踢毽子的场面画下来,清代风俗画集《北京民间风俗百图》里的踢毽图,就是现存的一幅。

踢毽子既有趣,运动量又可大可小,故踢毽者男女老少都有。尤其清代妇女踢毽子更为引人注目。一首北京竹枝词唱道:“青泉万迭雉朝飞,闲蹴鸾靴趁短衣。忘却玉弓相笑倦,攒花日夕未曾归。”(《清代北京竹枝词》)当时女孩们爱玩名曰“攒花”,即“数人更翻踢之”的踢毽游戏,为了玩得痛快,她们脱掉裙裳,身着短衣,她们踢着,笑着,常常日落不归。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崧作了一阕《沁园春》,咏闺人踢毽子,词云:“娇困腾腾,深院清清,百无一为。向花冠尾畔,翦他翠羽;养娘箧底,检出朱提。裹用绡轻,制同 转,簸尽墙阴一线儿。盈盈态,讶妙逾蹴鞠,巧甚弹棋。鞋帮只一些些,况滑腻纤松不自持。为频夸狷捷,立依金井,惯矜波悄,碍怕花枝。忽忆春郊,回头昨日,扶上栏杆剔鬓丝。垂杨外,有儿郎此伎,真惹人思。”(见陈乃乾辑《清名家词》)我们好像看到一位清代女郎在清幽的深院里踢毽子的盈盈姿态,那精心制成的毽子上下翻舞,变化多端,简直比踢球还巧妙,比弹棋更有趣味。

清朝光绪皇帝的瑾妃非常喜欢踢毽子,她的侄子唐海α回忆瑾妃踢毽子的情景:午休后,“吃完加餐,喝完茶,瑾妃亲自带我们到御花园里走走,但更多的时间是在前殿踢毽子玩。踢毽时瑾妃要把大衣襟的下摆拉起来塞到腰搭上,和我赛着踢,对着踢。当她自己踢时,越踢越带劲,有时把毽子踢到前殿挂匾后边,这时宫女便传来小太监用竹杆弄下毽子再接着踢。姑母踢毽子的姿势很好看,前踢、后踢、左踢、右踢,雪白的鸡毛毽子,在姑母脚下来回旋转。太监和宫女们在旁边喝采叫好,‘瑾主妃踢得妙!’就这样,一直踢到进晚膳才算罢休”(《文史资料选编》第十八辑,政协北京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第177页)。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城乡有踢毽子的风俗,以至成为年节“岁时”活动。如清代北京人踢毽子多在秋冬之季,以此为“天寒时消遣之一法”。《燕京岁时记》上说踢毽子“足以活血御寒”。《帝京岁时纪胜》里有一首童谣:“杨柳青,放空钟。杨柳活,抽陀罗。杨柳发,打尜尜。杨柳死,踢毽子。”清·前因居士《日下新讴》里有一首诗:“杨柳抽青复陨黄,儿童镇日聚如狂。空钟放罢寒冬近,又见围喧踢毽场。”每当杨柳凋零,天气寒冷的时候,踢毽子就热闹起来了。塞外承德更有“踢毽之乡”的美誉,旧时,几乎家家有毽,人人会踢。一到新年,人们结伴成群,上街踢毽,一时彩蝶纷飞,似闻春讯。清代广州正月十五有踢毽子会,清初文学家屈大均写的《广东新语》记载,每逢元宵节,“昼则踢五仙观,有大小,其踢大者市井人,踢小者豪贵子”(《广东新语》卷九,《事语·广州时序》)。热闹的踢毽子活动,使元宵佳节锦上添花。

虽然踢毽子在历史上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但由于它有益健康而又有趣,更重要的是它根植于民间,所以获得了很强的生命力,千年不衰,至今仍然是人们喜欢的一种体育游戏。

回答者:东南亚游民 - 魔法师 五级 4-25 21:19

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游戏,被人们誉为“生命的蝴蝶”。在古代,它是所谓“杂伎”、“杂戏”、“博戏”、“百戏”的一种。毽子,在古籍里又写作鞬、子、蹀。清人翟灏《通俗编》卷三十一“鞬子”条载:“《吴氏字汇补》:‘毽,抛足之戏具也。’”毽子分毽铊和毽羽两部分,毽铊多用圆形的铅、锡、铁片或铜钱制成,毽羽多用翎毛。《燕京岁时记》上说:“毽儿者,垫以皮钱,衬以铜钱,束以雕翎,缚以皮带。”毽子的踢法甚多,阮葵生《茶余客话》“踢毽”条说: “其中套数家门,凡百十种。”据说清朝光绪年间,承德有一个百岁老进士,能踢出喜鹊登枝、金龙探爪、狮子滚绣球等一百零八种花式。

踢毽子的历史很悠久,但究竟始于何时,并无确切记载。古代的名物考据家认为踢毽子源于蹴鞠,如宋人高承《事物纪原》称踢毽子为“蹴鞠之遗事也”。而“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之时”(《史记·苏秦列传》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如此说来,踢毽子的历史就要追溯到战国以至遥远的黄帝时代了。黄帝时代,史事渺远不可求,说踢毽为黄帝所作,是把黄帝当作垛子,即把一切发明创造的功绩都归之于黄帝一人的结果,并不可靠。说起于战国之时,或许有些根据,但因踢毽子乃细物中之细物,要找到确凿的起源时间的证据,几乎不可能,故姑以前人成说为据,断为起于战国好了。虽然这仍属于传统中的史影,但唐代以前的鞠“用毛纠结为之”(《初学记》),与毽羽类同,且也是“抛足之戏具”,所以鞠与毽还的确有点血缘关系。据文物家考证,汉代画像砖上已有踢毽者的形象,照此推断,踢毽子最晚也起源于两千年前的汉代。到了南北朝,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巧妙地踢毽子了。唐代释道宣《高僧传》记载:“沙门慧光年立十二,在天街井栏上,反踢蹀,一连五百,众人喧竞异而观之。佛陀因见怪曰:此小儿世戏有工。”(卷二《习禅·魏嵩岳少林寺天竺僧佛陀传》)蹀就是毽子,反踢就是用脚外侧踢,也叫“拐”,反踢五百下,可见脚上功夫。踢毽子甚至影响了少林寺武功,少林寺僧曾把踢毽子作为一项练武的辅助功。

唐宋时,踢毽子更加风行,技巧也更高超。《事物纪原》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鞬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可知此时踢毽子有边跑边踢之法,且不光用脚踢,还用膝、腹、头耍弄毽子,“耸膝”、“突肚”、“佛顶珠”即是。宋代,由于踢毽子的人多,还产生了以卖毽子为生的小商业。南宋词人周密写的笔记《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条,列举了首都临安城(杭州)里经营各种玩具的小商业,如风筝、粘竿、毽子、鹁鸽铃、象棋、弹弓等等,并指明:“每一事率数十人,各专藉以为衣食之地。”

明清时代,踢毽子更为普及,技艺也大为长进。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述北京民间踢毽子:“都门有专艺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亦博戏中之绝技矣。”《通俗编》“踢毽”条说:“今京市为此戏最工,顶额口鼻,肩背腹膺,皆可代足,一人能兼应数敌,自弄,则鞬子终日绕身不堕。”由于踢毽子趣味盎然,观之赏心悦目,故成为艺术家,尤其是民间艺术家的创作题材。花瓶上出现了匠人们绘的踢毽图,画家也把踢毽子的场面画下来,清代风俗画集《北京民间风俗百图》里的踢毽图,就是现存的一幅。

踢毽子既有趣,运动量又可大可小,故踢毽者男女老少都有。尤其清代妇女踢毽子更为引人注目。一首北京竹枝词唱道:“青泉万迭雉朝飞,闲蹴鸾靴趁短衣。忘却玉弓相笑倦,攒花日夕未曾归。”(《清代北京竹枝词》)当时女孩们爱玩名曰“攒花”,即“数人更翻踢之”的踢毽游戏,为了玩得痛快,她们脱掉裙裳,身着短衣,她们踢着,笑着,常常日落不归。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崧作了一阕《沁园春》,咏闺人踢毽子,词云:“娇困腾腾,深院清清,百无一为。向花冠尾畔,翦他翠羽;养娘箧底,检出朱提。裹用绡轻,制同转,簸尽墙阴一线儿。盈盈态,讶妙逾蹴鞠,巧甚弹棋。鞋帮只一些些,况滑腻纤松不自持。为频夸狷捷,立依金井,惯矜波悄,碍怕花枝。忽忆春郊,回头昨日,扶上栏杆剔鬓丝。垂杨外,有儿郎此伎,真惹人思。”(见陈乃乾辑《清名家词》)我们好像看到一位清代女郎在清幽的深院里踢毽子的盈盈姿态,那精心制成的毽子上下翻舞,变化多端,简直比踢球还巧妙,比弹棋更有趣味。

清朝光绪皇帝的瑾妃非常喜欢踢毽子,她的侄子唐海α回忆瑾妃踢毽子的情景:午休后,“吃完加餐,喝完茶,瑾妃亲自带我们到御花园里走走,但更多的时间是在前殿踢毽子玩。踢毽时瑾妃要把大衣襟的下摆拉起来塞到腰搭上,和我赛着踢,对着踢。当她自己踢时,越踢越带劲,有时把毽子踢到前殿挂匾后边,这时宫女便传来小太监用竹杆弄下毽子再接着踢。姑母踢毽子的姿势很好看,前踢、后踢、左踢、右踢,雪白的鸡毛毽子,在姑母脚下来回旋转。太监和宫女们在旁边喝采叫好,‘瑾主妃踢得妙!’就这样,一直踢到进晚膳才算罢休”(《文史资料选编》第十八辑,政协北京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第177页)。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城乡有踢毽子的风俗,以至成为年节“岁时”活动。如清代北京人踢毽子多在秋冬之季,以此为“天寒时消遣之一法”。《燕京岁时记》上说踢毽子“足以活血御寒”。《帝京岁时纪胜》里有一首童谣:“杨柳青,放空钟。杨柳活,抽陀罗。杨柳发,打尜尜。杨柳死,踢毽子。”清·前因居士《日下新讴》里有一首诗:“杨柳抽青复陨黄,儿童镇日聚如狂。空钟放罢寒冬近,又见围喧踢毽场。”每当杨柳凋零,天气寒冷的时候,踢毽子就热闹起来了。塞外承德更有“踢毽之乡”的美誉,旧时,几乎家家有毽,人人会踢。一到新年,人们结伴成群,上街踢毽,一时彩蝶纷飞,似闻春讯。清代广州正月十五有踢毽子会,清初文学家屈大均写的《广东新语》记载,每逢元宵节,“昼则踢五仙观,有大小,其踢大者市井人,踢小者豪贵子”(《广东新语》卷九,《事语·广州时序》)。热闹的踢毽子活动,使元宵佳节锦上添花。

虽然踢毽子在历史上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但由于它有益健康而又有趣,更重要的是它根植于民间,所以获得了很强的生命力,千年不衰,至今仍然是人们喜欢的一种体育游戏。

回答者:玲玲o - 助理 二级 4-25 21:32

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游戏,被人们誉为“生命的蝴蝶”。在古代,它是所谓“杂伎”、“杂戏”、“博戏”、“百戏”的一种。毽子,在古籍里又写作鞬、子、蹀。清人翟灏《通俗编》卷三十一“鞬子”条载:“《吴氏字汇补》:‘毽,抛足之戏具也。’”毽子分毽铊和毽羽两部分,毽铊多用圆形的铅、锡、铁片或铜钱制成,毽羽多用翎毛。《燕京岁时记》上说:“毽儿者,垫以皮钱,衬以铜钱,束以雕翎,缚以皮带。”毽子的踢法甚多,阮葵生《茶余客话》“踢毽”条说:“其中套数家门,凡百十种。”据说清朝光绪年间,承德有一个百岁老进士,能踢出喜鹊登枝、金龙探爪、狮子滚绣球等一百零八种花式。

踢毽子的历史很悠久,但究竟始于何时,并无确切记载。古代的名物考据家认为踢毽子源于蹴鞠,如宋人高承《事物纪原》称踢毽子为“蹴鞠之遗事也”。而“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之时”(《史记·苏秦列传》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如此说来,踢毽子的历史就要追溯到战国以至遥远的黄帝时代了。黄帝时代,史事渺远不可求,说踢毽为黄帝所作,是把黄帝当作垛子,即把一切发明创造的功绩都归之于黄帝一人的结果,并不可靠。说起于战国之时,或许有些根据,但因踢毽子乃细物中之细物,要找到确凿的起源时间的证据,几乎不可能,故姑以前人成说为据,断为起于战国好了。虽然这仍属于传统中的史影,但唐代以前的鞠“用毛纠结为之”(《初学记》),与毽羽类同,且也是“抛足之戏具”,所以鞠与毽还的确有点血缘关系。据文物家考证,汉代画像砖上已有踢毽者的形象,照此推断,踢毽子最晚也起源于两千年前的汉代。到了南北朝,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巧妙地踢毽子了。唐代释道宣《高僧传》记载:“沙门慧光年立十二,在天街井栏上,反踢蹀,一连五百,众人喧竞异而观之。佛陀因见怪曰:此小儿世戏有工。”(卷二《习禅·魏嵩岳少林寺天竺僧佛陀传》)蹀就是毽子,反踢就是用脚外侧踢,也叫“拐”,反踢五百下,可见脚上功夫。踢毽子甚至影响了少林寺武功,少林寺僧曾把踢毽子作为一项练武的辅助功。

唐宋时,踢毽子更加风行,技巧也更高超。《事物纪原》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鞬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可知此时踢毽子有边跑边踢之法,且不光用脚踢,还用膝、腹、头耍弄毽子,“耸膝”、“突肚”、“佛顶珠”即是。宋代,由于踢毽子的人多,还产生了以卖毽子为生的小商业。南宋词人周密写的笔记《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条,列举了首都临安城(杭州)里经营各种玩具的小商业,如风筝、粘竿、毽子、鹁鸽铃、象棋、弹弓等等,并指明:“每一事率数十人,各专藉以为衣食之地。”

明清时代,踢毽子更为普及,技艺也大为长进。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述北京民间踢毽子:“都门有专艺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亦博戏中之绝技矣。”《通俗编》“踢毽”条说:“今京市为此戏最工,顶额口鼻,肩背腹膺,皆可代足,一人能兼应数敌,自弄,则鞬子终日绕身不堕。”由于踢毽子趣味盎然,观之赏心悦目,故成为艺术家,尤其是民间艺术家的创作题材。花瓶上出现了匠人们绘的踢毽图,画家也把踢毽子的场面画下来,清代风俗画集《北京民间风俗百图》里的踢毽图,就是现存的一幅。

踢毽子既有趣,运动量又可大可小,故踢毽者男女老少都有。尤其清代妇女踢毽子更为引人注目。一首北京竹枝词唱道:“青泉万迭雉朝飞,闲蹴鸾靴趁短衣。忘却玉弓相笑倦,攒花日夕未曾归。”(《清代北京竹枝词》)当时女孩们爱玩名曰“攒花”,即“数人更翻踢之”的踢毽游戏,为了玩得痛快,她们脱掉裙裳,身着短衣,她们踢着,笑着,常常日落不归。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崧作了一阕《沁园春》,咏闺人踢毽子,词云:“娇困腾腾,深院清清,百无一为。向花冠尾畔,翦他翠羽;养娘箧底,检出朱提。裹用绡轻,制同 转,簸尽墙阴一线儿。盈盈态,讶妙逾蹴鞠,巧甚弹棋。鞋帮只一些些,况滑腻纤松不自持。为频夸狷捷,立依金井,惯矜波悄,碍怕花枝。忽忆春郊,回头昨日,扶上栏杆剔鬓丝。垂杨外,有儿郎此伎,真惹人思。”(见陈乃乾辑《清名家词》)我们好像看到一位清代女郎在清幽的深院里踢毽子的盈盈姿态,那精心制成的毽子上下翻舞,变化多端,简直比踢球还巧妙,比弹棋更有趣味。

清朝光绪皇帝的瑾妃非常喜欢踢毽子,她的侄子唐海α回忆瑾妃踢毽子的情景:午休后,“吃完加餐,喝完茶,瑾妃亲自带我们到御花园里走走,但更多的时间是在前殿踢毽子玩。踢毽时瑾妃要把大衣襟的下摆拉起来塞到腰搭上,和我赛着踢,对着踢。当她自己踢时,越踢越带劲,有时把毽子踢到前殿挂匾后边,这时宫女便传来小太监用竹杆弄下毽子再接着踢。姑母踢毽子的姿势很好看,前踢、后踢、左踢、右踢,雪白的鸡毛毽子,在姑母脚下来回旋转。太监和宫女们在旁边喝采叫好,‘瑾主妃踢得妙!’就这样,一直踢到进晚膳才算罢休”(《文史资料选编》第十八辑,政协北京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第177页)。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城乡有踢毽子的风俗,以至成为年节“岁时”活动。如清代北京人踢毽子多在秋冬之季,以此为“天寒时消遣之一法”。《燕京岁时记》上说踢毽子“足以活血御寒”。《帝京岁时纪胜》里有一首童谣:“杨柳青,放空钟。杨柳活,抽陀罗。杨柳发,打尜尜。杨柳死,踢毽子。”清·前因居士《日下新讴》里有一首诗:“杨柳抽青复陨黄,儿童镇日聚如狂。空钟放罢寒冬近,又见围喧踢毽场。”每当杨柳凋零,天气寒冷的时候,踢毽子就热闹起来了。塞外承德更有“踢毽之乡”的美誉,旧时,几乎家家有毽,人人会踢。一到新年,人们结伴成群,上街踢毽,一时彩蝶纷飞,似闻春讯。清代广州正月十五有踢毽子会,清初文学家屈大均写的《广东新语》记载,每逢元宵节,“昼则踢五仙观,有大小,其踢大者市井人,踢小者豪贵子”(《广东新语》卷九,《事语·广州时序》)。热闹的踢毽子活动,使元宵佳节锦上添花。

虽然踢毽子在历史上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但由于它有益健康而又有趣,更重要的是它根植于民间,所以获得了很强的生命力,千年不衰,至今仍然是人们喜欢的一种体育游戏。

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游戏,被人们誉为“生命的蝴蝶”。在古代,它是所谓“杂伎”、“杂戏”、“博戏”、“百戏”的一种。毽子,在古籍里又写作鞬、子、蹀。清人翟灏《通俗编》卷三十一“鞬子”条载:“《吴氏字汇补》:‘毽,抛足之戏具也。’”毽子分毽铊和毽羽两部分,毽铊多用圆形的铅、锡、铁片或铜钱制成,毽羽多用翎毛。《燕京岁时记》上说:“毽儿者,垫以皮钱,衬以铜钱,束以雕翎,缚以皮带。”毽子的踢法甚多,阮葵生《茶余客话》“踢毽”条说:“其中套数家门,凡百十种。”据说清朝光绪年间,承德有一个百岁老进士,能踢出喜鹊登枝、金龙探爪、狮子滚绣球等一百零八种花式。

踢毽子的历史很悠久,但究竟始于何时,并无确切记载。古代的名物考据家认为踢毽子源于蹴鞠,如宋人高承《事物纪原》称踢毽子为“蹴鞠之遗事也”。而“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之时”(《史记·苏秦列传》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如此说来,踢毽子的历史就要追溯到战国以至遥远的黄帝时代了。黄帝时代,史事渺远不可求,说踢毽为黄帝所作,是把黄帝当作垛子,即把一切发明创造的功绩都归之于黄帝一人的结果,并不可靠。说起于战国之时,或许有些根据,但因踢毽子乃细物中之细物,要找到确凿的起源时间的证据,几乎不可能,故姑以前人成说为据,断为起于战国好了。虽然这仍属于传统中的史影,但唐代以前的鞠“用毛纠结为之”(《初学记》),与毽羽类同,且也是“抛足之戏具”,所以鞠与毽还的确有点血缘关系。据文物家考证,汉代画像砖上已有踢毽者的形象,照此推断,踢毽子最晚也起源于两千年前的汉代。到了南北朝,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巧妙地踢毽子了。唐代释道宣《高僧传》记载:“沙门慧光年立十二,在天街井栏上,反踢蹀,一连五百,众人喧竞异而观之。佛陀因见怪曰:此小儿世戏有工。”(卷二《习禅·魏嵩岳少林寺天竺僧佛陀传》)蹀就是毽子,反踢就是用脚外侧踢,也叫“拐”,反踢五百下,可见脚上功夫。踢毽子甚至影响了少林寺武功,少林寺僧曾把踢毽子作为一项练武的辅助功。

唐宋时,踢毽子更加风行,技巧也更高超。《事物纪原》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鞬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可知此时踢毽子有边跑边踢之法,且不光用脚踢,还用膝、腹、头耍弄毽子,“耸膝”、“突肚”、“佛顶珠”即是。宋代,由于踢毽子的人多,还产生了以卖毽子为生的小商业。南宋词人周密写的笔记《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条,列举了首都临安城(杭州)里经营各种玩具的小商业,如风筝、粘竿、毽子、鹁鸽铃、象棋、弹弓等等,并指明:“每一事率数十人,各专藉以为衣食之地。”

明清时代,踢毽子更为普及,技艺也大为长进。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述北京民间踢毽子:“都门有专艺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亦博戏中之绝技矣。”《通俗编》“踢毽”条说:“今京市为此戏最工,顶额口鼻,肩背腹膺,皆可代足,一人能兼应数敌,自弄,则鞬子终日绕身不堕。”由于踢毽子趣味盎然,观之赏心悦目,故成为艺术家,尤其是民间艺术家的创作题材。花瓶上出现了匠人们绘的踢毽图,画家也把踢毽子的场面画下来,清代风俗画集《北京民间风俗百图》里的踢毽图,就是现存的一幅。

踢毽子既有趣,运动量又可大可小,故踢毽者男女老少都有。尤其清代妇女踢毽子更为引人注目。一首北京竹枝词唱道:“青泉万迭雉朝飞,闲蹴鸾靴趁短衣。忘却玉弓相笑倦,攒花日夕未曾归。”(《清代北京竹枝词》)当时女孩们爱玩名曰“攒花”,即“数人更翻踢之”的踢毽游戏,为了玩得痛快,她们脱掉裙裳,身着短衣,她们踢着,笑着,常常日落不归。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崧作了一阕《沁园春》,咏闺人踢毽子,词云:“娇困腾腾,深院清清,百无一为。向花冠尾畔,翦他翠羽;养娘箧底,检出朱提。裹用绡轻,制同 转,簸尽墙阴一线儿。盈盈态,讶妙逾蹴鞠,巧甚弹棋。鞋帮只一些些,况滑腻纤松不自持。为频夸狷捷,立依金井,惯矜波悄,碍怕花枝。忽忆春郊,回头昨日,扶上栏杆剔鬓丝。垂杨外,有儿郎此伎,真惹人思。”(见陈乃乾辑《清名家词》)我们好像看到一位清代女郎在清幽的深院里踢毽子的盈盈姿态,那精心制成的毽子上下翻舞,变化多端,简直比踢球还巧妙,比弹棋更有趣味。

清朝光绪皇帝的瑾妃非常喜欢踢毽子,她的侄子唐海α回忆瑾妃踢毽子的情景:午休后,“吃完加餐,喝完茶,瑾妃亲自带我们到御花园里走走,但更多的时间是在前殿踢毽子玩。踢毽时瑾妃要把大衣襟的下摆拉起来塞到腰搭上,和我赛着踢,对着踢。当她自己踢时,越踢越带劲,有时把毽子踢到前殿挂匾后边,这时宫女便传来小太监用竹杆弄下毽子再接着踢。姑母踢毽子的姿势很好看,前踢、后踢、左踢、右踢,雪白的鸡毛毽子,在姑母脚下来回旋转。太监和宫女们在旁边喝采叫好,‘瑾主妃踢得妙!’就这样,一直踢到进晚膳才算罢休”(《文史资料选编》第十八辑,政协北京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第177页)。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城乡有踢毽子的风俗,以至成为年节“岁时”活动。如清代北京人踢毽子多在秋冬之季,以此为“天寒时消遣之一法”。《燕京岁时记》上说踢毽子“足以活血御寒”。《帝京岁时纪胜》里有一首童谣:“杨柳青,放空钟。杨柳活,抽陀罗。杨柳发,打尜尜。杨柳死,踢毽子。”清·前因居士《日下新讴》里有一首诗:“杨柳抽青复陨黄,儿童镇日聚如狂。空钟放罢寒冬近,又见围喧踢毽场。”每当杨柳凋零,天气寒冷的时候,踢毽子就热闹起来了。塞外承德更有“踢毽之乡”的美誉,旧时,几乎家家有毽,人人会踢。一到新年,人们结伴成群,上街踢毽,一时彩蝶纷飞,似闻春讯。清代广州正月十五有踢毽子会,清初文学家屈大均写的《广东新语》记载,每逢元宵节,“昼则踢五仙观,有大小,其踢大者市井人,踢小者豪贵子”(《广东新语》卷九,《事语·广州时序》)。热闹的踢毽子活动,使元宵佳节锦上添花。

虽然踢毽子在历史上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但由于它有益健康而又有趣,更重要的是它根植于民间,所以获得了很强的生命力,千年不衰,至今仍然是人们喜欢的一种体育游戏。

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游戏,被人们誉为“生命的蝴蝶”。在古代,它是所谓“杂伎”、“杂戏”、“博戏”、“百戏”的一种。毽子,在古籍里又写作鞬、子、蹀。清人翟灏《通俗编》卷三十一“鞬子”条载:“《吴氏字汇补》:‘毽,抛足之戏具也。’”毽子分毽铊和毽羽两部分,毽铊多用圆形的铅、锡、铁片或铜钱制成,毽羽多用翎毛。《燕京岁时记》上说:“毽儿者,垫以皮钱,衬以铜钱,束以雕翎,缚以皮带。”毽子的踢法甚多,阮葵生《茶余客话》“踢毽”条说:“其中套数家门,凡百十种。”据说清朝光绪年间,承德有一个百岁老进士,能踢出喜鹊登枝、金龙探爪、狮子滚绣球等一百零八种花式。

踢毽子的历史很悠久,但究竟始于何时,并无确切记载。古代的名物考据家认为踢毽子源于蹴鞠,如宋人高承《事物纪原》称踢毽子为“蹴鞠之遗事也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