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明堂简介
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明堂明堂指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位于四围之中,凡朝会及各处祭祀、庆赏等大典皆于此进行。《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人体部位名·鼻·明堂明堂为人体部位名,指鼻。以其位居面部中央,故名。《黄帝内经灵枢·五色》:“明堂者,鼻也。”人体部位名·鼻准·明堂明堂特指鼻准。为体表部位。又名准头、鼻尖、面王。是鼻前下端隆起之顶部。《东医宝鉴》卷一:“山根之下曰鼻淮。”今解剖学名鼻尖。其色泽的改变可作为脾胃病变望诊的参考。针灸经 书·明堂明堂指针灸经 书。如《明堂图》《明堂经》等。古时谓针灸模型表明腧穴的标志点·明堂明堂在古时谓针灸模型表明腧穴的标志点为明堂。《医说》:“今医家记针灸之穴,为偶人点志其处,名明堂。”将人体经脉孔 称为“明堂图”或“明堂孔 ”。经穴别名·明堂明堂为经穴别名,即上星穴。《太平圣惠方》:“明堂一穴,在鼻直上入发际一寸是穴。”上星为经穴名(ShàngxīngGV23,DU2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鬼堂(《备急千金要方》),明堂(《太平圣惠方》),神堂(《针灸聚英》)。属督脉。上即上方,星即星球,人头形圆像天,穴居头上,如星在上天,故名上星。上星穴主要用于头面、目鼻疾患等:如头风,眩晕,面浮虚,目睛痛,近视,角膜炎,视神经萎缩,鼻炎,鼻衄,鼻瘜肉,鼻痈,癫狂,痫症,疟疾,热病,头痛,目痛,鼻渊,目赤肿痛,不能远视,迎风流泪,鼻痔,多涕,头风虚肿,头屑多,热病汗不出,呕吐,烦满,目眩,鼻塞,鼻出血,前额神经痛,面赤肿,额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神经衰弱等。上星穴的别名鬼堂(《备急千金要方》),明堂(《太平圣惠方》),神堂(《针灸聚英》)。出处《针灸甲乙经》:上星一穴,在颅上,直鼻中央,入发际一寸陷者中,可容豆,督脉气所发。穴名解上即上方,星即星球,人头形圆像天,穴居头上,如星在上天,故名上星。上,指头部。
详见百科词条:明堂 [ 最后修订于2017/2/16 22:44:56 共268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胆石症为病症名。指胆道系统内结石的总称。主要包括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属祖国医学“胁痛”“黄疸”“胃脘痛”“腹痛”等范畴。胆石形成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但与胆道感染、代谢障碍、胆汁滞留等有关。
胆石症(cholelithiasis)即胆道系统(胆囊及胆管)发生了结石。胆石症是世界范围的常见病,我国也不例外,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近20余年来,随着影像学(B型超声、CT及MRI等)检查的普及,在自然人群中,胆石症的发病率达10%左右,国内尸检结果报告,胆石症的发生率为7%。随着国人的生活条件及营养状况的改善,胆石症的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尤其是胆囊结石的发生率显著增高。胆石症以女性患者多见,尤其是较肥胖的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2。
胆石症系指胆道系统内存在有结石而言,结石可发生于胆道的任何部位,如结石发生在胆囊则称为胆囊结石,发生在胆总管称为胆总管结石,发生在肝内胆管时则称为肝内胆管结石,发生于肝外胆管则称肝外胆管结石。结石也可同时或先后发生在一个患者的多个部位,少数患者其胆道内虽有结石,但可不引起症状,称之为无症状性结石。但绝大多数患有胆石者可产生症状,腹痛(胀痛或绞痛、剧痛)、恶心呕吐、畏寒、发热及黄疸是胆石症的重要症状。
一般而言,胆石发生在胆道的不同部位时,其症状并不完全相同。现按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及肝内胆管结石分别描述。胆囊结石临床表现有胆绞痛或上腹痛、恶心与呕吐、消化不良、畏寒、发热、黄疸、右上腹压痛、胆心综合征;肝外胆管结石临床表现有上腹疼痛或绞痛、寒战与高热、黄疸、上腹部压痛;肝内胆管结石临床表现有上腹部疼痛、黄疸、上腹部压痛。 由于解剖和生理上的特点,三者之间可互相演变发展。胆石主要由胆汁中的胆固醇、胆色素、钙盐等物质构成。胆石形成因素复杂,常见者为胆汁代谢及排泄异常,感染或炎症以及胆道蛔虫等。胆囊结石数量不一,大小不等,其成分以胆固醇为主,带石者半数以上可无症状,有的仅表现为消化不良或上腹不适等。但有可能引发急性胆囊炎而出现症状。胆总管及肝内胆管结石的成分,以胆红素或混合结石为主,引起的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多取决于结石对胆管阻塞的程度和有无感染存在,多数可由此引起发急性胆管炎而出现右上腹痛、寒战、高热及黄疸。
近10余年来,在胆石的治疗方面,无论是药物排石、溶石治疗、碎石治疗还是内镜下治疗等都有了迅猛的发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也已广泛开展,给广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带来了福音。
详见百科词条:胆石症 [ 最后修订于2015/6/22 17:56:39 共2097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腧穴归类名·藏俞 4 经外奇穴名·藏俞 41 藏输穴的定位 42 主治病证 5 经穴别名·藏俞 51 神道穴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所属部位 55 神道穴的定位 56 神道穴的取法 57 神道穴穴位解剖 571 层次解剖 572 穴区神经、血管 58 神道穴的功效与作用 59 神道穴主治病证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5102 灸法 511 神道穴的配伍 512 文献摘要 513 神道穴研究进展 5131 对食管的作用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藏俞 1 拼音
cáng shù
2 概述藏俞:1腧穴归类名;2经外奇穴名;3经穴别名。
3 腧穴归类名·藏俞藏俞为腧穴归类名。指五脏所属诸阴经的井、荥、输、经、合各穴。每经5穴,双侧共50穴。见《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1]
4 经外奇穴名·藏俞藏俞为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位于第五胸椎棘突高点。灸治卒病恶风、欲死不能语等[1]。
41 藏输穴的定位经外奇穴藏俞位于第五胸椎棘突高点[1]。
42 主治病证
灸经外奇穴藏俞治卒病恶风、欲死不能语等[1]。
5 经穴别名·藏俞藏俞为经穴别名,即神道[1]。出《针灸集成》。
穴位 神道 汉语拼音 Shendao 罗马拼音 Shentao 美国英译名 God's Path 各
国
代
号 中国 GV11 日本 11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0 富耶氏 IVG10 德国 LG10 英国 Gv11 美国 Go11
神道为经穴名(Shéndào GV11,DU11)[2][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脏俞(《备急千金要方》),藏俞(《针灸集成》),藏输(《针灸集成》),冲道。属督脉[2]。神即心神,道即通道,心藏神,穴在心俞旁,如同心神之通道,故名神道[2]。神道穴主要用于心神及外感疾患等:如心痛,惊悸,神经衰弱,癔病,小儿惊痫,瘈疭,心脏病,身热汗出,咳嗽气喘,风寒汗不出,疟疾,项强背痛,肋间神经痛,心悸,健忘,咳嗽,脊背强痛,怔忡,气喘,失眠,癫痫,目痛,视物不明,头痛,腰脊强痛,肩背痛,发热,中风不语,心惊,咳喘,小儿风痫,增生性脊椎炎,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51 神道穴的别名脏俞(《备急千金要方》),藏俞(《针灸集成》),藏输(《针灸集成》),冲道。
52 出处《针灸甲乙经》:神道,在第五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俯而取之。
53 穴名解神即心神,道即通道,心藏神,穴在心俞旁,如同心神之通道,故名神道[2]。
神,指精神;道为通道。意其为胸中之神气,又指道路。像其地位高显,如日如心也。神道者,胸中之神气,乃日与心之意也。谓其平齐心俞,下接灵台为心神出入之道路。心俞在椎之两侧,与心气相连,心神仗督阳之气而行,所经之道,名曰神道。气之伸者为神,行之通者为道。督脉之气,升而上通,行而直达。本穴旁平心俞,心藏神,喻此为心神通达之道路,主治恍惚、悲愁、心气不畅诸疾。《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曰:“恍惚悲愁、健忘惊悸”,因名神道。
54 所属部位胸椎[4]
55 神道穴的定位标准定位:神道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胸椎棘下凹陷中[5]。
神道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俯伏或伏卧取穴[2]。
神道穴位于背部第五、六胸椎棘突之间[6]。
神道穴在督脉的位置
神道穴在胸椎的位置
神道穴在胸椎的位置
神道穴在胸椎的位置(肌肉)
神道穴在胸椎的位置(骨骼)
56 神道穴的取法俯伏或俯卧,于后正中线,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
神道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俯伏或伏卧取穴[2]。
俯伏坐位或俯卧位,先取约与两肩胛骨下角平齐的第7胸椎棘突,再向上摸1个胸椎棘突,于其上方凹陷中取穴[7]。
57 神道穴穴位解剖神道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五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五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57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2]。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8]。
57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胸神经后支和肋间后动脉背侧支分布[8]。
布有第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五肋间动脉后支[6]。
58 神道穴的功效与作用神道穴具有宁神安心、清热平喘的功效。
神道穴有宁心安神、清热散风作用[2]。
神道穴有宁心化痰、清热熄风之功,其治症,与灵台略同。顾名思义,知其功用专在神机,而非用于气化形质之为病者也。[9]
59 神道穴主治病证神道穴主要用于心神及外感疾患等:如心痛,惊悸,神经衰弱,癔病,小儿惊痫,瘈疭,心脏病,身热汗出,咳嗽气喘,风寒汗不出,疟疾,项强背痛,肋间神经痛,心悸,健忘,咳嗽,脊背强痛,怔忡,气喘,失眠,癫痫,目痛,视物不明,头痛,腰脊强痛,肩背痛,发热,中风不语,心惊,咳喘,小儿风痫,增生性脊椎炎,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神道穴主要用于心神及外感疾患等:如心痛、惊悸、神经衰弱、癔病、小儿惊痫、瘈疭、心脏病、身热汗出、咳嗽气喘、风寒汗不出、疟疾及项强背痛、肋间神经痛等[2]。
神道穴主治心悸、健忘、咳嗽、脊背强痛[8]。
神道穴主治心痛,心悸,健忘,怔忡;咳嗽,气喘;失眠,健忘,癫痫;目痛,视物不明,头痛;腰脊强痛,肩背痛,瘛疭;发热,疟疾,中风不语[7]。
神道穴主治健忘,惊悸,咳嗽,疟疾,脊背强痛,癫痫;以及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6]。
心惊,心悸,肩背痛,咳喘,健忘,小儿风痫,增生性脊椎炎,心脏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疟疾,肋间神经痛。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一般针尖微向上斜刺05~10寸[2][8][6]。
斜刺05~1寸,局部酸胀,有时可扩散至下背或前胸部[7]。
《针灸大成》:禁针。
注意:神道穴不宜深刺,以防损伤脊髓[7]。
刺椎间腧穴有麻电感时应立即拔针或停止深刺[10]。
5102 灸法可灸[2][8][7]。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6]。
511 神道穴的配伍神道穴配心俞治癫痫[2]。
神道穴配神门、三阴交治失眠、健忘[2]。
神道穴配关元治头痛、身热、寒热往来[2]。
神道配少海,有行气清热养心的作用,主治心悸,多梦。
神道配百会、三阴交,治失眠、头晕[7]。
神道配关元,治身热头痛[7]。
神道配幽门、列缺、膏肓俞,治健忘[7]。
神道配心俞,有宁心安神的作用。治风痫[7]、神昏。
512 文献摘要《黄帝内经素问·刺热》:五椎下间主肝热。
《针灸甲乙经》:身热头痛,进退往来,神道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寒热头痛,进退往来,痃疟,恍惚悲愁,健忘惊悸,可灸七七壮至百壮止。小儿风痫,瘛疭,可灸七壮。
《针灸大成》:主伤寒发热,头痛,进退往来,痎疟,恍惚,悲愁健忘,惊悸,失欠,牙车蹉,张口不合。小儿风痫,瘛疭,可灸七壮。
513 神道穴研究进展 5131 对食管的作用通常的说法是:
经方指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的方剂,对证神效。但仲景方出自汤液经,故汤液经中的方剂也是经方。辅行诀中取汤液经中六十首方剂,故这六十首也是经方。又,中藏经中部分方剂据信也出自汤液经,故这部分方剂也属于经方。但也有说经方是定型的有效方剂。
神仙说法有二,一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人造神话里的神通广大的角色,如太乙真人之类;一是现实中掌握并利用中国传统养生术修身养性,具体一定造诣的人物,如吕洞宾之流。
房中指性生活。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肓俞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肓俞穴的定位 10 肓俞穴的取法 11 肓俞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肓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肓俞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肓俞穴的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肓俞 1 拼音
huāng shù
2 英文参考Huāngshū KI16 [中国针灸学词典]
huāngshù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K1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KI1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肓俞 汉语拼音 Huangshu 罗马拼音 Huangshu 美国英译名 Mang Locus 各
国
代
号 中国 KI16 日本 16 法
国 莫兰特氏 R16 富耶氏 R16 德国 N16 英国 K16 美国 Ki16
肓俞为经穴名[1](Huāngshù[2]KI16)。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1]。肓俞是冲脉、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1]。肓即肓膜,俞即输注,肾经之气由此输注肓膜,故名肓俞[1]。肓俞穴主治胃肠,二阴等疾患:如腹部胀满,肠鸣切痛,黄疸,泄泻,大便干燥,疝气,五淋,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疝痛,小便淋沥,月经不调,腰脊痛,现代又多用肓俞穴治疗胃痉挛,肠疝痛,习惯性便秘,肠炎,痢疾,胃痉挛,肠麻痹,尿道炎,膀胱炎,角膜炎等。
4 肓俞穴的别名肓输[3]、肓腧[3]。
5 出处《针灸甲乙经》:大肠寒中,大便干,腹中切痛,肓俞主之。
6 穴名解肓即肓膜,俞即输注,肾经之气由此输注肓膜,故名肓俞[1]。
肓,指肓膜。俞,同腧,意指腧穴。《医经精义》说:“肓俞,肓膜之要会在此也,入于肾,上络心,循喉咙,挟舌本。”本穴平脐,与足太阳之肓门前后相应。内循三焦油膜,互为传导。其所治症,多与足太阳之膏肓、胞肓等穴意同。盖本穴通于诸肓之膜,而为之俞也,因名肓俞。[3]
7 特异性肓俞为足少阴肾经与冲脉的交会穴。
8 所属部位上腹[4]
9 肓俞穴的定位标准定位:肓俞穴在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2]。
肓俞穴位于腹部,脐中旁开05寸。仰卧取穴[1]。
肓俞穴位于脐中(神阙)旁开05寸处[5]。
另说脐中旁开1寸(《针灸大成》);脐中旁开15寸(《针灸资生经》)。
肓俞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肓俞穴在上腹的位置
肓俞穴在上腹的位置(肌肉)
肓俞穴在上腹的位置(内脏)
肓俞穴在上腹的位置
10 肓俞穴的取法仰卧位,平神阙(任脉)旁开05寸处取穴。
肓俞穴位于腹部,脐中旁开05寸。仰卧取穴[1]。
仰卧位,当脐中旁开05寸处取穴[6]。
快速取穴:仰卧,肚脐旁开半横指处即是肓俞穴[7]。
11 肓俞穴穴位解剖肓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血管分布同大赫。为第十肋间神经分布处。皮肤由第九、十、十一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脐部为腹白线形成的疏松疤痕,与表面的皮肤合,形成皮褶。脐周围的浅静脉通过胸腹壁浅静脉,附脐静脉、腹壁浅静脉和腹壁上下静脉、腰静脉、肋间静脉等的属支,沟通了上下腔静脉系和门静脉系之间的吻合。腹腔内穴位相对应的器官主要是大网膜、小肠等。
11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1]。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8]。
11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10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脐周静脉网分布;深层有第10肋间神经肌支和腹壁上,下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并有腹壁下动、静脉的肌支通过[5]。
12 肓俞穴的功效与作用肓俞穴具有理气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
肓俞穴有调肠理气、温中利尿的作用。[1]
肓俞穴系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之会穴,有宽胸理气之功,主治腹痛,泄泻,便秘[3]。
13 肓俞穴主治病证肓俞穴主治胃肠,二阴等疾患:如腹部胀满,肠鸣切痛,黄疸,泄泻,大便干燥,疝气,五淋,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疝痛,小便淋沥,月经不调,腰脊痛,现代又多用肓俞穴治疗胃痉挛,肠疝痛,习惯性便秘,肠炎,痢疾,胃痉挛,肠麻痹,尿道炎,膀胱炎,角膜炎等。
肓俞穴主治胃肠、二阴等疾患。如腹部胀满、肠鸣切痛、黄疸、泄泻、大便干燥、疝气、五淋等[1]。
肓俞穴主治腹痛,腹胀,呕吐,泄泻,便秘,疝痛,小便淋沥等[5]。
肓俞穴主治呕吐,腹痛,腹胀,泄泻,便秘;月经不调;疝气;腰脊痛[6]。
肓俞穴主治腹痛、腹胀、呕吐、便秘、泄泻[8]。
现代又多用肓俞穴治疗胃痉挛、肠疝痛、习惯性便秘、肠炎、痢疾等[1]。
1 消化系统疾病:胃痉挛,肠炎,痢疾,习惯性便秘,肠麻痹;
2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道炎,膀胱炎;
3 其它:角膜炎。
14 刺灸法 141 刺法一般直刺05~10寸[1][5]。
直刺1~15寸[6][8],局部有酸胀感[6],并向下传导[6]。
注意:肓俞穴宜缓慢进针,以免伤及小肠[6]。
142 灸法可灸[1][8][6]。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5]。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艾条灸肓俞穴,每次5~15分钟,可治腹痛、便秘、腹泻、月经不调、疝气等疾病[7]。
15 肓俞穴的配伍肓俞穴配大敦、归来,有疏肝调肠,理气活络的作用,主治疝气痛,腹痛。
肓俞穴配合谷、天枢,有清阳明热,疏调肠腑作用,主治便秘,泄泻,痢疾。
肓俞配天枢、中脘、内关、足三里,治腹胀、腹痛[6]。
肓俞配大敦、隐白、三阴交,治疝气[6]。
16 特效用拇指指腹从上向下推摩肓俞穴,每次3~5分钟,可治腹痛、便秘、腹泻、月经不调、疝气等疾病[7]。
17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大肠寒中,大便干,腹中切痛。
《备急千金要方》:大腹寒疝。
《针灸聚英》:腹满响响然不便,心下有寒,目赤痛从内眦始。
《百症赋》:肓俞、横骨,泻五淋之久积。
《针灸大成》:主腹切痛,寒疝,大便燥,腹满响响然不便,心下有寒,目赤痛从内眦始。
王孟英即王士雄。王士雄(1808~1866)为清代著名医家,字孟英,浙江钱塘人,曾迁居杭州、上海。曾祖王学权精于医学。少年时家贫,当过盐行会计,边鉆研医学。对温病的证治和理论有独到见解,为我国近代较有影响的温病学家之一,对霍乱的辨证论治积累了丰富经验。著有《温热经纬》、《霍乱论》、《归砚录》。并将自己的临证医案整理成书(《王氏医案》),还参注了不少医书,如《女科辑要》、《四科简效方》等。他对于当时已传入的西方解剖、生理学等,持较开明的态度,并对一概拒绝西说而认为中西脏腑不同等论点,曾加以批驳。
详见百科词条:王孟英 [ 最后修订于2015/10/1 16:09:33 共25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目录 ):
《秘授古脉法抄本》
中医-急救仙方
中医三补 养生
中医与汉方医腹诊
中医专家谈糖尿病饮食调养(高清版)
中医主治医师考试资料
中医之钥
中医五字经
中医人沙龙民间中医绝学专号
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娄绍
中医体表疗法妙治百病(王启才)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中医体质学2008
中医入门
中医入门·秦伯未
中医入门一学就通-林政宏
中医入门必读歌诀
中医入门歌诀
中医入门谈
中医入门(高清版)
中医六方治百病(张子明)
中医典籍PDF电子书《经穴秘密》
中医内科学笔记图解
中医减肥秘传
中医十大名方+归脾汤
中医十大名方--小青龙汤-谭庆刚主编
中医十大名方--温胆汤-谭宗艾等主编
中医十大名方--逍遥散-温平康主编
中医十大名方-五苓散
中医十大名方-六味地黄丸
中医十大名方-小柴胡汤
中医十大名方-温胆汤
中医十大名方
中医十大名方_五苓散
中医十大名方妙用:血府逐瘀汤
中医升降学(寇华胜)
中医单方应用大全(黄国健)
中医原来这么有趣—胡献国编着
中医古籍医论荟萃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128遵生八笺校注-[明]高濂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35名医别录(辑校本)-[梁]陶弘景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黄帝内经素问校注(郭霭春主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89随息居饮食谱清王士雄扫描版()
中医古籍珍本提要(余瀛鳌)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一见能医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丁甘仁先生家传珍方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临症经应录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儒医心镜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医通祖方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原幼心法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吴氏医方汇编-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吴氏医方汇编1-5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孕育玄机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幼科医验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幼科惊搐门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幼科折衷秘传真本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慎五堂治验录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济世珍宝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温病辩证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王应震要诀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考证病源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脉学类编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脉理集要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薛氏济阴万金书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诊验医方歌括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诚求集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贯唯集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资生集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01脉学类编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11原幼心法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18贯唯集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20慎五堂治验录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中医临床思辨录(高清版)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一)—医家明镜(高清版)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二)—中西医结合探讨脏象(高清版)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二)—中西医证病对照问答(高清版)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二)—肾病诊疗(高清版)
中医名言大辞典
中医名言录(邓铁涛)
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
中医四大基础讲稿合订本
中医四大方证治要气血痰郁(刘山雁编著)
中医四大经典学习指导
中医四部经典之温病条辨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7版
中医基础理论名言名句诵读
中医基础理论图表解
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思考
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孙广仁主编
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版)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版)
中医基础知识
中医外感热病学史(曹东义)
中医外治法简编(理论骈文)
中医外治法集要
中医外用药治腰痛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大词典-PDF电子书下载-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大词典-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太美《字里藏医》徐文兵
中医奇异治法
中医奇方妙治真传(张俊庭)
中医如何辨证
中医学第7版
中医学习交流(第二讲小林谈阴阳)
中医学和藏医学基础理论特征的比较
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稿(人民卫生
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稿(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话(高清版)
中医学基础(上、下册)
中医学概论--陈文慧2008(2)
中医学派
中医学熟读精选(2)
中医学谚语一百条
中医学辨证概要(精华版)(1)
中医学问答·上册_杨医亚等_
中医学问答·下册_杨医亚等_
中医学问答(上册)
中医学问答(下册)
中医学(第7版)
中医实践经验录(魏长春)
中医对几种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高清版)
中医师承十元丛书—余奉仙医方经验汇编
中医微创入路解剖彩色图谱(好东西)
中医微创入路解剖彩色图谱
中医手心疗法大全
中医执业医师全科精华汇总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解析(上下)
中医护理学—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护理学—第三章经络
中医护理学—第五章诊法
中医教你:如何调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
中医教程新编
中医敲打术经络拳
中医文献学(马继兴)
中医文献学马继兴
中医方法全书
中医时间医学(繁)
中医望眼辨证图解(0303;郑德良;彩色)
中医望眼辩证图解(郑德良)
中医望诊彩色图谱彩图版
中医望诊彩色图谱(0809;本书编委会;彩色)
中医望诊测 健康
中医望诊相法--仿佛居士(1)
中医望诊相法-1991年版清晰版
中医望诊识病图谱(0606;陈家旭;彩色)
中医术语-证治要览
中医止咳糖浆功效各异
中医正骨学(岑泽波)
中医气机圆运动机理本源探讨
中医治愈奇病集成
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丛书—高血压病的中医预防保健(高清
中医治未病解读王琦扫描版
中医治法精华(邢玉瑞)
中医治疗学
中医治疗法则概论
中医流派
中医湿病证治学
中医熏洗疗法大全高树中冯学功
中医熟读背诵精选
中医理论辩(瞿岳云)
中医生理入门
中医病因病机学
中医病机论
中医病理(赖畴)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中医症治精华录
中医症证病三联诊疗
中医眼科学
中医神志病学
中医筋伤学(韦贵康)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五脏病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儿科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内科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外科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妇科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学基础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诊断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药学
中医精髓图解汤泰元1997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标幽赋(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温病条辨-04下焦篇78秋燥(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八十一难经(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01(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22(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30(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31(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32(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35(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0(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2(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4(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8(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9(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5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59(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66(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6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73(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素问37(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素问47(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素问4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素问5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合并版
中医经典必背(高清)
中医经典必背
中医经典钢笔字帖内经_全156页
中医经典钢笔字帖+内经_全156页
中医经典钢笔字帖金匮要略
中医经典钢笔字帖_内经
中医经穴秘密(中医典籍电子丛书)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中医脉法解
中医脐疗大全
中医脐疗大全·高树中
中医脾胃论白话解
中医自学百日通1
中医舌像与胃镜像对照图谱
中医芳疗
中医薪传
中医要籍重言研究:阅读中医古籍必懂的词汇
中医论证处方入门(龙野一雄)
中医证病名大辞典
中医诊断学学习记忆手册便携式
中医运气学解秘
中医面诊(高清版)
中医顽症金方—妇产科顽症金方
中医顽症金方—精神神经科顽症金方
中医食疗学_倪世美_11930348P
中药外治及外用配方实用专利精选CHM
中西医汇通派
丹溪学派(滋阴派)
人体核周天医学 王英秋
任督二脉及十二经脉图x
众方大成
医理大概约说 刘止唐
古今名医验方
古今名医验方秘方
吉林省中医验方秘方汇编 (第三辑)
周宁中医锦方第一辑
周易与中医学
周易大传今注
唐容川
孙一奎
宗筋疗法讲义
寒凉学派
山东省中医验方汇编(第一辑)
山东省中医验方汇编(第二辑)
攻邪学派
易水学派
智能医药学(郭志辰)
最全中医自学笔记
杏林集叶
温病学派
温补学派
祖传中医手抄本[失红方]
祖传九代老中医的神奇脉法
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_邢斌黄力注解
竹棠医镜(钱远铭)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经络三焦九道脉诊学(台湾 张胜利)
脾胃派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1阴阳五行学说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2病因病机学说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3脏腑经络学说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4诊法概要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5八纲与八法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6六经辨证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7卫气营血辨证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8脏腑病证常用方药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9心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0肝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1脾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2肺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3肾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4中医病案分析
著名中医张锡纯著作
诸病源候论校释·上册
诸病源候论校释·下册
诸症歌诀
走廊医生事件再次升级:兰越峰被“拟解聘”-爱爱医医周精选第23期
走近中医_唐云着
走近中医_唐云著
走近中医大家周仲瑛
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
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朱良春口述曹东义整理
走进中医
跌打秘方
重剂起沉疴古今医家大剂量用药经验集萃
重楼玉钥
重订十万金方(1958)
针灸快针治疗法则(周左宇)
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目录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心俞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心俞穴的定位 10 心俞穴的取法 11 心俞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心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心俞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心俞穴的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心俞穴研究进展 181 对心率的影响 182 对胃肠的影响 183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184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85 治疗心绞痛 186 治疗心律失常 187 治疗癫痫 188 治疗冠心病 189 改善心功能和脑循环 1810 治疗多寐症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心俞 1 拼音
xīn shù
2 英文参考Heart Shu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Xinshu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Xīnshū BL15 [中国针灸学词典]
xīnshù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1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1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穴位 心俞 汉语拼音 Xinshu 罗马拼音 Hsinshu 美国英译名 Heart Locus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15 日本 15 法
国 莫兰特氏 V15 富耶氏 V15 德国 B15 英国 B15 美国 BI15
心俞为经穴名[1](Xīnshù[2]BL15) 。出《黄帝内经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1]。心俞是心的背俞穴[1]。心即心脏,俞即输注,本穴是心气转输于后背体表的部位,故名心俞[1]。心俞穴主治咳嗽,吐血,梦遗,心痛,胸背痛,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癫狂痫,盗汗,惊悸,健忘,癫痫,癫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心绞痛,胸闷,卧不得安,失音不语,咳嗽唾血,咯血,便血,肩背痛,痈疽发背,手足心热,遗精,现又多用心俞穴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癔病胃出血,食道狭窄,背部软组织损伤等。
4 心俞穴的别名心念(《灸法残卷图》)。
5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背腧》:心俞在五焦(椎)之间。
6 穴名解心即心脏,俞即输注,本穴是心气转输于后背体表的部位,故名心俞[1]。
心,是人体血液循环的肌性器官,为人体五脏之一。《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载:“心者,生之本…其充在血脉。”又是“任”与“容”的意思。《广雅·释亲》:“所以任物谓之心。”任,是容纳负载之意,故心亦谓之“容”。《广雅·释诂》:“心,容也。” 心,神所出,《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气之君,《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气之君也。”血之帅,《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主血。”《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诸血皆属于心。”形之主,《淮南子·精神》:“心者形之主。”智之舍,《管子·心术》:“心者,智之所舍也。”心不任物,则神不出,气无君,血无帅,形无主,智无舍,而气血失调,惊狂错乱诸症作矣,责之心俞自有助益。本穴系心在背之俞穴,内应心脏,是心气转输、输注之穴。心主血,藏神,有理气和血、化痰宁心、安神之功,主治心脏疾患。[3]
7 特异性心俞是心的背俞穴。
8 所属部位背部[4]
9 心俞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心俞穴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
心俞穴位于背部第五、六胸椎棘突间旁开15寸处[5]。
心俞穴位于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心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心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心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心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心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10 心俞穴的取法俯卧位,在第五胸椎棘突下,神道(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心俞穴位于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快速取穴: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上推2个椎体,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心俞穴[6]。
11 心俞穴穴位解剖心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著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四、五、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重叠分布。该穴深部为第五肋间隙。肋间隙内的血管和神经走行的规律为:在肋间隙后部,即肋角内侧,血管、神经位于每一肋间中间,其排列次序不定;在肋角前方,肋间动、静脉和神经进入肋间内肌和最内肌之间,紧贴肋沟前行,为肋骨下缘所保护,其排列顺序自上而下是动脉、静脉和神经。所以针经肋间结构时,应注意避开肋间血管和神经,但不能伤及其胸腔内相对应的胸膜腔、肺及肝。
11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下缘→竖脊肌[1]。
11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5、第6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脉、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第5和第6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7]。
布有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桡动脉降支通过[5]。
12 心俞穴的功效与作用心俞穴具有宽胸理气,通络安神的功效。
心俞穴有宁心安神,理气调血的作用[1]。
心俞穴系心在背之俞穴,内应心脏,是心气转输、输注之穴。心主血,藏神,有理气和血、化痰宁心、安神之功,主治心脏疾患[3]。
心俞穴与督脉之神道平[3]。心藏神,为心脏之俞,其治为有关心脏近旁诸症,以及食道气道诸病,如心悸、偏瘫、狂痫、神乱、胸闷、目、健忘等[3]。
心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第5胸椎旁,与心脏内外相应,是心气输注于背部的处所,再者根据“阴病取阳”之理,故取阳经的心俞能治疗心脏病[8]。
心主血脉,主藏神,乃神明之府,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中心,故取本穴也能治疗神志病[8]。
心肺同居于上焦,故取心俞也可治疗肺脏病[8]。
13 心俞穴主治病证心俞穴主治咳嗽,吐血,梦遗,心痛,胸背痛,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癫狂痫,盗汗,惊悸,健忘,癫痫,癫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心绞痛,胸闷,卧不得安,失音不语,咳嗽唾血,咯血,便血,肩背痛,痈疽发背,手足心热,遗精,现又多用心俞穴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癔病胃出血,食道狭窄,背部软组织损伤等。
心俞穴主治癫狂、痫证、惊悸、失眠、健忘、心烦:咳嗽、吐血、梦遗、心痛、胸背痛[9]。
心俞穴主治心痛,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癫狂痫;咳嗽,吐血,盗汗[10]。
心俞穴主治惊悸,健忘,心烦,癫痫,癫狂,失眠,咳嗽,吐血;以及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心绞痛等[5]。
心俞穴主治心神及局部等疾患:如心痛、胸闷、惊悸、癫狂痫、卧不得安、失音不语、咳嗽唾血、咯血、便血、肩背痛、痈疽发背、手足心热、遗精等[1]。
现又多用心俞穴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绞痛、冠心病、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癫痫、肋间神经痛等[1]。
1 循环系统疾病: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心动过速;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失眠,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精神分裂症,癫痫,癔病
3 其它:胃出血,食道狭窄,背部软组织损伤等。
14 刺灸法 141 刺法斜刺03~05寸[5]。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针感向肋间扩散[1]。
斜刺05~08寸[7][10],局部有酸胀感[10],可沿季肋到达前胸[10]。
注意:因本穴内对应心脏,故不能深刺,以免伤及心脏[10]。
142 灸法可灸[1][7]。
少用灸法[10]。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5]。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5 心俞穴的配伍心俞配巨阙,为俞募配穴法,有行气活血的作用,主治心痛引背,冠心病,心绞痛。
心俞配神门、三阴交,有调心脾,宁心神的作用,主治健忘,失眠,惊悸,梦遗。
心俞配太渊、孔最,有清肺热理肺气的作用,主治咳嗽,咯血。
心俞配内关、太渊,治无脉症[10]。
心俞配内关、神门,治心律不齐[10]。
心俞配大陵、百会、合谷、太冲,治癫狂痫[10]。
心俞配神门、肾俞、百会、三阴交、内关,治失眠、健忘、头晕、头痛(神经衰弱)[10]。
16 特效心俞穴可缓解心惊气促、心动过速、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症状[6]。
17 文献摘要《黄帝内经素问》:热病气穴,五椎下间主肝热。
《外台秘要》:主心痛,与背相引而痛。
《针灸大成》:主呕吐不下食。
《针灸甲乙经》:寒热心痛,循循然与背相引而痛……泪出悲伤,心俞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吐逆,呕不得食,灸心俞百壮。中风心急,灸心俞百壮,当权其缓急可也。
《循经考穴编》:心家一切邪热,唇口破裂,心血不能入肝,在上妄行,在下便血。
《外台秘要》:主寒热心痛,循循然与背相引而痛。
18 心俞穴研究进展 181 对心率的影响具有双向良性调整作用,针刺心俞可使心动过缓者心率增加,心动过速者心率减慢。能提高心脏的收缩功能,增强心排血量,从而有益于心脏和整体功能的恢复。电针动物的“心俞”和“内关”观察,针后心电图T波、ST段明显改善,缺血性心电图恢复时间短,从而证实了电针心俞和内关对急性心肌缺血具有协同保护作用。
182 对胃肠的影响针后对牵拉胃肠所引起的痛反应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183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针后可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使支气管哮喘发作停止或显著减轻。
184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针刺心俞、肝俞具有明显增强红细胞受体携带或消除循环免疫复合物的作用,具有持续效应,可达24 h以上。
185 治疗心绞痛用电针心俞、内关、厥阴俞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常规针刺,得气后带电留针20 min,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结果:症状改善显效10例,好转18例,无效2例;心电图改善显效4例,好转6例,无变化20例。
186 治疗心律失常以心俞、内关腧穴注射治疗室性心律失常30例,每穴注入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 mL,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经1~3个疗程治疗。结果:显效17例,好转10例,无效3例。
187 治疗癫痫以心俞为主埋线治疗癫痫626例。经治疗后1年未发作者为痊愈,316例,占5048%;发作次数减少者222例,占3514%;无效88例,占1408%。总有效率为8562%。
188 治疗冠心病针刺心俞穴可调整冠心病人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缓解周围血管紧张性,降低心排阻力,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搏量和冠状动脉供血量,从而解除心绞痛等临床症状[1]。
温灸心俞、厥阴俞等治疗44例,对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均有不同等治420例,有较好疗效。对心电图有一定改善。
189 改善心功能和脑循环针刺心俞穴可改善心功能和脑循环[1]。
1810 治疗多寐症本文2023-08-06 03:41:5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7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