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时期的纸是什么样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明代时期的纸是什么样的?,第1张

宣纸啊宣纸是中国传统的古典书画用纸,是汉族传统造纸工艺之一,原产于安徽省宣城泾县,以府治宣城为名,故称“宣纸”。泾县附近地区也生产这种纸。 2009年9月30日,宣纸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宣纸起于唐代,历代相沿。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宣纸按加工方法分为原纸和加工纸。按纸张洇墨程度分为生宣、半熟宣和熟宣。书法和写意画用生宣,工笔画用熟宣。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历代名画记》、《新唐书》等。起于唐代,历代相传。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此外,泾县附近的宣城、太平(今黄山市黄山区)等地也生产这种纸。到宋代时期,徽州、宣纸池州、宣城等地的造纸业逐渐转移集中于泾县。当时这些地区均属宁国府(府治宣城)管辖,宣城为宣纸集散地,所以这里生产的纸以府治名被称为“宣纸”,亦有人称泾县纸。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民间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东汉造纸家蔡伦死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 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就是为了纪念孔丹,一直流传至今。宣纸据清乾隆年间重修《小岭曹氏族谱》序言云:“宋末争攘之际,烽燧四起,避乱忙忙。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由虬川迁泾,来到小岭,分从十三宅,此系山陬,田地稀少,无法耕种,因贻蔡伦术为业,以维生计”。曹大三继承了前人的造纸技术,经过实践,遂步提高,终于造出了洁白纯净的好纸,因纸的集散地多在州治宣城,故名宣纸。宣纸的闻名始于唐代,唐书画评论家张彦远所著之《历代名画记》云:“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说明唐代已把宣纸用于书画了。另据《旧唐书》记载,天宝二年(743年),江西、四川、皖南、浙东都产纸进贡,而宣城郡纸尤为精美。可见宣纸在当时已冠于各地。南唐后主李煜,曾亲自监制的“澄心堂”纸,就是宣纸中的珍品,它“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所谓“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宣纸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这是书画家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了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再加上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十九世纪在巴拿马国际纸张比赛会上获得金牌。宣纸除了题诗作画外,还是书写外交照会、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纸。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墨迹,大都用宣纸保存,依然如初。

长沙纸张批发市场 在 高桥或者下河街批发市场,那里比较多。有空你可以去看看。

印刷常用纸张

1、凸版印刷纸:简称凸版纸,产品包装形式有卷筒与平版之分。凸版纸定量为每平方米50克重至80克重。品号分为特号、一号、二号三种。特号、一号凸版纸供印刷高级书籍使用,二号凸版纸主要用于印刷一般书籍、教科书、期刊。

2、新闻纸:又称白报纸,包装形式亦有卷筒与平版之分。新闻纸定量为51克左右,主要供印刷报纸、期刊使用。

3、胶版印刷纸:简称胶版纸,定量为60—180克,有双面胶版纸和单面胶版纸之分。其中双面胶版纸70—120克使用最广。双、单面胶版纸品号都有特号、一号、二号三种。特号、一号双面胶版纸供印刷高级彩色胶印产品使用;二号双面胶版纸克供印制一般彩色印件;单面胶版纸主要用于印刷张贴的宣传画、年画。

4、铜板纸:铜板纸系在原纸上涂布一层涂料液,经超级压光制成。定量为90—250克,有双面铜版与单面铜版纸之分。品号有特号、一号、二号三种。特号铜版纸供印刷150克以上网线的精致产品使用;一号铜版纸供印刷120—150网线的产品使用;二号铜版纸可印刷120克以下网线的产品。铜版纸不耐折叠,一旦出现折痕,极难复原。

5、书皮纸:定量为80—120克,主要供书刊作封面使用。书皮纸有多种颜色,以便适应印刷各种不同封面的需要。

6、字典纸:分为一号、二号两种,定量为25—40克,主要供印刷字典,手册使用。字典纸吸湿性强,稍微受潮就会起皱。

7、拷贝纸:拷贝是英文copy的音译,意思是复写。拷贝纸主要用于印刷多联单,适合于复写、打字。由于拷贝纸呈半透明状,在书刊印刷中,主要用语装帧有画像页的护页使用。

8、板纸:定量在250克/平方米以上的纸称为板纸,或叫纸板。板纸种类很多,书刊印刷所使用的板纸,主要是用于制作精装书壳面的封面压榨纸板,和制作精装书、画册封套用的封套压榨纸板。纸板均为平版纸,封面压榨纸板厚度一般分为1(毫米)、15(毫米)、2(毫米)三种。封套压榨纸板厚度有1(毫米)、12(毫米)、14(毫米)、2(毫米)、25(毫米)、3(毫米)等六种。

本篇文章来源于 准众创意设计中心 原文链接:http://testzz017canypcom/ukiki/12575-101859aspx

印刷常用纸张

新闻纸

俗称白报纸,其特点是松软多孔,有一定的机构强度,吸收性好,能使油墨在很短时间内渗

透固着,折叠时不会粘脏,用于在高速轮转机上印刷报纸,期刊及一般书籍。新闻纸的定量为51

克/平方米,卷筒新闻纸的宽度有1572毫米、1562毫米、787毫米、781毫米四种;平版纸幅面尺

寸为787毫米w1092毫米。新闻纸印刷适应性,不透明,但白度较低,表面平滑度不同,印刷

时应使用较粗网目,日光后容易变黄发脆,不宜长期保存。

箱纸板

又名麻纸板,是比较坚固的纸箱使用的纸板,广泛用于装运书籍、百货用品、收音机、电视

机、机器零件及食品等。定量为200克/平方米,310克/平方米,420克/平方米和530克/平方米。

表面平整机械强度好。

铜板纸

又名涂料纸,是在原纸上涂布一层由碳酸钙或白陶土等与粘合剂配成的白色涂料,烘干后压

光制成的高级印刷用纸。由于细腻洁白,平滑度和光泽度高,又具有适度的吸油性,适合于铜板

印刷或胶印,印制彩色或单色的画报、、挂历、地图和书刊,也是包装印刷用纸。它分单面

涂布和双面涂布两种,两种中又分特号、1号、2号、3号,定量为80克/平方米至250克/平方米。

铜板纸要求有较高的涂层强度,不掉粉,能适合60线/厘米以上细网目印刷。

胶版纸

旧称"道林纸",是供胶印机使用的书刊用纸。适于印制单色或多色的书刊封面、正文、插

页、画报、地图、宣传画、彩色商标和各种包装品。胶版印刷纸分为特号、1号和2号,定量从70

克/平方米至150克/平方米。纸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印性能。胶版印刷是比较高级的书刊印刷

纸,对比度、伸缩率和表面强度有较高的要求,酸碱性也应接近中性或呈弱碱性,以免影响印刷

用的纸张,定量为40克/平方米至80克/平方米。近年来又试制成功了低定量的胶印新闻纸和胶印

书刊纸,供胶印纸和书刊使用。

凸版纸

一种适于凸版印刷机印刷各种书籍、文体用品和杂志正文的纸张。定量为52克/平方米和60/

平方米,有卷筒纸和平板纸两种,平滑度30米,不透明度不小于88%。凸版印刷纸是广泛使用的

书刊纸,比新闻纸平滑度稍高,保存期较长,但是容易出现掉毛掉粉,不适于用胶版印刷方法印

刷书刊。这种纸写字容易洇。

草纸板

又名黄纸板或马粪纸,是**的包装用纸板。它主要用于商品的包装,制纸盒和书箱帐册的

封面衬里。定量为200克/平方米至860克/平方米。常用的是8号420克、10号530克、12号640克。

草纸板要求质量紧密结实,纸面平整,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韧性。

白纸板

又名马尼拉纸,是白色的比较高级的包装纸板。它用于印帽儿童教育和文具用品、化妆

品、药品的商标。定量为200克/平方米至400克/平方米。薄厚一致,不起毛、不掉粉、有韧性、

折叠是不易断裂。

装订纸板

书箱装贞的重要材料,有白纸板、黄纸板箱纸板等,主要用于制作精装书壳和封套。以纸板

为骨架的精装书壳,具有坚固、美观、有利于长期保存的优点。

钙朔纸

外观上于纸张很接近,能耐水浸、不吸湿、不易燃烧,具有较高的耐破度和抗撕裂度,生产

成本低。它在160度强力捏和压延而成,厚度与卡版纸相近,也可以制成较厚的纸板,对油墨有一

定的渗透吸收能力,能印出清晰的图画和文字。可用于印刷书卡、证券、标签和彩色印刷品,也

可用制作瓦楞纸板箱,装运需防潮、耐油的食品和货物。

牛皮纸

是坚韧耐水的包装用纸,呈棕**,用途很广,常用于制作纸袋、信封、唱片套、卷宗和砂

纸等。定量范围为40克/平方米至120克/平方米,有卷筒纸和平板纸中、又有单面光、双面光和带

条纹的区别。主要的质量要求是柔韧结实,耐破度高,能承受较大拉力和压力不破裂。

玻璃纸

又名透明纸,是象玻璃一样透明的高级包装和装饰用纸。它用于包裹粮果、食品、衬衫、卷

烟、化装品以及其他商品。定量为30克/平方米。除透明无色外还有金黄、桃红、翠绿等多种颜

色。玻璃纸具有不透气、油和水,柔软强韧,无色透明并有光泽,密封后可以防潮、防锈,但稍

有裂口就裂。由于它纵向强度较大,可以造成纸绳。废玻璃纸不能回收利用。

邮封纸

是一种极薄的单面光书写类纸张,定量仅为20克/平方米,原来主要用于邮票衬纸和保价信件

的封口用纸。现在则多用于化妆品,水果和食品的包装和卷烟衬里。印刷并上蜡后可做糖果包装

纸,也可以代替打字纸和拷贝纸印刷单据、传票或多页复写纸。质量要求薄而强韧,透明度好,

搞张力大,透气度小。

中国书画用纸

是供用毛笔书写和作画用的纸张,有元书纸、宣纸、毛边纸等。元书纸是以竹材、树皮、

破布、旧麻和稻草等植物纤维为原料,经过浸泡、蒸煮、自然漂白、磨碎制成纸浆,在用人工

在竹帘上抄造成纸张,压干后贴在火墙上烘干,制成的纸颜色洁白(或微黄),均匀柔软,易

于吸墨,经久不变。宣纸是檀树树皮和少量的稻草浆为原料经过精工细作制成的书画用纸,生

宣纸适宜于写意画和书法,由它加工制成的熟宣纸适宜于工笔画色白柔韧,经久不变,不易虫

蛀。因原产于安徽宣城地区而闻名。毛边纸是用嫩竹为原料制成的毛笔书写用纸,色泽浅黄,

连史纸颜色洁白,两者均以竹帘抄造,用于印刷古籍、碑帖、信笺和扇面等产品。

有光纸

是供书写,办公和宣传标语用的单面光纸张。也可以用于裱糊纸盒,包装商品,印刷日历,

信笺和发票等,用途广泛,是一种常用的薄纸。过去曾称之为办公纸或雪莲纸。分特号、1号和2

号三种,定量从18克/平方米至40克/平方米。质量要求厚薄均匀,纸面平整,轻度施胶便于书

写,有一定抗水性,有色有光纸又称标语纸,主要用于书写标语!

打字纸

是供打字和复写用的薄型纸张,目前也用来印刷单据、票证或信笺。分特号、1号和2号三个

等级,定量为24克/平方米至30克/平方米,常用的是28克/平方米。它要求纸张厚度不超过005毫

米,厚薄一致,能一次打字,复写多页,纸质强韧平整,书写时不洇水有色打字纸是印刷多联传

票或票证使用的。

书写纸

是一种消费量很大的文化用纸,适用于表格、练习蒲、帐蒲、记录本等,供书写用,分特

号、1号、2号、3号和4号五个等级,定量为45克/平方米至80克/平方米。

质量要求:色泽洁白致、两面平滑、质地紧密、书写时不洇水。

凹版纸

用于印刷各种彩色印刷品、期刊、连环画、画册、邮票和有价证券的纸张。其规格和尺寸基

本上与新闻纸、凸版纸和胶版纸相同,也分卷筒纸与平板纸两种。凹版纸印刷要求有较高的平滑

度和夺缩性,纸张白度应较高,有较好的平滑度和柔软性。

铸涂纸

又名玻璃粉纸,是一种表面特别光滑的高级涂布印刷纸。它是在原纸上经过二次或一次厚涂

布量(单面20至39克)的涂布,在涂料处于潮湿状态时,涂布面紧贴在高度抛光的镀铬烘缸上加热

烘干,速度约100米或低一些即可得到,光泽度为85左右,不须进行压光。将涂布纸用花纹辊进行

压花处理,可以制成布纸或鸡皮纸。铸涂纸主要印刷封面、插页和高级纸盒,布纹纸和鸡皮纸则

多用于印刷挂历和名片等。

哑粉纸

正式名称为无光铜板纸, 在日光下观察,与铜板纸相比,不太反光。用它印刷的图案,虽没

有铜板纸色彩鲜艳,但图案比铜板纸更细腻,更高档。

本篇文章来源于 广州市新都图文中心 原文链接:http://xdtwanypcom/uxiaoqin/5329-100638aspx

1造纸术介绍 造纸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古人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发明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植物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自从造纸术发明之后,纸张便以新的姿态进入社会文化生活之中,并逐步在中国大地传播开来,以后又传布到世界各地。 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我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质地粗糙,且数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2纸发明过程 西汉初年,政治西汉麻纸稳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对传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应运而生。许慎著《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谈到“纸”的来源。他说:“‘纸’从系旁,也就是‘丝’旁”。这句说话见当时的纸主要是用绢丝类物品制成,与现在意义上的纸是完全不同的。许慎认为纸是丝絮在水中经打击而留在床席上的薄片。这种薄片可能是最原始的“纸”,有人把这种“纸”称为“赫蹄”。这可能是纸发明的一个前奏,关于这种“纸”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汉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汉书·赵皇后传》中记录了成帝妃曹伟能生皇子,遭皇后赵飞燕姐妹的迫害,她们送给曹伟能的毒药就是用“赫蹄”纸包裹,“纸”上写:“告伟能,努力饮此药!不可复入,汝自知之!”。由此推测纸可能与丝有一定关系。 远古以来,中国人就已经懂得养蚕、缫丝。秦汉之际以次茧作丝绵的手工业十分普及。这种处理次茧的方法称为漂絮法,操作时的基本要点包括,反复捶打,以捣碎蚕衣。这一技术后来发展成为造纸中的打浆。此外,中国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为丝麻脱胶,这种技术也给造纸中为植物纤维脱胶以启示。纸张就是借助这些技术发展起来的。 从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来看,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初年。最早出土的西汉古纸是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古烽燧亭中发现的,年代不晚于公元前49年。 1957年5月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出土的古纸经过科学分析鉴定,为西汉麻纸,年代不晚于公元前118年。1973年在甘肃居延肩水金关发现了不晚于公元前52年的两块麻纸,暗**,质地较粗糙。 1978年在陕西扶风中延村出土了西汉宣帝时期(公元前73~49年)的三张麻纸;1979年在甘肃敦煌县马圈湾西汉烽燧遗址出土了五件八片西汉麻纸。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文帝时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的纸质地图残片,表明了当时的纸可供写绘之用。从上述西汉出土的纸的质量来看,西汉初年的造纸技术已基本成熟。 历史上关于汉代的造纸技术的文献资料很少,因此难以了解其完整、详细的工艺流程。后人虽有推测,也只能作为参考之用。总体来看,造纸技术环节众多,因此必然有一个发展和演进的过程,绝非一人之功。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3改进造纸术(其实造纸术不是蔡伦发明的,是他改进的。) 关蔡伦纸的于造纸术的起源,过去多沿用历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蔡伦传》中的说法,认为纸是东汉时代宦官蔡伦于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发明的。其实古籍中的已有记载,在蔡伦'发明'纸之前,已经有人使用纸张。"后汉书·贾逵传"提到,建初元年(公元76年)汉章帝命贾逵选择成绩优秀的太学生二千人,奖给"简、纸、经传各一通"。这说明当时已用纸抄写书籍,这个时间早于蔡伦造纸近30年。"东观汉记" 中只记有"蔡伦典尚方作只纸" "东观汉记"的作者刘珍、延笃等人,都是蔡伦同时代的人,如果蔡伦发明了纸他们是不会不记载的。20世纪以来由于西汉古纸的发现,蔡伦发明纸的说法开始动摇,继而被否定。蔡伦虽然不是纸的发明者,但他仍然是一位造纸技术的革新和推广者。 蔡伦认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他认为扩大造纸原料的来源,改进造纸技术,提高纸张质量,就可以使纸张为大家接受。蔡伦首先使用树皮造纸,树皮是比麻类丰富得多的原料,这可以使纸的产量大幅度的提高。树皮中所含的木素、果胶、蛋白质远比麻类高,因此树皮的脱胶、制浆要比麻类难度大。这就促使蔡伦改进造纸的技术。西汉时利用石灰水制浆,东汉时改用草木灰水制浆,草木灰水有较大的碱性,有利于提高纸浆的质量。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把他在尚方制造出来的一批优质纸张献给汉和帝刘肇,汉和帝很称赞他的才能,马上通令天下采用。这样,蔡伦的造纸方法很快传遍各地。 “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形象地再现了两汉时期的造纸术,将麻头、破布等原料经水浸、切碎、洗涤、蒸煮、漂洗、舂捣、加水配成悬浮的浆液、捞取纸浆、干燥后即成为纸张。 史书记载:汉和帝曾到缑氏巡视过,有可能是参观这里的造纸作坊和纸庄(现分前纸庄和后纸庄,位于洛阳汉魏故城东约2000米,面临洛河)很可能是汉代造纸作坊所在地。这两个地方,附近有造纸需要的优越的地理环境,有比较丰富的造纸资源(如麻、楮林等)。 蔡伦献纸之后,造纸技术和纸张广为流传。东汉末年,东莱人左伯也是一位造纸能手。他造的纸,比蔡侯纸更为白洁细腻。赵歧著的《三辅决录》中,提到左伯的纸、张艺的笔、韦诞的墨,说它们都是名贵的书写工具。笔、墨和纸并列,说明纸已是当时常用的书写材料。纸成为竹简、木牍、缣帛的有力竞争者,到了三、四世纪就基本上取代了简帛,成为唯一的书写材料,这就有力地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4●造纸 走进楮皮纸抄制技艺传承人张逢学家,首先看到的是他的儿媳贴着墙根,从一沓30公分厚的湿纸砖上,撕下一张张薄纸,贴在墙面上晾晒。这个场景让人立刻联想到那句古老的民谣:“有女甭嫁北张村,半夜起来站墙根。”据说这是造纸的最后一道工序晒纸。 69岁的老人张逢学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拿出几把树皮介绍说:“这就是枸树皮,学名叫楮树皮。这边两把都是枸树做的穰。夏天的枸树皮叫牙皮,从树上很容易剥落,作成的穰是黑色的;十冬腊月的树皮和树干粘在一起,剥下的时候带着树干上的东西,这样做出的穰是白色的。因为穰分黑白两种,所以做出的纸也分黑白两种。” 据张逢学介绍,生产纸浆要经过备料-切穰-踏碓-捣浆-淘浆的几道工序,具体流程是:先筛选出用清水泡过的新鲜枸树皮,放到石灰水里泡2-3天,然后在大锅里蒸一天一夜。待纤维彻底软化,拿到河里将石灰和其他杂质彻底洗干净后放到石碾上碾成穰,再用铡刀切碎然后用工具压成松散状,之后还要放到石缸里用石具捣,使植物纤维变得更软更细,最后放到石槽里淘浆变成均匀的纸浆。 张家后院有一个5米长、3米宽浸泡纸浆的水槽,据说,这个水槽一定要用石头垒砌,才能保证水不变臭。张逢学的儿子张建昌站进一个水池边1米见方的洞里,手持飞杆在水中来回搅动,让纤维均匀分布在水中,随后巧妙地使浆中的纤维覆盖在纸帘上,形成湿纸,一张张叠放于纸床上。待达到一定厚度后,用杠杆的方法把成沓的湿纸放在支点上,逐渐除去湿纸中大量水分,形成纸砖。最后就是我们刚刚进门时看到的一幕,把纸一张张撕下,贴在墙上晒干。 老人揭开一个大布袋,厚厚一沓楮皮纸展现在眼前。这种纯天然的纸亮白洁净,柔韧性非常好,用手使劲揉搓再展开,基本平展如初。据说这纸还耐保存,其书画作品百十年后拿出来仍然跟刚画的一样。遗憾的是现在书画大都改用现代宣纸,白麻纸基本上没什么人用了,偶尔有西安美院的老师、学生或者长安画派的一些老画家作书画用,还有一些来旅游的外国游客、华侨买回去当纸艺术品。现在北张村造的白麻纸虽然在西安每张仅为025元人民币,在国外的展览会上每张却能卖到6-7美元。古代造纸方法

5古代造纸方法 以竹纸为例,《天工开物》中指出:在芒种前后登山砍竹,截断五七尺长,在塘水中浸沤一百天,加工捶洗以后,脱去粗壳和青皮。再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放在楻桶中蒸煮八昼夜,歇火一日,取出竹料用清水漂洗,更用柴灰(草木灰水)浆过,再入釜上蒸煮,用灰水淋下,这样十多天,自然臭烂。取出入臼,舂成泥面状,再制浆造 纸。这些记载,和后来的民间土法造竹纸过程大体相同。

6现代造纸方法 现代的造纸程序可分为制浆、调制、抄造、加工等主要步骤: 1制浆的过程 制浆为造纸的第一步,一般将木材转变成纸浆的方法有机械制浆法、化学制浆法和半化学制浆法等三种。 2调制过程 纸料的调制为造纸的另一重点,纸张完成后的强度、色调、印刷性的优劣、纸张保存期限的长短直接与它有关。 一般常见的调制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步骤: a 散浆 b打浆 c加胶与充填 3抄造过程 抄纸部门的主要工作为将稀的纸料,使其均匀的交织和脱水,再经干燥、压光、卷纸、裁切、选别、包装,故一般常见之流程如下: a纸料的筛选 将调制过的纸料再稀释成较低的浓度,并借着筛选设备,再次的筛除杂物及未解离纤维束,以保持品质及保护设备。 b网部 使纸料从头箱流出在循环的铜丝网或塑料网上并均匀的分布和交织。 c压榨部 将网面移开的湿纸引到一附有毛布的二个滚辘间,藉滚辘的压挤和毛布的吸水作用,将湿纸作进一步的脱水,并使纸质较紧密,以改善纸面,增加强度。 d干燥部 由于经过压榨后的湿纸,其含水量仍高达52-70%,此时已无法再利用机械力来压除水分,故改让湿纸经过许多个内通热蒸气的圆筒表面使纸干燥。 e压光 由于经过压榨后的湿纸,其含水量仍高达52-70%,此时已无法再利用机械力来压除水分,故改让湿纸经过许多个内通热蒸气的圆筒表面使纸干燥。 f卷纸 由于经过压榨后的湿纸,其含水量仍高达52-70%,此时已无法再利用机械力来压除水分,故改让湿纸经过许多个内通热蒸气的圆筒表面使纸干燥。 g裁切、选别 包装:取前面已卷成筒状的纸卷多支,用裁纸机裁成一张张的纸,再经人工或机械的选别,剔除有破损或污点的纸张,最后将每五百张包成一包(通常叫做一令)。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