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周世宗柴荣如何评价
周世宗(921~959)
中国后周皇帝。即柴荣。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后周太祖郭威的内侄和养子。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显德元年(954)继郭威为帝,对军事、政治、经济继续进行整顿。军事上,他严明军纪,赏罚分明,又检阅禁军,裁汰老弱,选留精锐,又募天下壮士,选取优异。政治上,他严禁贪污,惩治失职官吏。经济上,停废敕额(朝廷给予寺名)外的寺院,禁私度僧尼,收购民间铜器佛像铸钱,招民开垦逃户荒田;颁《均田图》,均定河南等地60州租赋,废除曲阜孔氏的免税特权。此外,还扩建京城开封,恢复漕运,兴修水利,修订刑律和历法,考正雅乐,纠正科举弊端,搜求遗书,雕印古籍等。显德二年起,伐后蜀,收秦(今甘肃秦安北)、凤(今陕西凤县东)、成(今甘肃成县)、阶(今甘肃武都东)4州;此后又3次亲征南唐,至显德五年,得南唐江北、淮南14州。六年,北伐辽,收复瀛(今河北河间)、莫(今河北任丘北)、易(今河北易县)3州及瓦桥(在今河北雄县)、益津(在今河北霸州),淤口(在今河北霸州东信安镇)3关。六年五月,周世宗正欲乘胜进取幽州,却柴荣:(公元921~959年),周世宗,一称柴世宗,邢州尧山柴家庄人(今河北邢台隆尧)。著名五代时期北周皇帝,后周世宗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 955~959年为期五年,终年三十八岁。
周世宗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成就,为北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周太祖郭威 郭威,“邢州尧山人也”,相传他脖子上刺有一只飞雀,故又被称为郭雀儿。他自称出身贫家(其实人家的老爸郭简后晋时曾任顺州刺史),因军功而当上了节度使。后汉高祖刘知远临终前,以郭威、史弘肇等为顾命大臣,要他们辅佐年仅18岁的刘承祐(隐帝)。刘承祐即位后,郭威被任命为枢密使加平章事,军政大权集于一身。 郭威接见宾客时宽袍大袖,风度儒雅,但上阵打仗时必身着短装,“临矢石,冒锋刃,必以身先,与士伍分甘共苦”。郭威功高震主,难免遭到皇帝的猜忌。隐帝刘承祐曾不无忧虑地对郭威说:“朕夜里梦见你变成了驴,驮着我升了天,等我下来后,你又变成了龙,离开我向南去了。”郭威听后哈哈大笑。隐帝可能害怕郭威等顾命大臣对自己构成威胁,也可能觉得他本人已经长成一棵葱了,于是乘郭威不在京都开封之机杀了史弘肇等人,又派人去杀郭威。 郭威得知汴京事发后,与亲信魏仁浦商量对策,“仁浦劝威反”。郭威以清君侧为名,带兵直逼开封。刘承祐一面派兵抵御,一面杀尽郭威在京的全部家属,“婴孺无免者”。几天后,郭威“兵临开封城下,刘承祐为乱兵所杀。郭威入京师,纵火大掠”。 郭威没有立即称帝,而是让太后立刘知远的侄子刘 为嗣。郭威先是派大臣前往徐州迎接刘 ,然后又派人在途中将刘 杀死。 郭威以北伐契丹为名带兵北上,在澶州(今濮阳),将士请他称帝,他闭门不出,“军士登墙越屋而入,请帝为天子……或有裂黄旗以被帝体,以代赭袍,山呼震地”。之后,郭威返回汴京,迫使太后下令由其监国,他还是没有称帝。监国不到一个月,郭威正式登上帝位,因其自称周文王之弟虢叔的后裔,故定国号为周(史称后周),首都仍在汴京开封。 历史往往惊人地相似,郭威的手下大将、宋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导演的“陈桥兵变”及“黄袍加身”,几乎与郭威称帝如出一辙。 郭威虽系刺史之子,但幼时其父被杀,成为孤儿,由姨母抚养成人。他曾对宰相王峻说:“我是个穷苦人,碰巧做了皇帝,岂敢厚自俸养以病百姓乎!”他不仅尽量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自己的生活也异常俭朴。他下诏禁止各地进奉美食及土特产品,珍宝就更不用说了。郭威不但禁止进献珍宝,还让人将宫中的珠宝玉器、金银装饰的豪华床凳、金银做的饮食用具等搬到大殿之上当众打碎,曰:“凡为帝王,安用此!”并告诉有关部门,凡“珍华悦目之物”都不得入宫。 在治理国家方面,郭威谦逊地重用有才德的文臣,以行动改变后梁以来军人政权的丑恶形象,他对大臣说:“朕生长于军旅之中,不懂得学问,也不精通治国安邦的大计,文武官员有利国利民良策的就直接上书言事,千万不要只写那些粉饰太平的无用话。” 这对赵匡胤致力于建设大宋的“文人政府”也影响很大。 牛皮是战备物资,装甲战舰要蒙上牛皮,士兵盔甲也需牛皮,但登基的第二年,郭威就在战争频仍的情况下下诏:“约每岁民间所输牛皮,三分减二。计田十顷,税取一皮,余听民自用及买卖,惟禁卖于敌国。”之前,“兵兴以来,禁民私卖牛皮,悉令输官(府)受直(接受偿值)。”所谓“受直”,后唐明宗时只用盐作为偿还;后晋天福中期,连盐也不给了;后汉更严厉到“贩私牛皮一寸抵死”。“然民间日用实不可无。帝素知其弊,至是,李(谷)建议,均于田亩(在田亩税中摊派),公私便之。”连战备物资太祖都在考虑“公私双方都方便”,其体察民情的作风由此可窥一斑。他还下诏:各地官吏不得以任何借口加收百姓赋税,原先普遍存在的正税以外的杂税一律废除。 当年,后梁太祖朱温征讨淮南之时抢得数以万计的耕牛,官方把这些耕牛租给农民使用,收取租金。之后数十年间改朝换代数次,很多耕牛都死了,但官方却照收租金,“民甚苦之”。郭威知道这种情况后,就发布命令,“悉除租牛课”,把这些牛的租金都给免了。也有人劝郭威“敛钱”强国,郭威却说:“利在于民,犹在国也。” 郭威认识到,就是在混乱之极的五代,只靠穷兵黩武也是不能让国家由乱到治的。他的这一思路对中国重走向统一影响至巨。顺着这一思路,在他的精心治理下,后周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显露出民富国强的迹象。郭威不仅为周世宗,也为赵匡胤继续他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座俭朴之极的帝陵 郭威只当了3年皇帝。他正月里称帝,又在正月里病逝,享年51岁。
后周第二个皇帝,第一个是郭威。
周太祖郭威死于显德元年(954年)正月,在位四年。郭威诸子早在其起兵邺都时,就被后汉杀害于汴梁,所以只能由养子柴荣继位。柴荣是其妻柴氏之兄柴守礼的儿子,幼年即随其姑母长于郭威家,遂被收为养子。
柴荣:(公元921~959年),柴世宗,一称周世宗,邢州尧山柴家庄人(今河北邢台隆尧)汉族。著名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后周世宗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955~959年为期五年,终年三十八岁。后周太祖郭威的内侄和养子。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显德元年(954)继郭威为帝,对军事、政治、经济继续进行整顿。军事上,他严明军纪,赏罚分明,又检阅禁军,裁汰老弱,选留精锐,又募天下壮士,选取优异。政治上,他严禁贪污,惩治失职官吏。经济上,停废敕额(朝廷给予寺名)外的寺院,禁私度僧尼,收购民间铜器佛像铸钱,招民开垦逃户荒田;颁《均田图》,均定河南等地60州租赋,废除曲阜孔氏的免税特权。此外,还扩建京城开封,恢复漕运,兴修水利,修订刑律和历法,考正雅乐,纠正科举弊端,搜求遗书,雕印古籍等。显德二年起,伐后蜀,收秦(今甘肃秦安北)、凤(今陕西凤县东)、成(今甘肃成县)、阶(今甘肃武都东)4州;此后又3次亲征南唐,至显德五年,得南唐江北、淮南14州。六年,北伐辽,收复瀛(今河北河间)、莫(今河北任丘北)、易(今河北易县)3州及瓦桥(在今河北雄县)、益津(在今河北霸州),淤口(在今河北霸州东信安镇)3关。六年五月,周世宗正欲乘胜进取幽州,却英年早逝。
汉语音韵学是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科学。它包括古音学、今音学、北音学、等韵学等学科。
音韵学和语音学不同:语音学是对语音的客观描写,有时还利用各种实验方法,来征明语音的生理现象和物理现象;音韵学则是把语音作为一个系统来观察,它研究各种语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语音学既然把语音当作生理现象或物理现象来研究,因此有所谓普通语音学,讲述发音器官的作用、各种语音的构成,那是适用于全人类的,只是每一个民族的具体语言还有自己的一些语音特点罢了。至于音韵学,则不可能有“普通音韵学”,因为音韵总是属于一种具体语言的,它具有很显著的民族特点,甲语言的语音系统决不可能跟乙语言的语音系统相同。
但是,音韵学又是跟语音学有密切关系的。不能想象,一个人不懂发音的道理而能把音韵学研究好。因此,我们又可以说,语音学是音韵学的基础。
汉语音韵学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传统,它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术语。我们应该用现代的语音学的理论和术语去说明它。我们不能抛开古代的理论和术语不管,因为我们必须把音韵学这份文化遗产继承下来。
研究目的
我们研究现代汉语音韵学,是为了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的严密的系统性,以便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有利于语言实践。
我们研究古代汉语音韵学,因为它是与汉语史有密切关系的一个语言学部门。必须先深入研究了古代汉语音韵学,然后有可能研究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
音韵学也跟文字学有密切关系。有狭义的文字学,有广义的文字学。前者专门研究文字的形体;后者则研究字形、字音和字义。从广义看,音韵学又包括在文字学之中。文字学的旧名是“小学”,原来是一种识字的功课。古代的学者认为读书必先识字,因为有些古书的时代距离现代很远了,书中的文字,无论从字形方面看,从字音方面看,从字义方面看,都有许多是我们所不认识的了。而且汉字的形、音、又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假如不懂古音,则古代的字形和字义也会不懂,或者是懂得不透彻。古人把文字(字形)、音韵(字音)、训诂(字义)看成是继承祖国文化遗产所必备的基础知识,那是很有道理的。
中国传统音韵学一向被认为是艰深的学问,甚至称为是“绝学”。其实古代的一套音韵学理论和术语,如果拿现代语音学的理论和术语来对比,加以说明,也就变为比较易懂,甚至是很好懂的东西了。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在传统音韵学中,也有一些含糊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论,和一些玄虚的,缺乏科学根据的术语,我们在这一本小书中,或者是提出来批判,或者是索性略去不提。我们力求把汉语音韵学讲得浅显一些,同时也不能因为要求浅显而损害它的科学性。希望这一本小书能够沟通古今,使读者对汉语音韵学能够得到比较个面的基础知识。
音韵学的功用
汉语音韵学和汉语史、汉语方言学、训诂学、考古学、校勘学、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历史、古代文献学以及古籍整理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汉语音韵学的功用。
一、汉语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
要研究汉语语音,指出汉语语音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指导汉语的学习和使用,以保证汉语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就不能不建立汉语语音史。要建立汉语语音史,首先必须研究出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例如先秦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隋唐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元明清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等等。只有把这些不同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的面貌弄清楚,并探寻出其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才谈得上汉语语音史的建立,而要知道汉语各个时期声、韵、调的状况,就得依靠音韵学的研究。王力先生的《汉语语音史》就是在汉语音韵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写成的,其突出的特点是比较详细地展示出了汉语各个历史阶段的声、韵系统及拟音,指出了汉语语音发展的某些规律。
二、音韵学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
汉语方言学是研究汉语各地方性口语的一门科学。要对方言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不牵涉到方言的历史,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找出方言特点的根据,才能弄清方音的来龙去脉,才能对方音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作出合乎科学的解释;因此,要从事方音研究,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音韵知识。例如“幕”字,北京话读作〔mu�〕,而广东梅县话则读作〔m�k�〕,北京人和梅县人对“幕”字的读音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只要有点音韵学知识就会知道,原来北京话和梅县话都源自隋唐古音。在隋唐时,“幕”属于入声“铎”韵,带有塞音韵尾〔k〕,拟音为〔mɑk〕。北京人所以会把“幕”读成〔mu�〕,这是因为到元代时大部分北方话的入声韵尾发生了脱落,随着韵尾的脱落,其韵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梅县人所以会把“幕”读成〔m�k�〕,是因为入声韵尾脱落的这一现象在梅县话中至今也没有发生,由于塞音韵尾的稳定作用,其韵腹的变化很小。要进行方言研究,一般少不了进行方言调查,搞方言调查,需要亲自到方言区去口问、耳听、手记,做静态的分析描写工作,这同样需要具备音韵学知识。凡是有关方言调查的书籍,都免不了要讲述音韵学的基础知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的《方言调查字表》,采用的就是中古音系,目的在于古今对照,说明今音特点的历史根据和演变规律。
三、音韵学是训诂学的工具
训诂学是研究我国古代语言文字意义的一门传统学问。与训诂学关系密切的学科有音韵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文献学等,其中音韵学与训诂学的关系最为重要,是训诂学的得力工具,因为训释词义,往往需要通过语音说明问题。凡是有成就的训诂名家,无一不精通音韵学知识或本身就是音韵学大家,如清人戴震、王念孙、王引之、段玉裁,今人杨树达、杨伯峻、周祖谟等。《吕氏春秋·重言》中有这样一个著名的例子,足以说明音韵对于训诂的重要:
齐桓公与管仲谋伐莒,谋未发而闻于国。桓公怪之。……少顷,东郭牙至。……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对曰:“然。”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故言伐莒”对曰:“臣闻君子善谋,小人善意。臣窃意之也。”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以意之”对曰:“……日者臣望君之在台上也,……君呿而口金,所言者莒也。”
东汉高诱对其中呿 、口金 的字注道:“呿,开;口金 ,闭。”“莒”的读音现在为jǔ,韵母ü属于闭口高元音,为什么高诱的注却说桓公发莒音时口形是张开的呢要解释这个问题,需要借助先秦古音的知识。原来“莒”在先秦属“鱼”部字,根据今人的构拟,其读音为〔kǐ 〕,韵腹〔 〕是个开口低元音,这难怪东郭牙说齐桓公发“莒”音时的口形是“开而不闭”了。如果不是靠先秦古音来说明,高诱“呿,开”的这个解释反而会使人感到莫明其妙,成为千古之谜。
在大量的古代文献中,通假字是随处可见的。所谓通假字,今天来看就是古人写别字。通假字产生的客观原因是由于它与本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所以在写本字时才容易写成通假字(仿古另当别论)。训诂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找出通假字的本字。由于语音在发展变化,有些通假字与本字的读音今天不相同了,如果不懂得古音,就很难将它们联系起来。例如:
《荀子·非十二子》:“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
其中“佛”字用“仿佛”或“佛教的创始人”去解释都不通,显然是个通假字,其本字应为“勃”。唐人杨 “佛,读为勃。勃然,兴起貌。”“佛”与“勃”的今音差异不小,一个声母是f,一个声母是b,一般人是很难将它们联系起来的;但是站在古音的角度看,二者不但韵部相同,而且声母也是相同的。怎么会知道“佛”与“勃”的声母是相同的呢这就涉及到音韵学上一个重要的结论“古无轻唇音”。根据这一结论,上古没有f这类轻唇音,凡后代读作f的轻唇音上古均读作b、p一类的双唇音。由于佛、勃在上古的读音完全相同,所以古人将“勃”写作“佛”就不足为怪了。有时候,通假字与本字之间有声转现象,不懂音韵学的人就更难想到其间的联系了。例如: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瀚(一作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诗经·邶风·柏舟》五章
其中“如匪瀚衣”一句,自毛亨以来的注释家多解释作“像没洗涤过的脏衣服”,比喻心中忧愁之至就像穿着没有洗过的衣服让人难受。这种解释在逻辑上讲不通,喻体和本体之间没有相似点,与下文的“静言思之,不能奋飞”也联系不起来。事实上“匪”应是“篚”的古字。《说文解字》:“匪,器似竹筐。”“瀚衣” 应即“翰音”。“瀚”、“翰”上古音同属“元”部、匣纽,“瀚”通“翰”没有问题。“衣”、“音”声母相同,均属“影”母;但是韵部不同,衣属“微”部,音属“侵”部。根据王力先生的拟音,“微”部读音为〔�i〕,“侵”部读音为〔�m〕。二者声母、韵腹均相同,韵尾不同,一个属元音韵尾,一个属鼻音韵尾,为什么“衣”会通“音”呢这就牵涉到音韵学上一个重要的音变规律“阴、阳对转”。原来在作者的方音中二字的读音是相同的,故可以通假。从通语的角度看,此二字的读音在作者的方言中发生了对转,即由阳声韵变成了阴声韵。“翰音”就是鸡。《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羊曰柔毛,鸡曰翰音。”后世遂将翰音作为鸡的代称。张协《七命》(见《文选》):“封熊之蹯,翰音之跖。”吕延济注:“翰音,鸡也。”清陈梦雷《周易浅述》卷六:“鸡鸣必先振羽,故曰‘翰音’。”“匪瀚衣”中的“匪”用作动词,义为“关……在笼子里”。全句的意思应是“如同关在笼子中的鸡”,这样喻体和本体之间才有了相似之处:不能自由自在。同时和下文的“不能奋飞”也有了照应1。
四、音韵学是学习和研究古代诗歌声律的基础
中国古代诗歌很讲究节奏和押韵,富于音乐感。特别是唐代的格律诗,为了极尽诗句乐感的抑扬顿挫、曲折变化之妙,有意将平上去入四声分成平仄两类,规定了严格的交替格律。因此,如果没有一定的音韵学修养,对古代诗歌就无法做到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欣赏,学习不好,更谈不上研究。例如:
青青子佩〔bu 〕,悠悠我思〔si�〕。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l�〕
《诗经·郑风·子衿》二章
这章诗今天看来并不押韵,不懂音韵的人会误以为它原来就不押韵,其实在先秦是押韵的。“佩”、“思”、“来”三字同属一个韵部(之部),如果按照后面的拟音去读这章诗,其韵味马上就显现出来了。又如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t�ia〕!�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a〕!
这首诗今天看起来更不押韵,事实上在中古时期也是押韵的。“者”、“下”二字在平水韵中同属上声“马”韵。现在很多人喜好唐代的律诗,然而要真正懂得律诗的格律,学会调平仄,就非得具备一些音韵学的基础知识不可。例如古代属于仄声的入声字有相当一部分今天已变成了平声字,如果按照今天的调类去分析律诗的平仄,肯定就会出错,此以白居易的五律《草》为例2: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其中“一”、“接”、“别”三字在普通话中分别读作阴平和阳平,在中古都是入声字,属仄声。如果按照今音将此三字作平声对待,就会误以为“一枯荣”、“接荒城”都是三平调,“满别”与“萋萋”没有作到平仄交替。
如何辨认入声字,这成了现代人特别是北方人学习诗律的一大难关,但是只要懂得点音韵学,入声字的辨识就容易多了。
音韵学的代表人物--樊腾凤
[编辑本段]
樊腾凤(1601-1664年),邢台隆尧县西良前村人,我国著名的音韵学家 以创著《五方元音》闻名全国。樊腾凤是一秀才,清兵入关后,他积极参加反清活动,自为军师,联合本村人高唐、高殿,邻村人梁路头、贾二杆杖等人,拥载邻村人叫赵二疯子的为皇帝,抗击清兵。后来失败,赵二疯子等被杀。樊腾凤在地窖里藏了三年,写成了《五方元音》。这种字典用的是反切法,用十二进个韵母和二十个声母来拼音。十二个韵母是:一天、二人、三龙、四羊、五牛、六獒、七虎、八驼、九蛇、十马、十一豺、十二地。二十个字母是:梆、匏、木、风;斗、土、鸟、雷;竹、虫、石、日;剪、鹊、系、云、金、桥、火、蛙。用这种方法查字很方便。
《五方元音》原以木版本刊出。他的后代将木版卖给山东省东昌府一家,此人把木版带到上海用石印翻印,流行全国。上海锦章图书局印行的石印本,封面题“五方元音大全,樊腾凤先生原本”,这种版本流传很广。
本文2023-08-06 03:51:4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7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