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术法和咒语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道家术法和咒语,第1张

厌胜”属于道家的法术,厌胜又被称为“厌魅”,大多是用来害人的,传说此法术始于姜太公,古籍《太公金匾》一书说:周武王伐纣,天下归服,只有丁侯一人不肯朝见,姜太公就画了一张丁侯的画像,向这张像射箭,丁侯从此便开始生病,什么医生都治不好,后来知道是姜太公搞的鬼,便赶紧派人去向周武王表示臣服,姜太公在甲乙日拔掉了射在画像上的箭,丙丁日拔掉了画像眼睛上的箭,庚辛日拔掉了画像脚上的箭,丁侯的病就好了。

在民间,也存在着“厌胜法”,咱们经常听说的“下镇物”就是其中一种,不过通常是用来迫害别人的,在《鲁班书》《万法归宗》《六壬仙师法诀》也都有反厌胜的符咒,不过厌胜术也有“好的”,通过下“镇物”可以保家旺业,甚至加官进爵,这种被称之为“吉祥厌胜”。

吉祥厌胜的七个方法

第一条秘诀:斗中招财法,准备一个“小船”,巴掌大的模型就可以,豪华简陋无所谓,但不可残缺不全,放在房屋的斗中(斗就是楹柱和横梁间连系的木块),如果船头朝内,则有利于居住者的财运,帮助居住者招财进宝,朝外的话,则产生反效果,万万不可。还可以用一把大米藏于斗中,同样利于居住者的财运,让居住者丰衣足食,对于钱财方面不发愁。

第二条秘诀:利学业法,取一片桂叶,藏在房屋的斗中,非常有利于居住者的学业,要考学、考证、考公职的,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另外还可以在大梁上画上官纱,在枋柱画上腰带,在门槛上画上官靴,也起到相同的作用。

第三条秘诀:增福添寿法,柏科植物藏在家中,能帮助住户老人增福添寿,可藏于屋内任何一处。

第四条秘诀:后辈贤能法,在门缝间藏上一只毛笔,利于家族后代出贤能人士,代代不息。

第五条秘诀:家丁平安法,取三片连接的竹叶,分别写上三个词:“大吉”“平安”“太平”,藏在屋顶的椽梁上,可以保一家人上下平安。

第六条秘诀:名利双收法,拿两枚真古钱,以反面朝上,放在正房梁的两端,会令居住者一家人名声大好,并且富有(名利双收)。

第七条秘诀:仕途光明法,将一支毛笔和一个墨盒,藏在木枋内,有利于居住者的仕途,不过笔头不能开叉,否则不起效果。

宋朝赵普的《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中对此有详细的记载:昔蚩尤作乱,皇帝频战不克,帝曰:“闻伏羲治天下无兵,今蚩尤一庶人,生妖气,伐了无功,战而不克,吾之过矣。”忽目前五色云从天空而下,云中有玉女持书,出二童曰:“奉九天玄女圣命,送《遁甲符经》三卷,告以伐之,愿传。此文乃天地祸福,是八卦之吉凶,辨风云之变动,识气候之成败,观日月之盈亏,论阴阳之顺逆,晓星辰之休咎,知人情之胜负。此术乃万变万化之法也。”帝乃长跪而受之。帝遂开函,得《阴符经》三卷。上卷乃神仙炼丹抱一之术,说长生之法;中卷安邦定国,抚安民之法;下卷论战伐之事。遁甲者,乃玄女之法。帝得之,而设坛造印、剑、令依次,战蚩尤于逐鹿之野,而后厥胜。

奇门遁甲传至周朝时,姜太公将之删成七十二局,后至汉代黄石公传于张良,张良又把它精简变成了一十八局(阳遁九局和阴遁九局),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奇门遁甲。

《战国策》卷22《魏策一》:“苏子引《周书》曰:‘绵绵不绝,缦缦奈何?毫毛不拔,将成斧柯。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将奈之何?’”苏子即苏秦,这里的《周书》指的就是《太公金匮》或《太公阴谋》。《开元占经》卷6、卷11引《尚书金匮》,据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太公金匮》引严可均曰:“疑即《太公金匮》异名。”《战国策》卷3《秦策》:“(苏秦)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太公阴符之谋”,《史记·苏秦列传》作“周书阴符”。《庄子·徐无鬼》释文引司马彪、崔撰曰:“《金版》、《六弢》皆《周书》篇名。”《银雀山汉墓竹简》也认为:“太公之书,古亦称周书”,并举证曰:“敦煌写本《六韬》残卷中有《周志廿八国》一篇,文字与《周书·史记》略同。古书所引《周书》之文,亦颇有与太公之《六韬》、《阴谋》、《金匮》诸书相出入者(参看严可均《全上古三代文》卷七)。《吕氏春秋》所谓‘周书’也指太公之书。”(严可均案,《阴符》谓阴符之谋。《战国策》“苏秦得《太公阴符》之谋”,《史记》作“周书《阴符》”,盖即《汉志》之《太公谋》八十一篇矣。云“周书”者,周时史官纪述,犹《六韬》称周史。诸引周书《阴符》,或但称“周书”,验知非《逸周书》。录附太公之末,与《六韬》、《阴谋》、《金匮》互出入,不嫌复见也。 )

《太公金匮》,《隋书·经籍志》、《意林》、《旧唐书·经籍志》、《通志略》均载2卷。

《太公阴谋》,《隋书·经籍志》:“《太公阴谋》一卷(梁六卷。梁又有《太公阴谋》三卷,魏武帝解)。”《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3卷,《通志·艺文略》:“《太公阴谋》一卷,又三卷(魏武帝注)。”

明确著录《太公金匮》、《太公阴谋》虽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但实际上《七略》、《汉书·艺文志》中就有。《汉书·艺文志》之“兵书略·兵权谋”:“兵权谋十三家,二百五十九篇。”小注曰:“省《伊尹》、《太公》、《管子》、《孙卿子》、《鹖冠子》、《苏子》、《蒯通》、《陆贾》,《淮南王》二百五十九种,出《司马法》入礼也。”西汉国家藏书目录《汉书·艺文志》之“诸子略·道家”:“《太公》二百三十七篇。(吕望为周师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又以为太公术者所增加也。)《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清沈钦韩说:《谋》者即太公之《阴谋》,《言》者即太公之《金匮》,《兵》者即《太公兵法》。《太公》一书多佚,仅存《六韬》传世,即《太公兵法》。

《汉书·艺文志》之“兵权谋”下注“省《太公》”,则“兵权谋”中部分内容出自《七略》所录之《太公》殆无疑问。顾实曰:“如本志《太公谋》八十一篇,《兵》八十五篇,今本《管子·兵法》、《参患》,《荀子·议兵》、《淮南·兵略》等篇之类,皆当在此二百五十九篇中。”前贤已经证明,《汉书·艺文志》著录的《谋》就是《阴谋》,也就是《太公阴谋》,《言》就是《太公金匮》,《兵》就是《太公兵法》或称《六韬》、《太公六韬》。

钱大昭曰:“《谋》、《言》、《兵》,就二百三七十篇而言,《太公》其总名也。”沉钦韩曰:“《谋》者即太公之《阴谋》,《言》者即《太公》之《金匮》,凡善言书诸金版。《大戴记·践祚篇》、《吕览》、《新书》、《淮南》、《说苑》所称皆是。《兵》者即《太公兵法》,《说苑·指武篇》引《太公兵法》。”顾实曰[xxiv]:“《隋》、《唐志》、《通志》著录《太公书》多种,《通考》仅馀《六韬》而已,《庄子》称《金版六弢》,《淮南子》亦言《金縢豹韬》。”

《汉书·艺文志》之“诸子略·儒家”中另有“《周史六弢》六篇”,小注:“惠、襄之间,或曰显王时,或曰孔子问焉。”颜师古以为“即今之《六韬》也。”《四库》馆臣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两种书[xxv]。清沈涛《铜熨斗斋随笔》证明《汉志》“六弢”当是“大弢”,《庄子·则阳》中仲尼问于太史大弢即是此人,“今之《六韬》当在《太公》二百三十七篇之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以为“此证极精覈。”

可见,《太公金匮》、《太公阴谋》、《太公兵法》或是《六韬》都出自道家的《太公》。

《史记·齐太公世家》:“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困学记闻》卷11并引叶梦得说曰:“其说盖出《六韬》。”宋戴埴《鼠璞》卷下:“至谓文王与太公阴谋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奇计,然《汉书·艺文志》注谓:‘吕望为周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以太公术者所增加。’汉时已尝疑之,今反使右科习为正经可耶?”宋何薳《春渚纪闻》卷5《古书托名》:“先君言《六韬》非太公所作,内有考证处。”明胡应麟《四部正讹》中:“考《汉志》有《六弢》,初不云出太公,盖其书亡于东汉之末,魏晋下谈兵之士,掇拾剩馀为此,即《隋志》《六韬》也。”

《史记·留侯世家》述张良得圯上老父赠书,“视其书乃《太公兵法》。”前引《战国策·秦策》,则更记苏秦得“太公阴符之谋”。把《太公》看成是楚汉之际乃至汉代的著作似乎保守了些,历史上就有学者根据《六韬》内容判定它是战国著作。

宋叶适《习学记言》卷46《六韬》:“其言避正殿,乃战国后事,固当后于孙子。”《困学纪闻》卷5:“古以车战。春秋时郑晋有徒兵,而骑兵盖始于战国之初,曲礼前有车骑,《六韬》言骑战,其书当出于周末。”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出土竹简有部分内容与今本《六韬》基本一致的太公书竹简,被认为就是《六韬》。银雀山《六韬》共14组,可分3类。1-7组为第1类,见于传本《六韬》者,《文韬》4组,《武韬》3组。8-13组为第2类,均为《群书治要》、《通典》、《太平御览》等书曾加称引而为传本所无的佚文。14组为第3类,是一些零散残简,其简式、字体与第1、第2类相似,简文又提及文王或太公望,据此当属简本《六韬》。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40号西汉墓中,也发现部分竹简上许多有文王、武王问,太公曰的字样,或与今《六韬》内容相同或近似,尤其是简文的字体和其他简文不同,书体逊于同出的其他几种简文,易于区别。这些简早期被称名为《太公》,后定名为《六韬》。《文物》2001年第5期公布了这批简的释文。定州汉简中根据汉简的简型、内容和字体等被确认为属《六韬》的竹简共有144枚,计1402个字,简文《六韬》共发现篇题十三个。

银雀山两座汉墓,从出土的钱币和2号墓中出土的《元光元年历谱》推定,1号墓的下葬年代在西元前140~前118年之间,2号墓下葬年代在前134~前118年之间。银雀山汉墓竹简的抄写年代应早于墓葬年代。银雀山竹简字体属早期隶书,当是西汉文、景至武帝初期书写成的。定州八角廊40号汉墓,墓主人为中山怀王刘修,刘修死于西元前55年,则定州简《六韬》的成书年代肯定早于此时。银雀山和定州简还表明,《六韬》在西汉初年就广泛传播,其成书时间当然更早。银雀山《六韬》文字不避汉帝之讳,如汉高祖刘邦的“邦”字,汉文帝刘恒的“恒”字,等,定州简《六韬》也不避汉文帝刘恒的“恒”字,也证明《六韬》成书时代在汉之前。

定州简《六韬》中提到了御者“王良”,王良是春秋时晋国之善御马者,在《孟子·滕文公下》、《荀子·王霸》中均有提及,应在春秋前期以前。

陶宪曾评《汉书·艺文志》曰:“省《伊尹》、《太公》、《管子》、《孙卿子》、《鹖冠子》、《苏子》、《蒯通》、《陆贾》,《淮南王》二百五十九篇重者,盖《七略》中《伊尹》以下九篇,其书全收入儒、道、纵横、杂各家,又择其中之言兵权谋者,重入于此,共得二百五十九篇。”笔者昔有一说曰:先秦无兵家。战国时期,战争是各种国家政治思想学说的主题内容,儒、道、墨等家都各有兵书,《六韬》或《太公兵法》无疑就是道家《太公》的兵书部分。《太公》著作为文王、武王与太公问答,太公吕望是周人灭商战争的军事指挥者,封于齐国,故《太公》著作出于齐国。《太公》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道家著作。

《太公金匮》本《金人铭》中太公吕望还引了黄帝说,李零先生以为黄帝书“分布范围主要是集中于数术、方技类的实用书,以及数术之学在兵学中的分支即兵阴阳;见于诸子,则主要是阴阳、道两家及其小说杂记。”黄帝书中有“黄帝战蚩尤”之类数术书、“黄帝素女问”之类方技书,《太公阴谋》、《太公金匮》则是名贤讲治国用兵的阴谋书,是道家黄老著作。

总之,《太公金匮》、《太公阴谋》、《太公兵法》或《六韬》都是《太公》的内容,《太公》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道家黄老著作。

《南史》:“于时王家门中,优者龙凤,劣者虎豹。”

在中国古代,有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这句话出自于我国古籍《太公家教》,相传是西周时期姜太公所写,是我国最古老的治家格言,在唐宋时期一度成为幼童必看的传统读物。虽然此书到了近代多有散佚,但里面的很多内容仍然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就像是这句古训一样。

在我国古代,老师和学生之间是有着严格的界限的,绝对不可以轻易逾越。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尤其是到了近现代,虽说这类界限仍然存在,但相较于古代已经模糊了很多,师生恋的情况时有发生,外人也不好过多评判。在上个世纪,有一对师生恋意外怀孕,因为种种现实原因,他们准备打掉,结果却发现是龙凤胎,最后便选择将他们生了下来,其中一女如今家喻户晓,她就是著名的小说作者琼瑶。

发生于上个世纪的师生恋

琼瑶的父亲叫做陈致平,母亲叫做袁行恕,他们二人曲折却又浪漫的爱情故事,还是在一档节目现场上,观众通过琼瑶的口中才得知的。袁行恕出生于1916年,是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接受了非常良好的教育,并被家人寄予厚望。袁行恕也没有辜负家人的期待,不仅学习成绩非常好,还对中国的古典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一个典型的乖乖女。

袁行恕到了上初中的年纪,她的父母把她送到了一个女子学校读书,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全是女孩子组成的学校,她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也就是这所学校的历史老师——陈致平。陈致平在应聘成为这所学校的历史老师时,正是一个才华横溢富有朝气的年轻人,他只比袁行恕大八岁,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年轻人,他在大学毕业之后,本来拥有一次出国深造的机会,但由于家境贫寒,只能够无奈放弃,并成为这所学校的历史老师。

陈致平在这个学校非常有人气,这是因为他此时刚刚20出头,和这些学生没有太大的代沟,而且还非常有才华,所以才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这些喜欢陈致平的女学生里面,袁行恕就是其中一个,她大胆地向陈致平倾诉了自己的爱意,但由于她的年龄太小,陈致平第一次并没有选择同意。

但袁行恕却并没有轻易放弃,毫不畏怯的向陈致平吐露自己的心声。就这样,两人最终决定走在了一起。但他们两人恋爱的这件事情,是对周围人保密的,虽然这时思想已经逐渐解放,但老师和学生谈恋爱,还是会有很多人无法接受。

生下一女家喻户晓

但这件事最终仍然被大家知道了,这对师生恋意外怀孕,陈致平也因此丢掉了自己的工作。他们准备打掉却发现是龙凤胎,这时袁行恕认为,这是上天赐予他们的礼物,便决定将肚子里面的孩子生出来,其中一女如今家喻户晓。

陈致平将自己的女儿命名为陈喆,正是因为自己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所以陈喆在童年生涯同样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非常擅长描写那些感情故事,或许就是因为受到了自己父母感情经历的启发。陈喆在正式踏入文坛之后,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也就是现如今家喻户晓的琼瑶。她写过的小说,改编出来的电视剧,在中国几乎是人尽皆知,甚至还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这体现出了琼瑶本人的创作技巧。

在上个世纪初期,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时候,袁行恕和陈致平两人打破了世俗的观念,毅然决然地走在了一起,才生下如此优秀的琼瑶。而且他们夫妻二人虽然年纪相差较大,身份不一样,但并没有影响他们继续提升自身。两人在结婚之后,一个成为了著名的作家,一个成为了历史学家,所以我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要勇敢地去追寻,而不是在意他人的看法。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