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岩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3收藏

李清岩简介,第1张

  李清岩,男,1942年1月6日生,汉族,广东省饶平县人, 18岁始学祖传五代中医典籍。从事中医风霜磨砺, 临床40余载,先后参加华夏、东岳中西医学院等七所院校函授,现为民间中医特治医师、 中国河洛易经学院考核审定评为“高级预测师”,现为中国文化研究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并全国国际委员会委员, 中国平衡医学研究会平衡保健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从事呀!知内外科研究,擅长奇难杂症、癌瘤、伤科、性病、不孕症、临床方面造诣颇深。

  1993年论文“补中益气汤加减治胃下垂”入录《现代中国特色医术荟萃》世界图书出版社,

  1995年,论文《灵香牛消滞丸》抑制各种癌瘤等症,入录《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刊。并获华夏中医药“中医英才”奖章一枚、奖状,《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荣誉证书。

  1995年,入录《中国传统医学名医特技大典》荣誉证书。

  1996年,论文《止血生肌散治疗汤火烧伤》入录《中国中医特治新法大全》、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刊, 获奖“中国中医药优秀学术成果文库”论文证书。

  1996年,论文《男女性病、不孕症治疗研究》入录《中国传统医学名医特技荟萃》中国医药出版社刊。

  1996年获奖国家(九五)重点项目、世界第三届传统医学大系大奖

  赛、论文《灵香牛消滞丸》荣获:世界传统医药突出贡献《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中英文教科版。获奖《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证书锦旗一面,《杰出人物》奖章一枚。并录全球执照中医师联合会会员、全球执照中医师联合会会章。

  2004年,世界传统医学大系《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一书。世界科学出版社再刊。

  1998年,论文《五温丹治疗伤寒发热并疟疾等》入录: 中国中医药优秀学术成果文库、《中国特色医疗新技术》中医古籍出版社刊,并获荣誉证书。

  1998年入录:《中国特色名医大辞典》(优秀名医专家人才集)中国古籍出版社刊,获奖:“中国特色名医专家入典荣誉证”《中国特色名医大辞典》入选荣誉资格证书。荣获“中华名医突出贡献”荣誉纪念金章奖,并获“中华当代名医特色医疗贡献锦旗一面。荣获(中华医学贡献、当代名医旗帜)红十字国徽标帜铜匾。

  1999年,荣录《中国专家人才库》、《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荣誉证书,人民日报社刊。

  2000年,论文《五温丹治疗四时瘟疫等》荣录《共和国名医专家大典》重要史册。中华名医专家与优秀人才成就大系。 中华名医高新科研成果与专题大系“中华医药高科技贡献荣誉金奖证书”,共和国名医专家金奖证书,“中华医药高科技贡献荣誉金奖”“国徽金章铜匾”、“中华名医专家纪念章”中华高新知识产权证。由中医古籍出版刊。

  2000年,荣录《中国人才辞典1》中国人事出版社刊。荣获“全国人才流动入选证书”。

  2000年,录入《2000年名医》荣获不锈钢彩匾、荣誉证书,2000’千年名医“红十字徽纪念勋章”并获收藏证书,NO.0222,香港国际收藏专业委员会。当代中国名医特医选编工作委员会。

  2000年,荣录《中国世纪专家》三卷, 中国世纪专家纪念证书。

  《中国世纪专家金匾》卢嘉锡题。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刊。

  2000年9月获入“成功中国人”优秀人才称号,“成功中国人”国际互联网络。载入《世界科技专家与人才》(中国医学卷), 中国科联北京教科文发展研究中心编纂。香港九洋国际出版社出版。

  2001年,录入《2000/2001世纪名医风彩》画卷、珍藏纪念荣誉证书。

  《当代中国名医》“李清岩从医金匾简介”,荣誉证书、NO.0345,“当代中国名医特医证(金匾)”。阳光天使健康顾问网的专家顾问“聘书”。

  2001年,荣录《中国名院、名医、名药》中国新闻出版社刊。

  2001年,荣获《国际医学成就奖》香港国际医学科学研究院,并获教授书格证。

  2001年,荣录《中华创业功臣大典4》中国统计出版社刊。

  2002年,荣获录入世界好医师协作网,国际互联网,联网网点,铜匾证。

  2005年2月21日获国际互联网、世界专家名医数据库注册证书,好

  医师协作网会员证。

  2006年3月20日荣获“新世纪兴国人才金质奖章”和“新世纪兴国

  人才荣誉金鼎一座”,并随荣誉金鼎和金质奖章赠送精装荣誉证书,入编《前进中国·新世纪兴国人才信息汇编》一书的权力,人才战略与经济发展研究院。

  2006年5月荣获《中国健康博览》系列丛书中,并特聘工作指导、

  顾问,特颁此聘书。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主管单位卫生部。

  2006年6月荣获载入《中华之辉一与时俱进写春秋》大型历史文献

  系列丛书。获奖(纪念金牌)中华名人协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会名人工作委员会。

  2006年10月8日荣获华夏英才“金爵奖”并钛金获奖证书,并任命

  获者为中国国际网络电视台理事会会员,免费颁发会员证书。主颁发:世界华人联合会总会、中国国际网络电视台。

  2006年12月10日颁发《世界医药卫生理事会特聘医学专家》聘

  书、纪念金匾、纪念金杯、纪念章,主颁发:世界医药卫生理事会、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

  2006年12月载入(中国优秀医疗卫生工作者风采)并同时授予“中

  国优秀医疗卫生工作者”荣誉称号,并颁发“中国医疗卫生工作者协会、会员证书”。

  2007年元月被评为“中国卫生报告、中国当代杰出卫生人才”特授予“中国当代医界精英荣誉金奖。”

  多年来,对中医内科常用药进行研究,各种消石霉淋散,十八种喘咳症调治秘方剂,以及抑制癌瘤等秘方加深研究, 目前专攻内科白血病范围临床研究,并妇科节育及流产、复产研究。多年来,呕心沥血,为人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吴中历代医家,既有高超的临床技术,又有丰富的医学理论,善于著书立说,他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医学著作。据资料统计,历代吴医古籍530余种,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中医学的各个方面。影响较大的有宋代的《女科万金方》,元代的《泰定养生主论》、《十药神书》,明代的《医经溯洄集》、《薛氏医案二十四种》、《神农本草经疏》,清代的《绛雪园古方选注》、《临证指南医案》、《医经原旨》、《温热论》、《湿热论》、《徐氏医书六种》、《张氏医通》、《伤寒贯珠集》、《外科证治全生集》、《世补斋医书》等。此外,还有许多珍贵的稿本、抄本、孤本及罕见的木刻本,如《暴证知要》、《医便初集》、《医林正印》、《温热朗照》、《痧疹一得》、《医学蒙引》、《临证度针》、《古今方案汇编》、《内经病机纂要》等。1986年以来,有关部门组织编辑出版了大型吴医古籍丛书一《吴中医集》,收载了40多部医古籍,五百多万字数,并得到社会强烈的反响。以后《吴中名医录》、《吴中十大名医》、《吴中秘方录》等的相继出版,使吴中医学的古籍整理有了良好的开端。医案古籍是历代中医病历资料之汇编,据知存世的医案著作有百余家,目前面临着蛀、蚀、失、缺、这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有鉴于此,我们从中精选了吴门清代五十位著名医家的医案展示于后,以引起相关领导、有识之士的重视和支持,在抓紧古医籍保护工作的同时,做好医案医话的整理出版工作。

中医古籍中有许多医书是专门或重点讲生育内容的,可称为求嗣专著。主要有:俞桥的《广嗣要语》,万全的《广嗣纪要》,徐春甫的《螽斯广语》,蔡龙阳的《螽斯集》,李盛春的《胤嗣全书》,钱大义的《求嗣秘书》,袁黄的《祈嗣真诠》,胡孝的《种子类纂》,岳甫嘉的《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篇》,程云鹏的《种嗣玄机》,包诚的《广生篇》,叶天士的《秘本种子金丹》等。此外还有一些书名仅存,内容已佚的求子专著,现已无从查考。今选其要者,简介于此: 《广嗣纪要》一书,为明代名医万全(密斋)所著,刊于1549年,是一部专论生育的著作。其主要内容为:“一日修德,以积其庆;二日寡欲,以全其真;三曰择配,以昌其后;四日调元,以却其疾;五日协期,以会其神。遵而行之,有子之道也。”

在择配篇中,指出了早婚早育的害处,强调了晚婚晚育的好处。指出女子有五种病影响交合与生育,为“螺、纹、鼓、角、脉”,后世称五不女;亦指出影响男子生育的“生、纵、变、半、,妒”五不男。在寡欲篇中,主要指出求子之道,男子贵清心寡欲以养其精,女子贵平心定意以养其血。

在调元篇中强调男方因素导致不孕的重要性。日:“无子之因,多起于父气之不足,岂可归罪于母血之虚寒。”还指出,男女健康是生育的基本条件,若体质不健则应通过调养补益而后生育。该书设有许多男性不育的治疗方剂,如螽斯丸、壮阳丹、养精种子丸、血余固本九阳丹、乌发种子方、补阴丸等。 明代医家岳甫嘉所著《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篇》上卷,是论男性不育的专篇,对后世辨证论治该病有较大影响。其提倡的主要学术观点可归纳为:

①审因论治益肾固本。指出男性不育有肾之本经病与它经病不同,如在肾,虚为不育之本,而它经之病为不育之因。岳氏诊治男子不育,重视因与本的关系,自始至终贯穿着治病审因的学术思想,强调先治它经之病以祛其因,后议补肾种子。

②种子宜固不宜涩。岳氏认为固精与涩精大有区别,固精乃正其本源,涩精乃治标对症之法。岳氏指出:“种子之法,要在固精,而涩精之药,尤种子所忌。

③折心火以安相火。岳氏认为,男子不育以相火妄动为最多,心火宁则相火平,心火旺则相火扰动。论治以清滋心肾为主,尤重折其心火佐安心神。

④平调阴阳温润并重。岳氏用药强调温润并重,阳虚病例也参以滋阴,反对一味壮阳之法。

⑤调制众剂型内外并用。岳氏之专著载有汤、丸、散、膏、丹、酒等剂型,应用灵活,并创制擦牙漱津、熏脐、外洗等外用疗法,实乃男性不育综合治疗开拓之举。 《秘本种子金丹》是清代名医叶天士之著作,刊于1896年,是历代讲男性不育症内容最丰富的一本求嗣专书。上卷全部为种子内容,且以男性不育内容为主。

在种子总论中,强调种子之法:“男当养其精而节其欲,使阳道常健,女当养其血而平其气,使月事以时下,交相培养,有子之道也。”“种子之法,男子必先养精,女子必先养血…”。主张养精之法有五,一曰寡欲,二日节劳,三日息怒,四日戒酒,五日慎味。强调受孕应注意掌握“真机”、“的候”,即在女性排卵期时交而易孕。该著对男性不育的病机变化和本质有详细阐述,对后世影响较大。记载了治男子精少艰嗣之固本丸、治男子瘦弱艰嗣之无比山药丸、治男子精薄艰嗣之梦熊丸、治男子精泻艰嗣之种子丹等众多之不育治疗专方。

上述介绍谨列举历代求嗣专著精华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实难反映其全貌。从中亦不难看出,祖国医药学确实是治疗男女不孕育之宝库,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整理,更好地加以运用。

我们还应特别提出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对我国医学史研究做出的贡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我国最早的医家传记。司马迁对战国时代名医秦越人和西汉名医淳于意的记述和研究,有着相当高的水平。他用史家的如椽之笔,生动而深刻地刻画了秦越人和淳于意的形象,正确反映了当时医学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并给予了高度的概括,为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总结了历史经验。他歌颂医学发展中的无神论思想和科学态度,支持先进,贬斥落后,不遗余力。这个传统,历代相沿,未曾中止。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反映了我国医史研究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辉传统。

  问答,汉语词语,意思为提问和解答,一个过程。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名医扁鹊是哪个朝代的人?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根据正史的记载:扁鹊,原姓秦,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生于周安王元年(公元前401年)前后,卒于周赧王五年(公元前310年),据传是在秦国替秦武王医疗后,在离开秦国的途中,于骊山北面的小路,被秦国太医李酰使刺客劫杀。

 但是对于扁鹊是哪个朝代的人一直存在着争议:

 “扁鹊”原是上古轩辕时期的名医,后人用他来代称秦越人;但整个春秋战国时代实际上可能存在多位被民间誉为“扁鹊”的名医,司马迁在搜集民间口头史料时把他们误当成了同一个人。

 例如,《史记·扁鹊太仓列传》中提到扁鹊曾分别为虢国太子、晋昭公的权臣赵简子、蔡桓公(令说田齐桓公)、秦武王等人看病(并被秦武王的太医李酰暗杀)。历史上曾有三个虢国,最晚的于前655年被灭;晋昭公前531年—前526年在位;蔡桓公前374年—前357年在位;秦武王前310年—前307年在位,其历史跨度竟从春秋前期到战国末期长达300—400年。

 一般认为,真名为秦越人的“扁鹊”生活在战国中末期的蔡桓公和秦武王时代可能性较大;并至少还存在另外两位被当时的民间誉为“扁鹊”的神医,分别生活在前700年—前650年(春秋中前期)和前531—526年(春秋末期)两个时代(《列子》的作者列御寇是郑国人,郑前376年灭于韩,故《列子》中提到的扁鹊为春秋末期给赵简子看病的那个“扁鹊”可能性较大)。

 下面来看看最为大家所熟知的扁鹊是哪个取代的人了?

 扁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记载的古代医学家。他对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被后代医家视为“医学祖师”。有关扁鹊的事迹,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种种神话般的传说。据《史记》记载,扁鹊姓秦,名越人,“勃海郡郑人也”。他年轻时做过经营旅店的“舍长”。

 舍客中有个叫长桑君的老人擅长医药,扁鹊便跟从他学到了高超的医术。有一次,扁鹊路过虢国(今河南陕县一带)时,正碰上虢太子暴死。扁鹊诊断后认为太子得的是虚脱之症,并没有死,于是,他采用针刺、热敷等方法,使太子很快就苏醒过来。人们常说的“起死回生”一典,就出于此。扁鹊还是中医脉诊的创始者,他能综合地应用切脉、望色、听声、写形(问诊)等中医四大诊术来诊断疾病。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但是,这样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著名医学家,他的生活时代和他的故里,却一直是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

 扁鹊生平事迹,比较详细的`记载,见于《史记。扁鹊传》中,此外在《战国策》、《韩非子》、《列子》、《韩诗外传》、《说苑》等古籍中,也有一些片断记载。但是如果我们把史书上所有关于扁鹊的记载,综合起来分析研究,马上就会发现两个问题:有关扁鹊事迹的最早记载是《韩非子。喻老》篇:扁鹊望蔡桓侯病,其时为周桓王六年(前714年);最晚的记载是《战国策。秦策》:扁鹊诊秦武王病,其时是周赧王五年(前310年)。前后两者之间相距时间长达400余年。如果仅仅以《史记》所记扁鹊事迹而论,从赵简子立(前519年)到齐桓侯立(前384年),其间亦达130年左右,此其一;《史记》中说:扁鹊为“勃海郡郑人”。但是考察有关史料,古代渤海郡只有“鄚州”,而无“郑”这一地名,此其二。这些就是“扁鹊之谜”产生的历史背景。

 长期以来,古今学者对这一历史之谜的谜底孜孜以求,但至今仍莫衷一是。早在东汉时,《风俗通义》的作者应劲认为:《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因此,扁鹊是“黄帝时医”。晋代学者傅玄则认为:扁鹊是春秋中叶以前的人。清代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二十三)中说:“余考扁鹊与赵简子同时,盖《说苑》‘虢’作‘赵’甚是,赵简子之子为桓子。”他认为虢太子应为赵桓子,而扁鹊是战国初期人。

 关于扁鹊的故里,《韩诗外传》和《说苑》都本《史记》“郑人”之说。晋代徐广认为:考渤海无郑,河间有“鄚”,因此,“郑”当为“鄚”之误。今人本于此说者也很多。西汉扬雄在《法言。重黎篇》中则云:“扁鹊,卢人也”。此后高诱注《战国策。秦策》、韦昭注《汉书。高帝纪》中,亦都称扁鹊为“卢人”。

 在现代学者中,关于扁鹊的生平时代,有的认为是春秋前期或中期,有的认为是战国前期或中期,也有的认为是战国末期;关于扁鹊故里,认为是扬州的有之,认为是郑州(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的有之,认为是原籍在渤海郡、家住郑州的亦有之,更有人认为扁鹊是齐国卢(今山东省长清县)人。

 卢南乔在《山东古代科技人物论集》一书中说:扁鹊这位古代名医以秦为姓,赵人为名,扁鹊为字。他是战国末期人,确凿地讲,是齐桓公至秦武王荡时期(前357~前307年)人。扁鹊的故里,既不是郑地,也不是鄚州,而是渤海(齐国)卢(即今山东省长清县)。

 郎需才在《扁鹊活动年代及事迹考》(载《中医杂考》1980年第4期)一文中则认为,根据他对史书中有关“扁鹊望桓侯”、“扁鹊诊赵简子”等记载的考证和比较研究,再加上考古学家对虢太子墓的考古发掘材料,扁鹊很可能是公元前7世纪的人,就也是春秋前期或中期的人。

 甄志亚主编的《中国医学史》(教材)认为:扁鹊是大约生活于公元前5世纪的人,也就是战国前期的人,他的故里应该是渤海郡“鄚州(即今河北省任丘县鄚州镇)”。

 如此看来,扁鹊生平时代和故里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尚待进一步考证的历史悬案。

  李时珍 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明代蕲州(今湖北蕲春蕲州)瓦硝坝人。为古代我国乃至世界伟大的医药学家,著有药物学名著《本草纲目》一书。

  李时珍出身世医之家,他的愿望是像他的祖、父辈一样,当一名济世活人的医生。可是在当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成名,出人头地。李时珍不敢违背父愿,十四岁考取秀才,以后三次赴武昌应试举人,皆名落孙山。于是他恳求父亲,让他专心学医。父亲无奈,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经十余年的刻苦钻研,李时珍三十多岁时便成为当地很有名望的医生。

  一五五一年李时珍因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而医名大显,被武昌的楚王朱英(火佥)聘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一五五六年,李时珍又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授「太医院判」职务。此期间,他有机会饱览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丰富典籍,摘录了不少医学资料。并看到了许多平时难以见到的药物标本,大大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领域。但由于他淡于功名荣禄,在太医院任职未及一年,就辞职归家,专心著述。

  李时珍在数十年行医以及阅读古典医籍的过程中,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他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昌书籍。三十五岁时,他就开始酝酿,并为之穷搜博博采,读了大量参考书,开始编写《本草纲目》。为了弄清许多药物的形状、性味、功效等,又毅然背起药篓,带着儿子及徙弟庞宽,「访采四方」,跋涉无数穷山深谷,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经过二十七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和辛勤劳动,先后三易其稿,终于在一五七八年完成了这部闻名中外的药物学巨著。这时李时珍已六十一岁。

  一五九六年,也就是李时珍逝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立即风靡全国,医家视为珍品,争相抢购。不久流传于全世界。《本草纲目》不仅为我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时珍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有《濒湖脉学》和《奇经八脉考》二书,也受到后世医家的重视。

  李时珍在一五九三年逝世,享年七十五岁。

分类: 医疗健康 >> 中医

问题描述:

去国医看病时老听说名医刘渡舟,谁知道他的情况?

解析:

刘渡舟,中医学家。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强调六经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提出《伤寒论》398条条文之间的组织排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临床辨证善抓主证,并擅长用经方治病。从事中医教育30多年,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贡献。

刘渡舟,原名刘荣先,1917年10月9日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幼年时,因体弱多病,常延请中医大夫治疗,亲身感受到了中医药的疗效,逐渐对中医药产生了兴趣。由于他体质虚弱的原因,他的父亲在择业时给他选择了中医这条道路。16岁时在营口正式拜当地名医王志远先生为师,矢志学习中医,从而迈出了此后漫长中医生涯的第一步。

1931—1932年,在营口德育堂随王志远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系统地学习中医经典著作,以及《药性赋》、《方歌括》等基础知识。1933—1936年,在大连市志远药房跟随老师学习临床知识及临床技能。

6年的学习结束后,他又在大连寿民药房跟随谢泗泉学习中医临床一年。谢先生曾告诉他:“学中医临床,莫过于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学外感病必须读张仲景的《伤寒论》,而学内伤杂病则应该读《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因而,这一年他主要在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与《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二书上下了功夫。这对于他此后的治学道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938年,刘渡舟在大连志远药房坐堂行医。为了让他铭记行医的职业道德,努力救治患者,使患者从疾病的苦海中得以解脱,他的父亲正式给他取字为渡舟。

1945年5月,刘渡舟随家迁居北京。1946年冬在北京参加并通过了“中医师特种考试”。1947年5月至1950年底,在北京东四钱粮胡同挂牌行医。期间,曾受华北国医学院之聘担任教授,讲授中医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参加了卫生部组织举办的“中医进修学校”学习西医基础知识,学期一年,于1951年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北京天坛华北人民医院中医内科工作。此后又先后任北京永定门联合诊所中医科主任,北京南苑区大红门联合诊所主任。

1956年,中国 和人民 为了振兴中医事业,决定在北京、广州、成都、上海四市建立中医学院。这是医疗卫生系统的一件大事,各级部门对筹建北京中医学院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千方百计为中医学院的教师队伍寻找人才。经人推荐,刘渡舟来到北京中医学院参加中医教学工作。先后任伤寒教研组副主任、主任,兼任金匮教研组主任。1978年任北京中医学院教授,并开始培养中医硕士研究生。1985年又成为全国第一批招收中医博士研究生的指导老师。他还任北京中医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以及《北京中医学院学报》总编等职。在教学中,他辛勤工作,获得群众的拥戴。1983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985年又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从1978年至今,他历任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85年至今,任国务院学位评议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医学)成员,1987年以来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1991年更名为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刘渡舟于1956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1984年以来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

刘渡舟注重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特别对《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研究。刘渡舟认为,研习《伤寒论》,一定要结合《内经》、《神农本草经》和《金匮要略》诸书,这不但有利于全面地正确理解六经辨证理论体系,而且,在学习后世医家论著时,也就有源可寻,有本可依。他潜心研究数十年,撷古采今,旁涉诸家,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著有《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诠解》、《伤寒契要》、《新编伤寒论类方》等书,有理论、有临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尤其是《伤寒论通俗讲话》与《伤寒论十四讲》二书,在国内多次重印,并被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发行。同时,他还任主编,组织编写了自研究《伤寒论》以来的第一部专门工具书——《伤寒论辞典》。

《伤寒论》的核心是六经辨证。但长期以来,对于“六经”实质的理解,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针对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特别是针对有人提出的“六经非经络”的观点,刘渡舟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强调了六经的实质是经络。他认为,《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思想是在《内经·热论》六经分证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六经辨证是以三阴三阳的六经经络及其相互络属的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物质基础的。离开六经经络及其相互络属的脏腑组织,则六经辨证就成了空中楼阁。六经辨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辨阴与阳,以三阴三阳的阴阳两纲统摄六经,然后进一步探求病位之表里,病情之寒热,病势之虚实。但是,如果辨证只辨到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那还是很不够的。因为它还没有具体地与人体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联系起来,仍然不能明确而深刻地阐明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所以,六经辨证必须要以经络为基础,通过经络而落实到具体的脏腑组织,使辨证言而有物,从而达到辨证以论治的目的。他认为能否正确地理解六经实质,关系到能否正确地运用六经辨证理论以指导临床治疗,这是学习、研究《伤寒论》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刘渡舟还十分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伤寒论》六经病证,各有提纲证一条。提纲证是指能够反映出每一经络及其相关脏腑之生理、病理基本特点的证候群,对于某一经的辨证具有比较普遍的意义。例如太阳病提纲证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脉浮”,是邪气客于肌表,人体正气抗邪于外的反映;“头项强痛”,是太阳经脉受邪,而经脉气血不利的反映;因为太阳经脉络脑下项,头项是太阳经脉所主之专位,故头项强痛是太阳经受邪独有的证候;“恶寒”与“脉浮”并见,是卫阳被伤,不能温煦肌表的反映。此一脉二证反映了太阳经病变的基本脉证特点,揭示了太阳主病在表的病变规律,因而,临床辨证只要掌握了提纲证,就能做到纲举目张,心中了然。此外,刘渡舟还认为六经辨证方法,原为邪气伤人而立论,并非只针对伤寒之一病。应该看到,辨证之法是从六经之体而求证,由于六经之体各异,与六经相互络属的各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各不相同,所以每一经的证候特点也就随之不同。六经病提纲证反映了六经各自证候的共同特点,因此,掌握了六经病提纲证,不仅能够掌握其在伤寒病中的辨证规律,而且还可以将其扩大至杂病的辨证范围。正如清代医学家柯韵伯所说:“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

对于《伤寒论》398条条文排列意义,刘渡舟认为《伤寒论》398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条文之间,或隐或现,或前或后,彼此间都有联系。作者在写法上,充分发挥了虚实反正,含蓄吐纳,对比互明,言简义永的文法与布局,从而把辨证论治方法表达无遗。研究《伤寒论》,首先要领会条文的组织排列意义,要在每一内容中,看出作者的布局和写作目的,能学到条文以外的东西,要与作者的思想共鸣,才能体验出书中的精神实质。例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30条:从第1条到第11条的内容是全书的纲领,具有指导全书,统领辨证的意义;从第12条到第28条,以穿插交叙的方法阐述了桂枝汤方的临床适应证、禁忌证以及加减变化诸证,并引出麻黄桂枝合方的3个小汗法,作为其后论述麻黄汤证之先序;第29条与第30条,以误治救逆的形式具体地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作了示范。可见《伤寒论》之398条有经有纬,发生着纵横的联系,以尽其辨证论治之能事。

临床善抓主证 擅用经方

刘渡舟还有着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辨证时抓主证是他临床上的一大特色。他认为,主证是决定全局而占主导地位的证候,直接反映了疾病的基本性质及规律,所以是最可靠的临床依据。抓住主证,不但是辨证的关键,而且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具有带动全局的作用。如有一次,为一崔姓产妇治疗,患者因产后腹泻,被误认为是脾虚,多次服用补益剂无效;又因其舌绛,苔薄黄,脉沉滑,下利而口渴,按厥阴热利证,投白头翁汤亦无效。后详审其证,知有小便不利、下肢浮肿,寐差,咳嗽等水气表现,因而抓住小便不利及“渴呕心烦咳不眠”之主证,参以舌绛脉沉,乃知此属少阴阴虚,水热互结之证,与猪苓汤5剂,小便得利而腹泻诸症皆除。

擅长用经方治疗疾病,是刘渡舟临床上的又一大特色。仲景之方谓之经方。他认为,仲景制方,不拘病名为何,但求脉证切当,病机合宜,有其证则用其方,故不论外感、内伤,随手拈来,因证而施治。他还认为,经方治病有两大优势,一是组方精简,配伍严密,药少量轻而功捷;二是方证结合紧密,观脉证而定病情,随证施治,不拘一格。他在临床上运用柴胡剂治疗肝胆疾病,泻心剂治疗脾胃疾病,苓桂剂治疗水气病变等,都取得很好的效果。他还从临床实践出发,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师仲景之意而广仲景之法,创制了不少疗效很好的新方。如柴胡解毒汤、柴胡三石解毒汤、柴胡活络汤、柴胡鳖甲汤等治疗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变的系列方剂,疗效显著。

水气病,是中医特有的病证概念。但自仲景之后,还没有哪位医家对水气病证治疗进行过系统的论述,致使水气的概念不清,证治不明。通过长期临床观察与治疗,刘渡舟发现水气为病在临床上既常见又多发,涉及面很广,特别是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常常表现为水气病变,临床上不得其法,常难取效。因此,他刻意对水气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表了《试论水气上冲证治》、《谈谈人体的津液链》、《谈谈“水证”的证治》等专题学术论文。他认为:“水气”的概念,应该是既有水饮,又有寒气。其发病的机理与心、脾、肾三脏的阳气虚衰有关。心为阳中之阳,上居于胸中,能行阳令而制阴于下;脾为中土,能行津液而制水于中;肾为水脏而主宰水液的气化作用。若心、脾、肾三脏阳气虚衰,则水阴之邪无制而汪溢为害。其中,尤是以心阳虚不能降伏下阴而为二:一是由“心下”部位气往上冲,主要责之于心脾阳虚;二是由“脐下”部位气往上冲,主要责之于心肾阳虚。水气病的辨证,典型者可出现明显的气由下往上冲逆的感觉。不典的辨证,典型者可出现明显的气由下往上冲逆的感觉。不典型者,虽不见明显的气冲之感,但从下往上依次出现的或胀、或满,或悸等证也十分明显,故临床不难辨认。甚者水气上冒清阳之位,还可以出现头目眩晕,或眼、耳、鼻、舌诸窍因之不利,亦当注意。此外,色诊,脉诊对诊断水气病也很有意义。水气之色上于头面,其人面带虚浮,其色黧黑,或出现水斑(额、颊、鼻柱、口角等处,皮里肉外,出现黑斑,类似色素沉着),谓之水色;舌淡嫩而苔水滑,甚者舌面津津然欲滴,谓之水舌;脉沉而弦,谓之水脉。色脉相应,便可辨为水气病而无疑。治疗水气病,法当温阳降冲,化饮利水为主。获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是治疗水气病的基本方。方中以获苓、桂枝为主药,获苓之用有四:甘淡利水而消阴其一;宁心安神而定悸其二;行肺治节之令而通利之焦其三;补脾固堤而防水汪其四。桂枝之用有三:通阳消阴其一;下气降冲其二;补心制水其三。此方若有获苓而无桂枝,则不能化气以行津液;如有桂枝而无获苓,则不能利水以伐阳。故苓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余如苓桂姜甘汤、苓桂枣甘汤、苓桂杏甘汤、苓桂味甘汤等苓桂剂,皆可视作在此基础上的加减化裁。除了将经方有效的用治于水气病外,刘渡舟还创制了苓桂茜红汤、苓桂杏苡汤、苓桂龙牡汤、三参救心汤等治疗水气病的有效方剂,丰富并发展了中医治疗水气病的内容。

热心教育 诲人不倦

刘渡舟在中医教育这块园地上辛勤耕耘了30多年,深知教书育人、培养中医接班人的重要性。在长期的中医教学中,他积累了两点非常宝贵的经验:一是读书须要背书;二是理论必须结合临床实践。

他认为,背书有两大好处:第一,背书有益于明理识证。《医宗金鉴·凡例》中说:“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他指出“背”是为了“书熟”,“书熟”是为了“理明”,“理明”是为了“识清”,而“识清”最终是为了临床上能够准确地辨证用药。第二,背书有益于日后进一步理解中医理论。由于经典著作文字简要,理论深奥,初学者难以一下子弄懂其全部义理,如果能够先将书中的内容熟记于心中,日久以后,随着所学知识的广泛与深入,尤其是随着临床知识的提高,对某些疑难问题就逐渐地有触类旁通之功,这可能就是人们通常所谓的“悟性”吧,这种“悟性”越多,其中医水平也就越高。刘渡舟曾说:“巧者人皆受之,若平时不下苦功先熟书于心中,则临证之时又有何巧之可言”?这对初学中医者来说,尤为重要。

在扎扎实实的理论基础上,他十分重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他常常跟学生们说:“中医之所以能几千年而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它在临床上能解决很多问题。在课堂上学习基础理论,就是为了能在临床上正确地运用它。如果一个中医不会中医临床,那他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中医。通过临床实践,不但可以验证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可以激发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在实践中求发展。

刘渡舟对青年中医总是予以极大的关怀与支持。在他门诊时,周围总是围着一大群本科学生跟他抄方学习。对于学生的提问,从来都给予耐心细致的指点与教诲。在刘渡舟家里他的书案的玻璃台片下压着河南中医学院学生小杨的一篇散文,从中可以看出他为人师表的崇高品德。标题为《不曾见面的老师》。文中写道:“1982年,我还是个中医盲,考入河南中医学院之后,听高年级的同学说,在北京有一个著名的中医专家对《伤寒论》颇有研究。我怀着渴望知识和仰慕名人的心情,给在远方的老专家发出了第一封信。信中写道:‘敬爱的老师,我是多么渴望成为您的学生啊!’没想到,7天后就接到了回信。信中说:‘你的精神很使我感动,我认为,中医要发展,老年人就应该授业于年轻人,因此,我愿与你交个朋友,共研医道’。信是用正楷写的,苍劲有力。虽然我没见过他的手迹,但我相信,这封信是老专家亲自书写和发出的”。

“一个青年,能与闻名于世的医学家交朋友,真绝了,我失眠了”。

“随着学习进行,大脑里的问号愈来愈多了,我们的通信也就愈加频繁了。3年,到底通了多少封信,我告诉您,没统计过”。

“时间越长,我和他相见的心情愈急迫。我想,将来,或许能成为他的亲授弟子。我终究是他的学生,我一定要见到他,我最尊敬的老师,刘渡舟教授”。

除繁忙的教学,临床工作及大量的日常事务外,刘渡舟还承担着多项部级科研任务。如《中医古籍整理研究——伤寒论》、《柴胡鳖甲汤治疗慢性迁延肝炎,早期肝硬变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老中医电脑程序——苓桂术甘汤加减的临床运用》等。其中,《中医古籍整理研究——伤寒论》的科研工作,历经5年,经过反复的研究和专家论证,已经通过鉴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今刘渡舟虽年逾古稀,但仍精神抖擞,坚持工作在教学、科研和临床的第一线,决心为弘扬中医事业,培养新一代的中医人才,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作者:姜元安)

简历

1917年9月10日 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

1931—1937年 在营口、大连等地跟随王志远、谢泗泉学习中医。

1938—1945年 在大连挂牌行医。

1947—1950年 在北京挂牌行医。

1948年2月—1948年9月 任华北国医学院教授。

1951年 在北京毕业于由卫生部举办的“中医进修学校”。

1951—1954年 任北京永定门联合诊所中医内科主任。

1954—1955年 任北京南苑区大红门联合诊所主任。

1956年—至今 任北京中医学院伤寒教研组副主任、主任、教授。

主要论著

1 刘渡舟.伤寒论通俗讲话.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2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3 刘渡舟,傅士垣等.伤寒论诠解.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4 刘渡舟,聂惠民,傅世垣.伤寒契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5 刘渡舟.中国伤寒论解说.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1983第1版;1985年第2版;1988年第3版.

6 刘渡舟,苏宝刚,庞鹤.金匮要略诠解.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7 刘渡舟.新编伤寒论类方.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

8 刘渡舟,程昭寰.肝病证治概要.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9 李培生,刘渡舟.伤寒论讲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0 刘渡舟,白永波等.伤寒论讲解.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11 刘渡舟,李宪法,秦克枫等.伤寒论辞典.北京: 出版社,1988.

12 刘渡舟,杨波,侯钦丰等.肝病源流论.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13 刘渡舟.我对甘温除大热的体会.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60,(1):59.

14 刘渡舟.我对“战汗”证的一点体会.中医杂志,1961,(5):4.

15 刘渡舟.阴火与阳火的证治.中医杂志,1962,(4):11.

16 刘渡舟.试论水气上冲证治.浙江中医药,1976,(6):209.

17 刘渡舟.阴虚性的肝胃不和证治.新中医,1978,(1):16.

18 刘渡舟.对《伤寒论》一书几个问题探讨.新医药学杂志,1978,(2):18.

19 刘渡舟.谈谈温胆汤证及加减运用的体会.新医药学杂志,1978,(4):17.

20 刘渡舟.试论《伤寒论》条文排列组织的意义.陕西中医,1980,(1):4.

21 刘渡舟.《伤寒论》刍言.新中医,1980,(4):12.

22 刘渡舟.运用经方的关键在于抓主证.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0,(2):17.

23 刘渡舟.谈谈成无己对《伤寒论》的贡献.湖北中医杂志,1980,(3):23.

24 刘渡舟.谈谈人体的津液链.陕西中医,1980,(4):1.

25 刘渡舟.谈谈《金匮》泽泻汤证.中医杂志,1980,(9):17.

26 刘渡舟.谈温经汤的方义.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0,(3):12.

27 刘渡舟.清阳下陷的病机和证治.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1,(1): 23.

28 刘渡舟.学习中医的点滴体会.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1,(1):12.

29 刘渡舟.桂枝汤加减方证的应用.陕西中医,1981,(1):7.

30 刘渡舟.论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新中医,1981,(9):11.

31 刘渡舟.《伤寒论》方证概述.辽宁中医杂志,1981,(9):28.

32 刘渡舟.分析《伤寒论》几种载药上浮的方法.陕西中医,1981,(6):1.

33 刘渡舟.谈谈“水证”的证治.北京中医,1982,(1):18.

34 刘渡舟.怎样正确使用小青龙汤.北京中医,1983,(4):8.

35 刘渡舟.“六经”析疑.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4,(4):9.

36 刘渡舟.小柴胡汤解郁功效例举.中医杂志,1985,(5):12.

37 刘渡舟.试论《伤寒论》之水火痰郁证治.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5,(4):23.

38 刘渡舟.使用“经方”应灵活变通.光明中医,1989,(2):9.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