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的早期遗迹
尽管回族主体的形成是到了元代才开始的,到了元代之后才有大量的被称为回回人的中亚各族穆斯林的东迁,但从共同的居住区域门“蕃坊”人共同的语言(通用汉语并夹杂有阿拉伯语或波斯语等词汇入共同的心理素质(属穆斯林)和共同的经济生活(大多数经商)来看,唐宋时期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互通婚姻的“五世土生蕃客”们,或者说两往后出生的六世、七世、八世蕃客后裔,虽不能与今天的回族完全相一致,但按早期回族来理解也是比较准确的。因为在元代之前,这些早期回族的人数已具备相当规模。在宋元之交的词家周密的《齐东野语》中记载着1236年(南宋理宗瑞平三年)蒙古军进攻襄阳时,宋襄阳的宋军中有回回兵。周密的《癸辛杂识》续集下《盗马踏浅》条,记载着1274年(南宋度宗咸淳十年)蒙古军渡江南时,宋军中的回回兵,常从江水浅处潜渡至江北盗蒙古军马,有时所盗马多至三、四百匹。从所盗马数可知此兵不在少数。另据宋无名 氏《昭忠录》记载:“1235年(南来理宗瑞平二年),蒙古太子阔瑞率兵五十万,由宝鸡南面的大散关南攻。宋将曹友闻率兵在西州(今陕西勉县)南大安(今宁强县北人鸡冠山、回回寨一带拒战
曹友闻是甘肃天水人,为宋初名将曹彬之后,先任天水军教授。1234年蒙古军灭金后,宋政府令曹友闻招募忠义军备防。曹所招的兵中有一部分是投降蒙婢的金将武仙、汪世显部下的回回西夏十八族中不肯投降的官兵。蒙古军灭西夏在1227年,在此之前的一个长的时期中,说明西夏境内已形成了早期的回族。所以,《昭忠录》中记载曹友闻所招募的忠义军中有回回兵,且称之为族,是有一定道理的。当时官都曾消灭蒙古军10余万,从中也可估计出回回兵不在少数,再加上已有回回寨的地名。说明回族确实已初步形成。另外,由于北宋时西夏本身占据着丝绸之路的大动脉河西走廊,所以中外商人中穆斯林很多。早在10世纪前半期,伊斯兰教的呼罗珊王阿布·哈森·纳沙尔(913—942年),曾企图杀掉在撒马尔罕的五百摩尼教徒,高昌回鹘王知道后,派人警告说:“在我国中伊斯兰教三倍于在你国中的摩尼教徒J果你们杀死一个摩尼教徒,我将把国中的伊斯兰教徒加以监视,甚至杀了。”(见阿拉伯人奈丁《群书类述入马苏第《黄金草原》、福虑格尔《摩尼师及其著作》等书》事情发生在五代时期。说明紧连河西走廊的吐鲁番等地,已分布有大量的穆斯林。]元曲中有演宋、夏战争的《狄青复夺衣袄东》一剧,剧中就有河西回回兵。在西夏灭亡(1227年)不到半个世纪时,马可波罗来到河西走廊,当时敦煌、张掖等地都居住着伊斯兰教徒。所以有的学者认为,中原回族形成的时间不迟于十二世纪晚期,而长安等地回族的形成可能更早些。这种观点不无道理。
在元代以前形成的早期回族的问题上,这里需要补充两点。一是由于唐宋时期的早期回族和回族先民形成回族的条件和机遇没有元代那样的大环境优越,所以当时许多穆斯林的后代,包括“五世蕃客”们汉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事实却是存在的,包括许多早期回族穆斯林的后代,甚至这些有阿拉伯、波斯血统的回族名人本身就有浓郁的汉文化气息,由于当时这些后代与伊斯兰文化联系不多,所以受汉文化影响大,相当一部分的唐宋穆斯林后代(包括穆斯林名人的后代)融人了今天的汉族。还比如,在西安近郊的汉族中,康、安、曹、米、何等姓为数不少,古代就有人研究其得姓渊源的。如《通鉴》卷248武宗会昌六年条有“夏州节度使米暨”,注:“米姓出于西域康居,枝庶分为米国,复人中国,子孙遂以为姓。”
又如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说:“西域米国胡人人中国者,因以为姓。”近代也有人对西安汉族中的康、曹、史、安等姓氏进行过研究,认为皆出于九姓胡。而从明清两代在西安地区留存的有关回族伊斯兰教的碑石看,立碑人多为安、石、米、何等姓。另一方面,西安回民中安、米、何姓较多,至今仍为大姓。而在西安近郊的一些地名中,有南、康村、史家湾、曹家庙、南J何村等,而米家崖、东、西曹里村在清末回民起义迁出前一直都是回族村可见早在唐宋时期,由于互通婚姻等原因,就形成了“回回中有汉人,汉人中有回回”的局面。二是按照阿拉伯、波斯中亚等地商人在中国长期发展的情况看,逐渐在中国形成一个新民族是完全可能的。但回族整体和主体的全面形成却是由于蒙古贵族的西征,回国人的东迁,从而构成回回民族今天的大体框架和结构分布,所以说,今天回族的祖先不只是唐宋穆斯林商人的后裔,更多的则是蒙古西征军强迫东移的大量的穆斯林后裔。
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集团,祖居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地区,他们披发左衽。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前215年被蒙恬逐出黄河河套地区以及河西走廊地区,西汉前期强大起来,屡次进犯边境。对西汉政权造成了强大的威胁。并控制西域。后为西汉武帝所败,退居漠北分裂为五部。汉元帝时,于五部呼韩邪和亲。后在东汉时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投降汉朝,北匈奴在西迁后消失在中国的古籍中。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前赵政权。
匈奴影响了当时的中国和欧亚大陆的历史进程,《史记》、《汉书》和欧洲的中世纪史书均留有些记载。
近代西方主流历史学家一般认为来自中亚的匈人,与中原以北的匈奴人,是一些喜欢以马征战与结盟的混合游牧民族,但只是民族集团而非同种族群。
在春秋战国时期,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国都地处河南省、陕西省境内,为其他列强国家所包围。公元前4世纪,正当赵国连续几次对中山国进行侵犯的同一时期内,魏国旁边秦国也多次对魏国和秦国交界处阴晋邑等地进行侵犯。
据《史记·魏世家》记载:“三十六年,秦侵我阴晋。”
公元前369年,秦国派商鞅打败魏国收复了西河之地,魏惠王下令将都城从安邑,也就是山西省夏县迁至大梁,也就是河南省开封。
此后,为加强西部边境防御,从公元前361年至公元前351年,魏惠王命人在与秦国接壤的西边地区修筑了长达500千米的河西长城。关于这段历史,在《史记·秦本纪》记载:
公元前362年,秦攻魏少梁,破魏军,擒魏将公孙痤,为抵抗秦军入侵,魏国于公元前358年,开始在黄河以西与秦交界处修筑长城。
在古籍《水经注》中,也有这样的记载:“魏惠王使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而古籍《史记·匈奴列传》中则说:“魏有河西上郡,以与戎界边。”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魏国的河西长城除了防御秦国的骚扰之外,还同时防御旁边的另一国家西戎。至公元前350年,魏惠王又命人修建了一座保卫国都大梁的河南长城。关于这段长城,在《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卷有长城,经阳武到密。”
至此,魏国完成了河西长城和河南长城的修建,这两座长城被统一称为魏国长城。
那么,魏国的河西长城具体在什么位置呢?据《水经注》记载:“渭水又东,径长城北,长涧水注之,水南出太华之山,侧长城东而北流注于渭水。”
《史记》中也记载:“秦孝公元年,楚魏与长城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者也。渭水……西北入长城,城自华山北达于河。魏西界与秦相接,南自华州郑县,西北过渭水,滨洛水东岸,向北有上郡鄜州之地,皆筑长城以界秦境。”
也就是说魏国西长城,南起于陕西省华阴县西南、华山南麓之朝元洞,濒长涧河西岸北抵渭河,过渭河后,再北越洛河,然后循洛河东岸西行,至大荔县许原北之长城村,长达500千米。
这一段长城,据后来的学者勘查,遗迹后来一直存在,位置可以肯定。但由长城村向北经由之地,曾有过不少说法,都有一定的文献根据,未能统一。
后来,根据实地勘察情况,认定北段是由长城村经澄城东略向西北,然后转趋东北,延伸至陕西省合阳、韩城境内,抵达黄河西岸。断断续续长达200多千米。而《史记正义》上所说的“北有上郡鄜州之地,皆筑长城”的长城则没有发现。
这段河西长城由黄土夯筑,宽三五米,高五六米,从遗址看出,这段城墙曾经经过多次修缮。
这段长城中,尤以华阴县城东魏长城最为著名,这段长城的遗迹大部分保留在地面上,遗迹共有12处,保存最长的有700米,最宽的20米,最高的18米。
如朝元洞西北发现一段魏长城计长500米,宽216米,高141米。南洞村西北发现一段长城计长180米,宽20米,高26米。北洞村北有一段长城计长100米,宽15米,高16米。
洪崖村有一段长城计长700米,宽18,高22米。党家伙以北有一段魏长城计长550米,宽6米,高18米,这段长城保存比较完整,南北略呈直线。
西关堡以北有一段长城计长700米,宽16米,高8米。风箱城东南有一段魏长城计长500米,宽一两米,高38米。
另外,少部分地方因挖土和河水的冲刷破坏,地下已无长城的遗迹。特别是从风箱城以北至渭河一段,地势很低,均为河滩,地上已无长城的遗迹,推断原来风箱城以东至渭河是有魏长城的。
据探测华阴魏长城的起点在朝元洞东南约150米处的华山山麓,东边是长涧河,夯土建筑在距地表约5米的生土上,推断魏长城是利用较高的山麓地势构成的。
华阴魏长城沿着弯弯曲曲的长涧河向北伸延,随着河道的拐弯长城的弧度也较大,有的略呈直线。
至于魏国河南长城位置,据《水经注》上记载可知,这段长城自河南省原阳县旧原武西北处的卷县阴沟开始,经大河故渎东,在阳武跨过阴沟左右二渎,过北济水,南济水,又经管城,往西南至于密。
也就从河南省旧原武西北,东经原阳县境转向东南再折而向西南过郑州直达密县境内,全长共约300千米。
据后来的考古工作者考察,此座长城在所经的郑州、密县发现两处遗址。
一处是郑州青龙山长城遗址,为连绵的夯筑岗丘,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3千米;另一处是位于密县县城西北尖山乡、米村乡的小顶山、香炉山、蜡烛山、五岭山上,南北走向,长约58千米,墙基宽25米,高25米,由青石砌筑而成。
当年,魏国修成河西长城和河南长城以后,本来是想避免秦国的战事骚扰的,然而,秦国和魏国边境的战事却一直不能避免。
公元前354年,秦国夺取了魏城少梁;公元前352年,秦国又向魏河东发起了进攻,取安邑,即山西夏县;公元前351年,秦国攻下魏国的固阳;公元前340年,秦国主将卫鞅率兵攻打魏军,大破魏军,俘虏魏国大将公子卯,至此,魏国国势渐衰。
至公元前332年,魏惠王将阴晋邑献给秦国以求和,秦方改阴晋为宁秦县。
从这些历史演变中,可以看出,尽管魏国修建了河西长城和河南长城,但魏国并没有因此而变得非常强大,至公元前203年,魏国终被秦国所灭。
虽然魏国在后来不复存在,但从魏长城的遗址上可以看出魏国长城当年宏伟壮观的气势,它在我国的长城史上涂上了难以抹杀的一笔。而且,它比著名的秦长城要早100多年。
魏长城遗址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它是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可靠资料和凭证。
本文2023-08-06 04:06:5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8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