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孔子简介,第1张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与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一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出身于没落的宋国贵族家庭,刻苦好学。曾从事“儒”(贵族丧事赞礼者)的职业,中年时开办私学。一度出任鲁国的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四年后因遭小人暗算,弃职,后率弟子周游列国,经十三年,晚年归鲁,继续讲学,整理古籍。《论语》20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纪录。

 孔子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宗教的创始人,但这是不正确的。孔子及少谈论神,拒绝讨论来世,避免任何形式的形而上学。他对人生的关系深刻了解,他的学说并不是他所创立的,严格来说,他只是及中华文化思想的大成者。他是一位重视个人的伦理道德和行为的现世哲学家。

 孔子把“仁”和“义”视为道德的最高原则,他规范著高尚者的行为。“仁”在有些时候可以解释为“爱”,但我们最好将他理解为对人类的关心。“礼”是道德,礼节,规矩,传统等观点的总和。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虽然当时的统治者没有采纳孔子的学说,然而在他死后,儒家成为显学。但是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儒家学说遭到贬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他采用法家的建议,下令“焚书坑儒”。以为这样就可以整齐学术,统一思想。然而,秦始皇的努力并不成功,在秦朝灭亡前夕,儒生们又开始宣讲儒家学说。西汉时期的汉武帝时代,儒家学说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中国科举制度,始于汉朝。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学生们对孔子礼教的理解程度。由于科举制度是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所以由汉朝开始,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国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在孔子的四书五经中打转。知识分子穷一生精力从事研究他的学说,一生都跳不出这个圈子。大大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中国的历史就是孔子思想的影响史。《四书五经》成了学校的教科书,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熟记。古代哲人的教条,深深地植跟于人民的心中。由于这种儒学的熏陶,中国逐发展出一种和谐的社会生活,追求智识崇尚智慧的狂热,以及稳健的文化。中国虽经常遭受侵略,旦其文化不但能屹立不绕,而且还能同化异族。但是,儒学并不是万能灵药。他对于统治者来说,是一剂有效的灵药,能使他们的王朝尽量避免混乱和衰落的来临。但是,对于在求变求新的国际竞争压迫下,对于一国的发展,是个阻碍,那些维系个人和社会秩序的礼教,几乎使人无法动弹,而造成一套用不改变的模式。孔子的教条。彻底的限制了人类自然而充沛的冲劲。孔子的那些礼教实在太完美了,以致显得过分的严肃。在孔子的教条下,简直没有豪放和冒险,爱情和友谊也过分的受到桎梏。他使妇女一味服从,贬低了自己。他使国家一味保守,阻碍了进步。

分封制是西周王朝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是周人对被征服土地和人民实行统治的一种措施,也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方面的再分配制度。分封的原则与对象是根据与周王血缘关系的亲疏,功劳的大小(辅佐与同盟)分封,其前提是承认周王的统治,或古帝王之后。在分封中,授民授疆土是分封的核心内容

宗法制是西周统治者创立的利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护政治关系的上下尊卑贵贱秩序的社会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基础,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权力、财产继承与分配秩序的原则。

宗法制的基本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

有一件国宝在1959年的时候叫“司母戊鼎”,是郭沫若定的名,叫了半个多世纪,忽然被国家博物馆改了名,叫“后母戊鼎”。后母戊鼎是因为鼎上有“后母戊”三个字,所以就叫后母戊鼎。至于这个字是“司”还是“后”,这是古文字专家之间的争论,直观就是个“司”字,镜像转过来就是个“后”字。鼎的立耳纹饰被称为虎咬人头纹,俗称虎吃人。80年前,年仅18岁的吴培文在日军的监视下,偷偷的把鼎挖出来,藏在自家的后院。1948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与故宫博物院在南京联合举办展览,后母戊鼎首次公开展出,蒋介石亲临参观并在鼎前留影。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成立,后母戊鼎从南京博物院运往北京。

司母戊鼎其实叫后母戊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来源|喜马拉雅的精品课《马未都国宝100>》

编辑|三石

有一件国宝在1959年的时候叫“司母戊鼎”,是郭沫若定的名,叫了半个多世纪,忽然被国家博物馆改了名,叫“后母戊鼎”。

虎吃人的纹饰

后母戊鼎是因为鼎上有“后母戊”三个字,所以就叫后母戊鼎。至于这个字是“司”还是“后”,这是古文字专家之间的争论,直观就是个“司”字,镜像转过来就是个“后”字。

鼎的立耳纹饰被称为虎咬人头纹,俗称虎吃人。虎吃人的纹饰并不罕见,比如说国家博物馆藏的龙虎尊,妇好墓出土的青铜钺等等,都有虎吃人的纹饰。

虎吃人在文化上的含义有多种:第一个含义是通灵;第二个含义是辟邪;第三个含义是人祭,以身饲虎是佛教经典。

但应该有一个可能叫警示。比如我们常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是佛教中的警示语,这种提示告知我们,不管你有多少办法,也会有新的困难出现。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困难,你跨过一个就会有另一个困难,不能过于得意。

后母戊鼎如何走进博物馆的?

80年前,年仅18岁的吴培文在日军的监视下,偷偷的把鼎挖出来,藏在自家的后院。

但他挖到宝贝的消息不胫而走,当时中国最大的古董商之一的肖寅卿,从北平专程赶到了吴培文家。他见到如此巨大精美的青铜大方鼎,立即开出了一个天文数字的价钱!

但这大鼎太重了,没法运输,他要求大卸十块。肖寅卿先交了定金,等卸开以后再付尾款。

吴培文带着村民们开始分解大鼎。他们敲打锤锯,不见功效,只好拿大锤砸。千辛万苦,最后只把仅剩的那只耳朵给砸了下来,最后拆鼎的事就告吹了,只好把大鼎再度地藏起来。

武官村挖出宝鼎的消息据说还是被日本驻军知道了。日本人来村里搜了一圈,没有找到,就撤退了。

后来这大鼎又被吴培文他们挖了出来,到了十月底,正值蒋介石60大寿,当地的国民党驻军司令将大鼎作为蒋介石的寿礼,用火车运到了南京。

当时蒋介石对大鼎还是很重视的,划拨到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1948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与故宫博物院在南京联合举办展览,后母戊鼎首次公开展出,蒋介石亲临参观并在鼎前留影。这下子,后母戊鼎就算出名了。

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成立,后母戊鼎从南京博物院运往北京。为了大鼎的美观和完整,历史博物馆就仿造了另一只鼎耳,放在了当时最重要的《中国通史》展览中展陈,如果你现在去国家博物馆参观,你就会在二号中央大厅看到这件重器。

关于主播:

马未都,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创始人,在《国宝100》中,马未都从全世界的博物馆中甄选出100件中国文物,展现中华文明5000年浩瀚。

用文物讲述历史,是了解历史的一种特殊欣赏方式,正可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国宝万千,只听一百。

关于喜马拉雅:

中国第一音频平台。随时随地,听我想听!48亿用户的共同选择,听段子听小说听新闻听音乐,就用喜马拉雅!

司母戊鼎其实叫后母戊鼎相关阅读:

司母戊鼎还是后母戊鼎?叫来叫去还是叫错,事实证明郭沫若真厉害

2011年3月6日中午,我记得刚吃过午饭,看着中央一套,新闻中播报了这样一则新闻:“司母戊鼎”经专家研究,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这一消息瞬间引爆了考古、文物、历史研究者及爱好者的圈子。

名字还能随便改?

5天后,新修整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开馆,在青铜器展厅,“司母戊鼎”被正式改名为“后母戊鼎”,算是“板上钉钉”了。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到底该读司母戊还是后母戊。

一、颠沛流离、命运多舛的经历

1939年春,抗日战争进行到第8个年头,河南安阳武官村有兄弟俩在地里翻土,突然,兄弟俩感觉地下好像有一个硬邦邦的东西。再一敲,还有金属响声。兄弟俩知道,自己脚底下这片沃土,是3000多年前商朝的首都,或许地下是个什么宝贝。他们于是挖开泥土,挖了很长很长时间,居然挖出来一个半人多高,锈迹斑斑的四条腿的方形“大铜炉”。这个“大铜炉”很大很沉,几个年轻力壮的大小伙子合力才把它弄回家。

武官村挖出宝贝的消息不胫而走,日本侵略者觊觎中国的宝贝,想把这个大家伙据为己有。日本人多次来寻找,村民为了不让中国的宝贝落入侵略者之手,就将“大铜炉”分成几块埋入地下藏了起来,据说还弄了一件赝品青铜器埋在自家院中,骗过了日本人的搜查。最终,这件国宝幸运地度过了动荡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铜炉”被运往首都南京。在“中央博物院”,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博物院展出。专家说,这是一件商代的大铜鼎。展出期间,国民政府军政要员大多都前来参观过。后来国民党逃往台湾,大鼎因为过于沉重,落在了机场。后来解放军将其转交给南京博物院。再后来,中国历史博物馆成立,大鼎运往北京,展出至今。

大鼎通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9厘米,重达83284千克,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大鼎整体呈长方体,器壁厚,双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体,下接四柱状足,庄严,肃穆。展出期间,民众无不啧啧称叹。

二、铭文释读有争议

一般青铜器的命名遵循这样的原则,最后一个字一般是这件器物的种类,如鼎、豆、壶、盘、尊等。而这件青铜器因为种类是鼎,所以叫XX鼎。具体是什么鼎,就要根据该器物是否有铭文来判断。若有铭文,就用铭文中能够体现器物主人名字的字作为鼎的名字。这件大鼎上,一共有3字铭文。

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释读了这三个字是“司母戊”!

“母戊”是一位叫“戊”的母亲,“司”是指祀、祠,意思为祭祀。合起来说,应该理解为祭祀母亲戊的铜鼎。这种说法于省吾、胡厚宣等古文字大家也都表示认同,所以“司母戊鼎”的名字就这样定了下来。

可是没想到,到了1962年,有位叫金祥恒的学者写了篇文章叫《释后》,在文章中他提出,甲骨文、金文中以前读的“司”字,应该释为“后”,表达的含义应该是“发号君令”的人。

又过了几年,一位叫丁骕的学者在他写的论文《说后》中,也对甲骨文的“司”与“后”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这两个字原本是一个字,“司”是本字,而“后”是假借字。“司”假借为“后”的情况只适用于称呼母,如“后母辛”“后母戊”,表示尊崇的意思。

三、客观理性的看法

读“司”或读“后”,看上去都有道理,让人看得云里雾里。那到底该如何释读呢?其实抽丝剥茧,还是可以有一些较为明确的说法的。

其一,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司,从反后”,解释成大白话就是,“司”字为“后”字的反写。但书中只从字体上说了这两个字的关系,并没有提及这两字在意义上可以相互转换。而《说文解字》对于“司”字义的解释与“后”也并不同,“司,臣司事於外者”,而“后,继体君也”。可见这两个字含义不一样。

其二,我们再从甲骨文、金文中看看“司”字和“后”字吧。在甲骨文、金文材料中,“司”的写法与“后”的写法其实不一样,“后”一般写作“毓”。这在《殷墟书契前编》、《殷墟书契后编》中均有著录。而“毓”作“后”时,早期的含义多指男性的先公、先王。“后”指王后或女性,可能要到春秋战国以后才有这样的意思了。并且“后”这样的字形,在春秋时期的金文中才真正出现。

文史君说

这样一来,大鼎上的三个字该如何释读其实已经很清楚了。郭沫若先生的释读其实是对的,读为“司母戊”,意思应该是“祭祀母亲戊”。总的来说有这样三点理由:

第一,在这里,“司”是祭祀或者“嗣”,“嗣母”即王储之生母。“戊”作人名。而如果把第一字释为“后”的话,那么母戊的身份就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后母”而在商代没有这种身份。

第二,上面我们已经说过,商代没有“后”制,“后”制是西周之后才出现的君王的配偶,若在这里理解为“后母戊”是指君王的配偶,那是“关公战秦琼”的错误了。

第三,有人将后母戊的“后”与皇天后土的“后”相等同,认为“后”是伟大、了不起的意思。这是没有理解“后土”的含义,因为“后土”的“后”字是“君后”的意思,没有伟大的含义,且“后土”是男性,这里若读成“后母”,则改变了词性,错放了人物关系。所以说,这件中国目前为止最大的青铜器上的三字铭文,“司母戊”的命名是要优于“后母戊”的。

参考文献

李维明:《司母戊鼎略说》,《中原文物》2014年第1期。

杜廼松:《司母戊鼎铭文形音义研究》,《中国文物报》2016年8月12日。

曹定云:《论殷周时代“司”、“后”二字形义及其区分———兼论“司母戊鼎”不可改名为“后母戊鼎”》,《殷都学刊》2012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召燕不读书)

中国青铜器(修订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9787532533138 马承源 主编 ¥45 购买

//mptoutiaocom/mp/agw/mass_profit/pc_product_promotions_jsitem_id=6841080811458920963

本文所用,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烧毁了许多战国之前的古籍,让我们更古老的文化中有许多流逝!无独有偶,在遥远的美洲,玛雅文明也受到了同样的待遇,估计被人烧毁,许多珍贵的玛雅文明遗产丢失!这是人类历史上的损失!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 年)秦始皇下令:除了秦朝国史、医药、术数、农技、园艺等著作外,其它一律限期交到官府,统一焚毁。逾期不交者处以黥刑或罚做苦役,凡谈论《诗》、《书》等儒家经典者处死,借古谤今者灭族,废止私学,欲学者以吏为师。次年,又发生了坑儒事件。秦始皇晚年为求长生不老,遂寄希望于方士可为他寻觅不死仙药。但因方士侯生、卢生等人斥骂秦始皇,始皇大怒,于是下令御史拿问诸生。其时受株连的儒生达四百六十余人,全部被活埋于咸阳。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焚书坑儒暴露了秦政的苛暴,加速了秦朝的灭亡。玛雅历史上,也有过类似的事件,不过,下令焚书的是外来的侵入者, “坑”的是玛雅的祭司。

  

   西班牙殖民者玛雅之后,不仅在军事上与玛雅人的反抗展开较量;并且在文化上,两个民族也发生了冲突。西班牙人信奉的天主教教义与玛雅祭司集团所代表的信仰格格不入。结果,西班牙军队的随军主教迪那戈·德·兰达,竟然策划了一次大规模的“焚书坑儒”,1562 年他下令将所有玛雅书籍付之一炬,并将玛雅祭司全部处以火刑。玛雅祭司集团全权掌管着用象形文字记录的玛雅历史、文化知识,他们是玛雅社会的知识阶层。兰达这么一烧,致使玛雅历史文献只剩下四本幸存的手稿,它们分别根据收藏地点或发现者来命名: 《格罗里那抄本》、《巴黎抄本》、《马德里抄本》和《德里斯顿抄本》。这几部抄本形成于不同时期,《德累斯顿抄本》可能出自11世纪,《马德里抄本》可能是15 世纪的手笔,《巴黎抄本》大概略早些。抄本,顾名思义,这些经书并不是玛雅最早文献的原件,而是祭司们在数百年中陆续抄录绘写的复制品。

   同时,有能力识读和书写象形文字的祭司全部遭到杀害,致使那些幸存的真迹成为天书,至今无法破译。有志于研究玛雅历史文化的学者不得不另辟蹊径,从西班牙人留下的文献中捕捉玛雅的影子,甚至于那个下令毁灭玛雅文献的兰达主教,居然也成了玛雅史料的主要见证人之一。西班牙人毁灭玛雅文化的做法如此决绝, 主要原因(据他们自己的说法)是认为玛雅人的神祗文字太像魔鬼所为。也许潜意识里也暗自惊异于他们完善的知识体系,虽然异于西班牙人熟知的常理,却也是匪夷所思,奇特而高度发达。这使他们心底发怵,感觉到一种文化上的威胁。可惜,玛雅社会的严格分工使普通百姓完全无法接近这些文字。西班牙人处死了占玛雅人口一小部分的祭司,就相当于在中国把所有的儒生包括识字的一切人全都处死了。于是,虽然玛雅人一直守着自己的语言、守着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直到今天;然而却没有人能看懂自己民族的文字、自己祖先留下的史书。那幸存下来的四本文献分别收藏于欧美不同国家的图书馆或私人手里,只能作为一种古董供人观赏。

  

   出于这上独特的原因,其他文献的价值都被逐次抬高了。其中被认为最有价值、最接近玛雅文化原型的,就是《卡奇克尔年鉴》、《奇兰·巴兰》、《波波尔·乌》和《拉比纳尔的武士》。

   《卡奇克尔年鉴》是一部编年史。卡奇克尔人和基切人同为当年危地马拉一带强盛的部落。《卡奇克尔年鉴》记述的是这两个部落间时战时和的关系史。

   《奇兰·巴兰》意为“美洲豹的预言”,是玛雅人的历史文献。奇兰·巴兰是负责记载历史的祭司。祭司们记录的历史保留至今的尚有三部,其中最完整的是《楚玛耶尔的奇兰·巴兰》。该书估计完成于16世纪,它记录了玛雅人被征服前的历史。其他两部完成得较晚,内容也不全。

  

   《波波尔·乌》是玛雅人的古典诗,表现了玛雅人对大自然、对人类命运的乐观态度。它也是一部有关基切民族的神话、传说和历史的巨著。其中包括创造世界、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基切部落兴起的的英雄故事,历代基切统治者的系谱,一直到作者生活的年代。

   《拉比纳尔的武士》是一部历史剧,描写基切部落与拉比纳尔族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故事发生在12世纪左右,基切人中的古马尔加部落和拉比纳尔部落间因争夺对萨马内赫部落的控制权所发生的一场冲突。以拉比纳尔的武士胜利,基切武士作牺牲为结局。

  

   这四本书,虽然有这样那样毫不搭界的特点,但是在性质和内容上具有一种共性:它们都是得自于玛雅祭司集团的真传。正是因为这个具有专业性的来源,增加了它们的权威性。这两本书包含了文化人类学家们最关心的玛雅文明的核心部分,那些已被时间淹没或已被西班牙者毁掉的部分。书中记述的那些久远的神话、编年的历史大事、天文学知识、以及那些曾一度秘传于小圈子内的仪式知识,是无法在现代玛雅人的生活中观察到的,也是最有价值的。

   当年由玛雅人中的通神者秘密记录、讲授的东西,在外族者强权蛮力的逼迫下,成为永远的秘密,或者公开的秘密。当年在玛雅人心目中神圣超凡的东西,在今天的文化研究者眼中,正好是解开玛雅文化之谜的一把关键的钥匙。历史由这么多偶然事件组成,重新发展一次,也未必是现在的格局。当年的通神者精心构建、维护起玛雅的“神”,今天的研究者费尽心机要去抓住玛雅文化的魂。这些文化的制谜者和解谜者,谁能诉说这些历史的偶然?

  

那还是西周时代,被尊为“穆天子”的周穆王结束西巡,乘兴而归。谁知归途中,一名自称偃师的工匠请求献技,并自信地表示能对穆王有求必应。

与偃师同行的歌舞艺人吸引了穆王的注意。他 动作 灵活,歌声动听,舞姿更是千变万化,引得穆王招徕爱妾一同欣赏。美人的到来让艺人来了兴致,他频频向周穆王的宠姬抛着媚眼,寻求互动。

偃师与人偶

竟敢在眼皮底下挖天子墙角!穆王勃然大怒,决定斩了偃师二人。满头大汗的偃师急忙将艺人拆解开来,众人这才发现,能歌善舞的艺人其实是用皮革、木材等材料,朱砂、白垩等颜料制作而成的活动假人。

这段和偃师有关的故事在《列子·汤问》中记载,传达了古人对“机器人”的最初设想。原本是人名的偃师,在文化传播中渐渐拓展含义,成了一门职业。动画、游戏里,你也能常常看见类似的机关人偶制作师,比如《古剑奇谭二》中的“偃术大师”谢衣,都能看作是这一典故的延伸。

1、文化

从古籍中取材的动画与游戏,既能迅速塑造亲切熟悉的世界,也能让产品的文化积淀更为深厚。像《古剑奇谭二》的类型作品就拥有自己的文化诉求。

较之西方的魔幻史诗、赛博朋克、末日废土等各成一派且可供不断挖掘的文化圈子。我国游戏世界观与内部机制元素的素材源泉大多来自古代典籍、志怪小说。最常见的题材有三国、西游,《古剑》等则选择了发挥空间更为广阔的《山海经》。虽然作者、写作年代不详,但山海经是为数不多让现代人读来津津有味的古代读物。

当然,书中记载的诸如穷奇、孰湖等异兽,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虽然满足了真实性不得而知。司马迁就曾表示《山海经》内容荒诞,现实中的地理风貌与原作有诸多不同,难以作为史据。

凶兽穷奇

《古剑奇谭二》不是古籍内容的翻版。《古剑奇谭二》的剧情抛弃了脸谱式的黑白大战,正义必胜的王道剧情。游戏本身也变得更真实,更有共鸣。世界本就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体,古剑也是如此,有阳光迷人的主角团队,有为理想慷慨赴死的殉道者,也有为现实不得不妥协选择的反派角色。

《古剑二》的背景故事着重从女娲补天的过程——这个常被人忽视的切入点讲起。共工怒触不周山后,天擎倒塌,九州变成泽国。提炼五色石补天成了唯一的方法,这绝非朝夕完成的工程,于是神农决定在西北方天空的裂口处,用神木为基修建“流月城”,将其作为炼石补天的“抗洪前线”。

彼时,烈山一族因信奉炎帝,自愿留守在流月城,深受感动的神农将一滴神血注入神木,用以支持族人不饮不食而生。补天完毕后,荒芜的人界瘴气深重,烈山族人只得暂留流月城,择他日另寻住处。

流月城

伏羲、女娲、神农原本是由盘古开天辟地后的精气分离而来,补天完毕后,女娲回到了盘古神体,神农在三界绝迹,伏羲成为了天界的主宰,为防止拥有上古族裔力量的烈山族人为非作歹,伏羲将“流月城”用结界封锁。居于流月城的烈山族人成了被遗忘者,高悬天界,与世隔绝,等待着自己的生命与五色石、神血一同消亡。

这样的故事成了解不开的死结。如果说《古剑奇谭一》讲述的是百里屠苏一人的悲剧,《古剑二》无疑展现了一群人的悲剧。

2、沈夜与谢衣

《古剑二》作为探险者的乐无异主角团负责推动剧情发展,通过沈夜、谢衣二人引出深层话题性,全篇故事的矛盾也集中在这两人上。

他们都是流月城的烈山族人,沈夜是现任大祭司,谢衣则在下界造就了“偃术大师”的传说。流月城的问题就摆在眼前——北境萧瑟的浮空岛,日日祈祷神农归来但坐以待毙的居民,日渐猖獗、吸取烈山族七情的心魔。沈夜必须找到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他想到进入下界(人间)的仙境,但天上一天,地下一年,女娲造人的数年后,即使是所谓“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或多或少都染上了人间浊气,久被隔离的烈山族人完全无法适应。

沈夜最终决定与心魔合作,先是将烈山族人变成了半人半魔,能抵御浊气的异种;下界屠城,为心魔提供吸食人类七情六欲的养料。暗地里,修炼冥蝶,期望封印心魔,最终落得了众叛亲离的结局。

沈夜最后失去了一切,青梅竹马,朋友,以及深爱的妹妹

沈夜有性格缺陷,他也明白自己做得不好,时不他与。他拥有理想,理想的名字叫“谢衣”。

谢衣是沈夜的弟子,百年前的族人都明白,他将成为沈夜之后的下任祭司。谢衣天性善良,不愿伤害任何一个人,他也醉心于偃术,坚信偃术可以超越天道。谢衣的愿望不大,就是“一人一甲,回护一座城”。

如果你刚接触《古剑奇谭二》手游,你也许对弹幕中飘过的“谢衣10”“偃谢”感到疑惑。那是因为《古剑二》中的谢衣实则有三个形象。

“谢衣10”是指从流月城降生,到与沈夜大战逃入下界时期,并在捐毒城死亡的谢衣。在主角的时间线中,他已经去世了一百多年,只存活在别人的流言与记忆中。这时的谢衣是个理想主义者,他一表人才、为人处世却谦和豁达、对善恶是非判断鲜明,操控偃甲又能有点石成金的妙用,上下都敬服于他。

但他的理想主义解决不了流月城的困局,谢衣与沈夜逐渐对立,长期以往沈夜必然会杀了谢衣。于是,谢衣以偃术破开结界遁入人间,阅尽世事后的谢衣才渐渐了解沈夜的困局,在与他将自己的部分记忆与学识植入偃甲,代替自己钻研偃术,而自己决定前往捐毒城,寻找传说中的昭明剑,一举破除心魔。

捐毒城的夜晚,谢衣死了,无论是他是在自杀,还是死于沈夜手下,最终出现的都是被沈夜消除过去记忆、将沈夜奉为主人的初七。至于那副被留在湖心的偃甲,则代替谢衣继续着“偃术大师”的传说。

乐无异拜师的谢衣实则为有意识的偃甲

在乐无异主角团队的时间线里,真正的谢衣在一百年前已经死去。但就是这样代表“美好理想“的符号化的幻影,指引着主角乐无异一步步成为偃师,给予女二号阿阮生活的信心,让“反派”沈夜念念不忘。既然在谢衣这一代流月城的问题难以解决,不如把偃术、昭明剑的传说流传下去,感召下一代帮助自己完成愿望。

3、剧情

《古剑奇谭二》手游的故事线则继承了单机作品的剧情。不同的是,玩家将成为主角一员,体会故事中的爱恨情仇。手游版的剧情还将对单机剧情进行补完与完善,乐无异探险的日常,沧溟、沈夜在流月城青梅竹马的岁月都会在游戏中得到更丰富的展现。

除去靠吸食人类七情存活的脸谱化反派砺罂(心魔),你很难用好坏、善恶这样的标准对沈夜、谢衣等人物进行评价。 身处不同的位置,秉承不同的价值观念。权衡之下,每人做出的都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古剑二》原作的剧情存在头重脚轻的情况。由于沈、谢二人的痕迹较重,让男二号夏夷则复兴皇位的故事线游离在“寻找谢衣—发现矩木树—杀上流月城”的主线之外。《古剑奇谭二》手游则对这一方面作了良好的修正与补完。玩家在手游版中,能从NPC口中听见更多有关上古传说,神明间斗争的故事,这对玩家了解游戏的世界观、烈山族人面对的矛盾有着重要帮助。在广州城、捐毒城的探索中深化主人公乐无异的形象,《古剑奇谭二》手游中的故事似乎才是真正的“完整版”。

虽然《古剑二》是13年上线的作品,但前不久再次体验一回,流月城坍塌,沈夜目送众人远去的景象十分深入人心,而《古剑奇谭二》手游就给了我自主创造角色的机会。

过去的老朋友,想回顾过去的剧情?远道而来的新朋友,想要了解这段矛盾却引人深思的故事?不妨试试《古剑奇谭二》手游版,迷你世界并不会那么伤感。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