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日常生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文言文日常生活,第1张

1 “日常生活中” 用文言文怎么说

1、平居:平日;平素。《战国策·齐策五》:“此夫差平居而谋王,强大而喜先天下之祸也。”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晚节嬉游简,平居孝义称。”宋苏轼《教战守》:“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明李东阳《明故中顺大夫夏公行状》:“国家养士于平居之时,士当効力于有事之日。”鲁迅《坟·从胡须说到牙齿》:“我们平居无事时,从不想到自己的头、手、脚,以至脚底心。”

2、平常:平时;往常。《东观汉记·光武纪》:“更始害齐武王,帝饮食笑语如平常。”南朝宋谢灵运《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诗:“退寻平常事,安知巢穴难。”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白万州遇剑客》:“大凡人平常厚貌深衷,未易轻信。”

3、平时:平日;平常时候。唐李商隐《九成宫》诗:“十二层城阆苑西,平时避暑拂虹霓。”宋王安石《闵旱》诗:“平时沟洫今多废,下户京囷久已空。”明汤燕生《思悲翁》诗:“此别无返期,白衣送道左。意气如平时,一身被九锁。”

4、平素:平时;向来。三国蜀诸葛亮《与孟获书》:“承知消息,嘅然永叹,以存足下平素之志。”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上:“略其细故于平素,乃能辨其大利害于一朝。”

5、闲居:安闲居家;在家里住着无事可做。《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闲居,不慕官爵。”宋苏轼《赐镇江军节度使充集禧观使韩绛赴阙诏》:“请老闲居,固非所望。”

6、常日:平日;往日。《南齐书·高帝纪》:“常日乃可屈曲相从,今不得也。”唐韩愈《贺太阳不亏状》:“虽隔阴云,转更明朗,比于常日,不觉有殊。”《红楼梦》第77回:“再或有咱们常日积攒下的钱,拿几吊出去。”

7、日常:平日;平时。《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可常是个有德行和尚,日常山门也不出,只在佛前看经。”《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许宣日常一毛不拔,今日坏得些钱钞,便要我替他讨老小?”

8、素日:平日;往日。《红楼梦》第31回:“想起此言,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儿女英雄传》第18回:“那太傅素日最重读书人,听见他是个秀才,便命落平,就在门外下了轿。”

9、平日:平时;平常的日子(区别于特定的日子,如假日、节日等)。《汉书·汲黯传》:“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以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宋书·沉攸之传》:“何其平日輈张,实轻周邵,尔时恭谨,虚重皇戚。”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平日春闱较才艺,策名屡获科甲。”清吴骞《扶风传信录》附录阮升基《修宜兴县旧志》:“榻前有女子言有夫妇缘,故来相访,述许生家中平日事甚悉。”清林觉民《与妻书》:“吾平日不信有鬼。”

10、闲时:平常时候。《元典章·吏部二·禁治骤升品级》:“这一等豪霸每,在乡里闲时犹自欺凌百姓,把持官府,更做了受朝命职官么,道恰似虎生两翼的一般。”《水浒传》第26回:“老婆哭道:‘笑欣欣出去,却怎地这般归来!闲时曾不知中恶。’”《红楼梦》第52回:“那一年有一个良儿偷玉,刚冷了这二年,闲时还常有人提起来趁愿;这会子又跑出一个偷金子的来了。”

11、燕居:退朝而处;闲居。《礼记·仲尼燕居》:“仲尼燕居,子张、子贡、言游侍。”郑玄注:“退朝而处曰燕居。”《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司马贞索隐:“燕谓闲燕之时。”宋苏轼《四菩萨阁记》:“始吾先君于物无所好,燕居如斋,言笑有时。”清沈初《自序》:“入春雨雪匝旬,燕居多暇。”

2 古时候日常生活是说文言文吗

文言文是用古代汉语写的文章,流传到现代的古汉语书面材料,以甲骨文为最早,离现在有四千年左右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起,记载史实和科学成果以及阐发哲学、政治观点的作品大批涌现。《汉书·艺文志》中所列出的596位著作家所写的13269印卷作品,大多产生在这个年代。

后代的知识分子,从唐、宋直到元、明、清,他们写文章,从用词到语法都以那个时代的作品为规范,这就是文言文。

文言文与古代著作是两个概念。

虽然大部分古代著作包括文、史、哲及自然科学著作都是用文言写的,即沿用先秦时期的词汇与语法写的,但其中一部分古籍也有用当时的口语写的,有人称它们为古白话,如唐、宋的“传奇”,明清的小说《水浒传》《西游记》等。反之,现代人也有用文言写文章的,如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 的一些书信等。

=========================================

换言之:所谓的文言文,即沿用先秦时期的词汇与语法写的文章,而不是所有古代的著作。古人日常说话,当然更不可能用文言文,但是因为时代间隔的关系,他们的白话文放在今天来看,还是有些古文的味道……

3 “日常生活中” 用文言文怎么说

1、平居:平日;平素。

2、平常:平时;往常。3、平时:平日;平常时候。

4、日常:平日;平时。5、素日:平日;往日。

造句1、平居环堵自安,南面王不易真乐,怕什么贱役?陛下怎能贵臣?怎能贱臣?禄不以道,虽万钟不受,独行己志,虽箪食不厌,陛下怎能富臣?怎能贫臣?2、杜甫说,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3、平居无事,只解打恭作揖,终日匡坐,同于泥塑,以为杂念不起,便是真实大圣人大贤人矣。

4、不知学,故志虑浅薄,无以周知天下之故;不能群,故痛痒不相关,平居既不能有乐群之益,猝有变故又不能为将伯之呼。5、在下虽通望气之术,但学艺未精,术数之理,讲究天人感应,我有前番论断,半由术数,一半也是源自太子素日作为。

6、甚至到了“七七事变”,日本毫不忌讳地宣称要征服中国时,素日将“公理正义”的高调唱得响彻云天的西方文明世界也是若无其事,缄默无语。

4 古代的人日常生活讲文言文还是白话文

白话文在古代也有一段很漫长的历史,在宋代已有话本,明清两代也有部分白话小说,如《金瓶梅》、《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不过为古白话,而且白话文作品在古代文坛上只占少数,文言文在当时仍然是主流。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文才取代了文言文,成为写作的主流,使文言文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白话文就是当时的口语,文言文则是书面语,但在不同的时代是不一样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没有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的,像《论语》就是用当时的口语写成的,但在我们看来却是文言文,在他们看来就是大白话。

直到后来才开始有了书面语和口语的分化,但是古代的口语和现在的口语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表述方式是不一样,举个离我们时代近点的例子,像《红楼梦》就是用当时的白话文写的,可是依旧和我们现在讲的有很大区别。就算是民国时期的白话文不也和我们的有些不同吗?

总的来说,我们和古人的交流是有问题的,而且更重要的是汉语在发展过程中,有些已经被改变了、有些已经不用了,比如,一些词语的词性发生了改变。这就加大了交流的难度。

现在的**、电视剧、小说已经误导了很多人,以为古人和我们说的一样,这是不可能的。我建议你去看四大名著,因为这几部书就是用当时的大白话写的,如果嫌太多,就直接去看那部央视老版的电视剧《三国演义》,千万别是新拍的,老版的是唐国强演的诸葛亮,这部电视剧的台词就完全是书上的对话,原封不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顺便提下,很重要的,不同时期的大白话也是不一样的。而且就算看书,也要看的仔细点,说白些,《三国演义》里的对话可不是三国时期的人讲的,而是罗贯中所处的元末明初时期的人所讲的,不要混淆,切记切记!

以上都是我个人的观点,如果有问题,请大家指正。请提问者仔细看完我的解释,谢谢!我可不想你误解我的意思。特别是上面那段话,很重要的!!!

5 古代人日常生活中都是用文言文交流的吗

文言:指在“五四”之前通行的以古汉语为规范的汉语书面语

文言文:用文言写的文章

所以很明显,文言是别于白话的古汉语书面语。这里强调的是书面语,只用于写作,不用于口语交流。

古人的口语(白话)另成系统,与文言不尽相同,倒和我们今天所通行的口语有相似之处。

例如《孔雀东南飞》是南北朝广泛传颂的民歌,因此其中的语言也就和当时的口语极为接近,请看第一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句比较浅显,虽和今天的口语虽有差异,但不大。这就能反映出但是口语的特点。

另外,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之外,其它三部都是在民间故事或说书艺人说书的基础上创作的,其语言特点也带有一定的口语性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半文半白”。

五四之后直接用口语进行创作,其书面语与口语是基本保持一致,所以我们可以从今天,或者是解放前的书面语去判断我国近现代的口语和我们今天的口语是相近的。

因此古代人日常交流时使用与我们现在的口语相近的语言,只是写文章时才用那些之乎者也的文言文,以示很有学问,区别于普通的、没读过书的老百姓。

6 求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文言短句

1、何所 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什么”。

①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译文:问姑娘想的是什么,问姑娘思念的是什么。

② 卖炭得来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译文:卖炭得来得钱谋求的是什么? 2、何如 (1)代词性固定结构。常用于询问动作行为的方式或事物的性状。

可译为“怎么样”。 (2)表示比较的固定结构。

可译为“比……怎么样”。同义结构还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等。

①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司马迁《鸿门宴》)译文:樊哙说:“今天的情况怎么样?” ② 王以为何如其父?(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大王认为(赵括)比他的父亲怎么样? 3、然则 连词性固定结构。“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断。

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① 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入朝为官要担忧,退处江湖也要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②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小国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大国,人数少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人数多的,势力弱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势力强的。 4、是以(以是) 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

可译为“因此”。同义结构还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是故”、“以故”。

① 此皆良实,智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译文:这些都是善良诚实、意志忠贞纯正的人,因此先帝选 留给陛下。

②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前往而我竟没有相送,因此知道公子会因为感到遗憾而再回来的。

5、有所……、无所…… 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有”、“无”是动词,“所……”是“所”字短语作“有”或“无”的宾语。

可分别译为“有……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 ① 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将军在外(作战),国君的命令(也)有不接受的,以求便利国家。

②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司马迁《鸿门宴》)译文:财物没有拿取的,妇女没有宠幸的。

6、有以……、无以…… 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它们用在谓语动词前,相当于助动词的作用。

可分别译为“有用来……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 ①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荆轲刺秦王》)译文:我才能够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机会)。 ②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译文: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用来到达千里的(办法);步汇聚细流,就没有用来成为江海的(办法)。 7、……孰与(若)…… 表示比较和选择取舍的固定结构。

只表示比较时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样)……”。表示比较之后进行选择取舍时可译为“哪比得上”;这种情况,还可以与选择连词“与其”配合使用,译为“与其……不如……”。

①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 ② 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柳宗元《童区寄传》)译文:做两个人的童仆,哪里比得上做一个人得童仆? 8、……之谓也 表示总结性判断得固定结构。其中“之”时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谓”是动词,“说”的意思;“也”是表判断的语气助词。

可译为“说的就是……”。 ① 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

——(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 如果“之谓”位于句中,宾语在“谓”的后边,这是另一种固定结构。

可译为“……叫作……”、“……称作……”。 ② 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译文:这叫作失去了他的羞耻之心。 9、如……何、若……何、奈……何 都是表示怎样对待或处置某人或某事的固定结构。

其中“如”、“若”、“奈”是动词,含有“对付”、“处置”、“办理”一类意思;“何”是补语,作“怎么”、“怎样”讲;中间插入的成分作“如”、“若”、“奈”的宾语。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

①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译文:凭你的力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座小山,(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 ② 虞兮虞兮奈若何?(司马迁《项羽本纪》)译文:虞姬啊虞姬,对你怎么办? 10、何……为(wéi)、何以……为(wéi) 都是表示询问或反问的固定结构。其中“何”是疑问代词,可用“安”、“奚”、“曷”等词来代替;“以”是动词,“用”的意思;“为”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前者可译为“为什么(要)……呢”、“怎么……呢”,后者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要……干什么呢”。 ①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译文:现在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为什么要告。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屈原的身世记载屈原身世的材料,以《史记·屈原列传》较早而具体。司马迁之前,贾谊在贬谪长沙途经湘水时,曾作赋以吊屈原。文中引用了屈原《离骚》及《九章》中的一些篇章,转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与《史记》所载完全契合。和司马迁同时代而年辈稍早的有东方朔作《七谏》,庄(东汉人避讳作严)忌作《哀时命》,都是摹仿屈原的作品,文中所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也与《史记》所述相接近,所以《史记》所载屈原事迹是基本可信的。当然,传中也有偶然失叙或史实错记之处。

  近代少数学者对屈原的存在表示怀疑的说法是缺乏根据的。

  《屈原列传》说屈原名平,字原。而《离骚》中则自称名正则,字灵均,这是前者的转写化名。“正则”与“灵均”是平和原二字的引申义。

  关于屈原的出生年月日,《离骚》中自述:“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对此有不同解释,大致可分两说:一是王逸说,他认为“摄提”是“摄提格”的省称,屈原生于“太岁在寅,正月始春,庚寅之日”,即寅年寅月寅日;二是朱熹说,他认为“摄提”是天上星座名,并不说明什么年份,两句只是说屈原生于寅月寅日,但年份不明。二说之中,王逸说更为流行,但因所据历法不同,结论各异。浦江清推定屈原于楚威王元年(公元前339)正月十四日生,这一结论较为精细。

  屈原的远祖是颛顼高阳氏,应是夏氏族的一部分。据《史记·楚世家》说,高阳氏六代孙名季连,是楚的创业始祖,姓。周成王时,季连的曾孙熊绎受封于楚,居丹阳(今湖北秭归),传至熊通(一作达),就是楚武王。其子瑕,封采邑于屈,子孙就以屈为氏,所以屈是楚国姓的分支。自春秋以来,屈姓历世都担任楚国的显要职位,担任高级官职莫敖的有屈重、屈完、屈荡(前后两见)、屈到、屈建、屈生等,多半是父子相传。

  屈原的父亲,《离骚》中称其名为伯庸,可能也是化名。另外,传说中屈原还有一姊。

  屈原所得姓的屈地,今已很难确指在何处。屈原故里只能据汉以后各家之说来推断,诸说中以丹阳秭归的传说为最多。丹阳即楚始封之地。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引袁山松《宜都记》说:“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而屈原之乡里也,原田宅于今具存”,“秭归县东北数十里有屈原旧田宅,虽畦堰縻漫,犹保原田之称也。县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累石为室基,名其地曰乐平里。宅之东北六十里有女媭庙,捣衣石犹存。”这是汉魏以来关于屈原故里的最具体的说法。

  屈原的政治活动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重要政治家。他的一生在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度过。了解他的政治活动经历,是研究屈原思想和文学成就的重要前提。

  自屈瑕任莫敖后,这个职位几乎全由屈氏子孙世袭。其职位仅次于令尹。《屈原列传》说屈原曾为楚怀王左徒。据现有史料可以考知的战国时期担任过楚左徒的,仅屈原与春申君二人。春申君以左徒升为令尹,与楚旧制莫敖升为令尹相同。而从《屈原列传》所载屈原在内政、外交方面担负的职责来看,左徒亦与莫敖职位相当,可能就是春秋时代的莫敖。屈原与怀王同祖,他当左徒,是以宗亲而任重臣。

  屈原在政治上的活动,据《屈原列传》所载,并用屈原作品相印证,主要有:内政方面辅佐怀王,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外交方面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于齐。

  屈原的政治活动是和当时历史发生变革的情况相联系的。春秋时期周王朝的统治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诸侯国家都已自成中心,相互争霸,楚国的形势与中原各国有相似之处,并由于地理和政治上的有利条件,发展成新兴大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经过长期兼并,形成了七雄并峙的新局面,其中又以秦、楚为最强。

  屈原辅佐楚怀王,正在七雄激烈争斗之时。屈原起初很受怀王信任重用,怀王让他“造为宪令”,即主持国家政令的起草、宣布等事项。“宪令”涉及推行变法之事。楚国在悼王时,已有吴起变法的先例。怀王初年,也想有一番作为,曾争到合纵之长,因而屈原希望变旧更新,一度受到怀王的支持。可是,楚国的变法本来就不够彻底,政权主要掌握在贵族重臣手中,他们为了保持个人禄位而反对变法。

  当时楚国朝廷中佞臣充斥,与屈原同列的有上官大夫。他心怀嫉妒,与屈原争宠,屈原起草宪令未定,上官大夫欲夺其稿,屈原不予,他就向怀王进谗言,说:“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怀王庸懦昏聩,不加辨明,就怒疏屈原。屈原的被疏远,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政治改革计划触犯了贵族利益,遭到旧贵族们的中伤打击。

  屈原和旧贵族集团的斗争,还表现在对外政策上。屈原分析了当时形势,坚决主张联合齐国、抗击秦国的策略,这是对楚国有利的正确策略,怀王曾采纳他的主张,并派他出使齐国。屈原被疏远后,秦国派张仪出使楚国,以土地诱惑楚怀王。目光短浅的怀王就改变了对外政策,采取绝齐亲秦方针,结果使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吃了大亏。怀王恼怒,又轻率出兵伐秦。由于没有齐国的支援,被秦国打得大败,还丧失了汉中之地。在危殆的形势下,屈原曾被怀王再次派往齐国,以图修复两国交好。但不久,秦昭王又提出秦楚两国联姻,要与楚王会面,屈原谏阻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怀王之子子兰却劝怀王去秦,说:“奈何绝秦欢”怀王终于去了秦国,果然被扣留,最后客死于秦。当时屈原已被逐出朝廷,流放到汉北地区。

  楚怀王死了以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在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大约此时郢都在庄暴郢之后,“百姓震愆”,“民离散而相失”,他只得去故乡而就远。辗转流离在沅、湘一带大概有九年之久。他远离故国,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已。于是,他又慢慢地顺着沅江,向长沙走去。屈原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这时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于汨罗江中,以明其忠贞爱国之怀。

  除左徒外,屈原还曾担任过“三闾大夫”一职。三闾即楚宗室昭、屈、景三姓聚居之所,三闾大夫应当就是春秋、战国以来晋、鲁等国的公族大夫,职务是管理宗族事务,教育贵族子弟,汉代的宗正与之相当。屈原之为三闾大夫,肩负着教育宗族胄子的重任。这在《离骚》中有很清楚的表述:“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他为培养后备人材付出了大量心血,但结果却是“兰芷变而不芳,荃蕙化而为茅”,他辛勤培育的一批人,竟变成了反对自己的敌对力量,使他感到极大的苦痛。

  屈原的思想和创作屈原学识渊博。他对天文、 地理、礼乐制度、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传说,都很熟悉;对于春秋以来各大国的历史和一些重要人物,也很了解;而对楚国先王的创业史,尤为精熟。在这广阔的领域里,他总结了许多经世治平之理,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在屈原的作品中,随处都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感情。

  他的政治理想的内容就是“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他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改变楚国的政治和社会的现实,使楚国强大起来。他热烈颂扬古代的圣君如尧、舜、禹、汤、后稷、文王以及齐桓、晋文和楚之三后等,热烈颂扬古代的贤臣如伊尹、傅说、吕望、周公、宁戚、箕子、介子、比干、伯夷、叔齐、伍子胥及楚之子文等。他还用对比的方法讲一些非圣之君如桀、纣、羿、寒浞、浇等。他想通过对比来说明圣君贤相的重要,并借以说明楚无圣君贤相的危险性,这些都是针对现实而发的。“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离骚》),耿介,意即光明正大,是屈原对国君的最高要求。所谓贤臣,则以伊、傅、吕、宁为楷模,而不以贵胄为对象。这就是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的意思,屈原在讲到贤臣时,往往用忠贞、忠诚、忠信这些语辞。屈原本人就是在忠君爱国的思想支配下,敢于坚持真理,不向邪恶势力低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古代贤臣“忠”的美德在他身上有充分的表现。

  屈原“美政”的另一基本内容就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中有很清晰的表述。他在《离骚》《九章》等作品中反复谈到“民”的问题,“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惟圣哲之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离骚》);“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九章·抽思》)。这实际上是古代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引)思想的发展。所谓圣君贤相,所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

  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屈原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

  屈原作品的风貌和《诗经》明显不同。这与长江流域的民风和黄河流域的民风不同有关。当时,北方早已进入宗法社会,而楚地尚有氏族社会的遗风,民性强悍,思想活泼,不为礼法所拘。所以,抒写男女情思、志士爱国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此丰富,什么都可以奔入笔底。写人神之恋,写狂怪之士,写远古历史传说,写与天神鬼怪游观,一切神都具有民间普通的人性,神也不过是超出常人的人而已。它们使作品显得色泽艳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这样的作品,表现了与北方文学不同的特色。

  从体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发展为长篇巨制。《离骚》一篇就有2 400多字。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屈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汉王朝定都关中后,便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楚辞”的不断传习、发展,北方的文学逐渐楚化。新兴的五、七言诗都和楚骚有关。汉代的赋作家无不受“楚辞”影响,汉以后“绍骚”之作,历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诗句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这是屈原文学的直接发展。此外,以屈原生平事迹为题材的诗、歌、词、曲、戏剧、琴辞、大曲、话本等,绘画艺术中如屈原像、《九歌图》、《天问图》等,也难以数计。所以鲁迅称屈原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史书典籍阅读·《楚辞》节选#

余以兰为可恃(shì)兮,羌无实而容长。

委厥(jué)美以从俗兮,苟得列夫众芳。

椒专佞以慢慆(tāo)兮,榝(shā)又欲充夫佩帏。

即干进而务入兮,又何芳之能只(zhī)

固时俗之流从兮,又孰能无变化

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

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

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

和调度以自如兮,聊浮游而求女。

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

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

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糜(mí)以为粻(zhāng

),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

邅(zhàn)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

扬云霓之腌(yǎn)蔼(ǎi)兮,鸣玉鸾之啾(jīu)啾。

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

凤皇翼其承旂(qí)兮,高翱翔之翼翼。

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轶而并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yí)。

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miǎo)邈。

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乐。

陟(zhì)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nì)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quán)局顾而不行。

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注释]

①沫:终止。

②晻蔼( yǎn ǎi):郁茂阴暗的样子。

③乱 :古代诗歌的末章、 尾声,有总结全章之意。

[译文]

本认为幽兰总是可靠,谁晓得它也虚有其表;

放弃了美质随从时俗,名列众芳应感觉害臊。

花椒谄上慢下有一套,茱萸还想钻入香荷包。

既然只想要攀缘钻营,又怎能尊重芳洁之道

时俗原本就趋炎附势,又有谁可以不生变异

看椒兰竟也这样,更勿论揭车江离

唯有这玉佩可珍可贵,守天质永葆花红叶翠!

一阵阵香气毫不损减,到今还如此沁人心肺。

舒一舒皱眉啊整一整衣衫,且浪游去寻找理想的女伴;

趁我那玉佩啊正值璀璨,到天地四方去一一游玩!

灵仙已告诉我占得吉卦,选个好日子我预备出发。

折断玉树枝叶作为肉脯,我舀碎美玉将干粮备下。

给我乘车啊用飞龙为马,车上装配着美玉和象牙。

彼此不同心如何配合啊,我将要远去主动远离他。

我把路程转向昆仑山下,路途很远继续周游观察。

云霞虹霓飞扬遮蔽阳光,车上玉铃叮当声音错杂。

清晨从天河的渡津出发,最远的西方我傍晚到达。

凤凰展翅承载着旌旗啊,长空翱翔有节律地上下。

突然我来到这流沙地段,只好沿着赤水行进缓缓。

指挥蛟龙在渡津上架桥,命令西皇将我搭到对岸。

路途何其遥远又多艰险,我命令众车在路旁等待。

路过不周山向左转去啊,我的目的地已指向西海。

我再把成千辆车子集聚,把玉轮对好了并驾齐驱。

驾车的八龙逶迤地前进,搭着云霓旗帜随风卷曲。

定下心来啊缓缓地前行。难控制飞得遥远的思绪。

奏起《九歌》舞起《九韶》啊,暂且借点时光放松一下。

升上高空漫天明光啊,突然低头看见故乡。

仆人马儿也感到悲伤啊,缩身回头不肯前往。

乱辞称:算了吧!

国内没人理解我啊,我又何必眷恋着故都

既然没人能与我一起推行美政啊, 我要追随彭咸去他的居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