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专业都在学点什么?为什么文学大师都不是科班出身?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文学专业都在学点什么?为什么文学大师都不是科班出身?,第1张

喂!我为什么必须从事我的专业啊。。我内心深处是想做一代麦霸的啊。。

说来惭愧,在天朝,文学的境遇很是尴尬,我们专业出来的基本上很少有从事自己本行业的人,尽管这其中有很多人是真的热爱本专业。。

我们这个专业的教材很多很杂很可怕,大致可分为四个方向:

1古代文学和近现代文学——就是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一直到近现代的这些东西了,主要是文字背诵和记忆整理。几乎你拿出任何一个作者,一个时代,一个派别,一句诗词,我们都要做到电“脑”一下,我就知道的能力:告诉你这东西是啥,为啥为这样,和谁谁谁相似,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它出现的背景,它存在的意义,可以与谁谁谁相提并论,它演变的前身和后续。其中,我最怕的就是背人名和亲属关系了。因为拿出一句话就要问你是孔子还是孟子还是荀子还是谁谁谁说的,他为什么说,后来谁又篡改了,无耻乱用了,甚至影响国计民生了。。这样的小问题详细起来足够写一篇论文。。

2东西方文学——刚才的那些只是在中国这个圈子里打转,但想成为大家,还得了解外国人怎么说。从传说中的神话到几次三番挑起战争的圣经文学;从文学流派的几次革命到女权主义蜕变为女性主义;从日本文学里的色情与美,到比较美狄亚和沙恭达罗迥异的女性形象;从泰戈尔对他妈妈到底啥感情到王尔德到底和谁搞同性恋,这些花边新闻我们依然得知道,不然你就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专业的。事无巨细,大海捞针,一想到那些蛋疼的外国人名,尤其是出自唾液纷飞,舌头打结的苏联小说,我就能死于心绞痛。。

3文学理论——学文学理论有什么用?答,做饭。如果把上面说的那些文学内容叫做食材,那文学理论就是做菜的方式,我们得把那些关系错综,长相复杂的菜拿过来,或凉拌或清炒或红烧或乱炖,人类发明了多少做饭的方式,我们就有多少理论的方式。我们借鉴的理论有

从作家出发:传记批评、精神分析、原型批评等;

作品出发: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

读者出发:解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等;

社会文化话语权出发:女权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作、后殖民主义等等。。

你问我这些玩意儿具体都是啥,我只能凄惨的告诉你,每一种理论后面都有至少三个发展阶段,有5位牛人必读著作,有几位位大师在互相掐架,而你要做的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你们要的美学、佛罗伊德、索绪尔、柏拉图还有人类学派都在这里掺合着,这些书堆起来给我和垒个列宁墓规格的书棺是绝对够用的了。。

嗯,文学理论部分对英文的要求很高,确切地说,是要成为季羡林先生那样的天才才行。。

4语音汉字和古籍修复——如果是上面的文学理论就是小剧场里“百家争鸣”,那文学的这个方向就是鬼画符然后再从其中寻找规律。没错,就是甲骨文里xx字是什么意思,就是河南话到底是不是官腔,就是xxx到底是A说的还是B捏造的。学这个专业的孩子很可怜,每天早上醒来就是打开电脑,进入甲骨文的页面,一个字一个字的描过去,纯粹就是图案的形象记忆。如果说上面那些要背要理解的东西让你暴躁的想要撕书,那这个枯燥又不得不重复的描大字,则要你时刻怀疑自己是个白痴。但甲骨挖出了5300多片,至今只研究出了1053片,所以,继续描大字然后再去总结规律寻找方法看看能不能把剩下的那些研究出几个吧。至于古籍修复,就更加坑爹了。你得判断一本书的真伪,朝代,作者,那句话出自哪里,哪句话是胡说的。这个阅读量得有多大?四库全书知道吧?纪晓岚督查了整整十年,才编出了7部,仅仅全书的目录就有200卷,且不说收录时被恶意毁掉的那3000本禁书,毕竟被编进四库的也不过3503本。。你问我语音,平仄诗词什么的,都是基本知识了,他们要做的是方言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先去挑战下国际音标,因为方言都是用那玩意儿标的。。

《题都城南庄》是诗人崔护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脍炙人口,尤其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二句流传甚广。

诗中的“笑春风”能不能改成“笑东风”?

不能!

第一:桃花盛开的时节当然是春天了。

第二:重寻不遇,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柯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

第三:“东风”这一意象代指春天,也指天长路远,难以与亲人相见,生人做死别!《黄粱梦》中探春的判词“千里东风一梦遥 ”就是这个意思。

古诗中使用得更多。像李商隐的《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东风”。陆游的《钗头凤》中“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有“东风”。杜牧的《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东风“。

本文作者:徐徐风

大家好!作为小多《少年时》的忠实粉丝,我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非虚构读物的认识,希望对大家选择、购买、引导孩子阅读非虚构类读物有参考价值。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从认知科学的角度讲呢,当你在读一本书,或者听一个讲座的时候,需要尽可能地了解写这本书的人,做这个讲座的人的背景。因为每个人都是以自己拥有的经验、知识图式,来理解和诠释这个世界的。所以,尽管大家都觉得自己要尽量做到客观理性,但是一定也有个人的偏好和局限性。我这里也介绍我一下,然后也希望大家能够看到我这里的局限,也看到我在这里面擅长的领域。

我的正式职业是在公益机构做儿童阅读推广,但是我首先是一个带孩子做了十几年亲子阅读的妈妈,同时也在欧洲呆过几年,亲历过欧洲的小学教育,并且在这个时间又做了儿子的全科老师。所以,首先我对儿童的成长和中西方的教育有一个比较感性的体验。

除了做儿童阅读相关的事情以外,我在这之前又做了十年的 时尚 行业的经济分析和咨询顾问工作。我的专业实际上是服装设计与管理工程,偏向理性和逻辑的,但所处的行业又讲究创意,这是我觉得我身上比较明显的两个特点吧。

那大家也可以了解到,我不是老师,不是学教育出身的,不是学儿童文学的,我其实是站在一个中性而非文学的角度来看待阅读,也站在一个儿童发展的角度,而不是说学校教学的角度来看待儿童阅读的。

站在我的角度来说,这个数目是远远不够的。由这个事情也引起来,我想详细地讲讲我对非虚构类读物的一些理解。

群里的人应该大部分都是有孩子的,那么大家还记得自己的孩子是从多大开始,有意识地观察和 探索 这个世界的吗?比如说开始问为什么,开始对这个世界有疑问,开始去动这个动那个,开始捣乱……

十几年以前,我在逛新浪论坛的时候,看到一个爸爸说,有一天他家三岁的孩子,一整个下午都在那不断地推开门关上门,再推开再关上,重复这个过程。这位爸爸也非常有耐心,在那观察了半天,然后产生了疑问,说这个孩子在那干什么呢?他在折腾什么呢?他在求阴影面积吗?

事实上这位爸爸最后发现, 孩子确确实实是在观察影子的大小和门打开多少度之间的关系,他反复地推,反复地看。

我因为经常混在一些家长的群里,也经常会看到非常有意思的一些问题,我收集了一些问题放在下面,大家可以看一看,想一下这些问题都是什么样的人提出来的。

第一个问题是美国的学者薛涌在一篇文章里提到的,说他女儿三岁的时候,可能他给她讲过有关上帝的事情,然后女儿就问了这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大家应该都知道,是鲁迅先生当年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时候问他的先生的,结果当然被训斥了一番。

第三个问题是我儿子六岁的时候,我们刚刚从中国来到瑞士才一个星期,有一天我在做饭时,他问了我这个问题。

第四个问题是非常的有深度非常的深奥的,这个问题的提问者应该对物理的知识有一些了解,大家猜一下这是什么人?

其实,这是一个有一年我在上海静安区,一个六岁的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提出来的。我当时对这个问题相当震惊,她妈妈给她听过一些物理学的故事及为她读过一些读物,她就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这些都是非常好的问题,有一些甚至属于非常伟大的问题, 可是这些问题是研究室里冥思苦想提出来的吗?是上课的老师们分给学生们让他们去思考的吗?

统统都不是。这些问题就是孩子们在自然而然地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他们之前拥有的一些概念、知识啊,不能解释他们现在观察到的现象的时候,使他们产生的疑问。

在了解了儿童的成长发展过程以后,我们就知道 儿童一直在试图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 。通过感知觉,也就是视觉、听觉、痛觉、味觉等一些直接感受,加上综合各种感觉基础上一些对事物的整体的认识,这个通称是叫感知觉。

因为虽然我们把它分成感觉和知觉,但这两个是完全不可能分开的。有了感觉,一定会产生知觉,知觉一定包含着感觉。这些是最初的对世界的这种感受,对外界信息的一些接受和反应。

当然,人的其他心理过程还有思维、记忆和想象。通过这些心理过程,人们就感知这个认识和思考这个世界。所有这些过程其实都是同时完成的。

比如说,我们现在听讲座,如果很长时间我没有说话了,大家肯定会首先觉得:视觉上,屏幕上没有一条一条的语音信息;或是听的人会觉得没有声音了。

通过你刚才的记忆,你就知道刚才是连续播放的信息,为什么现在没有了?这个时候你可能就会思考“出了什么问题?”“是网络故障吗?”可能你也会想象,“哎呀,后台(工作)人员,是不是在焦急地解决问题呀?”所以很多的心理过程都是综合发生的。

我们时时刻刻在感知我们周围的世界,接受一些外界的信息,然后对它进行加工,还有一些思维的过程。

那么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这个世界进行 探索 的呢?也就是说刚才问大家的,比如说我们自家的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他好像不是一个迷迷糊糊傻乎乎的小迷糊,开始 探索 这个世界,动动这个,动动那个,拉拉抽屉,尝尝这个。大家有没有什么样的印象呢?

我在上面放了两张,一个是新生儿的视力检查,一个是新生儿的听力检查。大家都有经验,视力检查的时候,孩子的视线会随着灯光或是彩色的球移动,响铃的时候,孩子会往有声音的那边去转头。其实在这个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有明显的想要去认识这个世界的行为了。

因为那个时候,他们肯定已经在想了,“这个明亮的东西是什么?它去哪里了?”“这个声音是什么,它去哪里了?”

随着儿童对这个世界的观察越来越多,获得的概念和事实越来越多。

他们偶然当中会发现一些事物之间的相同与不同,发现一些相关的关系,那么他就会运用这些发展出来的简单朴素的推理能力去验证自己的发现,然后获得结论,并且进一步提出一些未知的问题。

比如说,小孩子可能会发现,早晨起来,妈妈穿上衣服,背上包,然后他就开始哭了,因为他知道,妈妈要上班了,要离开他了。这就是已经有了一定的逻辑和推理能力。

在我们的周围,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观点,就是觉得小孩子都是迷迷糊糊的,懵懵懂懂的。他的发展过程都是从浪漫到精确的,就是从不那么清晰,糊里糊涂,然后才慢慢到准确的,所以一开始不用给他们那么准确的东西,就是多读读童话、儿歌,长大以后再读科普一类,知识一类的东西。

还有一种认为小孩子,用泛灵的观念,觉得什么都是有生命的,所以多读读童话,有助于提升想象力。这些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

其实我们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是经历了从想象中的神话,模模糊糊,到相对客观的一个过程,但是关于个人的智力发展,是不是会复演人类 历史 的发展呢?

这种复演论,其实只是其中的一种假设,并没有被科学所证实。至于泛灵论,人类学家玛格丽特•麦德研究发现,在3万2千幅幼稚的儿童所作的画里,根本就不存在说将动物,物质现象,或者无生命的物体,进行拟人化的案例。他由此认为泛灵主义可能只是由文化因素导致的,而不是真正的儿童早期认知发展的特点。

由于对婴儿开展认知能力的研究难度非常大,所以相关研究也不是特别多。有些研究可能还存在着争议,但是随着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入,有很多概念有可能要被重新考量了。

比如说,因为小孩不能说话,不能进行相关的语言交流方面的测试,所以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些视觉方面的,让他们在不可能事件上停留的时间长度上进行测试。研究前提是如果说婴儿对熟悉的事物,司空见惯的事物,肯定就很快不看了,但是对一些陌生的、新加入的、不合理的、新奇的事物,婴儿的停留时间就会比较长。在这样的一个研究前提下,有些研究人员发现,婴儿早在3、4个月时,就能开始明白:物体需要支撑才不至于倒塌。下面有一个书上的图,我发给大家看一下。

很多研究已经证明了婴幼儿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对这个世界的一些相对确定的认识,而不是混混沌沌,糊里糊涂的这种状态。 那么,随着他们的成长,其实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思考也是越来越多的。我找了几张这样的,大家可以看一下。

这些都是儿童主动对这个世界进行观察的景象。我觉得其实当父母的应该很清楚,自己的孩子经常都是这样的。如果留心的话,经常会发现是这样。当然还有更多的一些是搞破坏、拆开、打碎、乱撒这样的行为。

既然儿童很早就开始对这个世界进行 探索 ,那我们为什么不提供包含世界万物的各种百科一类的读物给他们呢?其实,看一下我们之前的课本,我记得我儿子上学的时候,应该是到三年级左右,才有科普读物放到课文里面去。这个我觉得是非常非常晚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呢?我想有这样的几个原因吧。首先就是我们说的, 我们对儿童的理解,对儿童的了解,对儿童认知能力、发展能力、思维发展过程不够了解,我们认为可能他到了八九岁,开蒙以后,才能认识这个世界。 到那个时候,我们才需要给他提供相关的材料。这个是最主要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过去我们的读物太少。 我小时候能够想起来的可能就是《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这几种科幻作品。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觉得学课本就够了,不需要其他课外读物,所以课外读物也非常少,那科普类的、非虚构类的、基于客观事实的就更少了。

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语言文学这门课比较强调鉴赏性的文学阅读,强调修辞、强调 情感 表达、强调体验、意境审美,没有把阅读当做一个综合了 情感 体验、信息获取、思维发展、反思评价这样的一个过程。 所以本身语文阅读材料的准备就比较少,当然在阅读活动中进行的教学活动也比较单一。

其实现在百科一类的,凡是你想要的,想到没想到的都有的。包括现在出版的科普书,都有VR系统,通过扫描会有全息投影这种多媒体。

当然我也想通过我今天的介绍,会有更多的人去读这样的书。因为你知道了,才会去买它、读它。这个就像是创新的传播一样,一样新的事物得有相关的人把它传播出去、散发出去,然后才有人会去采用它,才有创新的传播。

上面ppt中的图书,我做了简单的分类:

第一类就是一些基本概念的书,比如颜色、形状、事物的基本名称等概念;

第二类就是原理介绍类的图书;

第三类是启发创想思维的书。因为这本书比较早了,它里面提了一些看起来是不可能的问题,比如其中有一个问题是问当地球突然停止转动了会发生什么。它里面提出了很多很多问题,促使你去思考,也示范了如何去提一个问题。第四张也属于这一类。

下面一类是动手做实验的书,让你去证实一些事情;或是先预测再去证实;或是解决这个问题。

再下面的一类书,是某一个领域的 历史 书。我这个人其实以前很不喜欢 历史 书,因为我总也记不住这个时间地点发生的事情。

后面我发现一些领域的 历史 书真的是很有帮助。因为它能够告诉你,在这个期间这个领域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它是现在的这个样子,它中间经过了什么才走到今天这一步,中间有哪些反复、错误、修正,我觉得非常有价值。

就像我在研究阅读的过程中,我了解了文字产生的 历史 、印刷产生的 历史 ,阅读、图书馆的 历史 ,这个对于了解现状非常有帮助。尤其是出版的 历史 ,更是让我发现了在儿童的阅读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有很多家长都对领域 历史 非常感兴趣,希望我能推荐一些给孩子们。我所知道的,比如说《科学的历程》、《威尔逊讲大科学家》,还有果壳出的一套《用七十万年造一张床》系列这些也都非常不错。

最后一张是小多少年时中的某一期,这种交叉领域学科知识是我非常喜欢的。 这个我后面会提到。小多少年时这点非常好,它会围绕一个主题从不同的方面来提供一些相关信息,并且用很有意思的插图来增加趣味性,非常棒。

大概从2000年开始,国内的图书出版市场就开始繁荣,各种图书都被引进进来。我记得海飞主席说,全球最优秀的出版物,现在都在中国出版了。这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有一位三年级的小朋友,他非常喜欢 历史 ,他最开始喜欢 历史 是很偶然的,从植物大战僵尸里面有一本讲 历史 的书,他就喜欢上了。等到他三年级的时候,他自己去书店买了各种版本的《三国演义》,包括漫画版、小学生版,还有古籍出版社的文言版,前前后后买了七八个版本,自己反复对照研究。

四年级的许同学是小小军事迷,他自己读的书包括《百年航模》、《狙击枪与狙击手》、《武器百科》、《十万个兵器之谜》、《世界无人机百科》、《战争名将》、《生与死》、《南京大屠杀》、《美国海军中国海军未来发展》、《战列舰》、《美国空军美国陆军》……

还有一位五年级的钱同学特别热爱古建筑,最喜欢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除了阅读古建筑的书之外,还利用假期参观古建筑和寺庙,临摹壁画和雕塑等。

十岁的王同学是个小小的“经济人”,他阅读的书有《牛奶可乐经济学》、《穷爸爸富爸爸》、《饭桌上的经济学》之类的。他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卖晚报,还摸索出自己的营销策略,就是扫店;二年级开始批发滚铁环,请同学们免费玩作为一种展示推广策略。

还有一位五年级的赵同学特别喜欢史前神话和古书,什么《山海经》、《千金方》、《本草纲目》、《三体》、《广义相对论》等,都读完了。读完了《千金方》和《本草纲目》,他还给爸爸配药酒。

当然了,也有很多阅读虚构类作品的孩子,创作漫画、写童话、写小说、写诗歌等等,这种例子非常多,所以我这里重点举例的是阅读和专注于非虚构类作品的例子来给大家作参考。

从儿童对这个世界全方位的 探索 过程中,我个人认为,除了从生活中为儿童提供 探索 、认识、体验、观察的机会之外,也可以协助他们进一步地发展,借助丰富的知识类读物,扩展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促使他们更进一步地观察和思考。下面这个图是我在北京青少年阅读大世界做调研的时候,偶然遇到密云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那儿做自由阅读。

我发现大概80%的孩子都在读那些很有趣的科普知识类的图书。 从满足孩子 探索 世界的欲望角度来讲,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忽视他们的这种兴趣,反而应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信息来源。 前面提到过的那个例子,鲁迅先生小时候问他的先生“怪哉!这个虫是怎么回事的时候”,被他的先生狠狠地训斥了。如果我们了解了儿童的发展过程,我觉得这种事情是不应该再发生了。

其实,我们通常说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的职业应该也有三百六十行吧,但是 在这三百六十行里有多少是需要高超的文字技能的行业呢?当然我们说通常工作当中对文字、书写能力是基本需要的。 但是需要特别高超的,强调文学性、特别构思的工作能力的行业,其实不是那么多。

如果说我们日常的阅读、学校的阅读还过于强调这种文学读物的欣赏性和鉴赏性,我觉得就太局限了!既然孩子们的兴趣五花八门,未来可能从事不同领域的工作,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再这个期间为他们提供满足他们兴趣需要、多个学科的非虚构类读物呢!

另外我认为, 从儿童开始发展到他未来工作领域这个阶段里,在这个成长过程当中,有必要让他们逐渐在专门的知识体系里面,建立一个正确的概念和理论体系。 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我们学习的知识都是前人创造出来的,来理解世界的一些假想的知识模型。

这是“爸爸去哪儿”里的一段,当时他们在台湾,有人说台湾有槟榔。然后小朋友就问“冰狼”就是“很冰的狼”吗?当时因为他们是从读音这方面来讲的,一个是植物的专有名词——“槟榔”和发音的“bing”“lang”和日常接触中“冰”“狼”。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一个专门概念体系和日常概念体系的不同。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对于比如说未来想深入到学科领域前沿的人来说,要掌握的概念和理论体系就不是这么简单了,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来掌握。

如果说孩子们对许多不同的领域感兴趣,那么我觉得就应该给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尽早去越来越多的了解这个领域的东西。一般情况下,你了解的越多,会对这个领域更了解,也会发现更多的问题,未来也就有可能做出更多的发现和创新。

我们可以再举一个例子。很多人会说,《读书》这个杂志上,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是我就是不知道它说了什么,因为 《读书》上发的文章,可能就涉及到文学评论、哲学等专门领域,所以这个专门的体系,一般人对这些专门概念不是很理解。这就是一般通用概念和领域内专门概念的区别。

再比如说“白马非马”这四个字,可能一、二年级的小孩子都能认识这四个字,但是真正是能够去了解这四个字背后的中国哲学、中国逻辑推理理论的,可能还不是那么容易。

非虚构类读物中,它的概念和理论体系要求就是真实的、客观的;它跟虚构类读物的个人想象、重视个人的感受和体验还有很大的不同。

其实在查阅“维基百科”“”,我们发现这个非虚构类作品的定义为:基于真实事实和信息的作品。作者认为它们是客观的。

这些作品的范围包括一些论文、新闻报道、回忆录、日记、文献、科学研究报告、、自传、旅行指南、蓝图、技术文件、使用手册、图表等等。涵盖的领域从自然科学到如地理经济研究、 历史 研究、 社会 观察研究、战争、 社会 制度、政治制度、宗教、哲学、还有艺术等多个专门领域。

当然这是对于一个成年人的定义,对于儿童来说,定义应该是以他们能够理解的概念来准备的这类读物吧。这些材料的一个特点,就是尽量真实和客观,你的论断是可推理、可证实的。

我觉得这点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可能也是比较重要的。你要有证据可证明你的论断,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接触的日常信息里,培养这种相关思维也是非常重要的。

非虚构类读物最大的好处就是,孩子们读了以后,对感兴趣的学科,那学校里的这点知识可能根本就不在话下了。

“登月舱”这个公众号曾经发过一篇文章,介绍一个初中孩子,对化学感兴趣,不光初中化学课本看完了,高中、大学的化学课本也都看完了。然后他就通过“维基百科”、“谷歌”,一直追踪到该领域的前沿。他认为结构化学非常重要,有好多未解决的问题,于是他初三就立志要做结构化学方面的研究了!

杨鸣镝老师也提供了一些美国的数据,她说美国最近才开始加强非虚构类读物的阅读,但据我了解应该是比国内推荐的要早。

我们做过一个调查,曾经问过纽约市政府对于学校图书管理系统中虚构类和非虚构类读物的比例要求,他们的要求是3:7;很多图书管理员觉得这个比例不合理,会将虚构类和非虚构类读物比例调到5:5;不过这个虚构类和非虚构类读物3:7的比例是非常震惊的。

还有一些资料就是美国中学生他们读物类别建议比例是:文学2:知识2:说服类2;日本国际儿童图书馆有一项服务,它准备了一个50册的图书包,向全国图书馆提供借阅服务。图书包里面的内容类别比例是:知识类6:传说1:创作绘本小说1:外文书2。 大家可以看下,这些非虚构类读物的比例都是非常高的。

有很多家长问我说,小孩子阅读非虚构类书籍,需要像大人一样做笔记或思维导图吗?这要根据孩子年龄来看,太小的孩子没有必要每次都去做,可以选择一部分,比如读五本书拿其中两本来做,也就是选择很小的一部分去做精读,去掌握这种方法,训练这种思维,而另外的一些书就可以做自由阅读。

那么,这一小部分的书,如何进行精读呢?

欧美有一种表格,分三栏,第一栏是:我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想要了解什么,我的问题是什么;中间这栏就是:读完了以后,我知道了哪些,我获得了哪些知识;第三栏就是:我还想了解的知识或者我的问题是什么,可以填在这一栏。如果想尝试一下的话,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就是读一本书的前、中、后,可以对这本书进行一些梳理。

一般来说,我觉得大部分的阅读里面保持一定量的精读、深入阅读或者叫close reading,其他五分之三左右的让孩子自由阅读去扩展他的知识范围或者深度、领域,因为自由阅读是没有评价的,不管你读懂没读懂,在阅读当中会享受乐趣的,这个乐趣本身就会让孩子对所读的内容有比较好的接收,当然有一部分用来促使他,用来锻炼他的思维,锻炼他的思考方法、思路也是有用的。

这两者我觉得有一个比例上的平衡结合起来是最好的。

当然这个五分之三的比例并不是绝对的。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年龄段来分析。比如低年龄的小朋友,看的都是二三十多页的绘本,这个阶段很少会有需要家长带着分析、思考、提问的情况,这个时候孩子的自由阅读就可以多一些;但是到了大学,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在专业领域发展,那么精读、深入阅读的量就需要多一些。

事实上,在对一部分书做精读训练的时候可能再做其他阅读时会自动地去运用这些思维方法。当然这只是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可以这样做,如果立志一定要掌握自己很不熟悉的一个领域的知识,想一定要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掌握,建议去做详细的笔记、思维导图;如果是儿童成长过程当中的阅读,不建议让孩子做太多笔记或思维图。

我们在做书目是会考虑所有的类别都要包含,生物、植物、化学、建筑、交通,所有的都会尽量放入书目里面去,但是对于自己的孩子我是这么考虑的:人,都是24小时,你不可能样样都行的。

所以孩子如果愿意在一个类别里面投入时间,花更多的时间,我觉得就可以让他多花时间在这上面,没准他在这方面就会是一个很深入的研究者了,其他的不见得一定要去平衡,有的孩子就研究二战研究得特别好,有的就是研究物理研究得特别好,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然,我这里说的是他们会花稍微多一点的时间去看感兴趣的这些领域的书,但并不是说其他科目他们就一概不感兴趣、一概不用去读。 让他们多去接触,如果有兴趣就可以多投入一些精力,不用特意去遵循比例结构。另外,也有些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没有特别感兴趣的领域,这样是不是不好呢?

其实并不需要担心,因为我看到这个家长的孩子是九岁,他这个年龄正处于广泛认识世界的阶段,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很小时就有自己感兴趣的专门领域。如果孩子没有自己专门感兴趣的领域,什么书都看,那也是一种正常现象。

从儿童本身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和我们所能够提供的读物的多样性来说,我觉得我们现在都有充足的理由为孩子们提供这些多样化的、包含世界万物的(知识类或叫科普类或叫非虚构类)读物。

最后,引用一句话作为我今天分享的结尾: 探究事物的本源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校训。

  鲁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在这一生中他写了小说,散文,杂文

  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弃医习文。

  作品及简介

  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改名周树人。鲁迅(周树人)是大哥 ,周作人是老二.周建人是老三(即《风筝》里的弟弟)。“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从此成为世人最崇敬的笔名。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都被收录在各类教材中。其中,1921年12月发表《阿Q正传》。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清晨,鲁迅逝世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沈钧儒手书)三个字。 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1957年版本,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八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鲁迅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鲁迅曾因为母亲的安排娶朱安为妻,但朱安其貌不扬,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思想很陈旧,鲁迅的家乡绍兴有一种风气,看不起离婚的女人,鲁迅心善,不想让朱安沦落到如此地步,只好借出去工作为由,离开了朱安,后另娶了许广平,1929年于上海生下了周海婴。朱安一生都没有和鲁迅圆过房,生不了孩子。鲁迅死后,是朱安为他守灵,但朱安死后却没人为她守灵,朱安终其一生始终是不幸的。

  鲁迅(1881~1936)

  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生平与创作 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 。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弃医习文。1906年回到东京从事文艺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和其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 ,发表了《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等富有战斗精神的论文。1909年8月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课余辑录亡佚古代小说。1912年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部员。到北京后,任社会教育司科长、佥事。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抨击家族制度与封建礼教 。此后“一发而不可收 ”,陆续发表《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杰作。同时,他还结合斗争需要,创造了被称为匕首或投枪的文体,写了许多杂文和论文,后来结成杂感集《热风》,论文则收入《坟》。1920年 8月起,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兼课,编定《中国小说史略》等书,并相继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1925年领导青年建立莽原社、未名社,主编《莽原》,翻译介绍外国文学。1926年8月在军阀迫害下,离京到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10月到上海,专事著述。1929年主编《科学的艺术论丛书》。1930年参加发起并组织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担任“左联”领导工作。其间,还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组织,与国民党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在上海期间,陆续出版9本杂文集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先后编辑《语丝》、《奔流》、《朝花》、《萌芽》、《前哨》、《十字街头》、《译文》等文学刊物,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他拥护中国***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1936年10月19日,这位伟大的文化巨人因积劳成疾卒于上海。

  成就 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对民主革命和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并给人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精神遗产。他一生著译约近1000万字,计有小说集3部,杂文集17部,散文诗集1部,回忆散文集1部,1400多封书信,还有1912年5月5日到1936年10月18日的日记(其中1922年的已佚),以及《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他还翻译了14个国家将近100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印成33部单行本。此外还辑录、校勘古籍18种。这些著作曾有各种不同版本出版,现有1959年版《鲁迅译文集》10卷,1981年版《鲁迅全集》16卷等。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的一生,得到中国***和全国人民的高度评价。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国新文化的方向。”对于鲁迅思想和创作的研究,是从1918年《狂人日记》发表后开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汇编了这方面的部分重要成果。另外尚有鲁迅研究专家的多种专著。

一、内容主旨

本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以可靠的历史资料为依据,生动的再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的揭示了它的实质—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伟大革命运动。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陈胜,作者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栩栩如生的塑造出一位农民革命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光辉形象。

二、段落结构

本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叙述陈涉年轻时的佣耕生活,表现了他素怀大志,有反抗精神。

第二段:写起义的筹划过程,表现了陈胜、吴广的斗争决心和政治远见。

第三段: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胜利进军及建立政权的经过,昭示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和历史意义。

三、课文分析

本课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的前一部分。陈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世家》是写陈涉的一篇传记,比较完整地叙述了陈涉起义的全部过程。本课所选内容,叙述了陈涉、吴广领导大泽乡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的声势,表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涉、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

本文按事件发展过程,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叙述陈涉年轻时的佣耕生活,表现了他素怀大志,有反抗精神。

开始,先交代陈胜、吴广的姓名、籍贯,然后重点介绍陈胜。“尝与人佣耕”,点明他雇农的身分。“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一个行动,一个神态及两句对话,表现陈涉年轻时,对压迫剥削的雇佣生活强烈不满,希望摆脱痛苦处境,有远大志向。这段叙述,暗示了陈涉起义是有思想基础的。

第二部分(第2段)写起义的筹划过程,表现了陈胜、吴广的斗争决心和政治远见。

先交代征发贫民戍边的时间、人数和陈胜、吴广在队伍中的职务,然后叙述起义原因。“会天大雨”,“失期”,“法皆斩”,既点出了起义的直接原因,也说明了秦王朝刑法的残酷,逼得农民走投无路。在“亡”(逃跑)与“举大计”同样是死的情况下,在束手待毙与奋起反抗斗争之间,他们做出了“举大计”的抉择。这里的叙述,表现了他们斗争的决心和政治远见。

往下,作者运用对话,详写陈、吴二人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和制定策略。“天下苦秦久矣”一句,概括了秦王朝对人民压迫、剥削程度之深,这是起义根本原因,也是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陈涉提出利用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即假借扶苏、项燕的名义,“为天下唱”,以顺应民心,树立起义队伍的威信。他确信,只要义旗一举,“宜多应者”。显示了他有勇有谋。

最后,叙述了陈胜、吴广为了顺利发动起义,使用了问卜、念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等办法,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让戍卒相信“大楚兴,陈胜王”的必然趋势。结果,在戍卒中很快得到反应。再次显示了陈、吴二人的斗争才智。

第三部分(第3段)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胜利进军及建立政权的经过,昭示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和历史意义。

头一句话先写吴广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再写陈胜、吴广抓住时机,采用激将法来激发群众的反抗情绪,“并杀两尉”,扫除了起义障碍,为下面动员、组织起义作了准备。文章对并杀两尉的描写极为简练、生动,用“挺”、“起”、“夺”、“杀”“佐”几个动词,生动的写出了一场激烈的格杀场面,表现了陈胜、吴广的机智勇敢和反抗斗争精神。

接着,写动员群众。陈、吴二人抓紧群众“激怒”之后的时机,“召令徒属”,进行宣传动员,号召起义。他们指出大家的处境,分析了利害分析,又指明了斗争方向(“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也就是要为国而死),结果徒属皆“敬受命”,点燃了反抗斗争的怒火。

往下,用简练的语句,交代了起义军的名义--树扶苏、项燕的旗号;标志--“袒右”;号称--“大楚”;誓师--“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组织领导--陈涉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爆发了。

最后,写起义军在陈涉、吴广领导下胜利进军及迅速壮大的形势。起义军势如破竹,地方守令闻风而逃。终于,“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响应和支持,证实了陈涉“宜多应者”的预见,显示了农民革命战争的伟大力量。

四、写作手法

1.选材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作者选材有详有略。从全篇来看,详写的是起义的准备和发动的过程,略写的是陈胜少时与人佣耕、赵义军的进攻路线、农民政权的建立等,至于各地的反秦斗争则仅用一句话带过。在详写的那一部分里,重点是写陈胜的谋画,其余如大泽乡遇雨、问卜、士卒惊恐、为坛而盟等,都写得比较简略。这样有详有略的写来,才能突出的表现陈胜的非凡才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史家对人物的态度。

2.通过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

全文共写了三次话:

第一段陈胜与同伴们的对话,表现了他远大的志向和反抗意识;

第二段陈胜同吴广的对话,反映了他们善于斗争的智慧和才能;

第三段陈胜同戍卒的对话,表现出陈胜反抗阶级压迫的英雄气概。

3.根据人物不同身分和处境,写出对话的语气

如“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与“等死,死国可乎?”两句皆为疑问句,但语气表达方式同中有异,前句“也”相当于“啊”,表达的语气肯定意味强些,表现了“佣耕者”对陈胜的话根本不相信;后句“乎”表达的语气委婉些,含有征询的意味。从而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五、重点语段研读

语段: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900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研读:

本段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失期,法皆斩”,写起义背景。“屯大泽乡”介绍了起义的地点,“为屯长”,是号召徒众的有利条件。“失期,法皆斩”是起义的导火线。第二层,从“陈胜、吴广乃谋曰”到“吴广以为然”,写陈胜、吴广谋划起义。陈胜首先对形势进行了精辟的分析,“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体现了陈胜高人一筹的谋略。第三层,从“乃行卜”到段末,写陈胜、吴广的“威众”之策。为起义作舆论准备而置书鱼腹和故作狐鸣,显示了陈胜、吴广的智慧,也反映了我国农民起义发动时期的某些特点。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的

一、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及起义后的主要情况

二、理解记事详略得直的剪裁方法。

三、体会小说与史传的异同。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三课时

二、采用整体入手的方法,每一“循环”都做到完整地阅读、朗读、讲述、分析。

三、重点地突出一些字、词、句,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平均主义地讲解。凡有注解的,不讲,由学生利用注解读懂课文。用一个不同断句的例子扩大视野,积累知识。

四、介绍阅读与课文有关的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了解《史记》的一般情况。

二、读通课文,理解词语,明确层次。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结合检查预习中看阅读提示和注解自读课文的效果),教读。

提问:1.《史记》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时代的人?2.《史记》的“世家”部分是记什么人的?作者为什么把陈涉列入“世家”中?3.课文中记述陈涉起义的经过,同时又记了哪些有关的人物?这些人物中与陈涉关系最密切的是谁?要求:学生不看课本能简答,并能板演“吴广”、“葛婴”,字形笔画无误。随后,引导看阅读提示和题目注解,既加深印象,又从注文“他用毕生精力著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一句引发求知要求,介绍《史记》。

讲述:关于《史记》汉朝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议做过太史令,死后.司马迁继任这个官职。太史令是管天文、历法、国家典籍、编写史册的官。司马迁46岁时,因李陵事件牵连(只宜简介,作最低限度的说明,不必多讲),下了大狱,受至惨重的刑罚。后来,汉武帝因司马迁很有才能,赦了他,任命他为中书今(管皇帝的文书诏令人受刑后的司马迁,决心继续父亲的事业,编写史书。最后,终于写成立起自传说中的黄帝直至当代为止约三千年左右的中国通史。全书包括12纪(记帝王事迹),30世家(记诸侯世系),70列传(记个人和少数民族事迹),8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等情况),10表(用表格形式编排史料)。其中,列传的最后一篇为《太史公自序》,是自传。《史记》开创了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记载历史这一“纪传体”的体裁。(联系旧课: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是《左传》)讲述时,学生简要笔记;讲述后,学生(邻座)互对笔记。指名复述笔记内容,师生共同订正。

朗读:指名(水平属于中等的学生)通读全文,读时如个别字、词有障碍,要及时帮助“过关”,以保持课堂良好气氛。要求:在预习初读的基础上,再次加深对课文的印象2读后,了解有什么疑难,及时解答,并由此导向课文后的习题,解决“比较·辨析”的第三题(口头)、第五题(书面)。(可多看《教师教学用书》,此处不重复抄录)两题解决后,即提出新的练习内容。

二、练习

提示:词有本身的词义,但要理解还须把它们放在句中、文中。下边所举的词,在不同组合时有不同的解释。

之1.之垄上:去、往。

2惟恨久之:是虚指的,无实义,在白话中不必译出。

3.鸿鹅之志:相当于“的”。

4二世杀之:格代人或物,他或它。应说“二世杀了他。他,指扶苏”,不可说

“二世杀了扶苏”,“之”不等于“扶苏”。

提问:“楚人怜之”,“卜之鬼乎”,“杀之以应陈涉”,这三个语句中的“之”的解释与上举1-4例中哪一个相同?(答案:4)

这里的练习,作用是:(1)统观全文,前后对照,易于分辨。(2)全面掌握,突出个别,有助巩固。作练习时,不仅答案由学生说,举例语句的解释,也可鼓励学生说。应注意的是,把字放在句中、文中,避免多讲古汉语语法的倾向。虚词“乃”也可用同样方法。

1.乃入据陈:才进入(占有)了陈县

2.乃行卜:于是去问卜

3.乃公子扶苏:是公子扶苏

4.(家祭毋忘告)乃翁:你的父亲

列出“乃谋曰”、“乃诈称公子扶苏”、“乃令符离人慕婴”,“乃”字义与上例中“2”同。

除以上的“之”、“乃”之外,理解文中的“数”也可用这个方式来达到巩固的目的。比较了“数有功”、“数万人”音义的不同,就可找到“以效谏故”、“数言欲亡”的“数”与“数有功”的“数”同一音义。

三、再次导向课文,教读。

提示:原文不分段,现在,编入课本,分了段,对阅读理解有帮助。要求:提摄出每段主要内容。默读,速度可较快,发言,明确本文层次:1.用内心动态、对话、动作写出陈涉情态,表现传主陈涉的大志。(说明;本篇不是合传,传主只是陈涉一人,因吴广与陈涉起义和后来行事的关系密切,所以也在开头叙及里籍)2.以对话为主,详写起义前的准备,包括所处环境、分析形势、共同谋划、制造舆论等。3.用对话和叙述的方法,写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后的大好形势。叙事真切、生动,有条理,是《史记》的特色,所以,人们不仅把它视为不朽的历史著作,而且评价它是有高度文学价值的作品。

分散快速默读,体会层次和叙事生动性,并注意字音。

四、讨论(此内容适用于水平较高的班)。

文中“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据中华版二十四史是这样断句的:“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比较一下,哪一种断句文意更明确?思考、议论、发言、结论:后者较好。据历史,秦兴德役,发民滴戍,民不堪命,电大泽乡的九百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把“九百人”三字连下读较能明确当时史实。如果“九百人”三字属上,可以理解为当时只征发九百人到渔阳去而已。由此可见,读古籍断句,要反复思考斟酌,要结合历史事实。这是阅读中应当懂得的门径。

五、布置作业

参考课文后第四题,试作填充,并准备讲述课文主要内容。讲时要注意“序”,即弄清课文段落和段落内部各层次,以体现作者安排材料的恰当。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锻炼口述能力。

二、理解选材详略。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结合检查作业)

提问:检查课文和填充第四题第1小题情况,明确填充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在此基础上口头讲述。

二、新课内容

1.讲述训练:指名一人以《大泽乡》为题讲“陈涉起义”的故事。要求:明条理,有重点,合史实,不夸饰,事件发展过程层次分明。讲后,学生评论,教师总结。评论标准:过程有序,事实明白,口齿清楚,语言通畅,能把起义的准备、行动作为重点,其他只作略讲。

2朗读训练:分散读全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注意第二段和第三段前半(“吴广亲爱人”至“收而攻蕲”),用语调、语气、语速,吸引听者。

3.小结(讲述与提问结合):(1)写法上;剪裁得当。详写起义前的商议和舆论准备,起义的具体经过。其他如佣耕、徇地、战谯门、刑秦吏等等则略写。这样写,表现出作者的史才,善于剪裁史料,突出了起义的主要内容。(2)描写生动:文中详写的是人物的心理、说话、动作;其他略写的,只作一般叙述。这样写,表现出作者善于突出重点,写得生动,有文学才能。(3)条理分明:“燕雀安知鸿鸽之志哉”一句人物自己表明内心的话,贯串全篇。

起义前,失期,是导火线。谋划时,从“苦秦”而确定大计,是善于分析形势。准备时,青火狐鸣和帛书,是善于制造舆论。起义时,吴广先“忿恙尉”而后陈胜佐其杀尉,立即召令众人听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写出了善于把握时机和胸中之志。先杀尉而后发号召,行事易成(若先号召,尉未杀则效果不同),可见善于谋划,设计周密。以下写乘时而作,及时自立为王,便很自然。总之,这样写,显示了传主的“鸿鸽之志”,同时,也见出条理。前人评论说司马迁善序事理,称赞他做到“其文直,其事核”,实属至当。(这里只点一下,下边还要说到)

三、作业

课后反复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一、自读茅盾短篇小说《大泽乡》。

二、比较小说与史传的异同。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讲述:茅盾在1930年写了短篇小说《大泽乡》。那时正处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前期,农民的革命意识逐渐觉醒,对反动统治的反抗意识逐渐增强。现据1980年人民文学版的《茅盾短篇小说集》复印(或誊印),发给阅读。

二、。新课内容

学生阅读《大泽乡人要求:默读2—3遍,把它与《史记·陈涉世家》作比较,看看有什么异同,可从题材、体裁、写法等方面考虑,在文字下边画线(单横线、曲线按各人自己使用习惯),左右空白处也可用文字简记要点。不必出题限死回答内容,要让学生思路活跃起来,自由驰骋,并由此引发学生兴趣。读后先小声议论,然后发言。教师在学生议论时巡回了解情况,以便帮助小结。小结、归纳,其大端可如下举:

1.题材:相同,陈涉在大泽乡起义反秦。

2.组材:课文是从传记节选的,材料比《大泽乡》多。《大泽乡》是短篇小说,它所选取的是一个“横断面”,集中于大泽乡起义,不像传记还写了起义以外的事(如里籍、佣耕、进军、称王等等。)

3.体裁:《陈涉世家》是传记,必须叙写传主的一生事迹,因而篇幅的长短取决于传主生平事迹的多寡。《大泽乡》是短篇小说,篇幅的长短受体裁特点的限制。

4人物:《陈涉世家》按史传体例,一开头就叙写传主概况(本篇因需要而兼及有密切关系的人,但这并不能看作是“合传”),以传主的事迹贯串全篇。大泽乡})先描写环境,由押送的军官先“出场”,然后在故事情节展开中,主人翁陈胜才出场.有时一个场面描写别的人,主人翁可以不出现。

5.写法:《陈涉世家》遵循“史”的要求,注重“实录”,尽管文4咆写人的对话、行动等等,但目的不在于描写,只为了叙事,更不作想象,不运用文艺创作上的手法。《大泽乡》中有景物描写,或用来交代情节发展的环境,或把这种描写同人物的心理活动结合起来,起到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作者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刻画人物形象,予以合理的想象。例如,第一部分写两个军官的性格,写他俩的思想活动,与颗百成卒对立;第二部分写成卒的怨恨情绪;第三部分写军官暗地里商量坑杀戍卒;第四部分写起义的场景。

6中心:《陈涉世家》着意在反映史实,位泽乡》则突出了阶级对立、阶级矛盾的主题。

小结(讲述为主):读《陈涉世家》,仅仅从课文这个节选部分.已能初步领略到《史记》的特点:“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正因在史学、文学两方面都有高度的成就,所以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大泽乡》用短篇幅写大事件,作者匠心独运.还熔铸了一些史事于篇中,写得极其自然。例如,秦始皇36年,百姓怨秦而假借天上坠星为殒石的谣言,有使者夜行过平舒适中闻仙人说祖龙(指秦始皇)当死;大将蒙恬率大垦戍本屯边,是秦的一大苛政。作者又借用汉代梅福说的话(倒持太阿)来指斥秦的统治者,用这些史事来加强反秦的气氛,但又不同于传记中的人物行事实录。作者还在作品中写了一些引人深思的句子。例如,“但是‘阎左”的践奴们的洪水太大了,太大了”,“地下火爆发了”之类。

翻译

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叔。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休息),怅然地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对同伴们说:“有朝一日有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穷哥儿们。”洞伴们笑着回答他:“你给人家耕地当牛马,哪里谈得上富贵啊!”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鸽的

凌云壮志啊!”

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征召穷苦的平民900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并担任小队长。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就要杀头。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