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蓝宝石和黑琥珀比哪个价值高?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22收藏

天然蓝宝石和黑琥珀比哪个价值高?,第1张

难以比较,天然蓝宝石价格也是视成色而定。品质差一分,价值差数倍。这是高档宝石的真实现状,尤其是蓝宝石。

黑色琥珀,又分为瑿珀和翁珀。在反射光下都为黑色,但是透射光下有所不同。瑿珀。在强的透射光下为红色,也被人们形象的称为“黑里红”。 瑿珀自古就极为珍贵,古籍中记载瑿珀为“众珀之长,琥珀之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描述瑿珀说:琥珀最贵重的瑿,价格相当于黄金的五倍。而瑿珀又以樱桃红最为贵重。

由于翳珀(黑琥珀)非常稀有,很难见到,一般被收藏家自我收藏,很少能够在市面上交易,所以黑琥珀价格也很高昂,品质较好的黑琥珀,其克价一般都在1000元以上。

克什米尔蓝宝石一直受人认可,“矢车菊蓝”便是最顶级克什米尔蓝宝石颜色的代名词。

  克什米尔蓝宝石价格极其昂贵,根据不完全统计,1979年—2008年,全世界共有150颗顶级蓝宝石被拍卖,其中121颗为克什米尔蓝宝石,拍卖价格高达39万—135万美元每克拉。

中国远博《东方寻宝》栏目征集范围:

书 画:历代名人字画精品,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书法,篆刻等

瓷 器:历代陶瓷精品,元、明、清官窑为主,宋瓷为佳,青花瓷,彩瓷,素瓷等

翡翠、玛瑙:质地优良,在艺术上和工艺上有特色的各式作品

玉 器:明清玉、高古玉、近现代玉器,羊脂玉、白玉、青玉、黄玉等各式雕件及籽料等

珠宝首饰: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红钻,蓝钻,绿钻等

杂项精品:雕塑、奇石、紫砂、印章、牙雕、砚台、古籍善本、金银器、名表、怀表、相机、文房用品、邮品、票证、徽章、家具等等

铜 器:造型、纹饰精美,在工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佛像,铜炉等。

漆 器:造型、纹饰、雕工工艺水平较高的作品;著名工匠的作品。

篆 刻:明清篆刻中主要流派或主要代表人物的代表作。

家 具:黄花梨,紫檀,鸡翅木等珍贵木材制作,造型优美,保存完好的明清家具。

古籍善本:宋元时期写本,印本,明清两代著名学者,藏书家撰写或整理校订的稿本、抄本,在图书内容、版刻水平、纸张、印刷装帧等方面有特色的明清印本。

《东方寻宝》 “最具投资眼光奖”环节:您在《东方寻宝》现场竞买出价过程中有赢得“最具眼光投资者”大奖的机会,踏《东方寻宝》为您精心准备的“艺术文化之旅”,亲临国内外各大艺术博物馆,感受东方艺术的细腻,领略西方文明精美,享受独具魅力的艺术熏陶。

由于玉的种类繁杂,在矿物学、历史学及考古学上各有不同的分类,以及中国对「石之美者」的理解,除矿物学外玉的分类不仅繁杂而模糊,其种类也随之不胜枚举。

为解决这种分类混乱的情况,社会上曾提出过各种具体的分类方式,如将「玉」定义为矿物学的解释,而将「玉石」作为包容蛇纹石、岫岩玉、蓝田玉等其他传统上被认为是玉的矿物归类於此。或者将软玉划分出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软玉依然是透闪石、阳起石等物质为主的矿物,而广义上的软玉则是文化传统上所有被认为是玉的矿物集合。也有将软玉只定义为新疆的和田玉,其它皆为「传统玉材」,不一而足。

但准确而具有代表意义的分类除矿物学外上没有一个明确的共识,《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是将「玉」作为「玉石」的简称,而「玉」的分类以矿物学定义为准。

因此,最广义上的「玉」包括:

·硬玉(翡翠)

·软玉(阳起石、透闪石)

·软玉(文化分类)

·岫岩玉

·蓝田玉

·青海玉

·俄罗斯玉

·新疆碧玉(天山碧玉)

·和田玉

·青白玉、羊脂玉

·依照颜色划分也有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墨玉的分类方式。

·独山玉(南阳玉)

·酒泉玉

·汉白玉(大理石)

·灵壁玉

·猫眼石

·绿松石

·青金石

·珊瑚

·玛瑙

·其他宝石

硬玉

硬玉也称翡翠,属辉石类,单斜晶系、完全解理。主要组成物为矽酸铝钠(NaAlSi2O6,宝石矿中含有超过50%以上的矽酸铝钠才被视为翡翠),出产於高温低压下生成的变质岩层中。往往伴生在蓝闪石、白云母、硬柱石(二水钙长石)、霰石和石英。莫氏硬度在65—7之间,比重在325—335之间。翡翠的颜色因含有的铬元素质量分数不同而显白或绿色。一般以白色泛绿种类最为常见,以翠绿色为贵。因而在硬玉传入中国后,被冠以「翡翠」(翡为红色羽毛,翠为绿色羽毛)之名。翡翠的流行史没有软玉长,其出产地也主要集中於缅甸(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翡翠出产国)、日本新潟县以及北陆沿海。危地马拉、美国、俄罗斯也有少量出产。

翡翠的价值通过颜色(所谓「正、阳、浓、和」)、透明度(「水头」)质地和重量来评判。翡翠制品的价格一般不受年代久远的影响,这一点与软玉有所不同。

翡翠的原料依照出产方式分为「老坑」和「新坑」等等说法,其中人们将长期受自然界雪水浸泡的翡翠原石称为「老坑翡翠」,这样的翡翠外观一般是偏绿色,据称有水亮斑的光泽。因而受到人们的欢迎。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强酸浸泡或者镭射蚀刻来填充一些颜色,使品种较差的翡翠在外观上变得与高档翡翠类似,现在翡翠在市场上通常以字母A、B、C为标识分辨翡翠制品的质地。其中A货翡翠意为未经过化学处理,颜色、结果自然的天然翡翠。而其他类别的翡翠则或多或少有人工添加的成分。

软玉

角闪石、阳起石类软玉,英文中也称Nephrite,苏联化学家曾将软玉命名为「中国玉」。软玉(文化分类)的大部分在国际通用标准上并不被认为是玉,而是其他的矿物。但在少数国家(如中国),它们依然被当作玉的一个类别而交易。作为国际上通用的软玉透闪石、阳起石类标准而言,纯度和质地较高的是产自新疆和田的玉石,此外,社会上也流行所谓「中国四大名玉」(和田玉、绿松石、岫岩玉、独山玉),而其中真正属於矿物学上软玉的只有和田玉和透闪石质的岫岩玉。

软玉的化学成分是钙镁矽酸盐(Ca2Mg5(OH)2(Si4O11)2),单斜晶系。颜色由透闪石和阳起石的成份决定。透闪石主要是白、灰二色,阳起石颜色则根据其含铁量与铁元素的氧化程度而在深绿—红棕—黑色的范围内波动。依照软玉石质的颜色,也有数个亚种:纯白色具有油脂光泽的羊脂玉;泛白色的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和墨玉以及较为稀少的糖玉等。

产於新疆的和田玉是纯度较高的一类软玉。一般具有玻璃—油脂光泽,矿物比重在280-310之间。莫氏硬度在6-65之间,颜色因含有的矿物成分不同而呈现纯白—雾状黑等各种颜色,也因此没有固定的解理态。和田玉具有玉石中最犟的韧性而不易破损。

独山玉

「独山玉」是主要产自中国河南省南阳县北独山的矿物,属黝帘石化斜长岩,其中斜长石、黝帘石为主要矿物成分。苏联地质学家EЯ基也夫林科曾把独山玉归於翡翠类的玉石矿床。但如今依照软玉的定义它的成分并不属於玉石。但中国传统工艺仍视其为玉雕材料之一。

蓝田玉

产于中国陕西省蓝田县。

玉的使用

软玉的摩氏硬度并不高,因而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使用玉为材质的工具。中国将在辽东半岛对兴隆洼文化(距今约8000年)的遗址考古发现中发现岫岩玉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玉器予以认定。新西兰的土著人也曾在他们的文化遗迹中发现了众多遗迹,考古证实在新西兰玉石也曾流行了数个世纪。在日本,玉器也被作为祭祀用的器皿材质之一,尤其是勾玉。在日本历史上的三大神器中也有玉石的出现。

新石器时期出土的玉器大多不是当前国际公认的阳起石一类软玉,而是蛇纹石种,亦即文化观念上的玉石。因而这一时期出土的玉器材质往往种类繁多,岫岩玉、独山玉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玉材。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玉石的雕刻工艺日趋进步。前16世纪中国商代开始将玉器作为奴隶主贵族的财富象徵。并且玉器也开始分担政治器皿的职能,帝王在分封贵族、授予大臣财富时往往不乏玉器的存在。在河南殷墟,1976年妇好(商代帝王武丁的妻子)墓中出土了755件玉器,其中囊括了岫岩玉、和田玉(这说明在当时中国中原地区已经和新疆有了经贸联系)等材质制成的玉龙、玉桂、玉璧、玉琮、玉盘等装饰、配件、礼器;在商代的考古中也发现了「跪坐人」等反映社会风气的配饰。说明玉器在商代形成了种类繁多,用途广泛的一个系统,其样式也有新石器时代的片状物检发展为简单的配饰、雕件,说明了当时主要的工具青铜器加工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随着儒家思想对中国以及东亚地区的影响不断加深,其学说中关於玉的政治理解也随之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共识。玉器系统也在这一时期日臻完善,形成「六瑞」「六器」职能分工各有不同的体系。「六器」出自《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作为天子进行对天地四极进行祭祀,祈祷国家安定,社稷平安的礼器。而「六瑞」也是出自周礼「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持镇圭,公持桓圭,侯持信圭,伯持躬圭,子持谷璧,男持蒲璧」,以圭、璧两种玉器,通过官制的高低缓分出六器,说明当时的中央集权已经大体形成。不过也有学者指《周礼》成书於战国时期,其著作难免会有儒家的思想文化掺杂其中。

天子在祭祀天地、时,要用玉册来刻下铭文;百官封爵以玉器为印信;转达君令使用玉符、君子以玉为德行操守的标准;民间诗歌中经常以玉作为美好事物的代表象徵。如《诗经·国风·周南》提到的一段诗歌: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其中的「琼琚」「琼瑶」「琼玖」均是当时对「玉」的美称,此外「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经·大雅·抑》)「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诗经·国风·卫风》)此外很多成语也与玉有关,如「玉壶冰心」、「玉石俱焚」等,在这些成语中无分褒贬,「玉」的意义一般均为褒义字。

中国在战国时期随着儒家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在逐步接受各种派系思想的同时,也接受了玉在文化中的作用。因而玉的文化意义也在不断上升,诗歌中、宫殿内、祭台上都有玉器的存在。其中关於「和氏璧」的典故在这一时期出现,通过《史记》、《战国策》等史书不断延伸,成为极富文化意义的象徵。玉的文化意韵还是逐渐成形。

汉朝后玉器的制作工艺上不断创新,可以使用玉器的阶层,从帝王将相到市井白衣不一而足。玉器也开始逐渐向随身装饰和摆放雕件两个方向发展。六朝后的玉器开始向写实的手法上发展,作品大多以人和典故为主题。宋以后,玉成为世俗化的装饰。

玉器曾作为丝绸之路上西域地区的特产之一,於阗(今中国新疆和田县)以出产色泽洁白的软玉而著称,在伊朗、阿富汗、印度都有出土记录。和田玉中色泽洁白,有脂肪光泽的玉被称为「羊脂白玉」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此外,新疆准噶尔盆地与青海也盛产玉石。

明清以后玉石的雕刻日渐以装饰为准,其中不乏乾隆时期著名的大型玉雕「大禹治水」,以及其他玉材加工后的名品。这一时期硬玉翡翠也开始受到社会的欢迎,慈禧太后的墓室中就曾被发现有大量制作极为精良的翡翠玉雕出土,但后来因被盗墓而不知下落。

名贵的硬玉——翡翠

硬玉属辉石类,主要成分是硅酸钠铝,我国俗称“翡翠”。其硬度为7度,稍高于软玉,比重为333,也略重于软玉。

翡翠的主要产地是缅甸,那里有市场上最大的翡翠珠宝市场。我国古代和现代的翡翠绝大部分都是从那儿进口的。此外,我国云南省西部和缅甸毗连的地方,也有出产,但产量很少。从颜色上看,翡翠全白色,晶体粒都很大,质优的则多为特有翠色,再者是常见的花绿或红色、藕粉色,由于翡翠极为稀有名贵,品评其真假优劣便成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问。

温润的软玉——新疆和田玉

软玉属角闪石类,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钙锰。它的硬度为6—65度,比硬玉稍低,比重为296—317,也比硬玉稍轻。

新疆和阗玉——羊脂白玉因色似羊脂,故名。质地细腻,“白如截脂”,特别滋蕴光润,给人以一种刚中见柔的感觉。这是白玉子玉中最好的品种,目前世界上仅新疆和田有此品种,产出十分稀少,极其名贵。

和阗玉的分布

和阗玉被称为世界软玉之首。和阗玉是以产地和阗命名的,经历了一个演化过程,今天的新疆和田县是古代于田国的中心,自汉到明代,通常称为于阗,是世界闻名的玉都。

阗玉的特点

从地质科学观点看,和阗玉有明确的科学涵义,它是分布于中国昆仑山,由镁质大理石与中酸性岩浆接触交代面而形成的软玉矿,包括了以白玉为代表的多品种软玉系列。人从此涵义可看到和阗玉的特点

(1)它属软玉,有白玉、黄玉、青玉、墨玉等一系列品种,尤以白玉为代表。

(2)软玉矿床属于接触交代成因类型。

(3)地区分嘏以昆仑已为典型代表。这些特点与世界上软玉矿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它的成因、品种在世界软玉中居独特地位,具有典型意义。

和阗玉的分类

(1)山料。山料又名山玉,或叫宝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山料的特点是块度大小不一,呈凌角状,良莠不齐,质量常不如子玉。有不同玉石品种的山料,如白玉山料、青白玉山料等。

(2)山流水。山流水名称由采玉和玉艺人命名,即指原生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由河水搬运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山流水的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

(3)子玉。子玉又名子玉,是指原生矿经剥蚀被流水搬运至河流中的玉石。它分布于河床及两侧陆地中,玉石裸露地表或埋于地下。子玉的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形,表面光滑。因为长期搬运、冲刷、分选所以子玉一般质量较好。子玉有各种颜色,白玉子玉叫白玉子,青白玉子玉叫青白玉子,青玉子玉叫青玉子。

颜色分类

和阗玉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白玉、青玉、墨玉、黄玉四类,其它颜色的和阗玉也归入此四类中。

(1)白玉。白玉的颜色由白到青白,多种多样,即使全一条矿脉,也不尽相同,叫法上也名目繁多,人季花白、石蜡白、鱼肚白、梨花白、月白等。

白玉是和阗玉中特有的高档玉石,块度一般不大。世界各地软玉中白玉极有罕见。白玉子是白玉中的上等材料,色越白越好,光滑如卵的纯白玉子叫“光白子”,质量特别好。有的白玉子经氧化表面带有一定颜色,秋梨色叫“秋梨子”。虎皮色叫“虎皮子”,刺色叫“现皮子”,都是和阗玉名贵品种。

(2)羊脂玉。羊脂玉因色似羊脂,故名。质地细腻,“白如脂”,特别滋润光润,给人以一和刚中见的感觉,这是白玉子玉中最好的品种,目前世界上以新疆此种为佳,产出十分稀少极其名贵。

(3)青白玉。青白玉以白色为基调,在白玉中隐隐闪绿、闪青闪灰等,常见有白、粉青、灰白等,属于白玉与青玉的过渡品种,和阗玉中较为常见。

(4)黄玉。黄玉由淡黄到深**,有栗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虎皮黄等色。古人以“黄侔蒸梨”者最好。黄玉十分罕见,在几千年采玉史上,仅偶尔见到,质优者不次于羊脂玉,古代玉器中有用黄玉成的珍品,如清代乾隆年间制的黄玉三羊尊,黄玉异兽形瓶,黄玉佛手等。

(5)青玉。青玉由淡至高无上色到深青色,颜色的种类很多,古籍记载有蚺子青、鼻涕青、蟹壳青、叶青等等。现代以颜色深浅不同,也有淡青、深青、碧青、灰青、深灰青等等之分。和阗玉中青玉最多,常见大块者。近年,见有一种翠青玉,呈淡绿色,色嫩,质细腻,是较好的品种。

(6)墨玉。玉由墨色到淡黑色,其黑色多为云雾状条带状等。工艺名称繁多,有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髻、美人髻等,在整块料中,墨的程度强弱不同,深浅分布不均,多见于与青玉、白玉过渡。一般有全墨,聚墨指青玉或白玉中墨较聚集,可用作俏色。点墨则分散成点,影响使用。墨玉大都是小块的,其墨色皆因含较多的细微石墨鳞片所致。

(7)璞。璞,古人是指蕴藏有玉之石。玉的外皮,按其成分和产状等特点,可分为色皮、糖皮、石皮三类。

色皮:指和阗子玉外表分布的一层褐红色或褐**玉皮。如前述,玉皮有各种颜色,玉石界以各种颜色命名,如黑皮子、鹿皮子等,多为上等白玉好料。同种质量的子玉,如带有秋梨等皮色,价值更高。玉皮的厚度很薄,一般小于1毫米。色皮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成云朵状,有的为脉状,有的为散点状,色皮的形成,是由于和阗玉中的氧化亚铁在氧化条件下转变成三氧化二铁所至,所以它是次生的。

糖皮:指和阗玉山料外表分布的一层黄褐色玉皮,因颜色似红糖色,把有糖玉石称为糖玉。糖玉的内部为白玉或青玉。

石皮:指和阗玉山料外表包围的围岩。

其它传统玉石

广义的“玉”除了硬玉翡翠和软玉新疆和田玉以外,还包括其它传统玉石,它们主要有:南阳玉、蓝田玉、岫岩玉、酒泉玉、玛瑙、琥珀、水晶、珊瑚、松耳石、孔雀石、青金石等。

1、南阳玉:产于河南南阳市北8公里的独山,故又称独山玉。它是以硅酸钙铝为主的含有多种矿物元素的“蚀变辉长岩”。南阳玉的硬度为60—65,比重为329,硬度几乎与翡翠媲美,故国外有地质学家称其为“南阳翡翠”。南阳玉的质量,主要依颜色、透明度来决定,最好的是脂白和绿色的微透明体。脂白似玉,绿色似翡翠,但均绿色者很少。

2、蓝田玉:产于西安蓝田,为一种变质岩,其中白色和灰色部分为大理石,绿色带为“菜玉”,性质和岫岩玉相似,玉石不很美观,质量较差。其硬度为4左右,易加工。玉坑的地点就在著名的蓝田猿人化石出土地点公王岭后面的玉川山。

3、岫岩玉:简称“岫玉”,因产于辽宁岫岩县而得名。其主要矿物是蛇纹石,硬度25—55,比重25—28,质地细腻而均匀,水头较足,但性软,就质料而言,和田玉最佳,南阳玉次之,岫岩玉又次之。岫岩玉现开采数量最多,其颜色和软玉一样,也有白、青、黄、淡黄、粉红、浅绿、翠绿等区别,加上玉质细腻,半透明至不透明,蜡状至油脂光泽,故市场上常常以此冒充软玉(和田玉)出售。

4、酒泉玉:产于甘肃酒泉附近山中,因山称祁连山,故也称祁连玉。玉色暗绿,有较多的黑色斑点,地质学鉴定其矿物是蛇纹石,与岫岩玉相同,但玉色极易与岫岩玉相区别。

5、玛瑙:古代称“琼玉”或“赤玉”。其矿物主要是隐晶质石英(玉髓),硬度65—7,比重265。颜色为白、灰、褐、红、蓝、绿等或相杂出现。

到此,我想大部分人都看明白了,“玉”当中,当然以悲翠为最好,但好货主要分布在缅典,中国很少,而且质量较次;其次则为和田玉,不论硬度、温润度及历史知名度,均列第一,为世界软玉之首,如和田玉入选国石,则当之无愧!

中国传统的说法:玉是通人性的,同时玉也能养人,所以有“通灵宝玉”之说。如果一块玉在一个人身上戴久了,它会浸入人的血魄,玉会越来越润,同时玉能会保佑人少生病,甚至免受突来之灾。

如果你穿金戴银,只能说明你有钱,但难免让人觉得俗气(当然了,对个人而言有特殊意义的金银饰除外),如果你佩有一块上等玉石,则说话你有品味,有人情味。古代就用“佩玉者”做为高洁之士的代名词。

而且,一块玉石常具有独特性、唯一性,特别是和田玉的子料(山流水),是这个世界上是唯一的,是天然鬼斧神工的造化,是万年风吹雨刷的结果,不可能有同样的另一块存在。

所以,在人们追个性、人性、品位和文化内涵的今天,劝您摒弃那千篇一律的金饰和价格昂贵的钻石,佩一块脂白滋润的和田美玉罢。

字典玉 yù

[释义]①一种质地坚硬、细而有光泽的石头,是工艺美术雕刻的材料:玉器;白玉;玉佩;抛砖引玉。

②比喻纯洁、美丽、高贵:亭亭玉立;冰清玉洁。

③敬词,称对方的东西:玉体;玉照。

④姓。

[玉帛]#yùbó ①玉器和丝织品。②泛指财物。

[玉石俱焚] #yù shí jù fén美玉和石头都被烧毁,比喻好的和坏的同归于尽。

〖例句〗我国古代有好多勇将,被敌军逼得无路可走时仍不投降,奋勇杀敌,玉石俱焚。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玉<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文》

君无故玉不去身。――《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

五玉。――《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王齐则共食玉。――《周礼王府》

惟辟玉食。――《书洪范》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又如:玉情儿(玉石的质量、成色);玉墀(白玉台阶);玉阙(宝座;皇宫);玉虚(道教指玉帝的居处);玉树(指槐树);玉砚(玉石制的砚台);玉雕(玉石雕成)

玉yù

⒈一种珍贵的矿石,质细而坚硬,有光泽,微透明,可雕琢成簪、环等装饰品。〈喻〉洁白、美丽:~颜。~龙。~人。

⒉敬词:~体。~照(人像照片)。

⒊[玉米]也叫“玉蜀黍”,“棒子”,“包谷”或“珍珠米”等。一年生草本,茎高而粗,叶大而长。它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花柱可供药用。子实供吃、酿酒、制淀粉等用。秆、叶、穗可作饲料用。

软玉:亦称角闪石,硬度为摩氏6-65,比重为255-265,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的纤维矿物。软玉的产地,以中国的和阗地区最为有名。软玉的色泽较接近于油脂的凝脂美,纯者色白,细腻温润。其次软玉含有少量的氧化金属离子而呈现青、绿、黄等色。

硬玉:俗称翡翠,它属辉石类,主要成分是硅酸纳铝,硬度为摩氏675-7,比重32--33。它多产于缅甸,中国云南也有出产。硬玉质地坚硬,密度较高,具有玻璃光泽。翠绿色、淡紫色、苹果绿、雪花白都是辉石类的典型色泽。

黄玉:它是一种**的玉石,细分为栗子黄蛋黄秋葵黄它是玉材中较少见的名贵品种它的色泽纯正极为难得。

碧玉:它为深绿色的玉石,多数闪黄,闪灰或带有小黑点。

青白玉:颜色发绿发青,白中略带青色称为粉皮青。它的色泽由浅到深,是玉材中较为复杂不一,数量品种最大。

白玉:白色玉石,洁白无瑕,光泽象羊的油脂一样,白而滋润。

和阗玉:因产于新疆的和阗而得名。属角闪石类,摩氏硬度6-65之间,比重29-31。它分山玉和籽玉两种。结构以纤维状为主要特征,表面经琢磨后呈现不等的光泽。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白玉、黄玉、碧玉、墨玉、青玉等色。和阗玉是我国古玉的重要产地,是世界上最好的玉料。

翡翠:是辉石类硬玉的矿物的珠宝名称。产于缅甸靠近中国的边境地区,翡翠化学成分为硅酸铝钠,硬度为摩氏675-7比重34,有玻璃光泽。颜色有:绿、黄、红、紫、白、兰等色。一般红的称为翡,绿的称为翠,通称翡翠。一般的翡翠是不透明的,但有的质量好的也接近透明体。

玛瑙:它的矿物名称叫玉髓,是隐晶质石英的矿物,成分为二氧化硅、呈半透明或不透明状,有玻璃光泽。硬度为摩氏65-7比重265。其颜色有:红、黄、蓝、绿、白色等。

青金石:它的化学成分是钠、铝、属方钠石类。“青”是指其艳蓝色而言。“金”指玉石中含有黄铁矿而产生的金星。颜色呈独特的蓝色、深蓝及淡蓝色。其原材料为不透明、玻璃至油脂光泽,硬度为摩氏5-6,比重27。它的性脆,受重易碎裂。

碧玺:它为矿产品,原石为六角形透明柱体晶石,晶体呈短柱、长柱或针柱状,断面呈球面三角形,柱体两端常见不同的锥面。碧玺的化学成分为硅酸根的盐类。体积大的不多,硬度为摩氏65-7,比重29-31。它的颜色以粉红色为多,性脆、耐酸碱,玻璃光泽,为透明或不透明体,有电性。碧玺它是电气石宝石的工艺名称。其优质的可作宝石,次的常作玉雕材料。颜色有桃红、浅绿、粉红、浅黄等。

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并有棱柱状几何形状的石英晶体。它的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硬度为摩氏7。比重25-265。有玻璃光泽不易脆,耐酸碱是人门喜爱的宝石之一。

岫玉:产于辽宁省岫岩县而得名。它的主要成分是蛇纹石,硬度较低,为摩氏3-4。它的性软,呈现颜色有淡黄、淡水绿、苹果绿等色,它是不透明或半透明体。岫岩玉产量较大,为现今使用数量最多的玉材。

蓝田玉:产于陕西省蓝田,蓝田玉的主要成份是一种蛇纹石化透辉石,不透明,色有翠绿、黄绿、青蓝、黑绿等。硬度为摩氏45左右。

南阳玉:它又称独山玉,产于河南省南阳地区,成份以硅酸钙铝为主,它是一种包括有数种矿物岩石,比重329硬度达摩氏6-65。多数是不透明或半透明,呈玻璃光泽。

绿松石:现今工艺名称“松石”。它是一种不透明的矿物,成份为铜,铝的碱性磷酸盐。因铜参与松石的组成,使松石变成天蓝色和绿色。它具有柔和土状至蜡状光泽。硬度为摩氏6。比重26-28。

传世玉:一般来讲,经过三代 以上遗传的玉器,既可称为传世玉。

出土玉:由地下出土的玉器,包括古墓葬、古遗址、领海内出土的玉器等均可称为出土玉。

做旧:通常用在仿古玉器上,目的是使玉器表面呈现旧的表象,使其表面更象,更接近所仿的那个时代。作旧手法有多种多样,大致有化学药剂浸蚀法、火烧、水煮加热法、深埋地下土浸法等等。

土咬黄土:用猪血和黄土成泥盛于大缸中,然后将玉器埋于其内,日久则玉上既有土咬黄土锈血沁等痕迹。

造黄土锈:将玉器满涂以胶水,然后埋入黄土泥中,其埋藏的时间越久则所生的黄土锈也越相似。

造血沁:玉器表面红色斑痕,术语称斑,俗语称血沁或尸沁,造血沁是伪造旧玉的常用办法,手法多样。主要有:第一种,将玉石按旧式仿造成功后,置于火上烧成赤色,趁热放入活猫犬腹中,埋于地下,一年后掘出。第二种,将玉石按旧式仿造成功后,置于火中烧热,趁热涂抹血竭,多次反复直至血沁入为止。第三种,用血竭,紫草、透骨草各数两与玉器同置罐中,注入煮沸,连续数日,颜色可沁入玉石;再用错草抹去玉石表面浮光,然后上川白蜡,每日在手中把玩,既可与旧玉仿佛。第四种,备血竭,密陀僧各一两,加齿砂数分研为细末,同置于罐内,注满脂油;另将玉器放在杏干水内煮沸数小时,趁热放入油罐,微火煮数十日,待颜色沁入玉石,取出依次上错草,川白蜡。

羊玉:指利用动物活体制造血沁的玉器。将仿旧式形制的新玉缝入健硕活羊腿中,待一二年后取出,既有血色沁入玉石,故称。

狗玉:将狗杀死,剖开腹部,趁狗血尚热未凝固时把玉器放入狗腹中,缝合,埋到大道地下,过数年后取出,玉上出现有土花血班。但与真古玉相比,带有新玉的颜色与雕琢的痕迹。

陆子刚:太仓州人(今江苏太仓县),是明代最负盛名的苏州琢玉名手。陆子刚制玉技艺之绝,据文献《太仓州志》有如下记载:“凡玉器类、沙碾。五十年前,州人有陆子刚者,用刀雕刻、遂擅绝。今所遗玉簪,价一枝值五十六金。子刚死,技亦不传”。它所制作的玉器质量精,价值高,所以当时和后代仿制很多,流传下来也极为多见,仅题款就有:“子刚”、“子岗”、“子网”真假混杂,谁真谁假极难鉴别。陆子刚的代表作品有:白玉印池,玉簪,合卺杯等。

锈斑沁(叩锈):将玉器用铁屑拌在一起,然后用热腊淬之,放置十几天后埋入地下,经数月后取出。经过埋藏,玉的表面会被铁屑锈所蚀,出现了桔皮纹,纹中杂有土斑和深红色的铁锈,俗称“叩锈”。

参考资料:

亚洲珠宝联合会翡翠研究会-瑞丽纯翠 你自己看吧!

玫瑰最早并不是花名,而是一种美食宝石。

“玫瑰”这个词在《康熙字典》中指的是彩色石头,尤其是红色石头。而比《康熙字典》成书更早的《说文》中有:“玫,石之美者,瑰,珠圆好者。”意思是说,“玫”是玉石中最美的,“瑰”是珠宝中最美的。

在较早的诗文中,玫瑰也大多是石头。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里说:“其石则赤玉玫瑰”。有时玫瑰也指珍珠。西汉童蒙书《急就篇》中有:“璧碧珠玑玫瑰瓮。”唐代颜师古作注讲:“玫瑰,美玉名也,或曰,珠之尤精者曰玫瑰。”

拓展知识如下:

在我国古代一开始玫瑰并不是花名,而是指的一种宝石的名字。“玫瑰”这个词可以追溯到的最早古籍来自韩非子的《买椟还珠》。故事中的木匣子“饰以玫瑰”。这里的玫瑰指的是光鲜亮丽的宝石。

“玫”字可以拆分为玉和文,意思应该是指玉光彩焕然。而“瑰”字可以拆分为玉和鬼,意思应该是指造型鬼斧神工。那么,玫瑰,就应该是指一种非比寻常、焕发光彩的美丽宝石。其实玫瑰最早并不是花名,而是一种宝石的名字,这种宝石叫作“火齐”。

玫瑰的花语为我爱你,其花朵颜色鲜艳,尤其是红色系的玫瑰,盛开时给人一种热情似火的感觉,而玫瑰又属于象征爱情的花卉,因此红玫瑰被赋予了我喜欢你、我深爱你等含义,适合送给爱人或恋人。

橙色玫瑰花的寓意是温柔可人,其花朵饱满丰腴,花色为温暖的橙色,从远处看去,就像一位端庄优雅的少女,因此植株被赋予了温柔可人的花语,适合将橙玫瑰送给身边气质高雅的女性朋友,表达自己的欣赏。

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865件/套,二级文物1188件/套,三级文物32295件/套,尤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工艺品见长。此外,苏州博物馆还收藏有古籍善本725种3128册,普本28501种91754册,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两塔瑰宝 [宋]五节石函:顶部边长225厘米,底部边长27厘米,通高441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石函平面方形,下广上狭,分五节叠落而成,无雕刻,内原置铁函。 [宋]铜如来佛像:高16厘米。1978年于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的天宫中发现。佛像皆螺发肉髻,但在雕刻处理上各不相同。肩圆臂瘦削,胸肌结实,结跏跌坐于束腰莲花台上。相传释迦穆尼在菩提树下进入禅思,修悟怔道,采用的就是这种姿势,因此佛教通常以全跏坐为如来坐,身后皆有显示光明的火焰纹背光。 [五代]铜质大金涂塔:通高368厘米,塔座15厘米。塔为四方形,可拆卸,整个塔大致可分五部分,从上到下分别为:塔刹、蕉叶形插角、塔身、铜盖及带有四面十六个罗汉像的须弥座,整个塔身雕刻系印度风格,各面刻有佛教故事,蕉叶形插角外侧共刻故事三十二则,内侧分立四大天王像。塔刹占全塔比例约三分之一,刹座为莲形覆钵,刹身有相轮五重。 [宋]铜佛坐像:高192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螺髻,双耳垂肩,身着袒右袈裟,结跏趺坐于圆形蒲团座上,背而出一环纽,未见背光。 [宋]铜十一面观音:高235厘米。两尊十一面观音像大体相同。观音像立于束腰莲花台上,一脚向侧前略伸,身穿天衣,一条飘带轻轻搭在右手上,左手持一宝瓶。全身配有璎珞、耳珰、颈饰、胸饰、臂钏、腕钏等各种珠宝佩带装饰,一条珠链从项颈处斜长至足背,身式略呈“S”形。 [宋]铜地藏佛像:通高21厘米。地藏菩萨像发现于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的天宫中。其貌似沉寂端庄,阔额长耳,身披袈裟,衣纹流畅,半跏坐于长方形座上,左足下踏着莲花台。右手持一宝珠,左手置于膝上。 [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碗高89厘米,口径139厘米,盏托高66厘米,底径93厘米,通高135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这件越窑秘色青瓷莲花碗由碗和盏托两部分组成。碗为直口深腹圈足,盏托形状如豆,盘口外翻,束腰,圈足外撇。碗身外壁、盏托盘面和圈足均饰重瓣莲花,如浅浮雕状凸起,被认为是五代、北宋年间秘色瓷标准器。 [宋]浮雕佛像石函:长46厘米,宽265厘米,高25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二层发现。系有六块裁好的砚石板榫合而成,平面长方形,盝顶,函身每面浮雕佛像五尊,底部四周刻如意云纹花边,函盖内面涂成漆地。石函内原置鎏金镂花包边楠木经箱。 [宋]针刺佛像铜镜:直径162厘米。针刺佛像,有“曹庶升舍入塔”六字。 [宋]楠木经箱:束腰长378厘米,宽192厘米,高21厘米,楠木制作。箱底垫有丝织物,外涂器,各部边缘和接缝处都镶包银质鎏金花边。这只经箱大体完整,箱上记载制作艺人姓氏更属可贵。1956年于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发现,现藏苏州博物馆。 [宋]嵌螺甸经箱:长348厘米,宽137厘米,高127厘米。经箱分盖、身、台三部分。盖为盝顶长方形套盖,盖面图案在散花中聚成三朵团花,中间镶半圆形水晶,并点缀五彩宝石。四周斜坡和边沿嵌有瑞花、菱形环带花纹间以蝴蝶和飞鸟状钿片。箱身壁面四周嵌缠枝形石榴、牡丹等花卉,寓意“子孙满堂”。台座采用须弥座形式,设16个凹形台门,中有堆漆描金瑞草,金碧辉煌。 [宋]盛真珠舍利宝幢内木函:宽425厘米 ,高123厘米。1978年发现于苏州瑞光寺塔第三层天宫,真珠舍利宝幢就安置在这只内木函之中。内木函用银杏木制成,为五节正方形套叠式。在它内壁书有“大中祥符六年四月十八日记”字样,外壁画有彩绘四天王像,为罕见的宋画精品。四天王像比例均匀,面部表情夸张,画中还处处可见唐代画圣吴道子的遗风,笔墨浑厚雄健,用柳叶描法,线条生动流畅。 真珠舍利宝幢:通高1226厘米。1978年4月12日,三个顽童登上岌岌可危的瑞光古塔掏鸟蛋时,在宝塔的第三层意外发现了一个封存已久的宝藏,宝幢即是其中之一。宝幢置于黑色外木函内,木函的正面立墙上有两排白漆楷书:“瑞光院第三层塔内真珠舍利宝幢”。宝幢的主体用楠木构成,分须弥座、佛宫、刹三个部分。 书画[明]王宠《春山图》:内纵1008厘米,横305厘米;外纵240厘米,横57厘米。此幅《春山图》是其一幅极其少见的绘画作品,在其图左上角题诗一首:“媚眼风光恰似春,白沙黄荻水粼粼。轩窗遍启抛书坐,猿鹤襟期土木人。” [明]刘钰《烟水微茫图》:内纵1389厘米,横44厘米;外纵250厘米,横73厘米。在此图的右上方有刘珏五言诗一首,最上方为徐有贞行草五言题诗和跋文。根据徐有贞跋可知,此画作成化二年夏至后的一天,刘珏与徐有贞乘船至相城沈周家,在沈周家中作画、题文和跋文,为后人传达了吴门文人雅土的生活情景,特别是“江南不可思,动予情依依”的艺术情怀。 [明]蓝瑛《仿大痴山轴》:内纵3315厘米,横1005厘米;外纵440厘米,横137厘米。 [明]米万钟《红杏双燕图轴》:内纵156厘米,横539厘米;外纵255厘米,横65厘米。此轴画虬枝红杏,勾勒圈点,是当时作风。下一湖石,瘦皱玲珑,画法古怪,形似荆、关,而神似范宽。石后几丛芍药,元人画法,颇得逸韵。图中双燕相互顾盼,黑燕以红杏为衬景,白燕以拳石为烘托,别具新意。 [清]任薰《茹叶蜻蜓图》:内纵1522厘米,横544厘米;外纵270厘米,横85厘米。 [明]陈淳《牡丹湖石图轴》:内纵181厘米,横952厘米;外纵290厘米,横118厘米。 [明]唐寅《灌木丛篠图轴》:内纵1094厘米,横589厘米;外纵250厘米,横89厘米。 [明]夏昶《墨竹图轴》:内纵483厘米,横258厘米;外纵215厘米,横57厘米。此图两丛墨竹左出,一丛茂密,有沉甸甸下压之动态;另一丛为新篁,疏朗飘逸,十分传神。款署“仲昭”,钤“太常寺卿图书”印。 [明]沈贞吉《秋林观瀑图轴》:内纵143厘米,横61厘米;外纵270厘米,横90厘米。沈贞吉画法杜琼,其画传世极少。 陶瓷 青花折枝花果纹大盘明:宣德时期。高5厘米,口径299厘米,底径203厘米。胎质细腻,器形规整。侈口,浅弧腹,圈足,砂底。青花色泽纯蓝,无黑色锈斑,为国产含锰较高的钴土矿青料烧造。盘内壁绘青花折枝仙桃、荔枝、樱桃和柿子,中心纹饰为干叶榴花。外壁口沿处有青花匾额式款“大明宣德年制”,腹部四周为折枝番莲四组。底足露胎处火石红色明显。 洒蓝釉反口石榴尊(清):雍正年间。高182厘米,口径76厘米,底径68厘米,最大腹径156厘米。胎质坚致细白。石榴形,五瓣花口外撇,束颈,圆肩,圆腹,卧底假圈足。通体采用钴彩料为着色剂,釉面花纹犹如洒落的蓝色水滴,故称“洒蓝”,又名“雪花蓝”、 “青金蓝”。由于洒落的钴料深浅不一,釉色形成了青、蓝、白错落有致的斑点,外底书“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六字行篆书款。 青花釉里红桃子天球大瓶(清):口微撇,长颈,假圈足,腹部丰满浑圆,似天体中的星球,故名“天球瓶”。整器比例合度,假圈足处理光滑。器身以青花绘桃树、桃叶,勾勒花、桃,釉里红作花蕊、花瓣之色,并绘大小寿桃九只。釉里红的烧造技术高超,釉厚处呈微黄绿色,显出了寿桃的成熟感。 洒蓝釉反口石榴尊(清):胎质坚致细白,石榴形,五瓣花口外撇,束颈,圆肩,圆腹,卧底假圈足。通体采用钴彩料为着色剂,釉面花纹犹如洒落的蓝色的水滴,故称“洒蓝”,又名“雪花蓝”、“青金蓝”。由于洒落的钴料深浅不一,釉色形成了青、蓝、白错落有致的斑点,外底书“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康熙款斗彩海水龙盆:清康熙年间。高4cm,口径213cm,底径125。敞口,浅弧腹,大平底,矮圈足。胎体坚致细白,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闪青。整器以海水云龙纹装饰,器外壁用釉下青花绘云纹,釉上抹红绘龙,并用黑彩点睛。器内壁绘五爪龙穿行于云海之间,龙姿威猛,龙嘴微张,犄角后掠。底书“大清康熙年制”青花双圈六字二行楷书款。 [清]陈鸣远款紫砂方斗杯:高54厘米,长119厘米,宽104厘米。此杯为酒器,形如方斗,器形规整。敞口,斜腹,平底。整器呈栗壳色,内壁光素,外口沿及下沿各饰连续回纹一周,左壁凸塑衔环铺首,右壁塑羊兽弧形把,并连有活环,正面阴刻行楷“斗有酒藏之久为君子有”十字诗句及划刻楷书“庚子维夏存朴堂主人属”和“作鸣远”等十三字,旁有阳文篆体圆形“陈”,方形“鸣远”二方印戳,背面凸塑螭龙一条。 [清]紫砂干果洗:高37厘米,长99厘米,宽83厘米。乾果杯实为象生器,是用含有白色细砂的棕色泥塑半爿栗壳型杯,下在浅棕色的板栗蒂疤处,用黄泥塑胡桃一只,旁附白色泥作的西瓜子一粒;在杯底胡桃,瓜子的左上方,有用棕色泥塑的乌菱一只及白色泥作的花生果一颗,右上方有用深紫泥塑的荔枝及白泥塑的白果各一粒,作杯的支衬足及把柄。 明,德化窑白瓷凸花高足簋:高97cm,口径14cm,底径109cm。簋式炉造型,敞口,平口沿,短束颈,扁鼓腹,胫部折收,外撇圈足,平底。足端露胎,胎质润白如玉。内外施白釉,釉质肥厚滋润如凝脂,近似象牙白。颈部饰凸花一周,颈腹部饰双瑞兽耳,圈足外侧饰回纹二周。 青花海水白龙盘:明宣德年间。青花瓷是釉下彩瓷器,它的蓝色花纹是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1270度高温下一次烧成。青花瓷从唐代开始烧制,明清时期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这件青花瓷盘中心有一条暗花五趾白龙,外壁上有两条小龙做追逐戏耍的姿态。这件瓷盘就是明代宣德时期典型的官窑器代表作之一。 清顺治款青花天女散花碗:清顺治年间。高72cm,口径129cm,底径6cm。器形规整,撇口,深腹,腹微收,圈足。器足高深,足边修正圆滑齐整。胎体细腻,釉色白中闪青,青花色泽淡雅,呈色稳定。整器构图严谨,以线条纤细的淡描技法来装饰器物的内外壁。器内壁中心青花双圈内绘婴戏图。器外壁绘有两组带有浓厚唐朝风韵的天女散花纹饰,底书“大清顺治年制”青花双圈六字二行楷书款。 黄地绿龙盘(明):高39厘米,口径186厘米,足径129厘米。胎质细腻坚致,胎体厚薄均匀。口微敛,浅弧腹,矮圈足,底微塌。盘外壁黄釉地上绘有绿彩龙和云纹。圈足釉底青花双圈内有“正德年制”四字二行楷书款。 明甜白刻花葡萄花果纹菱花口盘:明永乐宣德年间。高26cm,口径201cm,底径117cm。盘为菱花式折沿口,浅腹、浅圈足,细砂平底,釉白肥厚而洁净,以划花的手法装饰菱花口盘,折沿为一圈十六组灵芝纹,内辟由荔枝、牡丹、枇杷、茶花、石榴、芙蓉、桃、菊花等组成花果纹组成,盘中心为一组缠枝葡萄,盘外壁由四组灵芝,四组梅花相间构成。整个器型如盛开的莲花,无款。 明万历款青花海水云龙把杯:明万历年间。高88cm,口径101cm,底径46cm。官窑,足形为平底高足,釉面平整,乳白莹润,青花发色呈蓝中泛紫,纹饰中杯外壁为两条云龙,其中一条为仰首向前追赶,另一条为回首嬉耍,在天空中穿云追逐,腹部为海水山石,杯把由十五朵云构成,在白色杯中心有双蓝圈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青花款。 明万历款五彩鱼藻小碗:小折沿口,腹较深,浅圈足。釉面细润,呈乳白色,青花色调蓝中泛紫。器内壁饰有五多青花云,中心青花双圈内绘正面云龙。外壁纹饰有青花鱼八条和水藻四条组成,并在釉面上用绿、黑、抹红加接青花水藻,在鱼上部空间用黄、绿、黑、抹红等彩绘小花九朵,好似鱼在水藻中惬意潜游。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居仁堂粉彩梅鹊花碗:民国时期。这对瓷碗是袁世凯的第十三个女儿袁经祯捐赠的,器物胎质精白如雪,彩质纯净,碗壁内外画有粉彩梅鹊图。图案绘工精细,特别是白梅、红梅、绿叶均以渲染表现出浓淡明暗的层次,极富立体感。同雍乾官窑粉彩瓷器毫不逊色。圈足内有“居仁堂制”四字楷书款,真正的洪宪瓷器非常少见,因而苏州博物馆收藏的这两件器物更显弥足珍贵。 青花人物笔海:这件是清康熙时期的青花人物笔海。笔海即体积比较大的笔筒。此物件绘图精美,青色鲜亮,浓淡适宜。这件器物的有着康熙朝时期青花的主要特点--青分五色。 彭年款紫砂笔筒(清 ):高82cm,长8cm,宽61cm。树根形笔筒。紫红色砂泥。器身刻有轻烟佳月夕阳微雪 乙末夏日 少云制。器底篆书彭年阳文款。 抹红海水飞兽纹高足杯(明):万历年间。高89厘米,口径97厘米,底径48厘米。平底高圈足。釉面平整,乳白莹润,青花发色微泛紫。杯外壁红彩绘海水,间以青花苍龙、麒麟、海马、飞象、狮子、瑞鹿、鸾雀和鲤鱼等,杯把为红彩海水山石。白色杯心为青花双圈“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铜器回纹伯子觚:商代时期。高26cm,口径145cm。喇叭口,高圈足,有八乳钉,饰回纹,圈足内部有铭文。 回纹卣:商代时期。高224cm,口径115cm,145cm。扁圆形,缺盖,有双耳,圈足,肩部饰一周雷纹,卷口。 饕餮纹铜爵:商代时期。高177cm,有尾,有流,三足,足截面呈三角形,圆底,把内有铭文,有两蘑菇形柱,器身饰饕餮纹。 师趛重环纹四足盨:周时期。长271cm,宽178cm,高195cm,有盖,附双耳,果叶形圈足下附四足。腹较深,圈足缺口方正。盖上设捉手四枚,造型灵巧,转角圆润,铸有镂空纹饰。器身饰重环纹两组,器盖饰重环纹一组。 铜蟠螭三足提梁盉:战国时期。高29cm,腹径24cm。此盉造型别致,制作精良,纹饰布局合理,图案华丽,是吴国青铜器的代表作。盉属酒器。青铜盉的出现在商早期,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春秋晚期至战国有所谓的提梁盉,颇具地方特色。 三羊三足炉:明宣德时期。高97cm,口径198cm,腹径213cm。 夔纹盨:西周晚期。高205cm,口径235cm,157cm。方形,双耳,圈足,有盖,盖上饰夔纹钮,盖、器身饰夔纹。 伯父乙鼎:西周时期。高179cm,口径183cm。口沿外撇,双耳,三足,双耳外侧饰重环纹,口沿下方饰蝉纹一圈,内底铭文三行。 羊鼎:周时期。高165cm,口径136cm。双耳,三柱足,口沿下部饰一周蝉纹,内底有铭文。

(更多馆藏文物还可翻阅

参考资料: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