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我介绍一下:郭沫若
郭沫若生平
郭沫若Guo Moruo(1892――1978) 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
一
在四川大渡河与岷江汇合处,有一座3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乐山市。这里是蜀王开明的故治,秦为安南县,隶蜀郡,汉代改隶犍为郡。北周为平羌县、郡治所,宣帝时置为嘉州。清雍正末年增置乐山县,始名乐山。
嘉州山水秀丽,有举世闻名的“仙山”峨眉山,有唐代凿建的世界第一大佛。峨眉第二峰绥山,俗称二峨。又有三峨,名为美女峰。在这美女峰正北有一小镇,唐代名为南林镇,清道光年间旧址被冲毁,迁至今天称为沙湾的地方。100多年前,这里是清末的四川省嘉定府乐山县观峨乡沙湾镇。
清光绪十八年(壬辰年)九月二十七(1892年11月16日)午时,母亲忍受着难产的巨大的痛苦,产下颇带“反叛”意味的婴儿――一个迫不及待“脚先下地”,跨出“反逆者的第一步”的“骄子”。母亲受胎之际,梦见一小豹咬自己左手虎口,便以文豹为这“逆产”婴儿的乳名,入家塾后以开贞为其学名,号尚武。
这家人祖上原籍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前迁蜀。传至此时,已是第六代了。祖父爱散财,以致家业凋零。父郭朝沛善理财,把家业恢复起来,并在旧居后园设立“绥山山馆”,为子弟们延师授业。母杜邀贞,又名杜荪福,进士之女,15岁嫁到郭家,勤苦操持,受到全家敬重。
1897年春开贞入家塾“绥山山馆”,8岁时塾师教读唐诗和司空图《诗品》,后来他关于诗的见解大体还受着《诗品》的影响。9岁左右开始学作对句及五言、七言试帖诗,产生了一个连本人都感到“有点奇怪的现象”,即“喜欢李白、柳宗元,而不喜欢杜甫,更有点痛恨韩退之。”进入20世纪的最初几年,开始大量接触新书刊,读古书也比较有条理了。同时,养成日后好议论和好做翻案文章的“脾气”。他毫不掩饰在“十一岁的时候”,性觉醒“泛滥到几乎不可收拾”的程度,以至沾染上手*的毛病。然而“责备”有什么裨益呢?发蒙时天天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圣经贤传,对于“同年代的一般人的性早熟,怕要负很大的责任”。刚满13周岁,即入乐山县高等小学寄读。这个时候,他把《史记》读了一遍,“很喜欢太史公的笔调”。1907年秋升入嘉定府中学,林琴南的翻译小说是“所嗜好”的一种读物,对其“后来文学倾向上有决定的影响”。此间,“喜欢读的书是《庄子》、《楚辞》、《文选》、《史记》、严几道译的《天演论》、《群学肆言》”,并“特别喜欢《庄子》”。1910年2月,投考成都高等学堂分设中学三年级插班学习。
20虚岁一过,转瞬即是民国元年(1912)。正月十五上元节,奉父母之命与张琼华草草完婚。五天过后,人自此便分开了,但这个一生生活在孤寂“洞房”中的女人,始终使他感到“应该要忏悔”。经考成都高等学校理科、报考天津陆军军医学校,最终在长兄的帮助下赴日本留学。1914年1月中旬抵达东京,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经过半年的努力,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备班医科,成为中国的官费留学生。到1915年7月,升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第三部医科,与在第二部工科的成仿吾相识。1916年8月初,正当其患严重的神经衰弱症,“悲观到了尽头,屡屡想自杀”的时侯,“无意之中”与左藤富子相遇,为其取名安娜,致“恋爱发生”,“作诗的欲望才认真地发生了出来”。年底,专程赴东京接安娜来冈山同居。因此,招来父母的指责,甚至一度与他断绝书信往来。
冈山第六高等学校的德语课,由于教员以文学士居多,对他产生了“与目标相反的影响”,即“把决心抛弃的文艺倾向又挑拨煽动了起来,而且使旧文艺和新文艺深深地结合了”。因为德语课而喜欢歌德,进一步熟悉斯宾诺莎,由当时日本的“太戈尔”热而喜欢太戈尔,“便和哲学上的泛神论(Pantheism)思想接近了”,同时“又把少年时分所喜欢的庄子再发现”。泛神论思想不仅影响他的诗歌创作和对中国古代神话的认识,还表现在他对先秦诸子思想的论述中。
1918年8月,免试升入在福冈的九州帝国医科大学。1919年9月发表新时,首次署名沫若,自谓是取其家乡的两条河――沫水(大渡河)、若水(雅河,又名青衣江)“合拢”而成。从此,沫若之名便取代开贞了。20年代中期,在出版翻译小说和戏曲集时,开始使用“郭鼎堂”三字。其后,在古文字、古器物研究领域,常以“四堂”----罗雪堂(振玉)、王观堂(国维)、郭鼎堂(沫若)、董彦堂(作宾)并称,成为显示其学术成就的一个代号。
在福冈4年半的学医生活,基本上被其诗歌创作、文学活动所取代,完完全全“凫进文艺的新潮”,走上“弃医从文”之路。与田汉、宗白华通信讨论诗歌创作、人生道路,与郁达夫、成仿吾方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往返于日本、上海之间,出版白话诗歌集《女神》,翻译出版《少年维特之烦恼》以及太戈尔、海涅、惠特曼、雪莱等人的诗文,发表诗剧、历史剧作……人虽然在福冈,但“旺盛的创作欲”使他对于繁重的医学课程“感到痛苦”。坚持到1923年3月,在九州帝国大学医科毕业,获医学士学位。当时有人高薪聘其为医生,但却被拒绝。他表示“医生至多不过是医治少数患者肉体上的疾病。要使祖国早日觉醒,站起来斗争,无论如何,必须创立新文学”。4月,携眷回国,到达上海。
一年以后,开始与泛神论决裂:“从前的一些泛神论的思想,所谓个性的发展,所谓自由,所谓表现,无形无影之间已经遭了清算。从前在意识边缘上的马克思、列宁不知道几时把斯宾诺莎、歌德挤掉了,占据了意识的中心”。翻译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博士的《社会组织和社会革命》,对于郭沫若“转向马克思主义和固定下来”,“起了很大的作用”。1924年8月,在写给成仿吾的信中自信地宣布:“我现在成了个彻底的马克思主义的信徒了!马克思主义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唯一的宝筏。”从《文艺论集》到《文艺论集续集》集中地反映了郭沫若文艺思想的转变过程,折射着他的整个思想、生活、作风的变化。
经瞿秋白推荐、林伯渠具体安排,1926年3月郭沫若自上海赴广州,应聘为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文科学长(即文科学院长)。到达广州的当天,便在林伯渠家见到毛泽东。在随后的两个多月中,先后与周恩来、毛泽东等多次见面,结下他们之间长达半个世纪的友谊。从此,郭沫若便在中国***的直接领导和影响下,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6月,与阳翰笙、李一氓约定投笔从戎,参加北伐。经周恩来具体安排,由孙炳文向蒋介石和邓择生(演达)推荐,任北伐军政治部宣传科长(上校军衔)。7月出征,郭沫若随两湖主战场一路。孙炳文为其饯行,赠以“戎马书生”的徽号。8月,由北伐军政治部秘书长(少将军衔)晋升为政治部副主任(中将军衔)。在复杂尖锐的内部政治斗争漩涡中,郭沫若始终保持着他那清醒过人的洞察力。1927年3月,蒋介石秘密委任其为“总司令行营政治部主任”,说“你无论怎样要跟着我一道走”,“文字上的事体以后要多多仰仗你”。郭沫若“虚与委蛇”,跟随其自南昌赴九江、安庆,终于完全“看出了他的真相”,决定脱离蒋介石,在朱德家中写成《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一文发表。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14日,郭沫若潜入上海,通过日本友人内山完造与李一氓、周恩来取得联系。周恩来听取了郭沫若的汇报,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向中央提出《迅速出师讨伐蒋介石》的建议。5月,郭沫若遭蒋介石控制的国民党南京政府通缉。几经辗转,于8月4日赶赴南昌,找到周恩来、贺龙等。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委任其为主席团成员、起义军总政治部主任。随即,与南昌起义部队南下。8月17日抵达广昌,经周恩来、李一氓介绍,郭沫若与贺龙等一道加入中国***。
1928年2月,经与周恩来商定,再次东渡日本。此一去,海外十年,在受着“双重监视”和“为糊口文字百忙”的艰难情况下,郭沫若“走了他应该走的唯物主义研究道路”,一连写下《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金文丛考》、《卜辞通纂》、《古代铭刻汇考》、《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殷契粹编》等重要学术论著,成为马克思主义新史学的开拓者,奠定了他在甲骨文、青铜器研究领域的崇高学术地位。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党南京政府取消对郭沫若的通缉,郭沫若即“别妇抛雏”秘密回国。12月,日军攻占上海之后,国民党南京政府迁都重庆,郭沫若与何香凝、邹韬奋等赴广州。1938年1月,辗转到武汉,始与于立群开始了新的家庭生活。4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安排,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工作。10月下旬,撤离武汉,辗转长沙、桂林,于年底到达重庆。1940年9月,三厅被撤销。10月,重新组建文化工作委员会,继续担任主任之职,并请回三厅原班人马。就这样,郭沫若以双重身份度过了八年抗战岁月。此间,一方面写下大量政论性的文章,另方面又在学术研究上写出《屈原研究》、《青铜时代》、《十批判书》、《甲申三百年祭》、《历史人物》,在文艺创作上推出《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历史剧,做出“至少使得自己较为满足的成绩”。
抗日战争胜利后,郭沫若全力投入到“反对独裁”和迎接“人民新春”的活动当中。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郭沫若连选连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二、三、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相继当选为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主席,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出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兼历史研究所所长,又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席。1954年以后,连选连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69年以后,又是中国***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49年--1959年的10年间,郭沫若连选连任世界保卫和平理事会副主席(主席为约里奥·居里),“一直在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不曾间断”。在国际交往中,为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和了解,郭沫若做出重要贡献,先后被苏联及东欧各国科学院授予院士或荣誉院士称号。
“文革”期间,郭沫若协助周恩来做了大量外事工作。1970――1977年的8年间,他先后接待外宾数百次,尤其是在为中日建交和中美建交方面,做出了他应有的贡献。
作为国务活动家和世界和平使者,耗去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郭沫若毕竟是文坛巨匠,从政之余继续追寻一个个的学术高峰,实践其“努力攀登不问高”的誓言,留下了学术论著《奴隶制时代》、《管子集校》、《李白与杜甫》和大量文物考古论文以及文艺创作精品――《蔡文姬》、《武则天》,讨论《再生缘》及其作者的一系列论文等,并主编了《甲骨文合集》、《中国史稿》等。
郭沫若的学术研究大体可以作如此划分: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以甲骨文和青铜器等古文字、古器物为基础,进行中国古代社会研究;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中,一面配合历史剧创作进行历史人物研究,一面纵论先秦诸子思想学说;50年代主要精力放在古代社会分期问题和古籍整理方面,60年代则以历史人物研究与历史剧创作影响着当时的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在50-70年代的20余年间,随时都有对于古文字、古器物的单篇考释或研究论文发表。
郭沫若一生留下千余万字的著作,经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辑出版的《郭沫若全集》历史编8卷、考古编12卷、文学编20卷。尚待出版的还有译著12卷、佚文集等。其著作被翻译为日文和欧、美主要文字,受到广泛的热爱,并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郭沫若北京前海西街18号的故居、四川乐山沙湾的旧居,均辟为纪念馆供国内外人士参观。
二
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最富时代特征的文坛巨星,他的学术文化成就呈球形发展态势,表现在诸多领域中。下面,分十个方面作简要介绍。
一、以中国文化为基点的世界文化观
在对20世纪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郭沫若形成以中国文化为基点的世界文化观:瞩目异民族的优秀文化,以中国的传统考验其适应度,吸吮其科学的甘乳,促进民族新文化的创造,再走出去填写世界文化史上的白页。
如何认识和吸收“异民族文化之优秀成分”,郭沫若有过两次重大的选择。如果说第一次选择是凭着感情的喜好,创作了白话诗《女神》,开辟出新文学的发展路径。那么当郭沫若进到理性的追求时,瞩目“异民族的优秀文化”的目光便集中在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上。他注意到辩证唯物论的阐发与高扬“已经成为了中国思想界的主流”,同时意识到要让这一外来的思想和方法置根于中国“固有的文化”当中,为中国人所接受,就要看其适应不适应中国的国情了。自1919年至1978年的60年间,郭沫若正是这样走过来的。郭沫若开辟的这一路径,在进入开放时代的今天,仍然为我们的学术文化发展所遵循着。
二、接受科学,走科学的中国化途径
在郭沫若的世界文化观中,包含着一个“科学的中国化”的思想,即关于“接受科学,主要的途径应该是科学的中国化”以及“以大众化为其目标,以文学化为其手段”和以“政治的民主化以为前提”的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
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提出“要唤醒我们固有的文化精神,而吸吮欧西的纯粹科学的甘乳。”30年代翻译英国著名学者威尔士(H G Wells)的巨著《生命之科学》(Science of Life),涉及到科学的综合化、大众化与文艺化的问题,认为科学的“综合化是以大众化为其目标,以文学(艺)化为其手段的。”40年代为上海“大众科学丛书”作序,强调“科学在今天是我们的思维方式,也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是我们人类精神所发展到的最高阶段。”这是科学在最高层次上的综合,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全方位的综合!“科学的中国化”,与反对愚昧迷信、实行科学大众化紧密联系在一起。郭沫若分析中国落后的原因,认为“主要的就是由于科学不发达,一切不合理的累赘太多。”同时强调“不仅要使科学知识大众化,而且要使科学精神大众化。”真正做到这一点,愚昧迷信自然就无存身之地了!“科学文艺化”是郭沫若科学思想中的特殊认识,他的整个学术生涯始终充满着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融通。后面将要说到,建立认识中国青铜器的科学体系,体现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完美结合。历史剧创作,更是被当作“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成果。“科学的中国化”,又是与政治的民主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于科学与民主的关系,郭沫若说得很清楚:“要做到这一层(按:指科学的中国化),总要有政治的民主化以为前提。”
直至逝世之前发表《科学的春天》,郭沫若最后的心声依然是:“打破陈规,披荆斩棘,开拓我们科学发展的道路。”仍然融汇着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三、个人本位 --“革命文学”-- 人民本位的文艺观
由个人本位的“自我表现”的创作主张到“革命文学”的文艺主张,再进到以人民本位的文艺观,既标志着郭沫若所走过的创作道路,又反映其文艺思想的不断成熟。这当中,折射着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孔孟以人民为本位,墨子以帝王为本位,老庄以个人为本位。这样的认识,长期贯穿在郭沫若的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中。把握住这一点,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他对历史人物的种种评论了。
四、以新兴科学的观点把纸上材料与地下材料“熔冶于一炉”,确立起“中国古代文化体系”
在“清算中国的社会”,以中国的国情、中国的传统来考验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这一“外来的异物”的适应度的同时,郭沫若发现恩格斯的《家庭、所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没有一句说到中国社会的范围”,便决心以这部名著为“向导”来撰写“续篇”,提供出来恩格斯“未曾提及一字的中国的古代”,写下具有开拓意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针对当时的“国故”之争,在认识上有着三个重要的突破:一是“国故”不再局限于经史子集等文献,扩展到地下出土实物----甲骨卜辞、青铜铭文等。二是“国故”包含“古代的真实的情形”。三是提出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虽然没有一句说到中国社会的范围,但其对“国故”的了解“是有莫大的帮助”的。“跳出”经史子集的范围,以地下出土实物为出发点,“跳出”传统观念的范围,引进外来的辩证唯物论观念,以此去认识“古代社会之真情实况”,一个全新的中国古代文化体系确立起来。这就是:“以新兴科学的观点来研究中国社会的古代”,“把《诗》、《书》、《易》里面的纸上材料,把甲骨卜辞、周金文里面的地下材料,熔冶于一炉”而确立起来的“唯物史观的中国古代文化体系”。
尽管《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有“好些错误的结论”,但具体结论的错误却无法掩盖这样一个事实,即它是以20世纪20年代最新的思想观念----唯物史观为指导,综合了当时最有代表性的两大学术派别----古史辨派、古史新证派的最新成果,确立起独特的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体系,领导了此后的学术文化潮流。在这之后,郭沫若对于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继续进行探索,不断完善他的奴隶制时代研究体系,成为古史分期讨论中颇具影响一派的代表。
为着认识“古代的真实的情形”,郭沫若首先是对《易》、《诗》、《书》等传统经典进行考察。因“疑经”而深入地下发掘的实物,于甲骨卜辞、青铜器铭“创通条例,开拓阃奥”,在甲骨卜辞、青铜器铭研究两大领域分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五、推进甲骨学由草创迈向成熟,并预示着后来发展的基本趋势
自1899年河南安阳发现甲骨和甲骨上的文字,到20世纪20年代,识其文、断其字,加之罗振玉、王国维等“导路”、“考史”的业绩,甲骨文研究走出草创阶段。1928-1937年,中央研究院对殷墟先后组织了15次科学发掘。在此期间,郭沫若推出了他的《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殷契粹编》三部巨著,使甲骨学由草创迈向成熟。
郭沫若的甲骨文研究,走着一条“读破它、利用它、打开它的秘密”的路径。《甲骨文字研究》,反映的是对于甲骨文“读破它、利用它”的初始阶段的水平。《卜辞通纂》通过传世的精品,确立起认识甲骨文的“系统”,使甲骨文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郭沫若“所怀抱之系统”是将甲骨文按照干支、数字、世系、天象、食货、征伐、畋游、杂纂8类编排,不仅将甲骨卜辞各项内容的内在联系交代得一清二楚,而且为初涉这一领域者指明入门的路径。这一“系统”的建立,既使其得以纠罗振玉、王国维所误释,识罗振玉、王国维所未识,更使其洞悉了甲骨卜辞本身的诸多奥秘。突出的例证是:《卜辞通纂》考释“世系”类的卜辞之后,列出了一个基本完整的殷代先公先王先妣世系表,解决了其中的一些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殷契粹编》也对殷代世系多有发明,为纠正《史记》记载之误提供了可靠证据。
郭沫若对于甲骨卜辞自身奥秘的探索,大致表现在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当时如何占卜记事(包括占卜、刻写、用辞、行文等),二是后人如何科学利用(包括区分时代、断片缀合、残辞互足以及校对去重等)。对于当时如何占卜记事,郭沫若虽然没有亲身发掘甲骨的经历,仍然获得了与董作宾(彦堂)差不多是殊途同归的巨大成就。对于占卜的次数即“兆序”、占卜用骨和卜后刻写的问题,都提出了带规律性的概括和有预见性的合理探索。特别是甲骨文的刻写部位、行款顺序,即所谓甲骨文例,《卜辞通纂》阐发尤多,纠正了前人不少错读。在科学利用卜辞方面,断片缀合和残辞互足是重大创获。断片缀合,是将二片乃至三片、四片残破、分散的甲骨片经过缀合而基本恢复原貌,使片断记事得以完整。由于一事多卜,关于同一事的残损严重的卜辞可以相互补足,成为较比完整的史料,这就是所谓的“残辞互足”。由于缀合和互补,还发现著录重复的甲骨片。《卜辞通纂》中校出重片18片,《甲骨文合集》校出重片6000余片,为著录甲骨以来的一次总清理。
郭沫若从60年代起开始主持《甲骨文合集》的编纂,直至其去世后才陆续出版完成13大册,成为甲骨学的集大成巨著。郭沫若虽然未来得及为《甲骨文合集》写出“前言”就离世而去了,但他作为主编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六、建立起认识中国青铜器的科学体系
《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金文丛考》等,体现着郭沫若考释器铭的新思路----把考古学纳入“美术的视野”,从器物的形制、花纹入手,以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求得器物的历史系统,以历史系统与地域分布建立起认识中国青铜器的科学体系。
北宋以来著录的殷周青铜器多达三四千件,但多数年代和来历不明。郭沫若翻译出版德国人米海里斯《美术考古学发现史》,并以书中“对于历史研究的方法”进行最初的实践,完成《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郭沫若改变以往“以器为类”的著录方法和孤立考释器铭的传统,理出两周青铜器铭的历史系统和地域分布。《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编为西周金文,“仿《尚书》体例,以列王为次”。下编为列国金文,“仿《国风》体例,以国别为次”。所录器铭,西周铭辞162器,东周铭辞162器,合计两周金文辞324器。《图编》专辑形象,《录编》专辑铭文。《图编》所录图像,依器类形制和年代排比。该书完整地表达出郭沫若在这一领域形成的新的治学思路,以及首次建起的研究两周彝铭的学术体系。后来,郭沫若在《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一文中有一段自我总结:先寻到一些表明年代的标准器,把它们作为联络站,再就人名、事迹、文辞的格调、字体的结构、器物的花纹形式等以为参验,寻出一个至少比较近是的条贯。凡有国度表明的,在国别中再求出时代的先后。就这样,一共整理出了324个器皿,都是铭文比较长而史料价值比较高的,两周800年的“混沌”被凿穿。从这又发展出花纹学、形制学等的系统,作为社会史料来征引,就更有着落。以花纹、形式作为考定器物时代的重要手段,从彝器形象出发,郭沫若勾画出中国青铜器发展的基本轮廓,将中国青铜器时代(自殷周前期至战国末年)划分为四期----滥觞期、勃古期、开发期、新式期,为中外学术界所接受和沿用。如此的分期和论述,标志着郭沫若以考古学的科学方法研治金石之学,做出划时代的重大贡献。
释读周代彝铭,确立断代体系,是要探讨两周社会。由此出发,郭沫若发掘出若干重要史实,为研究两周社会开出新局面,这是郭沫若超出其他古文字学家、古器物学家的地方。
七、苏活古代文献生命,倡导古书今译
在以实物证史的同时,郭沫若念念不忘苏活古代文献的生命,倡导古书今译,尤其注重古代文献的年代,将古籍整理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一起。
《<屈原赋>今译》、《再生缘》前十七卷校订、《崖州志》校勘等,从不同领域、不同侧面展示出郭沫若在古籍整理方面的特色和成就。其中,以《管子集校》最有代表性。在版本搜集、对勘下大功夫中,发现不同的版本系统,同时尽可能无遗漏地网罗了以往校释《管子》的诸家著述。全书写有2000余条“沫若案”,总字数不下20万字。以校为主,校注一体;校释与辨伪、断代结合;运用甲骨文、金文、隶、草等新旧文字,并注入现代经济学等学科思想,将《管子》一书的整理推向新的高度。
八、系统考察先秦社会与周秦诸子思想
考察周秦诸子思想,与郭沫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由于不满意“游离了社会背景”而专谈周秦诸子的做法,便对秦以前的社会和思想作了系统研究,呈献出考察周秦之际学术高潮的“姊妹篇”----“偏于考证”的《青铜时代》和“偏于批评”的《十批判书》,成为其贯通诸子学说的代表作。其中,关于辨识儒家两重性、探究道家渊源与流派、区分法家与法术家等的研究,颇具久远影响,成为研究先秦学术思想的一家之言。
九、研究古典文学,产生巨大社会效应
郭沫若关于古典文学的论著,总字数近百万言,主要写成于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虽然这在他的全部学术研究论著中只占较小的一席之地,却有着其他绝大部分论著难以产生的社会效应。其中,以考释屈赋、辨胡笳诗、考陈端生、评李(白)说杜(甫),最能展示其学识渊博、思路敏锐、勇于创新的治学特点和研究成果的长久学术价值。兼具诗人气质和学者博识,一生贯穿热爱诗人的美、崇尚哲人的真的双重追求,形成郭沫若独特的思维特点和学术风格。诗人、学者兼而为之,性情、理智交相融汇,写出《李白与杜甫》。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审视,透过李、杜尤其是李白的遭遇,生动地展现了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画卷;二是以诗证史,把李白身世、李杜宗教生活等项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三是突破了杜诗研究的旧框/td>
1、赵盾(公元前655年—公元前601年),即赵宣子,嬴姓,赵氏,名盾,谥号“宣”,时人尊称其赵孟或宣孟。春秋中前期晋国卿大夫,赵衰之子,杰出的政治家、战略指挥家。晋文公之后,晋国出现的第一位权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担任执政,号称正卿,法治晋国。赵氏孤儿赵武的祖父。
他在晋国执政期间,权倾朝野,使晋国君权首次受到冲击与削弱,树赵氏之威,使赵氏一族独大晋国。一生侍奉三朝,维护了晋文公开创的霸业
赵盾登上晋国国卿执政的上卿之位后,历襄、灵、成三朝达二十余年,政绩卓著,战功显赫,亲督晋师与秦战于令狐,取秦少梁。
战河曲搜黄父,平定周乱,匡立周王以及扶灵公、立成公的历史功绩,维持了晋国的继霸事业,维护了文、襄以后的晋国盟主地位。作为一个国卿来说,其对晋国的建树勋绩,确是空前的伟业。
前602年,这一年中原发生大面积旱灾。晋楚双方都碍于天时,不便出兵。郑国公子宋提出要与晋国结盟,郑襄公思量再三,同意公子宋的看法。卫国执政孙良夫坚决附晋,来到鲁国,与鲁国结盟,尽量使鲁国的当权派鲁宣公及执政东门襄仲依附晋国。
这一年冬天,赵盾邀请周王朝派人参加会盟。晋成公在赵盾的陪同下,于黑壤与被晋国控制的鲁、宋、卫、郑、曹会盟,就连周定王都派遣特使王叔桓公来为晋成公的会盟诸侯锦上添花。
2、荀跞(前548年-前493年),中国春秋时期晋国政治人物、将军,晋国六卿之一。荀氏、按封地又为智氏,名跞,谥号文。智悼子荀盈(智悼子、智盈)之子。史称称智文子、知文子、智跞、知跞。
公元前533年,荀盈去世,由于其子荀跞年幼,晋平公想废黜智氏的卿位,但被智跞族叔中行吴保全下来,推举未成年的荀跞任下军佐。
公元前519年,中行吴去世,荀跞开始依附国君晋顷公、晋定公。公元前501年,正卿范献子士鞅死后,荀跞成为中军将,继任晋国正卿,但荀跞的声势不如其副手,晋国中军佐赵简子。
公元前516年,赵鞅和荀跞请命于晋顷公,率晋军入周,占领王城,迎周敬王匄入城,平定了持续三年的王子朝之乱。
公元前497年,赵鞅(赵简子)杀死邯郸大夫赵午,赵午之子赵稷据邯郸发动叛乱,得到范氏家主士吉射与中行氏家主中行寅(中行吴的儿子)的支持。智跞联合魏侈(魏襄子)、韩不信(韩简子)奉晋定公之命,帮助赵鞅,反击范氏、中行氏。
士吉射与中行寅失败,逃至朝歌。荀跞打算立士皋夷继承范氏、宠臣梁婴父继承中行氏,被赵简子拒绝,赵简子乘机彻底清除范氏及中行氏在晋国的势力,将晋国本来的三军六卿格局,裁减为二军四卿。
公元前493年,智跞去世,其子荀申(荀瑶的父亲)继承智氏,赵简子继承正卿。他的谥号为文,史称智文子、知文子。
3、赵简子(?-前476年),春秋时期晋国赵氏的领袖,原名赵鞅,又名志父,亦称赵孟。《赵氏孤儿》中的孤儿赵武之孙。晋昭公时,公族弱,大夫势力强,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致力于改革,为后世魏文侯李悝变法、秦孝公商鞅变法和赵武灵王改革首开先河。
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改革家。战国时代赵国基业的开创者,郡县制社会改革的积极推动者,先秦法家思想的实践者,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与其子赵无恤(即赵襄子)并称“简襄之烈”。
公元前497年,赵鞅(赵简子)欲将邯郸五百户迁往晋阳,其族弟赵午在进攻齐国后才把五百户人家迁到晋阳,赵鞅于是杀死赵午,赵午之子赵稷据邯郸发动叛乱。范氏家主士吉射与中行氏家主中行寅,则协助赵稷反抗赵氏。
赵鞅寡不敌众,退守封邑晋阳。后来智跞联合魏侈(魏襄子)、韩不信(韩简子),奉晋定公之命帮助赵鞅,反击范氏、中行氏。士吉射与中行寅失败,逃至朝歌。此后,荀跞坐朝,赵鞅出征,随即清剿范氏、中行氏的残余势力。
公元前493年,赵鞅领兵战于铁(今河南濮阳),以少胜多,大败范氏及中行氏。不久荀跞去世,赵鞅执政。公元前492年,再次败二卿于朝歌(今河南淇县),彻底清除范氏及中行氏在晋国的势力。
荀跞想立士皋夷继承范氏、宠臣梁婴父继承中行氏,被赵鞅拒绝。赵鞅乘机将晋国本来的三军六卿格局,裁减为二军四卿。
公元前476年,赵简子有疾,昏迷了五天,医师替他把过脉。晋定公三十六年(公元前476年)卒。他舍弃嫡长子赵伯鲁而传位才能出众的庶子赵毋恤,临终前告诉赵毋恤,他日赵氏有难,晋阳足以依靠。
4、荀瑶(前506-前453年),即智瑶,因智氏源自荀氏,亦称荀瑶,谥号“襄”,史称智襄子。春秋晋国执政大臣,为了恢复晋国霸业,增强晋国实力,智襄子以身作则向国君献出万户封邑,韩氏、魏氏也随后献出封邑,唯独赵氏不肯献出封邑,智襄子于是率韩、魏两家一起讨伐赵氏。
在即将获胜之际,韩、魏两家突然倒戈,与赵氏联合以水倒灌智氏大营,智襄子兵败被杀。韩、魏、赵三家瓜分智氏封邑,智氏家族两百多人惨遭杀戮。智氏亡而三晋分,三晋分而七国立,中国从此进入战国时代。豫让为给主公智襄子复仇,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历史典故。
智襄子是继智武子、智文子之后,智氏家族第三位正卿,共执政二十二年,是晋国有史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执政大臣,智氏由此成为晋国四卿(智、韩、赵、魏)之首,是晋国乃至整个周王朝最具权势的卿大夫家族。
勾践灭吴后,越国成为中原霸主。为了重振晋国霸业,智襄子主动献出万户封邑来增强晋国国力,韩氏、魏氏也先后献出万户封邑,唯独赵氏不肯献地。
智襄子纠集韩、魏两家一起讨伐赵氏,赵氏退守晋阳,晋哀公四年(前453年)三月丙戌日(二十三日),在晋阳城即将攻克之时,赵氏暗中派人出城说服韩氏、魏氏倒戈,韩魏两家临阵反水,以水倒灌智氏大营,智襄子兵败身亡。接着,韩、赵、魏三家联手攻陷智氏封邑。
5、赵襄子(?―公元前425年),嬴姓,赵氏,名无恤(亦作“毋恤”)。春秋末叶晋国大夫,赵氏家族首领,战国时期的赵国的创始人。谥号为“襄子”,故史称“赵襄子”。
赵襄子中的“子”与其父赵简子以及当时其他韩康子、魏桓子中的“子”一样,不是名字而是对大夫的敬称。
赵襄子还十分注意维护自己的权威。在晋阳被围时期,群臣惶恐不安,都想寻找个人的出路,对赵襄子不怎么恭敬,只有高共一个人不敢失礼。胜利以后,赵襄子论功行赏,以高共为首。
其实高共并没有什么功劳,对此有人提出异议。赵襄子说:“方晋阳急,群臣皆懈,惟共不敢失人臣礼,是以先之。”在他看来,恭谨驯顺的臣子比建功立业的干将更重要,因为后者固然有用,但若没有前者,就无法维持他自己及其家族的统治。
宗法观念在赵襄子的头上,比同时代的人表现得格外突出。他自己是赵简子的庶子,被立为世子,继承赵简子的爵位,从宗法习惯上来说是不正常的。他的被立与太子伯鲁的被废,属于废嫡立庶,废长立幼,与宗法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相悖。
他一直对此事感到不安,想方设法加以补救。在他即位不久,攻灭了代国,即把太子伯鲁之子封为代成君。后来又不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而把伯鲁之孙立为太子,他死以后,即继承大权,是为赵献侯。
赵襄子尊重宗法传统的行为,固然反映着他思想中的观念信条,而在实际上也能起到维护赵氏宗族内部团结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赢得当时人们的敬重。
6、魏文侯(前472年―前396年),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魏桓子之孙。公元前445年继承晋国魏氏领袖。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
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后世史家著书无不称赞魏文侯之贤。魏文侯任用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国强兵,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
魏文侯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等为将。这些出身于小贵族或平民的士开始在政治、军事方面发挥其作用,标志着世族政治开始为官僚政治所代替。
魏文侯重用卫人李悝,推行尽地利之教的精耕细作原则,推广农副业成功经验,综合利用魏国的田地和山川,提高魏国耕地的单位产量和土地的使用效率。为了平衡粮价,李悝还实行了平籴法。
在丰年的时候,国家根据市场情况,采用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使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在灾年的时候,政府把国家粮仓储存的粮食以适当的价格卖给市民,使市民不致买不起粮食而流离失所。
这样,魏国很好地平衡了农民与市民的利益,国家储备的粮食也越来越多,国家抵抗灾年的能力大大提高,社会稳定,国民安居乐业。
李悝著《法经》六篇,来规范魏人的行为。晋国是一个有着法治传统的国家,国民对依法办事都很拥护。李悝主持制定的这套成文法在魏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国君、贵族和官员在实行政事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国家的法律。
由于魏文侯的带头遵守,李悝主持制定的这套法律得到了很好地实施。这套法律后来也被秦国献公、孝公和商鞅所采用,《法经》是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地主阶级的法典,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制基础。
——赵盾 (春秋中前期晋国卿大夫)
——荀跞
——赵鞅
——荀瑶
——赵襄子
——魏文侯
2017-11-29 12:06
近日
福建省文化厅 官网公示了
福建省第四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代表性 传 承人 推荐名单。
泉州市共有 30 人!
民间文学 2 人
传统音乐 2 人
传统舞蹈 1 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1 人
传统美术 8 人
传统技艺 14 人
民俗 2 人
传承人
传承人主要现身于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领域。对杰出传承人的调查和认定,传承人的权益和管理,是21世纪初正在进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神。
有“东亚文化之都之称”的泉州
能有这么多传统工艺保存至今
靠的是许许多多的传承人
闽南网曾报道过金苍绣传承人——林秀清姐妹招徒的故事
(点击可阅读)
泉州绣品古城刺桐绣,金苍绣,是刺桐绣的一种特长技艺,与唐时“蹙金绣”工艺相同。由于绣线包金箔其状如葱,民间称之金葱绣,泉州话“葱”“苍”同音,故雅化为金苍绣。
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187人)
一、民间文学(4人)
序号 项目名称 参评人 出生
年月
从艺
年限
申报
地区
1童谣(闽南童谣)林玲19780324厦门市
2 李五传说 李清波 19430525 泉州市
3 陈三五娘传说 黄九成 19411022 泉州市
4李寄斩蛇传说程勇19480410三明市
二、传统音乐(16人)
序号 项目名称 参评人 出生
年月
从艺
年限
申报
地区
1闽派古琴庞健君19760817省直
2畲族山歌雷建银19711028福州市
3十番音乐(茶亭十番音乐)黄浈魁19440254福州市
4古埙赵亮19760930厦门市
5闽派古琴(厦门)张锦冰19820215厦门市
6南音王小珠19490456厦门市
7福建畲族民歌(宁德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兰石乐19531247宁德市
8十番音乐(黄石惠洋十音)方聪翠19481249莆田市
9莆仙十音八乐许晓东19530526莆田市
10 道教音乐(泉州) 赖传义 19651035 泉州市
11 南音 郭玲玲 19540150 泉州市
12南靖四平锣鼓乐吴再德19681123漳州市
13唢呐艺术(长汀公嫲吹)刘润生19701037龙岩市
14福建客家山歌(龙岩永定客家山歌)张冬梅19620523龙岩市
15闽西客家十番音乐李德忠19590945龙岩市
16泰宁上青古乐黎基求19441162三明市
三、 传统舞蹈(6人)
序号 项目名称 参评人 出生
年月
从艺
年限
申报
地区
1福州高湖舞龙灯吴明忠19620840福州市
2佾舞李宗霖1969026福州市
3宁德畲族奶娘催罡巫舞雷廷木19680135宁德市
4灯舞(莆田九鲤灯舞)陈文世19451042莆田市
5 泉州鲤城火鼎公火鼎婆 吴润珠 19680235 泉 州市
6长汀客家九连环童小雄19660136龙岩市
四、传统戏剧(17人)
序号 项目名称 参评人 出生
年月
从艺
年限
申报
地区
1越剧〔张(云霞)派〕郑全19770627省直
2闽剧周虹19751128省直
3闽剧杨东19670135福州市
4闽剧林梦萍19630239福州市
5歌仔戏曾宝珠19770625厦门市
6四平戏张雪妃19560738宁德市
7莆仙戏林金标19650239莆田市
8潮剧汤巧艺19720926漳州市
9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吴光亮19521246漳州市
10歌仔戏陆逸红19640840漳州市
11提线木偶戏(连城县)李明卿19530940龙岩市
12闽西汉剧张莲容19460554龙岩市
13杂剧作场戏(永安)黄发杯19220884三明市
14杂剧作场戏(大田)廖国衡19321276三明市
15四平戏张陈山19620740南平市
16木偶戏(政和四平提线木偶戏)吴来旺19460357南平市
17提线木偶戏(浦城县)李声森19520642南平市
五、曲艺(3人)
序号 项目名称 参评人 出生
年月
从艺
年限
申报
地区
1福州伬艺林荣雄19600632福州市
2漳州南词苏水泉19370560漳州市
3建瓯唱曲子吕万春19460350南平市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2人)
序号 项目名称 参评人 出生
年月
从艺
年限
申报
地区
1咏春拳郑祖杰19770520省直
2六合门梁守忠19530749省直
3上乘梅花拳郑永绥19490754福州市
4仁山拉线狮赵名棋19460550福州市
5厦金宋江阵石水加19600340厦门市
6畲族武术(福安金斗洋畲族拳)钟团玉19760927宁德市
7南少林武术(莆田)洪光荣19520160莆田市
8 泉州刣狮 施仔彬 19540940 泉州市
9连城拳黄炎林19700440龙岩市
10武平民俗绝技(上刀山)兰德科19510939龙岩市
11茶百戏章志峰19630533南平市
12中幡(建瓯挑幡)徐瑞玉19601041南平市
七、传统美术(31人)
序号 项目名称 参评人 出生
年月
从艺
年限
申报
地区
1寿山石雕郭卓怀19551033省直
2寿山石雕黄忠忠19590143省直
3寿山石雕刘丹明19721230省直
4寿山石雕叶星光19560838福州市
5寿山石雕郑则评19680432福州市
6翔安农民画陈珠庭19630230厦门市
7根雕(福安)刘解放19500449宁德市
8剪纸(柘荣剪纸)郑平芳19720326宁德市
9木雕(莆田木雕)林洪英19571043莆田市
10木雕(莆田木雕)黄献武19531146莆田市
11木雕(莆田木雕)林庆全19570848莆田市
12木雕(莆田木雕)林建军19790223莆田市
13木雕(莆田木雕)陈春阳19740228莆田市
14木雕(莆田木雕)方阳航19711223莆田市
15 木雕(泉州张坂木雕) 黄建强 19680934 泉州市
16 灯彩(泉州花灯) 吴祖祥 19560841 泉州市
17 惠安石雕 张建奎 19641037 泉州市
18 惠安石雕 蒋杰雄 19711035 泉州市
19 惠安木雕技艺 倪世杰 19621240 泉州市
20 惠安木雕技艺 郑君标 19471256 泉州市
21 泉州江加走木偶头雕刻技艺 王景然 19440160 泉州市
22 木雕(潘山庙宇木雕) 郑鲍淑 19621040 泉州市
23漳州木偶头雕刻杨君炜19741225漳州市
24剪纸(漳浦剪纸)陈燕榕19740432漳州市
25剪纸(漳浦剪纸)卢淑蓉19770526漳州市
26长汀客家刻纸龙灯张廷玉19530141龙岩市
27根雕(建瓯根雕)张木芳19661232南平市
28剪纸(浦城剪纸)杨仁斌19700925南平市
29锡雕(同安锡雕)郑天泗19800728厦门市
30错金银张新忠19870511莆田市
31寿山石雕廖德良19450353省直
八、传统技艺(79人)
序号 项目名称 参评人 出生
年月
从艺
年限
申报
地区
1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上官俊华19601240省直
2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俞峥19680332省直
3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陈健19440656省直
4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郑鑫19680123福州市
5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陈天灨19510140福州市
6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张家文19571045福州市
7竹刻(仙游竹雕)王新明19730432莆田市
8家具制作技艺(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黄福忠19710726莆田市
9 安海庐山国佛雕技艺 邱加田 19620343 泉州市
10 德化瓷烧制技艺 赖礼同 19680333 泉州市
11 德化瓷烧制技艺 连紫华 19700425 泉州市
12漳窑(米**瓷)传统制作技艺林俊19500521漳州市
13漳州窑瓷器烧制技艺(素三彩烧制技艺)洪冰晖19660725漳州市
14东山海柳雕技艺沙文泽19590846漳州市
15将乐大南坑陶瓷烧制技艺陈振云19860421三明市
16建窑建盏烧制技艺黄美金19560337南平市
17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许家有19560645南平市
18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熊忠贵19550847南平市
19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孙莉19820920南平市
20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蔡炳盛19560134南平市
21福建古籍修复技艺林凤19721222省直
22滩涂泥撬制作工艺陈承桂19360156福州市
23畲族苎布织染缝纫技艺雷妹金19590649福州市
24福州老天华乐器制作技艺王建武19531252福州市
25传统香制作技艺(厦门闽南天然香制作技艺)陈建兵19760332厦门市
26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陈越美19610446厦门市
27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制作技艺)林伟星19791120宁德市
28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韦顺领19490354宁德市
29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仙游)游良照19510148莆田市
30壶山砂花传统技艺陈银洪19510640莆田市
31景泰蓝制作技艺(莆田铜铸胎掐丝珐琅工艺)林辉19590544莆田市
32 传统香制作技艺(永春香制作技艺) 林文溪 19711028 泉州市
33 传统香制作技艺(永春香制作技艺) 蒲良宫 19551052 泉州市
34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苏仁叠 19560345 泉州市
35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陈实生 19470656 泉州市
36 泉州锡雕技艺 杨峰峪 19560844 泉州市
37漳绣技艺陈钟辉19580351漳州市
38彩扎(诏安彩扎技艺)林养生19610647漳州市
39客家土楼营造技艺张羡尧19411144漳州市
40漳州水仙花雕刻技艺张文江19550235漳州市
41古琴制作技艺(长泰)谢建东19641130漳州市
42剪瓷雕工艺(诏安)沈振南19650436漳州市
43东山海船钉造技艺孔炳煌19561049漳州市
44诏安黄金兴(咸金枣、宋陈咸橄榄、梅灵丹)传统制作技艺黄英强19630434漳州市
45树叶吹奏技艺邱少春19640933龙岩市
46木活字印刷术(宁化)邱恒勇19790425三明市
47宝剑锻造技艺(明溪)赖庆发19491037三明市
48建阳建本雕版印刷郑建彬19551241南平市
49木拱廊桥营造技艺(政和、顺昌)徐云双19641237南平市
50闽北古民居营造技艺(光泽)毛景荣19530248南平市
51湛卢宝剑铸造技艺范志华19631237南平市
52绿茶制作技艺(七境茶制作技艺)黄月萍19721010福州市
53闽清茶口粉干制作技艺林建辉19700128福州市
54花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傅天甫19651035福州市
55花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高愈正19530542福州市
56素菜制作技艺(厦门南普陀)张弋19721129厦门市
57薄饼制作技艺(厦门同安)吴招治19581147厦门市
58厦门酱油古法酿造技艺刘团结19570340厦门市
59畲族乌饭制作技艺(福安)钟伏谢19730822宁德市
60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林振传19680823宁德市
61古田红曲制作技艺郑道森19430550宁德市
62闽东畲族乌饭制作技艺吴立强19421251宁德市
63屏南红曲黄酒酿造技艺邱允滔19680830宁德市
64腐乳酿造技艺(莆田豆腐乳制作工艺)郑建涵19640735莆田市
65兴化米粉制作技艺李燕来19720731莆田市
66 红茶制作技艺(涂岭红红茶制作技艺) 吴辉木 19640936 泉州市
67 衙口花生制作技艺 施文艺 19570737 泉州市
68 福建乌龙茶制作技艺(清源山茶) 陈文山 19470255 泉州市
69 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 王启灿 19711228 泉州市
70 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 高碰来 19610333 泉州市
71 福建乌龙茶制作技艺(永春佛手茶) 王德露 19591143 泉州市
72汀州客家酿酒技艺林剑波19710730龙岩市
73福建客家擂茶制作工艺(将乐擂茶制作工艺)谢武秀19600750三明市
74红茶制作技艺(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技艺)梁骏德19480754南平市
75红茶制作技艺(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技艺)江元勋19640740南平市
76工夫茶制作技艺(政和)叶昌飞19651032南平市
77白茶制作技艺(政和)余步贵19700831南平市
78白茶制作技艺(政和)杨丰19711130南平市
79建瓯高炉光饼制作技艺郑建军19720630南平市
九、传统医药(11人)
序号 项目名称 参评人 出生
年月
从艺
年限
申报
地区
1南少林理筋整脊疗法王和鸣19431252省直
2中医正骨疗法(林氏骨伤疗法)林子顺19430260福州市
3中医正骨疗法(林氏骨伤疗法)林熙勇19720628福州市
4福州壶山林氏中医内科林越汉19530850福州市
5中医诊疗法(颈腰椎病中医“三维一体”疗法)鲍修惠19460350福州市
6畲族医药(六神经络骨通药制作技艺)雷知文19760716福州市
7中医正骨疗法〔何天佐传统中医药正骨疗法(厦门)〕李澄清19560934厦门市
8畲族医药(福安)钟隐芳19491249宁德市
9中医传统制剂方法(百草堂阮氏祖传膏药制作与诊疗)阮明19650235宁德市
10余氏骨伤疗法余庆阳19500850龙岩市
11中医养生(永定万应茶)卢伍龙19650332龙岩市
十、民俗(8人)
序号 项目名称 参评人 出生
年月
从艺
年限
申报
地区
1婚俗(喜娘习俗)陈夏玉19660623福州市
2妈祖信俗陈梅月19351155宁德市
3屏南双溪元宵灯会薛逢19651145宁德市
4元宵节(枫亭元宵游灯习俗)刘德明19500730莆田市
5祁梦习俗(九鲤湖)林世明19680620莆田市
6钱四娘信俗(莆田)陈炳炎19631026莆田市
7 元宵节(闽台东石灯俗) 蔡尤资 19371215 泉州市
8 端午节(安海嗦啰嗹习俗) 颜昌瑞 19350761 泉州市
名单目前正向社会公示,时间截至12月8日,市民可通过福建省文化厅官网(wwwfjwhgovcn)进行查询。如有相关意见,可在公示期间以来函、来电、电子邮件等方式向福建省文化厅进行反馈。
白色的鸾鸟
鸾鸟是古代传说的神鸟。 据《异苑》载“鸾睹镜中影则悲。”后人在诗中多以鸾镜表示临镜而生悲。 羁宾王养一鸾,三年不鸣。后悬镜照之。鸾睹影悲鸣,一奋而绝。 ——《异苑》 鸾鸟,凤皇属也。――《广雅》 鸾,赤神灵之精也。――《说文》 又 赤色,五采,鸡形,鸣中五音。 周成王时氐羌献鸾鸟。――《周书·王会》。注:“大于凤。” 女床之山,有鸟名曰鸾鸟。――《山海经·西山经》 鸣女床之鸾鸟,舞丹穴之凤凰。――张衡《东京赋》 “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大荒西经) “五彩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大荒西经) 而《淮南子·卷四地形训》上写道:“羽嘉生飞龙,飞龙生凤凰,凤凰生鸾鸟,鸾鸟生庶鸟,凡羽者生于庶鸟。” 鸾鸟和凤凰一样也有雌雄之分 雄曰鸾,雌曰和。因其鸣声悦耳而代指车铃。 "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朝堂坛兮" ——屈原《涉江》
商代的甲骨文上,“凤”、“风”通用,其构形源自那种翅膀能煽动气流的长尾鸟。即常常拍打一侧翅膀,频频向母鸡示爱的公鸡。由形象联系,又可表示“气流”。所以,甲骨文的“凤”在卜辞中既可表示类似公鸡的大鸟,也可由雄鸡煽翅时的空气扰动来表示空气中的气流和风。周代的“凤鸣岐山”,是稍后一些的说法,古籍《国语·周语》说的是“周之兴也,鸑鷟于岐山”。直到三国时吴国人韦昭注《国语》,才指明“鸑鷟凤之别名也”。这实际上是凤的概念逐渐形成后,后人将前人的各种图腾鸟都追认为凤鸟,冠之以凤名。 鸾 鸾则很有意思,不同的时期它也有不同的含义。 最开始的时候,鸾作为一种近似于凤的鸟,也是瑞鸟的一种,但地位不及凤。 后来人们逐渐把“鸾”作为凤的别称。并称“鸾凤”。 还有一种观点,“凤”和“鸾”指的是同一种鸟,但“凤”指的是成鸟,而“鸾”则指的是尚未成熟的鸟,“鸾”一旦成熟,就叫“凤”。
1、源于姜姓,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期齐国文公子名高,食采于卢邑(今山东长清县) ,其后人以卢为氏。
2、源于姬姓,以封邑名称为氏。东周时期,舅犯助晋文公姬重耳战胜楚国,因功封邑于昝邑(今河南唐河昝岗),舅犯之子贾季封邑于五鹿(今河南清丰),舅犯后人以卢为氏。
3、以国为氏。春秋时期,有庐子国(今安徽省合肥市),卢氏为庐子国戢黎之后。
4、以官职为氏:出自两周时期官吏若卢令丞,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若卢令丞,为弓箭手统领,主弩射;后逐渐转为主管监狱的官吏,就是典狱官;秦汉时期隶属于少府管辖)。若卢令丞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若卢氏,后简化为单姓卢氏者。
5、以兵器名为氏。欧冶子所锻越剑,名湛卢。
扩展资料:
卢姓主要发源于山东,后逐渐向西、向南播迁。先秦时期,卢姓活动地区主要在山东、湖北、河北地区。秦汉时期,卢姓在北方地区繁衍。魏晋南北朝之际,卢姓开始大举南迁。唐末卢姓入闽,宋时入粤。元明清之际,卢姓遍及中国大部分地区。
当代,卢姓人口约有650万,约占中国汉族人口047%,排在第四十二位。主要集中于广西、广东二省区,两省区约占总人口的356%;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湖南、安徽、河北、甘肃,六省卢姓约占总人口29%。
参考资料:
源于姬姓。西周时期,武王封其叔虢仲于陕西宝鸡,称西虢国(虢通“郭”)。周平王东迁时,西虢迁于河南,改称南虢,春秋时灭于晋。留在原西虢者史称小虢,春秋时为秦所灭。周武王封其叔虢叔于东虢,在今河南荥阳北。
周平王东迁后,把东虢之地给予东迁有功的郑国,东虢后裔虢序北迁山西平陆,史称北虢,后灭于晋。赵简子开拓晋阳前后(即公元前497年前后),虢序后裔辗转徙居晋阳及以北地区(今山西太原至忻州、原平一带)。西虢、东虢、南虢等三国和北虢郭公(虢序,郭序)之后均有郭姓,但郭公之后的郭姓是中华郭氏最大和最主要的支派。
扩展资料
郭姓名人
1、郭子仪(697年—781年),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人。唐朝名将,政治家、军事家。
2、后周太祖郭威(904-954年),字文仲, 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王朝建立者(951—954年在位)。
3、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 。早年师从刘秉忠、张文谦,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世称“郭太史”。
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
-郭姓
1《〈明清广东社会经济形态研究〉评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3期
2《评介林仁川著<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3《明初考官制度述论》,《东南文化》1989年第3期
4《清至民国建瓯土地契约中的经济关系探微》,《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3期
5《明清福建商人与社会环境》,《福建论坛》1990年第3期
6《明清福建家族内义田的发展及其社会背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1990年第8期
7《明清福建义田与乡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2期
8《义田及其在封建社会中后期的社会功能浅析》,《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199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3年第5期
9《清代义田的发展与成熟》,《清史研究》1992年第2期
10《明清四都社区文化略论》,《东南文化》1992年第3---4期
11《福建家族文化系统研究的新创获》,《福建论坛》1992年第3期
12《宋以来义田发展述略》,《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4期
13《吴本崇拜与社会效应》,《吴真人研究》第125--133页,鹭江出版社1992年5月版
14《论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与文化发展》,《厦门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1993年第5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3年第3期
15《试论明清文化的世俗化》《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1期
16《区域性家族文化研究的拓荒之作》,《史学集刊》1993年第3期
17《家族组织宏观模式的新建构》,《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18《明清福建民办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3期
19《<儒林外史>与民族文化的历史审视》,《东南文化》1993年第4期
20《吴本崇拜的地域界限与文化内涵》,《吴真人与道教文化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
21《国内外中国会馆史研究述评》,《文史哲》1994年第3期
22《明清时代会馆的演进》,《历史研究》199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史》(2)1994年第11期
23《明清会馆与社会整合》,《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4期
24《论明清会馆神灵文化》,《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4期
25《吴甡:一个练达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史学集刊》1994年第3期
26《明清徽州会社经济举隅》,《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
27《明清苏北水灾原因初探》,《农业考古》1995年第3期
28《闽南沿海商工文明的形成及其意义》,《石狮商工文化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
29《论明清福建会馆的多种形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30《明清江南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又一力作》,《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4期
31《地域性会馆与会馆的地域差异》,《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
32《明清会馆的建筑设置、区位分布与文化内涵》,《原学》第4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33《明清福建与江南义田的比较》,《学术月刊》1996年第1期
34《宋以来义田生成机制论》,《厦门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6年第3期
35《清代地权转移中的非经济因素》,《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
36《地域性会馆与会馆的地域差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1辑
37《明清时期的民
本文2023-08-06 04:23:0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8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