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是什么诗人,姓苏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苏东坡是什么诗人,姓苏名,第1张

苏东坡姓苏名轼,宋朝大诗人、词人、散文大家、书画家

论苏轼的文学成就

摘要:苏轼是经历北宋中期到后期的文学大家,他上承以欧阳修为文坛盟主的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大潮,将诗、文、词等诸种文学艺术样式推向了北宋的最高峰,下开“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加上李廌、陈师道,又称为“苏门六君子”)等人才辈出的局面,成为欧阳修之后更为杰出的文坛领袖。文章对苏轼生平、思想、创作道路以及苏文、苏诗、苏词作详细介绍,并对苏轼在宋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加以评价。

关键词:苏轼 苏轼散文、辞赋、四六 苏诗 苏词

苏轼对文艺创作,倾注了毕生精力。他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 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他认为为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要敢于革新独创,“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苏轼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进一步“了然于口与手”来解释“辞达”(《答谢民师书》), 已经触及了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苏轼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他的文艺观。他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取得了独到的成就。

一、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

(一)、苏轼的文道观与苏轼散文的艺术风格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认为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潮州韩文公庙碑》),认为欧阳修“论大道似韩愈”、“记事似司马迁”(《六一居士集叙》),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但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物固有是理,患不知之,知之患不能达之于口与手。《答虔倅俞括》)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例如“日与水居”的人“有得于水之道”(《日喻》;此点与《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相同)。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象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苏文的风格则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畅达。韩愈的古文依靠雄辩和布局、蓄势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文却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同样的目的。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苏轼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他热心奖掖后进,培植不少人才。他的作品在宋代广为流传,对宋代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苏诗受到金代诗人、明代公安派作家和清代宗宋派诗人的推崇。苏文长期沾溉后学,其小品随笔更开明清小品文的先声。

史论、政论—

苏轼擅长写议论文。谈史议政的论文,包括奏议、进策、史论等,大都是同苏轼政治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作品。他早年写的史论有较浓的纵横家习气,有时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如《贾谊论》责备贾谊不知结交大臣以图见信于朝廷。除有一部分大而无当带有浓厚的制科气外,确也有不少有的放矢、颇具识见的优秀篇章。如《进策》、《思治论》、《留侯论》等,见解新颖,不落窠臼,雄辩滔滔,笔势纵横,善于腾挪变化,体现出《孟子》、《战国策》等散文的影响。如《留侯论》谓圯上老人是秦时的隐君子,折辱张良是为了培育其坚韧之性;《平王论》批评周平王避寇迁都之失策,见解新颖深刻,富有启发性。这些史论在写作上善于随机生发,翻空出奇,表现出高度的论说技巧,成为当时士子参加科场考试的范文,所以流传极广。

2小品文

史论、政论虽然表现出苏轼非凡的才华,但杂说、书札、序跋等议论文,更能体现苏轼的文学成就。所写书札尺牍如《上梅直讲书》、《与李公择书》等,大都随笔挥洒,不假雕饰,使人洞见肺腑。随笔、杂感、琐记,写人记事,言简而明,信笔挥洒,颇饶情致。如《记承天寺夜游》、《记游松风亭》,随手拈来,即有意境和性情。此类文字,实开晚明小品文一派。另有《仇池笔记》,亦系后人辑录而成。它们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所以比史论和正论更加具备美文的性质。例如《日喻》中的两段比喻: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造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于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此文论证了对事物的认识不能依赖片面的见闻,必须经过实践才能掌握事物规律和道理,说理十分透辟。但它的说理是借助生动的事例,或者说是通过形象来展现的,所以它给读者的印象不但深刻,而且生动鲜明,既能使人得到知性的认识,又能带来审美的愉悦。

3叙事记游之文

苏轼的叙事记游之文,叙事、抒情、议论三种功能更是结合得水乳交融。

叙事记游的散文在苏文中艺术价值最高,有不少广为传诵的名作。记人物的碑传文如《潮州韩文公庙碑》,记楼台亭榭的散文,如《喜雨亭记》。其写景的游记,更以捕捉景物特色和寄寓理趣见长,如《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即地兴感,借景寓理,达到诗情画意和理趣的和谐统一。苏轼的记叙体散文,常常熔议论、描写和抒情于一炉,在文体上,不拘常格,勇于创新;在风格上,因物赋形,汪洋恣肆;更能体现出《庄子》和禅宗文字的影响。

《石钟山记》是一篇以论说为主的游记,它围绕石钟山的得名,根据实地考察的见闻,纠正前人的说法,并引申出没有“目见耳闻”的事物,不能“臆断其有无”的哲理,思路清晰,论证透辟。尤其可贵的是此文的议论是在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中逐步展开的,例如写月夜泛舟察看山形一段: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仞,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宵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

寥寥几笔即画出一个幽美而又阴森的境界,读之恍如身临其境,作者赏幽探险、务实求真的情怀也随之展现无遗。而情景交融的描写又是直接配合议论的,堪称叙事、抒情、说理三种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

由于苏轼作为以“辞达”为准则,所以当行即行,当止即止,很少有芜辞累句,这在他的笔记小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八十余字,但意境超然,韵味隽永,为宋代小品文中的妙品。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苏轼的辞赋和四六

苏轼的辞赋和四六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辞赋继承欧阳修的传统,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取了诗歌的抒情意味,从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作了《赤壁赋》、《后赤壁赋》这样的名篇。《赤壁赋》沿用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写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幽美景色。全文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如写景的一段: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幽美、澄澈的景色与轻松愉悦的心情构成开阔明朗的艺术境界,而那种渺渺茫茫、若有若无的虚幻感觉,又直接为后文写超然物外的人生哲理作了铺垫,体现出作者高超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

苏轼甚至在四六中也同样体现出行云流水的风格,他在翰林院任职时所拟的制诰典赡高华,浑厚雄大,为台阁文字所罕见。他遭受贬谪后写的表启更是真切感人,是四六体中难得的情情之作。如《谢量移汝州表》:

只影自怜,寄命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憔悴非人,章狂失志。妻孥之所窃笑,亲朋至于绝交。疾病连年,人皆相传为已死;饥寒并日,臣亦自厌其余生。

苏轼的散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但如果单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则苏文无疑是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

二、苏轼的诗

苏轼今存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同情人民、关心生产是苏诗的一个突出内容。但更多地方则针砭了新法的流弊。部分关怀生产的诗歌,如《次韵章传道喜雨》、《答吕梁仲屯田》、《石炭》、《秧马歌》、《游博罗香积寺》等,表现了人民的痛苦,针砭了时弊,情真语挚,朴实无华,对前人很少涉及的社会题材,多所开发,取材广泛,命意新颖。苏轼的写景诗和理趣诗,艺术价值最高,最为脍炙人口。《游金山寺》、《望海楼晚景》、《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描绘了长江夜色、江南晴雨、西湖胜景;《登常山绝顶广丽亭》、《百步洪》、《登州海市》等诗,则逼真地描绘了江北的地方风物和名胜。苏轼不但善于观察和捕捉各地景物的不同特点,而且以欣喜爱悦的感情描绘了农村环境的清新朴厚。在岭南所写的农村景物诗,体现出作者同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融洽的关系。苏轼善于从日常生活和普通自然小景中悟出新意妙理,发人所未发,写成引人深思的理趣诗。如《题西林壁》、《琴诗》、《泗州僧伽塔》等篇,即景寄意,因物寓理,意在言外,余味不尽。还有些诗常常满涵着爽朗乐观的情趣,体现出不畏逆境,傲视磨难的精神。苏诗奔放灵动,逸态横生,才思四溢,触处生春,艺术上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苏轼体察敏锐,诗笔爽利,无论描写风光、物态和人情,都可做到写物传神,颇饶情韵。苏诗想象丰富,奇趣横生,比喻新颖贴切,引人入胜。苏诗有时直抒胸臆,议论英发,文思如潮,极富气势。苏轼对古近各体均能驾驭自如,但更长于古体和七言。他的七古波澜壮阔,变化莫测,最能体现奔放的才情,妙笔驰骋,奇气横溢。五古则写得朴厚无华,词清味腴,以自然入妙见胜。苏轼的七律也很出色,气韵天成,格调流丽圆转,略与白居易、刘禹锡诗风相近,而更为奇警。苏轼对五言近体用力较少,五律五绝不多,而七绝则写得精美明快,有不少传诵颇广的名篇。

(一)、苏诗题材取向

1、向外:积极干预社会现实——“一肚皮不合时宜”——批判现实

通过描写民生疾苦(天灾人祸)表达对现实的批判。

蝗旱之灾:《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欹栋。老农释耒叹,泪入肌肠痛。”

洪涝之灾:《送黄师是赴两浙宪》:“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官自倒帑廪,饱不及黎元。”

赋役之祸:《吴中田妇叹》:“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通过反思历史以批判现实。如《荔枝叹》:

2、向内:进行深入的人生思考——哲理的思索——苦闷与超脱——乐观旷达的精神(“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哲理的思索。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3、苦闷与超越。

深刻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

苏诗中虽然时时有传达逆境中的苦闷者,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则表现出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

写苦闷者,如《寒食雨二首》,写“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生活困境和“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的心态,语极沉痛。

4、体现乐观、表现超越者。如《初到黄州》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之句,黄州、惠州、儋州,皆东坡贬谪流放之地,苏轼能从贬谪流放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以幽默的笔调化解之,其乐观旷达的精神可见一斑。这种乐观旷达的核心是坚毅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所以苏轼在逆境中的诗作依然笔势飞腾,辞采壮丽,并无衰疲颓唐之病,如《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这是苏轼从儋州遇赦北归时所作,诗中流露出战胜黑暗的自豪心情和宠辱不惊的阔大胸怀,气势雄放。

(二)、苏诗艺术风貌

苏轼学博才高,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

(1)翻新出奇的艺术技巧

苏诗比喻生动新奇,层出不穷。

《南园》“春畦雨过罗纨腻”

《百步洪》连用七喻描摹奔水:“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妙喻连生。

苏诗用典稳妥精当,浑然天成。

作诗安慰落第的李廌云:“平生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堪称用典精妙的范例。

苏诗对仗既精工又活泼流动,构思打破常规。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山忆喜欢劳梦远想,地名惶恐泣孤臣。”

看似平淡实则奇警,看似松散实则精练,诗中几乎不可复睹具体的技巧,因为它的艺术追求是从整体上着眼的。

(2)无与伦比的表现能力。

赵翼《瓯北诗话》云:苏轼“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

临流照影,汲水煎茶,在东坡笔下都写得格外生动有趣。

《泛颍》“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

《续丽人行》咏周昉美人画“背面欠伸内人”,从虚从着笔,推想画中人之美貌“若教回首却嫣然”。化难为易,举重若轻。

(3)刚柔兼济的“清雄”风格

苏轼转益多师,曾模仿过陶、李、杜、韩、孟诸家,乃至诗友黄庭坚的诗风,都能惟妙惟肖。体现出多元化的审美情趣。

苏轼尤其重视两种相互对立的风格的融合,在他的创作中,十分注意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互相渗透互相调节。毫无疑问,苏诗主导风格是雄放,有些作品甚至有粗豪而少余蕴的缺点,然而苏诗中许多佳作已经做到了刚柔相济,从呈现出“清雄”的风格。

三、苏轼的词

在北宋词坛上,苏轼突破词必香软的樊篱,创作了一批风貌一新的词章,为词体的长足发展开拓了道路。从今存三百四、五十首东坡词来看,苏轼对词体的革新是多方面的。苏轼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境。他以健笔刻画英气勃勃的人物形象,来寄托立功报国的壮志豪情,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等篇。苏轼在词中,更多地倾入自我,表现个性。(满江红)“江汉西来”即景怀古,用祢衡的遭遇暗寓愤懑不平的感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他以写诗的豪迈气势和劲拔笔力来写词,格调大都雄健顿挫、激昂排宕。如(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笔势如突兀雪山,卷地而来。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改革,最终突破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成为一种可与诗相提并论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苏词直到清代,仍为陈维崧等词家所宗法。

(一)、诗词一体的词学观。

苏轼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词“为诗之苗裔”(《祭张子野文》)

词“自是一家”(《与鲜于子骏》)

(二)、对词境的开拓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

《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抟抟。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人,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既表现了他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和少年时代意气风发豪迈自信的精神风貌,也流露出中年经历仕途挫折以后复杂的人生感慨。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现了他希望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

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分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笑谈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向外在的世界拓展苏轼不仅在词中大力描绘了作者日常生活交际、闲导读书及躬耕田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展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苏词对自然山水的描绘,或以奔走流动的气势取胜,如“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满江红》,或以清新秀美的见称,如“山雨潇潇过,溪桥浏浏清。小园幽榭枕苹汀,门外月华如水,彩舟横。”(《行香子·过湖州作》)有的则把对自然山水的观照和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结合起来,在雄奇壮阔的自然美中融注入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用自己的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由于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位,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三)、以诗为词

所谓以诗为词,就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元佑词人以诗文句法入词,始于苏轼。具体表现:

1、题序的大量使用

2、典故的运用

四、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综上所述,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其一,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其二,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存在。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必然。

苏轼在当时文坛享有极大声誉,是欧阳修之后的文坛盟主。

苏门四学士,秦、黄、陈、张

苏门六君子,秦、黄、陈、张、晁、李

苏轼影响下的文人。李格非、李之仪、唐庚、张舜民、孔平仲、贺铸等。

总之,苏轼是个文艺全才,诗、散文、词、书法、绘画都有杰出的成就。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均对当时与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1999年1月新1版

〔2〕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2月版

〔3〕王兆鹏:《唐宋词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4〕王水照:《苏轼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如果他愿意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或许他就不会多次被贬以及入狱,甚至被流放到海外之地了。但也正是因为他始终秉持着“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的生活原则,他才会成为世人敬仰的苏东坡。

1童年与青年

1036年,腊月深冬,川西眉山,当地苏家,随着一声啼哭,终于迎来了长子。后取名苏轼,字子瞻,东坡居士是其谪居黄州时自己起的。

苏家广有田产,较为富有,家中有个小花园,里面栽种了种类繁多的花和果树。

他出生时,祖父当时还健在,酒量极大,虽目不识丁,但慷慨大方,遇着荒年,他必开仓散粮。据说有一次祖父大醉之后,把附近庙里的一尊神像摔的粉碎,因为他总向村里的信徒们勒索钱财。祖父 虽无较高的文学修养,但是其开阔的胸襟和正直的品行却深深地影响了苏东坡 。

父亲苏洵,性格沉默寡言,祖父深知儿子倔强古怪,有才赋却不正用,但未施加管教,坚信儿子会浪子回头,痛改前非。果如祖父所料,在苏东坡降生之年,父亲27岁时,终于开始发奋读书。

他幼年下学后,常和弟弟子由一起去赶集,或在菜园里挖土翻石子,或爬到树上掏鸟窝。在他十岁时,父亲进京赶考,便由母亲在家管教孩子,教的正是《后汉书》,书上记载后汉当时由小人统治,民不聊生,有正义的学者冒生命之险,上书弹劾奸人,后都遭受迫害。 他抬头问母亲:“母亲,我将来也做正义的人,可以吗?”母亲反问道:“你能做正直大义的人,我难道不能做正义之人的母亲吗 ?”

1056年,他和弟弟皆已婚配,上次赶考名落孙山的父亲,未言放弃,带着两个儿子一同赴京应试。在考试时,他引用典故,杜撰了几句话,而判官阅卷时,担心自己被同僚嘲笑涉猎书籍不够多,便没有提出疑问,最终使得苏东坡混过考试。次年四月,他成为进士,名列前茅。

而正当他要开始仕途之路,母亲病故,他需返回家乡守丧两年三个月。此后的一段蛰居生活,是他青年时代难有的快乐日子,他经常和表兄弟前往庙中游历,坐在堤防上野餐。在夏夜,他与家人坐在茅屋外,看天边星辰大海,听四野蛙声一片,吃着瓜子蚕豆,畅聊诗意人生。

期满后,父子三人与两个儿媳同行,启程进京,安顿之后,便恭候朝廷任命了。

2壮年

1061年,朝廷任命他为陕西凤翔的判官,遂与父亲和弟弟离别,偕同妻子和稚子上任了。这个职位较为清闲,他无法安静下来,所以得空就常到此地的山中游历,一去就是数日,或去终南山看稀有的手稿和朋收藏的吴道子画像。

有的人不折腾就不快乐,他就是这一型, 那年陕西干旱,久未滴雨,庄稼即将歉收,他觉得一定是神灵发怒了,便写了一份状子,到太白山的庙里呈给神明,却只下了一点小雨,对旱象帮助不是很大。

他回去查找古籍,发现太白山神被降低爵位,就拟了一个奏本给皇上要求恢复山神爵位。然后他又和太守一起祈雨,终于迎来大雨,枯萎的庄稼也得以挺起腰杆。

1064年,任期满,举家迁回京城,不久被外放到北方,那年他的妻子病逝,次年父亲病逝,居丧期满后,他续娶前妻的堂妹为妻,抵达京都不久,他便卷入了政坛的漩涡里。

朝廷实施新法,内外一片骚乱,百姓深陷苦海。他写了三次奏折,直接攻击新法的危害,告诫皇上全国人都在反对他,让他千万不要凭权力压制百姓,但是显然毫无用处。那时他任推官,出了一道考题《论独断》,激怒了当权者,立遭罢黜,被遣到杭州任太守一职。

1071年,前往杭州上任,随后近十年的时间里,他在杭州、山东密州和江苏苏守做官,政绩不菲。 这段时间里,他写了很多狂放不羁的诗词,将心中的愤怒喷发出来,正是这些诗词给他招致了灾祸,真真是“以笔招祸”。

祖父母已西去,双亲也走了,而外祖父由于家里的私人恩怨早已与他们断绝往来,而唯一的血亲只剩弟弟子由,他仿佛更加释放了天性,彻底地放飞了自我。

兄弟两个性格迥然不同,哥哥像火山一样天真好辩论,不计后果,弟弟像土山一样沉稳实际,明哲保身。子由曾多次忠告他:“现今年代不好,不要对谁都畅所欲言。”

他回:“ 我也知道自己管不住自己的口,管不住自己的手,但是我一看到不对的事情,就像嘴巴里飞入一只苍蝇,不吐不快。 ”

在杭州,那时他已名满天下,他写“苛政猛于虎”的诗: “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 ,写百姓在新制度下饱受的苦。但是他也能自寻其乐,游览杭州名山寺院,直到夜幕低垂,他才半醉归家。夏日,他常赤脚登山,向和尚借一把躺椅,脱下衣服,躺下就睡。

1077年,他到徐州上任,不久洪水就来了,水深数丈,淹没万里。富人纷纷往外逃难,他担心引起恐慌, 劝阻他们:“我没有离开,你们最好也不要离开” 。他奋力抢救,几十天没有回家睡觉,请求禁卫军协助,亲自监工,在不懈努力之下,洪水终于开始撤退,百姓甚为感谢。此外,他十分关心囚犯的健康,指定医生为他们看病,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

3乌台诗案

他四十四岁时,“乌台诗案”发生,身陷囹圄四个多月,才被释放出狱,出狱当天,他就写了两首诗,其中一首说:“ 却对酒杯浑似梦,试拈诗笔已如神”,写完就笑道:“我真是无可救药。 ”

1080年,他和家人启程前往黄州,那里生活艰难,他开始务农了,田约十亩,坐落于山坡,山下一片野趣。他写:“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他和邻居一起栽树种菜,打井种麦,建鱼塘,看到庄稼长势良好,新打的井里出水,他会像孩子一样开心。他还善于做菜,发明了新的炖猪肉和煮鱼的方法,以及青菜汤,也叫东坡汤。

不久前的死里逃生,让他开始考虑如何才能得到内心的安宁,于是他研究佛道,那年冬天,他就开始打坐,练习瑜伽以及道家的气功、绝食和炼丹,对长生之术十分着迷。

1084年,朝廷又下达命令,让他去京城附近任命, 其实他的内心十分抗拒,用他自己的话就是“小儿迁延避学” ,但是皇命难违,他只能上,不久又太后被调到京城为官,官位连升三级。

高处不胜寒,他一人居高位,让人嫉妒,加上正直无畏的言论,得罪了朝中一大批人,此时他也有辞官归隐之意,多次恳请,1089年朝廷才答应调离京城前往杭州任太守。他启程时,有个八十多岁的老臣 劝诫他不要再写诗,他大笑:“我要是写诗,将来会有很多人准备做注呢。 ”

第二次来杭州,他终于有了实权,他在这里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为杭州疏浚河道,建立水库。隔年浙江等地暴雨如注,荒年即将来临,他请求朝廷拨款买米,而奇怪的是,他看朝廷公报,其他的地方官都说丰收有望,不觉怒气上涌,最终款是给了,但早已被人层层剥夺,不剩多少。

4流放

1094年,妻子去世,一直相信他的皇太后也在这一年离开了。奸人当相,首先摘了苏东坡的官阶,四次下旨贬低,当年十月,他被贬到了惠州。

在这里没多久,他就随遇而安,恢复本色了。闲来就点香静坐,下午酣睡一场,等外面的鸟儿把他唤醒,他忽然明白自己已经无官一身轻。然而他的生活并不寂寥,附近的官员都想与他结交,给他送食物又送酒。外地的友人也不停派人送来礼品、药物和书信。

不久,他又折腾起来,开始自己酿酒,并为其写赋,外人都以为他酿的一手好酒,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朋友若喝了他酿的酒,大都会腹泻。

他认为自己将来会在此地养老了,便几乎花了身上所有的积蓄,盖了房子以供安居,新房子刚落成,他写了两行诗,描写此时悠闲的生活,结果被奸相看到了, 说“噢,你小子过的还挺舒服。”就下发了新命令,把苏东坡贬谪到了海南岛。

1096年,年岁已长的他,被流放到海南,岛上要啥没啥,他写道:“ 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尔。惟有一幸,无甚瘴也 。”

而他达观的人生态度却让他始终快乐,简直让他的敌人无可奈何。他带着一只大狗,取名“乌嘴”,到处游荡,和村人在一起,席地而坐,随意交谈,也不用谨言慎行,十分自由。

后来他被从官舍里驱逐出去,当地的百姓,亲手帮他在椰子林里盖房子。一大早就有猎人送鹿肉给他。虽一贫如洗,却难得轻松自在。夏天,他顶着个大西瓜,在田里边走边唱;雨天,他穿着蓑衣木屐,在路上溅水嬉戏,自得其乐。

岛上没有好墨,他便自己制作,结果差点把房子烧掉。空闲无事,就到乡野采药并考订药的种类。除此之外,在儿子的帮助下,他开始整理杂记文稿,最终编为《东坡志林》,而且注完了《尚书》。之前他早已注完《易经》和《论语》。

他在给子由的信里说:“ 然吾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 可不是正如他自己所言嘛。

1100年,哲宗去世,新皇太后摄政,苏东坡等老臣一律赦罪。他开始启程北上,结果次年六月,在途中得了痢疾,浑身无力,牙龈出血。

七月中旬,他对三个儿子说:“ 我平生尚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狱。 ”半月之后,他便去了。享年66岁。

正如苏东坡所说: “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

他的浩然之气是万年不朽的。

苏轼与《梅兰竹菊图》

凤翔县东湖“碑林”内,珍藏着四通刻有《梅兰竹菊图》的画碑。此画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的传世之作,画碑上并刻有古代文人墨客的诗印书法。四通画碑系青石质,各高一米左右,宽0、3米。各碑中间分别系梅、兰、竹、菊绘画,两侧单线刻边,竖幅题字。

一通碑面,刻有苏轼《老梅嫩枝图》和诗一首,诗为“孤山清趣压群芳,一阵风来一阵香,百卉不荣先此盛,诗成锦绣贺三阳。”诗下落印为“夷山书阁”、“乾坤潇水”。图右上侧刻有“轼”字和“东坡”印样。

一通刻苏轼《菊配兰竹石》和诗一首,诗为“品色般般间错栽,重阳烛为道林开。一丛香艳东篱下,笑舞寒风待我来。”落印“野庵”。

一通刻苏轼画《菊配竹松石》和诗“嗟而精神不异常,敢于霜圃斗寒芳,丛板未许十分色,叶枯也沾一阵香。”落印“北崖”。

一通刻有苏轼《老梅盛开图》和诗二首,右首诗为“升降阴阳上下交,地无弃我不相饶。乾坤多少真情趣,为写丹青看雪梢。”落印“夷山书阁”;左下诗为“白玉装花馈屈枝,坡仙巨笔夷山诗。岁寒崖下春能早,观画看诗更一奇。”落款“固原七泉黄绣题”,落印“锦文”。

四通画碑的珍贵价值,首先在于其画格调高雅,气韵不凡,立意深邃,画风独特。其中一通的立梅,虽曰老杆嫰枝,却还有残枝错杂其中,残而不败,气压群芳;一通垂菊却垂而不俯,于竹松石间也显风流;一通立菊,看似形影孤单,实则在竹兰石间巍然挺立,笑傲风霜;一通倒梅,虽倒而倔强,仍坚信春之到来。这一立一倒,一升一降,寓意深刻,且画中有诗,诗画映衬,妙趣横生,确非苏轼那样的大文豪手笔而难为。

其二,苏轼画作传世极少。据《中国书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5月版)载:“苏轼作为一代画坛奇才,仅有《枯木竹石图》一卷传世,还流落日本。”因此,这四通勒于清化、融“诗书画刻”为一体的《梅兰竹菊图》画碑,作为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瑰丽的文化艺术遗产,就弥足珍贵。

诚然,苏轼《梅兰竹菊图》的创作时间、地点,目前尚无定论。但就画碑上镌刻有“东坡”印鉴推断,只能是先生因“乌台诗案”谪居苏州、黄州后所为。据史料载: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12月,26岁的苏轼就任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时,尽管酷爱诗书画,但还无有“东坡”之号。只是离凤后到了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8月,调任湖州时因《谢湖上表》中“法令具存,虽勤何益”、“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等诗句,被御史台(宋时负责检察官吏的机构)以讽刺新法逮捕入狱。这就是史称开我国“文字狱”之先例的“乌台诗案”(乌台:汉时称乌府,即御史台,因府内松柏掩映,常有成千乌鸦栖息,故称乌台)。苏轼入狱后,在友人相助下于1081年(即元丰四年)被从轻处理,谪贬黄州,于东坡“躬耕其中”。自此,先生才以“东坡居士”为号,并在躬耕中创作了五言古体诗“八首”,名以《东坡八首》命之。所以,镌刻有“东坡”印鉴的《梅兰竹菊图》。当然只能是先生在黄州及其以后的作品。由于艺术品的流动性,这幅作品有幸被先生在凤翔时的故人或以后的凤翔人移入凤翔,又出于对先生的怀念敬慕之情,将其勒制上面,以示纪念。后来被清西蜀姚希曾重勒,才使得这尊稀世珍宝得以传世。从《凤翔县志》记载的重勒年代看,画碑的文物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就难怪不少人不惜重金,设法收藏这一画碑的拓片了。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此句出自苏轼《林皋闲题》。原文是这样的:

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

翻译过来,大意是: 临皋亭下不远处就是长江,长江水有很大一部分是峨眉山上的雪水,我平时吃喝洗涮都是从江里打水,何必要去人多的地方住呢。

江山风月,本来是没有主人的,谁在用便可以说是主人。听说范子丰新买了园子,不知和我这里比怎么样我比他差的,也就是我这不能缴税吧。

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临皋亭位于黄州。范子丰是苏轼的儿女亲家。黄州是现在的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主张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游乐于山水间,咏唱江山,感怀英雄,抒发郁闷心情,代表作前后赤壁赋》就是在这个期间写成的。

林语堂写《苏东坡传》,对苏轼评价极高,在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

林语堂为写《苏东坡转》,1936年全家赴美时,除了带有排印细密的中文基本参考书之外,还带了些有关苏东坡的以及苏东坡著的珍本古籍,其它行李一概压缩。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谁闲谁就是主人,谁能亲临体验,谁就是主人。有时候,闲下来,听听大自然的声音,既是不做江山风月的主人,也做回自己的主人,多好!

由此,想到北宋显万的《庵中自题》来:

万松岭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

三更云去作行雨,回头方羡老僧闲。

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问题一:有关苏轼的生平的传记哪个出版社的最好?谁写的? 苏轼传记的一部力作--评王水照、崔铭《苏轼传》

苏轼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能型”天才,加之伟异卓特的人格魅力,对后世之影响非同一般,因此,有关他的论著也非常之多,其中的传记类著述,据最粗略的统计,现代以来也不下十数种。要说流传较广、较为引人注目的或许要数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该著有张振玉译本和宋碧云译本两种)及曾枣庄先生的《苏轼评传》。林著不失史实大节而假以小说笔法,主观性较强;曾著则多客观性记述,体现出较为严谨的学术性格。2000年1月,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著名宋代文学研究专家王水照先生与其弟子崔铭博士合著的《苏轼传》,可以说,该著兼采林、曾二氏之长,又塑就自己的个性色彩,为苏学研究做出了新的贡献。

首先,这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苏轼传记。以往的此类著述,篇幅不一,少则数千字、几万字,多则如林著《苏东坡传》,约26万字,曾著《苏轼评传》约23万字,而此著竟达45万字,可谓堂庑大开。它前有“引言”,介绍苏轼生长的蜀中人文环境、家庭文化氛围与北宋文化大背景,而意在叙说苏轼孩童时期的生活状况;后有“结束语”,绾合全书,给苏轼以总评。正文分为12章,章题既不采用通常见到的以帝王或帝王年号标示时间递进的方式,也不用一般所说的青年、壮年这类划分人生阶段的字眼,而是按照苏轼生活、思想、创作、性格、艺术成就等发展变化的自然历程,将其曲折而又丰富多彩的一生划分为12年段落,以富于艺术概括力的文字表现出各个生活段落的主旋律,从第一章“奋厉当世雄鹰出”,写苏轼初出茅庐、汴京应试,直到末章“皇天后土同悲悼”,写苏轼从海南北返、辞别人世。每章之下未设节次,而以数量不等的小标题提示出苏轼所经历的主要事件或其行迹、交游,如第一章第一小标题是“阴差阳错,苏轼没能成为这次科考的状元”,第五章“柏台霜气夜凄凄”之第九小标题是“苏轼在御使台差役的押送下,启程前往黄州贬所”等等。全书共设小标题140余个,光看这些小标题,读者即能大体了解苏轼的一生。如果说书后的两个附录列出生平年表之类与同类著作没多少区别,本书的“后记”却有点出人意料。它不是一部著作完成之后作者画蛇添足般的琐事杂记,而是主要考证作者与读者同样感兴趣却又不太清晰的苏轼的容貌、身材问题,这实在是这部煌煌大著画龙点睛的一笔。因此,经过作者的精心设计,全书既提纲挈领,章目分明,又经纬交错,组织严密,犹如一部大交响乐,前有序曲,后有尾声,中间五音繁会而不紊乱,曲终奏雅而有余韵,其框架体系的建构显示出传记作者相当高超的艺术功力。

其次,这是一部优美生动的关于苏轼传记的“信史”,是说书中叙述的种种事件,皆有史料依据,绝不凭空编造。尤其是书中大量引用苏轼自己的文学作品作为证据,这种第一手材料的运用为该著奠定了真实性的基础。即使有些故事出自宋人笔记,未必十分可靠,但这类产生于同时代的遗闻逸事,却仍然保留着真实的时代风气和风俗习惯,在不完全真实的材料中隐含着相对的真实性和可信性。说它“优美生动”,是说传记作者文笔优雅、流畅,对于苏轼所经历的一切,皆以艺术化的语言,通过对传主与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际环境)的关系、人物之间的对白、传主和生活细节与心理活动等的描绘与分析,将传主写“活”,使其形象丰满。上述两个方面,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既“坚持无一事无来历”,又“不主张无一字无来历”,也就是说,在追求某一事件、情节之时、地、人真实性的同时,允许作一些合乎情理的想象与推演(见《后记》)。这或者也可以说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吧,对于传记作品而言,这应该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唯其如此,人物传记才能既不失其“真”,给读者以历史的直感,不会变成历史>>

问题二:苏轼全集哪个版本最好? 孔凡礼的~~~

问题三:哪个出版社的《苏东坡全集》比较好? 苏东坡全集有很多版本,大定数版本都有些错误,校勘缺乏功力,个人认为,上海古籍的和中国书局,商务印书馆的还不错

问题四:苏东坡传哪个版本好 张振玉,是台湾大学教授。是林语堂《苏东坡传》的(原著是英文)翻译者。公正地说,林语堂之传记重在写苏东坡之神,全书十几万字,由于是向外国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所以难免过于艺术化;而李一冰的东坡传记,大多以苏东坡的文章诗词自述生平,而较少掺进个人主观的意见和看法,更真实,历史感更强,学术性较强,也是比较全面地还原了苏东坡的一生。

著名苏东坡研究者、台湾李一冰教授历时八年完成了史诗性的巨著――苏东坡传,全书有60万字,文字典雅雍容,观点新颖犀利,考证引用巨细无遗,引用资料多达数百种。不同于林语堂浮光掠影介绍东坡性情和艺术的《苏东坡传》,本书对苏东坡一生展现的更立体、全面,可谓是和北宋王朝之独一无二的信史。

本书十之八九取材自东坡诗词,参照其他文献资料,勾勒出他一生不平凡的际遇。以诗人少有的人生经历,与其心血结晶的诗作相印证,使一个活生生的苏东坡跃然眼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摘录部分论述如下:――从来文人都不适于从政,搞政治的人,首重实际利害,而文人只管发挥自己的理想,做官的人要用传统的典常来约束一切;而文人则重视自由意志的考量,不屑规例。苏轼生有极为坚强的个性,其不适于从政,尤其如操持中书省这样需要最高幕僚技术的实际政务,就处处露出破绽来了。――苏轼是个文人气质非常浓厚的人,而官僚与文人,却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人物。官僚重视利害,文人耽于想象;政治离不开权术,需要客观冷静,而文人则一腔热情,但求发泄。官僚必然看不起文人,所以朔派领袖刘挚,曾告诫他家子弟道: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

――人须有所不为而后才能有为,这是一个自由人所必须具有的品格。与一个过度世俗化的人

不同,苏东坡不追求利禄,不在意世俗的荣辱,他只坚持他的价值观念和精神的自由。忠于自

己观念的人,不肯苟与人同,才能“捡尽寒枝不肯栖”,在一片诺诺声中,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余秋雨对李一冰《苏东坡传》的评价:“是文字较为典雅的学术著作,大抵让苏轼以其诗文来自道生平,作者的归结甚有见地。”

个人意见:学术杰作

阅读意见:先看李一冰的《苏东坡传》,这是对苏东坡的正解,再看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这是林语堂对苏东坡的一家之言和个人理解,这样就能分辨出历史上真实的苏东坡与名家、知识分子和世人眼里的苏东坡之间的差别

附苏东坡诗作(苏东坡的诗充满哲理)

苏轼《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译文: 如果说琴声是从琴上发出来的,那么放在匣子中的琴为什么发不出声音呢?

如果说琴声来自弹奏它的手指,那何不就在你的手指上听呢?

系统哲理:所以,说琴声在指头上,是主观唯心主义;说琴声在琴上,是机械唯物主义。琴声既来源于琴,琴是琴声产生的客观条件;又来源于弹琴的手指(手指听命于富有意蕴和乐感的心灵),传递心灵的手指是产生琴声的主观条件。琴与手指对于琴声都是不可或缺的。这并不是说,琴与手指对于琴声的作用是平分秋色的。不同的条件下,它们的作用是有区别的。面对同样的客观事物,审美修养高的人更容易发现它的美的属性,并与之感应、交流,从而产生美。当然>>

问题五: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哪个出版社版本较好?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的《20世纪四大传记》系耽,分别是: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吴晗的《朱元璋传》。

一是大家写大传,都是经典,不但百读不厌,而且还有收藏价值。

二是装帧精美,印刷质量很高。

三是在正文的旁边,有大量的书、画真迹、人物介绍、地图、照片等,内容丰富,拓宽的知识面。

问题六:苏东坡诗词哪个版本较好,最好能够结合生平讲解诗词的那种。 《苏东坡文集导读》徐中玉(国学大讲堂)

《苏东坡词全编》(汇评本) 《苏轼评传》 曾枣庄(曾枣庄有大量对三苏研究的书籍,lz可以去度娘一下,曾枣庄其人)

《苏东坡传》 林语堂

《苏东坡》李时英 (这本是传记,简介如下: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黄庭坚、米芾等丈人墨客与他有着怎样不同凡响的友谊弟弟苏辙和他又有着怎样令人钦羡的手足情义东坡肉、东坡墨、子瞻帽、苏堤等美食、文具、衣饰、建筑是如何因他之名而闻名的“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是真是假……这部六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将为你解开这一个个谜团。这是一部描写宋代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书法家、画家苏东坡人生历程的长篇历史小说。叙述了这位文坛巨匠自宋仁宗嘉v二年应科举出仕,至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病逝,四十四年间,仕途坎坷颠踬,而文苑成果丰硕的命运遭际。)

《苏轼诗词文选评》王水照,朱刚 撰

问题七:苏轼的诗集哪个版本好? 上海古籍 冯注好。

问题八:苏轼诗集,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哪一个版本更好啊? 《苏轼诗集》中华书局出版,全八册。(王文诰,孔凡礼)《苏轼诗 注》上海古籍出版,全六册。(黄任轲、朱怀春、 冯应榴)这两个版本哪一个更好啊~~童鞋们~!!

问题九:想买李白,苏轼的诗词,不知哪个版本好 我也比较喜欢诗词什么的,平时也作点打油诗,其实要想看某诗人的诗词集啊什么的不如直接买人物传记,你能感觉到当时诗人的心情,体会诗人的生活与人生,对诗的运用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要是单纯的读诗读词,唐诗三百首和宋词就够了!些许浅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问题十:苏轼词全集的最好版本 个人认为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最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