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民族的地理位置
中国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
中国各民族的地理分布是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上逐渐形成的。近代以来,其基本而貌大致稳定下来,从中可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1)在水平方向上,汉族基本上全分布于国土的东半部,少数民族在西半部;汉族在沿海和国土的中央,少数民族则分布于边疆。图6为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分布图,可清楚地反映出以上特点。
据统计,在中国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中,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仅占9%;而在中国22800公里国界线中,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却占到85%。考虑到即使在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中也有大量汉人居住(平均比重达55%),则上述特点表现得更为典型。例如广西是省一级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但总人口中少数民族比重不足40%,且绝大部分分布于西半部,而东半部包括沿海地区则是汉人的聚居区。
(2)在垂直方向上,汉族基本上全分布于平原和丘陵地区,少数民族则多分布于山地和高原。地理学上常把中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划分为三大阶梯:西南部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是最高的第一级,这里传统的聚居民族是藏族。大兴安岭椞�猩绥巫山椦┓迳绥十万大山连线以东,是地势最低平的第三级阶梯,海拔高程均在1000米以下,大部分不足200米,除长白山地外,基本上是清一色的汉族聚居区。以上连线向西直至青藏高原为第二阶梯,高程多在1000~2000米之间,这里是汉族和中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混居的地方;大体上说,在第二阶梯上,汉族仍分布于较低的部位,少数民族则分市于较高的部位。第二阶梯向第一阶梯过渡的斜坡上,少数民族种类最多,是中国民族和语言成分最复杂的地带。但即使在这样的地带,民族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而言:以农耕为主、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民族分布部位较低;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分布部位较高;尚以游耕游牧甚至刀耕火种方式为主,经济文化最落后的民族分布部位则最高。例如在新疆,维吾尔、汉、回诸族分布部位最低,其他民族则较高,其中南疆的柯尔克孜族分布高程为2500~3000米,塔吉克族为3000~4500米;北疆的蒙古族在1500米上下,哈萨克族则达2000米上下。又如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势海拔高程在500~2500米之间,傣族和汉族即分布于其中最低平的河谷平坝区,丘陵和半山区分布有布朗族、哈尼族和彝族,山顶则居住着拉祜族。在四川省,汉族主要聚居于海拔200~700米的盆地和河谷平原及丘陵区,土家族、苗族在400~1000米,傣族、布依族在700~1500米,彝、羌、纳西、僳僳等族在1500~2500来,藏族则分布在3000~4500米的高原上。
(3)少数民族聚居区相对地广人稀,经济、文化发展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0年底,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共包括5个省级、62个地级、71个市级、589个县级行政区,总面积为61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643%,总人口为152957万人,占全国134%;人口密度仅每平方公里248人,既低于119人的全国平均数,比汉族地区的2887人则相差更远。从经济、文化发展上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各少数民族不仅明显低于汉族的水平,其内部差异也极大,在社会发展阶段上已达到与汉族大体相似的封建制社会的,有壮、回、维吾尔、朝鲜、满、布依、白、土家、侗、苗等30多个民族,以及蒙古、彝、黎、几个民族的大部分和藏族的一小部分,共约3000万人,占当时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84%。处于封建农(牧)奴制社会的,包括藏族的大部分,蒙古族的一小部分,以及傣族和哈尼族,共400余万人,占11%。处于奴隶制社会的,主要是彝族的一部分,约100万人,占3%。尚处于原始公社制社会的有独龙、怒、僳僳、景颇、佤、布朗、拉祜、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及黎族和高山族的一部分,计约60万人,占2%。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速度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数,但总的说来迄今仍处于后进状态。1990年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农业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国62%和34%,大大低于其134%的人口比重。
(4)各民族人口的相互混居日趋广泛。新中国成立以来这椞氐阌任�飨裕��蚓驮谟诰�谩⑽幕�飨钍乱档姆⒄挂约吧偈�褡宓匚坏目涨疤岣撸�蟠蟠俳�巳丝谇ㄒ疲�煌�褡逯�涞耐ɑ楸裙�ヒ蚕灾�龆唷P轮泄�闪⒑螅�泄�负趺恳桓龅厍�用竦拿褡宄煞侄既涨鞲丛印H缟虾J校琠1949年少数民族的族别仅12个,至1982和1990年已分别增至39个和44个。山东省的少数民族族别由1953年的16个增加到1990年的53个,同期内宁夏由10个增加到34个,北京市更由38个增加到55个,成为全国第一个民族成分齐全的一级行政区。1990年,分布遍及大陆全部30个省、市、区的民族有23个;遍及29和28个省、市、区的各5个;最少的塔吉克族也分布在9个省、市、区。
中国的少数民族由于人口规模、历史发展特点以及经济文化类型不同,在地理分布上也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表12)。大多数民族在分布上都相对集中,有的甚至高度集中。一些人数较多的民族,分布范围很广,其地域一般都是连续的。如藏族聚居区面积广达200万平方公里,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5省、区,连绵成片。蒙古族分布范围近150万平方公里,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新疆等省、区,也基本成片。情况类似的还有壮、维吾尔、土家、朝鲜、布依等族。一些人数较少的民族基本上集中在一个省或自治区内,即使在一个省、区内,也往往集中在有限的几个县,甚至几个乡内,典型的如基诺、羌、布朗、毛南、阿昌、德昂、怒、普米等族。此外,有几个民族在地理分布上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如回、苗、满、畲等族。其中回族是全国分布最广泛的少数民族,遍及大陆975%的市、县,满族的比率也高达88%以上。在地理分布上表现得最为奇特的民族是锡伯族和达斡尔族,他们中的一部分在东北,另一部分却在新疆,民族处在一分为二,相隔万里的状态,这是历史人口迁移造成的独特人文地理现象。
表12 1990年中国大陆各少数民族的分布
续表
说明:聚居区有部分重叠。
表示零星、分散或极小。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集中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占自治区总人口335%),其中西部尤为密集,此外,云南省东南部与广西毗邻处人数也较多。壮族在这一地区历史悠久,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秦、汉以后史书称为“西瓯”、“骆越”“乌浒”、“俚”、“僚”等,宋代后才有“撞”的名称,新中国成立初期称为僮族,1965年后改称壮族。
满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重要的民族。其族源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肃慎,1000多年前的挹娄、勿吉、靺鞨以及更晚些时的女真,他们都生活在东北三省。明朝时,女真族迁至目前辽宁省境内,到明末演变形成为满族。满族入主中原后,几乎倾族入关,散布各地,人口分布之广泛在中国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回族。相对集中的聚居区主要为辽宁省东部,次为河北省东北部。全旅居住在长城以北的占90%以上。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也是长城以南、长江以北广大地区内最重要的少数民族。其相对集中的聚居区有两大块,一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当地回族人口占全自治区总人口328%),二是甘肃、青海两省的毗邻地区。在黄淮海大平原上,回族的绝对人数也不小,且城镇人口比重很大(河南省的睢县、宁陵、淮阳、太康、沈丘5县的县城均称回族镇)。回族的祖先是唐、宋的“回回”以及元代从中、西亚迁入中国的“色目人”,以后又吸收融合了一部分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至明代逐渐发展形成为中国的一个新民族,迄今已有约700年的历史。
苗族的历史非常悠久。古籍中提到的居住在江、淮一带,后迁至洞庭湖地区的“三苗”,可能就是该族的祖先。以后由于汉人南迁的压力,苗族不断后移并逐渐分散。目前巳遍布西南、中南许多山区,以贵州省南半部最为集中。苗族一般以一到几个村寨为单位,同其他民族交错杂居,本民族则不甚连贯,形成地域分布上典型的大分散、小集中特点。由于长期分散,苗族各部分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较显著,这在其他少数民族中是不多见的。
维吾尔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体民族(占自治区总人口475%),主要分布于天山以南各地及伊犁河谷地,北疆则为数不多。其前身是战国时期游牧于中国北部和西北部广大地区的“丁零”,后因战乱大部分迁至目前的南疆地区,吸收融合了当地的一些其他民族,整个历史也十分悠久。
彝族集中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3省毗邻地区,聚居区大致连成一片,其核心是四川省西南部著名的大、小凉山,以及有“云南小凉山”之称的滇北山区;此外,云南省的中、南部分布也不少。在民族渊源上,彝族及在语言上同属一个语支的哈尼、纳西、僳僳、拉祜等族与中国西部的古民族氏、羌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秦、汉之际,彝族的祖先即已居住在川西南和滇中地区,后来分布范围逐渐扩大,终于发展成为西南3省中人数最多、聚居区面积最大的一个少数民族。
土家族很可能是古代巴人的后裔,大约在五代时期开始形成为单一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地域邻近或混居,土家族受汉族影响很大,许多人被其他民族视为汉族,直到1956年才确定了单一民族的性质。最近10余年,由于民族成分的大量更改,土家族人口激增,跃为中国较大民族之一。土家族集中分布于湖南、湖北、四川3省毗邻地区,其中湖南省的土家族确定民族成分时间较早,湖北、四川两省则较晚。
蒙古族是又一个对中国历史起过重要作用的少数民族。目前其分布范围东起大兴安岭,南迄长城,西至天山南北,占据了中国北方草原地带的很大一部分。除此之外,散布各地的蒙古族也不少,分布之广在各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回、满2族。这些属散居性质的蒙古族有相当一部分同元、清两代驻扎各地的蒙古军有着渊源关系,典型的如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的刘营村,过去是蒙古军驻地,目前仅此一村即集中了全省蒙古族的近半数。
藏族最早居住在西藏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后来逐渐向外扩展,目前聚居范围已几乎同整个青藏高原相当,面积之大在全国各少数民族中首屈一指。在千百年的漫长岁月中,藏族同胞养成了对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环境的独特适应性,因此与其他民族混居的情况较少。相反,藏族对低地环境也不大适应,所以分布在青藏高原以外的不足03%。
布依族一般被认为是古代“百越”中的一支,与壮族具有同源的关系。其聚居区一直位于贵州省的中南部和西南部,这一带在西汉属夜郎国,故有人认为布依族渊源于“夜郎”。
侗族也是古代“百越”的一支,与壮族也有密切关系。他们长期居住在贵州省东南部,及与之毗邻的湘西、桂北山区。
瑶族可能起源于秦、汉时代的长沙“武陵蛮”。初期多分布在湖南省境内,以后逐渐向西、向南扩散,目前以广西人数最多;聚居区不甚连续,也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各部分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比较明显。
朝鲜族基本上不是中国境内土生土长的民族,而是从邻国朝鲜迁来的。移民大约开始于17世纪末,至19世纪中后期达到高潮。其分布范围主要集中于图们江流域和鸭绿江流域,主体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00多年前这一大片地区基本上还处于原始状态,朝鲜族的迁入为该地区的开发建设作出了贡献。
白族历来集中居住在云南省著名的苍山洱海地区,即目前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在唐代和宋代,这里曾先后建立过包括白族在内的南诏和大理两个地方政权,历史也很悠久。
以上概述了中国14个人口在15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其他民族人数较少,聚居区范围一般都不大,也比较集中,这里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中国各地族人口在地理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现象。尽管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口的迁移,许多地区的民族成分都在逐渐增多,但值得指出的是这些成分中的大多数都属于远离其传统聚居地的“散居民族”,这与边疆地区那些土生土长、历史悠久的“聚居民族”在人口规模及其集中度上是有显著区别的。如黑龙江省1990年民族成分虽多达49个,但其中的佤、怒、珞巴、基诺4族均只有1人,拉祜、布朗、撒拉、乌孜别克4族各为2人,僳僳、塔塔尔两族各为3人,这些就是典型的“散居民族”。
由于以上原因,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尽管民族种类数相差不多(1990年最多的北京市为56个,最少的宁夏为34个),但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却相差悬殊(表13)。根据这一比重,可把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4种类型:
(1)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不足1%,基本属于纯汉族聚居区,包括江苏、江西、山西、上海、陕西、浙江、广东、安徽、山东9省、市。
(2)少数民族比重为1~15%。汉族虽仍占绝对优势,但少数民族也达到一定规模,并出现了少数民族占优势的局部地区。包括河南、福建、天津、北京、河北、湖北、四川、黑龙江、湖南、甘肃、吉林等11个省、市。
(3)少数民族比重为15~50%。汉族在总人口中仍居多数,但少数民族已达到较大规模。包括辽宁、内蒙古、海南、宁夏、云南、贵州、广西、青海等8个省、区。
(4)少数民族在总人口中占绝对优势,汉族则居少数,包括新疆、西藏两个自治区。
中国台湾省1990年总人口中,汉族占9829%,所谓“原住民”即高山族占165%,其他民族占006%,汉族占据绝对优势。
各民族人口在城乡分布上差异也很大,特点有三:
首先,城市民族成分比乡村复杂。如上海12个市区1990年民族成分最多的达35个,而9个郊县最多的仅22个。从全国看,北京的市区民族成分有56个,已全部齐全;民族成分最单纯的是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和藏北高原,其中的革吉、改则、聂荣、岗巴、谢通门、白朗6县都仅有藏、汉两个民族成分,是全国最少的。
其次,在汉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于城市,乡村则较少。如北京的城区和近郊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464%,而远郊区和各县仅为268%;上海的市区少数民族比重为071%,郊县仅为007%。
第三,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汉族主要集中于城市,乡村则较少。如新疆的16个市,总人口中汉族占6313%,而71个县的总人口中,汉族仅占2559%。西藏两个市的汉族比重为1979%,76个县仅为191%。这在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也是普遍规律。汉族虽然主要集中于城市,但仍遍及少数民族聚居的每一个县。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国汉族比重最低的一个县是西藏的谢通门县,仅为135‰。西藏76个县中有51个县汉族比重小于1%。在新疆,汉族比重最低的是和田县,为080%。在青海和宁夏分别是杂多县(122%)和泾源县(315%)。在四川省是石渠县(259%)。此外,广西的最西部,也是汉族比重特低的地区。由于人口迁移模式的变动,加上汉族相对于少数民族人口出生率较低,汉族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中的比重自六七十年代达到峰值后,正普遍趋于缩小。以第四次人口普查同第三次普查相比,在西藏各县中汉族所占的最低比重由145‰降至135‰,下降了01个千分点;该比重在新疆下降了03个百分点,在青海和四川下降了05个百分点,在宁夏下降了025个百分点,看来这一变化是个长期性的趋势。表131990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民族构成省市区与称\民族数\少数民族比重(%)\1982~1990年增长率(%)\省市区名称\民族数\少数民族比重(%)\1982~1990年增长率(%)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促进藏族语言文字(以下简称藏语文)的学习、使用和发展,保障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甘孜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自治州)的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自治州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第三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管全州藏语文工作。第四条 藏语文是自治州实行区域自治的主要语言文字。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是自治州的一项重要任务。自治州的各级国家机关应坚持语言文字平等原则,保障各少数民族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社会活动中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
自治州的各级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各个领域里应当加强藏语文的使用。第五条 自治州内通用藏语文和汉语文。鼓励各民族公民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提倡藏民族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学习、使用汉语文。鼓励其他民族学习、使用藏语文。第六条 自治州内各级国家机关开展藏语文工作,应当为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为促进自治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第二章 藏语文的使用第七条 自治州内各级国家机关在执行职务时,使用藏、汉两种语言文字;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使用其中的一种。
自治州内各级国家机关公布法规和重要文告,应当同时使用藏文和汉文。下发文件和学习宣传材料,可以同时或者分别使用藏文或汉文。第八条 自治州内召开各种会议,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同时或分别使用藏语文和汉语文。
自治州内以藏族群众为主的各种会议,应当使用藏语文,同时做好汉语文翻译工作。第九条 自治州和州内藏族聚居的县、乡(镇)制定或颁布的选举文件、选民名单、选民证、代表候选人名单和代表当选证书等,应当同时使用藏、汉两种文字。第十条 自治州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根据实际需要,同时或分别使用藏、汉两种语言文字审理和检察案件、送达法律文书、发布法律文告,应为诉讼参与人提供必要的翻译。第十一条 自治州内各级国家机关在受理和接待不通晓汉语文的藏族公民来信来访时,应当使用藏语文。第十二条 自治州内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录用公务员和招工、招生考试时,应提供藏、汉语文两种试题,允许考生选择其中一种语文应试,具体办法由自治州人民政府制定。第十三条 自治州内各级国家机关应重视开展藏语文教学。
在藏族聚居区的中、小学校,应根据语言环境、群众意愿的实际情况实行藏、汉双语教学,州属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应开设藏语文课。第十四条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的藏族领导干部应当提高使用藏语文执行职务的能力。自治州重视在藏族职工和成人教育中开展藏语文教育;在藏族聚居乡(镇)用藏语文开展扫盲工作,用藏语文宣传推广科普实用技术、卫生、计划生育等知识。第十五条 自治州的各级国家机关应重视发展藏语文文化事业,加强藏文报刊、音像制品、教材、图书的编译出版发行工作,发展藏语广播、电视、**,鼓励和提倡用藏语文进行文学艺术创作。
自治州内各级文化部门应有计划地收集、整理、出版藏族民间文学。
自治州内各新华书店和邮电部门,应做好藏语文图书、中小学教材、报刊、音像制品的征订发行工作。第十六条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鼓励和支持学术团体开展藏语文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第十七条 自治州内各服务行业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用藏、汉两种语言文字为群众服务。第十八条 自治州内一切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公章、牌匾,公共场所的铭牌,有重要意义的碑文、标语、广告牌,汽车门徽、路标等,应当同时使用藏、汉两种文字。
自治州内生产的工农业产品商标和商品说明书,应根据实际需要,同时或分别使用藏、汉两种文字。第三章 藏语文工作的管理第十九条 自治州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应加强对全州藏语文工作的统一规划、检查和督促。
自治州内各县应根据实际确定负责本县藏语文工作的部门和人员,第二十条 自治州编译局负责州内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和服务行业的藏文社会用字的翻译、书写、术语标准化审查,负责藏文古籍和藏文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编辑和出版。
藏族,是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古老成员之一,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 四川、云南等省、区,有其悠久的 历史 和 文化 。那么你知道其 传统 节日 有什么吗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藏族的传统节日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藏族的传统节日
转山会
转山会是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 射箭 比赛。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 体育 活动。
采花节
采花节是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 传说 ,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黄藏历 元旦
藏族称新年为“洛萨”。藏历年古时曾以麦熟为岁首或麦收为岁首,是在夏秋季。据记载,公元前100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历法,它根据月亮的圆缺来推算日、月、年。公元7世纪,唐朝文成、金成两位公主先后入藏成婚结盟,带来内地的历法。此后,藏族古历法与汉历、印度历法相结合,到元代时形成了天干、地支、 五行 合为一体的独特的历法。大约十三世纪元代的萨迦王朝时定为藏历元月一日为新岁起始,沿袭至今。 藏族节日繁多,其中最为隆重、最具有全民族意义的要数藏历新年。藏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 春节 ,是一年最大的节庆。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准备过年吃、穿、用的节日用品。成千上万的农牧民涌入拉萨城,购买各种年货。此时是拉萨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 藏民族过年是从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开始的。晚上,家家户户要团聚在一起吃“古突”(面团肉粥),以此辞旧迎新,求得太平康乐。一家人在欢声笑语中吃完九道“古突”后,举着火把,放起鞭炮,呼喊着“出来”,走到十字路口祈望给来年带来好运。 藏历 除夕 是个十分忙碌的日子。这天,除打扫房舍、个人卫生外,各家都要在一个叫“竹素琪玛”的木斗内装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花彩板。然后把琪玛、“卡赛”(油炸果子)、青稞酒、羊头、水果、茶叶、酥油、盐巴等摆放在正堂藏柜之上,在大门前用糌粑或白粉画上吉祥八图,预祝新年五谷丰登、人畜两旺。 藏历 初一 ,是在凌晨时分吉祥的“折嘎”说唱中迎来的。藏族人大年初一会来一个“抢水比赛”,每户要出一名青年人到河边、井口或自来水下“抢”头道水。据藏族传统,藏历初一谁抢到第一桶水,就是“金水”,第二桶水被称为“银水”,预示着吉祥、幸运,财源滚滚。当太阳升起时,盛装的人们按长幼次序已吃完几道节日食品。那时,邻居间就要挨户端琪玛、敬青稞酒,高诵沿传已久的“扎西德勒品松措”、“艾玛帕卓贡康桑”等表示吉祥、 健康 、幸福、和睦的祝辞。此后,全家会闭门欢聚。大年初一,许多信仰佛教的农牧民还到拉萨的大昭寺进行朝拜,祈求新年平安、健康。 到了大年 初二 ,走亲访友活动使大街小巷热闹起来,也成了人们展示新年时装的时刻,到处都是“洛萨(新年)扎西德勒!”的祝福声。 大年 初三 的活动则以宗教、文体内容为主,转经路上、房顶上弥漫着浓浓的桑烟,年轻人在房顶和山顶上插五彩经幡,以祈福禳灾,而广大农牧区还将举行新马驮鞍仪式、 赛马 、拔河、投掷等丰富多彩的 娱乐 活动。藏历新年的欢庆活动将一直持续到藏历正月十五。
藏历农家新年
由于在藏历的元月,后藏(西藏主要的产粮区,指日喀则一带)农民就要开始春耕,所以后藏一带的藏族祖先很早以前就把每年的藏历12月1日定为藏历农家新年。 过藏历农家年的习俗一般只在西藏日喀则一带,其中包括西藏拉萨的尼木县,而西藏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在藏历每年的1月1日过新年的。 藏族节日本就繁多,而藏历农家新年是后藏一带最为隆重、最具有民族意义的节日。从藏历11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时吃、穿、用的节日用品。 虽然真正的农家新年是藏历12月1日,但过节的喜庆活动则从藏历11月29日就开始了。从这天晚上的“古突”合家团聚开始,藏历农家新年的一系列欢乐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藏历农家新年的欢庆活动与西藏其他地区过藏历新年的活动基本相同,其欢乐活动将一直持续到藏历正月十五。
萨噶达瓦节
四月十五日是藏族的萨噶达瓦节。关于它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纪念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一说是纪念文成公主到达拉萨的日子。这天西藏各地都要举行宗教纪念活动。在云南的藏族人民有的还要到维西县的达摩山朝拜,有“转葛拉”(绕山)的仪式。
女儿节
甘肃文县的藏族,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初五,是他们的“女儿节”。节日期间,姑娘们由自己的胞兄陪同,穿上艳丽的服装,带上美味可口的佳肴,上山采茶对歌,和小伙子互相敬酒,祈祝吉祥。
望果节
“望果节”(意为转田间)是西藏藏族传统节日之一。节期为一至三天不等。每年七月,粮食收成在望,藏民们便背着经卷转绕田间,预祝丰收。同时举行赛马、射箭、文艺表演等活动。 演员在布达拉宫广场表演藏戏庆祝雪顿节。
雪顿节
雪顿节是藏族传统节日,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雪顿时藏语音译,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子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又称“藏戏节”。届时,拉萨市附近的居民身着鲜艳的节日服装,扶老携幼,边饮边谈,载歌载舞,观看藏戏,享受节日的欢乐。下午各家开始串帷幕做客。主人向来宾行敬三口干一杯的“松准聂塔”(酒礼),唱各种不同曲调的劝酒歌。歌罢,客人将酒三口饮完。敬酒声、祝福声、欢笑声经久不息。当晚霞染红天际,人们才踏着暮色离开罗布林卡。据佛教规定,出家比丘在一段时间内禁止出门。夏季,藏历6月底期满,比丘出寺下山,世俗百姓以酸奶子进行施舍。当时纯属宗教活动。 17世纪中叶,清朝正式册封五世__和四世班禅后,西藏各地著名的藏戏团体集中到拉萨为雪顿节助兴,雪顿节活动演变成为以藏戏汇演为主,宗教和文娱活动相结合的重要节日,故又称“藏戏节”,因其范围局限在寺庙内外,并以哲蚌寺为中心,故称为“哲蚌雪顿节”。18世纪初,雪顿节活动中心从哲蚌寺转移到罗布林卡,允许市民入园观看藏戏。 西藏民主改革后,雪顿节成为人民群众自己的节日。节日期间有哲蚌晒佛、藏戏表演、逛林卡等活动。每年的藏历6月30日,拉萨市西郊的哲蚌寺都举行盛大的“展佛”活动,让更多的信徒有机会膜拜佛祖,地方政府对这样的佛事活动不加干预。节日期间,罗布林卡内,人山人海,林木间到处是帐篷、地席,藏族群众欢聚在这里喝着青稞酒、酥油茶,吃着酸奶子,并观看藏戏和欣赏各种文艺节目。 1993年,拉萨市人民政府 决定 ,从1993年起,每年举办一次拉萨雪顿节,同时举办拉萨雪顿节物资交易会。1993年8月16日,首届“雪交会”开幕。如今雪顿节已发展成融文艺汇演、经贸洽谈、招商引资、物资交流、产品展销、体育竞技、 旅游 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盛会。 2004年,拉萨市人民政府决定,为了解决传统雪顿节以藏历为准,每年的公历日期不一致,给国内外游客造成不便的问题,从2004年起,除哲蚌寺展佛活动依然按传统的藏历6月30日进行外,由市政府主办的雪顿节固定为每年公历8月18日开幕。
白来日追节
藏历10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藏族传统节日——白来日追,即“吉祥天母节”。 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藏族民间有个生动的传说:大昭寺的守护神母玛索杰姆有三个女儿,小女儿白拉协姆,二女儿东赞杰姆,大女儿白拉扎姆。因为她们不听话,母亲便许了咒,愿大女儿一生不得丈夫,即使有也只能一年见一次。咒愿实现了,白拉扎姆的情人住在拉萨河南岸赤仆宗赞,每年只能在藏历10月15日相见一次。 为庆祝“天母节”,妇女们在这一天刻意梳妆打扮,到白拉扎姆天母像前焚香祈祷。西藏自古就有不论贫富向晚辈、僧侣、小孩们进行施舍的习俗,小孩们在这一天是最快乐的,一大早就向父母要“白来日追”节日零花钱。 从藏历10月14日晚上开始,朝拜白拉扎姆的信徒络绎不绝,许多善男信女纷纷向天母敬献哈达,大昭寺的全寺僧众举行隆重的例行年祭和会供曼荼罗的定时大祭,并将白拉扎姆的天母像面朝拉萨河南岸的赤扑地,而赤扑地也把宗赞的塑像面朝北,表示两相会面之意。
藏族的起源
藏族,是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古老成员之一,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 四川、云南等省、区,有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藏区已发现和发掘出新旧 石器时期和铜石井用时期等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遗址多处。1979 年,考古发掘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是距今四五千年的历史遗址、在聂拉 木、定日、申扎、林芝、墨脱等地区也发现和发掘了不少古文化遗址。说明 西藏地区在七千年至两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青海、甘肃等 地区发现的都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新石器及彩陶文化遗存物。阿坝州 境内已发现的古人类生活居住过的聚落文化遗址就有19处,其中有的 属新石器时代至汉代文化遗址,有的愿唐宋时期的文化遗存;古墓葬类, 则有石棺葬、砖室墓、石室墓、屋基、大石墓、灵塔等多种形式文化遗存。 古籍史料中所载的“累石为室,高至十余丈”的“碉楼”建筑,至今可见
嘉绒在州内金川、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和汶川部分地区,以及甘孜州、雅安地区、凉山州等地,居住着讲藏语方言嘉绒话,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藏族,为嘉绒藏族,藏区称这地区的藏民为“绒巴”(农区人)。“嘉绒”一名因嘉莫墨尔多神山而得名,意指墨尔多神山四周地区。
据汉文史料记载,古代生息、活动于今州境地区东南部河谷一带, 称之为“嘉良夷(嘉梁)”、“白狗羌”、“哥邻人”、“戈基人”等部落,为这一地区的土著先民。唐时与吐蕃移民及驻军融合后,成为藏族。嘉绒地区解放前的地方土官常说自己的祖先来自西藏,汶川县境内的瓦寺土司、金川县境的绰斯甲土司、雅安地区宝兴县境的穆坪土司等都有渊源于西藏的族谱记载。杂谷土司、梭摩土司祖先是唐代吐蕃大将悉坦谋。
《安多政教史》载:“多麦南北的人种大部分是吐蕃法王(按:指松赞干布)安置在唐蕃边境驻军的传人,……”。在公元5—6世纪时,嘉绒地区人户很少,为措巴首领割据称雄时期。7世纪初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吐蕃,嘉绒地区也统一于吐蕃之中,由赞普的将领充任嘉绒各地首领嘉绒地区在《安多政教史》一书和讲藏语安多方言的藏民中称‘查柯”。其因是:“历史上吐蕃赞普曾派遣大臣柯潘前来嘉练地区担任首领和武将,他的官邸在松岗以北,吐蕃王室在圣谕和 公文 中称他为‘嘉木查瓦绒柯潘’或‘查瓦绒柯潘’,简称‘查柯”’。柯潘是从西藏四大家族之一的扎族中招募来大批士兵的指挥官,主管唐时吐蕃的“西山八国”。
古代称之为“嘉良夷”、“白狗羌”、“哥邻人”、“戈基人”等的“羌、氏、夷”部落,实为“皆散居山川”的土著居民。在吐蕃第九代赞普布德贡甲时期,即大约东汉顺帝时期(126年),吐蕃地区的原始宗教——本波教,就由吐蕃传入了州境,并逐渐兴宏起来,吐蕃文化的传入和对嘉绒藏族古代先民的影响始自东汉,佛教则晚于8世纪吐蕃王朝赤松德赞时期才在州内发展起来、由于宗教文化为中心的吐蕃文化的长期影响,佛教(早期是本波教)逐渐成为上述部落全民的信仰,加上吐蕃大量移民和 军事 占领与统治,经过一千多年的融合、同化,与吐蕃长期的相互交往,从而形成今日统一的嘉绒藏族。
青藏高原有确切证据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亿年前的奥陶纪,其后青藏地区各部分曾有过不同资料的地壳升降,或为海水淹没,或为陆地。到28亿年前(地质年代的早二叠世),现在的青藏高原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这片海域横贯现在欧亚大陆的南部地区,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沟通,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当时特提斯海地区的气候温暖,成为海洋动、植物发育繁盛的地域。其南北两侧是已被分裂开的原始古陆(也称泛大陆),南边称冈瓦纳大陆,包括现在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南亚次大陆;北边的大陆称为欧亚大陆,也称劳亚大陆,包括现在的欧洲、亚洲和北美洲。
24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分离出来的印度板块以较快的速度向北移动、挤压,其北部发生了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抬升,促使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隆生为陆地,随着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插入古洋壳下,并推动着洋壳不断发生断裂,约在21亿年前,特提斯海北部再次进入构造活跃期,北羌塘地区、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横断山脉脱离了海浸;到了距今8000万前,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漂移,又一次引起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急剧上升,藏北地区和部分藏南地区也脱离海洋成为陆地。整个地势宽展舒缓,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其间有广阔的平原,气候湿润,丛林茂盛。高原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地质学上把这段高原崛起的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青藏高原的抬升过程不是匀速的运动,不是一次性的猛增,而是经历了几个不同的上升阶段。每次抬升都使高原地貌得以演进。距今一万年前,高原抬升速度更快,以平均每年7厘米速度上升,使之成为当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一个高原,24亿年前,印度板块开始向北向亚洲板块挤压,由此引起昆仑山脉和可可西里地区的隆起。随着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推进,并不断向亚洲板块下插入,青藏高原在对此上升阶段中形成。青藏高原的形成并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其上升速度曾几度达到停止,但有时也非常迅速。一万年前其上升速度曾达到每年7厘米。
今天的青藏高原中部以风化为主,而边缘仍在不断上升。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青藏高原的周围有许多山脉,它们大多数呈从西北向东南的走向,相对于高原外的地面他们陡然而起,上升很多,其中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的许多山峰名列世界上前十位,特别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同时高原内部除平原外还有许多山峰,高度悬殊。高原上还有很多冰川、高山湖泊和高山沼泽。青藏高原是亚洲不少达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都发源于这里
山脉
昆仑山脉、 喀喇昆仑山脉、 唐古拉山脉 、横断山脉、 冈底斯山 、念青唐古拉山 、喜马拉雅山脉
冰川
地球上中低纬度地区的冰川主要集中在高原上,青藏高原冰川覆盖面积约4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冰川总面积80%以上。 喜马拉雅现代冰川 、念青唐古拉山现代冰川、 昆仑山现代冰川、 喀拉昆仑山现代冰川 、横断山现代冰川、 唐古山现代冰川、 冈底斯山现代冰川 、羌唐高原现代冰川 、祁连山现代冰川。
河流
黄河、 长江(金沙江)、 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 、印度河 发源于青藏高原。
湖泊
有 班公错、郭扎错、 鲁玛江冬错、 拉昂错 、玛旁雍错、昂拉仁错、 扎布耶茶错、塔若错、 扎日南木错 、当惹雍错、昂孜错、 格仁错 、错鄂、 阿牙克库木湖 、色林错 、乌兰乌拉湖、纳木错、普莫雍错、 羊卓雍错 。
[编辑本段]气候特征
由于其高度,青藏高原的空气比较干燥,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气温比较低。由于其地形的复杂和多变,青藏高原上气候本身也随地区的不同而变化很大。总的来说高原上降雨比较少。
青藏高原本身也是影响地球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考察表面,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全球的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一个高大的阻风屏,它有效地将北方大陆的寒冷空气阻挡住了,使它们不能进入南亚。同时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南方温暖潮湿的空气北进,是造成南亚雨季的一个重要因素。
牦牛角并没有象征什么东西。
藏族有句谚语:凡是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一个动物种群与一个人类族群,这样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实在是非常罕见,具有典型的人类学意义。动物是人类最重要的朋友,牦牛是藏族最重要的朋友。藏族驯养了牦牛,牦牛养育了藏族。
牦牛角、牦牛骨,有的被制成挤奶容器,有的被制成骨针工具,还有的被雕刻成宗教法器,被制成工艺品,在寺庙里使用的酥油灯中的酥油基本上是从牦牛奶里提炼的。
扩展资料
牦牛作为高原的运输工具,至少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在西藏阿里的象雄遗址处就曾发现牦牛驮鞍的残片。2000多年来,牦牛驮着牧人的家,四处游牧,甚至在古代战争中,牦牛还成为勇士们的坐骑。就连如今人们在攀登珠峰,也是先由牦牛把登山物资驮运到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
牦牛肉、牦牛奶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是牧区藏族人民的主要营养来源。牦牛毛、牦牛绒可以织成帐篷、衣物,也是上好的纺织原料。黑色的牦牛毛帐篷是千百年来牧人的家,用牦牛毛编织的帐篷,天晴时毛线会收缩,露出密密麻麻的小孔,透进阳光和空气;
雨雪之时,毛线会膨胀把雨雪挡在外面。牦牛皮是上好的皮革原料,被制成各种生产生活用品。西藏医药古籍《四部医典》《蓝琉璃》对牦牛在藏医药中的作用多有记载,认为其“具有上千种强体养生之功效”。
#头条创作挑战赛#
“脾胃论”
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李杲乘数约在公元1249年共三卷此书引用了大量的(内经)原文来阐述脾胃论的主要观点和治疗方药,补中易启堂中易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等至今为临床所习用
“瘟疫论”
瘟疫论的作者是明代“吴又可”中医温病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著作。
传染病 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它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可以在人群中传播,造成流行。传染病流行时,发病迅速,症状剧烈,波及人数多,影响范围大,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我国古代的传染病不断流行,使大批人员死亡。特别明清两代更是大量发生。据有人统计,明代276年间发生了传染病大流行64次,而清代266年间发生了74次,可见传染病流行之频繁。我国历代医家对传染病的防治十分重视。如《黄帝内经》、《伤寒论》、《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等著名医著中都有防治传染病的经验的记载,但这些记载都不系统。我国第一部治疗急性传染病的专门著作是明代吴有性所作的《温疫论》。
“食疗本草”
食疗本草的作者是孟诜这本书对多数实物疗效和使用药品合理应用的阐述切合实际。
从现有残存佚文看,有不少条为《唐本草》失载的药物。如荞麦、绿豆、菠菜、白苣、胡荽、鲈鱼、鳜鱼、石首鱼等,都是本书首次记载。所录波斯石蜜、高昌榆白皮等,能反映亚洲中部地区使用食疗药的情况。
至今仍有高价值食疗,专著一共3卷成书有唐开元年间(713年-741年)涉及了260种食疗品,充分顾忌食品毒性宜忌及地区性为唐代系统全面之食疗专著。
“温热论”
温热论为温病学说的奠基性著作,全篇文章十分简短仅仅只有4000余字,有师傅叶桂口述,弟子顾景文执笔著录的是师徒间的问答授课,但为温病论学说奠定了基础内容提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辩证体系,该书并论述了卫气营血相应的治疗方法,通过对舌苔、皮肤斑疹及验齿的观察来诊断病情。
“四部医典”
四部医典是藏医药百科全书别名“医方四续”作者:宇妥宁玛云丹贡布。
敦巴辛饶是最早的藏医,象雄是藏族文化最早的发源地,也是藏族原始本教的发源地。象雄位于今天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一带。这个地方是雍仲本教创始人幸饶弥沃如来佛祖的诞生地。根据本教的传说,他诞生有一万多年。他从小就开始学习本教等文化知识并长期精心从事自然界的观察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任何事物都包含着4种元素:即土、水、火、风这4种最小的分子。他认为世间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由于这4种元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后来他写出了《宇宙从蛋生》、《藏医九显论》、《五行历算》、《天文历算》等一些理论著作。
这是一部集藏医药医疗实践和理论精华于一体的藏医药学术权威工具书,也是藏医药学中最系统最完整最根本的一套理论体系。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被称为是中医药的百科全书,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历经30年色医学著作,此书所含药物数量超过了古代任何一本医学著作。
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被国外学者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洗冤集录”
看名字就知道这本医学著作就不简单了,世界上首部法医学著作。
宋朝法医“宋慈”所著他总结了历代医学的经验详细记录了人体解刨和尸体检验等内容。
中国古代地大物博 人杰地灵 出现了很多非常伟大的任何物,他们留给后代许多经典及价值不可估量。
《洗冤集录》主要成就有:尸斑的发生与分布;腐败的表现和影响条件;尸体现象与死后经过时间的关系;棺内分娩的发现;缢死的绳套分类;缢沟的特征及影响的条件;自缢、勒死与死后假作自缢的鉴别;溺死与外物压塞口鼻而死的尸体所见;窒息性玫瑰齿的发现;骨折的生前死后鉴别;各种刃伤的损伤特征;生前死后及自杀、他杀的鉴别;致命伤的确定;焚死与焚尸的区别;各种死亡情况下的现场勘验方法等。第 52 目"救死方"下,收集了自缢、水溺、暍死、冻死、杀伤及胎动等抢救办法及单方数十则,都是通过经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璀璨夺目。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分类: 社会民生
解析:
吐蕃在隋唐之际先后统一 各部后逐步
向外扩张,迁徙,其中吐蕃在西北地区的迁
徙活动占有重要的地位且产生一定的影响
吐蕃迁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迁徙与其军事
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从唐初起吐蕃不断向
西北地区扩张贞观十二年(638年),吐蕃
进攻吐谷浑,接着又破党项,白兰诸羌,部
众20万屯于松州之西,高宗龙朔三年(663年)
吐谷浑,吐谷浑可汗易钵被迫内迁河西
乾封二年(667年)破诸羌12州仪凤元年
(676年),吐蕃大军进人都(治今乐都,包括
涅水流域),廓(治今青海尖扎北),河,芳(治
今甘肃甘南迭部东南)诸州,并把一部分吐蕃
部落迁来,与这里的羌,党项等族杂居,确立
了吐蕃在这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①
武后长寿元年(692年),吐蕃大首领易
苏率吐蕃贵川部欲归附唐朝,事泄被擒后其
别部酋长咎捶帅羌蛮八千内附,被安置在甘
肃附近的几个州
武则天时期,唐朝 加强了对吐蕃的
进攻,加上吐蕃内乱,迫使吐蕃放慢了对河
西,陇右的侵袭,并在唐朝的进攻下向后退
缩开元二年(714年),吐蕃大军侵扰临眺
军(今乐都)并进袭兰州,渭州(今甘肃陇西县
东南),唐军在渭州打败吐蕃,吐蕃退守挑河
以西开元十六年(728年),唐大破吐蕃于
河西祁连城下,河西吐蕃退人祁连山南此
后唐蕃又以赤岭(今青海日月山和拉脊山)为
界,双方互不侵犯,保持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友
好关系
安史之乱爆发后,镇守河西,陇右和西域
的唐军东调而吐蕃乘势而人,相继攻占霸(今
四川汉县西北),V1K(今甘肃眠县),秦(今秦安
县西北),成(今西和县西),渭(今陇西县东),
兰(今兰州市),河(今临夏县东北),挑(今临
潭县),都(今青海乐都县)等州,兵临关中地
区,"自风翔(今陕西县凤翔县)以西,分G州以
北,皆为左社矣"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唐
与吐蕃在清水举行了隆重的会盟仪式,划定
双方的边界,规定"径州西至弹筝峡西口(今
径河上源),陇州西至清水县(今甘肃清水
县)凤州西至同谷县(今甘肃成县)……东为
汉界蒋国守镇在兰,渭,原(今宁夏固原),
会(今甘肃靖远县),西至临挑,又东至成州
……为蕃界",②于是河西,陇右和关内道西
部处于吐蕃的统治之下
建中四年(783年)冬,径原节度使姚令
言率兵在长安发动兵变,德宗依靠吐蕃的力
量平定叛乱,吐蕃以平定叛乱有功而"未获
赏"③为由,于786年大举入境,盐州,夏州,
灵州又为吐蕃所占长庆二年唐蕃双方又在
长安, 举行会盟,恢复了友好关系
吐蕃占领河陇地区后在当地驻军即达
20万,这些军队其主体多由来自吐蕃本土的
各部落组成,他们既是军政组织又是生产单
位按照吐蕃制度"出师必发豪室,皆以奴
从,平时散处耕牧",④因此,吐蕃在军事征服
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民族的迁徙和定居,新征
服的地区成为吐蕃族的居住地和游牧区⑤
"以部落为单位的吐蕃军队的每一次东征,实
际上都是一次民族迁徙活动"⑥牧草丰美的
原州是吐蕃的游牧地,每年冬春在这里放牧,
夏季则"畜牧青海"⑦宜宗大中十一年(857
年)尚延心以河,渭二州部落降唐,迁人秦州,
被封为河渭都游奕使,游牧于河,渭等地⑧
河西地区也分布不少吐蕃人大将尚脾脾所
部在都州一带游牧,大中四年(850年)为论
恐热率领的另一支吐蕃军队击败,除留拓跋
怀光守都州外,"帅部落三千余人就水草于一甘
州西"此后,论恐热部因忍受不了其残暴统
治,所部多叛,部众或散人廓州等地的吐蕃部
落,或降于部州拓跋怀光⑨
沙州原为唐地,建中二年(781年)唐将
阎朝投降吐蕃大中二年(848年),张义潮
起兵反抗吐蕃,并将吐蕃统治者驱逐出河西
走廊吐蕃设于甘肃境内的各级官员纷纷归
唐,而大量未迁走的吐蕃部落遂留居甘肃各
地据文献记载,参加张义潮义军的除唐人
外还有不少居住在当地的西域胡人,吐蕃人
和西州,甘州回鹊的各族群众,甚至在领导者
中也有吐蕃人开成元年(863年),张义潮
奏称"自将蕃,汉兵七千克复凉州"⑩这足以
证明河西地区除了有吐蕃军队外还有不少吐
蕃百姓,而且张义潮能把吐蕃人统帅在起义
军旗下说明这些吐蕃人迁徙到这里已久,彼
此了解较多他们很可能是从吐蕃本部迁徙
来的
到了唐末,吐蕃仍广布河陇地区吐蕃
王朝崩溃后,原驻守在这一带的吐蕃军队和
随军部落无法返回,遂与当地的 ,党项人
等一道杂居,就地耕牧繁衍《宋史》卷492
《吐蕃传》载:"唐末,瓜沙之地复为所隔然
而其国亦自衰弱,种族分散,大者数千家,小
者百十家,无复统一矣自仪(今甘肃华亭
县),渭(今甘肃平凉),径(今甘肃径川县北),
原(今甘肃镇原),环(今甘肃环县),庆(今甘
肃庆阳)及镇戎〔今宁夏固原县),秦州暨于
灵,夏皆有之,各有首领,内属者谓之熟户,余
谓之生户凉州虽为所隔,然其地自置牧守,
或 于中朝"
据有的学者研究,到唐朝末年吐蕃部落
主要迁徙居住在五大区:一是陕西沿边吐蕃
居住区;二是宋之通远军及熙,河,兰,会四州
吐蕃居住区;三是涅,郑,廓三州及青海以西
居住区;四是积石军及挑,眠,叠,岩,阶五州
的河南吐蕃居住区;五是包括灵,凉二州及河
西走廊的河西居住区@
此外,还有大量吐蕃人迁徙到西域地区
吐蕃在攻灭吐谷浑后,于唐高宗总章三年
(670年)出兵攻西域,迫使唐朝罢龟兹,于
ICI焉着,疏勒四镇后来唐与吐蕃在西域又
多次发生战争,互有胜负天宝十五年(757
年)吐蕃乘"安史之乱"之机,攻取石堡城(今
青海省西宁市西南),进取唐陇右,河西两镇
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吐蕃攻北庭,后又
得西州和安西四镇,吐蕃终于占领并控制了
葱岭以东的西域地区在吐蕃占领西域期问
有不少吐蕃人迁徙到西域,如吐蕃政权先后
将十几个分属于吐蕃本土各翼的千户部落调
驻于闻近代以来在这里发现的藏文木1t中
有许多是寄往神山堡的信函,其中有不少反
映吐蕃人长期定居于此的内容
注释:
①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宁夏人民出版
社1987年版,第312页
②③《资治通鉴》卷228,232
④《新唐书》卷216下魔吐蕃传》
⑤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3卷),福建人民出
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⑥石硕:《 文明东向发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109页
⑦《全唐文》卷369(城原州议》
⑧⑨⑩见注②,卷249,249,250
⑧汤开建:《五代宋金时期甘青藏族部落的分布》,
载《中国藏学》1989年第4期
⑩转引自袁祖亮:《中国古代边疆民族人口研究》,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页
⑩薛平栓:《陕西历史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411页
⑩周伟洲:《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
特点》,载《西北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⑩黄文焕:《河西吐蕃卷式写经目录并后记》,载咤世
界宗教研究》1982年第1期
汤(唐)亳王战败后逃到北地郡建帐,周襄王30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用由余之计攻占北地郡和陇西,灭西戎14国,开地千里,成为西方霸主。汤(唐)氏余部败逃湟中(青海西宁)建青唐(汤)城,中原诸侯则称其为“羌王”。羌字从羊,《山海经•海内经》曰:“枭阳国。”《左思赋》曰:“枭羊国”。故可知羊与阳二字上古时通用。而阳与汤二字上古时亦通用,因此羊与汤相通并连用。古有羊汤水,炎帝蚩尤之国也。羊汤又读羌唐、羊肠。因羌出于汤(唐),故诸侯称其部为“唐(汤)旄羌”。旄又作髦,北殷氏一支。《史记•索隐》北殷氏“系本作髦氏,又有时氏、萧氏、黎氏。”唐旄羌即唐(汤)氏与旄氏合组而成,故有此谓。秦历公时出兵伐渭首,震动湟中,唐旄羌、发(亳)羌随羌王卯南出赐支河,西徙数千里入藏,唐旄羌驻牧于藏北羌塘,成为藏族的始祖之一。发羌为亳王嫡裔,又音“亳羌”,入藏后定居于雅隆地区,建“大蕃国”,音译为“大亳国”。公元663年大蕃国王松赞干布移都拉萨城,并尊偒人之俗,立国于山巅,建立西藏第一个统一国家“吐蕃”,音译为“杜亳”或“杜伯”。拉萨在藏语中读“惹萨”,惹藏译为“羊”, 萨藏译为“土”,全译为“羊土”。而羊与汤可通用,土与杜亦可通用,因此羊土又称“汤杜”,因而可知大亳国之都拉萨之名,源自于陕西杜亳国的唐(汤)杜氏,而唐(汤)氏则成为吐蕃国贵族,吐蕃赞普即称“汤(唐)”。汤(唐)在藏语中译为“千里之王”;而蒙古语称藏族为“唐(汤)古特”,或“唐(汤)兀”、“唐(汤)兀惕”。因唐与汤同音同义,所以吐蕃唐氏音译为汤氏。隋唐之时,吐蕃将帅中有汤乞髯、汤忠义、汤没藏皆历史名人;明时古籍记载中藏族有汤汤部族,因而汤氏为藏族姓氏之一,但今则译为唐氏。
本文2023-08-06 05:41:1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8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