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第一个驯服鸡的国家!古代有哪些「鸡」的名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5收藏

中国是第一个驯服鸡的国家!古代有哪些「鸡」的名字?,第1张

中国是第一个养鸡的国家!古代的“鸡”叫什么?主编会给你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中国大概是世界上最早驯化鸡的国家,有4000多年的历史。然而,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鸡和蛋才被大量生产出来,并作为日常食物使用。其实古代有很多种鸡,各民族都有一些和鸡有关的习俗。比如汉族有18岁杀鸡的习俗,土家族有做羽毛羽毛球的习俗。在古代,鸡的名字有许多不同的称谓,有些听起来相当优雅。这次我们来介绍一下古代鸡的名字。有兴趣的话,来看看吧。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鸡的国家,至少有4000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国鸡一直与人息息相关。陈思的功能,看,吃等。赋予了国鸡独特的文化地位,赋予了它许多美好的含义,留下了许多成语、童话和各种美味。你知道鸡在中国古代还有什么名字吗?

五德:根据《韩石外传》,鸡有五德,分别是文、武、勇、仁、信。后来被戏称为“五德”。胡祖德《明太祖逸闻上海话外刊》:《太祖指卵,诵经》,无瑕之玉,以其混沌之形,忽然成了‘五德’,被称为满天流星。"'

陈思:鸡会叫,所以叫“陈思”。庄子平等观:“望卵为时,望卵为夜”,项金国注解:“望卵为陈思作品造势。”陶谦《酒诗》:含泪叹,听陈思。'

夜与时:鸡也叫“夜与时”。也叫“除法”。鸡可以宣布黎明,让人们知道夜晚将在早上结束。

对冲练习:和尚称鸡为“对冲练习”。素食者不谈鸡,因为它经常挖树篱。它也被称为穿树篱或树篱。

窗鸟:据说阿津人宋楚宗曾经买过一只鸡,放在窗边的笼子里。这只鸡会说人话,整天和楚宗说话。他还是很有见地的。因此,当地居民的语言有了很大的提高。后来被称为“窗鸟”。

常明:当唐武宗是英国国王的时候,他在元帝是一只鸟和野兽。他准备了十场比赛,画了十幅画。这流传至今,“九皋处士,克兰;苏宣老师,白鸟;明司令,鸡。”从那以后,他就把“长明司令”作为这只鸡的另一个名字。

一只鸟,一般来说是一天:来自黄道文化。东晋葛洪《抱朴子灯社》是一部记载十二生肖的古籍,经常被人提及。比如“山有阴天,有自称嫉妒官的,还有老虎毛田说。兔子也是陈成禹、龙爷”;说到酉,酉天说一般,老鸡也;据贼者,雉也”。

烛光之夜:晋古今笔记:《鸡是烛光之夜》用“烛”字来赞美鸡的守时,其燃如不眠之烛。

戴官郎:老话说得好,宋朱生飞在《朱义集文艺集》年写了一篇十年文章,题目是《戴观郎》。纸条上写着:“鸡”。南宋孙一之《录斋诗二编杂注异名》:《岳戴戟官郎》

指古代的鸡。刘周,北齐,新论,类比:“白阳照山,鸡鸣夜啼;火灾发生时,马惊呆了。鸡为鸟,金为兵精。”

除此之外,鸡还有其他的别称,如汉阴、猪猪、关本、石、惠济公等。可以说是眼花缭乱。许多不同的名称反映了中国丰富的鸡文化和中国古代鸡文化的丰富积淀。

中国是我国三种黄鸡、优质鸡、黄羽肉鸡的总称。包括中国特有的地方肉鸡品种和中国特有的肉鸡配套体系。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保护中国特有的育种知识产权和民族鸡文化,成立了全国鸡文化推广联盟!该联盟致力于

不知道是不是西方传来的,但应该很早就有。

首先,在中国古籍包括一些诗词中,鸡犬相闻,杀鸡宴客这些很早就有。

其次,十二生肖中有鸡,说明鸡在很早之前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这个可以和家猫做一个对比,家猫的驯养起源于埃及、西亚一代,在唐代才传到中国。所以古代有很多与鸡、狗相关的成语典故以及古文诗词,却很少有成语典故,诗词与猫有关的。

而且也正因为传到中国的时间较晚,十二生肖基本定型,所以猫才没有在12生肖中得到一席之地。

1、来源不同

鸡肉来源于鸡。

鸽肉来源于鸽子。

2、功效不同

鸡肉味甘,性微温。能温中补脾,益气养血,补肾益精。

《本草纲目》中的鸽肉有补肝壮肾、益气补血、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

现代医学认为:鸽肉壮体补肾、生机活力、健脑补神,提高记忆力,降低血压,调整人体血糖,养颜美容,皮肤洁白细嫩,延年益寿。

3、营养成分不同

鸡肉含有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A,维生素C、胆甾醇、钙、磷、铁等多种成分。

鸽肉蛋白质为21%—22%,脂肪仅为2%—3%,能量为5.02兆焦耳,含人体所需21种氨基酸中的16种,主要氨基酸含量累计达1691%,赖氨酸、蛋氨酸等八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大于8.43%,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两种决定肉味的氨基酸含量达3.36%。

扩展资料

1、鸡肉注意事项

禁忌食用多龄鸡头。禁忌食用鸡臀尖。不宜与兔肉同时食用。不宜与鲤鱼同时食用。鸡肉与鲤鱼:鸡肉甘温,鲤鱼甘平。鸡肉补中助阳,鲤鱼下气利水,性味不反但功能相乘。鱼类皆含丰富蛋白质、微量元素、酶类及各种生物活性物质;鸡肉成分亦极复杂。

2、鸽肉注意事项

虽然鸽肉所含营养价值高,但缺乏维生素B16、维生素C、维生素D,以及人体正常生命必须的碳水化合物。只吃鸽肉,反而会导致其他蛋白质的缺乏,造成人体亚健康,进而造成身体虚弱。

——鸡肉

——鸽肉

鸡肉,牛肉,羊肉可以在一起做成包 子饺子等,这些食材没有相克的成分。一起来看看相关知识。

鸡肉相克食材

鸡肉与鲤鱼不可同食:鸡肉甘温,鲤鱼甘平。鸡肉补中助阳,鲤鱼下气利水,性味不反但功能相背。鱼类皆含丰富蛋白质、微量元素、酶类及各种生物活性物质;鸡肉成分亦极复杂。古籍中常可见到鸡鱼不可同食的说法,主要不可同煮、同煎炒。现今生活中的饮食习惯亦罕见鸡鱼同烹的现象。

鸡肉与芥末不能共食:芥末,乃热性之物,鸡乃温补之品,两者共食,恐助火热,无益于健康。

鸡肉与大蒜不能共食:大蒜,其性辛温有毒,主下气消谷,除风。古人云:“大蒜属火,性热喜散。”而鸡肉甘酸温补,二者功用相佐,且蒜气熏臭,从调味角度讲,也与鸡不合。古典《金匮要略》中就有“鸡不可合葫蒜食之,滞气”的记载。

鸡肉与菊花不能共食:同食会产生不良生化反应,导致中毒。

鸡肉与糯米不能共食:同食会引起身体不适。

鸡肉与芝麻不能共食:鸡肉与芝麻同食,严重的会导致死亡,用甘草水煎服治疗。

鸡肉与狗肾不能共食:同食会引起痢疾,可以用鸡屎白解毒。

虾不可与鸡肉同食:食后身体不适。

鸡肉与兔肉相克:因鸡肉性温热,兔肉属凉性,二者同食冷热杂进,易致泻痢。且鸡肉、兔肉各含不同的激素与酶类,进入人体后生化反应复杂,有不利人体的化合物产生,故二者不宜同食。

鸡肉与芥菜相克:鸡肉不宜与芥菜同食,食后会使人大伤元气。

李子与鸡肉相克:据我国南朝梁代著名医学家陶弘景称:“鸡肉不可和葫、蒜、芥、李合食。”由于李子为热性之物,而鸡肉为温补之品,二者同食助大热,且鸡肉含有激素、酶类等生物活性物质,可能发生不利人体的生化反应,无益于人体健康。

核桃与野鸡肉相克:据《饮膳正要》称:“野鸡不可与胡(核)桃、蘑菇同食。”

牛肉相克

牛肉不能与橄榄一起食用:牛肉中富含蛋白质,与橄榄中的鞣酸结合,会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质,引起胃肠不适。

牛肉不能与板栗一起食用:板粟中的维生素易与牛肉中的微量元素发生反应,会削弱板粟的营养价值,而且还不利于消化。

牛肉不能与食用碱一起食用:在烧牛肉的过程中,如果加碱,就会使牛肉中的氨基酸分子与碱发生反应,从而使蛋白质因沉淀变性而失去营养价值。

牛肉不能与久菜一起食用:牛肉性甘温,而九菜却辛辣温热,二者一起食用,容易使人发热动火,导致牙龈炎、口疮等症状。

俗语:“鸡不过六,狗不过八”,大意是:饲养鸡别超过6年,豢养狗别超过8年。这是为什么呢?先来听一个故事吧。

流传于三国两晋之际的古籍《易妖》,是三国二晋时期记录一些“妖异”之事的书籍。书名中的“妖”不是妖怪的意思,是指一些匪夷所思的奇闻怪事。古人认为,只要出现了“妖异”,就表明天下会大乱,俗语:“鸡不过六,狗不过八”就是源于《易妖》。    

鸡不过六

如果按照客观规律来讲,农民家中饲养的小鸡,正常生命其实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说的就是一只鸡的正常的寿命,不会超过6年。一旦超过这个限定的期限之后,就会被视为一种反常的现象,而“事出反常必有妖”。如果天下都是不合常理的现象,那么距离天下大乱的时间就不远了。

或者说在古人的迷信思想中,如果世间的万事万物不符合发展规律,那么就一定会有异象出现。而这种反常的现象也是大灾难的预兆。

犬不过八

“犬不过八”是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语,生活在古代社会中的老百姓,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养狗的习俗。因为养狗不仅可以看家护院,在外出打猎的时候也是好方法。

一般情况下狗的寿命都不会超过八年,因为民间有“人活一日,狗活七天”的说法。

年龄已达到八岁的小狗,相当于人类60-70岁左右。根据《易妖》中的理论推断,小狗一旦寿命超过八年就是异象,或者说是一种非常反常的现象。

正所谓“人老奸,马老滑,狗老妖”,“事出反常必有妖”用在此处非常合理。

《易妖》中记载着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位富裕的老翁,家里养了一只白犬。老翁十分的喜爱这只白犬,自己到哪里都要把这只白犬给带上。有一天老翁突然暴毙生亡,他的儿女于是就把老翁给厚葬了。

但葬下老翁后却发现老翁的那只白犬也不见了。当时人们只不过以为那只白犬与老翁的感情太好,看到老翁不见了于是它也离开了。一年之后,很怪异的是,老翁突然“复活”归来了。他的儿女很高兴但也很忐忑,他们问老翁怎么会突然活了?老翁告诉他们一位道士机缘巧合的路过了自己的坟墓边救了自己,之后自己就跟着他遍历河山直至今日才回。儿女们不疑有他,欣然接受了这个解释。“复活”的老翁又过上了之前的生活,只是现在他的身边并没有那只白犬。

有一天,恰逢老翁的生日,大家都很高兴,所以喝的很醉。这个时候人们却发现本来喝的很醉躺在摇椅上的老翁变成了以前那只白犬。这下子很多人的醉酒都不被吓醒了,这还得了,狗成精了!于是他们趁着狗大醉把它给大卸八块,用火给烧毁了。

这说的还只是狗成怪,至于鸡成精的故事,小编了解得还真的不是很多。要说成精,相信看过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吗?看到里面那么多妖精,是不是会不习惯啊?那些妖精往往都是带着一些特殊的感觉的。不过,想来大家也在《西游记》中看到过那孙悟空也战不过的一个蝎子精,被孙悟空请来的鸡精搞定了的那一回吧!

在科学并不发达的古代,大家对这个故事深信不疑,因此大家也认为一些家养的动物,不要喂养的年限太长了。因为它们与人类接触的年数太长了的话,难免会有一些“通人性”,甚至还会做出一些危害人类的事情。

生活在古代社会中的老百姓,由于所掌握的文化知识较少,再加上根本无法解释很多自然现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妖魔鬼怪类的想象力。俗语“鸡不过六,犬不过八”,其实就是这种思想的延伸。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中医大辞典》·乌骨鸡 31 乌骨鸡的别名 32 来源 33 性味归经 34 功能主治 35 乌骨鸡的用法用量 36 化学成分 4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骨鸡 41 拼音名 42 乌骨鸡的别名 43 来源 44 性味 45 功能主治 46 乌骨鸡的用法用量 47 摘录 5 《中华本草》·乌骨鸡 51 出处 52 拼音名 53 英文名 54 乌骨鸡的别名 55 来源 56 原形态 57 生境分布 58 性状 59 化学成份 510 乌骨鸡的药理作用 511 炮制 512 性味 513 归经 514 功能主治 515 乌骨鸡的用法用量 516 注意 517 附方 518 各家论述 519 摘录 6 食疗作用 61 乌骨鸡的营养价值 62 乌骨鸡的选购 63 乌骨鸡适合的人群 64 乌骨鸡的食疗功效 65 乌骨鸡的食用建议 7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乌骨鸡的方剂 2 用到中药乌骨鸡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乌骨鸡 1 拼音

wū gǔ jī

2 英文参考

Silki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blackbone silky fow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中医大辞典》·乌骨鸡

乌骨鸡为中药名,出自《普济方》,即《本草纲目》记载的乌骨鸡的别名[1]。

31 乌骨鸡的别名

乌鸡、绒毛鸡、竹丝鸡[1]。

乌鸡、药鸡、武山鸡、羊毛鸡、绒毛鸡、松毛鸡、黑脚鸡、丛冠鸡、穿裤鸡、竹丝鸡

32 来源

雉科动物乌骨鸡(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Brisson之一种)除去内脏的全体[1]。

33 性味归经

甘,平[1]。入肝、肾经[1]。

34 功能主治

养阴,退热,补中[1]。主治虚劳瘦弱,骨蒸潮热,脾虚泄泻,消渴,崩漏,赤白带,遗精,白浊[1]。

35 乌骨鸡的用法用量

煨食或入丸、散[1]。

36 化学成分

本品含17种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一般白鸡[1]。

4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骨鸡 41 拼音名

Wū Gǔ Jī

42 乌骨鸡的别名

乌鸡、武山鸡、羊毛鸡、绒毛鸡、松毛鸡、黑脚鸡、丛冠鸡、穿裤鸡

43 来源

雉科动物乌骨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骨肉。全年均可加工。

44 性味

甘,平。

45 功能主治

补肝肾,益气血,退虚热。用于阴虚潮热,消渴,遗精,带下,久痢。

46 乌骨鸡的用法用量

多入丸剂。

4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5 《中华本草》·乌骨鸡 51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纲目》:乌骨鸡,有白毛乌骨者,黑毛乌骨者,斑毛乌骨者,有骨、肉俱乌者,肉白骨乌者;但观鸡舌黑者,则骨肉俱乌,入药更良。

52 拼音名

Wū Gǔ Jī

53 英文名

Blackbone Silky Fowl

54 乌骨鸡的别名

乌鸡、药鸡、武山鸡、羊毛鸡、绒毛鸡、松毛鸡、黑脚鸡、丛冠鸡、穿裤鸡、竹丝鸡

55 来源

药材基源:为雉科动物乌骨鸡去羽毛及内脏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去羽毛及内脏,取内及骨骼鲜用。亦可冻存、酒浸贮存,或烘干磨粉备用。

56 原形态

乌骨鸡,体躯短矮而小。头小,颈短,具肉冠,耳叶绿色,略呈紫蓝。遍体毛羽色白,除两翅羽毛外,全呈绒丝伏;头上有一撮细毛突起,下颌上连两颊面生有较多的细短毛。翅较短,而主翼羽的羽毛呈分裂状,致飞翔力特别强。毛脚,5爪。跖毛多而密,也有无毛者。皮、肉、骨均黑色。也有黑毛乌骨、肉白乌内、斑毛乌骨等变异种。

5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各地均有人工饲养。乌骨属于肉用型品种,与其他家鸡相比,乌骨鸡具有以下几种特征:①形态特征和类型分化性状明显,表明它具有很外的驯养历史和很高的驯化水平。②吡食性强,掘土习性明显,适应于集群放牧饲养。③体态轻盈、灵活、好阗。④就巢性强,成鸡每产蛋20枚左右即出现“抱窝”行为,停止产蛋1个月左右。故每年只产蛋5060枚。⑤生长发育较慢,一般幼雏到60天龄时,体重仅60g左右,180天龄时才能性成熟,开始产蛋。⑥比其他鸡种更能适应潮湿气候。⑦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高于其他鸡种。

资源分布:主要有3个类型:①白丝羽乌骨鸡。主产于江西泰和地区,扩散到了全国各地,以及国外。②白扁羽型乌骨鸡。主产于浙江省江山地区,扩散到华东各地。③黑扁羽型乌骨鸡。主产于云南昭通地区、陜西略阳地区,数量也比较多,仅零星扩散到全国各地。

58 性状

本品体小,头小,其皮肉、骨、嘴均呈乌色,亦有肉白者,但其内为乌色,以骨、肉、舌、俱乌煞费苦心为佳。

59 化学成份

含铜、锌、锰等元素,还含胡萝卜素(carotene)、乌鸡黑素等。

510 药理作用

食入乌鸡骨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511 炮制

将乌骨鸡宰杀后浸入开水中,除去毛及内脏。

512 性味

味甘;性平

513 归经

肝;肾;肺经

514 功能主治

补肝肾;益气血;退虚热。主虚劳赢瘦;骨蒸痨热;消渴;遗精;久泻;久痢;崩中;带下

515 乌骨鸡的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适量:或入丸、散。

516 注意

凡实证,邪毒未清者不宜服。

517 附方

乌鸡煎丸《袖珍方》:妇人虚劳血气、赤白带下;

518 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乌骨鸡补血益阴,则虚劳赢弱可除,阴回热去,则津液自生,渴自止矣。阴平阳秘,表里固密,邪恶之气不得入。心腹和而痛自止。益阴,则冲、任、带三脉俱旺,故能除崩中带下一切虚损诸疾也。

2《滇南本草》:补中止渴。

3《纲目》:补虚劳赢弱,治消渴,中恶,益产妇,治女人崩中带下虚损诸病,大人小儿下痢噤口。

4《本草通玄》:补阴退热。

5《本草再新》:平肝祛风,除烦热,益肾养阴。

519 摘录

《中华本草》

6 食疗作用

乌骨鸡为雉科动物,因皮、肉、骨嘴均为黑色,故而得名,但人工饲养的乌骨鸡有毛白骨乌,也有斑毛乌骨及向白骨乌几中。乌骨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蛋白质含量比鸭肉、鹅肉多;乌骨鸡还含有丰富的黑色素,入药后能起到使人体内的红血球和血色素增生的作用。因此,乌鸡自古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滋补上品。

61 乌骨鸡的营养价值

现代医学研究,乌鸡内含丰富的黑色素,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18种氨基酸和18种微量元素,其中烟酸、维生素E、磷、铁、钾、钠的含量均高于普通鸡肉,胆固醇和脂肪含量却很低,乌鸡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高于普通鸡,乌鸡肉中含氨基酸高于普通鸡,而且含铁元素也比普通鸡高很多,是营养价值极高的滋补品。

62 乌骨鸡的选购

用乌骨鸡制作的乌鸡白凤丸,是滋养肝肾,养血益精,健脾固冲的良药。

63 乌骨鸡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每次约150克

老年人、少年儿童、妇女,特别是产妇食体虚血亏、肝肾不足、脾胃不健的人宜食。

64 乌骨鸡的食疗功效

乌骨鸡性平、味甘;

具有滋阴清热、补肝益肾、健脾止泻等作用。

食用乌鸡,可提高生理机能、延缓衰老、强筋健骨、对防治骨质疏松、佝偻病、妇女缺铁性贫血症等有明显功效。

1 乌骨鸡用于食疗,多与银耳、黑木耳、茯苓、山药、红枣、冬虫夏草、莲子、天麻、芡实、糯米或枸杞子配伍。

2 将20克天麻温水浸泡一天后与一只乌骨鸡猛火烧开,文火慢炖,可治神经衰弱症。

3 乌骨鸡炖天麻可治神经衰弱;

4 用陈年老醋炖对糖尿病有改善作用。

65 乌骨鸡的食用建议

主料:鸡肉(600克)。尽量选择刚从店里买来的新鲜鸡肉来品尝。

配料:青椒、油、干辣椒、蒜瓣、花椒、料酒、盐、胡椒粉、葱、酱油、豆瓣酱、淀粉、姜片等。

第一步:首先把买来的鸡肉洗一半,然后把鸡肉均匀地切成大小差不多的块。尽量把握好它的大小,否则口感会参差不齐,味道会不一样。然后,将切好的鸡块放入盘中备用。

第二步:选择一个较大的汤碗,将鸡块倒入汤碗中,然后加入一勺料酒、一勺酱油和适量的淀粉和盐腌制鸡块,用筷子搅拌均匀,使每一块鸡块都入味。时间大概是15到20分钟。

第三步:在这个过程中,你实际上可以准备剩下的调料。先把青椒洗干净,用刀把青椒的核去掉,然后切成细条,放在盘子里。之后将蒜瓣去皮,葱姜切末备用。

第四步:鸡块腌制好后,在油锅中倒入适量的油,大火加热油锅,然后用筷子在油锅中不断的煎鸡块。鸡块炸至金**后,即可关火。在把鸡块放到盘子里之前,先把油沥干。

第五步:放入炒锅后,用大火预热,然后将青椒和豆瓣酱倒入炒锅,一起翻炒。然后加入准备好的姜片、花椒、大葱、干辣椒、味精、姜片、胡椒粉等。,一起翻炒,炒到香。之后将鸡块倒入煎锅,与其他调料一起翻炒5分钟,然后关火,放入盘中。

十二生肖的起源和历史

古时候,为了让贫民百姓也能记住自己出生的年号,就使用了最简单的动物纪年法,后来称其为“生肖年”。(生肖:“生”出生;“肖”相似、相像)

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文献资料中,以春秋时《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里有 :“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八个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例子。又见于《礼记·月令·季冬》:“出土牛,以送寒气”。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考古发现的战国末期睡虎地秦简与放马滩秦简《日书》中已经出现配有干支的十二兽,在兽名、干支排列上与后世十二生肖总体相似,其使用方法、占卜逻辑也与后世生肖相类。《日书》甲种有一章标题为《盗者》,其内容为占卜盗者相貌特征,其中记载 有:“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 ,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原文脱漏〕盗者男子,青赤色……巳,虫也 ,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哘,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圆面……”由此可推测,睡虎地秦简与放马滩秦简《日书》中出现的配有干支的十二兽应是后世十二生肖的雏形。

南北朝《北史·宇文护传》中,记载了宇文护的母亲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说:“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表明当时民间已有12生肖的用法了。

《论衡》是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名著。《论衡·物势》载:“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刀。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种生肖,所缺者为龙。该书《言毒篇》又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这样,十二生肖便齐全了,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配属如此完整,且与现今相同,这的确算是古文献中关于生肖的较早的最完备的记载。

我国古籍中记载,古代的中原地区,最初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同时,也有采用地支配合十二种动物来简单纪年。到隋朝时中原历法传至中国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他们在历法的纪年上仅吸收了十二种动物纪年法。因此才有《唐书》中记载:“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另外,《宋史·吐蕃传》中也记载说,吐蕃首领在叙事时,以物纪年,所谓“道旧事则数十二辰属日,兔年如此,马年如此”。正像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指出的那样,“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这种关于12生肖来历的解释,已经被许多人认可。

另外,关于12生肖来历的说法还有:洪巽的《阳谷漫录》中说,12地支中位居奇数者,以动物的指或蹄也为奇数相配,如子位居首位,与它相配的鼠为5指,地支中居偶数位的,则取相属之偶数以为名,如牛与丑相配,为4爪。

明朝叶世杰在《草木子》中,把12生肖的来历解释为:术家以12肖配12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无齿(无磨牙)、牛无牙(无尖牙)、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瞳、猴无臀、鸡无胃、犬无胰、猪无眉、人则无不足”。它们最大特点都看不到眉毛。

明朝大学者胡俨撰写的十二生肖诗,不仅依次嵌入生肖名,而且一名一典,颇有情趣。诗云:鼷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适为累。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忿嚏。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邱。舞阳屠狗沛中市,平津放豕海东头。首句“鼷鼠”即水鼠。二句的“牛女”即民间牛郎织女的传说。五句的“骊龙”是龙的一个种类,其颏下有宝珠一颗,故谓之骊龙。八句的“羝羊”即公羊,“触藩”指羊角触篱笆。十一句的“舞阳”指汉高祖刘邦封名将樊哙为舞阳侯,他曾在江苏沛县以宰狗为生。最后一句是指汉武帝丞相公孙弘,当年曾在东海放过猪。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十二生肖虎,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犯属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本者,月出之时,月本坎体,而中含水量太阳金鸡之精,故本属鸡。于核中,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文中明确指出:寅月为虎,是一月;辰月是龙,即三月等等。

其它的说法还有种种。诸如:黄帝要选拔12种动物在天上按时值班。通过竞赛而选中了鼠 、牛、虎等12种动物;12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一些氏族的图腾崇拜,按某次集会时各部落的强弱划分;12生肖可能是从天竺引进的;或28个星宿分布周天,以值12个时辰。每个星宿都以一种动物命名。从每个时辰值班的动物中挑选某种常见的作某一年的代称等等,不一而足。

尽管人们不能确定12生肖的确切来历,但因为它的通俗、方便又具有趣十二生肖龙味性,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种仍有实用价值的宝贵遗产。

十二生肖的来历与传说从文献记载来看,黄帝时代就有十二地支,它跟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等十二星座有关,最早的十二地支、十二星座都代表着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殷商时期发明了甲、乙、丙、丁等十个计算与记载数目的文字,后来研究命理的人把它称为天干,并使之与地支结合运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计年、月、日、时。相传以十二种动物取代十二地支,来代表十二个月令,是汉朝东方朔的杰作。有明确记载的是东汉王充所写《论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种动物的名称。用十二生肖来计年,也起于东汉。清朝赵翼所著《陔余从考》也指出这一史实。至于为什么要选定十二种动物作标志,最早可能与图腾有关。古代各部落都选一种特别惧怕或特别喜爱的动物,以其图案作为本部落标志。

圆明园十二生肖的来历

圆明园古迹海晏堂,建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海晏”一词取意“河清海晏,国泰民安”。《文苑英华》唐郑锡《日中有王字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河,黄河;晏,平静。“河清海晏”也作“海晏河清”,意指黄河水流澄清,大海风平浪静。此语用以比喻天下太平,有歌颂世界和平的吉祥涵义。中国皇家园林圆明园中观赏实用性建筑“海晏堂”之名也出于此。此建筑群的精华——十二生肖铜像以水报时,闻名世界

圆明园兽首铜像的设计

铜像设计者

圆明园兽首铜像是清朝乾隆年间修建。圆明园兽首铜像由欧洲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GiuseppeCastiglione,1688-1766)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RMichelBenoist,1715-1744)设计监修,清宫廷匠师制作。

原本郎世宁是要建造西方特色的裸体女性雕塑,可是乾隆皇帝觉得这有背中国的伦理道德,所以勒令重新设计,后来才有了这十二生肖铜像。还有一个难题就是,当时设计好后,郎世宁发现大清竟然没有一个工匠还懂得青铜器制作方法,后来他和众工匠查阅典籍,费时费力最终终于造成。

铜像的造型与构造原理

海晏堂由正楼和后工字蓄水楼组成,是最大的一处欧式园林景观。海晏堂正楼朝西,上下各十一间,楼门左右有叠落式喷水槽,阶下为一大型喷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着我国十二生肖人身兽头铜像。每昼夜十二个时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俗称水力钟。

十二生肖铜像为人身兽首,生肖铜像身躯为石雕穿着袍服的造型。铸造兽首所选用的材料为当时清廷精炼的红铜,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历经百年而不锈蚀,堪称一绝。设计者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民俗文化,以十二生肖的坐像取代了西方喷泉设计中常用的人体雕塑。兽首为写实风格造型,铸工精细,兽首上的褶皱和绒毛等细微之处都清晰逼真。

据考证,当年十二生肖铜像呈八字形盘坐排列在圆明园海晏堂前的一个水池两边,被时人称为“水力钟”。海晏堂十二生肖喷泉是按照我国十二生肖设计的喷泉时钟,设计极为精巧。

十二生肖像原是在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前的扇形水池喷水台南北两岸12石台上的。南岸分别为子鼠、寅虎、辰龙、午马、申猴、戌狗;北岸则分别为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鸡、亥猪。这些肖像皆兽首人身,头部为铜质,身躯为石质,中空连接喷水管,每隔一个时辰(两小时),代表该时辰的生肖像,便从口中喷水;正午时分,十二生肖像口中同时涌射喷泉,蔚为奇观。这些青铜生肖雕像高50公分,雕刻精细,为清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池正中是一个高约两米的蛤蜊石雕,池两旁呈八字形各排出6个石座。每一座石上雕刻着身穿袍服的兽首人身像,兽首是铜质,人身是石质。它们按中国十二生肖规律排列,每隔一个时辰(合今天的两小时),代表该时辰的兽首就口中喷水,水呈抛物线状注入池中,即子时(23时至次日1时)时分,鼠首铜像口中喷射水柱;丑时(1时至3时)时分,牛首铜像口中喷射水柱。正午12点整,除马首继续喷水外,其他十一动物铜像的口中也一齐喷射水柱,刹那间场面极为壮观。因此,人们只要看到那个生肖头像口中喷射水柱,就可知道现在的时间。这一组喷泉就是一个巨大别致的水利时钟。

追问:

感谢你给我找了这么长的资料,其实我比写这些资料的人更了解这个东西,更了解这里的名堂,感谢你这么长的资料,有些东西很有价值,这些有价值的东西,也证明了我的思维的正确。

回答:

采纳一下吧,指着这个考核呢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