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百越就是现在的越南吗?
战国时期的百越跟现在的越南基本没有任何联系。当时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中心,都处于中国的北方,就是现在的陕西,河南,山东这一代。而现在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比如浙江,江苏,广东,等在当时都是属于没有开发的湿瘴之地。这些地区人进去都会感染瘴气而导致犯病死亡等,更不要说生产出像今天这样丰富的粮食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他并不满足六国既有的土地,在他的命令下,秦军继续向外扩张,这其中有两规模最大的军队,一路是由民间蒙恬率领的40万大军,北击匈奴。夺取了匈奴的河套地区,并且驻军在九原。蒙恬的军队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是精锐的秦军主力部队。
另外一路则是由任嚣和赵佗率领的70万大军,南征百越。这个百越相当于现在的广东,广西,贵州这一带,包括越南北部的一些地区在里边,这一代生活着百越族,还是部落制,并没有发展出国家,秦始皇在这里设置了三郡,其中越南北部的一些地区归象郡管辖。
秦灭亡之后,赵佗百成立南越国,并且自立为南越武王,后来还称帝了。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兵灭南越国,并在南越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这三郡包含了越南北部和中部的一些地区。之后每当中原王朝战乱的时候,当地土著就叛乱,当时中原王朝恢复统一,又会派兵将这些地区重新纳入版图,反反复复,到后来,越南真正出现国家的时候那里叫做安南。跟百越不是一个概念。
在西汉时期就有了西瓜,但是当时不叫西瓜,叫做寒瓜。
中国自西汉时起开设了与非洲大陆之间的海上通道,自非洲大陆起,途经斯里兰卡及南洋诸岛,最终从福建沿海登陆。在西汉时期,西瓜正是沿着这条线路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在那个时代,只有皇室成员以及王公贵族才有资格享用西瓜。不过,当时西瓜的还不叫西瓜。
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里,曾描述过一种奇特的瓜,“永嘉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认为,陶弘景提到的这个寒瓜,就是西瓜。也就是说,西瓜最早传到中国时,名字叫寒瓜。
西瓜这个名称的出现,是在南宋,至于为什么叫西瓜,有人认为,在唐代西瓜经丝绸之路从西域进入中原,并因此得名。
扩展资料:
在中国,“西瓜”这个词最早见于五代时期胡峤所著《陷虏记》一书,胡峤原本是宣武军节度使萧翰的书记,跟随萧翰进入契丹,后来萧翰被杀,胡峤无法归国,成为俘虏,在契丹呆了七年才回到中原,回来以后,根据在契丹的见闻写成《陷虏记》一书,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
书里所提到的契丹破回纥,在时间上也能得到对应:924年,辽太祖出征西域高昌回纥,史称“契丹破回纥”。
胡峤回到中原是953年,当时西瓜已被引入契丹三十多年。
不过,胡峤在契丹尝鲜吃到了西瓜,并不等于西瓜在五代就被引入中国。从五代到北宋,各类史籍中都未有关于西瓜的记载,宋朝经济发达,如果此时西瓜已被引入开始种植,应当能见于书籍记录。
西瓜真正传入中原地区,被大规模种植,是在南宋时期,那时距离第一个吃瓜群众胡峤已有将近两百年。
人民网-古人把西瓜叫“寒瓜” 西汉时自非洲传入中国
汉代文献一般称我国的南海为涨海。
中国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清代逐渐改称南海。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南海中国大陆海岸线长5800多公里,沿海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台湾。南海北部沿岸海域是传统经济鱼类的重要产卵场和索饵场。
扩展资料: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该海域自然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领海总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为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深度5559米。
南海南北纵跨约2000公里,东西横越约1000公里,北起广东省南澳岛与台湾岛南端鹅銮鼻一线,南至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西依中国大陆、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东抵菲律宾,通过海峡或水道东与太平洋相连,西与印度洋相通,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半封闭海。
-涨海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用这句诗来描述有“海上诸山之祖”之称的昆嵛山是最贴切不过了。昆嵛山是胶东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道教名山。历史上,昆嵛山曾有多个名称。据《山东省古地名辞典》记载:昆嵛山“古名乌趣山,后称姑余山。演为今名”。“乌趣山”之名不知其源来由。而“姑余山”之名,据说来源于“麻姑于此修道上升,余址犹存,因名姑余。后世以姑余、昆嵛声相类,因讹为昆嵛然。”(元于钦《齐乘》)。
昆嵛山的这些古名来源真的如此吗?
昆嵛山与姑苏山同名
笔者发现,昆嵛山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居然有某种特殊的联系。苏州古称“姑苏”,而“姑苏”得名于附近的姑苏山。姑苏山“一名姑胥,一名姑余。在横山西北,古姑苏台在其上”(宋范成大《吴郡志》卷15)。
两座相隔千里的历史文化名山,都曾经拥有同样一个名字———“姑余”。这必然会让人产生疑问:是偶然巧合,还是背后隐藏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对于“姑苏”(“姑余”、姑胥)之名的由来,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提出:“姑即句,乃古吴越人发语词,句吴即吴,句践即践,姑苏即苏也。至于‘苏’之意义则不可知,以其为吴越语而非汉语也。江浙一带地名渊源于古代吴越语者颇多,非只此一苏州之苏也。”(注:发语词是文言虚词的一种。多用于句首,指示所言事物。)这就是说,谭其骧先生认为江苏“姑苏”(“姑余”、姑胥)之名来源于吴越语(古越语)。
另外,昆嵛山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古名———“乌趣山”。在江浙地区,以“乌”字冠首的地名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古越语地名。如乌程、乌伤、乌风山、乌戎山、乌胆山、乌午岩、乌蜀山、乌巨山等等。因此,“乌趣山”极有可能也是一个古越语地名。
我们先来看看古越语的特点。古越语是先秦时代中国黄河江淮地区三大语言之一(其它两种语言是楚语和夏语)。古越语是古代(于)越人的语言,春秋时期通行于吴、越两国。即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吕氏春秋·知化览》记载:“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习俗同,言语通。”
古越语通行于吴、越两国,也直接影响了江浙地区的地名。一些吴越文化研究学者认为:在江浙地区,以“乌、余、姑、句”开头的地名来源于古越语。“特点是这些地名多齐头式。如:句容、勾吴、余姚、余杭、诸暨、乌镇、乌程、义乌、上虞、虞山、无锡、姑苏、菰城等”。
这些江浙地区地名与汉语地名迥然而异,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疑惑,人们曾试图用汉语诠释,结果贻笑大方。比如将“无锡”解读为“没有锡”。实际上,这些古吴越地区的国名、地名和人名,都是当时中原地区文人、史官按照“名从主人”的原则,采用汉字中的同音或近音字,将它们记录下来的。也就是说,不是“意译”而是“音译”。因此这些地名用汉语尤其是现代汉语是无法解读的。
古名疑似源于古越语
江浙地区的“姑余”和以“乌”字冠首的地名都来源于古越语,那么,昆嵛山的“姑余”、“乌趣”之名是否也是来源于吴越语(古越语)呢?
吴越文化研究学者董楚平通过对山东古地名的研究,发现“山东有大量南方古越语地名、人名”,并在其著述中列举具有吴越古越语特点的地名(包括个别人名和个别邻近山东的地名)如下:
句绎(省称为绎),句阳,须句,须朐,临朐,朐山(在连云港市),朐县(在连云港市);
姑蔑〔省称为蔑、眛),姑幕,姑水,离姑,薄姑,薄格水,薄梁;
无娄(省称娄),无盐,无棣,无忌,无亏(人名);
夫于,夫重,夫钟;
不夜,不其,华不注山(越王里有名叫“不寿”,夏王里有名叫“不降”);
濮水,濮阳(濮越同源,濮阳在豫东,地近山东)。
五梧,五父衢,郚,浯水,钟吾(在苏北,地近山东),武水,武城;
于余丘,余丘,留舒(古无舒字,其本字为“余”。留舒即留余),于陵,乌河。
对于上述地名、人名,董楚平认为:“虽不能断定全部是越人越语,但大多数是可作如此肯定的。其中有一些,史书明文记载说是越人、越地;或已有学者作过翔实考证是越人、越地”。
山东是当代汉族文化最典型的地区,却拥有如此之多的古越语地名、人名,“数量之多,仅次于苏南、浙北,超过安徽、福建、江西、湖南等南方其他百越之地”。不由人会产生疑问:难道山东曾经是古越人生活的地方?
而根据历史记载:先秦时期,山东曾经是东夷人生活的地方。《礼记·王制》篇说:“东方曰夷”,“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凤夷、阳夷。”(“九”只是言其多)。《尚书·禹贡》记载冀州有鸟夷,泰山以东至海有嵎夷、莱夷,青州南部至淮河有淮夷等等。东夷族不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部落,而是由大大小小很多个部落组成的部族或部落联盟。可以看出,山东是东夷族的祖居地。
既是东夷族的祖居地,山东与古越人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中国近代国学大师吕思勉却提出:中国“沿海之族见于古籍者,自淮以北皆称夷,自江以南则曰越”(《中国民族史》)。即东夷人与古越人属于同一民族,也就是“夷越同源”。既如此,山东地区拥有如此多的古越语地名、人名也就合情合理了。如此来看,昆嵛山“姑余”、“乌趣”两个古地名极有可能也都来源于古越语。
胶东地名的古越语味道
除了“姑余”、“乌趣”这两个古越语地名外,胶东地区还有哪些古越语地名?或许,通过古越语能对之进行解读。
要解读胶东古地名,就需要使用古越语留下来的文献材料。但“古越语留存至今的文献材料极少,内容较完整的有《越人歌》与《越绝书》中的《勾践维甲令》”,其他材料是来自《吴越春秋》、《越绝书》等文献中的零星记载以及人名、地名记录。参照这些文献材料,再结合江浙一带古越语地名的命名规律,或许能够破解胶东地区古地名的意思。
首先来看看,昆嵛山的古名“姑余山”。据《越绝书》载:“朱余,盐官也,越人谓盐为余。”再根据江浙一带古越语地名的命名规律,“姑余山”之名中,姑为发语词,余为盐。那么,“姑余山”即“盐山”也。
昆嵛山另一古名“乌趣山”,“乌”为发语词,“趣”在古越语中不知何意。另外,昆嵛山上有无染寺,号称“胶东第一古刹”。其名一说为“其地距乡村辽远,居之者六根清净,得大解脱”。另一说为“染与盐,声相转,寺内古石龛,其下空洞,相传齐王后无盐冢云”。笔者认为,无染寺或许源于古越语“无盐”。“无盐”与“姑余山”的“盐山”之名相对应,倒是颇为独特。
此外,胶东还有极多带有“莱、夷”的地名。如莱州、莱阳、莱山、莱子国这样的地名。《越绝书》载:“习之于夷。夷,海也。”“宿之于莱。莱,野也”。可见,在古越语中,“夷”是海的意思,“莱”是野地的意思。如此看来,像莱州、莱阳、莱山、莱子国这些带“莱”的地名应该与野地有关。东夷应该是东海,隅夷则是偏远海边的意思。
另外,福山区有个峆垆寺(注:垆,应为山字旁,因现有输入法打不出这个字,故以“垆”代之,下同),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号称“胶东史载最久的古刹”。其自然风光“峆垆烟云”被誉为“烟台八景”之一。峆垆寺之名源于其坐落的峆垆山。峆垆这个名字可能与历史上著名的吴国国君阖闾(公元前514至前496年在位,为“春秋五霸”之一。姓姬,名光,是吴王诸樊之子,故又称“公子光”)之名有关。
“阖闾”是《吴越春秋》中的写法,在《越绝书》中写作“阖庐”。显然,“阖闾”、“阖庐”是人们用汉语拼写的古越语。峆垆寺的“峆”与“阖庐”发音相同(当地人读“峆垆”发Ga Lu)。因此,笔者推断:“峆垆”这个名字应该是个古越语“阖庐”的音译。至于“阖庐”的意思,浙江当地文化学者认为“阖庐或阖闾是光的音译”。如此看来,峆垆山即“阳光之山”的意思,峆垆寺即“阳光之寺”之意。
除此之外,长岛的乌胡岛(今南北隍城岛),威海的镆铘岛、岠隅山,福山的兜余,等等,这些地名应该都是来源于古越语。或许,烟台的古称“之罘”也是一个古越语地名。当然,这些还有待更多的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2023-08-06 05:45:5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8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