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粉的中药用途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2收藏

元明粉的中药用途,第1张

元明粉又叫芒硝为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经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将天然产品用热水溶解,滤过,放冷析出结晶,通称“皮硝”。再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与皮硝共煮,取上层液,放冷析出结晶,即芒硝。以青白色、透明块状结晶、清洁无杂质者为佳。芒硝经风化失去结晶水而成白色粉末称玄明粉(元明粉)。 药性咸、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效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

应用

1.积滞便秘。本品能泻下攻积,且性寒能清热,味咸润燥软坚,对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者尤为适宜。常与大黄相须为用,以增强泻下通便作用,如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伤寒论》)。近来临床亦常用于胆石症腹痛便秘者。

2.咽痛、口疮、目赤及痈疮肿痛。本品外用有清热消肿作用。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可与硼砂、冰片、朱砂同用,如冰硼散(《外科正宗》),或以芒硝置西瓜中制成的西瓜霜外用;治目赤肿痛,可用芒硝置豆腐上化水或用玄明粉配制眼药水,外用滴眼;治乳痈初起,可用本品化水或用纱布包裹外敷;治肠痈初起,可与大黄、大蒜同用,捣烂外敷;治痔疮肿痛,可单用本品煎汤外洗。

用法用量10~15g,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用或慎用。

鉴别用药芒硝、大黄均为泻下药,常相须用治肠燥便秘。然大黄味苦泻下力强,有荡涤肠胃之功,为治热结便秘之主药;芒硝味咸,可软坚泻下,善除燥屎坚结。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

2.《珍珠囊》:“其用有三:去实热,一也;涤肠中宿垢,二也;破坚积热块,三也。”

3.《药品化义》:“味咸软坚,故能通燥结;性寒降下,故能去火烁。主治时行热狂,六腑邪热,或上焦膈热,或下部便坚。”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硫酸钠,尚含少量氯化钠、硫酸镁、硫酸钙等无机盐。

2.药理作用:芒硝所含的主要成分硫酸钠,其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肠壁吸收,存留肠内形成高渗溶液,阻止肠内水分的吸收,使肠内容积增大,引起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而致泻。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芒硝为主或适当配伍还可用于治疗其它多种疾病,如:芒硝内服,每日2次,每次成人2~4g,治疗117例大骨节病,总有效率达79%(甘肃卫生通讯,1972,4:23);用芒硝100g,配伍海金沙100g,苏琥珀40g,南硼砂20g,共为细末,组成金铂消石散,用治砂石淋(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国际文化出版社,1996,456)。另有用芒硝等治疗腮腺炎、胆道蛔虫症、顽固性皮肤瘙痒等。

朱曾柏教授公开出版的医学专著有9种、14种版本,公开发表的中医药论文210余篇,共约260万字。

其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类。

一、痰病学类。痰病学是广义的,以广义痰病学为主线,论述临床各科50余种病症,并折射出许多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五种版本的《中医痰病学》开创了我国中医痰病学的先河。三版《中医痰病学》并作为中医学院高年级教材。1998年8月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医痰病研究与临床》一书第21—22页记载:“在临床实践基础上,不少医家提出了有关痰症的宏观辨证标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湖北中医学院朱曾柏教授”。在长期治疗各科痰病、痰症的基础上(即所谓怪病责之于痰、百病多因痰作祟等疑难病症),提出五脏生痰的学术见解。经过20多年的实践证明,五脏生痰说是正确的,在诊治多种痰病、痰症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能为病患者减轻费用,也为众学者所引用,是中医学、中药学按自身规律发展、创新的正确途径。不能不提到的是,13亿多人口的大国,农村合作医疗、城市社区医疗,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对看病贵、看病难,群众反应极其强烈,这是人所共知的),应视为一个政治问题,而中医痰病学的许多具体内容确能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做人、做事不要自傲,但要自尊,更要自信,这是朱曾柏教授在医疗实践中运用、拓展中医痰病学中反复证实了的结论,故敢为来者言。业务是为政治服务的,朱曾柏教授从不吆喝这种高调,所以上世纪中页的“文化大革命”他从来不参加,长期在XXX思想医疗队工作,这里讲到中医痰病学,倒是要说研究、推广中医痰病学确能为政治服务(指上述范围),话是讲远了一些,似乎有些离题,但确实是朱曾柏教授30多年在实践中探索中医痰病学的切身感受。

医案举例:背冷或背部作胀,主要是指患者自觉背部凉冷或作胀而言。背部凉冷如冰,却检查不出相应的病理变化,西医一般是不作病态的,但患者却很痛苦。本症临床并不少见,古医籍中亦早有记载,《伤寒论》称“背恶寒”,《金匮要略》称“背寒冷”,刘完素《河间六书》则称“背怯冷”。

本症无外感兼症,故不属于外感症(当然也有由外感风寒或恣食生冷而诱发或加重者)。无阳虚全身畏冷等症状,故不属于阳虚之症。本症主要讨论痰饮内伏、阳气被阻遏不能伸展之背冷作胀实证。

主症:背部凉冷或发胀,其冷、胀部位及其特征,常表现为背心有手掌大小一片寒冷或作胀。少数患者冷胀感呈直线沿背正中沟向下延伸。经年累月,时轻时重,每遇寒凉之季,阴雨之天,或案牍过劳,多卧少动,饱食、恣食水浆则病显而症重;反之气候燠暖,明静晴朗,体力劳动,体育运动,背部捶打,热敷,则症情缓解,甚至可暂时消失。有的病人并兼有前额凉冷、胸膺满闷、胃脘痞结、纳谷不馨、运化迟滞、咽喉有曀塞感,但不妨碍食纳,时或咳唾清稀痰涎。舌淡,苔微腻或少苔。

按:中医将背部凉冷之症,称之为痰饮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了,按温化痰饮为治,累试不爽。背部凉冷一症,临床上有两种情况:一是痰湿内伏,遏阻阳气不能展布,以致背部凉冷或作胀;一是寒邪客于经脉,阳气被郁而凉冷。然本症特点是背部凉冷仅如掌大,症近乎怪,故不属于后者,而是痰湿内伏之候。类似本症的论述,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已有记载:“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王隐君《泰定养生主论》言顽痰怪证时说:“痰证古今未祥,······或脊上一条如线之寒起者。”明代戴思恭说:“其人素有痰饮,常流注肩背作痛。”(引自《证治要诀》)。提倡“百病多有兼痰者”的治痰大家朱丹溪,他在论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先治气”之后说:“背心一片常如冰冷,······皆痰饮所致。”(《丹溪心法·痰》)可见古代医家对由内痰而引起的肩背疼痛、凉冷诸症是很注意观察的,究其病理,乃因寒痰冷饮积留胃中,上凌胸膈,阻遏胸中阳气不得流行展布使然。脾胃为仓禀之官,职司水谷纳运,脾胃失和纳运失常,水谷津液化失其正,积成痰饮,留着心下胃脘。故本病多有纳谷不香,运化迟滞,胃脘痞结等症。病症初起,人多不以为然,渐至痰饮潜滋暗长,遏积而上渍胸膈。胸膈内居心肺,宗气汇聚其间以为一身之气的流行出入。《灵枢·邪客篇》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吸吸。”《灵枢·刺节真邪篇》又云:“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一合经文之义即知胸膈宗气,一合肺气走息道以司呼吸,一合心阳贯注脉中以运血行,周流展布,运化舒展,有如离照当空,旷然晴朗,而痰饮上犯,则宛如地气阴浊升于天际,阴霾重合,失去明朗之性。宗气流行碍滞,于是胸部郁闷,息道喉咙受阻则感曀塞。《脉要精微论》说:“背者,胸中之府”,背属阳,心之脉转行于背,痰饮阻膈,宗气不能贯心脉,合心阳转于背,背失温煦,故背部凉冷、发胀。阻滞严重者症情则重,故可一直延伸至尾骶。

本症虽以背冷发胀为主症,但病情初起,背部寒冷发胀,时有时无,时轻时重,经捶打、热敷、阳气暂得流行而症状消失。故患者于此多不经意,或仅以为气血运行不畅,抑或背部偶受风寒而然。就诊时往往忽于主诉,反以纳谷不馨,运化迟滞,胸胃痞闷,喉咽曀塞求诊。医者不悉心诊察,则多误为食积、气滞、梅核气等症。采用木香槟榔丸、枳实导滞丸、半夏厚朴汤等理气消导之法为治,投以上述药物,积饮少去,也可得三五日轻松。但毕竟未中綮要,甚至中气益伤,痰饮旋复凝聚,病情则又依然。患者不明病情真相,求诊不愈则情怀苑结,以致气机愈郁滞而痰饮愈聚而不化,彼此相因为患,因而本病经年不愈者屡见不鲜,尤以女性为多。

治则:温阳和胃 行气化痰

方药:薤白 桂枝 杏仁 橘红 郁金 浙贝母 半夏 莱菔子 旋覆花 威灵仙 炙甘草

方中薤白性温味辛苦,辛通滑利。自仲景《金匮要略》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三方明其用以来,古今皆奉为开胸痹、祛膈间阴邪痰浊之要剂。桂枝辛温而甘,合甘草辛甘化阳,益心阳而助宗气。威灵仙除痰湿,通经络,性急善走,每剂中不得少于50g,合桂枝辛通,促使胸背阳气展布流行,松弛背部肌肉。上述四药专从温阳行气着眼,即如喻嘉言所谓“补天浴日”,一旦离照当空,何患胸际阴霾不开。天气之窒塞因于地气之上升,故还当用化橘红、半夏和胃化痰,以靖痰饮之源。旋覆花、浙贝母、郁金化痰散结行气,与橘、夏配伍,化痰之力益增。莱菔子化痰积而兼消导,以灭减痰饮再生之势。

本症虽以寒痰冷饮遏阻阳气为多见,但偶也见到因痰饮久郁,气机郁滞渐变化热,症成寒热夹杂,背部作胀时,伴有口苦、尿黄赤。凡此,则可于上述药物中稍事变通,适当加入瓜蒌甘凉清润,连翘清热散结,枇杷叶化痰泄热,亦不难治愈。痰血同源,痰疾旷日持久不解,势必兼夹瘀血,症见凉冷而胀痛甚,用肉桂、水蛭、橘红、威灵仙等制成蜜丸与服。如病致阳气虚馁者,又当适当选用补脾乃至补肾阳之剂,如补骨脂、蜈蚣、鹿角片等等。

1967年冬,笔者在湖北省神农架“开门办学”,一日见一年轻司机(解放军战士)开车时,将背部紧靠司机台椅背,频频挨动,并时而以手猛捶打背部。其痛苦之情,益于颜表。约莫十日后,又见此司机在开车时复如前。我问:解放军同志,何故如此?答曰:在一次野营“拉练”之后,部队加餐改善生活,食肥肉油腻过多,不久即出现背部胀满凉冷,故时时以背部紧挨椅背或使劲捶打以解其急。说话间,取出旧棉衣两件,棉衣背部均已磨烂,棉衣中的棉絮一片无存,而卫生队又说没有病······。因其部队战士煎药不便,即以外敷药为治(即本症附方),制送威灵仙、蜈蚣、橘红······等化痰丸一料。约半年后,该同志荣升某车队队长,一日他送我一挂包“红宝书”(《毛泽东语录》),这在当时的确是一件很珍贵的礼物。往事重提,意在说明许多疑难杂症,从痰论治,是一条有效的思路。

禁忌:笔者治病,除癌症、癫痫等特殊病症之外,极少讲禁忌,本“天人合一”之理,以患者自感适宜之衣食住行为准。比如:讲茶叶、萝卜、绿豆······等等解药,我历来是不苟同的,但痰饮留伏背部寒冷作胀之症,即要在某些方面作些适当禁忌:即治疗期间、或病情初愈之后,必须少食腥荤油腻,少食冷饮冷盘,少饮酒,甚至多带汤水的菜肴也应少吃(我在深圳遇到十多位先生、女士喝早茶稍一过量,即感背部不适,并作呕恶!他们常开玩笑说,有了金钱,没有口福!其实这是痰饮作祟。本院87级有几位同学,早餐只吃馒头或油条等干焦食物,不能喝清稀之稀饭,稍进稀食,即感背部作胀,胃中有水气荡漾然),多吃些干、焦、烧、枯、香食物,待痰饮化净,脾胃气复如强壮者流,肝气疏泄而不郁滞时,方可“解禁”。这样作,对杜绝痰饮病复发大有俾益(由于不注意饮食禁忌,或房事过度,愈而复发者不少)。《儒门事亲》有言:“因隆暑津液焦涸,喜饮寒水,本欲止渴,乘快过多,逸而不动,亦为留饮。”《素问·至真要大论》讲的“湿*所盛······,民病积饮······。”等等,是泛指痰饮形成之病因病机以及地区方域、大气运行致痰致饮之言,张子和等人是单言饮水过多而为痰饮留伏之说,至今仍有临床价值。

改革开放的政策好,食客、请吃、白吃之辈多,恣食豪饮、冷盘冷饮者众,痰饮病愈而复发者屡见不鲜,可不慎乎?

附:外敷经验方一则

威灵仙 辣椒粉 肉桂 小茴香 苏叶 麻黄 白芥子 樟脑

上药共研极细末,装于布袋内,拍整平,用线含缝,不使药粉聚落在一起,干敷于背部凉冷胀满处。布袋另套一布袋,一则脏了可换,二则使药力缓慢释放,延长其药效。布袋周围各系一条布,以便随挂随取。此药袋最好是热敷,即:先将布袋挟在两个暖水袋中间约十分钟,再从速挂于背上,或以火烤热后挂于背部。越热越效,越热见效越快。有不少这样的实例,热药袋挂上,不到三分钟时间,患者即感到背部及浑身轻松,或几声快意的呃逆之后,宛如平人。“离照当空,阴霾自散”,此之谓也。

二、肝病类。朱曾柏教授治肝炎,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除发表多篇辨证施治慢性病毒性肝炎论文外,还出版了两种版本《中医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辨证施治》和《乙型肝炎的辨证施治》三部肝病专著。在治疗20000余人次的基础上(也包括失败的病例和教训)指出:“治疗病毒性肝炎,仍然要遵循辨证施治原则(即所谓乙肝个体化治疗),而清热解毒治则要贯彻始终”。清热解毒治则贯彻始终这一思路,20年来被公开引用者达数十次之多。1991年11月,朱氏乙肝散(A、B、C型)再一次获国际金奖,暨99世界优秀传统医学国际博览会金奖,除授予国际金奖证书、奖杯外,并同时授予纯金荣誉勋章和纯金荣誉奖章各一枚。

2000年11月在第二届全国中医科研方法论学术讨论会上,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和教训,提出中医治疗乙肝要从整体调养、调控来达到抗病毒之目的,从提高机体自稳状态入手而立法谴药的思路,使其愈而不发。这一学术见解和实际经验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对提高治疗乙肝的疗效起了很好的作用。有的报刊并以套红标题登载了这一学术见解和治疗方药。

医案举例:屈XX,男,43岁,医师。肝区不适三个月。近三月来肝区时觉不适,并日益重坠和加重。精神欠佳,食纳不馨,不安于寐,经B超和CT检查,发现肝右叶有二、三个约蚕豆大阴影,但都不认为是肝结石。转氨酶偏高。患者操西医有年,临床经验丰富,鉴于肝癌等肝脏疾病发病率高,故自感肝区不适,情志不安等症日益加重。患者面色晦暗,表情抑郁,脉弦滑而沉,时而口苦,舌苔薄黄,舌根部覆少许腻苔不化。1983年10月4日就诊。症属痰浊郁结于肝。治以化散痰结为主,兼以解毒活血。方药:柴胡、夏枯草、浙贝母、威灵仙、海藻、鸡内金、青皮、茵陈、板蓝根、炒川楝子、丹参、甘草。五剂,水煎服。另用川山甲、鸡内金、浙贝母,共研极细末,每次随药吞服3~6g。按:肝主疏泄而司情志,疏泄失司,可造成津液、水液、血液停聚而发生多种病症:可病血,可病水,可病痰,可病精神情志之患。本症为肝郁不畅,津液聚而为痰,复因CT等检查发现阴影,因而情志更加抑郁,肝气更为郁滞。气郁化热,津液流通不畅,疑结于肝中使然。肝有藏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唐容川说:“心主血,肝行之”。这种解释是很科学的。因此,肝脏亦常有淤血症状发生。然一病有一病之症,一人有一人之异。本症症状,舌、脉均系肝郁化热,痰结于肝。治以化散痰结为主,兼以解毒活血。方中柴胡、炒川楝子、青皮,疏肝柔肝行气;浙贝母、鸡内金、威灵仙、海藻,化痰软坚。海藻、甘草二药相激,对顽痰痼结之症,疗效尤佳。茵陈、板蓝根、丹参,凉肝解毒活血,是肝有病,多兼有毒和血行不畅。另以山甲、浙贝母、鸡内金为末与服,意在取平和之剂,胜顽痰之疾,并兼以强胃化积。服药一月,肝区不适之症大减,情绪、食欲转佳。上方大发不变,只稍事增减,服药十月(有时嘱其停药,以防服药过久戕伤胃气),诸症悉除。后二次经B超和CT检查,肝中阴影消失。类似的案例尚多,中医治病,应该重视和参考西医的检查和诊断,但也不能为西医的检查和诊断印定眼目。

三、医案、医话类。整体恒动观是中医学的灵魂,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精髓,而医案、医话正是体现上述二者之最佳形式和载体。出于此种认知,故朱曾柏教授公开发表的医案、医话较多。医案、医话有借鉴、有继承,但更多的内容是他长期临床实践的体会;即在借鉴、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不创新义,何以辨雄”(梁·刘勰《文心雕龙》)这二句话他在医案、医话和有关著作中多次引用。公开发表的医案、医话,主要是疑难杂症和某些难治之症,一般常法、常方难以奏效,故在组方、遣药时,不得不独辟蹊径;时而单骑独战,时而四面出击,时而以轻制重(包括多种外治法),时而以重取轻,时而正面疗疾,时而剑走偏锋,这正是人们普遍关注和提倡治病要注意个体化的真实写照。从中医的历史和近百年中医、中药发展或低落的情况看,具有中医灵魂、精髓的医案、医话,是中医自主发展、自主创新、不断丰富、发展中医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医案、医话它首先重视诊治生了病的人;并特别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现在医疗模式的转变,之所以广泛的为全球医学、生物、化学等各个领域所公认,也就是整体恒动观中的个体化,中医的医案、医话就体现了这一特色;它展示了医生辨证论治、立法组方的自身经验,反映了医生创新的学术水平和思维倾向。是中医学按自身规律发展的源泉的基石。从中医文献学研究中不难发现2000多年这一历史性现象。从现在和今后的状况讲,要发展、创新中医学、中药学,留住中医的根,也要重视中医医案、医话的积累和升华。我们叨念、乃至呐喊了几十年的优势、特色和创新,究竟应该落实在中医、中药的哪些靶点上?哪些是通过医疗实践容易做到的?朱曾柏教授认为正确的积累好的医案、医话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医案、医话也要不断规范化、有易于书写之模式,扩大其重复性,便于推广)。

提倡中医医案、医话积累的重要性时,也要提到现在人们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从大样本、多中心、以随机、双盲的方法对中医、中药的理论和疗效进行整理和总结,以期达到共性疗效,或以一种药、二种药治疗多种病症的规律,这无疑是一种有意义的工作,对中医、中药的发展具有前瞻性。但我们冷静的回顾一下,近40多年来,这些随机双盲总结出的假说和药物疗效,有多少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朱曾柏教授认为:现在应该重视二股力量,一股搞个案的医案、医话的整理、提高和规范化,一股大样本和动物实验,二者互为借鉴。说到底,西医学、中医学都是治病的,看不好病,看不好某些难治之病(在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还应包括少花钱看好病这个问题),何谈优势?中医又怎么能按中医自身规律发展?

医案举例:

某男,老年。咽嗌干涩,时时呛咳,目胀,或咯唾稠痰。胸膺痞闷,心烦,口苦,尿黄,常便秘。上症时轻时重匝月。侍医以二方见示:一为温化痰饮剂,一为养阴润肺方,谓愚孰可取孰可弃?

望形色,察色脉,径问其所苦,是中医立方遣药之前提,而患者形色、舌脉未见,却要定方于俄倾。岂可为呼?遂告知曰:中医疗疾,不独四诊八纲不可弃,而形体之强悍羸弱,性情之亢奋抑郁,以及劳心劳力之不同等等亦不可废。医之使剂,犹将之用师,适则健体除病,反则罔效,甚至牋身益疾。侍医信然,始悉患者已年逾花甲,虽形体魁梧,然公务繁多,运筹帷幄,日理万机。吸烟多而只只相继,饮食清淡而酷食辣,且素有便秘宿疾,殊为所苦。

盖人身津液几何?年半百而阴气自半,就年龄、工作而言,津液耗损势所必然,复为神思过度,彻夜“操刀”之累,肺胃阴伤已不待言。患者久受烟、辣之气灼炼,津液耗伤,燥痰之疾又首当其冲。人身津液,五脏一气系之,一损具损,一荣具荣,肺胃津液耗损,势必下汲肾阴,遂致阴伤而燥咳之疾诸症作。操劳太过之人,久受烟、辣灼炼,其伤津耗液之势,又较他人为害为烈。自信推断无错,当取滋阴润燥之方为治,药用:

川尖贝20g、全瓜蒌10 g、麦门冬20 g、清半夏10 g、甜杏仁10 g、五味子10 g、柏子仁10 g、蜜甘草6 g等13味药为伍,复以甜梨100 g入药,寓食疗于药疗之中,以溉救沃。滋阴养液可润肺燥,可柔肝直,亦可滋养胃肺之阴。津液充而金木得养,燥痰为祟之势自可减灭,咽嗌干涩、呛咳、口苦、心烦之症自平也。顾松园说:“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顾松园医镜》)一般患者尚应如此,本案尤需慎审为之。“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肥而修者饮剂丰”云云,只言其常,未达其变,若不深究其隐微,误投辛温、甘温之品,自不啻拥薪就火,焰上添油,势必轻症致重,重症致危矣!

汤液入咽,自感咽嗌滋润,胸中快然,口苦、呛咳减。一剂毕,愈疾过半,越二日,药晋五剂,疾痊。并亲勉慰其劳。至此对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的认识又深悟其一仞。歧黄术,自古迄今,一直是一门综合性、辨证性很强的学科,为上工者,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素问·著至教论》)这是中医学理论的优势和特色。为医者务必洞悉人情,谙练时务。细心的读者当不难发现为本案患者选方制药难度的!愚不忍私其密,兹将其医理、事理条贯成文,与同道共勉。

四、肿瘤类。癌症,当前还是一种难治之症,故朱曾柏教授从不讲他治疗癌症的效果如何如何好。患者执意求诊时(都是晚期病人),他总是对患者家属讲,一定要治,可以试试。由于他发表治癌的文字较多,1993年4月台湾佳恩出版社就出版了《朱曾柏治癌病案选》专著,所以求治的癌症病人仍日多一日。通过30多年的治疗实践,有经验、有教训,但也从中总结出了他自己认为中医、中药治癌、防转移、防复发方面的三条体会:一、组方遣药时,要突出补肾、解毒、化痰三种治则。根据病人当时的主要症状、体质以及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或一法独取、或二法、三法并进。有时还要根据患者特殊的体质条件和特殊的个性和生活嗜好,剑走偏锋,行反治、重治之法(但方、药必须平和、无毒性),挽狂澜于既倒。二、外治法。不论什么情况,外治法一定要用。为什么外治法不可缺如?朱教授认为外治法(药)可自达病所,几乎没有毒副作用。外治剂有外敷剂、有外搽剂、有喷雾剂、有作垫具垫于身下以及吸闻药气之吸闻剂(放于患者头部两侧或房间里即可)等多种剂型。西医常以介入、栓塞药物治癌,中医外治法之优势为什么不在临床中加以运用和发挥?近几年来国外多次报道,以吸入药物分子治肺癌,据说效果很好,并说这是发明,是分子水平的高科技。朱教授认为这种发明至少比在中医和民间用吸闻药气治病疗效晚了两千年。古代以燃烧中草药治病疗疾、驱散毒气以及畅通气血、增强食欲等等,就是明证,只是吸闻药气治病疗疾,在继承、创新工程中是一个被遗忘了的角落!而常常可以见到的则是在桑拿房、足浴房、星级酒店等场所供有钱人享受,工毕,确能使人神清气爽,浑身舒畅,这也正是中医外治法在救治危重病症之一大优势。三、畅达情怀,忌食发物。这一条对缓解病情,控制转移,非常重要,已为众多的病例反复证实,限于篇幅,只能意到笔不到。

医案举例:刘XX,男,82岁。 1990年3月18日就诊。病人于1990年3月11日经医院肿瘤科诊断为膀胱癌(细胞学检查)。因惧怕手术而于3月18日来诊。其时患者头晕甚,精神萎靡,语音低微难续,步履艰难,小便滴沥难解,夹脓血较多,但不甚疼痛,口淡无味,食欲极差,形体消瘦,舌质淡而微紫,黄腻苔,脉象微弱无神。 [辨证]痰瘀交阻,凝聚化毒。 [治法]补肾益气,解毒抗癌。 [方药]自拟方:枸杞子,天麻,炙黄芪,新开沙参,白木耳,香菌,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海金沙,三七(研极细末,分次吞服),灸甘草g。浓煎,每次服10~20ml。 四天后,自称头晕不减,整天如坐舟车,小便中仍时有脓血,望其舌质似有由淡白转为红润之势,语声较前清晰有力,上方枸杞子、天麻、炙黄芪、新开沙参、白木耳、香菌、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加一倍量,去三七,再加败酱草60g,薏苡仁60g。另用六号抗癌粉50g(自制药),三七粉20g;琥珀20g,共研极细末,每日2次服药,用药水化服05~1.0g。 一周后复诊,头晕有所好转,小便中脓血减少。上方再加炒薏苡仁20g,猪苓60g,生蒲黄30g,再服3剂。药粉照服。一周后复诊,头晕进一步好转,便中夹杂之脓血进一步减少。上方将白木耳、生蒲黄各减去20g,继续服用。此后每月诊治1~2次,解毒扶正大法不变,药味略事增损,有外感不适时停药,纳差、口味不好时药量酌减。一年后头晕、小便中夹杂之脓血渐次减少以至消失,随之心怀喜悦,精神好转。 1992年4月、5月经两次细胞学检查,尿液中均未发现癌细胞。后以上方加紫河车300g熬膏。每天2~3次,服3个月。六号药粉每天仍服1~2g。 1992年12月20日,小便中脓血从未复发,仍嘱其每隔3~5日服上方1剂,6号抗癌粉不辍。 本病人年高体弱,又头晕、疲惫、虚证也。故首次即径用大队炙黄芪、新开沙参、天麻、白木耳、香菌、枸杞等扶正药,以期留人治病。癌因毒成,故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败酱草、甘草,一用3年不衰。败酱草对腹腔、肠道肿瘤效果较好。故药量尤重,再与薏苡仁、白木耳、香菌,使毒解而不伤正,相得益彰。生蒲黄、田三七、海金沙、猪苓止血清利湿热之毒。6号抗癌粉具有解毒扶正双相功效,故亦用3年不辍。

紫云膏是一种紫红色的中药成分药膏,其利用的范围十分广,可以用在防止蚊虫叮咬、皮肤不适时的保养、烫伤后的处理,当然还有其它诸多妙用,如果你觉得它好用,其实也可以自己制作的。

紫云膏中医解析

一小罐紫红色的药膏,散发着浓浓的麻油香,举凡蚊虫叮咬、皮肤干裂脱皮、割伤烫伤都能擦……这就是中医古籍早有记载,民间也广泛使用的中医外伤常备药:紫云膏。

紫云膏的成分为紫草、当归、麻油、黄蜡,天然、单纯且无毒性,即使给小孩擦或涂抹在嘴唇周围,不慎吃进去也不至于危害健康。

中医有许多创伤药膏,例如「生肌玉红膏」或武侠小说常出现的「金创膏」,这些都是实际存在、也做得出来的,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林森中医院区中医师吴勇璋说,紫云膏是做法相对简单、材料便宜的药膏,因此也最常见。

他指出,在中医概念里,紫草具清热凉血之效,以西医的说法则是杀菌、抑菌效果;当归用于食用方面可补血、凉血、润肠,做成药膏则可滋润、活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麻油可润滑、活血、凉血、降温、解毒,也有抑菌作用。

虽然一般观念认为油会保温,但中医却认为麻油的药性可凉血、降温,且外敷紫云膏疗效比西药更优。根据中国医药大学教授林昭庚1998年发表的论文《烫伤使用中药外敷之研究》,发现紫云膏可抑制创伤面之下损伤的程度,并减少肌肉层的发炎,脱痂时间也较短。

皮肤干、湿擦不同药膏

钻研紫云膏疗效且累积许多临床病例的亚东医院传统医学科中医师刘亮吟,不但用紫云膏治疗患者的外伤、水痘,自己烫伤了也擦自制紫云膏帮助伤口愈合。

「紫云膏的基本方在古籍中有记载,但许多药厂都修改过,因此各家产品的成分不尽相同,」刘亮吟自制的紫云膏配方较单纯,仅有紫草、当归、麻油,黄蜡则是用于凝固赋形。

紫云膏主要用于皮肤「干」的状态。她表示,紫云膏可以滋润并修复肌肤,如果皮肤营养状况不好,干燥、皲裂或有干净的伤口时,适合使用紫云膏给予肌肤营养、促进伤口愈合。

至于皮肤发炎厉害或湿热起水泡,擦紫云膏的效果就没那麽好了。为此,刘亮吟自行研发「紫黄膏」,以紫云膏为底,添加黄连、黄芩、黄柏、大黄,以达到清热去湿、泻火解毒、消炎消肿的功效,适合用于烫伤、尿布疹、较严重的蚊虫咬伤、青春痘、疱疹、水泡及分泌物较多的伤口。简而言之,紫黄膏主要用于皮肤「湿」的状态。

不过皮肤干、湿状态可能会交替出现,刘亮吟提醒,应视情况选择适合的药膏。例如异位性皮肤炎患者有时会长湿疹、有时皮肤则很干燥,汗疱疹患者也会先长水泡再转为干燥脱屑,这时就要先用紫黄膏帮助水泡吸收消退,再用紫云膏滋润修复,治疗效果才会好。

紫云膏自己做 材料:

当归、紫草各75克,麻油100cc,黄蜡1125克。不锈钢锅数只、滤网数张、10cc分装容器10个。

做法:

1取不锈钢锅一只,将当归与紫草浸泡麻油内至少12小时。注意麻油需完全覆盖药材,才能溶出有效成分。

2加热煮沸後转小火,煮约20分钟至药材焦黄,以灭菌并溶出药材的有效成分。不可煮到药材发黑,否则药性会流失。

3以筛目较大的滤网初步过滤药材,留下药汁。

4加入黄蜡,趁热搅拌使之溶解。

5以筛目较小的滤网再过滤4~5次(每次过滤都要使用干净的锅子),滤至无杂质。

6逐一倒入容器内分装。应避免使用玻璃容器以免高温破裂。

7待紫云膏凝固後加盖,贴标签注明内容物及制作日期等,可存放3~5年。

提醒

自制紫云膏自用送人两相宜,但切记不可贩售营利,以免触法。

紫黄膏的制作

紫黄膏材料为「紫草、当归、黄连、黄芩、黄柏、大黄各225克,麻油100cc,黄蜡1125克」,其余步骤及做法均同紫云膏。

紫云膏的成份

紫云膏的成份为紫草、当归、麻油、黄蜡,各家制作的比例不尽相同。本科自制的紫云膏比例紫草:当归:麻油:黄蜡为15 g :15 g :160 ml:18 g (与坊间药厂制作者不同),高浓度低硬度。经过几年的临床使用,提出以下心得。

紫云膏的功效

润肤、杀菌、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

紫草-杀菌、抑菌、消炎。

当归-滋润肌肤、活血止痛、改善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成。

麻油-润肤、滋养。

黄腊-赋形剂。

紫云膏适应症

应用的范围非常广,举例如下。(以下提到的都是使用本科自制的紫云膏所得的经验)

(一)一度或二度烫伤:我个人在制作紫云膏的过程中曾不慎烫到,伤处红肿热痛(一度烫伤),先用冷水冲泡後,涂抹紫云膏。几个小时後,烫伤处的灼热感很明显的渐渐消退。二度烫伤为起水泡,有病人反应用了有帮助。三度烫伤伤到神经,病人多住院治疗,我们没机会使用。但是曾有烫伤植皮的病人,植皮处红、肿、痒、干燥,使用紫云膏後,皮肤状况很快改善。

(二)擦伤、刀伤、各种伤口:涂上紫云膏後,伤口会很快不痛,比较快愈合。如果伤口仍在流血,将紫云膏涂抹厚一点还可帮助止血。曾有人养的狗伤口深可见骨,涂抹紫云膏几个月後伤口渐渐愈合。

(三)尿布疹:如果换尿布的时候发现红屁股,赶紧涂抹紫云膏,下次换尿布时你会发现红屁股已退了百分之八十。尿布疹厉害时会破皮,有伤口自然是紫云膏的适应症。

(四)蚊虫咬伤:有些小孩子被蚊子咬得满腿红豆冰,涂紫云膏有效。

(五)富贵手:干燥、脱皮型的富贵手涂紫云膏会有帮助。

(六)香港脚:脱皮型的香港脚涂紫云膏会有帮助。其作用可能不是抗霉菌,而是改善皮肤健康状况,使霉菌无法寄生。

(七)水痘、带状疱疹:它们都是同一种病毒引起,皮疹形态都是红疹上有水泡。曾有88岁老太太得了颈部的带状疱疹,除了内服中药外,疱疹处涂抹紫云膏,待急性期过後,疱疹吸收不留疤痕。

(八)皮肤苔藓化:有的人皮肤痒,常常搔抓,久而久之皮肤变厚、皮纹明显,即所谓的苔藓化。曾有病人内服中药加上外用紫云膏,苔

藓化消失于无形。

(九)皮肤皲裂:有的人到了天冷的时候,手掌或脚掌容易皲裂,甚至于出血,涂紫云膏可改善。

紫云膏使用注意事项

(一)紫云膏中的紫草有抗菌作用,因此只要用生理食盐水或干净冷开水将伤口清洗干净即可,不需用其他消毒药水。如果你不放心非用不可,请将消毒用的优碘之类洗掉,然後才涂抹紫云膏,不要混合使用。涂抹紫云膏前记得要将伤口上的水渍擦干。

(二)紫云膏的主要成份为紫草、当归、麻油、黄蜡,都是可以吃的东西,因此如果涂在小孩身上或涂在口唇附近,不怕不小心吃下去。

(三)紫云膏为纯中药制成,温和不刺激,没有什麽副作用,因此每天涂抹次数不限。

(四)黄蜡为紫云膏的赋形剂,我们科制作的紫云膏中黄蜡的比例不高,稍用力药膏即软,比较好用。但是遇热蜡融,药膏易从药盒中溢出。因此紫云膏平日应保存于阴凉处,避免高温日晒,药膏也比较不会变质。如果随身携带最好放在塑胶袋里,免得受热药膏融化跑出来,把皮包里的东西都染红了。

(五)紫云膏是紫红色的,如果不慎染到衣服,在衣服进洗衣机以前,先用肥皂将染红的部位搓洗一番,可将之洗净。不过如果你的衣服十分贵重,还是小心一点不要染到。

1、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对眼的解剖生理,眼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证候、针刺疗法等已有初步的论述。所载眼部病名有目赤,目痛、目眦疡、目下肿、目不明、目盲、视歧等30余种。

2、大约编著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味,其中眼科用药已达70余种,可用于治疗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等部疾病,以及一些全身病的眼部证候。而且不少药物至今仍为眼科所常用。

3、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该书在阐述全身性疾病时,涉及到目赤、目黯、目不识人等20佘种眼部病症。但是仲景从整体观念出发,参合全身脉症,辨证沦治,为后世治疗眼病结合全身证候辨证论治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4、隋代,巢元方等著《诸病源候论》,该书在目病诸候一卷内,集中收载三十八候,包括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等部疾病。此外,对于突眼、近视以及一些与全身性疾病相关的眼病也有了记载,而且对症状描述和病源探讨都比前人前进了一步。

5、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在七窍病一卷首列目病,首次明确地提出了生食五辛、夜读细书等容易引起眼病的19种因素,以及预防眼病的若干注意事项,还首次记述了老人目昏。在眼病的治疗方面,记载了神曲丸等81首内服及外用的药方,并第一次提出了食用牛、羊等动物肝脏的明目作用。此外,还介绍了熏洗、外敷、钩,割等眼病外治法和针灸、按摩疗法。所以,该书对后世眼科发展颇具影响。

6、王焘著《外台秘要》,在眼疾一卷中引印度《天竺经论眼》。在眼的解剖方面指出:眼乃轻膜裹水,外膜白睛重数有三,黑睛水膜止有一重,不可轻触:眼之黑白分明,肝管无滞,外托三光,内因神识,故有所见。在论述病源方面提出:绿翳青旨(相当于青光眼)之类眼病“皆从内肝管缺,眼孔不通所致”的独到见解。而且指出,该病初发即须速治,病成则不复可疗。在眼病论治方面,谓治脑流青盲眼(相当于白内障)“宜用金篦决,一针之后豁若开云而见白日”。这是中医古籍有关金针拨内障的最早记载。该书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7、《龙树眼论》是我国第一部有影响的眼科专书。可惜原书早巳失传,仅有日本人辑录于朝鲜《医方类聚》的辑本。该书大体可分为总论与各论两部分。总论所述病因病机与《诸病源候论》相似,多主风热;各论所述眼病有30节。书中的眼部解剖名词比以前的文献丰富,如眼睑、眼皮等皆属首见;所涉及的眼部病,已增至60余种。治疗方面,不仅重视药物,还记载有多种手术疗法,如首次提出对胬肉攀睛使用割烙法和对“睑皮里有核(即胞生痰核)”施行手术治疗,而且对“开内障用针法”的叙述也较前人详细。

8、《刘皓眼论准的歌》是晚唐时期著成的另一部眼科专书,又称《刘皓眼论审的歌》(《宋史》)。全书为诗歌体裁,便于记颂。现存《秘传眼科龙木论》中《龙木总论》之“审的歌”,即来自该书。书中所载的“五轮歌”及将72种眼部病证按内、外障分类的方法,对以后的中医眼科影响深远。

9、宋初编成的《太平圣惠方》卷中,眼科两卷总结了宋以前的眼科成就,并有所发展。将所收载的多首处方按主治证候分类,而且对每类证候的病因病机都作了扼要的阐述。眼科五轮学说在该书首次见到运用,并以“眼通五脏,气贯五轮”强调了眼与整体的密切关系。书中除对内治和外治的大量记载外,对金针拨障等手术的介绍也比较详细。

10、此后一百多年,又有《圣济总录》,全书多卷,有论有方。眼科部分在《太平圣惠方》的基础上加以扩充,写成12卷,包括眼病58门,手术2门,记载眼病用方多首,内容较为丰富。至于眼科用药,见于宋代著名官方药书《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者,就有多种,其中还吸收了一些外来药物,如没药、龙脑香等。

11、元代危亦林编《世医得效方》,其中眼科一卷,首先重点阐述了五轮八廓学说,其次分别叙述眼科72证的证治,内容简明扼要而实用。

12、由宋元医家辑成的《秘传眼科龙木论》,是一本著名的眼科专书。全书分10卷,卷1—6主要载列眼科“七十二证方论”,每证方论以下附有“审的歌”;卷7为诸家秘要名方;卷8为针灸经;卷9—10为诸方辨论药性。书中主要内容是按内、外障分类记叙72种眼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并介绍了古代金针拨内障以及钩、割、镰、洗等手术方法,对后世很有影响。正文10卷之后,另附有《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其主要部分是“眼科七十二问”,具体内容与前面“七十二证方论”并不相同。此外,它在“五轮”之后,首次较详细地述及眼科“八廓”,虽然八廓不如五轮学说有影响,但是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3、《银海精微》为宋以后的人托名孙思邈撰成的眼科专书。该书首先叙述了五轮八廓学说和中医眼科辨证的一些基本理论,接着列叙了80余种眼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并附有眼病简图。此外,还初步介绍了按五轮检查眼病的顺序和方法。此书辨析证情比较明白,内治的不少方药也比较精简实用,外治还采用了点、洗、剧、烙、夹等法,对金针拨障(开金针)的手术方法描述尤详。

14、金元时代,医学流派主要以刘完素、张从正、李呆、朱震亨四大家为代表。刘完素强调火热为病的学说。在眼科方面,他认为眼目赤肿翳膜皆属于热,主张降心火,滋肾水,用药偏重寒凉。张从正继承刘氏主火之说,并有所发展。在眼科方面,他认为目不因火则不病,能治火者一句可了,治病主张以祛邪为主,善用攻下法。李呆提倡内伤学说。在眼科方面,他认为脾虚影响五脏六腑的精气不能上贯于目,则目不明,因而治眼病要理脾胃,养气血才是正理。朱震亨认为相火为元气之贼,阴虚则火动,治病重用滋阴降火之法。在眼科方面,他认为眼病不外虚实二因,眼目昏花属肾水亏虚,眼目肿痛属肝经风热,内治虚者宜滋肾阴,实者当散风热,虚实相兼者则散热滋阴。以上四家学说虽各有所长,但也离不开辨证论治的原则,后人合理运用,进一步丰富了眼科的理论和实践。

15、跨元、明两代的眼科名医倪维德著《原机启微》一书。其上卷按病因将眼病分为18类,理论联系实际,详细分析病机,辨证论治;下卷论方剂配伍,后附治疗眼病40余方,并有方义说明。这是阐述理论比较系统的一本眼科专书。

16、清朝年间,中医眼科要以山东博兴眼科名医魏儒正为代表,其著作的《眼科集要》共分四部详细记录叙述中医眼科对于各类疑难眼病的详细辩证技巧及论症法则,内容精简实用,并配以绘图加以说明,内治以脏腑经络调理为主、外治以熏、洗、点、拨为主,是一部综合性的理论解释、实用技术较强的一部眼科专著。

17、清末民初,魏氏中医眼科第二代传人魏纯讷子承父业,17岁便从父学医。由于父亲的身教言传,五、六年时间即掌握了诊治眼病的技能,并能把祖传验方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取得显著疗效,声誉渐高。

魏纯讷常说:“学贵博而能长,未有不博而能长者也。”他认为,眼虽是局部器官,但和五脏六腑紧密相关。眼科是在内科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打好内科基础,是学好眼科的根基。所以,他不但主攻眼科专著,而且精心研读《内经》、《伤寒》、《金匮》、《温病》等医著。因而眼科、内科俱佳。

魏纯讷行医40余载,对中医眼科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的医学遗产,把宝贵的临床经验留给后人,他将平时收集的余例疑难病例整理成《眼科临症录》,对病因、病机、辩证论证、治则、方药等都做了详细记录。他为了将自己的临床经验与父亲毕生的经验融为一体,50余岁时,着手对《眼科集要》重新整理,暂定名《重定眼科集要》。手续未完,在日军扫荡中不幸失落。年春,魏纯讷因病与世长辞,终年69岁。

18、建国初期,魏氏中医眼科第三代传人魏士臣原滨州市博兴县人民医院眼科专家。从事中医眼科临床工作50余年,他不但对中医眼科有深厚的造诣,而且对中医内科妇科儿科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所以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较高的声誉。任县历届政协常委,1—9届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两次出席省和地区召开的眼科学术交流会,曾被邀请去滨州医学院中医班进行中医眼科学讲座。一九八五年十月出席省政协召开的各界人士交流大会。-年利用三年时间将平时积累的经验及秘方编撰而成《中医眼科集腋》一书流传于后。《中医眼科集腋》是一部中医眼科学著作,对于以后的中医眼科学发展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