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的意义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古籍的意义,第1张

古籍的意义:

1,古籍的善本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版本,像是宋版书籍由于校对精确,印刷精致更是历代出书商人的重点收集对象。

2,文化考证的重要依据

一个文学作品或是史志等,由于在历代的再版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校订失误,而引起某些历史的误读,因此就需要收集各个时期的同类出版物古籍进行综合的论证和考评。

3,收藏价值

书籍是比较难以保存的收藏品之一,到达唐代的佛经卷轴之类的已经是国宝的国宝了。

学校统一定名为“学校”,始于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19日。至今,也还不足200年历史。而我们知道的中华民族学校教育史却可以追溯到夏朝(约前22世纪——16世纪初),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考索四千来学校称谓之沿革,对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学校教育史不无助益。笔者兹据阅读所及,将散见于古籍之学校称谓大致依载籍时序开列如次:

庠、序、学、校——《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笔者案:此乃学校之最初称谓。后代之称谓盖据此衍变也。

庠学——《周礼·地官·乡大夫》:“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唐·贾公彦·疏:“谓乡中有贤者皆集在庠学。”

庠塾——《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后因以“庠塾”泛称地方学校。《南齐书·武帝纪》:“命彼有司,崇建庠塾。”唐·柳宗元《柳常侍行状》:“既富而教,庠塾列焉。”明·唐顺之《封知县张公墓志铭》:“以贫故,资生事为急也,故不得久从事于庠塾弦诵之业。”笔者案:塾以称私学。我国之私学肇自孔子,历史久远。

胶庠——《礼记·王制》:“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梁书·裴子野传》:“且章句洽悉,训故可传,脱置之胶庠,以弘奖后进,庶一夔之辩可寻,三豕之疑无谬矣。”唐·元稹《酬杨司业十二兄早秋述情见寄》诗:“秋草古胶庠,寒沙废宫苑。”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读诗书不愧胶庠,畏先圣洋洋灵显。”

虞庠——《礼记·王制》:“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郑玄注:“虞庠亦小学也。西序在西郊,周立小学于西郊…… 周之小学为有虞氏之庠制,是以名庠云。其立乡学亦如之。”或曰,虞庠有二义。《周礼·春官·大司乐》“掌成均之灋。”清·孙诒让正义:“案虞庠有二:一为大学之北学,亦曰上庠;一为四郊之小学,曰虞庠。《明堂位》云:‘米廪,有虞氏之庠也。’《文王世子》云:‘书在上庠。’此大学之虞庠也。《王制》云: ‘虞庠在国之西郊。’《北史·刘芳传》引《王制》西郊作四郊,与《祭义》注合,是也。此小学之虞庠也。”南朝·宋·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虞庠饰馆,睿图炳睟。”唐·柳宗元《四门助教厅壁记》:“周人置虞庠于四郊,以养国老、教胄子。”

周庠——《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初学记》卷二一引南朝·梁·刘孝绰《谢为东宫奉经启》:“皇太子四术夙知,三善非学,犹复旁求儒雅,应物稽疑。业光夏校,德茂周庠。”

上庠——《礼记·王制》:“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郑玄注:“上庠,右学,大学也。”唐·韩愈《请复国子监生徒状》:“国家典章,崇重庠序;近日趋竞,未复本源。至使公卿子孙,耻游太学,工商凡冗,或处上庠。”《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此人若回来寻时,可叫他来京师上庠贯道斋,寻问林上舍,名积,字,善甫,千万!千万!不可误事。”

下庠——《礼记·王制》:“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 郑玄注:“下庠……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

党庠——《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唐·刘禹锡《绝编生墓表》:“死则必葬我于党庠之侧,尚其有知,且闻吾书。”陈炽《<盛世危言>序》:“故三代以上之为治也,家塾、党庠、学校遍天下,惟恐其民之不智而始皇愚之。”

成均——《周官·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礼记·文王世子》:“三而一有焉,乃进其等,以其序,谓之郊人,远之,于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也。”郑玄注:“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南朝·宋·颜延之《宋武帝谥议》:“国训成均之学,家沾抚辜之仁。”唐·杨炯《崇文馆晏集诗序》:“齿于成均,所以明其长幼;通于博望,所以昭其宾客。”明·何景明《送林利正同知之潮阳》诗:“忆在成均共携手,泉山门下相知久。”清·昭连《啸亭杂录·莫葆斋》:“莫葆斋晋,浙江仁和人。少入成均,法时帆先生最为赏识,每考必列前茅。”

辟雍——东汉·班固《白虎通·辟雍》:“乡曰庠,里曰序。庠者,庠礼义;序者,序长幼也。《礼五帝记》曰:‘帝庠序之学,则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善如尔舍。’明令必次外然后前民者也,未见于仁,故立庠序以导之也。教民者,皆里中之老而有道德者,为右师,教里中之子弟以道艺、孝悌、行义。立五帝之德,朝则坐于里之门,弟子皆出就农而后罢。示如之,皆入而复罢。其有出入不时,早晏不节,有过,故使语之,言心无由生也。若既收藏,皆入教学,立春而就事,其有贤才美质知学者,足以闻其心,顽钝之民亦足以别于禽兽,而知人伦,故无不教之民。孔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明无不教民也。”笔者案:学校诸多称谓,由此可窥其端倪矣。

黉学——《后汉书·循吏传·仇览》:“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羣居,还就黉学。”笔者案:黉,汉始以称学校,后历代沿用。

黉校——《晋书·戴邈传》:“古之建国,有明堂辟雍之制,乡有庠序黉校之仪,皆所以抽导幽滞,启广才思。” 明·归有光 《南云翁生圹志》:“ 南云翁 者,少为诸生,有声于黉校之间。” 清·褚人获《坚瓠十集·真若虚传》:“少年业举子,博识洽闻,游黉校,好侠,多盍簪,颇有季良之风。”

庠学——南朝·梁武帝《立学诏》:“宜大启庠斆,博延胄子。”

黉序——《北齐书·文宣帝纪》:“诏郡国修立黉序,广延髦儁,敦述儒风。” 宋·朱熹《斋居感兴》诗之十六:“圣人司教化,黉序育羣才。”《清史稿·礼志三》:“厥后以热河为时巡所,黉序肇兴,定大成殿龛案如太学式,祭器、乐器亦如之。”

国庠——《旧唐书·文宗纪下》:“皇太子方从师傅传授六经,一二年后,当令齿胄国庠,以兴坠典。”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二》:“吴君不附国庠,名第在于榜末。”

黉室——唐·唐彦谦《送樊管司业归朝》诗:“黉室青衿尽,渠门火旆扬。”

儒庠——唐·韩愈、孟郊《纳凉联句》:“儒庠恣游息,圣籍饱商搉。”

庠黉——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归私暂休暇,驱明出庠黉。”

文庠——宋·范仲淹《上时相议制举书》:“今文庠不振,师道欠缺。”

书堂——南唐伍乔《庐山书堂送朱秀才还乡》。笔者案:此题中之“书堂”即后白鹿书院前身也。另据《辞海·书院》条注:……大顺中,江州陈衮立东佳书堂(亦称义门书院)。……

黉舍——《宋书·臧焘徐广傅隆传赞》:“艺重当时,所居一旦成市,黉舍暂启,着录或至万人。”宋·范成大《送子文杂言》诗:“城东黉舍有佳人,邂逅使我加餐食。”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今之释教,殆遍天下。琳宇梵宫,盛于黉舍;唪诵呪呗,嚣于弦歌。”郭沫若《东风集·<咏福建·咏厦门高集海堤>》:“ 金门 晴霭外,黉舍碧波中。”

黉堂——宋·余靖《兴国军重修文宣王庙记》:“筵开黉堂,以登师儒。局列校室,以来隽秀。” 宋·吕本中《紫微诗话》:“〔汪信民〕又尝和余《春日》绝句云:‘晏坐黉堂一事无,居官萧散似相如。’”清·朱彝尊《六聘山中吊晋处士霍厚》诗:“弟子半千人,大小开黉堂。”

乡黉——宋·蔡襄《士伸知己赋》:“远陶圣世,少齿乡黉。”

庠均——宋·周辉《清波杂志》卷十二:“迨今五十余年,庠均之士,未闻祖是编纪事实,以广贤关嘉话者,似为阙典。”

书院——宋·朱熹诗《白鹿洞书院同尤延之提举》。笔者案:《辞海·书院》条注:[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18年),设丽正修书院,十三年改称集贤殿书院……书院用以讲学,盖始唐末。

郡庠——元·王恽《谒武惠鲁公林墓》诗:“清秩铨华省,羣英萃郡庠。”

黉宫——元·洪希文《踏莎行·示观堂》词:“郡国兴贤,黉宫课试,书生事业从今始。”明·谢谠《四喜记·喜逢甘雨》:“芹水生涯淡,黉宫道味长。”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我辈身列黉宫,乃在此携酒榼,看游女,其鄙而不顾,宜矣。

庠校——明·李东阳《送孛士常》诗:“诗书起庠校,戎马壮边疆。”

鸿庠——明·无名氏《四贤记·赴选》:“那公子是个大器呵,鸿庠文彦,端的是王家桢干。”

府庠——《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十岁进了府庠,次年第一补廪。”

邑庠——《剪灯馀话·月夜弹琴记》:“到任三日,祗谒先圣于邑庠。”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绅幼孤,而资质聪敏,年十三即入邑庠。”

游庠——《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总丱之时,三人一同游庠。”清·黄蛟起《西神丛语·许世卿》:“馆于嘉禾项氏,其子已游庠,督责之甚严。”清·毛祥麟《对山馀墨·群芳榜》:“有沉浚者,幼孤,母甚姑息。既游庠,益听其以厚赀出入,乃愈放荡。”明、清时,儒生经考试取入府、州、县学为生员,谓之“游庠”。《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他年十二岁上就游庠的,养成一肚皮的学问。”《石头点·莽书生强图鸳侣》:“偏生到,莫谁何,才出来应童子试,便得游庠入泮,年纪方得一十二岁。”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曾侯甘心受欺》:“此人既游庠食饩,当令人勉之务正。”

黉塾——清·沉惟贤《<万国演义>序》:“即黉塾之师,用以发明事理,启牖来学,亦于是乎汲汲焉。”引申为在校读书、学习。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彼夫缀学之子,黉塾之暇,其手《红楼》而口《水浒》,终不可禁。”

胶黉——清·唐孙华《进呈御览诗一百韵》:“梯航通海国,俎豆序胶黉。

学堂——清末,书院改制为学堂,以平民教育为宗旨的现代学校肇兴。

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

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随着时间的进展,将记事类文件加以编排,供人阅读,并达到传播知识经验的目的,便形成了一部图书,图书的内容日益增多,载体趋向多元,制作技术不断改进,为了方便阅读,产生了“简册”、“卷轴”、“册页”、“线装书”等不同的装帧样式。

古籍的定义:

先解释“古籍”的“籍”。“籍”在这里就是书,“古籍”是古书的雅称。什么样的东西才算书,殷商时龟腹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只是占卜后刻上去的卜辞,并未构成书。商周时青铜器上的铭文即所谓“金文”是王公贵族们对铸器缘起的记述,尽管有时为了夸耀自己的功勋,文字很长,但其性质仍和后世纪功颂德的碑刻相近似,也不能算书。

古籍的学术观点:

中国有6000年的文明史,图书作为重要的标志文明的牌记,与中国古老的文明社会并驾齐驱发展着。从壁石、钟鼎、竹简、尺牍、缣帛到纸张,无一不向社会传播文明,传递知识。但久经改朝换代、天灾人祸,能保留下的古书少之又少。所以,古书收藏爱好者认清古籍中孤本、善本、珍本的界定是非常有必要的。

珍本与善本的界定,历来为版本鉴定学者所争论。宋效先老师曾在1987年发表论文指出:珍本是比较稀见或比较珍贵之本,善本是凡内容有用,流传稀少,校刻精良,具有文物、学术或艺术价值之本。

这种标点叫开明制标点,一般在方正书版软件中可以自动处理。在word中通过特殊方法,也可以做到。

将需要处理的标点罗列出来,这里仅以常见的几种标点为例:

打开查找对话框。

查找:[“”,。]。

展开“高级”,勾选”使用通配符“,勾选”突出显示所有在该范围找到的项目“,点”查找全部“(2007版以上点”主文档“)。

关闭查找对话框,这里所有被查找到的字符处于被选中状态,不可在页面区域点击鼠标,否则所选字符即被放弃。

下面有两个选择:

第一是选”格式“菜单中的“更改大小写”--半角。当然,不进行前面的查找,也可以直接选择全文后执行此操作。这种方法是将除句号之外的标点处理为半角,不够美观。

第二是选“格式”菜单--“字体”,选“字符间距”标签,在“间距”中选择“紧缩,并在其磅值栏填选2。

古籍用竖排更方便校对。整理古籍经常用对着多种竖排的古本校对,这时候如果是横排,会带来诸多不便。不过另外一些朋友用的整理平台的操作板只支持横排,也没有太大问题。所有说到底也是习惯。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