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历史书籍的顺序和必备工具(请解释安排的理由)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关于读历史书籍的顺序和必备工具(请解释安排的理由),第1张

建议你看看我的个人帖吧,见参考资料。

我自己的建见:

(1)我也是最近对历史和国学很有兴趣,建议看看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二十五史新编,这个版本通欲易懂,现代白话写成,且每代史的前面有纪事,主体部分是本记和列传,还有综述政治、地理、经济、文化、科技、农业等方面的志。我边看边做笔记,在我的帖吧里有隋唐和两晋的部分。

(2)其实你所说的历史应该不仅仅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应该理解为历史文化,这就是国学了。现在国学有复兴之势,希吾靠年青人努力学习。建议从概论读起,如钱穆的《国史大纲》,章太炎的《国学概论》

另外介绍几个资源:百度有个国学搜索:guoxuebaiducom

有个权威的国学网站:wwwguoxuecom

工具书参见: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no05&idArticle=21340&flag=1

国学最低书目

列出一国学最低书目,或者说列出适合喜欢国学者的国学书目,许有必要。

关于国学知识系统论述,有钱穆先生《国学概论》、章太炎先生《国学演讲录》(章太炎先生《国学概论》一书因篇幅短小,且有重复之处,故不提)二书,但《国学演讲­录》是以文言文书写的,《国学概论》好读一些,但是繁体竖版。现代版白话有两本书应较适合我们,一是《中国传统文化荟要》(吉林人民出版社),一是《国学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较不错。

上面四本只是国学的总体大致轮廓,真正深入还需读古书原著。《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书目已在《国学定义及〈四库全书〉》中提到,在此便­不再赘叙。

如果要将《四库全书》中书目一一读遍,实在较为困难。

也因此,近代梁启超先生曾将国学入门书目最低限度列为——经部:《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史部:《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子部:《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集­部:《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

梁任公并认为:"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报……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为中国学人矣。"

只是如今现代快节奏式的生活潮流,要一一去阅读这些古文,恐也不是易事。

1978年,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设立"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请钱穆作了系列讲座。在讲演中钱穆指出有7部书是"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钱穆先生所说前五书,是为国人学子必读书,深表赞成,想来这也便是国学最低书目吧。

有鉴于欣赏国学而被古书之浩瀚惊呆的朋友,我觉得有必要将国学入门书目再调整一下,浓缩到底。把一些对我们来说苦涩死板又诘屈聱牙的古书(如《尚书》、《易经》­、《诗经》)先放一边,先选读一些较富趣味性的古书。

经部:一般来说,现代政界与学术界反孔非儒的神经已经疲软,因而现在通行的四书五经里很少再有扭曲儒学的歪解,四书五经的版本很多,都还可以。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学者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与《孟子旁通》(这两本较有意思,在领悟圣人微言大义时,或犹能会心一笑)当足一读。宋代学者兼儒家大师二程曾说:"学者须先读­《论》、《孟》,穷得《论》、《孟》,自有要约处,以此观其它经则省力也"(《近思录》)。二程甚至认为,《论语》和《孟子》学好了,其它经也可以不学。在此,­姑不论学好《论》、《孟》是否便不必再学其它儒家经典这一问题,于中可见《论》、《孟》之要。

史部:太史公的《史记》相信一定有很多人读过。其他史籍凭各人爱好,我们要是喜欢历史,大可读遍《二十四史》。不过便是不喜欢历史,那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还是要读的吧?

子部:《庄子》一书走笔峋丽,其文恣肆,应可助长我们的文采,五四前后,著名教授兼作家施蛰存还建议青年读《庄子》(和《文选》),可见其要;《墨子》虽也有点­难懂,不过墨子是位杰出的思想家,要了解墨家学说,请读《墨子》;读《韩非子》一书,可以了解法家之八九;当然还有道家著作《老子》。

集部:首推《文选》;其次所谓文尊韩柳,诗推李杜,所以《韩昌黎集》、《柳河东集》、《李太白集》、《杜工部集》自当读读。但既是国学最低书目,那韩、柳、李、­杜任选两本也便是了。

一言以蔽之,《论语》(必读)、《孟子》(必读)、《史记》(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汉书》(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后汉书(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三国志》(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庄子》(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老子》(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墨子》(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韩非子》(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文选》(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韩昌黎集》(或选《柳河东集》,当读,可选读章节)、《李太白集》(或选《杜­工部集》,当读,可选读章节)。

至于近、当代学术论文,可先不读。若不曾饱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史家著作,便去看那学术论文,无疑较难明了。只因涉猎不广的话,既难以读懂书中所论之要,又有­先入为主之误。是以可等有些基础后,再读不迟。

不才窃以为读书求学总会有益于已,诚如古人所云——"人之有学,如木之有枝叶也。木有枝叶,犹庇荫人,而况君子之学乎?"(《国语》)

谨与二三子,其勉之哉……

1阑干在古诗词中的运用及妙处

1、纵横交错的样子。这是个叠韵连绵词,有助于描绘广大雄阔的视觉形象,如下例中的广袤沙漠和横斜于天宇的北斗星。极端伤心的形象可以说 珠泪阑干。繁花竟艳的景象可以说 花影阑干。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澹万里凝。

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白居易《琵琶行》: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2、建筑物附属的栏杆。诗文中主人公倚身阑干,一般是有所思虑,表达忧虑或孤独或赏心或思念之情。

李白 《清平调词》之三:“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2《唐诗宋词选读》中的内容 具体的几首诗的内容 其他的不要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将进酒 (李白)

[编辑本段]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qiāng)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jìng)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jiang)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作者:苏轼

[编辑本段]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2,几度斜晖。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3。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4,如我与君稀。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5。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临江仙--李煜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香炉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临江仙--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3《唐诗宋词选读》要求背诵的诗连内容一起的

《唐诗宋词选读》目录 1、“风神初震”的初唐诗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从军行 杨 炯 滕王阁 王 勃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2、“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望月怀远 张九龄 ※送魏万之京 李 颀 山居秋暝 王 维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燕歌行 高 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 参 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 白 ※送友人 李 白 将进酒 李 白 4、“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兵车行 杜 甫 旅夜书怀 杜 甫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 甫 ※客至 杜 甫 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白居易 天上谣 李 贺 6、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安定城楼 李商隐 九日齐山登高 杜 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 牧 长安晚秋 赵 嘏 商山早行 温庭筠 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 庄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冯延巳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 璟 ※清平乐(别来春半) 李 煜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 煜 8、“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晏 殊 ※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 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张 先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 永 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 轼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 轼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苏 轼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苏 轼 10、“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几道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 踏莎行(雾失楼台) 秦 观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贺 铸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1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 飞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陆 游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 姜 夔 12、“龙腾虎掷”稼轩词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辛弃疾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辛弃疾 样稿: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唐五代是词萌芽、成熟而发展的重要阶段。

温庭筠以其大力创作和卓越成就,奠定了文人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类型和美学风采。一般说来,温庭筠词意象绵密,富艳精工;韦庄词疏朗秀美,明白晓畅;冯延巳词善于以阔大境界、层进手法写柔情,从而营造出一种浩浩莽莽的意境。

李璟和李煜以文雅的词风来表现深广的忧患意识,为词体注入个人和家国之感,拓展了唐五代文人词的艺术境界,开掘了唐五代文人词的抒情深度;朴素的语言和杰出的白描功夫,形成了他们“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苏轼《荷花媚》)的艺术风格。唐五代词的美学理想、艺术精神、表现特征,启迪影响了宋词。

菩萨蛮① 温庭筠 小山②重叠金明灭③,鬓云④欲度⑤香腮雪⑥。懒起画蛾眉⑦,弄妆⑧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⑨交相映。新帖绣罗襦⑥,双双金鹧鸪。

[注释] ①选自《全唐五代词》(上海古籍出版杜1986年版)。 ②[小山]指绘有山形图画的屏风。

一说形容女子隆起的发髻,或指女子弯弯的眉毛。 ③[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④[鬓云]形容鬓发蓬松如云。

⑤[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度,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谈,像云影轻度。

⑥[香腮雪]即香雪腮、雪白的香腮,因与“灭”字押韵而变换词序。 ⑦[蛾眉]形容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较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语出《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

⑧[弄妆]修饰仪容。 ⑨[花面]指头上的花和美人的面。

唐代妇女头上戴真牡丹、芍药,或用罗帛作生色花。 ⑩[帖]同“贴”,贴绣。

一种古代的制衣工艺,称贴绢或堆绫,即将彩色绫绢照图案剪裁后缝制在衣料上。一说指熨衣。

(11)[罗襦(rú)]丝绸短袄。襦,短袄。

菩萨蛮① 韦 庄 人人尽说江南②好,游人只合②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④人似月,皓腕凝霜雪⑤。未老莫还乡,还乡须⑥断肠。

[注释] ①选自《全唐五代词》。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五代前蜀诗人、词人。

与温庭药齐名,并称“温韦”。有《浣花集》。

“垆”原本作“炉”,“霜”原本作“双”,据他本改。 ②[江南]唐代设江南东道、江南西道。

这里泛指吴、越、湘、楚等江南地区。韦庄当年避乱,曾浪游南各地。

③[只合]只应该。 ④[垆边]指酒家。

垆,酒店里砌成的四周隆起、中间凹陷以置放酒瓮的土台子。《史记·司马相加列传》记载,司马相加妻卓文君长得很美,曾当垆卖酒:“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

⑤[皓腕凝霜雪]形容双。

4谁有《唐诗宋词选读》的诗词鉴赏或分析题

山东人民出版社 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选读》 《唐诗宋词选读》目录 1、“风神初震”的初唐诗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从军行 杨 炯 滕王阁 王 勃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2、“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望月怀远 张九龄 ※送魏万之京 李 颀 山居秋暝 王 维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燕歌行 高 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 参 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 白 ※送友人 李 白 将进酒 李 白 4、“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兵车行 杜 甫 旅夜书怀 杜 甫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 甫 ※客至 杜 甫 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白居易 天上谣 李 贺 6、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安定城楼 李商隐 九日齐山登高 杜 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 牧 长安晚秋 赵 嘏 商山早行 温庭筠 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 庄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冯延巳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 璟 ※清平乐(别来春半) 李 煜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 煜 8、“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晏 殊 ※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 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张 先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 永 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 轼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 轼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苏 轼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苏 轼 10、“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几道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 踏莎行(雾失楼台) 秦 观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贺 铸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1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 飞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陆 游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 姜 夔 12、“龙腾虎掷”稼轩词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辛弃疾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辛弃疾 样稿: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唐五代是词萌芽、成熟而发展的重要阶段。

温庭筠以其大力创作和卓越成就,奠定了文人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类型和美学风采。一般说来,温庭筠词意象绵密,富艳精工;韦庄词疏朗秀美,明白晓畅;冯延巳词善于以阔大境界、层进手法写柔情,从而营造出一种浩浩莽莽的意境。

李璟和李煜以文雅的词风来表现深广的忧患意识,为词体注入个人和家国之感,拓展了唐五代文人词的艺术境界,开掘了唐五代文人词的抒情深度;朴素的语言和杰出的白描功夫,形成了他们“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苏轼《荷花媚》)的艺术风格。唐五代词的美学理想、艺术精神、表现特征,启迪影响了宋词。

菩萨蛮① 温庭筠 小山②重叠金明灭③,鬓云④欲度⑤香腮雪⑥。懒起画蛾眉⑦,弄妆⑧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⑨交相映。新帖绣罗襦⑥,双双金鹧鸪。

[注释] ①选自《全唐五代词》(上海古籍出版杜1986年版)。 ②[小山]指绘有山形图画的屏风。

一说形容女子隆起的发髻,或指女子弯弯的眉毛。 ③[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④[鬓云]形容鬓发蓬松如云。

⑤[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度,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谈,像云影轻度。

⑥[香腮雪]即香雪腮、雪白的香腮,因与“灭”字押韵而变换词序。 ⑦[蛾眉]形容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较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语出《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

⑧[弄妆]修饰仪容。 ⑨[花面]指头上的花和美人的面。

唐代妇女头上戴真牡丹、芍药,或用罗帛作生色花。 ⑩[帖]同“贴”,贴绣。

一种古代的制衣工艺,称贴绢或堆绫,即将彩色绫绢照图案剪裁后缝制在衣料上。一说指熨衣。

(11)[罗襦(rú)]丝绸短袄。襦,短袄。

菩萨蛮① 韦 庄 人人尽说江南②好,游人只合②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④人似月,皓腕凝霜雪⑤。未老莫还乡,还乡须⑥断肠。

[注释] ①选自《全唐五代词》。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五代前蜀诗人、词人。

与温庭药齐名,并称“温韦”。有《浣花集》。

“垆”原本作“炉”,“霜”原本作“双”,据他本改。 ②[江南]唐代设江南东道、江南西道。

这里泛指吴、越、湘、楚等江南地区。韦庄当年避乱,曾浪游南各地。

③[只合]只应该。 ④[垆边]指酒家。

垆,酒店里砌成的四周隆起、中间凹陷以置放酒瓮的土台子。《史记·司马相加列传》记载,司马相加妻卓文君长得很美,曾当垆卖酒:“买一酒舍酤。

5《唐诗宋词选读》的每一篇宋词(从唐五代词开始)的主旨和手法特色

《唐诗宋词选读》艺术手法梳理

这上面也有比较全面介绍,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比选择。

下面是几首唐五代的词(重点部分),译文及解析太多我就不写了,你可以分别在百度文库里找到答案,希望能帮到你:)

菩萨蛮 [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忆秦娥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菩萨蛮 [唐]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更漏子[唐]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梦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州。

菩萨蛮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思帝乡 [唐]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鹊踏枝 [唐]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旧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谒金门 [唐]冯延巳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摊破浣溪沙 [唐]李璟

菡(hàn)萏(dàn)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相见欢(一名乌夜啼) [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浪淘沙 [唐]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相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虞美人 [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 唐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菩萨蛮 [唐]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砣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望江南 [唐]敦煌曲子

莫攀我,攀我大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折那人攀,

恩爱一时间。

鹊踏枝 唐

“叵耐灵鹊多满语,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

“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6高二唐诗宋词选读所有古诗译文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

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

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苹颜色转深。

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从军行

报警的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调兵的符令刚出了宫门,将军的骑士就直捣龙城。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

我羡慕百夫长冲锋陷阵,谁还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送魏万之京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与诸子登岘山

人间世事不停地交替变换,一代接一代永远今来古往。

江山保留着历代有名胜迹,而今我们又重新登临观赏。

冬末水位降低显得渔梁洲很浅,天寒云梦泽更加深湛浩荡。

羊祜堕泪碑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沾襟无限感伤。

送友人

青山横对着北边外城,水围绕着东边的城池潺潺流动。

此地即刻辞别之后,您就像孤独的蓬草一样踏上了万里征程。

飘浮的云影好似您此时的意绪,落日的余绪恰如故人的留恋之情。

挥手之间就从此时此地离开了,连离别的坐骑也发出了凄凉的鸣叫声!

客至

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这柴门今天才为您打开。

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肴菜,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

若肯邀请邻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寄李儋元锡

记得去年春天,在百花盛开的时节与君相逢而又分别。过了一年,又到花开时节。

世事茫茫,难以预料。春愁使我心神黯淡,夜晚难以入睡。

因身体多病而想念田园乡里。城邑中有百姓流离失所,真是愧对官吏的俸禄。

听说你们想来探望我,我常在西楼盼望,已经有好几个月了。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啊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今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未凋谢。

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得妖娆。

老朋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1 用文言文介绍某本书

用文言文介绍孙子兵法始计第一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

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2 求六上现代文品读·文言文点击,《读点古籍》阅读答案

睿rui 4声 智 论lun 2声 语 蹙cu 4声 额皱zhou 4声 眉

1)从文中看,读古籍对我们的好处是:

1)对我们的人生修养和文学修养都有极大的裨益

2、对我们学语言、学写作的帮助也很大

(2)纵观全文,作者提倡“读点古籍”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古代典籍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犹如一艘艘满载着思想和 智慧的航船。离开了典籍,就等于离开传统文化,离开了自己的根。

2、读古籍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人生修养和文学修养,对我们学语言、学写作也帮助很大

3、如果我们对古籍弃之如草芥,我们对不起古人,更对不起后人!

(3)在展望未来的同时,不要忘了回眸的过去,读一些古籍,把根留住。读古籍对中学生有什么意义?请说说你的见解

古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可以充实我们的心灵;古籍中的历史文化可以丰富我们的视野;古籍中的荣辱兴衰可以陶冶我们的爱国情操;古籍中的诗文小品可以诗化我们的生活 。

3 医古文的简介

《医古文》是一本书的名字,为200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供中医药高职高专、成人教育使用。

是一本实用的参考书。 从编写大纲到最终完成本教材经过了数度寒暑。

医古文是研究中医药古籍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医古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古代医药文选和古汉语基础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借助工具书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中医药古籍。

同时,通过医古文课的传授,使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领悟中医药学的精髓,提高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为学好中医药学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医古文是含有医药学内容的古代文言文。

为了读懂这方面的文言文,还要学习一些与密切相关的古代语言知识。因而医药学古文与之相关的古代语言知识便是医古文的主要内容。

医古文是中医药学基础的基础。《医古文》是研究古代医药文献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七年制及本科生的基础课程,也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主干课程。

教学旨在通过古代医药文选与古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阅读实践的训练,使学生在已有文言文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古医籍常用词语及其主要义项、古汉语基础知识以及断句、今译与文意理解的基本技能,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中医药古籍,为学习后续的古典医著课程与毕业后研读古代医籍,清除文理上的障碍,同时促使一部分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争取进一步的深造和发展。 本课程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医古文精髓,提高人文素养和语言水平,完善知识结构,并进而提高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求有益于实现学生的人格养成与医生气质形成,为其将来从事中医药临床或其他各种医疗卫生工作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本课程以“医古文”为主干,构建成融合医古文(文选)、中医古汉语通论、中医古籍注释纲要、中医文献学等课程的中医特色系列课程,并配合古代汉语选读、中国古代名著赏析、古代诗歌概要等选修课程,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面,促进学业素质不断提高 医古文课程简介 一、“医古文”学科的性质与作用 中医药学经典著作至今均为古文撰成,中医药学本身又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如欲“通经致用”,自必深通古文和传统文化。

因此,就性质与作用而言,“医古文”是研究中医药古籍的语言文字以及文献、文化问题的一门学科,是高等院校中医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兼工具课,是对中医药类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对中医药从业人员进行传统语言文化终身教育的主要课程。学习、掌握和运用医古文的知识与方法,培养并提高医古文的水平,对于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传统语言文化修养和综合业务素质,进而不断深入地研究中医药古籍、促进中医药学术和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与发展,都有着非常切实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二、“医古文”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就广义而言,医古文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员通过古代医药文选与古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够直接阅读、理解、解释以及研究中医药古籍的文辞义理并正确应用之。就狭义而言,是使学员在学习之后,能够借助工具书直接阅读、理解、解释中医药古籍的语言文字问题及其义理并能够进行断句、标点与语译。

本大纲以狭义的教学目的与任务为准。基于本课的性质和作用,“医古文”还兼有培养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国语言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的目的与任务。

三、“医古文”的教学内容 “医古文”的教学内容,是以教学目的为依据而确定的。就体系结构而言,分为“文选”、“基础知识”和“练习”三大部分。

其中的“文选”,按照性质,分为医学文选和与医学有关或关系密切的文选;按照内容及其时代,分为“医家传记”、“医籍序文”、“医事论文”、“医学论文”等。文选的教学,以字、词、句、意的语言文字知识及其义理和传统文化知识为主,目的在于使学员积累必要的医古文感性材料并培养一定的感性认识。

“基础知识”主要分为九章(九大类),即:工具书、汉字、词汇、语法、修辞、训诂、句读、语译、文化常识。这些内容的教学,以兼顾体系、突出重点为原则,目的在于培养学员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练习”是针对性较强的实训,目的在于加深所学每一篇章的内容与要点,培养学员具有正确解释词语、断句与语译等能力。 四、“医古文”的教学要求 通过大纲规定内容的学习,学员应达到以下水准: 1、能够认识繁体字,写出其相应的简化字。

2、能够辨识文选中的通假字、古字与异体字,写出其相应的本字、今字与正体字; 3、能够准确解释文选中的字词特别是常用词(含单音词、复音词、多音词、成语典故等)的形、音、义; 4、能够解释文选中的各种特殊语法现象和修辞现象; 5、能够正确理解医古文的文句、段、篇的意义; 6、理解“基础知识”中的基本理论,掌握应用方法,用以解释有关问题; 7、能够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方式,较为准确、通顺地语译古文; 8、能够较准确地为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段落断句; 五、“医古文”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1、由于文选是医古文的活性材料,理论乃是从对它的研。

4 目录的出版学词汇

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研究书目情报运动规律的科学,是目录工作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目录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文献的揭示与记录,书目索引编制法,书目情报服务以及目录学史等。目录学的分支学科,包括普通目录学:研究目录学的一般原理,编制书目索引的基该方法;专科目录学:研究各学科文献的积累、整理和利用;比较目录学:研究中外目录学发展的特性。

此外,还有侧重于对图书版本状况进行考证研究的分支学科,称版本目录学。 目录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世界上最早的目录要推古希腊目录学家、诗人卡利马科斯(约公元前305~约前240)编撰的《皮纳克斯》(又名《各科著名学者及其著作目录》,现存残片)。

该书目不仅记录了卡里马科斯领导的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还包括当时所有的希腊文献。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也促进了书目编制的发展。

1545年C格斯纳出版了《世界书目》。16世纪意大利法学家乔万尼·内维扎诺编制了《法学家文献目录》,1591年德国的伊斯雷尔·施帕赫编制了《医学著作目录》。

1564年在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出版的《法兰克福图书市场目录》(此后每半年出版一次,直至1749年)成为出版发行书目的开端,以后很多国家都出版了这种目录,并在18、19世纪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家书目的出现是书目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在书目收录范围以及分类体系、检索途径等编制技术方面都具有很大进步。

19世纪在西方出现定期出版的国家书目,此后各国都陆续编纂出版国家书目。1881~1900年出版的《不列颠博物院字顺馆藏目录》,收录了130万册图书,款目总数超过450万条,与法国的《国家图书馆馆藏印刷图书总目》(1897年出版,迄今已出230多卷)被誉为世界目录中的双璧。

18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出现卡片式目录,19世纪以后逐渐成为各国图书馆馆藏目录的主要形式之一。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美国出现机读目录,以后很多国家也纷纷发行这种目录。

联机图书馆中心的联机联合目录数据库是世界上最大的书目数据库(机读联合目录)。中国早在殷商时代(公元前15~前12世纪)已经有了大量文献,仅安阳小屯等地出土的甲骨文献已有16万片之多,当时甲骨文献的排列有一定的顺序。

周代掌管文献的史官有明确的分工,如外史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掌达书名于四方,说明西周时期很可能已有了登记和通报文献的目录工作。《汉书·艺文志》记载:武帝时,军政杨仆捃摭遗逸,纪奏《兵录》,是现有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群书目录。

公元前26年,汉成帝命陈农搜求遗书,诏光禄大夫刘向等领校秘书。刘向校书未竟而卒,其子刘歆继承父业,将刘向校书时撰写的每篇叙录全文汇编而成《别录》20卷,刘歆取《别录》所载,种别而成《七略》7卷。

《别录》为后世叙录体提要之楷模; 《七略》创立了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书目分类体系,对后世目录的编制影响深远(见《别录》、《七略》)。西晋秘书监荀勖撰《中经新簿》,根据当时文化和学术的发展,图书数量的变化,创立了四部书目分类体系。

东晋李充编撰《晋元帝四部书目》将其乙丙两部位置互换,史部书部次在诸子书之前,李充定著的四部书目分类体系成为宋、齐、梁、陈、隋等各代秘阁藏书编撰目录的永制。由 主持对宫廷藏书进行整理而编制的官修目录各个朝代都有,如:唐开元年间,元行冲等编撰的《群书四部录》200卷,毋煚编的《古今书录》40卷,宋王尧臣、欧阳修等编《崇文总目》66卷,南宋陈骙编的《中兴馆阁书目》70卷,张攀编《中兴馆阁续书目》30卷,明代杨士奇编撰的《文渊阁书目》等。

官修目录中最出色的代表要推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公元1772年以纪昀为总纂修官,根据弘历旨意,将编纂《四库全书》过程中对每一部书所撰写的提要汇编而成,它收录古籍3461种 79309卷以及未收入《四库全书》的存目6793种、93551卷,按经、史、子、集四部书目分类体系编排,四部之前有总序,大小类目之前有小序,每书有提要,是清代乾隆以前中国古代著作之总结,可算是中国古代书目分类体系最完善的代表,也是中国书目方法集大成之作。目录东汉班固编撰汉书,根据刘歆的《七略》删订而成《汉书·艺文志》,立下了后世史书志艺文的楷模,开创了史志目录这一新的目录类型,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目录,也是研究中国先秦至西汉社会学术思想和文化典籍状况的重要目录。

《隋书·经籍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第二部史志目录,反映了中国中古时期文献存亡的状况。此后,《旧唐书》、《新唐书》、《宋史》、《明史》乃至《清史稿》中均有艺文志或经籍志,在正史中留下了对一代藏书或一朝人著述的记录。

私家藏书目录是官修目录的重要补充,它始于南朝宋王俭编撰的《七志》,该书目沿用《七略》的分类体系,在六志之后,增设了图谱志,在每书书名之下立一小传,开创了传录体提要的先例。梁阮孝绪编的《七录》,隋许善心编的《七林》,唐代吴兢编的《西斋书目》等这些私家藏书目录大多亡佚。

到宋代由于文化学术的发展,印刷事业的进步,藏书。

5 医古文的内容简介

从编写大纲到最终完成本教材经过了数度寒暑。医古文是研究中医药古籍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医古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古代医药文选和古汉语基础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借助工具书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中医药古籍。同时,通过医古文课的传授,使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领悟中医药学的精髓,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为学好中医药学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医古文是含有医药学内容的古代文言文。为了读懂这方面的文言文,还要学习一些专业术语等与之密切相关的古代语言知识。因而医药学古文与之相关的古代语言知识便是医古文的主要内容。医古文是中医药学基础的基础。

本书分文选、基础知识及模拟试题3部分,每篇课文都有学习要点、注释、译文及供练习用的阅读材料。

6 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的服务指南

入馆须知1 该校读者入馆需出示校园一卡通或借阅证,校外读者需到图书馆办理临时阅览证后,方可入馆查阅资料。

2 校园一卡通持有者可享受本馆所有资源。3 举止文明礼貌,着装整洁得体。

4 保持馆内安静, 进入阅览区请关闭手机或将手机 调至无声状态,严禁在馆内喧哗、高声谈笑和朗读。5 保持馆内清洁,禁止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不准乱贴、乱涂。

6 注意防火安全,严禁在馆内吸烟。7 爱护书刊、设备和馆舍,请勿涂抹、撕毁、私藏书刊,违者按相关规定处理。

8 自觉遵守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工作人员管理。图书借阅规则 图书借还 (1)借还书手续:图书的借还手续在图书馆各借阅处办理。

借书时请出示本人的校园一卡通。(2)借期:30天(3)借书量:5—30册,具体参见《读者借阅权限》。

2 续借和预约(1)续借手续:所借图书在无他人预约的情况下可续借2次。续借手续须于图书到期前在图书馆OPAC系统或到图书馆各借阅处办理。

续借期限从续借当日算起与原借期相同。(2)预约手续:读者所需图书已被全部借出时,可在网上办理预约手续。

一次只能预约3册。预约到书保留4个工作日。

3 图书逾期所借图书需按期归还。图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1303133书逾期不还,需缴纳逾期费,每册030元∕天。

寒暑假期间到期的图书请于开学后两周内归还;其他法定节假日到期的图书,还书日期向后顺延。逾期未还书或逾期欠款累加到10元的读者,图书馆暂停其借书资格,待其还清所借图书、交纳欠款后,再为其开通。

4 污损和遗失(1)污损:读者应爱护图书,不得圈画、污损、撕拆,违者按《图书馆文献遗失、损坏赔偿管理规定》赔偿。(2)遗失:按《图书馆文献损坏、遗失赔偿管理规定》赔偿。

5 图书阅览(1)本馆阅览室馆藏向读者提供开架阅览,阅毕请放到指定书车。(2)读者不得用书、包等物品占用阅览座位。

图书馆对占位物品不负保管责任。期刊阅览规则1 该校读者凭本人校园一卡通或借阅证,校外读者凭临时阅览证阅览。

2 阅览室内开架报刊,仅限馆内阅览,不能外借。读者阅览每次限取2册,阅毕归架。

3 需要复印的报刊,需要向柜台工作人员办理登记手续后,于馆内复印,当班归还。不得私自携书出馆,违者按有关规定处理。

4 阅览室内简装中文过期期刊可以外借,借阅规则同《图书借阅规则》。阅览室规则1 图书馆内各种功能的阅览室是读者学习、阅览的公共场所。

该校人员一律凭本人一卡通入内。2 外单位人员查阅资料者请持单位介绍信或有关证件在办公室办理临时借阅证后方能入内。

3 不得携书包、带拉锁的夹子、塑料袋及本馆所借书刊等进入室内。4 阅览室内陈列书刊只限室内阅览,未经特许,不得携出室外。

凡将资料擅自带出者,图书检测仪报警,按违章处理,罚款20元。5 在书架上取书请使用代书板,每次不得超过两册,阅后按号归架。

6 需要复印的文献,经工作人员办理手续后由本馆负责复印。违反规定者,须交图书损失费20元。

电子阅览室规则电子阅览室是读者上网的公共场所,主要服务项目有:公共查询、数据库查询、网络资源利用、上网浏览、文件打印、视频点播以及读者培训等。为了保持良好的网络环境和计算机正常运转、防止计算机病毒侵入,特做如下规定:1 读者须持计费卡上机;用户办理计费卡地点:北外通卡务中心。

2 读者自带U盘或移动硬盘上机,应先由工作人员检查U盘或移动硬盘有无病毒,无病毒方能上机操作。3 爱护室内设备,读者请按计算机规定程序操作,严禁私自改动系统设置,不得擅自输入规定以外的任何指令。

4 读者上网浏览应看学术性强、健康向上、知识丰富、趣味性强的内容。如发现浏览不健康内容,图书馆会予以批评教育,依情节严重程度处以50-100元罚款。

5 读者如有疑难问题或机器故障,请及时与工作人员联系。6 不得将食品、饮料等带入室内,以免损坏微机。

7 读者离开机器时,请按规定程序关机。图书馆文献遗失、损坏、逾期的规定为保护国家文献资料防止损失特作如下规定:1 对盗窃文献资料行为,报请学校依法处理,并追回原资料,如无原资料,按原资料价十倍罚款。

2 遗失文献资料者,以同样版本实物赔偿为原则,并付文献加工费。无法赔偿同样版本的,视具体情况按下列办法赔偿现金。

(1) 1987年后出版的中文文献按原价的五倍赔偿;1987年前(含1987 年)出版的中文文献按原价的十倍赔偿。(2) 外文文献国内版按原价的五倍赔偿;国外原版文献按原价十倍赔偿;孤本、绝版、珍贵书刊、画册等文献按原价十五倍赔偿。

(3) 全套分卷中一册或一部分,在无法赔偿原样文献时,按全套书总价的5-10倍赔偿。3 读者如有批点、划线、涂改、污损等损坏文献的行为,按下列情况处理:(1) 若用铅笔批划、涂改书刊,要求借书人擦净,并予以批评教育;若用圆珠笔、钢笔、毛笔等勾画、涂改或撕掉插图,丢失其他附件时, 视情节罚款原书价2倍。

(2) 污损严重、影响文献继续使用者,按遗失条款处理。(3) 撕毁文献,按原价五倍赔偿,并通报批评。

被损坏的文献仍留在图书馆。馆际互借制度1 本馆读者(限该校师。

1 权威部门组织编纂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项目由中宣部指导、文化和旅游部委托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该项目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重大出版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荣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2019年)、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2018年)。

  2 众多超重量级专家鼎力支持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由中央文史馆馆长、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先生担任主编,并延请德高望重的大家耆宿担当顾问,聘请对各部经典有深入研究的著名学者承担解读和注释工作,邀请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负责审定,先后超过500位传统文化领域资深专家参与。这些保证了该项目系列图书的高规格、高水准、高质量。

  3浓缩精华,体现时代精神

  作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已经有很多个解读版本,但是,张大可先生的解读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百部经典之《史记》是一部普及型的选编本,以中华书局点校本修订本为底本,选文二十八篇,五体皆备:计本纪选读五篇、十表序选读四篇、八书选读一篇,以见司马迁专题之长;世家选读四篇、列传选读十四篇,代表《史记》所载各种事件和人物典型形象。附录一篇,《报任安书》,与《太史公自序》为表里之文,可以视为司马迁自传的一部分。全书合计二十九篇。

  五体分为五部分,每体有一简略说明,介绍《史记》五体结构的义例。选文解读分为注释、旁批、段意、点评四项内容。这样,本书可以说浓缩了《史记》的精华,力求反映《史记》的精神风采,并体现时代精神。

本书共十三个单元,加序篇,共十四个单元。选文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四部典籍,以及民族文献等,是一部历史文献总集选本,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学综合性与百科性的特点,而重点突出“史部”典籍,有八个单元。此外,有“经部”、“子部”、“集部”、“民族文献”、“考古文献”五个单元。

作者;张大可、邓瑞全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07-08-01 第1版2007-08-01 第1次印刷开 本:16开 页 数:673页 前言

序篇 目录、漠字

(一)史部典籍概述

(二)文章选讲

四库全书总目

史部总序

(三)通论一:目录

第一单元 纪傅体

(一)纪传体全史典籍概述

(二)文章选讲

史记

秦始皇本纪(节选)

六国年表序

孔子世家(节选)

魏其武安侯列传

货殖列传序

汉书

百官公卿表序

食货志上(节选)

张赛传

後汉书

党锢列传序

三国志

诸葛亮传(节选)

宋书

谢灵运传论

(三)练习文选(白文标点)

过秦论上

明志令

释老志(节选)

伶官传序

寇准传(节选)

(四)通论二:古汉语词汇

第二单元 编年体(附纲目体)

(一)编年体与纲目体典籍概述

(二)文章选讲

左传

召陵之盟

晋楚城濮之战

资治通鉴

淝水之战(节选)

明实录

申诫公侯榜文

(三)练习文选(白文标点)

海上之盟

宋太祖收兵权

北伐檄文

(四)通论三:实词活用

第三单元 纪事本末体

(一)纪事本末体典籍概述

(二)文章选讲

通鉴纪事本末

贞观君臣论治(节选)

明史纪事本末

削夺诸藩

(三)练习文选(解题、标点)

王安石变法

(四)通论四:常用虚字

常用副词、连词和疑问代词惯用式对照表

第四单元 典志体政书、韶令奏议

(一)典志体政书、韶令奏议典籍概述

(二)文章选讲

通典

历代盛衰户口(节选)

通志

通志总序(节选)

唐会要

朱敬则请择史官

(三)练习文选(注释、评析、标点)

杨炎奏行两税(节选)

置劝农使安抚户口诏

(四)通论五:文言句法

第五单元 别史、杂史

(一)别史、杂史典籍概述

(二)文章选讲

国语

邵公谏厉王弭谤

战国策

蘇秦始将连横说秦

(三)练习文选(评析、标点)

克殷解

越王句践灭吴

郑成功收复台湾(节选)

马玉昆胜日人於大同江上

(四)通论六:常用文史工具书

第六单元 地理、方志

(一)地理、方志典籍概述

(二)文章选讲

水经注

三峡(节选)

洛阳伽蓝记

永宁寺

元和郡县志

京兆府序

(三)练习文选(标点、注释)

荆州府(节选)

游黄山日记(後)

(四)通论七:谈谈常用词教学

第七单元 史论、史评、史考

(一)史论、史评、史考典籍概述

(二)文章选讲

史通

二体

文史通义

书教下

(三)练习文选(解题、标点、注释)

五代史论下之十三(节选)

唐有四都

明代宦官(节选)

(四)通论八:断句、标点

第八单元 傅记、笔记

(一)传记、笔记典籍概述

(二)文章选讲

世说新语

汰侈

檐曝杂记

军机处

(三)练习文选(评析、标点)

弦高

虞喜

钱塘江堤

客齐随笔三则

文须有益於天下

(四)通论九:音韵、训诂

第九单元 经书

(一)经部典籍概述

(二)文章选讲

周易

系辞下(节选)

尚书

牧誓

诗经

七月

柬山

礼记

大同(节自《礼运》)

论语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章(《里仁})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先进》)

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章(《梁惠王上})

鱼我所欲也章(《告子上》)

舜发於畎亩之中章(《告予下》)

(三)练习文选(旧注断句)

郑伯克段於鄢

论语二章

(四)通论十:古书的注疏

第十单元 子书

(一)子部典籍概述(附类书、丛书)

(二)文章选讲

老子

荀子

劝学(节选)

韩非子

五蠹(节遘)

(三)练习文选(注释、评析)

牧民(节选)

非攻上

更法

道论

勉学

原君

天工开物序

(四)通论十一:今注、今译

第十一单元 诗文集

(一)集部典籍概述

(二)文章选读

楚辞

国殇

文选

七哀诗

临川先生文集

本朝百年无事割子

龚自珍全集

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

(三)练习文选(解题、赏析)

张中丞传后叙

岳阳楼记

六国论

石钟山记

指南录后序

五人墓碑记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四)附录:历史名词特殊读音表

第十二单元 民族文献

(一)民族文献典籍概述

(二)文章选读(自学,作史事述评)

蒙古秘史

纳忽崖之战

王统世系明鉴

法王赤松德赞

第十三单元 考古文献遇读

甲骨文

殷墟卜辞三则

金文

利簋铭

兮甲盤铭

碑刻

裴岑纪功碑

奉各宪永禁机匠叫歇碑记

简牍

墓主记

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

古文书

张义潮变文

唐乾封三年张善熹举钱契

档案

王道新题销算茶马事本

  第一部分中国先秦时期的百科全书 诗经

  必读理由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现实主义的伟大宝库

  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

  抒情言志的源头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

  中国最早的教育范本教材

  世界文艺殿堂中的瑰宝

  编者:孔子

  国别:中国

  类型:诗歌

  成书年代:春秋晚期,前6~前5世纪

  阅读时间:青年

  推荐读本:《诗经》,中华书局,2003年

  ⊙背景搜索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诗歌305首。这些诗反映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史实和风土人情。《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指国风,创作于东周时期,是各诸侯国的土乐,包括周南、召南、邺、、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诸侯国的本地民歌,共160篇,为《诗经》的精髓部分。雅是“正乐”、“正声”,是西周京畿地区的乐歌,分为大雅、小雅,“大雅”多为颂扬赞美,“小雅”多为讽刺嘲讽,共105篇;颂是朝廷祭祀鬼神的舞曲乐歌,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诗经》是当时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品,产生的地域涉及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河南、湖北等省。作者中有贵族、农夫、牧人,也有士兵和奴隶。关于它的编集,汉代班固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绚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汉书•食货志》)大意是说朝廷派人到各地采诗,然后由史官整理给天子,以图体恤民情。春秋末年,众多的作品由孔子重新编订,作为弟子的教科书。先秦时代,统称《诗经》为“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儒家将它奉为经典,才称为“经”。现存的《诗经》,是由西汉时期鲁国人毛亨和赵国人毛苌所传,自东汉末年大行于世,固此也被称为《毛诗》。

  ⊙内容提要

  《诗经》的作品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政治。《诗经》中有很多抨击政治现实的诗,例如国风中的《魏风•伐檀》、《魏风•硕鼠》就是很著名的篇章,讽刺贵族的不劳而获,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饱含着愤怒与不平。许多解《诗》者认为三百零五篇的每一篇都是颇有深意的,虽稍有过分,但也不是空穴来风。《邺风•新台》讽刺卫宣女强娶儿媳的丑行,《秦风•黄鸟》展现秦穆公以活人殉葬的暴行,《邺风•二子乘舟》抨击卫宣公信谗言杀贤子的恶行,这些诗或含蓄或直白,有的掷地有声,有的使人欲哭无泪,但都主题鲜明,有棱有角。

  二、民生。《诗经》中最灿烂的诗篇是反映民众爱情、劳动和生活的作品。这些作品在《诗经》中比重最大,内容也最丰富,同时也最动人。这里有衣食住行的糟糕,有劳动生活的快乐,有兵役的痛苦,有归家的企盼,有离别的心酸,也有甜蜜的爱情。其中尤以描写爱情的诗最为瞩目。《诗经》的第一首诗《周南•关睢》就写男士的相思:“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相思之苦如在目前,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成为千古名句。

  三、历史。这些题材的诗大部分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大多是记述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赞颂先王的丰功伟绩,如《生民》、《公刘》、《绵》、《大明》、《皇矣》等。它们篇幅不长,但极具价值。

  ⊙作品影响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在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具有开创性的价值,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它的内容、手法和形式都为后世之人取用和效法。《诗经》句法多为四言,有规矩,但又灵活多变。它最早运用了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成就巨大,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